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故事跨文本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西游故事”是产生于上世纪初,近年愈来愈受到学人青睐的“准术语”,但学界至今未有以之为对象,全面深入的专题研究。本文拟以之为对象,以跨文本为视角,对其生成、演化历史作一相对完整而纵深的描述与分析。
     所谓“西游故事”,笔者以为,指以玄奘取经为本事生成、聚合而成的故事群落。它由猴王故事、游冥故事、进瓜故事、取经故事四大单元衔接而成。其中,首尾两单元为主体(尤以取经故事为主干),中间两单元为“车钩”,每大单元内部又包含若干小故事。
     该故事群落的生成、演化与强势传播,是多种文本形态对其反复重述、再现的综合结果,而以百回本《西游记》小说影响最为深巨,故以之最主要的历史参照系。但以往研究倾向以百回本为本位,或在横向上忽略、遮蔽其他文本形态的作用与贡献,或在纵向上将研说区间截至百回本以前,基本属于“切片”式研究。本文试图克服这种研说倾向的消极影响,故选取小说、戏曲、说唱三种文本形态为代表(尤以后两者为主),考察其在对故事“互文性阐释”活动中的共性规律及个性特征,从而尝试重建故事演化历史的真实生态。
     全文可分为两大部分,前四章为历史描述,后两章为个案考察。
     第一章“发轫期”,笔者以“释徒传记”与“文人笔记”为中心,描述故事在唐五代从本事到故事,进而实现传奇化、世俗化、小说化的过程。在以“史笔”自律的僧侣作者笔下,基于朴素的历史构造思维,原来以空间地域为线索的“记录”碎片,被编译进以时间为序的事件流程,成为故事。而在富于宗教幻想的僧侣作者笔下,在“伟其事而详其迹”的文学构造活动中,故事得到“神异化”与“戏剧化”加工,开始由历史传记向传奇故事蜕变。
     文人阶层是故事由寺院流向市廛的重要中介,文人笔记更是使故事由宗教历史故事转型为“小说家言”的主要媒介。它具有“公共文化底色”,在滤去大量宗教氤氲和历史尘霾的同时,大胆想象,尽意点染,形成不少小说兴味浓重的文本,并为后来故事群落贡献了若干经典桥段。
     第二章“聚合期”,笔者以宋金元时期的队戏、杂剧、南戏、平话、图册等文本为主要数据源,描述故事群落化、神魔化、通俗化的过程。
     从故事形态看,一方面取经故事内部逐渐衍生、裂变出更多“自源故事”,开始由“单细胞形态”向“多细胞形态”进化,另一方面许多于本事前后出现的“他源故事”,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独立发育后,也开始与取经故事发生关联,并向后者聚合,由非西游故事、准西游故事蜕变成为西游故事。在这内外两种“生化反应”的作用下,取经故事最终得以从简单低级的“故事链条”,进化成为-个自成系统的大型“故事群落”;从故事类型看,故事逐渐摆脱了“神怪故事”那种以主人公为中心点,向四围吸纳、黏着各种怪力乱神元素的原始结构模式,伴随着以神魔冲突引发者、维持者、解决者为角色功能项的神魔人物的介入,以神魔斗法为主体或焦点的神魔情节的比例加重与品位提升,以及以三教混融为文化底色的神魔意蕴的形成,最终摆脱了宗教神话与文人志怪的茧蛹,蜕变成为典型的“神魔故事”。而从文化品位看,在通俗媒介文本的“互文性”重述、再现过程中,故事最终蜕变为通俗文艺作品。
     第三章“定型期",笔者以戏曲与说唱两大文本系统为中心,以百回本为主要参考系,考察明代西游戏与西游说唱重述、再现故事的情况,主要分为三个层面:明代西游戏对故事的多元化呈现;明代西游宝卷与故事的递进性关联;明代西游神书与对故事的地域化重述。通过对这三种文本(系统)的考察,可以看到故事在趋于定型的大趋势下,内部依旧复杂活跃的演化生态。
     第四章“赓续期",笔者以戏曲与说唱两大文本系统为中心,考察故事在后百回本时代的持续演化态势。以往学界对此区间不甚关注,而笔者通过文本考察发现:尽管大都受到百回本不同程度的影响,但基于媒介本身不同的艺术目的、表述习惯以及构造、传播者差异性的文化教养和艺术经验,不同文本对故事的重述、再现活动仍是各具特色的,如在“宫廷—民间”与“连套—单元”双重体式维度下的西游戏、以“加、减、置换”为构造方法的鼓词小段、以“描红、细镂、嫁接"为艺术手段的鼓词大段,以“戏谑”与“风情”为叙事兴奋点的西游子弟书等文本中,我们可见西游故事是怎样在特定艺术体式与民间构造思维中迤逦演化的。
     第五、六章,笔者分别以“江流和尚故事”与“刘全进瓜故事”为个案,将镜头推进至具体的单元故事上,对围绕其产生的戏曲、说唱文本进行了更为深入细致地梳理、比较。一方面发掘不同时代、体式文本之间的逻辑勾联,描述故事源流轨迹,嬗变过程;另一方面以其为典型,讨论不同文本系统“互文阐释”的差异性及其对故事形态的影响。
Till now,"westward journey stories", this quasi-literary term which originated in the beginning of the20th century and gains more literati's favor in recent years, has never had a comprehensive and in-depth study as a subject. Thus, this paper aims to describe and analyze the generation and evolution of "westward journey stories" relatively completely and deeply in a cross-textual vision.
     In my point, the "westward journey stories" means a story community produced and aggregated from tales of Xuanzang's western pilgrimage for Buddhist scripture, which links up four parts:the plots of Monkey King, journey to hell, Liu Quan and pilgrimage for Buddhist scripture. The first and the last are main parts (especially the plot of pilgrimage for Buddhist scripture), and the middle two parts are couplers. Every part contains several stories.
     Generation, evolution and wide spread of the story community results from various text patterns to its repetition, reiteration and reproduction, among which this100-chapter version, Journey to the West influences most, which, therefore, becomes the most important frame of reference in history. However, in the past, literati always preferred researching based on the100-chapter version, neglecting and covering other versions'impact and contribution horizontally, or limiting research region before the beginning of100-chapter version, basically a "sliced" research. In order to lessen the bad influence of this research tendency, this thesis tries to have a research on common character and personality traits of "intertextuality explanation", presented as novel, drama and ballad literature, particularly the latter two, and thus mirror a true story evolution history.
     This paper has two parts, the first four chapters history description, and the last two case study.
     The first chapter is "initial period". Centered by "monk biography" and "literary notes", it describes evolution of story in Tang and Five Dynasties from original stories to stories, which then achieved romanticism, secularization and novelization. Some monk authors were self-disciplined on historical writing technique. In their writings, based on simple historically structural thinking,"recording" fragments clued by regions became stories at last through compiling them into time-sequenced flows of events. Whereas, some monk authors, who were full of religious illusions, preferred "overstating and detailing events" so that stories were polished up to "alienation" and "dramatics", transforming from historical biography to legendary.
     While literati class was an important medium for stories spreading from temples to towns, literary notes were an important medium from religious history stories to "novelists' telling". Eliminating a great deal of religious dense and historical dust, it owned "under painting of public culture". Filled with imagination, it became the fascinating version for many novels, and offered some classical moments for later story communities.
     The second chapter is "polymeric period". Based on Duixi, Zaju, Nanxi, Pinghua, Tuce as main data source, it describes the story evolution of commodity, super nature and vulgar.
