梁启超宪政思想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鸦片战争以降,世界资本主义的侵略狂潮将中国推向了亡国灭种的危险境地。为了抵御外辱和救亡图存,晚清社会各层展开了对国家出路的探索。以梁启超为代表的一些知识分子在探索的过程中,他们立足中国,放眼世界,提出了改革封建专制政治、实行立宪政治的救国主张。本文以世界资本主义的侵略给中国带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变化为历史背景,首先分析了梁启超宪政思想的渊源,认为梁启超的中学根底、西学基础与东学背景是他贯通中西文化,建构其宪政理念的重要思想材料。在此基础上,论文重点分析了梁启超的君主立宪和民主共和两大宪政思想。认为梁启超的民权议会思想、国家思想、法治思想、分权思想、政党思想及责任政府思想等是构筑梁启超宪政思想的主要内容;论文最后主要分析了梁启超宪政思想的主要特点及其它的历史价值,认为梁启超对宪政的理解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所不同,而且在内容上还存在着前后不连贯和不统一的多变特征。可以说,近代中国的特殊遭遇是造就梁启超宪政思想这一特点的主要原因。因为在梁启超的内心深处,亡国灭种的危机感与救国救民的紧迫感一直刺激着他寻找一条能使中国尽快走向富强独立的道路,所以这种“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理念出现一定的变化性也是在所难免的。总而言之,梁启超宪政思想在理论上虽说有这样那样的不足和瑕疵,但他对国民教育、宪政文化、法制建设、责任政府等方面的重视却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社会主义宪政建设提供了相当的启示和经验教训,这也是我们研究梁启超宪政思想的意义所在。
After the Opium War, while aggression was getting worse and the unequal treatieswas institutionalization, the ancient China can't survive in the original regulations. Asthe deepening of national identity crisis, making the artists aspired to save the nationand people, who thought about the root of China's weakness in the way of Europe andJapan to explore the way of China's independence and prosperity in various schemes.In this process, Some claimed that we should learn western electrical technicalinnovations, others claimed that we should advocate a constitutional and system reform,while some also claimed that we should promote a real democracy through therevolution, and others claimed that we should train democracy and science to competethe reconstruction of traditional culture, etc. These different thoughts gather to becomethe way the activists search, the way to save our nation. And as the most influentialthinker, Liang Qichao, whose constitutional appeal not only reflects national waythinking under the civilization in western heterogeneous intrusion, but also reflectswhere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to go. In order to fully understand Liang Qichao'sconstitutional concept and constitutional status in the modern China, this paper willdiscuss through the following five parts.
     The first part mainly analyzes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the constitutionalthought formed by Liang Qichao. Any political thought can not exist without a specialenvironment. Meanwhile, only a political perspective being put into the historicalenvironment, can we catch it objectively and comprehensively. Interpreting LiangQichao’s constitutional thought, we should not only put it into the huge background of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modern constitutionalism, but also the small one. Only inthis way, can the constitutional thought made by Liang Qichao be analyzed objectively,in terms of the big background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modern history.After the First Opium War, the opening of some trading ports and the ledge entry of theforeigners`factories and goods began to impact on Chinese small--scale economy, which invaded and destroyed the social--economic structure that has existed forthousands of years. From then on, the special-economic structure in China began tochange gradually. As the natural economy breaking gradually, the traditional governingorder, social structure and relationships were all going through toughly than ever.Especially culture, when it met up with modern industrial civilization, which defeatedthe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used for explaining the reason of human being and thevalue of human and the world, country, farming and individual, the traditional Chineseculture, which had been open and inclusive and able to avoid great impact of otherpeople1s civilizations safely and update by itself, was imposed to open a door formodern western culture. The world was no longer the one only belonging to China. Itbecame a world controlled by the "world powers". The country was not the one called"The Imperial State". It had become one of the many countries. Also "the being "began to turn into those who treated themselves and others in a global view. All in all,surrounded by the invasion of the western capitalism, tradition thought of pragmatismand practical learning changed obviously. On one hand, learning western advancedtechnology, advanced institution and culture was gradually put into the coverage of thepractical utility. On the other hand, becoming a wealthy and strong country and anindependent people was the first goal of attaining practical use. Progressiveintellectuals arduously implied varieties of methods, such as westernization movement.Hundreds Days of Reform and Constitutional Reform in different historical stage inorder to find some explorations about this country`s way out. Liang Qichao`sconstitutionalism showed us traditional thought of pragmatism and practical learninghad been developing into. Also, it was one of the ways that modern Chinese elitesexplored the way out.
     The chapter two in this thesis mainly focuses on analyzing the origin of LiangQichao`s constitutionalism constitutional politics originates from the west. It can dateback to "the Great Charter " in13thcentury in Briton, or the federal constitution in18thcentury in America where the origin of western constitutionalism and constitutionalsystem exists. However, Chinese modern constitutionalism and constitutional practicebegan when China was invaded by western capitalist countries. As the national crisisand the danger of Chinese nation went more seriously, modern Chinese intellectualswere trying to find the way of constitutionalism put forward by Liang Qichao.Therefore, Liang Qichao`s thought of constitutionalism was based on wang tao`s and Zheng Guanying`s thoughts in some way and trailered from western constitutionalismin Chinese style, in order to reach the goal of resolving the national crisis and makingour nation and people strong. When Liang Qichao was in his childhood, he consideredlearning traditional classical is to obtain fame as the shortcut of changing his life underthe gradual influence of his father. The acquaintance and the teacher--studentrelationship with Kang Youwei was the beginning for Liang Qichao to learning a newmethodology. If we say being a student of kang was the start of Liang Qichao`sstudying western learning,then Reform campaign was the first stage practice of hiscombinati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thought. During that period,Liang Qichao`s ideaof promoting civil rights and getting up the senate,though, was not completely free ofthe influence of previous traditional culture. It was not literally easy that Liang Qichaoconsidered those ideas as a part of the Reform campaign. After the failure of HundredsDays of Reform, the studying experience in Japan and the short experience in thewestern countries was the real beginning of Liang Qichao`s exposition to modernwestern politics and thus established his own constitutionalism. This was a time whenLiang Qichao often talked about and wrote about some influential thinkers from thewestern and Japan, such as Aristotle, Rousseau, Bacon, Descartes, Darwin, Kant, etc.By learning from their thoughts,Liang Qichao not only formed his own thought ofconstitutional politics basically, but strengthen s thought of saving the nation by.Therefore, from the original aspect of thoughts, Liang Qichao`s thought ofconstitutionalism abandons the element of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it doesnot completely accept the root of modern western constitutionalism either. It issomething that Liang Qichao achieved when he applied the modern westernconstitutionalism in Chinese style.
     The third chapter illustrates Liang Qichao`s constitutional monarchy. Before theRevolution of1911, Liang Qichao advocate race revolution and democraticrepublicanism temporarily,but later,he gave up the thought for all kinds of reasons.To conclude, constitutional monarchy was the mainly content of Liang Qichao`sconstitutionalism, before Revolution of1911. Firstly, in Liang Qichao`s opinion,inorder to set up constitutional monarchy in China, one must own a correct view on therelationship between country and national sovereignty community andindividuals,civil rights and democracy. Second, what Liang Qichao thinks is thatconstitution parliament government and party is the essential element in forming limited government. In the "The Constitutional Law",he pointed out the constitutionwas the source of all the laws in a country and the promulgation of decrease and lawscan not violate inert, because constitution is where the vitality o f a country lies. Thegovernment is established by the means of folk law and forms a country with peopletogether. Only duty is to help people to life with all the efforts.The second is to preventthe rights of people from being violated. Parliament is the direct institution ingovernment agency and it exists in any countries which put limited government intopractice and it is made up by parliamentarian people elect. Its most basic duty is toresolve laws after deliberation and supervise finance. Party is the political group whichaims to promote national level, object to autocracy and realize constitution regime.Finally, around the constitutional reform in the late Bing Dynasty,Liang Qichaoliving in exile abroad not only stated the though of the constitutional monarchy bydebating with he revolutionary,but also support the constitutional reform of the BingDynasty with much shouting and fluttering of flags by writing books setting up atheory and building constitutional club. In the debating Liang Qichao firmly objectedto establishing "democratic republic" in China, by means of racial revolutionary,butbefore the national qualification reaches. Enlightened autocracy can be only used asthe transit of establishing constitutional monarchy. Besides,Liang Qichao established"zhengwenshe"1907.10in Tokyo in order to better participate in and promoteconstitutional movement in the late Bing Dynasty. Although,it had existed for onlyone year,but it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arousing nationwide scale autograph topresent a petition to carve the constitutional movement such as the parliament. After itwas dismissed, Liang Qichao took advantage of the newspapers he established topublish many articles about constitutionalism to state his proposal of constitutionalism.
     The fourth chapter of this article mainly expounds the republicanism of LiangQichao after he revolution of all. The failure of constitutionalism revolutionary in thelate Bing Dynasty, totally ruined the Bing Dynasty`s last chance ofself--improvement,making it come to the historical ending in the storm of snots andshells in the revolution of1911. Not long after the revolution of1911, Liang Qichaowho eats his heart out abroad raised the flag of constitutional monarchy and tended toput an end to the efforts on China by all means. However, with the development ofrevolutionary circumstance, after Liang Qichao came back, his comments andbehaviour changed a lot meanwhile.First, forced by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evolutionary situation,Mr.Liang Qichao proposed "constitutional monarchy" as a kindof solution to solve the problem that our country faced at that time. In the article "toconstruct a new China",while criticizing the federalism, Liang Qichao put forwardconstitutional monarchy by comparing with various kinds of systems,he thought that itwas just like what was implementing in the united Kingdom, although we can notjudge it as the best kind of system, it surpasses the others when we talking about itsflexibility. But his claims were soon dismissed by his times fo its unrealistic. Secondly,after the revolutionary situation became clear and stable,Liang Qichao gave up hisoriginal idea and started to show a supporting attitude to the Republic. When comes tohow to construct the Republic, Liang Qichao also had his own consideration, hethought that the statism,the leader of the middle class, the party politics are critical inconstructing the country. He insisted to his beliefs in objecting the Restoration of YuanShikai (袁世凯). After the the Revolution, Liang Qichao defused the different forcesat that day, which led him to the answer that Yuan is the only one in china in his timesto that can construct a Republic china. However, after yuan had attained the powerand started to slide to the side pf monarchy. Liang Qichao showed a distinct attitude toobject him he in strange. Eventually,in addition to devoting himself to academicresearch,Liang Qichao still published some pieces of these about constitutionalpolitics from time to times, after having stooped back from the political front-line.Besides,Liang Qichao pushed for policies of Joint--provinces`Autonomy, proposingthat every province formulate its constitution and then organize provincial governmentin the light org precocial constitution to achieve self-government and that everyprovince hold the joint provinces`conferences on the basis of the former to establishJoint--provinces`constitution and to set up Joint--provinces`autonomous governmentwhich contributes to making china a unified federal state.
