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集体谈判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劳资关系——市场经济中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它的和谐稳定直接影响到整个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劳资关系的一个核心问题是如何确定劳方与资方的收入分配,简而言之,就是如何决定工人的“工资”。因此,对工资决定方式进行区分就成为一个自然而然的出发点。
     在欧洲,很多国家的工资决定主要依靠集体谈判,但集体谈判在各国的发展状况却各不相同:一些国家工人的工资由企业雇主单独决定,工人处于完全竞争的状态(如英国);一些国家工人的工资由工会与雇主通过行业谈判来决定,在那里,有自由的、合法的工会组织(如德国);而在其他一些国家,工人的工资由中央谈判决定,工会的力量非常强大,资方对劳方的态度也相对温和(如瑞典)。为了更好的认识集体谈判,总结集体谈判的经验和教训,本文主要关注三个内容:
     首先,以劳动力商品化和去商品化为线索,全面考察了集体谈判在欧洲的发展历程,将其概括为“三个阶段两个拐点”,三个阶段即产生、发展和衰落;两个拐点即19世纪末20世纪初从个体谈判到集体谈判的转换和20世纪70年代末从集体谈判到个体谈判的转换。力求从事实和证据中总结和归纳欧洲集体谈判的经验和教训,提高对集体谈判的整体性和系统性认识。
     其次,对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集体谈判在欧洲的发展状况进行深入分析。通过对比金融危机中,各国工资水平、税收楔子、政党竞争等,证实集体谈判并不必然出现工资增长、福利增加、税收减少的局面;相反,劳动力被再商品化,出现了节制工资、缩减福利、增加税收的情况。这就颠覆了之前人们普遍认为集体谈判必然导致工资上涨、福利增加的传统认识。
     再次,比较了中国和欧洲在集体谈判发展上的区别和联系,指出劳动力商品化程度是推动集体谈判发展的源动力,集体谈判就是在劳动力“去商品化”的过程中逐步展开的。自20世纪初以来,欧洲劳动力商品化程度逐渐下降,是其劳资冲突趋缓的根本原因;改革开放后,中国劳动力商品化程度显著提高,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劳资矛盾激增的趋势,这就需要更加注重劳动保护机制特别是集体谈判机制的建立,否则一旦劳动力商品化的程度超过了临界值,而社会保护机制又不健全,社会很可能陷入混乱和动荡。
Industrial relation,the most basic social relation in market economy,directlyaffects the harmony and stability of the entire national economy and society. The corequestion in Industrial relation is how to distribute the benefit between workers andemployers. Therefore,to distinguish the ways of wage decision becomes a naturalstarting point.
     In Europe,the way of wage decision mainly relies on collective bargaining inmany countries,but the developments of collective bargaining in these countries arevary:it is determined by employers alone,and workers are in a state of perfectcompetition in some countries,such as the UK;it is determined by trade unions andemployers through negotiations,where freedom and lawful trade union exist in somecountries,such as Germany;it is decided by the central government negotiations,wherethe power of the unions is very strong and the attitude of the management to labor isrelatively mild in others,such as Sweden.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collectivebargaining better and summarize the experiences and lessons,this thesis focuses on thefollowing three contents:
     First of all,the thesis comprehensively investigates the historical process of thecollective bargaining in Europe,taking the commercialization and decommercializationof the labor as the clue. The thesis sums it up as “three stages and two inflectionpoints”,“three stages” means the formation,development and decline;“two inflectionpoints” means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individual to collective bargaining negotiationsduring the late19th century and early20th century,and the transformation fromcollective bargaining to individual negotiation in the late1970s. The thesis strives tosummarize the experiences and lessons of the European collective bargaining from thefacts and evidence,to improve the integrity and systematic understanding of it.
     Secondly,the thesis carries on a thoroughly analysis on some current situationswhich have taken place in Europe since the financial crisis in2008. By comparing thecompetitive wages,tax wedge,parties,and so on,the thesis confirms that collectivebargaining does not necessarily results in wages increase,welfare improvement and taxdecrease. On the contrary,the crisis leads to a trend of commercialization of the laborII force,including sobriety wages,reduced benefits and tax increases,etc. It is overturnedthe traditional understanding that the rise in wages and welfare necessarily goes after acollective bargaining.
     At last,the thesis compare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a and Europe in thedevelopment of collective bargaining, then points out that the degree of laborcommercialization is the driving force to the development of collective bargaining,andcollective bargaining gradually appeared in the process of labor“decommercialization”.European labor commercialization degree gradually has declined since the beginning ofthe20th century,which would be the root cause of easing the labor disputes. While inChina,the labor commercialization degree ha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since reform andopening up,we witness a rapidly increase in labor conflicts in inevitably trend. So itneeds us to pay more attention to labor protection mechanism,especially a collectivebargaining mechanism,otherwise,once the labor and social protection mechanism arenot sound,the society is likely to be thrown into chaos and instability.
引文
①[英]亚当·斯密:《国富论》(上卷)[M],郭大力、王亚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第60页。
    ②[英]亚当·斯密:《国富论》(上卷)[M],郭大力、王亚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第61页。
    ③[英]亚当·斯密:《国富论》(上卷)[M],郭大力、王亚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第63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64页。在与《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同时撰写和发表的《论犹太人问题》一文中,马克思拟定了其经济异化理论的要点,明确提出“金钱是从人异化(entfremden)出来的人的劳动和存在的本质”。这一要点尔后在他的《詹姆斯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一书摘要》和《手稿》中得到了详尽的发挥,并且一直延伸到他的《资本论》中。马克思关于“异化劳动”概念的提出曾受到赫斯的启示。赫斯在1843年撰写的《金钱的本质》中曾首先谈到生产和交往的异化。传统的解释认为,异化概念是马克思的一个早期用语,是马克思未能摆脱费尔巴哈哲学的标志;而晚年的马克思则已放弃了这一概念。实际上,这是一种误解。据统计,至少在1872-1875年的法文版《资本论》中,马克思就使用了异化概念达100多处。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67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67页。
    ①Terry Mcllwee,Collective Bargaining in European Labor Relations,Vol.1,(England:Gower,2001),pp.17.
    ③自然失业率:即“在没有货币因素干扰的情况下,让劳动力市场和商品市场的自发供求力量发挥作用时所应有的、处于均衡状态的失业率。”参见李其庆:全球化背景下的新自由主义[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3年第5期。
    ②Robert Owen,A New View of Society and Other Writings(London:Dent,1927),pp.16,17,20.
    ③[美]斯坦利·L.布鲁,兰迪·R.格兰特:《经济思想史》[M],邸晓燕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64页。
    ①Terry Mcllwee,Collective Bargaining[A],in European Labor Relations[C],Vol.1,(England:Gower,2001),pp.14.
    ②陈恕祥、杨培雷:《西方发达国家劳资关系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91页。
    ③[美]约翰·R.康芒斯(John Rogers Commons,1862-1945)是威斯康星大学的一名劳动经济学家,制度学派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学说被称为制度的“社会法律学派”。1912年美国国会成立了一个产业关系委员会“调查美国主要行业中劳工的总体状况”,康芒斯就是该委员会的一员。参见Final Report of the Commissionon Industrial Relations,Senate Document no.415,64thCong.,1stsess. vol.1(,Washington,DC:U.S.GovernmentPrinting Office,1916),pp.6.
    ④John R. Commons,The Economics of Collective Action,(Madison:University of Wiscons in Press,1970),pp.134.
    ①[美]约翰·R.康芒斯:《制度经济学》(上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2页。
    ②Beatrice Webb(Mrs. Sidney Webb),The Case For The Factory Acts,(London:Grant Richards,1901),pp.9.
