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汉语小说的起点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汲取现代语言学、现代语言哲学以及语言文化学的理论资源,按照发生学原理,从共时性和历时性研究维度,以清末民初小说语言与小说文体作为研究对象,考察小说语言与小说文体演变的内在关联,揭示二者在发展中出现的现代因子对五四现代汉语及现代汉语小说成功转型的影响。
     本文对清末民初新小说语言与文体研究的正文部分分三章。第一章通过对晚清白话文运动的分析,梳理出新小说的语言准备。其中涉及晚清白话文运动的理论倡导、实效、意义和局限分析,阐明了白话文运动与文学的内在关系,而这一点长期以来被学界忽视和误视。第二章总结了清末民初新小说创作的理论倡导。梁启超提倡的“小说界革命”使一直处于“小道”地位的小说一跃而成为“文学之最上乘”。尽管这是学术界出于社会功利心揠苗助长的结果,但不能否认小说正是借此机缘才作为一种文学文体获得独立品格,这在小说的现代化进程中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学术界关于小说创作的理论倡导中还包括了对小说语言的要求,白话日益得到认可并开始有了审美性的要求。第三章全面探讨了小说语言变革和小说文体变革的内在关联。清理了白话章回体小说中叙事、描写语体模式转变与小说文体转变的关系,归纳出二者均产生了偏离“声音中心”的新质;分析了长篇文言小说语体与文体变革的互为依存关系,总结出文言变革的主观诗化特质和文言小说的“内面”书写倾向;论述了短篇小说语体和文体的现代品格试验和获得;考察了汉语欧化与译本小说发展的互为促进关系,阐明了二者和小说语言现代化及文体现代化的直接渊源。
     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以现代语言学和现代语言哲学作为理论资源,回到文学自身,以清末民初小说语言和文体变革作为研究模本,探索小说语言变革与文体变革的内在关联,这是语言学视野中小说文体演变研究的尝试和创新。
Based on modern linguistics, modern languages philosophy, as well as language and culture study ,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inciples of Embryology, taking the synchronic and diachronic research dimension, this paper takes the language and style of new fictions of late Qing Dynasty as study object, discovers the internal connection between the language and stylistic evolution of the fictions,and reveals the modern factors’impact on the successful transformation of the WuSi modern Chinese Fictions .
     The body of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three chapters.The first chapter concludes the language preparation of the new fictions with the analysis of the vernacular literature movement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It involves the theory advocacy,effectiveness,significance and limitations of the movement,sets out the intrinsic relations between the movements and the literature,which has been neglected and misused in academic circle.The second chapter summerizes the theory advocate on the new fictions creation.“The fictions revolution”promoted by Liang Qichao caused the fictions which had been in the lowest status leap to become“the best literature”.Although this was a result caused by the academic circle spoiled things by excessive enthusiasm due to the social merit thoughts of gains,but it couldn’t be denied that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fictions just took the advantage of this chance to obtain the independent moral character as one of literary styles,which had the milestone significance in the fictions modernization process.The theory advocate also included the fictions language request. The vernacular obtained approves and was expected to have esthetic request day by day.The third chapter discusses the intrinsic connection about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fictions language and style.It discovers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narrate together with desciption language transformation and the style in the traditional Chinesd fictions with chapter form.It induces the both of the two gained new characters by deviating“the sound center”.It analyzes the internal relations of the language and the style about the lengthy fictions written by classical Chinese language,and it summarizes the subjective poem characters resulted by classical Chinese language reform and the“inside”writing tendency of the fictions.It disserts the modernization experiments on the short novels language and style.It reveals the promotion relations between Chinese Europeanization and the translated edition fictions development,and expounds that the two are the direct origin of the modernization on the fictions language and style.
     The research significance of this article lies that it returns the literature itself , takes the language and style of new fictions of late Qing Dynasty as study specimen, discovers the internal connection between the language and stylistic evolution of the fictions.This is an attempt and the innovation of the style evolution research with the linguistics vision.
引文
①鲁迅:《中国小说史略(插图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7月版,第58页。
    ②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三十六,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1月版。
    ③鲁迅:《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第四讲,本篇系鲁迅一九二四年七月在西安讲学时的记录稿,经本人修订后,收入西北大学出版部一九二五年三月印行的《国立西北大学、陕西教育厅合办暑期学校讲演集》(二)。
    ④黎锦熙在《国语运动史纲·序》中较早使用了“古白话”这一术语,参阅黎锦熙:《国语运动史纲》,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也有称为早期白话或旧白话的,参阅周祖谟:《汉语发展的历史》,载《周祖谟语言文史论集》,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7页;徐时仪:《古白话词汇研究论稿》,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绪论第14页。白话分期在语言学界有多种说法,尚无定论,本文经综合参考,采用上述学者意见,将晚清以前的白话划为古白话,或传统白话。
    ①鲁迅:《中国小说史略(插图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7月版,第92页。
    ②P·韩南著/尹慧珉译:《中国白话小说史》,浙江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13页。
    ③参见徐时仪:《古白话词汇研究论稿》,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④陈爱中:《从诗意阐述到逻辑言说——试析现代白话的生成》,《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6卷第6期;游甜《浅谈形象思维与汉语言文字》,《南方论刊》2007年第8期。
    ⑤本杰明·李·沃尔夫:《论语言、思维和现实——沃尔夫文集》,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8月版,第255页。
    ⑥P·韩南著/尹慧珉译:《中国白话小说史》,浙江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28页。
    ①梁启超未署名文章:《新小说》第一号,原载《新民丛报》第20号,日本横滨,1902年,陈平原、夏晓虹主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1897—1916),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3月版,第39页。
    ②吴福辉:《“五四”白话之前的多元准备》,《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6年第1期。
    ③陈平原:《中国现代小说的起点——清末民初小说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版,第170页。
    ④同上,第20页。的语言缺乏思想上的现代意义。如果说《一日》的文体因取消情节而颇有现代意味,那么,以吴趼人的《查功课》为代表的一批清末民初短篇新小说创作早就开了此种文体创新的先河。在此意义上,笔者趋同万氏之说,即鲁迅的《狂人日记》才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参阅夏志清:《新文学的传统》,台北:台北时报出版公司,1979年版;胡适:《<小雨点·序>》,陈衡哲:《小雨点》,上海:新月书店,1928年版;胡芳:《<一日>:对古典小说体式的尝试性颠覆》,《岱宗学刊》2006年3月第1期;胡芳:《陈衡哲文学创作研究综述》,《新世纪论丛》2006年4月第1卷;蔡振辉:《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小说为谁》,《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1年6月第3期。
    ①张定璜:《鲁迅先生》,《现代评论》第1卷第7—8期。
    ②胡裕树主编:《现代汉语修订本》,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9月第2版,第4页。
    ③周作人:《<燕知草>跋》,《永日集》,岳麓书社,1988年9月版,第78页。
    ④胡适:《建设的文学革命论》,《新青年》4卷4号,1918年4月。
    ①文学文体是指文学的样式,即文本的话语体式和结构方式。参阅陶东风:《文体演变及其文化意味》,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5月版,第2—4页。
    ②高玉:《现代汉语与中国现代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6月版,第13页。
    ③[德]卡西尔:《人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第35页。
    ④[美]怀特:《文化科学》,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1页。
    ⑤以上参阅申小龙:《论中国文学之语言底蕴》,《文艺争鸣》,1993年第2期;参阅陶东风:《文体演变及其文化意味》,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5月版,第61—65页。
    ⑥参阅李荣启:《文学语言学》,人民出版社,2005年5月版,第16—17页。
    ①转引自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86页。
    ②转引自[苏]茲维金采夫著/伍铁平、马福聚等译:《普通语言学纲要》,商务印书馆,1981年5月版,第338页。
    ③参阅李荣启:《文学语言学》,人民出版社,2005年5月版,第15页、17页。
    ④陶东风:《文体演变及其文化意味》,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5月版,第29页。
    ①参阅陶东风:《文体演变及其文化意味》,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5月版,第29页。
    ②参阅陶东风:《文体演变及其文化意味》,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5月版,第30页。
    ③[瑞士]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15页。
    ④参阅高玉:《现代汉语与中国现代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6月版,第10页。
    
    ①参阅申小龙:《中国文化语言学》,吉林教育出版社,1990年9月版,第51页。
    ②参阅高玉:《现代汉语与中国现代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6月版。
    ③参阅陈嘉映:《语言哲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5月版,第13—14页。
    ①[德]洪堡特:《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47、50页。
    ②[瑞士]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59页。
    ③[英]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第79页。
    ④[德]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1068页。
    ⑤[德]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94年版,第62页。
