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优则“仕”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政治是人围绕权力展开的活动的集合。什么人掌握权力,采取何种方式统治;什么人被统治又为何认可统治。这一组关系构成了政治活动的基本内容,也是政治学所关心的基本问题。那些掌握权力的人,或被称为“统治者”、“统治精英”,构成了这对关系中的一方主体。对这一群体、社会集团或阶级的研究,形成了政治学的一个重要议题——“精英主义”理论。传统的精英主义理论对这一问题的关注更偏向于政治哲学范畴。近世以降,比较政治学者注意到,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精英不仅主导了现代化进程,而且深深卷入了社会结构的变化过程中,并在此过程中发生了历史性更替,精英群体的特质发生了改变。对中国而言,由政治精英群体主导的“改革开放”开启了现代化转型过程,转型对利益关系和分层结构的影响,又集中地体现在其后的精英转换过程中,推动精英形成和更替模式的改革。改革开放后的社会经济环境和新产生的政治压力,不仅改变了旧精英的处境、对新精英的要求,也改变了大众的利益诉求;而新政治精英和新大众的互动,又反过来影响改革开放的进程。换句话说,对当前中国精英团其尤其是新精英生产的研究,是理解中国改革开放历史和未来的重要路径。
     “大学生”是中国近现代政治精英群体的一个重要来源和组成部分。作为掌握现代知识和技术的年轻人,他们在科举传统被打破后,成为替代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继承人,肩负起推动中国现代化的历史使命。而教育场域正日益成为一个人获取政治权力的重要途径:其一,教育机构为社会的发展提供思想动力与人才储备;其二,教育过程规范一个人的成长过程,通过授予文凭,赋予个体获取职业的基本素养与能力,由此间接地决定了个体在政权体系中的起点和位置;其三,高等教育在现代教育体系中居于顶点,是现代国家的教育中心;20世纪以来,经济高速发展、人口大规模增长和国家间竞争的增强,推动了高等教育的大发展,大学仅次于政府成为社会的主要服务者和社会变革的主要工具。中国的高等教育体系和大学,在历史传统与现实需求影响下,呈现出独特的政治生态。改革开放以来,它历经恢复、扩张、改革,与社会、政治和经济发展紧密相连,既体现了改革开放的成果,也映射了其中的问题。从政治学视角审视改革开放后中国大学和高等教育场域的发展情况,将它与政治精英更替、社会阶层流动等问题联系起来,分析、阐释其政治内涵,不仅具有现实意义,而且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
     本文从精英主义理论出发,通过政治经济学分析的方法,运用教育政治学的工具,对改革开放以后新精英生产与大学场域的关系进行研究。对精英主义理论的综述试图提炼精英群体的基本特征和更替原因,从而提出“准精英生产”和“大学场域”的概念。政治经济学从政治、经济两个维度对改革开放前后精英群体及大学场域的变化进行分析,描述了这种变化是如何被融合、反映到准精英生产过程中,并通过哪些制度或机制实施的。教育政治学的理论工具为认识和分析大学场域提供了基本视角。准精英生产是一个动态过程,对它的研究应当始终被置于中国的历史背景、社会现实和制度框架中,并在社会转型的政治语境中,理解这一具有丰厚历史意味和现实影响的现象。
     本文将讨论这些问题:首先,中国社会转型的过程与结果,对权力(政治)精英的提出了怎样的新要求,在此过程中,大学场域发生了怎样的改变?其次,大学生作为“准精英”群体相应地发生了怎样的改变,其获取精英资格取决于哪些条件?最后,大学场域是通过何种制度、机制对大学生的权力(政治)精英身份获得发挥影响的,这些机制又在多大程度上分化了大学生群体?那些未能获得权力(政治)精英身份的大学生,是成为了分层结果的接受者,还是构成了一个相对于精英群体存在的底层群体或“影子精英”群体?
     本文除导言外,共分六章。导言对准精英生产、大学场域及两者关系作了简要的界定和概述,并对精英主义理论和教育政治学进行了文献综述。这是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理论基础。本文第一章提出了精英生产模式的变化主要是随合法性变化而变化的。1949年后,中国的政治合法性是以“革命”为基础的。因此,这一时期的精英生产是革命化的,大学场域是政治场域的附属,而不是精英生产的独立场域。第二章指出,随着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合法性根基从“革命”转向“建设”,精英类型从政治、经济两个维度发生了转型。在有序社会的条件下,大学成为精英代际生产的主要场域,其制度与机制同时受到政治与经济变革的影响。第三章从考试制度切入,探究科举制度废除后大学入学考试制度对中国精英生产的影响,认为它在为准精英的“素质”提供合法性证明的同时,也造成了一种隐性的不平等。第四章从政府、市场与大学关系探讨了大学内、外部治理中的制度、机制对准精英生产的影响,并指出在培养过程中,由于制度性不平等的存在导致了准精英与准大众的分野。第五章提出了职业获取与准精英身份确认的关系,分析了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的“体制洞”及人际关系网络等非正式制度在职业获取过程中的作用。这一作用在准精英生产中造成了遗传性不平等。第六章作为结论章,对全文观点作了简要总结,试图在合法性转换、精英生产模式和大学场域的制度与机制之间建立起一种理论联系,及其现实政治影响和理论意义,以期对精英主义的一般理论进行补充。
Human beings are born to be political animals. Politics is the congregation of human activities around power. Those who grasps the power and in what measure they rule; those who are being ruled while approving being ruled. Such a pair of relationships constitutes the basic content of political activities and has always been the fundamental question concerned in politics. Those grasp the power, namely "the Ruler", "the Ruling Elite", stand for the subject on one side of the pair of relationships. Studies on this social group or class form a significant topic for politics-theories of "elitism". Traditional theories of elitism focus more on political philosophy when handling the topic. In more recent studies, scholars of comparative politics realize that the political elite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not only play a leading role during the process of modernization, but also are deeply involved in the changing procedures of social structures, during which they have changed and experienced metabolism historicall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lite group have altered. As to China, the "Reform and Opening-up" led by the group of political elites starts the transitioning process of modernization. Laying effects on the interest relations and the stratification structures, the transition is reflected in the later conversion process of elites, which has propelled the reformation of elite-forming and replacement mode. The social economic environment after the Reform and Opening-up, together with the newly created political pressure, the situation of former elites and the requirement of the new elites have changed, so have the interest demands of the public;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new political elites and the new public, in return, influences the process of Reform and Opening-up. In other words, the studies on the elite group in contemporary China and especially on the new elite production become the crucial route to comprehend the history and the future of the Reform and Opening-up within China.
     "College Students" have been one important resource and component part of the political elite group in modern China. Being the young generation with modern knowledge and technology, they serve as the successor that replaces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intelligentsia after breaking the tradition of imperial examination, thus shouldering the historic mission of advancing China's modernization. And the field of education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vital a channel for a person to obtain political power:Firstly, education provides thought power and talent reserve for social development. Secondly, the procedure of education sets standard for a person's growing-up. By granting a diploma, education endows an individual the basic quality and capacity to acquire a job. In this way, it indirectly determines the starting point and location of an individual in the whole power system. Thirdly, higher education is on the peak of modern education system, which is the centre of education in a modern country. Especially from the 20th century, the economy has developed at a high speed, the population has increased on a large scale, and the competition between countries has been enhanced. All of these have driven the great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so that college has been regarded as a main servant for society and a major instrument for social transformation, just next to the government. The higher education system and colleges in china, under the influence of historic tradition and real requirements, have displayed a unique political ecosystem. Ever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up, it has experiences restoration, expansion and reformation, which is closely connected with social, politic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t reflects both the success and the problems of Reform and Opening-up. There is significance either in reality or in theories to examine the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Chinese colleges and higher education field after Reform and Opening-up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olitics, to relate it to topics such as the alternation of political elites, the mobility of social hierarchies, and to analyze, illustrate its political connotation.
     This dissertation starts from the theories of elitism, and studi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new elite production and the field of colleges by means of analysis in political economies with the help of tools in educational politics. The summarizing of the theories of elitism attempts to extract the fundamental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reason for alteration of the elite group, so as to propose the concepts of "Quasi-elite Production" and "College Field". Political economics analyzes the change of elite groups and college fields before and after the Reform and Opening-up from the two dimensions of politics and economics. It describes how this change is merged and reflected in the Quasi-elite Production, and by which system or mechanism it is put into practice. The theoretical instrument of educational politics supplies the basic perspective for recognition and analysis of College Field. Quasi-elite Production is a dynamic process. Therefore, its analysis ought to be placed within the historic background, social reality and system framework of China and to be understood of the phenomenon filled with rich history and reality influence within the political context of social transition.
     This dissertation discusses these questions:First of al, what new requirements do the process and the result of social transition in China raise to power (political) elites, and during that process, what change occurs of the College Field? Furthermore, what is the change for college students as "Quasi-elites", and which are the demands that determine the qualifications of elites? Finally, by what system or mechanism does the College Field interfere with the power (political) elite identity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to what extent does such a mechanism polarize the group of college students? Whether those college students who have not yet obtained the power (political) elite identity become the result-accepter, or compose a bottom group or a "Shadow Elite" group in contrast to the elite group?
     Apart from the Introduction, this dissertation is divided into six chapters. The Introduction makes a brief demarcation and a panorama of Quasi-elite Production, College Field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and provides a literature review of the theories of elitism and educational politics. This is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and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of the dissertation. The first chapter proposes that the Elite Production Mode changes with its legitimacy. After 1949, the legitimacy of Chinese politics is based on "Revolution". Therefore, the Elite Production during this period is revolutionary. The College Field is not an independent field for elite production, but subordination to the political field. The second chapter points out that the legitimacy alters from "Revolution" to "Construction" after the Reform and Opening-up in 1978. The categories of elites experience transition in both dimensions of politics and economics. Under circumstances of an orderly society, colleges have become the main field to produce generations of elites, whose system and mechanism are under the influence of political and economical reformation as well. The third chapter investigates the influence of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system upon elite production within China after abolishing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s, with the cutting point of examination systems. It is stated that the system supplies the legitimacy certificate of "quality" for quasi-elites on the one hand, but on the other hand, it also leads to a recessive unfairness. The fourth chapter probes into the influence of system and mechanism both inside and outside the management of colleges upon the Quasi-elite Production from angles of government, market and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colleges. It points out that during the process of cultivation the unfairness of systems causes a borderline between the quasi-elites and the quasi-public. The fifth chapter addres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areer-acquisition and confirmation of the quasi-elite identity. It analyzes the function of "System Holes" in the transitioning process of market economy and the informal systems like interpersonal network on acquiring an occupation. Such a function renders the Quasi-elite Production unfair hereditarily. As a conclusion, the sixth chapter is the concise summary of the view in the whole dissertation. It tries to establish a theoretical connection among legitimacy conversion, elite production mode and system and mechanism of college field, and explores the influence of reality and politics and its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so as to supplement the general theories of elitism.
