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明时期汉语代词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以《新校元刊杂剧三十种》和《近代汉语语法资料汇编》(元代明代卷)所辑文献作为基础研究对象,在定量统计的基础之上,通过历时与共时的比较,对其中的代词进行了穷尽性描写和分析,以展示元明时期汉语代词系统的基本面貌,探索其发展演变的规律。全文四章,加上结语共计五个部分。
     第一章是“绪论”。全章分5节。第一节“与代词有关的几个基本问题”中,简要介绍了学界对代词性质认识的历程、各家对代词的定义以及学界对代词能否单独立类、代词是实词还是虚词、代词的下位分类如何等问题的看法。第二节“汉语代词研究简况与元明时期代词研究现状”,主要回顾与描述了汉语语法学界在代词尤其是元明时期代词问题上的研究成果,对其中得失做了客观评价。第三节“元明时期汉语代词研究的意义及依据的语言材料”,主要从断代语言研究对于汉语史研究的必要性以及选择代词这一语法项目进行研究的可行性和重要性等方面阐述了对元明时期汉语代词加以研究的意义、价值;对所用语料的代表性做了说明。第四节“研究目标与研究方法”,陈述了论文期望达到的研究目标:对元明时期汉语代词系统做出全面、准确的描写、分析;对代词发展演变规律进行必要探讨等;还指出文章主要采用穷尽描写与例举分析法相结合、共时比较与历时比较相结合、传统语言学理论与现代语言学理论方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第五节介绍了论文的引书体例,对文中符号进行了逐一说明。
     第二章是“人称代词”。全章共11个小节,它们依次是:第一人称代词、第二人称代词、第三人称代词、三身代词的非称人用法、语言接触与复数词尾“们”、三身代词的转换、“知他……”结构式中“他”的语义指称功能考察、反身代词、旁称代词、统称代词以及其他人称代词。元明时期汉语人称代词系统各次系统(词项聚合)及其词项的使用情况较为复杂。具体来说,第一人称代词主要是“我、俺、咱”及其后附复数词尾“们”的复合形式等;单独使用表单数意义,“我”比“俺”普遍,“咱”更少见;“俺”主要作定语,性质不同、作者不同的文献差异明显;第一人称代词还有单独使用时表泛称、模拟某人口气说话时或在间接引语中称代该人、在直接引语中称代说话者自己等特殊用法。第二人称代词包括“你、您(恁)、尔、伊”等,表单数意义时,主要用“你”,“您、恁”少见;“你”的句法功能全面,“恁”表单数则均作定语,“您”与“恁”相比,文献分布广泛,句法功能也比较全面。第三人称代词主要是“他(它)、伊”等;“他”是此期最重要的第三人称代词。三身代词单独使用时,都既可表单数意义,也可表复数意义。可见,在表示数范畴时,元明时期汉语中的表达方式是复杂多样的。反身代词“自、己、自己、自家”等;这些词项在元明时期汉语文献中分布差异较大,“自”普遍见于各种文献;“己”基本上只用于跟其他语言单位组合成凝固的语言形式中;“自家”反身代词用法之外另有用如第一人称代词的例子,但没有检到其他文献中常见的用如第一人称包括式“咱”的例子;同“自家”相比,“自己”全部用为反身代词。旁称代词“他(他家)、“他(它)人、旁人、别人”等形式中,“别人”是最常见的旁称代词,其他形式都较少见。统称代词“大家”几种基础语料中都可以见到用例。其他人称代词则多是古代或近代汉语早期产生、存留下的“吾、朕、尔、汝、之、其、彼”等词项。虽然严格来说并不应将它们归入元明时期汉语代词系统之中,但是,鉴于它们往往出现于特殊的语言环境、或多或少发挥着特殊的语用功能,本文对其进行了必要的讨论。具体来说,第一人称代词“吾”的使用情况有如下几点值得注意:首先是意在仿古,其次是有跟其他单音节称谓词组合成熟语的倾向,最后,在戏剧作品中,剧中首次出场的“神灵”自报家门时使用,形成一种陌生感的语言形式,营造庄严、凝重的氛围。“朕”皇帝自称,用法如古汉语。“奴(家)”,《元刊》中不见,所见用例仅出现在南戏《元·小孙屠》与杂剧《明·团圆梦》中,均为女子自称。“妾(身)”也可以算是一个特殊的自称词,它的构成应该是由已经用于自称之后的“妾”与另一特殊第一人称代词“身”组合,而其所以能用于自称也是由其“有罪女子”的源义决定的,“妾(身)”从来都是用于女子自指。第二人称代词还存留有“尔、汝、伊”等,《元刊》中基本不见“尔”,《元》中仅在《宣和遗事》中使用,《明》中以《遇恩录》中所见较多,反映出的可能是洪武皇帝的个人言语习惯;“汝”各种语料中都不多,要么刻意仿古或征引古籍,要么用来协韵;“伊”用作第二人称代词不全是为了协韵,散文化的句子里也有。语言接触给本时期汉语代词系统造成了较大影响,复数词尾“们”在本期发展出很多不同于汉语传统表达方式的功能,如“数量词修饰N们”、“诸/众/些N+们”、“直接用在指示代词之后”、“用在非称人名词之后”、“VP+的+们”等形式。本章还从语境语用等方面对人称代词的基本用法及其发展规律进行了描写分析,对三身代词间的换用以及对“他”在“知他……”结构式中的语义、指称功能等问题也作了讨论。
     第三章是“指示代词”。全章从9个部分对元明时期汉语指示代词进行了讨论。这9部分依次是:“这/那”的指示用法、“这/那”的称代用法、方所指示代词、时间指示词“这早晚”、指示词“兀的(兀底、阿的、窝的)/兀那”、样态指示词语、遍指代词、旁指代词以及其他指示代词。具体来说,构成元明时期汉语指示代词系统的词项多样,用法复杂。用于指示和称代的“这/那”及其复合形式是这个系统中最活跃的成员,而且在具体的篇章句法环境中发展出了新的用法,比如基础语料中“这/那”可以用在专有名词之前,从语言类型学的角度看,这是指示词功能变化的一个反映。方所指示词主要是由指示词“这/那”与其他表方位的语素“里、壁、边、厢、壁厢”等结合而成的复合形式,其中“这里/那里”是唯一一对在三种文献中都出现、使用也最普遍的指示词,“这边/那边”的例子还不多,“这/那搭儿”、“这/那埚儿”等形式《明》中未见,只在《元刊》中较多见到,《元》中也不多。指称时间的“这早晚”三种文献中都可见到,但没有合音形式“这咱”等。“兀的”,基础语料中主要用于表近指,“兀那”少见,原因可能在于“兀那”是“兀”与“那”的同义连文,在主要以“那”表远指的元明时期“兀那”少见不足为奇。样态指示词主要有“恁”系词、“这们、那们、这般、那般”等,“恁”系指示词只在元代文献中检到,“恁”只用于指示,复合形式“恁的”既可以用于称代又可以用于指示,《元刊》中“恁般”、“恁末”只用于称代。遍指代词“每、各”功能上的差异,是由其与其他词类的组合中所体现出的选择性和限制性决定的。旁指代词“别的、别个、别、其他、其馀”等用例都不多。沿用古代汉语或近代汉语早期的指示词包括“此、彼、其、之、如此、如是、许、偌(惹)”等。论文从句法、语义、语用等多平面对它们进行了讨论。
