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小说类型批评实践检视与类型学建构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类型”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和思维观念,有着深刻的哲学理据,自古以来中西方被包括文艺在内的很多领域广泛应用。虽说浪漫主义时期类型研究一度冷落,但“由于批评正开始从结构主义和分解主义的热病中康复,文学类型理论可能会占据新的显著地位”。(福勒语)现代类型学目前是显学,在语言学、法学、影视学和建筑学等领域取得了卓尔不群的业绩,但在文学领域尚未引起足够注意。
     论文在总结近百年来中国现代小说研究的类型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了结构——文化类型学方法,试图建立现代汉语小说类型学理论。该方法从语言学乞灵,借用了结构主义的结构分析法和现代逻辑学程式,寻找叙事的表层语法、深层语义结构矩阵和行动元模型等形式化轨迹,试图把类型模式用符号公式表现出来,让小说类型获得研究上的基本的“简单形式”(乔乐斯语)。在借用结构主义思想的同时,充分借鉴我国现代小说类型研究的文化实践,避免了其过分的形式主义弊端。这样一来,现代小说类型研究打通了通常意义上的形式(形式模型)与内容(文化价值)、内部(文本)与外部(社会),历史(类型发展的历史过程)与共时(成熟的类型形式),使之成为现代小说研究的可能的研究范式,促成其协同叙事学、文体学和修辞学等推动现代小说的研究水准和层次。
     本论文分两大部分(上、下编)展开,上编是对中国现代小说类型研究做基本的系统的学术史梳理。它和以往的类型研究有很大的不同在于:一是用现代类型学的视野来重新观照,力图走出经验主义的有感而发,理论、系统地展示中国现代小说的类型研究历程;二是通过典型案例法重点展示各个阶段的类型研究特色与成就,以及它们是如何影响了现代小说研究的整体进程;三是本着“略古详今”的原则,大胆对当代以来的小说类型研究的中国经验做较为详细的归纳和梳理。上编的基本内容分为:一、类型学视野下的中国古典小说研究,既鸟瞰了古代学者对古典小说研究的类型观念,又检视了现代学者用类型的观念重新研究古典小说的成就;二、晚清新小说类型的引进和现代小说类型的兴起,分析晚清引进的新小说类型对传统小说类型的冲击和在中国的命运,特别是通过管达如和吕思勉两位代表性研究者在西学影响下的小说研究中显示出来的现代类型思维分析,剖视了现代小说类型和现代小说类型思想对中国小说界的创作和出版的初步影响;三是重新研究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研究的艺术和思想资源,认为古代刘勰、刘知几等人的类型思想、盐谷温的中国小说史框架和晚清的类型命名热共同烛照了鲁迅的天才之思,对鲁迅范式和走出“鲁迅时代”的焦虑做了必要回应;四是对建国以来的类型研究做基本概括,重点归纳和剖析四种“中国经验”,通过得失评判,使之成为建构现代汉语小说类型学理论比较坚实的本土理论资源。
     下编旨在初步建立现代小说类型学理论,分三个组成部分:现代小说类型学的方法论、价值论和本体论。方法论具体分为三步:1、建立小说类型分类的原则和方法;2、找出小说类型深层语法结构,研究其意义语法;3、对小说的深层结构进行价值观照,把结构、审美和文化联系起来,实现形式结构和价值诉求呈现的同一。
     本体论部分主要用范畴论的形式阐释了小说类型学的重要概念和命题,为了保证类型研究自身的科学性与纯粹性,也为树立现代小说类型批评的学术规范性,我们集中讨论了类型演进、跨类、类型等级、类型与反类型、类型正体与变体、小说类型与类型小说等概念。
     价值论分为两个层面:一是类型小说的价值,它包含了类型稳定与价值生成,类型语法与价值表达式,类型多样化与价值多元化等命题;二是小说类型研究的价值与意义,这包括了为中国小说史的阐释提供新的方法论;为鉴别新的小说类型提供科学尺度;为具体小说文本解读提供基本参照系;为读者、作家和出版界提供相应理论标准;为比较文学研究提供重要方法等至少五个方面。
As a concept of research methods and way of thinking, "Genre", there is a profound philosophical justification ,and wide application in many fields, including literature and art, in the West and china since ancient time. Although in the Romantic period, the research on genre was left out in the cold, but "because criticism is beginning to restoration from sickness of the Structuralism and the Deconstruction, the theory on genre of literature may reoccupy a significant position." modern typology study are significant and has made excellent performance in some fields such as linguistics, law, architecture, cinema and television, but in literature has not yet attracted enough attention.
     At the conclusion of the last century thesis of modern Chinese novel research on the genre of experience, combined with the structure - the cultural typology approach, we try to set up the theoretical typology of modern Chinese fiction. Borrowing the structure of the structural analysis and study of modern logic programs, The thesis want to look for the surface narrative grammar, the deep semantic structure of the matrix element model and action such as formal track, trying to put the type of pattern shown by the formula using symbols, so that novel type of access to basic research on the "easy form". To avoid the drawbacks of its excessive formalism, we have to made use of Structuralist idea and the methods of cultural practices in the genre of study of modern Chinese fiction, As a result, the typology of modern fiction is usually open up the meaning of research on the form (the form of the model) and content (cultural values), internal (text) and external (social), history (the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the type of) the community (for the type of sophisticated form), making possible the study of modern fiction research paradigm, to promote their collaborative study narrative, style and rhetoric, such as to promote the study of modern fiction and the level of standards.
     This thesis is divided into two Parts(upper and lower series).the upper is show clearly and systematic the process of the study on genre history of the Chinese Modern Fiction .and is made up of China's modern novels are the type of study of the system to do the basic sort of academic history. Compared with the genre of research the past, there is a big difference: the One is the vision of modern typology care to re-attempt to get out spontaneous feelings of empiricism, theory, systematic display of China's modern history of the novel type of study; the second is focus on case law, through a typical display of the various stages of the type of study characteristics and achievements, as well as how they affect the study of modern fiction as a whole process; the third is in "a little detail of this ancient" principle, bold contemporary novel type of research since the Chinese experience to do a more detailed summary and grooming. thus, the upper parts includes : 1, Typological Perspective Study of Chinese classical novels, not only a brief view of the ancient scholars of classical studies of the genre of novel concepts, but also give an examination by the genre of modern scholars to re-examine the concept of the achievements of classical novels;2 , gives a brief description about introducing new types of fiction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and rising of modern fiction genre, analysis of the late Qing Dynasty novel introduced a new type of traditional and novel types of shock at the fate of Chinese modern fiction, particularly through views of Guan Ruda and Lv Simian. 3 is to re-examine the Lu Xun's thought about Chinese novel study on Chinese fiction ,which resources come from the ancient scholars ,such as Liu Xie and Liu Zhiji , and Yan Guwen’s framework o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novels ,and fashion named after the genre of the late Qing Dynasty. What’s more ,We give some views on how to go out of Lu Xun's novel research paradigm and out of "Lu Xun's time," 4 is to describe some basic experiences on the methods since the founding of the RPC ,especial this four key into the "China experience", through the evaluation and disadvantages, making construction of the theoretical typology of modern Chinese fiction Comparison of theoretical solid local resources.
     The lower part is to Set up modern fiction typology theory, which is divided into three components: the modern novel typology of methodology, the value of theory and the ontology. Specific methodology is divided into three steps: 1, set up the novel type of principles and methods; 2, to identify novel types of deep structure of grammar, study the significance of grammar; 3, the deep structure of the novel to the value of care, to include structural, aesthetic and cultural linked form of the structure and realize the value of the order to show the same.
     Ontology with the scope of some of the major form of typology to explain the importance of the novel concepts and propositions, in order to guarantee their own type of research and pure science, but also to establish the type of criticism of modern fiction academic norms, we focused on the type of evolution, cross-category, type, grade, type and anti-type, the type of Goldge with the variant type and the type of the novel concept of the novel.
     On the part of the value is divided into two levels: First, the value of the type of fiction, which contains the type of stability and value of production, the value of the type of grammar and expression, the type of diversity and pluralism, such as Value Proposition; the second step is to conclude the value and significance, including providing a new methodology to expla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fiction ; to identify a new type of science fiction scale; to give specific interpretation of the novel version of the provision of basic frame of reference; to provide the corresponding theory for readers, writers and publishing industry standards;and to give important methodology for comparison research literature ,and so on.
引文
2相关资料和数据请参看葛红兵、赵牧:《中国经验·现实视角·反思维度》,《当代文坛》,2008(6)。
    1刘正琰:《汉语外来语辞典》,商务印刷馆,1960年版。
    1《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国百科大全书出版社,1986年,第184页。
    2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39页。
    1贺拉斯:《诗艺》,引自《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00页。
    
