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稀缺问题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在现代社会看似传媒信息过剩下存在的种种传媒稀缺现象以及传媒经济学研究存在种种争论的背景下,本论文把稀缺性作为传媒经济学研究的一条进路,以传媒生产要素与传媒稀缺性的相互关系为分析范式,在论证传媒稀缺性的实质、内涵与表现形式的基础上,通过具体考证传媒各类生产要素如何以其特定的规律和特性制约传媒生产、传播和消费并导致传媒稀缺问题的产生,力图搭建一个完整的传媒稀缺问题研究的理论框架。
     论文第一章主要介绍了研究的背景,通过罗列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种种传媒稀缺现象,分析传媒经济研究中存在的学科归属不清、传媒经济本质存在争议、研究范式不明和研究进路不确定等种种争论,论证了研究的必要性;通过考察稀缺性在经济学和传媒经济学中的重要地位,论证了传媒稀缺问题研究的可能性。同时,在对研究现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明确了研究方法和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论文第二章着重介绍相关理论基础,包括传媒的属性、传媒产业的运作规律、传媒产业与众不同的经济特性,以及影响传媒稀缺性的各类传媒产业的生产要素等,为后文进一步论述传媒稀缺性的实质、内涵与表现形式,以及传媒稀缺问题产生的原因等奠定相应的理论基础。
     论文第三章,借助经济学中的稀缺性概念,通过分析传媒产品的特点、传媒供给(生产)与需求(消费)的特点,详细界定了传媒稀缺性的概念、实质、分类与具体的表现形式,指出传媒的稀缺性主要体现在一个“不足”和“三个失”上,即量的不足与结构失衡、功能失调、传媒失信。同时,结合我国传媒业发展的实际,对传媒稀缺的四种表现形式进行了详细的考察,进一步确证了广泛存在的传媒稀缺问题。
     第四至第七章作为论文的主体部分,理论结合案例,详细论证了各类传媒生产要素如何以其特定的规律和特性导致了传媒稀缺问题的产生。论文分别从信息要素、制度要素、资本要素和技术要素等角度出发,详细考察了传媒稀缺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各类要素制约下传媒稀缺性的相应表现形式。其中第四章主要从信息要素角度出发,着重通过批判审视大众媒介作为人和“拟态环境”的中介作用,分析新闻价值的“非价值中立”和客观性原则的“不客观”,以及分析受众权利的有限性,论证了新闻传播规律所带来的传媒稀缺问题。第五章主要从制度要素出发,通过考察传媒与政府的微妙关系、政府对传媒管制的历史沿革及所采用的种种手段,论证了政府管制带来的传媒稀缺问题,同时对传媒事业单位企业化运作的案例进行了详尽的分析。第六章主要从资本要素出发,论证了资本的逻辑,并通过阐述传媒垄断竞争如何损害传媒多样性、传媒逐利如何影响传媒产品质量、资本力量如何侵蚀传媒从业人员职业伦理等,论证了商业利益对公众利益的侵害。论文第七章则从技术要素角度出发,论证了技术在为拓展传播渠道、转变传媒信息消费方式提供技术支持的同时如何凸显和加剧传媒内容的稀缺性,并对技术本身存在的种种困境如何带来传媒稀缺问题进行了分析。
     结语部分对论文作了简要的总结,介绍了论文的几点基本结论,并指出了今后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The backdrop of the existence of media scarcity under the surplus presentation and all kinds of media economy controversies in the modern information society, prompt the study of media scarcity as an approach of study to media economy. The dissertation sets the relationship with media production factors and media scarcity as the paradigm of study, by arguing the essence, connotation and expression forms, examining how the media production factors of various types rules of their specific characteristics and constraints of media production, dissemination and consumption and lead to media scarcity, trying to set up a complete study of the media scarce theoretical framework.
     ChapterⅠof the dissertation introduce the background to the study, listed the existence of a variety of media scarcity in real life and analysis of the media economic research disciplines that exist in attribution unclear, there is a dispute the nature of the media economy, research paradigm and approach of uncertainty and so on, demonstrates the need for research; By examing the importance of scarcity through the study of economics and media economics, demonstrates the possibility of the research of media scarcity. At the same time, sort out the status of research on the basis of clearly defined research methodology and the main problem to be solved.
     ChapterⅡof the dissertation focuses on basic theory, including the media property, and the modus operandi of the media industry, the factors of production of media industry, uniqu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edia industry, to lay the theoretical basis for furthering on the essence, connotation and expression forms of media scarcity as the reasons that leading to media scarcity.
     ChapterⅢof the dissertation, with the concept of scarcity of economics, to define in detail the concept, essence, classification, and expression forms of media scarcity, by analyz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edia product, the media supply (production) and demand (consumption) of the characteristics, pointing out that the media scarcity is mainly embodied in the shortage of amount, and of structural imbalance, dysfunction and media incredibility. At the same time, our country's media industry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development of the media manifestations of the scarcity of the four, carried out a detailed study to further confirm the existence of a wide range of media scarcity problem.
     The fourth to seventh chapter of the main dissertation, by using theories and cases, to verify how the problems of media scarcity come. Information factor, institutional factor, capital factor and technical factor are the main production factors of media industry; these parts of the dissertation give a detail examing of how these production factors cause the scarcity of media and what kinds of scarcity forms present under the constraints of the factors. Chapter IV of one of the main factors from the information point of view, focus on the adoption of a critical look at the intermediary role of media connect with general public and "pseudo environment", as the news value of "non-value-neutral" and the objectivity of the principle of "non-objective", as well as the analysis of audience limited rights, and demonstrated scarcity problem brought by media law. Chapter V of one the main factors from the institutional factor, through the study of the delicate relationship with the media and the Government, the history of the Government controls over the media and of the use of all means to bring proof of the government control of media scarcity problem, enterprises and institutions at the same time that the media operation carried out a detailed case analysis. Chapter VI departures from the capital factor, demonstrates the logic of capital, and how the media monopoly competition damages the diversity of the media, the media seeking for interests influence media product quality, and capital strength erodes the professional ethics of media workers, demonstrates how the commercial benefits against the benefits to the public. Chapter VII of the dissertation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echnical factor, demonstrates how the technology provide technical support for expanding the channels of dissemination and changing the models of media consumption, and to highlight and exacerbate the scarcity of media content meanwhile, analyzed how the technical difficulties inherent in it to bring the media scarcity.
     Conclusion part as of a brief summary of dissertation introduces a few basic conclusions and pointed out the necessary next step in the direction of further study.
引文
1 樊葵.媒介崇拜论--现代人与大众媒介的异态关系[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14.
    2 蔡骥.信息时代与媒介素养[J].新闻与写作,2004(11).
    3 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M].海南:海南出版社,1997:24.
    4 蔡骐.媒介化社会的来临与媒介素养教育的三个维度[J].现代传播,2008(6).
    5 泛媒体时代的稀缺资源[EB/OL],http://www.sina.com.cn,2006-06-17:
    6 陆小华.新消费时代与数字媒体变革[EB/OL].人民网.2006-4-12:
    7 戴元光,金冠军.传播学通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61.
    8 黄会林等.2008年度未成年人电视媒体收视行为调研报告(上)[J].现代传播,2009(1).
    9 樊葵.媒介崇拜论--现代人与大众媒介的异态关系[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17.
    10 李景峰.信息与传播[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146.
    11 泛媒体时代的稀缺资源[EB/OL],http://www.sina.com.cn,2006-06-17:
    12 John Pilger.The Crusaders[J].New Internationalist 333,Apr.2001.pp.15.
    13 Nell Postman.Amusing Ourselves to Death:Public Discourse in the Age of Show Business[M].Viking Penguin,1986.
    14 Liangwang.传媒经济的三类研究视角--兼与《传媒经济的研究进路》商榷[EB/OL].博客中国http://810718.bokee.com/,2005-03-28:
    15 李欧梵.新闻不等于传媒[J].亚洲周刊,2002-3-10:
    16 李希光.畸变的媒体[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201-202.
    17[英]利萨·泰勒,安德鲁·威利斯.媒介研究:文本、机构与受众[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63-166.
    18 Sharma,Ashwari.Do they think we're also? In Janet and Tana Wollen(eds),The Negleted Audience[M].London:British Film Insititute,1990:61-65.
    19 吕怡然.鞭挞假新闻必须锲而不舍[EB/OL].人民网,http://media.people.com.cn/GB/40628/3459442.html,2005-06-10:
    20 贾亦凡,陈斌.2008年十大假新闻[J].新闻记者,2009(1).
    21 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EB/OL].上海纪检监察网.
    22 崔保国.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2007-2008)[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4,22.
    23 殷晓蓉.新闻传播学术精要(2007)[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89.
    24 蒋小云.中国需要什么样的传媒经济学--对当前传媒经济学研究的思考[J].新闻记者,2006(8).
    25 蒋小云.中国需要什么样的传媒经济学--对当前传媒经济学研究的思考[J].新闻记者,2006(8).
    26 吴信训,金冠军,李海林.现代传媒经济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7.