引文
9张应强主编:《精英与大众——中国高等教育60年》,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5页。
    10张应强主编:《精英与大众——中国高等教育60年》,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7页。
    11徐湘林:《后毛时代的精英转换和依附性技术官僚的兴起》,《战略与管理》,2001年第6期,第65-76页。
    20刘建军:《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十六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其中关于“身份法与身份社会”、“贵族制的没落与中央集权制的兴起”、“科技制与开放式政权”、“乡绅制度”等内容的研究。
    21费孝通:《中国绅士》,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22王先明:《乡绅权势消退的历史轨迹——20世纪前期的制度变迁、革命话语与乡绅权力》,《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第95-107页。
    23参见张应强主编:《精英与大众——中国高等教育60年》,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4参见徐湘林:《后毛时代的精英转换和依附性技术官僚的兴起》,《战略与管理》,2001年第6期p.65-76。
    25郭春梅,吉林大学2005级硕士,该研究为其硕士学位论文,未公开发表。
    26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的行政级别,按1993年8月14日国务院颁布《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有如下规定:国家行政机关实行职位分类制度各级国家行政机关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在确定职能、机构、编制的基础上,进行职位设置;制定职位说明书,确定每个职位的职责和任职资格条件,作为国家公务员的录用、考核、培训、晋升等的依据国家行政机关根据职位分类,设置国家公务员的职务和等级序列国家公务员的职务分为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非领导职务是指办事员、科员、副主任科员、主任科员、助理调研员、调研员、助理巡视员、巡视员国家公务员的级别分为十五级,按照所任职务及所在职位的责任大小、工作难易程度以及国家公务员的德才表现、工作实绩和工作经历确定职务与级别的对应关系是:(1)国务院总理:一级;(2)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二至三级;(3)部级正职,省级正职:三至四级;(4)部级副职,省级副职:四至五级;(5)司级正职,厅级正职,巡视员:五至七级;(6)司级副职,厅级副职,助理巡视员:六至八级;(7)处级正职,县级正职,调研员:七至十级;(8)处级副职,县级副职,助理调研员:八至十一级;(9)科级正职,乡级正职,主任科员:九至十二级;(10)科级副职,乡级副职,副主任科员:九至十三级;(11)科员:九至十四级;(12)办事员:十至十五级值得注意的是,在公务员(官僚)系统之外,在中国的政治、社会和经济系统中,还存在着大量国有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医院等事业单位,按照相关规定,这些事业单位的各级干部参照政府各级干部待遇,但不具有行政级别,不属于公务员编制而从一个更广泛的视野来看,那些具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政治身份的人也被纳入到“级别”体系中,军队也是如此。
    27参见孙立平:《社会转型:发展社会学的新议题》,《开放时代》,2008年第2期,第57-72页。
    29希尔德·德·里德-西蒙斯主编:《欧洲大学史》,贺国庆等译,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30许美德:《中国大学1895-1995:一个文化冲突的世纪》,许洁英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7页这本书提供了关于中国大学在1985-1995年间发展情况的翔实史料,对作者很有帮助。
    31三者分别为今天的天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北京大学的前身。
    32参见李英华:《先秦诸子圣王观探析——兼与柏拉图哲学王思想比较》,《中国哲学史》,2005年第1期,第19-25页。
    33阿普尔等:《国家与知识政治》,黄忠敬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第1页。
    34P.布尔迪厄:《国家精英——名牌大学与群体精神》,杨亚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第9、551页。
    35法国可以算得上是第一个现代型的国家,法国大革命扫除了传统(中世纪)大学的残余,形成新型的高等学校这种高等学校为现代国家提供了高层次的人才1810年,拿破仑重建大学制度,这是一种全国性的学术和专业人员的体制,把全国划分为27个学区,每个学区都有一所大学这些大学则由设在巴黎的帝国大学的总监和评议会来领导,皇帝(拿破仑)则是帝国大学的直接领导者这种中央集权式的教育制度是以“国家教育”在整个国家教育体系中占支配地位为特征的,参见H. C. Barnard, Education and the French Revolution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69); Frederick Arts, The Development of Technical Education in France,1500-1850 (Cambridge, Mass., and London:Society for the History of Technology and M. I. T. Press,1966); Emile Durkheim, The Evolution of Educational Thought (London:Rout ledge and Kegan Paul,1977); Antoine Prost, L'Enseignement en France,1800-1967 (Paris:Armand Colin,1968); Joseph Moody, French Education Since Napoleon (New York:Syracuse University Press,1978).
    36参见雷岳中,The Hanlin Academy:Training Ground for the Ambitious,1644-1850 (Hamden Conn. Archon Books,1981)。
    37 Thomas Lee, Government Education and Examinations in Son China (Hong Kong: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Press,1985); Joanna Menzel, The Chinese Civil Service Career Open to Talent (Boston: D.C. Heath,1963)。
    38清华大学毕业生的去向突出地说明了这一点:在该校1982至1986年毕业的4615名学生中,分配到中央国家机关和中央属企事业单位的为2675人,占毕业生总人数高达58%,参加清华大学志编辑委员会.《清华大学志·上》,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第227页。
    39参见邓嗣禹,Chinese Influence on Western Examination System,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Vol.7, No.4,1942, p.290。
    40张亚群:《科举革废与近代中国高等教育的转型》,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41参照前文对中国精英的定义,士大夫即传统权力(政治)精英。
    42魏斐德:《中华帝制的衰落》,邓军译,合肥:时代传媒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版,第222-223页。
    43许美德:《中国大学1895-1995:一个文化冲突的世纪》,许洁英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66页。
    44许美德:《中国大学1895-1995:一个文化冲突的世纪》,许洁英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78页。
    45参见许美德:《中国大学1895-1995:一个文化冲突的世纪》,许洁英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90-91页。
    46张应强主编:《精英与大众——中国高等教育60年》,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2页。
    49皮埃尔·布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134页。
    48毕天云:《布迪厄的“场域—惯习”论》,《学术探索》,2004年第1期,第32-35页。
    49张小劲、景跃进:《比较政治学导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26页。
    50张小劲、景跃进:《比较政治学导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26页。
    51马太·杜甘:《国家的比较——为什么比较,如何比较,拿什么比较》,文强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7页。
    52布罗代尔:《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与资本主义》,第二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第509-515页。
    53罗德里克·马丁:《权力社会学》,北京:三联书店,1992年版,第304页。
    54查尔斯·莱特·米尔斯:《权力精英》,王崑、许荣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9页。
    55戴维·米勒等主编:《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07页。
    56即按实力和政治以及社会权力而分出的贵族阶层,aristos的词源学含义是“最优秀者”,或所谓的上流阶级。
    57萨托利:《民主新论》,北京:东方出版社,1993年版,第149页。
    58张小劲、景跃进:《比较政治学导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29页。
    59张小劲、景跃进:《比较政治学导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28页。
    60萨托利:《民主新论》,冯克利等译,上海:山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80页。
    62 M. E. Olsen and M. N. Marger (eds.), Power in Modern Societies, Westview Press,1993, p.80.
    63托马斯·戴伊、哈蒙·齐格勒:《民主的嘲讽》,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1年版,第6-7页。
    64景跃进:《比较视野中的多元主义、精英主义与法团主义——一种在分歧中寻求逻辑结构的尝试》,《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第81-87页。
    65凯特·纳什、阿兰·斯科特主编:《布莱克维尔政治社会学指南》,李雪、吴玉鑫、赵蔚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7页。
    66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北京:商务出版社,1984年版,第44页。
    67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北京:商务出版社,1984年版,第397页。
    68 A. Touraine, The Post-industrial Society, New York:Random House,1974, p49-50
    69参见凯特·纳什、阿兰·斯科特主编:《布莱克维尔政治社会学指南》,李雪、吴玉鑫、赵蔚译,杭州: 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1页。
    70即关注于某一特定的权力资源领域。
    71参见景跃进:《比较视野中的多元主义、精英主义与法团主义——一种在分歧中寻求逻辑结构的尝试》,《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第81-87页。
    72罗伯特·达尔:《多元主义民主的困境:自治与控制》,周军华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8页。
    76这一点将在后文详细论及。
    77俞可平:《对民主政治的幻灭——政治精英主义评述》,《天津社会科学》,1990年第1期,第92-95页。
    78 Schaar, Arthur H., Legitimacy in the Modern State, Transaction Books, New,1981, p.15
    79“只有真正的卡里斯玛才能成功……卡里斯玛领袖会通过选举或公民投票来正当化对权力的追求。在很多情况下,这将会把领袖变成一个法理体系下的当选官僚,不管是表面上的还是实质性的。这一过程被称为卡里斯玛的‘例行化’。例行化指的是将卡里斯玛权威转变为法理权威或者传统权威,它的出现有几个原因。卡里斯玛领袖从定义上讲就与极端环境有关。在危机过去之后,领袖必须处理人们的日常事务。为了处理它们,新政府必须发展出一条科层制来满足日常需要……例行化的另一个原因是在老领袖去世之后找到新领袖的需要。大多数时候,新领袖缺乏开国者的魅力。因此,他的权威就必须依赖不同的基础。”参见马太·杜甘:《国家的比较——为什么比较,如何比较,拿什么比较》,文强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146页。
    80 Max Weber, Economy and Society:An Outline of Interpretive Sociology, Vol.2, eds. by Guenther Roth & Claus Wittich,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78;沃尔夫岗·施路赫特《理性化与官僚化》,顾忠华译,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6年版。
    81马克斯·韦伯:《学术与政治》,冯克利译,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99年版。
    82凯特·纳什、阿兰·斯科特主编:《布莱克维尔政治社会学指南》,李雪、吴玉鑫、赵蔚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8页。
    83 Max Weber, Political Writing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4, p.304
    84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吴良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21章。
    85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吴良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387页。
    86参见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吴良健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396页。
    87 David Miller, The Competitive of Democracy; Duncan, Democratic Theory And Practise, Cambridge University,1983, p.137-141.
    88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
    89马太·杜甘:《国家的比较——为什么比较,如何比较,拿什么比较》,文强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132页。
    90 Stathis Kalyvas, The Decay and Breakdown of Communist One-Party Systems, Annual Review of Political Science,1999 (2)
    91马太·杜甘:《国家的比较——为什么比较,如何比较,拿什么比较》,文强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155页。
    92帕累托:《精英的兴衰》,刘北成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3-14页。
    93帕累托在《精英的兴衰》中,讨论过这一问题:“资产阶级对封建贵族的胜利,人们熟知的近代社会主义者的胜利也都是如此。潘塔列奥尼教授在最近一篇论文中认为,社会主义不会取得胜利。而我曾断言,社会主义的胜利是非常可能的,而且几乎是不可避免的。这两种观点似乎是相矛盾的,但实际上并不矛盾。因为我们讨论的是两种不同的事情。潘塔列奥尼考虑的是主观现象,而我注意的是客观现象。”(参见帕累托:《精英的兴衰》,刘北成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4-15页)。
    94凯特·纳什、阿兰·斯科特主编:《布莱克维尔政治社会学指南》,李雪、吴玉鑫、赵蔚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7页。
    95马太·杜甘:《国家的比较——为什么比较,如何比较,拿什么比较》,文强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164-165页。
    96笔者注,并非作者原文。
    97马太·杜甘:《国家的比较——为什么比较,如何比较,拿什么比较》,文强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238页。
    98参见帕累托:《精英的兴衰》,刘北成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9-20页。
    99徐湘林:《后毛时代的精英转换和依附性技术官僚的兴起》,《战略与管理》,2001年第6期p.65-76
    100马太·杜甘:《国家的比较——为什么比较,如何比较,拿什么比较》,文强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154页。
    101参见马太·杜甘:《国家的比较——为什么比较,如何比较,拿什么比较》,文强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
    102参见马太·杜甘:《国家的比较——为什么比较,如何比较,拿什么比较》,文强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239页。
    103秘鲁在1980年,乌拉圭在1984年,巴西在1985年,智利在1989年。
    104 Stephen Hess, America's Political Dynasties from Adams to Kennedy, New York, Doubleday,1966
    105 Juan Linz and Alfred Stepan, Problems of Democratic Transition and Consolidation, Baltimore, Johns Hopkins Univ. Press,1996
    106马太·杜甘:《国家的比较——为什么比较,如何比较,拿什么比较》,文强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255-256页。
    107马太·杜甘:《国家的比较——为什么比较,如何比较,拿什么比较》,文强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150页。
    108孙立平:《实践社会学与市场转型过程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5期,第83-96页。
    109 Ivan. Szelenyi, The Intelligentsia in the Class Structure of State Socialist Societie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82,922105.