    ③[美]曼瑟尔·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M],陈郁、郭宇峰、李崇新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141-142页。
    ④吴清军:集体协商与“国家主导”下的劳动关系治理——指标管理的策略与实践[J],社会学研究,2012年第3期。
    ①吴清军:集体协商与“国家主导”下的劳动关系治理——指标管理的策略与实践[J],社会学研究,2012年第3期。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95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95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95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96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96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97页。
    ⑦《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98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98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99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00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00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01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3页。
    ⑦《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85页。
    ⑧《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1页。
    ⑨[英]卡尔·波兰尼(Karl Polanyi,1886—1964),是20世纪公认的最彻底、最有辨识力的经济史学家,著有《法西斯主义的本质》、《大转型》和《达荷美和奴隶贸易》等作品。
    ①[英]卡尔波兰尼:《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M],冯钢、刘阳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3页。
    ①孟捷、李怡乐:改革以来劳动力商品化和雇佣关系的发展——波兰尼和马克思的视角[J],开放时代,2013年第5期。
    ②[英]卡尔波兰尼:《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M],冯钢、刘阳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59页。
    ③[美]迈克尔布洛维:《从波兰尼到盲目乐观:全球劳工研究中的虚假乐观主义》[J],刘建洲译,开放时代,2011年第10期。
    ①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95-197页。
    ①《列宁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51页。
    ②[美]伊曼纽尔沃勒斯坦(1930-)在西方学术界常被称为“新左派”学者或“新马克思主义”学者,发表了一系列论述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产生和发展演变的专著,在国际学术界产生了巨大影响。当今西方学术界,把资本主义的历史作为一个世界体系的历史来研究,已经形成一个国际性学派,沃勒斯坦是这个国际性的“世界体系”学派的核心人物。他著述丰富,影响最大的是其耗费30多年心血的《现代世界体系》(4卷)(The Modern World-System)。
    ③[美]沃勒斯坦:《历史资本主义》[M],路爱国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相关综述可参见刘建洲:无产阶级化历程:理论解释,历史经验及其启示[J],社会,2012年第2期。
    ④孟捷、李怡乐:非自由劳工与当代资本主义劳动关系的多样性[J],贵州大学学报,2012年第6期。
    ⑤潘毅、卢晖临:农民工:未完成的无产阶级化[J],开放时代,2009年第6期。
    ①孟捷、李怡乐:改革以来劳动力商品化和雇佣关系的发展——波兰尼和马克思的视角[J],开放时代,2013年第5期。
    ①[英]卡尔波兰尼:《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M],冯钢、刘阳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51页。
    ①用北欧学者艾斯平—安德森的话来说,“如果没有(劳动力)非商品化的努力,工人们也就不具备集体行动的能力,因而对劳工运动发展而言,非商品化同时是劳工团结与统一的起点和终点。”参见[丹]考斯塔艾斯平—安德森:《福利资本主义的三个世界》[M],郑秉文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40页。
    ①在这个问题上,卢森堡有着突出的贡献。她非常重视工会,力图把工会看作劳动力去商品化的最主要力量之一。她认为,由于大量产业后备军的经常存在,工资有低于劳动力价值的倾向。借助于工会的力量,劳动力商品的所有者才有按劳动力价值出卖其商品的可能。参见[德]卢森堡:《国民经济学入门》[M],彭尘舜译,北京:三联书店1962年版,第245页。
    ②北欧学者艾斯平—安德森(Esping-Andersen)正是基于类似考虑,构建了劳动力“去商品化指数”。在他那里,劳动力的去商品化,是指个人福利在不受工资收入及其购买力的影响下获得保障的程度。通过分析和比较在养老、失业、医疗这三类社会保险中由非市场渠道产生的收入与工资收入的比率,公民获取保险的资格条件(参保年限、缴费比例等),以及保险的覆盖范围,艾斯平—安德森计算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去商品化指数,提出该指数在社会民主主义国家、保守主义国家、以及自由主义国家这三个类别中存在自高而低变化的特点,依次反映了这三类国家劳动力商品化的不同程度。参见[丹]考斯塔艾斯平—安德森著:《福利资本主义的三个世界》[M],苗正民,滕玉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52-61页。
    ①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贯彻实施劳动法的决定》,中国普法网,1995年1月1日。原文网址:http://www.legalinfo.gov.cn/zt/2004-11/15/content_150672.htm,访问日期:2013-05-10.
    ②中华全国总工会:《工会参与平等协商和签订集体合同试行办法》,中国普法网,1995年8月17日。原文网址:http://www.legalinfo.gov.cn/zt/2004-11/17/content_151736.htm,访问日期:2013-05-10.
    ①常凯:WTO、劳工标准与劳工权益保障[J],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
    ①转引自杨燕绥:《劳动与社会保障立法国际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1年版,第119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1页。
    ①刘金源:近代英国劳资政策指导思想的演变[J],史学月刊,2013年第6期。
    ①金志霖:《英国行会史》[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年版,第101页。
    ②[美]丹尼尔·A·雷恩,阿瑟·G·贝德安:《西方管理思想史》[M],孙健敏,黄小勇,李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27页。
    ③刘金源:近代英国劳资政策指导思想的演变[J],史学月刊,2013年第6期。
    ①[英]卡尔·波兰尼:《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M],冯钢,刘阳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65页。
    ①[英]卡尔·波兰尼:《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M],冯钢,刘阳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71页。
    ①[英]E.P.汤普森:《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M](下册),钱乘旦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636-637页。
    ②[德]赖纳·汉克:《平等的终结:为什么资本主义更需要竞争》[M],王薇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2-3页。
    ③[英]T·F·林赛、迈克尔·哈林顿:《英国保守党(1918-1970年)》[M],上海: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第24-25页。
    ①亚当·斯密(Adam Smith,1723-1790)是苏格兰的一位政治经济学家,他并不是一位重农主义者,但受到这一学派的“经济中存在一种自然和谐”的观点的影响。斯密在《国富论》(Wealth of Nations)中创立了古典学派,并且成为自由主义经济学的奠基人。
    ②[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卷)[M],郭大力、王亚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27页。
    ③[法]夏尔·季德、夏尔·利斯特:《经济学说史》(上册)[M],徐卓英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107页。
    ④陈祖洲:《通往自由之路——英国自由主义发展史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213页。
    ⑤[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M],郭大力、王亚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60页。
    ①[英]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M],郭大力、王亚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第81页。
    ②王亚南主编:《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选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510-511页。
    ③吴易风:《英国古典经济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541页。
    ④[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M],郭大力、王亚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62页。
    ①[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M],郭大力、王亚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61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77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78-279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79页。原文载于:《工厂视察员报告。1858年4月30日》第10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79页。原文载于:《工厂视察员报告。1858年4月30日》第25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80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75页。原文载于:约翰·菲尔登:《工厂制度的祸害》,1836年伦敦版,第32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75页。散见艾释黎勋爵《十小时工厂法案。1844年3月15日星期五在下院的演说》,1844年伦敦版,第6-9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06页。
    ③见1866年1月21日《雷诺新闻》。这家周报每周都以“耸人听闻的标题”,如《可怕的横祸》、《惊人的惨剧》等等,报道一连串新发生的铁路惨祸。北斯泰福郡铁路线上的一个工人对此议论说:“谁都知道,司机和司炉稍一失神,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天气这么冷,还要拼命延长劳动时间,不让有片刻休息,那又怎么不造成这样的后果呢?我们可以举一个每天都发生的例子:上星期一,又一个司炉一清早就上工,干了14小时50分钟才下工。他还没有来得及喝口茶,就又被叫去做工了。就这样他一连做工29小时15分钟。这一周的其余几天,他的工作情形是这样:星期三15小时,星期四15小时35分钟,星期五14又1/2小时,星期六14小时10分,一周共工作88小时30分。不难设想,当他只得到6个工作日的工资时会感到多么惊异。这个人是个新手,他问什么叫一个工作日,得到的回答是:13个小时算一个工作日,也就是说,78小时算一周。而多做的10小时30分钟又算什么呢?争吵了很久,最后才给他加了10个便士。”(1866年2月2日《雷诺新闻》)
    ④《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61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61页。原文载于约翰·金凯德爵士《工厂视察员报告。1858年10月31日》第31、32日。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09页。原文载于:1863年4月27日弗兰德在下院的演说。
    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09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12页。例如,我们看到,1863年初,在斯泰弗郡拥有大规模陶器厂的26家公司,其中包括约·威季伍德父子公司,提出呈文,请求“国家进行强制干涉”。他们说,同“别的资本家的竞争”使他们不能“自愿地”限制儿童的劳动时间等等。“因此,虽然我们对上述弊病深恶痛绝,但依靠工厂主之间的某种协议是不可能制止这种弊病的……”(《童工调查委员会。第1号报告》1863年第322页)一个更突出的例子。在热病式的繁荣时期,棉价很高,于是布莱克本的棉织业主们达成协议,在一定时期内缩短自己工厂的劳动时间。这个期限大约到十一月底(1871年)为止。然而兼营纺和织的富裕场主利用这个协议所造成的生产缩减的机会,扩大自己的营业,从而靠牺牲小厂主获得了大量利润。这些小厂主迫于困难就向工厂工人呼吁,要他们大力鼓吹九小时工作日,并答应为此给以资助!
    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92页。
    ①织带机是在德国发明的。塞·朗切洛蒂的《现代——并不逊于过去思想的思想》,载于约翰·贝克曼《发明史文集》1786年莱比锡版第1卷,第125-126页。
    ②卢德分子:因卢德拉姆的一位年轻人在他父亲对他过于苛刻时捣毁了他的纺织机而得名。卢德运动重来没有一个统一目标,也不存在一位领袖。各个分散的群体确实捣毁机器,宣称他们正在遵循来自他们的虚构领袖内德·卢德(Ned Ludd)的命令。“卢德分子”这一称呼于1811年首次被使用,当时突然发生了许多破坏机器的行为,主要发生在诺丁汉周围的针织行业中。不过,有学者也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认为这些抗议行为似乎是基于其他理由,而不是基于对技术进步可能导致的失业的担心和恐惧。在诺丁汉,工资不断下降,失业蔓延开来,而且由于政府有关食品进口的政策,食品价格不断上涨。虽然是其他未知原因而不是技术导致了这个问题,但到会机器是表达不满的一种便利途径。参见Malcolm I.Thomis,The Luddites:Machine Breaking in Regency England(Hamden,Conn.:Archer,1970).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02页。原文载于尤尔《工厂哲学》,第367-370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93页。
    ③Isaac Cohen,American Management and British Labor: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Cotton Spinning Industry,
    (New York:Greenwood Press,1990),pp.140-144.
    ①Isaac Cohen,American Management and British Labor: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Cotton Spinning Industry,(New York:Greenwood Press,1990),pp.127.