    ⑥陆建华主编:《汪曾祺文集·文论卷》,江苏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第1—2页。
    ①以上参阅文贵良:《语言理论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浙江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
    ①甲午海战后不久,严复呼吁培育“民力、民智、民德”,以此为挽救民族危机、实现国家富强的根本,“至于其本,则亦于民智、民力、民德三者加之意而已”。严复:《与梁启超书》,《严复集》第三册,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514页。
    ②梁启超:《新民说·论新民为今日中国第一急务》,梁启超:《饮冰室文集全编》第一册,广益书局,1948年4月版,第1页。
    ③梁启超:《新民说·释新民之议》,梁启超:《饮冰室文集全编》第一册,广益书局,1948年4月版,第6页。
    ④夏晓虹、王风等著:《文学语言与文章体式——从晚清到“五四”》,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6年1月版,第26页。
    ①严复:《天演论·译例言》,王栻编:《严复集》第5册,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321页。
    ②黄遵宪:《日本国志·学术二·文学》,黄遵宪:《日本国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346-347页。
    ③梁启超:《沈氏音书序》,《时务报》,1896年第四册。
    ④裘可桴:《论白话为维新之本》,原载《苏报》,转录自《清议报全编》卷二十六,郭绍虞编:《中国历代文论选》(一卷本),1979年11月版,第399—403页。
    ⑤同上。
    ⑥同上。
    ⑦陈荣衮:《论报章宜改用浅说》,《近代史资料》,1963年第2期。
    ⑧刘师培:《论白话报与中国前途之关系》,《警钟日报》,1904年4月26日。
    ①刘师培:《论白话报与中国前途之关系》,《警钟日报》,1904年4月26日。
    ②同上。
    ③参阅徐时仪:《汉语白话发展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版,第210页。
    ④王力:《汉语词汇史》,《王力文集》第11卷,山东教育出版社,1990年3月版,第690页。
    ⑤王力:《汉语浅谈》,《王力文集》第3卷,山东教育出版社,1985年5月版,第680页。
    ⑥参阅戴昭铭:《文化语言学导论》,语文出版社,1996年版,第3页。
    ⑦参阅高玉:《现代汉语与中国现代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6月版,第80页。
    ①参阅徐时仪:《汉语白话发展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版,第212页
    ②王国维:《论新学语之输入》,姚滏铭、王燕编《王国维文集》第三卷,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版,第41页。
    ③同上。
    ④黄兴涛:《近代中国新名词的思想史意义发微——兼谈对于“一般思想史”之认识》,《开放时代》,2003年第4期。
    ⑤梁启超:《中国之新民》,《新民说·论进步》,《新民丛报》10号,1902年6月。
    ①王国维:《论新学语之输入》,姚滏铭、王燕编《王国维文集》第三卷,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版,第41页。
    ②见刘师培《论近世文学之变迁》,《国粹学报》26期,1907年3月;康有为:《中国颠危误在全法欧美而尽弃国粹说》,《不忍杂志》第7册,1913年8月。转引自夏晓虹、王风等著《文学语言与文章体式——从晚清到“五四”》,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1月版,第14页。
    ③王力:《中国现代语法》下,中华书局,1955年版,第336页。
    ④参阅袁进:《中国文学观念的近代变革》,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年10月版,第164页。传教士办的进入中国本土的第一份中文杂志是1833年问世于广州的《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Eastern and Western Ocean’s Monthly Investigation)。参阅夏晓虹、王风等著《文学语言与文章体式——从晚清到“五四”》,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1月版,第6页。
    ⑤有研究者认为最早的白话报纸是1897年11月在上海诞生的《演义白话报》,参见夏晓虹、王风等著《文学语言与文章体式——从晚清到“五四”》,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1月版,第9页,这与《民报》的创刊是出于商业目的而非启蒙目的,刊行时间很短有关。
    ⑥王洪祥:《中国近代白话报刊简史》,《郑州大学学报》,1990年第6期。
    ①据蔡乐苏《清末民初的一百七十余部白话报刊》,见《辛亥革命时期期刊介绍》(五),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516页。
    ②戈公振:《中国报学史》,三联书店,1955年版,第178页。
    ③梁启超:《中国各报存佚表》,《清议报》第100册,1901年,转引自陈平原:《中国小说叙述模式的转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版,第254页。
    ④《申报·本馆告白》,载《申报》,1872年4月30日,转引自袁进:《中国文学观念的近代变革》,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年10月版,第165页。
    ⑤梁启超:《民国学术经典文库清代学术概论》第二十五节,东方出版社,1996版,第77页。梁启超流亡日本时,日本作家福泽谕吉的“通俗文体”、矢野文雄的“欧文直译体”、德富苏峰的“欧文体汉文脉”的文章对梁启超的文体风格产生过极为深刻的影响,尤以德富苏峰“以欧文脉入汉文调”的文体影响最大。参见冯自由:《日人德富苏峰与梁启超》,《革命逸史》第四集,中华书局,1981年7月版,第251-254页。
    ①梁启超:《少年中国说》,《梁启超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22—123页。
    ②参阅陈子展:《中国近代文学之变迁最近三十年中国文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12月版,第206—209页。
    ③梁启超:《民国学术经典文库清代学术概论》第二十五节,东方出版社,1996版,第77页。
    ④陈子展:《中国近代文学之变迁最近三十年中国文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12月版,第205页。
    ①胡适:《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姜义华主编:《胡适学术文集新文学运动》,中华书局,1993年9月版,第116—117页。
    ②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岳麓书社,1986年5月版,第451页。
    ③胡适:《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姜义华主编:《胡适学术文集新文学运动》,中华书局,1993年9月版,第130页。
    ④章士钊:《甲寅杂志存稿》(上册),商务印书馆,中华民国一十五年四月四版,第352—353页。
    ⑤胡适:《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姜义华主编:《胡适学术文集新文学运动》,中华书局,1993年9月版,第130页。
    ①杜新艳:《白话与模拟口语写作——<大公报>附张<敝帚千金>语言研究》,夏晓虹、王风等著《文学语言与文章体式——从晚清到“五四”》,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1月版,第379页。
    ②周作人;《中国新文学的源流》,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12月版,第55—56页。
    ③彭翼仲:《语言合文字不同的病根》,参阅杜新艳:《白话与模拟口语写作——<大公报>附张<敝帚千金>语言研究》,夏晓虹、王风等著《文学语言与文章体式——从晚清到“五四”》,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1月版,第404页。
    ④白话道人:《中国白话报》发刊词,1903年,转引自袁进:《中国文学观念的近代变革》,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年10月版,第167页。
    ⑤参阅袁进:《近代文学的突围》,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10月版,第135页。
    ①胡适:《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姜义华主编:《胡适学术文集新文学运动》,中华书局,1993年9月版,第149页。
    ②胡适:《民国学术经典文库白话文学史》,东方出版社,1996年3月版,引子第1页。
    ③周作人:《中国新文学的源流第五讲文学革命运动》,周作人:《中国新文学的源流》,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12月版,第58页。
    ④殷国明:《“体用之争”与白话文运动——20世纪中国语言变革与文学发展关系的探讨》,《河北学刊》,2001年11月第6期。
    ⑤文贵良:《解构与重建——五四文学话语模式的生成及其嬗变》,《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3期。
    ⑥阮咏梅:《论“言文互动”对中国新文学的建设意义》,《浙江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
    ⑦黄遵宪:《杂感二》,黄遵宪:《人境庐诗草笺注》(上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6月版,第42页。
    ①《小说丛话》中饮冰语,载《新小说》第七号,赵毓林编辑《新小说》(第7号),新小说社,第166页。
    ②胡适拟定的《国语文学史》新纲目第九讲就有清室末年小说的内容,参见胡适:《民国学术经典文库白话文学史》,东方出版社,1996年3月版,自序第3页。
    ③参阅陈平原:《中国现代小说的起点——清末民初小说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版,第166页。
    ④张卫中:《“五四”语言转型与文学的变革》,《天津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
    ⑤胡适:《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姜义华主编:《胡适学术文集新文学运动》,中华书局,1993年9月版,第149页。
    ⑥周作人:《中国新文学的源流第五讲文学革命运动》,周作人:《中国新文学的源流》,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12月版,第58页。
    ⑦周作人:《中国新文学的源流第五讲文学革命运动》,周作人:《中国新文学的源流》,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12月版,第58页。
    ①周作人:《中国新文学的源流第五讲文学革命运动》,周作人:《中国新文学的源流》,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12月版,第58页。
    ②[英]简·爱切生著/徐家祯译:《语言的变化:进步还是退步?》,语文出版社,1997年版,第105页。
    ③高玉:《现代汉语与中国现代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6月版,第127—130页。
    ④文贵良:《解构与重建——五四文学话语模式的生成及其嬗变》,《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3期。
    ⑤[英]简·爱切生著/徐家祯译:《语言的变化:进步还是退步?》,语文出版社,1997年版,第105页。
    ①转引自徐君慧:《中国小说史》,广西教育出版社,1991年12月版,第1页。唐人成玄英的诠释说:“干,求也,县,高也。夫修饰小行、矜持言说,以求高名令问者,必不能大通于至道。”
    ②转引自徐君慧:《中国小说史》,广西教育出版社,1991年12月版,第1页。
    ③转引自胡怀琛:《中国小说研究》,中国书籍出版社,2006年6月版,第7页。
    ④《论语》子张篇中子夏语。来可泓:《论语直解》,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10月版,第542页;班固《汉书·艺文志》中称其为孔子语。
    ⑤参阅P·韩南著/徐侠译:《中国近代小说的兴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5月版。
    ⑥梁启超:《〈蒙学报〉、〈演义报〉合叙》,《时务报》44册。
    ⑦衡南劫火仙:《清议报》第六十八册,1901年,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1897—1916)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3月版,第32页。
    ①严复、夏曾佑:《本馆附印说部缘起》,《国闻报》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1897—1916),北京大学出版,1989年3月版,第12页;但《国闻报》拟定的“不惮辛勤,广为采辑,附纸分送”的计划却终未实现,成为文坛逸话。
    ②同上。
    ③同上。
    ④康有为:《〈日本书目志〉识语》,1897年,上海大同译书局版《日本书目志》,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1897—1916),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3月版,第13页。
    ⑤康有为:《〈日本书目志〉识语》,1897年,上海大同译书局版《日本书目志》,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1897—1916),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3月版,第13页。
    ⑥邱炜爰:《小说与民智关系》,1901年刊本,《挥塵拾遗》,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1897—1916),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3月版,第31页。
    ⑦衡南劫火仙:《清议报》第六十八册,1901年,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1897—1916),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3月版,第32页。
    ⑧参阅蒋贵麟:《康南海先生遗著汇刊(十一)日本书目志》,宏业书局,1987年6月再版。
    ①杨联芬:《晚清至五四: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发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11月版,第22页。
    ②程晋芳:《勉行堂集》卷二《春帆集》。
    ③强汝询:《求益斋文集》。转引自孔另境编:《中国小说史料》,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260页。
    ④天虚我生:《<欧美名家短篇小说丛刻>序》,《欧美名家短篇小说丛刻》,中华书局,1917年。
    ⑤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新小说》第一号,1902年,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1897—1916),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3月第1版,第33—37页。
    ⑥同上。
    ⑦同上。
    ⑧梁启超此时借文所载“道”的内涵主要是启蒙强国,与传统文学的“儒家之道”已大有异趣。
    ⑨这种论述的理论根源实际上是儒家教化和佛教禅宗度人传统思想的结合,同时又糅合了晚清先进知识分子的现代启蒙诉求。