    27 昝廷全.论传媒经济学与系统经济学之间的关系[J].现代传播,2006(2).
    28 周鸿铎.传媒经济不是经济学科--我的传媒经济理论形成过程[J].现代传播,2006(1).
    29 金碚.报业经济学[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2.
    30 支庭荣,谭天,吴文虎.传媒经济不是经济学的弃儿--与周鸿铎教授商榷[J].现代传播,2006(5).
    31 余显仲.关于“传媒经济学”的思考[J].新闻知识,2006(2).
    32 杨树弘.传媒经济:从“注意力”到“影响力”[J].新闻导刊,2006(5).
    33 陆军.中国传媒的注意力经济与影响力经济[J].求索,2006(10).
    34 喻国明.影响力经济--对于传媒产业本质的一种诠释[J].新闻战线,2003(6).
    35 汤李梁.传媒经济本质的双重内涵--“影响力经济”再反思[J].国际新闻界,2006(10).
    36 吴信训,金冠军,李海林.现代传媒经济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32-35.
    37 陈力丹.社会资本:理解传媒经济的新视角[J].新闻实践,2006(5).
    38 周笑.媒介经济的独特性[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校院报,2006.6(6).
    39 吴秀生.从广义虚拟经济看国际现代传媒业[J].对外大传播,2006(7).
    40 潘力剑.传媒经济学的研究范式--传媒经济研究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EB/OL].http://21cnmedia.bokee.com/2012993.html.
    41[法]阿芒·马特拉.传播学简史[M].孙五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1.
    42 潘忠党.传播·文化·社会译丛总序[A].见彼得斯.交流的无奈--传播思想史[M],何道宽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4.
    43 谭天.试论我国传媒经济的研究[J].暨南学报,2007(1).
    44 顾永波,殷晓蓉.略论当前中国传媒经济研究存在的几个问题[J].新闻界,2008(5).
    45 Picard,R Media Economics:Concepts and Issues[M].London:Sage.1989
    46 Alan R.Albarran Media Economics-Understanding Markets,Industry and Concepts[M].Iowa State University Press.1996.
    47 吴飞.大众传媒经济学[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6.
    48 宋建武.媒介经济学--原理及其在中国的实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3.
    49 赵曙光.媒介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15.
    50 李良荣.公共利益是中国传媒业的立足之本[J].新闻记者,2007(3).
    51 谭天.试论我国传媒经济的研究[J].暨南学报.2007(1).
    52 宋建武.媒介经济学--原理及其在中国的实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3.
    53 罗以澄,张海明,潘咏.报业集团经营管理中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探讨[A].见:郑保卫.论媒介经济与传媒集团化发展(论文集)[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61.
    54 传媒经济活动的两个基本模式[EB/OL].中商情报网http://www.askci.com/freereports/2008-05/2008526151656.html
    55 周鸿铎.传媒经济学教程[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7:65.
    56 江凌.新闻传媒教育与媒介产业需求的“不对接”[J].新闻传播,2009(2).
    57 刑荣,刘一川.中国新闻类期刊的产业化发展道路[J].新闻知识,2009(3).
    58 复合型人才稀缺成民营传媒发展瓶颈[EB/OL],http://bbs.zjol.com.cn/thread-1246265-1-1.html.
    59 宋建武等.中国媒介经济的发展规律与趋势[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97.
    60 Liangwang.传媒经济的三类研究视角--兼与《传媒经济的研究进路》商榷[EB/OL].博客中国,http://810718.bokee.com/,2005-03-28:
    61 陈力丹.关于媒介经济的十五个问题[EB/OL],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7-19:
    62 Michael H.Goldhaber.Attention Shoppers[J].Hot wired 1997.12转引自http://www.wired.com/wired/archive/5.12/es_attention_pr.html
    63 吴丰军.电视内容资产的经济学分析[J].现代传播.2008(6).
    64 胡兴荣.新闻哲学[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18.
    65 童兵.论传媒技术与内容需求的互动[J].新闻记者,2006(3).
    66 谢金文.中国传媒产业概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172.
    67 郑保卫.论新时期我国传媒业的改革与发展[J].现代传播,2008(6).
    68 谢金文.中国传媒产业概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172.
    69 陆小华.新消费时代与数字媒体变革[EB/OL].人民网.2006-4-12:
    70 黄芝晓,陆柳.中国传媒产业化的历程、机遇、挑战[J],甘肃社会科学.2007(5).
    71 黄鸣刚.经济因素还是文化差异--对农电视节目稀缺现象的深层思考[J].传媒观察,2005(2).
    72 郑保章,晏志成.大众传媒对“三农”的偏视分析[J].传媒观察,2009(2).
    73 郭炜华.传媒经济研究的进路--兼与《传媒经济学的研究范式》商榷[J].新闻记者,2005(2).
    74 尹明华.传媒发展的文化理解--当前形势下的传媒机遇[J].中国记者,2009(2).
    75 周笑.媒介经济的独特性[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校院报,2006.6(6).
    76 吴飞.大众传媒经济学[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10.
    77 金碚.报业发展的瓶颈[R].北京:《传媒蓝皮书》发布会暨清华传媒产业论坛,2006:
    1 孙聚成.信息力--新闻传播与国家发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8.
    2 李良荣.公共利益是中国传媒业的立足之本[J].新闻记者,2007(3).
    3 丁柏铨.中国当代理论新闻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60-65.
    4 吴信训,金冠军,李海林.现代传媒经济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16-20.
    5 丁柏铨.中国当代理论新闻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129.
    6 吴克宇.电视媒介经济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9.
    7 吴克宇.电视媒介经济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9.
    8 童兵.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123-126.
    9[美]Denis McQuail.最新大众传播理论[M].台北:微波文化出版社,2001:287.
    10 吴克宇.电视媒介经济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9-10.
    11[台]行政院大陆委员会编印,大陆大众传播事业投资环境之研究--广电部分,1994:9.
    12 彭永斌.传媒产业发展的系统理论分析[M].四川: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40.
    13 彭永斌.传媒产业发展的系统理论分析[M].四川: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40.
    14 丁柏铨.中国当代理论新闻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62.
    15 周鸿铎.传媒经济学教程[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7:11.
    16 赵子忠.内容产业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14.
    17 谢金文.中国传媒产业概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12.
    18 蔡尚伟,温洪泉等.文化产业导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26.
    19 吴信训,金冠军,李海林.现代传媒经济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12.
    20 蔡尚伟,温洪泉等.文化产业导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27.
    21 严志娟,宋悦.我国传媒产业化发展的特征及趋势[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5.
    22 崔保国.2004-2005年: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23 崔保国.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2007-2008)[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4,22.
    24 蔡尚伟,温洪泉等.文化产业导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119-122.
    25 蔡尚伟,温洪泉等.文化产业导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119.
    26[英]吉莉安·道尔.理解传媒经济学[M].李颖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8.
    27 蔡尚伟,温洪泉等.文化产业导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120.
    28 濮小金,司志刚.网络经济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42.
    29 蔡尚伟,温洪泉等.文化产业导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120.
    30[英]吉莉安·道尔.理解传媒经济学[M].李颖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8.
    31 Picard.R.Media Economics:Concepts and Issues[M].London:Sage,1989:17-19.
    32[英]吉莉安·道尔.理解传媒经济学[M].李颖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9.
    33[英]吉莉安·道尔.理解传媒经济学[M].李颖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9-10.
    34 郭镇之.传播政治经济学理论泰斗达拉斯·斯麦兹[J].国际新闻界,2001(3).
    35 强月新.我国传媒市场运行机制研究[D].湖北:武汉大学,2004.
    36 纪宁.媒介新动向[M].辽宁:沈阳出版社,2001:75.
    37 欧洲通讯委员会编.经济学-数字化市场的战略问题[M].苏晓鹰译,辽宁人民出版社,2002:24-25.
    38 陈韬文,朱立,潘忠党.大众传播与市场经济[M].香港:钅卢峰学会出版,1997:217.转引自吴飞.大众传媒经济学[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216.
    39 参见吴海荣.跳出广电事业与产业关系的二元观:一分为N--从“公共产品”说起[J].山东视听艺术,2006(10);马锋.新闻“公共物品”论--一种经济学视域的分析路径[J].国际新闻界,2006(8).
    40 宋建武.媒介经济学-原理及其在中国的实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23-28.
    41 顾永波,殷晓蓉.略论当前中国传媒经济研究存在的几个问题[J].新闻界,2008(5).
    42 禹建强.传媒市场化的陷阱[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36-40.
    43[英]C.v.布朗,P.M.杰克逊.公共部门经济学[M].张馨主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32.
    44 濮小金,司志刚.网络经济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34.
    45 禹建强.传媒市场化的陷阱[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40-41.
    46 孙聚成.信息力--新闻传播与国家发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91-192.
    47 骆正山.信息经济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194.
    48[英]吉莉安·道尔.理解传媒经济学[M].李颖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8
    49 蔡尚伟,温洪泉等.文化产业导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115.
    50 吴丰军.电视内容资产的经济学分析[J].现代传播,2008(6).
    51[英]吉莉安·道尔.理解传媒经济学[M].李颖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10.
