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阳国志》的文献和语法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东晋常璩所著《华阳国志》,记载了从上古传说时代至成汉时期(东晋永和三年)西南地区的历史沿革、历史人物、地理面貌及方物风俗等多方面内容,保留了大量翔实、可靠的记录。东晋正处在汉语发展史上剧烈变化的时期。词汇、语法都发生了大量的新旧交替现象,许多近代汉语甚至现代汉语的词汇、语法现象,都可追溯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目前,研究者们对六朝时期口语化程度较高的文献已多有深入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而对其他材料则着力不多。随着研究的逐渐深入,对材料全面性、立体性的要求不断提高,对《华阳国志》这样的口语化程度较低、但也保留了许多中古词汇和语法特点的六朝文献进行专门探讨,也是汉语史研究的题中之义。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目标是从语言学的角度对《华阳国志》的版本源流、标点校勘、词汇训诂以及语法进行全面的研究。各章节提要如下:
     上编文献研究,共4章。
     第一章绪论,梳理了前人研究成果,并提出本文研究的问题及方法。
     第二章讨论了常璩的生平著述和《华阳国志》的版本源流。首先,对存在较大争议的常璩著述情况,如常璩是否著有《蜀平记》、《蜀汉伪官故事》;《汉之书》与《蜀李书》的关系等进行了深入考证。其二,探讨《华阳国志》的成书情况及版本流传,获得了较为清晰的版本流传脉络,并对一些争论较大的问题:如《华阳国志》的卷数问题,张佳胤刻本是否缺卷十上、中两部分的问题,钱谷手钞本的卷数问题,徐惟起钞本的性质问题等等,均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第三章采用逐条分析考证的方法,对前人研究《华阳国志》的校勘和标点存在疏漏的部分,进行了研究和改正。
     第四章译注商补,主要针对前人研究尤其是《华阳国志译注》在词汇训诂方面的成果,将语言研究与史实、职官、谶纬、民俗等的考证结合起来,对前人研究成果中存在问题和分歧之处,进行了逐条深入考证,补其漏,纠其谬,显其真。
     下编语法研究,共4章。
     第五章《华阳国志》的量词,从量词的使用结构、称量对象、出现频率、虚化程度等角度,对《华阳国志》中的名量词和动量词进行了穷尽性的描写和分析,并与同时期量词的普遍使用情况进行了共时比较。
     第六章判断句。经过研究,我们发现《华阳国志》的判断句发展较当时实际语言情况滞后颇多,仍以无系词的“……者,……也”,结构及其变体为主,在使用系词的判断句中,“为”的使用频率也大大高于“是”字;另外,六朝时期较为特殊的“是也”判断句在《华阳国志》中有不少用例,表现出其过渡阶段的性质。
     第七章被动句。《华阳国志》的被动句使用情况与被动句的历史发展趋势基本一致:“为+施事+所+动词”是最常用的句式,形式也较为丰富;“见”字被动句出现的频率仅次于“为+施事+所+动词”句式,保持了汉代以来的发展情况;“被”字被动句出现频率虽低于魏晋时期的平均水平,但其形式多样,反映出“被”字句在这一时期的迅速发展及其发展潜力;上古汉语中常用的“於”字被动句和不带“所”的“为”字被动句,使用频率则相当低,已趋于衰亡。
     第八章对动补结构进行分析研究,分动结式、动趋式分别进行讨论。《华阳国志》的动趋式尚未出现,趋向动词用在另一动词后通常构成连动结构;动结式中,使成式指受补语已有一定频率的使用,但各补语发展不平衡,指施补语和指动补语中的动相补语尚未出现,程度补语和状态补语已经产生且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华阳国志》处在中古汉语的初期,这一时期汉语面貌发生了剧烈的变化,过去上古汉语的特色大量衰亡、消失,新的语言现象层出不穷。尽管《华阳国志》的语言存古性较强,但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语言发展的情况。通过对《华阳国志》语言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带有中古时期特色的语言现象,而一些尚未出现的语言现象,则能看到其发展的轨迹。这都将有利于全面、立体地掌握汉语史发展的基本情况和规律。
Hua Yang Guo Zhi, written by ChangQu of Eastern Jin, records the history, historical figures, geography, and custom of the Southwest China from the Ancient Times to ChengHan(Yonghe years of Eastern Jin). The written date of Hua Yang Guo Zhi-was during the period of dramatic changes of Chinese language. There had been a lot of changes in glossary and grammar in those days. Although Hua Yang Guo Zhi is not a typical Vernacular material, it is still very valuable in the study of the history of Chinese language.
