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后20年小说语言的文化透视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小说语言研究是小说研究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因而在历来小说研究中占有一定的地位。传统的小说语言研究主要有两种:一是着眼于宏观的小说语言风格的论述;一是对小说语言作修辞学意义上的微观分析。这两种小说语言研究方法历史悠久,可以揭示出一部小说的某种美学特征与作家的某种审美理想,可以分析出小说语言中运用的种种技巧及其美学功能和审美效果,帮助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小说家高超的语言技巧和智力。但是,这两种研究方法是建立在传统的语言观——工具论基础之上的,因而存在着明显的缺陷:语言风格的论述往往是“见林不见树”,总是停留在对语言的总体性的印象式描述,显得比较空疏而不够具体:语言的修辞学分析则易犯“见树不见林”的错误,很容易将作为整体的艺术生命的一部小说肢解成无数碎片。上个世纪之交,在西方,哲学上发生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语言论转向”。这个转向极大地推动了语言观念的伟大变革,从而使语言论诗学的建立成为可能。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语境中,我们的理论家与批评家受到西方“语言论转向”的启发开始建立符合汉语文学创作实际的语言诗学。本论文就是在这样的学术背景下展开研究与写作的,其意是从文化的视角研究小说语言及其各种现象,进而探究小说语言的深层意蕴,以呼唤小说语言文化学的诞生。
     论文的绪论部分首先论述了语言与文化的密切关系。一方面,语言是文化最重要的存在方式:文化的最为深刻与精髓性的东西都必须靠语言来表达和传承;每个个体的人在语言习得过程中必然接受一定的文化。另一方面,从整个人类的语言演变来看,随着文化的变革,语言也一定会发生相应的嬗变。从小说语言研究的角度来看,小说的叙述语言不仅在叙事时涉及到文化的各个方面,而且其所涉及的许多称谓、器物的名称乃至价值评判性的词语也都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文化意蕴,小说的人物语言也因人是一定文化中的人而必然涂上其特定的文化色彩。此外,小说家总是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成长的,他的小说语言就会打上这个文化环境的印记,而且他也会站在一定的文化立场去选择相应的语言去创作。论文接着回顾了20世纪前80年的小说语言在文化演进中的变迁。在中国小说史上,初期的小说语言以优雅的情趣与怪异的形态为主,后来随着文化的变化,小说语言从文言走向代表市民社会的白话,开始新鲜活泼起来。明清之时,高雅的诗词曲赋与对联等被引进小说,《红楼梦》在小说语言上是集大成者,成为古代小说语言最优秀的代表。后来随着封建文化的衰微,小说语言也走向衰落。自19世纪末开始,由于新闻业的崛起、现代都市的出现和西方文化的涌进,小说语言既贴近民众,又吸收了市民社会生活的新鲜词语和表达方式,还引进了不少现代西方的人文科学语汇。五四新文化运动为小说语言向现代的转变带来了契机:作为民众文化代表的现代白话取代了封建文化象征的文言;个人话语融入到叙事与人物的言语之中;代表时代精神的启蒙话语成为一种小说语言的潮流;现代政治日渐向小说语言渗透;小说语言大众化开始起步。后来,小说语言的政治化与大众化逐渐成为一种趋向。“文革”时期,小说语言在官方政治的高压下变得非常单调而僵化。绪论中,还概述了进入新时期后,在新的历史文化语境中,理论家、作家和批评家的小说语言观念所发生的由工具论向本体论的根本转变,以及他们为建立中国的小说语言诗学所作的探索。
     论文的主体部分由四章构成。第一章主要探讨20世纪后20年文化语境中的小说语言变革。文化语境不仅可以成为理解说话或写作的思想内涵的重要条件,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和主导着作家的创作,那么文化语境的变迁必然影响到作家对小说语言的选择和运用。“文革”结束以后的一段时间里,小说语言仍在“文革”的阴影中徘徊,政治在小说语言依然突出。自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思想启蒙成为主要的文化语境。在这个文化语境中,许多小说采用寓言式的语言结构和庄重的语体,给语言注入人文理性,并且将读者引进到对话的情境中来,让读者在“审美的沉思”中接受启蒙。贯穿于整个80年代并延续到90年代的是现代主义文化语境。在这个文化语境中,小说语言开始从对事物的外部描摹与故事叙述转变为对心理感知与记忆的追述,大量的感觉词语因而涌进文本,通感手法被大量运用,怪异的事物频繁在小说中出现造成了小说语言的荒诞感、紧张感和恐惧感,利用语言的“预设性”或“后设性”使小说的叙事时空自由转换,现代主义的象征赋予小说语言的朦胧性、多义性和抽象性。自80年代初至90年代,后现代主义形成了重要的文化语境。在这种文化语境中,小说语言最先以反叛的姿态出现,既向传统的语言规范提出挑战,又对伪神圣和假崇高作解构,从而获得了语言的自由。进入90年代,后现代主义文化语境中的小说语言出现了殖民化的倾向,物欲横流使小说语言中各种品牌商标随处可见,各种时髦词语从主人公嘴里脱口而出,语言的意义消解导致语言的能指压倒所指和语言平面化,缺乏应有的深度。
     第二章着重讨论小说语言的诗性建构的文化意蕴。小说语言的诗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意象化。意象的审美化赋予其诗的质素,而审美化的意象具有隐喻和象征的特性,这就使小说语言的功能得到了改变,能指与所指之间产生了强大的张力。二是灵动性。汪曾祺让小说语言在“和谐”的氛围中运行,飘逸、童趣和智慧的神态为语言注入灵动之气。贾平凹等人则善于锤炼语言,给语言涂上浓厚的主观色彩,让语言插上想象的翅膀,从具象走向抽象,从而使小说语言闪耀着灵动之光。三是走向哲学化。小说语言的哲学化既可以引进具有哲学意义的议论,将许多表示深刻思考的抽象词语以及哲理思辩纳入语言,又可以像史铁生的《务虚笔记》那样大量的十分抽象的表现感知与心理感受的词语介入文本,具体名词抽象化,体现沉思的自言自语式的叙述,设问句与假设句的大量运用以及穷尽可能性的叙事等等,使小说语言诗意盎然。
     第三章主要是对小说语言作文化心理诠释。随着语言中的文化积淀越来越深厚,生活于语言中的人们由此而产生相应的文化心理,甚至形成某种集体无意识,从而使人们的言语蕴涵着特定的文化心理。韩少功在《马桥词典》中以语言为契入点,深入透视以马桥人为代表的国民文化心理。一些作家在小说的叙事过程中也不由自主地流露出某些农民文化心理。池莉、陆文夫、刘恒等人小说中人物的语言表现出小市民的优越感、市侩、无赖、势利等文化心理。张洁的《方舟》等小说语言贯穿着理性精神而且带有几分感伤,反映了当时都市知识女性对婚姻问题的思考。王安忆的《长恨歌》中的“是”与“的”的功能在于延缓小说的叙述节奏,以表现某些都市女性的慵懒的情态。棉棉与卫慧的小说语言则反映了现代都市“另类”女性对物质享受与感官刺激的追求。残雪的小说语言以非理性的“梦呓”形态显示那个时代人们心理的病态与精神的残疾。
     第四章讨论的是作家文化立场与小说语言的选择。每个作家对小说语言的主动选择都是由其文化立场所决定的。立足于地域文化的小说语言不仅容纳了大量的方言土语,而且受地理风貌的影响而呈现出不同的美学风格,还常常包容进多种民间语言形式以表明小说的民间立场;立足于传统文化的小说语言或体现儒家文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或散发出佛教文化的禅味,或渗透着道家文化的“返朴归真”,传统文化中的戏曲和书画艺术精神在贾平凹等小说语言中也有体现。
     论文的结语就是由以上的论述得出一个结论:在新的世纪里,小说存在的理由和应付电子媒体的挑战的根本性东西就是语言。
It is a very important part of the research of fiction to study the language of fictions. So studying the language of fictions occupies an important place in the research of fictions. There are two ways in the traditional study on the language of fictions. One is to see the language of fictions from the angle of style and the other is to analyze the rhetorical figures in the language of fictions. The both of them have a long history, can reveal some aesthetics features of a fiction & the writer's aesthetics ideal, the skills, their aesthetics effect, and help the readers to appreciate the fiction writers' superb skills when reading. But the both are on the base of the traditional view of languages, i.e. the tool view. So they have obvious defects. The discussion on the style of the language