    52[英]吉莉安·道尔.理解传媒经济学[M].李颖泽,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11.
    53 吴丰军.电视内容资产的经济学分析[J].现代传播,2008(6).
    54 赵曙光.媒介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119.
    55 王娜.传媒经济与传媒经济学[J].青年记者,2006(8).
    56 于鸿君.微观经济学讲义[M].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57 吴丰军.电视内容资产的经济学分析[J].现代传播,2008(6).
    58 宋建武.媒介经济学--原理及其在中国的实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3.
    59 赵曙光,耿强.媒介资本市场--应用导向的分析[M].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16.
    60 谢耘耕.2005中国电视媒体竞争报告[J].现代传播,2005(6).
    61 彭永斌.传媒产业发展的系统理论分析[M].四川: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64.
    62 孙丽萍.中国传媒市场兴起新一波资本运动[EB/OL].新华网http://www.sh.xinhuanet.com/2003-08/11/content_804334.htm,2003-08-11:
    63 周鸿铎.传媒经济学教程[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7:223.
    64 彭永斌.传媒产业发展的系统理论分析[M].四川: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65.
    65 蔡骐,蔡雯.媒介竞争论[M].湖南:岳麓书社,2002:183.
    66 丁和根.传媒竞争力--中国媒体发展核心方略[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296-299.
    67 丁和根.传媒竞争力--中国媒体发展核心方略[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351-352.
    68 樊葵.媒介崇拜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69,71.
    69 樊葵.媒介崇拜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73-74.
    70 樊葵.媒介崇拜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74.
    71 彭永斌.传媒产业发展的系统理论分析[M].四川: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89-92.
    72 彭永斌.传媒产业发展的系统理论分析[M].四川: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87.
    73 骆正山.信息经济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162.
    74 彭永斌.传媒产业发展的系统理论分析[M].四川: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66-67.
    75[美]约瑟夫·R·多米尼克.大众传播动力学--数字时代的媒介[M].蔡骐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23.
    1 于鸿君.微观经济学讲义[M].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2 张芳杰主编.牛津现代高级英汉双解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1015.
    3[美]瓦尔特·J·威赛尔斯.经济学[M].沈国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4.
    4[美]保罗·萨萨缪尔森.经济学(第十七版)[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17.
    5 张氦铟,吴海贤.资源“稀缺性”假定在微观经济学中的运用[J].技术与市场,2007(2).
    6 张氦铟,吴海贤.资源“稀缺性”假定在微观经济学中的运用[J].技术与市场,2007(2).
    7 张国良.现代大众传播学[M].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8.
    8 骆正山.信息经济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22-24;
    张国良.传播学原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85-86.
    9 李景峰.信息与传播[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5-7.
    10 潘忠党.解读凯利·新闻教育与传播之别[J].中国传播学评论,2005(1):113.
    11 陈力丹.马克思主义新闻学词典[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90.
    12 蔡尚伟,温洪泉等.文化产业导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117.
    13 李良荣.新闻学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187-190.
    14 廖圣清.中国受众与新闻媒介--从15年来受众调查看获取新闻主渠道和对传媒总体评价的变迁[J].新闻大学,1997年夏季号.
    15 张晓锋,童兵.我国受众的媒介角色认知与评价[J].新闻界,2007(6).
    16 童兵.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72-90.
    17 A free and Resposible Press[M],U and C Press,1947.转引自:李良荣.当代西方新闻媒体[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75-76.
    18[美]科内尔.短缺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86.34.
    19 刘卫东.新闻媒介市场化及对策[J].新闻知识,1993(11).
    20 齐勇峰.中国传媒新政策解读与产业趋势分析[R].北京:传媒杂志社主办:第二届中国传媒创新年会,2007:
    21 强月新.我国传媒市场运行机制研究[D].湖北:武汉大学,2004.
    22 谢耘耕.金融危机对传媒业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J].新闻记者,2009(3).
    23 苏林森.2008全球传媒发展扫描[J].中国记者,2009(1).
    24 杜旻.从体育记者大“转会”看新闻人才竞争[J].新闻记者,2001(4).
    25 曹鹏.传媒人力资源管理面临变革[J].新闻记者,2003(8).
    26 殷晓蓉.试论传媒业的个人色彩与魅力[J].新闻记者,2003(5).
    27 周鸿铎.传媒经济学教程[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7:65.
    28 江凌.新闻传媒教育与媒介产业需求的“不对接”[J].新闻传播,2009(2).
    29 传媒产业呼唤传媒人才[EB/OL].http://cme.ce.cn/shou/jygl/200608/11/t20060811_8097373.shtml,2006-08-11:
    30 传媒经营人才稀缺[EB/OL].http://www.univs.cn/newweb/news/campus/jyxw/2006-05-13/608535.html.
    31 复合型人才稀缺成民营传媒发展瓶颈[EB/OL],http://bbs.zjol.com.cn/thread-1246265-1-1.html.
    32 摩根士丹利.《中国传媒报告》[EB/OL],http://www.sina.com.cn,2008-07-04:
    33 魏玉山,刘拥军等.加速转型中的中国出版业--2007-2008年中国出版业发展报告[A],见郝振省主编.2007-2008中国出版业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8:13.
    34 徐升国等.2007年全国新闻出版业数据解读[A],见郝振省主编.2007-2008中国出版业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8:212.
    35 吴克宇.电视媒介经济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121.
    36 吴克宇.电视媒介经济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94.
    37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2008年中国广播电影电视发展报告[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8:410-411.
    38 摩根士丹利.《中国传媒报告》[EB/OL].http://www.sina.com.cn,2008-07-04:
    39 摩根士丹利.《中国传媒报告》[EB/OL].http://www.sina.com.cn,2008-07-04:
    40 见国务院新闻办、信息产业部.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EB/OL].http://www.shgame.org/zh_cn/highlights.aspx?7551556D474F7652364D303D,2005-9-25:
    41 陈积银.论传媒经济是舆论经济--对传媒经济本质的进一步解读[D],上海:上海大学,2005:10.
    42 王宇.北京手机报:现状、问题及发展[J].现代传播,2008(6).
    43 李熙.数字出版业发展报告[A],见郝振省主编.2007-2008中国出版业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8:91.
    44 周婷.3G内容产业:VC们的兴趣点[N].中国证券报,2009-1-19:
    45 方延明.体制转型-结构转化:中国传媒发展的“异质性”研究[J].新闻记者,2009(3).
    46 崔保国.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2007-2008)[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14.
    47 陈中原.报业市场大半壁江山有待开发[J].新闻记者,2004(7).
    48 崔保国.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2007-2008)[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14.
    49 崔保国.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2007-2008)[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15.
    50 方延明.体制转型-结构转化:中国传媒发展的“异质性”研究[J].新闻记者,2009(3).
    51 摩根士丹利.《中国传媒报告》[EB/OL].http://www.sina.com.cn,2008-07-04:
    52 方延明.体制转型-结构转化:中国传媒发展的“异质性”研究[J].新闻记者,2009(3).
    53 互联网普及率国际比较[EB/OL].www.intenatuorldstats.com,2007.6.
    54 崔保国.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2007-2008)[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19.
    55 姚君喜.社会转型传播学[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110-115.
    56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2008年中国广播电影电视发展报告[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8:32-33.
    57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2008年中国广播电影电视发展报告[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8:241-242.
    58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2008年中国广播电影电视发展报告[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8:242-243.
    59 刘拥军,马莹.'07版全国出版能力四方角逐[A],见郝振省主编.2007-2008中国出版业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8:233-234.
    60 张立伟.传媒竞争法则与工具[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187.
    61 黄鸣刚.经济因素还是文化差异--对农电视节目稀缺现象的深层思考[J].传媒观察,2005(2).
    62 郑保章,晏志成.大众传媒对“三农”的偏视分析[J].传媒观察,2009(2).
    63 禹建强.传媒市场化的陷阱[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108.
    64 何伟,丁舒.媒介化时代媒体的理性精神[J].记者摇篮,2007(9)
    65 李希光.畸变的媒体[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4-5.
    66 张立伟.传媒竞争法则与工具[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187.
    67 李希光.畸变的媒体[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324.
    68 李希光.畸变的媒体[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328.
    69 姚君喜.社会转型传播学[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128.
    70 樊葵.当代信息传播中的传媒歧视[J].当代传播,2003(5).
    71 郑保章,晏志成.大众传媒对“三农”的偏视分析[J].传媒观察,2009(2).
    72[美]E·M·罗杰斯.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M].殷晓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195.
    73[美]沃纳·赛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传播理论的起源、方法与应用[M].郭镇之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347.
    74 张国良.传播学原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48
    75 张立伟.传媒竞争法则与工具[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50-58.
    76 戴元光,金冠军.传播学通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49-56.
    77 徐桂权.新闻:从意识形态宣传到公共知识[J].国际新闻界,2008(2).
    78 邱戈.媒介身份论--中国媒体的身份危机和重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145-146.
    79 吴信训,金冠军,李海林.现代传媒经济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58.
    80 丁柏铨.中国当代理论新闻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111.
