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北地区西南部旧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人地关系发展阶段的量化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 英文题名:Quantizing Research on the Stage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Man in the Southwest Part of Northeast China from the Paleolithic Period to Bronze Age
  • 作者:汤卓炜
  • 论文级别:博士
  • 学科专业名称:水文与水环境
  • 学位年度:2004
  • 导师:林年丰
  • 学科代码:081501
  •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 论文提交日期:2004-06-01
摘要
本文以环境考古的视角,通过大量古环境、考古学研究资料的环境考古信息提取,经过系统归纳总结、对比分析,以定量、半定量的创新性量化研究方法开展了有重要考古学研究价值的中国东北地区西南部旧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人地关系发展阶段的环境考古研究,并获得以下几方面的认识。
    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大趋势推动下,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在考古学领域的密切结合产生了充满活力的环境考古学,它在解决现代考古学有关古代人地关系等方面的重要考古学问题中起着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环境考古研究广泛深入的开展,既有利于考古学的健康发展,也将为现代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人地关系哲学反思的启示。
    人地关系发展阶段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以气候条件为主的环境较明显变化,人类自然属性的降低与社会属性的提高主要以技术进步为前提,以资源环境作保障。人类所处生存环境的低压态势是诱发人类通过文化适应获得进步的动因。
    人地关系发展阶段量化研究有力地推动环境考古学的进步。古环境评价具有考古学意义和实际研究工作的可操作性。可视化研究成果的展示将有利于揭示更多环境考古现象和规律。建立在人地关系量化研究、古环境质量评价和可视化研究方法基础上的遗址预测更具有科学性,将很好地服务于区域考古调查与研究。
    考古学文化及其地方类型的空间分布与自然资源环境背景条件有很强的相关性,重要矿冶遗址的分布往往与该类型矿产的空间分布向一致。石器原料的选择性和利用能力影响到石质工具的功效,进而影响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人类对环境恶化带来的不利因素的文化适应能力。
    除了对辽西地区的环境考古研究的系统总结和较详尽的细化研究之外,还对以往环境考古研究的空白区下辽河区及辽东区进行了初步的人地关系研究。研究发现经济形态的确立,生业模式的选择与当时、当地所处气候为主的环境条件和资源空间配置有密切关系。
    在论文研究的过程中,通过围绕东北地区环境考古工作成果的综述性研究,发现今后开展工作的新生长点,使东北地区未来环境考古工作的发展方向更明确。
From the viewpoint of environmental archaeology, the cultures of man from the Paleolithic Period to the Bronze Age we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changes of climate and geological background. The conclusion is as follows:
    As one of the important regions of agricultural origin and propagation in China, the southwest part of northeast China should be deeply studied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vironment and man from the Paleolithic Period and the Bronze Age.
    The quantizing research on the stages of the relationship and the evaluation of ancient environment are successfully done.
    The stage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vironment and man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obviously changes of climate.
    The distribution of archeological cultures and their subtypes is related to the geological and geographical backgrounds, especially the climate condition.
    The economic formations and the models of living are closely connected with the climate condition and types and distributions of soil resources.
    The lower ecologic pressure stimulates the greater progress of man through the cultural adaptation.
    The rational selection of rocks and minerals for making tools has directly influence on the efficiency of the tools, and further on the man’s adaptability to the worsened environment.
    According to the calculation, Paleolithic sites could be found in southern part of Jilin province.
