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背景下的乡土重构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研究把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的一个壮族村寨——平安寨作为社会透视单位,以参与观察(participant observation)及深度访谈(depth interview)等田野调查资料为基础,用民族志(ethnography)的框架,通过对其在现代化背景下乡土重构过程进行论述,展现其经济社会变迁的方式与图景,揭示其内在法则和逻辑。
     研究主要以社会转型理论为观照,依乡村中国在现代化过程中的两大历史进程——经济发生的一系列变化与国家加强对乡村社会控制的努力,循经济变迁和社会重构两条线索展开。
     本文首先考察的一个过程或线索是平安寨的经济变迁。由此可以看到,平安寨以一家一户为生产和消费单位的传统小农经济,是一种生存经济。这里大多数农民家庭生活在接近生存线的边缘,其经济运行的内在法则或逻辑是“生存理性”。在这种生存经济中,“道义经济”(the moral economy)与“理性小农”(the rational peasant)的特性共同呈现。对长期处于恶劣条件下的当地农民而言,生存而非利润最大化是其首要目标,但在求生存的过程中又确实包含着理性意义上的算计。
     自近代以来至1949年,平安寨与费孝通所调查的禄村相似,是受现代经济影响不深刻的地方。由于土地的生产力太低,不足以吸收资本,所以土地权的集中难以发生,剩余劳动力被束缚在分散的土地上。因为在发展工业的问题上,中国同西方列强处于矛盾之中,中国的都市工业难以发展以吸纳农村的剩余劳动力。1949年以前,不仅龙胜完全没有现代工业,就整个广西来说,工业也是非常落后。这就使农田人口压力巨大的平安寨经济走上了内卷化(involution)的道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新政权不仅把触角伸入农村,而且围绕农村经济扩展权力,通过土地改革、粮食定产定购定销、集体化等一系列的运动,重组农村经济。但在此过程中,农民被更加牢固地束缚在有限的土地上,专门从事农业,平安寨经济的内卷化依然继续着。困扰于集体主义内卷化(collectivist involution)的平安寨经济长期以来发展迟缓或停滞不前。
     改革开放以来,平安寨经济逐步在探索中走出困境。在20世纪90年代末21世纪初,随着通往平安寨的公路如愿以偿的开通,平安寨被纳入了旅游大市场。围绕旅游业的发展,大量资本注入古老的村寨,造成了其经济结构的重大改变。在旅游业的带动下,平安寨的非农经济发展了起来,传统的农业经济逐渐退居次要地位。平安寨走出了低报酬的、停滞的小规模农业经济的泥潭,实现了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的转型。
     本文考察的另一个过程或线索是平安寨的社会重构。近代以来,国家通过一系列的机构设置和委任,变地方权威为国家在基层政权的分支,使地方权威成为服务于国家目标的组织机构,并进入国家官制的控制范围。平安寨也在此一趋势下,经历了权威与秩序的重构。最初出现于平安寨的国家正式权威与秩序是保甲制和团练制。长期以来,龙脊乡土社会自然生成的寨老制在消解代表国家权力的保甲制,承受团练制的嫁接中,发生蜕变,又在蜕变中维系。以寨老为代表的教化性权威所建构的伦理性秩序,也在维系中变异,在变异中维系。
     可1933年“瑶民起义”被镇压之后,新桂系政府开始推行所谓“新政”,使当地乡村权力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新政”的推行,导致龙脊传统的寨老制黯然失去了主导当地社会秩序的地位。然而,使深入乡村的国家政权和乡村领袖合法化的权力文化网络却难以建立。结果,“新政”并未能摆脱杜赞奇所说的“国家政权内卷化”的命运。只不过,在龙脊,“国家政权内卷化”与杜赞奇所考察的华北地区不同,它并非表现为保护性经纪人逐渐为掠夺性经纪人所取代,从而破坏了原来通过保护性经纪人所实现的国家与民众的文化联系,而是表现为:在国家权力对乡村社会的剥削日益加重的情况下,地方权威在保护地方利益与实现国家目标间左右为难,从而导致国家政权无法提高效益。当国家利益与村寨利益发生冲突时,双重身份的地方权威或消极对待,躲避国家政权,或者在国家与村寨利益间“走钢丝”,造成国家政权在基层的权力链条非常之脆弱。
     1949年新中国建立后,中国乡村经历了一个激越的政治重构过程。从土地改革到人民公社时期,国家权力以整体形象全面介入乡村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农民在生产上的自主权几乎完全丧失,日常行为深受意识形态的约束,农村社会的自主性消解迨尽。然而,建立在指令性计划经济基础之上的高度集权的人民公社体制始终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国家制度建设的五个基本问题,即国家的认同性(identity)、合法性(legitimacy)、渗透性(penetration)、参与性(participation)和分配性(distribution)问题,危机四伏。
     20世纪70年代末80世纪初,在经历了人民公社制度的实验之后,中央政府和广大人民已深刻地体会到,国家权力作为从社会中产生而又自居于社会之上并且日益与社会相脱离的力量,要想有效地发挥作用,必然要和社会发生密不可分的联系。因而,平安村与全国农村一样,开始了村民自治的实践。村民自治的实质是要重构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可是,由于其机制和组织功能与市场经济建设不相适应,现行村民自治出现了机制不协调和功能萎缩的状况。
     本文认为,平安寨传统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代表了一种从农业经济向“文化经济”转变的类型,可概括为“平安模式”。它是平安寨人民在现代背景下经济重构中的创造,是传统农业社会与外界信息社会对接的结果,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具有一定代表性和示范性,对于中国特别是西部地区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也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然而,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籍以重构国家与社会关系而实行的村民自治机制的不协调和功能萎缩,却埋下了导致当地社会失调的病灶。“3.25事件”作为当地社会不和谐的一个个案,是社会转型过程中权利失衡的表现。它归根到底是由于当地社会在超越乡土社会的社会转型过程中,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子系统变迁速度不匹配,造成经济变迁与社会、制度重构失调:当市场取代再分配成为资源配置的基本机制,利益的分配不再是主要取决于国家,而是市场和社会中的利益博弈,可是相应的利益协调机制却没有建立和健全起来。这主要表现为分散的小农与市场和政府的矛盾。
     要实现经济繁荣与自然、社会和谐的有机统一,最重要的是要建构农民与市场、农民与国家的良性关系与互动。而要实现农民与市场和国家之间的良性互动,必须实质性地提高农民合作的能力和组织水平,并把农民组织与合作能力的形成纳入体制的框架内,使之成为新体制的有机组成部分,以适应市场化的需要。这一切的关键是要进一步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完善村民自治需要创新,必须以培育和建构经济专业组织为培育和建构新型社会组织、完善村民自治的首要切入点,重构乡村社会基础,开发村民自治的组织资源。同时,以现代组织形态和科学民主的组织形式建立和建设各经济专业组织,在推进农村组织化是基础上,建立新的治理关系、治理原则和规则,通过强大的约束和保护力量确立现代公民的地位。
The object of this research is Ping'an Zhai, a Zhuang village located in Longsheng Autonomous County in Guangxi. The method of investigation is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and depth interviews. It uses the framework of ethnography, to describe the rural society re-construction process in modernization ,reveal its views of economic and social transformation and analyze its inherent laws in the changes.
     On the basis of two historical processes of China's rural modernization——economic changes and the enforced effort that the state controls rural society——the research will be done through analyzing the processes of economic re-construction and social re-construction in the view of the theory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This study first takes a look at the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of Ping'an Zhai. Ping'an Zhai has a traditional small-scale peasant economy in which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is by each family unit for the purpose of survival. In this village, the majority of farmer families live their lives at the edge of surviving, the working method is "survival rationality". In this kind of survival economy, the features of "the moral economy" and "the rational peasant" present at the same time. To the peasants who have been living in bad conditions for a long period, survival rather than profit maximization is the first concern. Nevertheless, they do have a sense of rationality in survival.
     Up to 1949, Ping'an Zhai existed with the same conditions as the Lu Village that FeiXiaoTong investigated, a place that modern economic influences had barely touched. Because the productivity was too low to absorb capital, ownership of the land was unlikely to expand, and so, the surplus laborers had been bound to the disperser lands. Regarding the issue of how to develop industry, China was conflicted with the western countries. Before China's semi-colonial semi-feudal status was solved politically, the industrialization of Chinas' cities was difficult to develop enough to absorb surplus laborers from rural areas. Before 1949, there was no modern industry in Longsheng County even whole Guangxi province. Ping'san Zhai economy was on the way of involution for the pressure of farmland population.
     After the establishment of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new political power reached deep to rural villages, further more, it developed around rural economies, reorganizing them through campaigns of land reformation, fixed grain production, purchase and sale quota collectivization. But in this process, the Ping'an Zhai economy involution continued due to the farmers were bound to their limited lands even more strictly, with no alternative except for farming. Ping'an Zhai economy, restrained by collectivist involvement developed slowly or even stood still for a long time.
     With the commencement of China's economic reforms and opening up to the outside world in the late 1970's, the situation began to improve. During the 1990's, new roads brought in tourists, Ping'an Zhai was taken into the great market of tourism. Tourism served as a motor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diversification to the extent that nowadays Ping'an Zhai economy has progressed, becoming less dependent on agriculture. It eventually reduces its reliance on less rewarding work and stagnant small-scale farming, moving away from traditional agriculture economy and became increasingly more modern.
     Another aspect this study has paid attention to is the social re-constructuring of Ping'an Zhai. During the late Qing and early republican era, the state brought local administration under central control and had local authorities serve the interests of the central state. Ping'an Zhai somehow experienced reconstruction of the political and social order. Previously, state power exercised in Ping'an was built on the basis of a sort of military organization, a system of "baojia" and "tuanlian". However, local power consisting of the Zhai elders "Zhailao", had somehow weakened the state power, developing into the ethical and social order.
     After the suppression of the Yao minority group uprising in 1933, the government promoted the policy of Xinzheng, "new government policy", which made a profound change in local political life. As a result of the Xinzheng, the Zhailao system lost its preeminence as the dominant power stabilizing village society. The Xinzheng was only partially successful and still depended on the cooperation of village leaders, unable to avoid what Prasenjit Duara called "state involution", but somewhat different. There was resistance by some, and other Zhailao who chose to cooperate with and formalize their status in the new government often saw their connection with and influence over the people weakened. Furthermore, the government just wanted Zhailao to complete its goal, mainly taxation, allocate levying and social custom improvement etc, but not the government principle transformation. This meant that it was hard to implement the Xinzheng and overall it failed to establish a standardized system of governance. As a result, the local power chose negative treatment to avoid the state power, or paced back and forth between the state and village while the state's benefit was in conflict with the village's, so the chain of power linking the state to the local authority was very frail.
     After 1949 when new China had been established, Chinese villages experienced an intensive process of political reconstruction. From the time of land reform to the people's commune, Chinese farmers established the new economy and social order through class struggle. By the time the people's commune was established, the state power became involved in all aspect of village social life and farmer's nearly lost all of their rights. Their daily activities were controlled by state ideology; and the independence of rural society was dispelled. From the viewpoint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tate and rural society, this meant state power has dominated the community authority. It seemed to have advanced national - construction, however, the centralization of the people's commune system which was established on the basis of direct plan economy was unable to solve the five basic problems of the national system construction, state identity, legitimacy, penetration, participation and distribution which was in crisis.
     In the 70s and 80s of the 20th century, having been through the people's commune system experiment, the central government and Chinese people profoundly realized that state power must have the inseparable relationship with society. Thus, the Ping'an village, like other villages in China, started the practice of villagers autonomy. The essence of villagers autonomy is to reconstruc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tate and local society. But, because its mechanism and organizational function were not suitable to construct a market economy, the autonomous villages had the condition of the mechanism uncoordinated and the function withered.
     This dissertation believes that the Ping'an village economic change represented one type of transformation that approaches "the market economy", away from the agricultural economy type, which might be summarized as "the Ping'an pattern". It is the creation of the Ping'an village people in modern times and the result of a traditional agricultural community docking with outsider information society. It is representative of Chinese countryside economy development,and it will play an exemplary role in exploring the modernization way for Chinese,particularly for those living in the west of China.