    1约翰生:《莎士比亚戏剧集·序言》,《西方文论选》,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第529页。
    2歌德:《歌德谈话录》,朱光潜,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第90页。
    
    1郑家建教授对此做了专门研究,后文有专门论述,此不赘。不过为了文意顺通,这里做必要的介绍。
    2朱熹注:“体本则一,故曰‘混’;用散而殊,故曰‘辟”。
    1猿渡静子:《日本文学对中国现代小说类型的影响》,北京大学博士论文,2001年,35页。
    2王德威:《被压抑的现代性》,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1米列娜:《从传统到现代:19至20世纪转折时期的中国》,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2王德威:《英语世界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之报告》,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7年第3期。
    
    1拉尔夫·科恩:《类型理论、文学史和历史变化》,天津社会科学1996(5)。
    1以笔者所见,代表性成果有陈平原的《中国古代小说类型观念》(见陈平原《小说史:理论与实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和刘书成的《中国古代小说类型理论的演进之迹》(兰州,社科纵横1994(1))以下引文没指出出处均来自以上文献。
    
    1陈平原:《小说史:理论与实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171页。
    2陈平原:《小说史:理论和实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76页。
    1鲁迅:《古小说钩沉·序》,齐鲁书社,1997年版,第1页。
    2高小康教授认为中国“小说的概念最大的问题在于,它其实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一个’概念,或者说这个概念在不同的语境中没有统一的内涵。这可能是一个典型的维特根斯坦所说的‘家族相似’概念。这样一来,当我们在谈论‘中国小说的发展’的时候,我们到底是在谈论一种还是两种文学样式的发展,这本身就成了问题”。他提出了早期的小说概念所包含的内容直到清代仍然是笔记杂谈的大杂烩,却偏偏不包括通俗白话叙事文学,后起的小说概念则专指通俗叙事文学而不及笔记杂谈。见高小康《中国古代叙事挂念与意识形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1-3页。
    1刘书成:《总类·分类·子类·跨类——中国古代小说类型体系新说》,《甘肃社会科学》1996(3),第58页
    2比较有代表性的有郑振铎的《中国小说的分类及其演化的趋势》(《郑振铎古典文学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胡怀琛的《中国小说研究》(中国古籍出版社,2006)、孙楷第的《中国通俗小说节目:分类说明》、齐裕焜的《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类型的演变》(福州福建学刊1993(5))孙一珍的《明代中长篇小说类型辨》(北京,文学遗产1989(1)第100-107页)韩伟的《中国古典小说的分类》(韩伟中国古典小说的分类,济南,文史哲,1994(4)第95—98页)刘书成的《总类·分类·子类·跨类——中国古代小说类型体系新说》(甘肃社会科学1996(3),第55—58页)。
    1鲁迅:《中国小说史略》,齐鲁出版社,2004年,第226页。
    2鲁迅:《中国小说史略》,齐鲁出版社,2004年,第236页。
    