引文
[1]周昆叔,2000. 《中国环境考古的回顾与展望》,《环境考古研究》(第二辑),北京:科学出版社,6~12页
    [2]荆志淳,1991. 《西方环境考古学简介》,《环境考古研究》第一辑,北京:科学出版社,35~40页
    [3]汤卓炜,2004. 《环境考古学》,绪论,北京:科学出版社,6页
    [4]刘东生,1985. 《黄土与环境》,北京:科学出版社
    [5]高立兵,1997.时空解释新手段——欧美考古GIS研究的历史、现状和未来,考古,1997年第7期,89页
    [6]杨志荣、索秀芬,2000. 《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东南部环境考古研究》,《环境考古研究》(第二辑),北京:科学出版社,81~88页
    [7]索秀芬,2003. 《内蒙古农牧交错带考古学文化经济形态转变及其原因》,《内蒙古文物考古》,2003年第1期,62~68页
    [8]孔昭宸等,1991,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距今8 000—2 400年间环境考古学的初步研究,《环境考古研究》(第一辑),科学出版社, 112~115页
    [9]许清海等,2002. 《赤峰地区孢粉分析预先民生活环境初探》,《地理科学》,第22卷第4期,453~457页
    [10]王惠德,1998. 《西辽河流域上古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0卷第5期,12~16页
    [11]胡金明、崔海亭、李宜垠,2002. 《西辽河流域全新世以来人地系统演变历史的重建》,《地理科学》,第22卷第5期,535~542页
    [12]邓辉,1997. 《全新世大暖期燕北地区人地关系的演变》,《地理学报》,第52卷第1期,63~71页
    [13]李志超、葛肖虹,1979.《区域构造学》,北京:地质出版社,149~153页
    [14]孙叶等,1999.《中国挽近地表活动及活动构造体系》,中国地质学,地质出版社, 468~472,477页
    [15]赵济,2001.《第四纪的环境演变》,中国自然地理,高等教育出版社,112~113页
    [16]杨怀仁,1987.《中国新构造运动的基本特征》,第四纪地质,高等教育出版社, 46~47页
    [17]赵济,2000.《中国地理》,高等教育出版社, 396~398页
    [18]周延儒,1984.《中国自然地理》古地理上册,科学出版社,157页
    
    [19]杨秉赓、孙肇春、吕金福,1983.《松辽水系的变迁》,地理研究,第2卷第1期,48~56页
    [20]张文芬,1993.《大兴安岭》,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地理,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74页。
    [21]王兆明,1993.《长白山脉》,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地理,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42页
    [22]郭鸿俊、谢宇平,1958. 《关于东北的地貌分区》,《中国第四纪研究》,第一卷第二期,北京:科学出版社,100~106页
    [23]孙广友,1990.《松辽平原中部第四纪地壳运动与平原发育-兼论松辽分水岭的形成》,中国东北平原自然环境形成与演化,哈尔滨地图出版社, 44~50页
    [24]裘善文、孙广友、李卫东、袁长有,1979.《三江平原松花江古水文网遗迹的发现》,地理学报,第34卷第3期, 265~273页
    [25]浦庆余,1985.《晚更新世我国多年冻土的界限在何处》,中国第四纪冰川冰缘学术讨论会文章,科学出版社, 216~217页
    [26]何岩,1990.《长春地区黄土状土沉积环境的初步研究》,中国东北平原第四纪自然环境形成与演化,哈尔滨地图出版社, 68~78页
    [27]张庆云、解磊,1990.《长春黄土成因的探讨》,中国东北平原第四纪自然环境形成与演化,哈尔滨地图出版社, 109~116页
    [28]郑洪汉,1985. 《黄土的分布》,《黄土与环境》,北京:科学出版社,14~28页
    [29]裘善文,1990.《科尔沁沙地形成与演化的研究》,《中国东北平原第四纪自然环境形成与演化》,哈尔滨:哈尔滨地图出版社,185~201页
    [30]林年丰、汤洁、卞建民、杨建强,1999.《东北平原第四纪环境演化与荒漠化问题》,《第四纪研究》1999年第5期,448~455页
    [31]杨文才,1990.《下辽河平原周边冲积扇沉积模式与环境的研究》,《中国东北平原第四纪自然环境形成与演化》,哈尔滨地图出版社,34~43页
    [32]夏玉梅、汪佩芳,1990.《松嫩平原晚第三纪-更新世孢粉组合及古植被与古气候研究》,中国东北平原第四纪自然环境形成与演化,哈尔滨地图出版社, 12~23页