of fictions is prone to "seeing the forest but tree " because it confines on describing a whole impression. And it is empty and not concrete. And the analysis of the rhetorical figures in the language of fictions is prone to "seeing the tree but forest" because it dismembers a whole art life of a novel. During the join of the 19~(th) century and the 20~(th) century, the " linguistic turn" that has a great historical meaning takes place in the West. It brought a great change of the view of languages and made the building linguistic poetic possible. Since 80s of the 20~(th) century, under the enlightenment of the "linguistic turn", our theoreticians and criticizers have been building the linguistic poetic to accord with the reality of the writing of Chinese literature. This doctoral dissertation is written in the academic background. And its intention is to research the language of fiction and the phenomena of languages from the cultural angle, to reveal the depth of the cultural significance of the language of fiction and to lead to the birth of the subject of fiction-linguistic-culture.
     The part of introduction discusses the relation between language and culture at first. On one hand, the language is the most important manner of existence of culture. It must depend on a language to express and hand down the most profound part and the marrow of a culture. Every one has to accept a kind of culture while he learns a language. On the other hand, with the change of a culture, the language, from the angle of the evolution of the human language , must change correspondingly. Not only the narrative language of a fiction, from the angle of the study of the language of fiction to see, but also many names of the implements and appellations and the words of value relates to all respects of cultures and contain rich profound cultural significance. So the characters' parole in fictions must be painted the colors of a culture, because the characters are in their life. Besides, every writer grows up in certain culture surroundings, so his fiction language will be marked of the culture surroundings. And he stands a specially appointed position to choose appropriate language to write. Then I review the change of the fiction language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ulture in the first 80 years of the 20~(th) century. In a history of Chinese fiction, the main patterns of the fiction language at first were "graceful", "delight" and "monstrous". Then, with the change of the culture, the language of fictions was from classical Chinese to the vernacular that stands for the class of townspeople and becomes fresh and vivid. In Ming & Qing dynasty, the graceful poetic forms were used to write a fiction. The Dreams in the Red Mansion is a great synthesis in the language of fiction and is the most excellent represent of the language of the ancient fictions. With the feudal culture declining, the language of fictions went downhill. After the end of the 19~(th) century, the language of fictions absorbed a lot of fresh words and patterns of expression from the society of townspeople, modern humanity and science vocabulary from the West, while the news trade rose, modern metropolis appeared and the culture of the West came in. The New Culture Movement of May 4~(th) brings a chance that the language of fictions went toward modern. The modern vernacular as the represent of the mass culture replaced the classical Chinese as the symbol of feudal culture. The individual discourse was blended in the narration and the parole of characters in fictions. The enlighten discourse that stood for the spirit of the time became a main trend of the language of fictions. Modern polity penetrated into the language of fictions. And the language of fictions started going toward the mass. Then, the politicization and popular of the language of fictions became a trend gradually. During the period of Great Cultural Revolution, the language of fictions was very monotonous and rigid because of the high-handed polity from the authorities. Since Great Cultural Revolution, the theoreticians' and criticizers' concept of the language of fictions have taken place an essential change from the view of tool to of ontology in the new history and cultural context. Much probe work has been done for building the poetic of Chinese fiction language.