    1具体分析在第四章,此不赘。
    2叶辉等:《类型描述与小说史叙写——从宋辽金元小说史说开去》,《复旦学报》,2003(1)
    3鲁迅:《中国小说史略》,齐鲁出版社,2004年,第175页。
    1《清议报)第1册(光绪二十四年十一月十一日),转自陈平原《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38页。
    2关于这一点,郭延礼指出:“梁启超等人对小说戏剧社会作用的论述显然是颠倒了文学艺术与社会政治的关系,也并不符合欧美小说、戏剧的实际。诚然,小说戏剧对社会生活和社会变革能产生影响,但也只是‘影响’,并不能对社会发展起决定性的作用。”见郭延礼《中西文化碰撞与近代文学》,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7页。袁进在《中外小说近代变革的比较》一文中也间接指出了这一点。见袁进《中国小说的近代变革》,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1于润琦:《<新小说>与清末的政治小说》,《明清小说研究》,2004(4)。
    2葛红兵、肖青峰:《小说类型理论与批评实践——小说类型学研究论纲》,《上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
    3英法被称为政治小说的小说不如称之为“具有政治倾向的小说”。明治维新之后,维护自由民权运动在引进欧美的小说时候,诸如司各特、大仲马、莎士比亚等人的作品,也被冠以“政治小说”之名翻译进来。
    
    1陈平原:《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69页。
    2陈平原:《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17页。
    1阿英:《晚清小说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1周桂生:《<歇洛克复生侦探案>异言》,陈平原、夏晓虹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1897 -1917),1997年版,第135页。
    2详细参见汤哲声:《中国近现代通俗小说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1据郭延礼考证,他们分别是《海底世界》(卢藉东译,1902《新小说》本)、《十五小豪杰》(梁启超译, 1902年《新民丛报》本)、《铁世界》(包天笑译,1903年文明书局刊)、《月界旅行》(鲁迅译, 1903年进化社刊)④、《空中旅行记》(译者不详, 1903年《江苏》本)、《地底旅行》(鲁迅译,1903-1904年《浙江潮》本)、《环游月球》(商务印书馆编译所译, 1904年商务印书馆刊)、《秘密海岛》(奚若译,1905年小说林社刊,今译《神秘岛》)、《地心旅行》(周桂笙译, 1906年广智书局刊)、《飞行记》(谢圻译, 1907年小说林社刊)、《海中人》(悾怰耄? 1915年《礼拜六》本)
    2它们是独立海啸子译的《空中飞艇》(1903年明权社刊)、包天笑译的《千年后之世界》(1904年群学社刊)、徐念慈(东海觉我)译的(新舞台》(1905年小说林社刊)、金石、褚嘉猷译的《秘密电光艇》(1906年商务印书馆刊)等
    3荷兰的达爱斯克洛提斯(Dioscorides)著《梦游二十一世纪》(杨德森译,1903年《绣像小说》本)、日本井上圆了著的《星球旅行记》(戴赞译,1903年)、英国海立福著的《新再生缘》(张勉旃、陈无我译,1907年《月月小说》本)、英国佳汉著的《电冠(陈鸿璧译,1907,《小说林》本)、德国鲁德耳虎马尔金著的《空中战争未来记》(亚琛译,1907年《远东闻见录》)、英国斯底芬孙(R. L. Stevenson,今译斯蒂文生)著的《易形奇术》(1907年商务印书馆译述并出版改)等。
    4王德威把《荡寇志》和《新中国未来记》也当作科幻奇谭来看,笔者从小说类型主流性划分暂时不取。
    1《新小说》第十三号《小说丛话》,1905年。
    2鲁迅:《鲁迅全集》(第十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52页。
    1原载于1905年(新小说)第二十二号,见陈平原、夏晓虹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1897 -1916),第148页。
    1王德威:《混淆的视野——科幻奇谭》,见《被压抑的现代性——晚清小说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319页。
    1鲁深:《晚清以来文学期刊目录简编》,转自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272页。
    2陈平原、夏晓虹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1897 -1916年),1997年,第58页。
    3陈平原、夏晓虹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1897 -1916年),1997年,第173页。
    1陈平原、夏晓虹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1897 -1916年),1997年,第199页。
    2王鸿卿:《清末民初小说分类》,《鞍山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05(2)。
    3《本馆编印秀像小说缘起》,引自陈平原《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69页。
    1《小说种类之区别实足移社会之灵魂》,引自陈平原《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239页。
    2王鸿卿:《清末民初小说分类》,《鞍山师范学院学报》(社科), 2005(2),这一节部分内容参考了该文,特向作者致谢。
    3陈平原、夏晓虹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1897 -1916年),1997年,第89页。
    4陈平原、夏晓虹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1897 -1916年),1997年,第232页。
    5陈平原、夏晓虹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1897 -1916年),1997年,第93页。
    6王鸿卿:《清末民初小说分类》,《鞍山师范学院学报》(社科),2005(2)。
    7王鸿卿:《清末民初小说分类》,《鞍山师范学院学报》(社科), 2005(2)。
    8侠民:《新新小说叙例》,陈平原《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141页。
    1许与澄:《致小说月报编辑书》,《小说月报》第六卷第十二号(1915)。转自陈平原:《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535页。
    2许与澄:《致小说月报编辑书》,《小说月报》第六卷第十二号(1915)。转自陈平原:《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535页。
    