     The main aim of this thesis is to study the versions, collation and grammar of Hua Yang Guo Zhi. This thesis consists in 2 volumes with 4 chapters each, and the detail of every chapter is the following:
     The first chapter views the already got achievements of Hua Yang Guo Zhi, and displays the aims of this thesis.
     The second chapter dedicates to the biography of ChangQu and the versions of Hua Yang Guo Zhi. Many efforts are made to try to solve some divergent problems.
     In the third chapter, some mistakes in punctuation and textual collation in former research works are revisited.
     Studying the glossary of Hua Yang Guo Zhi is the main idea of the fourth chapter.
     The fifth chapter presents the character of measure words in Hua Yang Guo Zhi.
     In the sixth one, judgement sentences are discussed, including the ones with and without link verbs.
     Passive voice of Hua Yang Guo Zhi is the topic of chapter seven. In Hua Yang Guo Zhi, the symbol of passive voice—"BEI" has been used in an advanced way.
     In the last chapter, verb-complement phrases are in focus, including verb-resultative complement (RC) phrase and verb-directional complement (DC) phrase. By the description and analysis, the development of verb-complement in Eastern Jin becoms clearer and more comprehensive.
引文
1赵俊芳《华阳国志版本研究综述》,收入刘重来等编著《华阳国志研究》附录三。
    2 20世纪以后的研究成果分期及名称,本文参考了刘重来等编著《华阳国志研究》p38-52。
    3参刘重来等编著《华阳国志研究》p38-52。
    4《华阳国志》钱叔宝家藏本何焯跋语。
    5《华阳国志》钱叔宝家藏本吴枚庵跋语。
    6刘琳《华阳国志校注·前言》。
    7刘重来《评<华阳国志校注>》。
    8任乃强《华阳国志校补图注·出版说明》,p1-2。
    9任乃强《华阳国志校补图注·前言》,p25。
    10刘重来等主编《华阳国志研究》,p47。
    11《华阳国志校补图注·出版说明》,p2。
    12同上,p32。
    13李伟国《整理古籍的上乘之作<华阳国志校补图注>》。
    14赵振铎《<华阳国志译注>序》,刊于《华阳国志译注》卷首。
    16《华阳国志·后贤志》常勖传,p629。
    17同上,常骞传,p658-659。
    18同上,常宽传,p659。
    19《华阳国志·序志》
    20《晋书·职官志》:“魏帝黄初初,置散骑,合之于中常侍,同掌规谏,不典事,貂璫插右,骑而散从,至晋不改。”
    21据任乃强先生(1987)推断,常璩在李期、李寿之世任史官,至李势时官散骑常侍。
    22参刘琳《常璩》,收入《中国史学家评传》上册,p128。
    23任乃强《华阳国志校补图注·前言》p2。
    24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汉晋之际士之新自觉与新思潮”,p262。
    25陈寿《三国志·蜀志》卷八《许靖麇竺孙乾简雍伊籍秦宓传》
    26《华阳国志·序志》
    27朱子林《<华阳国志>创作意旨》,《巴蜀史志》2007年第4期,p36-39。
    28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下册),p906。
    29任乃强《华阳国志校补图注》p5。
    30《蜀王本纪》,相传为扬雄所作,早佚。今所见者为后人辑佚汇成。历来研究者多对其作者持怀疑态度。徐中舒《论<蜀王本纪>成书年代及其作者》,从多方面进行系统地论证,认为现存《蜀王本纪》,应名《蜀本纪》,“王”为唐代人误加;其作者并非汉代的扬雄,而是三国蜀汉谯周的作品。
    31顾颉刚《<蜀王本纪>与<华阳国志>所记蜀国事》,收入《论巴蜀与中原的关系》,p73。
    32徐中舒《论巴蜀文化》p145.