    81 张涛甫.媒体社会功能的弱化与重建[J].新闻记者,2007(8).
    82 李希光.畸变的媒体[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68.
    83 李良荣,张春华.诊断中国传媒娱乐化[J].新闻界,2007(6).
    84 李良荣.当代西方新闻媒体[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11-12.
    85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2008年中国广播电影电视发展报告[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8:232.
    86 李良荣.公共利益是中国传媒业的立足之本[J].新闻记者,2007(3).
    87 张立伟.传媒竞争法则与工具[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156.
    88 喻国明.大众媒介公信力理论初探--兼论我国大众媒介公信力的现状与问题(上、下)[J].新闻写作,2005(1)、(2).
    89 李希光.畸变的媒体[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469.
    90 李凯,朱春阳.中国传媒公信力:现状、构建与策略[J].中国广播,2005(4).
    91 李凯,朱春阳.中国传媒公信力:现状、构建与策略[J].中国广播,2005(4).
    92 芮必峰.媒体,究竟该如何面对市场?[J].新闻记者.2007(8).
    93 彭伟步.中美传媒公信力比较[J].中国记者,2002(7).
    94 邱戈.媒介身份论--中国媒体的身份危机和重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194.
    95 李幸.中国电视八大毛病[J].新周刊,1998(8).
    96 邱戈.媒介身份论--中国媒体的身份危机和重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167-171.
    97 李希光.畸变的媒体[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469.
    98 guyixianmin.新闻的真相已经变得如此稀缺[EB/OL].凯迪网络http://www.eulam.com/html/200711/20/38196.html,2007-11-20:
    99 朱学东.再见2008--中国传媒业大事评点[EB/OL].中华传媒网,2009-01-05:
    100 禹建强.传媒市场化的陷阱[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68.
    101 马克思.摩泽尔记者的辩护[A],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81.
    转引自童兵.马克思主义新闻经典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73.
    1[美]沃尔特·李普曼.公众舆论[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
    2 黄旦.舆论:悬在虚空的大地?--李普曼《公众舆论》阅读札记[J].新闻记者,2005(11).
    3 丁柏铨.中国当代理论新闻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100.
    4 魏永征.序1[A].见:胡兴荣.新闻哲学[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2.
    5 丁柏铨.中国当代理论新闻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100.
    6[美]沃纳·赛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传播理论的起源、方法与应用[M].郭镇之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352-353.
    7 张国良.传播学原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51-52.
    8 何伟,丁舒.媒介化时代媒体的理性精神[J].记者摇篮,2007(9).
    9 胡兴荣.新闻哲学[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11-25.
    10 童兵.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46.
    11 童兵.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46.
    12 胡兴荣.新闻哲学[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11-25.
    13 郭亚夫,殷俊.外国新闻传播史纲[M].四川: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539-543.
    14 见李良荣.新闻学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262-263.
    张俊德.当代广播电视新闻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8-9.
    郝明工.无冕国度的对舞——中外新闻比较[M].云南: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234.基本上大家对新闻价值的“五性”是比较一致认同的。
    15 胡兴荣.新闻哲学[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19-20.
    16 详见郭亚夫,殷俊.外国新闻传播史纲[M].四川: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543-544.
    17 详见郭亚夫,殷俊.外国新闻传播史纲[M].四川: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545-548.
    18 李良荣.新闻学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28.
    19 详见郭亚夫,殷俊.外国新闻传播史纲[M].四川: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548-549.
    20 邱戈.媒介身份论——中国媒体的身份危机和重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102.
    21 李良荣.当代西方新闻媒体[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84.
    22 郭亚夫,殷俊.外国新闻传播史纲[M].四川: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523-524.
    23 李良荣.当代西方新闻媒体[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79-82.
    24[美]赫伯特·阿特休尔.权力的媒介[M].黄煜,裘志康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151.转引自:胡兴荣.新闻哲学[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30.
    25 郭亚夫,殷俊.外国新闻传播史纲[M].四川: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526.
    26 彭家发.新闻客观性原理[M].台湾:三民书局,1994:41.转引自:郭亚夫,殷俊.外国新闻传播史纲[M].四川: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525-526.
    27 李希光.畸变的媒体[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151-154.
    28 李良荣.当代西方新闻媒体[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84-88.
    29 郭亚夫,殷俊.外国新闻传播史纲[M].四川: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527-529.
    30 郭亚夫,殷俊.外国新闻传播史纲[M].四川: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529-531.
    31 李希光.畸变的媒体[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142.
    32 郭亚夫,殷俊.外国新闻传播史纲[M].四川: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532-533.
    33 郭亚夫,殷俊.外国新闻传播史纲[M].四川: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532.
    34 环球时报记者林中洋等.偏见压倒客观:西方媒体炮制不实西藏报道欺骗世界民众[EB/OL].浙江在线·中国新闻传播学评论,http://www.cjr.com.cn,2008-3-27:
    35 郭亚夫,殷俊.外国新闻传播史纲[M].四川: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535-538.
    36 邱戈.媒介身份论——中国媒体的身份危机和重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102.
    37 郭亚夫,殷俊.外国新闻传播史纲[M].四川: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538.
    38 邱戈.媒介身份论——中国媒体的身份危机和重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102.
    39 李良荣.新闻学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199-203.
    40 魏永征.新闻传播法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54-56.
    41 殷晓蓉.试论传媒业的个人色彩与魅力[J].新闻记者,2003(5).
    42 李良荣.新闻学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159-160.
    43 戴元光.传媒·传播·传播学——获取与使用传媒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5.
    44 黄旦.“把关人”研究及其演变[J].国际新闻界,1996(4).
    45 甘惜分主编.新闻学大辞典[M],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62.
    46 李良荣.新闻学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266-267.
    47[美]E·M·罗杰斯.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M].殷晓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212.
    48[美]沃纳·赛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传播理论的起源、方法与应用[M].郭镇之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247.
    49 殷晓蓉.战后美国传播学的理论发展--经验主义和批判学派的视域及其比较[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143.
    50[美]沃纳·赛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传播理论的起源、方法与应用[M].郭镇之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268.
    51 何伟,丁舒.媒介化时代媒体的理性精神[J].记者摇篮,2007(9).
    52 刘海龙.社会变迁与议程设置理论--专访议程设置奠基人之一唐纳德·肖[J].国际新闻界,2004(4).
    53 刘海龙.议程设置的第二层与媒体政治--从《事关重要的新闻》说起[J].国际新闻界,2004(2).
    54 陆高峰.议程设置与框架建构偏颇对媒体公信力的影响[J].青年记者,2005(3).
    55 李良荣.新闻学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41.
    56[美]斯坦利·巴兰,丹尼斯·戴维斯.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与未来[M].曹书乐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74,85.
    57[美]斯坦利·巴兰,丹尼斯·戴维斯.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与未来[M].曹书乐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88.
    1 戴元光,金冠军.传播学通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146.
    2 郝晓鸣,李展.传播科技对中国大陆传媒体制的挑战[EB/OL].中国新闻研究中心,http://www.cddc.net/lilun/53.htm,2002-7-27:
    3 胡兴荣.新闻哲学[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245-246.
    4 丁和根.中国传媒制度绩效研究[M].广州:南方日版出版社,2007:2.
    5 陈文新,王君丽.对马克思制度理论的新解读[J].重庆社会科学.2005(5).
    6[美]道格拉斯·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3.
    7 胡建渊.诺斯与马克思关于制度变迁理论的比较[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
    8 刘为民.制度变迁的比较分析[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4(6).
    9 林荣日.制度变迁中的权力博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33.
    10 林毅夫.再论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16.
    11 刘文波.资本市场条件下我国传媒经济发展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06:13.
    12 林荣日.制度变迁中的权力博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57.
    1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9,转引自刘文波.资本市场条件下我国传媒经济发展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06:13-14.
    14 郭亚夫,殷俊.外国新闻传播史纲[M].四川: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503.
    15 丁和根.中国传媒制度绩效研究[M].广州:南方日版出版社,2007:4.
    16 陈怀林.试析中国媒体制度的渐进改革-以报业为例[J].新闻学研究,2001(62):97-118.
    17 戴元光,金冠军.传播学通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145.
    18[美]约瑟夫·R·多米尼克.大众传播动力学--数字时代的媒介[M].蔡骐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578-579.
    19 郭亚夫,殷俊.外国新闻传播史纲[M].四川: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504.
    20 胡兴荣.新闻哲学[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141-142.
    21 李良荣.当代世界新闻事业[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162-163.
    22 郭亚夫,殷俊.外国新闻传播史纲[M].四川: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514.
    23[美]约瑟夫·R·多米尼克.大众传播动力学--数字时代的媒介[M].蔡骐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579-580.
    24[美]约瑟夫·R·多米尼克.大众传播动力学--数字时代的媒介[M].蔡骐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581.
    25[美]约瑟夫·R·多米尼克.大众传播动力学--数字时代的媒介[M].蔡骐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581.
    26 李良荣.新闻学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165.
    27 郭亚夫,殷俊.外国新闻传播史纲[M].四川: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48.