    110边燕杰:《市场转型与社会分层》,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31页。
    111 Victor Nee, A Theory of Market Transition:From Redistributive to Markets in State Socialism,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1986(b),28-35
    112 Rona-Tas, The First Shall Be Last? Entrepreneurship and Communist Cadres in the Transition from Socialism,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94,66-78
    113 Rona-Tas, The First Shall Be Last? Entrepreneurship and Communist Cadres in the Transition from Socialism,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94,66-78
    114 Bian Yanjie and John R. Logan, Market Transition and the Persistence of Power:The Changing's Transification System in Urban Chian,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1996:45-57
    115宋时歌:《权力转换的延迟效应——对社会主义国家向市场转变过程中的精英再生产与循环的一种解释》,《社会学研究》,1998年第3期,第24-34页。
    116孙立平:《总体性资本与转型期精英形成》,《浙江学刊》,2002年第3期.第100-105页。
    117孙立平:《断裂》,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118徐湘林:《后毛时代的精英转换和依附性技术官僚的兴起》,《战略与管理》,2001年第6期,第65-76页。
    119徐湘林:《后毛时代的精英转换和依附性技术官僚的兴起》,《战略与管理》,2001年第6期,第65-76页。
    120即波兰尼所言的权力授予关系、市场交换关系和社会关系网络,参见波兰尼:《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和经济起源》,刘阳、冯钢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21吉登斯:《社会的构成》,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
    122事实上,在七十年代以前,由于研究范式和资料来源所限,相当大一部分中国政治学者都在研究精英。八十年代以后,中国政治学界趋向多元化,视野更加开阔,更多的学者转向了对国家-社会关系,政治文化,大众政治行为等的研究,但精英政治始终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题目。
    123单伟:《美国学界对中国政治精英的研究》,《浙江社会科学》,2008年第5期,第13-21页。该文对于美国学术界对中国政治精英研究的大量文献的介绍翔实而深入,为本文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124 Li, L. C., Center and Provinces:China 1978-1993:Power as Non-Zero-Sum, Oxford:Clarendon Press,1998, p.18
    125 F. C. Teiwes, Chinese Politics,1949-1965:A Changing Mao, Current Scene,1974,12(1), p.1-18
    126这一类的代表作品有《毛泽东传》(S. R. Schram, Mao Tse-Tung, NY:Simon & Schuster,1966),《作为领袖的毛泽东》(L. W. Pye, Mao Tse-tung:The Man in the Leader, NY:Basic Books,1976)和《刘少奇与中国文革》(L. Dittmer, Liu Shao-ch'i and the Chinese Cultural Revolution,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74)等。
    127这一类的代表作品有《共产党中国的领导者》(J. W. Lewis, Leadership in Communist China,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63)、《共产党中国的干部、官僚系统和政治权力》(A.D.Barnett,Cadres,Bureaucracy, and Political Power in Communist China, NY: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67)、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精英》(R. A. Scalapino and G. A. Bennett, Elites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Seattle: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1972)。
    128这些研究包括对省一级干部的背景、升迁和政治态度等的考察,对市县官员升迁与政绩的研究,观察最新出现的乡镇官员的选拔方式,以及村级精英的选拔和他们的政治态度。
    128参见L. Dittmer, Chinese Informal Politics, China Journal,1995(34), p.1-34
    130参见L. W. Pye, Factions and the Politics of Guanxi:Paradoxes in Chinese Administrative and Political Behavior, China Journal,1995(34), p.35-53
    131参见L. Dittmer, Chinese Informal Politics, China Journal,1995(34), p.1-34,关于非正式关系的研究的主要著作,还有黎安友对派别政治的研究,白鲁恂从政治文化角度作出的解释,以及史宗翰对派别政治如何影响财金政策的考察。
    132皮埃尔·兰德里(Pierre Landry)以江苏为个案考察地方分权下的地方精英,两位华人学者运用比较法对中国前后两任总理的研究和对毛泽东与斯大林的领导风格的研究,以及墨宁、李成、安德鲁·沃尔德等运用量化数据进行的研究。
    133 J. Fewsmith, Elite Politics in Contemporary China, Armonk, NY:M. E Sharp,2001; Z. Wang, Is China Becoming a Hybrid Regime?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Midwest Political Science Association, Chicago,2006
    134单伟:《美国学界对中国政治精英的研究》,《浙江社会科学》,2008年第5期,第13-21页。
    135 Andrew J. Nathan, A Factionalism Model for CCP Politics, China Quarterly,1973(53)
    136 C. L. Lande, "Introduction", S W. Schmidt et al, Friends, Followers and Factions:A Reader in Political Clientelimsm, Berkel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77
    137 L. Dittmer, Bases of Power in Chinese Politics, World Politics,1978(31)
    138 V. C. Shih, forthcoming, Factions and Finance in China:Elite Conflict and Inflation, Book manuscript whit contract at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39 C. Li, China's Leaders:The New Generation, Lanham, MD:Roman & Littlefield,2001
    C. Li University Networks and the Rise of Qinghua Graduates in China's Leadership, The Australian Journal of Chinese Affairs,1994(32), p.1-30
    141 Goldstein, Avery, Trends in the Study of Political Elites and Institutions in PRC, China Quarterly,1994(139), p.714-730
    Z Bo, China's Elite Politics:Political Transition and Power Balancing, Hackensack, NJ: World Scientific,2007
    143 J. Chen, Comparing Mass and Elite Subjective Orientations in Urban China, The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1999, Vol 63, No.2, p.193-219
    144 J.M Jennings, Local Problem Agendas in the Chinese Countryside as Viewed by Cadres and Villagers, Acta Politica,2003, Vol 38, p.313-332
    145 S Eldersveld and M. Shen, Support for Economic and Political Change in the China Countryside: An Empirical Study of Cadres and Villagers in Four Counties,1990 and 1996, NY:Lexington,2001
    146 S L. Shirk The Political Logic of Economic Reform in China,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3,中共的最高领导不是由大众选举产生,而是由一个“挑选团”挑出来。在这个“挑选团”——主要是中央委员会——中,相当大一部分是省级官员。通过这种挑选与被挑选的过程,最高领导与与地方官员建立起个人化的契约关系,比如,中央和省的财政契约,国有企业的分利契约等等。
    147 Kenneth G Liberthal and M. Lampton eds, Bureaucracy, Politics and Decision Making in Post-Mao China,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2
    148 David M. Lampton, Chinese Politics:The Bargaining Treadmill, Issues & Studies,1987, Vol 23, No.3, p.11-41
    149 G Guo, New Broom Sweeps Chean? Tum-over of Chinese County Mayors and Fiscal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1996-2002, Paper presented at the 63rd Annual National Conference of the Midwest Political Science Association, Chicago,2005
    150 P. Landry, Performance, Markets and the Political Fate of Chinese Mayor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Association, Boston, MA.2002; Informal Responses to Decentralization:The CCP's Control over Municipal Elites in China, Paper presented at the Midwest Political Science Association, Chicago,2004
    Z Bo, Chinese Provincial Leaders:Economic Performance and Political Mobility since 1949, Armonk, NY:M. E. Sharpe,2002
    152 A. G Walder, Career Mobility and the Communist Political Order,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1995, Vol 60, N.3, p.309-328; A. G Walder, B. Li, and D. j. Treiman, Politics and Life Chances in a State Socialist Regime:Dula Career Paths into the Urban Chinese Elite,1949 to 1996,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2000, Vol 65, No.2, p.191-209
    153 X. Zang, Elite Transformation and Recruitment in Post-Mao China, Journal of Political and Military Sociology,1998, Vol 26, No.1, p.39-57; Educational Credentials, Elite Dualism, and Elite Stratification in China,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s,2001, Vol 44, No.2, p.189-205
    154 Dickson, B. J. M. R. Rublee, Membership Has Its Privileges:The Socioeconomic Characteristics of Communist Party Members in Urban China, Comparative Political Studies,2000, Vol 33, No.1, p.87-112
    155 M. Djilas, The New Class:An Analysis of the Communist System, NY:Praeger,1957
    156 Y. Bian, X Shu, and J. R. Logan, Communist Party Membership and Regime Dynamics in China, Social Forces,2001 Vol 79, No.3, p.805-841
    157徐湘林:《后毛时代的精英转换和依附性技术官僚的兴起》,《战略与管理》,2001年第6期,第65-76页。
    158谢岳:《市场转型、精英政治化与地方政治秩序》,《天津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第55-60页。
    159孙立平:《总体性资本与转型期精英形成》,《浙江学刊》,2002年第3期,第100-105页。
    160陈光金:《从精英循环到精英复制——中国私营企业主阶层形成的主体机制的演变》,《学习与探索》,2005年第1期。
    161王鹏:《当代中国第三次政治精英转换及其发展趋势——以省级党政正职领导人为分析对象》,中国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162邓玮:《当代中国精英流动机制研究》,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163黎云:《政治精英职业地位获得——以L市的调查数据为分析基础》,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164杨景明:《转型以来韩国与俄罗斯政治精英的比较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165汪继红:《中国公开选拔领导干部考试制度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166高水红:《改革精英》,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167刘晔:《迈向现代国家:知识分子与近代中国国家建设》,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
    168徐向科:《转型期乡村庇护网络与基层治理变迁研究》,复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169李燕:《乡村精英的形成条件与模式研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170张大伟:《当代中国政治权力系统采集知识的模式分析》,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171贺国元:《晚清政治精英的博弈与中国早期现代化进程》,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172林毅:《知识精英与政治变革》,中国社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学位论文,2008。
    173李士振:《当代社会变迁中的基层政治精英角色与行为研究》,中共中央党校硕士学位论文,2007。
    173谭翀:《1966-1976中国的政治博弈》,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175波特摩:《精英与社会》,社会理论出版社,1990年版,第79页。
    176马太·杜甘:《国家的比较——为什么比较,如何比较,拿什么比较》,文强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251、257页。
    177参见Xiaowei Zang, Elite Dualism and Leadership Selection in China, NY:Routledge Curzon,2004
    178范思科德:《美国教育基础——社会展望》,北京师范大学外国教育研究所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71页。
    179 Gerardo R. Lopez, The Politics of Education:A Critical Race Theory Perspective,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Quarterly,2003,39(1), p.72
    180捧虹斌:《欧美教育政治学的进展与反思》,《比较教育研究》,2007年第6期,第12-15页。
    181 T. H. Eliot, Towards an Understanding of Public School Politics,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1959,53(4), p.1036
    182成有信,张斌贤,劳凯声等:《教育政治学》,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16页。
    183 Bob L. Johnson, Jr. Those Nagging, Headaches:Perennial Issues and Tensions in the Politics of Education Field,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Quarterly,2003,39(1), p.43
    184 J. A Culbertson, A Century's Quest for a Knowledge Base, In N. J. Boyan(Ed).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A Project of the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NY: Longman,1998, p.24
    185郭虹斌:《欧美教育政治学的进展与反思》,《比较教育研究》,2007年第6期,第12-15页。
    186 Jay D. Scribner, Emergence of Politics of Education Field:Making Sense of the Messy Center,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Quarterly,2003,30(1), p.21-24
    187 L. Iannaccone, Education Policy Systems:A Study Guide for Educational Administrators, FL: Nova University,1975
    188夏智伦:《教育政治学——一门新的研究领域》,《比较教育研究》,1988年第6期,第29-32页。
    189 Geoffrey Roberts, A New Dictionary of Political Analysis, A Hodder Arnold Publication,1991
    190转引自成有信:《教育政治学》,江苏:南京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44页。
    191转引自成有信:《教育政治学》,江苏:南京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44页。
    192转引自成有信:《教育政治学》,江苏:南京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45页。
    193转引自成有信:《教育政治学》,江苏:南京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45-146页。
    194转引自成有信:《教育政治学》,江苏:南京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48页。
    195布尔迪厄:《国家精英:名牌大学与群体精神》,杨亚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196布尔迪厄:《国家精英:名牌大学与群体精神》,杨亚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63页。
    197布尔迪厄:《国家精英:名牌大学与群体精神》,杨亚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243-245页。
    198布尔迪厄:《国家精英:名牌大学与群体精神》,杨亚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597-598页。
    199阿普尔:《官方知识——保守时代的民主教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页。
    201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26页。
