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与百年中国:1900-2010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1900年至1923年,欧洲历史学家先后在西欧主要国家的首都组织了5次规模较大(每次千人左右)的“国际历史科学大会”(The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Historical Sciences),分别为巴黎(1900年)、罗马(1903年)、柏林(1908年)、伦敦(1913年)、布鲁塞尔(1923年)。就是在布鲁塞尔举行的第5届大会上,议决设立从属于“国联”(国际联盟,联合国的前身)的常规机构——国际历史科学委员会(The 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f Historical Sciences),简称“国际史学会”,组织每五年一届的大会,并处理其他日常工作。
     国际历史科学委员会成立后,连续组织了第6届(奥斯陆,1928年)、第7届(华沙,1933年)、第8届(苏黎世,1938年)大会。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大会没能正常举行。战后,国际史学会于1950年在巴黎召开了第9届大会,并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下属成员(总部设在洛桑,秘书处设在巴黎)。此后,大会每5年一届如期举办,每届参会的历史学家都在2000人左右。其中以第13届大会(莫斯科,1970年)规模最大(3305人参会)。前苏联齐赫文斯基院士曾参加过第11届至16届大会,他说:“历届历史科学大会都对世界政治形势极为敏感。举办大会的东道国也会对大会发生影响。例如1970年在莫斯科的第13届大会是以纪念列宁诞辰一百周年为标志的;而1975年在旧金山举行的第14届大会则突出美国建国200周年和美国经验。……第16届大会(1985年),联邦德国总统魏茨泽克在致辞时,突出的是‘德国统一’和‘全德意志精神’。”由此也可以看出大会的多元与包容。就大会主体而言,它在促进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意识形态的“相互理解”方面进行了人所周知的努力,并取得了及其显著的效果,它也因此而享有“史学奥林匹克”的盛誉。
     二
     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与中国关系演变的历史是中国现代学术史上内容丰富而过程曲折的一幕内容。
     晚清学人对肇始于1900年的“万国史学大会”即有关注;民国年间,先是陈训慈、向达等青年学子,后是朱希祖、傅斯年、顾颉刚、袁同礼、姚从吾、刘崇鋐、蒋廷黻、胡适等史学中坚,以及蔡元培、罗家伦、梅贻琦、何炳松、王世杰等学、政两界的领袖,均以“主动的姿态”致力于中国史学组织的建设,以接轨国际;又均以“积极的姿态”致力于中国与国际历史学会,以及中国与“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互通;1938年抗战爆发的危难之际,中国政府排除诸难,在傅斯年、顾颉刚、蒋廷黻和胡适之间几经斟酌,指派胡适代表中国参会,并完成了中国加入国际历史学会的工作。1940年代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因“二战”而中断,但中国国内史学界仍关注并讨论以往历届“大会的主旨”和国际史学的趋势;1950至1970年代,中国与国际史学大会的官方联系虽然中断,但在中苏友好、中苏对立,以及东西方“冷战”的大格局下,中国史学界却并未中断对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尤其是苏联参会的关注;“文革”结束和1978年底中国改革开放格局的形成,以及胡乔木、刘大年、季羡林、戴逸、张椿年、张海鹏等一批学界领袖的扎实推动,最终完成了中国史学融入国际的进程:自1980年以来,中国史学会代表团参加了第15届,以及此后的历届大会,直至2010年,在阿姆斯特丹的第21届大会上,通过了第22届大会2015年在中国山东大学举办的议案。
     与其他国际组织不同,100多年来,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始终对中国、对中国史学界、对中国历史文化怀有真诚的敬重和热情的期待。1937年国际历史学会会长、剑桥大学教授田波烈访华期间,曾以“一生最伟大的时刻”期待中国加入国际历史学会;国际历史学会主席埃德曼、柯卡,秘书长阿维勒夫人等享誉国际的史学家都是中国融入大会的真诚推动者。
     中国与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历史,就是中国与世界、中国史学与国际史学相互交融的历史,更是一部极具讨论价值的当代学术史。本文梳理了近百年来中国与大会相互交融的基本线索,讨论了其中的每一个重要节点,以及每一个节点上的重要人物和事件,以图“回溯”或“复现”一段完备的历史。
     二
     本文在系统梳理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发展史实和中国与大会关系演变状况的基础之上,主要讨论了四方面的问题。
     第一,探讨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形成机制,研究其组织结构和学术范式的演变。国际学术组织是国际共同体,国际历史科学大会是历史学家自己的国际组织,是全球史学家的学术共同体,享有“史学奥林匹克”的盛誉。第14届国际历史科学委员会主席埃德曼说:“今天,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已成为历史学科不可或缺的成分。”
     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折射了19世纪末以来世界历史的变迁和全球人文社会科学在认识论和方法论方面的嬗变。大会从一个纯粹西欧和美国学者参与的组织发展为一个全球性的组织,大会的范式也经历了新旧更替的巨变。在大会成立之初,支配史学家头脑的是历史主义思想,研究对象主要是民族国家的政治史,写作方法是叙事。今天参加大会的史学家讨论全球史,历史学日益社会科学化,历史分析成为主流的表达方式。