     The main part of this dissertation is made of four chapters. And the revolution of the language of fictions in the cultural context of the last 20 years of the 20~(th) century is discussed in the first chapter. The cultural context not only becomes an important factor for understanding the thinking connotation of sayings and writings, but also restricts writers' writing to a great extent. So the change of the cultural context must influence the writer to choose and use his language. After Great Cultural Revolution, the language of fictions still paced up and down the shadow of Great Cultural Revolution. The polity occupied an important place in the language of fictions. During the end of 70s and the middle of 80s, the enlightenment of thinking and culture is a main cultural context. And the language structure of fable and the solemn style were used in many fictions in this cultural context. The humanistic reason was poured into the language of fictions. The readers were lead into the condition of dialogue and let accept the enlightenment during "thinking of aesthetic". The cultural context of modernism runs through the 80s and the 90s of the 20~(th) century. In this cultural context, the language of fictions turned from depicting the outside of things and narrating story plots to narrating the sense and memory. So a lot of sense words welled up in the text of fictions. The analogies were often used. The monstrous things often appeared in the fictions and the absurd, intense and fear senses form in the language of fictions. The writers used the beforehand-set-up and afterhand -set-up of the language to make the space-time of the narrating of the fiction be liberty to change. The modernism symbol gave the language of fictions hazy multi-meaning and abstract feature. From the beginning of the 80s to the 90s, the post-modernism became an important cultural context. And in this cultural context, the language of fictions appeared a rebel posture and challenges the tradition language norm and destructed the false "lofty" and "holy". And the writers got the freedom of the language. In the 90s, the language of fictions in the post-modernism cultural context appeared the trend of colonialism. Many famous trade marks could be read in the language of fictions because the desire of mater overflowed. A lot of fashionable words were often said by the main young characters of the fictions. The sigifie of the language overwhelmed its signifiant because of dispelled meaning of the language. And the language tended to plane and lack proper depth.
     We discuss the cultural significance of the language of fictions while the poetic is made in the second chapter. The poetic of the language of fictions mainly shows three kinds of forms as following: The first is to go to image. The image can give the language of fictions the poetic factor and has the specific property of the metaphor and the symbol from the angle of aesthetic. And it makes the function of the language of fictions changed. Thus the tension emerges between the sigifie and the signifisnt. The second is the intelligence. Wang Zengqi makes his language of fictions form in the " harmonious" atmosphere. The elegant, child's delight and wisdom give the language the intelligence. Jia Pingwa and so on are good at refining upon the wording and phrasing, painting the color of subject on their languages, let their languages grow the fancy wing and go from the concrete to the abstract. So their languages give out the light of intelligence. The third is to go to philosophy. To absorb the comment that has philosophy meaning, many abstract words which are often used to think can make the languages go to philosophy. In Shi Tiesheng's Notes of Principles, a lot of abstract, words that express sensation and psychology are used. Let the concrete words go to the abstract. The writer uses the language of talking to oneself, the question sentences and the suppose sentences to narrate. Besides all possibilities are thought in his narration. So the language of this novel is full of poetic.