    33顾颉刚《<蜀王本纪>与<华阳国志>所记蜀国事》,收入《论巴蜀与中原的关系》,p78。
    34如陈晓华《从<华阳国志>看常璩的史学思想》,刘重来、徐适端等主编《华阳国志研究》,陈晓华硕士学位论文《<华阳国志>作者常璩的政治思想及史学思想研究》,杜治文硕士学位论文《<华阳国志>史学成就研究》等。
    35《华阳国志校补图注》云“三四○”年,显误。
    36参《华阳国志校补图注·前言》,p4。
    37《旧唐书·经籍志》此类称为“杂伪国史”,又另有“杂史”类。因此本文将“杂伪国史”视同“伪史”。
    38收入谭其骧著,葛剑雄编《求索时空》,p99。
    39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下册),p905。
    40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p23。
    41张舜徽《中国古代史籍举要》,《张舜徽集·中国古代史籍举要中国古代史籍校读法》,p136-138。
    42常璩《华阳国志·序志》。
    43仓修良《方志学通论》,p176。
    44刘琳《<华阳国志>简论》。
    45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华阳国志”条下:“华阳国志二十卷(案唐书艺文志华阳国志作十三卷)。”
    46李塈《重刊华阳国志序》,《华阳国志校补图注·附录一》,p742。
    47常璩《序志》作:“凡十篇”,任乃强校改“十”为“十二”。
    48李塈即李 ,“ ”“塈”古今字也。为方便输入,本论文“ ”均作“塈”。
    49关于吕本的刊刻时间,记载于吕大防序中,早期版本多作“元丰戊申”。顾广圻校批:“元丰无戊申。戊午,元年也。庚申,三年也。”《函海》及廖寅刻本均作“戊午”。
    50李塈《重刊华阳国志序》,《华阳国志校补图注·附录一》,p742。
    51同上。
    52如李调元《函海》本《华阳国志》卷九末即云:“张佳胤曰:常璩《华阳国志》目录及《序志》¨
    53据任乃强考证。《华阳国志校补图注·附录一》,p747。
    54张佳胤《刻华阳国志序》,《华阳国志校补图注·附录一》,p744。
    55任乃强《华阳国志校补图注·前言》,p11。
    56朱士嘉《华阳国志版本考略(续)》。
    57杨经《重刻华阳国志序》,《华阳国志校补图注·附录一》,p742。
    58刘大昌《华阳国志后序》,同上,p743。
    59同上。
    63傅增湘《藏园群书经眼录》,p240。
    64具体考证参任乃强《华阳国志校补图注·前言》,p10。
    65吴本《凡例》作“七十八”,而耿文光《万卷精华楼藏书记》所引卢校张本作“一十八”。
    66王谟序称“三十七种”,实为三十八种,因王谟所刻目录中无《商子》一书,故误。
    67刘琳《华阳国志校注·前言》,p10。
    68任乃强《华阳国志校补图注·前言》,p11。
    69转引自赵俊芳《华阳国志版本研究综述》,收入刘重来等主编《华阳国志研究》附录三。
    7o如朱士嘉《华阳国志版本考略》、刘琳《华阳国志校注》等均持此观点。
    71转引自《嘉业堂藏书志》,p251。此条为吴昌绶撰,括号内文字原书为小字。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4月。
    72张元济《重印<四部丛刊>刊成记》,《张元济古籍书目序跋汇编(下册)》,p860。
    73张树年、张人凤编《张元济书札》,p392。
    75刘琳《华阳国志校注·前言》p11。
    76郑振铎《中国版画史序》,《西谛书话》p380。
    77参刘尚恒《徽州刻书与藏书》第三章“明代徽州刻书”,p72。
    78《唐诗纪》序、叙,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明万历十三年刻本。
    79参刘尚恒《徽州刻书与藏书》第三章“明代徽州刻书”,p72。
    80参徐学林《徽州刻书》,p87。
    81王重民《中国善本书提要》p82。
    82同上,p417。
    83刘尚恒《徽州刻书与藏书》,p86-87。
    84徐学林《徽州刻书》,p88。