    1本节部分内容受肖青峰的启发,特此致谢。
    2吕思勉:《小说丛话》,陈平原《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399页。
    
    1吕思勉:《小说丛话》,陈平原《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401页。
    2陈平原、夏晓虹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1897 -1916年),1997年,第89页。
    1吕思勉:《小说丛话》。陈平原、夏晓虹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1897 -1916年),1997年,第442页。
    2转引自关诗珮《吕思勉小说丛话对太田善男文学概论的引入》,《复旦学报》,2008(2)。
    3吕思勉:《小说丛话》。陈平原、夏晓虹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1897 -1916年),1997年,第442页。
    1吕思勉:《小说丛话》。陈平原《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北京大学出版社,1陈平原、夏晓虹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1897 -1916年),1997年,第439页。
    1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序言》,齐鲁书社,2004年,第2页。
    1 1929年孙俍工全译本序言。
    2黄霖,:《盐谷温对于中国小说史的研究》,《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6)。
    3具体请参见黄霖《盐谷温对于中国小说史的研究》,《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6 )。
    1 1948年,盐谷温将第四节改为:第四节敦煌发现的俗文学;第五节通俗小说第一项通俗小说的起源及其发展第二项全相平话第三项四大奇书第四项三言两奇今古奇观第五项红楼梦附录文学革命
    2黄霖先生对此专门做了对比辨析,本处做了参考,特此致谢。
    3盐谷温:《文学概论》,开明书店,第92页。
    
    1黄霖:《盐谷温对于中国小说史的研究》,《复旦学报》,1999(6 )。
    2鲁迅:《中国小说的历史变迁》,齐鲁书社,2004年,第349页。
    1鲁迅:《中国小说的历史变迁》,齐鲁书社,2004年,第349页。
    2鲁迅:《中国小说的历史变迁》,齐鲁书社,2004年,第350页。
    
    1盐谷温:《中国文学概论》,开明书店,第98页。
    2鲁迅:《中国小说的历史变迁》,齐鲁书社,2004 ,第373页。
    3鲁迅:《中国小说史略》,齐鲁书社,2004年,第162页。
    1详细请参考陈平原,《小说史:理论和实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05—215页。
    
    1陈平原:《小说史:理论和实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94页。
    2刘勰:《文心雕龙·知音》。
    1托多罗夫:《文学史》,《涪陵师专学报》(社科版),1999(6)。
    1关鲁迅对小说的分类和命名,陈平原有了很详细的说明和比较,此不赘,有意者请参看陈平原的《鲁迅的小说类型研究》,《小说史:理论与实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1鲁迅:《中国小说史略》,齐鲁书社,2004年,第226页。
    2葛红兵、温潘亚:《文学史形态学》,上海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66页。
    1陈平原:《小说史:理论和实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24页。
    1郭箴一:《中国小说史》,商务印刷馆,1939年,第451页。
    2鲁迅:《中国小说史略》,齐鲁书社,2004年,第175页。
    3谭正璧:《中国文学进化史》,上海光明书局,1932年。
    4欧阳健:《中国小说史略批判·序》,山西出版社集团,2008年。
    5在本论文提交之际,有幸看到欧阳健教授新近出版的《中国小说史略批判》一书(山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该书从文献、观念、体例和评等四个方面对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进行了全面批判,部分观点和本文巧合,不同的是该书更重资料理据,本文则重视小说史体例和小说史意识,这从一定程度上证实了笔者对鲁迅不是妄加评论,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参看欧阳健的论著。
    1鲁迅:《中国小说历史的变迁》,见《鲁迅全集·第九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340页
    2鲁迅:《上海文艺之一瞥》,见《鲁迅全集,第四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
    1陈平原:《小说史:理论与实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73页。
    1严家炎:《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第6页。
    2严家炎:《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第15页。
    3严家炎:《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第3页。
    1杨义:《作为文学现象的京派和海派》,《海南师范学院学报》2001(2),第7页。
    2杨义:《文学流派的方法论及其当代价值》,《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01(5).
    3这里的流派对象虽然是文学,但是对小说依然适用——笔者注。
    
    1参考了杨义《文学流派的方法论及其当代价值》,特此致谢。
    2杨义:《作为文学现象的京派和海派》,《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01(2)。
    1杨义:《作为文学现象的京派和海派》,《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01(2)。
    2杨义:《流派研究的方法论及其当代价值》,《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01(5),第18页。
    1论文包括《小说类型研究:理论与实践》、《小说类型研究:话语方式及其功能》、《小说类型与小说诗学》和《小说类型与文学传统:问题与思路》,分别见于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的1997年第2期、1999年第4期、2000年第1期和2001年第1期。后收入作者专著《中国文学现代性的起源语境》,上海三联出版社,2002年。
    2引论一,第48页。
    3引论一第49页。
    1引论四,第49页。
    2有趣的是作者其引论三中,则把20世纪中国小说分成:情调小说、意境小说、意象小说、讽刺小说、心理分析小说、心理体验小说、新“演义”小说和“元小说”。对于先后分类上存在的分歧,作者没有解释。我的推测是造成这种分类的随意性既和作者类型理论构想内部的分裂有关,也和其对分类原则和标准忽视有关。见引论三,第69页
    1施战军博士论文《中国小说的现代嬗变与类型生成》,山东大学,2007年。第115页。
    2孔范今:《关于人本魅性与现当代小说的对话》,《小说评论》,2007(1),转引自施战军博士论文,第10页。
    3施战军博士论文《中国小说的现代嬗变与类型生成》,山东大学,2007年,第10页。
    4施战军博士论文《中国小说的现代嬗变与类型生成》,山东大学,2007年,第113-114页。
    