     Though the economy develops, the villagers autonomous mechanism laid down conditions that have caused some local social problems such as the "3.25 Event", reveals disharmony of local society, and its political significance cannot be ignored. As a case of the disharmony of Ping'an society,it is the expression of the imbalance of rights and in the final analysis,it is the result of social and institutional reconstruction not well matched with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social transformation. That is,in a time when market took the place of redistribution and became the mechanism of resource allocation,interest distribution is no longer dependent on the state ,but on the interest game in the market and society,for which the corresponding interest coordinative mechanism has not been founded or improved,as is made manifest in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diffused petty farmer and market and government.
     To fulfill economic prosperity and create harmony in nature and society,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s to have benign relations between the farmer and the market, and the farmer and the state. But to promot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farmer, the market and the state, we must raise farmers' ability and the organizational level, and integrate them into a systemic framework, making it a part of new system, and meeting the market needs. The key is to further complete the village autonomous system. To do so, we must have the creativity to cultivate and construct a professional economic organization, reconstruct village social basis, and develop the resources of village autonomous organizations. At the same time, we must establish and construct various economic professional organizations in the mold of modern and scientific democratic organizational form. We need to establish new government relations, principles and rules on the basis of advancing the rural organization, and to establish modern citizen status through powerful restriction and protection.
引文
[1]梁漱溟.河南村治学院旨趣书.见:许纪霖,编选.内圣外王之境--梁漱溟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149页.
    [2]费孝通.乡土重建.见:民国丛书·第三编(14).上海:上海书店,1948年.第152页.
    [1]费孝通.乡土重建.民国丛书,第三编(14),上海:上海书店,1948年。第9-10页.
    [2][美]吉尔伯特·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比较现代化”课题组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6-7页.温铁军.百年中国一波四折.读书,2001(3):3-11.
    [3]2000年3月,时任湖北省监利县棋盘乡党委书记的李昌平,怀着对中国共产党的赤诚之心和对农民的深切同情,直言上书当时的中华人民共平和国总理朱鎔基,痛陈“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引起高度重视,朱鎔基等中央领导动情批复,由此在当地引发一场“痛苦而尖锐的改革”,“三农”问题于是在全国范围内倍受社会各界关注。见:李昌平.我向总理说实话.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2年.
    [1]谢林.乡民经济的本质与逻辑.见:沃尔夫(Eric R.Wolf).乡民社会,张恭启译.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83年.第204-205页.
    [1]樊登、柴冠昌、李干芬,等.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脊乡壮族社会历史调查.见:广西壮族自治区编辑组,编.广西壮族社会历史调查(第一册).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84年.第69-152页.
    [2]樊登、粟冠昌、李干芬,等.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脊乡壮族社会历史调查.见:广西壮族自治区编辑组,编.广西壮族社会历史调查(第一册).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84年.第88页.
    [3]该调查成果见:李富强、朱芳武.壮族体质人类学研究.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92-305页.
    [1]费孝通.江村农民生活及其变迁.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1997年.第14页.
    [2]费孝通.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91-92页.
    [3]王铭铭.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第25-61页.
    [4]王铭铭.走在乡土上--历史人类学札记.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5页.
    [1]王铭铭.走在乡土上--历史人类学札记.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2页.
    [2]翁乃群.山野研究与走山山野--对中国社会文化人类学的反思.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3):17-23.
    [3]费孝通.江村农民生活及其变迁.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1997年.“序”第5页.
    [1]费孝通.江村农民生活及其变迁.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1997年.“序”第3页.
    [2]田汝康.芒市边民的摆.上海:商务印书馆,1946年.
    [3]林耀华.凉山夷家.上海:商务印书馆,1947年.
    [4]刘峰.民族调查通论.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6年.第233页.
    [1]诚然,改革开放之后,随着人类学在中国的恢复和发展,以社区研究法对少数民族进行凋查研究也不是绝无仅有。如胡起望、范宏贵对盘村瑶族的研究(见:胡起望、范宏贵.盘村瑶族.北京:民族出版社,1983年.),麻国庆对土默特左旗把什村蒙古族的研究(见:麻国庆.农耕蒙古族的家观念与宗教祭祀--土默特左旗把什村的传统与变迁.见:王铭铭,主编.人文世界:中国社会文化人类学年刊(第一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年.第59-80页.),彭雪芳对贵州者岩布依族村寨的研究、张晓对贵州三家寨苗族的研究、吴兴旺对云南沙锅寨白彝的研究、薛金玲对云南雾南岗干彝的研究、李富强对广西田林那善壮族的研究、纳日碧力戈对田林各烟屯瑶族的研究、李土玉对田林渭额瑶村的研究(见:翁乃群,主编.南昆八村--南昆铁路建设与沿线村落社会文化变迁.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梁永佳对云南喜洲白族的研究(见:梁永佳.地域的等级--一个大理村镇的仪式与文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褚建芳对芒市傣族村寨的研究(见:褚建芳.人神之间--云南芒市一个傣族村寨的仪式生活、经济伦理与等级秩序.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等。
    [2]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4):1.
    [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具有侮辱性的族称已被禁止使用。“猺”已改为“瑶”。费孝通在1988年江苏人民出版社重版该书时已将“花蓝猺”改为“花蓝瑶”或“花蓝瑶”(见:费孝通、王同惠.花蓝瑶社会组织.南京:江苏省人民出版社,1988年.)。本文不做更改,纯粹是为保持引文原貌,不代表笔者立场。特此声明。
    [1]王同惠.广西省象县东南乡花篮猺社会组织.广西省政府特约研究专刊.1936:ⅷ.
    [2]#12
    [3]张海洋.评“民族概念”与民族研究的可能范式.见:王铭铭,主编.人文世界:中国社会文化人类学年刊(第一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年.第213页.
    [1]张海洋.中国的多元文化与中国人的认同.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年.第17-19页.
    [2]菅志翔.国家构建中的族群身份转变--以保安族为例.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5):85-91.
    [1][美]郝瑞.再谈“民族”与“族群”--回应李绍明教授.民族研究.2002,(6):36-40.
    [2]李富强.壮族认同论.社会科学战线,2006,(1):163-167.
    [3]广西壮族自治区编辑组,编.广西壮族社会历史调查(第七册),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87年.第1-189页.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事务委员会,编.民族识别文件资料汇编(1951-2001).2001年.134-148页.
    [4]广西博物馆研究馆员郑超雄先生曾报道了田野调查的一个发现:1991年,他到广西天峨县向阳镇治安村调查,该村村民全部是壮族,自称“布越”。房东李文庄,生于1928年,在民国时期当过村长,同时又是李姓族长。清末民初,当地李姓有一部分人迁徙到贵州定居,他的叔叔一家也去了贵州,现在每年三月三清明节仍回治安村祭祖。但他们在贵州定居的族人全部被划定为布依族,而居住在广西的族人全部被划为壮族。类似这种“一家两族”的现象,在广西天峨、南丹、西林、隆林等地屡见不鲜。见:郑超雄.壮族文明起源研究.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288-289页.
    [5]《壮族简史》编写组.壮族简史.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0年.
    [6]黄现璠、黄增庆、张一民.壮族通史.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88年.张声震,主编.壮族通史.北京:民族出版社,1997年.
    [7]杨宗亮.壮族文化史.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年.
    [8]李富强.人类学视野中的壮族传统文化.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
    [9]梁庭望.壮族文化概论.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
    [1][美]费正清.美国与中国,张理京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1年.第20页.
    [2][美]明恩浦.中国乡村生活,午晴、唐军译.北京:时事出版社,1998年.第1页.
    [3][美]明恩浦.中国人德行,张梦阳、王丽娟译.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5年.第4-5页.
    [4]高延(J.J.M.de Groot,1854-1921),是荷兰籍汉学家、进化论人类学家,国内一些学者译为“德格鲁特”、“德格如特”或“高龙”,但据2005年11月3日法国学者施舟人(Kristofer Shipper)在中国人民大学所作的演讲“欧洲人类学对汉人社会的研究”(The European Anthropology of China)称,J.J.M.de Groot自己取中文名为高延,故本文称之为高延。
    [1][法]葛兰言(Marcel Granet).古代中国的节庆与歌谣,赵丙祥、张宏明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译序”.
    [2]王铭铭.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第226页.
    [3]“凤凰村”是葛学溥给所调查的村子起的一个学名。该村的真实名称是溪口村,现隶属广东省潮安县归湖镇。一些外国学者认为,葛学溥没有亲往凤凰村进行过调查,调查乃由他的学生完成,但周大鸣经调查认为不确。见:周大鸣.重访凤凰村.读书,1998,(9):68-70.
    [4]周大鸣于2006年将该书译为中文由知识产权出版社出版,译名为《华南的乡村生活——广东凤凰村的家族主义社会学研究》。
    [1][美]丹尼尔·哈里森·葛学溥.华南的乡村生活--广东凤凰村的家族主义社会学研究,周大鸣泽.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年.第2页.
    [2][美]丹尼尔·哈里森·葛学溥.华南的乡村生活--广东凤凰村的家族主义社会学研究,周大鸣译.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年.第ⅩⅢ页.
    [3][美]丹尼尔·哈里森·葛学溥.华南的乡村生活--广东凤凰村的家族主义社会学研究,周大鸣译.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年.第1页.
    [4]周大鸣.凤凰村的追踪研究.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33-38.
    [5]周大鸣.凤凰村的变迁:《华南的乡村生活》追踪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第1页.
    [1]潘乃谷.但开风气不为师--费孝通学科建设访谈.见:潘乃谷、马戎,主编.社区研究与社会发展.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53页.
    [2]林耀华.义序的宗族研究(附拜祖).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
    [3]林耀华.金翼:中国家族制度的社会学研究,庄孔韶、林宗成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
    [4]阮云星.义序:昔日“宗族乡村”的民俗节庆.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3):20-26、91.阮云星.宗族研究中的“义序”与“义序研究”中的宗族.见:庄孔韶,主编.汇聚学术情缘--林耀华先生纪念文集》,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第214-224页.蓝林友.义序与中国宗族研究范式。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44-51.
    [5]费孝通、王同惠.花篮瑶社会组织.南京:江苏省人民出版社,1988年.
    [6]费孝通.江村农民生活及其变迁.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1997年.
    [7]费孝通、张之毅.云南三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8]费孝通.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3-95页.
    [9][美]大卫·阿古什.费孝通传,董天民译.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99页.W.R.葛迪斯.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农民生活--对开弦弓村的再调查.见:费孝通.江村农民生活及其变迁.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1997年.第349-464页.
    [1]费孝通.重访江村.见:费孝通.江村农民生活及其变迁.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1997年.第227-251页.
    [2]Edmund.Leach,Social Anthropology,London and New York:Fontana.1982,p127.
    [3]费孝通.费孝通文集(第十二卷).北京:群言出版社,1999年.第45-46页.
    [1][英]莫里斯·弗里德曼.中国东南的宗族组织,刘晓春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前言”第1页.
    [2][英]莫里斯·弗里德曼.中国东南的宗族组织,刘晓春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前言”第2页.
    [3][英]莫里斯·弗里德曼.中国东南的宗族组织,刘晓春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前言”第2页.
    [1][英]莫里斯·弗里德曼.中国东南的宗族组织,刘晓春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78页.
    [2]Maurice.Freedman,A Chinese Phase in Social Anthropology,In The 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Vol.14,No.1,Mar.,1963.P.3
    [3]Maurice.Freedman,A Chinese Phase in Social Anthropology,In The 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Vol.14,No.1,Mar.,1963.Pp9-10.
    [1]Maurice.Freedman,A Chinese Phase in Social Anthropology,In The 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Vol.14,No.1,Mar.,1963.Pp1-19.
    [2][美]施坚雅,主编.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叶光庭等译.北京:中华书局,2000.“中文版序言”第9页.
