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端康成文学的艺术性·社会性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川端康成(Kawabata Yasunari,1899-1972)是亚洲第二位、日本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也是近年来,在中国被译介甚多,影响颇广的一位作家。他的创作在艺术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通过川端文学,中国读者不仅可以了解其创作,更能进一步加深对日本文化的全面了解。因此,川端康成也早就成为中日现代文学艺术交流中被关注的一位重要的对象。虽然中日学界对川端康成都做过不少的研究,但关注比较集中在主要的作品论、作家论上,对其艺术性形成的深层文化原因,尤其是对川端文学社会性的研究尚嫌不足。
     本论文首先在“导言”中对中日两国有关川端康成文学研究的现状进行综述。正文通过比较与分析,指出对川端文学艺术性的深层文化原因及社会性的研究的必要性及学术价值。本论文用论证和考察的方法,对川端康成文学的艺术性和社会性进行梳理和考察,在此基础上探讨川端康成文学审美意识的主要内容、深层原因以及被中日两国学者研究中较为忽略的社会性一面。鉴于川端文学的译介和研究已有相当的基础,本论文没有采用代表作年鉴学派的方法,而是将川端文学艺术表现按“新感觉派的影响”、“人物审美”、“自然审美”、“川端文学艺术形成的深层文化原因”及“社会性”来系统和立体地进行考证和通释,力图揭示川端文学艺术性和社会性的形成、演变、发展的特色及内在的“基因”联系。
     在较为全面、客观考察论证川端康成文学艺术性、社会性全貌的基础上,本论文对川端艺术性和社会性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一、对于现代派艺术对川端文学创作的影响,认为始终执著于新感觉派方式或由于新感觉派的尝试失败才转向传统艺术追求的看法均有失偏颇。川端文学艺术对于外来现代派的技巧,从不生搬硬套,而是当作借鉴,化为我有,把新文学的技巧与日本民族的传统美学巧妙结合,从而形成川端文学的独特的美学风格。二、川端文学的人物及情感审美的特质在于人的心性乃至生活样式在感性自在中找到足够的生存理由及自我满足。“物哀”美学等自然审美的实质与“万物有灵观”及“植物美学观”有关,其审美观的深层文化原因可视为佛教思维、无常观及自然神灵论的影响。三、对川端主要代表作品中的文化人形象、战后社会体制变化及众生相的描绘所表现出来的社会性在迄今为止的川端文学的研究中不够重视情况应予积极的改变。
Kawabata Yasunari (1899-1972) is the second author in Asia and the first in Japan to be awarded the Nobel Prize in Literature. In the past decades, his works have been translated and studied widely in China and cast great influence. Kawabata has achieved exceptional literary distinction. Because of his significance in helping us obtain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Japanese culture, he has become one of the focuses of literary and artistic communication between Japan and China. So far, more often than not, the scholarship on Kawabata is about the author and his works. Scholars have not paid enough attention to the study of cultural factors underlying the artistic achievement and social significance of his works.
     The introduction of this dissertation undertakes a literature review on Kawabata both in Japan and in China. The body of the dissertation, through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discusses the necessity and academic significance of a study of the cultural factors underlying the artistic achievement and social significance of Kawabata’s works. This dissertation, through textual analysis and examination, examines the artistic achievement and social significance of Kawabata’s works, and then moves onto the exploration of the main content, underlying foundation, and the social significance, of Kawabata’s esthetic consciousness. The social significance is ignored by most Japanese and Chinese scholars. Because of the existence of a sizable body of studies devoted to Kawabata, this dissertation turns away from the diachronic method; instead, it intends to reveal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causal relationship of the formation,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of Kawabata’s artistic achievement and social significance by making a systematic study of“the influence of Neo-Sensualism,”“characterization,”“representation of nature,”“the cultural factors beneath Kawabata’s literary achievement”and“social significance”successively.
     Following a thorough study of Kawabata’s artistic achievement and social significance, this dissertation proposes three original statements: first, when discussing the influence of the modernistic arts on the author’s creative writing, it is neither fair to say the author always held steadfastly to Neo-Sensualism, nor is it fair to say it was his failure in the tentative efforts in Neo-Sensualism that led to his shift to pursuing traditional techniques. Kawabata never mechanically borrowed anything from Westerners’modernistic writing techniques, and instead, he made a perfect combination of the new techniques and the Japanese traditional esthetics. Thus, he crafted his own esthetic style. Second, personalities and life styles that seek to justify their own existence and satisfy themselves in an unbound perception characterize Kawabata’s characters and their emotional reactions. The natural elements of the aesthetics such as“mononoaware”are closely related to“animatism”and“vegetal aesthetics,”and the underlying cultural factors of such aesthetics can be attributed to Buddhist teaching, caducity of life and deism. Thirdly, since most scholars have ignored the social factors of the literati’s images, social changes after WWII and the depiction of the people of all walks in Kawabata’s representative works, it is advisable for us to pay due attention to this aspect.
引文
1《试论〈雪国〉人物及主题》、《日本文学》No2.1983
    1《论川端康成的创作》、《外国文学研究》No1 , 1984
    2《谈谈〈雪国〉》、《日本文学》No1 , 1983
    3《关于〈雪国〉的艺术特色》、《外国文学研究》No4 , 1982
    4《川端康成的〈雪国〉及其他》、《日语学习与研究》No1 , 1984
    1久米正雄:《私小说与心境小说》,转引自《日本近代文学选读》(上海译文社1987 )第155-156页。
    1长谷川泉:《近代日本文学思潮史》,译林出版社第90页。
    1生田长江:《超现代派宣言》。
    2横光利一:《感觉活动——对感觉活动与感觉作品非难的反驳》( 1925年2月《文艺时代》)
    