    ①S. Webb and B. Webb,Industrial Democracy,(London:Longmans Press,1897),pp.166.
    ②非行会性工会就缺少类似的自治控制能力;相反,常常在他们的产业中主动地提出集体协商,共同对抗强大的雇主的抵抗。参见H.A. Clegg,A. Fox andA.F. Thompson,AHistory of British Trade Unions Since1889,(Oxford:The Clarendon Press,1964).
    ①[英]约翰·密尔:《论自由》[M],许宝骙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第1页。
    ②[英]约翰·密尔:《论自由》[M],许宝骙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第112页。
    ②李强:《自由主义》[M],吉林: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版,第110页。
    ③[英]霍布豪斯:《自由主义》[M],朱曾汶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57页。
    ④[英]约翰·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下卷)[M],胡企林、朱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555页。
    ⑤[英]霍布豪斯:《自由主义》[M],朱曾汶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49页。
    ⑥[英]霍布豪斯:《自由主义》[M],朱曾汶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80页。
    ①刘金源等:《英国近代劳资关系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337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53页。
    ①[英]T·F·林赛、迈克尔·哈林顿:《英国保守党(1918-1970年)》[M],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第24-25页。
    ①[英]亨利·佩林:《英国工党简史》[M],江南造船厂业余学校英语翻译小组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32-33页。
    ②[英]亨利·佩林:《英国工党简史》[M],江南造船厂业余学校英语翻译小组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10页。
    ③[德]马克斯·比尔:《英国社会主义史》(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288-289页。
    ①这是年龄在30岁以上的妇女享有选举权的第一次选举。——原注(大选之前,联合内阁发表了劳合-乔治和博纳·劳的联名宣言。他们呼吁全国团结,继续组织联合内阁以解决战后的种种问题。凡接受这个政纲的候选人都从这两位领袖处领导一张证明书或“联票”,故称“联票选举”。——译者)参见[英]T·F·林赛、迈克尔·哈林顿:《英国保守党(1918-1970年)》[M],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第3页。
    ②以悉尼韦伯和肖伯纳为代表的费边主义者对早期工党的“社会主义”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费边社成立于1884年,是一个完全的中产阶级知识分子组织,作为工党成立的发起者和成员之一,费边社的主要作用是在思想观念上塑造了工党。费边社的名称是取自古代罗马共和国的著名的武将“费边”的名字。据传,这位武将在与汉尼拔作战时采取迂回等待的战术,结果取得战争的胜利,保障了共和国的安全。费边社创始人借用费边的名字,用意就在效法费边的等待时机,避免决战的战术,作为推行改良主义的论据。参见[英]玛格丽特·柯尔:《费边社史》[M],杜安夏、杜小敬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1页。
    ③[英]马丁鲍威尔:《新工党,新福利国家?英国社会政策中的“第三条道路”》[M],林德山、李姿姿、吕楠译,重庆:重庆出版社2010年版,第2页。
    ①[英]马丁鲍威尔:《新工党,新福利国家?英国社会政策中的“第三条道路”》[M],林德山、李姿姿、吕楠译,重庆:重庆出版社2010年版,第3页。
    ②[英]亨利佩林:《英国工党简史》[M],江南造船厂业余学校英语翻译小组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47-48页。
    ③事实上,英国国有化的推行,一直受到工党所信奉的民主社会主义思想驱使,国有化是其“社会主义试验”的一部分。早在19世纪30、40年代,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就提出生产资料国有化的思想。工党的先驱组织——1868年成立的英国职工大会也支持国有化。1887年,对英国工党思想影响最大的费边社发表著名的《基本纲领》,主张“把土地和资本从个人和阶级所有制下解放出来”,“向公有制过渡”。公有制成为后来进入议会的工人代表提出国有化的主要依据之一。
    ①Brivati,Brian and Heffernan,Richard,The Labour Party:A Centenary History,(Basingstoke,UK and New York,USA:Macmillan Press Ltd,2000),pp.430.
    ②[英]肖伯纳(G.B.Shaw)等编:《费边论丛》,袁绩藩、朱应庚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58年版,第32页。
    ③[英]T·F·林赛、迈克尔·哈林顿:《英国保守党(1918-1970年)》[M],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第26页。
    ④Henry Milner,Sweden:Social democracy in practice,(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9),pp.50-51.
    ⑤Walter Korpi,The Working Class in Welfare Capitalism,(London:Routledge&Kegan Paul Books,1978),pp.55-56.
    ①Henry Milner,Sweden:Social democracy in practice,(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9),pp.48.
    ①Douglas V.Verney,Parliamentary Reform in Sweden1866-1921,(Oxford:Clarendon Press,1957),pp.196-198.
    ①资料来源:转引自[英]唐纳德·萨松:《欧洲社会主义百年史》(上)[M],姜辉,于海青,庞晓明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11页。
    ①1925年7月31日被《每日先驱报》称为“红色星期五”。
    ②[英]T·F·林赛,迈克尔·哈林顿:《英国保守党(1918-1970年)》[M],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第60页。
    ③[英]T·F·林赛,迈克尔·哈林顿:《英国保守党(1918-1970年)》[M],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第61页。
    ①1923年,凯恩斯在其重要著作《货币改革论》中第一次大胆地触及了传统的自由放任原则,国家干预和调节经济的思想在这本书中初露端倪。1926年,凯恩斯发表《自由放任的终结》,提出改进资本主义的口号。但直到30年代,凯恩斯总是把经济方面的弊病归结为货币的不稳定性,总是在稳定货币,稳定物价上做文章。当危机波及英国时,凯恩斯更多的是充当教育家和劝导者的角色。他认为政治家“有耳无眼”,因此,他收集一切有关的信息,并使这些信息传到政治家的耳朵里。他把自己视作经济机器自动装置失灵时被召来修理机器的机械师。当劳合乔治为兴办公共工程而四处游说时,凯恩斯与赫伯特汉德森合写《劳合乔治能做到吗?》以支持劳合乔治的主张,首次隐约提到乘数论以及储蓄对投资的关系。当时德国纳粹为提高就业机会也在兴办公共工程。有笑话说,德国纳粹分子计划把弯曲的湖泊搞直,把黑森林刷白,在波兰走廊铺设亚麻油毡,这种传说似乎也增加了英国对就业问题的重视。参见[英]琼·罗宾逊编:《凯恩斯以后》,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6页。
    ①[英]琼·罗宾逊编:《凯恩斯以后》,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17页。
    ②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编:《现代国外经济学论文选》(第17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27页。
    ③“财政部观点”是以财政部高级官员为代表的、反对兴办公共工程以解决失业问题这一政策主张的观点。劳合·乔治的主张提出后,立即遭到这一派的反对,他们在随后发表的一份白皮书中陈述了反对在各自的管辖范围内修建房屋、兴办学校、建筑公路等意见,为平衡财政辩护。他们的主要理由是:不管在政治和社会方面有何好处,国家信贷和国家开支事实上很少能够普遍地产生就业机会。投资受储蓄支配,假使政府借款一亿英镑去搞公共工程,那么,国外投资就会减少一亿英镑,出超也会出现相应的下降。政府的干预也许会改变投资的性质,但不能增加投资的总数。在接着的麦克米伦听证会上,财政部高级官员理查德·霍普斯进一步阐述了财政部的观点。参见劳埃德:《从帝国到福利国家》[M],(T.O.LLoyd,Empire to WelfareState),牛津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165页;杨森:《1920-1957年的英国经济》[M],(A.J.Youngson,the British Economy1920-1957),哈佛大学出版社1960年版,第330页。
    ①毛锐:二战后英国国有化运动述评[J],探索与争鸣,2007年第3期。
    ①Kevin Jefferys,The Churchill Coalition and Wartime Politics,1940-1945,(Manchester:Manchester UniversityPress,1991),pp.112-133.
    ②参见F.W.S.Craig的大会决议汇编,Conservative and Labour Party Conference Decisions1945-1981(《1945-1981年间保守党和工党代表大会决议》),pp.49,60.
    ①政治“共识”,即“巴茨凯尔”共识(Butskellite Consensus),由“巴茨凯尔主义”(Butskellism)而来。它是英国政治中一个有点带讽刺意味的用词,是把20世纪50年代保守党政府财政大臣罗布·巴特勒(RobButler)和工党的前财政大臣(1950-1951年)、当时的工党领袖休·盖茨凯尔(Hugh Gaitskell)两人的名字捏合在一起而形成。最初是受《经济学家》的一篇文章激发的,该文用臆想的Butskell表示一种趋同。
    ②Gerard Braunthal,The West German Social Democrats,1969-1982,Profile of a Party in Power,(Westview Press,Boulder CO,1983),pp.243.
    ①这些情况的解释和讨论参见Theda Skocpol与EdwinAmenta的评论文章“State and Social Policies”,(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Vol.12,1986),pp.131-157.