    202邓小平:《高级干部要带头发扬党的优良传统》,《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20-227页。
    203周勇:《教育场域中的知识权力与精英学子》,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28-230页
    204杨念群:《“五四”九十周年祭——一个“问题史”的回溯与反思》,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9年版,第88页。
    205杨念群:《“五四”九十周年祭——一个“问题史”的回溯与反思》,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9年版,第89页。
    209司徒雷登:《在华五十年》,常江译,海口:海南出版社,2010年版,第97页。
    210司徒雷登:《在华五十年》,常江译,海口:海南出版社,2010年版,第97页。
    211司徒雷登:《在华五十年》,常江译,海口:海南出版社,2010年版,第102页。
    212司徒雷登:《在华五十年》,常江译,海口:海南出版社,2010年版,第107页。
    213司徒雷登:《在华五十年》,常江译,海口:海南出版社,2010年版,第255页。
    214司徒雷登:《在华五十年》,常江译,海口:海南出版社,2010年版,第255页。
    215参见自刘建军:《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十六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70页。
    216刘建军:《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十六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3页。
    217刘建军:《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十六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77页。
    218刘建军:《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十六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87页。
    219刘建军:《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十六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87页。
    220陈明明:《比较现代化·市民社会·新制度主义——关于20世纪80、90年代中国政治研究的三个理论视角》,载于《战略与管理》2001.4。
    221参见佐藤慎一:《近代中国的知识分子与文明》,刘岳兵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17页。
    2221905年仅仅去日本留学的学生就超过了8000人。参见佐藤慎一:《近代中国的知识分子与文明》,刘岳兵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6页。
    223而这些领域是他们的父辈之前的士大夫所确信的中国传统学术优越的领域。
    224佐藤慎一:《近代中国的知识分子与文明》,刘岳兵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6-17页。
    225梁启超:《初归国演说辞》,《饮冰室合集文集二十九》,第41页。
    226此章程系光绪二十九年(1904年1月13日)所定,以后即遵照实行。
    227佐藤慎一:《近代中国的知识分子与文明》,刘岳兵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1页。
    230《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2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515页。
    231陈立凤:《中国共产党领导体制的历史考察(1921-2006))),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0页。
    232陈立凤:《中国共产党领导体制的历史考察(1921-2006)》,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81-82页。
    233陈立凤:《中国共产党领导体制的历史考察(1921-2006)》,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83-84页。
    234参见邓力群:《我对延安马列学院的回忆与看法》,载于吴介民主编:《延安马列学院回忆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6-33页。
    235《宋平同志在延安马列学院建校50周年纪念集会上的讲话》,载于吴介民主编:《延安马列学院回忆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4页。
    236建国后,延安模式被作为发展新中国教育应当借鉴的主要模式之一,这一点我们将在后文章节中述及。
    237陈立凤:《中国共产党领导体制的历史考察(1921-2006)》,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83-85页。
    238王寅城、邢济萍:《延安整风》,北京:新华出版社,1991年版,第4页。
    239许美德:《中国大学1895-1995:一个文化冲突的世纪》许洁英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04页。
    244陈立凤:《中国共产党领导体制的历史考察(1921-2006)》,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24页。
    245《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1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第194页。
    246陈立凤:《中国共产党领导体制的历史考察(1921-2006)》,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26页。
    247在此期间,组织部门所采取的一个重要的办法,就是精选几百个特别优秀的青年知识分子干部到县里去锻炼,即挑选特殊的人才,进行特殊的培养,用于特殊的用途。在1964年和1965年,中央组织部和各省、市、自治区党委组织部从应届大学生中挑选了1100名优秀知识分子放到农村基层进行重点培养。参见赵生晖:《中国共产党组织史纲要》,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58页。
    248赵生晖:《中国共产党组织史纲要》,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83-384页。
    249由此出现了“双纳新”现象,即以入党马上进入领导班子;和“双突击”现象,即突击入党、突击提干。
    250雍涛:《新中国60年党的知识分子政策》,《探索》,2010年第1期,第147-153页。
    251周恩来:《周恩来选集(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58-159页。
    252《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8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年版,第302页。
    253雍涛:《新中国60年党的知识分子政策》,《探索》,2010年第1期,第147-153页。
    254刘少奇:《刘少奇选集(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40页。
    255杨凤城:《文革前十七年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的研究》,《党史研究与教学》,1999第1期,第37-38页。
    256尤其是匈牙利事件后,采取“钓鱼”和“引蛇出洞”的策略,将知识分子对中共的批评作为反党行为的“反右运动”,进一步佐证了毛泽东对知识分子的不信任态度。
    257逢先知、金冲及主编:《毛泽东传》,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640页。
    258逢先知、金冲及主编:《毛泽东传》,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636页。
    259逢先知、金冲及主编:《毛泽东传》,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637页。
    260《人民日报》,1957年9月18日。
    261即在政治立场上拥护党、拥护社会主义,用专门知识为社会主义服务。
    262即钻研业务,掌握专门知识,潜心本职工作。
    263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回顾》,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版,第996页。
    264即科学工作会议和戏剧创作座谈会。
    265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回顾》,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版,第1006-1007页。
    266《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0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第436页。
    267《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1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第91页。
    276许美德:《中国大学1895-1995:一个文化冲突的世纪》许洁英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07页。
    277许美德:《中国大学1895-1995:一个文化冲突的世纪》许洁英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09页。
    278参见Ronald Price, Marxism and Education in China and Russia, London:Croom Helm,1977,这本书中对工科教育中的马克思主义原则有详尽的论述。
    279许美德:《中国大学1895-1995:一个文化冲突的世纪》许洁英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16页。
    280 Julia Kwong, Chinese Education in Transition:Prelude to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Montreal: McGill-Queens University Press,1982, p.70
    281 Suzanne Pepper, China's Education Reform in the 1980s:Politics, Issues, and Historical Perspectives,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East Asian Studies,1990, p.43
    282《人民日报》,1958年9月20日,第1版。
    283费正清、罗德里克·麦克法夸尔主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65)》,王建朗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437页。
    284张应强主编:《精英与大众——中国高等教育60年》,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1页。
    285费正清、罗德里克·麦克法夸尔主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65)》,王建朗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437页。
    286参见张应强主编:《精英与大众——中国高等教育60年》,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2-13页。
    287费正清、罗德里克·麦克法夸尔主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65)》,王建朗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450页。
    288费正清、罗德里克·麦克法夸尔主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65)》,王建朗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447页。
    289费正清、罗德里克·麦克法夸尔主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65)》,王建朗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465页。
    290费正清、罗德里克·麦克法夸尔主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65)》,王建朗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465页。
    291费正清、罗德里克·麦克法夸尔主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65)》,王建朗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465-466页。
    292比如,1966年5月7日,毛泽东曾就军队后勤工作给林彪写过一封信,赞扬军队“是一个大学校”,学政治、学军事、学文化,又能从事农副业生产,又能办一些中小工厂,又能从事群众工作。参见陈立凤:《中国共产党领导体制的历史考察(1921-2006)》,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72页。在这种情况下,军队、农村都可以是学校,它们和真正意义上的学校一样,都是培养革命者的熔炉而已。
    293即:大学还是要办的。我这里主要说的是理工科大学还要办,但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要无产阶级政治挂帅,走上海机床厂从工人中培养技术人员的道路,要从有实践经验的工人、农民中间选拔学生,到学校学几年以后,又回到实践中去。
    294不仅升学考试取消了,连大学中的日常考试、毕业考试也取消了。
    295程晋宽:《“教育革命”的历史考察:1966-1976》,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398页。
    296程晋宽:《“教育革命”的历史考察:1966-1976》,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397-398页。
    297许美德:《中国大学1895-1995:一个文化冲突的世纪》许洁英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37页。
    298《中共中央关于杜绝高校招生工作中“走后门”现象的通知》,江苏省档案馆馆藏江苏省革命委员会教育局档案(卷号:短期156),转引自李刚:《1972-1976年间中国高等教育的过渡性分析》,《社会科学研究》,2002年第5期,第125-130页。
    300佐藤慎一:《近代中国的知识分子与文明》,刘岳兵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5页。
    301北岛、李陀主编:《七十年代》,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8页。
    302林尚立:《中国共产党与国家建设》,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4页。
    303邓小平:《社会主义首先要发展生产力》,《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311页。
    304邓小平:《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的实现要靠组织路线来保证》,《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90-193页。
    305邓小平:《高级干部要带头发扬党的优良传统》,《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20-227页。
    306邓小平:《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321页。
    307邓小平:《关于政治体制改革问题》,《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79页。
    308徐湘林:《后毛时代的精英转换和依附性技术官僚的兴起》,《战略与管理》,2001年第6期,第65-76页。
    309陈凤楼:《中国共产党干部工作史纲(1921-2002)》,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03年版,第233页。
    310参见王鹏:《当代中国第三次精英转换及其发展趋势》,中国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311参见X. Zang, Elite Transformation and Recruitment in Post-Mao China, Journal of Political and Military Socio、logy,1998, Vol 26, No.1, p.39-57; Educational Credentials, Elite Dualism, and Elite Stratification in China,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s,2001, Vol 44, No.2, p.189-205
    312陈丽凤:《中国共产党领导体制的历史考察(1921-2006)》,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13页。
    131邓小平:《关于政治体制改革问题》,《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79页。
    314陈丽凤:《中国共产党领导体制的历史考察(1921-2006)》,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13页。
    315樊天顺、赵博主编:《中国共产党组织工作大事记》,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1年版,第450页。
    316《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41页。
    317邓小平:《目前的形势和任务》,《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55页。
    318邓小平:《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40页。
    319邓小平:《把教育工作认真抓起来》,《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20页。
    320邓小平:《科研工作要走在前面》,《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34页。
    321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75页。
    322邓小平:《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41页。
    323邓小平:《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40页。
    324许美德:《中国大学1895-1995:一个文化冲突的世纪》许洁英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54页。
    325邓小平:《科研工作要走在前面》,《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33页。
    326邓小平:《教育战线的拨乱反正问题》,《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68页。
    327邓小平:《关于科学和教育工作的几点意见》,《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53页。
    328邓小平:《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41页。
    329邓小平:《关于科学和教育工作的几点意见》,《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54页。
    330邓小平:《教育战线的拨乱反正问题》,《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69页。
    331邓小平:《教育战线的拨乱反正问题》,《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69页。
    332邓小平:《关于科学和教育工作的几点意见》,《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55-56页。
    333邓小平:《老干部第一位的任务是选拔中青年干部》,《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386页。
    341张静:《基层政权:乡村制度诸问题》,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9-48页。
    342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343王先明:《乡绅权势消退的历史轨迹——20世纪前期的制度变迁、革命话语与乡绅权力》,《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第95-107页。
    344比如在大跃进中,农村干部的升迁的主要办法,是比谁放的“卫星”更大,这种行为是由政治动机而非经济动机驱动的。
    345由过去的平均主义分配方式转变为“交足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
    346胡杨:《精英与资本——转型期中国乡村精英结构变迁的实证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年版,第247-259页。
    347郎友兴、郎友根:《从经济精英到村主任:中国村民选举与村级领导的继替》,《浙江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第114-119页。