    ①新小说报社:《中国唯一之文学报〈新小说〉》,《新民丛报》十四号,1902年,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1897—1916),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3月版,第42页。
    ②摩觉西:《〈小说林〉发刊词》,《小说林》第一期,1907年,同上,第234页。
    ③觉我《〈小说林〉缘起》,《小说林》第一期,1907年,同上,第235页。
    ④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1897—1916),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3月版,前言第2页。
    ⑤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1897—1916),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3月版,前言第2页。
    ⑥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1897—1916),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3月版,前言第2页。
    ①梁启超:《变法通议论幼学》,《时务报》第十六—十九册,1897年,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1897—1916),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3月版,第13页。
    ②几道、别士:《本馆附印说部缘起》,《时务报》第十六—十九册,1897年,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1897—1916),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3月版,,第10页。
    ③别士:《小说原理》,《绣像小说》第三期,1903年,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1897—1916),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3月版,第61页。
    ④楚卿在《论文学上小说之位置》中说:“然在传世之文,则与其繁也,毋宁其简;在觉世之文,则与其简也,毋宁其繁。”《新小说》第七号,1903年,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1897—1916),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3月版,第64页。
    ⑤柳士镇对《三国演义》的语言分析是:语言呈现文白相杂,诗文交辉的局面,既有地道的口语,又有典型的文言,大致以白话为基础,穿插着一些文言成分,具有“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的特点。参阅柳士镇:《略论三国演义的语言面貌》,第四届中古汉语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转引自徐时仪:《汉语白话发展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版,第192页。
    ①香坂顺一认为《水浒》所用语言“是宋代词汇、元代语言、明代词语用法的凑合”。参阅[日]香坂顺一:《水浒词汇研究(虚词部分)》,文津出版社;参阅徐时仪:《汉语白话发展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版,第193页。
    ②楚卿:《论文学上小说之位置》,《新小说》第七号,1903年,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1897—1916),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3月版,第63—64页。
    ③同上。
    ④程宗启:《〈天足引〉白话小说序例》,上海鸿文书局版《天足引》,1906年,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1897—1916),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3月版,第196页。
    ⑤海天独啸子:《〈女娲石〉凡例》,1904年,东亚编辑局版《女娲石》,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1897—1916),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3月版,第131—132页。
    ⑥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新小说》第一号,1902年,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1897—1916),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3月版,第35页。
    ①梁启超:《小说丛话》(节录),《新小说》第七号,1903年,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1897—1916),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3月版,第66页。
    ②管达如:《说小说》,《小说月报》第三卷第五、第七至十一号,1912年,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1897—1916),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3月版,第373、第380页。
    ③姚鹏图:《论白话小说》,《广益丛报》第六十五号,1905年,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1897—1916),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3月版,第135页。
    ④同上。
    ⑤同上。
    ⑥同上。
    ⑦公奴:《金陵买书记》,1902年,开明书店版《金陵卖书记》,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1897—1916),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3月版,第48页。
    ①参阅郜元宝:《为什么粗糙?——中国现代知识分子语言观念与现当代文学》,《文艺争鸣》,2004年第2期;郜元宝:《母语的陷落》,《书屋》,2002年第4期。
    ②吴曰法:《小说家言》,《小说月报》第六卷第六号,1915年,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1897—1916),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3月版,第495页。
    ③铁樵:《小说家言》编辑后记,《小说月报》第六卷第六号,1915年,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1897—1916),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3月版,第496页。
    ④陈光辉、树珏:《关于小说文体的通信》,《小说月报》第七卷第一号,1916年,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1897—1916),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3月版,第536—537页。
    ⑤以上引文同上。
    ⑥例如《新小说》报社的要求是:本报文言、俗语参用;其俗语之中,官话与粤语参用;但其书既用某体者,则全部一律。新小说报社:《中国唯一之文学报〈新小说〉》,《新民丛报》十四号,1902年,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1897—1916),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3月版,第41页。
    ①觉我:《余之小说观》,《小说林》第十期,1908年,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1897—1916),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3月版,第314页。
    ②以上参阅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1897—1916),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3月版,前言第11—12页。
    ③参阅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1897—1916),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3月版,前言第11—12页。
    ④参阅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第1版,附录一第257页。
    ①阿英:《晚清小说史》,东方出版社,1996年3月版,第1页。
    ①语体,即语言体式,语体目前在学界由于研究的目的和方法不同,定义也不尽相同,此处一方面是指语言学意义上的词汇、句子、语篇等构成小说语言表层结构的自然语言要素,另一方面也有叙事学、文体学意义上的话语含义。参阅[英]罗杰·福勒著/於宁等译:《语言学与小说》,重庆出版社,1991年1月版;申丹:《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7月版。文体概念在学界有多种定义,这里的文体主要是一个揭示作品形式特征的概念,强调文学作品的话语体式,即文本的结构方式。参阅陶东风:《文体演变及其文化意味》,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5月版。
    ②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新小说》第一号,1902年,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1897—1916),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3月版,第37页。
    ③佚名:《读新小说法》,《新世界小说月报》第六、七期,1907年,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1897—1916),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3月版,第278页。
    ①张毅:《文学文体概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1月版,第179页。
    ②转引自[美]P·韩南著、尹慧珉译:《中国白话小说史》,浙江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25页。
    ③参阅徐德明:《中国现代叙事的语言传统》,《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4期。
    ④徐时仪:《汉语白话发展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版,第6—7页。
    ⑤[宋]赵彦卫:《云麓漫钞》,转引自李悔吾:《中国小说史漫稿》,湖北教育出版社,1992年7月版,第55页。
    ⑥鲁迅在《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第三讲中谈到唐开元、天宝以后,有些进京考试的举子把自创的小说拿去拜谒当时的名人,以便获得及第的希望,谓之用小说“行卷”;宋赵彦卫《云麓漫钞》中说:唐时举人,先借当时显人以姓名达主司,然后投献所业,逾数日又投,谓之“温卷”,如《幽怪录》、《传奇》等皆是也。
    ①参阅陈平原:《小说的书面化倾向与叙事模式的转变》,《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附录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版。
    ②张中行:《文言与白话》,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4月版,第1页。
    ③几道、别士:《本馆附印说部缘起》,《国闻报》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1897—1916),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3月版,第10页
    ④几道、别士:《本馆附印说部缘起》,《国闻报》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1897—1916),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3月版,第10页。
    ⑤陈平原:《中国现代小说的起点——清末民初小说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版,第187页。
    ⑥参阅陈平原:《小说的书面化倾向与叙事模式的转变》,《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附录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版。
    ①张中行:《文言与白话》,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4月版,第1页。
    ②徐时仪:《汉语白话发展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版,第7—17页。
    ③几道、别士:《本馆附印说部缘起》,《国闻报》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1897—1916),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3月版,第10页。
    ④陈平原:《小说的书面化倾向与叙事模式的转变》,《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附录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版,第274页。
    ⑤同上,第278—280页。
    ①此处的白话小说是指本土创作的中长篇章回小说,而非短篇小说、译本或仿译本小说。
    ②杨星映:《中西小说文体形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11月版,引论第3页。
    ③陶东风:《文体演变及其文化意味》,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5月版,第14页。
    ④同上,第17页。
    ⑤同上,第59—60页。
    ①杨联芬:《晚清至五四: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发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11月版,第55页。
    ②李伯元:《官场现形记》,上海世界繁华报馆版,1903年。
    ③茂苑惜秋生:《官场现形记》叙,一九0三年世界繁华报馆版《官场现形记》,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1897—1916),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3月版,第54页。
    ①袁进:《中国小说的近代变革》,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6月版,前言第1页。
    ②狄平子:《小说新语》,《小说时报》第九期,1911年,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1897—1916),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3月版,第366—367页。
    ③参阅胡适:《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姜义华主编:《胡适学术文集新文学运动》,中华书局,1993年9月版,第138页。