     第二,从国际学术界层面,研究作为学术共同体的中国史学组织的的演进情况。中国近代学术共同体制度是西方的舶来品。1905年,中国学人对“柏林史学大会”的宗旨及其组织就予以关注。1920年,“南高学派”的青年学生成立史地研究会,其首要的努力目标,就是推动组建中国史学会,以利于中国参与国际学术交流。1923年,青年学子向达译自《美国历史评论》长文《不鲁舍拉第五次万国史学大会》及“译者附志”,是由本文首次使用的一篇重要文献,在近代学术交流史和史学组织发展史中有重要地位。1929年,中国史学会筹建的动机同样缘于1928年在挪威首都奥斯陆召开的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具体刺激”。1980年,中国史学会恢复工作当年,就以观察员身份参加了第15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1982年正式成为会员。此后,1995年和2010年两次提出申办大会。
     考察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与中国关系的演变,有助于我们从中国历史学界参与国际交流层面上认知中国史学组织的自身演变过程和特点。
     第三,以国际历史科学大会观照中国史学理论与方法的流变。晚清以降,中国遭遇“千年未有之变局”。西学东渐,中国本土的传统学问受到了最明显的冲击。相较于自然科学领域,历史学是中国传统固有之学问,中国发达的史学自有一套成熟的处理资料的方法和表达的形式,因此,史学方法的自我变革在时间上迟了一波。自民初至今,中国学人一直都密切关注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在选题和方法论方面的变化,自觉从国外的新方法中汲取灵感和启发,“以预世界之流”。
     20世纪20年代以后,中国各大学创办的《史地学报》、《历史教育》、《史学消息》和《现代史学》等杂志,都积极报道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活动、相关的史学选题和学术方法等,自觉寻求方法论上的启示。
     新中国成立至1978年,中国史学虽然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下进行研究,但对苏联史学家历届参会的关注,也促进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方法的思考;而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史学家走出国门,眼界大开,治史理念和方法得以丰富。外国史学流派和方法通过各种途径输入中国并产生日益重要的影响力,其中最集中的途径还是史学大会。参加历次大会的中国学者中都有人记录和分析了史学大会的情况,其中最集中的则又是对国际史学理论和方法进展的报道。
     第四,中国与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关系史是在微观层面上研究全球化历程的极佳个案。从起源上说,国际史学大会本身就是全球化进程在历史学的学术研究和学术组织层面的反映。就演进来看,大会起初是一个欧美性质的组织,其成分和议题不断扩张,中国加入和申办的经历本身就是全球化进程的一个个案情况,值得从全球史入手解读。
     中国对大会的期待和参与当然有着自己的民族诉求。作为历史大国,中国学者们除学习国外同行之外,更要展示自身的追求和取得的成绩,以期在世界讲坛上获得应有的话语表达。而史学又总是以这样那样的方式昭示着国家的兴衰,因而中国与史学大会的关联,又成为近百年来几代学人念兹在兹的“邦国大计”。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中国成为战胜国,首次跻身近代大国之列,这也成为中国以大国身份加入国际史学大会的直接动机;1938年,傅斯年在阐释中国参加大会的动因时,更是明言:“此会系‘国联’所主持,是一郑重国际学术会议,未可轻视。且其中包括近代外交史、远东史,此皆日本人指鹿为马,混淆视听之处,吾国不可略也。”这也说明,只有融入国际,才可以真正捍卫中国的权益。
     1980年之后,中国再度以“和平大国崛起”的姿态成为国际历史学会会员国,及至2010年在阿姆斯特丹大会上成功申办了2015年大会,成为100多年来,大会第一次在亚洲国家举行的东道主,中国与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关系掀开了新的一页。这是继中国成功主办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之后,将在中国举办的又一次国际盛会。主办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对中国文化发展具有世界性的战略意义,是中国全球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文化节点。
I
     From1900to1923, the European historians held five large International Congresses of Historical Sciences at the main countries'capitals,1900Paris Congress,1903Rome Congress,1908Berlin Congress,1913London Congress and1923Brussels Congress. There were approximate1000participants for each congress. It was at Brussels Congress, the attendees decided to found a permanent institution, the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Historical Sciences (ICHS), who is responsible for organizing the quinquennial congresses and dealing with the daily works. Then ICHS organized19286th Oslo Congress,19337th Warsaw Congress and19338th Zurich Congress.