    [3][美]施坚雅.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史建云、徐秀丽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40页.
    [1]王铭铭.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第135页.
    [2]王建民、张海洋、胡鸿保.中国民族学史·下卷(1950-1997).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273页.
    [3]孙庆忠.海外人类学的乡土中国研究.社会科学,2005(9):122-128.王建民、张海洋、胡鸿保.中国民族学史·下卷(1950-1997).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282页.
    [4]王建民、张海洋、胡鸿保.中国民族学史·下卷(1950-1997).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266-303页.
    [1]陈佩华(Anita Chan)、赵文词(Richard Madsen)、安戈(Jonathan Under).当代中国农村历沧桑--毛邓体制下的陈村,孙万国、杨敏如、韩建中译,香港:Oxford University Press(China)Ltd.,1996年.第1-8页.
    [1]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91-92页.
    [2]费孝通.《云南三村》序.见:费孝通、张之毅.云南三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6-7页.
    [1]费孝通.农村、小城镇、区域发展.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2):4-14.
    [2]费孝通.重读《江村经济·序言》.见:马戎、周星,主编.田野工作与文化自觉(上).北京:群肓出版社,1998年.第22页.
    [3]庄英章.汉人社会研究的若干省思.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集刊,1996,80:27-35.庄英章.历史人类学与华南区域研究--若干理论范式的建构与思考.历史人类学学刊,2005,3(1):155-169.张珣、江灿腾.当代台湾宗教研究导论.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年.第210-237、485-502页.王建民、张海洋、胡鸿保.中国民族学史·下卷(1950-1997).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287-303页.
    [1]黄应贵、叶春荣,主编.从周边看汉人的社会与文化.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1997年.
    [2][美]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王福明泽.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4年.
    [3]S.H.Potter and J.M.Potter,China' s Peasants:The Anthropology of a Revolution,Berkele1'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4]陈佩华(Anita Chan)、赵文词(Richard Madsen)、安戈(Jonathan Under).当代中国农村历沧桑--毛邓体制下的陈村,孙万国、杨敏如、韩建中译.香港:Oxford University Press(China)Ltd.,1996年.
    [5]Helen F.Siu,Agents and Victims in South China,Yale:Yale University Press.1989.
    [6]弗里曼(Edward Friedman)、毕克伟(Paul G.Pickowicz)、赛尔登(Mark Selden).中国乡村,社会主义国家,陶鹤山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7]黄树民.林村的故事:1949年后的中国农村变革,素兰、纳日碧力戈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
    [8]王铭铭.村落视野中的文化与权力:闽台三村五论.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
    [9]于建嵘.岳村政治--转型期中国乡村政治结构的变迁.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
    [1]吴毅.村治变迁中的权威与秩序--20世纪川东双村的表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
    [2]张小军.历史的人类学化和人类学的历史化--兼论被史学“抢注”的历史人类学.历史人类学学刊,2003,1(1):1-28.
    [3]陈春声.走向历史现场.见:张应强.木材之流动:清代清水江下游地区的市场、权力与社会.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第Ⅰ-Ⅶ页.
    [4]王铭铭.社区的历程--溪村汉人家族的个案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5-9页.
    [5]王铭铭.走在乡土上--历史人类学札记.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4页.
    [1]曹树基.中国村落研究的东西方对话--评王铭铭《社区的历程》.中国社会科学,1999(1):119-133.
    [2]刘朝晖.超越乡土社会:一个侨乡村落的历史文化与社会结构.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第17页.
    [3]王铭铭.社区的历程--溪村汉人家族的个案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序”第2页.
    [4]王铭铭.社区的历程--溪村汉人家族的个案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序”第3页.
    [1]王铭铭.变迁·现代性·文化思考.见:马戎、周星,主编.田野工作与文化自觉(下).北京:群言出版社,1998年.第1371页.
    [2]孙立平.社会转型:发展社会学的新议题.社会学研究,2005,(1):1-24.
    [1]张琢、马福云.发展社会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66-73页.
    [2][英]安德鲁·韦伯斯特.发展社会学,陈一筠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年.第38页.
    [1]张琢、马福云.发展社会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80-91页.
    [2]张琢、马福云.发展社会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105-116页.
    [1]郭德宏.中国现代社会转型研究评述.安徽史学,2003,(1):87-91.
    [2]郑杭生.社会转型论及其在中国的表现--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探索的梳理和回顾之二.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5):62-73.
    [1]胡瑞琴、俞祖华.近代中国社会转型问题研究综述.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6,(3):57-64.
    [2]郭德宏.中国现代社会转型研究评述.安徽史学,2003,(1):87-91.
    [3]郑杭生.中国社会的巨大变化与中国社会学的坚实发展--以社会运行论、社会转型论、学科本士论和社会互构论为例.江苏社会科学,2004,(5):46-52.
    [1]郑杭生,主编.当代中国农村社会转型的实证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3-53页.
    [2]孙占元.中国近代化问题研究述评.史学理论研究,2000,(4):131.
    [3]王雅林.社会转型理论的再构和创新发展.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44-49.
    [1]王道勇.现代性延展与社会转型--从概念体系角度考察社会转犁论与社会互构论的统合性.学习与实践,2007,(2):109-115.
    [2]孙立平.断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
    [3]孙立平.失衡--断裂社会的运作逻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
    [4]孙立平.博弈--断裂社会的利益冲突与和谐.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5]郭于华.转型社会学的新议程--孙立平“社会断裂三步曲”的社会学述评.社会学研究,2006,(6):195-211.
    [6]孙立平.转型与断裂: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Ⅰ-Ⅳ页.
    [1][美]埃里克·沃尔夫.欧洲与没有历史的人民,赵丙祥、刘传珠、杨玉静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第26-27页.
    [1][美]埃里克·沃尔夫.欧洲与没有历史的人民,赵丙祥、刘传珠、杨玉静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第450页.
    [2][美]沃尔夫.乡民社会,张恭启译.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83年.第3-4页.
    [3][美]沃尔夫.乡民社会,张恭启译.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83年.第12页.
    [4][美]沃尔夫.乡民社会,张恭启译.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83年.第190页.
    [5][美]沃尔夫.乡民社会,张恭启译.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83年.第192页.
    [6][美]沃尔夫.乡民社会,张恭启译.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83年.第193页.
    [1][美]埃里克·沃尔夫.欧洲与没有历史的人民,赵丙祥、刘传珠、杨玉静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第453页.
    [2][美]马歇尔·萨林斯.资本主义的宇宙观--“世界体系”中的泛太平洋地区,赵丙祥译.见:王铭铭,主编.人文世界:中国社会文化人类学年刊(第一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年.第82-83页.
    [1][美]马歇尔·萨林斯.资本主义的宇宙观--“世界体系”中的泛太平洋地区,赵丙祥译.见:王铭铭,主编.中国社会文化人类学年刊(第一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年.第83-84页.
    [2]王铭铭.变迁·现代性·文化思考.见:马戎、周星,主编.田野工作与文化自觉(下).北京:群言出版社,1998年.第1371页.
    [1][英]厄内斯特·盖尔纳.民族与民族主义,韩红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第48页.
    [2][英]厄内斯特·盖尔纳.民族与民族主义,韩红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第51页.
    [3]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238-243页.
    [4][英]安东尼·吉登斯.民族-国家与暴力,胡宗泽、赵力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第1-6页.
    [1][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赵旭东、方文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第16页.
    [2]文军.承传与创新:现代性、全球化与社会学理论的变革.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53-54页.
    [3][英]安东尼·吉登斯.民族-国家与暴力,胡宗泽、赵力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第1-212页.
    [4]徐永志、戴巍.政治—社会史:深化史学研究的新路径.史学月刊,2007,(1):117-122.
    [5][美]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王福明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页.
    [1]新型现代性是一个与旧式现代性相对应的概念,是对现代性概念内涵和外延的积极拓展。旧式现代性是指那种以征服自然、控制资源为中心,社会与自然不协调、个人与社会不和谐,自然和社会付出双重代价的现代性。新型现代性是指那种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双盛,人和社会双赢,两者关系协调和谐的现代性。目前,旧式现代性的负面后果日益显著,旧式现代性已深陷危机之中,人类正由旧式现代性向新型现代性转变。这是不可抗拒的世界潮流。(参见:郑杭生.新型现代性及其在中国的前景.学术月刊,2006,(2):21-24.)
    [1]克利福德·格尔兹.文化的解释,纳日碧力戈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3-39页.
    [2]庄孔韶,主编.人类学通论.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522页.
    [3]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民族调查中,调查组已将其中大部分碑刻收集整理,发表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编辑组.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碑文、契约资料集.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87年.
    [1]樊登、粟冠昌、李干芬,等。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脊乡壮族社会历史调查.见:广西壮族自治区编辑组.广西壮族社会历史调查(第一册).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84年.第69-152页.
    [2]汪宁生.文化人类学调查--正确认识社会的方法.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年.第8页.
    [3]黄钰.龙脊壮族社会文化调查.广西民族研究,1990,(3):86-93.
    [4][日]塚田誠之.壮族社会史研究--明清時代を中心としこ.吹田市:国立民族学博物馆,2000年.
    [5][日]塚田誠之.壮族文化史研究--明代以降を中心としこ.东京:(株)第一书房,2000年.
    [1]郭立新.亲属称谓、婚姻与继嗣:以桂北龙脊壮族为例.见:魏捷兹,编.云贵高原的关系称谓--“云贵高原的亲属与经济”计划第一年度期末报告会议论文集.1999年.第73-105页.
    [2]郭立新.清晰与模糊:龙脊壮族十八世纪至二十世纪中叶土地制度研究.见:“云贵高原的亲属与经济”第二次学术讨论会论文,南宁:2000年.
    [3]郭立新.界限与共享:龙脊壮族社会空间模式分析.见:周建新、黄兴球,主编.首届中国与东南亚民族论坛论文集.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第75-85页.
    [4]郭立新.打造生命:龙脊壮族竖房活动分析.广西民族研究,2004,(1):36-42.
    [5]郭立新.荣耀的背后:龙脊壮族丧葬仪式分析.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1):57-61.
    [6]郭立新.天上人间--广西龙胜龙脊壮族文化考察札记.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
    [1]黄润柏.试论壮族农民的职业分化--龙胜金竹寨壮族生活方式变迁个案研究之一.广西民族研究,2002,(1):43-47.
    [2]黄润柏.壮族乡村家庭消费结构的变迁--广西龙胜金竹寨壮族生活方式变迁研究之二.广西民族研究,2002,(2):25-31.
    [3]黄润柏.壮族婚姻家庭生活方式的变迁--龙胜金竹寨壮族生活方式变迁研究之三.广西民族研究,2002,(3):62-66.
    [4]宋涛等.传统裂变与现代超越--西部大开发与西南少数民族生活方式变革问题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年.第289-314页.
    [5]成官文、王敦球、秦立功,等.广西龙脊梯田景区生态旅游开发的生态环境保护.桂林工学院学报,2002,(1):94-98.
    [6]杨树喆、吴建冰、杨艺,等.龙脊壮族旅游景区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考察研究.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03,(5):76-85.
    [7]廖国一.龙胜少数民族民俗风情旅游景点开发与管理现状的调查研究.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41-43、48.
    [8]徐赣丽.广西龙脊地区旅游开发中民俗文化的价值化.广西民族研究,2005,(2):195-201.
    [9]钟泓.基于社区的旅游管理模式实证研究--以桂林龙脊梯田景区为例.集团经济研究,.2005,(8):131-132.
    [10]梁钟荣.龙脊梯田景区家庭旅馆发展对策研究.零陵学院学报,2005,(3):49-51.
    [11]吴忠军、叶晔.民族社区旅游利益分配与居民参与有效性探讨--以桂林龙胜龙脊梯田景区平安寨为例.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3):51-55.
    [1]黄海珠.民族旅游多元利益主体非和谐因素探讨--以广西龙胜平安村为例.广西社会科学,2006(10):68-71.