    ④陈平原:《中国现代小说的起点——清末民初小说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版,第171页。
    ①茅盾:《自然主义与中国现代小说》,《小说月报》第13卷第7号,1922年。
    ②参阅高玉:《现代汉语与中国现代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6月版,第127页—135页。
    ③史大丰:《<官场现形记>词汇研究》,山东大学2007年汉语言文字学硕士学位论文。
     ①以上参见郭延礼:《中国前现代文学的转型》,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10月版,第126—127页。
    ①参阅袁进:《中国小说的近代变革》第三章量与质,袁进:《中国小说的近代变革》,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6月版。
    ②梁启超:《译印政治小说序》,原载《清议报》第1册,1898年,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1897—1916),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3月版,第22页。
    ③这种演说语体是指小说中人物的话语,而从本体意义上看,人物话语既是对人物的刻画,又是一种叙述,因为人物也可能取代叙述者进行叙事。参阅杨星映:《中西小说文体形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11月版,第108页。
    ④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新小说》第1、2、3、7号,1902年。
    ⑤新小说报社:《中国唯一之文学报新小说》,《新民丛报》14号,1902年,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1897—1916),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3月版,第44页。
    ①句子语式参阅杨星映:《中西小说文体形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11月版,第112页。
    ②《新小说》第一号,《新民丛报》第二十号,1902年,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1897—1916),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3月版,第39页。
    ③平等阁主人:《新中国未来记》第三回总批,《新小说》第二号,1902年,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1897—1916),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3月版,第38页。
    ④饮冰室主人:《新中国未来记》绪言,《新小说》第一号,1902年,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1897—1916),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3月版,第38页。
    ⑤饮冰室主人:《新中国未来记》绪言,《新小说》第一号,1902年,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1897—1916),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3月版,第37页。
    ①参阅阿英:《晚清小说史》,东方出版社,1996年3月版,第121页。
    ①阿英:《晚清小说史》,东方出版社,1996年3月版,第138页。
    ②平等阁主人:《新中国未来记》第三回总批,《新小说》第二号,1902年,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1897—1916),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3月版,第39页。
    ③燕南尚生:《新评水浒传》,转引自袁进:《中国小说的近代变革》,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6月版,第49页。
    ④《新小说》第一号,《新民丛报》第二十号,1902年,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1897—1916),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3月版,第39页。
    ⑤公奴:《金陵卖书记(节录)》,一九0二年,开明书店版《金陵卖书记》,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1897—1916),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3月版,第48页。
    ⑥俞佩兰:《<女狱花>叙》,一九0四年,泉唐罗氏藏板《女狱花》,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1897—1916),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3月版,第121页。
    ⑦摩西:《<小说林>发刊词》,《小说林》第一期,1907年,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1897—1916),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3月版,第234页。
    ⑧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第1版,第116页。
    ①同上。
    ②同上,第117页。
    ③季桂起:《中国小说体式的现代转型与流变》,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年11月第1版,第32页。
    ④同上,第33页。
    ⑤陈平原:《中国现代小说的起点——清末民初小说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第1版,第268页。
    ⑥参阅朱文华:《《晚清各体文学的走向和中国文学的古今演变》,《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
    ⑦陈平原:《中国现代小说的起点——清末民初小说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版,第273页。
    ①同上。
    ②我佛山人:《〈上海游骖录〉识语》,《月月小说》第1年第8号,1907年,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1897—1916),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3月版,第259页。
    ③陈平原:《中国现代小说的起点——清末民初小说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版,第273页。
    ④杨联芬:《晚清至五四: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发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11月版,第76页。
    ⑤参阅袁进:《中国小说的近代变革》第三章量与质,袁进:《中国小说的近代变革》,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6月版。
    ⑥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附录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版,第267页。
    ①梁启超:《新小说》第一号,《新民丛报》第二十号,1902年,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1897—1916),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3月版,第40页。
    ②吴沃尧:《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上海广智书局出版,1906—1910年。
    ①不同于以往历史小说的“喜谈古事”,“时事小说”表现的历史是逼在眼前或刚刚逝去的事件。参阅陈平原:《中国现代小说的起点——清末民初小说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版,第262页。
    ②参阅陈平原:《中国现代小说的起点——清末民初小说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版,第138页。
    ③参阅陈平原:《中国现代小说的起点——清末民初小说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版,第138页。
    ④鲁迅:《中国小说史略(插图本)》,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4年7月版,第259页。
    ⑤同上。
    ⑥鲁迅:《中国小说史略(插图本)》,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4年7月版,第262页。
    ⑦杨联芬:《晚清至五四: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发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11月版,第81页。
    ⑧米列娜:《晚清小说情节结构的类型研究》,米列娜编/伍晓明译:《从传统到现代——19至20世纪转折时期的中国小说》,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10月版。
    ①鲁迅:《中国小说史略(插图本)》,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4年7月版,第258页。
    ②郭延礼:《中国前现代文学的转型》,山东大学出版社出版,2005年10月版,第27页。
    ③参阅郭延礼:《中国前现代文学的转型》第二章传媒、稿酬与文学的近代化,郭延礼:《中国前现代文学的转型》,山东大学出版社出版, 2005年10月版。
    ④参阅胡全章:《传统与现实之间的探询:吴趼人小说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5月第1版。
    ⑤袁进:《中国小说的近代变革》,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6月版,第52页。
    ⑥李伯元:《庚子国变弹词例言》,转引自袁进:《中国小说的近代变革》,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6月版,第52页。
    ⑦包天笑:《钏影楼笔记》,载《小说月报》19期,1942年4月出版。
    ①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新小说》第1号,1902年,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1897—1916),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3月版,第34页。
    ②成之《小说丛话》,《中华小说界》第1年3—8期,1914年,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1897—1916),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3月版,第419页。
    ③吴趼人:《劫余灰》,1907年—1908年《月月小说》第十号至二十四号。
    ④鲁迅:《中国小说史略(插图本)》,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4年7月版,第266页。
    ⑤曾朴:《孽海花》,上海真善美书店,1935年1月版。
    ⑥陈平原:《中国现代小说的起点——清末民初小说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版,第260页。
    ①参阅杨联芬:《晚清至五四: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发生》第五章,杨联芬:《晚清至五四: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发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11月版。
    ②阿英:《晚清小说史》,东方出版社,1996年3月版,第121页。
    
    ①吴沃尧:《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上海广智书局出版,1906—1910年。
    ②李伯元:《官场现形记》,上海世界繁华报馆版,1903年。
    ①参阅张强:《老残游记:一部寓言体的小说》,《江苏社会科学》,1992年第5期。
    ②陈天华:《狮子吼》,连载于《民报》第2、3、4、5、7、8、9号,1906年。
    ③颐琐:《黄绣球》,初哉于《新小说》第15—24号,至26回止。新小说社1907年始印行足本,分为两卷。
    ④李欧梵认为,“从道德的角度把中国看作是‘一个精神上患病的民族’,这一看法造成了传统与现代性之间的一种尖锐的两级对立性:这种病态根植于中国传统之中,而现代性则意味着在本质上是对这种传统的一种反抗和叛逆,同时也是对新的解决方法所怀的一种知识上的追求。”参阅李欧梵《现代性的追求》,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177—178页。
    ⑤杨联芬:《晚清至五四: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发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11月版,第180页。
    
    ①曹雪芹、高鹗:《红楼梦》,岳麓书社出版,1987年4月版,第23页。
    ②老舍:《老舍论创作》,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8月版,第96页。
    ③老舍:《老舍论创作》,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8月版,第13页。
    ④曹雪芹、高鹗:《红楼梦》,岳麓书社出版,1987年4月版,第80页。
    ①严家炎:《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二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74页。
    ②胡适:《老残游记·序》,《老残游记》,上海亚东图书馆,1934年10月第10版,第28页。
    ③陈平原:《中国现代小说的起点——清末民初小说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版,第172页。
    ④徐德明:《中国现代叙事的语言传统》,《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4期。
    ⑤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版,第212页。
    ①胡全章:《传统与现实之间的探询:吴趼人小说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5月版,第175页。
    ②罗烨:《醉翁谈录·舌耕叙引》。
    ③胡全章:《传统与现实之间的探询:吴趼人小说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5月版,第176页。
    ④鲁迅:《中国小说史略(插图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7月第1版,第236页。
    ⑤吴沃尧:《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上海广智书局出版,1906—1910年。
    ①刘鹗(署名鸿都百炼生):《老残游记》,1903年发表于《绣像小说》半月刊上,到13回因故中止,后重载于《天津日日新闻》,始全。
    ②[法]鲍福著周桂笙译《毒蛇圈》,伍国庆编《毒蛇圈(外十种)》,岳麓书社,1991年7月版,第30—31页。