    1施战军博士论文《中国小说的现代嬗变与类型生成》,山东大学,2007年,第114页。
    2郑家建:引论之二,第56页。
    1引论二,第58-59页。关于这一点,本论文在价值论部分有专门论述和发挥。
    1施战军博士论文《中国小说的现代嬗变与类型生成》,山东大学,2007年。第11页。
    2施战军博士论文《中国小说的现代嬗变与类型生成》,山东大学,2007年。第20页。
    3施战军博士论文《中国小说的现代嬗变与类型生成》,山东大学,2007年。第9页。
    4施战军博士论文《中国小说的现代嬗变与类型生成》,山东大学,2007年。第10页。
    1陈平原:《陈平原小说史论集》(下),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1470页
    2施战军博士论文《中国小说的现代嬗变与类型生成》,山东大学,2007年,第112页。
    3施战军博士论文《中国小说的现代嬗变与类型生成》,山东大学,2007年。
    
    1黄禄善:《美国通俗小说史》,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第2页。
    1汤哲声:《中国当代通俗小说小说史》,北京大学出版社,第6页。
    1葛红兵:《文学史学》,湘潭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00页。
    1陈平原在类型理论方面的著述主要有《小说类型研究概论》、《中国古代小说类型观念》、《“新小说”类型理论》和《鲁迅的小说类型研究》、《明末清初言情小说的类型特征》和《从科普读物到科幻小说》等6篇论文,和一本专著《千古人文侠客梦——武侠小说类型研究》(以下简称《武侠小说类型研究》)。这些为数不多的论文和一本专著却奠定了20世纪汉语小说类型研究的基础。
    1陈平原:《小说史:理论和实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55页。
    1陈平原:《小说史:理论和实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97页。
    2陈平原:《小说史:理论和实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51页。
    3吴晓东:《陈平原的小说史研究》,《当代作家评论》,1996(3),第81页。
    4吴晓东:《陈平原的小说史研究》,《当代作家评论》,1996(3),第81页。
    5关于基本叙事语法和即将讨论的下列形式主义与结构主义文论家的与类型有关的基本思想我们在下编有更详细的讨论,这里暂时不具体展开。
    
    1罗伯特·休斯:《文学结构主义》,三联书店, 1988年,第105-105页。
    2陈平原:《武侠小说类型研究》,新世界出版社,2002年,第199-200页。
    3陈平原:《武侠小说类型研究》,新世界出版社,2002年,第200页。
    1许子东:《为了忘却的集体记忆》,三联书店版,第8页。
    1张京媛等译:《文学批评术语》,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01页。
    1张京媛等译,《文学批评术语》,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46页。
    2吴晓东:《文化视野中的小说类型学》,文学遗产1993(6)。
    1陈平原:《武侠小说类型研究》,新世界出版社2002年,第67页。
    
    1陈平原:《武侠小说类型研究》,新世界出版社2002年,第205页。
    2陈平原:《武侠小说类型研究》,新世界出版社2002年,第200页。
    1许子东:《为了忘却的集体记忆》,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176页。
    1许子东:《为了忘却的集体记忆》,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191页。
    2许子东:《为了忘却的集体记忆》,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221页。
    1许子东,《为了忘却的集体记忆》,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221页。
    1格雷马斯:《论意义》(Ⅱ),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年,第138—159页。
    1这是葛红兵教授在他主持的研究生读书会上提出的观点,后来又提要型地贴在其个人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3d280c0100b4qy.html)上。
    2《叙事学的中国之路——全国首届叙事学大会综述》,《漳州师范学院学报》(社哲版),2005(1)。
    1普洛普:《神奇故事学》,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37页。
    1陈平原:《小说史:理论和实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47页。
    1巴赫金:《小说理论》,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39页。
    1拉尔夫·科恩:《类型理论、文学史和历史变化》,天津社会科学1996(5)。
    