    1千叶龟雄:《新感觉派的诞生》( 1924年11月《世纪》)
    2千叶龟雄:《新感觉论》( 1925年4月《文艺日本》)
    1《新文章论》,《川端康成全集》第32卷第24页。
    2川端康成:《新文艺》( 1923)。
    3《川端康成全集》第32卷第410-414页。
    1《〈文艺时代〉编辑后记》,《川端康成全集》第32卷第418页。
    
    1《〈文艺时代〉创刊辞》,《川端康成全集》第32卷第413页
    2转引自进藤纯孝《川端康成传记》(六与出版1976 )第146页。
    1《新进作家的新倾向解释》,《川端康成全集》第16卷276页。
    
    1福田清人、坂垣信:《川端康成——人与作品》(清水书院1978 )第67页。
    2《期待明天的文艺》,《川端康成全集》第32卷第442页。
    3《新感觉派辩》,《川端康成全集》第32卷480页。
    
    1《独影自命》,《川端康成全集》第33卷434页。
    2吉田精一:《现代日本文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第127页。
    3《感觉活动》,《新感觉派文学集》,(讲谈社)第372页。
    4《答诸家之诡辩》,《川端康成全集》第32卷,第496页。
    1《番外波动调》,《川端康成全集》第32卷第484页。
    1《新文章读本》,《川端康成全集》第32卷第204页。
    1《新文章读本》,《川端康成全集》第32卷第208页。
    2《关于表现》,《川端康成全集》第32卷第502页。
    3《新文章论》,《川端康成全集》第32卷第27页。
    1《川端康成全集》第1卷第494页。
    1转引自大泷清雄:《川端康成的肖像》第181-182页(宝文馆1979 )
    2本文引用的《受奖辞》、《雪国》、《千鹤》、《古都》、《脆弱的器皿》等译文,均引自《川端康成十卷集》(高慧勤译,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1转引自近藤纯孝:《川端康成传记》第159页(六与出版1979 )
    1《新感觉派》,《川端康成全集》第32卷第632-633页。
    2高田瑞穗:《〈伊豆的舞女〉在文学史上的价值》,《灵魂创伤的青春》(教育出版中心1978)第180页。
    3伊藤整:《川端康成》,《日本文学全集》(集英社1978 )第39卷425页。
    1《文学自传》,《川端康成全集》第33卷第87页。本书引用的《文学自传》、《临终的眼》、《纯真的声音》等译文均为叶渭渠译。
    2《抒情歌》,《川端康成全集》第3卷第489页。
    3《自著序跋》,《川端康成全集》第33卷第588页。
    