    ③饮冰等《小说丛话》(节录),《新小说》第十三号,1905年,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1897—1916),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3月版,第80页。
    ④参阅刘晓明:《“语”“文”的离合与中国文学思维特征的演进》,《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
    ⑤参阅曾素英、陈妮:《中西思维方式与语言逻辑比较》,《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7月第4期;连淑能:《论中西思维方式》,《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年第2期。
    ⑥新小说报社:《中国唯一之文学报<新小说>》,《新民丛报》十四号,1902年,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1897—1916),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3月版,第41页。
    ①陈平原:《中国现代小说的起点——清末民初小说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版,第173页。
    ②叶桂刚、王贵元主编:《中国古代十大话本小说》(上册),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2年12月版,第3页。
    ③叶桂刚、王贵元主编:《中国古代十大话本小说》(上册),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2年12月版,第30页。
    ④曹雪芹、高鹗:《红楼梦》,岳麓书社出版,1987年4月版,第23页。
    ①曾朴:《孽海花》,上海真善美书店,1935年1月版。
    ②曾朴:《孽海花》,上海真善美书店,1935年1月版。。
    ③曾朴:《孽海花》,上海真善美书店,1935年1月版。
    ④陈平原:《中国现代小说的起点——清末民初小说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版,第176页。
    
    ①吴沃尧:《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上海广智书局出版,1906—1910年。
    ②吴沃尧:《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上海广智书局出版,1906—1910年。
    ③吴沃尧(署名我佛山人):《上海游骖录》,《月月小说》第6—8号,1907年。
    
    ①吴沃尧(署名我佛山人):《上海游骖录》,《月月小说》第6—8号,1907年。
    ②吴沃尧(署名我佛山人):《上海游骖录》,《月月小说》第6—8号,1907年。
    ①刘鹗(署名鸿都百炼生):《老残游记》,1903年发表于《绣像小说》半月刊上,到13回因故中止,后重载于《天津日日新闻》,始全。
    ②刘鹗(署名鸿都百炼生):《老残游记》,1903年发表于《绣像小说》半月刊上,到13回因故中止,后重载于《天津日日新闻》,始全。
    ③刘鹗(署名鸿都百炼生):《老残游记》,1903年发表于《绣像小说》半月刊上,到13回因故中止,后重载于《天津日日新闻》,始全。
    ④刘鹗(署名鸿都百炼生):《老残游记》,1903年发表于《绣像小说》半月刊上,到13回因故中止,后重载于《天津日日新闻》,始全。
    ⑤鲁迅:《我怎样做起小说来》,《南腔北调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1月版,第85页。
    ①刘鹗(署名鸿都百炼生):《老残游记》,1903年发表于《绣像小说》半月刊上,到13回因故中止,后重载于《天津日日新闻》,始全。
    ②胡适:《老残游记·序》,汪原放主编:《老残游记》第10版,亚东图书馆,1934年10月第10版,第35—36页。
    ①吴趼人在《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三十八回评语中说:他种小说,于游历名胜,必有许多铺张景致之处。此独略之者,以此书专注于怪现状,故不以此为意也。
    ②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版,第113页。
    ③普实克:《二十世纪初中国小说中叙事者作用的变化》,[捷]雅罗斯拉夫·普实克著/李燕乔等译《普实克中国现代文学论文集》,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年8月版,第130页。
    ④梦生:《小说丛话》(选录),《雅言》第一卷第七期,1914年,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1897—1916),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3月版,第408页。
    ①刘鹗(署名鸿都百炼生):《老残游记》,1903年发表于《绣像小说》半月刊上,到13回因故中止,后重载于《天津日日新闻》,始全。
    ②刘鹗(署名鸿都百炼生):《老残游记》第十三回原评,1903年发表于《绣像小说》半月刊上,到13回因故中止,后重载于《天津日日新闻》,始全。
    ③陈平原:《中国现代小说的起点——清末民初小说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版,第174页。
    ④胡适:《老残游记·序》,汪原放主编:《老残游记》第10版,亚东图书馆,1934年10月第10版,第33页。
    ⑤刘鹗(署名鸿都百炼生):《老残游记》,1903年发表于《绣像小说》半月刊上,到13回因故中止,后重载于《天津日日新闻》,始全。
    ①胡适:《老残游记·序》,汪原放主编:《老残游记》第10版,亚东图书馆,1934年10月第10版,第37页。
    ②参阅张卫中:《“五四”时期作家的语言探索及其意义》,《贵州社会科学》,2007年6月第6期。
    ③刘鹗(署名鸿都百炼生):《老残游记》,1903年发表于《绣像小说》半月刊上,到13回因故中止,后重载于《天津日日新闻》,始全。
    ①胡适:《老残游记·序》,汪原放主编:《老残游记》第10版,亚东图书馆,1934年10月第10版,第30页。
    ②胡适:《老残游记·序》,汪原放主编:《老残游记》第10版,亚东图书馆,1934年10月第10版,第28页。
    ③欧阳钜源、黄世仲:《中国古典小说名著百部廿载繁华梦负曝闲谈》,华夏出版社,1995年9月版,第231页。
    ④《恨海》第四回眉批,上海广智书局,1906年版。
    ①参阅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版,第111—112页。
    ②叶桂刚、王贵元主编:《中国古代十大话本小说》(上册),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2年12月版,第86页。
    ①李伯元(未署名):《中国现在记》,最初连载于光绪三十年《时报》,1904年。12回,未完。
    ①英国文体学家利奇和肖特在《小说中的文体风格》一书中对转述语进行了分类,赵毅衡的分类正是建立在此基础上。
    ②参阅赵毅衡:《小说叙述中的转述语》,《文艺研究》,1987年第5期;申丹:《也谈中国小说叙述中转述语的独特性——兼与赵毅衡先生商榷》,《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4期;申丹:《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7月第1版。本文不拟在此展开转述语类型讨论,文中转述语类型主要根据上下文语境,用恢复省略掉的主语的方法加以判断。
    ③赵毅衡:《苦恼的叙述者》,.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第54页。
    ④曾朴:《孽海花》,上海真善美书店,1935年1月版。
    ①时萌:《中国近代文学大系》小说集1导言二,吴组缃主编《中国近代文学大系》小说集1,上海书店出版社,1990年10月版,第34—35页。
    ②同上。
    ③夏志清:《<老残游记>新论》,刘德隆、朱禧、刘德平主编《刘鹗及老残游记资料》,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7月版,第485页。
    ①刘禾著、宋伟杰等译:《跨语际实践——文学、民族文化与被译介的现代性(中国,1900—1937)》,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3月北京第2版,第138页。
    ②迈克尔·艾格:《<恨海>的人物塑造》,米琳娜编/伍晓明译:《从传统到现代——19至20世纪转折时期的中国小说》,北京大学出版,1991年10月版,第167页。
    ①吴趼人:《恨海》,光绪三十二年广智书局刊本。
    ②迈克尔·艾格:《<恨海>的人物塑造》,米琳娜编/伍晓明译:《从传统到现代——19至20世纪转折时期的中国小说》,北京大学出版,1991年10月版,第167—178页。
    ①卢博米尔·多烈采尔:《捷克文学的叙事方式》,多伦多,1973年版,第17页。
    ②卢博米尔·多烈采尔:《捷克文学的叙事方式》,多伦多,1973年版,第18页。
    ③以上参阅迈克尔·艾格:《<恨海>的人物塑造》,米琳娜编/伍晓明译:《从传统到现代——19至20世纪转折时期的中国小说》,北京大学出版,1991年10月版,第173—174页。
    ①觉我:《余之小说观》,《小说林》第十期,1908年,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1897—1916),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3月版,第313页。
    ②同上,第314页。
    ③陈平原:《中国现代小说的起点——清末民初小说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版,第168页。
    ①璱斋:《小说丛话》(节录),《新小说》第七号,1903年,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1897—1916),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3月版,第67页。
    ②参阅季桂起:《试论晚清与“五四”小说变革的差异》,《中国文学研究》,2008年第2期。
    ③1906年群学社刊行符霖创作的白话小说《禽海石》是近代最早的用第一人称叙事描述自我生活经历的新小说作品,但这部小说对“我”的心理挖掘不深,语言过于浅白直露,很难说有真正意义上的“内倾”特征。
    ④陶晶孙:《急忙谈三句曼殊》,《牛骨集》,太平书局,1944年5月版,第81页。
    ①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角度的转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版,第75页。
    ②李欧梵:《中国现代作家的浪漫一代》,新星出版社,2005年9月版,第73页。
    ③苏曼殊:《断鸿零雁记》,1911年初秋,苏曼殊在爪哇《汉文新报》上连载了《断鸿零雁记》前一部分。1912年5月始,《断鸿零雁记》重刊于《太平洋报》。
    ④同上。
    ①参阅吴福辉:《“五四”白话之前的多元准备》,《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6年第1期。
    ②杨联芬:《晚清至五四:中国现代文学现代性的发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11月版,第242页。
    ③苏曼殊:《断鸿零雁记》,1911年初秋,苏曼殊在爪哇《汉文新报》上连载了《断鸿零雁记》前一部分。1912年5月始,《断鸿零雁记》重刊于《太平洋报》。
    ④同上。
    ①苏曼殊:《断鸿零雁记》,1911年初秋,苏曼殊在爪哇《汉文新报》上连载了《断鸿零雁记》前一部分。1912年5月始,《断鸿零雁记》重刊于《太平洋报》。
    ②成之:《小说丛话》,《中华小说界》第一年第三至第八期,1914年,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1897—1916),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3月版,第418—419页。
    ①参阅庄逸云:《清末民初的自叙传小说》,《当代文坛》,2008年第4期。
    ②苏曼殊:《断鸿零雁记》,1911年初秋,苏曼殊在爪哇《汉文新报》上连载了《断鸿零雁记》前一部分。1912年5月始,《断鸿零雁记》重刊于《太平洋报》。
    ①苏曼殊:《断鸿零雁记》,1911年初秋,苏曼殊在爪哇《汉文新报》上连载了《断鸿零雁记》前一部分。1912年5月始,《断鸿零雁记》重刊于《太平洋报》。
    ②参阅杨星映:《中西小说文体形态》第二章小说的叙事方式,杨星映:《中西小说文体形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11月版。
    ①鲁迅(署名周逴):《怀旧》,《小说月报》4卷1期,1913年4月25日。
    ②[捷]雅罗斯拉夫·普实克:《普实克中国现代文学论文集》,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年8月版,第114页。
    ③同上,第117页。
    ④同上,第119页。
    ⑤陈平原:《中国现代小说的起点——清末民初小说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版,第189页。
    ①参阅张卫中:《“五四”语言转型与文学的变革》,《天津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
    ②陈平原:《中国现代小说的起点——清末民初小说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版,第189页—190页。
    ③参阅赵义山、李修生主编:《中国分体文学史·散文卷》下编:骈文,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④恽铁樵在《答刘幼新论言情小说书》(《小说月报》第6卷第4号,1915年)中说到:或谓西洋所谓小说即文学,于是以骈体当之,虽不能真骈,亦必多买胭脂,盖以为如此,庶几文学也,而不知相去弥远。
    ⑤陈平原:《中国现代小说的起点——清末民初小说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版,第190页。
    ①徐枕亚:《玉梨魂》,连载于《民权报》,1912年。
    ②参阅陈平原:《中国现代小说的起点——清末民初小说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版,第190—191页。
    ③参阅王国伟:《对骈文小说奇作<玉梨魂>的文化解读》,《蒲松龄研究》,2004年第1期。
    ④徐枕亚《<茜窗泪影>序》,一九一四年上海国华书局版《茜窗泪影》,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1897—1916),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3月版,第466页。
    ⑤参阅刘纳:《1912——1919;终结与开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8年第1期。
    ①陈平原:《中国现代小说的起点——清末民初小说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版,第189页。
    ②觉我:《余之小说观》,《小说林》第十期,1908年,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1897—1916),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3月版,第315页。
    ③管达如:《说小说》,《小说月报》第三卷第五、第七至十一号,1912年,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1897—1916),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3月版,第374页。
    ①成之:《小说丛话》,《中华小说界》第一年第三至第八期,1914年,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1897—1916),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3月版,第416—417页。
    ②同上。
    ③胡适:《论短篇小说》,严家炎主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二卷)(1917—1927),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1月版,第36页。