    [2]唐晓云、吴忠军.农村社区生态旅游开发的居民满意度及其影响--以广西桂林龙脊平安寨为例.经济地理,2006,(5):879-883.
    [3]吴忠军.民俗文化与民俗旅游.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1年.
    [4]徐赣丽.民俗旅游与民族文化变迁--桂北壮瑶三村考察.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年.
    [5]钟福民.礼物交换与人际互动--广西龙脊壮族的馈赠礼俗考察.广西社会科学,2006.(1):95-98.
    [1]周诚之.龙胜厅志.道光丙午季夏刊好古堂藏版,中华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影印本,第1-2页。
    [1]龙胜县志编纂委员会.龙胜县志.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2年.第1-2页.
    [2]广西省政府民政厅.民国二十二年度广西各县概况·龙胜县.南宁:南宁大成印书馆,1934年.第8页.
    [3]此类数据未注明出处者,源于笔者在县档案馆或统计局查阅的资料。下同。
    [1]广西省政府民政厅.民国二十二年度广西各县概况·龙胜县.南宁:南宁大成印书馆,1934年.第7页.
    [1]苏建灵.明清时期壮族历史研究.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3年.第22-24页.
    [2]《马城寨宗支》见本文附录1,其中文字可能有一些文句不通或意义不明之处,为了保持资料原始性,原文照录。--笔者注。
    [1]广西壮族自治区编辑组.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碑文、契约资料集.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87年.第204-205页.
    [2]《龙脊乡廖氏家谱》原文见本文附录2。
    [1]郭立新.天上人间--广西龙胜龙脊壮族文化考察札记.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42页.
    [2]黄钰.龙脊壮族社会文化调查.广西民族研究,1990,(3):86.
    [3]郭立新.天上人间--广西龙胜龙脊壮族文化考察札记.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42页.
    [1]广西壮族自治区编辑组.广西壮族社会历史调查(第一册).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84年.第74页.
    [2]齐治平.桂海虞衡志校补.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84年.第41页.
    [1]龙胜各族自治县民族局《龙胜红瑶》编委会.龙胜红瑶.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2年.第5页.
    [2]广西壮族自治区编辑组.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碑文、契约资料集.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87年.第155页.
    [1]广西壮族自治区编辑组.广西壮族社会历史调查(第一册).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84年.第100页.
    [2][日]塚田誠之.壮族社会史研究--明清時代を中心としこ.吹田市:国立民族学博物馆,2000年.第120-123页.
    [1]广西壮族自治区编辑组.广西壮族社会历史调查(第一册).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84年.第100-101页.
    [1]广西壮族自治区编辑组.广西壮族社会历史调查(第一册).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84年.第138页.
    [2][美]施坚雅.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史建云、徐秀丽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45-46页.
    [3][美]施坚雅.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史建云、徐秀丽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40页.
    [1][美]施坚雅.中国农村的市场利社会结构,史建云、徐秀丽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50页.
    [2]广西省政府民政厅.民国二十二年度广西各县概况·龙胜县.南宁:南宁大成印书馆,1934年.第17页.
    [3]广西壮族自治区编辑组.广西壮族社会历史调查(第一册).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84年.第88-91页.
    [4]钟文典.广西近代圩镇研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
    [1][美]施坚雅.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史建云、徐秀丽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44-45页.
    [2]据1949年后的统计,和平圩镇的壮族人口多于汉族,这可能与新中国的民族政策有关。追溯历史,当地居民主要是来自广东和湖南的汉人。
    [1]Pierre Bourdieu,Outline of a Theory of Practice,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8.Pp97-108.
    [2]李富强.华南地区原始农业的起源.农业考古,1990,(2):84-95.梁庭望.壮族文化概论.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21-144页.覃尚文、陈国清.壮族科学技术史.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第1-6页.
    [1](清)谢法.广西省义宁县志.据清道光元年抄本影印,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5年.第226-227页.
    [1]“客布”是当地人对在市场购买的外来布的称呼。近代以来,洋布和在国内大城市生产的机织布充斥广西大小圩镇。见:钟文典.广西近代圩镇研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0-11页.
    [1]广西壮族自治区编辑组.广西壮族社会历史调查(第一册).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84年.第132页.
    [1]“村落社区内源结构”乃张佩国提出的一个术语,指源于特定自然-社会生态环境的社区结构。张佩国是在修正此前日本学者旗田巍所谓“村落共同体”和美国学者黄宗智所谓“村庄内生结构”的基础上提出此一概念的。他认为,“村落共同体”的概念只反映了村落社区统合性的一面,不能完全涵盖村落社区结构的全部内容;“村庄内生结构”容易使人误以为村落社区结构是在先验的封闭条件下生成的。故而值得修正。参见:张佩国.地权分配农家经济·村落社区——1900-1945年的山东农村.济南:齐鲁书社,2000年.,第185页.
    [1][日]塚田誠之.壮族文化史研究--明代以降を中心としこ.东京:(株)第一书房,2000年.第223-271页.
    [1]丘振声.壮族图腾考.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360-361页.
    [1][美]克利福德·格尔兹.文化的解释,纳日碧力戈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430页.
    [2][美]克利福德·格尔兹.文化的解释,纳日碧力戈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433页.
    [1]广西壮族自治区编辑组.广西壮族社会历史调查(第一册).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84年.第136-137页.
    [2]郭立新.天上人间--广西龙胜龙脊壮族文化考察札记.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78页.
    [3]布告“添丁会”成立事宜的石碑至今矗立在龙脊平段寨旁。碑文见本文附录4。
    [1]“家屋”概念实际上解决了人类学的一个难题。按照列维-斯特劳斯的理论,任何一个社会单位都希望保持自己的纯洁性、团结和延续性。所以,最好是自己内部通婚,但是因为乱伦禁忌,必须有外人进来帮助繁衍,这便产生了矛盾。列维-斯特劳斯认为,“家屋”作为一个很具体、很形象而又具有包容性质的东西,解决了这个问题。(参阅:蒋斌.亲属与社会组织.见:周星、王铭铭,主编.社会文化人类学讲演集(上).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356-368页.)
    [1]广西壮族自治区编辑组.广西壮族社会历史调查(第一册).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84年.第107-109页.
    [1]农冠品、曹廷伟.壮族民间故事选.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3-7页.
    [1]广西壮族自治区编辑组.广西壮族社会历史调查(第一册).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84年.第102-111页.
    [1][美]詹姆斯·C·斯科特.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程立显、刘建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第1页.
    [2]据推算,清代,龙胜河谷地区水稻产量上等田亩产约324斤,中等田亩产约288斤,下等田亩产约258斤,畸下等田亩产约216斤,平均亩产约271.5斤。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水稻亩产约295斤。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水稻亩产约320斤。(见:龙胜县志编纂委员会.龙胜县志.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2年.第137页.)。平安梯田的水稻亩产应低于上述产量。
    [3]广西壮族自治区编辑组.广西壮族社会历史调查(第一册).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84年.第76页.
    [4]薛暮桥、刘端生.一九三四年广西农村经济概况调查报告.见:陈翰笙、薛暮桥、冯和法,编.解放前的中国农村(第三辑).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89年.第606-625页.
    [1]周源和.清代人口研究.中国社会科学,1982,(2):161-188.
    [2]广西壮族自治区编辑组.广西壮族社会历史调查(第一册).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84年.第148页.
    [1]周诚之.龙胜厅志.道光丙午季夏刊好古堂藏版,中华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影印本.第26页.
    [2]广西壮族自治区编辑组.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碑文、契约资料集.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87年.第155页.
    [3]广西壮族自治区编辑组.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碑文、契约资料集.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87年.第154-155页.
    [1][美]詹姆斯·C·斯科特.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程立显、刘建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第6页.
    [2]当地分租比例一般是:佃耕水田者四六分成,田主得六成,佃户得四成;佃耕旱田者平均分成,即田主和佃户各得收成的二分之一。不论是水田还是旱地,佃户若无谷种可由田主出,到收成时每10把禾先抽1把抵谷种,余下的才按比例分成。为防止佃户瞒骗产量,收成前,佃户要预先通知田主,以便田主派人参加收割。
    [1]郭于华.“道义经济”还是“理性小农”:重读农民学经典论题.读书,2002,(5):104-110.
    [2]秦晖.当代农民研究中的“恰亚诺夫主义”.见:A.恰亚诺大.农民经济组织,萧正洪译.北京:中央编泽出版社,1996年.第12-13页.
    [3][俄]A.恰亚诺大.农民经济组织,萧正洪泽.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年.第53页。
    [4][美]黄宗智.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5页.
    [1]广西壮族自治区编辑组.广西壮族社会历史调查(第一册)。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84年.第79-80页.
    [2]傅筑夫.中国社会经济史(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577页.
    [3]戴乐旺.理性与道德之间:近代赣闽边民间借贷与乡村社会经济发展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3年.第44页。
    [4]广西壮族自治区编辑组.广西壮族社会历史调查(第一册).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84年.第148页.
    [1]黄平.当代中国农民寻求非农活动之根源初探.见:刘青峰、关小春,编.90年代中国农村状况:机会与困境.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3-25页.
    [1][美]黄宗智.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167页.
    [2]张琢、马福云.发展社会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80-116页.
    [3]费孝通.江村农民生活及其变迁.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1997年.第14页.
    [4]费孝通,江村农民生活及其变迁.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1997年.第212页.
    [1]费孝通、张之毅.云南三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185页.
    [2]平安寨纺织业衰落和造纸业兴起大概都是在20世纪初。广西手工业在外国资本主义侵入之后,有的衰落,有的兴盛,其原因是由于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以沿海、沿河地区为重心,他们不愿意在广西兴办企业,其剥削方式始终以商品输出为主,所以洋货的大量进口,既破坏了某些手工业部门,又可能刺激某些手工业的发展(参见:钟文典.广西近代圩镇研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1-12页)。
    [3]广西壮族自治区编辑组.广西壮族社会历史调查(第一册).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84年.第78页.
    [1]薛暮桥、刘端生.一九三四年广西农村经济概况调查报告.见:陈翰笙、薛暮桥、冯和法,编.解放前的中国农村(第三辑).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89年.第606-625页.
    [2]费孝通、张之毅.云南三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185页.
    [3]费孝通、张之毅.云南三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186页.
    [4]费孝通、张之毅.云南三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205页.
    [1]李炳东.广西当代经济史.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5-6页.
    [2]刘世定、邱泽奇.“内卷化”概念辨析.社会学研究,2004,(5):96-110.
    凌鹏.围绕“内卷化”的讨论--一次新的范式转型.开放时代,2006,(5):141-147.
    甘满堂.社会学的“内卷化”理论与城市农民工问题.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33-38.
    [3][日]竹村卓二.瑶族的历史和文化--华南、东南亚山地民族的社会人类学研究,金少萍、朱桂昌译.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年.第38、68-72页.
    [4]张小军.理解中国乡村内卷化的机制.二十一世纪,1998,45:150-159.
    [5][美]黄宗智.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美]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
    [1]广西壮族自治区编辑组.广西壮族社会历史调查(第一册).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84年.第72页.
    [1]广西壮族自治区编辑组.广西壮族社会历史调查(第一册).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84年.第78-79页.
    [2]广西壮族自治区编辑组.广西壮族社会历史调查(第一册).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84年.第79页
    [3]广西壮族自治区编辑组.广西壮族社会历史调查(第一册).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84年.第88-91页.
    [1][日]栗本慎一郎.经济人类学,王名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49页.
    [1]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十八册(一九四九年一月至九月).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第585页.
    [2]刘国新,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长编·卷一(1949-1956).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55页.
    [3]刘少奇.刘少奇选集(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30页.
    [1]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广西通志·农业志.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44-45页.
    [2]粟新民.中南民族地区第一个土地改革试点--广西龙胜县里骆试点.见:政协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委员会学习文史资料委员会,编.龙胜文史资料(第七辑).1993年.第95-110页.谭文经.龙胜县土地改革试点工作情况.见:政协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委员会学习文史资料委员会,编.龙胜文史资料(第七辑).1993年.第111-136页.林志远.参加土改试点工作的一些回忆.见:政协广西龙肚各族自治县委员会学习文史资料委员会,编.龙胜文史资料(第七辑).1993年.第136-154页.