     According to story morphology, on one hand, the story of pilgrimage for Buddhist scripture derived and split more "self-derived stories" inside, changing from "single-cell" to "multicellular morphogenesis". On the other hand, some "borrowed stories" began to have a connection and aggregation with the story of pilgrimage for Buddhist scripture and evolve into "westward journey stories". In the effect of "biochemical reactions" inside and outside, the story of pilgrimage for Buddhist scripture finally generated to a large self-contained story commodity from simple and low-level "story links". In terms of story types, stories threw off the primitive model of gods and spirits, which was centered by the hero with odd, force, turmoil and deity. The magic plots focusing on outfoxing added and improved, along with the involvement of magical characters, such as the cause, vindicator and solver of magical conflicts. Meanwhile, magic implication had formed, with three religions as cultural under painting. In the end, like butterflies it transformed to "magic stories" from chrysalides of religious legends and zhiguai novels. When it comes to cultural taste, texts of popular medium were intertextually reiterated and reproduced, making stories change to popular literary works.
     The third chapter is "defining period". Centered on drama and ballad literature, these two textual systems, the paper investigates operas in Ming Dynasty and reiteration and reproduction of telling and singing about westward journeys, with the reference of the100-chapter version. It mainly has three levels:diversification of drama about westward journeys to stories, progressive connection between Baojuan of westward journeys in Ming Dynasty and stories and regional reiteration of Shenshu of westward journeys to stories. According to the three versions, it can be found the active and complex evolutionary ecology in the trend of finalizing stories.
     The third chapter is "consecutive period". Centered on drama and ballad literature, these two textual systems, the paper investigates continuous evolution of stories in the time of post-100-chapter version, once an academic blank. It is seen that through text research that in spite of different levels of influence from the100-chapter version, texts had distinctive features about reiteration and reproduction of stories, which were based on different artistic intents, expressing habits, culture and artistic experience. For instance, it is operas of westward journey that had double dimensions between the court and folk, riffs of Guci that were structured by "addition, subtraction and replacement", paragraphs of Guci that were expressed by "Miaohong, Xilou, Jiajie" and westward journey stories of disciples that were exciting because of banter and customs. From that, we can find how westward journey stories evolved in particular artistic forms and folk structural thinking.
     The5th and6th chapters zoom forward to specific unit stories, with the stories of "Jiangliu monks" and "Liuquan Jingua" as examples, around which this thesis sortes and compares the produced drama and ballad literature. On one side, we can dig out logic association of different times and versions to describe its transmutation; on the other side, with them as typical cases, we can discuss diversity of "intertextuality explanation" and influence to story forms.
引文
①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162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
    ② 胡适:《<西游记>考证》,见《章回小说考证》,第323、324、334、335、341页,实业印书馆,1934年。
    ③ 胡适:《(西游记>考证》,见《章回小说考证》,第345页,实业印书馆,1934年。
    ④ 胡适:《<西游记)考证》,见《章回小说考证》,第353页,实业印书馆,1934年。
    ① 郑振铎:《西游记的演化》,见《郑振铎全集》第4册,第270页,花山文艺出版社,1998年。
    ② 郑振铎:《西游记的演化》,见《郑振铎全集》第4册,第277、278页,花山文艺出版社,1998年。
    ③ 刘荫柏:《西游记研究资料》,第786至797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④ 本文统计数据来源于中国知网。
    ① 《汉语大词典》第9卷,第188页,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2年。
    ① 徐朔方:《论(西游记)的成书》,《社会科学战线》,1992年第2期。
    ② 李忠明:《从“西天取经”故事到(西游记)》,《古典文学知识》,1999年第4期。
    ③ 蔡铁鹰:《(西游记)成书研究》,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年。
    ④ 蔡铁鹰:《西游记的诞生》,中华书局,2007年。
    ⑤ 胡适:《(西游记)考证》,见《章回小说考证》,第354页,实业印书馆,1934年。
    ① 王平:《“西游戏”与<西游记)的传播》,《明清小说研究》,2006年第2期。
    ② 参见董上德:《古代戏曲小说叙事研究》,第100页,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
    ③ 王甲:《“西游戏”与(西游记)的传播》,《明清小说研究》,2006年第2期。
    ① 董上德:《古代戏曲小说叙事研究》,第106页,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
    ① 参见朱一玄、刘毓忱:《西游记资料汇编》,中州书画社,1983年。
    ① 章培恒:《中国文学史》下册,第270页,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
    ① (美)海登·怀特著,陈永国、张万娟译:《后现代历史叙事学》,第175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② (英)科林武德著,何兆武等译:《历史的观念》(增补版),第234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③ (英)科林武德著,何兆武等译:《历史的观念》(增补版),第238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④ (英)科林武德著,何兆武等译:《历史的观念》(增补版),第244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⑤ (英)科林武德著,何兆武等译:《历史的观念》(增补版),第238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① (英)科林武德著,何兆武等译:《历史的观念》(增补版),第237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② (唐)玄奘:《还至于阗国进表》,见朱一玄、刘毓忱:《西游记资料汇编》,第13页,中州书画社,1983年。
    ③ (唐)玄奘、辩机著,季羡林校注:《大唐西域记校注》,第9页,中华书局,1985年。
    ④ (唐)慧立、彦悰:《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序》,第3页,中华书局,1983年。
    ⑤ (唐)道宣:《续高僧传·序》,见《高僧传合集》,第138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① (唐)道宣:《续高僧传》,见《高僧传合集》,第128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② (唐)道宣:《续高僧传》,见《高僧传合集》,第128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③ (唐)道宣:《续高僧传》,见《高僧传合集》,第128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① (唐)道宣:《续高僧传·序》,见《高僧传合集》,第105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② (唐)慧立、彦悰:《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第27页,中华书局,1983年。
