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诗歌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新世纪以来,诗歌批评主要聚焦于个体诗人研究、70后诗歌研究、诗学概念研究、网络诗歌研究等方面,对近些年引人瞩目的80后诗歌群体的研究和批评比较有限,整体上处于一种滞后状态。
     如果暂且搁置80后诗歌代际命名存在的诸多问题,或许就可以发现,80后诗群业已成为当下诗坛不容忽视的新生的力量,我们有必要把80后诗歌与70后,乃至以往的诗歌写作进行历时比较,也有必要对80后诗群内部存在的诸多复杂多元的现状进行横向比较和描述,以此对80后诗歌写作的得失做一番细致的考察。
     对“80后诗歌”这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诗歌界有不同的理解。本文抛开了对“80后诗歌”概念的诸多争议,只把它看成是对断代时间内(1980年至1989年出生)诗人及他们的诗歌创作的集合称谓,而不是对具体的诗歌流派或诗群特征的描述。这个概念包含了对时代刻在这一代人身上的共同烙印的关注,也不忽略对每个80后诗人艺术个性的重视。
     首先,本文从整体上考察了对80后诗歌产生影响的三大语境,一是“影响的焦虑”,80后诗歌的代际命名,就是在反抗前人的各种挤压中产生的;二是网络和民刊的大量涌入,一方面拓宽了这代人的发表阵地,同时也造成了一些诗人拉帮结派、追名逐利、类型化写作的弊病;三是当下中国整体的时代语境是极其混杂的,它夹杂着各种前现代、现代和后现代的因素,在此中生长起来的80后诗歌必然是极其复杂和多元的,而不是铁板一块。
     与此相关联,本文接着就80后诗歌创作中的写作形态进行了分析,主要论述了80后诗歌两种最重要的极端现象:先锋写作和后撤写作,一种是激进地前倾、以批判和质询为己任,一种是执着地后撤,回归个人内心。这两种写作方式,表面上看呈现出完全不同的形态,但其实是殊途同归的,某种程度上讲,它们都是对现实的不满和反抗。
     时代语境和写作形态,可以看作是在外围对80后诗歌做了一个整体的勾勒。在此基础上,本文转入对80后诗歌内在肌理的分析。
     首先是从80后诗人涉及城市和乡村题材的诗歌入手,着重分析了这代人的生存空间及他们的心灵图景。80后诗人对城市的书写,展现出了对现代工业文明的极度不信任,他们从个人的生存体验出发,对城市的异化和城市的荒原感进行了批判。换句话说,80后诗人眷恋着乡土的淳朴,但乡土的苦难又让他们难以返回,因此,他们更倾向于在诗歌中再造一个“想象的乡土”,以此来弥补现实乡土的失落。
     其次是对80后诗歌的经验世界进行归类分析,对诗人笔下几个常见的重要主题,如成长与怀旧、爱情与青春、身体与性、日常生活等方面进行了探讨。80后诗人热衷于怀旧,因为在“时间的魔术”中他们可以逃离现实的无奈;他们热衷于书写感伤的爱情,因为在缺憾性的爱情结构中他们可以找一条返回逝去的青春的通道;但在对身体和日常生活的书写方面,他们有更清醒的担当,对身体尊严的回归和对日常生活诗性的追寻,体现了这代人诗歌写作中严肃和纯正的一面。
     在对80后诗歌整体的写作有了一个基本的考察之后,本文分析并归纳了80后诗歌中比较重要的五种技艺:自由拼贴、精致的现在、戏谑与解构、冷叙事、语言的平面化,以此来管窥80后诗歌多元的艺术个性和审美风格。
     总体而言,在当代诗歌写作格局中,80后诗歌既展现出了一些新的独特气质,也存在一些浮躁和喧哗之处。随着一代诗人的逐渐成熟,有理由相信,80后诗歌写作也将不断得到拓展和深化,同时,人们对80后诗歌的探索还远未完成。
The new century, poetry criticism focused on the individual poet, poetry study “after70”,the concept of poetics, the network Poetry, etc. The study and criticism of poetry groups in theimpressive80is relatively limited, the overall in a lag state.
     If we temporary shelved “after80” poetry' named many problems,“after80” poetrygroup has become a new force that can not be ignored in the current poetry. We have thenecessary to have a diachronic comparison between the “after80” poetry and70, and evenother poetry writing; Also necessary rampant comparison and description of “after80” poetrygroups that exist within the complex and diverse the status quo and do some carefulinvestigation, to the pros and cons of poetry writing in the “after80”.
     The poetry world have different understanding about the connotation and extension ofthe concept of the "after80” poetry, but set aside the controversial "after80” poetry conceptand just treat it as a dating period of time (born from1980to1989) the title of a collection ofpoets and their poetry writing, rather than a description of the specific poetic genre or poetrygroup characteristics. This concept includes the era engraved concern in the common mark ofthis generation, do not ignore the importance of the poet artistic individuality in each of “after80”.
     On the whole, this paper first examines the three context of “after80” poetry, one is "TheAnxiety of Influence", intergenerational named of “after80” poetry had produce by againstthe previous extrusion; Second, network and Non-governmental publications influx of,on theone hand, to broaden the published positions of the generation, but also resulted in a numberof poets cliques, fame,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type of writing; Three, the present era ofChina's overall Context is extremely mixed, it is mixed with a variety of pre-modern, modernand postmodern elements, it make “after80” poetry to tremely complex and diverse, notmonolithic.
     Then, this article observed the form of poetry writing in the after80,discusses theextreme phenomena of the two most important poetry of “after80”: Pioneer Writing andRetreat Writing, one have a radical attitude, make criticize and question for theirresponsibility;One is dedicated to the retreat, return to the individual heart. These two waysof writing, the surface showing a completely different form, but in fact is the same thing, tosome extent, they are dissatisfied with the reality and resistance.
     The context and writing patterns, can be seen in the periphery “after80” poetry a wholeoutline, the paper then transferred to the analysis of inner texture of the “after80” poetry.
     The first is about “after80” poet have writing a lot of urban and rural theme of poetry,focus on the living space of this generation and their picture of the mind.“after80” poetswriting of the city, show the extreme distrust of modern industrial civilization, starting fromthe individual's survival experience critique of urban alienation and the sense of urban wasteland. On the basis of,they sentimentally attached to the local,but the suffering of thehomeland will make them difficult to return to, so they are more inclined to local recycling"Imagine" in poetry, in order to compensate for the loss of the real native.