     第四章是“疑问代词”。元明时期汉语文献中的疑问代词不仅包括在古代汉语中相沿习用的“谁、甚、何、那、几”等及其复合形式,还包括近代汉语新兴的“那的、那些、那里、多少、多咱、多早晚、甚的、甚么"等,体现出既存古、又发展的时代特点。本章用12个小节对这些疑问代词逐个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描写、分析。它们分别是:问人代词“谁”及其复合形式、“谁+是+NP”和“NP+是+谁”中“谁”的性质考察、“甚么人”“甚人”“何人”“那个”和“那(一)个”、“谁”“甚人”“何人”“那(一)个”功能比较、“甚”系疑问代词、“那”系疑问代词、“怎''系疑问代词、疑问代词“争”、疑问词“多少”与“多”、疑问词“早晚”“多咱”和“多早晚”、疑问代词“几”及其复合形式、“何”系疑问代词。具体地说,“谁”是元明时期汉语文献中最主要的问人代词,“谁人”语义上倾向于用于反诘,例子不多,“阿谁、谁家”用例罕见。在“谁+是+NP”和“NP+是+谁”2种句式中,无论“谁”处在系动词“是”之前还是之后都有可能成为对比焦点,即都可能形成表示择别的问句:“谁+是+NP”问句中“谁”意在指别;而在“NP+是+谁”中,当NP已经包含了多到足以将某人从某些人中区分、择别出来的信息时,“谁”以指别为询问重心。元明时期汉语文献中,“那个”仅出现在“WH+是+NP”问句中,“那一个”仅出现在“NP+是+WH”问句中,二者相同点在于都仅具指定性质。“甚么人、甚人”仅在“NP+是+WH”问句中出现,针对二者的答语都是描述性的。基础语料中,“甚、甚么”使用频率远高于“甚的”,《明》中几乎不用“甚的”,即使在元代文献中“甚的”用例不多且以用于询问为主,语义功能很受限制。《明》中“甚么”的绝对数量远多于“甚”,尤其在《老乞大》和《朴通事》中更是如此。可以说,“甚么”是明初最通用的询问人、事、物的疑问代词。“那里”是基础语料中最常见的方所疑问代词,语义功能全面。“怎"系代词中,“怎生”的语义、句法功能都较为多样,语义功能上以用于询问和反诘为主,句法功能上以作状语为多。“怎”几乎全用于表反诘,一概作状语。“怎的”绝对数量并不多。“怎么"到明代语料中,句法、语义功能上都丰富起来。“争”仅见于戏曲类文献,元代明代都有,只作状语,且多用于和数个单音节动词(“如、得”)等组合,藉反诘表否定。询问数量主要是“多少”,“多少”还可以问程度,也简省为“多”,《元刊》中有“多来大”2例,“多来大”中“多”是金、元时期文献中可见的“倒来大”中“倒”的音变形式,而不是“多少”的简省形式。“多咱”和“多早晚”基础语料中都有用例。“几”和其复合形式“几时”见频都很高。“几”多用于反诘。“几时”用于反诘和询问的比例相当。由“几”参与组合的其他复合形式及其用例都不多。
     最后是“结语”。本部分对元明时期汉语代词系统进行了较为细致地构建,对本系统的复杂性质作了简要总结;对研究中的发现、体会进行了初步概括,对语言演变规律、语言接触等社会语言环境与汉语发展间产生的互动等作了必要的思考。
This paper is based on the materials which extracted from Xinjiao Yuankan Zaju Sanshi Zhong and Jindai Hanyu Yufa Ziliao Huibian(Yuan&Ming Dynasties),the purpose of the research is to completely describe and analyze the pronouns included in these two books by the comparison of developments thread and contemparary thread. With the method of quantitative statistics,this paper tries to display us the basic characters of the Chinese pronouns system of Yuan&Ming Dynasties,and to look into the development rules of it.This paper will be divided into five parts.
     The first part is "introduction".And this part is divided into five sections.The title of the first section is "several basic issues concerning pronouns".In this section,the following issues are about to be answered:the academia' s views about pronous,the definitions about pronous given by different scholars,the academia' s views about whether pronous are notional words or empty words and the question of how to divided pronous.The title of the second section is "the present research situation of Chinese pronous and the contemporary research on Chinese pronouns in Yuan&Ming Dynasties". This section mainly reviews and describes the research achievements about pronouns of the academia,especially about pronouns in Yuan & Ming