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刊》与1980年代诗歌创作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1980年代是当代诗歌复兴与繁荣的时段,作为诗歌界最重要的官方刊物,《诗刊》在此时代的社会文化语境中有着诸多作为,它对八十年代诗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八十年代诗歌复兴的前奏在七十年代末便已响起,新时期思想解放运动促使“为文艺正名”的步伐加速。《诗刊》在1979年以“二为”方向、“双百”方针为指导对一己的办刊方针进行了调整,旨在繁荣新诗创作,同时建设新诗创作者的队伍。考察新方针导引下的《诗刊》,其刊发的作品从主题到诗艺都呈现出显著的转型期的表征,从刊物所召集的诗人群体来看,其八十年代主要供稿人的团队也已初步成形。
     七十年代末《诗刊》的转型之一体现为对原刊于民刊的朦胧诗的转载。刊物在八十年代初的朦胧诗诗潮中扮演了弄潮儿的角色,这种展露峥嵘既体现为对那场声势浩大的关于“朦胧诗”及“三个崛起”论争的发起与积极参与,也表现在作品刊登上对从思想内核到艺术手法都显别于诗歌传统的朦胧诗作的倚重。在新旧两种诗观冲突的梳理中,厘清诗学的以及非诗的因素,就可以解释原本一场以问题讨论为初衷的学术性争鸣何以最终以思想“清污”的运动收场。这其中刊物所暴露出的局限性显然与主流意识形态及文学体制密切相关。朦胧诗潮后,在新生代揭竿而起的浮华背景下,《诗刊》以其敏锐的眼光、良好的品位以及包容的心态,上下求索,沉稳而不失活泛。从诗歌创作到诗评、诗论,从栏目设计、编辑理念到评论文章、理论研讨会,都旨在探索后朦胧时期诗潮的多元化衍生,这种探索的痕迹通过这一时段所刊诗作可得到印证。
     诗潮之外,作为媒介,《诗刊》通过其“青春诗会”与“刊授学院”两个重要品牌分别对高端的与普通的作者进行引导与塑造,并以“诗歌信箱”、“读者中来”等着眼于读者的栏目使得读、写、编的诗歌观念与审美品位趋于一致与和谐。诗歌传播方面,刊物通过诗朗诵的倡导促进诗歌的共时性传播;同时又藉由诗歌评奖使诗作经典化,以利于其历时性传承。
     在八十年代诗学的海外资源方面,《诗刊》对欧美诗歌的译介对当代诗人从诗歌理念到表现手法产生了极大影响。此外,对海峡彼岸诗歌的推介还占有《诗刊》的绝对比重,在八十年代此岸对彼岸诗歌的传播全貌中,《诗刊》起到了引领与推助作用,其中体现出台湾诗歌与大陆诗歌中现代派的此消彼长、相互错节的现象。
     《诗刊》在整个八十年代诗歌美学建构中也颇有建树:对现实主义的倚重、对文化之根的回溯和对抒情传统的持守,体现了刊物在诗歌美学基本原则与结构方面的主张;对短诗、叙事诗以及诗歌语言的探索,体现了刊物在诗歌文体方面的倡导;诗人关于生活与自我的诗思也通过刊物得以表达与呈现。
     论文前三章以时间为经线,以思潮为关键词,分别论述七十年代末思想解放运动启示下的“为文艺正名”的呼声、朦胧诗潮以及后朦胧时期诗歌潮流的多元化衍生;后三章则分别论述《诗刊》对八十年代诗歌生产与传播的影响、对彼时诗坛重要的诗学资源的引入以及刊物自身在诗歌美学方面的建构等,以显现《诗刊》对八十年代诗歌创作所起的作用。
The1980s were great years for Chinese contemporary poetry. In such social and cultural context,“Shi-Kan”, a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official journal, had accomplished a lot to leave a profoundinfluence upon the poetry development in1980s.
     The revival of1980s’ poetry was actually preluded in the end of1970s, the time a movement ofideological liberation was rising to accelerate the step of “renaming the art and literature”. Based on“two directions” and “two principles” as a guideline in1979,“Shi-Kan” accordingly made someadjustments in its development with an aim to gear up the prosperity of new poetry creation and buildup the array of new poetry creators. Under the new guideline,“Shi-Kan” indicated a remarkabletransformation by the token of the themes and artistry of poems published. It also shaped the formationof major contributors in1980s from the view of the poet group convened by the journal.
     Reprinting the misty poetry was one of the transformations embodied by Shi-Kan” in the end of1970s. In early1980s, the journal played a pioneer role in the trend of misty poetry and showed itsmagnitude by not only initiating and participating in the storming debate on “Misty Poetry” and “ThreeRises”, but also weighing the thought connotation and art expression of misty poetry published on it.In carding two conflicting views of new and old poetry, a discussion over the clarification of poetics andnon-poetics had made an academic controversy ended up with the ideology of “clean or corruption", inwhich "Shi-Kan” exposed its limitation obviously related to the main stream of ideology and literarysystem. After the trend of misty poetry, the new generation was rising to start a poetry revolution.Under this circumstance,"Shi-Kan” stably and flexibly developed itself with its keen eyes, goodquality and tolerant attitude toward poetic creation, poetic critics, poetic theory, journal design, editingideas, critic articles and seminar, with aim to search for the multiple developments of the poetry trendafter misty poetry.
     In addition to the poetry trend,"Shi-Kan”, as a medium, had also undertaken the tasks of guidingand molding the high-end and ordinary writers through its two significant trademarks of "Youth PoetryParty" and "Correspondence School" as well as envisaged its reader with the items of "Poetry Mailbox"and "Reader Correspondence". All of which had made the poetic ideas and esthetics reach consensusand harmony in reading, writing and editing. In the aspect of circulating poetry, the journal expeditedthe synchronic dissemination by way of advocating poetry recitation and meantime canonized thepoetry through the mechanics of award to facilitate its diachronic inheritance.
     As to the resources outside the country in1980s, the translation of poetry from Russia, EasterEurope, Western Europe and America" by Shi-Kan” had exercised a tremendous influence on thecontemporary poets no matter in the poetic ideas or the expressing method. Other than that, theintroduction of poetry from Taiwan was also accounted for an absolute proportion. In the history of newpoetry disseminated from one side of the cross straits to the other,"Shi-Kan" showed its leading and inciting effect and demonstrated the ups and downs phenomena of poetry development between crossstraits.
     The achievements made by "Shi-Kan" in1980s were in many ways: to embody its views about theprinciple of poetic esthetics and structure through emphasizing realism, retracing cultural root, andpersisting in lyric tradition; to manifest its promotion of poetic cultural system in exploring the poeticlanguage, short poems and narrative poems; to present the poets' life and express their poetic thoughtsvia the journal.
     In this paper, the former three chapters focus on time, respectively discussing the opinion of"renaming the art and literature" under the movement of thought liberation in the end of1970s, the trendof misty poetry as well as the multiple developments of the new poetry after misty poetry. The latterthree chapters examine the influence of "Shi-Kan" on the production and dissemination of poetry in1980s, the introduction of important poetry resources from Taiwan, and the poetic esthetics establishedby "Shi-Kan" itself, with aim to display its leading position in poetry development of1980s.
引文
①该举被“四人帮”视为“文艺黑线回潮”的典型案例,事态严重,几近遭致刊物领导班子改组的厄运。
    ②王光明:2004中国诗歌年选,[M]广州:花城出版社,2005年版,第3页。
    ③中国作协主办有六大期刊:《文艺报》、《诗刊》、《新观察》、《人民文学》、《民族文学》、《小说选刊》。
    ①本刊编辑部:记取教训,在斗争中继续前进,[J]诗刊,1978,(5)
    ②如《与人民同甘苦共命运》、《读新发现的鲁迅诗有感》两篇文章就是借鲁迅的诗作“望文生义”,而其实质便是修正主义的极右路线。
    ③如“四五”运动间,《诗刊》没有转载署名“《人民日报》工农兵通讯员、《人民日报》记者”的捏造事实歪曲民意的报道,而遭致文痞姚文元深夜电话问罪,其间的无奈属于刊物,也属于时代。
    ④程光炜:文学讲稿:80年代作为方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77页。
    ⑤施边:新诗史上的一次盛会,[J]诗刊,1983,(5)
    ②唐晓渡:我所亲历的八十年代《诗刊》,今天是每一天,[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第22页。
    ③王燕生:诗歌改变命运,转引自:梁艳:《今天》(1978-1980年)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第92页。
    ②分属李金发、朱湘、戴望舒、卞之琳、穆旦、艾青、郑敏、废名、陈敬容、杭约赫、唐祈、纪弦、辛笛、袁可嘉、唐湜、郑愁予、洛夫、余光中、杜运燮、蔡其矫。程光炜,洪子诚:朦胧诗新编,[C]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8页。
    ②徐敬亚,孟浪,曹长春,吕贵品编:中国现代主义诗群大观:1986-1988,[C]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页。
    ③此文标题最早见于《当代文艺思潮》要目广告,最终却于《鸭绿江》1988,(7、8)分两期刊载。
    ①邹荻帆:读诗札记,[J]诗刊,1983,(11)
    ①参见洪子诚,刘登翰:中国当代新诗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5页。
    ②洪子诚,刘登翰:中国当代新诗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6页。