     Secondly, to classify and analyze the “after80” poet's experience world,a few commonthemes, such as growth and nostalgia, love and youth, the body and sex, daily life wasdiscussed;“after80” poet interested in nostalgia, because they can escape from the reality ofthe helpless in the magic of time; they are keen on writing sentimental love, because they canfind in the love of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structure of the channel of a return to lost youth;but physical and daily Life writing, they have a more sober,take on the return of the dignity ofthe body, and search for the poetry of everyday life,performance of this generation poetrywriting serious and pure.
     After have a basic investigation of “after80” writing of poetry, the article summarizesthe five important skills of “after80” poetry: free collage, exquisite now, joking with thedeconstruction, cold narrative, the language of the plane. Through these, we can understandthat “after80” poetry have diverse artistic individuality and aesthetic style.
     Overall, the pattern of contemporary poetry writing, after80poetry both show a new andunique temperament, there are also some impetuous and noisy place.With the generationmatures, their poetry writing will continue to expand on.in this sense, our explore about“after80” poetry is far from complete.
引文
①肖水、洛盏:《中国80后诗歌:灰烬中的火光》,见《2008年青年文学会议文集:台湾、大陆暨华文地区数位文学的发展与变迁》,台湾:文讯出版社,2009年版,第45~70页。
    ①刘春:《文学史情结笼罩下的诗坛命名——以80后为例》,载《北京文学》,2003年第10期。
    ②参见《一场文学盛宴还是写作秀场:不容忽视的80后写作》,载《北京青年报》,2004年11月25日。
    ③吴思敬:《当下诗歌的代际划分与“中生代”命名》,载《文学评论》,2007年第4期。
    ①丁成主编:《80后诗歌档案》,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56页。
    ②同上,第81页。
    ③同上,第133页。
    ④同上,第167-168页。
    ⑤王丽英:《“80后诗歌:另类的成长》,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第3页。
    ⑥老刀:《喧嚣中的迷茫和叛乱——“E世代“诗歌整理手记》,见老刀主编《独立·E世代:77-83年出生诗人作品选》,民刊,中国四川,2002年。
    ⑦王西平:《80后,从来就是“被命名”——关于“后一代”独立运动序幕的开启》;王楚:《写给“后一代”诗人们的辞条》,见王西平主编《核诗歌:中国诗人(1978——1989出生)编年大展》,民刊,宁夏银川,2010年11月(总第3期)。
    ①霍俊明:《“80后”为中国诗坛提供了什么样的版图?——贵州、山东、河南“80后”诗歌选读印象》,《诗选刊》(下半月),2009年08期。
    ②刘春此文2002年发表于丁成主编的民刊《蓝星·“80后”文论卷》,后于2003年10月发表于《北京文学》。
    ③参见丁成主编的《蓝星·“80后”文论卷》,民刊,中国南通,2002年第2期(总第11期)。这些争论后来部分被收入丁成主编《80后诗歌档案》,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④枕戈:《80后之“神性写作”与“口语写作”》,见赵敏俐主编《中国诗歌研究动态(第二辑)》,学苑出版社,2007年版。
    ⑤金浪:《80后诗歌的谱系与身份焦虑》,见赵敏俐主编《中国诗歌研究动态(第二辑)》,学苑出版社,2007年版。
    ⑥杨克:《天羊28克》,作家出版社,2008年版,第129-132页。
    ⑦枕戈认为“神性——半神性”写作包括那种纯洁王子的澄澈透明的写作;诗意栖居式的审美写作;甚至包括知识分子写作。它们在总体上,保留了人类身上残存的高贵血液和精神良知,是世界黑夜中的最后一缕光亮。
    ①枕戈:《80后之“神性写作”与“口语写作”》,见赵敏俐主编《中国诗歌研究动态(第二辑)》,学苑出版社,2007年版。
    ②金浪:《80后诗歌的谱系与身份焦虑》,见赵敏俐主编《中国诗歌研究动态(第二辑)》,学苑出版社,2007年版。
    ③陈仲义:《在焦虑与承嗣中立足:“70后”、“80后”诗歌》,载《文艺争鸣》,2008年12期。
    ①张猛:《论80年代后诗人的网络诗歌书写》,见赵敏俐主编《中国诗歌研究动态(第二辑)》,学苑出版社,2007年版。
    ②陈亮:《“80后”的诗歌创作及其历史境遇的文化阐释》,载《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
    ③老刀:《无效的重复与复辟——“八十年代”诗歌写作现状批判》,见老刀主编《独立·E世代:77-83年出生诗人作品选》,民刊,中国四川,2002年。
    ①刘东灵:《关于“80后”生存状况的一些思考》,见丁成主编《蓝星·“80后”文论卷》,民刊,中国南通,2002年第2期(总第11期)。
    ②刘波:《从青春书写到精神成人——80后诗人暨<核诗歌>1978—1989年出生诗人编年大展论》,见王西平主编《核诗歌:中国诗人(1978——1989出生)编年大展》,民刊,宁夏银川,2010年11月(总第3期)。
    ③霍俊明:《80后诗歌的整体面貌》,载《延河》,2010年第9期。
    ④肖水、洛盏:《中国80后诗歌:灰烬中的火光》,见《2008年青年文学会议文集:台湾、大陆暨华文地区数位文学的发展与变迁》,台湾:文讯出版社,2009年版。
    ⑤王丽英:《“80后”诗歌:另类的成长》,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①王光明:《现代汉诗的百年演变》,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536页。