    ②社会民主主义起源于欧洲,最初是对欧洲工业化早期阶段出现的社会分化、工人贫困、劳资对立等“社会问题”的理论回应,后来与工人运动相结合,形成了社会民主主义运动。第二国际后期,社会民主主义运动发生了分化,逐步形成了左、中、右三派。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以俄国布尔什维克为代表的原第二国际左派与右派、中派彻底决裂,把党的名称改为共产党,并成立了共产国际。右派和中派则重新联合起来,维持原来的名称,并明确地对社会民主主义做出改良主义的解释。此后,原来在统一的社会民主主义运动内部的派别斗争,变成了共产主义与社会民主主义的外部对抗。二战结束后,以1951年社会党国际成立及其原则声明《民主社会主义的目标与任务》的发表为标志,民主社会主义被正式确定为社会党国际及其成员党的纲领目标,并开始取代社会民主主义成为各国社会党的思想体系的总称。社会民主党人认为,民主社会主义不是一种模式,不是一种社会经济形态,而是一种由基本价值加以界定的规范性政治和理论思想。社会主义就是民主制在社会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的彻底实现,因此,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改造不再被理解为毕其功于一役的壮举,而是一项持久的改良任务。参见[英]菲利普·怀曼:《瑞典与“第三条道路”:一种宏观经济学的评价》[M],刘庸安等译,重庆:重庆出版社2008年版,第1页。
    ①[英]安东尼·克罗斯兰:《社会主义的未来》[M],轩传树、朱美荣、张寒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62页。
    ②[英]安东尼克罗斯兰:《社会主义的未来》[M],轩传树、朱美荣、张寒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204页。
    ①SPD,Bad Godesberg Programme,(《哥德斯堡纲领》),pp.5.
    ②Aktions-Programme Berlin,(《柏林行动纲领》),pp.10.
    ③Aktions-Programme Berlin,(《柏林行动纲领》),pp.9.
    ④Brivati,Brian and Heffernan,Richard,The Labour Party:A Centenary History,(Basingstoke,UK and New York,USA:Macmillan Press Ltd,2000),pp.428.
    ①毛锐:二战后英国国有化运动述评[J],探索与争鸣,2007年第3期。
    ②[英]安东尼克罗斯兰:《社会主义的未来》[M],轩传树、朱美荣、张寒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5页。
    ①毛锐:二战后英国国有化运动述评[J],探索与争鸣,2007年第3期。
    ①Tingsten,Herbert,The Swedish Social Democrats,(Totowa NJ:Bedminster Press,1973),pp.201.
    ②Tingsten,Herbert,The Swedish Social Democrats,(Totowa NJ:Bedminster Press,1973),pp.251,262-263.
    ①1944SAP Postwar Programme,(《瑞典社民党1944年战后纲领》),pp.11,15.
    ②1944SAP Postwar Programme,(《瑞典社民党1944年战后纲领》),pp.23.
    ③Sven E.Olsson,Swedish Communism Poised between Old Reds and New Greens,(《在传统红色政党与新绿党之间寻求平衡的瑞典共产主义》),(in Journal of Communist Studies,Vol.2,No.4,December1986),pp.362.
    ④1944SAP Postwar Programme,(《瑞典社民党1944年战后纲领》),pp.42.
    ①Aktions-Programm Dortmund,(《多特蒙德行动纲领》),pp.19.
    ②Aktions-Programm Dortmund,(《多特蒙德行动纲领》),pp.10.
    ①Gordon Smith,Politics in Western Europe,(London:Heinemann Press,1972),pp.388.
    ①Antus Maddison,Phases of Capitalist Development,(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2),pp.91.
    ①团结工资政策是在1936年瑞典工会联合会代表大会第一次提出来的。这种政策要求“同工同酬”,而不管雇用公司的支付能力如何。参见[英]菲利普怀曼:《瑞典与“第三条道路”:一种宏观经济学的评价》[M],刘庸安等译,重庆:重庆出版社2008年版,第46-47页。
    ①Gosta Rehn,Swedish Active Labor Market Policy:Retrospect and Prospect,(《瑞典的积极劳动力市场政策——回顾与展望》),(Industrial Relations,Vol.24,No.1,1985),pp.69.
    ①王益英:《外国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5页。
    ①“野猫式”罢工。2004年10月,欧宝波鸿工厂发生了11个班次约三天的野猫式罢工。为什么会发生野猫式罢工?原因是:通用资方说要在欧洲43000员工中裁减12000员工,其中在德国裁10000人。通过裁员可节省5亿成本。面对资方的大规模裁员,德国五金工会、欧宝企业委员会、欧洲企业委员会决定要在10月19日举行全欧洲的抗议活动。但在10月14日,欧宝波鸿工厂就发生了工人自发性的罢工。罢工的理由是:从1993年开始我们就一直在妥协,曾经有许多一小时抗议,但并没多大作用。这次罢工之所以选择波鸿,是因为波鸿生产的组件供货给通用德国和通用在欧洲的工厂。这里一罢工,会影响其他地方的生产。值得一提的是,很多工人积极参与,自发约定换工、占领工厂,许多人进行声援。民间也有支持的声音,如在工厂门口设岗,小朋友都来探望,商人也来帮助,甚至捐款。当时波鸿在公车上都挂有条幅。10月19日,举行了通用公司全球性倡议活动,波鸿有2.5万人参加,欧洲5万人参加。通过多数票表决,10月28日停止罢工。当时达成的协议是:通用支付补偿金7.5亿欧元,这是史无前例的;2000人自愿离开,每人得到15万~24万补偿金。资方重组方案是,在全德裁减9500人,波鸿3000人。通用承诺到2010年都不因为企业原因裁员,但有一个例外条款:如果出现经济上的异常就要重新谈判。据说,当时的野猫式罢工让人们感到波鸿工人的强大,几千名工人的“产业行动”虽然没有得到工会上层的支持,并且局限在波鸿地区,没有其他厂的支持和响应,却可以让一个世界性的企业感到害怕。波鸿的野猫式罢工,不仅显示了工人的力量,也对工会产生了极大影响,工人通过行动促进工会内部反思、调整和改革。参见:郑桥,林燕玲:德国五金工会劳资谈判与罢工[N],中国工人杂志网,原文网址:http://www.chineseworkers.com.cn/_d271628672.htm,访问日期:2014-01-10.
    ①1984年,争取35小时工作制的斗争。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之前,德国普遍实行的是每周40小时工时制。其实,争取35小时工作制斗争源于一个基本的话题:工人是技术进步的受益者还是受害者?当时,在欧宝波鸿工厂有2万员工。原来,在汽车流水线上是人工焊接,工作条件很艰苦。1984年引进机器人焊接,导致300个工作岗位被减掉。引进新技术是件好事,可以改善工人的劳动条件。但是,如果不缩短所有工人的工作时间,就必然会有一部分工人失业。于是,当时五金工会就号召引入35小时工作制,工资不变,这将涉及全行业400万工人。这就引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德规模最大的劳资斗争。在准备了8个月后罢工开始,有58000多工人参加,罢工持续了7个星期。企业用闭厂行为对付工会,禁止50万工人上班,理由是罢工导致组件无法运到工厂,生产无法继续。沃尔夫冈当时也在欧宝波鸿工厂工作,但不属于罢工区域(当时南方罢工),也被禁止上班5个星期。他们得到的失业救济约等于工资的63%。罢工最后经德国劳工部长组织调解,劳资双方达成妥协:1985年4月,开始实行38.5小时工作制,工资不变;协议工资一次性上调2%,具体实施由企业委员会和企业协调(在37小时至40小时之间)。资方也得到了一些控制权,如18%的员工可以比规定的工作时间长些,工人可通过三班倒保证流水线不停止工作。实际上,欧宝到1995年才真正实现这个工作制。工人认为这次斗争是一次比较大的成功。德国人认为工时减少不止是工作时间减少,还涉及就业、薪酬分配、自由安排时间等。这次罢工后,资方通过就业促进法来获利。原来罢工时工人可以获得国家的失业救济补贴,资方认为政府这样做是失去了中立性。结果,这个新法案规定,工人不直接罢工被禁止上班,只有特殊情况下才有补贴。也就是说,只有很少工人被按照失业对待、能够得到补贴。1984年的斗争,总体上讲,工会还是获得了比较好的结果。参见:郑桥,林燕玲:德国五金工会劳资谈判与罢工[N],中国工人杂志网,原文网址:http://www.chineseworkers.com.cn/_d271628672.htm,访问日期:2014-01-10.
    ①石美遐:《市场中的劳资关系》[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0页。
    ②石美遐:《市场中的劳资关系》[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0页。
    ①克拉夫茨和伍德沃德编:《1945年以来的英国经济》(N.F.R.Crafts and N.Woodward ed,The British Economysince1945),牛津:克拉伦登出版社1991年版,第189页。
    ②莱亚德和尼克尔:“英国失业的原因”(R.Layard and S.J.Nickell,The Causes of British Unemployment),载《全国协会经济评论》(《National Institute Econumic Review》),第111期,第62-85页,表7。
    ①[英]约翰·P·温德姆勒等:《工业化市场经济国家的集体谈判》[M],何平等译,北京:中国劳动出版社1994年版,第264页。
    ②兰达尔·欣肖:《停滞膨胀——一个国际性问题》[C],英文1977年版,第26页。
    ③路德维希冯米塞斯(Ludwig von Mises),是奥地利学派的重要成员。
    ④参见Ludwig von Mises,Die Ursachen der Weltwirt-schaftskrise,Recht und Staat,Nr.82,1931,S.134.
    ①Ludwig von Mises,Economic Calculation in the Socialist Commonwealth,in Collective Economic Planning,ed.F.Hayek,(London:Routledge and Sons Press,1935),pp.111.