Dynasties,and it also makes objective comments on the research situation.The third section is "significance and materials of the research".This section is mainly about the necessities,feasibility and value of the research about pronouns in Yuan&Ming Dynasties,and also explains the representation of the materials which have been used.The fourth section "research purpose and methods" mainly explains the research methods used in this paper describe and analyzes comprehensively and precisely about Yuan & Ming pronouns system,to talk about the development rules of it.This section also explains the research methods, for example,the method of the combination of description and example analysis,the method of comparison from contemporary and developing layers of the pronouns,and the method of the combination of conventional and modern linguistic theories.And the last section explains the quotation regulations and directions of symbols used in the thesis.
     The second part is "the personal pronouns".This part is divided into eleven sections.They are as follows:the first personal pronouns,the second personal pronouns, the third personal pronouns,impersonal usages of personal pronouns,language contacts and the plural suffix "Men ",the variational usages of personal pronouns,Semantic and demonstrative functions of Ta in "ZhiTa......" structural style,reflexive pronouns,the pronouns demonstrating other people and things,the pronouns demonstrating people and and things in a general designation,other personal pronouns.Specificly to say,the Chinese presonal pronouns system of Yuan&Ming period includes the following smaller systems:the first personal pronouns " Wo,An,Zan" and so on;the second personal pronouns "Ni,Nin,Er,Yi" and so on;the third personal pronouns "Ta,Yi" and so on; the reflexive pronouns " Zi,Ji,Ziji" and so on;the pronouns demonstrating other people and things "Pangren,Bieren" and so on;the pronoun demonstrating people and and things in a general designation " Dajia";other styles of pronouns are mostly produced and preserved from the early periods of ancient and modern times,for example "Zhi,Qi,Bi" and others of the same style.Although precisely speaking they cannot be concluded into the system of Yuan&Ming pronouns,the paper also makes a brief analysis about them as they appeared in some special contexts and play specific functions more or less.Language contacts play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he constrution and influence on the Chinese pronouns system in these periods.This part also makes a description and analysis about the basic usage methods and development rules about personal pronouns from linguistic context and pragmatic angles.This part also includes the variational usages of the all personal pronouns.