    ②转引自陈代云《“70后”何以成立?》,见刘春主编《70后诗歌档案》,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371-377页。
    ③同上。
    ④虽然就目前的资料看来,是《诗参考》首先命名了“80后”,但是没有“80后”诗人后来一系列自我命名的运动,这一命名也很难实现。
    ⑤春树:《八十后诗歌的速食一代》,见丁成主编《蓝星·“80后”文论卷》,民刊,中国南通,2002年第2期(总第
    11期)。
    ⑥韩未冰(他爱):《80后文学史的终结》,见http://blog.sina.com.cn/hanwb(韩未冰新浪个人博客)。
    ①茱萸,男,1987年生。诗歌、随笔、评论散见《诗选刊》、《星星》、《诗潮》、《诗林》、《山花》等。作品入选多种选本。在部分媒体设有诗歌、随笔专栏。有诗集《馥郁生涯》、《词语编年史》。上海“在南方”诗歌沙龙召集人之一。同济大学文化批评研究所硕士。(关于诗歌文本的引用及诗人简介的注释问题:本文第一次引用某位80后诗人诗作时,会加注该诗人的简介。而对于引用的诗歌文本,则不一一注出,本文所引用的诗歌,基本来自80后诗歌为数不多的作品合集,这些合集可参见本文最后的参考文献部分。此外,本文所引用的诗歌文本,绝大部分也可以通过百度、gooogle等搜索工具在网络查到——笔者注。)
    ②霍俊明:《尴尬的一代:中国70后先锋诗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7-40页。
    ③参见续小絮整理的《光辉中的孤立:八零后诗歌写作问卷调查》,见《新作文特刊·中国八零后诗歌写作报告》,高中版2007年12月号,第137-141页。
    ④陈旭光:《影响的焦虑:反抗他人与突破自身——吴晓诗歌论略》,载《丽水师专学报(杜会科学版)》,1992年第2期。
    ①王士强:《诗歌民刊与网络诗歌的“崛起”》,载《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
    ②世中人:《以可疑的身份进入历史的真实:管窥中国大陆民间诗歌报刊的发展及意义》,载《星星》,2004年第3期,第242-246页。
    ③老刀:《无效的重复与复辟——“八十年代”诗歌写作现状批判》,见老刀主编《独立·E世代:77-83年出生诗人作品选》,民刊,中国四川,2002年。
    ①小鱼儿:《中国网络诗歌的现状与未来》,转引自王士强《诗歌民刊与网络诗歌的“崛起”》,载《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
    ②马铃薯兄弟:《现场:网络先锋诗歌风暴》,转引自王士强《诗歌民刊与网络诗歌的“崛起”》,载《天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
    ③肖水、洛盏:《中国80后诗歌:灰烬中的火光》,见《2008年青年文学会议文集:台湾、大陆暨华文地区数位文学的发展与变迁》,台湾:文讯出版社,2009年版。
    ④吴思敬:《新媒体与当代诗歌创作》,载《河南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
    ①转引自肖水、洛盏:《中国80后诗歌:灰烬中的火光》,见《2008年青年文学会议文集:台湾、大陆暨华文地区数位文学的发展与变迁》,台湾:文讯出版社,2009年版。
    ①肖水、洛盏:《中国80后诗歌:灰烬中的火光》,见《2008年青年文学会议文集:台湾、大陆暨华文地区数位文学的发展与变迁》,台湾:文讯出版社,2009年版。
    ②霍俊明:《塑料骑士·网络图腾·狂欢年代》,载《河南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
    ①吴思敬:《当下诗歌的代际划分与“中生代”命名》,载《文学评论》,2007年第4期。
    ②陈仲义:《在焦虑和承嗣中立足——“70后”、“80后”诗歌》,载《文艺争鸣》,2008年第12期。
    ③枕戈:《“80后”诗歌创作现状与展望》,转引自陈仲义《在焦虑和承嗣中立足——“70后”、“80后”诗歌》,载《文艺争鸣》,2008年第12期。
    ④汪峰:《谁来为现时代的伪诗歌送葬——一份“80后”短简》,载《诗选刊》,2004年第4期。
    ①史瑞杰:《前现代现代后现代(上)》,载《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3期。
    ②史瑞杰:《前现代现代后现代(下)》,载《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4期。
    ①周宪:《文化表征与文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71页。
    ②王蒙,潘凯雄:《先锋考:作为一种文化精神的先锋》,载《今日先锋》,1994年第1期。
    ③[美]马泰·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顾爱彬、李瑞华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103-104页。
    ④陈超:《中国先锋诗歌论》,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页。
    ⑤徐敬亚:《崛起的诗群》,载《当代文艺思潮》,1983年第1期。
    ⑥罗振亚:《朦胧诗后先锋诗歌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页。
    ⑦同上,第5页。
    ①罗振亚:《朦胧诗后先锋诗歌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7页。
    ②同上,第9页。
    ③沈浩波:《下半身写作及反对上半身》,载《诗刊》,2002年第8期。
    ④罗振亚:《朦胧诗后先锋诗歌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1页。
    ①但影,男,1980年生,福建三明宁化人。
    ①巫女琴丝,女,80后,自称喜欢先锋诗歌。2001年5月开始在“诗江湖”网站发诗。
    ①崔澍,1980年生,祖籍河南商丘。2003年9月在郑州因病去世。自称河南流氓。曾用网名:崔微子。
    ①丁成,诗人、批评家。1981年日生于江苏滨海。著有《我是那我是》、《蟑螂的微笑》、《四重奏》、《黑太阳》等近百部长诗及一万多首短诗,主编《80后诗歌档案》。
    ②孙曙:《强暴:以丁成命名的时代》,见民刊《第三极》,第四卷,中国北京,2009年12月。
    ③“理性现代性”(或称“资产阶级现代性”)作为文明史阶段的现代性是科技进步、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带来的全面经济社会变化的产物。这种现代性相信进步以及科学技术造福人类的可能性,崇拜理性,推崇实用主义。相反,“审美现代性”则体现出某种激进的立场,它鲜明地体现在激进的先锋派艺术家身上,他们反对中产阶级现代性及其庸俗的世界观、功利主义成见、中庸随俗的性格与低劣的趣味,同时反对商业主义及现代文明所造成的人的扭曲和异化,因而在艺术中采取激进的立场与之对抗。参见马泰·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顾爱彬、李瑞华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47-53页。
    ①参见丁成主编《蓝星80后文论卷》,民刊,中国南通,2002年第2期,第96页。