    28 黄蝴.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51.
    29 郭亚夫,殷俊.外国新闻传播史纲[M].四川: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88.
    30 郭亚夫,殷俊.外国新闻传播史纲[M].四川: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59.
    31 黄蝴.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62.
    32 郭亚夫,殷俊.外国新闻传播史纲[M].四川: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467-482.
    33 黄蝴.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65,226,348.
    34 谢金文.中国传媒产业概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117.
    35 徐耀魁.西方新闻理论评析[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250-253.
    转引自胡兴荣.新闻哲学[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241-242.
    36 胡正荣.外国媒介集团研究[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58.
    37 胡正荣.外国媒介集团研究[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57.
    38[美]威尔伯·施拉姆等著.传播学概论[M].陈亮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84:183.
    39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130-131.
    转引自胡兴荣.新闻哲学[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242-243.
    40 彭永斌.传媒产业发展的系统理论分析[M].四川: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90-92.
    41 金培.报业经济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282-288.
    42 强月新.我国传媒市场运行机制研究[D].湖北:武汉大学,2004.
    43 黄蝴.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62.
    44 彭永斌.传媒产业发展的系统理论分析[M].四川: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90.
    45 胡兴荣.新闻哲学[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241.
    46 邱戈.媒介身份论--中国媒体的身份危机和重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163.
    47 朱学东.再见2008--中国传媒业大事评点[EB/OL].中华传媒网,2009-01-05:
    48 鄢烈山.新闻开放与社会扁平化[N].中国新闻报,2009-2-2:
    49 陈力丹,李冠礁.公权力不该做绑架舆论的事情[J].新闻记者,2009(3).
    50 孙玮.转型中国环境报道的功能分析--“新社会运动”中的社会动员[J].国际新闻界.2009(1).
    51 邱戈.媒介身份论--中国媒体的身份危机和重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164.
    52 陈绚.“主流媒体”赋予及与政府关系的道德层面评价--兼议应该理顺政府与媒体的关系[J].国际新闻界,2009(3).
    53 张志安.编辑部场域中的新闻生产[D].上海:复旦大学,2006:126-127.
    54 吴信训,金冠军.中国传媒经济研究(1949-2004)[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7.
    55 吴克宇.电视媒介经济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59-60.
    56 杨晓民,周翼虎.中国单位制度[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300-307.
    57 剑飞.集团化:中国电视在困惑与希望中前行[J].南方电视学刊,2001(9).
    58 吴克宇.电视媒介经济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61-64.
    59 邱戈.媒介身份论--中国媒体的身份危机和重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157-158.
    60 邱戈.媒介身份论--中国媒体的身份危机和重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162.
    61 丁和根.传媒竞争力--中国媒体发展核心方略[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310.
    62 吴克宇.电视媒介经济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64.
    63 邱戈.媒介身份论--中国媒体的身份危机和重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161.
    64 邱戈.媒介身份论--中国媒体的身份危机和重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162.
    65 陈力丹,陈俊妮.深化体制改革,发展文化生产力[J].当代传播,2006(6).
    66 文化体制改革的“时间表”和“路线图”[J].新闻传播,2009(3).
    1 李良荣.当前中国传媒态势分析[N].大公报,2003-10-24:
    2 田辰山.自由和独立的媒介:中国的叙述以及全球化的实现[A],见戴元光.传媒·传播·传播学--获取与使用传媒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16.
    3 邱戈.媒介身份论--中国媒体的身份危机和重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156.
    4 吴信训,金冠军,李海林.现代传媒经济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36.
    5 禹建强.传媒市场化的陷阱[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46.
    6 丁和根.传媒竞争力--中国媒体发展核心方略[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28-29.
    7 禹建强.传媒市场化的陷阱[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46.
    8 李希光.畸变的媒体[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3-4.
    9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46,87.
    10 列宁全集第3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228.
    11 刘小燕,姜昕.传媒业的全球化与多样性--“第7届世界传媒经济学术会议”综述[J].国际新闻界,2006(6).
    12 赵曙光.媒介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83,99,134,115.
    13 赵曙光.媒介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159-162.
    14 谢金文.中国传媒产业概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81.
    15 商建辉.都市类报业市场集中度分析[J].当代传播,2008(4).
    16 胡正荣.媒介市场与资本运营[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13.
    17 赵曙光.媒介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115-117.
    18 黄必烈.世纪初中国传媒业与资本市场:政策与机会[J].现代传播,2003(3).
    19 李良荣.当代西方新闻媒体[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85.
    20 张立伟.传媒竞争法则与工具[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25-26.
    21 强月新.我国传媒市场运行机制研究[D].湖北:武汉大学,2004:94.
    22 强月新.我国传媒市场运行机制研究[D].湖北:武汉大学,2004:94.
    23[英]吉莉安·道尔.理解传媒经济学[M].李颖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52.
    24 Owen,B.and Wildman,S.video Economics[M].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2:99.
    25[英]吉莉安·道尔.理解传媒经济学[M].李颖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52-53.
    26 顾永波,殷晓蓉.试论“消费者剩余”对媒介生产的影响[J].新闻传播,2008(11).
    27 梁智勇.真人秀节目研究[A].见童兵主编.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最新报告(2006)[M].上 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173-174.
    28 李静.个案研究与宏观研究的交织--2006年中国真人秀节目研究[A].见殷晓蓉.新闻传播学术精要(2007)[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138.
    29 赵曙光.媒介经济学案例分析[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4-11.
    30 禹建强.传媒市场化的陷阱[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28-29.
    31[英]吉莉安·道尔.理解传媒经济学[M].李颖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45-46.
    32 禹建强.传媒市场化的陷阱[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30-33,35-36.
    33 Davies,G.The Future Funding of the BBC[A].In:Report of the independence Review Panel,London:Department for Culture,Media and Sport,1999:203.
    34 张立伟.传媒竞争法则与工具[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185-191.
    35[美]约瑟夫·R·多米尼克.大众传播动力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24-25.
    36 李良荣.当代西方新闻媒体[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98.
    37 邱戈.媒介身份论--中国媒体的身份危机和重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160-161.
    38 曹光煜.从“封口费”事件看新闻舆论监督之监督[J].传媒观察,2009(1).
    39[美]菲利普·纳波里.国际传媒政策新视野[M].上海:三联书店,2005:43.
    40 邱戈.媒介身份论--中国媒体的身份危机和重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163.
    41 禹建强.传媒市场化的陷阱[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48-49.
    42 李希光.畸变的媒体[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3-4.
    43 李希光.畸变的媒体[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219-220.
    44 李希光.畸变的媒体[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192.
    45 李良荣.当代西方新闻媒体[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4.
    46 皮传荣.新闻失实的成本分析[J].新闻记者,2009(3).
    47 屈凌云.现实呼吁:用新闻立法惩处假新闻[J].新闻爱好者,2002(6).
    48 黄进.传媒商业化对青少年道德伦理的影响[J].传媒观察,2009(2).
    49 赵曙光.媒介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5.
    50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2008年中国广播电影电视发展报告[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8:232-233.
    51 禹建强.传媒市场化的陷阱[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48-49.
    52 黄进.传媒商业化对青少年道德伦理的影响[J].传媒观察,2009(2).
    53 梁桦,梁林.论报纸的有效发行[J].当代传播,2001(4).
    54 张立伟.传媒竞争法则与工具[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186.
    55 李良荣.公共利益是中国传媒业的立足之本[J].新闻记者,2007(3).
    56 高峡.“势利眼”者当三思[J].新闻战线,2003(2).
    57 禹建强.“有效发行论”的反向思考[J].传媒观察,2004(10).
    58 朱春阳.有效发行:一只中国报刊改革演进中的“麻雀”[J].国际新闻界,2006(6).
    59 朱春阳.在权力与资本夹缝中的抗争--现代西方编辑权运动考察[J].新闻记者,2006(3).
    60 谢耘耕.金融危机对传媒业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J].新闻记者,2009(3).
    61 胡兴荣.新闻哲学[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144.
    62 李希光.畸变的媒体[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3-4.
    63[美]赫伯特·阿特休尔.权力的媒介[M].黄煜,裘志康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72-73.
    64 姜筱舟.李普曼“拟态环境”理论的分析和批判[J].当代经理人(下旬刊)2006(9).
    65[英]萨利·泰勒,安德鲁·威利斯.媒介研究:文本、机构与受众[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11-112.
    66 李良荣.当代西方新闻媒体[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4.
    67 戴元光.传媒·传播·传播学--获取与使用传媒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6.
    68 顾永波,殷晓蓉.当前国外新闻从业者伦理研究问题述评[J].现代传播,2008(6).
    69 Carl Hausman.良心危机:新闻伦理学的多元观点[M].胡幼伟译,台北市:五南1995:216.
    70 Ian Richards,Stakeholders Versus Shareholders:Journalism,Business,and Ethics[M],Journal of Mass Media Ethics 2004,Vol.19,No.2,Pages 119-129.