    1拉尔夫·科恩:《类型理论、文学史和历史变化》,《天津社会科学》1996(5)。
    2阿越:《新宋》,花山文艺出版杜,2008年。
    1葛红兵、肖青峰:《小说类型理论与批评实践:小说类型学研究论纲》,上海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4)。
    1张永禄:《论陈平原的小说类型研究》,《理论与创作》,2006(6)。
    2具体详情请参看论文上编部分。
    1吕思勉,《小说丛话》,陈平原,《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397页。
    1金汉:《中国当代小说艺术流变史》,杭州大学出版社,2002年。
    1杨义:《中国古典小说史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第23页。
    2葛红兵、肖青峰:《小说类型理论与批评实践——小说类型学研究论纲》,《上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
    1王先霈、王又平:《文学理论批评术语汇释》,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350页。
    2普兰斯《叙事学》,转引自王先霈、王又平,《文学理论批评术语汇释》,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352页。
    3《叙事作品结构分析导论》,转引自张寅德的《叙述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
    4鲍·托马舍夫斯基:《主题》,《俄苏形式主义文论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38页。
    5转引自罗伯特·休斯《文学结构主义》,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137页。1格雷马斯:《叙事结构研究叙述语法的组成部分》,《论意义》,引自张寅徳《叙述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02页。
    1格雷马斯:《叙事结构研究叙述语法的组成部分》,《论意义》,引自张寅徳《叙述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2页。
    2托多洛夫,《从<十日谈>看叙事作品语法》,张寅德编《叙述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第186—187页。
    1格雷马斯:《论意义》(Ⅱ),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年,第158-159页。
    1列维—斯特劳斯:《结构人类学》,文化艺术出版社,1989年,第46页。
    3格雷马斯:《结构语义学》,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第173页。
    1有论者做了阐释,若把它们简化为符号标记A同时编为1至6号,则有主体A1;客体A2;发送者A3 ;接受者A4;辅助者As;反对者A6,用形式化的句法符号表达式则可表示为::F/Q (m; a) [A1;A2; A3; A4;A5;A6](A=行动元,F-=功能词,Q=品质词,m=表情态词; a=状态词)。具体见李广仓的《结构主义文学批评方法研究》200——201页。不过,笔者以为这种研究除了说明这些行动元范畴具有历史性特性外不能说明其他什么问题。
    2格雷马斯:《结构语义学》,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第185页。
    3格雷马斯:《结构语义学》,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第264页。
    4李广仓:《结构主义文学批评方法研究》,湖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02页。
    
    1格雷马斯:《结构语义学》,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第243页。
    2李幼蒸:《理论符号学导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434页。
    3张开焱:《角色结构与范畴再描述》,《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1)。
    4李广仓:《结构主义文学批评方法研究》,湖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02页。
    1李广仓:《结构主义文学批评方法研究》,湖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09-210页。
    2列维斯特劳斯:《结构人类学》(卷二),俞宣孟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第114页。
    
    1杨义:《中国叙事学》,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36-37页。
    2杨义:《中国叙事学》,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40页。
    1具体论述请参见张永禄,《论“80后”小说中的“半成人”形象》,《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
    2樊国宾:《主体的生成——50年成长小说研究》,中国戏剧出版社,2004年,第9页。
    
    1陈染:《私人生活》,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年。
    2李冯:《碎爸爸》,长春出版社,1998年。
    1格雷马斯:《结构语义学》,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第254页。
    
    1巴赫金:《小说理论》,河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214页。
    2巴赫金:《小说理论》,河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216页。
    3王晶:《西方通俗小说:类型与价值》,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
    
    1童庆炳、程正民:《文艺心理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241页。
    2具体可以参看论文第二章第一节内容。
    1孔庆东:《超越雅俗——抗战时期的小说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90页。
    2基本上每种成熟的小说类型都有变体,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参考笔者的《成长小说类型学批评》里面具体探讨了成长小说50年来的三种变体。
    3鲁迅:《中国小说史略·清末之谴责小说》,齐鲁书社,2004年。
    4关于中国现代侦探小说的来源,有的学者认为是传统公案小说和西方现代侦探和朔合流而成。见范伯群的《中国现代通俗文学史》。本论文采取取代说。
    1孔庆东,《超越雅俗——抗战时期的小说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235页。
    2董之林:《燃情岁月——50年代小说艺术论》,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
    
    1胡军:《专家学者关注类型小说创作》,《文艺报》,2008年6月24日。
    2雷达:《原创力的匮乏、焦虑,以及拯救》,《文艺争鸣》,2008(1)。
    
    1谢天振,《关注学者及其论著的学术影响力》,文汇读书周报,2006年8月1日。
    2具体论述看袁进《近代文学的突围》,范伯群《中国近代通俗文学史》,王德威的《晚清小说新论》等。
    
    1葛红兵:《小说类型化及相关问题的思考》,中国艺术报,2008年7月12日。
    2葛红兵:《小说类型化及相关问题的思考》,中国艺术报,2008年7月12日。
    1鲁迅:《中国小说史略》,齐鲁书社2006年,第325页。
    
    1雷达:《原创力的匮乏、焦虑,以及拯救》,《文艺争鸣》,2008(1).
    2马相武:《把握类型小说的发生脉络与发展趋势》,《文化艺术报》,2008年7月15日。
    3《传统文学界盘点网络文学网络写手担心评委会偏颇》,《北京信息娱乐报》,2008年10月30日。
    1关于中国传记文学研究的基本状况请参考赵白生的《传记文学理论》的引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1鲁迅:《中国小说史略》,齐鲁书社,2004年版,第156页。
    2刘书城在《论中国古典长篇小说的跨类型现象》中也给跨类型小说下了一个定义:“所谓跨类型小说是指那些兼有表意、拟实两种形态特征,多种文体混杂,题材内容突破其它类型小说界限,将现实、神话、民俗信仰种种因素加在一起,为反映现实、表现理想服务的小说。见《社科纵横》,1993(1)。.这个定义基本上以古典小说作为对象,从题材及文学和生活的关系等角度上审视的。该界定有其历史的合理性,但是周启超则认为类型学意义上的类型“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题材类型、主题类型人物形象类型、故事情节类型、题材栏式类型,类型学的类型指的是时空不一的文学现象在诗学品格上的类似。”周启超《类型学研究:定位与背景》。
    3刘书成:《中国古典长篇小说的跨类型现象》《社科纵横》,1993(1)
    1详细请见王建毅《张岱年的综合创新》一文, http://news.tom.com,2004年07月13日。
    1雷达:《麦家的意义及相关问题》,在"人民文学"召开的麦家<风声>研讨会上的发言。看雷达个人博客。
    
    1转引自葛红兵的《关于当下小说创作类型化问题的一些思考》,《中国艺术报》,2008年7月12日。
    2陈平原:《小说史:理论与实践,北京大学出版社,184页。
    1蔡翔等学者把1949——1978年间的文学成为当代文学前三十年,以区别改革后的后三十年文学。这里采用了该说话。具体详见蔡翔《两个“三十年”》,《天涯》2006(2).
    