    85任乃强《华阳国志校补图注·前言》,p13。
    86傅增湘《藏园群书经眼录》,p245。
    87任乃强《华阳国志校补图注·前言》,p17。
    88同上
    89《汉魏丛书江西本华阳国志王谟跋》,《华阳国志校补图注·附录一·十三》,p749-750。
    90见黄丕烈《士礼居藏书题跋记》卷二,《续修四库全书》据清光绪十年滂喜斋刻本影印,九二三史部目录类,p714。
    91任乃强《华阳国志校补图注·前言》,p21。
    92日本版本笔者未见,获知于张世昌《<华阳国志>研究》附录一《<华阳国志>之历代著录与版本源流》。
    93刘琳《校注》即采用这样的标点。
    94黄永年《古籍整理概论》,p82-83。
    95《春秋》五传,指左氏、公羊、毅梁、邹氏、夹氏五家为《春秋》所作之传,《汉书·艺文志》云:“邹氏无师,夹氏未有书。”故后世仅传三传。
    96刘琳《华阳国志校注》p472-473云:“《吕氏春秋》……其实并非解释《春秋》的书,只因有《春秋》之名,所以这里引为著书不嫌重复的例证。”是。
    97《华阳国志·刘后主志·七》,p301。
    98同上,p302。
    100以上引自高亨《古字通假会典》p416“饬与饰”条。
    101吕叔湘《文言虚字》,p33。
    102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僖公九年》,p329。
    103何乐士《古代汉语虚词通释》,p743
    104参刘世儒(1965)。
    105汪维辉《<齐民要术>词汇语法研究》,p129。
    106刘世儒(1965),p142。
    107引自《文选》。
    108刘世儒(1965)。
    109以上两例来自于刘世儒(1965)。
    110以上两例来自于刘世儒(1965).
    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第三十卷,p781。
    113《辞源》“步”字条:一举足为跬,倍跬为步。
    114刘世儒(1965:227)。
    115见刘世儒(1965)。
    116刘世儒(1965)。
    117刘世儒(1965)。
    118见王力《汉语史稿》第三章第三十三节“单位词的发展”,王力先生认为动量词直到唐以后才产生,这里指的是唐宋时期“遍”的用法。
    119何乐士《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p349-352。
    123参裘锡圭《谈谈古文字资料对古汉语研究的重要性》
    124据柳士镇《魏晋南北朝历史语法》
    125《关汉卿戏曲集》第2册,p754,转引自何乐士《元杂剧语法特点研究——从<关汉卿戏曲集>与<敦煌变文集>的比较看元杂剧语法的若干特点》,《宋元明汉语研究》1992
    126如张美兰《祖堂集语法研究》,萧红《<洛阳伽蓝记>句法研究》等。
    127据萧红《<洛阳伽蓝记>句法研究》p46,《水经注》前20卷的“是”字判断句出现频率约占总数的7%。
    128萧红《<洛阳伽蓝记>句法研究》第四章《<洛阳伽蓝记>的被动句》,p86。
    129《华阳国志》被动句中的“于”皆作“於”,无作“于”者。为方便讨论,本文被动句部分使用“於”字,而不使用简化字“于”。
    130王力《汉语史稿》
    131萧红《<洛阳伽蓝记>句法研究》,p88。
    132何乐士《从<左传>和<史记>的比较看<史记>被动句的特色》,《古汉语语法研究论文集》,p193。
    135根据朱德熙先生的观点(1982《语法讲义》),兼语结构也应看作连动结构下的一个小类。
    136梁银峰《汉语趋向动词的语法化》,p56。
    137同上,p60。
    仓修良,1990,《华阳国志》,《中国史学名著评介》(第一卷),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方志学通论》,方志出版社
    曹广顺遇笑容,2006,《中古汉语语法史研究》,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
    曹国安,1998,“使成式产生时期的确认”,《湖南师范大学学报》第1期