    ③此外,五十年代中后期还有两种基本的抒情方式,对后来的诗歌创作产生了长达二、三十年的影响。一是沿袭解放区叙事诗风潮,秉承写实传统,注重实事、实景,在此基础上表现新风貌,抒写新境界,如李季的《玉门诗抄》、闻捷的《天山牧歌》等;一是努力在前两者间进行新的开拓,兼顾外部世界与内心感受,在叙述与抒情间寻求平衡,从具体事物与情境落笔,而非停留于此,从古典诗歌中借鉴“意境”,意在使之获得某种情绪、意态上的升华,如公刘、李瑛、严阵等短诗。参见洪子诚,刘登翰:中国当代新诗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4-25页。
    ①洪子诚、刘登翰:中国当代新诗史(修订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94页。
    ②鲍剑:当代政治抒情诗的嬗变,[J]人文杂志,1991,(3)
    ③张志成:中国现当代政治抒情诗流变论,[J]江西社会科学,2006,(5)
    ④郭小川:月下集·权当序言,[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序言。
    ①参见洪子诚,刘登翰:中国当代新诗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99页。
    ②参见洪子诚,刘登翰:中国当代新诗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97页。
    ③华夫:评郭小川的《望星空》,[J]文艺报,1959,(23)
    ④洪子诚,刘登翰:中国当代新诗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8-29页。
    ⑤类似的作品还有《枣林村集》、《北疆红似火》等。
    ①唐湜:我的诗艺探索,[J]香港文学,1986,(1)
    ②参见洪子诚,刘登翰:中国当代新诗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25页。
    ③齐简:飘满红罂粟的路:关于诗歌的回忆,[A],思想的时代,[C]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年版,第157页。
    ④奚密:从边缘出发,[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06页。
    ⑤直至1980年9月12日,《今天》被北京市公安局根据国家出版物条例(“刊物未经注册,不得出版”)规定停刊。截至停刊,共出9期。“在《今天》上刊发诗歌作品和诗歌评论的作者有北岛、芒克、食指、江河、方含、顾城、田晓青、舒婷、杨炼、严力、齐云、徐敬亚等。《今天》还出版《今天文学资料》3册,‘今天丛书’4种:芒克诗集《心事》,北岛诗集《陌生的海滩》,江河诗集《从这里开始》,艾珊(北岛)中篇小说《被动》。”参见程光炜,洪子诚:朦胧诗新编,[C]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325页。
    ⑥北岛:致读者,[J]今天,1978,(1)
    ①徐敬亚:奇异的光,[J]今天,1979,(9)
    ②廖亦武:中国20世纪70年代地下诗歌遗照,[M]乌鲁木齐:新疆青少年出版社,1999年版,317页。
    ①参见李桂花:1979:胡耀邦平息“歌德”与“缺德”争论风波,[J]党史博采,2009,(8)
    ②8月2日,在上海同时有两个座谈会较为瞩目,一是由巴金主持,多达50人与会的上海市文联举办的座谈会,一是上海《戏剧艺术》编辑部和《上海戏剧》编辑部组织的主体参与者为戏剧界人士的座谈会。稍后,8月中旬始,上海市委宣传部又召集本市文艺界各方代表及文化部和江、浙、鲁、皖、赣、闽等六兄弟省份的文联负责人座谈,一边倒的呼声更加坚定了文艺界工作者解放思想、大胆探索的信心。几乎同一时期,首都《文艺报》、《文学评论》联合召开80人规模的大型座谈会,以“深入批判《林彪委托江青召开的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繁荣文艺事业”为主题,提醒大家不要低估流毒余孽的负面影响,提倡创作繁荣社会主义文艺的好作品,与会者涉及从事文学创作与评论的作者、理论研究者、编辑等。还有更大范围的座谈会在12家省级文艺期刊编辑部间联合召开,与会者揭露、批判了极“左”路线的危害,鼓励大家要认清新时期的大好形势,用事实说话。参见李桂花:1979:胡耀邦平息“歌德”与“缺德”争论风波,[J]党史博采,2009,(8)。
    ③参见李桂花:1979:胡耀邦平息“歌德”与“缺德”争论风波,[J]党史博采,2009,(8)。
    ④刘湛秋:评《谈“飞”》,[J],诗刊,1979,(9)
    ⑤池北偶:“歌德派”画像,[J],诗刊,1979,(10)
    ⑥艾克恩:说真话抒真情是诗的生命,[J],诗刊,1979,(12)
    ①刘锡诚:在文坛边缘上——编辑手记,[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22-225、218-249页。
    ②朱立元,王文英:真的感悟,[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第124-162页。
    ③邱明正:一个不精确的口号,[J]上海文学,1979,(8)
    ④曾繁仁:应该完整地准确地理解“文艺是阶级斗争的工具”的理论,[J]上海文学,1979,(8)
    ⑤李方平:真实性、公式化与文艺为阶级斗争服务,[J]上海文学,1979,(9)
    ⑥如1979年10月庆祝建国30周年学术讨论会,该讨论会由中国社科院、教育部和北京市委联合举办,其重要议题之一便是就“文艺为政治服务”、“文艺从属于政治”进行讨论,与会者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对之持有异议。见傅惠整理:有关文艺与政治问题的几种意见,[J]文学评论,1980,(1)
    ⑦刘锡诚:在文坛边缘上——编辑手记,[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49页。
    ⑧同上,第117页。转引自:中国新文艺大系(1976-1978):理论一集(上卷)导言,[C]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年版,第3页。
    ①曾繁仁:中国新时期文艺学史论,[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6页。
    ②周扬:解放思想,真实地表现我们的时代,[J]文艺报,1981年(4)
    ③这群19世纪的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坚持文学须描摹生活,要像镜子似的再现生活。
    ①何西来:人的重新发现——论新时期的文学潮流,[J]红岩,1980,(3)
    ②钱谷融:论“文学是人学”一文的自我批判提纲,[J]文艺研究,1980,(3)
    ③俞建章:论当代文学创作中的人道主义潮流——对三年来文学创作潮流的回顾,[J]文学评论,1981,(1)
    ④朱光潜:关于人性、人道主义、人情味和共同美感,[J]文艺研究,1979,(3)
    ⑤转引自:中国新文艺大系(1976-1978):理论一集(上卷)导言,[C]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年版,第4页。
    ⑥如毛泽东在谈到文艺批评的标准时毫不含糊:“任何阶级社会中的任何阶级,总是以政治标准放在第一位,艺术标准放在第二位的。”见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版,第866页。
    ⑦如《正名》中强调:“解决文艺与生活的关系,主要是为了求得真的价值;解决文艺与政治的关系,主要是为了求得善的价值;在真和善的基础上,还要解决内容与形式的关系,这是为了求得美的价值。……文艺所追求的真,不是感念的真,而是艺术形象(主要是人物形象)的真;文艺所追求的善,不是政治的或道德的说教,而是把强烈的、代表人民的爱与憎熔铸在艺术形象的创造中;文艺所追求的美,也不是纯形式的美,而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真善美的统一。”见《上海文学》评论员:为文艺正名,[J]上海文学,1979,(4)
    ①《文艺报》编辑部:从美学角度加强文艺批评的讨论,[J]文艺报,1981,(2)。该文同时见诸《文艺研究》1981年的第2期。
    ②参见韩伟,杨晓燕:政治解冻与文学批评生命的获得——新时期之初文学理论与批评研究(1979-1984),[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
    ③杜书瀛、张婷婷:文艺与政治——为文艺正名,[J]淄博学院学报,2000,(3)
    ④邓小平: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辞,[N]人民日报,1979年10月31日,第1版。
    ⑤白桦:五点和诗有关的感想,[J]诗刊,1979,(3)
    ①作为毛泽东思想的“忠诚”的“宣传者、解说者、应用者”,他最先在1949年7月第一次文代会上作了《新的人民的文艺》(该文最初刊发于1949年第1期的《人民文学》创刊号)的报告,正式提出“文艺为政治服务”的口号。参见周扬:一要坚持,二要发展,[A]周扬文集(第五卷),[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405页。
    ②本段引文参见郑伯农:青史凭谁定是非——关于第四次文代会的一段“内幕”,[J]文艺理论与批评,1989,(1)
    ③邓小平:目前形势和任务,[A]导言,中国新文艺大系(1976-1978):理论一集(上卷)[C]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第3页。
    ④胡乔木当时主持意识形态工作。
    ⑤朱献贞:周扬与“文艺为政治服务”口号的提出与“终结”,[J]文艺争鸣,2008,(10)
    ⑥周扬:继往开来,繁荣社会主义新时期的文艺,[A]周扬文集(第五卷),[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87-288页。
    ⑦黎之:文坛风云录,[M]郑州:河南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292页。
    ①周扬:进一步解放思想,搞好教育科学研究,[A]周扬文集(第五卷),[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87-288页。
    ②该讲话引发了新时期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的争论,被认为是其思想发生巨大转变的节点,自此开始周扬对自己早期种种批判运动进行反思,其有关言论最终导致了1983年的“清污”风波。
    ③周扬:解放思想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A]周扬文集(第五卷),[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344-346页。
    ④以上参见朱献贞:周扬与“文艺为政治服务”口号的提出与“终结”,[J]文艺争鸣,2008,(10)
    ⑤郑伯农:青史凭谁定是非——关于第四次文代会的一段“内幕”,[J]文艺理论与批评,1989,(1)
    ⑥同上
    ⑦参见汤学智:建国以来有关文艺与政治关系问题的讨论概况,[J]文艺理论研究,1981,(1)
    ⑧如八十年代初期针对叶文福、曲有源、熊召政等人部分诗作的抨击,便“表明了‘左’的思潮依然若隐若现地干扰着新诗的发展”。参见杨四平:中国新诗理论批评史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174页。
    ①王震还用拐杖敲着地板说:“好嘛!我就是个专门平反的副总理!这话我在郭苏(郭小川)追悼会上说了一次,现在还要说……”(贾漫:诗人贺敬之下,[M]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第56页)
    ②特派记者:为四个现代化的伟大进军谱写雄壮的进行曲——《诗刊》召集全国诗歌创作座谈会,[N]人民日报,1979年2月3日。
    ③马克斯韦伯将之称作“怯魅”。
    ④“四化”即“四个现代化”(指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以及科学技术的现代化),由周恩来在第三届全国人大第一次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正式提出,那是1964年。十四年后,在对“文革”时期极左路线进行了持续近两年的疾风暴雨式批判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宣布:“全国范围的大规模的揭批林彪、‘四人帮’
    ①李瑛:早春——献给1978年的第一个组诗,[J]诗刊,1978,(2)
    ②本刊记者:要为“四化”放声歌唱,[J]诗刊,1979,(3)
    ③参见庄莹:1979年的《诗刊》,[D]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第19页。
    ④柯岩:为新诗和文艺队伍说几句话,[J]诗刊,1979,(12)
    ①徐迟:新诗与现代化,[J]诗刊,1979,(3)
    ②田志凌,对话邵燕祥,[N]南方都市报,2008年7月20日。
    ③刘锡诚记录整理:真理标准讨论与新时期命运——《人民文学》《诗刊》《文艺报》1978年10月编委联席会议纪要,[J]南方文坛,1999,(1)
    ③[法]狄德罗著,陆达成译:论戏剧艺术(上),文艺理论译丛,[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156页。
    ④其实更早的是《文汇报》在1978年4月30日刊发了他的新作《红旗》。
    ⑤参见庄莹:1979年的《诗刊》,[D]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第40页。
    ⑥“归来派”的指称既缘于老诗人的“重返”,也与八十年代初期一系列不约而同以“归来”命名的诗作有关(包括艾青的诗集《归来的歌》与流沙河的《归来》、梁南的《归来的时刻》等诗)。显然,“归来”在这一特殊时期,俨然已成为一种诗坛现象、一个具有普泛性的诗歌主题。
    ⑦田志凌:对话邵燕祥,[N]南方都市报,2008年7月20日。
    ③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09页。
    ④田志凌:对话邵燕祥,[N]南方都市报,2008年7月20日。
    ①唐晓渡,西川:当代国际诗坛IV[C]北京:作家出版社,2008年,第279页。
    ②阿红整理:关于新诗的一次民意测验,[J]鸭绿江,1980,(2)该调查显示,在发表于1979年的诗歌中,广大读者最喜欢的前十篇里有6篇见诸《诗刊》,“说真话、抒真情”无疑是这些诗作的共同特征。
    ③朱先树:生活与诗情,[J]诗刊,1979,(2)
    ④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09页。
    ①王燕生:一段不该淡忘的诗歌史,[N]新京报,2004年11月18日。
    ②贺敬之:中国的十月,[J]诗刊,1976(11)
    ③这封占了长长的11个页码的信,《诗刊》也供给《人民日报》,连载了两天。