    [1]张小军.阳村土改中的阶级划分与象征资本.见:黄宗智,主编.中国乡村研究(第二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105页.
    [2]所谓“中间不动两头平”原则,即坚持不动中农土地,只将地主所有土地、富农出租、佃进的土地拿来与贫雇农均分。此原则由邓子恢提出,在解放区成功实践后,得到中国共产党的重视和采纳,对解放区和解放后的土改产生了很大影响(参见:苏俊才.邓子恢“中间不动两头平”土地分配原则述评.党史研究与教学,2002,(6):31-37.)。
    [3]张乐天.告别理想--人民公社制度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49页.
    [1]龙胜县志编纂委员会.龙胜县志.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2年.第131页。
    [2]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广西通志·农业志.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49-50页.
    [1]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广西通志·农业志.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50-51页.
    [1]张乐天.告别理想--人民公社制度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56-57页.
    [1][美]施坚雅.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史建云、徐秀丽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167页.
    [2]张乐天.告别理想--人民公社制度研究.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4页.
    [1]毛泽东.《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的按语.见:毛泽东选集(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第229页.
    [2]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中国共产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13页.
    [3]周晓虹.1951-1958:中国农业集体化的动力--国家与社会关系视野下的社会动员.中国研究,2005,(1):27.
    [4]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顺.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第358页.
    [5]江红英.试析土改后农村经济的发展趋势及道路选择.中共党史研究,2001,(6):56.
    [1]胡隆镁、刘显才.六十年代初期广西龙胜包产到户述评.党史研究与教学,1989,(5):42-50.
    [2]周晓虹.1951-1958:中国农业集体化的动力--国家与社会关系视野下的社会动员.中国研究,2005,(1):22-43.
    [1]秦晖.传统十论--本土社会的制度、文化及其变革.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95-321页.
    [2][美]詹姆斯·C·斯科特.弱者的武器,郑广怀、张敏、何江穗泽.南京:译林出版社,2007年.郭于华.“弱者的武器”与“隐藏的文本”:研究农民反抗的底层视角.读书,2002,(7):11-18.郭于华.再读斯科特:关于农民反抗的日常方式.中国图书评论,2007,(8):53-55.
    [3]温铁军.三农问题与世纪反思.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第26页.
    [1]龙胜县志编纂委员会.龙胜县志.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2年.第323页.
    [1]黄宗智.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16页.
    [1]吕新雨.“民工潮”的问题意识.读书,2003,(10):52-61.
    [2]黄宗智.制度化了的“半工半耕”过密型农业(上).读书,2006,(2):30-37.
    黄宗智.制度化了的“半工半耕”过密型农业(下).读书,2006,(3):72-80.
    [1]田里.现代旅游学导论.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6页.
    [2]徐万邦、祁庆富.中国少数民族文化通论.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376页.
    [3]彭兆荣.“体验差异”:民族志旅游与人类学知识.见:杨慧等,主编.旅游、人类学与中国社会.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43页.
    [4]田里.现代旅游学导论.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51页.
    [5]甘雪春、杨雪清、杨雪梅,等.知识经济条件下民族地区的旅游产业定位与条件支撑--以云南丽江为例.思想战线,2000,(2):13.
    [6]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世界文化报告--文化的多样性、冲突与多元共存(2000),关世杰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364页.
    [1]田里.现代旅游学导论.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37页.
    [2]徐万邦、祁庆富.中国少数民族文化通论.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377页.
    [3]田里.现代旅游学导论.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43页.
    [4]徐万邦、祁庆富.中国少数民族文化通论.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382页.
    [5]连玉明.中国数字黄皮书.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3年.第219页.
    [6]李竹青.西藏经济的发展与对策.北京:民族出版社,1990年.第259页.
    [7]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经济司、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编.中国民族统计-1992.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3年.第200页.
    [8]刘世锦、冯飞.1999中国产业发展跟踪研究报告.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219-221页.
    [9]连玉明.中国数字黄皮书.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3年.第220页.
    [1][法]布迪厄.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布尔迪厄访谈录,包亚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89页.
    [2]黄应贵.农村社会的崩溃?当代台湾农村新发展的启示.见:赵旭东,编.乡土中国研究的新视野--国际社会学论坛暨社会学系十年庆论文集.北京: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社会学系,2005年.第28-35页.
    [1][德]韦伯.中国的宗教宗教与世界,康乐、简惠美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46-150页.
    [2]费孝通.中国绅士,惠海鸣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45-56页.
    张静.基层政权--乡村制度诸问题.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8-30页.
    [3]朱宇.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中叶中国乡村治理结构的历史考察.政治学研究,2005,(1):68-77.
    [1]王先明、常书红.晚清保甲制的历史演变与乡村权力结构--国家与社会在乡村社会控制中的关系变化.史学月刊,2000,(5):132-133.
    [2]广西壮族自治区编辑组.广西壮族社会历史调查(第一册).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84年.第92页.
    [3]王先明、常书红.晚清保甲制的历史演变与乡村权力结构--国家与社会在乡村社会控制中的关系变化.史学月刊,2000,(5):130-138.
    [1]广西壮族自治区编辑组.广西壮族社会历史调查(第一册).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84年.第92页.
    [2]广西壮族自治区编辑组.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碑文、契约资料集.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87年.第181-182页.
    [1]广西壮族自治区编辑组.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碑文、契约资料集.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87年.第180页.
    [1]广西壮族自治区编辑组.广西壮族社会历史调查(第一册).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84年.第107-110页.
    [2]广西壮族自治区编辑组.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碑文、契约资料集.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87年.第154-155页.
    [1]广西壮族自治区编辑组.广西壮族社会历史调查(第一册).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84年.第105页.
    [2]广西壮族自治区编辑组.广西壮族社会历史调查(第一册).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84年.第105页.
    [1]广西壮族自治区编辑组.广西壮族社会历史调查(第一册).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84年.第106页.
    [2]广西壮族自治区编辑组.广西壮族社会历史调查(第一册).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84年.第93页.
    [3]广西壮族自治区编辑组.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碑文、契约资料集.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87年.第155页.
    [4]广西壮族自治区编辑组.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碑文、契约资料集.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87年.第155页.
    [1]广西壮族自治区编辑组.广西壮族社会历史调查(第一册).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84年.第95页.
    [2]广西壮族自治区编辑组.广西壮族社会历史调查(第一册).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84年.第99页.
    [1]广西壮族自治区编辑组.广西壮族社会历史调查(第一册).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84年.第98页.
    [2]广西壮族自治区编辑组.广西壮族社会历史调查(第一册).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84年.第101页.
    [3][日]塚田誠之.壮族社会史研究--明清時代を中心としこ.吹田市:国立民族学博物馆,2000年.第129-130页。
    [1]龙胜县志编纂委员会.龙胜县志.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2年.第499页.
    [2]广西壮族自治区编辑组.广西壮族社会历史调查(第一册).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84年.第99-100页.
    [1]广西壮族自治区编辑组.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碑文、契约资料集.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87年.第203页.
    [1]钟文典,主编.广西通史(第三卷).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79-280页。
    [2]广西壮族自治区编辑组.广西壮族社会历史调查(第一册).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84年.第125页.
    [1]广西壮族自治区编辑组.广西壮族社会历史调查(第一册).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84年.第117-119页.陈维刚、苏良辉.龙胜瑶民起义.见:政协龙胜各族自治县委员会,编印.龙胜文史(第四辑).1989年.第64-79页.
    [2]有关千福年运动,请参阅:陈国强,主编.简明文化人类学词典.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28页.
    [3]陈维刚、苏良辉.龙胜瑶民起义.见:政协龙胜各族自治县委员会,编印.龙胜文史(第四辑).1989年.第64-79页.
    [4]广西壮族自治区编辑组.广西壮族社会历史调查(第一册).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84年.第119页.
    [5]陈维刚、苏良辉.龙胜瑶民起义.见:政协龙胜各族自治县委员会,编印.龙胜文史(第四辑).1989年.第64-79页.
    [6]谭云开、潘宝昌.民国时期龙胜县政始末见闻.见:政协龙胜各族自治县委员会,编印.龙胜文史(第二辑).1986年.第1-15页.
    [1]费孝通.中国绅士,惠海鸣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52-53页.
    [1]邱昌渭.广西县政.桂林:桂林文化供应社,1941年.第81页.
    [2]邱昌渭.广西县政.桂林:桂林文化供应社,1941年.第77页.
    [3]谭肇毅.评三十年代新桂系的乡村建设.学术论坛,1998,(1):97-100.
    [4]钟文典,主编.广西通史(第三卷).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29页.
    [5]广西壮族自治区编辑组.广西壮族社会历史调查(第一册).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84年.第92页.
    [6]广西壮族自治区编辑组.广西壮族社会历史调查(第一册).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84年.第120页.
    [1]许继中.新桂系乡村建设研究(1931-19450):[硕士学位论文].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第12-13、31页.
    [2][美]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王福明泽.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53页.
    [1]费孝通.中国绅士,惠海鸣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54-55页.
    [2]许继中.新桂系乡村建设研究(1931-19450):[硕士学位论文].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第33-34页.
    [3][美]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王福明泽.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35页.
    [4]廖康英.侯会庭生平事迹.见:政协龙胜各族自治县委员会,编印.龙胜文史(第四辑).1989年.第89-92页.
    [1]广西省政府十年建设编纂委员会.桂政纪实(民国廿一年至民国三十年)上册.1941年.第466页.
    [2]广西省政府十年建设编纂委员会.桂政纪实(民国廿一年至民国三十年)上册.1941年.第467页.
    [1]珠江.抗战中的广西农村.申报,1938年3月16日至3月19日.
    [2]廖康英.侯会庭生平事迹.见:政协龙肚各族自治县委员会,编印.龙胜文史(第四辑).1989年.第89-92页.
    [3]廖康英.侯会庭生平事迹.见:政协龙胜各族自治县委员会,编印.龙胜文史(第四辑).1989年.第89-92页.
    [1]杜赞奇借用格尔茨(Clifford Geertz)用于描述爪哇农业的“内卷化”概念来说明20世纪前半期中国国家政权的扩张及其现代化过程.他认为,国家政权的扩张应建立在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否则其扩张便会成为吉尔茨所描述的那种“内卷化”.国家政权内卷化在财政方面的最充分表现是,国家财政每增加一分,都伴随着非正式机构收入的增加,而国家对这些机构缺乏控制力.换句话说,内卷化的国家政权无能力建立有效的官僚机构从而取缔非正式机构的贪污中饱.更广泛地说,国家政权内卷化是指国家机构不是靠提高旧有或新增机构的效益,而是靠复制或扩大旧有的国家与社会关系--如中国旧有的赢利型经纪体制--来扩大其行政职能.20世纪当中国政权依赖经纪制来扩大其控制力时,这不仅使旧的经纪层扩大,而且使经纪制深入到社会的最底层--村庄.(参见:[美]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王福明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66-67页.)
    [1]广西壮族自治区编辑组.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碑文、契约资料集.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87年.第196-197页.
    [1][美]韩丁.翻身--中国一个村庄的革命纪实,韩惊等译.北京:北京出版社,1980年.第6页.
    [2]张佩国.质疑近代中国乡村史的概念化书写.见: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复旦大学中外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编.近代中国的乡村社会.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222-254页.
    陶鹤山.范式创新与终极关怀--评《中国乡村,社会主义国家》一书.见: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复旦大学中外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编.近代中国的乡村社会》.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367-378页.
    [3]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见: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7页.
    [1]周晓虹.传统与变迁:江浙农民的社会心理及其近代以来的嬗变.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第158页.
    [1]所谓“三长”指一个队长和两个副队长;所谓“五员”指会计员、出纳员、保管员、记分员、验收员.
    [2]曹树基.国家与农民的两次蜜月.读书,2002,(7):21.