    ④参阅陈平原:《中国现代小说的起点——清末民初小说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版,第155页。
    ⑤胡适:《论短篇小说》,严家炎主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二卷)(1917—1927),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1月版,第35页。
    ⑥参阅于润琦:《我国清末民初的短篇小说(代序)》,于润琦主编:《清末民初小说书系》,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7年7月版,序言第2页。
    
    ①参阅戴连云:《直接引语模式及其在小说中的作用》,《青海师专学报(教育科学)》,2004年第6期。
    ②巴赫金:《巴赫金全集》(第二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466页。
    ①参阅黄琼英:《鲁迅作品语言历时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博士论文。
    ②饮椒:《地方自治》,吴组缃主编《中国近代文学大系》小说集7,上海书店出版社,1990年10月版,第586页。
    
    ①吴趼人:《查功课》,《趼人短篇九种》,上海《月月小说社》出版,1908年。
    ②觉我(徐念慈):《<电冠>赘语》,《小说林》八号,1908年。
    ①鲁迅(署名周逴):《怀旧》,《小说月报》4卷1期,1913年4月25日。
    ②参阅张向东:《论五四小说叙述中的转述语方式》,《丹东师专学报》,1999年9月第3期。
    ③[英]罗杰·福勒:《语言学与小说》,重庆出版社,1991年1月版,第6页。
    ④半侬:《伦敦之质肆·译后语》,《中华小说界》1卷8期,1914年。
    ①[捷]雅罗斯拉夫·普实克:《普实克中国现代文学论文集》,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年8月版,第119页。
    ②参阅陈平原:《中国现代小说的起点——清末民初小说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版,第93—94页。
    ①参阅季桂起:《中国小说体式的现代转型与流变》,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年11月版。
    ①周瘦鹃:《午夜鹃声》,《紫罗兰言情楚刊》,上海时还书局出版,第97页。
    ②偈:《<预备立宪>弁言》,《月月小说》第一年第二号(1906年),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1897—1916),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3月版,第175页。
    ③傅斯年:《怎样做白话文》,《新潮合订本第一卷(第1——5号)》,上海书店,1919年12月第3版,第178页。
    ①胡适:《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姜义华主编《胡适学术文集新文学运动》,中华书局,1993年9月版,第153页。
    ②鲁迅:《玩笑只当它玩笑(上)》,《申报·自由谈》1934年7月25日。《鲁迅全集》第5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520页。
    ③瞿秋白:《论翻译——给鲁迅的信》,《瞿秋白文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505、505——506页。
    ④高玉:《现代汉语与中国现代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6月版,第192页。
    ①郭延礼:《中国近代翻译文学梗概》,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3月第1版,绪论第10—11页。
    ②阿英:《晚清小说史》,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210页。
    ③陈平原:《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8—29页。
    ④参阅郭延礼:《中国近代翻译文学梗概》,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3月版,第39页;郭延礼:《中国前现代文学的转型》,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10月版。1905年周作人译的《玉虫缘》(美国爱伦·坡著)、1906年罗季芳译的《三玻璃眼》(英国葛威廉著)、1907年无名氏译的《毒药樽》(法国嘉波留著),均不用章回体,并去掉了“说话人”痕迹。1907年后,林纾翻译的大部分小说,吴梼1907年译的《黑衣教士》(契诃夫著),包天笑1910年译的《六号室》(契诃夫著),马君武1914年译的《心狱》(列夫·托尔斯泰著)都没有章回体的痕迹,外国小说的结构形式逐渐为中国翻译家理解和接受。
    ⑤高玉:《现代汉语与中国现代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6月版,第191页。
    ⑥施蛰存:《中国近代文学大系·翻译文学集一·导言》,吴组缃主编:《中国近代文学大系·翻译文学集一》,上海书店出版社,1990年10月版,导言第25页。
    ⑦施蛰存:《中国近代文学大系·翻译文学集一·导言》,吴组缃主编:《中国近代文学大系·翻译文学集一》,上海书店出版社,1990年10月版,导言第25页。
    ①严家炎:《“五四”新体白话的起源、特征及其评价》,《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6年第1期。
    ②吴福辉:《“五四”白话之前的多元准备》,《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6年第1期。
    ③参阅方长安:《对话与20世纪中国文学》,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6月版。
    ④陈平原:《中国现代小说的起点——清末民初小说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版,第50页。
    ⑤严复:《甲辰出都呈同里诸公》,《严复集》第2册,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65页。
    ①郑振铎:《林琴南先生》,《小说月报》第15卷11期,1924年11月。
    ②周作人:《林琴南与罗振玉》,《语丝》第3期,1924年12月1日。
    ③胡适:《五十年来之中国文学》,姜义华主编《胡适学术文集新文学运动》,中华书局,1993年9月版,第138页。
    ④苏雪林:《林琴南先生》,《人间世》,1934年10月第14期。
    ⑤钱钟书:《林纾的翻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11月版,第40页。
    ⑥沈庭芳:《隐拙轩文钞·方望溪先生传·自记》,转引自钱钟书:《林纾的翻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11月版,第40页。
    ①钱钟书:《林纾的翻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11月版,第39—40页
    ②钱钟书:《林纾的翻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11月版,第40—41页。
    ③钱钟书:《林纾的翻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11月版,第40页。
    ④钱钟书:《林纾的翻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11月版,第42页。
    ⑤林纾:《<鲁滨孙漂流记>序》,《鲁滨孙漂流记》,商务印书馆,1905年,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1897—1916),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3月版,第146页。
    ①章太炎:《与人论文书》,《学林》第2册,1910年。
    ②陈平原:《中国现代小说的起点——清末民初小说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版,第185页。
    ③[美]华盛顿·欧文著,林纾/魏易译:《拊掌录·睡洞》,商务印书馆,1981年10月版,第257—258页。
    ①参阅郑振铎:《林琴南先生》,《小说月报》第15卷11期,1924年11月。
    ②郑振铎:《林琴南先生》,《小说月报》第15卷11期,1924年11月。
    ③同上。
    ④郭延礼:《中国前现代文学的转型》,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10月版,第127页。
    ①郑振铎:《林琴南先生》,《小说月报》第15卷11期,1924年11月。
    ②郭延礼:《中国近代文学翻译文学概论》,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3月版,第277页。
    ③《绍介新书<福尔摩斯再生后之探案第十一、二、三>》,《月月小说》1卷5期,1907年。此文未署名,据陈平原考证,因主要观点同于周桂笙《<歇洛克复生侦探案>弁言》和《<神女再世奇缘>自序》,疑为周氏所作。
    ④陈平原:《中国现代小说的起点——清末民初小说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版,第50页。
    ⑤周树人:《<域外小说集>序言》,1909年日本东京版《域外小说集》第一册,第352页。
    ①周树人:《<域外小说集>略例》,1909年日本东京版《域外小说集》第一册,第353页。
    ②许寿裳:《亡友鲁迅印象记》,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54页。
    ③参阅黄琼英:《鲁迅与<域外小说集>的翻译》,《外语研究》,2006年第3期。
    ④莫泊桑著/周作人译《月夜》,伍国庆主编:《域外小说集》,岳麓书社,1986年11月版,第30页。
    ①莫泊桑著/赵少侯译:《月夜》,伍国庆主编:《域外小说集》,岳麓书社,1986年11月版,第36页。
    ②参阅郭延礼:《中国前现代文学的转型》,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10月版,第464—468页。
    ③鲁迅:《<题未定>草(二)》,《鲁迅全集》第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352—353页。
    ④周作人:《文学改良与孔教》,原载《新青年》第五卷第六号,陈子善、张铁荣编:《周作人·集外文》(上集)(1904—1925),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1993年版,第284页。
    ①傅斯年:《怎样做白话文》,《新潮合订本第一卷(第1——5号)》,上海书店,1919年12月第3版,第182—183页。
    ②高玉:《现代汉语与中国现代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6月版,第261页。
    ③鲁迅(署名周作人):《域外小说集序》,伍国庆主编:《域外小说集》,岳麓书社,1986年11月第1版,第11页。周氏兄弟当时听章太炎讲《说文解字》,受其“用国粹激动种性”的影响,做文章“喜欢做怪句子和写古字”,文章很“生涩”。参阅鲁迅:《<坟>题记》,《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3—5页。
    ④鲁迅:《<域外小说集>序言》,1909年日本东京版《域外小说集》第一册,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1897—1916),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3月版,第352—353页。
    ①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1992年11月版,第171页。
    ②参阅汪晖:《白话的技术化与中国现代人文话语的创制》,《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5年第4期;《科学话语共同体和新文化运动的形成》,《学术月刊》2005年第7期。
    ③周树人:《<域外小说集>略例》,1909年日本东京版《域外小说集》第一册,第353页。
    ①吴趼人(署名中国老少年):《中国侦探案弁言》,原载一九0六年上海广智书局版《中国侦探案》,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1897——1916),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3月版,第193页。
    ②陈平原:《中国现代小说的起点——清末民初小说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版,第194页。
    ①茅盾:《伍译的侠隐记和浮华世界》,茅盾:《茅盾全集》第20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6—27页。
    ②吴趼人(署名偈):《预备立宪弁言》,《月月小说》第一年第二号,1906年,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1897—1916),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3月版,第175页。
    ③陈平原:《中国现代小说的起点——清末民初小说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版,第196页。
    ④[俄]普希金著/毋我、冷译:《神枪手》,《小说时报》13号,1911年出版。
    ⑤[德]查格著/周瘦鹃译:《破题儿第一遭》,《欧美名家短篇小说丛刻》下卷,上海中华书局1917年2月版。
    ⑥[俄]安特列夫著/周瘦鹃译:《红笑》,《欧美名家短篇小说丛刻》下卷,上海中华书局1917年2月版。
    ①王力:《汉语语法史》,商务印书馆,1989年4月版,第217页。
    ②参阅张卫中:《“五四”时期作家的语言探索及其意义》,《贵州社会科学》,2007年6月第6期。
    ③王力:《汉语语法史》,商务印书馆,1989年4月版,第339页。
    ④王力:《汉语语法史》,商务印书馆,1989年4月版,第327页。
    ①[法]大仲马著/伍光建译:《法宫秘史》,上海商务印书馆,1908年版。
    ①参阅郭延礼:《中国前现代文学的转型》,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10月版,第398—404页。
    ②[波兰]显克微支著/吴梼译:《灯台守》,《绣像小说》第68—69期,1906年出版。
    ③陈平原:《中国现代小说的起点——清末民初小说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版,第49页。
    ①[法]鲍福著/周桂笙译:《毒蛇圈》,《新小说》第8号,1903年。
    ②知新室主人(周桂笙):《<毒蛇圈>译者识语》,《新小说》第八号,1903年,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1897—1916),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3月版,第94页。
    ③周树人、周作人:《周瘦鹃译<欧美名家短篇小说丛刻>评语》,《教育公报》第4年15期,1917年11月30日。
    ①列昂尼德·尼古拉耶维奇·安特列夫著/周瘦鹃译:《红笑》,《欧美名家短篇小说丛刻》下卷,上海中华书局,1917年2月版。
    ②列昂尼德·尼古拉耶维奇·安特列夫著/周瘦鹃译:《红笑》,《欧美名家短篇小说丛刻》下卷,上海中华书局,1917年2月版。
    ①郑敏:《世纪末的回顾:汉语语言变革与中国新诗创作》,《文学评论》,1993年第3期。
    ①参阅王一川:《汉语形象与现代性情节》,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0月版,第96页—123页。
    ②参阅陶东风:《文体演变及其文化意味》[附]《文学史与语言学》,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5月版,第256—258页。
    [1]阿英:《晚清小说史》[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3月版.