    71 Goodwin,H.E.Grouping for Ethics in Journalism[M].Iowa State University Press.1987.
    72 Wulfemeyer,K.T.How and Why Anonymous Attribution Is Used by Time and Newsweek[J].Journalism Quarterly 1985 Spring,62:81-86.
    73 Leonard Thomas.The Wall:A Long History[J].Columbia Journalism Review,2000Jan/Feb.
    74 Kevin Stoker,Existential Objectivity:Freeing Journalists to be Ethical[J],Journal of Mass Media Ethics 1995,Vol.10,No.1,Pages 5-22.
    75 Tony Harcup,Journalists and Ethics:the quest for a collective voice[J],Journalism Studies,Volume 3,Issue 1 February 2002,pages 101-114.
    76 Carter Dougherty,Germans Cash In[J],American Journalism Review Mar 2000.v22no2 p16-17
    77 Reese Cleghorn,The Best Protection Against Misdeeds?[J].American Journalism Review.S ' 1998.v20 no7 p4.
    78 Sandra L.Borden,A Model for Evaluating Journalist Resistance to Business Constraints[J].Journal of Mass Media Ethics 2000,Vol.15,No.3,Pages 147-148.
    79 相关概念可详见胡兴荣.新闻哲学[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69-77.
    80 邱戈.媒介身份论--中国媒体的身份危机和重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223.
    81 李希光.畸变的媒体[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12-13.
    82[美]沃纳·赛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传播理论的起源、方法与应用[M].郭镇之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347.
    1 樊葵.媒介崇拜论--现代人与大众媒介的异态关系[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71.
    2 樊葵.媒介崇拜论--现代人与大众媒介的异态关系[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68.
    3 邵培仁.传播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43.
    4 邱戈.媒介身份论--中国媒体的身份危机和重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99-100.
    5 邱戈.媒介身份论--中国媒体的身份危机和重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99-100.
    6[美]玛丽·泰尔斯.技术哲学[J].欧阳康,孟筱康译,自然辩证法研究,1997(6):66.
    7 参见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导言.转引自邱戈.媒介身份论--中国媒体的身份危机和重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100.
    8 参见哈贝马斯.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转引自:邱戈.媒介身份论--中国媒体的身份危机和重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100.
    9[美]E·M·罗杰斯.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M].殷晓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427.
    10 邱戈.媒介身份论--中国媒体的身份危机和重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100.
    11 详见:刘建勋,周秦玉.新闻传播理论概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21-26;
    张国良.现代大众传播学[M].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83-95;
    闵大洪.数字传媒概要[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5.
    12 张国良.现代大众传播学[M].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97-98.
    13 童兵.论传媒技术与内容需求的互动[J].新闻记者,2006(3).
    14 蔡尚伟,温洪泉等.文化产业导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206-207.
    15 黄河.数字化如何改变传媒--聚焦数字化的四大力量[J].国际新闻界,2009(2).
    16 童兵.论传媒技术与内容需求的互动[J].新闻记者,2006(3).
    17[英]吉莉安·道尔.理解传媒经济学[M].李颖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54.
    18 黄河.数字化如何改变传媒--聚焦数字化的四大力量[J].国际新闻界,2009(2).
    19 摩根士丹利.《中国传媒报告》[EB/OL].http://www.sina.com.cn,2008-07-04.
    20 濮小金,司志刚.网络经济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42.
    21 郝晓鸣,李展.传播科技对中国大陆传媒体制的挑战[EB/OL].中国新闻研究中心,http://www.cddc.net/lilun/53.htm,2002-7-27:
    22 蔡尚伟,温洪泉等.文化产业导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207.
    23 孙宝传.传媒技术未来发展的八大亮点[J].中国传媒科技,2004(7).
    24 孙宝传.新世纪新闻传媒科技走向[J].中国新闻科技,2001(1).
    25 陆小华.新消费时代与数字媒体变革[EB/OL].人民网.2006-4-12:
    26 黄河.数字化如何改变传媒--聚焦数字化的四大力量[J].国际新闻界,2009(2).
    27 蔡尚伟,温洪泉等.文化产业导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221.
    28 陆小华.新消费时代与数字媒体变革[EB/OL].人民网.2006-4-12:
    29 赵曙光.媒介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45.
    30 孙宝传.新世纪新闻传媒科技走向[J].中国新闻科技,2001(1).
    31 陆小华.新消费时代与数字媒体变革[EB/OL].人民网.2006-4-12:
    3 2张玉霜.南韩Ubiquitous Dream Hall打造“无所不在”的生活[EB/OL].联合新闻网(台湾),http://mag.udn.com/mag/digital/storypage.jsp?f_ART_ID:89081,2005-03-29:
    33 黄河.数字化如何改变传媒--聚焦数字化的四大力量[J].国际新闻界,2009(2).
    34 樊葵.媒介崇拜论--现代人与大众媒介的异态关系[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68.
    35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155.
    36 谢金文.中国传媒产业概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152.
    37[美]沃纳·赛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传播理论的起源、方法与应用[M].郭镇之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272.
    38 Donohue,G.A.,P.J.Tichenor,and C.N.Olien.Mass media and the knowledge gap:A hypothesis reconsidered[J].Communication Research,1975(2):3-23.
    39 Parker,E.B.,and D.A.Ounn.Information technology:Its social potential[J].Science,1972(176):1392-1398.
    40 樊葵.媒介崇拜论--现代人与大众媒介的异态关系[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117.
    41 转引自姚君喜.社会转型传播学[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110.
    42 彭兰.网络传播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345-357.
    43 濮小金,司志刚.网络经济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23-24.
    44 樊葵.媒介崇拜生命线--现代人与大众媒介的异态关系[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118.
    45 胡兴荣.新闻哲学[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39-40.
    46 杨暄.新闻假照片事件频发,专家称成本太低得到好处太多[EB/OL].中广网,http://www.cnr.cn/news/200802/t20080227_504715535.html,2008-02-27:
    47 谢金文.中国传媒产业概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152.
    48 谢金文.中国传媒产业概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152-153.
    49 张晓松等.代表委员问诊网络失信“七大病症”[WB/OL].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2009-03-03:
    50[美]马克·斯劳卡.大冲击:赛博空间和高科技对现实的威胁[M].黄锫坚译,江西: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71.
    转引自:樊葵.媒介崇拜论--现代人与大众媒介的异态关系[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122.
    51 樊葵.媒介崇拜论--现代人与大众媒介的异态关系[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122.
    52 殷俊,孟育耀.浅析“人肉搜索”的社会效应[J].新闻知识,2009(3).
    53 王永强,张曙光.人肉搜索:一种搜索一个时代[EB/OL].新浪网,http://www.sina.com.cn,2008-05-03:
    54 殷俊,孟育耀.浅析“人肉搜索”的社会效应[J].新闻知识,2009(3).
    55 祁林.以BBS为例论网络话语的有限性[J].新闻知识,2003(11).
    56 彭兰.网络传播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321.
    57 陈力丹.试析互联网上的自由与民主[J].现代传播,1999(1).
    58 彭冬梅.网络话语权是否真正实现[J].大众文艺(理论),2008(6).
    59 丁未.从博客传播看中国话语权的再分配--以新浪博客排行榜为例[EB/OL].新闻与写作网,http://news.bjd.com.cn/tbgz/wmlt/zxdt5/200612/t20061224_141916.htm,2006-12-24:
    60 樊葵.媒介崇拜论--现代人与大众媒介的异态关系[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121.
    61 彭冬梅.网络话语权是否真正实现[J].大众文艺(理论),2008(6).
    62 樊葵.媒介崇拜论--现代人与大众媒介的异态关系[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124
    [1][法]阿芒·马特拉.传播学简史[M].孙五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美]E·M·罗杰斯.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M].殷晓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
    [3][美]彼得斯.交流的无奈--传播思想史[M],何道宽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
    [4][美]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M].海南:海南出版社,1997年版.
    [5][美]斯坦利·巴兰,丹尼斯·戴维斯.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与未来[M].曹书乐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6][美]瓦尔特·J·威赛尔斯.经济学[M].沈国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7][美]沃尔特·李普曼.公众舆论[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版.
    [8][美]沃纳·赛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传播理论的起源、方法与应用[M].郭镇之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9][美]约瑟夫·R·多米尼克.大众传播动力学--数字时代的媒介[M].蔡骐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0][英]C.V.布朗,P.M.杰克逊.公共部门经济学[M].张馨主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1][英]吉莉安·道尔.理解传媒经济学[M].李颖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2][英]利萨·泰勒,安德鲁·威利斯.媒介研究:文本、机构与受众[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3]蔡骐,蔡雯.媒介竞争论[M].湖南:岳麓书社,2002年版.
    [14]蔡尚伟,温洪泉等.文化产业导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5]陈力丹.马克思主义新闻学词典[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年版.
    [16]崔保国.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2007-2008)[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17]戴元光,金冠军.传播学通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8]戴元光.传媒·传播·传播学--获取与使用传媒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9]丁柏铨.中国当代理论新闻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0]丁和根.传媒竞争力--中国媒体发展核心方略[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1]丁和根.中国传媒制度绩效研究[M].广州:南方日版出版社,2007年版.