    [1]吴毅.村治变迁中的权威与秩序.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91页.
    [2][英]安东尼·吉登斯.民族-国家与暴力,胡宗泽、赵力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节店,1998年.第63页.
    [1][英]安尔尼·古登斯.民族-国家与暴力,胡宗泽、赵力涛译.北京:生活·渎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第71页.
    [2][英]安东尼·古登斯.民族-国家与暴力,胡宗泽、赵力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第264页.
    [3][英]厄内斯特·盖尔纳.民族与民族主义,韩红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第11-51页.
    [4]郭正林.中国农村权力结构.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153-155页.
    [1]张静.现代公共规则与乡村社会.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第47-48页.
    [1]张静.基层政权--乡村制度诸问题.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33-46页.
    [2]弗里曼(Edward Friedman)、毕克伟(Paul G.Pickowicz)、赛尔登(Mark Selden).中国乡村,社会主义国家,陶鹤山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第371-372页.
    [3]董国礼.政权内卷化及其影响下的农业经济绩效.学海,2001,(1):132-135.
    [1]吴淼.决裂——新农村的国家建构:江汉平原中兴镇的实践表述(1949-1978).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278页.
    [2][美]詹姆斯·C.斯科特.国家的视角:那些试图改善人类状况的项目是如何失败的,王晓毅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6页.
    [3]张乐天.告别理想——人民公社制度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339页.
    [4]徐勇.乡村治理与中国政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3-13页.
    [5]周振超.农民社区自治组织产生与发展的政治社会学分析.安阳工学院学报,2005,(4).55-58.
    [1]王沪宁.当代中国村落家族文化--对中国社会现代化的一项探索.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42页.
    [2]王沪宁.当代中国村落家族文化--对中国社会现代化的一项探索.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42页.
    [1]孙立平.转型与断裂: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55页.
    [1]申端锋.二十世纪中国乡村治理的逻辑:一个导论.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103-109.
    [2]周振超.农民社区自治组织产生与发展的政治社会学分析.安阳工学院学报,2005,(4):55-58.
    [3]徐勇.中国农村村民自治.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3页.
    [1]徐勇.村民自治的成长:行政放权与社会发育--1990年代后期以来中国村民自治发展进程的反思.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3.
    [2]王晓毅.村庄的建构与解构.三农中国,2006,(2):110-127.
    [1]王晓毅.村庄的建构与解构.三农中国,2006,(2):121.
    [2]徐勇.村干部的双重角色:代理人与当家人.见:刘青峰、关小春,编.90年代中国农村状况:机会与困境.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53-166页.
    [3]李军、朱新山.“翻译者”模式与村治实践.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南京市行政学院学报,2005,(1):45-49.
    [4]黄天柱.治理视野中的乡村政治:走向合作之路.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2,(1):70-73.
    [1]费孝通.“三级两跳”中的文化思考.读书,2001,(4):3-9.
    [2]李富强.让文化成为资本--中国西部民族文化资本化运营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年.第85-100页.
    [1]费孝通.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9页.
    [2]贺雪峰.新乡土中国--转型期乡村社会调查笔记.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4页.
    [3]李远行.乡土中国城市中国--当代中国现代化路径选择刍议.三农中国,2004,(2):79-85.
    [4]阎周秦、程华.论农村土地所有权的平稳转移.社会科学研究,2003,(3):35.
    [5]李远行.乡土中国城市中国--当代中国现代化路径选择刍议.三农中国,2004,(2):79-85
    [1]温铁军.两个没有看见和两个支持体系.三农中国,2007,(1):3-11.
    [2]黄宗智.制度化了的“半工半耕”过密型农业(下).读书,2006,(3):76.
    [3]韩德强.评“三农问题”上的若干主张.三农中国,2004,(1):64-65.
    [4]周大鸣.现代都市人类学.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219页.
    [1][法]H.孟德拉斯(Henri Mendras).农民的终结,李培林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1页.
    [2]李培林.村落的终结--羊城村的故事.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1页.
    [3]李培林.《农民的终结》中文版再版译者前言.见:[法]H.孟德拉斯(Henri Mendras).农民的终结,李培林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6-7页.
    [1]李培林.《农民的终结》中文版再版泽者前言.见:[法]H.孟德拉斯(Henri Mendras).农民的终结,李培林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2页.
    [2][法]H.孟德拉斯(Henri Mendras).农民的终结,李培林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276-282页.
    [1]温铁军.新农村建设新在哪里?.决策与信息,2006,(4):32-33.
    [2]郑杭生.新型现代性及其在中国的前景.学术月刊,2006,(2):21-24.
    [1]黄宗智.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11-12页.
    [2]波拉尼(K.Polanyi)在与阿伦斯伯格(C.M.Arensberg)和皮尔逊(H.W.Pearson)于1957年共同编撰的《早期帝国的贸易与市场》(Trade and Market in the Early Empires)所提出的观点.转引自:陈庆德.经济人类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84页.
    [1]贺雪峰.乡村治理与秩序--村治研究论集.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45-247页.
    [1]潘维.农民与市场:中国基层政权与乡镇企业.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
    [2]张于牧.重读集体主义.读书,2006,(11):74-77.
    [1]孙立平.超越简单线性思维的发展视角.三农中国,2007,(1):24-31.
    [2]李昌平.我向百姓说实话.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4年.第41页.
    [1]李亦园.人类的视野.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年.第148-156页.
    [1]杨善华、赵力涛.中国农村社会转型中社区秩序的重建:制度背景下的“农产-社区”互动结构考察.见: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中国社会学(第三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42-159页.
    [1]潘维.农民与市场:中国基层政权与乡镇企业.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375-376页.
    [1]潘维.论村民自治的形式.三农中国,2006,(2):5-17.
    [2]仝志辉等.农村民间组织与中国农村发展:来自个案的经验.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272-273页.
    [3]转引自:梁漱溟.河南村治学院旨趣书.见:许纪霖,编选.内圣外王之境--梁漱溟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153页.
    [4]梁漱溟.梁漱溟全集(第五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231-232页.
    [1]林毅夫.再论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37页.
    [2]李昌平.我向百姓说实话.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4年.第73-74页.
    [3]朱新山.乡村社会结构变动与组织重构.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00页.
    [1]孙立平.以社会重建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社会学研究,2007,(2):175-180.
    [2]梁漱溟.河南村治学院旨趣书 见:许纪霖,编选.内圣外王之境--梁漱溟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153页.
    [3]梁漱溟.河南村治学院旨趣书 见:许纪霖,编选.内圣外王之境--梁漱溟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153页.
    [4]侯保疆.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轨迹及其特点.农村经济,2007,(3):123-126页.
    [1]高文.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步入快车道.农民日报,2008年1月3日.第005版.
    [2]蒋秋、黄光曦、梁雄明.我区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健康发展.[广西农网]2007年10月9日.
    [3]王道勇、郧彦辉.农民市民化:传统超越与社会资本转型.甘肃社会科学,2005,(4):9-13.
    [4]黄宗智.制度化了的“半工半耕”过密型农业(下).读书,2006,(3):72-80.
    [1][美]罗伯特·A.达尔.多元主义民主的困境--自治与控制,周军华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7页.
    [2]梁漱溟.河南村治学院旨趣:见.见:许纪霖,编选.内圣外王之境--梁漱溟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155页.
    [3][德]斐迪南·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纯粹社会学的基本概念,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52-57页.
    [1]李培林、苏国勋等.和谐社会构建与西方社会学社会建设理论.社会,2005.(6):3-4.
    [2]李培林、苏国勋等.和谐社会构建与西方社会学社会建设理论.社会,2005,(6):2-3.
    [3]赵泉民·政府·合作社.乡村社会--国民政府农村合作运动研究.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年.第379-380页.
    [1]张静.现代公共规则与乡村社会.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第133-137页.
    [1]梁漱溟.河南村治学院旨趣书.见:许纪霖,编选.内圣外王之境--梁漱溟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149-157页.
    [2]费孝通.乡土重建.见:民国丛书·第三编(14).上海:上海书店,1948年.
    [3][美]吉尔伯特·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比较现代化”课题组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
    [4]温铁军.百年中国,一波四折.读书,2001(3):3-11.
    [5]李昌平.我向总理说实话.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2年.
    [6]谢林.乡民经济的本质与逻辑.见:沃尔夫.乡民社会,张恭启译.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83年.第163-205页.
    [7]樊登、粟冠昌、李干芬,等.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脊乡壮族社会历史调查.见:广西壮族自治区编辑组,编.广西壮族社会历史调查(第一册).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84年.第69-152页.
    [8]李富强、朱芳武.壮族体质人类学研究.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
    [9]费孝通.江村农民生活及其变迁.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1997年.
    [10]费孝通.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11]王铭铭.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
    [12]王铭铭.走在乡土上--历史人类学札记.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13]翁乃群.山野研究与走出山野--对中国社会文化人类学的反思.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3):17-23.
    [14]田汝康.芒市边民的摆.上海:商务印书馆,1946年.
    [15]林耀华.凉山夷家.上海:商务印书馆,1947年.
    [16]刘峰.民族调查通论.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6年.
    [17]胡起望、范宏贵.盘村瑶族.北京:民族出版社,1983年.
    [18]麻国庆.农耕蒙古族的家观念与宗教祭祀--土默特左旗把什村的传统与变迁.见:王铭铭,主编.人文世界:中国社会文化人类学年刊(第一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年.第59-80页.
    [19]翁乃群,主编.南昆八村--南昆铁路建设与沿线村落社会文化变迁.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
    [20]梁永佳.地域的等级--一个大理村镇的仪式与文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21]褚建芳.入神之间--云南芒市一个傣族村寨的仪式生活、经济伦理与等级秩序.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22]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4):1-19页.
    [23]费孝通、王同惠.花篮瑶社会组织.南京:江苏省人民出版社,1988年.
    [24]王同惠.广西省象县东南乡花篮猺社会组织.广西省政府特约研究专刊,1936年.
    [25]#12
    [26]黄应贵、叶春荣,主编.从周边看汉人的社会与文化--王崧兴先生纪念论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1997年.
    [27]张海洋.评“民族概念”与民族研究的可能范式.见:王铭铭,主编.人文世界:中国社会文化人类学年刊(第一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年.第204-219页.
    [28]张海洋.中国的多元文化与中国人的认同.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年.
    [29]营志翔.国家构建中的族群身份转变--以保安族为例.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5):85-91.
    [30][美]郝瑞.再谈“民族”与“族群”--回应李绍明教授.民族研究,2002,(6);36-40.
    [31]李富强.壮族认同论.社会科学战线,2006,(1):163-167.
    [32]广西壮族自治区编辑组.广西壮族社会历史调查(第七册).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87年.
    [33]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事务委员会,编.民族识别文件资料汇编(1951-2001).2001年.
    [34]郑超雄.壮族文明起源研究.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
    [35]《壮族简史》编写组.壮族简史.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0年.
    [36]黄现墦、黄增庆、张一民.壮族通史.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88年.
    [37]张声震.壮族通史.北京:民族出版社,1997年.
    [38]杨宗亮.壮族文化史.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年.
    [39]李富强.人类学视野中的壮族传统文化.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
    [40]梁庭望.壮族文化概论.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
    [41][美]费正清.美国与中国,张理京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1年.
    [42][美]明恩浦.中国乡村生活,午晴、唐军译.北京:时事出版社,1998年.
    [43][美]明恩浦.中国人德行,张梦阳、王丽娟译.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5年.
    [44][法]葛兰言(Marcel Granet).古代中国的节庆与歌谣,赵丙祥、张宏明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45]周大鸣.重访凤凰村.读书,1998,(9):68-70.
    [46][美]丹尼尔·哈里森·葛学溥.华南的乡村生活--广东凤凰村的家族主义社会学研究,周大鸣译.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年.
    [47]周大鸣.凤凰村的追踪研究.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33-38.