     The content of chapter five in the text mainly involves summarizing and assessingthe characteristics of Liang Qichao constitutional idea, and this idea reflects theevolutionary process of Chinese social thought an culture in the recent period. With theintensification of social constitutions as well as the deepening of being invaded bywestern capitalism after the Opium War, the statecraft thought,which is in support ofreforming by modifying laws to criticize the reality in the past, developed intointroducing and learning from the west gradually. Second.his constitutional ideas alsogave expression to the development about the institutional theory of saving the nation how to spring up after the failure of the theory of saving nation by using techniques. Inthe same way,his point showed that the intellectuals in modern China deepened theunderstanding toward the west further and constantly. Liang Qichao`s thought ofconstitutionalism puts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western constitutionalism culture intobeneficial combination, making people at that time easily understand and accept theidea od constitutionalism and playing a positive role in propagating democraticconstitutionalism and the right of freedom. For instance, in expounding the thought ofdemocracy, laws congress and evolution, Liang Qichao could not help combining itwith something that has existed on Chinese history and what Liang Qichao did notonly can promote the legality of constitutionalism he advocated, but also quicken thespeed of people`s cognition for constitutionalism. What are transformed is thedeepening understanding of western culture. Finally,there are certain limitations inthe Liang Qichao`s constitutional concept. The limitation is an impassable barrier thathistory endowed to the thinkers at that period. Deep in his thought, constitutionalmonarchy in England is a perfect political system, which can conform public order andremold thee country. Another to say of him, if china adopts the BritishMonarchy,China can avoid the suffering of foreign enemies1invasion and insidefighting, making the country develop in a stable and ordered environment. Based onthis idea before the revolution in1911, Liang Qichao still band the drum for thegovernment of Qing Dynasty who was getting closer and closer to the coffin andconstitutional monarchy he initiated and debated fiercely with the revolutionary.Therefore, the idea that establishing constitutional monarchy on the basis of notchanging original political system was only his wishful thought and considering thespecific condition of china, there nearly had no chance to the realization.
引文
1冯梦龙:《醒世恒言》,作家出版社,1956年版,第371页。
    1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24-25页。
    2孙健:《中国经济通史》中卷,中国人大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667页。
    1《经济研究》,108页,1955(2)。转引自孙健:《中国经济通史》中卷,中国人大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672页。
    2从1800年到1839年间,外国输入中国的鸦片数量(其中绝大多数来自英国)可参见李伯祥:《关于19世纪30年代鸦片进口与白银外流的数量》,载《历史研究》,1980年第5期。
    3郑大华、彭平一:《社会结构变迁与近代文化转型》,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08页。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第146-147页。
    1汪敬虞:《十九世纪西方资本主义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96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4卷,第43-44页。转引自郑大华、彭平一:《社会结构变迁与近代文化转型》,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09页。
    3汪敬虞:《十九世纪西方资本主义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310-311页。
    4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67页。
    1[美]费正清等编,《剑桥中国晚清史》上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253页。
    2《张文襄公全集》卷一百四十四,电牍二十三,20页。转引自虞和平、谢放:《中国近代通史》第三卷,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409页。
    1[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卷,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251页。
    3王铁崖:《中外旧约章汇编》第1册,三联出版社1957年版,第32页。
    4王铁崖:《中外旧约章汇编》第1册,三联出版社1957年版,第56页。
    5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64页。
    1费正清、刘广京编:《剑桥中国晚清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247页。
    2转引自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二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35页。
    3转引自姜涛、卞修跃:《中国近代通史》第二卷,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09页。
    1关于洪秀全的政治思想可参见曹德本等编:《中国政治思想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2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新星出版社,2005年版,第436-437页。
    3胡汉民编:《总理全集》第一集,上册,民智书局1930年,第312-313页。
    4费正清、刘广京编:《剑桥中国晚清史》下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29页。
    1参见姜涛、卞修跃:《中国近代通史》第二卷,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600-601页。
    2参见《普鲁斯致罗素函》,1861年11月12日,转引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编:《中国近代史稿》第一册,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
    1李剑农:《中国近百年政治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72页。
    2许倬云:《我者与他者——中国历史上的内外分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年版,第105页。
    1关于“西学东渐四个阶段”的具体内容可参见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上海人出版社,1994年版,第11-15页。
    2徐中约:《中国近代史》,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年版,第426-427页。
    3冯天瑜:《中国文化近代转型管窥》,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170页。
    4黄宗羲:《今水经序》,《黄宗羲全集》第2册,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505页。
    1参见张灏《宋明以来儒家经世思想试释》,《近世中国经世思想研讨会论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编,民国七十三年。对晚明到清初的经世思想的分析,可参阅ThomasA Metzger撰写的论文“Ching_shih Thought and the societal changes of the Late Ming and Early Ch’ing periods:some preliminaryconsiderations”同上书第21页。
    2张灏认为,在太平盛世的17和18世纪,在经验主义研究学派和宋学的共同影响下,儒家思想在它的社会与政治含义方面出现的衰落迹象,但是到王朝统治危机四伏的19世纪初,以唐鉴为代表的一些宋学家力图改变这种偏差,重新将社会政治内容作为儒家信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他们思想的一部分仍然以宋学独特的修身问题为中心,而另一部分则集中在“守道救世”的社会政治内容上。参见张灏:《梁启超与中国思想的过渡1890—1907》,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10页。
    1参见郑大华、彭平一:《社会结构变迁与近代文化转型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55—62页。
    2冯天瑜:《中国近代文化转型管窥》,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170—171页。
    3张灏《宋明以来儒家经世思想试释》,《近世中国经世思想研讨会论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编,民国七十三年。
    4关于嘉道年间经世思潮的一些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著述可参见吴雁南等主编的《中国近代社会思潮》第一卷,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70-72页。
    5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江苏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59页。
    6参见吴雁南等主编:《中国近代社会思潮》第一卷,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67页。
    1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梁启超全集》第五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3094页。
    2经世思想内容上的这种变化趋势可以通过“西学东渐”在鸦片战争后的发展动向加以解释,具体可参见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上海人出版社,1994年版。
    3魏源:《海国图志》卷52,岳麓书社,2011年版,第1446页。
    1梁启超:《湖南事务学堂学约》,《梁启超全集》第一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109页。
    2[意]利玛窦:《利玛窦中国札记》,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3页。
    1费正清、肖来尔:《中国:传统与变革》,陈仲丹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费正清提出的“刺激—回应”分析模式曾一度得到学界的热捧,但是随着中外学术界对中国近代史研究的不断深入,这一分析模式逐渐受到了研究者的质疑,费正清最后也修正了自己的观点,并在《中国新史》和再版的《美国与中国》中承认近代中国的变化是基于中国自身的内在生命和动力,西方的影响是有限的。
    2参见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林同奇译,中华书局,2002年版。
    3参见彭明等主编:《近代中国的思想历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6页。
    4[英]阿罗徳约瑟夫汤因比:《历史研究》中册,上海人民出版社,第324页。
    1学者葛兆光以明代开始进入到中国的西方天文地理知识为例,考察了西方新知对中国传统世界观的影响。他认为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在万历十二年(1584)所印制的《山海舆地全图》开启了改变中国传统世界观的大门,这幅地图所传播的知识和信息以及一部分人对这些知识与信息的接纳表明“世界万国”的观念正在悄悄地解构着中国人固有的“天下”、“中国”、和“四夷”的观念。参见葛兆光:《中国思想史》下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61-364。
    2《曾纪泽遗集》,岳麓书院,1983年版,第167页。
    3[美]约瑟夫列文森:《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郑大华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84页。
    1参见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50-459页。
    2王尔敏:《晚清政治思想史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页。王先生认为,晚清流行起来的“进化三段论”就是当时的一些思想家如梁启超等人对西方的“天演论”和中国固有的“公羊三世说”进行结合创新的结果。而“民生主义”则是一些思想家将中国固有的“大同思想”和西方固有的“社会制度”结合创新的产物。
    1王韬:《弢园文录外篇重民下》。
    2郑观应:《盛世危言议院篇上》。
    3《论日胜为宪政之兆》,见1905年5月21日《中外日报》,上海。转引自张海鹏、李细珠:《中国近代通史》第五卷,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18页。
    4梁启超:《立宪法议》,《梁启超全集》第四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405页。
    5梁启超:《宪政浅说》,《梁启超全集》第四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2053页。
    1《光绪宣统两朝上谕档》,第26册,第460—462页。转引自张海鹏、李细珠:《中国近代通史》第五卷,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7页。
    2关于日俄战争后,清政府对立宪政治的认知与宪政改革的相关内容,可参见韦庆远:《清末宪政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也可参阅《清末民初宪政史料辑刊》等文献。
    1王尔敏:《晚清政治思想史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3页。
    1梁启超:《三十年自述》,《梁启超全集》第二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957-958页。
    2张灏:《危机中的中国知识分子》,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第11页。
    1[德]卡西尔:《论人》,甘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第3页。
    2[英]大卫休谟:《论人性》,《休谟政治论文选》,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第27-28页。
    1[英]霍布斯:《利维坦》,黎思复、黎廷弼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92-95页。
    2[英]霍布斯:《利维坦》,黎思复、黎廷弼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94页。
    3黄基泉:《西方宪政思想史略》,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50页。
    4[美]汉密尔顿、杰伊、麦迪逊:《联邦党人文集》,程逢如等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264页。
    1[美]汉密尔顿、杰伊、麦迪逊:《联邦党人文集》,程逢如等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41页。
    2可参阅殷啸虎:《宪政中的人性预设与制度安排——“以德治国”的宪政分析》,载《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杨明伟:《人性,宪政的基础与终极关怀——西方国家宪政分析》,载《天府新论》,2004年第3期;何士青的《宪政基础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3参见莫基切夫主编:《政治学说史》,上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144页。
