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三姐形象的符号学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刘三姐传说是我国岭南著名的传说,歌仙刘三姐已成为海内外家喻户晓的艺术形象。用符号学结合审美人类学的研究方法,揭示刘三姐形象的历史演化及其表征的文化意义和审美内涵,是为了梳理刘三姐形象蕴含的复杂意义及其符号类型。
     论文共分为绪论、正文和余语三个部分。绪论部分综述刘三姐文化研究的状况,指出随着人类活动与文化语境的变化,符号的意义随之变化。刘三姐形象所表征的文化意义是一个文化积淀的历史过程。象征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可以成为符号学和审美人类学之间的桥梁,对作为文化符号的刘三姐形象进行跨学科研究,探讨刘三姐形象的意义与功能,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和理论研究意义。
     正文共包括四章,第一章以艺术形象符号化构形作为研究的逻辑起点和理论基础。作为艺术形象的刘三姐符号演变过程正是表征了不同历史时期文化意义的过程,反映了不同时代建构刘三姐形象的意识形态观念。随着人类文化传播媒介与传播方式的发展,形成了不同的刘三姐能指符号,这也是审美交流方式不同而产生不同的审美变形。刘三姐形象的能指符号发生了由神祗偶像到明星符号再到象征符号的变化。刘三姐形象在不同历史时期被符号化改写而演变,其符号所指发生了由神魅符号到政治符号再到消费符号的变化,刘三姐形象相应地发生了从歌仙到平民英雄到世俗歌者的演变,刘三姐形象由一种神话象征逐渐转向刘三姐文化。现代刘三姐形象一是表征山歌文化,二是展示和表征壮族文化,从而实现刘三姐文化的再生产。
     第二章《刘三姐形象的原型及其流变》主要阐明刘三姐的神话原型向民间信仰的歌仙刘三姐的嬗变,这是一个神圣化和世俗化双向互动的过程。综合性的歌圩民俗活动生成了多样性的刘三姐形象,体现了多功能的民间信仰并生发出刘三姐文化。壮族歌谣在跨文化传播中也接受了汉文化的改写,作为巫魅文化形象的刘三姐在与中原主流文化的互动中经历了由神到仙到人的祛魅过程并且伴随着复杂的文化冲突与融合。不同的文化主体根据自己的意识形态和审美观念选择性的增减刘三姐的符号要素。宋朝至民国,刘三姐是民间传说中的歌仙、封建开明文人笔下善歌的才女、正统封建主流意识形态视野中伤风败俗、风流放荡的女人。历史文化的积淀使刘三姐形象具有丰富的人文意义,这是各种文化主体、文化力量冲突与融合的产物,作为刘三姐形象核心要素的山歌融合了中国南方各民族的浪漫狂欢文化,多民族共同拥戴的歌仙就成为一个多元文化共生体的符号。
     第三章《刘三姐形象的层累性建构》论述新中国成立之初,民间话语与政治话语同构而上升为国家话语。歌舞剧和电影《刘三姐》把复杂多义的民间传说简化为阶级冲突,借助现代传播技术和审美的情感想象力把刘三姐形象被塑造为阶级斗争的平民英雄,但以山歌表达为主要表现的民间艺术很大程度上得到保留。同时,国家话语也把刘三姐形象表征为壮族的文化形象,《刘三姐》因此成为政治话语和民间民族话语的双重文本,一定程度上保留了刘三姐这一文化符号的多义性与歧义性,获得了超越政治话语的审美意义。刘三姐形象的建构具有明显的层累性特征,是历代不同文化主体在不同语境中先后相承地赋予新的意义造就的文化增值。
     第四章探讨市场经济语境中被重新塑造的刘三姐形象,各种文化类型的融合共生较之以前更为加强,在共时性上呈现出明显的横向交叉的整体化运行特征,刘三姐形象呈现为共享化、地方化、多样化的象征符号。新的刘三姐形象的重构主要是在文化旅游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话语的引导下努力实现市场经济语境中现代转型。刘三姐形象并存于在民间文化、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之中,既相互关联又各具差异性,造成了不同的阐释结果。刘三姐形象仍然与民间歌唱习俗密切相关,仍然具有政治宣传功能,又成为商业开发的消费符号,具有了新的经济功能。刘三姐形象既是新的语境中充满了少数民族情调的审美乌托邦想象,又具有壮族民族身份的认同功能。
     余论部分主要论述刘三姐形象在不同地方文化类型、不同文化主体重构中,已经延伸到政治、历史、经济、艺术、审美等各个领域,艺术表现形式更为多样,具有了无限的内涵和外延,多义性更加突出,功能更为多样,再次回归了民间文化的原生状态。再经典化的刘三姐形象既要克服20世纪五六十年代《刘三姐》的缺陷,又要避免大众文化意义的匮乏。重构刘三姐新形象的核心在于刘三姐形象与民族精神的血肉联系,两者既互相依赖又互相塑造,艺术形象的重构要深化、拓展与提升民族精神。
"LIU Sanjie" is the famous legend of China's Lingnan, and it has become a well-known artistic image at home and abroad. It is to arrange the complicated meaning and symbol's type, and reveal it's cultural significance and aesthetic connotations of LIU Sanjie's image in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that study it with the methods of symbol combined aesthetic anthropology.
     This article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the introduction, the body and conclusions. The introduction surveys the geography of LIU Sanjie cultural study. It shows that the meaning of symbol changes with the change of human activity and human context. The meaning of LIU Sanjie involves a cultural history process. The research methods of symbolic anthropology can build the bridge between semeiology and aesthetic anthropology, deal with LIU Sanjie as a cultural symbol, inquire its meaning and function, and thus deserve practical and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The body involves four chapters. Chapter one deals with the symbolization of LIU Sanjie, thus builds the logical starting point and theoretical foundations of the whole research project. The change process of LIU Sanjie symbol represents the meaning of different cultural history period, and reveals different ideology notion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edia and methods of communication, different LIU Sanjie signifier comes, which also reveals different aesthetic communication. LIU Sanjie signifier experiences the change from God to star, and then to symbol. LIU Sanjie signified evolves from immortal symbol to political symbol, and then to God to star, and then to consumptive symbol. Accordingly, the image of LIU Sanjie comes up with the change process of from song-fairy, to civilian hero, and to mundane singer. LIU Sanjie image turns into "LIU Sanjie-culture." The modern image of LIU Sanjie owns two meanings:one refers to folk song culture, one represents the Zhuang minority culture, both promote the reproduction of "LIU Sanjie-culture".
     The second chapter" the prototype and rheological of the LIU Sanjie's image" clarifies the evolution of the myth of LIU Sanjie that to the song-fairy prototype in the folk beliefs, and that is a two-way interactive process with sacred and secular. The integrated song activities and fairs in folk generates a diversity of LIU Sanjie's image, and reflected not only the versatility folk beliefs but generates the culture of LIU Sanjie. The Zhuang nationality song is also accepted rewritten from the Han nationality culture i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As a cultural image of witchcraft and monster, LIU Sanjie experiences the process of disenchantment from God to Fairy,and then to People in the interaction with central plains mainstream culture along with the complex cultural conflict and integration. Different cultural subjects selectively increases or decreases the concepts and elements of LIU Sanjie according to their ideological changes and aesthetic ideas. From Song Dynasty to Republic China, LIU Sanjie was song-fairy in the folk legend, the talented woman of good songs under feudal liberal scholars described and immoral, dissolute romantic woman in the mainstream ideology of feudal vision.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heritage has made the image of LIU Sanjie the rich culture and humanities significance, and that is the product of integration consists of various subject of culture and the conflict of cultural strength, the folk songs as a core element of LIU Sanjie's image combines the romance and carnival culture of the south China various ethnic groups, so that the song-fairy that Supported of multi-ethnic become a multi-cultural symbiosis symbol.
     The third chapter" The image of LIU Sanjie is a cumulative construction" discusses folk and political discourse are isomorphism and rose to national discourse from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In the Opera and film LIU Sanjie, the complex folk discourse was simplified as a class conflict. With the help of moder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nd aesthetic emotion imagination, the image of LIU Sanjie is shaped as the class struggle in the civilian heroes, but is largely preserved the folk expression. At the same time, the national discourse characterized LIU Sanjie as the culture image of Zhuang minority, and so LIU Sanjie became the political and folk nation text, retained the cultural symbol and ambiguity in a certain extent, and obtained aesthetic significance beyond the political discourse. The construction of LIU Sanjie's image has a clear characteristics of multilevel nature, and it is a cultural-valued that different cultural subjects had created in different cultures contexts and given new meaning in each other.