    ②[英]哈耶克:不惜任何代价的充分就业吗?(1975年英文版)[J],世界经济译丛,1981年第2期。
    ③Ludwig von Mises,Human Action:A Treatise on Economics,(AL:Ludwig von Mises Institute,1998),pp.703-705.
    ①Paul Cook,The Course of Privatization:The Experience of Property and Regulation,原文网址:www.jc.gov.cn/person/ysxs/newpage1.htm,访问日期:2013-09-10.
    ②于维霈:英国私有化剖析[J],世界经济,1990年第12期。
    ③唐宗、杜海燕:英国国有企业私有化问题考察报告[J],世界经济动态,1989年第6期。
    ④赵雪梅:英国国有企业私有化探析[J],经济评论,1999年第4期。
    ⑤数据来源:OECD,“Union members and employees”,网址: http://stats.oecd.org/Index.aspx?QueryId=40555#,访问日期:2013-09-23.
    ①“第三条道路”这个术语一直用来描述各种居于两种极端立场之间的富有创新精神的政策纲领。这个词第一次被使用也许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当时教皇庇护十二世(Pope Pius Ⅻ)把它当成由他发起的替代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本文,“第三条道路”是指社会民主主义的一种“新的”表现形式,它是介于新自由主义和传统的社会民主主义之间的一条中间道路。参见Michael Freeden,The Ideologyof New Labour,(Political quarterly,Vol.70,No.1),pp.42-51.
    ①Hughes,C.and Wintour,P.,Labour Rebuilt,(London:Fourth Estate,1990),pp.128.
    ②[英]鲍威尔:《新工党,新福利国家?》[M],林德山、李姿姿、吕楠译,重庆:重庆出版社2010年版,第11页。
    ③[英]唐纳德·萨松:《欧洲社会主义百年史》(上)[M],姜辉,于海青,庞晓明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序言第6页。
    ①Giddens,A.,The Third Way and its Critics,(Cambridge:Polity Press,2008),pp.2.
    ①英国工会联盟(Trades Union Congress,TUC),成立于1868年,是英国一个主要的工会联盟。
    ①张其恒:《世界劳动关系总论》[M],台北:“国立”政治大学劳动研究所1998年版,第163-164页。
    ①Labour Party,Labour Programme1973,(《1973年工党纲领》),(London:1973),pp.22-25.
    ②Bert Ramelson,Social Contrat:Cure-all or Con-trick?(《社会契约——万灵药还是骗局?》),Communist Partypamphlet,(London n.d.,1974),pp.21.
    ①TUC,TUC Economic Review1978,(《1978年英国劳工联合会经济评论》),(London:1978),pp.40-41.
    ①张再平:英国劳动法及其体系,载劳动部劳动关系与监察司编:《劳动争议处理工作手册》,北京:中国劳动出版社1988年版,第388页。
    ①Kersley,B.,Alpin,C.,Forth,J.,Bewley,H.&Oxenbridge S.Inside the Workplace:Findings from the2004Workplace Employment Relations Survey,(London:Routledge Press,2006),pp.179.
    ②Kersley,B.,Alpin,C.,Forth,J.,Bewley,H.&Oxenbridge S,Inside the Workplace:Findings from the2004Workplace Employment Relations Survey,(London:Routledge,2006),pp.182.
    ③Erik Lundberg,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Swedish Model,(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Vol.23,March1985),pp.3.
    ①Swenson,P.,Fair Shares:Unions,Pay and Politics in Sweden and West Germany,(Ithaca:Cornell UniversityPress,1989),pp.89.
    ①Robert Taylor,Swedes’ pay deal breaks old mould,(Financial Times,30April1988).
    ②Kjellberg,A.,Sweden:Can the Model Survive? in Anthony Ferner and Richard Hyman(eds.),Industrial Relationsin the New Europe,(Oxford:Basil Blackwell Ltd.,1992),pp.100.
    ①Swenson,P.,Fair Shares:Unions,Pay,and Politics in Sweden and Germany,(Cornell: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89),pp.59.
    ①Kristina Ahlen,Swedish Collective Bargaining Under Pressure:Inter-union Rivalry and Incomes Plolicies,(BritishJournal of Industrial Relations,Vol.27,no.3,November1989),pp.337.
    ①Meidner,R.,Employee Investment Funds,(London:George Allen and Unwin Ltd,Press),pp.58-59.
    ②Rosenblum,S.,Swedish social democracy:at the crossroads,(Contemporary Crises,Vol.4,1980),pp.273.
    ③[英]菲利普·怀曼:《瑞典与“第三条道路”:一种宏观经济学的评价》[M],刘庸安等译,重庆:重庆出版社2008年版,第78页。
    ①Asard,E.,Employee Participation in Sweden1971-1979:The Issue of Economic Democracy,(Economic andIndustrial Democracy,Vol.1,No.3,1980),pp.383.
    ①Blostrom,M.,Internationalisation and Growth:Evidence from Sweden,(Swedish Economic Policy Review,Vol.7,No.1,1991),pp.197.
    ②Gill,S.and Law,D.,Global Hegemony and the Structural Power of Capital,(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Vol.33,No.4,1989),pp.479.
    ③Bergstrom,H.,Social Democracy in Crisis,(Current Sweden,Svenska Institutet,Stockholm,No.381,May,1991),pp.7.
    ①Olsson,A.S.,The Swedish Wage Negotiation System,(Dartmouth,Aldershot,1991),pp.29-37,72.
    ①Paul Krugman,“Free to Lose”,(New York Times,November12,2009),http://www.nytimes.com/2009/11/13/opinion/13krugman.html?_r=1,访问日期:2012-03-01.
    ②克劳斯齐默尔曼(Klaus F. Zimmermann)是国际著名劳动经济学家教授,主要研究劳动经济学、人口经济学、失业、工会组织以及计量经济学,其研究成果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重要影响。他是欧洲人口经济学学会(ESPE)的创始人。自1994年起任欧洲人口经济学学会的主席。同时,还是欧盟委员会主席顾问、德国政府智库——德国最大的经济研究所DIW(柏林)的主席、德国劳动力研究中心(IZA)主任、德国经济研究所协会的主席、《人口经济学》杂志的主编。
    ③Ulf Rinne,Klaus F. Zimmermann,Another Economic Miracle? The German Labor Market and the GreatRecession,Discussion Paper Series,No.6250,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Labor,December2011,原文网址:http://www.iza.org/en/webcontent/publications/papers/viewAbstract?dp_id=6250,访问时间2013-09-01.
    ④姜照辉:经济危机中的德国如何实现就业奇迹?[J],德国研究,2012年第1期。
    ⑤蔡和平:哈茨改革能否扭转德国劳动力市场的颓势(下)[J],中国劳动,2007年第3期。
    ①Ulf Rinne,Klaus F. Zimmermann,Another Economic Miracle? The German Labor Market and the GreatRecession,Discussion Paper Series,No.6250,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Labor,December2011,原文网址:http://www.iza.org/en/webcontent/publications/papers/viewAbstract?dp_id=6250,访问时间2013-09-01.
    ②Werner Eichhorst,Maria Grienberger-Zingerle and Regina Konle-Seidl,Activation Policies in Germany:FromStatus Protection to Basic Income Support,Discussion Paper Series,No.2514,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Labor,December2006.
    ③冯迪凡:德国模式:穿越金融危机[N],第一财经日报,原文网址:http://www.yicai.com/news/2012/10/2143448.html,访问日期:2013-10-01.
    ①“劳动力市场现代化服务委员会”又称“哈茨委员会”,它为德国劳动力市场的改革方案提出了13个模块,其核心内容着眼于如何使失业人员重返劳动力市场。为此,该委员会从2002年到2004年连续推出了四大改革法案,对德国劳动市场的组织结构、管理方式以及就业促进措施等进行了全方位的调整。这四个被称之为“劳动力市场现代服务法”的改革法案依据出台的先后顺序被称为哈茨一、哈茨二、哈茨三和哈茨四,其中哈茨四最受争议,同时也是整个改革中最重要的法律。参见蔡和平:哈茨改革能否扭转德国劳动力市场的颓势(上)[J],中国劳动,2007年第2期。
    ①蔡和平:哈茨改革能否扭转德国劳动力市场的颓势(下)[J],中国劳动,2007年第3期。
    ③Karl Brenke,Ulf Rinne and Klaus F.Zimmermann,“Short-Time Work:The German Answer to the GreatRecession”,IZA Discussion Paper,No.5780,June2011,原文网址:http://www.iza.org/en/webcontent/publications/papers/viewAbstract?dp_id=5780,访问日期:2013-09-01.
    ④Claudia Bogedan,Birgit Kraemer and Mathias Maucher,The Changing Labor Market in Germany in times ofCrisis,research paper of the Institute of Economic and Social Research within the Hans-Bockler Foundation,2010,原文网址:http://www.solidar.org/IMG/pdf/19_solidar_brochgermany-2.pdf,访问日期:2013-01-10.
    ①Michael C.Burda,Jennifer Hunt,What Explains the German Labor Market Miracle in the Great Recession?原文网址:http://www.nber.org/papers/w17187,访问日期:2013-09-10.