    1《女性的气质》,《川端康成全集》27卷第178页。
    2《川端文学——海外的反响》,《国文学》第15卷第3期第133页。
    1李正伦等译:《天授之子》,(漓江出版社1998年)第612页。
    1谭晶华:《川端康成传》(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62-63页。
    1丁莉:《伊势物语及其周边》(风间书房2006 )第300页。
    1谷崎润一郎:《阴翳之美》(三联出版社)第88页。
    
    1丘仕俊译:《阴翳礼赞》,《世界散文经典日本卷》(春风文艺出版社)第200页。
    2丘仕俊译:《阴翳礼赞》,《世界散文经典日本卷》(春风文艺出版社)第203页。
    
    1《独影自命》,《川端康成全集》第33卷第471页。
    2三岛由纪夫:《永远的旅人》,河出书房新社《文艺读本·川端康成》第42页。
    3《文艺上的叛逆》,《川端康成全集》第31卷第343页。
    4《夕照的原野》,《川端康成全集》第28卷第365页。
    1梅原猛:《美与伦理的矛盾》,(讲谈社学术文库154 )第20页。
    1叶渭渠译:《川端谈创作》(三联出版社1988 )第288-289页。
    
    1《少年》,《川端康成全集》第10卷第163页。
    2转引自叶渭渠:《川端康成评传》(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第73页。
    3《独影自命》,《川端康成全集》第33卷第471页。
    1叶渭渠译:《川端谈创作》(三联出版社1988 )第104页。
    2《文学自传》,《川端康成全集》第33卷第87页。
    1转引自大泷清雄:《川端康成的肖像》(宝文馆1979 )第222页。
    
    1陈德文译:《一片树叶》,《日本散文精品》(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 )第702页。
    2《我在美丽的日本》,《川端康成全集》第28卷第355-356页。
    3《我在美丽的日本》,《川端康成全集》第28卷第356页。
    4《我在美丽的日本》,《川端康成全集》第28卷第356页。
    1《我在美丽的日本》,《川端康成全集》28卷第357页。
    1卞立强译:《日本散文选》(江苏人民出版社1985 )第1页。
    2丰子恺译:《源氏物语》(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第42页。
    3蒋述卓:《自然在宗教中的地位及其对以艺术创作的影响》,《中国比较文学》1994年第1期。
    1铃木修次:《中国文学与日本文学》(东京书籍1978 )第80-84页。。
    1《川端康成全集》第27卷第391页。
    2《独影自命》,《川端康成全集》第33卷第269页。
    3《川端康成全集》第28卷第380页。
    
    1梅原猛:《古典的发现》,(讲谈社)第158页。
    2铃木修次:《中国文学与日本文学》(东京书籍1978)第93-95页,。
    1《川端康成全集》第28卷第433页。
    1《郁达夫文集》(三联书店香港分店1983)第4卷第157-158页。
    2叶渭渠:《川端康成评传》(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第219-220页。
    1《文学自传》,《川端康成全集》第33卷第87页。
    1《独影自命》,《川端康成全集》第14卷第14页。
    1高慧勤译:《我在美丽的日本》,漓江出版社1985年9月《雪国·千鹤·古都》第414页。
    1《故国》,《川端康成全集》第23卷,第508页。
    2《临终的眼》,《川端康成全集》第27卷,第22页。
    3《抒情歌》,《川端康成全集》第3卷第473页。
    4《初秋山间的空想》,《川端康成全集》第26卷,第27页。
    5《抒情歌》,《川端康成全集》第3卷第472页。
    6《初秋山间的空想》,《川端康成全集》第26卷第76页。
    1谭晶华、夏刚译:《日本各家论川端康成》(《日本文学》1983年第3期)第157-158页。
    1《送葬的名人》,《川端康成全集》第2卷第78页。
    1山本健吉《川端康成》,转引自《日本各家论川端康成》(谭晶华·夏刚译)、1983年第3期《日本文学》第157页。
    2《自传》,《川端康成全集》第13卷第106页。
    3《临终的眼》,《川端康成全集》第27卷第14页。
    4《拣遗骨》,《川端康成集一》(集英社)第286页。
    