    曹书杰,1995,“《华阳国志校补图注》失误十二则”,《文献》第4期1997,“《华阳国志校补图注·后贤志》讹误考证”,《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期
    陈晓华,2001,《<华阳国志>作者常璩的政治思想及史学思想研究》,西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1,“历代整理与研究《华阳国志》综述”,《古籍研究》第4期
    陈垣,2004,《校勘学释例》,中华书局
    程湘清主编,1992,《魏晋南北朝汉语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
    邓邦述,1967,《寒瘦山房鬻存善本书目》,台北广文书局
    【清】丁丙,《善本书室藏书志》,《续修四库全书》据清光绪二十七年钱塘丁氏刻本影印,上海古籍出版社
    董志翘,1986,“中世汉语中的三类特殊句式”,《中国语文》第6期1989,“中世汉语‘被’字句的发展和衍变”,《河南师范大学学报》,第1期
    方文,1985,“一部简明实用的学术著作——《华阳国志校注》”,《古籍整理研究学刊》第3期
    傅增湘,1966,《藏园群书题记续集》,台北广文书局2009,《藏园群书经眼录》,中华书局
    高亨,1989,《古字通假会典》,董治安整理,齐鲁书社
    【清】耿文光,1993,《万卷精华楼藏书记》,中华书局
    故宫博物院编,2001,故宫珍本丛刊第108册《安徽府州县志》第7-8册《绩溪县志》,海南出版社
    顾潮,1993,《顾颉刚年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顾颉刚,1981,《论巴蜀与中原的关系》,四川人民出版社
    顾廷龙编,2007,《章氏四当斋藏书目》,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郭在贻,2005,《训诂学》,中华书局
    何乐士,2000,《古汉语语法研究论文集》,商务印书馆2005,《<史记>语法特点研究》,商务印书馆
    洪诚,1957,“论南北朝以前汉语中的系词”,《语言研究》第2期
    [清]黄丕烈,《士礼居藏书题跋记》,《续修四库全书》据清光绪十年滂喜斋刻本影印
    黄永年,2001,《古籍整理概论》,上海书店出版社
    [清]纪昀等,1997,《钦定四库全书总目》,中华书局
    江蓝生,1988,《魏晋南北朝小说词语汇释》,语文出版社
    蒋绍愚,1994,《近代汉语研究概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汉语动结式产生的时代”,《国学研究》第6期2001,“《世说新语》、《齐民要术》、《洛阳伽蓝记》、《贤愚经》、《百喻经》中的‘已’、‘竟’、‘讫’、‘毕’,《语言研究》第1期2003,“魏晋南北朝的‘述宾补’式述补结构”,《国学研究》第12辑2005,《古汉语词汇纲要》,商务印书馆
    蒋绍愚 曹广顺主编,2005,《近代汉语语法史研究综述》,商务印书馆
    金理新,2006,《上古汉语形态研究》,黄山书社
    【日】静嘉堂文库,1980,《静嘉堂文库汉籍分类目录》,台北大立出版社中华民国六十九年六月影印版。
    李讷 石毓智,1999,“汉语动补结构的发展与句法结构的嬗变”,《中国语言学论丛》第二辑,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李平,1984,“《世说新语》、《百喻经》中的动补结构”,《语言学论丛》第1十四辑,商务印书馆
    李荣主编,1993-1998,《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江苏教育出版社
    李伟国,1994,“整理古籍的上乘之作——《华阳国志校补图注》”,《文汇读书周报》2月5日
    李志兵,1990,“汉语使成式的形成”,《古汉语研究》第3期
    李佐丰,2003,《上古汉语语法研究》,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梁启超,1998,《中国历史研究法》,上海古籍出版社