    ④艾青:历史的尊严,[J]诗刊,1980,(3)
    ②参见庄莹:1979年的《诗刊》,[D]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第32页。
    ③自1978年“文革”被官方地定性为“一场由领导者发动的被反革命集团所利用,给党和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A]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24页)始,大众终于获得了明确的控诉对象而使积怨已久的怨怼情绪得到了发泄,而张志新个案则助力反思浪潮掀起更大波澜。
    ④李瑛:歌李成文,[J]诗刊,1979,(5)
    ⑤李瑛:担架,[J]诗刊,1979,(5)
    ①李瑛:早春——献给1978年的第一个组诗,[J]诗刊,1978,(2)
    ②张学梦:现代化和我们自己——写给和我一样对“四化”无知的人们,[J]诗刊,1979,(5)
    ③贺敬之:贺敬之诗选·自序,[J]当代,1979,(2)
    ④艾青:诗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38页。
    ①金煜:白衣飘飘的朦胧诗年代,[N]新京报,2008年12月13日。
    ②白桦:五点和诗有关的感想——在诗歌创作座谈会上的发言,[J]诗刊,1979,(3)
    ①艾青:诗论,[J]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160页。
    ①此后,《星星》、《芒种》、《上海文学》、《萌芽》、《长江文艺》、《福建文学》等等文学刊物纷纷开始关注朦胧诗,顾城、杨炼、舒婷、梁小斌、江河等朦胧诗代表人物陆续在这些文学刊物崭露头角。
    ②[美]赫·马尔库塞著;绿原译:现代美学析疑,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年版,第2页。
    ③严辰:写在“新人新作小辑”前面,[J]诗刊,1980,(4)
    ④该六首小诗发表后,读者纷纷作出多样解读。方冰在1981年1月28日《光明日报》第4版将其《远和近》、《生活》等四首诗评价为“作者看不清前途究竟怎样,于是便朦胧起来”,“是作者对于生活失去坚定的信念,追求自由化”,“是脱离集体的,脱离社会的,无限膨胀的自我表现”。迫于舆论压力,顾城不得已而为之地在1981年10月号的《星星》诗刊发表了自己对这六首诗的解读。
    ⑤[法]瓦雷里:论诗;[A]黄晋凯,张秉真,杨恒达,象征主义意象派,[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73页。
    ⑥孙犁,读柳荫诗作记,[J]诗刊,1982,(5)
    ①编者按:“问题讨论”专栏(1),[J]诗刊,1980,(8)
    ②章明:令人气闷的“朦胧”,[J]诗刊,1980,(8)
    ③晓鸣:诗的深浅与读诗的难易,[J]诗刊,1980,(8)
    ④李元洛:鉴往知今一议,[J]诗刊,1980,(9)
    ⑤杜运燮:我心目中的一个秋天,[J]诗刊,1980,(9)
    ⑥张炯:也谈诗的“朦胧”及其他,[J]诗刊,1980,(10)
    ⑦这种写作上的“同情—引导”模式公刘在先已使用过。见公刘:新的课题——从顾城同志的几首诗谈起,[J]星星,复刊号,1979年10月。该文被《文艺报》在1980年第1期加“编者按”转载,“怎样对待像顾城同志这样的一代文学青年?他们肯于思考,勇于探索。但他们的某些思想、观点,又是我们所不能同意,或者是可以争议的”,要对他们“加以正确的引导和实事求是的评价”。
    ⑧顾工:两代人——从诗的“不懂”谈起,[J]诗刊,1980,(10)
    ⑨先树:关于所谓“朦胧诗”问题讨论的来稿综述,[J]诗刊,1980,(11)
    ①谢冕:失去了平静以后,,[J]诗刊,1980,(12)
    ①参见王尧:“三个崛起”前后——新时期文学口述史之二,[J]文艺争鸣,2009,(6)
    ②孙绍振: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J]诗刊,1981,(3)
    ③程代熙:评《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J]诗刊,1981,(4)。
    ④王尧:“三个崛起”前后——新时期文学口述史之二,[J]文艺争鸣,2009,(6)
    ①闻山:提倡“表现我”有害,[J]诗刊,1982,(7)
    ②徐敬亚:诗二首(小序),[J]诗刊,1980,(10)
    ③林希:“新的,就是新的”吗?—评徐敬亚的一个观点,[J]诗刊,1983,(10)
    ④程代熙:给徐敬亚的公开信,[J]诗刊,1983,(11)
    ①该段参见王尧:“三个崛起”前后——新时期文学口述史之二,[J]文艺争鸣,2009,(6)
    ②柯岩:关于诗的对话——在西南师范学院的讲话,[J]诗刊,1983,(12)
    ③该文经由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张光年、副书记冯牧以及诗坛老将艾青、臧克家等把关。
    ④柯岩以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与《诗刊》副主编双重身份主持了此次会议。
    ⑤吕进:开创一代新诗风——重庆诗歌讨论会综述,[J]诗刊,1983,(12)
    ⑥编者按,[J]诗刊,1983,(12)
    ①这是郑伯农在重庆诗歌讨论会上的书面发言,刊于《诗刊》1983年12月号。
    ②丁国成:获奖作品、评论简评,[J]诗刊,1984,(4)
    ③诗刊社在其创刊50周年的刊物纪要中,将之略而不提。参见《诗刊》纪要,[J]诗刊,2007,(1)
    ④当时的国家级文学刊物极少,只有《人民文学》、《诗刊》等有限几种。
    ⑤陈思和:写在子夜,[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1页。
    ②柯岩:关于诗的对话——在西南师范学院的讲话,[J]诗刊,1983,(12)
    ③田志凌:对话邵燕祥,[N]南方都市报,2008年7月20日。创刊于1980年9月的诗歌理论。
    ④柯岩:关于诗的对话——在西南师范学院的讲话,[J]诗刊,1983,(12)
    ⑤参见孙绍振,张伟栋:孙绍振访谈:我与“朦胧诗”论争,[J]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10,(2、3)
    ⑥艾青:与青年诗人谈诗,[J]诗刊,1980,(10)
    ⑦臧克家:关于“朦胧诗”,[J]河北师院学报,1981,(1)
    ⑧转引自柯岩:关于诗的对话——在西南师范学院的讲话,[J]诗刊,1983,(12)
    ①谢冕:20世纪中国新诗:1978-1989,[J]诗探索,1995,(2)
    ②钱钟书,写在人生边上·人生边上的边上·石语,[M]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333页。
    ③刘登翰:一股不可遏制的新诗潮,[J]福建文艺,1980,(12)
    ④转引自孙绍振: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J]诗刊,1981,(3)
    ⑤舒婷:诗三首(小序),[J]诗刊,1980(10)
    ⑥转引自罗振亚:20世纪中国先锋诗潮,[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159页。
    ⑦转引自孙绍振: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J]诗刊,1981,(3)
    ⑧刘登翰:一股不可遏制的新诗潮,[J]福建文艺,1980,(12)
    ①艾青:与青年诗人谈诗,[J]诗刊,1980,(10)
    ②同上
    ③柯岩:关于诗的对话——在西南师范学院的讲话,[J]诗刊,1983,(12)
    ④孙绍振:恢复新诗根本的艺术传统,[J]福建文艺,1980,(4)
    ⑤查建英:八十年代访谈录,[M]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74页。
    ⑥徐国源:论朦胧诗对中国现代诗的贡献,[J]文艺争鸣,2009,(1)
    ①参见谭楚良:中国现代派文学史论,[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7年版,第1-14页。
    ②杨匡汉:中国新诗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90-391页。
    ③谢冕:回顾一次写作:《新诗发展概况》的前前后后,[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97页。
    ④徐敬亚:崛起的诗群,[J]当代文艺思潮,1983(1)
    ⑤岳洪治:朦胧的虹影——读《朦胧诗二十五年》,[J]《全国新书目》2002年,(10),第9页。
    ⑥程代熙:评《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J]诗刊,1981,(4)
    ①参见柯岩:关于诗的对话——在西南师范学院的讲话,[J]诗刊,1983,(12)
    ②臧克家:漫忆四十年前的诗歌运动(下),[J]诗刊,1982,(6)
    ③江河创作,吴思敬点评:让我们一起奔腾吧——献给变革者的歌,[J]上海文学,1981,(3);诗探索,1981,(4)转载。
    ④此二人都是《诗刊》的编委。
    ⑤程光炜:文学讲稿——八十年代作为方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53页。
    ⑥李德润、李光茹:臧克家谈要站在清除精神污染斗争前列,新华社北京10月29日电,[J]诗刊,1982,(6)
    ①唐晓渡:真是临到一个“高速公路的时代了”,[N]经济观察报,济南,2006-8-28,(8)
    ②参见孙绍振:孙绍振访谈:我与“朦胧诗”论争,[J]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10,(2、3)
    ③艾青:从“朦胧诗”谈起,[N]文汇报,1981-5-12
    ④[德]哈贝马斯著,曹卫东等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222页。
    ①《经济日报》记者:艾青谈清除精神污染,[N]经济日报,1983年11月1日;转载于[J]诗刊,1983,(12)
    ③艾青:与青年诗人谈诗,[J]诗刊,1980,(10)
    ⑤曾获诺贝尔文学奖与斯大林奖等多种国际大奖,在世界上享有盛誉。
    ⑥艾青:在京部分诗人谈当前诗歌创作,[J]文艺报,1981,(16)
    ⑦参见田志伟:朦胧诗纵横谈,[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59-160页。
    ⑧参见孙绍振,张伟栋:孙绍振访谈:我与“朦胧诗”论争,[J]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10,(2、3)
    ①洪子诚,刘登翰:中国当代新诗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373-374页。
    ①[美]叶维廉:中国诗学,[M]北京:三联书店,1992年版,第273-274页。
    ①[德]恩斯特·卡西尔著,甘阳译:人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第234页。
    ②老木:青年诗人谈诗,[M]北京:北大五四文学社,1985年版,第16页。
    ①钱钟书,谈艺录,转引自[J]读书,1981,(11)
    ①洪子诚,刘登翰:中国当代新诗史(修订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90页。
    ②舒婷:这也是一切——答一位青年朋友的《一切》,[J]诗刊,1979,(7)
    ③洪子诚,刘登翰:中国当代新诗史(修订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04页。
    ①刘登翰:一股不可遏止的新诗潮——从舒婷的创作和争论谈起,姚家华编选:朦胧诗论争集,[C]北京:学苑出版社,1989年,第64页。
    ②如邵燕祥和柯岩对待朦胧诗持有迥异的立场与态度。
    ③谢冕、刘登翰、吴思敬等诗评家主张以“新诗潮”而非“朦胧诗”称谓这些诗。在论争喧嚣过后,谢冕仍对这一命名的历史偏见耿耿于怀:“诗的‘朦胧’理所当然地意味着不合常规的‘古怪’,单单是这样一个称呼,就反映了深刻的情感和认识距离,证明了我们面临的本世纪末诗的重新崛起与本世纪初诗的女神们的创造之间横亘着多么大的‘裂谷’”。参见谢冕:断裂与倾斜:蜕变期的投影,[J]文学评论,1985,(5)
    ①周瓒:当代文化英雄的出演与降落,[A谢冕等:新诗评论:第1辑,[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本文暂以“后朦胧”诗潮宽泛地指称朦胧诗后的诗潮,并不再特地用引号标注。
    ①高名潞:墙,中国当代艺术的历史与边界,[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0-41页。
    ②韩东:长兄为父,[J]作家杂志,2003,(8)
    ③指其刊发于《深圳青年报》1986年10月14日的《诗的贫困和贫困的诗人》一文。
    ④舒婷:潮水已经漫到脚下,[J]当代文艺探索,1987,(2)
    ⑤[美]哈罗德·布鲁姆著,徐文博译:影响的焦虑,[M]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4页。
    ①邹荻帆:待认识的群星——读“无名诗人作品专号”,[J]诗刊1984,(10)
    ②邵燕祥:变革中的中国新诗一瞥——1985年10月13日在香港大屿山“作家交流营”的发言,[J]诗刊,1985,(12)
    ③此前一期9月号头条位置发表的《龙灯舞》就是一位21岁大学理科毕业生的处女作。
    ④鲁迅:这个与那个,转载于邵燕祥:编后,[J]诗刊1984,(10)
    ①丁国成:赞“勘探者”——《青年诗页》读后,[J]诗刊1985,(5)
    ②王燕生,雷霆:第六届“青春诗会”侧记,[J]诗刊,1986,(9)
    ③刘登翰,洪子诚:中国当代新诗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446页。
    ④王一川: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大师文库(诗歌卷)[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4年版。转引于子张:“第三代诗歌”的文体走向[J]泰安师专学报,2000,(1)
    ⑤欧阳江河:1989后国内诗歌写作:本土气质、中年特征和知识分子身份,[A]站在虚构这边,[C]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49-50页。
    ①陈光孚:拉丁美洲当代诗界见闻,[J]诗刊,1985,(4)
    ②袁可嘉:八十年代的英美诗坛,[J]诗刊,1985,(4)