    1《临终的眼》,《川端康成全集》第27卷第20页。
    2转引自铃木修次:《中国文学与日本文学》第204-238页。引诗下同。
    1祗园精舍是古时印度舍卫国的著名寺院。精舍即寺院,是精练行者居住之所。寺中僧侣养病所居的无常院有一玻璃钟,其响声似在诉说《涅槃经》中的四句偈语: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
    2波罗双树:传说释迦涅槃时,四周各有两株波罗树,忽然由绿变白。
    3周启明申非译:《平家物语》第一卷一祗园精舍,(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第1页。
    1梅原猛:《古典的发现》(讲谈社)第158页。
    2《世界艺术史》(上)(长江艺术出版社, 1995 )第256页。
    3今道友信:《关于美》(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83 )第174页。
    4《日本论》(海南出版社, 1994 )第173页。
    1《川端康成全集》第27卷第16页。
    
    1《临终的眼》,《川端康成全集》第27卷第15、20页。
    2《我在美丽的日本》,《川端康成全集》第28卷第350页。
    3《致父母的信》,《川端康成全集》第5卷第228页。
    4《自夸十话》,《川端康成全集》第27卷第172页。
    5《初秋山间的空想》,《川端康成全集》第26卷第76页。
    6加藤周一等:《日本人的生死观》(上) (岩波书店)第32页。
    1《文艺闲话》,日本广播协会编(青蛙房出版)
    1《焰火》(岩波书店《焰火、雨潇潇》1975 )第10-11页。
    2许极燉译:《日本的文化——历史的展开与特征》(上海外语教教育出版社1989 )第231-232页。
    1笔者为《山之声》的中译本译者,书名按原文直译,为“山之音”。由于汉语中音量“声”大于“音”,显然准确的译文应为“山之声”。
    2孟庆枢译:《日本文学论著选》(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 )第305页。
    1孟庆枢译:《日本文学论著选》(时代文艺出版社, 1993 )第307页。
    1谭晶华、夏刚译:《日本各家论川端康成》(《日本文学》1983 , 3期)第160页。
    2谭晶华、夏刚译:《日本各家论川端康成》(《日本文学》1983 , 3期)第158页。
    3谭晶华、夏刚译:《日本各家论川端康成》(《日本文学》1983 , 3期)第164页。
    1谭晶华、夏刚译:《日本各家论川端康成》(《日本文学》N0.3 1983年)第161页。
    1《〈古都〉作者的话》,《川端康成全集》第33卷第175页。
    2《在茨木市》,《川端康成全集》第15卷第284页。
    