     The third chapter is the annotations of cultural psychology according to the languages. When the sediment of the culture is deeper and deeper in the language, the people who live in their languages have relevant cultural psychology and the group-unconscious form. So the parole contains certain cultural psychology. Han Shaogong gives Maqiao's people a perspective according to their language and let the readers see our people's cultural psychology. Some writers can't help revealing their peasant cultural psychology in their fiction languages. Chi Li, Lu Wenfu and Liu Heng and so on reveal the urban petty bourgeois' cultural psychology of the sense of superiority, the sordid merchant, the rascally and the snobbish etc. The function of "shi" and " de" in Wang Anyi's Chang Hen Ge delays the narration rhythm of her novel and show some women in the metropolis sluggish mood. The reason spirit and the sad sentiment run through the language of Zhang Jie's A Square Boat. And it expresses that the intellectual female's thinking on the marriage in that time. The languages of Mian Mian and Wei Hui reflect that "the other" girls in the modern metropolis are seeking for the enjoyment of mater and the stimulus of sense organ. Can Xue's language of her fictions shows the people's morbid psychology and deformed spirit with the form of the non-reason rigmarole.
     The relation of the cultural standpoint and the choice of the language is studied in the forth chapter. Every writer's choice of the language is depend on his the cultural standpoint. The writers who stand the position of the regional culture like to use many the regional dialect in there works. And his language style is influenced by the certain geographical condition. Some forms of folk language is used to show the position of the non-government in the novel. The writers who stand the position of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pour their sense of mission and responsibility that represent Confucianism culture into the language of their fictions. Some fictions' language sends out the smell of Buddhism's meditation. The spirit of Tao's "returning to simple and truth" permeates another writers' language. The art spirit of traditional opera and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is carried on in Jia Pingwa's language of fictions.
     The concluding remark of this dissertation draws a conclusion according to the above exposition. That is the language is the reason of the being of fictions and to cope with the challenge from the modern electron medium in new century.
引文
[1]参见叶朗:《中国小说美学》,1982年12月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第110-119页。
    [2]王先霈、周伟民:《明清小说理论批评史》,1988年10月版,广州,花城出版社,第273-274页。
    [1]杨义:《杨义文存》(第二卷),《中国现代小说史》(上),1998年版,北京,人民出版社,第154-155页。
    [1]巴赫金:《小说理论》,白春仁等译,1998年版,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第38页。
    [2]巴赫金:《小说理论》,第41页。
    [3]黄子平:《得意莫忘言》,《沉思的老树的精灵》,1986年版,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第45页。
    [4]王一川:《修辞论美学》,1997年版,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第17页。
    [1]王一川:《修辞论美学》,第22-25页。
    [2]参见季红真:《忧郁的灵魂》,1992年9月版,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
    [3]参见邓晓芒:《灵魂之旅--九十年代文学的生存境界》,1998年9月版,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4]参见王一川:《汉语形象美学引论--20世纪80-90年代中国文学新潮语言阐释》,1998年版,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5]参见昌切:《马桥小天地天地大马桥--释放<马桥词典>的语言/文化底蕴》,《大家》1997年第3期。
    [6]刘安海:《面对语言--20世纪中国文学语言研究检讨提纲》,黄曼君编《反思与超越--20世纪中国文学与理论批评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0年9月版,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第195-203页。
    [1]周宪:《超越文学--文学的文化哲学思考》,1997年版,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上海三联书店,第79页。
    [2]游汝杰:《中国文化语言学引论》,1993年4月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第16—17页。
    [1]参见王一川:《跨体小说--世纪末小说革命》,刘恪:《梦中情人》,1996年版,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第1-31页。
    [2]参见王一川:《汉语形象美学引论--20世纪80—90年代中国文学新潮语言阐释》,第48页。
    [3]李悔吾:《中国小说史漫稿》,1992年版,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第459页。
    [1]参见范伯群、朱东霖主编(i898-1949中外文学比较史》(上卷),1993年版,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第6页。
    [2]裘廷梁:《论白话的维新之本》,《中国官音白话报》,第19、20合期,1898年8月。
    [3]参见范伯群、朱东霖主编《1898-1949中外文学比较史》(上卷),第123页。
    [1]范伯群、朱东霖主编《1898—1949中外文学比较史》(上卷),第125页。
    [2]梁启超:《译印政治小说序》,贾文昭编《中国近代文论类编》,1991年版,合肥,黄山书社,第500页。
    [3]楚卿:《论文学上小说之位置》,贾文昭编《中国近代文论类编》,第501页。
    [1]徐剑艺:《小说符号诗学》,1991年版,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第192页。
    [2]黄遵宪:《日本国志·学术志二·文学》,郭绍虞编《中国历代文论选》(第四册),1980年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117页。
    [1]参见廖超慧:《中国现代文学思潮论争史》,武汉出版社1997年12月版,第950页。
    [1]《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选》,方珊等译,1989年,北京,三联书店,第9页。
    [2]《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选》,第77页。
    [3]《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选》,第219页。