    ②陈超:《中国先锋诗歌论》,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8页。
    ③陈仲义:《在焦虑与承嗣中立足:“70后”、“80后”诗歌》,载《文艺争鸣》,2008年12期。
    ①洛盏,1987年生于山东临沂,现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在读研究生,复旦诗社第29任社长,曾获第四届未名诗歌奖。
    ②[法]加缪:《西西弗的神话:加缪荒谬与反抗论集》,杜小真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63页。
    ①胡桑,1981年生于浙江省德清县,1997年开始写诗,上海大学文艺学硕士,同济大学哲学博士。曾获《上海文学》新人文学奖一等奖,有诗集《时间标志》。
    ①肖水,原名黄潇,1980年生,湖南郴州人。80后作家、诗人。毕业于复旦大学法学院,获法学硕士学位。为中国“学院派”新生代的代表性诗人之一,曾任“复旦诗社”第27任社长,现在为复旦大学教师。
    ①[美]克莱门特·格林伯格:《先锋派与媚俗艺术》,见周宪编译《激进的美学锋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94页。
    ②[美]马泰·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顾爱彬、李瑞华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242页。
    ①[美]爱伦·坡:《诗的原理》,杨烈译,见伍蠡甫主编《西方文论选》(下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第498页。
    ②谭五昌:《20世纪90年代“个人写作”诗学探析》,文艺争鸣,2009年04期。
    ③同上。
    ④罗振亚:《朦胧诗后先锋诗歌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65页。
    ①罗振亚:《“个人化写作”:通往“此在”的诗学》,载《中国文学研究》,2004年第1期。
    ②鱼小玄,原名赖韵扬,女,1989年生,江西赣州人,现就读于浙江嘉兴学院。曾获北京大学第四届“未名高校诗歌奖”。
    ①易翔,1984年生于湖南岳阳,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亚洲文明研究院。曾获“2009中国星星年度诗人奖”。著有诗集《世上的光》。
    ①罗铖,1980年生于四川苍溪。在《人民文学》、《诗刊》、《星星》、《天涯》等刊物发表诗歌。
    ②[法]加斯东巴什拉:《梦想的诗学》,刘自强译,三联书店,1996年6月版,第18页。
    ③姬昂,80后,曾任华东政法大学诗社社长。
    ①北残:《“80后”的朦胧》,见北残主编《“80后”朦胧诗选》,2008年10月,自印,第5页。
    ②谢有顺《乡愁、现实和精神成人:论新世纪诗歌》,载《文艺争鸣》,2008年第6期。
    ①代雨映:女,1988年生于遵义,突围诗社成员。获第二届“中国诗歌·突围年度新锐奖”(2009),《中国诗歌》“中国2010年网络十佳诗人”、2011年《诗选刊》“中国年度先锋诗歌奖”(《诗选刊》2012年3月30日声明取消该
    ①80后从出生地可分为三类:城市、小镇、乡村。这三种人最终都几乎汇聚于城市,除了具有特别的背景者,出生于城市的80后也像出生于小镇或乡村的80后那样,也面临着一个艰难的城市化过程。本节所指称的80后,除极少地方特指非城市出生的80后之外,都是对整代人的描述。
    ②霍俊明:《尴尬的一代:中国70后先锋诗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67页。
    ③牛依河,壮族,原名黄干,1980年生于广西大化县。作品散见《诗刊》、《星星》、《诗歌月刊》、《诗林》等。《广西文学》杂志编辑,现居南宁。
    ①参见王西平主编《核诗歌:中国诗人(1978——1989出生)编年大展》,民刊,宁夏银川,2010年11月(总第3期),第35页。
    ②郑小琼,1980年生,2001年来东莞打工并写诗,作品散见《诗刊》、《山花》、《诗选刊》、《星星》、《天涯》等,参加诗刊“第21届青春诗会”,获得人民文学奖、庄重文文学奖等多项大奖,
    ③郑廷鑫、李劼婧:《郑小琼:记录流水线上的屈辱与呻吟》,载《南方人物周刊》2007年14期。
    ④郑小琼:《铁》,见李新纯主编《最富哲理的美文》,延边人民出版社,2009年6月版,第33-38页。
    ①衷新星,1988年生于江西赣州,作品散见《飞天》、《散文诗》、《诗歌月刊》、《北京文学》等。
    ②黄运丰,1987年8月生,安徽金寨县人,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2007年与友人创办玄鸟诗社,主编《玄鸟》诗刊。著有诗集《逆向》、《致贝贝十四行诗》等。现居广州。
    ①锻轻轻,女,本名王凤,1983年生,著有诗集《一人分饰两角》,现居上海。
    ②成亮,生于1980年,作品散见《诗刊》、《当代》、《诗选刊》、《星星》、《南方周末》等,曾参加第23届青春诗会。
    ①阿斐,原名李辉斐,1980年生于江西都昌,2000年在《下半身》发表作品,执行主编《2004-2005中国新诗年鉴》,作品散见《中国新诗年鉴》等选本及《诗刊》、《诗选刊》、《诗歌月刊》、《作品》、《天涯》等。
    ②唐不遇,1980年生,广东揭西人,2002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现居珠海。作品散见《诗刊》、《诗林》、《诗选刊》、《天涯》、《作品》、《十月》、《山花》等,著有诗集《魔鬼的美德》。
    ①蒙晦,原名董学峰,1987年出生,江西星子人。2002年开始写诗,后兼事诗歌批评。2009年5月,获得北京大学未名诗歌奖。毕业于华东交通大学。现为记者。
    ②封原,80后,天津人。作品散见《中国诗歌年鉴》、《诗选刊》、《诗歌月刊》等,现供职于天津某报社。
    ①冰木草,原名李来奎,1981年生,贵州省赫章人。贵州省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山花》、《星星》、《诗选刊》、《诗歌月刊》等,著有诗集《黑暗中的手语》。
    ①卢桢:《现代中国诗歌的城市抒写》,中国知网博士论文库,南开大学2009年,第173页。
    ②李小羊,80后,四川人。
    ①Cenitmeter,成明,女,1980年10月生于上海,1998年入读复旦大学,2000年加入复旦诗社。
    ②出生于城市的80后也会对乡村的田园风光怀有一种天然的好感,以致把乡村当成一个逃离城市喧嚣的暂居地。但在此小节中,主要涉及的是80后中有乡土生活经验并在诗歌中涉及乡土题材的那部分诗人。
    ①张德明:《新世纪诗歌中的田园乡愁》,载《南方文坛》,2010年第3期。
    ②陈映芳:《“城市化”质疑》,载《读书》,2004年第2期。
    ③“新乡土诗”1987年由湖南诗人江堤、彭国梁、陈惠芳发起,并在90年代达到其鼎盛期,结集出版的作品有《两栖人》(1991年)、《世纪末的田园》(1992年)、《家园守望者》(1992年)、《新乡土诗派作品选》(1998年)等。
    ④陈仲义:《乡土诗学新论》,载《中国文化研究》,1999年第3期。
    ⑤王昌忠:《在精神的乡土上》,载《当代文坛》,2002年第1期。
