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煤矿安全风险控制的文化实践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近些年来煤矿安全事故已经成为中国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频繁发生的矿山伤亡事故,使得众多学者纷纷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以期发现其根本原因以及解决该问题的有效方法。本文以山西省的一个国有煤矿作为个案研究的对象,以社会学中的“文化实践”概念为轴心,以该煤矿企业控制安全风险的具体实践活动为主要研究内容,重点分析了该国有煤矿企业在安全风险控制方面所呈现出来的正式和非正式的制度化实践,以及企业内部两类典型社会行动者——基层管理者和一线矿工——在安全风险控制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策略性适应,以及他们对这些制度化实践和策略性适应方式的主观认知和评价。
引文
1 “中国煤矿安全治理研究报告”,《中国劳工通讯(中国劳工权益保障研究系列报告之六)》(http://www. usc.cuhk.edu.hk/wk_wzdetails.asp?id=5630),2006 年 3 月。
    2 同上。
    3 石东、李纬娜,“矿难探源”,《财经》(http://finance.sina.com.cn/review/observe/20041227/17451253647.shtml),2004 年 12 月 27 日。
    4 “中国煤矿安全治理研究报告”,《中国劳工通讯(中国劳工权益保障研究系列报告之六)》(http://www.usc. cuhk.edu.hk/wk_wzdetails.asp?id=5630),2006 年 3 月。
    5 1960 年 5 月 9 日,山西大同矿务局白洞煤矿发生煤尘爆炸事故,死亡 682 人,为我国煤矿事故死亡人数之最。
    6 对于“官煤勾结”的解释,除了精英结盟理论之外,还有来自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地方政治庇护网络”的解释。此外,倾向于结构性解释的视角则认为,改革开放以来,各级地方政府获得了比过去更大的自主经济活动空间,它们受到中央政府和上级政府的约束大大减少;另一方面现行的制度安排中,有效监督的缺位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此外,经济市场化过程中官员接触经济事务的机会增多,寻租机会普遍存在。以上三个因素合并在一起,势必会增加“官煤勾结”这一腐败现象发生的概率。
    7 “中国煤矿安全治理研究报告”,《中国劳工通讯(中国劳工权益保障研究系列报告之六)》(http://www.usc. cuhk.edu.hk/wk_wzdetails.asp?id=5630),2006 年 3 月。
    8 “从农民到千万富翁:透视山西煤矿老板暴富生态”,《新京报》,转引自“新浪网—财经纵横”(http:// finance .sina.com.cn/money/x/20041117/07031159998.shtml),2004 年 11 月 17 日。
    9 国家安全监督总局局长李毅中将“官煤勾结”的腐败现象归纳为五种表现形式:即政府官员或国有企业负责人在小煤矿入股,谋取非法利益;政府官员暗中自办煤矿或庇护亲属违法办矿;政府官员违规滥用审批权,收受矿主贿赂;纵容、包庇煤矿违法生产经营;参与或默许、包庇隐瞒事故。于是,矿主和政府官员合谋隐瞒事故真相逃避责任、矿主公开对抗政令、无证照煤矿等种种越轨行为泛滥成灾。转引自“中国煤矿安全治理研究报告”,《中国劳工通讯(中国劳工权益保障研究系列报告之六)》(http://www. usc.cuhk.edu.hk/wk_wzdetails.asp?id=5630),2006 年 3 月。
    10 “‘太胆大妄为了!’李毅中怒斥‘官煤勾结’”,《人民网》(http://opinion.people.com.cn/BIGS/35560 /3474971.html),2005 年 6 月 16 日。
    11 澳大利亚社会学家马尔科姆·沃特斯在其名著《现代社会学理论》中,他把自孔德以来各位社会学大师和各家流派探讨有关“社会(宏观结构)—个人(微观结构)”关系的问题归为 4 个方面,即他所划分的“行动—理性—结构—系统”4 个角度,简称为“沃特斯社会学视角”。
     12 对于安全这一词条的解释来源于《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四版)》。北京:商务印书馆/伦敦:牛津大学出版社,1997 年。
    13 《安全科学技术词典》,中国劳动出版社,1991。
     14 该数据源自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2006 年全国各类事故情况的统计(http://www.chinasafety.gov.cn /anquanfenxi/2007-01/11/content_214963.htm、http://www.chinasafety.gov.cn/anquanfenxi/2006-01/04/content _151577.htm 和 http://www.chinasafety.gov.cn/anquanfenxi/2005-01/21/content_69904.htm)。
    16 李毅中:“关于安全生产形势及对策的报告”,转自新浪网(http://news.xinhuanet.com/report/2005-08/01/ content_3293742.htm),2005 年 8 月 1 日。
    17 数据来源于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政府网站事故查询系统(http://media.chinasafety.gov.cn:8090 /isystem/shigumain.jsp)。
     18 转引自“中国煤矿安全治理研究报告”,《中国劳工通讯(中国劳工权益保障研究系列报告之六)》(http://www.usc.cuhk.edu.hk/wk_wzdetails.asp?id=5630),2006 年 3 月。
    19 此数据参见本人在现场调查期间所获的宣传手册《LA 环保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简介》,第 1 页。
    20 同上,《LA 环保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简介》,第 2 页。
    21 参见本人在现场调查期间所获的《Z 村煤矿 2006 年矿井灾害与预防处理计划》,第 3 页。
    22 同上,《Z 村煤矿 2006 年矿井灾害与预防处理计划》,第 3 页。