    [22]樊葵.媒介崇拜论--现代人与大众媒介的异态关系[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3]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4]郭亚夫,殷俊.外国新闻传播史纲[M].四川: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5]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2008年中国广播电影电视发展报告[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8年版.
    [26]郝明工.无冕国度的对舞--中外新闻比较[M].云南: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27]郝振省主编.2007-2008中国出版业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8年版.
    [28]胡兴荣.新闻哲学[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
    [29]胡正荣.媒介市场与资本运营[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
    [30]胡正荣.外国媒介集团研究[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
    [31]黄蝴.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2]金碚.报业经济学[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年版.
    [33]李景峰.信息与传播[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年版.
    [34]李良荣.当代世界新闻事业[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5]李良荣.当代西方新闻媒体[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6]李良荣.新闻学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7]李希光.畸变的媒体[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8]林荣日.制度变迁中的权力博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9]刘建勋,周秦玉.新闻传播理论概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40]骆正山.信息经济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年版.
    [41]彭兰.网络传播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2]彭永斌.传媒产业发展的系统理论分析[M].四川: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3]濮小金,司志刚.网络经济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版.
    [44]邱戈.媒介身份论--中国媒体的身份危机和重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45]邵培仁.传播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46]宋建武等.中国媒介经济的发展规律与趋势[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7]宋建武.媒介经济学--原理及其在中国的实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8]孙聚成.信息力--新闻传播与国家发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49]童兵.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50]童兵.马克思主义新闻经典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51]童兵.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最新报告(2006)[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52]魏永征.新闻传播法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53]吴飞.大众传媒经济学[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54]吴克宇.电视媒介经济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年版.
    [55]吴信训,金冠军,李海林.现代传媒经济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6]吴信训,金冠军.中国传媒经济研究(1949-2004)[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7]谢金文.中国传媒产业概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58]姚君喜.社会转型传播学[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59]殷晓蓉.新闻传播学术精要(2007)[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60]殷晓蓉.战后美国传播学的理论发展--经验主义和批判学派的视域及其比较[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61]张国良.传播学原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62]张国良.现代大众传播学[M].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63]张俊德.当代广播电视新闻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64]张立伟.传媒竞争法则与工具[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65]禹建强.传媒市场化的陷阱[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66]赵曙光,耿强.媒介资本市场--应用导向的分析[M].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67]赵曙光.媒介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68]赵曙光.媒介经济学案例分析[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年版.
    [69]赵子忠.内容产业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70]周鸿铎.传媒经济学教程[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71]陈积银.论传媒经济是舆论经济--对传媒经济本质的进一步解读[D],上海:上海大学,2005.
    [72]刘文波.资本市场条件下我国传媒经济发展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06.
    [73]强月新.我国传媒市场运行机制研究[D].湖北:武汉大学,2004.
    [74]徐航.传媒经济及其在中国的发展研究[D].四川:四川大学,2005.
    [75]张志安.编辑部场域中的新闻生产[D].上海:复旦大学,2006.
    [76]蔡骥.信息时代与媒介素养[J].新闻与写作,2004(11).
    [77]蔡骐.媒介化社会的来临与媒介素养教育的三个维度[J].现代传播,2008(6).
    [78]曹光煜.从“封口费”事件看新闻舆论监督之监督[J].传媒观察,2009(1).
    [79]曹鹏.传媒人力资源管理面临变革[J].新闻记者,2003(8).
    [80]陈怀林.试析中国媒体制度的渐进改革-以报业为例[J].新闻学研究,2001(62):97-118.
    [81]陈绚.“主流媒体”赋予及与政府关系的道德层面评价--兼议应该理顺政府与媒体的关系[J].国际新闻界,2009(3).
    [82]陈力丹,李冠礁.公权力不该做绑架舆论的事情[J].新闻记者,2009(3).
    [83]陈力丹.关于媒介经济的十五个问题[EB/OL],http://finance.sina.com.cn,2005-7-19:
    [84]陈力丹.社会资本:理解传媒经济的新视角[J].新闻实践,2006(5).
    [85]陈中原.报业市场大半壁江山有待开发[J].新闻记者,2004(7).
    [86]传媒产业呼唤传媒人才[EB/OL].http://cme.ce.cn/shou/jygl/200608/11/t20060811_8097373.shtml,2006-08-11:
    [87]传媒经济活动的两个基本模式[EB/OL].中商情报网http://www.askci.com/freereports/2008-05/2008526151656.html
    [88]传媒经营人才稀缺[EB/OL].http://www.univs.cn/newweb/news/campus/jyxw/2006-05-13/608535.html.
    [89]丁未.从博客传播看中国话语权的再分配--以新浪博客排行榜为例[EB/OL].新闻与写作网,http://news.bjd.com.cn/tbgz/wmlt/zxdt5/200612/t20061224_141916.htm, 2006-12-24:
    [90]杜曼.从体育记者大“转会”看新闻人才竞争[J].新闻记者,2001(4).
    [91]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EB/OL].上海纪检监察网.
    [92]樊葵.当代信息传播中的传媒歧视[J].当代传播,2003(5).
    [93]泛媒体时代的稀缺资源[EB/OL],http://www.sina.com.cn,2006-06-17:
    [94]方延明.体制转型-结构转化:中国传媒发展的“异质性”研究[J].新闻记者,2009(3).
    [95]复合型人才稀缺成民营传媒发展瓶颈[EB/OL],http://bbs.zjol.com.cn/thread-1246265-1-1.html.
    [96]高峡.“势利眼”者当三思[J].新闻战线,2003(2).
    [97]顾永波,殷晓蓉.试论“消费者剩余”对媒介生产的影响[J].新闻传播,2008(11).
    [98]顾永波,殷晓蓉.当前国外新闻从业者伦理研究问题述评[J].现代传播,2008(6).
    [99]顾永波,殷晓蓉.略论当前中国传媒经济研究存在的几个问题[J].新闻界,2008(5).
    [100]郭炜华.传媒经济研究的进路--兼与《传媒经济学的研究范式》商榷[J].新闻记者,2005(2).
    [101]郭镇之.传播政治经济学理论泰斗达拉斯·斯麦兹[J].国际新闻界,2001(3).
    [102]郝晓鸣,李展.传播科技对中国大陆传媒体制的挑战[EB/OL].中国新闻研究中心,http://www.cddc.net/lilun/53.htm,2002-7-27:
    [103]何伟,丁舒.媒介化时代媒体的理性精神[J].记者摇篮,2007(9).
    [104]胡建渊.诺斯与马克思关于制度变迁理论的比较[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
    [105]互联网普及率国际比较[EB/OL].www.intenatuorldstats.com,2007.6.
    [106]环球时报记者林中洋等.偏见压倒客观:西方媒体炮制不实西藏报道欺骗世界民众[EB/OL].浙江在线·中国新闻传播学评论,http://www.cjr.com.cn,2008-3-27.
    [107]黄必烈.世纪初中国传媒业与资本市场:政策与机会[J].现代传播,2003(3).
    [108]黄旦.“把关人”研究及其演变[J].国际新闻界,1996(4).
    [109]黄旦.舆论:悬在虚空的大地?--李普曼《公众舆论》阅读札记[J].新闻记者,2005(11).
    [110]黄河.数字化如何改变传媒--聚焦数字化的四大力量[J].国际新闻界,2009(2).
    [111]黄会林等.2008年度未成年人电视媒体收视行为调研报告(上)[J].现代传播,2009(1).
    [112]黄进.传媒商业化对青少年道德伦理的影响[J].传媒观察,2009(2).
    [113]黄鸣刚.经济因素还是文化差异--对农电视节目稀缺现象的深层思考[J].传媒观察,2005(2).
    [114]黄芝晓,陆柳.中国传媒产业化的历程、机遇、挑战[J],甘肃社会科学.2007(5).
    [115]贾亦凡,陈斌.2008年十大假新闻[J].新闻记者,2009(1).
    [116]剑飞.集团化:中国电视在困惑与希望中前行[J].南方电视学刊,2001(9).
    [117]江凌.新闻传媒教育与媒介产业需求的“不对接”[J].新闻传播,2009(2).
    [118]姜筱舟.李普曼“拟态环境”理论的分析和批判[J].当代经理人(下旬刊)2006(9).
    [119]蒋小云.中国需要什么样的传媒经济学--对当前传媒经济学研究的思考[J].新闻记者,2006(8).
    [120]金碚.报业发展的瓶颈[R].北京:《传媒蓝皮书》发布会暨清华传媒产业论坛,2006:
    [121]李凯,朱春阳.中国传媒公信力:现状、构建与策略[J].中国广播,2005(4).
    [122]李良荣,张春华.诊断中国传媒娱乐化[J].新闻界,2007(6).
    [123]李良荣.当前中国传媒态势分析[N].大公报,2003-10-24:
    [124]李良荣.公共利益是中国传媒业的立足之本[J].新闻记者,2007(3).
    [125]李欧梵.新闻不等于传媒[J].亚洲周刊,2002-3-10:
    [126]李幸.中国电视八大毛病[J].新周刊,1998(8).