     The fourth chapter discusses the image of LIU Sanjie which was been constructed in the circumstance of the market-oriented economy. Compared with before, coalesce and symbiosis of the various cultural types became more strengthen and appeared holistic operation characteristics in the synchronic stage. As the symbol, the image of LIU Sanjie has three features:sharing, localise and diversification. The reconstruction and modern transition of the new image of LIU Sanjie has been realized mainly rely on some discourse guide such as cultural tourism and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etc. the image of LIU Sanjie has relations and diversities among the popular culture,folk culture and elite culture contexts and make some different interpretation results. The image of LIU Sanjie ha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custom of folk singing, which has political propaganda fuction and has new economic fuction when it became the consumption symbols on commercial development. In the new circumstances, the image of LIU Sanjie is not only an aesthetic utopia imagination which has performed minority emotional appeal but also an identity with Zhuang minority.
     The part of conclusion reviews that the image of LIU Sanjie has been extended to the political, historical, economic, artistic, aesthetic and other fields in different local culture types and different cultural reconstruction, and enjoys more forms of artistic expression, has the infinite connotation and extension, and it's ambiguity is more prominent, and it's function is more diverse, as a result it once again returns to the native state of folk culture. Re-classical of the image of LIU Sanjie is necessary to overcome the defects of LIU Sanjie" in the fifties and sixties of the20th century, but also to avoid the lack of significance of popular culture. The core of reconstructing new image of LIU Sanjie is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image and the national spirit, then these two aspects depend on each other and shape each other also, and the reconstruction of Artistic image needs to deepen, expand and enhance the national spirit.
引文
① 商璧:《粤风考释》(序),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85年版,第1页。
    ② 邓凡平主编《刘三姐传说集》,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5年版,第7页。
    ① 覃桂清:《刘三姐纵横》,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2年版,第44页。
    ② Clark, Paul.Ethnic Minorities in Chinese Films:Cinema and the Exotic, East-West Film Journal 2(1987):25.
    ① [日]池上嘉彦:《符号学入门》,张晓云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5年版,第3页。
    ② 赵毅衡:《符号学文化研究:现状与未来趋势》,《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年第12期,第172页。
    ① 赵毅衡:《符号学文化研究:现状与未来趋势》,《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年第12期,第169—170页。
    ① 王铭铭:《西方人类学思潮十讲》,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94页。
    ① [美]克利福德·格尔兹:《文化的解释》,纳日碧力戈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引自王铭铭“格尔兹文化论丛”译序,第11页。
    ① 王杰:《审美幻象与审美人类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88-189页。
    ① [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第35页。
    ① 赵毅衡:《符号学与符号学的文学研究》,《外国文学评论》,1989年第2期,第36页。
    ② 此图出自赵毅衡:《文学符号学》,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0年版,第113页。
    ① [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杜1985年版,第189页。
    ② [美]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刘大基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51页。
    ③ [苏珊·朗格]:《艺术问题》,滕守尧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134页。
    ④ [英]特伦斯·霍克斯:《结构主义和符号学》,瞿铁鹏译,上海:1987年版,第135页。
    ① [苏珊·朗格1:《艺术问题》,滕守尧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134页。
    ② 滕守尧:《审美心理描述》,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19页。
    ③ [德]伽达默尔:《赞美理论——伽达默尔选集》,夏镇平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149-150页。
    ① 赵毅衡选编:《符号学文学论文集》,天津,百花文艺出版,2004年版,第291页。
    ② 赵毅衡:《符号学与符号学的文学研究》,《外国文学评论》,1989年第2期,第35页。
    ③ [英]特伦斯·霍克斯:《结构主义和符号学》,瞿铁鹏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杜,1987年版,第121页。
    ④ 陆扬、王毅:《文化研究导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59页。
    ① 陆扬、王毅:《文化研究导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59页。
    ② [英]斯图亚特·霍尔编:《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徐亮、陆兴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6页。
    ① [英]斯图亚特·霍尔编:《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徐亮、陆兴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导言,第10页。
    ② 王杰:《审美幻想研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31页。
    ① 赵毅衡选编:《符号学文学论文集》,天津:百花文艺出版,2004年版,第325页。
    ② [法]罗兰·巴特:《神话——大众文化诠释》,许啬啬、许绮玲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91页。
    ① [美]雷·韦勒克、奥·沃伦:《文学理论》,刘象愚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35页。
    ② [美]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刘大基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61页。
    ③ 王杰:《审美幻想研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86页。
    ① 王杰:《审美幻想研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32页。
    ② 王杰:《审美幻想研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32页。
    ③ 钟敬文:《钟敬文民间文学论集》(上),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第111页。
    ④ 覃乃昌:《刘三姐:华南珠江流域原住民族的歌神与爱神》,河池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第81页。
    ⑤ 参见潘琦主编《刘三姐文化品牌研究》,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41-148页。
    ① 胡菊彬:《新中国电影意识形态史(1949-1976)》,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年版,第1页。
    ① [英]特里·伊格尔顿:《审美意识形态意识》,王杰、傅德根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32页。
    ② 高小康:《大众的梦》,北京:东方出版社,1993年版,第22页。
    ③ 李启军:《影视明星:特殊的象征符号——影视明星符号学研究系列论文之二》,《社会科学家》,2005年第5期,第37页。
    ① [英]查尔斯·查德威克:《象征主义》,郭洋生译,北京:花山文艺出版杜,1989年版,第3页。
    ② 赵毅衡:《文学符号学》,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0年版,第14页。
    ① 王杰:《审美幻想研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92页。
    ① 梁昭:《民歌传唱与文化书写——跨族群表述中的“刘三姐”事象》,四川大学2007年博士论文(摘要)第3页。
    ② 涂尔干:国内又译为杜尔干、杜尔凯姆、迪尔凯姆。
    ③ [法]E·迪尔凯姆:《社会学方法的准则》,狄玉明译.商务印书馆,北京:1995年版,第125页
    ④ 陈大刚:《表征:认识论及审美》,《兰州学刊》,2007年第11期,第1页。
    ① [美]刘禾:《语际书写:现代思想史写作批判纲要》,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164页。
    ② [美]刘禾:《语际书写:现代思想史写作批判纲要》,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170页。
    ③ [美]刘禾:《语际书写:现代思想史写作批判纲要》,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173页。
    ① 王巧慧:《“魅”之视野下的自然观》,《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6年第4期,第4页。
    ② [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林荣远译,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56页。
    ③ 周宪:《.文化研究:学科抑或策略?》,《文艺研究》,2002年第4期,第30页。
    ④ 孔范今:《五四启蒙运动与文学变革关系新论》,《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第169页。
    ① 又称土俗书、方块壮字,现定名为古壮字。学术界一般认为,壮族的土俗字始于唐,兴于宋而盛于明清,由于各地的古壮字形不一,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规范,没有成为全社会的通行文字。
    ② 李富强主编:《中国壮学》,第二集,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第192页。
    ③ 参见黄桂秋:《壮族社会民间信仰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23页。
    ④ 张声震主编:《壮族民歌古籍集成·情歌·欢岸》,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7年版。第623页。
    ① 张声震主编:《壮族通史》(上、中、下),北京:民族出版社,1997年版,第543—545页。
    ② 彭兆荣:《新民俗传说的地方化叙事》,《民俗研究》,2000年第1期,第105页。