    ③ (唐)道宣:《续高僧传》,见《高僧传合集》,第128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④ (唐)魏征、令孤德棻:《隋书》,第6册,第1847页,中华书局,1973年。
    ⑤ (唐)魏征、令狐德棻:《隋书》,第6册,第1864页,中华书局,1973年。
    ⑥ (唐)慧立、彦悰:《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第30页,中华书局,1983年。
    ① (清)金圣叹:《三国志演义序》,见朱一玄,刘毓忱:《三国演义资料汇编》,第252、253页,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
    ② (美)E.M.福斯特:《小说面面观》,第24页,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
    ③ 转引自(英)科林武德著,何兆武等译:《历史的观念》(增补版),第238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④ (宋)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第287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
    ① (唐)慧立、彦惊:《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第35页,中华书局,1983年。
    ② (唐)慧立、彦悰:《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第37页,中华书局,1983年。
    ③ (唐)慧立、彦悰:《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第77页,中华书局,1983年。
    ④ (法)列维·布留尔著,丁由译:《原始思维》,第48页,商务印书馆,1985年。
    ⑤ (唐)房玄龄:《晋书》,第2467页,中华书局,1974年。
    ①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54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
    ② (唐)慧立、彦悰:《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第10页,中华书局,1983年。
    ③ (唐)道宣:《续高僧传》,见《高僧传合集》,第128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④ (唐)慧立、彦悰:《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第96页,中华书局,1983年。
    ① (唐)慧立、彦惊:《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第74页,中华书局,1983年。
    ② (唐)慧立、彦悰:《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第10、13、17、43页,中华书局,1983年。
    ① (唐)道宣:《续高僧传》,见《高僧传合集》,第129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② (唐)慧立、彦惊:《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第46页,中华书局,1983年。
    ① (唐)玄奘、辩机著,季羡林校注:《大唐西域记校注》,第224、225页,中华书局,1985年。
    ① (唐)慧立、彦悰:《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第38页,中华书局,1983年。
    ① 葛兆光:《思想史的写法——中国思想史导论》,第14、15页,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
    ② (美)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著,何道宽译:《传播学概论》,第122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
    ① 宁稼雨:《中国文言小说总目提要》,第113页,齐鲁书社,1995年。
    ② 朱一玄:《中国古代小说总目提要》,第85页,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
    ③ (宋)欧阳修:《新唐书·艺文志》,第21页,商务印书馆,1936年。
    ④ (宋)王尧臣等:《崇文总目》,第62页,商务印书馆,1937年。
    ⑤ (明)杨士琦等:《文渊阁书目》,第77页,商务印书馆,1935年。
    ⑥ (宋)晁公武撰,孙猛校证:《郡斋读书志校证》,第245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⑦ (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第146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⑧ (清)钱曾:《虞山钱遵王藏书目》,第44页,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年。
    ⑨ (清)张之洞:《书目答问》,第62页,商务印书馆,1933年。
    ⑩ (唐)刘肃:《大唐新语》,第34页,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
    11 宁稼雨:《中国文言小说总目提要》,第114页,齐鲁出版社,1995年。
    ① (唐)慧立、彦悰:《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第125页,中华书局,1983年。
    ② (唐)慧立、彦悰:《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第128页,中华书局,1983年。
    ③ (唐)慧立、彦悰:《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第128页,中华书局,1983年。
    ④ (唐)慧立、彦悰:《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第130页,中华书局,1983年。
    ① (唐)刘肃:《大唐新语》,第190、191页,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
    ② (唐)道宣:《续高僧传·序》,第138页,见《高僧传合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①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第37页,中华书局,1981年。
    ② (庸)段成式:《酉阳杂俎》,第38页,中华书局,1981年。
    ③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第161页,中华节局,1981年。
    ④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第176、177页,中华书局,1981年。
    ⑤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第184页,中华书局,1981年。
    ⑥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第236页,中华书局,1981年。
    ① 孙昌武:《唐代文学与佛教》,第10页,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
    ② 杨伯峻:《论语译注》,第19页,中华书局,1980年。
    ③ 杨伯峻:《论语译注》,第78页,中华书局,1980年。
    ④ 杨伯峻:《论语译注》,第185页,中华书局,1980年。
    ⑤ 杨伯峻:《论语译注》,第196页,中华书局,1980年。
    ⑥ 黄寿祺、张善文:《周易译注》,第221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⑦ (清)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第938页,中华书局,1958年。
    ⑧ (清)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第816页,中华书局,1958年。
    ⑨ (清)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第945页,中华书局,1958年。
    ⑩ (清)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第1233页,中华书局,1958年。
    11 (清)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第1353页,中华书局,1958年。
    ① (清)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第346页,中华书局,1958年。
    ② (清)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第2154页,中华书局,1958年。
    ③ (清)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第1792页,中华书局,1958年。
    ④ (汉)郭宪:《洞冥记序》,见《汉魏六朝笔记小说大观》,第123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⑤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第150页,中华书局,1981年。
    ① (宋)李昉等:《太平广记》,第607页,中华书局,1961年。
    ② 杨廷福:《玄奘年谱》,中华书局,1988年。
    ③ (唐)李冗:《独异志》,见《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第907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① (唐)李冗:《独异志》,见《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第907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② (清)袁枚:《赠彻凡上人》,见《小仓山房诗集》,第956页,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年。
    ③ (清)王士祯:《香祖笔记》,第202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④ 胡肿、赵毓龙:《西游记戏曲集》,第95页,辽海出版社,2009年。
    ① 《西游记》(世德堂木),第2532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② (唐)慧立、彦惊:《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第16页,中华书局,1983年。
    ③ (宋)志磐著,释道法校注:《佛祖统纪校注》,第658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① 黄永武:《敦煌宝藏》,第688页,新文丰出版公司,1981年。
    ② (宋)李昉等:《太平广记》,第606页,中华书局,1961年。
    ① (宋)志磐著,释道法校注:《佛祖统纪校注》,第658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① 王国维:《大唐三藏取经诗话跋》,见李时人、蔡镜浩:《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校注》,第55页,中华书局,1997年。
    ②游国恩:《中国文学史》第3册,第177页,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