    乌尔里希·贝克,2004,《风险社会:走向另一种现代性》。上海:译林出版社。
    布莱恩·特纳,2003,《BLACKWELL 社会理论指南》。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安东尼·吉登斯,2001,《现代性的后果》。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
    安东尼·吉登斯,2000,《失控的世界》。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
    杨善华主编,1999,《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杨光,2006,“中国改革的政治障碍”,《当代中国研究》,2006 年第 2 期。
    章国锋,2006,“反思的现代化与风险社会——乌尔里希·贝克对西方现代化理论的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6 年第 1 期。
    杨光、孙云霞,2006,“煤矿安全生产与工伤保险”,《经济师》,2006 年第 8 期。
    桂水清,2006,“煤炭安全生产中的经济学”,《发展论坛》,2006 年第 7 期。
    曾初云,2006,“煤矿生产安全事故中受害矿工民事权益救济”,《安全生产与监督》,2006年第 1 期。
    曾国伟,2006,“产权与矿难”,《理论界》,2006 年第 10 期。
    徐友宁,2006,“解决煤矿塌陷区社会矛盾的对策建议”,《中国矿业》,2006 年第 8 期。
    刘穷志,2006,“煤矿安全事故博弈”,《经济评论》,2006 年第 5 期。
    侯明刚,2006,“浅谈国有煤矿周边资源的合理利用,《政府法制》,2006 年第 5 期。
    郝家龙、宁云才,2006,“基于经济博弈的煤炭价格分析”,《中国矿业》,2006 年第 7期。
    陈宁、林汉传,2006,“我国煤矿企业安全投入的博弈分析”,《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 年第 2 期。
    刘世锦,2006,“关于我国增长模式转型的若干问题”,《管理世界》,2006 年第 2 期。
    颜烨,2005,“安全社会学的社会学理论诠释”,《甘肃社会科学》,2005 年第 3 期。
    王蓉,2005,“环境法视角下我国煤矿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当代经理人》,2005 年第18 期。
    刘超捷、汤道路,2005,“论我国煤矿安全立法的不足及完善”,《煤矿安全》,2005 年第 6 期。
    汤道路,2005,“煤矿安全监察主体的法律思考”,《河北法学》,2005 年第 5 期。
    张明丽,2005,“煤矿安全生产与经济发展”,《特区经济》,2005 年第 12 期。
    童磊,丁日佳,“煤矿安全委托代理的博弈分析”,《集团经济研究》,2006 年第 19 期。
    王寒秋,2005,“煤矿安全投入与经济效益关系浅析”,《中国煤炭》,2005 年第 5 期。
    曾胜,2005,“用博弈模型分析煤矿事故行为”,《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5 年第 2 期。
    王绍光,2004,“煤矿安全生产监管:中国治理模式的转变”,《比较》(第十三辑)。
    颜烨,2004,“安全社会学:社会学中层理论的一种探索”,《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04年第 1 卷第 1 期。
    杨光,2004,“政治改革:‘中国模式’的难题”,《当代中国研究》,2001 年冬季号。
    乌尔里希·贝克,2002,“风险社会再思考”,《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2 年第 4 期。
    耿书文、刘胜富、任天贵、柏元夫,2002,“矿产资源补偿费征管的博弈分析及对策建议”,《煤炭学报》,2002 年第 1 期。
    耿书文、范玉妹、任天贵,2001,“基于政府与矿山企业博弈的矿业权评估理论研究”,《煤炭经济研究》,2001 年第 12 期。
    苏立功、安国森、邱宝杓,2001,《资源枯竭煤矿关闭破产及今后对策》,2001 年第 7 期。
    皖河,2001,“利益集团、改革路径与政治合法性危机”,《当代中国研究》。
    李伯聪,2000,“风险三议”。《自然辩证法通讯》,2000 年第 5 期。
    张士昌,1999,“矿工安全心理研究与对策”,《煤矿安全》,1999 年第 2 期。
    “中国煤矿安全治理研究报告”,2006,《中国劳工通讯》,2006 年 3 月,转自 http://www.usc. cuhk.edu.hk/wk_wzdetails.asp?id=5630。
    王甫勤,2006,“小煤矿发展问题及政策分析”。文章见于 http://www.sociology. cass.cn/shxw/shzc/P020060413300444061411.pdf。
    “湖南煤业:表面繁荣下的诘问”,2006,《潇湘晨报》,转引自《新华网》(http://www. xinhuanet .com.chinanews/2006-01/06/content_5977609.html),2006 年 1 月 6 日。
    李毅中:“元旦献辞:安全发展,国泰民安”,“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网站”(http://www.chinasafety.gov.cn/zuixinyaowen/2006-01/04/content_151616.htm),2006年 1 月 4 日。
    孙春龙:“调查:官煤勾结黑幕重重,地方官称不敢再查”,《瞭望东方周刊》,转自《雅虎新闻网》(http://cn.news.yahoo.com/051114/1005/2g1zm.html),2005 年 11 月 14 日。
    李 毅 中 :“ 关 于 安 全 生 产 形 势 及 对 策 的 报 告 ”, 转 引 自 《 新 浪 网 》( http://news. xinhuanet.com/report/2005-08/01/content_3293742.html),2005 年 8 月 1 日。
    “‘太胆大妄为了!’李毅中怒斥‘官煤勾结’”,《人民网》(http://opinion.people.com.cn/BIGS /35560/3474971.html),2005 年 6 月 16 日。
    “矿难探源”,2004,《财经》,总第 123 期。文章见于 http://finance.sina.com.cn/ review/ observe/20041227/17451253647.shtml。