    ③ 覃桂清:《刘三姐纵横》,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2年版,第65页。
    ④ 覃桂清:《刘三姐纵横》,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2年版,第67页。
    ① [意]维柯:《新科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98页。
    ② 袁珂:《中国神话通论》,成都:巴蜀书社,1993年版,第9页。
    ① 吴持哲编::《诺思洛普·弗莱文论选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04页。
    ② 吴持哲编::《诺思洛普·弗莱文论选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31页。
    ③ 马新国主编:《西方文论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355页。
    ① 郝志达译注:《楚辞今注今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5页。
    ② 王逸(汉):《楚辞章句》,长沙:岳麓书社,1989年版,第53页。
    ③ 姜亮夫:《楚辞学论文集》,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41页。
    ④ 闻一多:《死水·神话与诗》,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71页。
    ⑤ 王延海译注:《诗经今注今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08页
    ① 李富强:《.中国壮学(第二辑)》,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第306页。
    ② 潘琦主编:《刘三姐文化品牌研究》,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10—411页。
    ① [法]E·杜尔干:《宗教生活的初级形式》,林宗锦、彭守义译,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6页。
    ② 钟敬文主编:《民俗学概论》,上海:上海文艺出版杜,1998年版,第187页。
    ③ 钟敬文主编:《民俗学概论》,上海:上海文艺出版杜,1998年版,第1-2页。
    ④ 罗岗生、李莲芳主编:《刘三姐研究资料集》,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535页。
    ⑤ 张声震主编:《壮族通史》(上、中、下),北京:民族出版社,1997年版,第383页。
    ① [德]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页。
    ① 叶舒宪:《神话——原型批评》,西安:陕西师大出版杜,1987年版,第175—176页。
    ② 叶舒宪:《神话——原型批评》,西安:陕西师大出版杜,1987年版,第202页。
    ③ 叶舒宪:《神话——原型批评》,西安:陕西师大出版社,1987年版,第205页。
    ④ 转引自潘其旭:《壮族歌圩研究》,南宁:广西人民出版杜,1991年版,第114页。
    ⑤ 黄桂秋:《桂海越裔文化钩沉》,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1年版,第77页。
    ⑥ 潘其旭:《壮族歌圩研究》,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9页。
    ① 参见黄桂秋:《桂海越裔文化钩沉》,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1年版,第78—81页。
    ② 挡:壮语方言,汉译“杀”的意思。
    ③ 参见覃桂清:《刘三姐纵横》,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2年版,第294页。
    ① 覃桂清:《刘三姐纵横》,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2年版,第49-51页。
    ① 这是歌舞剧《刘三姐》的歌词回生于民间的山歌。参见李海峰主编:《刘三姐传世山歌》,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2年版,第61-65页。
    ② [美]克利福德·格尔兹:《文化的解释》,纳日碧力戈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17页。
    ③ 张声震:《壮族历史文化与<壮学丛书>——<壮学丛书>总序》,《广西民族研究》,2003年第1期,第49页。
    ① 潘其旭:《壮族歌圩研究》,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9页。
    ② 潘其旭:《壮族歌圩研究》,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2页。
    ③ 潘其旭:《壮族歌圩研究》,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48页。
    ① 参见潘其旭:《壮族歌圩研究》,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0-54页。
    ② [法]皮埃尔·布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李猛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133—134页。
    ③ [法]皮埃尔·布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李猛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155页。
    ① [苏]德·莫·乌格里诺维奇:《艺术与宗教》,王先睿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50页。
    ② 潘其旭:《壮族歌圩研究》,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47页。
    ③ 梁扬、黄海云:《古道壮风:赵翼镇安府诗文考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29-430页。
    ④ 梁扬、黄海云:《古道壮风:赵翼镇安府诗文考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61—462页。
    ① 潘其旭:《壮族歌圩研究》,南宁:广西人民出版杜,1991年版,第268页。
    ② 梁扬、黄海云:《古道壮风:赵翼镇安府诗文考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62页。
    ③ 梁扬、黄海云:《古道壮风:赵翼镇安府诗文考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62页。
    ④ 潘其旭、覃乃昌主编:《壮族百科辞典》,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2页。
    ⑤ 潘其旭:《壮族歌圩研究》,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65页。
    ⑥ 罗志发:《壮族的性别平等》,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46页。
    ⑦ 转引自罗志发:《壮族的性别平等》,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45页。
    ① 张声震主编:《壮族通史》(上、中、下),北京:民族出版社,1997年版,第188页
    ② 司马迁(汉),刘兴林等点注,《史记》,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4年版,第41页。
    ③ 张声震主编:《壮族通史》(上、中、下),北京:民族出版社,1997年版,第189页。
    ④ 转引自农学冠:《刘三姐文化初论》,载于潘琦主编《刘三姐文化品牌研究》,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87页
    ⑤ 改土归流:自明代中叶以后,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开始废除世袭的土司制度,中央王朝派遣有一定任期的流官管理地方事务。
    ① 罗志发:《壮族的性别平等》,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4页。
    ② 薛艺兵:《神圣的娱乐——中国民间祭祀仪式及其音乐的人类学研究》,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2年版,第35页。
    ③ [英]维克多·特纳:《象征之林——恩登布人仪式散论》,.赵玉燕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3页。
    ④ Northrop, Frye. Anatomy of Criticism Four Essays 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73, p102.
    ① 张声震:《壮族历史文化与(壮学丛书)——(壮学丛书)总序》,《广西民族研究》,2003年第1期,第45页。
    ② 蒙宪:《歌圩壮称的语言民族学探讨》,《民族研究》,1988年第3期,第39页。
    ③ [英]詹·乔.弗雷泽:《金枝》,徐育新等译,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杜,1987年版,第206页。
    ④ 卢敏飞:《桂西壮族原始婚姻形态残余剖析》,《广西民族研究》,1989年第2期,第108页。
    ① 崔高维校点:《周礼·礼仪》,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25页。
    ② 崔高维校点:《礼记》,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51页。
    ③ 孙作云:《诗经与周代社会研究》,北京:中华书局,1966年版,第302页。
    ④ 孙作云:《诗经与周代社会研究》,北京:中华书局,1966年版,第329页。
    ⑤ 潘其旭: 《壮族歌圩研究》,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11—112页。
    ① 潘其旭:《壮族歌圩研究》,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47页。.
    ② 潘春见:《歌墟源流——壮族歌圩与其他民族歌场之比较(一)》,《广西民族研究》,1995年第4期,第82页。
    ① 周去非(宋):《岭外代答》,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版,第263页。
    ② 李富强:《抛绣球:反映壮族农耕文化特点的风俗》,《农业考古》,1997年第3期,第162页。
    ③ 潘其旭:《壮族歌圩研究》,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30页。
    ④ 潘其旭:《壮族歌圩研究》,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34页。
    ① 王杰:《审美幻象与审美人类学》,桂林:广西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59页。
    ① [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第138页。
    ① [美]埃伦·迪萨纳亚克:《审美的人》,户晓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80页。
    ② [美]阿诺德·豪塞尔:《艺术史的哲学》,陈超南、邓天华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79页。
    ① [美]阿诺德·豪塞尔:《艺术史的哲学》,陈超南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91-292页。
    ② 尹虎彬:《古代经典与口头传统》,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03页。
    ③ 尹虎彬:《古代经典与口头传统》,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04页。
    ① 邓凡平:《歌海遇仙记》,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7年版.第29-30页。
    ② 欢:宜州壮语音译,是壮族民歌的一种形式,指曲调优美的山歌。
    ① 广西壮族自治区宜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宜州市志》,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714页。
    ② 参见覃桂清:《刘三姐纵横》,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2年版,第61-78页。
    ③ 古笛:《新老刘三姐之争》,《中国民族》2001年第4期,第40页。
    ④ 参见罗宾选编:《刘三姐传歌故事》,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年版,第150-217页。
    ⑤ 参见吴盛枝:《越南高栏民歌与壮族文化的传承认同》,《河池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第89-94页。
    ①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广西通志·民俗志》,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376页。
    ② 曾杰丽、韦宗协:《壮族的女神信仰文化》,《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01年第4期,第21页。
    ① 凌树东:《壮族的民间信仰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冲突一一靖西“祭月请神”活动反思》,《广西民族研究》1989年第3期,第129-130页。
    ② 马新国主编:《西方文论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24页。
    ③ 马新国主编:《西方文论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23页。
    ④ 参见叶春生:《岭南民间文化》,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64-66页。