    4格劳秀斯:《战争与和平法》,第1卷,第1章,第4、5节。
    1斯宾诺莎:《神学政治论》,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211页。
    2洛克:《政府论》下卷,叶启芳、瞿菊农译,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77页。
    3参见马啸原:《西方政治思想史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72页。
    4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800年版,第18页。
    1可参见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上卷,董书慧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101-138页。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2-53页。
    3洛克:《政府论》下卷,叶启芳、瞿菊农译,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89页。
    4洛克:《政府论》下卷,叶启芳、瞿菊农译,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85页。
    5洛克:《政府论》下卷,叶启芳、瞿菊农译,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93页。
    6洛克:《政府论》下卷,叶启芳、瞿菊农译,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90页。
    7洛克:《政府论》下卷,叶启芳、瞿菊农译,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91页。
    1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册,张雁深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53页。
    1参见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7-11页。
    2张朋园指出,梁启超在三十岁左右的思想最为丰富,其影响力也最为深远。而他的影响力也全靠两个不同文化思想背景的支持,一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三世之义,二为西学东渐过程中传入的西洋进化论、自由主义及民权思想。作为中国国民,梁启超接受这两种不同的思想有先有后。当他接受中国文化的影响时,他只想在固有的思想中求变;及至接受了西洋思想,且有感固有者不足以佐己说时,他便渐渐地转趋求助于外来者。参见张朋园;《梁启超与清季革命》,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版,第19页。
    3丁文江、赵丰田:《梁启超年谱长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15页—116页。
    4梁启超:《卢梭学案》,《梁启超全集》第一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503页。
    1宝成关先生认为,通过对卢梭宪政思想的研究,梁启超给他的政治思想尤其是民权思想注入了新的内容,从而产生了一系列重大乃至质的变化,使其政治思想充满了理论色彩而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其中,变化之一是梁启超对中国封建专制主义的批判更加深入和彻底;二是进一步牢固了梁启超的国民是国家主体的观念;其三是对民主和法治的认识大大前进了一步。参见宝成关《梁启超的民权观与卢梭主权在民说》,《历史研究》,1994年第3期。除此之外,学者颜德如在其《梁启超、严复与卢梭社会契约思想》中,通过比较研究对卢梭给梁启超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2丁文江、赵丰田:《梁启超年谱长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18页。
    3丁文江、赵丰田:《梁启超年谱长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22页。
    1学者王人博认为,梁启超对卢梭的批判是基于是否适合中国的独立富强这一中心论点展开的。这样的批判表明梁启超对自由、平等的信念从理论上发生了动摇,对国家的看法越是现实,其理论的国家主义色彩就越是浓厚。参见王人博:《宪政文化与近代中国》,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第160页。
    2董方奎:《梁启超与立宪政治》,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25-126页。
    3张先生认为,在中西传统文化中的法治思想、人性思想、功利思想等都有一定的相似和相通的地方。参见张翰书:《比较中西政治思想》,张玉生、张近中校订,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9年版。
    1参见王尔敏:《晚清政治思想史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6-19页。
    2秋风:《儒家一直都想限制绝对权力——敬答袁伟时老师》,载《南方周末》,2011年6月30日。像这样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已经孕育着一些近代政治因子的观点还有很多,如在夏勇《中国的民权哲学》,三联出版社2004年版,林毓生的《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三联书店1988年版,林安梧的《儒学与中国传统社会之哲学省察——以“血缘性纵贯轴”为核心的理解与诠释》,学林出版社1988年版等论著中都过论述。
    3袁伟时:《儒家是宪政主义吗—简评秋风的孔子论》,载《南方周末》2011年6月23日。
    4石勇:《当下儒家:古董、教义、治国之道?》载《南风窗》,2012年第19期。武汉大学张星久教授认为,中国近代思想的变革既有对西方冲击的反应,也有其内在的发展动力,尤其儒家思想体系中所具有的否定专制、强调民本与个人独立以及经世致用的知识论等都对中国近代思想的变革有着重要的影响。参见张星久:《中国政治思想史》,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9-10页。
    1丁文江、赵丰田:《梁启超年谱长编》,上海人民出版社,第4页。
    2梁启超:《三十年自述》,《梁启超全集》第二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959-960页。
    3美国政治学家阿尔蒙德认为,在家庭中,父母对儿童政治心理的影响时多方面的。父母的政治态度、政治倾向、政治意识、政治价值观以及他们的社会政治地位,政治词汇的使用、家庭关系等都是影响儿童政治心理的因素。参见阿尔蒙德等:《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曹沛霖等译,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第92-96页。
    4梁启超:《三十年自述》,《梁启超全集》第二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957-958页。
    1梁启超:《三十年自述》,《梁启超全集》第二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957-958页。
    2参见丁文江、赵丰田:《梁启超年谱长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0-18页。
    3在《读书分月课程》中,梁启超将最初应读之书分为经学书、史学书、子学书、理学书、西学书(7种),而在《读书次第表中》梁启超以精读和涉猎为标准,详细列举了六个月之内依次所读得数目详表。参见梁启超:《读书分月课程》,《梁启超全集》第一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3-9页。
    4参见朱永新、袁振国:《政治心理学》,知识出版社,1990年版,第84-86。作者还认为,古今中外,尽管学校在教育学生的内容及方式方面差异很大,但在保证学校服从政治利益这一点上基本是相同的。而美国政治学家阿尔蒙德通过实证研究认为,学校还能在形成政治文化图式的其他部分中起重要作用。例如,学校可以可增强人们对政治体系的好感,它们也能提供共同的信条,用以使人们对共同体和政权做出富有感情的响应,并影响人们的行为和对合法性的看法。参见阿尔蒙德等:《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曹沛霖等译,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第98页。
    1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新星出版社,2005年版,第453-454页。
    2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新星出版社,2005年版,第487页。
    3梁启超:《南海康先生传》,《梁启超全集》第一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9页。
    4梁启超:《论君政民政相嬗之理》,《梁启超全集》第一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96页。康有为在《孔子改制考》中,依据他的“三世”理论设计出了三种不同的社会政制:“或民主,或君主,皆因民情所推戴,而为天命所依归,不能强也。乱世、升平世、太平世皆有财命运遇,不能强致。……即如今天地中三法并存,大约掘乱世尚君主,升平世尚君民共主,太平世尚民主矣。”
    1梁启超:《论中国之将强》,《梁启超全集》第一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99页。
    2梁启超:《古议院考》,《梁启超全集》第一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61-62页。
    3参见张朋园:《梁启超与清季革命》,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版,第18页。
    1[日]狭间直树编:《梁启超民治日本西方》,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2学者郑匡民认为,在戊戌政变前,梁启超获取日本方面知识的主要渠道一是其师康有为,二是通过甲午前后翻译出版的书籍,三是通过黄遵宪及在《时务报》工作过的日本朋友。见郑匡民:《梁启超启蒙思想的东学背景》,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年版,第5-10页。
    3梁启超:《<读日本书目志>》,《梁启超全集.》第一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128—129页。
    4丁文江、赵丰田:《梁启超年谱长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15页。
    5梁启超:《日本横滨中国大同学校缘起》,《梁启超全集》第一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323页。
    1丁文江、赵丰田:《梁启超年谱长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16页。
    2丁文江、赵丰田:《梁启超年谱长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09页。
    3吴其昌:《先师梁任公别录拾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北京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文史资料选编》第36辑,北京出版社1989年版,第76页。
    1见崔志海:《梁启超与日本—评郑匡民的<梁启超启蒙思想的东学背景>》,《近代史研究》,2004年第4期。
    2参见《国宪泛论》序言三,小野梓著,陈鹏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关于小野梓的《国宪泛论》对梁启超宪政思想的影响,中外学者在“近代法学翻译与外国宪政思想传播学术研讨会”上也有过讨论。http://live.jcrb.com/html/2009/332.htm。
    1梁启超:《立宪法议》,《梁启超全集》第一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407页。
    2梁启超:《中国国会制度私议》,《梁启超全集》第四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2108页。
    1梁启超:《中国国会制度私议》,《梁启超全集》第四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2167页。
    2梁启超:《责任内阁释义》,《梁启超全集》第四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2424页。
    3梁启超:《立宪国召旨种类及其在国法上之地位》,《梁启超全集》第四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2409页。
    4梁启超:《读十月初三上谕感言》,《梁启超全集》第四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2290页。
    1梁启超:《变法通议》,《梁启超全集》第一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10页。
    2梁启超:《论变法不知本源之害》,《梁启超全集》第一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14-15页。
    3参见王人博:《宪政文化与近代中国》,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第130页。董方奎先生也认为,梁启超在西方民主、议院思想和严复的影响下,对康有为的“公羊三世说”进行了扬弃和发展形成了“三世六别说”。而梁启超对“三世六别”的论述则表明了他的君主立宪理论的初步确立。参见董方奎:《清末政体变革与国情之争论——梁启超与立宪政治》,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38页。
    4丁文江、赵丰田:《梁启超年谱长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6页。
    1梁启超:《论中国积弱由于防弊》,《梁启超全集》第一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63页。
    2梁启超:《<西学书目表>后序》,《梁启超全集》第一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86页。
    3梁启超:《<西学书目表>后序》,《梁启超全集》第一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86页。
    4梁启超:《论中国积弱由于防弊》,《梁启超全集》第一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64页。
    5参见李喜所、元青:《梁启超传》,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73页。
    6梁启超:《论君政民政相嬗之理》,《梁启超全集》第一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96页。
    1梁启超:《与严幼陵先生书》,《梁启超全集》第一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72页。
    2梁启超:《论湖南应办之事》,《梁启超全集》第一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179页。
    3梁启超:《论湖南应办之事》,《梁启超全集》第一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179页。
    1梁启超:《与严又陵先生书》,《梁启超全集》第一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72页。
    2梁启超:《古议院考》,《梁启超全集》第一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61页。
    3张灏先生认为,对于梁启超,“群”的概念不能理解为来自儒家传统的有机和谐和道德一致理想的一个概念,而是一个主要受西方社会团体组织和政治结合能力所激发的新概念。其意义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群”它带有整合的意思,即如何将中国人整合为一个有凝聚力的组织和良好的政治实体;二是“群”具有政治参与的内涵,即一种合理的政治实体能够容纳什么样的社会分子参与的问题;三是指政治共同体的范围以及及中国是否组织为一个民族国家的问题。除此之外,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梁启超对“群”的理解还意味着政治权威合法化标准的一个重要转变:从天意是政治合法化的最高依据转化为“民”成为政治合法化的最高标准。这一转变也为建立在一个不同于普遍王权基础上的中国政治提供了可能。参见张灏著,葛夫平译《梁启超与中国思想的过渡1890—1907》,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3—58页。
    4梁启超:《<说群>序》,《梁启超全集》第一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93页。
    1梁启超:《论中国宜当讲求法律之学》,《梁启超全集》第一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60页。
    2王人博:《宪政文化与近代中国》,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第136页。
    3梁启超:《论刚毅等筹款事》,《清议报》,第32册,页3a。
    1董方奎先生认为,梁启超的君主立宪思想是一个逐渐丰富和完善的过程。在戊戌变法以前,梁启超主要以康有为的三世说为依据来宣传君主立宪制,他对君主立宪制理论的认识尚处于初期阶段;戊戌变法后,梁启超虽然一度倾向革命与共和,但在实地考察了美国共和政治之后,还是认为君主立宪制才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政体,这时他对君主立宪理论的认知也进入了一个更深层次的阶段。董先生最后指出,梁启超由于随着认识和理解的深化而改变自己的意见,这是符合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认识规律的。参见董方奎:《梁启超与立宪政治》,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38页。
    2梁启超《宪政浅说》,《梁启超全集》第四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得2054页。
    1梁启超:《南学会叙》,《梁启超全集》第一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138页。
    2梁启超:《<说群>序》,《梁启超全集》第一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93页
    3梁启超:《爱国论》,《梁启超全集》第一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273页。
    4梁启超:《论近世国民竞争之大势及中国前途》,《梁启超全集》第一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309页。