    348参见王汉生:《改革以来中国农村的工业化与农村精英的构成变化》,香港:《中国社会科学辑刊》,1994年秋季卷。
    349宋时歌:《权力转换的延迟效应——对社会主义国家向市场转变过程中的精英再生与循环的一种解释》,《社会学研究》,1998年第3期,第25-34页。
    350胡杨:《精英与资本——转型期中国乡村精英结构变迁的实证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49页。
    351资料来源:《经济研究》,1982年第8期,第38页。
    352资料来源:《经济与管理研究》,1990年第2期,第41页。
    354李强:《“脑体倒挂”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两个阶段》,《社会学研究》,1996年第6期,第5-12页。
    355宋时歌:《权力转换的延迟效应——对社会主义国家向市场转变过程中的精英再生与循环的一种解释》,《社会学研究》,1998年第3期,第25-34页。
    356孙立平:《总体性资本与转型期精英的形成》,《浙江学刊》,2002年第3期,第100-105页。
    357孙立平:《总体性资本与转型期精英的形成》,《浙江学刊》,2002年第3期,第100-105页。 经济阶层,占所有委员的比例至少有2.9%,人数和比例均超过上届。据温州市工商业联合会的统计,2006年该市工商联合会会员中担任县级及县级以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有956人(次),均来自民营企业,比上届增加了414人(次)。参见陈钊、陆铭、何俊志:《权势与企业家参政议政》,《世界经济》,2008年第6期,第39-49页。
    362参见陈烽:《转型期干部阶层的地位变动和腐败的利益根源及治理》,《社会学研究》,1997年第5期,第93-101页。
    363参见Li Hongbin, Meng Lingsheng and Zhang Junsheng. Why Do Entrepreneurs Enter Politics? Evidence from China. Economic Inquiry,2006,44(3), p.559-578。
    364郭春梅:《经济精英政治化:精英再生产的新诠释》,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第37页。
    365李强:《政治分层与经济分层》,《社会学研究》,1997年第4期,32-41页。
    366许美德:《中国大学1895-1995:一个文化冲突的世纪》许洁英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58页。
    367许美德:《中国大学1895-1995:一个文化冲突的世纪》许洁英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61页。 这往往对需要各方力量广泛参与的市场活动造成了诸多障碍。如地方上提出某项课题,地方高校往往具有拿到课题的优势,而部委高校由于科研力量较强,实际上是更好的研究承担者。这样的冲突,实际上伤害了市场经济的效率和效益。
    372张应强主编:《精英与大众——中国高等教育60年》,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6页。
    373张应强主编:《精英与大众——中国高等教育60年》,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7页。
    378阿普尔等:《国家与知识政治》,黄忠敬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页。
    379张应强主编:《精英与大众——中国高等教育60年》,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5页。
    380张斌贤、王晨主编:《大学: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页。
    381李强:《“脑体倒挂”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两个阶段》,《社会学研究》,1996年第6期,第5-12页。
    388罗素:《中国问题》,上海:学林出版社,1996年版,第24页。
    389马克斯·韦伯:《儒教与道教》,王容芬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159页。
    398李弘祺:《宋代官学教育与科举》,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4年版,第176页。
    399明初,南方士子的文化水准要高于北方士子,在洪武三十年(1397年)二月的会试中,所录皆为南方人士,经复阅试卷,认定并无舞弊行为,仍维持原榜,但朱元璋出于笼络北方人士的目的,亲自阅卷,所录皆为北方人士。参见徐萍:《科举考试的公正追求及其悖反——制度伦理的视角》,《教育与考试》,2010年第1期,第34-40页。
    400参见王秋菊:《学校教育与科举制》,《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第9期,第52-53页。
    401许美德:《中国大学1895-1995:一个文化冲突的世纪》许洁英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55页。
    402 Wolfgang Frank, The Reform and Abolition of the Traditional Examination System, Cambridge, Mass.:East Asian Research Centre, Harvard University,1963, p.28-32
    403许美德:《中国大学1895-1995:一个文化冲突的世纪》许洁英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57页。
    404许美德:《中国大学1895-1995:一个文化冲突的世纪》许洁英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58页。
    405周予同:《中国现代教育史》,良友图书公司,1934年版,第223-224页,转引自许美德:《中国大学1895-1995:一个文化冲突的世纪》许洁英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65页。
    406周予同:《中国现代教育史》,良友图书公司,1934年版,第223-224页,转引自许美德:《中国大学1895-1995:一个文化冲突的世纪》许洁英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65页。
    407张学强、彭慧丽:《民国时期高校自主招生制度探析——兼论对完善我国当代高校自主招生制度的启示》,《社会科学战线》,2009年第5期,第210-216页。
    408张学强、彭慧丽:《民国时期高校自主招生制度探析——兼论对完善我国当代高校自主招生制度的启示》,《社会科学战线》,2009年第5期,第210-216页。
    409参见李向锋、张晓辉:《浅析南京国民政府初期公务员面试程序不足与合理性——以国民政府第一、第二届公务员高等考试为例》,《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第4期,第68-73页。
    410李向锋、张晓辉:《浅析南京国民政府初期公务员面试程序不足与合理性一—以国民政府第一、第二届公务员高等考试为例》,《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第4期,第68-73页。
    415参见马世晔:《建国60年来我国大学入学考试制度的沿革与发展》,《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09年第10期,第49-52页。
    416李小玲:《坎坷求学记》,载于教育部考试中心编:《难忘1977:恢复高考的历史实录》,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64页。
    417唐世平:《社会流动、地位市场与经济增长》,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第85-97页。
    418王扬宗:《记忆与实录:恢复高考的拍板过程》,载于《南方周末》,2009年第12期http://www. infzm. com/content/38472。
    419参见《争鸣》,1984年9月号,第68页;《人民日报》,1979年6月8日第一版及第4版;《红旗》,1979年第8期,第62页。转引自潘鸣啸(Michel Bonnin):《失落的一代——中国的上山下乡运动·1968~1980》,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0年版,第350页。
    421参见马世晔:《建国60年来我国大学入学考试制度的沿革与发展》,《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09年第10期,第49-52页。
    422闫广芬、苌庆辉:《高校扩招政策的制定、实施、效果及其调整》,《现代大学教育》,2008年第3期,第70-75页。
    426参见陈雯:《高等教育与英国纽曼农阶层的社会流动:1560-1640》,载于张斌贤、王晨主编:《大学: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44-189页。
    427徐瑾:《重庆招生归来》,http://blog.renren.com/blog/243998205/474798296?from=friendEnd,未刊稿。
    431吴向明:《美国高等院校招生制度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5页。
    432W·阿普尔:《国家与知识政治》,黄种敬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21页。
    433P.布尔迪厄:《国家精英——名牌大学与群体精神》,杨亚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9、551页。
    434 Donald Kennedy. Academic Duty.杨振富译,台北:天下文化,2000年版。
    435 Clark, B. R. The Higher Education System:Academic Organization in Cross-National perspective.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3
    436 Neave, G.& van Vught, F. Issues in Higher Education:Government and Higher Education Relations Across Three Continents:The Winds of Change. Oxford:Pregamon.1994
    437 Clark, B. R. The Higher Education System.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3
    438 Clark, B. R. The Higher Education System.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3
    439刘建军:《单位中国:社会调控体系重构中的个人、组织与国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3页。
    440刘建军:《单位中国:社会调控体系重构中的个人、组织与国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页。
    441北京清华大学毕业生的去向突出地说明了这一点:在该校1982至1986年毕业的4615名学生中,分配到中央国家机关和中央属企事业单位的为2675人,占毕业生总人数高达58%。参见清华大学志编辑委员会:《清华大学志·上》,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27页。
    442胡炳仙:《权力集中与知识控制:“教育革命”时期的中国重点大学政策》,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8年第8期,第105-113页。
    443戴晓霞,莫家豪,谢安邦主编:《高等教育市场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86页。
    444戴晓霞:《市场导向及其对高等教育之影响》,《教育研究集刊》,1999年第42期,第233-254页。
    445 Yin, Q.& White, G. The marketization of Chinese higer education:A critical assessment. Comparative Education,1994.(30), p.217-237
    446参见戴晓霞,莫家豪,谢安邦主编:《高等教育市场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3-26页。
    447就是减少政府对大学的财务、人事、课程等方面的管制,将决策权下方给学校,由其自行制定收费标准、发展人事分类系统、规划课程、协商各类合作契约等。简而言之,解除管制就是赋予高等教育机构更大的管理弹性,让它们在面对变迁及竞争时能够更积极地实时响应。中国大陆在1985年发表的《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针对以往中央全力过分集中、束缚了地方教育机构的弊端,提出实施中央统一领导和地方政府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要求“在加强宏观管理的同时,坚决实行简政放权,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特别是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然而问题是,这一政策在实践过程中的实际效用还有待评价。更重要的是,与其他国家不同,中国众多的人口对义务教育的需求,使得政府在很大程度上习惯于统一调配、控制一切资源。这种政治习惯对市场化过程造成了很大的抵消作用。
    448就是政府放松或取消那些禁止私利大学和公立大学竞争的规定,例如收费标准、招生人数等。因此,消除垄断的主要目的在于促使公立和私立大学能在一个更平等的基础上互相竞争。竞争在市场逻辑中,或许是使资源得到有效配置的最佳方式;然而在政治生活和社会流动过程中,竞争却意味着自由流动的可能性被大大提升。而公立与私立学校之间的竞争,更是使各自的“毕业生”有机会在社会的各个领域一较高下。比如,与中国社会普遍信任公立高校毕业生的情况相比,美国的“名校毕业生”则往往指那些来自诸如常春藤联盟私立学校的学生。
    449在一向由国家提供高等教育的欧洲国家,1980年代初期开始出现缩减公共经费、增加私有经费的趋势。举例来说,英国的高等教育经费在撒切尔夫人一上台即遭受巨额削减,保守党政府以各种措施来鼓励或强迫大学必须竞争经费、学生和研究计划等。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银行等世界性组织在1990年代之后也大力倡导以私有资源来支持高等教育的扩充。例如,世界,世界银行在其1994年的报告书中,就建议各会员国要促进高等教育经费的多元化,不要只依赖政府经费作为单一来源。(World Bank. Higher Education: Lessons from Experience. Washington, DC:World Bank,1994)而中国大陆公立高等学校就以收取学费、招收计划外的学生、学校创收等方式来增加私有资金的比例。除了英国之外,原本不受学费或只收取少数注册费的西欧国家也开始收取学费或提高学费。
    450吴向明:《美国高等院校招生制度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41页。
    451但这一点在中国并不成立,因为个体在教育领域外的流动,同样受到国家的强势的控制。
    452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1990》,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0年版,根据不同部分整理。
    453戴晓霞,莫家豪,谢安邦主编:《高等教育市场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页。
    454付梦芸:《基于多源流分析框架下的1999年高效扩招政策解读》,《煤炭高等教育》,2010年第3期,第31-33页。
    4551998年11月,经济学家汤敏以个人名义向中央提交了一份建议书《关于启动中国经济有效途径——扩大招生量一倍》,建议中央扩大招生数量。在这份建议书之中,他指出5点扩招的理由:当时中国大学生数量远低于同等发展水平的国家。企改革带来的大量下岗工人如果进入就业市场与年轻人竞争会出现恶性局面。国家提出经济增长8%的目标,教育被认为是老百姓最大的需求,扩招可以拉动内需,激励经济增长。高校有能力接纳扩招的学生,当时平均一个教师仅带7个学生。高等教育的普及事关中华民族振兴。建议被中央采纳之后,中央很快制定了以“拉动内需、刺激消费、促进经济增长、缓解就业压力”为目标的扩招计划。
    456张应强主编:《精英与大众——中国高等教育60年》,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42页。
    457温家宝:《赞同教育资金来源多样化》,中国新闻网2009年1月4日,http://www.chinanews.com.cn/2009年1月4日。
    458《今年高考报名人数减少40万》,2009年6月3日11版;《全国高考报名人数减40万》,《新京报》,2009年6月3日A08版。
    459一项对高中生家庭背景的调查显示,某重点中学政府、企业、专业人员等优势阶层的子女,由1978年的占44.7%,增加到2008年的77.6%,增加了33个百分点;而工人、农民子弟的比例,则从1978年的占42.4%锐减至2008年的5.9%,降低了36.5个百分点(“全国中小学教育现状调查研究”课题组,2009)。
    460袁振国:《中国教育政策评2000》,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1页。
    461邬大光:《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问题研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2-13页。
    462戴维·格伦斯基编:《社会分层》,王俊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第402页。
    463陈厚丰:《中国高等学校分类与定位问题研究》,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8-39页。
    464李春玲:《高等教育扩张与教育机会不平等——高校扩招的平等化效应考查》,《社会学研究》,2010年第3期,第82-113页。
    465戴维·格伦斯基编:《社会分层》,王俊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第402页。
    466张应强主编:《精英与大众——中国高等教育60年》,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11页。
    467张建奇:《“免学费加人民助学金”政策的形成、实施及其作用的影响》,《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年底4期,第33-38页。
    468张建奇:《“免学费加人民助学金”政策的形成、实施及其作用的影响》,《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年底4期,第33-38页。
    469实际上也是满足大批干部为了实现自身“四化”而取得学历学位的需求。
    470陈华亭:《中国教育筹资问题研究》,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年版,第229-232页。
    471即将国家招生中的指定性计划与调节性计划的录取分数合一。
    472教财字[1996]101号。
    473甄立敏、李凤玲:《简论高校招生收费制度改革》,《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科版)》,2004年第9期
    474为此,国家加强了对交费政策方面的法规建设,教育部强调收费要基本稳定在2000年的标准之上,不得以任何理由设立新的收费项目。2001年,为了规范高校的收费行为,教育部禁止学校以任何理由搞“双轨”收费和降分高收费,禁止向学生收取“转专业费”、“定向费”、“专升本费”等国家统一规定项目以外的费用。对超标准高收费和超范围乱收费的,要全部退还,并对责任人严厉惩处。但实际上在许多地区,学费上涨幅度还是比较大。2003年中山大学等7所高校学费标准上浮了20%,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等5所高校收费标准上浮了10%。参见甄立敏、李凤玲:《简论高校招生收费制度改革》,《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科版)》,2004年第9期。
    475戴晓霞,莫家豪,谢安邦主编:《高等教育市场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23页。
    476李春玲:《高等教育扩张与教育机会不平等——高校扩招的平等化效应考查》,《社会学研究》,2010年第3期,第82-113页。
    477张民选:《理想与抉择:大学生资助政策的国际比较》,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378页。
    478武毅英、吴连海:《高校收费对教育机会均等的负面影响及反思》,《复旦教育论坛》,2006年第4卷第2期,第60-65页。
    479资料来源:武毅英、吴连海:《高校收费对教育机会均等的负面影响及反思》,《复旦教育论坛》,2006年第4卷第2期,第60-65页。
    493参见李国钧、王炳照:《中国教育制度通史(第8卷)》,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494W·阿普尔:《国家与知识政治》,黄种敬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第87页。
    495W·阿普尔:《国家与知识政治》,黄种敬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第7-10页。
    496邓小平:《关于思想战线上的问题的谈话》,《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389页。
    497邓小平:《中国不允许乱》,《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87页。
    498周真旭:《清华之殇》,http://blog.renren.com/blog/238231156/708092412。
    499刘刚:《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的历史演进》,《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年第4期,第112-114页。
    500参见藤藤、黄圣伦:《忆蒋南翔同志倡导政治辅导员制度》,《北京教育(高教版)》,2004年第9期,第15-16页。
    501清华大学新闻网,http://news.tsinghua.edu.cn/publish/news/4205/2011/204666625_.html。
    502中发[2004]16号文件。
    509参见“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官方网站www.ncct.gov.cn首页介绍。
    510清华大学,周真旭:《清华之殇》,http://blog.renren.com/blog/238231156/708092412.