     The third part is a "the demonstrative pronouns".The whole part analyzes Yuan&Ming demonstrative pronouns from the following nine sections.They are as follows:the deictic functions of "Zhe/Na ",the substantive functions of "Zhe/Na ",the demonstrative pronouns and phrases of location,the demonstrative pronoun "Zhe Zaowan",the demonstrative pronouns "Wude/Wuna",the adverbial and demonstrative pronouns and phrases,the demonstrative pronouns referring to and substituting all of people or things in a certain scope,the pronouns referring to other people and things in a certain scope,other styles of demonstrative pronouns.Specificly to say,the compoments of Yuan&Ming demonstrative pronouns are of many kinds: "Zhe/Na" and their multiple forms are the most active ones in this system and they have developed new usage manners in specific linguistic contexts.The demonstrative pronouns concerning positions are the multiple forms that are constituted by the most important demonstrative words in the neoteric Chinese period "Zhe/Na" and morphemes such as "Li,Bi,Bian,Xiang,Bixiang" and so on;the demonstrative pronoun "Zhe Zaowan ".The main adverbial and demonstrative pronouns are "Nen" and its other family words,"Zhemen,Namen,Zheban,Naban" and so on.The demonstrative pronouns referring to and substituting all of people or things in a certain scope are "Mei,Ge" and so on.The pronouns referring to other people and things in a certain scope are "Biede,Biege,Qita,Qiyu" and so on.The demonstrative pronouns dated from ancient Chinese and modern Chinese of the early period include " Ci,Bi,Qi, Zhi,Ruci,Rushi,Xu,Re" and so on.The paper discusses them from syntax,semantic and pragmatic angles.
     The fourth part is "the interrogative pronouns".The interrogative pronouns in Yuan&Ming literatures not only include the comprehensive styles such as "Shui,Shen, He,Na,ji" which have been continuely used in ancient Chinese,but also include the new ones such as "Nade,Naxie,Nali,Duoshao,Duozan,Duo Zaowan,Shende, Shenme" which are newly appeared ones in modern Chinese.This situation embodies the characters of the combinations of the preservation of old ones and continual developments.This part mainly describes and analyzes detailedly about these interrogative pronouns one by one,and it is divided into twelve sections as follows:the interrogative pronoun "Shui" and its compound forms;the researches on characters of interrogative pronoun "Shui" in structures of " Shui+Shi+NP" and "NP+Shi+Shui"; the interrogative pronouns "Shenmeren,Shenren,Heren,Nage,Na Yige";functions differences of "Shui","Shenren ","Heren ","Nage" and "Na Yige";the researches on the interrogative pronouns of "Shen" series,"Na" series," Zen" series,"He" family. This section also makes a detailed research of the interrogative pronoun "Zheng", "Duoshao ","Duo ","Zaowan ","Duozan ","Ji" and its multiple forms.
     The last part is the Conclusion.This part will carefully construct Yuan&Ming Chinese pronouns system,and then makes a concise conclusion about the complicated character about this system;and it will makes some preliminary conclusions about the finding and feeling of the research;this part also includes some reflctions about the development rules,the interaction relationships of linguistic atmosphere,for example, language contacts,and the developments of Chinese.