    ③唐晓渡:我所亲历的八十年代《诗刊》,[A]今天是每一天,[C]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第23页。
    ④邹荻帆:致“青春诗会”诗友,[J]诗刊,1985,(12)
    ①唐晓渡:我所亲历的八十年代《诗刊》,[A]今天是每一天,[C]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第17页。
    ③唐晓渡,“朦胧诗”之后:二次变构和“第三代诗”[A]唐晓渡诗学论集[C],北京:中国诗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76页。
    ④唐晓渡:唐晓渡诗学论集[C],北京:中国诗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后记。
    ⑤邵燕祥:变革中的中国新诗一瞥——1985年10月13日在香港大屿山“作家交流营”的发言,[J]诗刊,1985,(12)
    ①即一个是全国诗歌界及广大读者,一个是编辑部。
    ②参见本刊记者:《诗刊》编辑谈《诗刊》——记《诗刊》编辑部的一次谈心会,[J]诗刊,1986,(6)
    ③丁国成:诗与时代共腾飞,[J]诗刊,1986,(7)
    ①刘湛秋:接受读者的选择,[J]诗刊,1987,(1)
    ②从1988年1月号开始,诗刊社在诗作的编排上更加注意兼容并蓄,各个年龄层次诗人的各种诗艺品种与风格追求都繁而有序地在《诗刊》得到了展示。
    ③朱琅:花的启迪——读诗杂感,[J]诗刊,1987,(9)
    ①徐敬亚:圭臬之死(上),[J]鸭绿江,1988,(7)
    ②同上
    ③梁小斌:诗人的崩溃,中国诗坛1986’现代诗群体大展,《深圳青年报》、《诗歌报》主办。需要说明的是,该文早在八十年代前期便已写就。转引自孙基林:文化的消解:第三代诗的意义,[J]青年思想家,1990,(4)
    ④梁小斌:致吴思敬老师,[J]星星诗刊,1986,(9)
    ⑤参见张桃洲:现代汉语的诗性空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01-202页。
    ①杨炼:智力的空间,[A]谢冕、唐晓渡主编:磁场与魔方,[C]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年,第126页。
    ②肖驰:《太阳和他的反光》的反光,[J]文学评论,1985,(5)
    ③杨炼:毋庸讳言,[J]诗刊,1988,(1)
    ④因为那只是他进入真正写作的第一步,纯属练笔之作,在他看来,真正的写作始于1982年,并不是因为之前的诗歌中政治性因素多,“我觉得诗歌可以处理任何题材,从政治到风景到爱情到性,这不重要,重要的是怎么处理,怎么超越任何一个题材,把它写出诗歌应有的存在的深度。我觉得我在一九八二年以前处理不好这些东西,所以那些诗显得社会性很表面,比较肤浅”。参见张学昕:“后锋”写作及其他——诗人杨炼、唐晓渡访谈录,[J]当代作家评论,2009,(4)
    ①石光华:面对诗歌大浪潮,[J]诗刊1988,(10)
    ②徐敬亚,孟浪:整体主义艺术宣言,[A]中国现代主义诗群大观(1986-1988),[C]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30页。
    ③野渡:反文化:返归本真世界,[J]百家,1989,(1)
    ④刘晋锋:欧阳江河:八十年代像场天花,[N]新京报,2006年2月23日。
    ⑤虞金星:八十年代:诗歌十年——欧阳江河访谈录之一,[J]星星(理论版),2008年,(8)
    ①刘晋锋:欧阳江河:八十年代像场天花,[N]新京报,2006年2月23日。
    ②海子毫不讳言杨炼、江河对其的影响。海子:诗学:一份提纲[A]海子诗全编,[C]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第896页。
    ②刘翔:那些日子的颜色——中国当代抒情诗歌,[M]学林出版社,2003年版,第144-145页。
    ③周伦佑:“第三浪潮”与第三代诗人,[J]诗刊,1988,(2)
    ④周伦佑:红色写作,[A]周伦佑诗选,[C]广州:花城出版社,2006年版,第175页。
    ⑤于坚:抱着一块石头沉到底——答陶乃侃问,[A]拒绝隐喻,[C]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16页。
    ①韩东:奇迹和根据,[J]诗刊,1988,(3)
    ②韩东:诗人与艺术史,[J]山花,1989,(2)
    ①韩东:自传与诗见,[N]诗歌报,1988年7月6日。
    ②洪子诚:《第三代诗新编》序,[A]第三代诗新编,[C],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第9页。
    ①翟永明:黑夜的意识,[A]磁场与魔方,[C]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41-142页。
    ②伊蕾:选择和语言,[J]诗刊,1989,(6)
    ①翟永明:“女性诗歌”与诗歌中的女性意识,[J]诗刊,1989,(6)
    ②李小雨:失却女性,[J]诗刊,1989,(6)
    ③伊蕾:选择和语言,[J]诗刊,1989,(6)
    ④刘涛:灵魂活动的方式,[J]诗刊,1989,(6)
    ⑤谢冕:中国的青春,[J]诗刊,1985,(6)
    ⑥事实上,一年一度的“青春诗会”不啻为“青年诗歌节”,其促进新诗的变革与发展的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愈发显示出了它的价值。关于“青春诗会”的论述,详见本文第四章第一节。
    ①彼时文坛上的“三论”(即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和结构主义等方法讨论相当热烈。
    ②谢冕:自我加入的期待,[J]诗刊,1985,(12)
    ③黄子平:“诂”诗和“悟”诗,[J]诗刊,1985,(11)
    ④程代熙:一元化和多样化,[J]诗刊,1985,(11)
    ⑤孙绍振:从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的科学化开始,[J]诗刊,1985,(12)
    ⑥刘士杰:打破单一的思维模式,[J]诗刊,1985,(12)
    ⑦宋垒:借用与化用,[J]诗刊,1985,(12)
    ⑧吴思敬:用心理学的方法追踪诗的精灵,[J]诗刊,1985,(11)
    ⑨严迪昌:诗歌研究方法散论,[J]诗刊,1985,(11)
    ⑩杨匡汉:批评主体的开放意识,[J]诗刊,1985,(11)
    11丁国成:选家与诗家,[J]诗刊,1985,(11)
    ①黄子平:和诗共同着命运,[J]诗刊,1986,(1)
    ②唐晓渡:我所亲历的八十年代《诗刊》,[A]今天是每一天,[C]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第23页。
    ③鲁枢元:诗与人俱在——读《诗刊》1月号《青春诗论》随感,[J]诗刊,1986,(2)
    ①参见:青春诗话,[J]诗刊,1986,(11)
    ②分别是:《序<南方城市诗选>》、《关于探索的议论——<探索诗选>代序》、《关于现实主义诗歌的对话》。
    ③公刘:关于现实主义诗歌的对话,[J]诗刊,1986,(5)
    ④洪子诚,刘登翰:中国当代新诗史(修订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08页。
    ⑤刊首语,[J]诗刊,1988,(1)
    ①贺桂梅:挪用与重构——80年代文学与五四传统,[J]上海文学,2004,(5)
    ②黎焕颐:传统不能跛脚,[J]诗刊,1988,(1)
    ③[香港]犁青:回归传统的台湾现代诗——简介台湾现代诗的发展和现状,[J]诗刊,1988,(12)
    ④参见唐晓渡:开拓新诗批评和研究的新局面——部分在京诗歌评论家、理论家座谈纪要,[J]诗刊,1985,(9)
    ⑤十七家诗刊、诗报分别是:《诗刊》、《星星》、《诗探索》、《绿风》、《百泉》、《琥珀诗报》、《诗歌报》、《青年诗人》、《诗人》、《诗林》、《青年诗刊》、《当代诗歌》、《诗神》、《诗潮》、《华夏诗报》、《中外诗坛报》、《黄河诗报》
    等(大体以创刊时间先后为序)。
    ①王燕生:交流经验互相支持繁荣诗歌的一次盛会——诗刊、诗报负责人座谈会纪实,[J]诗刊,1985,(7)
    ②臧克家、牛汉、朱子奇、刘再复、刘湛秋、任洪渊、严辰、李瑛、李黎、张志民、邵燕祥、吴思敬、吴家瑾、陈敬容、郑敏、杨炼、杨匡汉、袁可嘉、绿原、屠岸、谢冕、蔡其矫等出席了会议。
    ③童芜:为了诗的繁荣——一次诗歌座谈会的摘记,[J]诗刊,1985,(4)
    ④苗雨时:一次自由的对话,[J]诗刊,1986,(1)
    ⑤除诗刊社的部分编辑,吕进、陈良运、袁忠岳、古远清、阿红、黄邦君、陈绍伟、刘强、胡天风、蒋维扬、叶橹、朱子庆等人与会。
    ⑥丁巴:座谈新时期十年诗歌,[J]诗刊,1986,(2)
    ①唐晓渡:我所亲历的八十年代《诗刊》,[A]今天是每一天,[C]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第27页。
    ②诗讯,[J]诗刊,1987,(1)
    ③杨黎:灿烂——第三代人的写作和生活,[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④钱光培:北京诗人诗评家汇聚一堂研讨中国新诗的走向,[J]诗刊,1987,(12)
    ①晓渡:乱花迷眼论新诗,[J]诗刊,1988,(8)
    ②杨子敏:多样与自由,[J]诗刊,1988,(8)
    ①参见马大康,周启来:文学理论关键词:“文学创造”与“文学生产”,[J]江海学刊,2010,(3)
    ②李永平:文学传播学论纲,[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0,(5)
    ③孙玉石:文学生产和传播与文学原生态场域联系之视野,[J]郭沫若学刊,2012,(4)
    ④本节已以《诗潮中的弄潮儿——论<诗刊>与“青春诗会”》为题,发表于《扬子江评论》2012年第3期。
    ①严辰:写在《新人新作小辑》前面,[J]诗刊,1980,(4)
    ②王燕生:青春的聚会——诗刊社举办的“青年诗作者创作学习会”侧记,[J]诗刊,1980,(10)
    ③同上
    ④“我像一只火鸡一样,瓦片渣、碎玻璃、烟头都吃。古代的、外国的,能吃的都吃,消化不了的,拉出来。”见王燕生:“青春诗会”二十年,[J]诗刊,2008,(8)
    ①然而也有些许不太和谐的杂音,如个别学员的拒绝“被引导”,详见本文第二章有关内容。
    ②诗会作品梁小斌《雪白的墙》、张学梦《前进,二万万!》、叶延滨《干妈(叙事组诗)》、舒婷《暴风过去之后》等诗在《诗刊》1980年10月号以“青春诗会”为总题刊出。
    ③每位作者就诗、诗创作、诗会都谈了点感想。
    ④指艾青的《与青年诗人谈诗》与冯牧的《门外诗谈》等。
    ⑤指王燕生的《青春的聚会》。
    ⑥关于“朦胧诗”的命名,尽管并不规范,也较多歧义,但它确由1980年8月号《诗刊》上刊载的章明的《令人气闷的“朦胧”》一文延用开来。
    ⑦即北岛、舒婷、顾城、江河、杨炼。
    ⑧据芒克回忆,《今天》停刊之时,他们发了一百多封呼吁信,写给中国作协重要的作家,但没有一个人站出来,因此他没有参与《诗刊》的任何事情。参见金煜:白衣飘飘的朦胧诗年代,[N]新京报,2008年12月13日。
    ①洪子诚,刘登翰:中国当代新诗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407页。
    ②当时《诗刊》发行量最多时达54万册。
    ③金煜:白衣飘飘的朦胧诗年代,[N]新京报,2008年12月13日。
    ④洪子诚,刘登翰:中国当代新诗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411页。
    ⑤王燕生、雷霆:第六届“青春诗会”侧记,[J]诗刊,1986,(11)
    ①洪子诚,刘登翰:中国当代新诗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438页。
    ②前记,[J]倾向,1988,(1)。《倾向》,(Tendency),前身为中国诗人贝岭、老木、西川、陈东东等人1988年创办于北京的地下诗刊,后停刊。1993年,《倾向》作为流亡的文学和人文思想刊物在美国波士顿创刊,由流亡美国的贝岭、石涛和在中国大陆的孟浪、陈东东创办。参见互动百科,[OL]http://www.baike.com/wiki/%E3%80%8A%E5%80%BE%E5%90%91%E3%80%8B
    ③王燕生,北新:求异存同各领风骚,[J]诗刊,1987,(11)
    ④田志凌:对话邵燕祥,[N]南方都市报,2008年7月20日。
    ①后来他加入中国作协这一官方组织也就不足为怪了。
    ②李小雨:新叶,在初夏歌唱——1983年“青春诗会”读后,[J]诗刊,1983,(8)
    ③伊蕾:独身女人的卧室·后记,[M]桂林:漓江出版社,1988年版,后记。
    ④唐晓渡:中国当代实验诗选·序,[C]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序。
    ①参见董辑:什么是诗歌,什么又是垃圾,[OL]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bd73ed0102e4ow.html
    ②舒婷:遥想青春诗会“英雄”排座次,[N]北京青年报,2001年6月12日。
    ③“从臧克家、李季、张志民、严辰、邹荻帆到杨子敏、高洪波,40多年来,《诗刊》的主编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更替,但不断从青年中发现新锐,为中国诗坛培养新人,却一直被当作《诗刊》义不容辞的责任。……‘青春诗会’激励鼓舞了一群又一群一代又一代诗人的成长、发展和成功。所以,‘青春诗会’博得了‘诗界黄埔军校’的美誉。”(苗春:青春的聚会——“青春诗会”十八周年纪念,[N]人民日报·海外版,1998年4月1日)
    ④本刊记者王燕生、北新:求异存同各领风骚——第七届“青春诗会”拾零,[J]诗刊,1987,(11)
    ①很多人将食指认作是“文革诗歌第一人”(见宋海泉:白洋淀琐忆[A],廖亦武:沉沦的圣殿,[C]乌鲁木齐:新疆青少年出版社,1999年,第237页),认为他“影响了一个诗潮和一个诗歌时代”(孙基林:隐秘的成长——新诗潮崛起前几个必要的节点,[J]理论学刊,2004,(12))。
    ②宗鄂:《诗刊》的一份“简报”,[J]诗刊,2006,(3)上半月刊
    ①即以公开报道引起民众的注意,并藉由舆论中的民意对事件产生约束力,是一种由外而内的横向路径,体现的是民主。
    ②金煜:白衣飘飘的朦胧诗年代,[N]新京报,2008年12月13日。
    ③甚至有人对自己被诗刊社相中激动得难以置信,如第六届便有此例。
    ④诗刊社创办全国青年诗歌刊授学院招生通知,[J]诗刊,1984,(9)
    ①他们来自于北京市的高校、报刊社以及出版社。
    ②宗鄂:守护诗的家园,[J]诗刊,2004,(11)
    ③刊院的刊物从《未名诗人》、《青年诗人》、《新诗人》到后来的《校园版》,丰硕的精神果实滋养着他们,夫复何求!