    [33]严富华、叶永英、麦学舜,1982.《吉林榆树周家油坊晚更新世孢粉组合及其意义》,地震地质,第4卷,第2期, 71~76页
    [34]汪佩芳,1990.《内蒙伦旗库伦沟黄土地层的孢粉分析及其古环境意义》,中国东北平原第四纪自然环境形成与演化,哈尔滨地图出版社, 122~125页
    [35]裘善文、夏玉梅、汪佩芳,1990. 《松辽平原晚更新世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中国东北平原第四纪自然环境形成与演化》,哈尔滨:哈尔滨地图出版社,79~90页
    [36]林泽蓉、张庆云,1983.《吉林省大布苏至扶余一带更新世孢粉组合及其古地理环境的初步探讨》,地理科学,第3卷,第3期。
    [37]孔昭寰、杜乃秋,1984.《三江平原末次冰期的植物化石和孢粉组合》,地理科学,第4卷,第1期, 76~80页
    [38]叶永英、严富华、麦学舜,1983.《东北三江平原几个钻孔剖面的孢粉组合分析及其意义》,地
    
    
    质科学,第3期, 259~266页
    [39]周本雄,1978.《披毛犀和猛犸象的地理分布、古生态与有关的古气候问题》,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第16卷,第1期, 47~59页
    [40]金昌柱、徐钦琦、郑家坚,1998.《中国晚更新世猛犸象(Mammuthus)扩散事件的探讨》,古脊椎动物学报,第36卷,第1期, 47~53页
    [41]董为、徐钦琦、金昌柱,1996. 《东北地区第四纪大型食草类动物群演替及其与古气候的关系》,《古脊椎动物学报》,第34卷第1期,58~70页
    [42]姜鹏,1990.《松嫩平原更新世猛犸象、披毛犀动物群与环境的研究》,《中国东北平原第四纪自然环境形成与演化》,哈尔滨地图出版社, 24~29页
    [43]姜鹏,1982. 《东北猛犸象披毛犀动物群初探》,《东北师范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82年第1期,105~115页
    [44]傅仁义,2001. 《东北地区第四纪哺乳动物群的时代及其特征》,《第八届中国古脊椎动物学学术年会论文集》,海洋出版社,167~176页
    [45]魏海波,1986.《辽宁第四纪哺乳动物群与古气候的演变》,辽宁地质,第1期, 69~76页
    [46]汤卓炜等,2003. 《吉林乾安大布苏晚更新世动物群》,《古脊椎动物学报》,第41卷第2期,137~146页
    [47]张之恒,2003. 《中国东北地区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南京大学出版社,219~224页
    [48]张森水,1989. 《中国北方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中国远古人类》,科学出版社,97~158页
    [49]陈全家,1998. 《旧石器时代考古》,《东北古代民族考古与疆域》,吉林大学出版社,171~200页
    [50]吕遵谔,1985. 《金牛山猿人的发现和意义》,《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2期
    [51]吴汝康,1988. 《辽宁营口金牛山人化石头骨的复原及其主要形状》,《人类学学报》第7卷(1988)第2期
    [52]黄慰文、傅仁义、陈德辉,1986. 《旧石器文化》,《庙后山——辽宁省本溪市旧石器文化遗址》,文物出版社,21~34页
    [53]周昆叔、刘瑞玲,1986. 《孢粉分析》,《庙后山——辽宁省本溪市旧石器文化遗址》,文物出版社,67~66页
    [54]张镇洪等,1986. 《动物化石》,《庙后山——辽宁省本溪市旧石器文化遗址》,文物出版社,35~66页
    [55]张森水,1987. 《中国旧石器文化》,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56]张之恒,2003. 《东北地区鸽子洞文化》,《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南京大学出版社,271~274页
    [57]姜鹏,1990. 《东北更新世动物群与生态环境的探讨》,《中国东北平原第四纪自然环境形成与演化》,哈尔滨地图出版社,99~108页
    
    [58]周信学等,1990. 《大连古龙山遗址研究》,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59]张镇洪等,1985. 《辽宁海城小孤山遗址发掘简报》,《人类学学报》,第4卷第1期,70~79页
    [60]傅仁义、顾玉才,1988. 《金牛山遗址考古新收获及其研究进展》,《辽海文物学刊》,1988年第一期——1989年第三期,62~67页
    [61]邵时雄、刘海坤,1999. 《中国晚更新世晚期以来古生态地质环境分区特征》,《中国北方晚更新世以来地质环境演化与未来生存环境变化趋势预测》,北京:地质出版社,153~158页
