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班社的动态传承与运行机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重庆市綦江县永城镇刘家乐班系巴渝吹打的一个分支,明末清初时创立于湖北孝感犀牛坪,乐班第七代传人刘继梳携乐进入重庆万盛,后由第十三代传人迁至綦江,至今约520年历史。由于环境及诸多因素影响,其生存发展状况不容乐观。2006年永城吹打被收录为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名录后,受到当地政府及文化部门重视,并开展抢救保护和扶持工作,初见成效。
     本论文采用民族音乐学的理论与方法,以刘家乐班为个案进行调查与分析,通过对刘家乐班的音乐建构演变历程、动态传承、内部运行机制、以及在现代社会中的生存场域的描述和分析,探求了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班社的綦江刘家乐班在当今社会中的经济维系与生存状态,以及依赖于市场机制的动态传承。刘家乐班的存在与生存状态不仅象征着巴渝各地传统丧葬礼俗的延续与继承,同时也是巴渝城乡习俗文化发展的一个表征;其五百多年的传承发展史正是传承主体的主位身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一种依据市场需求灵活的经营策略的总体体现。
Family Liu Band, in Yongcheng Town, Qijiang Country, Chongqing City, is a filiation of Bayu Piping and Drumming Music. It was founded in Xiaogan Xiniuping of Hubei province between Ming and Qing Dynasty. Liu Jishu who was the seventh heritor took it to Wansheng of Chongqing City, but the thirteenth heritor transferred to Qijiang Country since which it is about 520 years. Because of environment and many other matters, the survival and developing condition is not good. The local government and cultural ministry paid more attention to Yongcheng Piping and Drumming Music after it was embodied as the first group of national immaterial cultural heritages in 2006. They carried on protection and support which affected.
     In this paper, I research and analyze with the theory and method of national musicology by setting Family Liu Band an example. Through describing and analyzing the evolvement of music construction, developing inheritance, inside operational mechanism and survival place in modern society, we search its economic connection and survival condition in modern society and developing inheritance which is dependent on the market mechanism. The survival condition of Family Liu Band symbolizes not only the continuation and heritance of traditional funeral customs in different places of Chongqing, but also the development of consuetudinary culture in both city and country. The more than five-hundred-years' history of 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is a main embodiment of the heritors giving full play to subjective activity and managing flexibly according to the market demand.
引文
[1]《中国民间器乐集成·四川卷·重庆分卷》
    [2]《中国民间器乐集成·四川卷》中国ISBN中心1980年1月
    [3]綦江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资料:《綦江永城刘家乐班简介》
    [4]綦江县文化馆资料:《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书》
    [5]重庆市綦江县刘家乐班班主刘道荣自传:《民间特色文化的一块艺术奇葩——记永城镇刘家乐班》
    [1]傅利民:《赣东北吹打乐社一“串堂班”研究》.中国音乐(季刊),2004年第2期
    [2]谢秀敏:《禹州吹打班生存状态调查与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内蒙古艺术,2008年第1期
    [3]李岩:《胶东民间乐班》.《民俗研究》,2001年04期
    [1]傅利民:《赣东北吹打乐社一“串堂班”研究》.中国音乐(季刊),2004年第2期
    [2]段文、解淑红:《德州及周边鼓乐班器乐曲目的应用及其文化观照》.《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第8期
    [1]段文: 《路家鼓乐班的兴衰与反思——山东德州长庄路家鼓乐班调查报告》.德州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
    [2]吴凡:《草根的口传与谱传——以山西省阳高县阴阳与鼓匠乐班为例》.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8年3月第1期
    [3]冯光钰:《从西安鼓乐看传统音乐的继承和发展》.中国音乐,1987年02期
    [4]周静:《民间乐手家族认同心理探析》.中国音乐学(季刊),2009年第2期
    [1]《舆地纪胜》
    [2]《明统治》
    [3]《蜀中名胜记》明·曹学佺撰 商务印书馆1936年出版
    [4]《毛泽东诗词集》杂想之三《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
    [1]《綦江县志》道光年间出版
    [1]刘义文:又名刘本然,本然公。
    [1]今重庆市万盛区。
    [2]陈世松:《破解“麻城县孝感乡”之谜》.《四川客家通讯》,2005年特刊总第13-14期
    [3]根据綦江县文化馆资料:《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书》整理
    [1]郑杭生主编:《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1
    [2]李军著:《文化产业与文化管理》经济日报出版社2005年2月
    [3]同1
    [4]同1
    [1]“耍耍活路儿”:兼职。
    [1]“封子钱”:一般用信封装200元和一包烟,讨吉利的意思。
    [2]俗称“一班活路儿”
    [3]毛泽东:《纪念白求恩》 《毛泽东选集》第二卷
    [1]王林秦子来:《日本能剧传承对中国传统武术发展的启示》中国民俗学网2009年10月25日
    [1]费孝通:《乡土中国》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5月1日
    [2]同[1]
    [1]现代汉语词典
    [2]百度百科
    [1]刘艺:刘道荣的小孙女
    [1]扎服:四川方言,叮嘱的意思。