    1洪子诚:《当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83页。
    2施战军:《中国小说的现代嬗变与类型生成》,山东大学,2007年。
    3比如王彬彬对金庸及当前通俗小说史写作等批判文字。
    1此处受到陈平原《类型等级与武侠小说》一文的启发,特此向作者本人致谢,其他引用处就不再说明。
    1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 (北京)三联出版社,刘象愚等译,1984年,第268页。
    1转引自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 (北京)三联出版社,刘象愚等译,1984年,第269页。
    1司晨:《类型化写作的价值思考》,《文艺报》,2007年7月18日。
    1转引自张寅徳的《叙述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第6页。
    1金庸:《倚天屠龙记·后记》,文艺艺术出版社,1998年。
    2陈墨:《金庸武侠小说赏析》,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140页。
    1宗璞:《〈红豆〉忆谈》,收《中国女作家小说选》,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1托多洛夫:《结构主义诗学》,《20世纪西方文论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312页。
    1托多洛夫:《〈十日谈〉的语法》,英文版,第15页。
    1托多洛夫在《结构主义诗学》里提到了结构就是文学性,只是没有展开,更没有自觉有意识地从本体论视域展开。
    1乔纳森·卡勒:《结构主义诗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第160页。
    1董学文、张永刚:《文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33页。
    2福勒:《.类型理论的未来:功能和建构模式》,《.文学理论的未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369页。
    1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 (北京)三联出版社,刘象愚等译,1984年,第292页。
    2这方面的代表性成果可以参看陶东风的《文学史哲学》、董乃斌的《文学史学资料集》和葛红兵的《文学史学》和《文学史形态学》(和温潘亚合作)。
    3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 (北京)三联出版社,刘象愚等译1984年,第293页。
    1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 (北京)三联出版社,刘象愚等译1984年,第261页。
    2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 (北京)三联出版社,刘象愚等译1984年,第302页。
    3福勒,《类型理论的未来:功能与建构型式》,《文学理论的未来》,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第372页。
    4让—玛丽—谢弗,《文学类型与文本类型性》,《文学理论的未来》,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第410页。
    1让—玛丽—-谢弗,《文学类型与文本类型性》,《文学理论的未来》,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 413页。
    1阿拉斯泰尔·福勒,《类型理论的未来:功能与建构型式》,《文学理论的未来》,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第372—373页。
    1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 (北京)三联出版社,刘象愚等译,1984年,第268—269页。
    2葛红兵、肖青峰:《小说类型理论与批评实践——小说类型学研究论纲》,《上海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年第5期。
    1周启超:《类型学研究:定位与背景》,《比较文学》,2005(2)。
    1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第236页。
    Paul Hernadi,Beyond Genre, Cornel university,1972.;
    Tzvetan Fodorov,The Typology of Detective Fiction, Oxford, 1977。
    Darko ,Suvin ,the Typology of Science Fiction,McGill University; Alastair,Fowler,Kinds of Literature: An Introduction to be the Theory of Genre and Mode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2。
    Raman Sedlden, A reader’s Guide to Contemporary Literary Theory .Peter brooker,1997.
    Wallace Martin , Recent Theories of Narrative ,Peking University,2006
    亚里士多德,《诗学诗艺》,商务印刷馆,1995年。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柏拉图,《理想国》,陕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刘象愚等译,三联书店,1984年版。
    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刘大基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
    伽德默尔,《真理与方法》,杜小真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布斯,《小说修辞学》,胡晓苏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罗伯特·休斯,《文学结构主义》,刘豫译,三联书店1988年版。
    什克洛夫斯基等,《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选》,方珊等译,三联书店,1989年版。
    热拉尔·热奈特,《叙事话语·新叙事话语》,王文融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茨维坦·托多洛夫,《俄苏形式主义文论选》,中国社会科学院外文所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科恩,《文学理论的未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华莱士·马丁,《当代叙事学》,伍晓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乔纳森·卡勒,《结构主义诗学》,盛宁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
    弗雷德里克·詹姆逊,《马克思主文与形式。语言的牢笼》钱佼汝、李自修译,百花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
    格雷马斯,《结构语义学》,吴泓渺译,三联书店,1991年版。
    特里·伊格尔顿,《当代西方文学理论》,王逢振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
    皮亚杰,《结构主义》倪连生、王琳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德·考夫曼《类推与事物本质——兼论类型理论》,吴从周译,台北
    罗兰·巴特,《一个解构主义的文本》,汪耀进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弗雷德里克·詹姆逊,《马克思主文与形式·语言的牢笼》,钱佼汝、.李自修译,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
    弗雷德里克·詹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唐小兵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乔纳森·卡勒,《文学理论》,李平译,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巴赫金,《小说理论》,百春仁等译,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大卫·宁,《当代西方修辞学:批评模式与方法》,常昌富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诺斯洛普·弗莱,《批评的解剖》,陈慧等译,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列维一斯特劳斯,《结构人类学》(卷二),俞宣孟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
    韦勒克,《批评的概念》,张金言译,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
    尤瑟夫·库尔泰,《叙述与话语符号学》,怀宇译,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高名凯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茨维坦·托多洛夫,《批评的批评:教育小说》,王东亮等译,三联书店,2002年版。
    伊恩·瓦特,《小说的兴起》,高原等译,三联书店,2003年。
    比·布罗克曼,《结构主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福柯,《知识考古学》,谢强等译,三联书店,2003年版。
    柄谷行人,《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赵京华译,三联书店,2003年版。
    马克·柯里,《后现代叙事理论》,宁一中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格雷马斯,《论意义》(Ⅰ、Ⅱ),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
    卢卡奇,《心灵与形式》,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普罗普,《故事形态学》,中华书局,2006年版。
    豪厄尔斯,《视觉文化》,葛红兵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刘正琰,《汉语外来语辞典》,商务印刷馆,1960年版。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国百科大全书出版社,1985年版,
    韩南,《中国白话小说史》,浙江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米列娜《从传统到现代:19至20世纪转折时期的中国》,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马丁布伯,《我与你》,陈维纲译,三联书店,2002年版。
    赵毅衡,《新批评::一种独特的形式主义批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