    [62]万国江,1998. 《环境质量》,《中国大百科全书》环境科学卷,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22~223页
    [63]王辉、金昌柱,1992. 《小哺乳动物化石研究》,《大连海茂动物群》,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8~75页
    [64]王志彦、徐钦琦,1992. 《大连地区第四纪环境变迁研究》,《大连海茂动物群》,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121~124页
    [65]夏正楷,2000. 《第四纪的时间标尺》《第四纪环境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5~11页
    [66]王辉、叶启晓,2000. 《黑龙江考古文物图鉴》,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7~18页
    [67]施雅风等,1992. 《中国全新世大暖期气候与环境的基本特征》,《中国全新世大暖期气候与环境》,海洋出版社, 1~18页
    [68]祁承留、孙文昌、张力果,1998. 《中国自然地理图集》(东北地区图组),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13~114页
    [69]夏正楷、邓辉、武弘麟,2000.《内蒙古西拉沐沦河流域考古文化演变的地貌背景分析》,《地理学报》第55卷第3期,329~336页,2000年5月
    [70]汤卓炜,2002. 半支箭河中游先秦时期遗址石器标本的质地类别鉴定,《半支箭河中游先秦时期遗址》,国家文物局合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赤峰考古队编著,北京:科学出版社。
    [71]李延祥、韩汝玢,2002. 《林西大井铜矿遗址冶炼技术及产品特征初探》,《边疆考古研究》第1辑,北京:科学出版社,204~213页
    [72]朱永刚,1998.《夏家店上层文化》,《东北古代民族考古与疆域》,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47~250页
    [73]张俊民、蔡凤岐、何同康,1996. 《中国的土壤》,北京:商务出版社,133~134页
    [74]裘善文、李取生、夏玉梅、王璟璐,1992. 《东北西部沙地古土壤与全新世环境》,《中国全新世大暖期气候与环境》,北京:海洋出版社,153~160页
    [75]武吉华、郑新生,1992. 《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赤峰沙区)8 000年来土壤和植被演变初探》,《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全新世环境演变与预测》,北京:地质出版社,55~70页
    
    [76]孙继敏、刘东生,2001. 《中国东北黑土地的荒漠化危机》,《第四纪研究》,第21卷第1期,72~78页
    [77]任红玲等,2002. 《中国东北西部地区荒漠化发展前沿区域的遥感研究》,《第四纪研究》,第22卷第2期,136~140页
    [78]降廷梅,1992. 《内蒙古农牧交错带全新世孢粉组合及植被探讨》,《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全新世环境演变与预测》,北京:地质出版社,71~86页
    [79]宋豫秦,2002. 《西辽河流域全新世环境变迁》,《中国文明起源的人地关系简论》,北京:科学出版社,31~54页
    [80]朱永刚,2004. 《夏家店上层文化向南的分布态势与地域文化变迁》待刊稿。
    [81]塔拉、王立新、汤卓炜,2004. 《井沟子墓葬所反映的经济形态与环境背景》待刊稿。
    [82]汤卓炜,2004. 《白音长汗遗址动物考古学研究》,《白音长汗——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发掘报告》,北京:科学出版社,附录
    [83]黄蕴平,1997. 《动物骨骸概述》,《敖汉赵宝沟——新石器时代聚落》,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80~201页
    [84]汤卓炜、盛之翰、赵明星、张海英,2004. 《内蒙古喀拉沁旗大山前遗址动物考古研究》,《大山前——青铜至战国时代聚落遗址发掘研究报告》(待刊)
    [85]朱延平,1991. 《辽西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纵横》,《内蒙古东部区考古学文化研究文集》,北京:海洋出版社,9~11页
    [86]滕铭予等,2003. 《赤峰地区聚落分布的演变》,《内蒙古东部(赤峰)区域考古调查阶段性报告》,北京:科学出版社,26~38页