    ① 覃桂清:《刘三姐纵横》,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2年版,第33页。
    ② 农学冠:《壮族的故事、歌谣和谚语》,载于《赴泰国学术交流——民族研究论文集》,广西民族学院1986年5月编印,第25页。(未刊)
    ③ 农冠品:《泛说右江流域壮族嘹歌》,《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04年第5期,第6页。
    ① 揌:宜州的汉语方言桂柳话(西南官话)“吃”的意思。
    ② 参见黄晓娟、黎学锐:《中国首届艺术人类学论坛暨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壮族女性与民歌传承》(未刊),第315页,原文为歌王黄月香口述记录,作者在语言上稍加整理。
    ③ 参见杨春时:《审美的符号创造》,《创作评谭》,2004年第4期,第27-30页。
    ① 马国柱:《从符号学看审美主体与符号客体的价值关系》,《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6年第4期,第74页。
    ① 黄革:《广西壮族民歌概略》,《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1期,第65页。
    ② 范西姆:《论百越部族民间多声部音乐的现象和特征》,载于覃乃昌,潘其旭主编:《壮学论集》,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5年版,第642-648页。
    ③ 引自潘其旭:《壮族歌圩研究》,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34页。
    ④ 周去非(宋):《岭外代答》,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版,第88页。
    ① 李海峰、邓庆主编:《刘三姐传世山歌》,南宁:广西民族出版杜,2002年版,第120页。
    ② 邓凡平:《歌海遇仙记》,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7年版,第50、59页。
    ① 覃乃昌:《试论拼音壮文推行困难的基本原因》,《广西民族研究》,1995年第2期,第109页。
    ② [美]爱德华·萨丕尔:《语言论》,陆卓元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196页。
    ① 彭兆荣等:《口述/书写:历史的叙述与叙述的历史》,《广西民族研究》,2004年第1期,第16页。
    ② 参见刘禾:《跨语际实践——文学,民族文化与被译介的现代性(中国,1900-1937)》(修订译本),宋伟杰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40-56页。
    ① 转引于梅客、李小燕:《百越对客家经济生活影响举证》,《广西民族研究》2004年第4期,第73页。
    ② 覃德清:《多重的认同,共赢的汇融——壮汉族群互动模式及其对消解民族矛盾的启示》,《广西民族研究》1999年第4期,第28页。
    ③ 梁庭望:《壮族文化概论》,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588页。
    ① 覃桂清:《刘三姐纵横》,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2年版,第98页。
    ② 参见覃桂清:《刘三姐纵横》,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2年版,第100-114页。
    ③ 陈建宪:《中国各族民间文学多元一体格局鸟瞰》,《民族文学研究》,2002年第3期,第13页。
    ④ 黄桂秋:《桂海越裔文化钩沉》,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1年版,第74页。
    ① 参见周作秋等著:《壮族文学发展史》,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16—317页。
    ② 蒙宪:《歌圩壮称的语言民族学探讨》,《民族研究》,1988年第3期,第44页。
    ③ 覃桂清:《刘三姐纵横》,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2年版,第53页。
    ① 陈春声:《正统性、地方化与文化的创制——潮州民间神信仰的象征与历史意义》,《史学月刊》,2001年第1期,第124页。
    ② 张声震主编:《壮族通史》(上、中、下),北京:民族出版杜,1997年版,第681页。
    ③ 覃桂清:《刘三姐纵横》,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2年版,第53页。
    ④ 覃桂清:《刘三姐纵横》,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2年版,第53页。
    ① 参见邓凡平主编:《刘三姐传说集》,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5年版,第39-40页。
    ② 邓凡平主编:《刘三姐传说集》,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5年版,第78页。
    ③ 参见邓凡平主编:《刘三姐传说集》,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5年版,第41-43页。
    ① 参见邓凡平主编:《刘三姐山歌集》,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5年版,第3—5页。
    ② 钟敬文:《钟敬文民间文学论集(上)》,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第117页。
    ③ 参见覃桂清:《刘三姐纵横》,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2年版,第61-62页。
    ① 参见覃桂清:《刘三姐纵横》,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2年版,第67页。
    ② 参见邓凡平主编:《刘三姐山歌集》,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5年版,第217—218页。
    ③ 参见覃桂清:《刘三姐纵横》,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2年版,第398-402页。
    ① 覃桂清:《“三月三”源流考》,《民族艺术》,1994年第1期,第59页。
    ① 参见覃乃昌《壮族<嘹歌)的传承与传播研究——壮族《嘹歌》文化研究之七》,《广西民族研究》,2005年第4期,第89-92页。
    ② 李林:《彩调剧<刘三姐)音乐考源》,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硕士学位论文,第38页、第41页。
    ③ 梅客、李小燕:《百越对客家经济生活影响举证》,《广西民族研究》,2004年第4期,第73页。
    ④ 谢育坚:《论贺州客家民歌的文化内涵》,《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第66页。
    ① 苏韶芬:《白沙墟“六月廿三”试新节的民俗活动》,《社会科学家》,1987年第3期,第107页。
    ② 朱熹(宋):《四书集注》,长沙:岳麓书社,2004年版,第111页。
    ③ 袁珂:《孔子与神话》,《中华文化论坛》,1994年第3期,第78页。
    ④ 葛洪(晋):《抱朴子内篇》,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年版,第56页
    ⑤ 黄家信:《论壮族的历史文化特点》,《学术论坛》,2004年第3期,第137页。
    ⑥ 任继愈主编:《中国哲学发展史》(先秦),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72页。
    ① 范哗撰(南朝宋):《后汉书》,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708页。
    ② 王丽英:《道教南传及其影响》,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博士学位论文,第145页。
    ③ 王丽英:《道教南传及其影响》,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博士学位论文,第142页。
    ④ 覃桂清:《刘三姐纵横》,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2年版,第79页。
    ⑤ 覃桂清:《刘三姐纵横》,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2年版,第81页。
    ① 秦雯:广西柳州投拍电视剧《刘三姐》http://zhhy.fu08.cn/c11/2009/0611/1807030723.htm来源:广西日报2009-05-26
    ② 玉时阶:《壮族民间宗教文化》,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第96页。
    ③ 覃桂清: 《刘三姐纵横》,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2年版,第154页。
    ① 袁珂:《中国神话通论》,成都:巴蜀书社,1993年版,第30页
    ② 转引自罗汉田《(嘹歌·唱离乱>时代背景浅探》,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2期,第106页。
    ① [法]米歇尔·福柯:《权力的眼睛:福柯访谈录》,严锋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31页。
    ② 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关键词十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40页。
    ③ 蔡定国:《彩调艺术研究》,南宁:广西人民出版杜,1988年版,第40页。
    ① 蔡定国:《彩调艺术研究》,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41页。
    ② 谢保杰:《1958年新民歌运动的历史描述》,《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5年第一期,第32页。
    ③ 谢保杰:《1958年新民歌运动的历史描述》,《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5年第一期,第41页。
    ④ 常帅:《全民乌托邦的歌唱——以<红旗歌谣)为例阐释》,《安徽文学》,2008年第8期,第89页。
    ⑤ 邓凡平主编:《刘三姐评论集》,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5年版,第422页。
    ① 邓凡平主编:《刘三姐评论集》,南宁:广西民族出版杜,1995年版,第424页。
    ② 参见《(刘三姐)著作权纠纷案》来源:中国数字出版网http://www.cnpubg.comq/newsdetail.cfm?iCntno=37714
    ③ [美]刘禾:《语际书写:现代思想史写作批判纲要》,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135页。
    ④ 参见罗岗生、李莲芳主编:《刘三姐研究资料集》,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73页。
    ①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69页。
    ②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51页.。
    ③ 覃桂清:《刘三姐纵横》,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2年版,第199页。
    ④ 广西诗人、词作家古笛的《从刘三姐的坟谈起》,也持此说。来源于http://www.gxnews.com.cn/channel/shushi/gd/lsj.htm
    ① [法]米歇尔·福柯:《权力的眼睛:福柯访谈录》,严锋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9.页。
    ②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48页。
    ③ 陈思和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27页。
    ④ 邓凡平主编:《刘三姐评论集》,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5年版,第439页。
    ⑤ 参见邓凡平主编:《刘三姐评论集》,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5年版,第89-92页。
    ⑥ 周扬:《周扬文集》第二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251页。
    ① 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二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350页。
    ② 参见邓凡平:《歌海遇仙记》,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7年版,第13--15页。
    ① 陈思和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前言)第14页。
    ② 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关键词十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51页。
    ① 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关键词十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56页。
    ② 参见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关键词十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27—128页。
    ③ 参见蔡定国:《彩调艺术研究》,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44页。
    ① 蔡定国:《彩调艺术研究》,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41页。
    ② 蔡定国:《彩调艺术研究》,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5页。