    ③ 王国维:《两浙古刊本考》,见《王国维遗书》第12册,第36叶,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④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120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
    ⑤ 张锦池:《<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成书年代考论》,《学术交流》,1990年第4期。
    ⑥ 李时人、蔡镜浩:《<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成书时代考辨》,《徐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年第3期。
    ⑦ 蔡铁鹰:《<西游记>的诞生》,中华书局,2007年。
    ① 参见喻松青:《(销释真空宝卷>考辨》,《中国文化》,1995年第1期。
    ① 《大仓文化财团藏宋版大唐三藏取经诗话》,第62至64页,汲古书院,平成九年。
    ②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166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
    ① 胡胜、赵毓龙:《从<心经)在<西游记)成书过程中的地位变迁看小说意蕴的转换》,《社会科学辑刊》,2009年第5期。
    ① (唐)慧立、彦惊:《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第13页,中华书局,1983年
    ① (清)王引之:《高邮王氏四种·经义述闻》卷二,第47叶。
    ② (元)无名氏:《销释真空宝卷》,刘荫柏:《西游记研究资料》,第234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③ 胡胜、赵毓龙:《西游记戏曲集》,第98页,辽海出版社,2009年。
    ④ 胡胜、赵毓龙:《西游记戏曲集》,第98页,辽海出版社,2009年。
    ⑤ 《西游记》(世德堂本),第187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① (唐)玄奘、辩机著,季羡林校注:《大唐西域记校注》,第870页,中华书局,1985年。
    ① 《大仓文化财团藏宋版大唐三藏取经诗话》,第15页,汲古书院,平成九年。
    ② (唐)玄奘、辩机著,季羡林校注:《大唐西域记校注》,第870页,中华书局,1985年。
    ③ (唐)慧立、彦悰:《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第89页,中华书局,1983年。
    ① 胡胜:《女儿国的变迁——<西游记>成书一个“切面”的个案考察》,《明清小说研究》,2008年第4期。
    ② 《大仓文化财团藏宋版大唐三藏取经诗话》,第15页,汲古书院,平成九年。
    ③ 《大仓文化财团藏宋版大唐三藏取经诗话》,第20、21页,汲古书院,平成九年。
    ④ 李时人、蔡镜浩:《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校注》,第19页,中华书局,1997年。
    ① (汉)许慎:《说文解字》,第290页,中华书局,1963年。
    ② (清)郭庆藩:《庄子集解》,第7页,中华书局,1961年。
    ③ (明)徐宏祖:《徐霞客游记》,第22页,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年。
    ④ 蔡铁鹰:《(西游记>的诞生》,第22页,中华书局,2007年。
    ① 魏军:《新疆煤田大火》,《大自然探索》,2012年第4期。
    ②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第19页,浙江古籍出版社,2001年。
    ③ (元)脱脱等:《宋史》第40册,第14113页,中华书局,2004年。
    ① 《大仓财团藏宋版大唐三藏取经诗话》,第22页,汲古书院,平成九年。
    ② (宋)李吩昉等:《太平广记》,第3467页,中华书局,1961年。
    ① (清)俞樾:《小浮梅闲话》,《笔记小说大观》第26册,第66页,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3年。
    ② 《龙溪精舍丛书·三秦记》,第8叶。
    ③ 袁珂:《中国神话传说》,第699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
    ① (前蜀)杜光庭:《神仙感遇传》,第166页,《中化道藏》第45册,华夏出版社,2004年。
    ② (宋)刘克庄:《后村长短句》,第117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③ 李叔还:《道教大辞典》,第669、670页,浙江古籍出版社,1987年。
    ④ 《钦定四库全书总目》(整理木),第1960页,中华书局,1997年。
    ⑤ 穆之文、宁稼雨等学者认为本书为“唐前志怪小说”,见石昌渝:《中国古代小说总目》(文言卷),第161页,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宁稼雨:《中国文言小说总目提要》,第27页,齐鲁书社,1996年。
    ① (宋)罗烨:《醉翁谈录》,第4页,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
    ② 胡胜、赵毓龙:《西游记戏曲集》,第101页,辽海出版社,2009年:
    ① (梁)僧祜:《出三藏记集》,第104页,中华书局,1995年。
    ② 《乾隆大藏经》第58册,第650页,中国书店,2007年。
    ① 《乾隆大藏经》第42册,第325页,中国书店,2007年。
    ② 《杂宝藏经》,第178、179页,团结出版社,1999年。
    ① 《乾隆大藏经》第73册,第528页,中国书店,2007年。
    ② 《迎神赛社礼节传簿四十曲宫调》,《中华戏曲》第3辑,第42页,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
    ① 胡胜、赵毓龙:《西游记戏曲集》,第1页,辽海出版社,2009年。
    ② (明)刘若愚:《酌中志》,第38页,北京古籍出版社,1984年。
    ③ (清)王士祯:《池北偶谈》,第268页,中华书局,1982年。
    ④ 季戈:《中国画中的佛教人物——鬼子母》,《紫禁城》,1991年第6期。
    ① (唐)义净著,王邦维校注:《南海归寄内法传校注》,第50页,中华书局,1995年。
    ② (唐)玄奘、辩机著,季羡林校注:《大唐西域记校注》,第254页,中华书局,1985年。
    ① 赵邦彦:《九子母考》,《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2册,第262页,中华书局,1987年。
    ① 《乾隆大藏经》第109册,第614页,中国书店,2007年。
    ① 胡胜、赵毓龙:《西游记戏曲集》,第108页,辽海出版社,2009年。
    《西游记》(世德堂本),第1057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①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154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
    ② 鲁迅:《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第327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
    ③ 胡胜:《明清神魔小说研究》,第1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① (俄)弗·雅·普洛普:《故事形态学》,第18页,中华书局,2006年。
    ② (俄)弗·雅·普洛普:《故事形态学》,第17页,中华书局,2006年。
    ① 《大仓文化财团藏宋版大唐三藏取经诗话》,第5页,汲古书院,平成九年。
    ① 《迎神赛社礼节传簿四十曲宫调》,《中华戏曲》第3辑,第45至47页,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
    ② 《迎神赛社礼节传簿四十曲宫调》,《tf]华戏曲》第3辑,第49页,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
    ③ 《朴通事谚解》,第285页,中华书局,2005年。
    ④ 《朴通事谚解》,第309页,中华书局,2005年。
    ① 《朴通事谚解》,第293页,中华书局,2005年。
    ① 《迎神赛社礼节传簿四十曲宫调》,《中华戏曲》第3辑,第46页,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
    《迎神赛社礼节传簿四十曲宫调》,《中华戏曲》第3辑,第49页,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
    ① 张锦池:《(大唐三藏取经诗话)“说话”家数考论——兼谈宋人“说话”分类问题》,《学术交流》,1989年第3期。
    ② 李时人、蔡镜浩《<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成书时代考辨》,《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82年第3期。
    ①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42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
    ② (唐)徐坚:《初学记》,第549页,中华书局,1962年。
    ③ 《大仓文化财团藏宋版大唐三藏取经诗话》,第46页,汲古书院,平成九年。
    ④ 胡胜、赵毓龙:《西游记戏曲集》,第131页,辽海出版社,2009年。
    ⑤ 胡胜、赵毓龙:《西游记戏曲集》,第131页,辽海出版社,2009年。
    ① 胡胜、赵毓龙:《西游记戏曲集》,第131页,辽海出版社,2009年。
    ② 胡胜、赵毓龙:《西游记戏曲集》,第131页,辽海出版社,2009年。
    ① 胡胜、赵毓龙:《西游记戏曲集》,第133页,辽海出版社,2009年。
    ① 黄竹三:《我国戏曲史料的重大发现——山西潞城明代<礼节传簿)考述》,《中华戏曲》第3辑,第145页,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
    ① (唐)道宣:《续高僧传》,见《高僧传合集》,第138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② (唐)慧立、彦惊:《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第232页,中华书局,1983年。
    ① (宋)志磐著,释道法校注:《佛祖统纪校注》,第658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① 以上引文皆依据各书通行木。
    ② (英)利萨·泰勒、安德鲁·威利斯著,吴靖、黄侃译:《媒介研究:文本、机构与受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①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第39页,中华书局,1981年。
    ② (宋)李昉等:《太平广记》,第142页,中华书局,1961年。
    ① 《朴通事谚解》,第293、294、295页,中华书局,2005年。
    ① 《西游记》(世德堂本),第1563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l:。
    ② 《西游记》(世德堂本),第1556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① (明)沈德符:《顾曲杂言》,《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4集,第206页,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