    ②Christian Vits,Jana Randow,German Jobs “Miracle”Comes at a Price for Recovering Economy,Businessweek,2010-07-27,原文网址:http://www.bloomberg.com/news/2010-07-27/germany-s-labor-market-miracle-comes-at-a-price-for-recovering-economy.html,访问日期:2013-01-10.
    ③Oliver Koppel,Axel Plunnecke,Fachkraftemangel in Deutschland.Bildungsokonomische Analyse,PolitischeHandlungsempfehlungen,Wachstums-und Fiskaleffekte,IW-Analysen46,Institut der Deutschen Wirtschaft,http://www.gbv.de/dms/ilmenau/toc/588928542.PDF,访问日期:2013-01-10.
    ④Michael C.Burda,Jennifer Hunt,What Explains the German Labor Market Miracle in the Great Recession?原文网址:http://www.nber.org/papers/w17187,访问日期:2013-09-10.
    ①Michael C.Burda,Jennifer Hunt,What Explains the German Labor Market Miracle in the Great Recession?原文网址:http://www.nber.org/papers/w17187,访问日期:2013-09-10.
    ①Jens Boysen-Hogrefe,Dominik Groll,The German Labor Market Miracle,原文网址:http://ideas.repec.org/a/sae/niesru/v214y2010i1pr38-r50.html,访问日期:2013-09-10.
    ①Michael C. Burda,Jennifer Hunt,What Explains the German Labor Market Miracle in the Great Recession?原文网址:http://www.nber.org/papers/w17187,访问日期:2013-09-10.
    ②杨解朴:德国福利国家的自我校正[J],欧洲研究,2008年第4期。
    ①杨解朴:德国福利国家的自我校正[J],欧洲研究,2008年第4期。
    ②沈琴琴:德国劳动关系的调整路径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生产力研究,2009年第19期。
    ③冯迪凡:德国模式:穿越金融危机[N],第一财经日报,原文网址:http://www.yicai.com/news/2012/10/2143448.html,访问日期:2013-10-01。
    ①张翃:英国减税吸引投资[N],财新网:2011年3月24日,原文网址:http://international.caixin.com/2011-03-24/100240370.html,访问日期:2013-10-01.
    ①张翃:英国减税吸引投资[N],财新网,2011年3月24日,原文网址:http://international.caixin.com/2011-03-24/100240370.html,访问日期:2013-10-01.
    ②[德]贝格等:《破解收入分配难题:欧美政治、商业、工会领袖解析国民收入差距》[M],何卫宁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12年版,第5页。
    ①Boix,Carles:Political Parties,Growth and Equality. Conservative and Social Democratic Economic Strategies inthe World Economy,(Cambridge/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pp.44-46.
    ①[德]托马斯迈尔:社会民主主义的机会[J],新社会,2008年第11期。
    ②[英]蒂莫西加尔腾艾西:金融危机环境下各国社会民主党普遍失败的原因[J],国外理论动态,2009年第11期。
    ①“蓝色工党”是英国学者格拉斯曼(Maurice Glasman)2009年提出的一个概念,代指一种保守的社会主义,它将家庭、信仰和工作置于一种新政治的中心,这种新政治强调互惠、互助和团结,它是对战后工党方式的一种替代。基于这一理念而成立的“蓝色工党”的工党内部压力组织声称,它是一种帮助人们过有意义生活的可持续的政治。主张通过在一些领域和事务(如移民、犯罪和欧洲问题)上更为保守的立场、拒绝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而支持基尔特社会主义的理念、转向地方和民主社区管理和服务而不是以来传统的福利国家。参见:Http://www.bluelabour.org/2011/04/01welcome-to-blue-labour/,访问日期:2013-02-25.
    ①Jan Niklas Engels,Gero Maass,The New Promise of Happiness:Current State of the Discussion on the Future ofEuropean Social Democracy,(in Internationale Politik und Gesellsachaft,2010,No.4),pp.40-41.
    ①Jan Niklas Engels,Gero Maass,The New Promise of Happiness:Current State of the Discussion on the Future ofEuropean Social Democracy,(in Internationale Politik und Gesellsachaft,2010,No.4),pp.41.
    ②数据来源:Matt Browne,John Halpin and Ruy Teixeira,TheAmerican Democratic Party at a Crossroads,(inInternationale Politik und Gesellsachaft,2010,No.4).
    ③此外,随着劳动力本身增长的减缓,劳动力年龄的中值逐步上升,社民党党员老化现象尤为凸显。新世纪之初,德国社民党35岁以下党员只占党员比例的11%,21岁以下的党员只占1.3%,80岁以上党员比例高于25岁以下党员。这种变化导致政党的社会基础发生变动,传统的支持群体队伍迅速减少。参见史志钦:《全球化与世界政党变革》[M],中央党校出版社2007年版,第4,14页。
    ④社会民主党缺乏竞争能力的第一个表现是部分选票流失。在这方面有大量具体的统计数字可以证明。首先,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如果某个社会民主党的党员人数减少,那么其在选举中的表现必定变差。例如在英国,工党的党员人数由1997年的约40.5万名降到了2010年的约19万名,党员人数在十多年中减少了一半以上,这一事实表明该党的党员基础显著弱化(数据来源:Patrick Diamond,The British Labour Party:New Labour Out of Power,in Internationale Politik und Gesellsachaft,2010,No.4)。其次,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如果某个社会民主党偏离了左翼价值观,那么该政党的传统支持者——工会会员、社会中的弱势群体等——就会放弃支持该党,而对于那些目前经历了选举失败的社会民主党而言,这个因素是普遍存在的。
    ①注:“扩展”即集体谈判标准的通用性。参见[英]约翰·P·温德姆勒等:《工业化市场经济国家的集体谈判》
    [M],何平等译,北京:中国劳动出版社1994年版,第7页。
    ①K.Morgan,The People’s Peace:British History1945-1990,(Oxford:Oxford Press,1992),pp.437.
    ②数据来源:OECD,“Union members and employees”,网址: http://stats.oecd.org/Index.aspx?QueryId=40555#,访问日期:2013-09-23.
    ③王宏伟:关于新自由主义的三篇短论[J],国外理论动态,2002年第11期。
    ④[德]沃尔夫冈麦克尔,亚历山大佩特林,克里斯蒂安亨克斯,克里斯托弗爱格勒:《社会民主党的改革能力:西欧六国社会民主党执政政策比较》[M],童建挺译,重庆:重庆出版社2009年版,第3页。
    ①[英]阿尔弗雷多·萨德-费洛、黛博拉·约翰斯顿编:《新自由主义——批判读本》,陈刚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2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82页。
    ②李惠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博弈论分析[J],北京市工会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05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4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728页。
    ②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17页。
    ①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19页。
    ①郑功成主编:《社会保障概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1-62页。
    ②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6页。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1978-2011),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http://www.stats.gov.cn/tjgb/ndtjgb/qgndtjgb/t20120222_402786440.htm,访问日期:2013-10-29。
    ①吴要武、蔡昉:中国城镇非正规就业:规模与特征[J],中国劳动经济学,2006年第2期。
    ②《中国农民工战略问题研究》课题组:中国农民工现状及其发展趋势总报告[J],改革,2009年第2期。
    ③黄宗智:中国被忽视的非正规经济:现实与理论[J],开放时代,2009年第2期。
    ④[美]苏黛瑞:《在中国城市中争取公民权》[M],王春光,单丽卿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38-239页。
    ⑤潘毅、卢晖临:农民工:未完成的无产阶级化[J],开放时代,2009年第6期。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关于实行奖励和计件工资制度的通知》,原文网址:人民网,http://www.people.com.cn/item/flfgk/gwyfg/1978/L35801197803.html,访问日期:2014-01-10.
    ②《关于深化企业劳动人事、工资分配、社会保险制度改革的意见》,1992年1月25日,原文网址:人民网,http://cpc.people.com.cn/GB/64162/64165/76621/76647/5290599.html,访问日期:2014-01-10.
    ③《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534页。
    ④《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534页。
    ①[美]苏黛瑞:《在中国城市中争取公民权》[M],王春光,单丽卿译,杭州:浙江出版联合集团,浙江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65页。
    ②国家统计局社会统计司编:《中国劳动工资统计资料(1949-1985)》,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87年版,第109页。
    ①《政务院关于劳动就业问题的决定》,1952年8月6日颁布,原文网址:人民网,法律法规资料库,http://law.people.com.cn/showdetail.action?id=2557479,访问日期:2014-01-10.
    ②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卷)[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9年版,第94-95页。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关于《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暂行规定》,1986年7月12日,原文网址:http://law.51labour.com/lawshow-41567-1.html,访问日期:2014-01-10.
    ①常凯:从个别劳动关系到集体劳动关系[J],中国社会科学内刊,2012年第3期。
    ②《劳动合同法实施后合同签订率由不足20%提升至93%》[N],人民网,2009年3月9日,原文网址: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1026/8932537.html,访问日期:2014-01-10.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营企业职工待业保险暂行规定》,1986年7月12日,原文网址:人民网,http://www.people.com.cn/item/flfgk/gwy/ldrs/8607123.html,访问日期:2014-01-10.