    [127]梁桦,梁林.论报纸的有效发行[J].当代传播,2001(4).
    [128]廖圣清.中国受众与新闻媒介--从15年来受众调查看获取新闻主渠道和对传媒总体评价的变迁[J].新闻大学,1997年夏季号.
    [129]刘海龙.社会变迁与议程设置理论--专访议程设置奠基人之一唐纳德·肖[J].国际新闻界,2004(4).
    [130]刘海龙.议程设置的第二层与媒体政治--从《事关重要的新闻》说起[J].国际新闻界,2004(2).
    [131]刘为民.制度变迁的比较分析[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4(6).
    [132]刘卫东.新闻媒介市场化及对策[J].新闻知识,1993(11).
    [133]刘小燕,姜昕.传媒业的全球化与多样性--“第7届世界传媒经济学术会议”综述[J].国际新闻界,2006(6).
    [134]陆高峰.议程设置与框架建构偏颇对媒体公信力的影响[J].青年记者,2005(3).
    [135]陆军.中国传媒的注意力经济与影响力经济[J].求索,2006(10).
    [136]陆小华.新消费时代与数字媒体变革[EB/OL].人民网.2006-4-12:
    [137]吕怡然.鞭挞假新闻必须锲而不舍[EB/OL].人民网,http://media.people.com.cn/GB/40628/3459442.html,2005-06-10:
    [138]马锋.新闻“公共物品”论--一种经济学视域的分析路径[J].国际新闻界,2006(8).
    [139]摩根士丹利.《中国传媒报告》[EB/OL].http://www.sina.com.cn,2008-07-04:
    [140]潘力剑.传媒经济学的研究范式--传媒经济研究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EB/OL].http://21cnmedia.bokee.com/2012993.html.
    [141]潘忠党.解读凯利·新闻教育与传播之别[J].中国传播学评论,2005(1):113.
    [142]彭冬梅.网络话语权是否真正实现[J].大众文艺(理论),2008(6).
    [143]彭伟步.中美传媒公信力比较[J].中国记者,2002(7).
    [144]皮传荣.新闻失实的成本分析[J].新闻记者,2009(3).
    [145]祁林.以BBS为例论网络话语的有限性[J].新闻知识,2003(11).
    [146]齐勇峰.中国传媒新政策解读与产业趋势分析[R].北京:传媒杂志社主办:第二届中国传媒创新年会,2007:
    [147]屈凌云.现实呼吁:用新闻立法惩处假新闻[J].新闻爱好者,2002(6).
    [148]芮必峰.媒体,究竟该如何面对市场?[J].新闻记者.2007(8).
    [149]商建辉.都市类报业市场集中度分析[J].当代传播,2008(4).
    [150]苏林森.2008全球传媒发展扫描[J].中国记者,2009(1).
    [151]孙宝传.传媒技术未来发展的八大亮点[J].中国传媒科技,2004(7).
    [152]孙丽萍.中国传媒市场兴起新一波资本运动[EB/OL].新华网http://www.sh.xinhuanet.com/2003-08/11/content_804334.htm,2003-08-11:
    [153]孙玮.转型中国环境报道的功能分析--“新社会运动”中的社会动员[J].国际新闻界.2009(1).
    [154]谭天.试论我国传媒经济的研究[J].暨南学报.2007(1).
    [155]汤李梁.传媒经济本质的双重内涵--“影响力经济”再反思[J].国际新闻界,2006(10).
    [156]童兵.论传媒技术与内容需求的互动[J].新闻记者,2006(3).
    [157]王娜.传媒经济与传媒经济学[J].青年记者,2006(8).
    [158]王永强,张曙光.人肉搜索:一种搜索一个时代[EB/OL].新浪网,http://www.sina.com.cn,2008-05-03:
    [159]王宇.北京手机报:现状、问题及发展[J].现代传播,2008(6).
    [160]吴丰军.电视内容资产的经济学分析[J].现代传播.2008(6).
    [161]吴海荣.跳出广电事业与产业关系的二元观:一分为N--从“公共产品”说起[J].山东视听艺术,2006(10)
    [162]吴秀生.从广义虚拟经济看国际现代传媒业[J].对外大传播,2006(7).
    [163]谢耘耕.2005中国电视媒体竞争报告[J].现代传播,2005(6).
    [164]谢耘耕.金融危机对传媒业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J].新闻记者,2009(3).
    [165]刑荣,刘一川.中国新闻类期刊的产业化发展道路[J].新闻知识,2009(3).
    [166]徐桂权.新闻:从意识形态宣传到公共知识[J].国际新闻界,2008(2).
    [167]鄢烈山.新闻开放与社会扁平化[N].中国新闻报,2009-2-2:
    [168]严志娟,宋悦.我国传媒产业化发展的特征及趋势[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5.
    [169]杨树弘.传媒经济:从“注意力”到“影响力”[J].新闻导刊,2006(5).
    [170]杨暄.新闻假照片事件频发,专家称成本太低得到好处太多[EB/OL].中广网,http://www.cnr.cn/news/200802/t20080227_504715535.html,2008-02-27:
    [171]殷俊,孟育耀.浅析“人肉搜索”的社会效应[J].新闻知识,2009(3).
    [172]殷晓蓉.试论传媒业的个人色彩与魅力[J].新闻记者,2003(5).
    [173]尹明华.传媒发展的文化理解--当前形势下的传媒机遇[J].中国记者,2009(2).
    [174]余显仲.关于“传媒经济学”的思考[J].新闻知识,2006(2).
    [175]禹建强.“有效发行论”的反向思考[J].传媒观察,2004(10).
    [176]喻国明.大众媒介公信力理论初探--兼论我国大众媒介公信力的现状与问题(上、下)[J].新闻写作,2005(1)、(2).
    [177]喻国明.影响力经济--对于传媒产业本质的一种诠释[J].新闻战线,2003(6).
    [178]昝廷全.论传媒经济学与系统经济学之间的关系[J].现代传播,2006(2).
    [179]张氦铟,吴海贤.资源“稀缺性”假定在微观经济学中的运用[J].技术与市场,2007(2).
    [180]张涛甫.媒体社会功能的弱化与重建[J].新闻记者,2007(8).
    [181]张晓锋,童兵.我国受众的媒介角色认知与评价[J].新闻界,2007(6).
    [182]张晓松等.代表委员问诊网络失信“七大病症”[WB/OL].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2009-03-03:
    [183]张玉霜.南韩Ubiquitous Dream Hall打造“无所不在”的生活[EB/OL].联合新闻网(台湾),http://mag.udn.com/mag/digital/storypage.jsp?f_ART_ID=89081,2005-03-29:
    [184]郑保卫.论媒介经济与传媒集团化发展(论文集)[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85]郑保卫.论新时期我国传媒业的改革与发展[J].现代传播,2008(6).
    [186]郑保章,晏志成.大众传媒对“三农”的偏视分析[J].传媒观察,2009(2).
    [187]支庭荣,谭天,吴文虎.传媒经济不是经济学的弃儿--与周鸿铎教授商榷[J].现代传播,2006(5).
    [188]周鸿铎.传媒经济不是经济学科--我的传媒经济理论形成过程[J].现代传播,2006(1).
    [189]周婷.3G内容产业:VC们的兴趣点[N].中国证券报,2009-1-19:
    [190]周笑.媒介经济的独特性[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校院报,2006.6(6).
    [191]朱春阳.有效发行:一只中国报刊改革演进中的“麻雀”[J].国际新闻界,2006(6).
    [192]朱春阳.在权力与资本夹缝中的抗争--现代西方编辑权运动考察[J].新闻记者,2006(3).
    [193]朱学东.再见2008--中国传媒业大事评点[EB/OL].中华传媒网,2009-01-05:
    [194]Liangwang.传媒经济的三类研究视角--兼与《传媒经济的研究进路》商榷[EB/OL].博客中国,http://810718.bokee.com/,2005-03-28:
    [195]Alan R.Albarran.Media Economics-Understanding Markets,Industry and Concepts[M].Iowa State University Press,1996.
    [196]Carter Dougherty,Germans Cash In[J],American Journalism Review,Mar 2000.v22no2 p16-17
    [197]Ian Richards,Stakeholders Versus Shareholders:Journalism,Business,and Ethics[M],Journal of Mass Media Ethics,2004,Vol.19,No.2,Pages 119-129.
    [198]Michael H.Goldhaber.Attention Shoppers[J].Hot wired,1997.12
    [199]Parker,E.B.,and D.A.Dunn.Information technology:Its social potential[J].Science,1972(176):1392-1398.
    [200]Picard,R Media Economics:Concepts and Issues[M].London:Sage.1989
    [201]Reese Cleghorn,The Best Protection Against Misdeeds?[J].American Journalism Review,S'1998.v20 no7 p4.
    [202]Tony Harcup.Journalists and Ethics:the quest for a collective voice[J].Journalism Studies,Volume 3,Issue 1 February 2002,pages 101-114.
    [203]Wulfemeyer,K.T.How and Why Anonymous Attribution Is Used by Time and Newsweek[J].Journalism Quarterly,1985 Spring,62:81-86.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