    [1]王一川:《近五十年文学语言研究札记》,《文学评论》,1999年4期。
    [1]高行健在《现代小说技巧初探》(广州,花城出版社1981年9月版)中认为:“作家是通过艺术的语言将自己的思想感情,对生活的理解和感受传达给读者的。作家需要找到能同读者交流的这种语言。作者主要是通过叙述者的语言来换起读者的感受,而作者自己的感情和褒贬则隐藏在叙述者的语言之中。”(第4页)这样的观点显然是传统的。
    [2]高行健:《现代小说技巧初探》,第59页。
    [3]高行健:《现代小说技巧初探》,第68页。
    [4]转引自尹昌龙:《1985.延伸与转折》,1998年5月版,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第130页。
    [1]南帆:《小说技巧十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文学编辑室编:《小说文体研究》,1988年8月版,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273页,另参见尹昌龙:《1985:延伸与转折》,第129-132页。
    [2]孟悦、季红真:《叙事方法--形式化了的小说审美特性》,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文学编辑室编:《小说文体研究》,第182页。
    [3]唐跃、谭学纯:《小说语言美学》,1995年1月版,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第16-17页。
    [4]黄子平《关于“文学语言学”的研究笔记》(二题),《上海文学》1985年第11期
    [5]黄子平《关于“文学语言学”的研究笔记》(--题)。
    [1]唐跃、谭学纯:《小说语言美学》,第17页。
    [2]参见徐敬亚:《失语的诗人》,《北回归线》1993年3期。
    [3]李国涛于1986年首先在《文学新潮》创刊号上发表了《变化中的小说语言》,年底他又在12期的《山西文学》发表了《经验的世界与语言的世界》,1987年在《文艺评论》第2期发表了《缭乱的文体》。
    [4]当时全国有影响的报刊发表了以下这些重要文章:程德培的《当前小说创作中的新因素》(《黄河》1985年3期)、《能指与受指的双重角色--关于小说的叙述者》、《叙述语言的功能及局限--新时期小说变化思考之一》(《作家》1987年3期)、南帆的《小说技巧十年--1976-1986年中短篇小说的一个侧面》(《文艺理论研究》1986年3期)、《论小说艺术模式》、罗强烈的《主体性与文学语言的选择》(《文艺研究》1986年5期)、《小说叙述观念与艺术形象构成的实证分析》、毛时安的《小说的选择》(《当代作家评论》1986年6期)、王晓明的《在语言的挑战面前》(《当代作家评论》1986年5期)、李劼的《试论文学形式的本体意味》(《上海文学》1987年3期)、徐斐的《一种新的文学语言现象》(《文学评论家》1987年2期)、白烨的《语体与文体》(《小说选刊》1987年4期)、吴方的《小说文体二题》(以《小说思维与反讽形式》与《小说文体实验功能及评价》分别发表在1987年4月17日与1987年5月14日的《文艺报》上)、夏中义的《传达的美学情调与符号机制》、於可训的《小说文体的变迁与语言》、唐跃、谭学纯的《语言功能:表现+呈现+发现》(《文艺争鸣》1987年5期)、吴俊的《小说语言四题》(《文学自由谈》1988年2期)等。
    [1]汪曾祺:《关于小说语言(札记)》,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文学编辑室编:《小说文体研究》,第1页。
    [2]李劼:《试论文学形式的本体意味》,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文学编辑室编:《小说文体研究》,第79页。
    [1]程德培:《叙述语言的功能及局限--新时期小说变化思考之一》,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文学编辑室编:《小说文体研究》,第240页。
    [2]黄子平:《关于“文学语言学”的研究笔记》(二题)
    [3]季红真在1987年就已运用语义学理论批评撰写了《神话世界的人类学空间--释莫言小说的语义层次》和《精神放逐者的内心独自--刘索拉小说的语义分析》、《超越困境的精神建构--史铁生小说的终极语义》等,见季红真:《忧郁的灵魂》.1992年版,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
    [4]1986年-1994年出版的介绍与西方现代语言理论相关的美学著作有赵毅衡的《新批评--一个独特的形式文论》和《结构主义·莫斯科—布拉格—巴黎》;1987年,《文艺新科学、新方法手册》、《现代西方哲学与文艺思潮》、《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选》、《结构主义和符号学》出版发行;1988年,《新批评文集》、《符号·神话·文化》、《文学结构主义》、《结构主义时代》、卡西尔的《语言与神话》、罗兰·巴特的《符号学原理》、胡经之、张首映的《西方二十世纪文论史》等与国内读者见面;1989年,《俄苏形式主义文论选》、张寅德编选的《叙述学研究》等出版;1991年,罗杰·福勒的《语言学与小说》由昌切等人翻译出版,涂纪亮的《现代西方语言哲学比较研究》问世;1992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了《结构主义诗学》,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王一川的《语言乌托邦--20世纪西方语言论美学探究》;1994年,董小英的《再登巴比伦塔--巴赫金与对话理论》由三联书店出版。
    [1]参见徐剑艺:《小说符号诗学》。
    [2]陈晓明:《无边的挑战--中国先锋文学的后现代性》,1993年5月版,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
    [1]童庆炳:《文学语言论》,《学习与探索》,1999年第3期。
    [1]黎澍:《消灭封建残余影响是中国现代化的重要条件》,《历史研究》1979年第1期。
    [2]1979年,朱光潜在《文艺研究》第3期发表了《关于人性、人道主义和共同美问题》,《上海文学》第4期发表了该刊评论员的文章《为文艺正名》,都是为“人性”、“人道主义”恢复“名誉”来继承“五四”精神的。
    [3]参见樊星:《五四情结与当代思想--“当代思想史”片断》,黄曼君主编《反思与超越--20世纪中国文学与理论批评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0年版,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第100-111页。
    [1]王一川:《中国形象诗学》,1998年1月版,上海,上海三联书店,第48-49页。
    [1]周宪主编:《世纪之交的文化景观》,1998年9月版,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第206页。
    [2][美]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1984年版,刘象愚等译,北京,三联书店,第205页。
    [1]陈晋:《当代中国的现代主义》1988年10月版,,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第2页。
    [2]嵇山:《关于现代派和现实主义》,《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86年第6期。
    [3]袁可嘉:《欧美现代派文学概述》,《百科知识》,1980年1期。
    [4]石昭贤等著:《欧美现代派文学三十讲》,第4页。
    [5]石昭贤等著:《欧美现代派文学三十讲》,第8-9页。
    [1]曹文轩:《中国八十年代文学现象研究》,1988年6月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第107页。
    [1]吴义勤:《中国当代新潮小说论》,1997年6月版,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第135页。
    [1]吴义勤:《中国当代新潮小说论》,第12页。
    [2]马原:《语言的虚构》,《当代作家评论》,2001年第5期。
    [1]王岳川:《后现代主义文化研究》,1992年6月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第15页。
    [2]王岳川:《后现代主义文化研究》,第236页。
    [3][俄]穆卡洛夫斯基:《标准语言与诗的语言》胡经之主编《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下),1987年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莫言:《我痛恨所有的神灵》载张志忠《莫言论》,1990年版,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龚见明:《文学本体论--从文学审美语言论文学》,1998年版,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第11页。
    [2][瑞士]费南迪尔·德·索绪尔:《普遍语言学教程》,高名凯译,1996年版,北京商务印书馆,第110页。
    [1]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第102页。
    [1]周洪:《第三只眼看文坛·文人之争》,《今日名流》,1997年第2期。