引文
[1]《新校元刊杂剧三十种》(上、下),徐沁君校点,中华书局1980年版。
    [2]《近代汉语语法资料汇编》(元代明代卷),刘坚、蒋绍愚主编,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
    [1]《新刊大宋宣和遗事》,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4年版。
    [2]《新编五代史平话》,中国古典文学出版社,1954年排印本。
    [3]《大元圣政国朝典章·刑部》,祖生利、李崇兴点校,山西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4]本节“研究方法”部分主要参考了魏培泉(2004)、周晓林(2007)、胡敕瑞(2002)等文献。
    曹广顺 遇笑容 2006 《中古汉语语法史研究》,成都:巴蜀书社。
    程湘清 1992 《宋元明汉语研究》,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崔山佳 2004 《近代汉语语法历史考察》,武汉:崇文书局。
    陈承泽 1982 《国文法草创》,北京:商务印书馆。
    董秀芳 2002c 《词汇化:汉语双音词的衍生和发展》,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
    冯春田 1991 《近代汉语语法问题研究》,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冯春田 2000 《近代汉语语法研究》,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冯春田 2003b 《<聊斋俚曲>语法研究》,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
    高更生 1990 《汉语语法专题研究》,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高名凯 1957 《汉语语法论》,北京:科学出版社。
    高文达 1992 《近代汉语词典》,上海:知识出版社。
    高小方 蒋来娣 2005《汉语史史料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郭锡良 1997 《汉语史论集》,北京:商务印书馆。
    何兆熊 2000 《新编语用学概要》,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胡敕瑞 2002 《<论衡>与东汉佛典词语比较研究》,成都:巴蜀书社。
    胡裕树 1995 《现代汉语》,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胡竹安 杨耐思 蒋绍愚 1992 《近代汉语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
    胡壮麟 1994 《语篇的衔接与连贯》,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胡壮麟 2004 《认知隐喻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黄伯荣 廖序东 1997 《现代汉语》,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江蓝生 2000 《近代汉语探源》,北京:商务印书馆。
    蒋冀骋 吴福祥 1997《近代汉语纲要》,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蒋礼鸿 1981 《敦煌变文字义通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蒋绍愚 1994 《近代汉语研究概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蒋绍愚 2005 《近代汉语研究概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蒋绍愚 曹广顺 2005 《近代汉语语法史研究综述》,北京:商务印书馆。
    蒋绍愚 江蓝生 1999 《近代汉语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
    金兆梓 1983 《国文法之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
    康瑞琮 1987 《古代汉语语法》,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康寔镇 1985 《<老乞大><朴通事>研究》,台北:学生书局。
    黎锦熙 1992 《新著国语文法》,北京:商务印书馆。
    黎锦熙 刘世儒 1959 《汉语语法教材·第二编·词类和构词法》,北京:商务印书馆。
    李崇兴 黄树先 邵则遂 1998 《元语言词典》,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李泰洙 2003 《<老乞大>四种版本语言研究》,北京:语文出版社。
    李佐丰 2003 《上古汉语语法研究》,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李佐丰 2004 《古代汉语语法学》,北京:商务印书馆。
    林祥楣 1983 《代词》,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刘坚 2005 《近代汉语读本》,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龙潜庵 1985 《宋元语言词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陆澹安 1964 《小说词语汇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陆澹安 1981 《戏曲词语汇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罗素 1983 《人类的知识》,北京:商务印书馆。
    吕叔湘 1980 《现代汉语八百词》,北京:商务印书馆。
    吕叔湘 1982 《中国文法要略》,北京:商务印书馆。
    吕叔湘 著江蓝生补 1985《近代汉语指代词》,上海:学林出版社。
    马建忠 1983 《马氏文通》,北京:商务印书馆。
    沈家煊 1999 《不对称和标记论》,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沈家煊 2005 《现代汉语语法的功能、语用、认知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