    [48]周大鸣.凤凰村的变迁:《华南的乡村生活》追踪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
    [49]潘乃谷.但开风气不为师--费孝通学科建设访谈.见:潘乃谷、马戎, 主编.《社区研究与社会发展》.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37-70页.
    [50]林耀华.义序的宗族研究(附拜祖).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
    [51]林耀华.金翼:中国家族制度的社会学研究,庄孔韶、林宗成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
    [52]阮云星.义序:昔日“宗族乡村”的民俗节庆.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3):20-26、91.
    [53]阮云星.宗族研究中的“义序”与“义序研究”中的宗族.见:庄孔韶,主编.汇聚学术情缘--林耀华先生纪念文集.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第214-224页.
    [54]蓝林友.义序与中国宗族研究范式.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44-51.
    [55]费孝通、张之毅.云南三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56][美]大卫·阿古什.费孝通传,董天民译.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
    [57][澳]W.R.葛迪斯.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农民生活--对开弦弓村的再调查.见:费孝通.江村农民生活及其变迁.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1997年.第349-464页.
    [58]费孝通.重访江村.见:费孝通.江村农民生活及其变迁.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1997年.第227-251页.
    [59]Edmund.Leach,Social Anthropology,London and New York:Fontana.1982.
    [60]费孝通.费孝通文集(第十二卷).北京:群言出版社,1999年.
    [61][英]莫里斯·弗里德曼.中国东南的宗族组织,刘晓春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62]Maurice.Freedman,A Chinese Phase in Social Anthropology,In The 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Vol.14,No.1,Mar.,1963.Pp1-19.
    [63][美]施坚雅,主编.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叶光庭等译.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
    [64][美]施坚雅.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史建云、徐秀丽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65]孙庆忠.海外人类学的乡土中国研究.社会科学,2005,(9):122-128.
    [66]王建民、张海洋、胡鸿保.中国民族学史·下卷(1950-1997).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
    [67]陈佩华(Anita Chan)、赵文词(Richard Madsen)、安戈(Jonathan Under).当代中国农村历沧桑--毛邓体制下的陈村,孙万国、杨敏如、韩建中译.香港:Oxford University Press(China)Ltd.,1996年.
    [68]费孝通.重读《江村经济·序言》.见:马戎、周星,主编.田野工作与文化自觉(上).北京:群言出版社,1998年.第1-37页.
    [69]费孝通.农村、小城镇、区域发展.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2):4-14.
    [70]庄英章.汉人社会研究的若干省思.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集刊,1996,80:27-35.
    [71]庄英章.历史人类学与华南区域研究--若干理论范式的建构与思考.历史人类学学刊,2005,3(1):155-169.
    [72]张珣、江灿腾.当代台湾宗教研究导论.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年.
    [73][美]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王福明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4年.
    [74]S.H.Potter and J.M.Potter,China' s Peasants:The Anthropology of a Revolution,Berkele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75]Helen F.Siu,Agents and Victims in South China,Yale:Yale University Press.1989.
    [76]弗里曼(Edward Friedman)、毕克伟(Paul G.Pickowicz)、赛尔登(Mark Selden).中国乡村,社会主义国家,陶鹤山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77]黄树民.林村的故事:1949年后的中国农村变革,素兰、纳日碧力戈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
    [78]王铭铭.村落视野中的文化与权力:闽台三村五论.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
    [79]于建嵘.岳村政治--转型期中国乡村政治结构的变迁.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
    [80]吴毅.村治变迁中的权威与秩序--20世纪川东双村的表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
    [81]陈春声.走向历史现场.见:张应强.木材之流动:清代清水江下游地区的市场、权力与社会.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第Ⅰ-Ⅶ页.
    [82]张小军.历史的人类学化和人类学的历史化--兼论被史学“抢注”的历史人类学.历史人类学学刊,2003,1(1):1-28.
    [83]王铭铭.社区的历程--溪村汉人家族的个案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
    [84]曹树基.中国村落研究的东西方对话--评王铭铭《社区的历程》.中国社会科学,1999,(1):119-133.
    [85]刘朝晖.超越乡土社会:一个侨乡村落的历史文化与社会结构.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
    [86]孙立平.社会转型:发展社会学的新议题.社会学研究,2005,(1):1-24.
    [87]张琢、马福云.发展社会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
    [88][英]安德鲁·韦伯斯特.发展社会学,陈一筠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年.
    [89]郭德宏.中国现代社会转型研究评述.安徽史学,2003,(1):87-91.
    [90]郑杭生.社会转型论及其在中国的表现--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探索的梳理和回顾之二.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5):62-73.
    [91]胡瑞琴、俞祖华.近代中国社会转型问题研究综述.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6,(3):57-64.
    [92]郑杭生.中国社会的巨大变化与中国社会学的坚实发展--以社会运行论、社会转型论、学科本土论和社会互构论为例.江苏社会科学,2004,(5): 46-52.
    [93]郑杭生,主编.当代中国农村社会转型的实证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
    [94]孙占元.中国近代化问题研究述评.史学理论研究,2000,(4):124-134.
    [95]王雅林.社会转型理论的再构和创新发展.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44-49.
    [96]王道勇.现代性延展与社会转型--从概念体系角度考察社会转型论与社会互构论的统合性.学习与实践,2007,(2):109-115.
    [97]孙立平.断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
    [98]孙立平.失衡--断裂社会的运作逻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
    [99]孙立平.博弈--断裂社会的利益冲突与和谐.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100]郭于华.转型社会学的新议程--孙立平“社会断裂三步曲”的社会学述评.社会学研究,2006,(6):195-211.
    [101]孙立平.转型与断裂: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
    [102][美]埃里克·沃尔夫.欧洲与没有历史的人民,赵丙祥、刘传珠、杨玉静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
    [103][美]沃尔夫(Eric R.Wolf).乡民社会,张恭启译.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83年.
    [104][美]马歇尔·萨林斯.资本主义的宇宙观--“世界体系”中的泛太平洋地区,赵丙祥译.见:王铭铭,主编.人文世界:中国社会文化人类学年刊(第一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年.第81-133页.
    [105]王铭铭.变迁·现代性·文化思考(下).见:马戎、周星,主编.田野工作与文化自觉.北京:群言出版社,1998年.第1357-1383页.
    [106][英]厄内斯特·盖尔纳.民族与民族主义,韩红译.北京:中央编译 出版社,2002年.
    [107]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
    [108][英]安东尼·吉登斯.民族-国家与暴力,胡宗泽、赵力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
    [109][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赵旭东、方文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
    [110]文军.承传与创新:现代性、全球化与社会学理论的变革.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111]徐永志、戴巍.政治-社会史:深化史学研究的新路径.史学月刊,2007,(1):117-122.
    [112]郑杭生.新型现代性及其在中国的前景.学术月刊,2006,(2):21-24.
    [113][美]克利福德·格尔兹.文化的解释,纳日碧力戈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114]庄孔韶.人类学通论.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
    [115]广西壮族自治区编辑组.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碑文、契约资料集.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87年.
    [116]汪宁生.文化人类学调查--正确认识社会的方法.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年.
    [117]黄钰.龙脊壮族社会文化调查.广西民族研究,1990,(3):86-93.
    [118][日]塚田誠之.壮族社会史研究--明清時代を中心として.吹田市:国立民族学博物馆,2000年.
    [119][日]塚田誠之.壮族文化史研究--明代以降を中心上として.东京:(株)第一书房,2000年.
    [120]郭立新.亲属称谓、婚姻与继嗣:以桂北龙脊壮族为例.见:魏捷兹,编.云贵高原的关系称谓--“云贵高原的亲属与经济”计划第一年度期木报告会议论文集.1999年.第73-105页.
    [121]郭立新.清晰与模糊:龙脊壮族十八世纪至二十世纪中叶土地制度研究.见:“云贵高原的亲属与经济”第二次学术讨论会论文.南宁:2000年.
    [122]郭立新.界限与共享:龙脊壮族社会空间模式分析.见:周建新、黄兴球,主编.首届中国与东南亚民族论坛论文集.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第75-85页.
    [123]郭立新.打造生命:龙脊壮族竖房活动分析.广西民族研究,2004,(1):36-42.
    [124]郭立新.荣耀的背后:龙脊壮族丧葬仪式分析.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1):57-61.
    [125]郭立新.天上人间--广西龙胜龙脊壮族文化考察札记.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
    [126]黄润柏.试论壮族农民的职业分化--龙胜金竹寨壮族生活方式变迁个案研究之一.广西民族研究,2002,(1):43-47.
    [127]黄润柏.壮族乡村家庭消费结构的变迁--广西龙胜金竹寨壮族生活方式变迁研究之二.广西民族研究,2002,(2):25-31.
    [128]黄润柏.壮族婚姻家庭生活方式的变迁--龙胜余竹寨壮族生活方式变迁研究之三.广西民族研究,2002,(3):62-66.
    [129]宋涛,等.传统裂变与现代超越--西部大开发与西南少数民族生活方式变革问题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年.
    [130]成官文、王敦球、秦立功,等.广西龙脊梯田景区生态旅游开发的生态环境保护.桂林工学院学报,2002,(1):94-98.
    [131]杨树喆、吴建冰、杨艺,等.龙脊壮族旅游景区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考察研究.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03,(5):76-85.
    [132]廖国一.龙胜少数民族民俗风情旅游景点开发与管理现状的调查研究.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41-43、48.
    [133]徐赣丽.广西龙脊地区旅游开发中民俗文化的价值化.广西民族研究,2005,(2):195-201页.
    [134]钟泓.基于社区的旅游管理模式实证研究--以桂林龙脊梯田景区为例.集团经济研究,2005,(8):131-132.
    [135]梁钟荣.龙脊梯田景区家庭旅馆发展对策研究.零陵学院学报,2005,(3):49-51.
    [136]吴忠军、叶哗.民族社区旅游利益分配与居民参与有效性探讨--以桂林龙胜龙脊梯田景区平安寨为例.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3):51-55.
    [137]黄海珠.民族旅游多元利益主体非和谐因素探讨--以广西龙胜平安村为例.广西社会科学,2006,(10):68-71.
    [138]唐晓云、吴忠军.农村社区生态旅游开发的居民满意度及其影响--以广西桂林龙脊平安寨为例.经济地理,2006,(5):879-883.
    [139]吴忠军.民俗文化与民俗旅游.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1年.
    [140]徐赣丽.民俗旅游与民族文化变迁--桂北壮瑶三村考察.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年.
    [141]钟福民.礼物交换与人际互动--广西龙脊壮族的馈赠礼俗考察.广西社会科学,2006,(1):95-98.
    [142]周诚之.龙胜厅志.道光丙午季夏刊好古堂藏版,中华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影印本.
    [143]龙胜县志编纂委员会.龙胜县志.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2年.
    [144]广西省政府民政厅.民国二十二年度广西各县概况·龙胜县.南宁:南宁大成印书馆,1934年.
    [145]苏建灵.明清时期壮族历史研究.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3年.
    [146]广西壮族自治区编辑组.广西壮族社会历史调查(第一册).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84年.
    [147]齐治平.桂海虞衡志校补.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84年.
    [148]龙胜各族自治县民族局《龙胜红瑶》编委会.龙胜红瑶.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2年.
    [149]《壮族百科辞典》编纂委员会.壮族百科辞典.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
    [150]欧阳若修、周作秋、黄绍清,等.壮族文学史(第一册).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
    [151]刘锡蕃.岭表纪蛮.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年.
    [152]钟文典.广西近代圩镇研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
    [153]Pierre Bourdieu,Outline of a Theory of Practice,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8.
    [154]李富强.华南地区原始农业的起源.农业考古,1990,(2):84-95.
    [155]覃尚文、陈国清.壮族科学技术史.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
    [156](清)谢沄.广西省义宁县志.掘清道光元年抄本影印,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5年.
    [157]张佩国.地权分配·农家经济·村落社区--1900-1945年的山东农村.济南:齐鲁书社,2000年.
    [158]丘振声.壮族图腾考.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
    [159]蒋斌.亲属与社会组织.见:周星、王铭铭,主编.社会文化人类学讲演集(上).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356-368页.