    梁银峰,2001,“先秦汉语的新兼语式”,《中国语文》第4期2006,《汉语动补结构的产生与演变》,学林出版社2007,《汉语趋向动词的语法化》,学林出版社
    刘乘慧,2003,“试论使成式的来源及其成因”,《国学研究》第6卷,北京大学出版社
    刘固盛,1997,“《华阳国志》的史料价值”,《史学史研究》第2期
    刘丽川,1984,“《搜神记》中的结果补语”,《语文研究》第4期1992,“《搜神记》中的趋向补语”,《近代汉语研究》第1辑
    刘琳,1979,“《华阳国志》简论”,《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期1984,《华阳国志校注》,巴蜀书社1985,《常璩》,《中国史学家评传》(上),中州古籍出版社
    刘尚恒,2003,《徽州刻书与藏书》,广陵书社
    刘世儒,1965,《魏晋南北朝量词研究》,中华书局
    刘重来,1984a,“从《华阳国志》看常璩的治史精神”,《重庆史学》第1期1984b,“说《华阳国志》”,《史学史研究》第4期1985a,“校注古籍的有益启示——简评《华阳国志校注》”,《重庆史学》第2期1985b,《常璩与<华阳国志>》,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评《华阳国志校注》”,《史学史研究》第2期1991,“《华阳国志》中诗歌谚语的史料价值”,《史学史研究》第1期
    刘重来、徐适端主编,2008,《<华阳国志>研究》,巴蜀书社
    刘子瑜,1994,“敦煌变文中的三种动补式”,《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期2004,“汉语动结式述补结构的历史发展”,《语言学论丛》第30辑
    柳士镇,1988,“《世说新语》《晋书》异文语言比较研究”,《中州学刊》第6期1992,《魏晋南北朝历史语法》,南京大学出版社
    吕淑梅,1997,“《华阳国志》版本集说——兼谈云南省图书馆所藏版本”,《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6期
    吕叔湘,1959,《文言虚字》,上海教育出版社
    梅祖麟,1991,“从汉代的‘动、杀’、‘动、死’来看动补结构的发展——兼论中古时期起词的施受关系的中立化”,《语言学论丛》第十六辑,商务印书馆
    缪荃孙,2007,《艺风藏书记》,收入《中国历代书目题跋丛书》第二辑,上海古籍出版社
    缪荃孙等,1997,《嘉业堂藏书志》,吴格点校,复旦大学出版社
    【清】莫友芝撰、傅增湘订补,2009,《藏园订补郘亭知见传本书目》,中华书局
    潘允中,1980,“汉语动补结构的产生与发展”,《中国语文》第1期
    【加】蒲立本,2006,《古汉语语法纲要》,孙景涛译,语文出版社
    裘锡圭,1979,《谈谈古文字资料对古汉语研究的重要性》,《中国语文》第6期
    任乃强,1980,“《华阳国志》简介”,《历史知识》第2期1987,《华阳国志校补图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宋绍年,1994,“汉语结果补语式的起源再探讨”,《古汉语研究》第2期
    【法】沙加尔,2004,《上古汉语词根》,龚群虎译,上海教育出版社
    【清】邵懿辰撰、邵章续录,1979,《增订四库简明目录标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石毓智 李讷,2001,《汉语语法化的历程——形态句法发展的动因和机制》,北京大学出版社
    孙锡信,1992,《汉语历史语法要略》,复旦大学出版社
    【清】孙星衍,2008,《平津馆鉴藏记书籍廉石居藏书记孙氏祠堂书目》,上海古籍出版社
    【日】太田辰夫,1987,《中国语历史文法》,蒋绍愚、徐昌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谭其骧,2000,《求索时空》,葛剑雄编,百花文艺出版社
    唐钰明,1992,“中古‘是’字判断句述要”,《中国语文》第5期1987,“汉魏六朝被动式略论”,《中国语文》第3期