    512复旦大学,李粤江:《解除行政指标舒服,回归大学的本质属性》,未刊稿。
    513参见徐贲:《教育场域和民主学堂》,《开放时代》,2003年第1期。
    514戴维·格伦斯基编:《社会分层》,王俊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第194-195页。
    515桑兵:《晚清学堂学生与社会变迁》,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59页。
    516桑兵:《晚清学堂学生与社会变迁》,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43-145页。
    517P.布尔迪厄、J.-C.帕斯隆:《继承人——大学生与文化》,邢克超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5页。
    518孙立平:《断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1页。
    519马克思:《雇佣劳动与资本》,《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48页。
    520P.布尔迪厄、J.-C.帕斯隆:《继承人——大学生与文化》,邢克超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38页。
    521熊易寒:《城市化的孩子:农民工子女的身份生产与政治社会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78页。
    522邓小平:《第三代领导集体的当务之急》,《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09页。
    523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80页。
    524需要注意的是,在改革开放以前,能成为大学生的人数很少,甚至高中生的人数也不多。许多高中生毕业后就参加工作,也成为各个单位的技术骨干或生产能手。这是因为,当时建设所需的知识水平,以基础知识就能够基本满足,而国家重点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如重工业、军事工业等)并不需要那么多人进行研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也是精英的一部分。这也再次提示我们,精英的“素质”是具有相对性的,当一种“素质”是稀缺的时候,获取这种素质的人就更易获得某种“高度”而成为精英。
    525张应强主编:《精英与大众——中国高等教育60年》,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24页。
    526张应强主编:《精英与大众——中国高等教育60年》,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24页。
    527张应强主编:《精英与大众——中国高等教育60年》,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24页。
    528张应强主编:《精英与大众——中国高等教育60年》,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24页。
    529张应强主编:《精英与大众——中国高等教育60年》,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24页。
    530 http://www. ce. cn/xwzx/gnsz/szyw/200705/28/t20070528_11515563. shtml.
    542郑辉、李路路:《中国城市的精英代际转化与阶层再生产》,《社会学研究》,2009年第6期,第66-86页
    543彭玉生:《现代英国阶级与职业的代际流动》,《国外社会学》,2000年第5期。
    544资料来源:郑辉、李路路:《中国城市的精英代际转化与阶层再生产》,《社会学研究》,2009年第6期,第66-86页。
    545梁晓声:《中国青年各阶层扫描》,《同舟共进》,2010年第5期。
    5482009年9月,《蚁族——大学毕业生聚居村实录》一书出版,首次提出了“蚁族”概念——大学毕业生聚居群体,并且将蚁族列入了继农民、农民工、下岗职工之后的第四大弱势群体,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蚁族也成为2009-2010年最热的关键词之一。
    549参见《调查称蚁族生存状况恶化仅一成认为系个人原因》,《中国青年报》,2011年1月21日。
    552戴维·格伦斯基编:《社会分层》,王俊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第177页
    553《新华网》,2011年1月20日,http://www.jfdaily.com/a/1900921.htm.
    554根据《中国劳动统计年鉴——2005》数据显示,2002年,我国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人数为1056万人,而当年我国总人口为128453万人,两者比例为0.822%。
    556张玉林、刘保军:《中国的职业基层于高等教育机会》,《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第25-31页。
    557戴维·格伦斯基编:《社会分层》,王俊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第173页。
    558巴特莫尔:《平等还是精英》,尤卫军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37页。
    559巴特莫尔:《平等还是精英》,尤卫军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73页。
    560戴维·格伦斯基编:《社会分层》,王俊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第279页。
    561戴维·格伦斯基编:《社会分层》,王俊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第279页。
    562笔者为了理顺文意而加。
    563P.布尔迪厄,J.-C.帕斯隆:《继承人——大学生与文化》,刑克超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564参见戴晓霞,莫家豪,谢安邦主编:《高等教育市场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09-210页。
    566塞缪尔·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年版,第284页。
    567塞缪尔·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年版,第283页。
    568塞缪尔·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年版,第285页。
    569戴维·格伦斯基编:《社会分层》,王俊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第281页。
    570戴维·格伦斯基编:《社会分层》,王俊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第279-280页
    [1]“211工程”部际协调小组办公室.加强重点建设,全面提高我国高等教育水平[J].中国高等教育,2001(8)
    [2]“211工程”部际协调小组办公室.跨世纪的战略工程“211工程”资料选编[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3][美]阿普尔.官方知识——保守时代的民主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4][美]阿普尔.国家与知识政治[M].黄种敬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5][以]爱德华·w·萨义德.知识分子论[M].单德兴译.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2002
    [6][英]巴特莫尔.平等还是精英[M].尤卫军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7]北岛,李陀.七十年代[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
    [8]毕天云.布迪厄的“场域—惯习”论[J].学术探索,2004(1)
    [9]边燕杰,张文宏.经济体制、社会网络与职业流动[J].中国社会科学,2001(2)
    [10]边燕杰.市场转型与社会分层[M].北京:三联书店,2002
    [11][英]波兰尼.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和经济起源[M].刘阳,冯钢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
    [12]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回顾[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
    [13][法]布尔迪厄,J.-C.帕斯隆.继承人——大学生与文化[M].刑克超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14][法]布尔迪厄.国家精英——名牌大学与群体精神[M].杨亚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15][法]布尔迪厄.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16][法]布罗代尔.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与资本主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
    [17]陈烽.转型期干部阶层的地位变动和腐败的利益根源及治理[J].社会学研究,1997(5)
    [18]陈凤楼.中国共产党干部工作史纲(1921-2002)[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03
    [19]陈光金.从精英循环到精英复制——中国私营企业主阶层形成的主体机制的演变[J].学习与探索,2005(1)
    [20]陈厚丰.中国高等学校分类与定位问题研究[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4
    [21]陈华亭.中国教育筹资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22]陈立凤.中国共产党领导体制的历史考察(1921-2006)[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23]陈明明.比较现代化·市民社会·新制度主义——关于20世纪80、90年代中国政治研究的三个理论视角[J].战略与管理,2001(4)
    [24]陈钊,陆铭,何俊志.权势与企业家参政议政[J].世界经济,2008(6)
    [25]成有信,张斌贤,劳凯声等.教育政治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3
    [26]程晋宽.“教育革命”的历史考察:1966-1976[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
    [27][美]大卫·科兹、弗雷德·威尔.来自上层的革命——苏联体制的终结[M].曹荣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8][美]戴维·格伦斯基.社会分层[M].王俊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29][英]戴维·米勒等.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
    [30][美]戴维·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王浦劬等译,华夏出版社,1999
    [31]戴晓霞,莫家豪,谢安邦.高等教育市场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2]戴晓霞.市场导向及其对高等教育之影响[J].教育研究集刊,1999,4(2)
    [33][美]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M].北京:商务出版社,1984
    [34]单伟.美国学界对中国政治精英的研究[J].浙江社会科学,2008(5)
    [35]邓嗣禹.中国考试制度史[M].民国考试院,1936
    [36]邓玮.当代中国精英流动机制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3.
    [37]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38]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9]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40][美]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4
    [41]樊天顺,赵博.中国共产党组织工作大事记[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1
    [42][美]范思科德.美国教育基础——社会展望[M].北京师范大学外国教育研究所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43]费孝通.中国绅士[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44][美]费正清,罗德里克·麦克法夸尔.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65)[M].王建朗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45]冯治益.中宣部、教育部召开部分省市高校校长负责制试点工作座谈会[J].中国高等教育,1985(1)
    [46]付梦芸.基于多源流分析框架下的1999年高效扩招政策解读[J].煤炭高等教育,2010(3)
    [47]改革开放30年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课题组.教育大国的崛起(1978-2008)[M].教育科学出版社
    [48]高峰.温馨与哀愁——科举与女性[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7
    [49]高奇.中国高等教育思想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50]高水红.改革精英——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案例研究[D].南京:南京大学,2006
    [51]龚放.“211工程建设”: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决策[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1998(1)
    [52][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M].冯克利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2005
    [53]顾秉林.从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高度认识和建设世界一流大学[J].高等教育,2003(12)
    [54]郭春梅.经济精英政治化:精英再生产的新诠释[D].长春:吉林大学,2007
    [55]郭虹斌.欧美教育政治学的进展与反思[J].比较教育研究,2007(6)
    [56]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中国劳动统计年鉴2005[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
    [57][美]哈罗德·D·拉斯韦尔.政治学——谁得到什么?何时和如何得到?[M].杨昌译.上海:商务印书馆,2003
    [58]何忠礼.科举制度起源辨析——兼论进士科首创于唐[J].历史研究,1983(2)
    [59]贺国元.晚清政治精英的博弈与中国早期现代化进程[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9
    [60]胡炳仙.权力集中与知识控制:“教育革命”时期的中国重点大学政策[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8(8)
    [61]胡炳仙.中国重点大学政策:历史演变与未来走向——基于新制度主义的政策分析[D].合肥: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62]胡建华.现代中国大学制度的原点:50年代初期的大学改革[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63]胡杨.精英与资本——转型期中国乡村精英结构变迁的实证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64]黄留珠.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述略[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9
    [65]姬丽萍,孙桂珍.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党国”体制下公务员制度的变异[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6)
    [66][英]吉登斯.社会的构成[M].北京:三联书店,1998
    [67]贾永堂.重点大学须有更多的办学自主权[J].高等教育研究,1999(5)
    [68]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
    [69]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
    [70]教育部考试中心.难忘1977[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
    [71]金太军.当代西方多元民主论评析[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1996(3)
    [72]金铮.科举制度与中国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73]景跃进.比较视野中的多元主义、精英主义与法团主义一‘种在分歧中寻求逻辑结构的尝试[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3(4)
    [74][英]凯特·纳什,阿兰·斯科特.布莱克维尔政治社会学指南[M].李雪、吴玉鑫、赵蔚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
    [75]康宁.中国经济转型中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制度创新[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76]康晓光.权力的转移——转型时期中国权力格局的变迁[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77]康永久.教育制度的生成与变革——新制度教育学论纲[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1
    [78]郎友兴,郎友根.从经济精英到村主任:中国村民选举与村级领导的继替[J].浙江社会科学,2003(1)
    [79]黎云.政治精英职业地位获得——以L市的调查数据为分析基础[D].长沙:中南大学,2006
    [80]李春玲.高等教育扩张与教育机会不平等——高校扩招的平等化效应考查[J].社会学研究,2010(3)
    [81]李刚.1972-1976年间中国高等教育的过渡性分析[J].社会科学研究,2002(5)
    [82]李国钧、王炳照.中国教育制度通史(第8卷)[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
    [83]李弘祺.宋代官学教育与科举[M].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4
    [84]李建强、黄海洋、陈鹏.从九校发展看我国一流大学建设.教育发展研究,2004,(7)-(8)
    [85]李路路,边燕杰.制度转型与社会分层——基于2003年全国综合社会调查[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86]李强.“脑体倒挂”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两个阶段[J].社会学研究,1996(6)
    [87]李强.政治分层与经济分层[J].社会学研究,1997(4)
    [88]李士振.当代社会变迁中的基层政治精英角色与行为研究[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2007
    [89]李向锋,张晓辉.浅析南京国民政府初期公务员面试程序不足与合理性——以国民政府第一、第二届公务员高等考试为例[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09(4)
    [90]李燕.乡村精英的形成条件与模式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91]李英华.先秦诸子圣王观探析——兼与柏拉图哲学王思想比较[M].中国哲学史,2005(1)
    [92]梁启超.饮冰室合集[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
    [93]梁晓声.中国青年各阶层扫描[J].同舟共进,2010年(5)
    [94]林尚立.中国共产党与国家建设[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
    [95]林毅.知识精英与政治变革[D].北京:中国社科学院研究生院,2008
    [96]刘刚.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的历史演进[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4)
    [97]刘建军.单位中国:社会调控体系重构中的个人、组织与国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