    [1]李芹:《社会学概论》山东大学出版社1999年9月
    [2]同上
    [1]李芹:《社会学概论》山东大学出版社1999年9月
    [2]同上
    [3]同上
    [4]百度百科《符号互动论》词条
    [1]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10月
    [2]同上
    [1]吴越民:《象征符号解码与跨文化差异》《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3月第37卷第2期
    [2]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10月
    [1]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10月
    [2]同上
    [3]同上
    [4]同上
    [1]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10月
    [2]萧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地方文化传统的重建及其思考》《民族艺术》2009年1期
    [1]《谈谈流行音乐与中国民间音乐》《青海师专学报》2005年2期
    [2]《论文化传承的社会机制》朱沁夫《管理学家—广义虚拟经济研究》2009年5期
    [1]《“非遗”保护,关键是活态传承》白四座《中国民族报》2008.7.18
    1、张士闪.《乡民艺术的文化解读——鲁中四村考察》.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9月
    2、齐琨.《历史地阐释——上海南汇丝竹乐清音的传承与变迁研究》.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7年4月
    3、秦伟、吴军.《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4月
    4、汤泽林.《观念的变革——传统人意识到现代人意识》.职工教育出版社,1989年9月
    5、马广海.《文化人类学》.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年10月
    6、於贤德.《民族审美心理学》.三环出版社,1989年12月
    7、曾遂今.《音乐社会学》.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年12月
    8、李民雄.《民族器乐概论》.上海音乐出版社,1987年11月
    9、袁静芳.《民族器乐》.人民音乐出版社,1987年3月
    10、高厚永.《民族器乐概论》.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年6月
    11、项阳.《山西乐户研究》.文物出版社,2001年10月
    12、萧梅.《田野的回声——音乐人类学笔记》.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年9月
    13、郑晓云.《文化认同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8月
    14、李来璋著.《东北鼓吹乐研究》.吉林文史出版社,1994年6月
    15、王文章主.《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10月
    16、李芹主.《社会学概论》.山东大学出版社,1999年9月
    17、王铭铭.《西方人类学思潮十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7月
    18、汤亚汀.《音乐人类学:历史思潮与方法论.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年9月
    19、乔建中、薛艺兵.《民间鼓吹乐研究——首届中国民间鼓吹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山东友谊出版社,1999年4月
    20、吴凡.《阴阳鼓匠——在秩序的空间中》.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年9月
    21、《中国民族民间器乐集成·四川卷》
    22、《中国民族民间器乐集成·四川卷·重庆分卷》
    23、《綦江县志》
    24、《綦江年鉴》
    1、吉尔德·德兰逖.《社会科学——超越建构论和实在论》.张茂元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5月
    2.董维松、沈恰.《民族音乐学译文》.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5年6月。
    3.古宗智译.《民族音乐学译丛:EML理论·方法·应用》.贵州艺术专科学校学报编辑部,1992年
    4、森·波特、玛格丽特·韦斯雷尔.《话语和社会心理学——超越态度与行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
    5、费孝通译.《费孝通译文集》.群言出版社,2002年10月
    1、傅利民.《赣东北吹打乐社—“串堂班”研究》.中国音乐(季刊),2004年第2期
    2、段文.《路家鼓乐班的兴衰与反思——山东德州长庄路家鼓乐班调查报告》.德州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
    2、吴凡.《草根的口传与谱传——以山西省阳高县阴阳与鼓匠乐班为例》.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8年3月第1期
    3、冯光钰.《从西安鼓乐看传统音乐的继承和发展》.中国音乐,1987年02期
    4、段文、解淑红.《德州及周边鼓乐班器乐曲目的应用及其文化观照》.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第8期
    5、张振涛.《非商品经济环境对商业性乐班的遏制》.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
    6、谢秀敏.《禹州吹打班生存状态调查与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内蒙古艺术,2008年第1期
    7、李岩.《胶东民间乐班》.《民俗研究》,2001年04期
    8、周静.《民间乐手家族认同心理探析》.中国音乐学(季刊),2009年第2期
    9、洛秦.《音乐中的文化与文化中的音乐》.音乐艺术,1999年第1—4期,2000年第1期
    10、吴宁华.《玉林八音研究》.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11、吴凡.《乐班中的女性及其社会性别建——以阳高县庙会中的乐班女性成员为例》.天津音乐学院学报(天籁),2007年第3期
    12、李城、迟震.《梨乡唢呐乐班的田野考察》.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4卷第6期
    13、陈铭道.《冀中“音乐会”文化价值论》.中国音乐,1997年第2期
    15、蓝雪霏.《论“游移”中国民间音乐结构原则研究之一》.音乐研究,2004年第4期
    1、杨宜音.《文化认同的独立性和动力性——以马来西亚华人文化认同的演进与创新为例》.张存武、汤熙勇.《海外华族研究论集》第三卷《文化教育与认同》台北华侨协会总会出版,2002年
    1、孙云.《礼非乐不行乐非礼不举——从孙家班探鼓吹乐与民间婚丧礼俗的关系》.[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2、张国媛.《交流、融合——山东聊城地区临清市金郝庄乡鼓吹乐研究》.[西安音乐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3、王东涛.《鲁中南峄城及台儿庄两鼓乐班调查与研究》.[中国艺术研究院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4、赵宴会.《苏北赵庄唢呐班音乐文化之研究》.[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