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旗人文化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旗人文化具有包容性,表现为同化力、融合力、延续力和凝聚力等方面。在近代,作为北京文化核心的旗人文化曾与北方游牧文化、中原农耕文化交融互补,在文化多样性中不断发展到新的层面。旗人文化与北京城在300多年间互相作用,一方面造就了北京旗人文化的变迁,另一方面充实了多元一体的北京文化。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也是中华文明的首要渊薮和首善之区。作为中华古国北半部核心性的都会城市,北京是历史上各民族不同质地文化互相折冲、会融的一处重要焦点。清朝在北京建都近三个世纪,其间,这里成了满洲民族首要的聚居地。为了进取中原,满族统治者曾将东北地区的八旗人口倾巢驱使进关。为巩固大一统的清帝国,京师被辟为满族的大本营,实行了旗民分城居住之策。虽然历经种种变化,八旗在内城的基本居住区划直到亡清之际无大变化。一代代的旗人,将北京作为家乡来爱戴,“京师即故乡”观念在他们中间根深蒂固。历经了十多代人的繁衍生息,他们已然成了北京城里的“土著”。京旗满族有浓重的恋京情结。旗人的文化活动带有很强的传承性。他们的先祖经历过较长的无文字过程,一代又一代用口耳相传的原始的文化承袭方式来接续民族的精神血脉。这在他们的民族生存和传统维系中间,至为重要。在日常生活世界的“家族相似性”是显而易见的,具体体现在日常生产方式、居住、服饰、婚葬习俗、信仰与观念等诸方面。这些自在的文化特质或文化要素构成了旗人文化的基本内核或规定性。
     北京旗人文化实际上是旗人文化的重要载体和表现形式,通过连通八方的京城文化舞台,借助京师八旗的人才辈出,将富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性的文化不断提升,不断发展。清代是旗人文化大幅度变迁的历史时期。旗人文化与民人文化共生,相互濡染,不断鞣杂。八旗制度把旗人限定在职业军人的人生轨道里,严禁务农、做工和经商。在世代承袭的框架里,下层旗人吃着每况愈下的“铁杆庄稼”,为了逃避烦恼和忧愁,普遍出现了追求艺术情趣的倾向,以找寻心灵慰藉。在这上面,他们肯花大力气,渐渐演变成嗜好艺术的族群。生活的“艺术化”倾向几近脱缰野马,花鸟鱼虫与琴棋书画都可并肩为伍,一方面扩展了旗人文化内涵,另一方面把原本饱含尚武精魂的旗人群体改造成了京城文化集聚体。八旗制度笼罩下的旗人们,群体性的文化艺术倾向已然在日常生活中崭露头角。而玩味语言、“撇京腔”,也成了他们的人生癖好。京味儿文学,是旗人对北京文化贡献良多的再一个方面。八旗作家在研习汉族文人的创作道路上,没有盲目模仿处处照搬,而是创造性地标示出旗人文学的个性风采。北京的传统表演艺术,尤其是京剧和曲艺,也跟旗人的广泛参与关系密切。
     1911年的辛亥革命结束了清朝统治,也为社会带来了根本性的变迁。旗人们挣脱了八旗制度的捆绑,断绝了当兵吃饷的经济来源,必须改行自食其力。先前颇有艺术修养的某些旗人变先前的艺术爱好为谋生手段,成为专业艺人。不同阶层的旗人从业者,摩肩接踵地进入了文化艺术界。无论是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旗人后裔在转换为满族身份后,执著于高雅艺术和世俗娱乐,不断将旗人文化的内核与时代发展紧密相连,高度关注社会需求,引领文化时尚。诸多旗人后裔根据对旗人文化的记忆,为大众娱乐创造更有价值的内容,寻找更广阔的表演舞台,同时帮助现代北京人找寻自己的文化之根。旗人的常态生活习俗,亦给北京文化深度浸染。受早期信奉萨满教的影响,旗人讲礼仪,注礼貌,亲宗族而重血亲,尊重长辈,崇敬先人,友爱亲朋,世代相传的观念也构建了老北京人的基础价值观和信仰。易言之,北京文化中间至今存留的各类优长、缺失,也是可以通过对照满族文化这面镜子来予以深入检视。北京旗人文化在300多年的发展变化过程,逐渐形成了京旗文化圈,充分体现文化变迁中的涵化现象。
     虽然旗人作为一个政治特权群体已经消亡,但是旗人文化还是通过调整,存活于北京地区。植根于北京文化的北京旗人文化,在社会主义的新中国,尤其是在改革开放后的今天,更是在推动当今文化产业方面发挥着作用。旗人文化作为民族文化的一朵奇葩,有利于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共存,同时对处于全球化时代中的中国具有多项助益。在全球化的世界,发掘民族文化的精华,才能实现有效国际文化传播,提升国家形象,促进“美丽中国、和谐世界”的目标实现。
The inclusive Bannerman culture has assimilatory power, fusion power, continuity and cohesion. In modern times, as the core of Beijing culture, it has integrated northern nomadic culture, the Central Plains farming culture, improving the cultural diversity after interaction with Beijing city in the past300years. Meanwhile, it has brought a lot of input for Beijing city, enriching the content of Beijing local culture. Beijing, the capital of China, is the primary hotbed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and frontline of Chinese culture movement. As the core of north China and an historical metropolis, Beijing is an important focus for different cultures and various ethnic groups to meet and exchange culture. Qing emperor set up the dynasty in Beijing, leading the bannermen to live there for nearly three centuries. The Eight Bannermen, mainly from Northeast China helped the emperor to conquer whole China with a series of military victories. In order to consolidate the unity of the Qing Empire, bannermen made Beijing as the Manchu's stronghold by implementing a living policy which drove all Han citizens out of Beijing. Thus, only the bannermen occupied and reshaped the inner city. After changes and revolutions, bannermen have regarded Beijing as their hometown, finding them deeply rooted in the city. After more than10generations, they have already become Beijing's "indigenous" people. Manchu deeply love Beijing. As a result, Beijing means more than an ancient city or bits and pieces of memory, but a home garden filled with love and soul. Bannermen'cultural activities encouraged the strong heritage from their ancestors even after a longer period. The word-of-mouth heritag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to continue the spirit of the nation bloodline, helping their national survival and maintaining traditions. Based on Manchu cultural memory, a lot of Manchu descent have created more value for mass entertainment content, seeking a wider stage to help the modern Beijing people look for their cultural root.