    ①燎原:《黄昏乡土上的放逐》,转引自周建军:《90年代乡土诗简论》,中国优秀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第7页。
    ②千岛,80后,本名吴祥丰,浙江千岛湖人,有诗集《流浪旅途》、《七月的萤火》、《千湖上的荡灵》等。
    ①彭敏,1983年生于湖南衡阳,人大中文系02级本科生,北大中文系06级硕士研究生。
    ②熊焱,曾用名熊盛荣,1980年生于贵州瓮安,2004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哲学系。现居成都,供职于《星星》诗刊社。
    ①何不言,原名何兴中,1985年生于广西罗城县,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
    ①皓臻,原名陈天虹,男,1980年生,浙江富阳人。
    ②阿鲁,原名李文恒,1980年生,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民刊《荷风诗刊》主编。
    ①余兮,男,80后,江西都昌人。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戏剧影视文学专业。著有诗集《春天的背面》。
    ②王昌忠:《在精神的乡土上》,载《当代文坛》,2002年第1期。
    ①张进步:1982年生于山东金乡,出版有诗集《再安静一些》。
    ①叶君:《乡土农村·家园·荒野:论中国当代作家的乡村想象》,载《文艺研究》,2006年第7期。
    ②七月,原名华鹏,80后,安徽安庆人。2009年3月加入玄鸟诗社,“玄鸟三剑客”之一。
    ①许岱,男,1988年生于山东潍坊,“玄鸟七才”之一。
    ②叶君:《乡土农村·家园·荒野:论中国当代作家的乡村想象》,载《文艺研究》,2006年第7期。
    ①[英]迈克·克朗:《文化地理学》,杨淑华、宋慧敏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7页。
    ②饿发,原名戴国华,1982年生,诗人,小说家,著有小说《花儿为什么这样开》。
    ①一度,男,1980年生于安徽桐城,作品散见《星星》、《诗歌月刊》、《诗选刊》等。
    ②莞君,原名王万军,男,1983生于陕西省安康,2009年毕业延安大学鲁迅艺术学院,作品散见《诗刊》、《诗选刊》、《绿风》、《诗歌月刊》、《诗林》等。
    ①九夜茴:《匆匆那年》,东方出版社,2008年版,第1页。
    ①杜玛丽,女,1982年生。
    ②七夜,男,曾用名七夜木犀,浙江台州80后诗人,现居金华。
    ③余子愚,男,1986年生于河南确山,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诗选刊》、《诗歌月刊》、《特区文学》等,著有诗集《我不能轻易说出那些美好》。
    ①子怡,生于1983年,武汉人。现居洛杉矶,修习经济管理,偶尔写诗,“秦”成员。
    ②小招,诗人。男,1986年生,原名李建辉,湖南会同人,苗族。2005年从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退学。有小说《啤酒主义的荒诞快乐》、《少女禁锢在栅栏床上》;诗集《我的希望在路上》。于2011年2月14日自杀离世。
    ①中国青年报:《“80后”进入加速怀旧时代》,载《中国青年报》,2008年7月18日。
    ②赵静蓉:《作为一个美学问题的现代怀旧》,载《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③[英]埃里克·霍布斯鲍姆:《史学家:历史神话的终结者》,马俊亚、郭英剑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6、
    30页。
    ④李志元:《诗歌现场:追悼根性的修正》,载《当代文坛》,2003年第2期。
    ⑤阳曼:《找寻逝去的时间、记忆和自我》,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⑥马智、霍建起:《镜头中别一样的风头》,载《大众电影》,2003年第21期。
    ①野弟,广东澄海人,1985年生,现居东莞。
    ②李志元:《诗歌现场:追悼根性的修正》,载《当代文坛》,2003年第2期。
    ③小烟:原名尹小安,80年代初出生,现居重庆,供职某杂志。
    ①赵静蓉:《现代人的认同危机与怀旧情结》,载《暨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②李志元:《诗歌现场:追悼根性的修正》,载《当代文坛》,2003年第2期。
    ③稻菽,女,1985年12月生于福建,作品散见《星星》、《诗选刊》、《诗歌月刊》等。
    ④鲁娟,女,彝族,彝名阿赌阿喜,1982年生于四川凉山,现任共青团雷波县委书记。出版有诗集《五月的蓝》等。
    ①[法]米·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下)》,韩树站译,文化艺术出版社,1996年版,第439页。
    ②赵静蓉:《现代人的认同危机与怀旧情结》,载《暨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③徐钺,诗人,小说家,酒徒。1983年生,2001年考入北京大学计算机系,19岁时因抑郁症休学两年,2003年复学转入中文系。2007级清华大学人文学院硕士,2010级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曾获“未名诗歌奖”,作品散见《十月》、《星星》等。
    ①参见王西平主编《核诗歌:中国诗人(1978——1989出生)编年大展》,民刊,宁夏银川,2010年11月(总第3期),第45页。
    ①转引自陈培浩《迷舟摆渡》,中国戏剧出版社,2009年版,第53页。
    ②[法]罗兰·巴特:《恋人絮语:一个解构主义的文本》,汪耀进、武佩荣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7页。
    ③陆辉艳,女,1981年生于广西灌阳县,与诗为伴。现居南宁。“相思湖诗群”成员。
    ①肖潇,原名肖品林,1985年生,桂林资源人,作品散见《广西文学》、《青年文学》、《南方文学》等,著有诗集《一个人过冬》。
    ②羌人六,羌族,1987年生,四川平武人,著有长诗《出生地》以及诗歌合集《芙蓉锦江九人诗选》等。
    ①[法]罗兰·巴特:《恋人絮语:一个解构主义的文本》,汪耀进、武佩荣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9页。
    ②娟子,女,1986年生于陕西咸阳,陕西省作协会员,曾为《草原》(下半月)编辑。
    ①泽平,广东汕头人,80后,诗作散见《诗选刊》、《诗歌月刊》等。著有诗集《在时光与落日之间》。
    ①“身体写作”的概念一直饱受争议,部分学者认为,真正的“身体写作”应从翟永明等人开始,因此把翟永明等女性诗人的写作定义为“身体写作”;但也有学者认为,文学的“身体性”一直就存在,因此不能把翟永明等女性主义的写作与“身体写作”这个概念等同。因此,本文不用“身体写作”来界定她们的写作,并把当代诗歌中涉及身体的写作统称为“身体书写”。部分对“身体写作”的不同观点可参见:吴思敬、张立群:《对话:当代诗歌创作中的“身体写作”》,载《南方文坛》,2004年第6期。
    ②[法]埃莱娜·西苏:《美杜莎的笑声》,黄晓红译,见张京媛主编《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01页。