    ③ 蔡定国:《彩调艺术研究》,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53页。
    ④ 吴国钦:《中国戏曲史漫话》,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版,第11页。
    ⑤ 蔡定国:《彩调艺术研究》,南宁:广西人民出版杜,1988年版,第4页。
    ① 唐艳红:《彩调的生存方式及其变迁初探》,《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7年第3期,第52页。
    ② 参见蔡定国:《彩调艺术研究》,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01—204页。
    ① 李喜微:《论视听觉符号——舞蹈》,《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第9期,第119页。
    ② 蔡定国:《彩调艺术研究》,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43页。
    ③ 邓凡平:《歌海遇仙记》,北京:中国戏剧出版杜,2007年版,第234页。
    ④ 邓凡平主编《刘三姐评论集》,南宁:广西民族出版杜,1995年版,第483页。
    ① 蔡定国:《彩调艺术研究》,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47页。
    ① 吕智敏:《话语转型与价值重构》,北京:北京出版社,2002.年版,第217页。
    ② 乔羽:《耳目一新——谈歌剧<刘三姐>》,载于罗岗生、李莲芳主编《刘三姐研究资料集》,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68页。
    ③ 范阳:《也谈<刘三姐>》,载于罗岗生、李莲芳主编:《刘三姐研究资料集》,南宁:广西人民出版杜,2007年版,第498页。
    ① 罗岗生、李莲芳主编:《刘三姐研究资料集》,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517页。
    ② 刘吉典:《.学习“刘三姐”的音乐创作》,载于罗岗生、李莲芳主编《刘三姐研究资料集》,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31页。
    ① 参见邓凡平主编:《刘三姐评论集》,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5年版,第474-475页。
    ② 李二仕:《十七年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第13页。
    ③ 孟华主编:《比较文学形象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55页。
    ① 孟华主编:《比较文学形象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页。
    ② 孟华主编:《比较文学形象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23—124页。
    ③ 孟华主编:《比较文学形象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9页。
    ① 费孝通.:《“美美与共”和人类文明》(上),《群言》,2005年第1期,第18页。
    ② 李东:《语境与意义——基于两种哲学导向的考察和评价》,《自然通讯》,1993年,第2期,第18页。
    ① 赵利民:《论中国近代文学观念的新旧杂糅特征山东大学学报》(哲社版),1999年,第2期,第35页。
    ② 陈靓美:《国本土文学研究中的杂糅特征理论探源——从生物杂糅到文化杂糅的概念流变》,《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第61页。
    ③ 梁庭望:《壮族文化概论》,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551页。
    ④ 邓伟龙:《空间的建构与认同——刘三姐文化深层底蕴的探讨之二》,《河池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第113页。
    ① 壮语,小伙子的意思。
    ② 蒙俊忠、左年秋主编:《广西民间文学作品精选》(扶绥县卷),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7年版,第355页。
    ③ 黄德昌:《儒家与夷夏之辨》,《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第38页。
    ① 任旭彬:《论“夷夏之辨”的二重性》,.《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第107页。
    ② 韩愈:《原道》,载于李建龙主编:《唐宋八大家》,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2年版,第3页。
    ③ 王保国:《“夷夏之辨”与中原文化》,《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第153页。
    ① [美]列文森:《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郑大华、任菁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87页。
    ② 参见陈连开:《中华民族研究初探》,北京:知识出版社,1994年版,第1-3页。
    ③ 参见费孝通等:《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第1-31页。
    ④ 宋蜀华、陈克进主编:《中国民族概论》,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页。
    ① 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85页。
    ② 蓝鸿恩:《关于歌圩》,载于张紫晨选编的《民俗调查与研究》,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77页。
    ③ 张声震:《壮族历史文化与(壮学丛书>——(壮学丛书)总序》,《广西民族研究》,2003年第1期,第48页。
    ④ 陆晓芹:《“歌圩”是什么——文人学者视野中的“歌圩”概念与民间表述》,《广西民族研究》,2005年第4期,第74页。
    ① 朱安平:《魅力永驻的(刘三姐>》,《大众电影》,2007年第20期,第39—40页。
    ② [美]本尼迪特克·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吴睿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杜2005年版,第6页。
    ① [美]本尼迪特克·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吴睿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45页。
    ① 黄桂秋:《桂海越裔文化钩沉》,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1年版,第83页。
    ② 黄桂秋:《桂海越裔文化钩沉》,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1年版,第84页。
    ③ [俄]巴赫金: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六卷)李兆林、夏忠宪等译,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1页。
    ④ [俄]巴赫金: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六卷)李兆林、夏忠宪等译,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6页。
    ① 彭兆荣:《人类学仪式研究评述》,《民族研究》,2002年第2期,第94页。
    ② 舒瑜:《从“想象的共同体”到“巴厘剧场国家”》,《西北民族研究》,2006年第2期,第202页。
    ③ 张茜:《媒介发展对仪式的影响及媒介仪式的产生》,《东南传播》,2009年第6期,第98页。
    ① [英]特里·伊格尔顿:《审美意识形态》,王杰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7页。
    ② 参见邓凡平主编《刘三姐评论集》,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5年版,第275-309页。
    ③ 顾颉刚:《古史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60页。
    ① 覃桂清:《刘三姐纵横》,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2年版,第52页.。
    ② 覃桂清:《刘三姐纵横》,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2年版,第199页。
    ③ [俄]巴赫金: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二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428页。
    ① 邓凡平:《歌海遇仙记》,北京:中国戏剧出版杜,2007年版,第123页。
    ② 张京华:《“层累造成”还是“层累阐释”——孟姜女故事与顾颉刚的民俗学研究》,《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第369页。
    ① 周宪:《中国当代审美文化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83页。
    ② 来源于http://bbs.cqzg.cn/thread-135348-1-1.html《刘三姐其实是广东封开人》。
    ① 来源于http://www.gmw.cn/01gmrb/2001-02/27/GB/02%5E18705%5E0%5EGMA2-219.htm张玉梅:《丽江:文化搭台旅游唱戏》。
    ② M. Herskovits, Cultural Dynamics, NewYork:Alfred A. Knopf,1964, P191转引自叶舒宪:《人类学与文学——知识全球化、跨文化生存与本土再阐释》,《文学评论》,2004年第4期,第20页。
    ① 敢壮:壮语“岩洞”的意思。
    ② 来源于http://www.liuzhou.gov.cn/zwgk/xxdt/tpxw/201007/t20100726_386749.htm《电视连续剧《刘三姐》在柳城北浩屯开机》。
    ① 来源于http://www.gx.xinhuanet.com/dtzx/2010-01/15/content_18776632.htm谢树强、罗日杰:《广西各地宜州位居“中国最具民俗文化特色旅游目的地”》。
    ① 钟敬文:《民俗文化学:梗概与兴起》,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9页。
    ① 彭谊:《传统地域文化的现代变迁——广西百色市布洛陀民族文化旅游节案例研究》,《百色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第25页。
    ② 高丙中:《民间的仪式与国家的在场》,《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第41页。
    ① 参见潘琦主编:《刘三姐文化品牌研究》,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6页。
    ① 周宪:《中国当代审美文化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杜,1997年版,第62页。
    ① 唐钱华:《壮族民歌传承现状调查与研究——以柳城县壮欢歌手为案例》,《柳州师专学报》,2009年第2期,第12页。
    ② 参见陆晓芹:《壮族歌圩当代流变论》,《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第92-93页。
    ③ 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国家中心编《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普查工作手册》,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版,第1页。
    ① 单乃昌:《壮族(嘹歌>的传承与传播研究——壮族<嘹歌)文化研究之七》,《广西民族研究》,2005年第4期,第99页。
    ② 童庆炳:《人文精神:为大众文化引航》,《文艺理论研究》,.2001年第3期,第52页。
    ① 覃慧宁:《大众传媒背景下山歌的传承与传播机制——以广西宜州市为例》,《民族艺术》,2004年第2期,第79、108页。
    ② [美]马歇尔·萨林斯:《甜蜜的悲哀》,王铭铭,胡宗泽译,北京: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123页。
    ③ 参见潘春见:《歌墟源流——壮族歌圩与其他民族歌场之比较(一)》,《广西民族研究》,1995年第4期,第89--90页。
    ① 陈雨帆:《壮族“歌会”——壮民族文化的“雏凤”》,《民族研究》,1982年第2期,第66页。
    ① 王杰:《美学研究的人类学转向与文学学科的文化实践——以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的初步研究为例》,《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第7页。
    ② 莫幼政:《南宁国际民歌节的成功、遗憾与创新》,《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第5期,第55页。
    ③ 杨越、王勉:《“原来中国有这么好的民歌!”》,新华每日电讯,2002年11月27日第008版。
    ④ 王杰:《美学研究的人类学转向与文学学科的文化实践——以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的初步研究为例》,《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第5页。
    ⑤ 陈丽琴:《传播学视阈中的黑衣壮民歌》,《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第153页。
    ① 王杰:《美学研究的人类学转向与文学学科的文化实践——以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的初步研究为例》,《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第7页.。
    ② 程江华:《超越与断裂——关于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的几点思考》,《广西艺术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第103页。