    [98]刘建军.当代中国政治思潮[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99]刘健等.大学生民工调查:论知识是大学生,讲身份是农民工[N].半月谈.2011(2)
    [100]刘少奇.刘少奇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101]刘晔.知识分子与中国革命:近代中国国家建设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
    [102]卢景辉,高云坚.论建国以来知识分子社会地位的变化[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2,18(58)
    [103]陆铭.社会关系作为转型劳动力市场上的投资——对社会关系网络对搜寻工作的影响一文的拾遗和回应[J].世界经济论坛,2002(3)
    [104][美]罗伯特·达尔.多元主义民主的困境:自治与控制[M].周军华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
    [105][美]罗伯特·达尔.现代政治分析[M].王沪宁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106][德]罗伯特·米歇尔斯.寡头统治铁律——现代民主制度中的政党社会学[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
    [107][英]罗德里克·马丁.权力社会学[M].北京:三联书店,1992
    [108][英]罗素.中国问题[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6
    [109][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10][德]马克斯·韦伯.儒教与道教[M].王容芬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111][德]马克斯·韦伯.学术与政治[M].冯克利译,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99
    [112]马陆亭.高等学校的分层与管理[J].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
    [113]马世晔.建国60年来我国大学入学考试制度的沿革与发展[J].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09(10)
    [114][法]马太·杜甘.国家的比较——为什么比较,如何比较,拿什么比较[M].文强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115][美]迈克尔·夏托克.高等教育的结构和管理[M].王义端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116]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17][美]米尔斯.权力精英[M].王崑、许荣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
    [118][意]莫斯卡.统治阶级(政治科学原理)[M].贾鹤鹏译.上海:译林出版社,2002
    [119][意]莫斯卡.政治科学要义[M].任军锋等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
    [120][意]帕累托.精英的兴衰[M].刘北成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121]潘懋元.公平与效率:高等教育决策的依据[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1)
    [122]潘懋元.中国高等教育百年[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123][法]潘鸣啸.失落的一代——中国的上山下乡运动·1968-1980[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0
    [124]逄先知,金冲及.毛泽东传[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
    [125]彭玉生.现代英国阶级与职业的代际流动[J].国外社会学.2000(5)
    [126]捧虹斌.欧美教育政治学的进展与反思[J].比较教育研究.2007(6)
    [127]钱理群,高远东.中国大学的问题与改革[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
    [128]清华大学志编辑委员会.清华大学志·上[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129]全国高考报名人数减40万[N].新京报,2009,6(3):A08
    [130][美]萨托利.民主新论[M].冯克利等译,上海:山海人民出版社,2009
    [131][美]塞缪尔·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
    [132][法]塞奇·莫斯科维奇,群氓的时代,许列民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133]桑兵.晚清学堂学生与社会变迁[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134]沈志华.毛泽东斯大林与朝鲜战争[M].广东人民出版社,2003
    [135]史万兵.高等教育经济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136][美]司徒雷登.在华五十年[M].常江译,海口:海南出版社,2010
    [137][美]斯蒂芬·鲍尔.政治与教育政策制定——政策社会学探索[M].王玉秋等译.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3
    [138]宋时歌.权力转换的延迟效应——对社会主义国家向市场转变过程中的精英再生与循环的一种解释[J].社会学研究.1998(3)
    [139]宋维强,廖嫒红.大学竞争的政治学分析:以“985工程为例”[J].高等教育研究,2004(6)
    [140]孙立平.断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141]孙立平.社会转型:发展社会学的新议题[J].开放时代,2008(2)
    [142]孙立平.实践社会学与市场转型过程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2(5)
    [143]孙立平.总体性资本与转型期精英形成[J].浙江学刊,2002(3)
    [144]谭翀.1966-1976中国的政治博弈[D].开封:河南大学,2004
    [145]唐世平.社会流动、地位市场与经济增长[J].中国社会科学,2006(3)
    [146]藤藤、黄圣伦.忆蒋南翔同志倡导政治辅导员制度[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4(9)
    [147][美]托马斯·戴伊,哈蒙·齐格勒.民主的嘲讽[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1
    [148]汪继红.中国公开选拔领导干部考试制度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9
    [149]王保华.高等教育地方化研究——制度与政策的视角[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6
    [150]王炳照,徐勇.中国科举制度研究[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
    [151]王汉生.改革以来中国农村的工业化与农村精英的构成变化[J].香港:中国社会科学辑刊,1994年秋季卷.
    [152]王鹏.当代中国第三次政治精英转换及其发展趋势——以省级党政正职领导人为分析对象[D].北京:中国政法大学,2008.
    [153]王秋菊.学校教育与科举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9)
    [154]王先明.乡绅权势消退的历史轨迹——20世纪前期的制度变迁、革命话语与乡绅权力[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
    [155]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
    [156]王扬宗.记忆与实录:恢复高考的拍板过程[J].南方周末,2009(12)
    [157]王义遒.多样化: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关键[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4)
    [158]王寅城,邢济萍.延安整风[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1
    [159][美]威廉·维尔斯曼.教育研究方法导论[M].袁振国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
    [160][美]魏斐德.中华帝制的衰落[M].邓军译.合肥:时代传媒股份有限公司,2010
    [161][德]沃尔夫岗·施路赫特.理性化与官僚化[M].顾忠华译,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6
    [162]邬大光.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问题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163]吴介民.延安马列学院回忆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164]吴向明.美国高等院校招生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165]吴志宏、陈韶峰、汤林春.教育政策与教育法规.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3
    [166]武毅英,吴连海.高校收费对教育机会均等的负面影响及反思[J].复旦教育论坛,2006,4(2)
    [167][比]希尔德·德·里德-西蒙斯.欧洲大学史[M].贺国庆等译,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8
    [168]夏智伦.教育政治学——一门新的研究领域[J].比较教育研究,1988(6)
    [169]萧功秦.改革转型期中国知识分子的类型分化[J].探索与争鸣.1994(8)
    [170]肖昊.211工程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目标[J].黑龙江高教研究,1996(4)
    [171]谢维和.教育活动的社会学分析:一种教育社会学的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172]谢岳.市场转型、精英政治化与地方政治秩序[J].天津社会科学,2005(1)
    [173][美]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M].吴良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174]熊易寒.城市化的孩子:农民工子女的身份生产与政治社会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175]徐贲.教育场域和民主学堂[J].开放时代.2003(1)
    [176]徐辉.市场经济与中国高等教育体制问题[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
    [177]徐连达、楼劲.汉唐科举异同论[J].历史研究,1990(5)
    [178]徐萍.科举考试的公正追求及其悖反——制度伦理的视角[J].教育与考试,2010(1)
    [179]徐湘林.后毛时代的精英转换和依附性技术官僚的兴起[J].战略与管理,2001(6)
    [180]徐向科.转型期乡村庇护网络与基层治理变迁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09
    [181]许纪霖,中国知识分子十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182][加]许美德.中国大学1895-1995:一个文化冲突的世纪[M].许洁英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183]闫广芬、苌庆辉.高校扩招政策的制定、实施、效果及其调整[J].现代大学教育,2008(3)
    [184]阎步克.察举制.变迁史稿[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1
    [185]阎凤桥,康宁.中国大学管理结构变化分析.北大教育经济研究(电子季刊),2004,(2)
    [186]杨凤城.文革前十七年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的研究[J].党史研究与教学,1999(1)
    [187]杨光斌.中国经济转型中的国家权力.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3
    [188]杨景明.转型以来韩国与俄罗斯政治精英的比较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
    [189]杨念群.“五四”九十周年祭——一个“问题史”的回溯与反思[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9
    [190]杨齐福.科举制度与近代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191]杨学为.中国考试通史(卷一)[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192]叶匡正.孙中山在广东教育会的演说[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4
    [193]雍涛.新中国60年党的知识分子政[J].探索,2010(1)
    [194]俞可平.对民主政治的幻灭——政治精英主义评述[J].天津社会科学,1990(1)
    [195]袁振国.教育政策学.南京:教育出版社,1996
    [196]袁振国.中国教育政策评2000[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197]张斌贤,王晨.大学: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198]张大伟.当代中国政治权力系统采集知识的模式分析[D].长春:吉林大学,2009.
    [199]张建奇.“免学费加人民助学金”政策的形成、实施及其作用的影响[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4)
    [200]张静.基层政权:乡村制度诸问题[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
    [201]张俊洪.回顾与检讨——新中国四次教育改革论纲.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
    [202]张民选.理想与抉择:大学生资助政策的国际比较[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203]张宛丽.中国社会阶层研究二十年[J].社会学研究,2000(1)
    [204]张维迎.大学的逻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05]张小劲,景跃进.比较政治学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206]张学强,彭慧丽.民国时期高校自主招生制度探析——兼论对完善我国当代高校自主招生制度的启示[J].社会科学战线,2009(5)
    [207]张亚群.科举革废与近代中国高等教育的转型[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08]张应强.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反思与建构.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2
    [209]张应强.精英与大众——中国高等教育60年[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
    [210]张玉林、刘保军.中国的职业基层于高等教育机会[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
    [211]张仲礼.中国绅士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212]赵成根.民主与公共决策研究.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
    [213]赵炬明.精英主义与单位制度——对中国大学组织与管理的案例研究.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1)
    [214]赵生晖.中国共产党组织史纲要[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
    [215]甄立敏,李凤玲.简论高校招生收费制度改革[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科版),2004(9)
    [216]郑辉,李路路.中国城市的精英代际转化与阶层再生产[J].社会学研究,2009(6)
    [21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18]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国干部统计50年[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1999
    [219]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
    [220]中国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1990[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0
    [22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J].中国高等教育,2004(7)
    [22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大事记(1949—1982)[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223]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
    [224]周恩来.周恩来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225]周光礼.学术自由与社会干预——大学学术自由的制度分析.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
    [226]周其仁.产权与制度变迁.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227]周其仁.中国农村改革:国家和所有权关系的变化——一个经济制度变迁史的
    [228]周雪光.组织社会学十讲.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229]周勇.教育场域中的知识权力与精英学子[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30]周予同.中国现代教育史[M].上海:良友图书公司,1934
    [231]转型期中国重大教育政策案例研究课题组.缩小差距:中国教育政策的重大命题[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232]转型期中国重大教育政策案例研究课题组编著.缩小差距:中国教育政策的重大命题[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233]邹谠.二十世纪中国政治[M].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4
    [234][日]佐藤慎一.近代中国的知识分子与文明[M].刘岳兵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1]程曦胡齐明.吴邦国委员长视察清华大学纪实[EB].http://news. tsinghua. edu. cn/publish/news/4204/2011/20110307212942797567865/20 110307212942797567865_. html
    [2]国务院批转国家教委关于改革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制度报告的通知[EB].
    [3]http://www. oklink. net/flfg/law/a70151.htm
    [4]恢复高考30年:大学年入学人数从27万到600万[EB].人民日报http://edu.hsw.cn/gb/edu/2008-10/20/content_10347310. htm
    [5]李粤江.解除行政指标束缚,回归大学的本质属性[R].未刊稿
    [6]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党委组织部.关于王圣淇同志任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有关情况的说明[EB].www. lnpu. edu. cn/content. jsp?urltype=news. NewsContentUrl&wbnewsid=170919&wbtre eid=12721
    [7]辽宁石油化工大学任命25岁女生为副院长[EB].人民网http://edu. people. com. cn/GB/13929266. html
    [8]柳成荫.未刊稿,http://www. renren. com/profile. do?id=229529486&from=opensearch
    [9]潘晓凌.年轻人,到体制内去[EB].南方周末http://www. infzm. com/content/55585
    [10]掏粪工时传祥家的三代劳模:劳动是最光荣的[EB]. http://character. workercn. cn/contentfile/2009/10/29/090541596398315.html
    [11]汪亚民.王平坚持“不鼓励农村娃上大学”的猫腻[EB].南方报业网http://opinion. nfdaily. cn/content/2011-03/11/content_21086726. htm
    [12]温家宝.赞同教育资金来源多样化[EB].中国新闻网http://www. chinanews. com. cn/2009年1月4日.