     The Second World War interrupted the Congress process. After the war, the9th Congress was held at Paris in1950, and became a member of International Council for Philosophical and Humanistic Studies (ICPHS) under the UNESCO. The quinquennial congress continues regularly.
     After WWII, the numbers of the participants are around2000. The largest number is3305, which appeared at197013th Moscow Congress. Tikhvinsky, the late member of Soviet Academy attended the Congresses from the11th to the16th one. He said,"The past Congresses were all very sensitive to the world political situations. The host countries influenced the congresses too. For example, the mark of the197013th Moscow Congress was to commemorate the100th anniversary of the birth of Lenin, while at the197614th San Francisco Congress, the200th anniversary of the founding of USA and the American experience were underlined. At198516th Congress, the Federal Germany President Weizsacker layed stress in his speech on the Unity of Germany and Germanism." Therefore, the Congress is abundant in its tolerance and pluralism.The Congress has devoted itself to the mutual understanding among the people from different ethnic groups, nations and ideologies and performed very well. As a result, it has a reputation of "Historians'Olympics"
     II
     The evolu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Historical Sciences and China is an important issue in modern Chinese academic history.
     Dating back to late Qing Dynasty, the Congress had caught the attention of Chinese scholars. In the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much efforts had been made by persons from three groups to found the associations of Chinese historians to meet the need from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The first group consisted of the young students such as Chen Xunci and Xiang Da. And the second one consisted of the well known historians, such as Zhu Xizu, Fu Sinian, Gu Jiegang, Yuan Tongli, Yao Congwu, Liu Chongxuan, Jiang Tingfu and Hu Shi, who were the backbone of the Chinese historians at that time. The second group was followed by the next one, the leaders in academia and government. Cai Yuanpei, Luo Jialun, Mei Yiqi, He Bingsong and Wang Shijie were the prominent ones among them. All these persons held an active attitude toward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s.
     In1938, the hard time in Anti-Japanese War, despite of the difficulties, the Chinese government sent Hu Shi as the representative to attend the Zurich Congress, meanwhile, China became a member of ICHS. During the negotiation process, Fu Sinian, Gu Jiegang, Jiang Tingfu and Hu Shi had made much contributions to achieve the target. In1940s, the Congress was interrupted by WWII, but the Chinese historians kept on examining the Congress themes and mainstream of the international historiography. From1950s to1970s, China's official relation with the Congress was broken off. In the varied circumstances of Cold War, Sino-Soviet friendship and Sino-Soviet conflict, the historian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had not quited watching the Congress issues, esp. the Soviet historians'presence at the Congress. Since the end of Cultural Revolution, thanks to the China's reform and openirg up policy and the efforts from Hu Qiaomu, Liu Danian, Ji Xianlin, Dai Yi, Zhang Chunnian, Zhang Haipeng and other leaders of Chinese historians, the Chinese history research integrated into the international academia. Since1980, the delegations of Chinese historians attended all of the Congresses. At2010Amsterdam21st Congress, the China's invitation to the22nd Congress was approved. The next Congress will be held at Shandong University in2015.
     Compared with other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the Congress have always cherished China, Chinese history academia and Chinese culture. It always has confidant expectation from China. In1937, the ICHS president, Cambridge professor Harold Temperley visited China to push China to join ICHS. He expressed his sincere hope in this way,"If China joined ICHS, it would be the greatest moment in my whole life." As internationally well-known historians, the presidents of ICHS, Erdmann, Cocka and the general secretary, Mrs Ahrweiler were ardent promoters who pushed China integrated into the international academia.
     The evolu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Historical Sciences and China is a history of China and the world interrelated, a history of Chinese history research and the international history research interrelated. It is also a valuable history of scholarship.The dissertation examines the key issues in the mainstream of the relationship history between China and the Congress in the past hundred years. On the basis od discussing the important events and figures, it aims to portray the particular academic history.
     Ⅲ
     On the basis of figuring out the historical fact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gres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a and Congress, the dissertation studies four major questions.