    汪启明、赵静,2007,《华阳国志译注》,四川大学出版社
    汪维辉,1998,“系词‘是’发展成熟的时代”,《中国语文》第2期2007,《<齐民要术>词汇语法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
    王力,1944;《中国语法理论》,商务印书馆1957,“汉语被动式的发展”,《语言学论丛》第二辑,商务印书馆1980,《汉语史稿》,中华书局
    王明珂,2002,“论攀附:近代炎黄子孙国族建构的古代基础”,《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七十三本第三分
    [清]王引之,1956,《经传释词》,中华书局
    王重民,1983,《中国善本书提要》,上海古籍出版社
    王仲荦,1979、1980,《魏晋南北朝史》,上海人民出版社
    魏丽君,1996,“也谈动趋式的产生”,《古汉语研究》第4期
    魏培泉,2000,“说中古汉语的使成结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七十一本第四分
    魏兆惠,2005,“论两汉时期趋向连动式向动趋式的发展”,《语言研究》第1期
    吴福祥,1996,《敦煌变文语法研究》,岳麓书社1999,《试论现代汉语述补结构的来源》,收入《汉语现状与历史的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关于动补结构‘V死O’的来源”,《古汉语研究》第3期2004,《<朱子语类辑略>语法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语法化与汉语历史语法研究》,安徽教育出版社
    吴金华,1992,“古汉语被动句‘为……见’式补说”,《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第4期1994,《世说新语考释》,安徽教育出版社
    萧红,2008,《<洛阳伽蓝记>句法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明】徐渤,1994,《重编红雨楼题跋》,收入《明代书目题跋丛刊》(下册),书目文献出版社
    徐丹,2001,“从动补结构的形成看语义对句法结构的影响”,《语文研究》第2期
    徐时仪,2000,《古白话词汇研究论稿》,上海教育出版社
    徐学林,2005,《徽州刻书》,安徽人民出版社
    徐中舒,1982,《论巴蜀文化》,四川人民出版社
    许宝华等,1999,《汉语方言大词典》,【中】复旦大学【日】京都外国语大学合编,中华书局
    严一萍辑,1989,王谟《汉魏丛书》,收入《百部丛书集成》,台北艺文印书馆
    杨伯峻何乐士,1992,《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语文出版社
    杨建国,1959,“补语式发展试探”,《语法论集》第3集,中华书局
    杨平,1989,“动词+得+宾语结构的产生和发展”,《中国语文》第1期1990,“带‘得’的述补结构的产生和发展”,《古汉语研究》第1期
    杨伟立,1983,《成汉史略》,重庆出版社
    姚振武,1988,“古汉语‘见V’结构再研究”,《中国语文》第2期
    【清】姚振宗,2005,《隋书经籍志考证》五十二卷,上海古籍出版社
    尹玉,1957,“趋向补语的起源”,《中国语文》第9期
    余健萍,1957,“使成式的起源和发展”,《语法论集》第2集,中华书局
    余英时,2003,《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
    俞光中植田均,1999,《近代汉语语法研究》,学林出版社
    袁宾,1989,“《祖堂集》被字句研究”,《中国语文》第1期
    袁毓林,2002,“方位介词‘着’及相关的语法现象”,《中国语文研究》第2期
    【清】张金吾《爱日精庐藏书志》,《续修四库全书》据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藏清光绪十三年吴县灵芬阁集字版校印本影印
    张美兰,2003,《<祖堂集>语法研究》,商务印书馆