     Beijing Manchu culture is an important carrier and manifestation of the Manchu culture, based on the capital culture stage, encouraged by the talented bannermen. In this way, it is filled with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local uniqueness, which continuously upgrade and develop. In the Qing Dynasty, Manchu culture witnessed great changes. Bannerman culture and civilian culture coexisted in Beijing, making mutual influence, leading to hybridity and transmutation. The Eight Banners system made a strict framework for bannermen generation by generation without exception. Not allowed to take part in work, farming and business, bannermen offspring had to eat with the "iron rice bowl". In order to avoid the tragedy of life, they tended to pursue art, finding a temporary comfort and balance. They are more inclined to spend great efforts to gradually develop the artistic hobby. Arts in life are everywhere within Eight Banners, driving bannermen to be more enthusiastic in speaking interesting language and writing novels with some taste originated from their own national literary style. They helped to foster Beijing's traditional performing arts, such as Beijing opera and folk arts. All their efforts have transformed Beijing into the capital of a multi-culture.
     The1911Revolution ended the rule of the Qing Dynasty, as well as the Banner system. Therefore, Manchu society had to face fundamental changes. Escaping from the Eight Banners system bundle, bannermen were also cut off the economic sources from the central government. They had to feed themselves with some quite artistic accomplishment as a means of livelihood, later becoming professional artists. A lot of bannermen crowded into the arts and cultural sector. Answering the demand from highbrow or low class people, the bannermen descendants converted to Manchu identity, persisting high art and secular entertainment. In this way, bannermen' culture continued developing and leading cultural fashion.
     Imperial Manchu normal living habits gave Beijing citizens in-depth edification. Emphasis on etiquette and courtesy of Bannermen influenced the whole city. Manchu customs can be seen in Beijing daily life.In other words, Manchu culture is the mirror to reflect Beijing culture. Although bannermen as a political privileged group disappeared, the bannermen' culture have survived by some readjustment, and are able to actively promote cultural industries. This unique culture can make contribution to the variety of world culture. Facing the globalization, China needs to rediscover the positive elements in the bannermen' culture as the means for international cultural exchange, communication. By this mean, China can realize the goal of Beautiful China and Harmonious World.
引文
① 白振声:民族学教研文集,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89页
    ① 史金波、白振声等主编:大辞海民族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年12月,第37页
    ② 史金波、白振声等主编:大辞海民族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年12月,第17页
    ① 定宜庄:清代八旗驻防制度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15-30页
    ② 参阅定宜庄:清代八旗驻防研究,辽宁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年7月,第33-35页
    ① 王丽亚:清代八旗行政职能简论,历史教学(中学版),2010年2期
    ② 赖惠敏:从法律看清朝的旗籍政策,清史研究,2011年01期
    ③ 史金波、白振声等主编:大辞海民族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年12月,第212-216页
    ① 张金起:百年大栅栏,重庆出版社,2008年4月,第50页
    ② 姜纬堂:论《八旗方位全图》,满学研究,1992年第一辑
    ③ 参阅阎崇年:清朝皇帝列传·顺治皇帝,紫禁城出版社,2002年,第46-49页
    ④ Suet YingChiu, Cultural Hybridity in Manchu BannermenTales, Parkway:ProQuestLLC,2008,pp3-6
    ② 参阅刘凤云:北京与江户:17-18世纪的城市空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4月,第15页
    ③ 转引自严友良:近代前夕的北京与江户字号,时代周报,2012年10月18日
    ④ [法]佩雷菲特:停滞的帝国,王国卿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第152-153页