    ② 参见王学锋:《近百年朱有嫩研究述论》,《戏曲艺术》,2007年第1期。
    ③ (明)祁彪佳:《远山堂曲品》,《中国古典戏剧论著集成》第6集,第101页,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
    ④ 庄一拂:《古典戏曲存目汇考》,第1039、1040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⑤ 李修生:《古本戏曲剧目提要》,第349页,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年出。
    ⑥ 郭英德:《明清传奇综录》,第1018页,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
    ① (明)祁彪佳:《远山堂曲品》,《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6集,第99页,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
    ② 刘荫柏:《西游记研究资料》,第415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① (清)董康:《曲海总目提要》,第1941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
    ② 胡胜、赵毓龙:《西游记戏曲集》,第83页,辽海出版社,2009年。
    ③ (清)董康:《曲海总目提要》,第1409、1410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
    ① (明)祁彪佳:《远山堂曲品》,《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6集,第114页,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
    ① (宋)孟元老著,邓之诚注:《东京梦华录注》,第212页,中华书局,1982年。
    ② (明)郑之珍:《新编目连救母劝善戏文》卷中,第4叶。
    ③ (明)郑之珍:《新编目连救母劝善戏文》卷中,第4叶。
    ① (明)郑之珍:《新编目连救母劝善戏文》卷中,第6叶。
    ① 车锡伦:《中国宝卷研究》,第2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① (明)罗清:《巍巍不动太山深根结果宝卷》,明万历乙卯重刊木。
    ② (明)罗清:《破邪显正钥匙卷》,明万历乙卯重刊本。
    ③ 张培锋:《<西游记>与罗教》,《文学与文化》,2010年第2期。
    ① (明)罗清:《叹世无为卷》,明万历乙卯重刊本。
    ② 见刘荫柏:《西游记研究资料》,第247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① 见刘荫柏:《西游记研究资料》,第247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② 陈宏:《(二郎宝卷)与小(西游记)关系考》,《甘肃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
    ① 《民间宝卷》第4册,第614、615页,黄山书社,2005年。
    ① 《民间宝卷》第4册,第607页,黄山书社,2005年。
    ② 《民间宝卷》第4册,第614页,黄山书社,2005年。
    ③ 《民间宝卷》第4册,第615页,黄山书社,2005年。
    ④ 黄寿祺、张善文:《周易注注》,第512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① 《民间宝卷》第4册,第643页,黄山书社,2005年。
    ② 《民间宝卷》第4册,第644页,黄山书社,2005年。
    ③ 《民间宝卷》第4册,第645页,黄山书社,2005年。
    ① 陈毓罴:《新发现的两种(西游宝卷)考辨》,《中国文化》,1996年第1期。
    ① (宋)赞宁:《宋高僧传》下册,第456页,中华书局,1987年。
    ① 高国藩:《论敦煌话本(唐太宗入冥记>与南通道教说唱(唐太宗游月入冥记)——兼论童子戏、香火戏与十三部半巫术》,《中韩文化研究》第四辑,第123页,中文出版社,2001年。
    ① 朱恒夫、黄文虎:《江淮神术》,第3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② 姜燕:《香火戏考》,第362、363页,广陵书社,2007年。
    ① 车锡伦:《信仰·教化·娱乐——中国宝卷研究及其他》,第334、335页,台湾学生书局,2002年。
    ② 张国基:《香火、目连与高腔戏》,第46至57页,南京出版社,2005年。
    ① 《中韩文化研究》第四辑,第274页,中文出版社,2001年。
    ① 《中韩文化研究》第四辑,第249页,中文出版社,2001年。
    ① 《中韩文化研究》第四辑,第245页,中文出版社,2001年。
    ② 姜燕:《香火戏考》,第364页,广陵书社,2007年。
    朱恒夫、黄文虎:《江淮神书》,第481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① 姜燕:《香火戏考》,第388页,广陵书社,2007年。
    ② 《中韩文化研究》第四辑,第262页,中文出版社,2001年。
    ① 《清车王府藏曲本》,学苑出版社,2001年;《故宫珍本丛刊·清代南府与升平署剧本与档案》,海南出版社,2000年。
    ① 张净秋:《(异平宝筏)版本叙录》,《戏曲研究》,2012年第1期。
    ② 胡淳艳:《清宫“西游戏”的改编与演出——以(升平宝筏)为核心》,《戏曲艺术》,2006年第4期。
    ③ 苏兴:《<升平宝筏)与(西游记)散论》,《洛阳师专学报》,1999年第3期。
    ④ 张净秋:《论(昇平宝筏)对小说(西游记)的改编》,《求是学刊》,2012年第2期;
    ① 胡胜、赵毓龙:《西游记戏曲集》,第330页,辽海出版社,2009年。
    ② 胡胜、赵毓龙:《西游记戏曲集》,第376页,辽海出版社,2009年。
    ① 胡胜、赵毓龙:《西游记戏曲集》,第545页,辽海出版社,2009年。
    ② 胡胜、赵毓龙:《西游记戏曲集》,第515页,辽海出版社,2009年。
    ③ 胡胜、赵毓龙:《西游记戏曲集》,第306、307页,辽海出版社,2009年。
    ④ 胡胜、赵毓龙:《西游记戏曲集》,第356页,辽海出版社,2009年。
    ⑤ 胡胜、赵毓龙:《西游记戏曲集》,第451页,辽海出版社,2009年。
    ① (清)李渔:《闲情偶寄》,第396页,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年。
    ② (清)李渔:《闲情偶寄》,第397页,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年。
    ③ 胡胜、赵毓龙:《西游记戏曲集》,第196页,辽海出版社,2009年。
    ① 胡胜、赵毓龙:《西游记戏曲集》,第561页,辽海出版社,2009年。
    ① 《古本戏曲西游记》,山东文艺出版社,1991年。
    ① 赵毓龙、胡胜:《论张大复<钓鱼船)对“刘全进瓜故事”的改造》《社会科学辑刊》,2011年第6期。
    ② 赵毓龙、胡胜:《试论清阙名(进瓜记>传奇对“刘全进瓜故事的改造》,《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
    ① 《傅惜华藏古典戏曲珍本丛刊》第130册,第334页,学苑出版社,2010年。
    ① 胡胜、赵毓龙:《西游记戏曲集》,第343页,辽海出版社,2009年。
    ① 《傅惜华藏古典戏曲珍本从刊》第130册,第335、336页,学苑出版社,2010年。
    ② 胡胜、赵毓龙:《西游记戏曲集》,第357页,辽海出版社,2009年。
    ① 《掌故丛编》,第21页,故宫博物院原掌故部编,中华书局,1990年。
    ② 《汉语大词典》对其定义为:“韵文散文兼用,可以连讲带唱的通俗文艺形式。”见《汉语大词典》第11册,第246页,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3年。
    ① 赵景深:《鼓词选·序言》,第1页,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
    ② 李豫、李雪梅等:《中国鼓词总目》,第57页,山西古籍出版社,2006年。
    ③ 李豫、李雪梅等:《中国鼓词总目》,第378页,山西古籍出版社,2006年。
    ④ 刘复、李家瑞等:《中国俗曲总目稿》,第971页,台湾商务印书馆,1993年。
    ⑤ 李豫、李雪梅等:《中国鼓词总目》,第57页,山西古籍出版社,2006年。
    ⑥ 刘复、李家瑞等:《中国俗曲总目稿》,第408页,台湾商务印书馆,1993年。
    ⑦ 李豫、李雪梅等:《中国鼓词总目》,第1页,山西古籍出版社,2006年。
    ⑧ 刘复、李家瑞等:《中国俗曲总目稿》,第130页,台湾商务印书馆,1993年。
    ⑨ 李豫、李雪梅等:《中国鼓词总目》,第379页,山西古籍出版社,2006年。
    ⑩ 李豫、李雪梅等:《中国鼓词总目》,第164页,山西古籍出版社,2006年。
    11 刘复、李家瑞等:《中国俗曲总目稿》,第108页,台湾商务印书馆,1993年。
    ① 刘复、李家瑞等:《中国俗曲总目稿》,第932页,台湾商务印书馆,1993年。
    ② 李豫、李雪梅等:《中国鼓词总目》,第378页,山西古籍出版社,2006年。
    ③ 李豫、李雪梅等:《中国鼓词总目》,第209页,山西古籍出版社,2006年。
    ④ 李豫、李雪梅等:《中国鼓词总目》,第209页,山西古籍出版社,2006年。
    ⑤ 刘复、李家瑞等:《中国俗曲总目稿》,第741、861、966页,台湾商务印书馆,1993年。
    ⑥ 刘复、李家瑞等:《中国俗曲总目稿》,第741页,台湾商务印书馆,1993年。
    ⑦ 李豫、李雪梅等:《中国鼓词总目》,第228页,山西古籍出版社,2006年。
    ⑧ 刘复、李家瑞等:《中国俗曲总目稿》,第212页,台湾商务印书馆,1993年。
    ⑨ 李豫、李雪梅等:《中国鼓词总目》,第106页,山西古籍出版社,2006年。
    ⑩ 刘复、李家瑞等:《中国俗曲总目稿》,第870页,台湾商务印书馆,1993年。
    11 李豫、李雪梅等:《中国鼓词总目》,第552页,山西古籍出版社,2006年。
    12 李豫、李雪梅等:《中国鼓词总目》,第3页,山西古籍出版社,2006年。
    13 李豫、李雪梅等:《中国鼓词总目》,第552页,山西古籍出版社,2006年。
    14 李豫、李雪梅等:《中国鼓词总目》,第379页,山西古籍出版社,2006年。
    15 李豫、李雪梅等:《中国鼓词总目》,第386页,山西古籍出版社,2006年。
    16 李豫、李雪梅等:《中国鼓词总目》,第386页,山西古籍出版社,2006年。
    17 李豫、李雪梅等:《中国鼓词总目》,第443页,山西古籍出版社,2006年。
    18 李豫、李雪梅等:《中国鼓词总目》,第442页,山西古籍出版社,2006年。
    19 刘复、李家瑞等:《中国俗曲总目稿》,第1234页,台湾商务印书馆,1993年。
    ① 胡胜、赵毓龙:《“梅”影“梦”痕——谈梅兰芳先生的三出“红楼戏”》,《红楼梦学刊》,2010年第1期。
    ① 《说唱全木大闹天宫》,第1叶,日木双红堂文库藏木。
    ② 《西游记》(世德堂本),第27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② 《说唱全本大闹天宫》,第8叶,日本双红堂文库藏本。
    ① 《鼓词汇集》第6辑,第101页,沈阳市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1957年。
    ② 《鼓词汇集》第6辑,第102页,沈阳市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1957年。
    ③ 《二郎爷孙大圣斗法大闹天宫》,第1叶,日本双红堂文库藏本。
    ① 《鼓词汇集》第6辑,第102、103页,沈阳市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1957年。
    ② 《二郎爷孙大圣斗法大闹天宫》,第2、3叶,日本双红堂文库藏本。
    ① 《清车王府藏曲本》第28册,第150页,学苑出版社,2001年。
    ① 《清车王府藏曲本》第28册,第152页,学苑出版社,2001年。
    ① 《清车王府藏曲木》第51册,第457、458页,学苑出版社,2001年。