    [87]安金槐主编,1997,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中国考古》上海古籍出版社,161~162页
    [88]袁靖,2001. 《论中国古代家猪的饲养》,《中国文物报》,2001年3月7日第7版
    [89]李水城,2002. 《西拉木伦河流域古文化变迁及人地关系》,《边疆考古研究》(第1辑),北京:科学出版社,269~288页
    [90]郭治中、包青川、索秀芬,1991. 《林西县白音长含遗址发掘述要》,《内蒙古东部区考古学文化研究文集》,北京:海洋出版社,15~23页
    [91]周南等,2003. 《区域性人口规模重建之尝试》,《内蒙古东部(赤峰)区域考古调查阶段性报告》,北京:科学出版社,62~72页
    [92]索秀芬,2004. 《西辽河流域全新世人地关系》,《边疆考古研究》第2辑,北京:科学出版社
    [93]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工作队,1964. 《内蒙古巴林左旗富河沟门遗址发掘简报》,《考古》,64年1期,1~5页
    [94]张之恒,1999. 《中国东北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中国考古学通论》,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74~175页
    
    [95]吕军、栾兆鹏,2000. 《红山文化玉器研究综述》,《北方文物》,2000年第3期(总第63期),6~11页
    [96]朱永刚,2004. 《东北考古》(讲义)
    [97]周昆叔等,1984. 《中国北方全新统花粉分析与古环境》,《第四纪孢粉分析与古环境》,北京:科学出版社,25~53页
    [98]林沄,2002. 《夏至战国中国北方长城地带游牧文化带的形成过程》,纪念张光直先生学术研讨会稿件
    [99]莫多闻等,2002. 《红山文化牛河梁遗址形成的环境背景与人地关系》,《第四纪研究》,第22卷第2期,174~181页
    [100]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工作队刘晋祥、杨国忠,1982. 《赤峰西水泉红山文化遗址》,《考古学报》,1982年第2期,183~198页
    [101]中国地质科学研究院,1974. 《辽宁省地质图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图集》,北京,中国地质科学研究院主编,35~37页
    [102]杨文才,1990.《下辽河平原第四纪海、陆变迁》,《中国东北平原第四纪自然环境形成与演化》,哈尔滨地图出版社,pp.169~170
    [103]黄锡荃、苏法崇、梅安新,1995. 《中国的沿海河流》,《中国的河流》,北京:商务印书馆,165~167页
    [104]方如康,1996. 《中国的主要平原》,《中国的地形》,北京:商务印书馆,60~63页
    [105]高以信等,1998. 《中国土壤资源利用改良区划》,《中国土壤图于中国土壤资源利用改良区划》,北京:科学出版社,31~146页
    [106]陈国庆,1998. 《新石器时代考古》,《东北古代民族考古与疆域》,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17~223页
    [107]周昆叔,2002,《中国北方全新统花粉分析与古环境》,《孢粉分析与环境考古》,学苑出版社, 77~105页
    [108]刘观民、徐光翼,1981. 《内蒙古东部地区青铜时代两种文化》,《内蒙古文物考古》创刊号,1981年
    [109]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研究中心、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2003. 《克什克腾旗关东车遗址考古调查与试掘》,《边疆考古研究》第2辑,科学出版社。
    [110]王立新、齐晓光,2002. 《龙头山遗址的几个问题》,《北方文物》,2002年第1期(总第69期),15~23页。
    [111]索秀芬,2003. 《西辽河流域全新世人地关系》,居延考古学术研讨会稿件(待刊)
    [112]许清海等,《孢粉分析定量重建燕山地区5000年以来的气候变化》待刊稿。
    
    [113]刘金陵,1992. 《我国长白山西部全新世高温期》,《中国全新世大暖期气候与环境》,北京:海洋出版社,25~32页
    [114]夏玉梅,1988. 《三江平原12000年以来植物群发展和气候变化》,《地理学报》,第8卷,第3期,240~248页
    [115]顾玉才,1999. 《辽宁省考古工作五十年》,《新中国考古五十年》,北京:文物出版社,98~107页
    [116]严文明,2000. 《东北亚农业的发生与传播》,《农业发生与文明起源》,北京:科学出版社,35~43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