    1《我的思考》,《川端康成全集》第27卷第434页。
    2《古都》,《川端康成全集》第28卷第190页。
    3《独影自命》,《川端康成全集》第33卷第457页。
    《川端康成全集》(37卷本,新潮社1981-1984)
    《作家川端康成的根底》羽鸟彻哉著(日本教育出版中心1979)
    《传记川端康成》近藤纯孝著(六与出版1976)
    《川端康成的肖像》大泷清雄著(宝文馆1979)
    《瀑布之声——怀旧的川端康成》佐藤碧子著(东京白川书院1980)
    《川端康成——现代的美学意识》武田胜彦·高桥新太郎著(明治书院1978)
    《川端康成的艺术》鹤田欣也著(明治书院1981)
    《川端康成》(新潮社1984)
    《川端康成论考》长谷川泉著(明治书院1984)
    《川端康成研究》中村光夫著(筑摩书房1978)
    《川端康成作品研究》长谷川泉编著(八木书店1969)
    《川端康成——人与作品》福田清人·板垣信著(清水书院1978)
    《川端康成其人及艺术》川端文学研究会编(教育出版中心1977)
    《川端康成与东洋思想》康林著(新典社2005)
    《昭和文学史》川西政明著(讲谈社2002)
    《川端康成的魔界》原善著(有精堂1987)
    《对于川端文学的视点》85.97.04年报川端文学研究会编(教育出版中心1986.1998.2005)
    《川端文学之妙味》长谷川泉著(明治书院1973)
    《川端康成——爱·美·死》长谷川泉著(妇女之友社1978)
    《川端文学——海外的评价》长谷川泉·武田胜彦编著(早稻田大学出版部1969)
    《遗稿〈雪国抄〉·〈住吉〉连作》森本获·平山三男编著(林道倉版1984)
    《日本美的网络》西田正好著(雄山阁1976)
    《禅与文学》高桥新吉著(宝文馆1970)
    《日本人的生死观》吉野裕子著(讲谈社1982)
    《日本人的生死观》加藤周一著(岩波书店1981年版)
    《川端康成特集》(至文堂《国文学解释与鉴赏791》, 1997年第4期)
    《川端康成评传》叶谓渠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川端康成传》谭晶华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川端康成十卷集》高慧勤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人与自然的交融·雪国》周阅著(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
    《长谷川泉日本文学著论选——川端康成论》孟庆枢译(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
    《近代日本文学思潮史》长谷川泉著郑民钦译(译林出版社1992)
    《川端康成》中村光夫(河出书房新社《川端康成》1977)
    《川端康成》小林秀雄(河出书房新社《川端康成》1977)
    《川端康成氏的近业》神西清(河出书房新社《川端康成》1977)
    《川端康成》山本健吉(河出书房新社《川端康成》1977)
    《川端康成的艺术》伊藤整(河出书房新社《川端康成》1977)
    《川端康成论片断》吉行淳之介(河出书房新社《川端康成》1977)
    《倾听山之声》折口信夫(河出书房新社《川端康成》1977)
    《雪国》寺田透(河出书房新社《川端康成》1977)
    《川端康成逆横光利一》河上徹太郎(河出书房新社《川端康成》1977)
    《永远的旅行者》三岛由纪夫(河出书房新社《川端康成》1977)
    《末世之人》福永武彦(河出书房新社《川端康成》1977)
    《川端康成的文体》佐伯彰一(河出书房新社《川端康成》1977)
    《日本近现代文学的表现相位——川端康成的省略》原善(日本文学第十届研讨会论文2006)
    《〈雪国〉的性描写》鹤田欣也(至文堂《国文学与鉴赏》别册1998)
    《作为日本文学的〈雪国〉》竹内清已(至文堂《国文学与鉴赏》别册1998)
    《〈雪国〉·种种研究》羽鸟彻哉(至文堂《国文学与鉴赏》别册1998)
    《〈雪国〉再读、作为主题的死》岩田光子(至文堂《国文学与鉴赏》别册1998)
    《康成之声、叶子之声》武田胜彦(至文堂《国文学与鉴赏》别册1998)
    《标带新感觉,写出传统美》高慧勤(漓江出版社《雪国·千鹤·古都》1985)
    《最好的文学是心灵的诗性》李德纯(《中华读书报》2004.12.15)
    《川端康成的〈雪国〉》周阅(《中华读书报》2001.10.24)
    《〈伊豆舞女〉论》李德纯(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日本近现代文学》2004)
    《以驹子为中心的生活图画》李明非·尚侠《日本文学》年刊1982
    《近几年来国内研究〈雪国〉概况》尚侠《日本文学》No2 1985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