    ② 史金波、白振声等主编:大辞海民族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年12月,第4页
    ① 于敏中等编:钦定日下旧闻考卷三十八,台湾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197页
    ② 参阅刘凤云:明清城市的坊巷与社区——兼论传统文化在城市空间的折射,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年02期,第111-117页
    ① 鄂尔泰等纂:八旗通志初集卷23,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出版,第99页
    ② 参阅明谢杰:顺天府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第56-60页
    ① 白鹤群:香山脚下话旗营,地图,2005年06期
    ② 参阅孙冬虎:北京地名发展史,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10年11月,第52-55页
    ③ 刘阳:从老北京地名儿变迁看地名文化的演变,党史博采(理论),2012年第10期
    ④ 施连芳:趣谈老北京的老地名,中国工会财会,2011年06期
    ① 参阅曹燕:满城尽是“黄白红蓝”,新京报,2010年11月25日
    ② 唐博:清代北京旗人的住房状况,中国文化报,2010年3月23日
    ① 参见冈修: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869,北京:京师官书局,1899年
    ② 唐博:清代北京旗人的住房状况,中国文化报,2010年3月23日
    ③ 阿城:厕所,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f2f4c901 OOwcun.html,2011年8月11日
    ④ 白鹤群:香山脚下话旗营,地图,2005年06期
    ⑤ 赵茂:北京健锐营中的建筑和公共设施,中国国学网,
    ② 北京市社会学会、中央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北京市民族事务委员会联合调查组:北京市海淀区火器营满族社会调查报告,满族研究,1988年01期
    ③ 唐博:清代北京旗人的住房状况,中国文化报,2010年3月23日
    ④ 赵尔巽:清史稿卷二一五,北京:中华书局,第8936页,1977年
    ① 杨学琛、周远廉:清代八旗王公贵族兴衰史,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第149页
    ② 李春青:北京清代王府建筑研究,中国名城,2012年07期
    ③ 参阅中原小子:北京普渡寺旅游介绍,中国寺庙网,http://www.simiao.net/pudusi428/lvyou/2011/9/5921.html,2011年9月19日
    ④ 贾冬婷:寻找失去的恭王府,三联生活周刊总498期,2008年9月29日
    ① 清茶:旗人喝茶与今人喝茶,茶.健康天地,2010年10期
    ① 参阅严宽:旗营中的文化礼俗,海淀史志,2007.2
    ② 王永斌:盒子菜与烧羊肉,中国食品,1985年第10期
    ③ 冈修: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1161,北京:京师官书局,1第11页。
    ④ 白鹤群:香山脚下话旗营,地图,2005年06期
    ① 王有光:吴下谚联卷一,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第9页。
    ② 参阅许敏:明清饮食店铺文化略论——着重对明中叶至清中叶的考察,炎黄文化增刊,第6期
    ③ 许敏:明清饮食店铺文化略论——着重对明中叶至清中叶的考察,炎黄文化增刊,第6期
    ② 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42页
    ③ 参阅许敏:明清饮食店铺文化略论——着重对明中叶至清中叶的考察,炎黄文化增刊,第6期
    ① 唐是雯、宋革新:中华食苑第5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371页
    ② 刘英徵:豆汁儿品不够的京味儿,千龙网http://beijing.qianlong.com/3825/2010/08/10/2502@5974855.htm,2010年8月10日
    ③ 大楼东:京味小吃“豆汁儿”,北京档案,1998年第9期
    ① 晞畅:牛栏山:书写二锅头产业华丽篇章,工人日报,2012年10月30日
    ② 李怀民,古镇牛栏山的酿酒业,科技潮,2002年12期
    ③ 晞畅:“牛栏山一号清香型低温大曲”项目签约,消费日报,2012年11月29日
    ④ 刘岩:厚重牛栏山酝酿新“经典”,华夏酒报,2007年12月24日
    ⑤ 路璐、徐晶:二锅头、酒久醇香润京城,北京纪事,2010年06期
    ⑥ 刘郴山:牛栏山300年传承的文化遗产,文史参考,2010年24期
    ① 白振声:民族学教研文集,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94页
    ② 曾慧:满族服饰文化的变迁(中),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① 关云德:满族旗袍的由来,满族文学,2008年06期
    ② 参阅王美雨:论子弟书中男子服饰的文化意蕴及其民族特征,贵州民族研究,2011年05期
    ① 曹保明:关东三大译,农村大地,1999年11期
    ② 参阅孔维艳:清代满族女子服饰的变迁,中国民族,2010年12期
    ① 夏征农主编: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第2796页
    ② 参阅金启军:语言与社会,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04期
    ③ [美]爱德华·萨不尔著:语言论,陆卓元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4页
    ④ 张永言:词汇学简论,武汉: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2,第7页
    ① 史金波、白振声等主编:大辞海民族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年12月,第12页
    ② 参阅吴文藻:人类学社会学研究文集,北京:民族出版社,1990年,第27-38页
    ③ 史金波、白振声等主编:大辞海民族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年12月,第428页
    ④ 参阅李金涛:试论满族共同体形成的主要条件,满族研究,2009年1期
    ① 孙静:试论乾隆帝对“国语骑射”之维护,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② [美]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1800-1911年(上卷),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译室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2月,第78页
    ① 参阅1号满文房契,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图书馆馆藏
    ② 刘小萌:清前期北京旗人满文房契研究,民族研究,2001年第4期
    ① [德]洪堡特: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姚小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153-154页
    ①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971页
    ② 参阅张菊玲:满族和北京话—论三百年来满汉文化交融,文艺争鸣,1994年第1期.