    5梁启超:《新民说》,《梁启超全集》第二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655页。
    1梁启超:《政治学大家伯伦知理之学说》,《梁启超全集》二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1066页。
    2梁启超:《政治学大家伯伦知理之学说》,《梁启超全集》二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1068—1069页。
    1梁启超:《政治学大家伯伦知理之学说》,《梁启超全集》第二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1072页。
    2梁启超:《答某报第四号对于<新民丛报>之驳论》,《梁启超全集》第三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1622页。
    3梁启超:《开明专制论》,《梁启超全集》第三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1471页。
    4梁启超:《宪政浅说》,《梁启超全集》第四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2055页。
    5梁启超:《<说群>叙》,《梁启超全集》第一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93页,
    1梁启超:《论近世国民竞争之大势及中国前途》《梁启超全集》第一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309页。
    2梁启超:《论学术之势力左右世界》,《梁启超全集》第二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558页。
    3梁启超:《论支那人国家思想之弱点》,《清议报》第74册,1901年3月30日。
    4梁启超:《中国积弱溯源论》,《梁启超全集》第一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413页。
    1梁启超:《爱国论》,《梁启超全集》第一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272页。
    2梁启超:《新民说》,《梁启超全集》第二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658页。
    3梁启超:《卢梭学案》,《梁启超全集》第一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507页。
    4梁启超:《商会议》,《梁启超全集》第一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279-280页。
    1梁启超:《政治学大家波伦知理之学说》,《梁启超全集》第二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1075页。
    2梁启超:《政治学大家波伦知理之学说》,《梁启超全集》第二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1076页。
    3张灏认为,梁启超对马基雅维利、博丹及霍布斯等思想家思想的分析表明,他最关心的不是“开明专制”而是“国家理性”,即最关心的是有关政府确保国家生存和安全的理性行为,而不考虑它在道德和意识形态方面的后果。梁启超对“开明专制”的看重是因为他首先把它作为在帝国主义时代解决中国国家安全和生存问题的一个理想而有效的方法,其次是梁启超的“开明专制”和波伦知理的有限君主立宪制一样是将国家奉为最高的政治价值,以防止君主的意志趋于专制,从而保证君主忠于国家,对国家做出最大的贡献。也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梁启超对开明专制的赞同不可能是真诚的,虽然他有时公开表示信仰政治专制主义,但它多少带有某种立宪君主制的形式。参见张灏著《梁启超与中国思想的过渡》,崔志海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50-152页。
    4列文森认为,由于中国的国家主义是一种形成于中国历史的思想方式,是一种根据中国抄袭的需要而用“进口货”压制形成外国形状的思想方式,所以,梁启超的国家主义是以中国的文化,而不是以欧洲的封建主义为背景,为了维持这种国家主义,梁启超将欧洲属于不同年代、具有不同见解的斯密、斯宾塞及卢梭等思想家编排在一条线上,这也是他对西方文化进行中国化时所做的尝试和努力。参见约瑟夫阿列文森著《梁启超与中国近代思想》,刘伟等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01-202页。
    5梁启超:《宪政浅说》,《梁启超全集》第四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2061页。
    1梁启超:《宪政浅说》,《梁启超全集》第四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2056页。
    2参见王世杰、钱瑞升:《比较宪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58页。
    3梁启超:《戊戌政变记》,《梁启超全集》第一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184页。
    1梁启超:《各国宪法异同论》,《梁启超全集》第一册,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318页。
    2梁启超:《立宪法议》,《梁启超全集》第一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405页。
    3梁启超:《各国宪法异同论》,《梁启超全集》第一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318-322页。
    4梁启超:《中国国会制度私议》,《梁启超全集》第四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2164页。这篇长文被看作是梁启超宪政思想的集大成者,其中涉及的内容有国会的性质(法律上之性质、政治上之性质)、国会的组织(左院之组织、右院之组织)、国会的职权(参与立法之权、参与普通立法之权)。同时,梁启超在对英国、法国、日本等国的立宪政治进行详细比较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的应当采取的立宪形式,可以说为中国的宪政建设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启示。
    1梁启超:《政党与政治上之信条》,《梁启超全集》第四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2406-2407页。
    2梁启超:《立宪法议》,《梁启超全集》第一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495页。
    3梁启超:《立宪法议》,《梁启超全集》第一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405页。
    4梁启超:《立宪法议》,《梁启超全集》第一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405-406页。
    1梁启超:《立宪法议》,《梁启超全集》第一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406页。
    2梁启超:《各国宪法异同论》,《梁启超全集》第一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319页。
    3梁启超:《宪政浅说》,《梁启超全集》第四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2058页。
    4梁启超:《宪政浅说》,《梁启超全集》第四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2058页。
    1梁启超《新中国建设问题》,《梁启超全集》第四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2433-2443页。
    2梁启超:《宪法之三大精神》,《梁启超全集》第五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2560—2561页。
    3梁启超:《宪法之三大精神》,《梁启超全集》第五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2561页。
    1梁启超:《宪法之三大精神》,《梁启超全集》第五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2562页。
    2梁启超:《宪法之三大精神》,《梁启超全集》第五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2564页。
    3梁启超:《宪法之三大精神》,《梁启超全集》第五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2564页。
    4梁启超:《宪法之三大精神》,《梁启超全集》第五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2564页。
    1梁启超:《中国立国大方针》,《梁启超全集》第四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2501页。除此之外,由于受伯伦知理国家主义的影响和他对国家秩序的渴望,“强有力的政府”也被梁启超看作是调和立法权和行政权的有效途径。他说:“所谓强有力之政府者有二义.......二则对于立法府而言行政府,行政府人员,自立法府出,而于立法府融为一体者,其最强有力者也,虽非立法府出……其次强有力者也,与立法府划然对峙,而于立法事业,丝毫不能参与者,其非强有力者也;并行政事业,犹须仰立法府之鼻息者,其最非强有力者也。政府之能否强有力,视乎人物之运用者十之三,系乎宪典所规定者十之七,人物运用当如何,则政治论之问题也,次节更扬榷之,宪典规定当如何,则立法论之问题也。”参见梁启超:《中国立国大方针》,《梁启超全集》第四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2494页。
    2梁启超:《中国立国大方针》,《梁启超全集》第四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2502页。
    3梁启超:《答某君问德国日本裁抑民权事》,《梁启超全集》第二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979页。
    4梁启超:《政闻社宣言书》,《梁启超全集》第三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1714页。
    1梁启超:《中国立国大方针》,《梁启超全集》第四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2498页。
    2梁启超:《论中央地方之权限及省议会之必要与其性质》,《饮冰室法治论集》,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0年影印,第107页。
    3梁启超:《论中央地方之权限及省议会之必要与其性质》,《饮冰室法治论集》,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0年影印,109-113页。
    1梁启超:《中国立国大方针》,《梁启超全集》第四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2494页。
    2梁启超:《外官制私议》,《梁启超全集》第四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2077页。
    3梁启超:《外官制私议》,《梁启超全集》第四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2078页。
    1梁启超:《外官制私议》,《梁启超全集》第四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2080-2081页。
    2郭道晖:《宪政简论》,载《法学研究》,1993年第5期。
    3梁启超:《论中国宜讲求法律之学》,《梁启超全集》第一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60页。
    1梁启超:《中国法理学发达史论》,《梁启超全集》第三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1255页。
    2梁启超:《管子传》,《梁启超全集》第三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1865页。
    3范中信教授认为,梁启超的法学研究对象几乎包括全球已确立宪法制度的各主要国家,这些研究奠定了梁氏作为中国宪法学开山鼻祖的地位是毫无疑问的,因为民国时代再版率最高而今天一再出版的且代表当时最高水平的《比较宪法》(王世杰、钱瑞升著)就明显受到梁启超的巨大影响。而张雷博士则把梁启超比作“中国法律史学界的但丁”。参见http://www.legaldaily.com.cn/zmbm/content/2009-06/25/content_1114168.htm
    4梁启超:《变法通议》,《梁启超全集》第一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10页。
    5梁启超:《戊戌政变记》,《梁启超全集》第一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58页。
    1梁启超:《中国法理学发达史论》,《梁启超全集》第三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1254-1255页。
    2梁启超:《论立法权》,《梁启超全集》第二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795-796页。
    3梁启超:《论中国成文法典编制之沿革得失》,《梁启超全集》第三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1282-1283页。
    1梁启超:《论中国成文法编制之沿革得失》,《梁启超全集》第三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1284-1316页。
    2梁启超:《论立法权》,《梁启超全集》第二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795页。
    3梁启超:《论立法权》,《梁启超全集》第二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796页。
    1梁启超:《论立法权》,《梁启超全集》第二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796页。
    2梁启超:《论立法权》,《梁启超全集》第二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797页。
    3梁启超:《中国国会制度私议》,《梁启超全集》第四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2108页。
    1梁启超:《中国国会制度私议》,《梁启超全集》第四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2164页。
    2梁启超:《中国国会制度私议》,《梁启超全集》第四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2166-2170页。
    3梁启超:《中国国会制度私议》,《梁启超全集》第四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2170页。
    4梁启超:《中国国会制度私议》,《梁启超全集》第四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2176页。
    5梁启超:《中国国会制度私议》,《梁启超全集》第四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2180页。
    1梁启超:《中国国会制度私议》,《梁启超全集》第四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2114页。
    2梁启超:《中国国会制度私议》,《梁启超全集》第四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2114页。
    3梁启超:《中国国会制度私议》,《梁启超全集》第四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2115页。
    4梁启超:《中国国会制度私议》,《梁启超全集》第四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2121页。
    1梁启超:《中国国会制度私议》,《梁启超全集》第四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2143页。
    2梁启超:《中国法理学发达史论》,《梁启超全集》第三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1280页。
    1梁启超:《中国法理学发达史论》,《梁启超全集》第三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1270页。
    2梁启超:《中国法理学发达史论》,《梁启超全集》第三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1270页。
    3梁启超:《中国法理学发达史论》,《梁启超全集》第三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1271页。
    4梁启超:《中国法理学发达史论》,《梁启超全集》第三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1279页。
    5梁启超:《中国法理学发达史论》,《梁启超全集》第三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1280页。
    1《郑孝胥张骞等为在上海设预备立宪公会致民政部禀》,见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1辑,第100页,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2丁文江、赵丰田:《梁启超年谱长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40页。
    1梁启超:《申论种族革命与政治革命之得失》,《梁启超全集》第三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1644页。
    2梁启超:《开明专制论》,《梁启超全集》第三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1482页。
    3梁启超:《申论种族革命与政治革命之得失》,《梁启超全集》第三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1656页。
    1梁启超:《申论种族革命与政治革命之得失》,《梁启超全集》第三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1663页。
    2梁启超:《申论种族革命与政治革命之得失》,《梁启超全集》第三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1661页。
    3梁启超:《开明专制论》,《梁启超全集》第三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1621页。
    1丁文江、赵丰田:《梁启超年谱长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40页。