    张寅德编选,《叙述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胡经之、张首映编选,《西方二十世纪文论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方克强,《文学人类学批评》,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张京媛等译,《文学批评术语》,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赵宪章,《西方形式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耿占春,《隐喻》,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
    董小英,《叙事艺术逻辑引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
    周宪,《超越文学——文学的文化哲学思考》,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版。
    王路,《世纪转折处的哲学巨匠:弗雷格》,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
    杨大春,《文本的世界一从结构主义到后结构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李心峰,《艺术类型学》,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
    陆梅林、李心峰,《艺术类型学资料选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李幼蒸,《理论符号学导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1999年版。
    柄谷行人,《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赵京华译,三联书店,2003年版。
    马克·柯里,《后现代叙事理论》,宁一中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格雷马斯,《论意义》(Ⅰ、Ⅱ),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
    卢卡奇,《心灵与形式》,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普罗普,《故事形态学》,中华书局,2006年版。
    豪厄尔斯,《视觉文化》,葛红兵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刘正琰,《汉语外来语辞典》,商务印刷馆,1960年版。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国百科大全书出版社,1985年版,
    韩南,《中国白话小说史》,浙江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米列娜《从传统到现代:19至20世纪转折时期的中国》,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马丁布伯,《我与你》,陈维纲译,三联书店,2002年版。
    赵毅衡,《新批评::一种独特的形式主义批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
    张寅德编选,《叙述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胡经之、张首映编选,《西方二十世纪文论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方克强,《文学人类学批评》,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张京媛等译,《文学批评术语》,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赵宪章,《西方形式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耿占春,《隐喻》,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
    董小英,《叙事艺术逻辑引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
    周宪,《超越文学——文学的文化哲学思考》,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版。
    王路,《世纪转折处的哲学巨匠:弗雷格》,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
    杨大春,《文本的世界一从结构主义到后结构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李心峰,《艺术类型学》,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
    陆梅林、李心峰,《艺术类型学资料选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李幼蒸,《理论符号学导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1999年版。
    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
    袁进,《中国小说的近代变革》,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丁宗一,《中国小说学通论》,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严家炎,《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版。《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史》(下),西南师大出版社,1996年版。
    陈平原,《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史》(5卷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杨义,《中国叙事学》,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陈平原,《陈平原小说史论集》(上中下),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孔范今,《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山东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
    洪子诚,《当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范伯群,《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史》(上下),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孔庆东,《超越雅俗——抗战时期的通俗小说》,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陈颖,《中国英雄侠义小说通史》,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庄子,《庄子》,春风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苏宝荣,《<说文解字>今注》,山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范伯群,《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史》(上、下),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郭延礼,《中西文化碰撞与近代文学》,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许子东,《为了忘却的集体记忆——解读50篇文革小说》,三联书店2000年版。
    程光伟《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陈平原,《小说史:理论和实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董之林,《燃情岁月——50年代小说艺术类型论》,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金汉,《中国当代小说艺术流变史》,杭州大学出版社,2001年。
    王晶,《西方通俗小说:类型与价值》,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陈平原,《千古人文下可梦——武侠小说类型研究》,新世界出版社, 2002年。
    陈晓明表意的焦虑——历史祛魅与当代文学变革,2003年版。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齐鲁出版社,2004年版。
    董之林,《旧梦新知:十七年小说论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李俊国,《中国现代都市小说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孟悦、戴锦华,《浮出历史地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李鹏飞,《唐代非写实小说之类型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段启明、张平仁,《历史小说简史》,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王德威《被压抑的现代性——晚清小说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3卷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吴琼,《中国电影的类型研究》,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年版。
    王烨,《二十年代革命小说的叙事形式》(远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10月
    刘勰,《文心雕龙》,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胡怀琛,《中国小说研究》,中国书籍出版社,2006年版。
    陈波,《逻辑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朱东霖,《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2000)》(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陆侃如,《中国文学史二十讲》,山东画报出版社,2007年版。
    汤哲声,《中国当代通俗小说史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杨义,《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与文化》,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版。
    陈思广,《中国现代长篇小说编年》,四川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欧阳健,《中国小说史略批判》,山西出版集团,2008年版。
    刘美景,《中国近代短篇小说研究》,山东师范大学,1998年。
    猿渡静子,《日本文学对中国现代小说类型的影响》,北京大学,2001年。
    温哲仙,《布宁和张爱玲的类型学比较》,北京大学,2005年。
    卢敏,《美国浪漫主义时期小说类型研究》,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施战军,《中国小说的现代嬗变与类型生成》,山东大学,2007年。
    肖青峰,《小说类型理论研究》,上海大学,2007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