    [160]农冠品、曹廷伟.壮族民间故事选.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
    [161][美]詹姆斯·C·斯科特.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程立显、刘建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
    [162]薛暮桥、刘端生.一九三四年广西农村经济概况调查报告.见:陈翰笙、薛暮桥、冯和法,编.解放前的中国农村(第三辑).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89年.第606-625页.
    [163]周源和.清代人口研究.中国社会科学,1982,(2):161-188.
    [164]郭于华.“道义经济”还是“理性小农”:重读农民学经典论题.读书,2002,(5):104-110.
    [165]秦晖.当代农民研究中的“恰亚诺夫主义”.见:[俄]A.恰亚诺夫.农民经济组织,萧正洪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年.第1-25页.
    [166][俄]A.恰亚诺夫.农民经济组织,萧正洪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年.
    [167][美]黄宗智.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
    [168]傅筑夫.中国社会经济史(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
    [169]戴乐旺.理性与道德之间:近代赣闽边民间借贷与乡村社会经济发展 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3年.
    [170]黄平.当代中国农民寻求非农活动之根源初探.见:刘青峰、关小春,编.90年代中国农村状况:机会与困境.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3-25页.
    [171]李炳东.广西当代经济史.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
    [172]刘世定、邱泽奇.“内卷化”概念辨析.社会学研究,2004,(5):96-110.
    [173]凌鹏.围绕“内卷化”的讨论--一次新的范式转型.开放时代,2006,(5):141-147.
    [174]甘满堂.社会学的“内卷化”理论与城市农民工问题.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33-38.
    [175][日]竹村卓二.瑶族的历史和文化--华南、东南巫山地民族的社会人类学研究,金少萍、朱桂昌译.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年.
    [176]张小军.理解中国乡村内卷化的机制.二十一世纪,1998,45:150-159.
    [177][日]栗本慎一郎.经济人类学,王名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
    [178]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十八册(一九四九年一月至九月).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
    [179]刘国新,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长编·卷一(1949-1956).广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
    [180]刘少奇.刘少奇选集(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
    [181]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广西通志·农业志.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
    [182]粟新民.中南民族地区第一个土地改革试点--广西龙胜县里骆试点.见:政协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委员会学习文史资料委员会,编.龙胜文史资料(第七辑).1993年.第95-110页.
    [183]谭文经.龙胜县土地改革试点工作情况.见:政协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委员会学习文史资料委员会,编.龙胜文史资料(第七辑).1993年.第111-136页.
    [184]林志远.参加土改试点工作的一些回忆.见:政协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委员会学习文史资料委员会,编.龙胜文史资料(第七辑).1993年.第136-154页.
    [185]张小军.阳村土改中的阶级划分与象征资本.见:黄宗智,主编.中国乡村研究(第二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96-132页.
    [186]苏俊才.邓子恢“中间不动两头平”土地分配原则述评.党史研究与教学,2002,(6):31-37.
    [187]张乐天.告别理想--人民公社制度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188]毛泽东.《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的按语.见:毛泽东选集(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第225-259页.
    [189]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中国共产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
    [190]周晓虹.1951-1958:中国农业集体化的动力--国家与社会关系视野下的社会动员.中国研究,2005,(1):第22-43.
    [191]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
    [192]江红英.试析土改后农村经济的发展趋势及道路选择.中共党史研究,2001,(6):54-59、84.
    [193]胡隆镁、刘显才.六十年代初期广西龙胜包产到户述评.党史研究与教学,1989,(5):42-50.
    [194]秦晖.传统十论--本土社会的制度、文化及其变革.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
    [195][美]詹姆斯·C·斯科特.弱者的武器,郑广怀、张敏、何江穗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7年.
    [196]郭于华.“弱者的武器”与“隐藏的文本”:研究农民反抗的底层视角.读书,2002,(7):11-18.
    [197]郭于华.再读斯科特:关于农民反抗的日常方式.中国图书评论,2007,(8):53-55.
    [198]温铁军.三农问题与世纪反思.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
    [199]吕新雨.“民工潮”的问题意识.读书,2003,(10):52-61.
    [200]黄宗智.制度化了的“半工半耕”过密型农业(上).读书,2006,(2):30-37.
    [201]黄宗智.制度化了的“半工半耕”过密型农业(下).读书,2006,(3):72-80.
    [202]田里.现代旅游学导论.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4年.
    [203]徐万邦、祁庆富.中国少数民族文化通论.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6年.
    [204]彭兆荣.“体验差异”:民族志旅游与人类学知识.见:杨慧等,主编.旅游、人类学与中国社会.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33-146页.
    [205]甘雪春、杨雪清、杨雪梅,等.知识经济条件下民族地区的旅游产业定位与条件支撑--以云南丽江为例.思想战线,2000,(2):12-16.
    [206]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世界文化报告--文化的多样性、冲突与多元共存(2000),关世杰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207]连玉明.中国数字黄皮书.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3年.
    [208]李竹青.西藏经济的发展与对策.北京:民族出版社年,1990年.
    [209]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经济司、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编.中国民族统计-1992.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3年.
    [210]刘世锦、冯飞.1999中国产业发展跟踪研究报告.北京:经济科学出
    版社,2000年.
    [211][法]布迪厄.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布尔迪厄访谈录,包亚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
    [212]黄应贵.农村社会的崩溃?当代台湾农村新发展的启示.见:赵旭东,编.乡土中国研究的新视野--国际社会学论坛暨社会学系十年庆论文集.北京: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社会学系,2005年.第28-35页.
    [213][德]韦伯.中国的宗教宗教与世界,康乐、简惠美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214]费孝通.中国绅士,惠海鸣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215]张静.基层政权--乡村制度诸问题.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
    [216]朱宇.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中叶中国乡村治理结构的历史考察.政治学研究,2005,(1):68-77.
    [217]王先明、常书红.晚清保甲制的历史演变与乡村权力结构--国家与社会在乡村社会控制中的关系变化.史学月刊,2000,(5):130-138.
    [218]钟文典,主编.广西通史(第三卷).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
    [219]陈维刚、苏良辉.龙胜瑶民起义.见:政协龙胜各族自治县委员会,编印.龙胜文史(第四辑),1989年.第64-79页.
    [220]陈国强,主编.简明文化人类学词典.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
    [221]谭云开、潘宝昌.民国时期龙胜县政始末见闻.见:政协龙胜各族自治县委员会,编印.龙胜文史(第二辑).1986年.第1-15页.
    [222]邱昌渭.广西县政.桂林:桂林文化供应社,1941年.
    [223]谭肇毅.评三十年代新桂系的乡村建设.学术论坛,1998,(1):97-100.
    [224]许中继.新桂系乡村建设研究(1931-1945):[硕士学位论文],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225]廖康英.侯会庭生平事迹.见:政协龙胜各族自治县委员会,编印.龙胜文史(第四辑).1989年.第89-92页.
    [226]广西省政府十年建设编纂委员会.桂政纪实(民国廿一年至民国三十年)上册.1941年.
    [227]珠江.抗战中的广西农村.申报,1938年3月16日至3月19日.
    [228][美]韩丁.翻身--中国一个村庄的革命纪实,韩惊等译.北京:北京出版社,1980年.
    [229]张佩国.质疑近代中国乡村史的概念化书写.见: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复旦大学中外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编.近代中国的乡村社会.上海:上海古籍 出版社,2005年.第222-254页.
    [230]陶鹤山:《范式创新与终极关怀--评<中国乡村,社会主义国家>一书》,见: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复旦大学中外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编.近代中国的乡村社会.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367-378页.
    [231]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见: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2-44页.
    [232]周晓虹.传统与变迁:江浙农民的社会心理及其近代以来的嬗变.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
    [233]曹树基.国家与农民的两次蜜月.读书,2002,(7):19-22.
    [234]郭正林.中国农村权力结构.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235]张静.现代公共规则与乡村社会.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
    [236]董国礼.政权内卷化及其影响下的农业经济绩效.学海,2001,(1):132-135.
    [237]吴淼.决裂--新农村的国家建构:江汉平原中兴镇的实践表述(1949-1978).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238][美]詹姆斯·C.斯科特.国家的视角:那些试图改善人类状况的项目是如何失败的,王晓毅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
    [239]徐勇.乡村治理与中国政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240]周振超.农民社区自治组织产生与发展的政治社会学分析.安阳工学院学报,2005,(4):55-58.
    [241]王沪宁.当代中国村落家族文化--对中国社会现代化的一项探索.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
    [242]申端锋.二十世纪中国乡村治理的逻辑:一个导论.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103-109.
    [243]徐勇.中国农村村民自治.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244]徐勇.村民自治的成长:行政放权与社会发育--1990年代后期以来中国村民自治发展进程的反思.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2-8.
    [245]王晓毅.村庄的建构与解构.三农中国,2006,(2):110-127.
    [246]徐勇.村干部的双重角色:代理人与当家人.见:刘青峰、关小春, 编.90年代中国农村状况:机会与困境.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53-166页.
    [247]李军、朱新山.“翻译者”模式与村治实践.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南京市行政学院学报,2005,(1):45-49.
    [248]黄天柱.治理视野中的乡村政治:走向合作之路.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2,(1):70-73.
    [249]费孝通.“三级两跳”中的文化思考》.读书,2001,(4):3-9.
    [250]李富强.让文化成为资本--中国西部民族文化资本化运营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年.
    [251]贺雪峰.新乡土中国--转型期乡村社会调查笔记.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252]李远行.乡土中国城市中国--当代中国现代化路径选择刍议.三农中国,2004,(2):79-85.
    [253]阎周秦、程华.论农村土地所有权的平稳转移.社会科学研究,2003,(3):34-37.
    [254]温铁军.两个没有看见和两个支持体系.三农中国,2007,(1):3-11.
    [255]韩德强.评“三农问题”上的若干主张.三农中国.2004,(1):58-66.
    [256]周大鸣.现代都市人类学.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7年.
    [257][法]H.孟德拉斯(Henri Mendras).农民的终结,李培林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258]李培林.村落的终结--羊城村的故事.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259]温铁军.新农村建设新在哪里7.决策与信息,2006,(4):32-33.
    [260]陈庆德.经济人类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
    [261]贺雪峰.乡村治理与秩序--村治研究论集.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262]潘维.农民与市场:中国基层政权与乡镇企业.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
    [263]张于牧.重读集体主义.读书,2006,(11):74-77.
    [264]孙立平.超越简单线性思维的发展视角.三农中国,2007,(1):24-31.
    [265]李昌平.我向百姓说实话.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4年.
    [266]李亦园.人类的视野.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年.
    [267]杨善华、赵力涛.中国农村社会转型中社区秩序的重建:制度背景下的“农产-社区”互动结构考察.见: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编.中国社会学(第三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42-159页.
    [268]潘维.论村民自治的形式.三农中国,2006,(2):5-17.
    [269]仝志辉等.农村民间组织与中国农村发展:来自个案的经验.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270]梁漱溟.梁漱溟全集(第五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
    [271]林毅夫.再论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272]朱新山.乡村社会结构变动与组织重构.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4年.
    [273]孙立平.以社会重建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社会学研究,2007,(2):175-18.
    [274]侯保疆.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轨迹及其特点.农村经济,2007,(3):123-126.
    [275]高文.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步入快车道.农民日报,2008年1月3日.第005版.
    [276]蒋秋、黄光曦、梁雄明.我区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健康发展.[广西农网]2007年10月9日.
    [277]王道勇、郧彦辉.农民市民化:传统超越与社会资本转型.甘肃社会科学,2005,(4):9-13.
    [278][美]罗伯特·A.达尔.多元主义民主的困境--自治与控制,周军华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
    [279][德]斐迪南·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纯粹社会学的基本概念,林荣 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
    [280]李培林、苏国勋,等.和谐社会构建与西方社会学社会建设理论.社会,2005,(6):1-22.
    [281]赵泉民.政府·合作社·乡村社会--国民政府农村合作运动研究.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