    ③ 参阅常瀛生,北京十话中的满语,北京:燕山出版社,1993年,第47-52页
    ① 参阅高良,闲话老北京的歇后语,家庭百科报,2003年10月24日
    ② 参阅爱新觉罗·瀛生:老北京与满族,北京:学苑出版社,2008年10月,第120-122页
    ③ 参阅金启孮,金启孮谈北京的满族,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9月,第72-73页
    ④ 参阅:赵杰:满族话与北京话,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1996年,第69-75页
    ⑤ 参阅金启孮:京旗的满族(续),满族研究,1989年3期
    ⑥ 参阅关纪新,满族与“京腔京韵”,中国文化研究,2008年01期
    ⑦ 顾关元:话说京语小说(文化史海拾零),人民日报海外版,2001年9月13日第7版
    ① 金汕、白公:京味儿——透视北京人的语言,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1993年,第16页
    ② 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编:周恩来选集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版,1997年7月,第25
    ② 中共中央编译局编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文选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85页
    ① 参阅北京图书馆藏家谱丛刊·民族卷,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年,第45-50页
    ② 阎崇年:北京满族的百年沧桑,北京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
    ③ 一九一四年各地旗人请求冠姓更名改籍有关文书——1914年1月至11月.内务部,全宗号1001,案卷号1295,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
    ① 刘小萌:关于清代北京旗人谱书:概况与研究,文献,2006年02期
    ① 徐建华:中国的家谱,天津: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10年01月,第135页
    ② 史金波、白振声等主编:大辞海民族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年12月,第16页
    ① 钟年:文化濡化及代沟,社会学研究,1993年01期
    ① 参阅王秀玲:论婚姻社会功能的嬗变及其价值回归,海南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06期
    ① 定宜庄:最后的记忆--十六位旗人妇女的口述历史,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8月,第75-87页
    ② 参阅李畅:满族传统婚姻家庭法文化研究,河北法学,2010年08期
    ① 参阅郭晓婷、冷纪平:北京旗人婚俗在清代说唱文学中的体现,北京社会科学,2011年02期
    ② 溥仪:我的前半生,北京:同心出版社,2007年,第30-32页
    ③ 昭谦:慈禧曾诏“放足歌”,合肥晚报,2002年1月4日
    ① 参阅白鹤群:香出脚下话旗营,地图,2005年06期
    ② 中共中央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年,第250页
    ① 夏建中:文化人类学理论学派,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240页
    ① 参阅华玮:性别与戏曲批评,台湾“中研院”《中国文哲研究集刊》第九期,1996年9月
    ② 参阅赵伯陶:清代第一女词人的信史——读金启孮《顾太清与海淀》,社会科学辑刊,2001年04期
    ③ 参阅金启孮:顾太清与海淀,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第12-15页
    ① [英]玛丽·伊格尔顿:女权主义文学理论,胡敏译,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9年,第202页
    ② 英姐:旗人的回忆,北京晚报,2005年4月18日
    ① 参阅定宜庄:满族的妇女生活与婚姻制度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78-80页
    ② 定宜庄:最后的记忆:十六位旗人妇女的口述历史,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第113页
    ① 参阅张玉兴:论清兵入关的文化背景,清史研究,1995年04期
    ② 叶匡政:从家谱谈敦宗睦族,北京青年报,2012年2月11日
    ③ 和平:古校如史,北京教育史志丛刊,2011年第一期
    ① Pamela Kyle Crossley,OrphanWarriors-Three Manchu Generations and the End of the Qing World, 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0,p25
    ① 参阅纪昀:钦定八旗通志,卷102,选举志3-6,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2年,第1644-1828页
    ② 参阅张杰:清代八旗满蒙科举世家述论,满族研究,2002年第1期
    ③ 张力均:清代八旗蒙古汉化初探,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9月
    ④ 赵展:满族文化与宗教研究,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1993年7月,前言第3页
    ⑤ 参阅自鹤群:香山脚下话旗营,地图,2005年06期
    ② 曹燕:自己摔自己的满族乐和,新京报,2011年1月27日
    ③ 参阅孙小宁:试论清代、民国时期北京满族体育的特点,体育文史,1991年03期
    ① 参阅王婷:从票房活动看北京八角鼓的传承,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② 参阅赵志辉:《八角鼓》、《子弟书》考略,社会科学辑刊,1990年01期
    ③ 参阅宋青:北京的八角鼓,中国音乐,1991年04期
    ④ 李芳:子弟书称谓新探,满语研究,2009年02期
    ⑤ 参阅崔蕴华、田耕:子弟书与北京地域文化研究,北京社会科学,2008年02期
    ⑥ 赵志忠:清代满族曲艺子弟书的语言特点,满语研究,1990年01期
    ① 参阅万晶晶:京津票房中的“子弟书”音乐寻踪,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② 参阅关纪新:老舍与满族文化第五章,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expert.asp?newsid=8678&expertid=72,2010年10月27日
    ③ 参阅关纪新:满族对北京的文化奉献,北京社会科学,2007年3期
    ④ 里辉:元宵花灯俏,中山日报,2006年2月12日
    ① 转引自黄剑波:格尔茨:宗教是一种文化系统,中国民族报,2012年2月7日
    ② [美]C.恩伯M.恩伯:文化的变异,杜彬彬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466页
    ③ 庄孔韶主编:人类学概论,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358页
    ② 刘小萌、定宜庄:萨满与东北民族,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0年3月,第125页
    ③ 张思宁:解析萨满文化对思维和心理的作用,满族研究,2009年第1期
    ④ 参阅孟慧英:神歌与萨满教仪式,满族研究,1995年第2期
    ⑤ [英]马林诺夫斯基:巫术、科学、神话与宗教,李安宅译,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年,第31页
    ① 参阅汪萍:满族祭祖习俗,兰台世界,2011年第31期
    ② 王明霞、张佳生:“汉人满化”现象研究,社会科学辑刊,2008年4期,第138页
    ③ 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北京史研究会、首都图书馆编:清朝的旗人与今日的北京人,文摘报,2012年4月5日