    ③参见沈浩波:《下半身写作及反对上半身》,载《诗刊》(上半月),2002年第8期。
    ④谢有顺:《文学身体学》,载《花城》,2001年第6期。
    ⑤巫女琴丝和但影的情况较为特别,这点在涉及80后先锋诗歌的有关章节中已略有论及,作为一个特例,并不影响我们对80后身体书写在整体意义上的判断。
    ①谢有顺:《文学身体学》,载《花城》,2001年第6期。
    ②王力黑,原名王力,男,1982年10月8日生于湖南省桑植县。2000年开始诗歌创作。
    ①谢有顺:《文学身体学》,载《花城》,2001年第6期。
    ①于坚:《诗人及其命运》,载《大家》,1999年第4期。
    ②谢有顺:《回到事物与存在的现场:于坚的诗与诗学》,载《当代作家评论》,1999年第4期。
    ③陈仲义:《日常主义诗歌:论90年代先锋诗歌走势》,载《诗探索》,1999年第2期。
    ①杨鼎:《日常生活意义的拯救与回归》,载《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②于坚:《何谓日常生活:以昆明为例》,载《散文》,2002年第2期。
    ③郑子龙,1983年出生于广东雷州,作品散见于《人民文学》、《诗潮》、《中西诗歌》等,著有诗集《本质》。
    ①辛酉,原名朱礼权,1981年生,湖北通山人。著有诗集《暮晚及其他》、长篇小说《叙事》、随笔集《花言樵语》,主编《中国80后诗全集》。2011年3月落水离世。
    ②林伟焕,男,1985年生于广东潮州,2008年毕业于韩山师范学院外语系,现就职于潮安县田东中学。诗散见于《中西诗歌》、《第三条道路》等,有诗集《四叶木耳》(与人合著)。
    ①[捷克]卡列尔·科西克:《具体的辩证法》,傅小平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9年版,第53页。
    ②王爱松:《日常生活叙事的双重性》,载《文艺评论》,2002年第4期。
    ③秦客,本名王刚,1981年生于陕北清涧县,诗人、小说家。陕西省文学院签约作家,现居西安。
    ①刘波《记忆碎片里的诗性生活:论秦客及其诗歌》,载《陕北》,2008年第3期。
    ②吴宁:《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理论探析》,载《哲学研究》,2007年第2期。
    ③刘怀玉:《列斐伏尔与20世纪西方的几种日常生活批判倾向》,载《求是学刊》,2003年第5期。
    ④刘怀玉:《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概念的前后转变》,载《现代哲学》,2003年第1期。
    ①指超现实主义者“不受理性制约、也不考虑任何美学或道德成见的思想记录”。参见老高放著《超现实主义导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100页。
    ②[法]布勒东:《第一次超现实主义宣言》,见张秉真、黄晋凯主编《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52页。
    ③“粘贴画”并非超现实主义的首创,在立体主义画家毕加索、布拉克那里已经开始出现,指把纸张、布片或其他材料粘贴在画布上或者其他的载体上,以组成新的画面,这种方法后来被超现实主义画家继承。
    ④[法]布勒东:《第一次超现实主义宣言》,见张秉真、黄晋凯主编《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85页。
    ⑤布勒东说,“我们没有搞任何渗透活动,我们在自己的作品中不过是充作麻木的接受器,容纳了那样多的回声:是一些微不足道的记录仪。”见张秉真、黄晋凯主编《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
    273页。
    ①姚则强,笔名向北,80后,广东汕头人,现为韩山师范学院教师、《九月诗刊》编辑。著有诗集《心如止水的忧伤》。
    ②蛾子,男,1984年出生,《啦啦诗刊》同仁。
    ①[法]杜布莱西斯:《超现实主义》,老高放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72页。
    ②杨略,女,1982年出生,广东揭阳人,2004年开始写诗,《啦啦诗刊》同仁。
    ③郑敏:《世纪末的回顾:汉语语言变革与中国新诗创作》,载《文学评论》,1993年第3期。
    ①郑敏:《中国诗歌的古典与现代》,载《文学评论》,1995年第6期。
    ②此处为《古诗十九首弹歌》的原文引题,笔者注。
    ③谷雨,原名张龙,1980年3月生于江苏徐州,现为杭州日报记者,出版有小说《我们都是害虫》、《倒挂在树枝上的青春》及诗集《南方词典》等。
    ④熊祖鹏:《<弹歌>研究综论》,载《音乐探索(四川音乐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①[英]T·S艾略特:《传统与个人才能》,卞之琳译,见杨匡汉、刘福春编《西方现代诗论》,花城出版社,1988年版,第74页。
    ②[英]查理·奥尔丁盾《诗人及其时代》,刘保瑞译,见杨匡汉、刘福春编《西方现代诗论》,花城出版社,1988年版,第234页
    ③蓝海文的“新古典主义诗观”认为:诗歌必须“归宗”(回归“诗本位”和“民族本位”)、“归真”(回归“真善美”和“思无邪”),并提出五大信条:1、诗言志;2、诗必言之有物;3、诗绝对可解;4、新古典主义用的是软典,把硬典消化之后,变成我们的血肉或骨骼;5、内容决定形式。参见蓝海文:《新古典主义诗观》,载《诗刊》,1993年第4期。
    ④陈仲义:《扇形的展开:中国现代诗学谫论》,浙江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83—85页
    ⑤此处为《俪歌之五》的原文引题,笔者注。
    ①褚矗,原名褚平川,河南南阳人,1987年生,获第27届樱花诗赛一等奖。
    ②陈亚伟,1985年生于广东湛江,作品散见《词刊》、《散文诗》等。
    ③巴彦卡尼达,1983年出生于内蒙。
    ①何晴,1981年12月生于苏州小镇,2004年毕业于南京大学新闻系。
    ①[法]罗兰·巴尔特:《写作的零度》,李幼蒸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9页。
    ②谭德生:《论罗兰·巴特的“零度写作”观》,载《求索》,2011年第12期。
    ③[法]罗兰·巴尔特:《写作的零度》,李幼蒸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40页。
    ④谭德生:《论罗兰·巴特的“零度写作”观》,载《求索》,2011年第12期。
    ⑤同上。
    ①春树,女,80后,2000年从高中辍学,开始自由写作。已出版小说《北京娃娃》、《长达半天的欢乐》、《抬头望见北斗星》等,主编《80后诗选》。2004年2月成为美国《时代》杂志的封面人物。
    ①孟凡晓,本名孟繁晓,1987年生于山东临沂,诗作散见《诗刊》、《诗选刊》等,著有电子诗集《口水诗,非常湿》等。
    ②资料来源网络,见http://hi.baidu.com/poetbang4576/home(孟凡晓个人百度空间)。
    ①霍俊明:《尴尬的一代:中国70后先锋诗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99页。
    ②刘波:《从青春书写到精神成人——80后诗人暨<核诗歌>1978—1989年出生诗人编年大展论》,见王西平主编《核诗歌:中国诗人(1978——1989出生)编年大展》,民刊,2010年(总第3期),第107-112页。