    ① 马钟炜:《文化符号的建构与解读》,《民族研究》,2006年第5期,第61页。
    ② 邓永进:《.民俗风情旅游》,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4页。
    ③ [英]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124页。
    ① 吴晓:《旅游景观展演与民间艺术的消费——湘西德夯个案的文化阐释》,《文艺争鸣》,2010年第12期,第128页。
    ② 周宪:《中国当代审美文化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02页。
    ③ 吴晓:《民族艺术的消费社会境遇》,《民族艺术》,2007年第4期,第38页。
    ④ [法]波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纲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8页。
    ① [法]波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纲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71页。
    ② 吴晓:《民族艺术的消费社会境遇》,《民族艺术》,2007年第4期,第39页。
    ③ 徐赣丽:《民俗旅游的表演化倾向及其影响》,《民俗研究》,2006年第3期,第63页。
    ① 徐菊凤:《“旅游文化与文化旅游:理论与实践的若干问题”》,《旅游学刊》,2005年第4期,第70页。
    ② 周宪:《现代性与视觉文化中的旅游凝视》,《天津社会科学》,2008年第1期,第111页。
    ③ 费孝通:《谈西部人文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问题》,《文艺研究》,2000年第4期,第104页。
    ① 刘晓春:《民俗旅游的意识形态》,《旅游学刊》,2002年第1期,第75页。
    ② 马翀炜、陈庆德:《民族文化资本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42页。
    ① 徐翔、邝明艳:《接受与效果研究中的“潜文本”——文学理论与传播研究的交叉视角》,《文艺理论研究》,2010年第1期,第121页。
    ① 韩炜、陈晓云:《新中国电影史话》,杭州:浙江大学出版杜,2003年版,第106-107页。
    ① 王建陵:《杂糅与全球化文化生产以迪斯尼动画为例》,《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第264页。
    ② 孙中田:《张艺谋的电影艺术谋略》,《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期,第35页。
    ③ 杨梅:《第五代刘三姐款款走来》,《文化月刊》,2005年第10期,第16页。
    ④ 周宪:《论作为象征符号的“封面女郎”》,《艺术百家》,2006年第3期,第10页。
    ① 张利群:《民间文化现代阐释的审美人类学指向——对民歌及民歌节意义的解读》,载于王杰主编:《寻找母亲的仪式——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的审美人类学考察》,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6页。
    ② 参见石一宁:《重写<刘三姐>》,《南方文坛》,2008年第1期,第44-45页。
    ③ 周宪:《中国当代审美文化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65-66页。
    ① 参见杨梅:《王予嘉:“姿本主义”成就的“第五代刘三姐”》,《民族论坛》,2005年第7期,第47页。
    ② [美]埃伦·迪萨纳亚克:《审美的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69页。
    ③ [法]丹纳:《艺术哲学》,傅雷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杜1963年1月第1版,1981年12月第2次印刷,第7页。
    ④ 石一宁:《重写<刘三姐)》,《南方文坛》,2008年第1期,第48页。
    ⑤ 赵毅衡:《意不尽言——文学的形式—文化论》,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9页。
    ⑥ 赵毅衡:《意不尽言——文学的形式—文化论》,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9页。
    ① 赵毅衡:《意不尽言——文学的形式—文化论》,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41页。
    ② 石一宁:《重写(刘三姐>》,《南方文坛》,2008年第1期,第49页。
    1、孙作云:《诗经与周代社会研究》,北京:中华书局,1966年版。
    2、吴国钦: 《中国戏曲史漫话》,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版。
    3、钟敬文:《钟敬文民间文学论集》(上),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
    4、顾颉刚:《古史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5、任继愈主编:《中国哲学发展史》(先秦),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6、周扬:《周扬文集》第二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
    7、广西民族学院编印:《赴泰国学术交流——民族研究论文集》,广西民族学院,1986年5月编印。(未刊)
    8、叶舒宪:《神话——原型批评》,西安:陕西师大出版社,1987年版。
    9、蔡定国:《彩调艺术研究》,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10、韦其麟:《壮族民间文学概观》,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11、张紫晨选编:《民俗调查与研究》,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12、王逸(汉):《楚辞章句》,长沙:岳麓书社,1989年版。
    13、费孝通等:《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杜,1989年版。
    14、赵毅衡:《文学符号学》,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0年版。
    15、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16、潘其旭:《壮族歌圩研究》,南宁:广西人民出版杜,1991年版。
    17、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广西通志·民俗志》,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18、李海峰主编:《刘三姐传世山歌》,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2年版。
    19、覃桂清:《刘三姐纵横》,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2年版。
    20、潘其旭、覃乃昌主编:《壮族百科辞典》,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21、高小康:《大众的梦》,北京:东方出版社,1993年版。
    22、袁珂:,《中国神话通论》,成都:巴蜀书社,1993年版。
    23、李幼蒸:《理论符号学导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24、陈连开:《中华民族研究初探》,北京:知识出版杜,1994年版。
    25、覃乃昌,潘其旭主编:《壮学论集》,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5年版。
    26、葛洪(晋):《抱朴子内篇》,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年版。
    27、胡菊彬:《新中国电影意识形态史(1949-1976)》,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年版。
    28、邓凡平主编:《刘三姐评论集》,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5年版。
    29、邓凡平主编:《刘三姐传说集》,南宁:广西民族出版杜,1995年版。
    30、邓凡平主编:《刘三姐评论集》,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5年版。
    31、邓凡平主编:《刘三姐山歌集》,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5年版。
    32、钟敬文:《民俗文化学:梗概与兴起》,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年版。
    33、周去非(宋):《岭外代答》,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版。
    34、范哗撰(南朝宋):《后汉书》,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
    35、张声震主编:《壮族通史》(上、中、下),北京:民族出版社,1997年版。
    36、张声震主编:《壮族民歌古籍集成·情歌·欢岸》,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7年版。
    37、崔高维校点:《周礼·礼仪》,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38、崔高维校点:《礼记》,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39、邓永进:《.民俗风情旅游》,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40、周宪:《中国当代审美文化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杜,1997年版。
    41、蒙俊忠、左年秋主编:《广西民间文学作品精选》(扶绥县卷),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7年版。
    42、钟敬文主编:《民俗学概论》,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43、滕守尧:《审美心理描述》,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44、广西壮族自治区宜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宜州市志》,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
    45、刘禾:《语际书写:现代思想史写作批判纲要》,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版。
    46、陈思和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47、郝志达译注:《楚辞今注今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48、王延海译注:《诗经今注今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49、叶春生:《岭南民间文化》,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50、梁庭望:《壮族文化概论》,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51、闻一多:《死水·神话与诗》,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52、孟华主编:《比较文学形象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53、宋蜀华、陈克进主编:《中国民族概论》,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54、李海峰、邓庆主编:《刘三姐传世山歌》,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
    55、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关键词十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56、吕智敏:《话语转型与价值重构》,.北京:北京出版社,2002.年版。
    57、李建龙主编:《唐宋八大家》,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2年版。
    58、姜亮夫:《楚辞学论文集》,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59、王杰:《审美幻象与审美人类学》,桂林:广西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60、尹虎彬:《古代经典与口头传统》,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61、王杰:《审美幻象与审美人类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62、薛艺兵:《神圣的娱乐——中国民间祭祀仪式及其音乐的人类学研究》,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2年版。
    63、潘琦主编《刘三姐文化品牌研究》,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64、王杰:《审美幻想研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65、孟繁华:《众神狂欢—世纪之交的中国文化现象》,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版。
    66、韩炜、陈晓云:《新中国电影史话》,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67、李富强:《让文化成为资本》,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