    ② 《西游记》(世德堂本),第552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③ 《清车王府藏曲本》第52册,第272页,学苑出版社,2001年。
    ① 《清车王府藏曲本》第52册,第36、37页,学苑出版社,2001年。
    ① 《清车王府藏曲本》第52册,第106页,学苑出版社,2001年。
    ① 《清车王府藏曲本》第55册,第284页,学苑出版社,2001年。
    ① 《清车王府藏曲本》第55册,第288、289页,学苑出版社,2001年。
    ② 胡胜、赵毓龙:《西游记戏曲集》,第347、348页,辽海出版社,2009年。
    ① 《清车王府藏曲本》第52册,第104页,学苑出版社,2001年。
    ① 《清车王府藏曲本》第52册,第104页,学苑出版社,2001年。
    《清车王府藏曲本》第56册,第191至197页,学苑出版社,2001年。
    ① 李金泉:《(西游记>唐僧出身故事再探讨》,《明清小说研究》,1993年第1期。
    ② 熊发恕:《也谈(西游记)中唐僧出身故事》,《康定民族师专学报》,1993年第1期。
    ③ 王青山、常存文:《杂剧(西游记>与小说(西游记>关于“唐僧出世故事”比较研究》,《内蒙古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
    ④ 孙叔磊:《从“江流”故事的演变看古代戏剧与小说的趋俗性》,《中国典籍与文化》,2002年第3期。
    ⑤ 王振星:《唐僧“江流儿”身世的原型与流变》,《南通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⑥ 周祖波:《<西游记>陈光蕊原型分析》,《青春岁月》,2011年第18期。
    ① (宋)李昉等:《太平广记》,第858、859页,中华书局,1961年。
    ① (宋)李昉等:《太平广记》,第856、857页,中华书局,1961年。
    ① (宋)周密:《齐东野语》,第140、141页,中华书局,1983年。
    ② 钱南扬:《宋元戏文辑佚》,第165至172页,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
    ① 钱南扬:《宋元戏文辑佚》,第102页,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
    ② 钱南扬:《宋元戏文辑佚》,第275页,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
    ① 《古本戏曲西游记》,第22页,山东文艺出版社,1991年。
    ② 胡胜、赵毓龙:《西游记戏曲集》,第76页,辽海出版社,2009年。
    ① (唐)道宣:《续高僧传》,见《高僧传合集》,第128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② (唐)慧立、彦悰:《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第10页,中华书局,1983年。
    ③ 参见刘勇强:《中国古代小说史叙论》,第47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④ 杨伯峻:《孟子译注》,第298页,中华书局,1962年。
    ⑤ 周振甫:《诗经译注》,第424页,中华书局,2002年。
    ① 郭英德:《明清传奇综录》,第1017页,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
    ② 胡胜、赵毓龙:《西游记戏曲集》,第793页,辽海出版社,2009年。
    ① 赵毓龙、胡胜:《试论阙名(进瓜记)传奇对“刘全进瓜故事”的改造》,《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
    ① 胡胜、赵毓龙:《西游记戏曲集》,第233页,辽海出版社,2009年。
    ① 《清代南府与升平署剧本与档案·昆腔单出戏》第4册,第268页,海南出版社,2001年。
    ② 《缀白裘》第6集,第12页,中华书局,1955年。
    ① 《绘图唐僧宝卷》,上海惜阴书局民国石印本。
    ② 《清车王府藏曲本》第4册,第469页,学苑出版社,2001年。
    ① 杨天宇:《仪礼译注》,第295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② (清)翟灏:《通俗编》,第461页,续四库全书本。
    ① 姜燕:《香火戏考》,第332页,广陵书社,2007年。
    ① 谭美芳:《车王府鼓词(西游记)述评》,《魅力中国》,2009年第22期。
    ① 《中韩文化研究》,第202、208、209页,中文出版社,2001年。
    ② 《河阳宝卷》,第457、461页,上海文化出版社,2007年。
    ① 《绘图唐僧宝卷》上集,第5叶,上海惜阴书局民国石印本。
    ① 《绘图唐僧宝卷》下集,第1叶,上海惜阴书局民国石印本。
    ② 《绘图唐僧宝卷》下集,第13叶,上海惜阴书局民国石印本。
    ① 有关“集体共享型故事”,参看董上德:《古代戏曲小说叙事研究》,第123页,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
    ① 马旷源:《西游记考证》,第129至135页,云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
    ② 马旷源:《论唐王游冥府的神话在彝、回民间文学中的变异》,第136至142页,云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
    ① 刘文典:《淮南鸿烈集解》,第254页,中华书局,1989年。
    ② 袁珂:《山海经校注》,第16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③ 董上德:《古代戏曲小说叙事研究》,第123页,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
    ① (宋)李昉等:《太平广记》,第3412页,中华书局,1961年。
    ② (宋)李防等:《太平广记》,第3309页,中华书局,1961年。
    ③ 《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第84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① 卞孝萱:《(唐太宗入冥记)与“玄武门之变”》,《敦煌学辑刊》,2000年第2期。
    ② (宋)罗烨:《醉翁谈录》,第5页,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
    ① (宋)李昉等:《太平广记》,第2984页,中华书局,1961年。
    ① 朱一玄,刘毓忱:《三国演义资料汇编》,第252、253页,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
    ② 蔡毅:《中国古代戏曲序跋汇编》,第1324页,齐鲁书社,1989年。
    ③ 《敦煌变文集》,第213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
    ① 郑振铎:《中国文学研究》,第268页,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
    ① (唐)慧立,彦惊:《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第10页,中华书局,1983年。
    ① 庄一拂:《古典戏曲存目汇考》,第168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② (日)矶部彰:《张大复<钓鱼船>中的刘全进瓜故事——由文人带来的民间说话的再构成》,见《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第三辑),第106页,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
    ③ 赵毓龙:《“刘全进瓜故事”演变研究——以戏曲文本为中心》,第5页,辽宁大学,2010年。
    ① (明)祁彪佳:《远山堂曲品》,第101页,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
    ② 庄一拂:《古典戏曲存目汇考》,第1040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③ 李修生:《古本戏曲剧目提要》,第349页,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年。
    ① (清)董康:《曲海总目提要》,第953、954页,天津古籍书店,1992年。
    ② (清)张大复:《如是观》,见《古本戏曲丛刊》第三辑,第1叶,商务印书馆,1957年。
    ③ (清)张大复:《如是观》,见《古本戏曲丛刊》第三辑,第36叶,商务印书馆,1957年。
    ④ 赵山林:《中国戏剧学通论》,第314页,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年。
    ① (日)矶部彰:《张大复(钓鱼船)中的刘全进瓜故事——由文人带来的民间说话的再构成》,见《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第三辑),第106至110页,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
    ② 胡胜,赵毓龙:《西游记戏曲集》,第756页,辽海出版社,2009年。
    ① 胡胜,赵毓龙:《西游记戏曲集》,第748页,辽海出版社,2009年。
    ② 胡胜,赵毓龙:《西游记戏曲集》,第748页,辽海出版社,2009年。
    ③ 洛地:《说破·虚假·团圆——中国民族戏剧艺术表现》,第117、118页,古林美术出版社,1999年。
    ④ (明)汤显祖:《牡丹亭》,第1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
    ⑤ 胡胜,赵毓龙:《西游记戏曲集》,第747页,辽海出版社,2009年。
    ⑥ 参见罗书华:《媚后之痴——(聊斋志异>男性研究之一》,《蒲松龄研究》,1998年第1期;赵毓龙:《试论<聊斋志异)的狂生形象》,《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
    ⑦ 《西游记》(世德堂本),第250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⑧ 《西游记》(世德堂本),第251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⑨ 胡胜,赵毓龙:《西游记戏曲集》,第758页,辽海出版社,2009年。
    ① 胡胜,赵毓龙:《西游记戏曲集》,第781页,辽海出版社,2009年。
    ② 胡胜,赵毓龙:《西游记戏曲集》,第782页,辽海出版社,2009年。
    ③ 胡胜,赵毓龙:《西游记戏曲集》,第791页,辽海出版社,2009年。
    ④ 洛地:《说破·虚假·团圆——中国民族戏剧艺术表现》,第118页,吉林美术出版社,1999年。
    ① (日)矶部彰:《张大复(钓鱼船)中的刘全进瓜故事——由文人带来的民间说话的再构成》,见《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第三辑),第108页,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
    ② 胡胜,赵毓龙:《西游记戏曲集》,第760页,辽海出版社,2009年。
    ③ 胡胜,赵毓龙:《西游记戏曲集》,第763页,辽海出版社,2009年。
    ④ 《西游记》(世德堂本),第205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⑤ (宋)灌圃耐得翁:《都城纪胜》,第98页,中华书局,1962年。
    ① 胡胜,赵毓龙:《西游记戏曲集》,第762页,辽海出版社,2009年。
    ② 胡胜,赵毓龙:《西游记戏曲集》,第749页,辽海出版社,2009年。
    ③ 庄一拂:《古典戏曲存目汇考》,第1039、1040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④ 李修生:《古本戏曲剧目提要》,第349页,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年。