    2丁文江、赵丰田:《梁启超年谱长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42页。
    1丁文江、赵丰田:《梁启超年谱长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45页。
    2梁启超:《政闻社宣言书》,《梁启超全集》第三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711页。
    3《政闻社宣言书》《政闻社社约》,见中国史学会编《辛亥革命》第四册,105-116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59。转引自张海鹏、李细珠:《中国近代通史》第五卷,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84页。
    1丁文江、赵丰田:《梁启超年谱长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58页。
    2《光绪宣统两朝上谕档》第34册,162页。转引自张海鹏、李细珠:《中国近代通史》第五卷,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84页。
    3丁文江、赵丰田:《梁启超年谱长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09页。
    1丁文江、赵丰田:《梁启超年谱长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26页。
    2丁文江、赵丰田:《梁启超年谱长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33-334页。
    3梁启超:《论政府阻挠国会之非》,《梁启超全集》第四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2268页。
    1梁启超:《咨议局权限职务十论》,《梁启超全集》第四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2220页。
    2梁启超:《论政府阻挠国会之非》,《梁启超全集》第四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2265页。
    3梁启超:《论政府阻挠国会之非》,《梁启超全集》第四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2269-2274页。
    4丁文江、赵丰田:《梁启超年谱长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27页。
    1丁文江、赵丰田:《梁启超年谱长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46页。
    1关于此斗争方针的详细内容可参见丁文江、赵丰田著《梁启超年谱长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60-363页。
    2(美)塞缪尔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等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版,第223页。学者张朋园则认为,辛亥革命后,中国进入了以革命派、立宪派和旧势力为代表的三元竞争的时代。在竞争中,立宪派先是选择了与旧官僚妥协的策略,但尔后和革命党一道遭到了旧势力的排挤。而旧势力在袁世凯死后,也陷入了分裂混战的局面。而这种中央权威坠落与军阀混战的局面则为近代中国思想界的“万花齐放、百家争鸣”提供社会条件。参见张朋园:《梁启超与民国政治》,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版,第1-3页。
    1丁文江、赵丰田:《梁启超年谱长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67页。
    2梁启超:《新中国建设问题》,《梁启超全集》第四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2433页。
    1梁启超:《新中国建设问题》,《梁启超全集》第四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2435页。
    1梁启超:《新中国建设问题》,《梁启超全集》第四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2441页。
    2梁启超:《新中国建设问题》,《梁启超全集》第四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2442页。
    3梁启超:《新中国建设问题》,《梁启超全集》第四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2441、2441页。
    4梁启超:《新中国建设问题》,《梁启超全集》第四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2442-2443页。
    1丁文江、赵丰田:《梁启超年谱长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83-384页。
    1梁启超:《中国立国大方针》,《梁启超全集.》第四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2507页。
    2梁启超:《中国立国大方针》,《梁启超全集.》第四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2491页。
    1梁启超:《中国立国大方针》,《梁启超全集》第四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2492页。
    2梁启超:《中国立国大方针》,《梁启超全集》第四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2492页。
    3梁启超:《中国立国大方针》,《梁启超全集》第四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2493页。
    4梁启超:《中国立国大方针》,《梁启超全集》第四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2494页。
    5梁启超:《中国立国大方针》,《梁启超全集》第四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2503页。
    1梁启超:《中国立国大方针》,《梁启超全集》第四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2501页。
    2梁启超:《中国立国大方针》,《梁启超全集》第四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2501页。
    3梁启超:《中国立国大方针》,《梁启超全集》第四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2502页。
    4梁启超:《中国立国大方针》,《梁启超全集》第四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2502页。
    1梁启超:《中国立国大方针》,《梁启超全集》第四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2504页。
    2梁启超:《中国立国大方针》,《梁启超全集》第四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2505页。
    1[美]阿米古特曼等:《结社理论和实践》,吴玉章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67页。
    2关于民国初年梁启超的组党、合党等活动可参见李喜所、元青著《梁启超传》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255-257页。张朋园先生对梁启超在民初的政党政治活动也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描述并认为,梁任公组党合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和改组后党势大增的国民党相互抗衡,而践行其政治理念却居于第二位。参见张朋园著《梁启超与民国政治》,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版22-54页。
    3丁文江、赵丰田;《梁启超年谱长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01-402页。
    1梁启超:《莅共和党欢迎会演说辞》,《梁启超全集》第四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2512页。
    2梁启超:《莅共和党欢迎会演说辞》,《梁启超全集》第四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2513页。
    3梁启超:《莅民主党欢迎会演说词》,《梁启超全集》第四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2515页。
    1梁启超:《莅民主党欢迎会演说词》,《梁启超全集》第四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2515页。
    2梁启超:《莅民主党欢迎会演说词》,《梁启超全集》第四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2517页。
    3梁启超:《莅民主党欢迎会演说词》,《梁启超全集》第四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2517页。
    4梁启超:《莅民主党欢迎会演说词》,《梁启超全集》第四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2518页。
    1梁启超:《共和党之地位与其态度》,《梁启超全集》第五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2591-2593页。
    2梁启超:《敬告政党及政党员》,《梁启超全集》第五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2635页。
    1梁启超:《敬告政党及政党员》,《梁启超全集》第五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2636页。
    2梁启超:《敬告政党及政党员》,《梁启超全集》第五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2638页。
    3梁启超:《敬告政党及政党员》,《梁启超全集》第五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2637页。
    4梁启超:《敬告政党及政党员》,《梁启超全集》第五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2638页。
    5梁启超:《敬告政党及政党员》,《梁启超全集》第五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2641页。
    1丁文江、赵丰田;《梁启超年谱长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433页。
    2丁文江、赵丰田;《梁启超年谱长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464页。
    1梁启超:《宪法起草问题答客问》,《梁启超全集》第五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2779页。
    2丁文江、赵丰田;《梁启超年谱长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466页。
    3丁文江、赵丰田;《梁启超年谱长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466-467页。
    1梁启超:《国体战争躬历谈》,《梁启超全集》第五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2928-2929页。
    2梁启超:《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梁启超全集》第五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2900页。
    3[英]安德鲁海伍德:《政治学》,张立鹏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2页。
    4梁启超:《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梁启超全集》第五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2902页。
    5梁启超:《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梁启超全集》第五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2904页。
    1梁启超:《国体问题与外交》,《梁启超全集》第五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2906页。
    2李喜所先生认为,虽然学术界对《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中的反袁倾向有一定质疑,但是这些看法都不能令人信服。这篇文章的要害就是反对和批判猖獗一时的复辟封建帝制逆流,反对和阻止袁世凯称帝。看不到这一点,就无法理解梁启超为什么要写作此文,也就无从理解此文为何会在当时引起那么大的社会反响。参见李喜所、元青:《梁启超传》,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290页。
    3丁文江、赵丰田:《梁启超年谱长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468页。
    4戴逸主编:《中国近代史通鉴》第六卷(上),红旗出版社,1997年版,第28页。
    2《乙丙之际箸议第九》,《龚自珍全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7页。
    1[美]卡尔J佛里德里希;《超验正义:宪政的宗教之维》,周勇等译,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10页。
    2萧公权:《宪政与民主》,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5页。
    3王人博教授认为,由于洋务运动中形成的开明知识群体对西方宪政文化认知的粗浅,使得中国文化便成为他们观察、体认西方宪政制度的重要文化资源。在这一过程中,他们确乎戴着中国文化的古老眼镜去看西方的宪政文化。这就为中国宪政文化的生成、发展带来了双重结果:一方面,为中国移植西方宪政文化架起了一座“文化”的桥梁,并努力寻找与中国本土文化相互融通的契合点;另一方面,由于他们“误读”了西方宪政,因而也为近代中国宪政文化传达了一个“错误的信息”:似乎西方的宪政就是西方富强的本源。参见王人博:《宪政文化与近代中国》,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第38-40页。
    1梁启超:《论中国积弱由于防弊》,《梁启超全集》第一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65页。
    2梁启超:《古议院考》,《梁启超全集》第一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61页。
    3王人博:《宪政文化与近代中国》,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第133—134页。
    4丁文江、赵丰田:《梁启超年谱长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53页。
    1参见张灏:《梁启超与中国思想的过渡》,崔志海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09页。
    2梁启超:《论政府与人民之权限》,《梁启超全集》第二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881页。在张灏先生看来,梁启超接受政府守夜人理论和国家至上理论,表明了他从来没有清楚地领会英国自由主义的核心——保护主义,即国家的建立是为了保护公民的自由和每个公民的权利。张灏:《梁启超与中国思想的过渡》,崔志海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09页。
    1燕继荣:《政治学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61页。
    2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第270页。
    3《湖南事务学堂遗编》第一册。
    4梁启超:《学校总论》,《梁启超全集》第一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17—20页。
    1梁启超:《精神教育者,自由教育也》,《梁启超全集》第一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356页。
    2梁启超:《新民说》,《梁启超全集》第二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655页。
    3梁启超:《答某报第四号对于<新民丛报>之驳论》,《梁启超全集》第三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1619页。
    4梁启超:《政治之基础与言论家之指针》,《梁启超全集》第五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2796页。
    1梁启超:《教育与政治》,《梁启超讲演集》,河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12—114页。
    1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梁启超全集》,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3101—3102页。
    2胡适:《四十年自述》,华侨出版社,1994年版,第54-56页。
    1严复:《与熊纯如书三十八》,《严复集》,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645-646页。
    2台湾学者黄克武认为,对梁启超的思想的评价大体上经历了一个从负到正的发展轨迹。从上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大陆学者对梁氏的评价经历了一个从“黑”到“红”的过程。早期的看法大都以“马列主义的观点”来评价梁氏的“进取性”与“反动性”。大致来说,人们肯定的是梁启超在戊戌时期以“资产阶级改良派”来打击“封建主义”的价值,所以认为这时任公的政治思想是有进步意义的;但后来流露出来的“保皇”想法则是他具有“地主阶级”思想的表现,是梁企图“抵抗革命运动,是反动的”;到了上世纪80年代,随着“告别革命”说法的提出,学者又开始肯定梁启超政治思想的价值。参见黄克武:《耿云志、崔志海著<梁启超>》,《近代中国史研究通讯》,第21期(1996),第218页。
    3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新星出版社,2005年版,第515页。
    1丁文江、赵丰田:《梁启超年谱长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778页。
    1李剑农:《中国近百年政治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95-196页。