    ④九十年代还有简人、代薇、大卫、邹汉明等人。
    ①至2004年刊授成立20周年时,经挑选参加“青春诗会”的已近百人,约占诗会总人数的三成,另有200余中青年诗人经由刊授打造,现仍活跃于当代诗坛。而这二十年来经过刊授培训的已达12万余人次,数目之庞大,令人咋舌。
    ②杨金亭:“贯一乃拯乱之药”,[J]诗刊,1985,(1)
    ③李小雨:小议诗的形象空间,[J]诗刊,1985,(3)
    ④南音:读《射击者之歌》,[J]诗刊,1985,(2)
    ⑤杨金亭:致北京学员碧峰,[J]诗刊,1985,(4)
    ⑥开愚:真诚和宽疏,[J]诗刊,1987,(7)
    ⑦刘强:刘波的追求,[J]诗刊,1987,(7)
    ⑧朱先树:希望的花朵,[J]诗刊,1987,(10)
    ①诗刊社全国青年诗歌刊授学院招收第五期学员通知,[J]诗刊,1988,(9)
    ②朱先树:《初步的收获》读后,[J]诗刊,1985,(10)
    ③朱先树原先只打算干一年,可一干就是6年。
    ③朱先树:诗的星群从这里升起,[J]诗刊,2004,(11)下半月刊
    ①公刘:诗与政治及其它——答诗刊社问,[J]诗刊,1980,(1)
    ②编后,[J]诗刊,1980,(1)
    ③公木:关于新诗发展问题的一封信,[J]诗刊,1980(4)
    ④吕剑:南行通信,[J]诗刊,1980,(7)
    ⑤胡昭:创造个人的艺术风格——给青年诗友,[J]诗刊,1981,(2)
    ⑥徐荣街:咏物诗偶题,[J]诗刊,1981,(2)
    ⑦吴家瑾,叶至诚:关于“表现我”的通信,[J]诗刊,1985,(6)
    ⑧闻山:美和诗的漫话,[J]诗刊,1980,(9)
    ⑨李洁:“表现我”有罪?,[J]诗刊,1980,(12)
    ①艾青:答问十九题,[J]诗刊,1980,(2)
    ②雷抒雁:诗歌答问五题,[J]诗刊,1980,(5)
    ③周良沛:答问,[J]诗刊,1980,(7)
    ①卓如:访老诗人冰心;吕剑:公刘印象,[J]诗刊,1981,(1)
    ②苏金伞:我是怎样写起诗来的,[J]诗刊,1981,(3)
    ③成志伟:辛勤栽培玫瑰的园丁——访《蒺藜集》的三位作者,[J]诗刊,1981,(3)
    ④刘勇:让新诗深入到群众中,[J]诗刊,1981,(6)期
    ①雁翼:诗的美——诗学札记,[J]诗刊,1981,(11)
    ②高行健:谈诗意——文学创作杂记,[J]诗刊,1981,(11)
    ③昌耀,廖公弦等:诗人谈诗,[J]诗刊1982,(1)
    ④编者按,[J]诗刊,1982,(12)
    ⑤韩作荣:读稿小札,[J]诗刊,1980,(11)
    ⑥云鹤:一首诗的修改,[J]诗刊,1980,(12)
    ⑦杨金亭:给一位战士作者,[J]诗刊,1981,(3)
    ⑧杨金亭:咏物抒情要自然和谐,[J]诗刊,1981,(8)
    ⑨吴昂:还是单纯一些好,[J]诗刊,1982,(8)
    ⑩鲁迅:致窦隐夫信,[A]鲁迅论文学与艺术下册,[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750页。
    ①由第一任主编臧克家于1960年代开创。
    ②其余二者分别为“书面版”与“街头版”。
    ③赵毅衡:诗朗诵在美国,[J]诗刊,1981,(3)
    ④如诗刊社曾在1979年7月2日举办过歌颂张志新烈士的诗歌朗诵演唱会,引起轰动。
    ⑤赵毅衡:诗朗诵在美国,[J]诗刊,1981,(3)
    ⑥雷霆:诗刊社举行老诗人谈心和朗诵会,[J]诗刊,1983,(3)
    ⑦诗刊社:漫忆四十年前的诗歌运动(下),[J]诗刊,1982,(6)
    ①即《中国式的回答》。
    ②整个八十年代活跃在诗刊社举办的诗朗诵舞台上的有很多著名艺术家,如殷之光、瞿弦和、张筠英、郑伯荣、李谷一、郭兰英、殷秀梅等。
    ③包括有《第五十七个黎明》、《寓言诗三首》和《我拉起板车》等。诗刊社曾于1983年6月12日在北京专就获奖作品举办朗诵会,促进了好作品走向民间。
    ④炼虹:万里行吟记,[J]诗刊,1988,(2)
    ①瞿弦和:让诗句飞进心灵,[J]诗刊,1979,(11)
    ②金帆:谈谈谱曲能唱的诗——歌词,[J]诗刊,1982,(8)
    ③纪宇:黄河之魂,[J]诗刊,1986,(1)
    ④筹建于1926年的“哈佛诗室”在1933年开始陆续出版“哈佛声库”唱片,每年都有数千人借助这一独特资料进行研究。
    ①赵毅衡:诗朗诵在美国,[J]诗刊,1981,(3)
    ②曹燕柳:从《我的中国心》所想到的,[J]诗刊,1985,(2)
    ③汪承栋:朗诵艺术的魅力,[J]诗刊,1988,(7)
    ④金盾:从诗朗诵的活跃谈起,[J]诗刊,1982,(9)
    ①董培伦:让诗歌插上翅膀飞翔,[J]诗刊,1984,(11)
    ②诗友:北京朗诵艺术团建团五周年,诗讯,[J]诗刊,1986(5)
    ③本节已以《<诗刊>与1980年代诗歌评奖》为题,发表于《当代文坛》2014年第3期。
    ④茅盾:发刊词,[J]小说选刊,1980(1)
    ②程萌:是啄虫,并不是砍树,[J]诗刊,1980,(6)
    ①林子:感想与希望——部分获奖作者笔谈,[J]诗刊,1981,(8)
    ②艾青:祝贺,[J]诗刊,1981,(7)
    ③赵凯:我的大学,[J]诗刊,1987,(1)
    ④邓小平: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辞,[N]人民日报,1979-10-31(2)
    ⑤中国作家协会委托诗刊社举办1979-1980年全国新诗创作评奖活动启事,[J]诗刊,1980,(9)
    ①如第二届老舍文学奖开评时曾在不少媒体刊登了读者选票,然而稍后在新闻发布会上,组委会公开表态读者选票在终评中不起作用,形同虚设。见黄发有:以文学的名义,[J]社会科学,2009,(3)
    ②中国作家协会委托诗刊社举办1979-1980年全国新诗创作评奖活动启事,[J]诗刊,1980,(9)
    ③如叶文福的《将军,不能这样做》在1981年11月以后受到尖锐批判,批判者认为该诗的小序是“捕风捉影,以假乱真”,为了“蛊惑人心而‘胡乱编造’,起了挑拨官兵关系和破坏军民关系,破坏安定团结的有害作用”,抨击该诗“歪曲我军将军的形象”,是对“我们党、国家和社会的本质,进行放肆的诋毁”。见潘旭澜主编:新中国文学词典,[Z]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906页。
    ④张光年:发展百花齐放的新局面——在全国优秀中篇小说、报告文学、新诗评选发奖大会上的开幕词,[J]诗刊,1981,(7)
    ⑤熊召政:感想与希望——部分获奖作者笔谈,[J]诗刊,1981,(8)
    ⑥谢冕:时代召唤着新的声音,[J]诗刊,1981,(8)
    ⑦中国作家协会举办第一届(1979-1982)全国优秀新诗评奖启事,[J]诗刊,1983,(2)
    ①骆寒超:评艾青《归来的歌》,[J]诗刊,1983,(4)
    ②白航:我爱读这样的诗,[J]诗刊,1983,(4)
    ③臧克家:扎根于生活的诗,[J]诗刊,1983,(2)
    ④艾青:祝贺,[J]诗刊,1981,(7)
    ①中国作家协会第三届(1985-1986)新诗(诗集)评奖初选揭晓,[J]诗刊,1988,(3)
    ①[美]詹姆斯·R·汤森、布兰特利·沃马克著,顾速、董方译:中国政治,[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64页。
    ①[英]安东尼·吉登斯著,田禾译:现代性的后果,[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25页。
    ②胡耀邦:在剧本创作座谈会上的讲话,[J]文艺报,1981,(1)
    ③诗刊社:第三届新诗评奖揭晓,[J]诗刊,1988,(5)
    ①诗刊社:评奖启事,[J]诗刊,1983,(11)
    ②诗刊编辑部:评奖后言,[J]诗刊,1983,(6)
    ③杨乃乔:偏见与误谈———文学阐释学的哲学反思,[J]文艺争鸣,1996,(3)
    ④参见《诗刊》纪要,[J]诗刊,2007,(1)
    ⑤诗刊社:卷首语,[J]诗刊,1988,(8)
    ⑥[法]皮埃尔·布尔迪厄著;李猛、李康译: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133-134页。
    ①[英]T·S·艾略特著;王恩衷编译:艾略特诗学文集,[M]北京:北京国际文化出版中心,1989年版,第43页。
    ①耿占春:沙上的卜辞,[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5页。
    ①参见唐晓渡、西川,当代国际诗坛,[C]北京:作家出版社,2009年版,卷首语。
    ②注剑钊:文革中的地下诗歌,[A]中俄文字之交——俄苏文学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C]桂林:漓江出版社,1999年版。
    ③甚至在1980年代末,当代诗歌界以致小说界、甚至思想界、政治界掀起了长达十多年的东欧、俄罗斯热。
    ①王守仁:邱特切夫诗三首译者前记,[J]诗刊,1980,(2)
    ②丁人:无题两章译者后记,[J]诗刊,1981年,(11)
    ③徐文德:诗二首译者后记,[J]诗刊,1981,(11)
    ①蒋承俊:诗三首译者前记,[J]诗刊,1980,(4)
    ②王永年:切·米沃什诗选译者前言,[J]诗刊1981,(4)
    ③参见[波兰]切斯瓦夫·米沃什著;马高明译:诗的见证[A]杨匡汉,刘福春:西方现代诗论[C]广州:花城出版社,1988年版,第595页。
    ④唐晓渡,西川:当代国际诗坛4,[C]北京:作家出版社,2010年版,279页。
    ⑤[俄]巴赫金·文艺学中的形式方法[A]巴赫金全集·周边集[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85页。
    ⑥刘安海等:文学批评基础,[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年版,第115页。
    ①杨炼:《自在者说》选章,[J]诗刊,1986年,(12)
    ①杨炼:《自在者说》选章,[J]诗刊,1986年,(12)
    ②尚仲敏:反对现代派,[A],谢冕,唐晓渡主编;吴思敬编选:磁场与魔方,[C]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34页。
    ③见“情绪流”宣言,[N]诗歌报,1986年10月21日。
    ④于坚:生命的节奏,[J]诗刊,1986,(11)
    ⑥安·杰弗逊:俄国形式主义,[A]王忠勇:本世纪西方文论述评,[C]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⑦于坚:生命的节奏,[J]诗刊,1986,(11)
    ①尚仲敏:内心的言词,非非年鉴·1988理论(内刊)
    ②韩东:自传与诗见,[J]诗歌报,1988年7月6日。
    ③[俄]托马舍夫斯基:文学理论,[A][俄]什克洛夫斯基等著;方珊等译:俄国现实主义文论选,[C]北京:三联书店,1992年版,第83-84页。
    ④李丽中:骚动的诗神,[M]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271页。
    ⑤该概念的使用借鉴徐敬亚的《圭臬之死——朦胧诗后》一文,见《鸭绿江》1988年第7、8期。
    ⑥于坚:远方的朋友,[J]诗刊,1986,(11)
    ①[俄]雅各布森:现代俄罗斯诗歌[A]王先霈,王又平主编:文学批评术语词典[Z]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263页。
    ②北岛:里尔克:我认出风暴而激动如大海,[J]收获,2004,(3)
    ③陈东东:杂志80年代,[J]收获,2008,(1)
    ④于坚:抱着一块石头沉到底——答陶乃侃问,[A]拒绝隐喻,[C]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20页。
    ⑤本节所指的西方,是指除东欧之外的欧洲其他地区、美国以及拉美等地区。
    ⑥其中苏利·普吕多姆为首届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加·密斯特拉尔为拉美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⑦卞之琳:重新介绍奥顿的几首诗,[J]诗刊,1980,(1)
    ①[美] W·斯蒂文斯:论现代诗歌,[J]诗刊,1982(11)
    ②李振声:季节轮换,[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6年版,第199页。
    ③参见剑男:二十世纪美国诗歌与中国第三代诗歌创作,[J]文学教育,2008,(5)
    ①参见钱钟书:汉译第一首英语诗《生之颂》及有关二三事,[J]国外文学,1982,(1)
    ②实际上第三代诗人中,“莽汉主义”与“他们”所标榜的原则与美国“自白派”的主张有不少相似之处。
    ③翟永明:完成之后又怎样——书面访谈,[民刊]标准,1996,(创刊号)。
    ①[美]罗伯特·布莱:Five Decades of American Poetry,[J]The Fifties,1958,(No.1)
    ②王央乐:胡安娜·伊内斯十四行诗四首,[J]诗刊,1981,(3)
    ③[美]罗伯特·布莱著,郑敏译:寻找美国的诗神,[J]世界文学,1984,(5)
    ④唐晓渡:我所亲历的八十年代《诗刊》,[A]今天是每一天,[C]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第16页。
    ①参见傅浩:罗伯特·布莱散文诗译介,[J]诗刊,1987,(3)
    ②汤潮:欧美当代诗坛一瞥,[J]诗刊,1986,(5)
    ①程光炜:不知所终的旅行,[J]山花,1997,(11)
    ②以上引文参见[美]艾兹拉·庞德著,老安、张子清译:回顾,[J]诗探索,1981,(4)
    ①本节已以《80年代<诗刊>对台湾诗歌的推介评议》为题,发表于《常州工学院学报》(哲社版)2010年第5期。
    ②陈信元:中国大陆的台湾现代诗学研究“重镇”,[J]当代诗学(第一期),2005,(4)
    ③何瑞雄:私语,王娟娟:记忆,[J]诗刊,1980,(3)
    ①张默,张汉良等:中国当代十大诗人选集,[C]台北:源成文化图书供应社,1977年版,第377页。
    ②转引自刘登翰,洪子诚:中国当代新诗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503页。
    ③痖弦:为永恒服役──张默的诗与人,[A]爱诗:张默诗选,[C]台北:尔雅出版社,1988年版,第3页。
    ④在1963覃病逝、同仁或出国或退隐之际,罗门、蓉子(该夫妇被菲律宾授予“文学伉俪”桂冠)坚持编完《蓝星:1964》诗选方告星散。
    ⑤《现代诗》刊创立于1953年2月,系以三十年代中国文坛老诗人纪弦为首,强调“主知”。1956年1月15日,纪弦复与叶泥、郑愁予、林泠、林亨泰等九人举行“现代派诗人第一届年会”,宣告“现代派”与现代诗社正式成立。《蓝星》诗刊成立于1954年2月,其创办人及发起者多是大陆迁台的诗人,如覃子豪、葛贤宁、钟鼎文和余光中等。《创世纪》诗社则于1954年10月由张默、洛夫、痖弦等发起成立,其成员几乎都是国民党军队中的一批青年诗人。《诗宗》社成立于1969年10月,由创世纪诗社和《南北笛》诗刊的诗人、作者所组织,以团结台湾各派诗人为活动宗旨。
    ①关于台湾世代诗人的界定,有几派分法,例如罗青,以每十年为一代,林耀德及简政珍都是以一九四九年为界,分为战前一代以及战后新世代,本文采用后者的说法。
    ②余光中:新现代诗的起点──罗青《吃西瓜的方法」》读后,[J]幼狮文艺,232期,1973年,(4)
    ③许达然:离乡老兵,[A]吴国盛:中国现代名诗三百首,[C]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版,第560-561页。
    ④吴晟:十一月十二日,向孩子说,[M]台北:洪范书店,1985年版,第131-133页。
    ⑤唐晓渡:我所亲历的八十年代《诗刊》,[A]今天是每一天,[C]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第23页。
    ⑥刘登翰、洪子诚:中国当代新诗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479-480页。
    ①一般台湾现代诗人大都始于对西方现代主义诗歌形式与美学的追求模仿,以表现现代人的生活感受,然后才返归传统,探寻现代艺术与东方精神融合的进程。
    ②刘登翰,洪子诚:中国当代新诗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507页。
    ③余光中:听听那冷雨,[M]台北:纯文学出版社,1974年,第25页。
    ①刘登翰,洪子诚:中国当代新诗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515-516页。
    ②以上参见章亚昕:二十世纪台湾诗歌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44-145页。
    ③包括日本、韩国、加拿大、纽西兰、荷兰、南斯拉夫、罗马尼亚、印度、希腊、西班牙、美国等。他的英译诗集《爱是我的信仰》(Love is my faith)甚至被国际诗人学会推荐为2002年度诺贝尔奖提名候选人之一。参见张双英:二十世纪台湾新诗史,[M]台北:五南图书公司,2006年版,第270页。
    ④张香华:台湾大百科全书,[OL]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fprint?ID=7680,2013年6月26日下载。
    ⑤吴思敬:走向哲学的诗,[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2年版,第52页。
    ①洛夫:诗人之镜——自序·石室之死亡,[M],创世纪诗社,1965年版。