    ①许多余:《笔尖的舞蹈:80后文学见证》,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年版,第340—348页。
    [1]周宪:《文化表征与文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王光明:《现代汉诗的百年演变》,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3]陈超:《中国先锋诗歌论》,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版。
    [4]霍俊明:《尴尬的一代:中国70后先锋诗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5]罗振亚:《朦胧诗后先锋诗歌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6]陈仲义:《扇形的展开:中国现代诗学谫论》,浙江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7]荣光启:《“自由”的年代与困难的诗歌:六十、七十年代出生的中国诗人论》,南方日报出版社,2007年版。
    [8]于坚:《拒绝隐喻》,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9]李志元:《当代诗歌话语形态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年版。
    [10]柳冬妩:《从乡村到城市的精神胎记:中国“打工诗歌”研究》,花城出版社,2006年版。
    [11]王涛:《代际定位与文学越位:“80后”写作研究》,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9年版。
    [12]陈培浩:《迷舟摆渡》,中国戏剧出版社,2009年版。
    [13]《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张京媛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14]《西方现代诗论》,杨匡汉、刘福春编,花城出版社,1988年版。
    [15]《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张秉真、黄晋凯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16]《激进的美学锋芒》,周宪编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7]《西方文论选》(下卷),伍蠡甫主编,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
    [18]《中国诗歌:90年代备忘录》,王家新、孙文波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
    [19]《中国诗歌研究动态(第二辑)》,赵敏俐主编,学苑出版社,2007年版。
    [20][美]马泰·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顾爱彬、李瑞华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21][美]哈罗德布鲁姆:《影响的焦虑:一种诗歌理论》,徐文博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22][美]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唐小兵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23][法]加斯东巴什拉:《梦想的诗学》,刘自强译,三联书店,1996年版。
    [24][法]加缪:《西西弗的神话:加缪荒谬与反抗论集》,杜小真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25][法]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6][法]罗兰·巴特:《恋人絮语:一个解构主义的文本》,汪耀进、武佩荣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27][法]杜布莱西斯:《超现实主义》,老高放译,三联书店,1988年版。
    [28][法]罗兰·巴尔特:《写作的零度》,李幼蒸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9][英]迈克·克朗:《文化地理学》,杨淑华、宋慧敏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独立·E世代:77-83年出生诗人作品选》,老刀主编,民刊,2002年。
    [2]《蓝星·“80后”文论卷》,丁成主编,民刊,2002年第二期(总第11期)。
    [3]《诗选刊·八十年代出生的诗人作品展》,2003年第9期。
    [4]《刻在墙上的乌衣巷》,陈错、申道飞主编,重庆出版社,2005年版。
    [5]《新作文特刊·中国八零后诗歌写作报告》,续小絮主编,高中版2007年12月号。
    [6]《80后诗歌档案》,丁成主编,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7]《“80后”朦胧诗选》,北残主编,民刊,2008年。
    [8]《80后诗典》,老镜主编,中国文联出版社,2009年版。
    [9]《原音·中国80后诗歌大展》,郭文斌主编,银川市诗歌学会主办,2009年(总第1期)。
    [10]《原音·中国80后诗歌大展》,郭文斌主编,银川市诗歌学会主办,2010年(总第3期)。
    [11]《诗歌杂志·中国80后诗辑(4)》,赵卫峰主编,民刊,2009年(总第9期)。
    [12]《诗歌杂志·中国80后诗辑(5)》,赵卫峰主编,民刊,2010年(总第10期)。
    [13]《中国80后诗全集:<辋川>第1—3期合订本》,辛酉主编,民刊,辋川书院出品,2010年。
    [14]《核诗歌:中国诗人(1978—1989出生)编年大展》(一),王西平主编,民刊,2010年。
    [15]《核诗歌:中国诗人(1978—1989出生)编年大展》(二),王西平主编,民刊,2011年。
    [16]《草原(下半月)·中国80后诗歌专号》,马慧聪主编,2011年第5、6期合刊。
    [17]《70后诗歌档案》,刘春主编,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8]春树:《激情万丈》,中国青年出版社,2005年版。
    [19]郑小琼:《郑小琼诗选》,花城出版社,2008年版。
    [20]九夜茴:《匆匆那年》,东方出版社,2008年版。
    [1]卢桢:《现代中国诗歌的城市抒写》,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南开大学,2009年。