    ①《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5页。
    ①《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617页。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1年我国农民工调查监测报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网站:http://www.stats.gov.cn/tjfx/fxbg/t20120427_402801903.htm,访问日期:2013-10-30。
    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740页。
    ④Jikun Huang,Huayong Zhi and ZhuRong Huang,The Impact of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on Off-farmEmployment and Earnings in Rural China,(World Development,Vol.39,No.5),pp.802,804.
    ①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http://data.stats.gov.cn/workspace/index?a=q&type=simple&dimension=zb&dbcode=hgnd&m=hgnd&code=A0401,访问日期:2013-10-30。
    ②黄宗智、高原、彭玉生:没有无产化的资本化:中国的农业发展[J],开放时代,2012年第3期;黄宗智:《中国的隐形农业革命》[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第12-13页。
    ①李郁莎、陈醉:海盐、余姚探索工资集体协商,企业来了谈判专家[N],浙江在线,2011年5月16日,原文网址:http://zjnews.zjol.com.cn/05zjnews/system/2011/05/16/017522096.shtml,访问日期:2014-01-10.
    ②齐平:江苏邳州板材行业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助共赢发展[N],经济日报,2011年6月3日,原文网址:http://district.ce.cn/zg/201106/03/t20110603_22459828.shtml,访问日期:2014-01-10.
    ①张小磊等:《广东省总工会主席:企业工会主席多不是民主选举》[N],羊城晚报,2010年7月3日,第A02版。
    ②常凯:从个别劳动关系到集体劳动关系[J],中国社会科学内刊,2012年第3期。工会对工人福利的正面影响有时也得到了一些经验研究的支持,譬如姚洋、钟宁桦:工会是否提高了工人的福利?——来自12个城市的证据[J],世界经济文汇,2008年第5期。但是,正如程延园和王甫希指出的,看似良好的劳动关系并不一定是是工会发挥作用的结果;相反,成立工会的企业可能原本就是劳动关系和谐的企业,对这些企业而言,建立工会往往只是“锦上添花”。见程延园、王甫希:变革中的劳动关系研究:中国劳动争议的特点与趋向[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2年第8期。
    ③张衔:我国现阶段罢工的性质、原因与政策建议[J],中国社会科学内部文稿,2011年第1期。
    ①陈俊:从国际比较看我国劳动力价格水平的优势和趋势[J],中国经贸导刊,2006年第8期;发改委专家:欧美工资水平是中国的百倍[J],瞭望新闻周刊,2009年5月18日。
    ②刘开明:外来农民工调查[J],中国改革,2010年第7期。
    ③张衔:我国现阶段罢工的性质、原因与政策建议[J],中国社会科学内部文稿,2011年第1期。
    ①社科院统计14年间群体性事件:广东居首,劳资纠纷是主因[N],观察者,2014年2月15日,原文网址:http://www.guancha.cn/society/2014_02_25_208680_2.shtml,访问日期:2014-03-01.
    ①周蕾:社会保障制度非商品化的国际比较与战略取向[J],改革,2012年第7期。
    ④伊夫、徐多:亲历一次罢工谈判[J],新民周刊,2010年第32期。
    ①常凯:WTO、劳工标准与劳工权益保障[J],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
    ①张建国:劳动关系矛盾得不到妥善解决将影响社会和谐[N],人民网,2010年7月20日,原文网址:http://acftu.people.com.cn/GB/12192044.html,访问日期:2014-01-10.
    [1][英]亚当斯密.国富论[M].郭大力等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9.
    [2][英]戴维柯茨.资本主义的模式[M].耿修林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3][美]约翰R.康门斯.制度经济学(上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4][美]曼瑟尔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M].陈郁、郭宇峰、李崇新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5][美]贝弗里J.西尔弗.劳工的力量:1870年以来的工人运动与全球化[M].张璐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6]《列宁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7][英]卡尔波兰尼.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M].冯钢、刘阳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6.
    [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2、4、5、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9][英]唐纳德萨松.欧洲社会主义百年史[M].姜辉、于海青、庞晓明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10]卓炯.再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86.
    [11][美]伊曼纽尔沃勒斯坦.历史资本主义[M].路爱国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12][丹]考斯塔艾斯平—安德森.福利资本主义的三个世界[M].郑秉文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13][德]卢森堡.国民经济学入门[M].彭尘舜译.北京:三联书店,1962.
    [14][美]鲍尔斯、爱德华兹、罗斯福.理解资本主义:竞争、统制与变革[M].孟捷、赵准、徐华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15][国际劳工局][英]约翰P.温德姆勒等.工业化市场经济国家的集体谈判[M].何平等译.北京:中国劳动出版社,1994.
    [16]杨燕绥.劳动与社会保障立法国际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1.
    [17]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18]金志霖.英国行会史[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
    [19]姜福德.社会变迁中的贵族——16-18世纪英国贵族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20][英]E.P.汤普森.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下册)[M].钱乘旦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
    [21][德]赖纳汉克.平等的终结:为什么资本主义更需要竞争[M].王薇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22][英]T F林赛、迈克尔哈林顿.英国保守党(1918-1970年)[M].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
    [23][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卷)[M].郭大力、王亚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24][英]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M].蒋自强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25]陈祖洲.通往自由之路——英国自由主义发展史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
    [26][英]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M].郭大力、王亚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
    [27]吴易风.英国古典经济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28]钱乘旦、刘金源.寰球透视:现代化的迷途[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29][英]约翰密尔.论自由[M].许宝骙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30]李强.自由主义[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
    [31]刘金源等.英国近代劳资关系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
    [32][美]乔治霍兰萨拜因.政治学说史(下册)[M].刘山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33][英]亨利佩林.英国工党简史[M].江南造船厂业余学校英语翻译小组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
    [34][德]马克斯比尔.英国社会主义史(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
    [35][英]玛格丽特柯尔.费边社史[M].杜安夏、杜小敬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36][英]马丁鲍威尔著.新工党:新福利国家?英国社会政策中的“第三条道路”[M].林德山、李姿姿、吕楠译.重庆:重庆出版社,2010.
    [37]金重远.战后西欧社会党[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38][英]菲利普怀曼著.瑞典与“第三条道路”:一种宏观经济学的评价[M].刘庸安等译.重庆:重庆出版社,2008.
    [39][德]贝格等著.破解收入分配难题:欧美政治、商业、工会领袖解析国民收入差距[M].何卫宁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12.
    [40][德]沃尔夫冈麦克尔、亚历山大佩特林、克里斯蒂安亨克斯、克里斯托弗爱格勒著.社会民主党的改革能力:西欧六国社会民主党执政政策比较[M].童建挺译.重庆:重庆出版社,2009.
    [41][英]阿尔弗雷多萨德-费洛、黛博拉约翰斯顿编.新自由主义——批判读本.陈刚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42]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43]史志钦.全球化与世界政党变革[M].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2007.
    [44]《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45]《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46]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47]黄宗智.中国的隐形农业革命[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
    [48][比]罗杰布兰佩因.欧洲劳动法与劳动关系[M].台北:“中华民国”劳资关系协进会,1999.
    [1] Terry Mcllwee,Collective Bargaining,European Labor Relations,Vol.1,England:Gower,2001.
    [2] John R. Commons. The Economics of Collective Action. Madison:University ofWiscons in Press,1970.
    [3] Mrs. Sidney Webb,The Case for Factory Acts,London:Grant Richards,1901.
    [4] Lazonick,William. Competitive Advantage on the Shop Floor. Cambridge, 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0.
    [5] Cohen,Isaac. American Management and British Labor:A Comparative Study ofthe Cotton Spinning Industry.New York:Greenwood Press,1990.
    [6] S. Webb and B. Webb. Industrial Democracy,Longmans,1897.
    [7] Milner,H. Sweden:Social Democracy in Practice,Oxford:Oxford UniversityPress,1989.
    [8]让比恩:《劳资关系比较:跨国视角的介绍》(Ron Bean,Comparative IndustrialRelations:An Introduction to Cross-national Perspectives),伦敦1994年版.
    [9] B.L.哈奇森、A.哈里森:《工厂立法史》(Harrison B.L.Hutchins and A.Harrison,A History of Factory Legislation),伦敦1926年版.
    [10]J.T.沃德、哈米什弗雷泽:《工人与雇主:18世纪以来英国工会与劳资关系文件集》(J.T.Ward and Hammish Fraser,Workers and Employers:Documents onTrade Unions and Industrial Relations in Britain Since the Eighteenth Century),伦敦1980年版.
    [11]道格拉斯努普:《劳资调解与仲裁》(Douglas Knoop,Industrial Conciliation andArbitration),伦敦:1905年版.
    [12]克里斯瑞格利:《英国劳资关系史(1875-1914)》(Chris Wrigley,A History ofBritish Industrial Relations1875-1914),布莱顿:1982年版.
    [13]Douglas V.Verney,Parliamentary Reform in Sweden1866-1921(《1866-1921年的瑞典议会改革》),Oxford:Clarendon Press,1957.
    [14]奥尔福德:《萧条还是复苏?1915-1939年的英国经济增长》(B.W.E.Alford,Depression and Recovery? British Economic Growth1918-1939)伦敦,1979年版.
    [15]韦布:《现代英国》(R.K.Webb,Modern England)伦敦,1986年版.