    ②刘登翰,庄明萱等:台湾文学史(上卷),[M]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第358-361页。
    ③一颗不死的麦子,《创世纪》第卅期复刊号,[A],1972年9月;痖弦等:创世纪诗选,[C]台北:尔雅出版社,1993年版,第611页。
    ④吕进:吕进文存·第二卷,[C]重庆:西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417-418页。
    ⑤许世旭:新诗论,[M]台北:三民书局,1998年版,第174页。
    ⑥大陆新诗曾受到现代主义思潮的三次影响,前两次即1930年代末期及1940年代中期,现代主义带给中国诗人一些创作技巧及观念上的影响;第三次影响则是在1970年代末期由朦胧诗卷起的另一波现代主义风潮。
    ⑦许世旭:新诗论,[M]台北:三民书局,1998年版,第191-192页。
    ①吕进:开创一代新诗风——重庆诗歌讨论会综述,[J]诗刊,1983,(1)
    ②林耀德:不安海域,[M]台北:师大书苑,1988年版,第9-11页。
    ③章亚昕:中国新诗史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375页。
    ④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99页。
    ①唐晓渡:我所亲历的八十年代《诗刊》,[A]今天是每一天[C],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第25页。
    ②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301-302页。
    ③唐晓渡:我所亲历的80年代《诗刊》,[A]今天是每一天[C],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第28页。
    ④黎焕颐:传统不能跛脚——读《回归》一文的感想,[J]诗刊,1988,(1)
    ⑤许世旭:新诗论,[M]台北:三民书局,1998年版,第158-159页。
    ⑥同上,第158页。
    ①其中有一个细节:1987年9月,《诗刊》曾在“外国诗”专栏的尾巴上开辟一页,刊登台湾新文学运动创始人之一、著名诗人张我军的诗二首,说明其时刊物是暂无出“台湾诗专栏”的计划的,嗣后时局变换,尤其在彼岸同仁刊物的频繁感召下,次年便重拳出击,推出了质、量并举的台湾诗专栏。
    ②该五人皆为“创世纪”诗社同仁。
    ③张汉良,张默等:中国当代十大诗人选集,[C]台北:源成文化公司,1977年版。
    ④流沙河:台湾诗人十二家,[C]重庆:重庆出版社,1983年版。
    ⑤古继堂:台湾女诗人三十家,[C]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⑥这十位当代台湾著名诗人为纪弦、羊令野、余光中、洛夫、痖弦、白萩、杨牧、叶维廉、罗门、商禽,郑愁予、高凖为流氏补充,前者代表在台的左翼诗人,后者则是古典婉约派。流沙河对这十二位有影响力的诗人及其诗作进行了评价,以《独步的狼》、《做梦的蝶》、《浴火的凤》、《举鳌的蟹》、《忧郁的鼠》、《哀叫的鸟》、《孤吟的虎》、《跳跃的鹿》、《飞逃的鹤》、《抗议的鸡》、《浪游的鱼》、《流泪的鲸》等为题写就十二篇诗论,每家少则三首,多则二十首,计一百零一首。
    ②邹荻帆:诗思,[J]诗刊,1988,(2)
    ③杨光治:诗,应当为当代中国人而作,[J]诗刊,1988,(6)
    ①诗刊社:编者按,[J]诗刊,1989,(5)
    ②洛夫年轻时代起就痴迷新诗,1949年赴台时随身物品除了一条军毯、一部自己作品的剪集外,再就是冯至、艾青诗集各一部,奉为至宝,传为佳话。
    ③洛夫:时间之伤,[M]台北:时报出版社,1981年版,第2页。
    ③黎青:第十届世界诗人大会漫记,[A]台湾诗情,[C]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214页。
    ④诗刊社:刊首语,[J]诗刊,1989,(2)
    ①刘再复:论文学的主体性,[J]文学评论,1985,(6)
    ②元稹:乐府古题序,[A]陈良运:中国历代词学论著选,[C]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6页。
    ①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中国大百科全书外国文学2,[Z]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2年版,第911页。
    ②孙犁:读柳荫诗作记,[J]诗刊,1982,(5)
    ①臧克家:扎根于生活的诗——《李学鳌诗选》读后,[J]诗刊,1983,(2)
    ②绿原:诗论动态,[J]诗刊,1983,(3)
    ③吴嘉:现实的,本质的,激情的——对诗歌呼唤,[J]诗刊,1984,(7)
    ④宋垒:读《在历史的法庭上》,[J]诗刊,1985,(1)
    ⑤朱子奇:关于我的处女作《怒吼吧,醒狮!》,[J]诗刊,1986,(6)
    ⑥成庶:要讴歌新时代的改革者,[J]诗刊,1985,(3)
    ⑦刘益善:没有万元户的村庄,[J]诗刊,1986,(2)
    ⑧刘湛秋:接受读者的选择,[J]诗刊,1987,(1)
    ①公木:说与“北海若”诸神君,[J]诗刊,1988,(1)
    ②王浩:诗坛现状与走向管窥,[J]诗刊,1988,(6)
    ③屠岸:多元化和格律诗,[J]诗刊,1988,(6)
    ④袁忠岳:横看成岭侧成峰,[J]诗刊,1988,(1)
    ⑤孔孚:中国新诗之走向,[J]诗刊,1988,(10)
    ①指赫拉克勒斯、狄奥尼索斯和基督。
    ②参见[英]乔恩·库克著,赵四译:20世纪西方现代诗学诸要素论,[A]唐晓渡,西川:当代国际诗坛Ⅲ,[C]北京:作家出版社,2010年,第286-292页。
    ③袁忠岳:关于诗歌的历史感,[J]诗刊,1984,(7)
    ④宗鄂:鸽群,在八月的高原上起飞,[J]诗刊,1985,(12)
    ①陈超:“人”的放逐——对几种流行诗潮的异议,[J]诗刊,1986,(12)
    ②江河:太阳和它的反光《小序》,[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
    ③巴铁:他的执拗,他的热情,[J]中国,1986,(11)
    ④毕竟他没有欧阳江河那样丰厚的传统文化积淀,或者说在朦胧诗潮后,像欧阳江河式的具有优质古典文化学养的诗人几乎凤毛麟角。
    ⑤巴铁:他的执拗,他的热情,[J]中国,1986,(11)
    ⑥石光华等:自释中国诗坛1986,现代诗群体大展(第三辑)[N]深圳青年报,1986年10月24日。
    ①以群主编:文学的基本原理(下册),[M]上海:作家出版社,1964年版,第379页。
    ②[智利]巴勃罗·聂鲁达:为《聂鲁达选集》俄译本写的序,[J]诗刊,1959,(8)
    ③参见[英]乔恩·库克著,赵四译:20世纪西方现代诗学诸要素论,[A]唐晓渡,西川:当代国际诗坛Ⅲ,[C]北京:作家出版社,2010年,第281-286页。
    ④[俄]别林斯基著,梁真译:别林斯基论文学,[M]上海:新文艺出版社,1958年版,第14页。
    ⑤罗振亚:20世纪中国先锋诗潮,[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8页。
    ⑥朱先树:生活与诗情,[J]诗刊,1979,(2)
    ⑦芦萍:随感二则,[J]诗刊,1980,(3)
    ⑧刘章:新诗话三则,[J]诗刊,1980,(5)
    ①杨匡汉:中国新诗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79页。
    ②谢文利:感情是诗的生命,[J]诗刊,1980,(7)
    ③堪称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最后一位重要诗人。
    ④唐晓渡:我之诗观,[J]诗刊,1986,(1)
    ①李元洛:咫尺万里,以短胜长——谈抒情短诗的创作,[J]诗刊,1980,(2)
    ②同上
    ①盛海耕:句有可删,足见其疏,[J]诗刊,1978,(3)
    ②诗刊社编辑:刊首语,[J]诗刊,1988,(12)
    ③参见范方:开拓叙事诗的思维空间,[J]诗刊,1986,(7)
    ④征稿启事,[J]诗刊,1980,(1)
    ①征稿启事,[J]诗刊,1984,(4)
    ②罗洛:叙事诗小议,[J]诗刊,1982,(12)
    ③唐祈:关于叙事诗,[J]诗刊,1982,(12)
    ④玉杲:一个失败的例子,[J]诗刊,1982,(2)
    ⑤谢冕:南疆吹来的风——《南方诗丛》简评,[J]诗刊,1980,(6)
    ⑥潘万提:小叙事诗创作中的一些问题,[J]诗刊,1982,(12)
    ⑦唐祈:关于叙事诗,[J]诗刊,1982,(12)
    ⑧马萧萧:学习我国古典叙事诗的写作技巧,[J]诗刊,1982,(12)
    ①公木:关于新诗发展问题的一封信,[J]诗刊,1980,(4)
    ②刘北汜:散文诗片议,[J]诗刊,1984,(3)
    ③张学昕:“后锋”写作及其他——诗人杨炼、唐晓渡访谈录,[J]当代作家评论,2009,(4)
    ④骆小所主编:现代汉语引论,[M]昆明:云南出版社,1999年版,第426页。
    ⑤章明以老诗人杜运燮的这首《秋》以及李小雨的《海南情思》为靶子,作文《令人气闷的朦胧》,对朦胧诗发难。“朦胧诗”的提法也因此文而来。
    ⑥章明:令人气闷的“朦胧”,[J]诗刊,1980,(8)
    ⑦同上
    ①参见[英]乔恩·库克著,赵四译:20世纪西方现代诗学诸要素论,[A]唐晓渡,西川:当代国际诗坛Ⅲ,[C]北京:作家出版社,2010年版,第284-286页。
    ①参见[英]乔恩·库克著,赵四译:20世纪西方现代诗学诸要素论,[A]唐晓渡,西川:当代国际诗坛Ⅲ,[C]北京:作家出版社,2010年版,第294-296页。
    ②徐敬亚:圭臬之死(下),[J]鸭绿江,1988,(8)
    ③韩东,于坚:现代诗歌二人谈,[J]云南文艺通讯,1986,(9)
    ④于坚,韩东:太原谈话,[J]长春:作家,1988,(4)
    ⑤余之:自由诗不能太自由,[J]诗刊,1984,(11)
    ⑥杨炼:诗,自在者说,[J]诗刊,1986,(1)
    ⑦刘晋锋:欧阳江河:八十年代像场天花,[N]新京报,2006年2月23日。
    ⑧[墨西哥]奥克塔维奥·帕斯:诗歌,[A]赵德明译:帕斯选集(上卷),[C]北京:作家出版社,2006年,第275页。
    ⑨周伦佑,蓝马:非非主义诗歌方法,[A]反价值:意义的重建,[A]陈旭光:快餐馆里的冷风景[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转引于子张:“第三代诗歌”的文体走向[J]泰安师专学报,2000,(1)此外,尚仲敏也在《大学生诗派宣言》中宣称:“只追求语言的硬度”。参见周萌,张泽建:“朦胧诗”到“后朦胧诗”:审美现代性的转变,[J]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6)
    ①李元洛:诗歌语言弹性美札记,[J]诗刊,1987,(1)
    ②尹在勤:注意——通向心灵之门,[J]诗刊,1987,(4)
    ③唐晓渡:诗:困境与能量——与阿多尼斯对话,[J]当代国际诗坛,1987,(3)
    ④石光华:面对诗歌大浪潮,[J]诗刊,1988,(10)
    ⑤周伦佑:“第三次浪潮”与第三代诗人,[J]诗刊,1988,(2)
    ⑥陈超:生命的意味和声音,[J]诗刊,1988,(9)
    ⑦王干:泛诗倾向的消失,[J]诗刊,1988,(9)
    ⑧耿占春:迈向言语之寺,[J]诗刊,1989,(1)
    ⑨艾略特:诗的三种声音,[A]王恩衷:艾略特诗学文集,[C]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年版,294页。
    ⑩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第二版(增补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46页。
    ①[俄]别林斯基著,满涛译:别林斯基选集,[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第216页。
    ②[德]恩斯特·卡西尔著;甘阳译:人论,[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第6页。
    ③本段引文见罗沙:诗要反映人民生活和时代精神,[J]诗刊,1981,(1)
    ④见《诗刊》1981年12月号的“城市抒情诗“专栏”。
    ⑤见《诗刊》1982年1月号“我劳动,我歌唱”栏目。
    ⑥见《诗刊》1984年4月号“工业与诗情”栏目。
    ⑦见《诗刊》1986年3月号“南来的风”栏目。
    ①[英]I.A.瑞恰兹,杨自伍译:文学批评原理,[M]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
    ②杨匡汉:中国新诗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32页。
    ①公刘:山野音乐会上的歌手——推荐新人陈所巨,兼谈他以及一般农村诗作者的烦恼,[J]诗刊,1983,(10)
    ②高扬:对农村青年诗歌作者的几点希望——高扬同志给吴振华同志的信,[J]诗刊,1984,(5)
    ③公刘:序,[A]力虹:城之梦中国南方城市诗选,[C]广州:新世纪出版社,1986年版,序言页。
    ④杨匡汉:中国新诗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21页。
    ①北新:一次热烈而有益的座谈,[J]诗刊,1987,(6)
    ②陈少松:诗,切近生活吧,[J]诗刊,1987,(8)
    ③刊首语,[J]诗刊,1987,(9)
    ④编辑对话:纵横诗坛,[J]诗刊,1988,(1)
    ⑤诗刊社编辑:“广州诗人写广州”专栏刊首语,[J]诗刊,1988,(1)
    ①阿红:每期漫评,[J]诗刊,1988,(7)
    ②[比利时]乔治·布莱著;郭宏安译:批评意识,[M]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286页。
    ①廖炳惠:关键词200,[M]南京:凤凰出版集团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229页。
    ②参见[英]雷蒙·威廉斯著,刘建基译:关键词,[M]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235页。
    ③顾工:两代人——从诗的“不懂”谈起,[J]诗刊,1980,(10)
    ④谢冕:失去了平静以后,[J]诗刊,1980,(12)
    ⑤艾青:祝贺,[J]诗刊,1981,(7)
    ⑥刘再复:诗应当表现诗人自己对时代的感受——鲁迅诗论学习札记,[J]诗刊,1981,(9)
    ⑦孙犁:读柳荫诗作记,[J]诗刊,1982,(5)
    ①晓雪:我们时代的热情歌手——略论诗人李瑛,[J]诗刊,1984,(12)
    ②参见[英]乔恩·库克著,赵四译:20世纪西方现代诗学诸要素论,[A]唐晓渡,西川:当代国际诗坛Ⅲ,[C]北京:作家出版社,2010年版,第291-292页。
    ③张桃洲:现代汉语的诗性空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00页。
    ④李振声:季节轮换,[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6年版,第40页。
    ⑤欧阳江河:对抗与对称:中国当代实验诗歌,[A]磁场与魔方,[C]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265页。
    ①沈天鸿:现代诗学——形式与技巧30讲,[M]北京:昆仑出版社,2005年版,第231页。
    ②[德]马克思著,刘丕坤译: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79页。
    ③公刘:关于探索的议论——《探索诗选》代序,[J]诗刊,1986,(5)
    ④唐达成:诗应沟通千百万人的心灵,[J]诗刊,1986,(6)
    ⑤杨子敏:必要的,更是有益的,[J]诗刊,1986,(12)
    ⑥杨子敏:自我·现实·人民,[J]诗刊,1987,(6)
    ⑦吴思敬:超越现实,超越自我——江河创作心理的一个侧面,[J]诗刊,1987,(3)
    ⑧杨匡汉:中国新诗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33页。
    ①王国维:人间词话,[A]樊磊:当代中国画文脉研究张捷卷,[C]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2010年版,第93页。
    ②宗白华: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A]将孔阳:中国古代美学艺术论文集,[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11页。
    ③朱光潜:诗论,[A]朱光潜美学文集第2卷,[C]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第54页。
    ④杨匡汉:中国新诗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29页。
    ⑤以上参见杨匡汉:中国新诗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27-130页。
    ⑥转引自周良沛:诗就是诗,[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4页。