    ① Pamela Kyle Crossley:A translucent mirror History and Identity in Qing Imperial Ideology, Berk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9,p245
    ① 赵书:红事会与白带子会,满族研究,1988年03期
    ② 参阅:寒烟:图说“白事会”,http://www.xiangsheng.org/article-2625-1.html,2006年6月29日
    ③ 定宜庄:老北京人的口述历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11月,第101页
    ① 止敬:快乐过年谣,北京晚报,2008年1月31日
    ① 郑媛:拜年,多问老礼儿别出错,北京青年报,2005年2月8日
    ② 参阅刘一达:有头有脸儿(胡同记者刘一达眼中的北京人的老礼儿和规矩),北京:京华出版社,2007年10月第22-25页
    ③ 唐山:春节饮食揭秘:初四全家吃折箩,北京晨报,2012年1月26日
    ① 参阅汀萍:旧时满族节俗调查,理论界,2010年第12期
    ① 参阅刘小萌:清代北京旗人社会,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8月,第25-33页
    ② 王纯:红火的元宵节,榆林日报,2012年2月3日
    ① 参阅刘小萌:清代北京旗人社会,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8月,第35-48页
    ① 参阅爱新觉罗·瀛生:老北京与满族,北京:学苑出版社,2008年10月,第200-212页
    ① [德]皮珀:闲暇:文化的基础,刘森尧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年,第40-41页
    ② 参阅赵园:北京:城与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26页
    ③ [德]马克斯·韦伯:城市的类型学,康乐、简惠美译,台北:远流出版公司,1993年,第5页
    ① 参阅金受中:老北京的生活,北京:北京出版社,1989年,第152页
    ② 参阅刘大先:作为文化想象的北京:老舍笔下的北京意象,东岳论丛,2007年05期
    ③ 参阅祝萍:传衍 嬗变 融合——满族文化对北京文化的影响,贵州民族研究,2007年第6期
    ① 苏移:京剧二百年概观,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89年,第53页-55页
    ② 参阅北京燕山出版社编:古都艺海撷英,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6年,第219页
    ① 参阅蔡源莉、吴文科:中国曲艺史,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第99页
    ② 参阅老舍:《老舍文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第260页
    ① 参阅祝萍:传衍 嬗变 融合——满族文化对北京文化的影响,贵州民族研究,2007年第6期
    ① Pamela Kyle Crossley.A translucent mirror History and Identity in Qing Imperial Ideology,Berk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9,p49
    ② 史金波、白振声等主编:大辞海民族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年12月,第4页
    ③ 赵德贵编:饮定八旗通志卷8《敕谕》,吉林文史出版社,2002年,第212页
    ① 参阅孙隆基: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30-32页
    ② LarryA.Samovar,Richard E.Porter: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 Belmont:Wadsworth Pub.,2003p10
    ① 参阅StephenB.Ryan,Recognizing Deep Culture's Influence on Communicative Behavior,山形大学纪要(人文科学),第16卷3号
    ① 张秀荣:试论满族生活习俗对北京地区的影响,地方史志,2005年第l期
    ③ 参阅王卓:论清代满族文人文学与民间文学的分野,社会科学战线,2005年第3期,第124页
    ④ 参阅张菊玲:清末民初旗人的京话小说,中国文化研究,1999年春之卷(总第23期)
    ① [德]皮珀:闲暇:文化的基础,刘森尧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年,第56页
    ② 参阅樊骏:认识老舍,文学评论,1996年第5期
    ③ 王朔:谈《红楼梦》,三联生活周刊,2007年第4期
    ① 参阅宋蜀华、白振声:民族学理论与方法,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25-27页
    ② 参阅黄淑娉、龚佩华: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215页
    ① 参阅李安民:关于文化涵化的若干问题,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04期
    ② 李艺辉、唐德根:文化涵化过程中的模因传播模型,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年02期
    ③ 胡守钧:社会共生论,社会科学论坛,2001年1月,第20-23页
    ① 李恒威:“生活世界”复杂性及其认知动力模式,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158页
    ② 向喆、高伟栋:文化涵化与族群的传播互动心理,人民网-传媒频道http://media.people.com.cn/GB/137684/10512571.html,2009年12月04日
    ③ [瑞士]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王宪钿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67-68页
    ④ 刘京林,大众传播心理学,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65-174页
    ① 参阅[法]阿兰.佩雷菲特:停滞的帝国,王国聊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第108页
    ② 参阅孙秋云主编:文化人类学教程,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年,第43页
    ① 参阅曹子西主编:北京通史第8卷,北京:中国书店,1994年,第419页
    ② 关纪新:老舍民族心理刍说,满族研究,2006年4期
    ① 参阅张福记:清末民初北京旗人社会的变迁,北京社会科学,1997年第2期
    ② 参阅赵书:辛亥革命前后的北京满族人,满族研究,1989年03期
    ① 姜德明编:北京乎,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年版,第515页
    ② 王彬、崔国政:燕京风土录,光明日报出版社,2000年,第538页
    ③ 邱国盛:北京人力车夫研究,历史档案,2003年第1期
    ④ 李景汉:北京人力车夫现状的调查,社会学杂志,1925年第2卷第4期
    ⑤ 李景汉:北京人力车夫之现状,中报,1924年4月12日
    ⑥ 政协北京市文史资料委员会编:辛亥革命后的北京满族,北京:北京出版社,2002年,第28-29页
    ① 中共中央编译局编译:葛兰西文选1916—1935,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395-422页
    ① 参阅鲍明:满族文化模式,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05年,第307页
    ② EdgarSchein:The Corporate Culture Survival Guide,San Francisco:Jossey-Bass,1999,p20