    2参见张朋园:《梁启超与清季革命》,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版,第177-179页。
    3丁文江、赵丰田:《梁启超年谱长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81页。
    1参见李锐:《毛泽东早年读书生活》,辽宁画报出版社,2007年版,第19页。
    2觉民:《论立宪与教育之关系》,见张枬、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2年版,第360页。
    1梁启超:《政闻社宣言书》,《梁启超全集》第三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1714页。
    2丁文江、赵丰田:《梁启超年谱长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34页。
    1参见李喜所、元青:《梁启超传》,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288-298页。
    2丁文江、赵丰田:《梁启超年谱长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75、476页。
    3张千帆:《宪法学导论》,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89页。
    1见吴爱萍:《从康梁到孙中山:清末民初宪政理念与实践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191页。
    2江国华:《宪法哲学导论》,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114页。
    3梁启超:《各国宪法异同论》,《梁启超全集》第一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318页。
    1梁启超:《立宪法议》,《梁启超全集》第一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405页。
    2梁启超:《国民浅训》,《梁启超全集》第五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2838页。
    1梁启超:《管子传》,《梁启超全集》第三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1865页。
    1梁启超:《呈总统文》,《梁启超全集》第五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2648页。
    2梁启超:《政府大政方针宣言书》,《梁启超全集第五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2575页。
    4梁启超:《政闻社宣言书》,《梁启超全集》第三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1711页。
    1梁启超:《立宪国诏旨之种类及其在国法上之地位》,《梁启超全集》第四册,1999年版,第2409页。
    1蔡定剑:《论道宪法》,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2011年版,第255页。
    2参见王希:《原则与妥协:美国宪法的精神与实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梁启超:《记斯宾塞论日本宪法语》,《梁启超全集》第一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392页。
    2梁启超:《开明专制论》,《梁启超全集》第三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1470页。
    3梁启超:《暴动与外国干涉》,《梁启超全集》第三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1671页。
    1《实现民主以循序渐进为宜》,参见《北美日报》,1986年12月19日。转引自董方奎:《梁启超与立宪政治》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352页。
    2萧功秦:《清末新政与中国现代化研究》,载《战略与管理》,1993年第00期。
    [1]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编:《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中华书局1979年版。
    [2]国家档案局明清档案馆编:《戊戌变法档案史料》,中华书局1958年版。
    [3]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代档案史料丛编》,中华书局1984年版。
    [4]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光绪宣统两朝上谕档》,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5]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兵变》,江苏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6]中国第二实施档案馆编:《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党派》,中国档案出版社1994年版。
    [7]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档案资料汇编》,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8]天津市历史博物馆编:《北洋军阀史料》,天津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
    [9]中国史学会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神州国光社(上海)1953年版。
    [10]夏新华等整编:《近代中国宪政历程:史料荟萃》,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1]黄宗羲:《宋元学案》,中华书局1986年版。
    [12]马建忠:《适可斋纪言》,中华书局1960年版。
    [13]王韬:《弢园文录外编》,清光绪九年铅印本。
    [14]魏源:《魏源集》,中华书局1976年版。
    [15]薛福成:《出使日记续刻》,清道光二十四年刻本。
    [16]薛福成:《静庵笔记》,江苏人名出版社1983年版。
    [17]陈宝箴:《清实录》,中华书局1987年版。
    [18]张之洞:《张文襄公全集》,中国书店1990年影印版。
    [19]何启、胡礼垣:《新政真诠》,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20]康有为:《孔子改制考》,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21]康有为:《新学伪经考》,中国人民大学出版2010年版。
    [22]康有为著,楼宇烈整编:《康南海自编年谱》,中华书局1992年版。
    [23]谭嗣同:《仁学》,中华书局1958年版。
    [24]梁启超:《梁启超全集》,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
    [25]冯自由:《革命逸史》,新星出版社2009年版。
    [26]李剑农:《中国近百年政治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7]容闳:《西学东渐记》,湖南人出版社1981年版。
    [28]汤志钧:《康有为政论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
    [29]汤志钧:《戊戌变法史》,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30]汤志钧:《乘桴新获—从戊戌到辛亥》,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31]汤志钧:《近代经学与政治》,中华书局1995年版。
    [32]胡春惠:《民初宪政运动史》,正中书局(台北)1978年版。
    [33]胡平生:《民国初期的复辟派》,台湾学生书局(台北)1985年版。
    [34]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三联书店1983年版。
    [35]胡适:《人权论集》,山海新月书店1930年版。
    [36]黄遵宪:《黄遵宪集》,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37]翦伯赞:《戊戌变法》,上海神州国光社1953年版。
    [38]刘师培:《清儒得失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9]钱穆:《国史大纲》,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
    [40]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41]徐世昌编:《清儒学案》,中国书店1990年版。
    [42]杨度:《杨度集》,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43]张岱年主编:《采西学议——冯桂芬、马建忠集》,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44]孙中山:《孙中山全集》,中华书局1985年版。
    [45]宋教仁:《宋教仁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
    [46]林则徐:《林则徐全集》,海峡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47]荣孟源编:《中国近代史资料选辑》,三联书店1954年版。
    [48]崔国因:《出使美日秘日记》,黄山书社1988年版。
    [49]汪敬虞:《中国近代经济史1895-1927》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50]吴雁南等:《中国近代社会思潮》,湖南教育出版社。
    [51]杨幼炯等:《中国政党史》,商务印书馆(上海)1937年版。
    [52]胡敬思:《国闻备乘》,中华书局2007年版。
    [53]丁文江、赵丰田:《梁启超年谱长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54]张枬、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三联书店1977年版。
    [55]朱传誉主编:《梁启超传记资料》,台湾天一出版社1979年版。
    [56]郭长久:《梁启超与饮冰室》,天津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57]张品兴编:《梁启超家书》,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年版。
    [58]李喜所、元青:《梁启超传》,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59]黄团元:《梁启超之路》,湖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60]钟珍维、万发之:《梁启超思想研究》,海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61]林庆彰、黄雅琦:《救亡与启蒙:梁启超之儒学研究》,花木兰文化出版社(台北)2009年版。
    [62]孟祥才:《梁启超传》,北京出版社1983年版。
    [63]耿云志、崔志海:《梁启超》,广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64]赖建成:《梁启超的经济面向》,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65]夏晓红:《追忆梁启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版。
    [66]吴荔明:《梁启超和他的儿女们》,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67]宋仁:《梁启超政治法律思想研究》,学苑出版社1990年版。
    [68]董方奎:《梁启超与护国战争》,重庆出版社1986年版。
    [69]李喜所主编:《梁启超与近代中国社会文化》,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70]方志钦、刘斯奋编:《梁启超诗文选》,广东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71]吕滨:《新民伦理与新国家:梁启超伦理思想研究》,江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72]宋德华:《岭南维新思想述论: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中心》,中华书局2002年版。
    [73]罗检秋:《新会梁氏:梁启超家族的文化史》,中国人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74]李金和:《平民化自由人格:梁启超新民人格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版。
    [75]焦润明:《梁启超法律思想综论》,中华书局2006年版。
    [76]董方奎:《新论梁启超》,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77]陈鹏鸣:《梁启超学术思想评传》,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年版。
    [78]王心裁:《梁启超的读书生涯》,长江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79]谢放:《跨世纪的文化巨人梁启超》,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80]李茂民:《在激进与保守之间:梁启超五四时期的新文化思想》,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81]鲍风:《梁启超:改良人生》,长江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
    [82]罗义华:《论梁启超的“流质性”与转型期中国文学的现代品格》,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83]郑匡明:《梁启超启蒙思想的东学背景》,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版。
    [84]颜德如:《梁启超严复与卢梭社会契约思想》,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85]董德福:《梁启超与胡适:两代知识分子学思历程比较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86]易新鼎:《博学多变的人生:梁启超的读书生活》,中原农民出版社1999年版。
    [87]林与舟:《梁启超的山河岁月》,东方出版社2005年版。
    [88]张琳璋:《梁启超:经营天下》,华艺出版社2006年版。
    [89]赖光临:《梁启超与近代报业》,台湾商务印书馆1968年版。
    [90]将光学:《梁启超和中国古代的学术终结》,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91]石云艳:《梁启超与日本》,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92]郭刚:《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传播——梁启超与西学东渐》,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93]张晓川、范矿生:《政学之间:梁启超的多面人生》,东方出版社2011年版。
    [94]袁咏红:《梁启超对日本的认识与态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
    [95]徐刚:《少年中国梦:再读梁启超》,作家出版社,2011年版。
    [96]田遨:《杨度与梁启超》,北岳文艺出版社2012年版。
    [97]李运博:《中日近代词汇的交流:梁启超的作用与影响》,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98]宝成关:《西方文化与中国社会》,吉林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99]宝成关:《西潮与回应——近四百年思想嬗替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00]张岂之主编:《中国思想史》,西北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101]侯外庐主编:《中国思想史》,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102]陈桦:《清代区域社会经济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103]虞和平主编:《中国现代化历程》,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104]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105]陈国庆主编:《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106]黄逸平:《近代中国经济变迁》,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107]桑兵:《晚清学堂学生与社会变迁》,学林出版社1995年版。
    [108]桑兵:《庚子勤王与晚清政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09]龚书铎主编:《近代中国与近代文化》,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110]龚书铎:《中国近代文化探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111]龚书铎:《近代中国与文化抉择》,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112]郭汉民:《晚清社会思潮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113]桑兵:《清末新知识界的社团与活动》,三联书店1995年版。
    [114]张玉法:《清季的立宪团体》,(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1年版。
    [115]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新星出版社2005年版。
    [116]王先明:《近代新学——中国传统学术文化的嬗变与重构》,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117]王晓秋、尚小明:《戊戌维新与清末新政——晚清改革史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18]耿云志等:《西方民主在近代中国》,中国青年出版社2003年版。。
    [119]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20]陈建华:《“革命”的现代性——中国革命话语考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121]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山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