    ⑦苍耳:中国20年先锋诗片论,[A]李青松:新诗界,[C]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218页。
    ⑧邢照寰:“意境”新识,[J]诗刊,1977,(12)
    ⑨朱先树:生活与诗情,[J]诗刊,1979,(2)
    ⑩雷抒雁:诗歌信箱,[J]诗刊,1980,(5)
    11杨匡汉:春天来了,该换衣服了,[J]诗刊,1980,(11)
    ①袁忠岳:意境问题质疑,[J]诗刊,1980,(11)
    ②钟文:发展中的“诗美”内涵,[J]诗探索,1981,(4)
    ③由1950年代李泽厚所主张。
    ④据不完全统计,仅1982年就有近60篇诗论以意境为研究对象,俨然形成了一个小高潮。
    ⑤陈良运:关于新诗的情感境界,[J]诗刊,1985,(2)
    ⑥[美]勒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著;刘象愚等译:意象,隐喻,象征,神话,[A]文学理论,[C]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202页。
    ⑦牛汉:学诗手记(七则),[J]诗刊,1986,(3)
    ⑧陈良运:诗,属于审美领域,[J]诗刊,1987,(5)
    ①本段引文皆出自欧阳江河:1989后国内诗歌写作:本土气质、中年特征和知识分子身份,[A]站在虚构这边,[C]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49-50页。
    ①唐晓渡:我所亲历的八十年代《诗刊》,[A]今天是每一天,[C]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第32页。
    《创世纪》
    《非非》
    《今天》
    《倾向》
    《人民文学》
    《上海文学》
    《诗刊》
    《诗探索》
    《文艺报》
    《星星》
    丁国成:《中国新时期争鸣诗精选》,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
    关正文:《五人诗选》,北京:作家出版社,1986年版。
    海子:《海子诗全编》,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版。
    洪子诚,程光炜:《朦胧诗新编》,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洪子诚,程光炜:《第三代诗新编》,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老木:《新诗潮诗集》,北京:北京大学五四文学社,1985年版。
    李丽中:《朦胧诗后中国先锋诗选》,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力虹等:《城之梦——中国南方城市诗选》,广州:新世纪出版社,1986年版。
    曲有源:《爱的变奏》,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版。
    商禽:《商禽诗全集》,台北:印刻文学生活杂志出版,2009年版。
    唐晓渡,王家新:《中国当代实验诗选》,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万夏,潇潇:《中国现代诗编年史后朦胧诗全集》,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王一川:《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大师文库(诗歌卷)》,海口:海南出版社,1994年版。
    吴国盛:《中国现代名诗三百首》,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年版。
    肖野:《朦胧诗300首》,广州:花城出版社,1989年版。
    谢冕,唐晓渡:《当代诗歌潮流回顾·写作艺术借鉴丛书:在黎明的铜镜中——朦胧卷》,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徐敬亚,孟浪,曹长春,吕贵品:《中国现代主义诗群大观:1986-1988》,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痖弦:《爱诗:张默诗选》,台北:尔雅出版社,1988年版。
    阎月君、高岩、梁云、顾芳:《朦胧诗选》,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82年油印本。
    阎月君:《朦胧诗选》,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
    喻大翔,刘秋玲:《朦胧诗精选》,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张汉良,张默:《中国当代十大诗人选集》,台北:源成文化公司,1977年版。
    周伦佑:《周伦佑诗选》,广州:花城出版社,2006年版。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姚家华:《朦胧诗论争集》,北京:学苑出版社,1989年版。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新文艺大系总编辑委员会:《中国新文艺大系(1976-1978):理论一集(上、下卷)》,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年版。
    周扬:《周扬文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版。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中国大百科全书·外国文学(2)》,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2年版。
    潘旭澜:《新中国文学词典》,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王先霈:《文学批评术语词典》,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比利时]乔治·布莱著,郭宏安译:《批评意识》,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德]恩斯特·卡西尔著,甘阳译:《人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
    [德]哈贝马斯著,曹卫东等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
    [德]马克思著,刘丕坤译:《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俄]巴赫金著,李辉凡等译:《巴赫金全集·周边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俄]别林斯基著,梁真译:《别林斯基论文学》,上海:新文艺出版社,1958年版。
    [俄]别林斯基著,满涛译:《别林斯基选集》,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
    [俄]什克洛夫斯基等著,方珊等译:《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选》,北京:三联书店,1992年版。
    [法]狄德罗著,陆达成译:《论戏剧艺术(上)》,文艺理论译丛,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法]皮埃尔·布尔迪厄著,李猛、李康译:《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古希腊]亚理斯多德著,罗念生译:《诗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
    [美]哈罗德·布鲁姆著,徐文博译:《影响的焦虑》,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版。
    [美]赫·马尔库塞著,绿原译:《现代美学析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年版。
    [美]罗伯特·休斯著,刘萍君译:《新艺术的震撼》,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9年版。
    [美]叶维廉著:《中国诗学》,北京:三联书店,1992年版。
    [美]詹姆斯·R·汤森、布兰特利·沃马克著,顾速、董方译:《中国政治》,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英]I.A.瑞恰兹著,杨自伍译:《文学批评原理》,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
    [英]T·S·艾略特著;王恩衷编译:《艾略特诗学文集》,北京:北京国际文化出版中心,1989年版。
    [英]安东尼·吉登斯著,田禾译:《现代性的后果》,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
    [英]雷蒙·威廉斯著,刘建基译:《关键词》,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版。
    艾青:《诗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曹万生:《现代派诗学与中西诗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陈超:《生命诗学论稿》,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陈超:《打开诗的漂流瓶》,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陈良运:《中国历代词学论著选》,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陈思和:《写在子夜》,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陈旭光:《诗学:理论与批评》,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
    陈旭光,谭五昌:《秩序的生长》,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陈仲义:《现代诗创作探微》,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
    陈仲义:《诗的哗变——第三代诗歌面面观》,厦门:鹭江出版社,1994年版。
    陈仲义:《中国朦胧诗人论》,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
    陈仲义:《从投射到拼贴——台湾诗歌艺术六十种》,桂林:漓江出版社,1997年版。
    陈仲义:《扇形的展开──中国现代诗学谫论》,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陈仲义:《现代诗技艺透析》,台北:文史哲出版社,2004年版。
    程光炜:《朦胧诗实验艺术论》,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
    程光炜:《中国当代诗歌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程光炜:《文学讲稿:80年代作为方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程光炜,杨庆祥:《文学史的潜力人大课堂与八十年代文学》,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1年版。
    佛维:《王国维诗学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耿占春:《沙上的卜辞》,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古继堂:《台湾女诗人三十家》,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郭小川:《月下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
    何西来:《新时期文学思潮论》,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
    洪子诚,刘登翰:《中国当代新诗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版。
    洪子诚,刘登翰:《中国当代新诗史(修订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黄晋凯,张秉真,杨恒达:《象征主义意象派》,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贾漫:《诗人贺敬之》,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
    蒋孔阳:《中国古代美学艺术论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老木:《青年诗人谈诗》,北京:北大五四文学社,1985年版。
    李丽中:《骚动的诗神》,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
    李青松:《新诗界》,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
    李新宇:《中国当代诗歌艺术演变史》,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李振声:《季节轮换》,上海:学林出版社,1996年版。
    廖炳惠:《关键词200》,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廖亦武:《中国20世纪70年代地下诗歌遗照》,乌鲁木齐:新疆青少年出版社,1999年版。
    林平乔:《传统文化视域下的朦胧诗研究》,海口:海南出版社,2007年版。
    林贤治,邵燕祥,李新宇等:《思想的时代》,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年版。
    林耀德:《不安海域》,台北:师大书苑,1988年版。
    林彧:《单身日记》,台北:希代书版有限公司,1986年版。
    刘安海等:《文学批评基础》,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年版。
    刘登翰,庄明萱等:《台湾文学史》,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
    刘纳:《诗:激情与策略》,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6年版。
    刘锡诚:《在文坛边缘上——编辑手记》,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刘翔:《那些日子的颜色——中国当代抒情诗歌》,南京:学林出版社,2003年版。
    刘忠:《20世纪中国文学主题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流沙河:《台湾诗人十二家》,重庆:重庆出版社,1983年版。
    柳鸣九:《二十世纪现实主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鲁迅:《鲁迅论文学与艺术》,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
    吕进:《吕进文存》,重庆:西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吕周聚:《中国当代先锋诗歌研究》,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版。
    罗振亚:《中国现代主义诗歌流派史》,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罗振亚:《中国现代主义诗歌史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罗振亚:《朦胧诗后先锋诗歌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罗振亚:《20世纪中国先锋诗潮》,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洛夫:《石室之死亡》,台湾:创世纪诗社,1965年版。
    洛夫:《时间之伤》,台北:时报出版社,1981年版。
    骆小所:《现代汉语引论》,昆明:云南出版社,1999年版。
    牛殿庆:《圣坛与祭坛》,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欧阳江河:《站在虚构这边》,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版。
    钱钟书:《写在人生边上·人生边上的边上·石语》,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版。
    沈天鸿:《现代诗学——形式与技巧30讲》,北京:昆仑出版社,2005年版。
    孙基林:《崛起与喧嚣·从朦胧诗到第三代》,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4年版。