    ③ 史金波、白振声等主编:大辞海民族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年12月,第17页
    ① 参阅刘心武:胡同串子,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7年,第12-15页
    ② 骆爽:“批判”北京人,中国社会出版社,1994年12月,第35-37页
    ① 刘晓春:北京人什么样,北京:学苑出版社,2003年3月,第15-17页
    ① 孙中山:孙中山选集,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2页
    ① 王宁:恢复满族应有地位,满族实现区域自治,中国民族报,2012年12月7日
    ② 国务院:关于今后在行文中和书报杂志里一律不用“满清”的称谓的通知,人民日报,1956年2月18日
    ③ 参阅溥仪:我的前半生,北京:同心出版社,2007年,第221-225页
    ① 参见编写组: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0-15页
    连丽如:回忆父亲连阔,出版参考,2006年第5期
    ① 雷军:告别“叫卖大王”,京华时报,2012年2月26日
    ② 参阅张十月:臧鸿叫卖成绝响,北京晨报,2012年2月20日
    ③ 转引自天蓝:天桥中幡,继承人越来越少,新京报,2006年6月9日
    ① 齐征:2011年北京十大主题百个旅游目的地出炉,中国青年报,2012年1月20日,第11版
    ② 吕晓国、彭兴军:怀柔满族八旗文化村开村北京副市长受聘名誉村长,
    ② 参阅孟慧央:语境中的民俗,民间文化论坛,2004年06期
    ③ 翟翊:曹云金春晚段子曝光用甄嬛体讨论煎饼馃子,每日新报,2013年2月4日
    ① 腾讯:《甄嬛传》热播“甄嬛体”蹿红,哈尔滨日报,2012年5月3日,第10版
    ② 参阅周婷:文化富矿最后一个财富传奇,中国证券报,2010年4月9日
    ① 转引自王春梅:北京文艺界“走转改”深入基层“接地气”,中国艺术报,2011年11月2日
    ① 白瀛 璩静: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挂牌传媒产业整合阻力减少,人民日报,2013年3月24日
    ② 转引自张贺:接地气,让文化活力迸发——学习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系列述评,人民日报,2013年2月23日
    ① 史金波、白振声等主编:大辞海民族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年12月,第17页
    ② 参阅钟淑洁:全球视野中的文化多样性,学习时报,2009年3月16日第16版
    ② 参阅白振声:民族学教研文集,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95-96页
    ①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于散布,吴叡人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45页
    ① [美]乔治·E·马尔库斯、米开尔·M·J·费彻尔:作为文化批评的人类学,王铭铭、蓝达居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3月,第125页
    ① 参阅邮正、王明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文化走向,学习时报,2010年11月8日第6版
    ② 引自社评:半殖民地的余毒仍在影响国人自信,环球时报,2013年5月20日
    ① 参见王小东:中国精英的衰败与重生;文化纵横;2008年第2期
    ② 辜鸿铭:清流传,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8年9月,第57页
    ③ 参阅祝东力:精英阶层与文化重建,文化纵横,2008年12月刊,第44页
    [1]费孝通:费孝通民族研究文集,北京:民族出版社,1988年
    [2]林耀华:金翼-中国家庭制度的社会学研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
    [3]林耀华主编:民族学通论,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宋蜀华、白振声主编:民族学理论与方法,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年
    [5]吴文藻:人类学社会学研究文集,北京:民族出版社,1990年
    [6]杨堃:民族学概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
    [7]杨圣敏主编:中国民族志,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3年
    [8]孙秋云主编:文化人类学教程,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年
    [9]庄孔韶主编:人类学概论,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10]白振声:民族学教研文集,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0年
    [11]史金波、白振声等主编:大辞海民族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年12月
    [12]孟慧英:寻找神秘的萨满世界,北京:西苑出版社,2004年
    [13]夏建中:文化人类学理论学派,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
    [14][美]博厄斯:人类学与现代生活,刘莎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
    [15][美]C.恩伯M.恩伯:文化的变异,杜彬彬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
    [16][美]哈维兰:当代人类学,王铭铭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
    [17][英]马林诺斯基:文化论,费孝通译,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
    [18][英]马林诺夫斯基:巫术、科学、神话与宗教,李安宅译,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年
    [19][美]摩尔根:古代社会,杨东莼、马雍、马巨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
    [20][美]S·南达:文化人类学,刘燕鸣、韩养民编译,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年
    [21][英]维克多·特纳:象征之林,赵玉燕、欧阳敏、徐洪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年
    [1][法]阿兰.佩雷菲特,停滞的帝国,王国聊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
    [2][美]爱德华·萨丕尔:语言论,陆卓元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
    [3]爱新觉罗·瀛生:老北京与满族,北京:学苑出版社,2008年10月
    [4]鲍明:满族文化模式:满族社会组织和观念体系研究,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05年
    [5]北京图书馆藏家谱丛刊·民族卷,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年
    [6]北京燕山出版社编:古都艺海撷英,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6年
    [7][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于散布,吴叡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8]蔡源莉、吴文科:中国曲艺史,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
    [9]常瀛生,北京土话中的满语,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3年