    ① 郭英德:《明清传奇综录》,第1018页,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
    ② 陈志良:《唐太宗入冥故事的演变》,《敦煌变文论文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① 郭英德:《明清传奇综录》,第1018页,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
    ② (清)昭梿:《啸亭续录》,第377、378页,中华书局,1980年。
    ③ 胡胜,赵毓龙:《西游记戏曲集》,第146页,辽海出版社,2009年。
    ④ 胡胜,赵毓龙:《西游记戏曲集》,第256页,辽海出版社,2009年。
    ① (日)矶部彰:《张大复(钓鱼船)中的刘全进瓜故事——由文人带来的民间说话的再构成》,见《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第三辑),第110页,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
    ② 第五出“占天卜易惊神鬼”,刘全登场,回述前情,随即下场。
    ① 胡胜,赵毓龙:《西游记戏曲集》,第139页,辽海出版社,2009年。
    ② 胡胜,赵毓龙:《西游记戏曲集》,第165页,辽海出版社,2009年。
    ① 胡胜,赵毓龙:《西游记戏曲集》,第170页,辽海出版社,2009年。
    ② 傅惜华:《傅惜华戏曲论丛》,第131、132页,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年。
    ① 参见董上德:《古代戏曲小说叙事研究》,第100页,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
    ② 王平:《“西游戏”与<西游记>的传播》,《明清小说研究》,2006年第2期。
    ① 张崇旺:《明清时期江淮地区频发水旱灾害的原因分析》,《明清史》,2007年第2期。
    ② 《中国地方志集成·嘉庆无为州志》,第48页,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
    ① 姜燕:《香火戏考》,第314页,广陵书社,2007年。
    ① 朱恒夫、黄文虎:《江淮神书》,第328、329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① 《中韩文化研究》第四辑,第290、291页,中文出版社,2001年。
    ① 《中韩文化研究》第四辑,第325页,中文出版社,2001年。
    ② 《中韩文化研究》第四辑,第296页,中文出版社,2001年。
    ① 朱恒夫、黄文虎:《江淮神书》,第531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① 《中韩文化研究》第四辑,第316页,中文出版社,2001年。
    ② 《李翠莲施钗记鼓词》卷三,第5叶,上海章福记书局民国石印本。
    ① 《李翠莲施钗记鼓词》卷三,第6叶,上海章福记书局民国石印本。
    [1]钦定四库全书总目(整理本)[M].北京:中华书局,1997.
    [2]宁稼雨.中国文言小说总目提要[M].济南:齐鲁书社,1995.
    [3]朱一玄等.中国古代小说总目提要[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4]石昌渝.中国古代小说总目(白话卷)[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
    [5]石昌渝.中国古代小说总目(文言卷)[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
    [6][清]董康.曲海总目提要[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
    [7]庄一拂.古典戏曲存目汇考[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8]李修生.古本戏曲剧目提要[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
    [9]郭英德.明清传奇综录[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
    [10]傅惜华.明代传奇全目[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
    [11]傅惜华.明代杂剧全目[M].北京:作家出版社,1958.
    [12]傅惜华.清代杂剧全目[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13]刘复、李家瑞.中国俗曲总目稿[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93.
    [14]车锡伦.中国宝卷总目[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0.
    [15]李豫、李雪梅.中国鼓词总目[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6.
    [16]傅惜华.子弟书总目[M].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
    [17]昝红宇等.清代八旗子弟书总目提要[M].太原:三晋出版社,2010.
    [18]郭精锐等.车王府曲本提要[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89.
    [1]朱一玄、刘毓忱.《西游记》资料汇编[M].郑州:中州书画社,1983.
    [2]刘荫柏.西游记研究资料[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3]蔡铁鹰.西游记资料汇编[M].北京:中华书局,2010.
    [4]西游记(世德堂本)[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5]西游记(李卓吾评本)[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6]西游记(杨闽斋梓本)[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7]唐三藏西游释厄传[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8]唐三藏出身全传[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9]西游证道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10]梦斩泾河龙[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11]大仓文化财团藏宋版大唐三藏取经诗话[M].东京:汲古书院,1998.
    [12]李时人、蔡镜浩.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7.
    [13]朴通事谚解[M].北京:中华书局,2005.
    [14]朴通事新释谚解[M].北京:中华书局,2005.
    [15][唐]玄奘、辩机著,季羡林校注.大唐西域记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5.
    [16][唐]慧立、彦惊.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M].北京:中华书局,1983.
    [17][唐]义净著,王邦维校注.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8.
    [18][宋]赞宁.宋高僧传[M].北京:中华书局,1987.
    [19]高僧传合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20][宋]志磐著,释道法校注.佛祖统纪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21][梁]僧祜.出三藏记集[M].北京:中华书局,1995.
    [22]乾隆大藏经[M].北京:中国书店,2007.
    [23]中华道藏[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
    [24]黄永武.敦煌宝藏[M].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1.
    [25]王重民.敦煌变文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
    [26]中国宗教历史文献集成·民间宝卷[M].合肥:黄山书社,2005.
    [27][明]罗清.叹世无为宝卷[M].万历乙卯重刊本.
    [28][明]罗清.巍巍不动太山深根结果宝卷[M].万历乙卯重刊本.
    [29][明]罗清.破邪显正钥匙宝卷[M].万历乙卯重刊本.
    [30]佛门取经道场·科书卷[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31]佛门西游慈悲宝卷道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32]绘图唐僧宝卷[M].上海:上海惜阴书局,民国刊本.
    [33]河阳宝卷[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7.
    [34]张旭.山丹宝卷[M].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7.
    [35]徐永成.金张掖宝卷[M].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7.
    [36]王学斌.河西宝卷集粹[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37]朱恒夫、黄文虎.江淮神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38]陈新.中国传统鼓词精汇[M].北京:华艺出版社,2004.
    [39]鼓词汇集[M].沈阳:沈阳市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1957.
    [40]绣像西游记鼓词[M].上海:上海锦章图书局,民国刊本.
    [41]新编说唱孙行者大闹天宫鼓词[M].乾隆刊本.
    [42]二郎爷孙大圣斗法大闹天宫鼓词[M].日本双红堂藏本.
    [43]李翠莲施钗记鼓词[M].上海:上海章福记书局,民国刊本.
    [44]清蒙古车王府子弟书[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社,1994.
    [45]子弟书珍本百种[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
    [46]罗扬等.说唱西游记[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4.
    [47]清车王府藏曲本[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
    [48]故宫珍本丛刊·清代南府与升平署剧本与档案[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0.
    [49]郑振铎藏古吴莲勺庐抄本戏曲百种[M].北京:国家图书出版社,2009.
    [50]傅惜华藏古典戏曲珍本丛刊[M].北京:学苑出版社,2010.
    [51]胡胜、赵毓龙.西游记戏曲集[M].沈阳:辽海出版社,2009.
    [52]钱南扬.宋元戏文辑佚[M].上海: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
    [53]善本戏曲丛刊·九宫正始[M].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4.
    [54]善本戏曲丛刊·旧编南九宫谱[M].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4.
    [55]善本戏曲丛刊·增定南九宫曲谱[M].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4.