    [122]迟云飞:《宋教仁与中国民主宪政》,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23]谢俊美:《政治制度与近代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24]郑大华:《晚清思想史》,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25]郑大华:《民国思想史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126]彭平一:《冲破思想的牢笼——中国近代启蒙思潮》,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年版。
    [127]郑大华、彭平一:《社会结构变迁与近代文化转型》,四川人出版社,2008年版。
    [128]李华兴等:《索我理想之中华——中国近代国家观念的形成与发展》,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129]金耀基:《从传统到现代》,广州文化出版社1989年版。
    [130]罗荣渠等编:《中国现代化历程的探索》,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131]李明辉:《儒家视野下的政治思想》,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32]刘泽华:《中国传统政治思维》,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133]刘泽华主编:《中国传统政治哲学与社会整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134]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35]许纪霖等主编:《中国现代化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年版。
    [136]于桂芬:《西风东渐——中日摄取西方文化的比较研究》,商务出版社2001年版。
    [137]夏勇:《法治源流——东方与西方》,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138]夏勇:《中国民权哲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版。
    [139]夏勇:《宪政建设:政权与人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140]萧功秦:《危机中的变革——清末现代化进程中的激进与保守》,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
    [141]张海鹏:《追求集——近代中国历史进程的探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
    [142]丁伟志等:《中体西用之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143]萧公权:《近代中国与世界——康有为变法与大同思想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144]朱维铮:《求索真文明——晚清学术史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
    [145]张朋园:《梁启超与清季革命》,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版。
    [146]张朋园:《梁启超与民国政治》,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版。
    [147]张翰书:《比较中西政治思想》,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9年版。
    [148]王尔敏:《晚清政治思想史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49]王惠岩主编:《政治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150]徐大同:《西方政治思想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151]曹德本主编:《中国政治思想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152]马啸原:《西方政治制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153]徐大同主编:《当代西方政治思潮》,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54]王浦劬:《政治学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55]宝成关主编:《政治学思想史》,湖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156]林水波:《宪法政治学》,元照出版公司(台北)2002年版。
    [157]王科:《政治心理学》,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158]燕继荣:《政治学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59]顾肃:《西方政治法律思想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2005年版。
    [160]吕元礼:《政治文化:转型与整合》,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61]王乐理:《政治文化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2000年版。
    [162]丛日云:《西方政治文化传统》,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版。
    [163]葛荃:《中国政治文化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164]周光辉:《论公共权力的合法性》,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版。
    [165]孙晓春:《中国传统政治哲学》,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66]王人博:《中国近代的宪政思潮》,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167]王人博等:《中国近代宪政史上的关键词》,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
    [168]萧公权:《宪政与民主》,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69]江国华:《宪法哲学导论》,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
    [170]何士清:《宪政基础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71]张晋藩:《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
    [172]张文显:《法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73]邓正来:《国家与社会——中国市民社会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174]周叶中等:《共和主义之宪政解读》,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75]周叶中:《宪政中国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76]殷啸虎:《感悟宪政》,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77]陈俊:《宪政的价值之维》,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78]张千帆:《宪政、法治与经济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79]白钢、林广华:《宪政通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180]张友渔:《中国宪政论》,生生出版社(重庆)1944年版。
    [181]张友渔:《宪政论从》,群众出版社1986年版。
    [182]张君劢:《宪政之道》,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83]蒋碧昆:《中国近代宪政宪法史略》,法律出版社1988年版。
    [184]杜文忠:《近代中国的宪政化专著:兼与韩国比较》,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
    [185]佟德志:《宪政与民主:西方宪政民主制度的结构与逻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86]徐辉琪:《宪政史话》,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
    [187]平心:《中国民主宪政运动史》,上海书店出版社1946年版。
    [188]程乃胜:《近代西方宪政理念》,安徽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89]魏建国:《宪政体制形成与近代英国崛起》,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190]董晓波:《市民精神与宪政:西方法治传统的形成》,对外经贸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91]钱福臣:《美国宪政生成的深层次背景》,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192]黄基泉:《西方宪政思想史略》,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93]桂宏诚:《中国立宪主义的思想根基:道德、民主与法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194]费正清主编:《剑桥晚清中国史》,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译室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版。
    [195](德)马克斯韦伯:《儒教与道教》,洪天福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96](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197](美)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98](美)柯文:《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王韬与晚清改革》,雷顾、罗检秋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99](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等《公民文化——五个国家的政治态度和民主制》,徐湘林等译,东方出版社2008版。
    [200](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等《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曹沛霖等译,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
    [201](美)约瑟夫阿列文森:《梁启超与中国近代思想》,刘伟等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202](美)约瑟夫阿列文森:《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郑大华、任菁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03](美)任达:《新政革命与日本——中国,1898-1912》,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中译本。
    [204](澳)冯兆基:《寻求中国民主》,刘悦斌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205](美)费正清、赖肖尔:《中国传统与变革》,陈仲丹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206](美)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1800-1985》,刘尊棋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年版。
    [207](日)佐藤慎一:《近代中国的知识分子与文明》,刘岳兵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208](日)增田涉:《西学东渐与中国事情》,由其民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209](美)璞嘉珉:《中国与达尔文》,钟永强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210](美)周锡瑞:《改良与革命》,杨慎之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211](美)吉尔伯特·罗兹曼编《中国的现代化》,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比较现代化”课题组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212](美)史华滋:《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程钢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213](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214](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
    [215](英)霍布斯:《利维坦》,黎思复、黎延弼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216](英)洛克:《政府论》,叶启芳、瞿菊农译,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217](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张彦泽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
    [218](法)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219](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董良果译,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
    [220](美)汉密尔顿等:《联邦党人文集》,程逢如等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221](美)潘恩:《潘恩选集》,马清槐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222](美)博登海默:《法哲学——法理学及其方法》,邓正来等译,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223](美)刘易斯·亨金等编,《宪政与权利——美国宪法的域外影响》.郑戈等译:生活·读书·三联书店1997年版。
    [224](美)刘易斯·亨金:《宪政·民主·对外事务》,邓正来译,生活·读书·三联书店,1997年版。
    [225](美)埃尔斯特等编:《宪政与民主——理性与社会变迁研究》,潘勤等译,生活·读书·三联书店1997年版。
    [226](美)汤普森:《宪法的政治理论》张志铭译,生活·读书·三联书店1997年版。
    [227](美)斯蒂芬·L·埃尔金等编《新宪政论——为美好的社会设计政治制度》,周叶谦译,生活·读书·三联书店1997年版。
    [228](美)维尔:《宪政与分权》,苏力译,生活·读书·三联书店1997年版。
    [229](美)罗森鲍:《宪政的哲学之维》,刘茂林等译,生活·读书·三联书店1997年版。
    [230](英)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邓正来译,生活·读书·三联书店1997年版。
    [231](美)罗素·哈丁:《自由主义、宪政主义和民主》,王欢等译,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
    [232](美)卡尔J佛里德里希:《超验正义——宪政的宗教之维》,周勇、王丽芝译,生活·读书·三联书店1997年版。
    [233](英)詹宁斯:《法与宪法》,龚祥瑞、侯健译,生活·读书·三联书店1997年版。
    [234](美)斯科特戈登:《控制国家——西方宪政的历史》,应奇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235]Jansen,MariusB.The Japanese and SunYat-sen.Cambridge,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54.
    [236] Levenson,JosephR.Liang Ch'i-ch'ao and the Mind of ModernChina.Cambridge,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53.
    [237]Joseph R.Levenson.Confucian China and Its Modern Fate,A Trilogy,Berkeley,1968.
    [238]Wright,Arthur.ed.Studies in Chinese Thought.Chicago:The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62.
    [239]Wright,Mary ed,China in Revolution:the FirstPhase,1900-1913.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68.
    [240]PaulA.Cohen and John E.Schrecker.Reform in Nineteenth-CenturyChin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31.
    [241]Chang Hao.Liang Ch'i-ch'ao and Intellectuao Transition inChina,1890-1907.Cambridge,Mass:HarvardUniversitu Press,1971
    [242]Gray,Jack,ed.Modern China's Search for PoliticalForm.London,1969.
    [243]Hou,chi-ming.“Economic Dualism:The Case ofChina,1840-1939,"The Journal of Economic History23:3,Setp.1963
    [244]Ch'en,JAerome.Yuan Shih-k'ai:Brutus Assume thePurple.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61.