    [2]阿英:《晚清文学丛钞》[Z]小说一、二、三、四卷,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5月版.
    [3]曹雪芹、高鹗:《红楼梦》[M],长沙:岳麓书社出版,1987年4月版.
    [4]曹万生:《中国现代汉语文学史》[M]上、下册,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9月版.
    [5]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M],上海: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1992年11月版.
    [6]陈方竞:《多重对话:中国新文学的发生》[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7月版.
    [7]陈衡哲:《小雨点》[M],上海:新月书店,1928年版.
    [8]陈嘉映:《语言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5月版.
    [9]陈平原:《中国现代小说的起点——清末民初小说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版.
    [10]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版.
    [11]陈平原:《小说史: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3月版.
    [12]陈子展:《中国近代文学之变迁最近三十年中国文学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12月版.
    [13]陈万雄:《五四新文化的源流》[M],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1月版。
    [14]戴昭铭:《文化语言学导论》[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6年版.
    [15]方长安:《对话与20世纪中国文学》[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6月版.
    [16]方长安:《选择·接受·转化——晚清至20世纪30年代初中国文学流变与日本文学关系》[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6月版.
    [17]方朝晖:《“中学”与“西学”——重新解读现代中国文学史》[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年9月第1版.
    [18]傅礼军:《中国小说的谱系与历史重构》[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6年12月版.
    [19]冯自由:《革命逸史》[M]第四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7月版.
    [20]戈公振:《中国报学史》[M],北京:三联书店,1955年版.
    [21]郭绍虞编:《中国历代文论选》[M](一卷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11月版.
    [22]高玉:《现代汉语与中国现代文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6月版.
    [23]郭延礼:《中国前现代文学的转型》[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10月版.
    [24]郭延礼:《中国近代翻译文学梗概》[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3月第1版.
    [25]胡怀琛:《中国小说研究》[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6年6月版.
    [26]胡全章:《传统与现实之间的探询:吴趼人小说研究》[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5月版.
    [27]胡适:《白话文学史》[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3月版.
    [28]胡裕树主编:《现代汉语修订本》[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9月版.
    [29]黄遵宪:《日本国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30]黄遵宪:《人境庐诗草笺注》上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6月版.
    [31]季桂起:《中国小说体式的现代转型与流变》[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年11月版.
    [32]姜义华主编:《胡适学术文集新文学运动》[M],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9月版.
    [33]季进:《钱钟书与现代西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
    [34]李伯元:《中国古代四大讽刺小说官场现形记》[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5年4月版.
    [35]刘鹗:《老残游记》[M],上海:上海亚东图书馆,1934年10月版.
    [36]刘禾著/宋伟杰等译:《跨语际实践——文学、民族文化与被译介的现代性(中国,1900—1937)》[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3月第2版.
    [37]陆建华主编:《汪曾祺文集·文论卷》[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38]李悔吾:《中国小说史漫稿》[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2年7月版.
    [39]来可泓:《论语直解》[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10月版.
    [40]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6月版.
    [41]栾梅健:《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发生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8月版.
    [42]李欧梵:《现代性的追求》[M],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版.
    [43]李欧梵:《中国现代作家的浪漫一代》[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年9月版.
    [44]刘涛:《中国现代小说范畴论》[M],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12月版.
    [45]梁启超:《饮冰室文集全编》[Z]第一册,广益书局,1948年4月第1版.
    [46]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版.
    [47]李荣启:《文学语言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5月版.
    [48]老舍:《老舍论创作》[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8月版.
    [49]鲁迅:《中国小说史略(插图本)》[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7月版.
    [50]鲁迅:《南腔北调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1月版.
    [51]鲁迅:《鲁迅全集》[Z]第4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52]林毓生:《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版.
    [53]茅盾:《茅盾全集》[Z]第20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版.
    [54]马钦忠:《语言的诗性智慧》[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年12月第1版.
    [55]敏泽主编:《中国文学思想史》[M](下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4年4月第1版.
    [56]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M],长沙:岳麓书社,1986年5月版.
    [57]钱乃荣主编:《中国语言文学导论》[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1年9月版.
    [58]钱钟书:《林纾的翻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11月版.
    [59]申丹:《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7月版.
    [60]孙德喜:《20世纪后20年的小说语言文化透视》[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年2月版.
    [61]陶东风:《文体演变及其文化意味》[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5月版.
    [62]谈大正主编:《汉语的文化特征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3月版.
    [63]陶晶孙:《牛骨集》[M],太平书局,1944年5月版.
    [64]唐跃、谭学纯:《小说语言美学》[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年1月第1版.
    [65]王德威:《想象中国的方法》[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
    [66]伍国庆主编:《域外小说集》[M],长沙:岳麓书社,1986年11月版.
    [67]吴康:《新文学的本原》[M],长沙:岳麓书社,2005年12月版.
    [68]王德威著/宋伟杰译:《被压抑的现代性——晚清小说新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版.
    [69]王力:《王力文集》[Z]第11卷,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0年3月版.
    [70]王力:《王力文集》[Z]第3卷,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5年5月版.
    [71]王力:《中国现代语法》[M]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版.
    [72]王力:《汉语语法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年4月第1版.
    [73]王栻主编:《严复集》[Z]第二册、第三册、第五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
    [74]王孝廉主编:《晚清小说大系》[Z],台湾:广雅出版有限公司,1984年3月版.
    [75]王一川:《汉语形象与现代性情节》[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0月版.
    [76]王一川:《语言乌托邦——20世纪西方语言论美学探究》[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5月版.
    [77]吴沃尧:《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5年版.
    [78]吴组缃主编:《中国近代文学大系》[Z]小说集,上海:上海书店出版,1991年4月版.
    [79]吴组缃主编:《中国近代文学大系》[Z]翻译小说集,上海:上海书店出版,1991年4月版.
    [80]夏德勇:《中国现代小说文体与文化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年1月版.
    [81]徐君慧:《中国小说史》[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1年12月版.
    [82]徐剑艺:《小说符号诗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1年5月第1版.
    [83]徐时仪:《古白话词汇研究论稿》[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11月版.
    [84]徐时仪:《汉语白话发展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版.
    [85]夏晓虹编:《梁启超文选》[M]上、下集,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8月版.
    [86]夏晓虹:《觉世与传世:梁启超的文学道路》[M],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
    [87]夏晓虹选编:《胡适论文学》[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88]夏志清:《新文学的传统》[M],台北:台北时报出版公司,1979年版.
    [89]姚滏铭、王燕编:《王国维文集》[Z]第三卷,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版.
    [90]叶桂刚、王贵元主编:《中国古代十大话本小说》[M](上册),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2年12月版.
    [91]袁进:《中国文学观念的近代变革》[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年10月版.
    [92]袁进:《中国小说的近代变革》[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6月版.
    [93]杨联芬:《晚清至五四: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发生》[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11月版.
    [94]杨联芬:《中国现代小说导论》[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年2月第1版.
    [95]于润琦主编:《清末民初小说书系》[Z],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7年7月版.
    [96]易新鼎:《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发展史》[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12月版.
    [97]杨星映:《中西小说文体形态》[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11月版.
    [98]《中国古典小说名著百部》[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5年9月版.
    [99]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Z]1—3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
    [100]郑家健:《中国文学现代性的起源语境》[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7月版.
    [101]章培恒主编:《中国近代小说大系》[Z],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江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11月版.
    [102]张首映:《西方二十世纪文论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11月版.
    [103]章士钊:《甲寅杂志存稿》(上册)[M],上海:商务印书馆,中华民国一十五年四月四版.
    [104]张卫中:《汉语与汉语文学》[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9月版.
    [105]朱星:《中国文学语言发展史略》[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8年2月版.
    [106]张新颖:《20世纪上半期中国文学的现代意识》[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12月版.
    [107]张毅:《文学文体概说》[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1月版.
    [108]赵毅衡:《苦恼的叙述者》[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109]赵毅衡:《文学符号学》[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0年版.
    [110]赵义山、李修生主编:《中国分体文学史·散文卷》[M]下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111]周作人:《永日集》[M],长沙:岳麓书社,1988年9月版.
    [112]周作人:《中国新文学的源流》[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12月版.
    [113]张中行:《文言与白话》[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4月版.
    [114] [苏]巴赫金:《巴赫金全集》[Z] (第二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115] [美]本杰明·李·沃尔夫:《论语言、思维和现实——沃尔夫文集》[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8月版.
    [116] [德]卡西尔著/甘阳译:《人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
    [117] [瑞士]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118] [德]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
    [119] [德]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4年版.
    [120] [英]简·爱切生著/徐家祯译:《语言的变化:进步还是退步?》[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7年版.
    [121] [美]L·A·怀特著/曹锦清译:《文化科学》[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122] [英]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
    [123] [英]罗杰·福勒著/於宁等译:《语言学与小说》[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1年1月版.