    [1]牛宏宝:《二十世纪西方美学主潮》,1996年5月版,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第15页。
    [1]莫言:《天马行空》,《解放军文艺》,1985年2期。
    [2]王蒙:《倾听着生活的声息》,《漫话小说创作》,1983年版,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第13、15页。
    [1]周宪主编:《世纪之交的文化景观》,第130页。
    [1][俄]托马舍夫斯基:《主题》,《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选》,方珊等译,1989年版,北京,三联书店,第172、173页。
    [1][德]海德格尔:《艺术作品的本源》,《诗·语言·思》,彭富春译,1991年版,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第68-70页。
    [2]张皓:《中国美学范畴与传统文化》,1996年版,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第164页。
    [1]耿占春:《改变世界与改变语言》,2000年12月版,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第15-16页。
    [2][美]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1984年11月版,刘象愚等译,北京,三联书店,第202页。
    [3]夏之放:《以意象为中心建构文艺学理论体系》,钱中文等主编《文学理论:面向新世纪》,1997年版,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第293页。
    [4]汪裕雄:《审美意象论》,1993年版,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第140页。
    [5]顾祖钊:《艺术至境论:中西文学理论走向融合的通道》,钱中文等主编《文学理论:面向新世纪》,第434页。
    [6][美]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第204页。
    [1]恩斯特·卡西尔:《语言与神话》,于晓等译,1988年6月版,北京,三联书店,第70页。
    [1]傅道彬:《晚唐钟声一中国文化的精神原型》,1996年版,北京,东方出版社,第42页。
    [2][美]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第205页。
    [3]参见孙德喜:《贾平凹小说中神秘文化诠释》,《扬州师院学报》1994年第4期。
    [4]雷达:《评<红高粱>》,《文艺学习》1986年创刊号。
    [1][英]罗杰·福勒:《语言学与小说》,於宁、徐平、昌切译,1991年1月版,重庆出版社,第130页。
    [2][英]罗杰·福勒:《语言学与小说》,第131页。
    [1]冯文炳:《废名小说选·序》。
    [2]张承志:《美文的沙漠》,陈春生、刘成友选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文论精华·小说卷》,2000年12月版,河北教育出版社,第430页。
    [3]何立伟:《美的语言与情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文学编辑室遍《小说文体研究》,1988年8月版,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38页。
    [4]汪曾祺:《汪曾祺自选集·自序》,1993年9月版,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第4页。
    [1]汪曾祺:《中国文学的语言问题》,《汪曾祺文集·文论卷》,1993年版,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第2页。
    [1]汪曾祺、施叔青:《作为抒情诗的散文化小说--与大陆作家对谈之四》,《上海文学》1998年第4期。
    [1]贾平凹:《语言--人道与文道杂说之一》,《贾平凹散文自选集》,1992年5月版,桂林,漓江出版社,第573页。
    [2]何立伟、(?)福全:《关于文学证言的对话》,1991年9月版.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第329页。
    ##原图像不清晰
    [1]史铁生:《史铁生作品集》(3),1995年版,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384页。
    [1]史铁生:《史铁生作品集》(3),第395页。
    [2]涂纪亮:《现代西方语言哲学比较研究》,1996年版,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246页。
    [3][德]海德格尔:《论人道主义的信》,《Basic Writings》(《海德格尔基本著作集》),1977年版,纽约,第193页。
    [1]涂纪亮:《现代西方语言哲学比较研究》,第131页。
    [1]参见王一川:《中国形象诗学》,1998年1月版,上海,上海三联书店,第176-194页。
    [2]刘恪:《梦中情人》,1996年7月版,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1]刘建军、杨丽茹:《论文学符号的本质与功能性结构关系》,《东北师大学报》2001年5期。
    [2][英]帕默尔:《语言学概论》,1983年4月版,北京,商务印书馆,第148页。
    [1]佘碧平:《现代性的意义与局限》,2000年版,上海,上海三联书店,第13页。
    [1]“宗法共同体”的概念是由秦晖、苏文在其专著《田园诗与狂想曲--关中模式与前近代社会的再认识》中提出的,该著由中央编译出版社(北京)1996年出版。
    [1]引自罗洛梅:《爱的意志》,蔡伸章译,1987年版,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第369页。
    [1]转引自涂纪亮:《现代西方语言哲学比较研究》,第588页。
    [2]赵伯陶:《市井文化与市民心态》,1996年版,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第8-9页。
    [1]参见刘川鄂:《小市民名作家池莉论》,2009年版,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第68页。
    [1]这里参照了王干的所谓“老三巫、中三巫、新三巫”之说。参见戴锦华:《犹在镜中--戴锦华访谈录》,1999年版,北京:知识出版社,第192页。
    [2]王安忆等:《从现实人生的体验到叙述策略的转型》,《当代作家评论》,1991年6期。
    [3]这里使用的“女性主义”,是指鲜明的女性立场叙事和女性性别意识,在很大程度上类似于“女权主义”的概念,但是“女权主义”应该是与“男权主义”相对应的,有歧视男性之嫌。因此,笔者觉得还是使用“女性主义”一词较妥。
    [1]参见许文郁:《张洁的小说世界》,1991年版,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第20-23页。
    [1]参见许文郁对张洁婚姻家庭情况的叙述,《张洁的小说世界》,第13页。
    [2]参见董之林:《女性写作与历史场景--从90年代文学思潮中“躯体写作”谈起》,《文学评论》2000年6期。
    [1]戴锦华:《犹在镜中--戴锦华访谈录》,第199页。
    [1]唐俟:《残雪评传》,萧元编《圣殿的倾圮--残雪之谜》,1993年版,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第15页。
    [1]吴亮:《一个臆想世界的诞生--评残雪的小说》,萧元编《圣殿的倾圮--残雪之谜》,第95页。
    [2]参见萧元:《圣殿的倾圮--残雪之谜·序》,萧元编《圣殿的倾圮--残雪之谜》,第3页。
    [1]唐跃、谭学纯:《小说语言美学》,1995年1月版,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第258页。
    [1]《创作中的虚实--残雪与日野启三的对话》,廖金球译,萧元编《圣殿的倾圮--残雪之谜》,第424页。
    [2]施叔青:《为了报仇写小说--与残雪谈写作》,萧元编《圣殿的倾圮--残雪之谜》,第440页。
    [3]参见孙德喜:《试论鲁迅的复仇意识》,江苏省鲁迅研究会:《世纪之交论鲁迅》,1999年版,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4]残雪:《美丽南方之夏日》,《中国》1986年10期。
    [5]转引自萧元:《圣殿的倾圮--残雪之谜·序》,萧元编《圣殿的倾圮--残雪之谜》,第4页。
    [1]周宪主编:《世纪之交的文化景观--中国当代审美文化的多元透视》,1998年9月版,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第26页。
    [1]陈忠实:《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陈忠实:《家之脉》,2000年10月版,广州,广州出版社,第162页。
    [2]参见孙绍振:《必要的和不必要的》,惠西平编:《突发的思想交锋--博士直谏陕西文坛及其他》,2001年2月版,西安,太自文艺出版社,第310-314页。