    石毓智 李讷 200 《汉语语法化的历程--形态句法发展的动因和机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石毓智 2004 《汉语研究的类型学视野》,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石毓智 2006 《语法化的动因与机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孙锡信 1992 《汉语历史语法要略》,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孙锡信 1997 《汉语历史语法丛稿》,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太田辰夫 2003 《中国语历史文法》,蒋绍愚、徐昌华中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汪维辉 2000 《东晋--隋常用词演变研究》,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王道英 2005 《“这”、“那”的指示功能研究》,上海:学林出版社。
    王力 1980 《汉语史稿》,北京:中华书局。
    王力 1982 《龙虫并雕斋文集》第二册,北京:中华书局。
    王力 1984 《王力文集·第一卷·中国语法理论》,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王力 1985 《王力文集·第二卷·中国现代语法》,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王力 1989 《汉语语法史》,北京:商务印书馆。
    王松茂 1983 《汉语语法研究参考资料》,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王云路 方一新 1992 《中古汉语语词例释》,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
    魏培泉 2004 《汉魏六朝称代词研究》,台北:中央研究院语言学研究所。
    吴福祥 1996a 《教煌变文语法研究》,长沙:岳麓书社。
    吴福祥 2004a 《<朱子语类辑略)语法研究》,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
    吴福祥 2004b 《敦煌变文12种语法研究》,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
    向熹 1993 《简明汉语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邢福义 1986 《语法问题探讨集》,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邢福义 1993 《现代汉语》,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邢向东 张永胜 1997 《内蒙古西部方言语法研究》,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徐通锵 1991 《历史语言学》,北京:商务印书馆。
    许嘉璐 1992 《古代汉语》,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杨伯俊 1963 《文言文法》,北京:中华书局。
    杨伯俊 2001 《古汉语虚词》,北京:中华书局。
    杨伯峻 何乐士 1992 《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北京:语文出版社。
    杨树达 1984 《高等国文法》,北京:商务印书馆。
    游汝杰 1999 《游汝杰自选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俞光中 植田均 1999 《近代汉语语法研究》,上海:学林出版社。
    俞理明 1993 《佛经文献语言》,成都:巴蜀书社。
    俞敏 1989 《俞敏语言学论文集》,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袁家骅 1983 《汉语方言概要》,北京:文字改革出版社。
    袁毓林 1998 《语言的认知研究和计算分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袁毓林 2004 《汉语语法研究的认知视野》,北京:商务印书馆。
    张伯江 方梅 1996《汉语功能语法研究》,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张静 1987 《汉语语法问题》,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张美兰 2003 《<祖堂集>语法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
    张世禄 严修 1991 《古代汉语教程》,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张相 1953 《诗词曲语辞汇释》,北京:中华书局。
    张玉金 2006 《西周汉语代词研究》,北京:中华书局。
    章士钊 1907 《中等国文典》,北京:商务印书馆。
    赵克诚 1987 《近代汉语语法》,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周秉钧 1991 《古汉语纲要》,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周法高 1959 《中国古代语法·称代编》,台北:台联国风出版社。
    周晓林 2007 《近代汉语语法现象考察--以<老乞大><朴通事>为中心》,上海:学林出版社。
    朱德熙 1982 《语法讲义》,北京:商务印书馆。
    朱德熙 1999 《朱德熙文集》第三卷,北京:商务印书馆。
    朱德熙 2005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
    Paul J.Hopper Elizabeth Closs Traugott 2001 Grammaticalizetion,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奥田宽 1998 汉语的任意性指示词“这”--有关语用学的探讨,《汉语学习》第2期。
    贝罗贝 吴福祥 2000 上古汉语疑问代词的发展与演变,《中国语文》第4期。
    曹广顺 1998 试说近代汉语中的“-那?作摩?”,《语言学论丛》第二十辑,北京:商务印书馆。
    曹广顺 陈丹丹 《元白话特殊语言现象再研究》(未刊稿)。
    曹秀玲 2000 汉语“这/那”不对称性的语篇考察,《汉语学习》第4期。