    [124] [法]罗兰·巴尔特著/李幼蒸译:《符号学原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版.
    [125] [捷]米列娜编/伍晓明译:《从传统到现代——19至20世纪转折时期的中国小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10月版.
    [126] [日]木山英雄:《文学复古与文学革命》[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27] [美]P·韩南著/尹慧珉译:《中国白话小说史》[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128] [美]P·韩南著/徐侠译:《中国近代小说的兴起》[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5月版.
    [129] [美]特雷·伊格尔顿著/伍晓明译:《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版.
    [130] [美]韦勒克、沃伦著/刘象愚、刑培明、陈圣生、李哲明译:《文学理论》[M],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
    [131] [德]威廉·冯·洪堡特:《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132] [捷]雅罗斯拉夫·普实克著/李燕乔等译:《普实克中国现代文学论文集》[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年8月版.
    [133] [苏]茲维金采夫著/伍铁平、马福聚等译:《普通语言学纲要》[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134]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G],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3月版.
    [135]刘德隆、朱禧、刘德平主编:《刘鹗及老残游记资料》[G],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7月版.
    [136]魏绍昌:《李伯元研究资料》[G],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137]魏绍昌:《吴趼人研究资料》[G],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138]刘德隆等编:《刘鹗及老残游记资料》[G],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139]严家炎:《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二卷)》[G],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40]中国近代史研究所文化史研究室编:《辛亥革命时期期刊介绍》(五)[G],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141]黄琼英:《鲁迅作品语言历时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博士论文.
    [142]刘琴:《言文互动:现代汉语与现代文学的关联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博士论文.
    [143]史大丰:《<官场现形记>词汇研究》[D],山东大学,2007硕士论文.
    [144]张艳华:《五四文学的语言选择与文体流变》[D].山东大学,2007年博士论文.
    [145]赵亮:海外体验与现代中国文学的发生[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博士论文.
    [146]朱云生:清末民初翻译文学与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发生[D].山东大学,2006年博士论文.
    [147]夏晓虹、王风等著:《文学语言与文章体式——从晚清到“五四”》[C],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1月版.
    [148]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文学编辑室编:《小说文体研究》[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8月版.
    [149]毕耕:《近代白话文理论的产生及流变》[J],《理论界》,2008年第4期.
    [150]包天笑:《钏影楼笔记》[J],《小说月报》,1942年4月第19期.
    [151]陈爱中:《从诗意阐述到逻辑言说——试析现代白话的生成》[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6卷第6期.
    [152]陈荣衮:《论报章宜改用浅说》[J],《近代史资料》,1963年第2期.
    [153]蔡振辉:《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小说为谁》[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1年6月第3期.
    [154]戴连云:《直接引语模式及其在小说中的作用》[J],《青海师专学报(教育科学)》,2004年第6期.
    [155]顾红亮、周屹:《论胡适语言变革的文化意蕴》[J],《湖南社会科学》,2002年第5期.
    [156]郭勇:《现代语言观的兴起与文学观念的现代转型——梁启超语言研究的文化意义》[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3月第2期.
    [157]高玉:《鲁迅的语言观与创作及其与中国现代文学发生的关系》[J],《鲁迅研究月刊》,2000年第4期.
    [158]郜元宝:《为什么粗糙?——中国现代知识分子语言观念与现当代文学》[J],《文艺争鸣》,2004年第2期.
    [159]郜元宝:《现代汉语:工具论与本体论的交战——关于中国现代知识分子语言观念的思考》[J].《当代作家评论》,2002年第2期.
    [160]胡芳:《<一日>:对古典小说体式的尝试性颠覆》[J],《岱宗学刊》2006年3月第1期.
    [161]胡芳:《陈衡哲文学创作研究综述》[J],《新世纪论丛》2006年4月第1卷.
    [162]黄琼英:《鲁迅与<域外小说集>的翻译》[J],《外语研究》,2006年第3期.
    [163]黄兴涛:《近代中国新名词的思想史意义发微——兼谈对于“一般思想史”之认识》[J],《开放时代》,2003年第4期.
    [164]黄兴涛:《清末民初新名词新概念的“现代性”问题——兼论“思想现代性”与现代性“社会”概念的中国认同》[J],《天津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
    [165]胡媛媛:《翻译研究中的文化转向——对严复、林纾翻译的文化解读》[J],《郑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3月第1期.
    [166]黄振萍:《晚清白话问题研究纲要》[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14卷第1期.
    [167]季桂起:《试论晚清与“五四”小说变革的差异》[J],《中国文学研究》,2008年第2期.
    [168]蓝东兴:《白话文运动:通古今、融中西的成功范例》[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4期.
    [169]刘纳:《1912——1919年:骂世与避世》[J],《学习与探索》,1998年第4期.
    [170]连淑能:《论中西思维方式》[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年第2期.
    [171]刘晓明:《“语”“文”的离合与中国文学思维特征的演进》[J],《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
    [172]茅盾:《自然主义与中国现代小说》[J],《小说月报》,第13卷第7号,1922年.
    [173]毛勤勇:《“言意之辩”与“语言学转向”的若干比较》[J],《无锡轻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3月第1期.
    [174]马弦:《欧化语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3月第1期.
    [175]阮咏梅:《论“言文互动”对中国新文学的建设意义》[J],《浙江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
    [176]申丹:《也谈中国小说叙述中转述语的独特性——兼与赵毅衡先生商榷》[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4期.
    [177]宋剑华、曹亚明:《梁启超的日译西学与五四新文学》[J],《河北学刊》,2007
    [178]宋莉华:《19世纪西人小说中的白话实验》[J].《学术月刊》,2006年4月号.
    [179]申小龙:《论中国文学之语言底蕴》[J],《文艺争鸣》,1993年第2期.
    [180]苏雪林:《林琴南先生》[J],《人间世》,1934年10月第14期.
    [181]王风:《文学革命与国语运动之关系》[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1年第3期.
    [182]吴福辉:“五四”白话之前的多元准备[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6年第1期.
    [183]文贵良:《语言理论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J],《浙江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
    [184]文贵良:《解构与重建——五四文学话语模式的生成及其嬗变》[J],《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3期.
    [185]文贵良:《林译小说:文学汉语的现代冲突》[J].《中国比较文学》,2005年第4期.
    [186]王国伟:《对骈文小说奇作<玉梨魂>的文化解读》[J],《蒲松龄研究》,2004年第1期.
    [187]汪晖:《白话的技术化与中国现代人文话语的创制》[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5年第4期.
    [188]汪晖:《科学话语共同体和新文化运动的形成》[J],《学术月刊》,2005年第7期.
    [189]王洪祥:《中国近代白话报刊简史》[J],《郑州大学学报》,1990年第6期.
    [190]吴丽萍:《“语言学转向”与翻译研究》[J],《皖西学院学报》,2004年4月第2期.
    [191]徐德明:《中国现代叙事的语言传统》[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4期.
    [192]肖莉:《语言学转向背景下的小说语言变异研究综述》[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193]肖莉:《语言学转向背景下的小说语言观念变异》[J],《东南学术》,2007年第4期.
    [194]徐鹏绪、陈霞:《现代中国作家兼翻译家现象研究——翻译文学、现代汉语与现代文学互动关系考察(之一)》[J].《东方论坛》,2005年第3期.
    [195]夏晓虹:《中国现代文学语言的形成》[J].《开放时代》,2000年第3期.
    [196]袁丹:《试论<域外小说集>的文章性——由周作人的“翻译文体观”谈起》[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7年3月第1期.
    [197]殷国明:《“体用之争”与白话文运动——20世纪中国语言变革与文学发展关系的探讨》[J],《河北学刊》,2001年11月第6期.
    [198]袁进:《试论中国近代文学语言的变革》[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7年第4期.
    [199]严家炎:《“五四”新体白话的起源、特征及其评价》[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6年第1期.
    [200]杨莉:《周作人翻译思想的形成及其影响》[J],《译林》,2007年第4期.
    [201]游甜:《浅谈形象思维与汉语言文字》[J],《南方论刊》,2007年第8期.
    [202]张传敏:《晚清学制改革中的白话与文学——作为“五四”新文学发生的前奏》[J],《山东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203]张定璜:《鲁迅先生》[J],《现代评论》,第1卷第7—8期.
    [204]郑敏:《世纪末的回顾:汉语语言变革与中国新诗创作》[J],《文学评论》,1993年第3期.
    [205]张明林、尹德翔:《汉语的欧化》[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0年3月第1期.
    [206]张强:《老残游记:一部寓言体的小说》[J],《江苏社会科学》,1992年第5期.
    [207]曾素英、陈妮:《中西思维方式与语言逻辑比较》[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7月第4期.
    [208]宗廷虎:《论百年来白话修辞学的发展》[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9月第5期.
    [209]朱文华:《《晚清各体文学的走向和中国文学的古今演变》[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
    [210]张卫中:《“五四”语言转型与文学的变革》[J],《天津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
    [211]张卫中:《“五四”时期作家的语言探索及其意义》[J],《贵州社会科学》,2007年6月第6期.
    [212]张向东:《论五四小说叙述中的转述语方式》[J],《丹东师专学报》,1999年9月第3期.
    [213]赵卫东:《胡适传统语言工具论的历史局限——从现代语言学视点解析》[J],《学术交流》,2006年7月第7期.
    [214]周新民:《白话文运动与现代民族国家——中国新文学的现代性研究札记之一》[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18卷第4期.
    [215]赵毅衡:《小说叙述中的转述语》[J],《文艺研究》,1987年第5期.
    [216]赵毓林编辑:《新小说第七号》,新小说社发行,1902年.
    [217]庄逸云:《清末民初的自叙传小说》[J],《当代文坛》,2008年第4期.
    [218]郑振铎:《林琴南先生》[J],《小说月报》,第15卷11期,1924年11月.
    [219]周作人:《林琴南与罗振玉》[J],《语丝》第3期,1924年12月1日.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