    [2]王丽英:《“80后”诗歌:另类的成长》,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3]周建军:《90年代乡土诗简论》,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4]阳曼:《找寻逝去的时间、记忆和自我》,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5]肖水、洛盏:《中国80后诗歌:灰烬中的火光》,见《2008年青年文学会议文集:台湾、大陆暨华文地区数位文学的发展与变迁》,台湾:文讯出版社,2009年3月,第45~70页。
    [6]刘春:《文学史情结笼罩下的诗坛命名——以80后为例》,载《北京文学》,2003年第10期。
    [7]吴思敬:《当下诗歌的代际划分与“中生代”命名》,载《文学评论》,2007年第4期。
    [8]霍俊明:《“80后”为中国诗坛提供了什么样的版图?——贵州、山东、河南“80后”诗歌选读印象》,载《诗选刊》(下半月),2009年第8期。
    [9]霍俊明:《80后诗歌的整体面貌》,载《延河》,2010年第9期。
    [10]陈旭光:《影响的焦虑:反抗他人与突破自身——吴晓诗歌论略》,载《丽水师专学报(杜会科学版)》,1992年第2期。
    [11]王士强:《诗歌民刊与网络诗歌的“崛起”》,载《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
    [12]世中人:《以可疑的身份进入历史的真实:管窥中国大陆民间诗歌报刊的发展及意义》,载《星星》,2004年第3月,第242-246页。
    [13]吴思敬:《新媒体与当代诗歌创作》,载《河南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
    [14]霍俊明:《塑料骑士·网络图腾·狂欢年代》,载《河南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
    [15]吴思敬:《当下诗歌的代际划分与“中生代”命名》,载《文学评论》,2007年第4期。
    [16]陈仲义:《在焦虑和承嗣中立足——“70后”、“80后”诗歌》,载《文艺争鸣》,2008年第12期。
    [17]汪峰:《谁来为现时代的伪诗歌送葬——一份“80后”短简》,载《诗选刊》,2004年第4期。
    [18]史瑞杰:《前现代现代后现代(上)》,载《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3期。
    [19]史瑞杰:《前现代现代后现代(下)》,载《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4期。
    [20]王蒙,潘凯雄:《先锋考:作为一种文化精神的先锋》,载《今日先锋》,1994年第1期。
    [21]徐敬亚:《崛起的诗群》,载《当代文艺思潮》,1983年第1期。
    [22]沈浩波:《下半身写作及反对上半身》,载《诗刊》,2002年第8期。
    [23]孙曙:《强暴:以丁成命名的时代》,见民刊《第三极》,第四卷,2009年12月。
    [24]谭五昌:《20世纪90年代“个人写作”诗学探析》,载《文艺争鸣》,2009年04期。
    [25]罗振亚:《“个人化写作”:通往“此在”的诗学》,载《中国文学研究》,2004年第1期。
    [26]谢有顺《乡愁、现实和精神成人:论新世纪诗歌》,载《文艺争鸣》,2008年第6期。
    [27]张德明:《新世纪诗歌中的田园乡愁》,载《南方文坛》,2010年第3期。
    [28]陈映芳:《“城市化”质疑》,载《读书》2004年第2期。
    [29]陈仲义:《乡土诗学新论》,载《中国文化研究》,1999年第3期。
    [30]王昌忠:《在精神的乡土上》,载《当代文坛》,2002年第1期。
    [31]叶君:《乡土农村·家园·荒野:论中国当代作家的乡村想象》,载《文艺研究》,2006年第7期。
    [32]中国青年报:《“80后”进入加速怀旧时代》,载《中国青年报》,2008年7月18日。
    [33]赵静蓉:《作为一个美学问题的现代怀旧》,载《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34]李志元:《诗歌现场:追悼根性的修正》,载《当代文坛》,2003年第2期。
    [35]马智、霍建起:《镜头中别一样的风头》,载《大众电影》,2003年第21期。
    [36]赵静蓉:《现代人的认同危机与怀旧情结》,载《暨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37]洪子诚等:《城市与诗:北京大学第六届“未名”诗歌节圆桌论坛实录》,载《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6年第1期。
    [38]谢有顺:《文学身体学》,载《花城》,2001年第6期。
    [39]于坚:《诗人及其命运》,载《大家》,1999年第4期。
    [40]谢有顺:《回到事物与存在的现场:于坚的诗与诗学》,载《当代作家评论》,1999年第4期。
    [41]陈仲义:《日常主义诗歌:论90年代先锋诗歌走势》,载《诗探索》,1999年第2期。
    [42]杨鼎:《日常生活意义的拯救与回归》,载《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43]于坚:《何谓日常生活:以昆明为例》,载《散文》,2002年第2期。
    [44]王爱松:《日常生活叙事的双重性》,载《文艺评论》,2002年第4期。
    [45]刘波:《记忆碎片里的诗性生活:论秦客及其诗歌》,载《陕北》,2008年第3期。
    [46]吴宁:《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理论探析》,载《哲学研究》,2007年第2期。
    [47]刘怀玉:《列斐伏尔与20世纪西方的几种日常生活批判倾向》,载《求是学刊》,2003年第5期。
    [48]刘怀玉:《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概念的前后转变》,载《现代哲学》,2003年第1期。
    [49]郑敏:《世纪末的回顾:汉语语言变革与中国新诗创作》,载《文学评论》,1993年第3期。
    [50]郑敏:《中国诗歌的古典与现代》,载《文学评论》,1995年第6期。
    [51]熊祖鹏:《<弹歌>研究综论》,载《音乐探索(四川音乐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52]蓝海文:《新古典主义诗观》,载《诗刊》,1993年第4期。
    [53]谭德生:《论罗兰·巴特的“零度写作”观》,载《求索》,2011年第12期。
    [54]《一场文学盛宴还是写作秀场:不容忽视的80后写作》,载《北京青年报》,2004年11月25日。
    [55]韩未冰(他爱):《80后文学史的终结》,见http://blog.sina.com.cn/hanwb(韩未冰新浪个人博客)。
    [56]衰老经:《一个“诗歌嫩模”的横空出世》,见http://blog.sina.com.cn/u/2679872065(衰老经新浪个人博客)。
    [57]代雨映:《向读者与公众道歉书》,2012年3月31日,见http://blog.sina.com.cn/yuyingyanran(代雨映新浪个人博客)。
    [58]孟凡晓电子诗集《口水诗,非常湿》,见http://hi.baidu.com/poetbang4576/home(孟凡晓个人百度空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