    [56]善本戏曲丛刊·新订十二律京腔谱[M].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4.
    [57]善本戏曲丛刊·缀白裘[M].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4.
    [58][明]郑之珍.新编目连救母劝善戏文[M].明刊本.
    [59]古本戏曲西游记[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1.
    [60]中华戏曲(第3辑)[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
    [61]中国古典戏剧论著集成[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
    [62]汉魏六朝笔记小说大观[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63]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64]宋元笔记小说大观[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65]明代笔记小说大观[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66]笔记小说大观[M].扬州:广陵古籍刻印社,1983.
    [67][唐]刘肃.大唐新语[M].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
    [68][唐]段成式.酉阳杂俎[M].北京:中华书局,1981.
    [69][宋]李防等.太平广记[M].北京:中华书局,1961.
    [70][宋]周密.齐东野语[M].北京:中华书局,1983.
    [71][宋]孟元老著,邓之诚注.东京梦华录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2.
    [72][宋]灌圃耐得翁.都城纪胜[M].北京:中华书局,1962.
    [73][宋]罗烨.醉翁谈录[M].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
    [74][明]刘若愚.酌中志[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4.
    [75][清]王士祯.香祖笔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76][清]王士祯.池北偶谈[M].北京:中华书局,1982.
    [77][清]昭梿.啸亭杂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0.
    [78][清]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M].北京:中华书局,1958.
    [79][唐]房玄龄.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80][唐]魏征等.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3.
    [81][元]脱脱等.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2004
    [82][宋]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
    [1]杨廷福.玄奘年谱[M].北京:中华书局,1988.
    [2]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3]鲁迅.中国小说的历史变迁[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4]胡适.章回小说考证[M].北京:实业印书馆,1934.
    [5]郑振铎.中国文学研究[M].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8.
    [6]刘勇强.中国古代小说史叙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7]孙逊.明清小说论稿[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8]孙逊、孙菊园.中国古典小说美学资料汇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9]黄霖、韩同文.中国历代小说论著选[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
    [10]陈大康.明代小说史[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
    [11]谭帆.中国雅俗文学思想论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6.
    [12]李时人.西游记考论[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1.
    [13]蔡铁鹰.《西游记》的诞生[M].北京:中华书局,2007.
    [14]蔡铁鹰.《西游记》成书研究[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
    [15]张锦池.西游记考论[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7.
    [16]苏兴.《西游记》及明清小说研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17]王国光.西游记别论[M].北京:学林出版社,1990.
    [18]吴圣昔.西游新解[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9.
    [19]林庚.西游记漫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
    [20]胡胜.西游记研究[M].沈阳:辽海出版社,2010.
    [21]胡胜.正说西游记[M].北京:团结出版社,2007.
    [22]马旷源.西游记考证[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3.
    [23]西游记研究论文集[C].北京:作家出版社,1957.
    [24]冯汝常.中国神魔小说文体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9.
    [25]胡胜.明清神魔小说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26]胡胜.神怪小说简史[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
    [27]苟波.道教与神魔小说[M].成都:巴蜀书社,1999.
    [28]林辰.神怪小说史话[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2.
    [29]欧阳健.中国神怪小说通史[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
    [30]张净秋.清代西游戏考论[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
    [31]车锡伦.中国宝卷研究[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2]车锡伦.信仰·教化·娱乐:中国宝卷研究及其他[M].台北:台湾学生书局,2002.
    [33]张国基.香火、目连与高腔戏[M].南京:南京出版社,2005.
    [34]姜燕.香火戏考[M].扬州:广陵书社,2007.
    [35]高国藩、徐大锡.中韩文化研究(第4辑)[C].首尔:中文出版社,2001.
    [36]敦煌变文论文录[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37]王国维.王国维遗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38]孙昌武.唐代文学与佛教[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
    [39]傅惜华.傅惜华戏曲论丛[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
    [40]董上德.古代戏曲小说叙事研究[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41]涂秀虹.元明小说戏曲关系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4.
    [42]范丽敏.互通·因袭·衍化:宋元小说、讲唱与戏曲关系研究[M].济南:齐鲁书社,2009.
    [43]沈新林.同源而异派:中国古代小说戏曲比较研究[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
    [44]徐文凯.有韵说部无声戏:清代戏曲小说相互改编研究[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
    [45]徐大军.中国古代小说与戏曲关系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
    [46]罗书华、苗怀明.中国小说戏曲的发现[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
    [47]葛兆光.思想史的写法:中国思想史导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48][美]海登·怀特.后现代历史叙事学[M].陈永国、张万娟.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49][英]科林武德.历史的观念[M].何兆武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50][美]E.M.福斯特.小说面面观[M].冯涛.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
    [51][俄]普洛普.故事形态学[M].贾放.北京:中华书局,2006.
    [52][法]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M].丁由.商务印书馆,1985.
    [53][美]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传播学概论[M].何道宽.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54][英]利萨·泰勒、安德鲁·威利斯.媒介研究:文本、机构与受众[M].吴靖、黄佩.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1]徐朔方.论《西游记》的成书.社会科学战线[J].1992,2:256-265.
    [2]李忠明.从“西天取经”故事到《西游记》.古典文学知识[J].1999,4:63-67.
    [3]王平.“西游戏”与《西游记》的传播.明清小说研究[J].2006,2:73-84.
    [4]刘荫柏.《西游记》与“西游戏”.徐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1982,4:85-87.
    [5]刘荫柏.《西游记》与元明清宝卷.文献[J].1987,4:48-62.
    [6]陈毓罴.新发现的两种《西游宝卷》考辨.中华文化[J].1996,1:48-58.
    [7]张锦池.《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成书年代考论.学术交流[J].1990,4:108-114.
    [8]张锦池.《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故事源流考论.求是学刊[J].1990,1:66-73.
    [9]李时人、蔡镜浩.《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成书时代考辨.徐州师范学院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1982,3:22-30.
    [10]万晴川.民间秘密教门经卷书写与古代小说.明清小说研究[J].2008,3:6-17.
    [11]苏兴.《升平宝筏》与《西游记》散论.洛阳师专学报[J].1996,3:71-74.
    [12]胡淳艳.清宫“西游戏”的改编与演出——以《生平宝筏》为核心.中国戏曲学院学报[J].2006,4:111-116.
    [13]张净秋.论《异平宝筏》对小说《西游记》的改编.求是学刊[J].2012,2:124-129.
    [14]曹炳建、黄霖.《唐僧取经图册》探考.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2008,6:72-82.
    [15]喻松青.《销释真空宝卷》考辨.中国文化[J].1995,1:109-117.
    [16]蔡铁鹰.论宋元以来民间宗教对《西游记》的影响.民族文学研究[J].2008,2:134-140.
    [17]王国建.“鬼子母”崇拜文化及其艺术形象变迁.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2011,4:159-160.
    [18]高国藩、高原乐.论敦煌话本《唐太宗入冥记》与南通童子十三部半民间说唱.文化遗产[J].2010,3:103-158.
    [19]李蕊芹、许勇强.近三十年“西游故事”传播研究述评.明清小说研究[J].2010,3:104-114.
    [20]赵毓龙、胡胜.猿猴与雷神——孙悟空原型渊源补说.明清小说研究[J].2012,2:134-138.
    [21]赵毓龙、胡胜.论张大复《钓鱼船》对“刘全进瓜故事”的改造.社会科学辑刊[J].2011,6:237-241.
    [22]赵毓龙、胡胜.试论清阙名《进瓜记》传奇对“刘全进瓜故事”的改造.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2011,3:41-46.
    [23]赵毓龙.“刘全进瓜故事”演变研究—以戏曲文本为中心[D].沈阳:辽宁大学,2010.
    [24]谭美芳.车王府鼓词《西游记》研究[D].广州:广州大学,2010.
    [25]邵路燕.世德堂本《西游记》成书前“西游”故事的传播[D].温州:温州大学,2011.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