    68、王杰主编:《寻找母亲的仪式——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的审美人类学考察》,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69、马翀炜、陈庆德:《民族文化资本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70、赵毅衡选编:《符号学文学论文集》,天津,百花文艺出版,2004年版。
    71、司马迁(汉),刘兴林等点注,《史记》,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4年版。
    72、朱熹(宋)《四书集注》,长沙:岳麓书社,2004年版。
    73、玉时阶:《壮族民间宗教文化》,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
    74、王铭铭:《西方人类学思潮十讲》,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75、马新国主编:《西方文论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76、梁扬、黄海云:《古道壮风:赵翼镇安府诗文考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77、马新国主编:《西方文论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78、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国家中心编《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普查工作手册》,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版。
    79、周宪:《审美现代性批判》,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80、罗宾选编:《刘三姐传歌故事》,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年版。
    81、陆扬、王毅:《文化研究导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82、卿希泰、唐大潮:《道教史》,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83、李富强主编:《中国壮学》,第二集,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
    84、罗岗生、李莲芳主编:《刘三姐研究资料集》,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85、周宪:《文化表征与文化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86、罗志发:《壮族的性别平等》,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87、邓凡平:《歌海遇仙记》,北京:中国戏剧出版杜,2007年版。
    88、周作秋等著:《壮族文学发展史》,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89、潘琦主编《刘三姐文化研究》,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90、黄晓娟、黎学锐:《中国首届艺术人类学论坛暨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壮族女性与民歌传承》,2008年10月。(未刊)
    91、赵毅衡:《意不尽言——文学的形式—文化论》,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92、潘其旭、韦玺:《歌海传奇歌仙刘三姐》,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93、黄桂秋:《壮族社会民间信仰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94、黄桂秋:《桂海越裔文化钩沉》,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1年版。
    1、[法]丹纳:《艺术哲学》,傅雷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1月第1版,1981年12月第2次印刷。
    2、[美]苏珊·朗格:《艺术问题》,滕守尧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
    3、[美]雷·韦勒克、奥·沃伦:《文学理论》,刘象愚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
    4、[美]爱德华·萨丕尔:《语言论》,陆卓元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5、[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
    6、[日]池上嘉彦:《符号学入门》,张晓云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5年版。
    7、[美]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刘大基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杜,1986年版。
    8、[意]维柯:《新科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杜,1986年版。
    9、[英]特伦斯·霍克斯:《结构主义和符号学》,瞿铁鹏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杜,1987年版。
    10、[英]詹·乔·弗雷泽:《金枝》,徐育新等译,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11、[苏]德·莫·乌格里诺维奇:《艺术与宗教》,王先睿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年版。
    12、[德]姚斯:《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周宁,金元浦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13、[法]罗兰·巴特:《符号学美学》,董学文、王葵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14、[德]伽达默尔:《赞美理论——伽达默尔选集》,夏镇平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8年版。
    15、[法]罗兰·巴特:《符号学原理》,李幼蒸译,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版。
    16、[英]查尔斯·查德威克:《象征主义》,郭洋生译,北京:花山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
    17、[美]梅尔文·德弗勒,埃弗雷特·丹尼斯:《大众传播通论》,颜建军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
    18、[美]阿诺德·豪塞尔:《艺术史的哲学》,陈超南、邓天华译,北京:中国杜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19、[法]E·迪尔凯姆:《社会学方法的准则》,狄玉明译,商务印书馆,北京:1995年版。
    20、[德]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1、[德]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2、[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林荣远译,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版。
    23、[加]诺思洛普·弗莱:吴持哲编《诺思洛普·弗莱文论选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杜,1997年版。
    24、[法]米歇尔·福柯:《权力的眼睛:福柯访谈录》,严锋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25、[法]皮埃尔·布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李猛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26、[俄]巴赫金: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六卷)(第二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27、[法]罗兰·巴特:《神话——大众文化诠释》,许啬啬、许绮玲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999 年版。
    28、[法]E·杜尔干:《宗教生活的初级形式》,林宗锦、彭守义译,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9、[美]克利福德·格尔兹:《文化的解释》,纳日碧力戈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30、[美]列文森:《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郑大华、任菁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31、[美]马歇尔·萨林斯:《甜蜜的悲哀》,王铭铭,胡宗泽译,北京: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版。
    32、[英]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
    33、[法]波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纲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4、[美]吉尔兹:《地方性知识——阐释人类学论文集》,王海龙,张家瑄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版。
    35、[英]特里·伊格尔顿:《审美意识形态意识》,王杰、傅德根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6、[美]戴安娜·克兰:《文化生产:媒体与都市艺术》,赵国新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
    37、[美]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王晓汪、宋伟杰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38、[英]斯图亚特·霍尔编:《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徐亮、陆兴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39、[美]埃伦·迪萨纳亚克:《审美的人》,户晓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40、[美]本尼迪特克·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吴睿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意]马里奥·佩尔尼奥拉:《仪式思维》,吕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41、[英]维克多·特纳:《象征之林——恩登布人仪式散论》,赵玉燕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42、[英]托尼·本尼特:《文化与社会》,王杰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43、[美]刘禾:《跨语际实践——文学,民族文化与被译介的现代性(中国,1900—1937)》(修订译本),宋伟杰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版。
    1、Clark, Paul. Ethnic Minorities in Chinese Films:Cinema and the Exotic, East-West Film Journal 1, no.2,1987.
    2、Frye, Northrop. Anatomy of Criticism Four Essays, 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3.
    3、Loh, Wai-fong. Popular Chinese Literature and Performing Arts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1949-1979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4.
    4、Zhang, Yingjin. From "Minority Film " to "Minority Discourse ":Questions of Nationhood and Ethnicity in China Cinema. Cinema Journal, Vol.36,No.3.Spring,1997.
    1、王丽英:《道教南传及其影响》,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博士学位论文。
    2、梁昭:《民歌传唱与文化书写——跨族群表述中的“刘三姐”事象》,四川大学2007年博士论文。
    3、范文艺:《旅游语境中民族民间文学衍生空间的拓展和传承——以桂林阳朔“印象·刘三姐”调查为例》,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
    4、赵伟:《“印象·刘三姐”的审美历史逻辑与文化语境分析》,广西民族大学2008年硕士学位论文。
    5、钟声:《文化创意产业理论与实践研究——以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为个案》,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硕士学位论文。
    6、李林:《彩调剧<刘三姐)音乐考源》,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年硕士学位论文。
    1、陈雨帆:《壮族“歌会”——壮民族文化的“雏风”》,《民族研究》,1982年第2期。
    2、罗汉田《<嘹歌·唱离乱)时代背景浅探》,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2期。