    [1]李建军:《充分的和不充分的》,惠西平编:《突发的思想交锋--博士直谏陕西文坛及其他》,第316页。
    [2]参见王永生等:《贾平凹语言世界》,1994年版,西安:太白文艺出版社,第154-171页。
    [3]贾平凹、冯有源:《平凹的艺术--创作问答例话》,1998年9月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第96页。
    [4]《文学传统的继承和创新--贾平凹访谈录》,张英:《文学的力量一当代著名作家访谈录》,2001年版,北京:民族出版社。
    [1]王永生等:《贾平凹语言世界》,第159页。
    [1]汪曾祺:《汪曾祺文集·文论卷》,1993年版,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第237-238页。
    [2]《当代作家谈创作》,1984年8月版,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第27页。
    [1]张炜:《诗人,你为什么不愤怒》,1997年3月版,张炜:《冬天的阅读》,上海:东方出版中心,第376-379页。
    [1]张炜:《冬令絮语》,张炜:《冬天的阅读》,第366页。
    [2]张炜:《三致》,张炜:《冬天的阅读》,第383页。
    [1]袁宾主编:《禅宗词典》,1994年1月版,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第569页。
    [2]任道斌主编:《佛教文化辞典》,1991年2月版,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第346页。
    [3]任道斌主编:《佛教文化辞典》,第338页。
    [4]禅宗的独特的语言形式比较众多,主要有“棒喝”、“机锋”、“旨诀”、“圆相”、“偈颂”等。参见周裕锴:《禅宗语言》,1999年12月版,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第56-103页。
    [5]参见周裕锴:《禅宗语言》,第64—65页。
    [6]周裕锴:《禅宗语言》,第140页。
    [1]周裕锴:《禅宗语言》,第141页。
    [2]杨政:《张炜论》,《山东当代作家论》,1989年10月版,山东教育出版社。
    [3]先秦许多思想家都对语言问题发表了自己的意见。老子在《道德经》中认为:“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论语》中有“巧言乱听”之见。墨子表示:“慧者心辩而不繁说。”《战国策》有言:“迷于言,惑于语,沈于辩,溺于辞。”《韩非子》的见解是:“好辩说而不求其用,滥于文丽而不顾其功者,可亡也。”《礼记》:“言伪而辩,……以惑众,杀。”这些关于语言的观点尽管不是出自一个学派,但是其见解竟如此接近,与道家思想不谋而合。
    [1]王安忆:《心灵世界--王安忆小说讲稿》,1997年12月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第312-313页。
    [2]参见王永生等:《贾平凹语言世界》,第11、88页。
    [3]贾平凹:《写作与女性--与穆涛一席谈》,沈苇、武红编《中国作家访谈录》,1997年8月版,乌鲁木齐:新疆青少年出版社,第20页。
    [1]《温情的力量--迟子建访谈录》,张英:《文学的力量--当代著名作家访谈录》。
    [2]曹文轩:《中国八十年代文学现象研究》,1988年6月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第88页。
    [3]张卫中:《新时期小说的流变与中国传统文化》,2000年12月版,上海,学林出版社,第252页。
    [4]《答<文学家>编辑部问》,《贾平凹文集·求缺卷》,1995年3月版,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第343页。
    [1]王一川:《汉语形象美学引论--20世纪80-90年代中国文学新潮语言阐释》,1999年9月版,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第60-61页。
    [1]周宪:《世纪之交的文化景观--中国当代审美文化的多元透视》,1998年9月版,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第25页。
    [2]高行健:《现代小说技巧初探》,1981年版,广州:花城出版社,第129页。
    [1][英]波普尔:《科学知识进化论》,1987年版,北京:三联书店,第164页。
    [2]俄国形式主义理论家鲍里斯·托马舍夫斯基在《诗学的定义》中就明确表示:“诗学的任务(换言之即语文学或文学理论的任务)是研究文学作品的结构方式。有艺术价值的文学是诗学的研究对象。”(《诗学的定义》载《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选》,1989年版,方珊等译,三联书店,第76页。)
    [1]莫泊桑:《谈“小说”》,石尔编:《外国名作家创作经验谈》,1982年版,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第84-85页。
    [2]包世臣:《书韩文后上篇》,贾文昭编:《中国近代文论类编》,1991年版,合肥:黄山书社,第205页。
    [3]参见罗兰·巴特:《罗兰·巴特随笔选》,1995年版,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第155页。
    [1]《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选》,第9页。
    [2]《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选》,第79页。
    [3]《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选》,第52页。
    [1]王岳川:《后现代文化传媒的价值透视》,钱中文等主编《文学理论:面向新世纪》,1997年版,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第370页。
    [2][日]洪田正秀:《文艺学概论》,1985年版,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第37页。
    [1]刘安海:《面对语言--20世纪中国文学语言研究检讨提纲》,黄曼君编《反思与超--20世纪中国文学与理论批评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0年版,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第200页。
    [前苏联]巴赫金:《巴赫金文论选》,佟景韩译,1996年4月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前苏联]巴赫金:《拉伯雷研究》,李兆林等译,,1998年6月版河北教育出版社。
    [前苏联]巴赫金:《诗学与访谈》,白春仁等译,1998年6月版,河北教育出版社。
    [前苏联]巴赫金:《文本对话与人文》,白春仁等译,1998年6月版,河北教育出版社。
    [前苏联]巴赫金:《小说理论》,白春仁等译,1998年6月版,河北教育出版社。
    [前苏联]巴赫金:《周边集》,李辉凡等译,1998年6月版,河北教育出版社。
    [美]W·C·布斯:《小说修辞学》,华明等译,1987年10月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美]查尔斯·L·斯蒂文森:《伦理学与语言》,姚新中等译,1991年7月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甘阳译,1985年12月版,上海译文出版社。
    [德]恩斯特·卡西尔:《语言与神话》,于晓等译,1988年6月版,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瑞士]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高名凯译,1980年11月版,商务印书馆。
    [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语言的牢笼马克思主义与形式》,钱佼汝、李自修译,1995年5月版,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前苏联]高尔斯基主编:《思维与语言》,熊尧祥、周添顺译,1963年9月版,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美]A·P·马蒂尼奇编《语言哲学》,牟博等译,1998年2月版,商务印书馆。
    [德]马丁·海德格尔:《林中路》,孙周兴译,1997年12月版,上海译文出版社。
    [德]马丁·海德格尔:《诗·语言·思》,彭富春译,1991年2月版,文化艺术出版社。
    [德]马丁·海德格尔:《在通向语言的途中》,孙周兴译,1997年5月版,商务印书馆。
    [美]罗伯特·司格勒斯:《符号学与文学》,谭大立等译,1988年7月版,春风文艺出版社。
    [英]罗杰·福勒:《语言学与小说》,昌切等译,1991年1月版,重庆出版社。
    [法]米歇尔·福柯:《词与物--人文科学考古学》,莫伟民译,2001年12月版, 上海三联书店。
    [奥]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李步楼译,1996年12月版,商务印书馆。