    [10]邓云乡:增补燕京乡土志,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
    [11]定宜庄:清代八旗驻防制度研究,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年
    [12]定宜庄:清代八旗驻防研究,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03年7月
    [13]鄂尔泰等纂:八旗通志初集,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
    [14]冈修: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869,北京:京师官书局,1899年
    [15]辜鸿铭:清流传,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8年9月
    [16][德]洪堡特: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姚小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
    [17]黄淑娉、龚佩华: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
    [18]姜德明编:北京乎,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年
    [19]金启孮,金启孮谈北京的满族,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9月
    [20]李恒威:“生活世界”复杂性及其认知动力模式,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21]骆爽:“批判”北京人,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4年12月
    [22][德]马克斯·韦伯:城市的类型学,康乐、简惠美译,台北:远流出版公司,1993年
    [23]老舍:老舍文集第4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
    [24]老舍:骆驼祥子,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25]刘京林,大众传播心理学,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
    [26]刘晓春:北京人什么样,北京:学苑出版社,2003年3月
    [27]刘小萌、定宜庄:萨满与东北民族,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0年3月
    [28]刘小萌:清代北京旗人社会,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8月
    [29]刘心武:胡同串子,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7年
    [30]明谢杰:顺天府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
    [31][法]佩雷菲特:停滞的帝国,王国卿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
    [32]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1年
    [33][德]皮珀:闲暇:文化的基础,刘森尧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年
    [34]溥仪:我的前半生,北京:同心出版社,2007年
    [35][美]乔治·E·马尔库斯、米开尔·M·J·费彻尔:作为文化批评的人类学,王铭铭、蓝达居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3月
    [36]苏移:京剧二百年概观,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89年
    [37][瑞士]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王宪钿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
    [38]孙冬虎:北京地名发展史,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10年11月
    [39]唐海:中国劳动问题,上海:光华书局1927年版
    [40]唐是雯、宋革新:中华食苑第5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
    [41]王彬、崔国政:燕京风土录,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0年
    [42]王朔:王朔自选集,北京:华艺出版社,1998年3月
    [43]文康:儿女英雄传,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年
    [44]阎崇年:清朝皇帝列传·顺治皇帝,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2年
    [45]杨学琛、周远廉:清代八旗王公贵族兴衰史,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年
    [46]张永言:词汇学简论,武汉: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2
    [47]赵尔巽:清史稿卷二一五,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
    [48]赵德贵编:钦定八旗通志卷8《敕谕》,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2年
    [49]赵杰:满族话与北京话,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1996年
    [50]赵书:辛亥革命后的北京满族,北京:北京出版社,2002年
    [51]赵园:北京:城与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52]赵展:满族文化与宗教研究,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1993年7月
    [53]政协北京市文史资料委员会编:辛亥革命后的北京满族,北京:北京出版社,2002年
    [54]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编:周恩来选集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版,1997年7月
    [55]中共中央编译局编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文选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56]中共中央编译局编译:葛兰西文选1916—1935,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年
    [57]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
    [1]邴正、王明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文化走向,学习时报
    [2]白鹤群:香山脚下话旗营,地图,2005年06期
    [3]北京市社会学会中央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北京市民族事务委员会联合调查组:北京市海淀区火器营满族社会调查报告,满族研究,1988年01期
    [4]曹保明:关东三大怪,农村天地,1999年11期
    [5]崔蕴华、田耕:子弟书与北京地域文化研究,北京社会科学,2008年02期
    [6]大楼东:京味小吃“豆汁儿”,北京档案,1998年第9期
    [7]樊骏:认识老舍,文学评论,1996年第5期
    [8]关纪新,满族与“京腔京韵”,中国文化研究,2008年01期
    [9]关纪新:老舍民族心理刍说,满族研究,2006年4期
    [10]关纪新:满族对北京的文化奉献,北京社会科学,2007年3期