    3、苏韶芬:《白沙墟“六月廿三”试新节的民俗活动》,《社会科学家》,1987年第3期。
    4、蒙宪:《歌圩壮称的语言民族学探讨》,《民族研究》,1988年第3期。
    5、黄革:《广西壮族民歌概略》,《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1期。
    6、赵毅衡:《符号学与符号学的文学研究》,《外国文学评论》,1989年第2期。
    7、卢敏飞:《桂西壮族原始婚姻形态残余剖析》,《广西民族研究》,1989年第2期。
    8、凌树东:《壮族的民间信仰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冲突——靖西“祭月请神”活动反思》,《广西民族研究》,1989年第3期。
    9、李东:《语境与意义——基于两种哲学导向的考察和评价》,《自然通讯》,1993年,第2期。
    10、覃桂清:《“三月三”源流考》,《民族艺术》,1994年第1期。
    11、袁珂:《孔子与神话》,《中华文化论坛》,1994年第3期。
    12、丁尔苏:《论皮尔士的符号三分法》,《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994年第3期。
    13、覃乃昌:《试论拼音壮文推行困难的基本原因》,《广西民族研究》,1995年第2期。
    14、潘春见:《歌墟源流——壮族歌圩与其他民族歌场之比较(一)》,《广西民族研究》,1995年,第4期。
    15、马国柱:《从符号学看审美主体与符号客体的价值关系》,《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6年第4期。
    16、李富强:《抛绣球:反映壮族农耕文化特点的风俗》,《农业考古》,1997年第3期。
    17、张良林:《皮尔士的符号学观述评》,《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1期。
    ]8、赵利民:《论中国近代文学观念的新旧杂糅特征山东大学学报》(哲社版),1999年,第2期。
    19、覃德清:《多重的认同,共赢的汇融——壮汉族群互动模式及其对消解民族矛盾的启示》,《广西民族研究》,1999年第4期。
    20、王铭玉:《隐喻和换喻》,《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年第1期。
    21、彭兆荣:《新民俗传说的地方化叙事》,《民俗研究》,2000年第1期。
    22、孙中田:《张艺谋的电影艺术谋略》,《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期。
    23、费孝通:《谈西部人文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问题》,《文艺研究》,2000年第4期。
    24、陈春声:《正统性、地方化与文化的创制—潮州民间神信仰的象征与历史意义》,《史学月刊》,2001年第1期。
    25、高丙中:《民间的仪式与国家的在场》,《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
    26、农冠品:《壮族神话谱系及其内涵述论》,《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01年第3期。
    27、古笛:《新老刘三姐之争》,《中国民族》,2001年第4期。
    28、童庆炳:《人文精神:为大众文化引航》,《文艺理论研究》,.2001年第3期。
    29、曾杰丽、韦宗协:《壮族的女神信仰文化》,《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01年第4期。
    30、刘晓春:《民俗旅游的意识形态》,《旅游学刊》,2002年第1期。
    31、彭兆荣:《人类学仪式研究评述》,《民族研究》,2002年,第2期。
    32、陈建宪:《中国各族民间文学多元一体格局鸟瞰》,《民族文学研究》,2002年第3期。
    33、周宪:《.文化研究:学科抑或策略?》,《文艺研究》,2002年第4期。
    34、张声震:《壮族历史文化与(壮学丛书>——<壮学丛书)总序》,《广西民族研究》,2003年第1期。
    35、许钧:《“创造性叛逆”和翻译主体性的确立》,《中国翻译》,2003年第4期。
    36、黄德昌:《儒家与夷夏之辨》,《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
    37、陆晓芹:《壮族歌圩当代流变论》,《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
    38、莫幼政:《南宁国际民歌节的成功、遗憾与创新》,《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第5期。
    39、彭兆荣等:《口述/书写:历史的叙述与叙述的历史》,《广西民族研究》,2004年第1期。
    40、农冠品:《钟敬文与刘三姐研究》,《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04年第1期。
    41、李二仕:《十七年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42、覃慧宁:《大众传媒背景下山歌的传承与传播机制——以广西宜州市为例》,《民族艺术》,2004年第2期。
    43、孔范今:《五四启蒙运动与文学变革关系新论》,《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
    44、黄家信:《论壮族的历史文化特点》,《学术论坛》,2004年第3期。
    45、杨春时:《审美的符号创造》,《创作评谭》,2004年第4期。
    46、梅客、李小燕:《百越对客家经济生活影响举证》,《广西民族研究》,2004年第4期。
    47、张良林:《索绪尔与皮尔士符号学观差异分析》,《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48、叶舒宪:《人类学与文学——知识全球化、跨文化生存与本土再阐释》,《文学评论》,2004年第4期。
    49、王杰:《美学研究的人类学转向与文学学科的文化实践——以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的初步研究为例》,《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
    50、农冠品:《泛说右江流域壮族嘹歌》,《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04年第5期。
    51、谢保杰:《1958年新民歌运动的历史描述》,《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5年第1期。
    52、费孝通.:《“美美与共”和人类文明》(上),《群言》,2005年第1期。
    53、覃乃昌《壮族<嘹歌)的传承与传播研究——壮族《嘹歌》文化研究之七》,《广西民族研究》,2005年第4期。
    54、陆晓芹:《“歌圩”是什么——文人学者视野中的“歌圩”概念与民间表述》,《广西民族研究》,2005年第4期。
    55、徐菊凤:《“旅游文化与文化旅游:理论与实践的若干问题”》,《旅游学刊》,2005年第4期。
    56、任旭彬:《论“夷夏之辨”的二重性——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态分析》,.《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
    57、李启军:《影视明星:特殊的象征符号——影视明星符号学研究系列论文之二》,《社会科学家》,2005年第5期。
    58、程江华:《超越与断裂——关于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的几点思考》,《广西艺术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
    59、杨梅:《王予嘉:“姿本主义”成就的“第五代刘三姐”》,《民族论坛》,2005年第7期。
    60、杨梅:《第五代刘三姐款款走来》,《文化月刊》,2005年第10期。
    61、舒瑜:《从“想象的共同体”到“巴厘剧场国家”》,《西北民族研究》,2006年第2期。
    62、徐赣丽:《民俗旅游的表演化倾向及其影响》,《民俗研究》,2006年第3期。
    63、周宪:《论作为象征符号的“封面女郎”》,《艺术百家》,2006年第3期。
    64、王巧慧:《“魅”之视野下的自然观》,《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6年第4期。
    65、马钟炜:《文化符号的建构与解读》,《民族研究》,2006年第5期。
    66、吴盛枝:《越南高栏民歌与壮族文化的传承认同》,《河池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67、唐艳红:《彩调的生存方式及其变迁初探》,《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7年第3期。
    68、吴晓:《民族艺术的消费社会境遇》,《民族艺术》,2007年第4期。
    69、龙殿宝:《刘三姐的传说特点及其在仫佬族地区的影响》,《河池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70、覃乃昌:《刘三姐:华南珠江流域原住民族的歌神与爱神》,河池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
    71、普列文:《刘三姐传说的文化含义》,《河池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
    72、王微萍:《从皮尔士的符号学看符号的意义》,《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年第7期。
    73、陈大刚:《表征:认识论及审美》,《兰州学刊》,2007年第11期。
    74、朱安平:《魅力永驻的<刘三姐)》,《大众电影》,2007年第20期。
    75、周宪:《现代性与视觉文化中的旅游凝视》,《天津社会科学》,2008年第1期。
    76、石一宁:《重写<刘三姐)》,《南方文坛》,2008年第1期。
    77、梁庭望:《刘三姐生命力之谜》,《河池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78、陈学璞:《论刘三姐文化现象》,《广西社会科学》,2008年第2期。
    79、彭谊:《传统地域文化的现代变迁——广西百色市布洛陀民族文化旅游节案例研究》,《百色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80、邓伟龙:《空间的建构与认同——刘三姐文化深层底蕴的探讨之二》,《河池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81、张京华:《“层累造成”还是“层累阐释”——孟姜女故事与顾颉刚的民俗学研究》,《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82、王建陵:《杂糅与全球化文化生产以迪斯尼动画为例》,《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
    83、陈丽琴:《传播学视阈中的黑衣壮民歌》,《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
    84、常帅:《全民乌托邦的歌唱——以(红旗歌谣)为例阐释》,《安徽文学》,2008年第8期。
    85、张利群:《论刘三姐文化品牌的多维构建》,《文艺争鸣》,2008第11期。
    86、龙殿宝:《论宜州山歌文化与新型歌圩的发展》,《河池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87、唐钱华:《壮族民歌传承现状调查与研究——以柳城县壮欢歌手为案例》,《柳州师专学报》,2009年第2期。
    88、陈靓美:《国本土文学研究中的杂糅特征理论探源——从生物杂糅到文化杂糅的概念流变》,《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
    89、谢育坚:《论贺州客家民歌的文化内涵》,《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
    90、王保国:《“夷夏之辨”与中原文化》,.《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
    91、张茜:《媒介发展对仪式的影响及媒介仪式的产生》,《东南传播》,2009年第6期。
    92、李喜微:《论视听觉符号——舞蹈》,《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第9期。
    93、赵毅衡:《符号学文化研究:现状与未来趋势》,《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杜科版),2009年第12期。
    94、徐翔、邝明艳:《接受与效果研究中的“潜文本”——文学理论与传播研究的交叉视角》,《文艺理论研究》,2010年第1期。
    95、郝天石:《新中国成立后音乐歌舞片的艺术风格——以<刘三姐>、<阿诗玛)为例》,《戏剧文学》,2010年第11期。
    96、吴晓:《旅游景观展演与民间艺术的消费——湘西德夯个案的文化阐释》,《文艺争鸣》,2010年第12期。
    1、电影《刘三姐》,长春电影制片厂1961年摄制,编剧:乔羽,导演:苏里,ISRC CN-F20-94-0064-0/V-J8,厦门音像出版杜。
    2、民间歌舞剧舞台艺术片《刘三姐》(桂剧),广西电影制片厂1978年摄制,编剧:柳州《刘三姐》剧本创作小组,导演:吴永刚、陈正鸿,ISRC CN-F28-04-0149-0/V-J9,广州音像出版社。
    3、《印象刘三姐》,ISRC CN-F36-07-306-00/A-J9,广西文化音像出版社。
    1、杨越、王勉:《“原来中国有这么好的民歌!”》,新华每日电讯,2002年11月27日。
    2、李蕾:《柳州:借“刘三姐”做大文化产业》,《光明日报》2009年6月5日第006版。
    3、http://www.gmw.cn/01gmrb/2001-02/27/GB/02%5E18705%5E0%5EGMA2-219.htm张玉梅:《丽江:文化搭台旅游唱戏》,来源于《光明日报》2001年2月27日。
    4、http://zhhy.fu08.cn/c11/2009/0611/1807030723.htm:秦雯:广西柳州投拍电视剧《刘三姐》。
    5、http://www.cnpubg.com/bq/newsdetail.cfm?iCntno=37714参见《刘三姐》著作权纠纷案》来源:中国数字出版网。
    6、http://bbs.cqzg.cn/thread-135348-1-1.html《刘三姐其实是广东封开人》。
    7、http://www.liuzhou.gov.cn/zwgk/xxdt/tpxw/201007/t20100726_386749.htm《电视连续剧《刘三姐》在柳城北浩屯开机》。
    8、http://www.gx.xinhuanet.com/dtzx/2010-01/15/content_18776632.htm谢树强、罗日杰:《广西各地宜州位居“中国最具民俗文化特色旅游目的地”》。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