    “从农民到千万富翁透视山西煤矿老板暴富生态”,2004,《新京报》,转自《新浪网—财经纵横》(http://finance.sina.com.cn/money/x/20041117/07031159998.shtml),2004 年 11月 17 日。
    “ 中 国 矿 业 企 业 发 展 研 究 报 告 ” , 2003 , 文 章 见 于 http://www.drccu.gov. cn/dybg/dybg/200303200079.htm.。
    康晓光,2002,“中国:改革时代的政治发展与政治稳定”,文章见于 http://www.usc.cuhk. edu.hk/wk_wzdetails.asp?id=1829。
    Aldrich, Mark, 1995. “Preventing ‘The Needless Peril of the Coal Mine’: The Bureau of Mines and the Campaign against Coal Mine Explosions, 1910-1940”. Technology and Culture 36 (3): 483-518.
    Andress, W. H., and C. L. Christenson, 1974. “Some Economic Factors Affecting Safety in Underground Bituminous Coal Mines”. Southern Economic Journal 40 (3): 364-376.
    Andrews, John B., 1924. “Needless Hazards in the Coal Industry”. Annal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 111, The Price of Coal: Anthracite and Bituminous, 24-31.
    Balsley, Howard L., 1950. “A Political-Economic Solution of the Coal Problem”. The Western Political Quarterly 3(4): 620-628.
    Conaway, Orrin B., Jr. 1972. “Coal Mining: New Efforts in an Old Field”. Annal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 400, The Government as Regular: 95-102.
    Frickel, Scott, and William R. Freudenburg, 1996. “Mining the Past: Historical Context and the Changing Implications of Natural Resource Extraction”. Social Problem 43 (4):444-466.
    Harrington, D., 1926. “Safey in Coal Mining”. Annal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 123, Industrial Safety,93-101.
    J. A. Holmes, 1911. “Government Measures to Increase Mine Safety”. Annal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 38(1).
    Lewis-Beck, Michael S., and John R. Alford, 1989. “Can Government Regulate Safety? The Coal Mine Example”. 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s 74 (3): 745-756.
    McEvoy, Arthur F., 1991. “Working Environments: An Ecological Apporach to Industrial Health and Safety”. Technology and Culture 36(2).
    Neumann, George R., and Jon P. Nelson, 1982. “ Safety Regulation and Firm Size: Effects of the Coal Mine Health and Safety Act of 1969”.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25(2): 183-199.
    Ochsner, Michele, and Michael Greenberg, 1998. “Factors Which Support Effective Worker Participation in Health and Safety: A Survey of New Jersey Industrial Hygienists and Safety Engineers”. Journal of Pubilc Health Policy 19(3): 350-366.
    Parker, William N., 1954. “Entrepreneurship,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A German Example”. The Jouranl of Economic History 14(4): 380-400.
    Robb, Gordon A., 1994. “Environmental Consequences of Coal Mine Closure”. The Geographical Joural 160(1): 33-40.
    Smith, George Otis, 1929. “Natural Resources”.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34(6): 976-983.
    Starr, Chaunecy, and Chris Whipple, 1984. “A Perspective on Health and Safety Risk Analysis”. Management Science 30(4), Risk Analysis: 452-463.
    Wallace, Michael, 1987. “Dying for Coal: The Struggle for Health and Safety Conditions in American Coal Mining, 1930-82”. Social Forces 66 (2): 336-364.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