    孙琴安:《朦胧诗二十五年》,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
    孙玉石:《中国现代主义诗潮史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谭楚良:《中国现代派文学史论》,上海:学林出版社,1997年版。
    唐晓渡:《唐晓渡诗学论集》,北京:中国诗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唐晓渡:《今天是每一天》,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
    唐晓渡,西川:《当代国际诗坛》,北京:作家出版社,2010年版。
    田志伟:《朦胧诗纵横谈》,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童庆炳:《文学概论》,北京:红旗出版社,1984年版。
    汪剑钊:《中俄文字之交——俄苏文学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桂林:漓江出版社,1999年版。
    王干:《废墟之花朦胧诗的前世今生》,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
    王光明:《艰难的指向——“新诗潮”与二十世纪中国现代诗》,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王光明:《现代汉诗的百年演变》,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王国维:《人间词话》,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版。
    王毅:《中国现代主义诗歌史论》,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王泽龙:《中国现代主义诗潮论》,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王忠勇:《本世纪西方文论述评》,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吴尚华:《中国当代诗歌艺术转型论》,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吴思敬:《磁场与魔方·新潮诗论卷》,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吴思敬:《走向哲学的诗》,北京:学苑出版社,2002年版。
    吴秀明:《中国当代文学史写真》,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吴战垒:《对中国传统诗学的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吴战垒:《中国诗学》,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奚密:《从边缘出发》,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向卫国:《边缘的呐喊》,北京:作家出版社,2002年版。
    谢冕:《谢冕诗歌论》,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2年版。
    谢冕,孙玉石,洪子诚等:《新诗评论第1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谢冕等:《回顾一次写作:〈新诗发展概况〉的前前后后》,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谢泳:《思想的时代》,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年版。
    徐国源:《中国朦胧诗派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2004年版。
    许世旭:《新诗论》,台北:三民书局,1998年版。
    杨匡汉,刘福春:《西方现代诗论》,广州:花城出版社,1988年版。
    杨匡汉:《中国新诗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杨黎:《灿烂——第三代人的写作和生活》,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伊蕾:《独身女人的卧室》,桂林:漓江出版社,1988年版。
    以群:《文学的基本原理》,上海:作家出版社,1964年版。
    于坚:《拒绝隐喻》,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臧克家:《学诗断想》,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曾繁仁:《中国新时期文艺学史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张双英:《二十世纪台湾新诗史》,台北:五南图书公司,2006版。
    张桃洲:《现代汉语的诗性空间——新诗话语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张清华:《内心的迷津》,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査建英:《八十年代访谈录》,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版。
    章亚昕,耿建华:《中国现代朦胧诗赏析》,广州:花城出版社,1988年版。
    章亚昕:《中国新诗史论》,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章亚昕:《二十世纪台湾诗歌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版。
    周良沛:《诗就是诗》,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版。
    周伦佑:《反价值时代》,重庆: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朱光潜:《朱光潜美学文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
    朱立元,王文英:《真实的感悟》,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
    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第二版(增补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学出版社,200
    [美]艾兹拉·庞德著,老安、张子清译:《回顾》,《诗探索》,1981年,第4期。
    [美]罗伯特·布莱著,郑敏译:《寻找美国的诗神》,《世界文学》,1984年,第5期。
    [美]罗伯特·布莱:《Five Decades of American Poetry》,《The Fifties》,1958年,第1期。
    艾青:《在京部分诗人谈当前诗歌创作》,《文艺报》,1981年,第16期。
    巴铁:《他的执拗,他的热情》,《中国》,1986年,第11期。
    鲍剑:《当代政治抒情诗的嬗变》,《人文杂志》,1991年,第3期。
    北岛:《致读者》,《今天》,1978年,第1期。
    陈信元:《中国大陆的台湾现代诗学研究“重镇”》,《当代诗学(第一期)》,2005年,4月号。
    程光炜:《不知所终的旅行》,《山花》,1997年,第11期。
    杜书瀛,张婷婷:《文艺与政治——为文艺正名》,《淄博学院学报》,2000年,第3期。
    傅惠:《有关文艺与政治问题的几种意见》,《文学评论》,1980年,第1期。
    韩东:《长兄为父》,《作家杂志》,2003年,第8期。
    韩东:《诗人与艺术史》,《山花》,1989年,第2期。
    韩东,于坚:《现代诗歌二人谈》,《云南文艺通讯》,1986,(9)
    韩伟,杨晓燕:《政治解冻与文学批评生命的获得——新时期之初文学理论与批评研究(1979-1984)》,《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
    何西来:《人的重新发现——论新时期的文学潮流》,《红岩》,1980年,第3期。
    贺桂梅:《挪用与重构——80年代文学与五四传统》,《上海文学》,2004年,第5期。
    贺敬之:《贺敬之诗选·自序》,《当代》,1979年,第2期。
    胡乔木:《当前思想战线的若干问题——1981年8月8日在中央宣传部召集的思想战线问题座谈会上的讲话》,《文艺报》,1982年,第5期。
    胡耀邦:《在剧本创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文艺报》,1981年,第1期。
    华夫:《评郭小川的〈望星空〉》,《文艺报》,1959年,第23期。
    黄发有:《以文学的名义——过去三十年中国文学评奖的反思》,《社会科学》,2009年,第3期。
    黄健:《反思“为文艺正名”》,《现代语文》,2007年,第7期。
    剑男:《二十世纪美国诗歌与中国第三代诗歌创作》,《文学教育》,2008年,第5期。
    江河著,吴思敬评:《让我们一起奔腾吧——献给变革者的歌》,《上海文学》,1981年,第3期。
    李方平:《真实性、公式化与文艺为阶级斗争服务》,《上海文学》,1979年,第9期。
    李桂花:《1979年:胡耀邦平息“歌德”与“缺德”争论风波》,《党史博采》,2009年,第8期。
    李永平:《文学传播学论纲》,《新闻与传播研究》,2010年,第5期。
    刘登翰:《一股不可遏制的新诗潮》,《福建文艺》,1980,第12期。
    刘汉民:《驳〈为文艺正名〉》,《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第1期。
    刘锡诚:《真理标准讨论与新时期命运——〈人民文学〉、〈诗刊〉、〈文艺报〉、1978年10月编委联席会议纪要》,《南方文坛》,1999年,第1期。
    刘再复:《论文学的主体性》,《文学评论》,1985,第6期。
    马大康,周启来:《文学理论关键词:“文学创造”与“文学生产》,《江海学刊》,2010年,第3期。
    茅盾:《发刊词》,《小说选刊》,1980年,第1期。
    钱谷融:《论“文学是人学”一文的自我批判提纲》,《文艺研究》,1980年,第3期。
    钱钟书:《汉译第一首英语诗〈生之颂〉及有关二三事》,《国外文学》,1982年,第1期。
    邱明正:《一个不精确的口号》,《上海文学》,1979年,第8期。《上海文学》评论员:《为文艺正名》,《上海文学》,1979年,第4期。
    舒婷:《潮水已经漫到脚下》,《当代文艺探索》,1987年,第2期。
    孙绍振:《恢复新诗根本的艺术传统》,《福建文艺》,1980年,第4期。
    孙绍振,张伟栋:《孙绍振访谈:我与“朦胧诗”论争》,《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10年,第2、3期。
    孙玉石:《文学生产和传播与文学原生态场域联系之视野》,《郭沫若学刊》,2012年,第4期。
    汤学智:《建国以来有关文艺与政治关系问题的讨论概况》,《文艺理论研究》,1981年,第1期。
    唐湜:《我的诗艺探索》,《香港文学》,1986年,第1期。
    唐晓渡:《芒克:一个人和他的诗》,《诗探索》,1995年,第3期。
    唐晓渡:《诗:困境与能量——与阿多尼斯对话》,《当代国际诗坛》,1987年,第3期。
    王尧:《“三个崛起”前后——新时期文学口述史之二》,《文艺争鸣》,2009年,第6期。
    魏慧:《论第三代诗的语言策略》,《诗探索》,1995年,第2期.
    晓雪:《艾青的诗美学》,《文学评论》,1991年,第6期。
    肖驰:《〈太阳和他的反光〉的反光》,《文学评论》,1985年,第5期。
    谢冕:《20世纪中国新诗1978-1989》,《诗探索》,1995年,第2期。
    谢冕:《断裂与倾斜:蜕变期的投影》,《文学评论》,1985年,第5期。
    徐国源:《论朦胧诗对中国现代诗的贡献》,《文艺争鸣》,2009年,第1期。
    徐敬亚:《圭臬之死》,《鸭绿江》,1988年,第7、8期。
    徐敬亚:《崛起的诗群》,《当代文艺思潮》,1983年,第1期。
    徐敬亚:《奇异的光》,《今天》,1979年,第9期。
    杨乃乔:《偏见与误谈———文学阐释学的哲学反思》,《文艺争鸣》,1996年,第3期。
    野渡:《反文化:返归本真世界》,《百家》,1989年,第1期。
    佚名:《总结经验,把文艺理论批评工作搞上去》,《文艺报》,1979年,第4期。
    于慈江:《朦胧诗与第三代诗:蜕变期的深刻律动》,《文学评论》,1988年,第3期。
    于坚,韩东:《太原谈话》,《作家》,1988年,第4期。
    余光中:《新现代诗的起点──罗青〈吃西瓜的方法〉读后》,《幼狮文艺》,1973年,第4期。
    俞建章:《论当代文学创作中的人道主义潮流——对三年来文学创作潮流的回顾,《文学评论》,1981年,第1期。
    虞金星:《八十年代:诗歌十年——欧阳江河访谈录之一》,《星星(理论版)》,2008年,第8、9期。
    岳洪治:《朦胧的虹影——读〈朦胧诗二十五年〉》,《全国新书目》,2002年,第10期。
    臧棣:《后朦胧诗:作为一种写作的诗歌》,《文艺争鸣》,1996年,第1期。
    曾繁仁:《应该完整地准确地理解“文艺是阶级斗争的工具”的理论》,《上海文学》,1979年,第8期。
    翟永明:《完成之后又怎样——书面访谈》,《标准》,1996年(创刊号)。
    张俊才:《诗与政治的苦恋——张志民论》,《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9年,第3期。
    张学昕:《“后锋”写作及其他——诗人杨炼、唐晓渡访谈录》,《当代作家评论》,2009年,第4期。
    张志成:《中国现当代政治抒情诗流变论》,《江西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
    郑伯农:《青史凭谁定是非——关于第四次文代会的一段“内幕”》,《文艺理论与批评》,1989年,第1期。
    周萌,张泽建:《“朦胧诗”到“后朦胧诗”:审美现代性的转变》,《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第6期。
    周扬:《解放思想,真实地表现我们的时代》,《文艺报》,1981年,第4期。
    朱光潜:《关于人性、人道主义、人情味和共同美感》,《文艺研究》,1979年,第3期。
    朱献贞:《周扬与“文艺为政治服务”口号的提出与“终结”》,《文艺争鸣》,2008年,第10期。学位论文:
    常慧敏:《位移:1957-1964年〈诗刊〉诗歌在文化弱势中的变异抉择》,山东大学硕学位论文,2006年。
    连敏:《〈诗刊〉(1957-1964)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
    梁艳:《〈今天〉(1978-1980年)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
    刘波:《“第三代”诗歌论》,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
    张志国:《今天与朦胧诗的发生》,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
    郑翔:《〈诗刊〉(1957-1964)的意识形态性研究》,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庄莹:《1979年的〈诗刊〉》,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
    艾青:《从“朦胧诗”谈起》,《文汇报》,1981年5月12日。
    韩东:《自传与诗见》,《诗歌报》,1988年7月6日。
    金煜:《白衣飘飘的朦胧诗年代》,《新京报》,2008年12月13日。
    《经济日报》记者:《艾青谈清除精神污染》,《经济日报》,1983年11月1日。
    刘晋锋:《欧阳江河:八十年代像场天花》,《新京报》,2006年2月23日。
    苗春:《青春的聚会——“青春诗会”十八周年纪念》,《人民日报·海外版》,1998年4月1日。
    石光华等:《自释·中国诗坛1986,现代诗群体大展(第三辑)》,《深圳青年报》,1986年10月24日。
    舒婷:《遥想青春诗会“英雄”排座次》,《北京青年报》,2001年6月12日。
    特派记者:《为四个现代化的伟大进军谱写雄壮的进行曲——〈诗刊〉召集全国诗歌创作座谈会》,
    《人民日报》,1979年2月3日。
    田志凌:《对话邵燕祥》,《南方都市报》,2008年7月20日。
    王燕生:《一段不该淡忘的诗歌史》,《新京报》,2004年11月18日。
    谢冕:《在新的崛起面前》,《光明日报》,1980年5月7日。
    佚名:《“情绪流”宣言》,《诗歌报》,1986年10月21日。
    董辑:《什么是诗歌,什么又是垃圾》,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bd73ed0102e4ow.html
    互动百科:《倾向》,http://www.baike.com/wiki/%E3%80%8A%E5%80%BE%E5%90%91%E3%80%8B
    张香华:《台湾大百科全书》, 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fprint?ID=7680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