    陈淑梅 1998 关于代词活用的笼统指,《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第1期。
    陈文杰 1999 从早期汉译佛典看中古表方所的指示代词,《古汉语研究》第4期。
    陈治文 1988 元代有指物名词加“每”的说法,《中国语文》第1期。
    陈治文 1964 近代指示词“这”的来源,《中国语文》第6期。
    储泽祥 邓云华 2003 指示代词的类型和共性,《当代语言学》第4期。
    储泽祥 谢晓明 2002 汉语语法化研究中应重视的若干问题,《世界汉语教学》第2期。
    崔应贤 1997 “这”比“那”大,《中国语文》第2期。
    崔希亮 2000 人称代词及其称谓功能,《语言教学与研究》第1期。
    戴庆厦 罗自群 2006 语言接触研究必须处理好的几个问题,《语言研究》第4期。
    丁启阵 2003 现代汉语“这”、“那”的语法分布,《世界汉语教学》第2期。
    董秀芳 2002a 古汉语中的“自”和“己”,《古汉语研究》第1期。
    董秀芳 2002b 论句法结构的词汇化,《语言研究》第3期。
    董秀芳 2003a 定语位置上的指代词、反身代词和零形式,《语法研究和探索》(十二),北京:商务印书馆。
    董秀芳 2003b 无标记焦点和有标记焦点的确定原则,《汉语学习》第1期。
    董志翘 1997 近代汉语指代词札记,《中国语文》第5期。
    方梅 1995 汉语对比焦点的句法表现手段,《中国语文》第4期。
    方梅 2002 指示词“这”和“那”在北京话中的语法化,《中国语文》第4期。
    方梅 2006 篇章语法与汉语篇章语法研究,《语言文字学》第2期。
    冯春田 1995 《祖堂集》《景德传灯录》“作么生”“怎么生”之类词语,《俗语言研究》第2期。
    冯春田 1997 汉语复数词尾“们”来源试说,《俗语言研究》第4期。
    冯春田 1998 汉语复数词尾“们”来源于“辈”字说续貂,载《语苑撷英》北 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冯春田 2003a 合音式疑问代词“咋”与“啥”的一些问题,《中国语文》第3期。
    冯春田 2006a 疑问代词“作勿”、“是勿”的形成,《中国语文》第2期。
    冯春田 2006b 反话疑问代词“那”的形成问题,《语言科学》第6期。
    郭芹纳 2001 “这搭、那搭、哪搭、兀搭”疏证,《陕西师范大学学报》第4期。
    郭锡良 1980 汉语第三人称代词的起源和发展,《语言学论丛》第6辑。
    何乐士 1992 元杂剧语法特点研究,载程湘清主编《宋元明汉语研究》,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洪波 1991 不同系统结构的指示代词在功能上没有可比性,《中国语文》第3期。
    胡壮麟 2003 语法化研究的若干问题,《现代外语》第1期。
    江蓝生 1995 说“麽”与“们”同源,《中国语文》第3期。
    江蓝生 2003 语言接触与元明时期的特殊判断句,《语言学论丛》第28辑。
    蒋绍愚 1998 近十年间近代汉语研究的回顾与前瞻,《古汉语研究》第4期。
    金立鑫 1988 “那么”的词类问题,《中国语文》第2期。
    靳众 倪兰 2003 疑问代词研究综述,《中南民族大学学报》第23卷。
    竟成 1996 简论汉语人称代词,《古汉语研究》第1期。
    黎新第 2001 也说“们--每--们”的反复变化,《重庆师院学报》第1期。
    李崇兴 1992 处所词发展历史的初步考察,胡竹安《近代汉语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
    李崇兴 1999 《元典章·刑部》中的人称代词,《华中理工大学学报》第4期。
    李崇兴 2001 元代直译体公文的口语基础,《语言研究》第2期。
    李崇兴 2005 论元代蒙古语对汉语语法的影响,《语言研究》第3期。
    李剑冲 2003 汉蒙语言人称代词对比分析,《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第6期。
    李丽虹 2005 试从语用角度看“这NP”中的指示代词“这”,《鄂州大学学报》第2期。
    李小平 1999 山西临县方言亲属领格代词“弭”的复数性,《中国语文》第4期。
    李行健[日]折敷濑兴 1987 现代汉语方言词语的研究与近代汉语词语的考 释,《中国语文》第3期,又载蒋绍愚 江蓝生编《近代汉语研究》(二),北京:商务印书馆。
    李艳惠 石毓智 2000 汉语量词系统的建立与复数标记“们”的发展,《当代语言学》第1期。
    李永 2003 汉语人称代词复数表达形式的历史考察,《广西社会科学》第9期。
    李宇宏 2003 “X是谁”和“谁是X”,《汉语学习》第5期。
    李云政 2004 论汉英第一人称代词复数的模糊性,《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期
    李宗江 2002 关于语法化的并存原则,《语言研究》第4期。
    林文金 1958 谈谈代词的语法特点,《中国语文》9月号。
    刘丹青 2001 语法化中的更新、强化与叠加,《语言研究》第2期。
    刘坚 曹广顺 吴福祥 1995 论诱发汉语词汇语法化的若干因素,《中国语文》第3期。
    刘宁生 1995 汉语偏正结构的认知基础及其在语序类型学上的意义,《中国语文》第2期。
    刘一之 1988 关于北方方言中第一人称代词复数包括式和排除式对立的产生时代,《语言学论丛》第十五辑,北京:商务印书馆。
    鲁国尧 1985 明代官话及其基础方言问题,《南京大学学报》第4期。
    卢甲文 1989 说“兀的”,《信阳师范学院学报》第2期。
    吕叔湘 1984 释您,俺,咱,喒,附论们字,吕叔湘《汉语语法论文集》(增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
    吕叔湘 1987 《朴通事》里的指代词,《中国语文》第6期,又载蒋绍愚 江蓝生编《近代汉语研究》(二),北京:商务印书馆。
    吕叔湘 1990 指示代词的二分法和三分法,《中国语文》第6期。
    马清华 2003a 词汇语法化的动因,《汉语学习》第2期。
    马清华 2003b 汉语语法化问题的研究,《语言研究》第2期。
    梅祖麟 1984 从语言史看几本元杂剧宾白的写作时期,《语言学论丛》第十三辑。
    梅祖麟 1986 关于近代汉语指代词--读吕著《近代汉语指代词》,《中国语 文》第6期。
    梅祖麟 1987 唐、五代“这、那”不单用作主语,《中国语文》第3期。
    梅祖麟 1988 北方方言中第一人称代词复数包括式和排除式对立的来源,《语言学论丛》第十五辑,北京:商务印书馆。
    米青 1986 关于“谁们”的说法,《中国语文》第5期。
    乃凡 1955 关于“代词”,《中国语文》4月号。
    彭宜维 2005 代词的语篇语法属性、范围及其语义功能分类,《语言教学与研究》第1期。
    平山久雄 1987 论“我”字例外音变的原因,《中国语文》第6期。