    [13]夏天怡.辅导员是神[EB]. http://blog. renren. com/share/230374022/4257845722/
    [14]萧功秦.科举制的废除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化的断层[EB]. http://news.163. com/09/0629/01/5CUK3FCI00013FM3_3. html
    [15]徐瑾.重庆招生归来[EB]. http://blog. renren. com/blog/243998205/474798296?from=friendEnd
    [16]徐迅雷.从“分数至上”到“官位之上”[EB].人民网http://opinion. people. com. cn/GB/51854/9742747. html
    [17]叶伟民.从“读书改变命运”到“求学负债累累”[EB].南方周末.
    [18]http://www. infzm. com/content/40843/0
    [19]赵超.去年中央机关新录用公务员93.2%来自普通家庭[EB].新华网http://www. jfdaily. com/a/1900921. htm.
    [20]政务院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EB]. http://www. ce. cn/xwzx/gnsz/szyw/200705/28/t20070528_11515563. shtml
    [21]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EB]. http://www. moe. edu. 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177/200407/2484. html.
    [22]中国留学生增长有助于中美双边关系[EB].
    [23]http://edu.21cn. com/ara/f_97_48179-1.htm
    [2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统计数据”[EB]. http://www.moe. edu. 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4631/201010/109984. html; http://www. moe. edu. 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4633/201010/109986. html; http://www. moe. edu. 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4958/list. html
    [25]重庆商报.重庆学生明年可考美国大学[EB]. http://www. huaue. com/news/20051110101142. htm
    [26]周真旭.清华之殇[EB]. http://blog. renren. com/blog/238231156/708092412.
    [I]D. Barnett, Cadres, Bureaucracy, and Political Power in Communist China, NY: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67
    [2]G Walder, B. Li, and D. j. Treiman, Politics and Life Chances in a State Socialist Regime: Dula Career Paths into the Urban Chinese Elite,1949 to 1996,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2000, Vol 65, No.2, p.191-209
    [3]G Walder, Career Mobility and the Communist Political Order,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1995, Vol 60, N.3, p.309-328
    [4]Touraine, The Post-industrial Society, New York:Random House,1974, p49-50
    [5]Andrew J. Nathan, A Factionalism Model for CCP Politics, China Quarterly,1973(53)
    [6]Antoine Prost, L'Enseignement en France,1800-1967, Paris:Armand Colin,1968
    [7]Bian Yanjie and John R. Logan, Market Transition and the Persistence of Power:The Changing's Transification System in Urban Chian,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1996:45-57
    [8]Bob L. Johnson, Jr. Those Nagging, Headaches:Perennial Issues and Tensions in the Politics of Education Field,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Quarterly,2003,39(1), p.43
    [9]L. Lande, S W. Schmidt et al, Friends, Followers and Factions:A Reader in Political Clientelimsm, Berkel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77
    [10]Li University Networks and the Rise of Qinghua Graduates in China's Leadership, The Australian Journal of Chinese Affairs,1994(32), p.1-30
    [11]Li, China's Leaders:The New Generation, Lanham, MD:Rowman & Littlefield,2001
    [12]Clark, B. R. The Higher Education System:Academic Organization in Cross-National Perspective,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3
    [13]David M. Lampton, Chinese Politics:The Bargaining Treadmill, Issues & Studies,1987, Vol.23, No.3, p.11-41
    [14]David Miller, The Competitive of Democracy; Duncan, Democratic Theory And Practice, Cambridge University,1983, p.137-141.
    [15]Deng, Zhong and Donald J. Treiman, The Impact of Cultural Revolution on Trends in Educational Attainment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97, Vol.103, p.391
    [16]Dickson, B. J. M. R. Rublee, Membership Has Its Privileges:The Socioeconomic Characteristics of Communist Party Members in Urban China, Comparative Political Studies,2000, Vol.33, No. 1, p.87-112
    [17]Emile Durkheim, The Evolution of Educational Thought, London:Rout ledge and Kegan Paul,1977
    [18]C. Teiwes, Chinese Politics,1949-1965:A Changing Mao, Current Scene,1974,12(1), p.1-18
    [19]Frederick Arts, The Development of Technical Education in France,1500-1850 Cambridge, Mass., and London:Society for the History of Technology and M. I.T. Press,1966
    [20]G Guo, New Broom Sweeps Chean? Turn-over of Chinese County Mayors and Fiscal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1996-2002, Paper presented at the 63rd Annual National Conference of the Midwest Political Science Association, Chicago,2005
    [21]Gaetano Mosca, The Ruling Class, New York,1939, p.50
    [22]Geoffrey Roberts, A New Dictionary of Political Analysis, A Hodder Arnold Publication,1991
    [23]Gerardo R.Lopez, The Politics of Education:A Critical Race Theory Perspective,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Quarterly,2003,39(1), p.72
    [24]Goldstein, Avery, Trends in the Study of Political Elites and Institutions in PRC, China Quarterly,1994(139), p.714-730
    [25]H. C. Barnard, Education and the French Revolution,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69
    [26]Ivan. Szelenyi, The Intelligentsia in the Class Structure of State Socialist Societie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82,922105.
    [27]J. Chen, Comparing Mass and Elite Subjective Orientations in Urban China, The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1999, Vol.63, No.2, p.193-219
    [28]J. Fewsmith, Elite Politics in Contemporary China, Armonk, NY:M. E Sharp,2001
    [29]J. M Jennings, Local Problem Agendas in the Chinese Countryside as Viewed by Cadres and Villagers, Acta Politica,2003, Vol.38, p.313-332
    [30]J. W. Lewis, Leadership in Communist China, Ithaca: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63
    [31]Jay D. Scribner, Emergence of Politics of Education Field:Making Sense of the Messy Center,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Quarterly,2003,30(1), p.21-24
    [32]Joanna Menzel, The Chinese Civil Service Career Open to Talent, Boston:D. C. Heath,1963
    [33]Joseph Moody, French Education Since Napoleon, New York:Syracuse University Press,1978
    [34]Juan Linz and Alfred Stephan, Problems of Democratic Transition and Consolidation, Baltimore: Johns Hopkins Univ. Press,1996
    [35]Julia Kwong, Chinese Education in Transition:Prelude to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Montreal: McGill-Queens University Press,1982, p.70
    [36]Kenneth G Liberthal and M. Lampton eds, Bureaucracy, Politics and Decision Making in Post-Mao China,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2
    [37]L. Dittmer, Bases of Power in Chinese Politics, World Politics,1978(31)
    [38]L. Dittmer, Chinese Informal Politics, China Journal,1995(34), p.1-34
    [39]L. Dittmer, Liu Shao-ch'i and the Chinese Cultural Revolution,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74
    [40]L. Iannaccone, Education Policy Systems:A Study Guide for Educational Administrators, FL: Nova University,1975
    [41]L. W. Pye, Factions and the Politics of Guanxi:Paradoxes in Chinese Administrative and Political Behavior, China Journal,1995(34), p.35-53
    [42]L. W. Pye, Mao Tse-tung:The Man in the Leader, NY:Basic Books,1976
    [43]L. Y. Zhong, The Hanlin Academy:Training Ground for the Ambitious,1644-1850, Hamden Conn: Archon Books,1981
    [44]Li Hongbin, Meng Lingsheng and Zhang Junsheng. Why Do Entrepreneurs Enter Politics? Evidence from China. Economic Inquiry,2006,44(3), p.559-578.
    [45]Li, L. C., Center and Provinces:China 1978-1993:Power as Non-Zero-Sum, Oxford:Clarendon Press,1998, p.18
    [46]Mattei Dogan, Elite Configurations at the Apex of Power, Boston:Brill,2003
    [47]M. Djilas, The New Class:An Analysis of the Communist System, NY:Praeger,1957
    [48]M. E. Olsen and M. N. Marger (eds.), Power in Modern Societies, Westview Press,1993, p.80.
    [49]Max Weber, Political Writing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4, p.304
    [50]N. J. Boyan(Ed).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A Project of the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NY:Longman,1998, p.24
    [51]Neave, G.& van Vught, F. Issues in Higher Education:Government and Higher Education Relations Across Three Continents:The Winds of Change. Oxford:Pregamon.1994
    [52]Nee, Victor, A Theory of Market Transition:From Redistributive to Marketsin State Socialismr.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1986, (b):28-35
    [53]P. Landry, Performance, Informal Responses to Decentralization:The CCP's Control over Municipal Elites in China, Paper presented at the Midwest Political Science Association, Chicago,2004
    [54]P. Landry, Performance, Markets and the Political Fate of Chinese Mayor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Association, Boston, MA.2002
    [55]R. A. Scalapino and G. A. Bennett, Elites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1972
    [56]Ronald Price, Marxism and Education in China and Russia, London:Croom Helm,1977
    [57]Rona-Tas, The First Shall Be Last? Entrepreneurship and Communist Cadres in the Transition from Socialism,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94,66-78
    [58]S Eldersveld and M. Shen, Support for Economic and Political Change in the China Countryside: An Empirical Study of Cadres and Villagers in Four Counties,1990 and 1996, NY:Lexington, 2001
    [59]S L. Shirk The Political Logic of Economic Reform in China,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3
    [60]S. R. Schram, Mao Tse-Tung, NY:Simon & Schuster,1966
    [61]S. Y Deng, Chinese Influence on Western Examination System,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Vol.7, No.4,1942, p.290.
    [62]Schaar, Arthur H., Legitimacy in the Modern State, NY:Transaction Books,1981, p.15
    [63]Stathis Kalyvas, The Decay and Breakdown of Communist One-Party Systems, Annual Review of Political Science,1999(2)
    [64]Stephen Hess, America's Political Dynasties from Adams to Kennedy, New York, Doubleday, 1966
    [65]Suzanne Pepper, China's Education Reform in the 1980s:Politics, Issues, and Historical Perspectives,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East Asian Studies,1990, p.43
    [66]Szelenyi,Ivan, The Intelligentsia in the Class Structure of State Socialist Societie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82:92-105.
    [67]T. H. Eliot, Towards an Understanding of Public School Politics,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1959,53 (4), p.1036
    [68]Thomas Lee, Government Education and Examinations in Son China, Hong Kong: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Press,1985
    [69]V. C. Shih, forthcoming, Factions and Finance in China:Elite Conflict and Inflation, Book manuscript whit contract, at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70]Victor Nee, A Theory of Market Transition:From Redistributive to Markets in State Socialism,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1986 (b),28-35
    [71]Wolfgang Frank, The Reform and Abolition of the Traditional Examination System, Cambridge, Mass.:East Asian Research Centre, Harvard University,1963, p.28-32
    [72]World Bank. Higher Education:Lessons from Experience. Washington, DC:World Bank,1994
    [73]X. Zang, Elite Dualism and Leadership Selection in China, NY:Routledge Curzon,2004
    [74]X. Zang, Elite Transformation and Recruitment in Post-Mao China, Journal of Political and Military Sociology,1998, Vol.26, No.1, p.39-57
    [75]X. Zang, Educational Credentials, Elite Dualism, and Elite Stratification in China,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s,2001, Vol.44, No.2, p.189-205
    [76]Y. Bian, X Shu, and J. R. Logan, Communist Party Membership and Regime Dynamics in China, Social Forces,2001 Vol.79, No.3, p.805-841
    [77]Yin, Q.& White, G. The Marketization of Chinese Higer Education:A Critical Assessment, Comparative Education,1994.(30), p.217-237
    [78]Z Bo, Chinese Provincial Leaders:Economic Performance and Political Mobility since 1949, Armonk, NY:M. E. Sharpe,2002
    [79]Z. Bo, China's Elite Politics:Political Transition and Power Balancing, Hackensack, NJ: World Scientific,2007
    [80]Z. Wang, Is China Becoming a Hybrid Regime?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Midwest Political Science Association, Chicago,2006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