    张世昌,2008,《<华阳国志>研究》,收入《古典文献研究辑刊·六编》台北花木兰文化出版社
    张树年、张人凤编,1997,《张元济书札》,商务印书馆
    张舜徽,2004,《中国古代史籍举要》,收入《张舜徽集·中国古代史籍举要中 国古代史籍校读法》,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张显成,1994,“从简帛文献看使成式的形成”,《古汉语研究》第1期
    张涌泉傅杰,2007,《校勘学概论》,江苏教育出版社
    张元济,2003,《重印<四部丛刊>刊成记》,《张元济古籍书目序跋汇编(下册)》,商务印书馆
    [清]章学诚,2009,《校雠通义通解》,王重民通解,上海古籍出版社
    赵长才,2004,“‘打头破’类隔开式动补结构的产生与发展”,《汉语史学报》第四辑,上海教育出版社
    赵静,2008,“《华阳国志》中的巴人语词”,《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第204期2009,“《华阳国志》中的蜀语词考释”,《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1期
    赵俊芳,1998,“《华阳国志》汉魏丛书本述略”,《古籍整理研究学刊》第6期
    赵幼文,2001,《三国志校笺》,赵振铎等整理,巴蜀书社
    郑振铎,1998,“中国版画史序”,收入《西谛书话》,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日】志村良治,1984,《中国中世语法史研究》,江蓝生、白维国译,中华书局
    周迟明,1957,“汉语的使动性复式动词”,《山东大学学报》第1期
    朱士嘉,1932,《中国地方志统计表》,《史学年报》,一卷四期,燕京大学历史学会编1934,“《华阳国志》版本考略”,《燕京大学图书馆报》第70、71期
    祝敏彻,1958,“先秦两汉时期的动词补语”,《语言学论丛》第二辑,新知识出版社1963,“使成式的起源和发展”,《兰州大学学报》第2期
    《春秋左传注》,1990,中华书局
    《史记》,1982,中华书局
    《汉书》,1962,中华书局
    《后汉书》,1965,中华书局
    《三国志》1959,中华书局
    《晋书》,1974,中华书局
    《宋书》,1974,中华书局
    《南齐书》,1974,中华书局
    《南史》,1975,中华书局
    《旧唐书》,1975,中华书局
    《十六国春秋辑补》,1958,齐鲁书社
    《战国策》,2008,上海古籍出版社
    《蜀鉴》,1984,巴蜀书社
    《通典》,2008,上海人民出版社
    《元和郡县志》,1983,中华书局
    《水经注校证》,2007,中华书局
    《文心雕龙译注》,1981,齐鲁书社
    《文集释》,2002,人民文学出版社
    《文选》,1977,中华书局
    《尚书正义》1999,北京大学出版社
    《礼记正义》,1999,北京大学出版社
    《荀子新注》,1979,中华书局
    《佛国记》,1991,中华书局
    《世说新语校笺》,1984,中华书局
    《博物志》,1999,台北金枫出版社
    《论语译注》,1980,中华书局
    《孟子译注》,1960,中华书局
    《诗经译注》,2002,中华书局
    《韩非子校疏》,2010,上海古籍出版社
    《世本八种》,2008,中华书局
    《说文解字注》,1988,上海古籍出版社
    《经义考》,1998,中华书局
    《玉篇校释》,1989,上海古籍出版社
    《正字通》,1996,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龙龛手鉴》,1991,中华书局、
    《盐铁论校注》,1992,中华书局
    《孙子兵法新注》,1977,中华书局
    《玉台新咏》,2007,上海古籍出版社
    佛经资料来源于电子文本“CBETA电子佛典集成”,中华电子佛典协会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