    平山久雄 1995 中古汉语鱼韵的音值--兼论人称代词你的来源,《中国语文第5期。
    饶尚宽 1986 试论贯云石《孝经直解》的语言及其价值,《新疆师范大学学报》。
    阮绪和 2001 指示代词“每”与“各”,《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第4期。
    邵敬敏 2003 “人家”的指代功能及其指称特点,《语法研究和探索》(十二),北京:商务印书馆。
    沈家煊 1994 语法化研究综观,《外语教学与研究》第4期。
    沈家煊 1999 语法研究的分析和综合,《外语教学与研究》第2期。
    沈家煊 2000 认知语法的概括性,《外语教学与研究》第1期。
    沈家煊 2001 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外语教学与研究》第4期。
    寿永明 2002 疑问代词的否定用法,《上海师范大学学报》第2期。
    税昌锡 2003 从功能角度看反身代词“自己”的语义指向,《语法研究和探索》(十二),北京:商务印书馆。
    孙德金 1996 代词的范围及其再分类,载胡明扬主编《词类问题考察》,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孙蕾 2002 指示代词的语义特性,《外语学刊》第3期。
    孙锡信 1990 元代指物名词后加们(每)的由来,《中国语文》第4期。
    孙锡信 2002 语法化机制探赜,《语言文字学》第8期。
    唐丽珍 2001 试论汉语人称代词复数形式的发展演变,《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第2期。
    陶振民 2002 “概数+‘名+们'”结构形式的发展与变化,《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第3期。
    王灿龙 2006 词汇化二例,《语言文字学》第1期。
    王洪梅 1997 “其他、另外、别的”之管见,《徐州师范大学学报》第1期。
    王蕊 2004 主观性在人称代词移用中的表现,《四川教育学院学报》第9期。
    王晓澎 1994 “谁”“哪个”“什么人”辨,《汉语学习》第2期。
    王鍈 1981 元曲中人称代词的特殊用例,《中国语文》第4期。
    卫斓 1998 疑问代词任指用法的使用条件,《南京大学学报》第3期。
    吴福祥 1994 敦煌变文的人称代词“自己”“自家”,《古汉语研究》第4期。
    吴福祥 1995 教煌变文的疑问代词“那”(“那个”、“那里”),《古汉语研究》第2期。
    吴福祥 1996b 敦煌变文的近指代词,《语文研究》第3期。
    吴福祥 2004 近年来语法化研究的进展,《外语教学与研究》第1期。
    吴福祥 2005a 汉语历史语法研究的目标,《古汉语研究》第2期。
    吴福祥 2005b 汉语语法化研究的当前课题,《语言科学》第2期。
    吴慧颖 1990 “‘VP1也VP2'”和‘VP1也怎的'”--关于近代汉语中的两种问句,《古汉语研究》第2期。
    吴慧颖 1991 句首“那么”的词性,《中国语文》第5期。
    武金峰 1996 “您”的复数形式研究概述,《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第1期。
    解惠全 2005 谈实词的虚化,吴福祥《汉语语法化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
    谢洪欣 2008 元明时期汉语连词研究,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邢福义 1965 再谈“们”和表数词语并用的现象,《中国语文》第5期。
    徐丹 1988 浅谈这/那的不对称性,《中国语文》第2期。
    徐默儿 2001 “这”、“那”研究述评,《汉语学习》第5期。
    杨联陞 1957 老乞大朴通事里的语法语汇,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29本。
    俞光中 1986 《水浒全传》句末的“在这(那)里”考,《中国语文》第1期,又载蒋绍愚 江蓝生编《近代汉语研究》(二),北京:商务印书馆。
    俞理明 1999 汉语人称代词内部系统的历史发展,《古汉语研究》第2期。
    余志鸿 1992 《蒙古秘史》的特殊语法,《语言研究》第2期。
    余志鸿 1992 元代汉语的后置词系统,《民族语文》第3期,又载蒋绍愚 江蓝生编《近代汉语研究》(二),北京:商务印书馆。
    遇笑容 2004 汉语语法史中的语言接触与语法变化,《汉语史学报》第四辑。
    袁梅 2001 论三身代词的指代功能,《唐都学刊》第3期。
    袁毓林 1996 话题化及相关的语法过程,《中国语文》第4期。
    袁毓林 2003 无指代词“他”的句法语义功能-从韵律句法和焦点理论的角度看,《语法研究和探索》(十二),北京:商务印书馆。
    曾聪明 1956 代词是一种独立的词类,《中国语文》10月号。
    曾美燕 2004 结构助词“的”与指示代词“这/那”的语法共性,《语言教学与研究》第1期。
    张伯 1997 疑问句功能琐议,《中国语文》第2期。
    张春泉 2005 第一人称代词的虚指及其心理动因,《浙江大学学报》第3期。
    张风琴 冯鸣 2004 关于“定语+人称代词”,《修辞学习》第6期。
    张惠英 1991 第二人称“贤、仁、恁、您”语源试探,《中国语文》第3期。
    张惠英 1993 “兀底、兀那”考,《方言》第4期。
    张惠英 1997 汉语方言代词研究,《方言》第2期。
    张家文 2000 汉语人称代词和指示代词关系初探,《云梦学刊》第3期。
    张俊阁 2007 明清山东方言代词研究,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张静 1985 论“代词”,《人大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分册》第1期。
    张炼强 1982 人称代词的变换,《中国语文》第3期。
    张彦昌 1958 试论人称代词的语法特点,《东北人民大学人文科学学报》第1期。
    张宜生 2001 “N”十“们”的选择限制与“N们”的表义功用,《中国语文》第3期。
    张永言 1960 “几多”是什么时候出现的,《中国语文》第10期。
    张玉金 2006 论西周汉语中有无真正的第三人称代词,《古汉语研究》第1期。
    周有斌 1999 国内百年汉语代词研究概述,《淮北煤师院学报》第4期。
    祖生利 2001 元代白话碑文中代词的特殊用法,《民族语文》第5期。
    祖生利 2002 元代白话碑文中词尾“每”的特殊用法,《语言研究》第4期。
    祖生利 2004 元代直译体文献中的原因后置词“上/上头”,《语言研究》第1期。
    祖生利 2005 近代汉语“们”缀研究综述,《古汉语研究》,第4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