    [245]郑琼现:“近代中国立宪的契约性流失”,载《广东社会科学》2008年第1期。
    [246]刘笃才:“中日宪政初始阶段比论”,载《日本研究》2005年第1期。
    [247]焦润明:“三权分立学说在中国近代思想界的传播——以梁启超为核心进行考察”,载《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
    [248]张忠军、张烁:“宪政知识在近代中国的民族化解读”,载《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
    [249]宋四辈:“近代中国宪政建设的教训及启示”,载《中国法学》2004年第5期。
    [250]夏新华、谭钟毓:“借鉴与移植:美国宪政文化对近代中国立宪的影响”,载《湘潭大学学报》2010年第5期。
    [251]李青:“中国宪政之路的反思”,载《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
    [252]夏新华:“工具性的宪法和宪法的工具性——以近代中国宪政历程为视角”,载《社会科学家》2004年第1期。
    [253]高旺:“晚清宪政改革在近代中国政治发展中的地位和影响”,载《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年第6期。
    [254]郑琼现:“近代中国宪政移植中的文化抵抗”,载《学术研究》2007年第2期。
    [255]岑树海:“近代中国政党的发轫——谈清末立宪运动下的组党实验”,载《复旦学报》2004年第2期。
    [256]许纪霖《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第1期《近代中国政治正当性的价值冲突和内在紧张》
    [257]林建华:“论西方议会观念在近代中国的解读与认知”,载《史学集刊》2008年第2期。
    [258]马小红:“百年中国宪政反思”,载《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
    [259]张朋园:“议会思想之进入中国”,载《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260]徐小明:“晚清君主立宪思想的历史考察”,载《浙江大学学报》2008年第5期。
    [261]吴爱萍:“浅析清末民初宪政理念的思想渊源”,载《太平洋学报》2009年第4期。
    [262]吴爱萍:“从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清末民初宪政实践的考量”,载《江西社会科学》2010年第3期
    [263]闾小波:“论近代中国宪政期成之争”,载《南京大学学报》2008年第5期。
    [264]卞修全:“君宪、共和之争与近代中国的宪政历程”,载《法学家》2008年第4期。
    [265]王介平:“论改良主义者梁启超——对梁启超政治思想的批判”,载《教学与研究》1956年第12期
    [266]蔡尚思:“四论梁启超后期的思想体系问题——读陈旭麓同志的‘辛亥革命后的梁启超思想’”,载《学术月刊》1961年12期。
    [267]蔡尚思:“梁启超在政治上学术上和思想上的不同地位——再论梁启超后期的思想体系问题”,载《学术月刊》1961年地6期。
    [268]熊月之:“论戊戌时期梁启超的民权思想——兼论梁启超与康有为思想的歧异”,载《苏州大学学报》1984年第3期。
    [269]俞荣根:“论梁启超的法治思想——兼论梁氏对传统法文化的转化创新”,载《孔子研究》1996年第1期。
    [270]林有能:“重评康梁维新派──戊戌后康有为梁启超与维新派国际学术研讨会侧记,”载《学术研究》1994年第1期。
    [271]崔志海:“寻找一个真实的梁启超——亦评张灏《梁启超与中国思想的过渡:1890—1907》一书”,载《北京图书馆馆刊》1994年。
    [272]桑兵:“梁启超的东学、西学与新学——评狭间直树《梁启超·明治日本·西方》”,载《历史研究》2002年第6期。
    [273]杨华:“梁启超思想与中国文化传统的关系——三位美国中国学专家眼中的梁启超”,载《探索与争鸣》2002年第11期。
    [274]郑园珺:“梁启超的善变与不变”,载《学术研究》2003年第12期。
    [275]黄仁贤:“梁启超的《新民说》与近代公民教育理念的形成”,载《教育评论》2003年第1期。
    [276]王敏:“启蒙与反思:论梁启超的新民思想”,载《史林》,2003年第3期。
    [277]谢俊美:“略论梁启超对中国近代政治制度的探索”,载《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
    [278]梁景和、余华林:“梁启超的近代国民思想”载《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
    [279]彭平一:“论国家主义理论对梁启超新民思想的影响”,载《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2780周伟芳:“梁启超与中国近代法学”,载《档案与史学》2003年第3期。
    [281]侯杰、秦方:“‘梁启超与近代中国社会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历史教学》,2003年第12期。
    [282]李喜所:“剖析梁启超晚年的思想走向——以《欧游心影录》为中心”,载《社会科学研究》2003年第5期。
    [283]颜德如、颜俊儒:“离合之间:梁启超与西方自由主义”,载《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
    [284]周执前:“从康有为到梁启超:中国近代权利观的产生与变异——以西方自然权利学说为参照”,载《船山学刊》2004年第1期。
    [285]李春馥:“论梁启超国家主义观点及其转变过程”,载《清史研究》2004年第2期。
    [286]李长莉,“梁启超论新民德与国民生计”,载《近代史研究》,2004年第3期。
    [287]李宜霞:“论梁启超的宪政思想”,《广西师范大学学》2004年第3期。
    [288]黄克武:“略论梁启超研究的新动向”,载《文史哲》2004年第4期。
    [289]董罗民:“梁启超的国民运动思想”,载《社会科学论坛》,2005年第8期。
    [290]郑师渠:“梁启超的爱国论”,载《河北学刊》2005年第4期。
    [291]梁思礼、陈远:“‘他这个人永远没有办法离开政治’——火箭专家梁思礼谈父亲梁启超”,载《文史博览》2005年第17期。
    [292]郑大华、哈艳:“论梁启超晚年的文化取向和政治取向及其疏离——以《欧游心影录》为中心的分析”,载《中州学刊》2005年第5期。
    [293]狭间直树:“谭嗣同《仁学》的出版与梁启超”载《国外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
    [294]郑师渠:“欧战后梁启超的文化自觉”,载《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
    [295]李喜所:“中国现代民族观念初步确立的历史考察——以梁启超为中心的文本梳理”,载《学术月刊》2006年第2期。
    [296]董方奎:“梁启超对近代中国教育的主要贡献”,载《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
    [297]邢益强:“从民本到民权的创造性接转——梁启超晚年民权思想之一面”,载《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298]罗志田:“越是时代的就越永恒:梁启超文本的跨世纪解读——评黄克武《一个被放弃的选择:梁启超调适思想之研究》”,载《中国图书评论》2007年第2期。
    [299]罗志田:“天下与世界:清末士人关于人类社会认知的转变——侧重梁启超的观念”,载《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5期。
    [300]李喜所:“‘强敌’成为榜样:梁启超在甲午战争后对日本的反思”,载《历史教学高校版》2007年第4期。
    [301]李喜所:“梁启超的家庭和家庭生活”,载《史学月刊》2007年第5期。
    [302]黄克武:“梁启超的学术思想:以墨子学为中心之分析”,载《银行家》2007年第1期。
    [303]王明德:“凝质与流质之间——康有为、梁启超的个性差异与其不同的政治境遇”,载《河海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304]郑师渠:“梁启超的中华民族精神论”,载《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305]吴炳守:“民初梁启超中坚政治论与研究系知识分子的形成”,载《史林》2008年第3期。
    [306]夏晓虹:“作为政治家的梁启超——“梁启超研究”导论之一”,载《云梦学刊》2008年第5期。
    [307]姜昱子:“梁启超权利思想理路新探”,载《学术交流》2008年第10期。
    [308]王巨光:“略论梁启超对国民劣根性的批判”,载《学习月刊》,2008年第24期。
    [309]李兆国:“试析梁启超对西学的借鉴与反思”,载《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
    [310]包广明:“梁启超宪政思想论略”,载《法制与社会》2009年第10期。
    [311]宋学勤:“‘梁启超式的输入’的真意义——兼论中西史学文化的接轨与融合”,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
    [312]王德志:“论梁启超的宪政学说”,载《山东社会科学》2009年第5期。
    [313]黄新宇:“梁启超:一个爱国的知识报人”,载《新闻爱好者》,2009年第20期。
    [314]侯宪祥:“20世纪初梁启超启蒙思想的转变:从政治启蒙到思想启蒙”载《新学术》2009年第1期。
    [315]苟军、徐黎明:“民为邦本——浅析梁启超《新民说》中的国民近代化思想”,载《法制与社会》2009年第15期。
    [316]刘绪源:“谁是‘五四’新文学的对立面——试说梁启超与‘新民体’”,载《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
    [317]冯国泉、张艳萍:“梁启超的民权与宪政思想”,载《理论与现代化》2009年第1期。
    [318]隋淑芬:“生命理念的缺失:近代天赋人权说的两难困境——严复、梁启超、谭嗣同合论”,《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
    [319]马勇:“梁启超与湖南时务学堂再研究”,载《社会科学研究》2010年第5期。
    [320]裴毅然:“梁启超一生三变的启示”,载《民主与科学》2010年第4期。
    [321]吉田薰:“‘新民’与‘死生观’的纠缠——梁启超从“宗教”到本土文化的关注”,载《东岳论丛》2011年5期。
    [322]于宁志:“试析梁启超的国家理念”,载《理论月刊》2011年,5期。
    [323]杨亮军:“秩序的整合与国家的重塑:梁启超宪政思想初探”,载《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1年1期。
    [324]吴宁宁:“梁启超由‘公德’到‘私德’的思想矛盾困境解读”,《东南大学学报》2011年2期。
    [325]段江波:《危机革命重建——梁启超论“过渡时代”的中国道德》,华东师范大学政法学院2006年。
    [326]焦润明:《梁启超法律思想纵论》,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327]刘小妹:《中国近代宪政理论的特质研究》,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328]郭刚:《梁启超与清末的西学东渐》,武汉大学2006年。
    [329]龚国庆:《戊戌变法时期梁启超政治思想研究》,南京大学1999年。
    [330]刘亚娟:《近代历史境遇中的梁启超新民思想》,吉林大学2006年。
    [331]王明伟:《近代日本国民主义与梁启超国民国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吉林大学2009年。
    [332]赵雅君:《宪政理想的执着追求者——论梁启超的宪政生涯和宪政思想》,北京大学1993年。
    [333]严泉:《民国初年的制宪与民主转型》,上海大学2005年。
    [334]赵国伟:《走向宪政》,吉林大学2005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