    [16]劳埃德:《从帝国到福利国家》(T.O.LLoyd,Empire to Welfare State)牛津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17]杨森:《1920-1957年的英国经济》(A.J.Youngson,the British Economy1920-1957)哈佛大学出版社,1960年版.
    [18]Kevin Jefferys,The Churchill Coalition and Wartime Politics,1940-1945(《1940-1945年的丘吉尔联盟和战时政治》),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Manchester1991.
    [19]Dorothy Wilson,The Welfare State in Sweden.A Study in Comparative SocialAdministration (《瑞典福利国家——比较社会管理研究》),Heinemann,London1979.
    [20]Brian Brivati and Richard Heffernan(ed.),The Labour Party:A Centenary History,Macmillan Press Ltd.,2000.
    [21]Henry Pelling,The Labour Government,1945-1951(《1945-1951年的工党政府》),Macmillan,London1984.
    [22]C.A.Crosland,The Future of Socialism(《社会主义的未来》),Jonathan Cape,London,1956.
    [23]Maier,In Search of Stability(《寻求稳定》),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Cambridge1987.
    [24]Volker R.Berghahn,Modern Germany(《现代德国》),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Cambridge1982.
    [25]Michael Schneider,A Bridf History of the German Trade Unions(《德国工会简史》),trans.B.Selman,Verlag J.H.W.Dietz Nachf,Bonn1991.
    [26]P.李德尔:《撒切尔时代和它的遗产》(P. Riddell,The Thatcher Era and ItsLegacy),巴塞尔布莱克维尔出版社1991年版.
    [27]肯尼斯布朗:《英国劳工运动(1700-1951)》(Kenneth Brown,The EnglishLabour Movement1700-1951),都柏林1982年版.
    [28]劳伦斯斯通:《英国革命的根源(1529-1642)》(Lawrence Stone,The Causes ofthe English Revolution1529-1642),伦敦1972年版.
    [29]亨利佩林:《英国工联主义史》(Henry Pelling,A History of British TradeUnionism),米德尔塞克斯1963年版.
    [30]G.D.H.科尔:《英国工人运动简史》(G.D.H.Cole,A Short History of the BritishWorking Class Movement)第1卷,纽约1927年版.
    [31]菲利普巴格韦尔:《劳资关系》(Philip Bagwell,Industrial Relations),都柏林1974年版.
    [32]罗伯特阿克勒肖:《英国自由主义》(Robert Eccleshall,British Liberalism),伦敦1978年版.
    [33]Giddens,A.,The Third Way and its Critics,Polity Press,Cambridge,2000.
    [34]N.F.C.克拉夫茨、N.伍德沃德:《1954年以来的英国经济》(N. F. C. Crafts and N.Woodward,British Economy since1954),伦敦出版社1991年版.
    [35]J.麦克那尔斯:《运行中的撒切尔主义》(J. Mclnners,Thatcherism at Work),伦敦出版社1988年版.
    [36]Erik Lundberg,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Swedish Model(《瑞典模式的兴衰》),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Vol.23,March1985.
    [37]Swenson,P.,Fair Shares:Unions,Pay and Politics in Sweden and West Germany,Cornell University Press,Ithaca,1989.
    [38]Robert Taylor,Swedes’pay deal breaks old mould(《瑞典的工资协议打破旧模式》),Financial Times,30April1988.
    [39]Kristina Ahlen,Swedish Collective Bargaining Under Pressure:Inter-union Rivalryand Incomes Policies(《压力下的瑞典集体协商——工会内部的竞争和收入政策》),British Journal of Industrial Relations,Vol.27,No.3,November1989.
    [40]Boix,Carles:Political Parties,Growth and Equality. Conservative and SocialDemocratic Economic Strategies in the World Economy. Cambridge/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
    [1]卓炯.劳动价值学说就是劳动力创造价值的学说——兼与孙尚清同志商榷[J].南方经济,1986年第2期.
    [2]孟捷、李怡乐.改革以来劳动力商品化和雇佣关系的发展——波兰尼和马克思的视角[J].开放时代,2013年第5期.
    [3]孟捷、李怡乐.非自由劳工与当代资本主义劳动关系的多样性[J].贵州大学学报,2012年第6期.
    [4]刘建洲.无产阶级化历程、理论解释、历史经验及其启示[J].社会.2012年第2期.
    [5]潘毅、卢晖临.农民工:未完成的无产阶级化[J].开放时代.2009年第6期.
    [6]刘金源.近代英国劳资政策指导思想的演变[J].史学月刊.2013年第6期.
    [7]孙宪忠.德国社会市场经济法律制度初探[J].外国法译评.1995年第4期.
    [8]于维霈.英国私有化剖析[J].世界经济.1990年第12期.
    [9]唐宗、杜海燕.英国国有企业私有化问题考察报告[J].世界经济动态.1989年第6期.
    [10]赵雪梅.英国国有企业私有化探析[J].经济评论.1999年第4期.
    [11]哈耶克.不惜任何代价的充分就业吗?(1975年英文版)[J].世界经济译丛.1981年第2期.
    [12]梁孝.新自由主义简史[J].国外理论动态.2002年第11期.
    [13]刘赛力.保守党连续执政十七年来的英国经济[J].世界经济与政治.1997年第1期.
    [14]赵伟.英国私有化.九十年代的困境与前景[J].欧洲.1995年第4期.
    [15]姜照辉.经济危机中的德国如何实现就业奇迹?[J].德国研究.2012年第1期.
    [16]蔡和平.哈茨改革能否扭转德国劳动力市场的颓势(下)[J].中国劳动.2007年第3期.
    [17]蔡和平.哈茨改革能否扭转德国劳动力市场的颓势(上)[J].中国劳动.2007年第2期.
    [18]杨解朴.德国福利国家的自我校正[J].欧洲研究.2008年第4期.
    [19][德]托马斯·迈尔.社会民主主义的机会.新社会.2008年第11期.
    [20][英]蒂莫西·加尔腾·艾西.金融危机环境下各国社会民主党普遍失败的原因[J].国外理论动态.2009年第11期.
    [21]王宏伟.关于新自由主义的三篇短论[J].国外理论动态.2002年第11期.
    [22]李惠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博弈论分析[J].北京市工会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23]黄宗智、高原、彭玉生.没有无产化的资本化.中国的农业发展[J].开放时代.2012年第3期.
    [24]常凯.从个别劳动关系到集体劳动关系[J].中国社会科学内刊.2012年第3期.
    [25]吴要武、蔡昉.中国城镇非正规就业.规模和特征[J].中国劳动经济学.2006年第3卷第2期.
    [26]刘琦.劳动法视角下我国非正规就业者的权利保障[J].湖湘论坛.2009年第4期.
    [27]蔡昉.中国劳动力市场发育与就业变化[J].经济研究.2007年第7期.
    [28]胡鞍钢、赵黎.我国转型期城镇非正规就业与非正规经济(1990-2004)[J].清华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
    [29]常凯.从个别劳动关系到集体劳动关系[J].中国社会科学内刊.2012年第3期.
    [30]程延园、王甫希.变革中的劳动关系研究:中国劳动争议的特点与趋向[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2年第8期.
    [31]张衔.我国现阶段罢工的性质、原因与政策建议[J].中国社会科学内部文稿.2011年第1期.
    [32]陈俊.从国际比较看我国劳动力价格水平的优势和趋势[J].中国经贸导刊.2006年第8期.
    [33]刘开明.外来农民工调查[J].中国改革.2010年第7期.
    [34]周蕾.社会保障制度非商品化的国际比较与战略取向[J].改革.2012年第7期.
    [35]常凯.WTO、劳工标准与劳工权益保障[J].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
    [1]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贯彻实施劳动法的决定》,1994年12月11日.
    [2]中华全国总工会:《工会参与平等协商和签订集体合同试行办法》,1995年8月17日.
    [3] SPD,Bad Godesberg Programme(《哥德斯堡纲领》).
    [4] Aktions-Programme Berlin(《柏林行动纲领》).
    [5]1944SAP Postwar Programme(《瑞典社民党1944年战后纲领》).
    [6] Aktions-Programm Dortmund(《多特蒙德行动纲领》).
    [7] N.S.Khrushchev,Report to the22nd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theSoviet Union (《苏共第22次代表大会报告》),Soviet Booklet no.80,London1961.
    [8] Labour Party,Labour Programme1973(《1973年工党纲领》),London1973.
    [9] OECD,http://stats.oecd.org.
    [10]Christian Vits/Jana Randow,German Jobs “Miracle” Comes at a Price for Recovering Economy,Businessweek,2010-07-27,http://www.bloomberg.com/news/2010-07-27/germany-s-labor-market-miracle-comes-at-a-price-for-recovering-economy.html,访问日期:2013-01-10.
    [11]张翃:“英国减税吸引投资”,财新网,http://international.caixin.com/2011-03-24/100240370.html.
    [1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1978-2011),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http://www.stats.gov.cn/tjgb/ndtjgb/qgndtjgb/t20120222_402786440.htm.
    [1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1年我国农民工调查监测报告》,http://www.stats.gov.cn/tjfx/fxbg/t20120427_402801903.htm.
    [14]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摘要2005》,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年.
    [1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http://data.stats.gov.cn/workspace/index?a=q&type=simple&dimension=zb&dbcode=hgnd&m=hgnd&code=A0401.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