    [美]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刘象愚等译,1984年11月版,生活·读者·新知三联书店。
    [瑞士]沃尔夫冈·凯塞尔:《语言的艺术作品--文艺学引论--》,陈铨译,1984年7月版,上海译文出版社。
    [英]约翰·麦奎利:《神学的语言与逻辑》,钟庆译,1992年8月版,四川人民出版社。
    艾云:《此岸到彼岸的泅渡》,1996年3月版,敦煌文艺出版社。
    陈美兰:《文学思潮与当代小说》,1994年12月版,武汉大学出版社。
    邓晓芒:《灵魂之旅--九十年代文学的生存境界》,1998年9月版,湖北人民出版社。
    董小英:《再登巴比伦塔一巴赫金与对话理论》,1994年10月版,生活·读者·新知三联书店。
    耿占春:《改变世界与改变语言》,2000年12月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耿占春:《隐喻》,1993年8月版,东方出版社。
    高行健:《现代小说技巧初探》,1981年版,花城出版社。
    郜元宝:《在语言的地图上》,1999年1月版,文汇出版社。
    龚见明:《文学本体论--从文学审美语言论文学》,1998年5月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洪谦主编:《西方现代资产阶级哲学论著选辑》,王复等译,1964年8月版,商务印书馆。
    胡平:《叙事文学感染力研究》,1995年12月版,百花文艺出版社。
    季红真:《忧郁的灵魂》,1992年9月版,时代文艺出版社。
    李洁非:《小说学引论》,1995年4月版,广西教育出版社。
    李润新:《文学语言学》,1994年10月版,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刘大枫:《新时期文学本体论研究》,2000年7月版,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
    陆扬:《德里达·解构之维》,19967月版,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鲁枢元:《超越语言》,1990年11月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罗常培:《语言与文化》,1989年9月版,语文出版社。
    马大康:《审美乌托邦--文艺美学论集》,2001年12月版,吉林人民出版社。
    曼乐:《母语与写作》,1999年3月版,山西教育出版社。
    南帆:《敞开与囚禁》,1999年7月版,山东教育出版社。
    任洪渊:《墨写的黄河--汉语文化诗学导论》,1998年5月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唐跃、谭学纯:《小说语言美学》,1995年1月版,安徽教育出版社。
    陶东风:《文体演变及其文化意味》,1994年5月版,云南人民出版社。
    涂纪亮:《现代西方语言哲学比较研究》,1996年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涂纪亮:《语言哲学名著选辑》,1988年3月版,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王路:《走进分析哲学》,1999年9月版,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王一川:《汉语形象美学引论--20世纪80-90年代中国文学新潮语言阐释》,1999年版,广东人民出版社。
    王一川:《修辞论美学》,1997年5月版,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王一川:《语言乌托邦--20世纪西方语言论美学探究》,1994年5月版,云南人民出版社。
    王一川:《中国形象诗学》,1998年1月版,上海三联书店。
    王永生等:《贾平凹语言世界》,1994年版,太白文艺出版社。
    吴晓:《意象符号与情感空间--诗学新解》,1990年5月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吴义勤:《中国当代新潮小说论》,1997年6月版,江苏文艺出版社。
    夏之放:《文学意象论》,1993年1月版,汕头大学出版社。
    徐剑艺:《小说符号诗学》,1991年5月版,浙江大学出版社。
    徐友渔等《语言与哲学--当代英美与德法传统比较研究》,1996年4月版,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许宝强等选编《语言与翻译的政治》,2001年1月版,中央编译出版社。
    杨大春:《文本的世界》,1998年2月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俞建章、叶舒宪:《符号:语言与艺术》,1988年4月版,上海人民出版社。
    余松:《语言的狂欢--诗歌语言的审美阐释》,2000年5月版,云南人民出版社。
    张继华:《北京地域文学语言研究》,1999年9月版,四川人民出版社。
    张柠:《叙事的智慧》,1997年5月版,山东友谊出版社。
    张卫中:《母语的魔障--从中西语言的差异看中西文学的差异》,1998年6月版,安徽大学出版社。
    张卫中:《新时期小说的流变与中国传统文化》,2000年12月版,学林出版社。
    张寅德编:《叙述学研究》,1989年5月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赵毅衡编:《“新批评”文集》,2001年9月版,百花文艺出版社。
    郑敏:《结构—解构视角:语言·文化·评论》,1998年11月版,清华大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文学编辑室编:《小说文体研究》,1988年8月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现代外国哲学组编:《当代美国资产阶级哲学资料》(第三集),江天骥等译,1979年10月版,商务印书馆。
    周伦佑:《反价值时代--当代文学观念的价值解构》,1999年10月版,四川人民出版社。
    周宪:《20世纪西方美学》,1997年12月版,南京大学出版社。
    周宪:《超越文学--文学的文化哲学思考》,1997年3月版,生活·读书·新知上海三联书店。
    朱文俊:《人类语言学论题研究》,2000年1月版,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英]艾·阿·理查兹:《意义的四大种类》,王岱译,戴维·洛奇编《二十世纪文学评论》(上册),1987年2月版,上海译文出版社。
    [英]艾·阿·理查兹:《语言的两种用途》,杨周翰译,戴维·洛奇编《二十世纪文学评论》(上册)。
    程文超等:《语言问题与文学研究的拓展》(笔谈一组),《文学评论》1988年1期。
    何龙:《小说的语言语调与情感状态》,《文学评论》1989年2期。
    黄浩:《文学失语症--新小说“语言革命批判”》,《文学评论》1990年2期。
    江南:《形式意味的强化--漫议新潮作家对语言形式的探索》,《小说评论》2001年1期
    黎湘萍:《生命情调的选择--试论台湾“语言美学”本体论》,《文学评论》1989年2期。
    李劼:《论中国当代新潮小说的语言结构》,《文学评论》1988年5期。
    李洁非:《语言艺术的形式意味》,《文艺争鸣》1990年1期。
    李洁非、张陵:《“再现真实”:一个结构语言学的反驳》,《上海文学》1988年2期。
    刘安海:《赋予文学语言以人文价值》,《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1期。
    刘安海:《语言痛苦:意翻空而易奇,言征实而难巧》,《文学评论》1990年3期。
    刘建军、杨丽茹:《论文学符号的本质与功能性结构关系》,《东北师大学报》2001 年5期。
    刘雨:《巴赫金对话理论与中国现代小说的对话性》,《东北师大学报》2001年5期。
    马大康:《文学语言研究之我见》,《艺术广角》1993年2期。
    马大康:《虚拟意向关系与语言的审美生成》,《文艺研究》2000年5期。
    马大康:《语言空白、空位与存在的家园--诗性语言研究之三》,《文艺理论研究》2001年2期。
    马大康:《语言是变色龙一诗性语言研究之一》,《温州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4期。
    马相武:《当代汉语文学的语言背景观察》,《文艺评论》1992年4期。
    马原:《语言的虚构》,《当代作家评论》2001年5期。
    毛时安:《1985:语言、形式的骚动喧哗和上海文学》,《文艺理论研究》2001年2期。
    申小龙:《汉文学语言形态论》,《上海文学》1988年9期。
    盛子湖:《论小说语言的基本“词汇-意义”单位》,《当代作家评论》1992年6期。
    唐跃、谭学纯:《语言节奏:小说文本分析的一个视角》,《上海文学》1988年9期。
    童庆炳:《文学语言论》,《学习与探索》1999年3期。
    王一川:《近五十年文学语言研究札记》《文学评论》1999年4期。
    吴俊:《小说语言四题》,《文学自由谈》1988年2期。
    徐剑艺:《当代小说的言语义系统》,《文学评论》1990年2期。
    杨文虎:《文学语言的发生》,《上海文学》1988年9期。
    张卫中:《新时期文学语言变迁寻踪》,《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9期。
    张颐武:《二十世纪汉语文学的语言问题》,《文艺争鸣》1990年4-6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