    [11]关云德:满族旗袍的由来,满族文学,2008年06期
    [12]郭晓婷、冷纪平:北京旗人婚俗在清代说唱文学中的体现,北京社会科学,2011年02期
    [13]和平:古校如史,北京教育史志丛刊,2011年第一期
    [14]胡守钧:社会共生论,社会科学论坛,2001年1月
    [15]贾冬婷:寻找失去的恭王府,三联生活周刊总498期
    [16]姜纬堂:论《八旗方位全图》,;满学研究,1992年第一辑
    [17]金启孮:京旗的满族(续),满族研究,1989年3期
    [18]金启军:语言与社会,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04期
    [19]赖惠敏:从法律看清朝的旗籍政策,清史研究,2011年01期
    [20]李安民:关于文化涵化的若干问题,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04期
    [21]李畅:满族传统婚姻家庭法文化研究,河北法学,2010年08期
    [22]李春青:北京清代王府建筑研究,中国名城,2012年07期
    [23]李芳:子弟书称谓新探,满语研究,2009年02期
    [24]李怀民,古镇牛栏山的酿酒业,科技潮,2002年12期
    [25]李金涛:试论满族共同体形成的主要条件,满族研究,2009年1期
    [26]李景汉:北京人力车夫现状的调查,社会学杂志,1925年第2卷第4期
    [27]李艺辉、唐德根:文化涵化过程中的模因传播模型,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年02期
    [28]连丽如:回忆父亲连阔,出版参考,2006年第5期
    [29]刘郴山:牛栏山300年传承的文化遗产,文史参考,2010年24期
    [30]刘大先:清末民初京旗小说引论,民族文学研究,2007年第2期
    [31]刘大先:作为文化想象的北京:老舍笔下的北京意象,东岳论丛,2007年05期
    [32]刘凤云:明清城市的坊巷与社区——兼论传统文化在城市空间的折射,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33]刘小萌:关于清代北京旗人谱书:概况与研究,文献,2006年02期
    [34]刘小萌:清前期北京旗人满文房契研究,民族研究,2001年第4期
    [35]刘阳:从老北京地名儿变迁看地名文化的演变,党史博采(理论),2012年第10期
    [36]路红霞:文化涵化与民族语言融合,民族文化研究,2009年第3期
    [37]路璐、徐晶:二锅头、酒久醇香润京城,北京纪事,2010年06期
    [38]南洪钧、吴俊杰:旗人对八旗制度的思想态度变化,满族研究,2009年02期
    [39]潘洪钢:清代驻防八旗与当地文化习俗的互相影响——兼谈驻防旗人的族群认同问题,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40]清茶:旗人喝茶与今人喝茶,茶.健康天地,2010年10期
    [41]邱国盛:北京人力车夫研究,历史档案,2003年第1期
    [42]施连芳:趣谈老北京的老地名,中国工会财会,2011年06期
    [43]宋青:北京的八角鼓,中国音乐,1991年04期
    [44]孙静:试论乾隆帝对“国语骑射”之维护,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45]孙小宁:试论清代、民国时期北京满族体育的特点,体育文史,1991年03期
    [46]唐云松:满族传统体育变迁及其价值,满语研究,2011年02期
    [47]田文兵:建构与颠覆:老舍与王朔创作中的“京味”比较,兰州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
    [48]童道明;北京大爷习气——看《北京大爷》;中国戏剧;1995年09期
    [49]万晶晶:京津票房中的“子弟书”音乐寻踪,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50]汪萍:旧时满族节俗调查,理论界,2010年第12期
    [51]汪萍:满族祭祖习俗,兰台世界,2011年第31期
    [52]王丽亚:清代八旗行政职能简论,历史教学(中学版),2010年2期
    [53]王美雨:论子弟书中男子服饰的文化意蕴及其民族特征,贵州民族研究,2011年05
    期
    [54]王明霞、张佳生:“汉人满化”现象研究,社会科学辑刊,2008年04期
    [55]王朔:谈《红楼梦》,三联生活周刊,2007年第4期
    [56]王朔:我的小说,人民文学,1989年第3期
    [57]王婷:从票房活动看北京八角鼓的传承,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58]王小东:中国精英的衰败与重生;文化纵横;2008年第2期
    [59]王秀玲:论婚姻社会功能的嫡变及其价值回归,海南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06期
    [60]上水斌:盒子菜与烧羊肉,中国食品,1985年第10期
    [61]王卓:论清代满族文人文学与民间文学的分野,社会科学战线,2005年第3期
    [62]许敏:明清饮食店铺文化略论——着重对明中叶至清中叶的考察,炎黄文化增刊,第6期
    [63]严宽:旗营中的文化礼俗,海淀史志,2007.2
    [64]曾慧:满族服饰文化的变迁(中),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65]张福记:清末民初北京旗人社会的变迁,北京社会科学,1997年第2期
    [66]张菊玲:满族和北京话—论三百年来满汉文化交融,文艺争鸣,1994年第1期.
    [67]张菊玲:清末民初旗人的京话小说,中国文化研究,1999年春之卷(总第23期)
    [68]张思宁:解析萨满文化对思维和心理的作用,满族研究,2009年第1期
    [69]张秀荣:试论满族生活习俗对北京地区的影响,地方史志,2005年第1期
    [71]赵书:红事会与白带子会,满族研究,1988年03期
    [72]赵书:辛亥革命前后的北京满族人,满族研究,1989年03期
    [73]赵志辉:《八角鼓》、《子弟书》考略,社会科学辑刊,1990年01期
    [74]赵志忠:清代满族曲艺子弟书的语言特点,满语研究,1990年01期
    [75]钟年:文化濡化及代沟,社会学研究,1993年01期
    [76]祝东力:精英阶层与文化重建,文化纵横,2008年12月刊
    [77]祝萍:传衍 嬗变 融合——满族文化对北京文化的影响,贵州民族研究,2007年第6期
    [78]苑杰:关于北京满族文化研究的几点思考,满族研究,2010年2期
    [1]Edgar Schein, The Corporate Culture Survival Guide,San Francisco:Jossey-Bass,1999
    [2]David Strand, Rickshaw Beijing, City People and Politics in the 1920s, Berk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9
    [3]Larry A. Samovar,Richard E. Porter,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 Belmont:Wadsworth Pub.,2003
    [4]Levi-Strauss, C. Structural Anthropology, New York:Doubleday and Company,1967
    [5]Pamela Kyle Crossley,Orphan Warriors-Three Manchu Generations and the End of the Qing World, 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990
    [6]Pamela Kyle Crossley, A translucent mirror History and Identity in Qing Imperial Ideology, Berk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9
    [7]Suet Ying Chiu, Cultural Hybridity in Manchu Bannermen Tales,Parkway:ProQuest LLC,2008
    [8]Tylor, E.B., The Origins of Culture, New York:Harper and Brothers Publishers,1958.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