     Firstly, the dissertation studies the evolvement of the Congress system, especially evolution of its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and its paradigm. The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Historical Sciences is a global community of the historians and enjoys a reputation of "Historians Olympics". Erdmann, the former president of the Congress says,"Today, the Congress is an inescapable element of a living science."
     To a large extent, the evolution of the Congress has reflected the changes both in world history and epistemology and methodology of the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since the end of19th century. At the very beginning, all the participants were from Europe and America. Now it is a global organization. The historicism, which narrated the political history of nation states, has given its way to the scientific method, which analyzing the global history.
     Secondly, the evolution of the Chinese academic communities, the associations of Chinese historians, have been examined from the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The academic institution was a wholely new phenomenon in early modern China. In1920, the students of Nanking Higher Normal School organized a society in history and geography, aiming to set up the Association of Chinese Historians to attend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In January1929, as a result of the stimulation from1928Oslo Congress, two different Associations of Chinese Historians were set up in Nanjing and Beijing separately. After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the Chinese Historians Association restored in1980. In the same year, it attended the15th Congress as a observer. It became a member of ICSH in1982. In1995and2010, the Chinese National Association sent the invitation to held the Congress twice and got a success in2010.
     Mr. Zhang Haipeng, the president of Chinese Association of Historians thought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achievements of his association is having attended and invited the Congresses.
     Thirdly, the evolvement of the theory and methodology in China has been examined from the Congresses'perspective. From the late Qing Dynasty on, China has undergone a fundamental changes. The modern western knowledge has swept all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knowledge in many disciplines. Compared with the natural sciences, history was late to change its methodology. As a indigenous discipline, the history had developed into a mature stage. So it was hard to innovate in history field.
     But from the beginning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the Chinese history scholars have followed the interests of the Historical Congresses and sought the inspiration from the Congresses. In1920s and1930s, they reported many news from the Congresses in the indigenous journals.
     From1949to1978, the Chinese historians did their research in a closed environment, but they still kept half an eye on the Congress. After1978, more and more Chinese scholars went abroad and have broadened their views. Their theory and methodology have been enriched greatly. The western methodology has been imported into China from many ways. The Congress is the most important one. After attending the Congress, the Chinese historians have written many articles to introduce the history studies progress in western countries, focusing on the methodology.
     Fourthl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a and the Congress is a detailed case in globalization studies. The origin of the Congress is a reflection of globalization progress in history discipline. The Congress developed from a sheer European organization to a global one. During the progress, China's participation and invitation is a detailed case deserving examination. From1990s, the global history came to the stage. The China's attending experience is a part of the global history.
     China is not only satisfied at getting a membership, but has her own pursuit. As an ancient and great country, China should speak at the international arena to show her own performance. For the Chinese historians, they always have been assumed the obligation to win a higher status in the Congress. China was one of the winners of WWI, being absent from the Congress was not matched to her status. So in1920s and1930s, the leading historians, such as Hu Shi, Zhu Xizu, Fu Sinian and Gu Jiegang, were very active in organizing the Chinese National Historian Association to get a membership from ICSH.
     Holding the2015Congress will write a new chapter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a and the Congress.The22nd Congress, after the successfully-held Beijing Olympics, will again be an opportunity to show the long history and deep culture of China and its recent economic and cultural booming to the world. It will be a platform to show the different histories and cultures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For China, holding the22nd Congress has an internationally strategic significance and will be a cultural highlight.
引文
① 向达(1900—1966),中国著名历史学家、敦煌学家和中外交通史专家,1924年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后曾任北京大学教授兼任图书馆馆长、中国科学院历史所第二所副所兼学部委员等职,著有《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史料目录学引论》、《伦敦所藏敦煌卷子经眼目录》、《汉唐问西域及南海诸国古地理书叙录》、《关于三宝太监下西洋的几种资料》等。
    ② [美]利兰著,向达译:《不鲁捨拉万国史学会第五次大会纪事·附志》,《史地学报》1923年第7期。
    ③ 萧远健:《中国史学团体应加入国际历史学会》,《历史教学》1937年第1期,第18-19页。
    ④ 张海鹏,1939年生,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兼历史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中国史学会会长,山东大学特聘一级教授。
    ① 例如,人民网2013年10月23日的报道《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2015年在济南举办》,称:“创办于1900年的国际历史科学大会(CISH/ICHS),每五年举办一届,被誉为史学界的‘奥林匹克’,大会至今已举办21届,却一直未在欧美之外的国家举办过。”(见人民网:http://sd.people.com.cn/n/2013/1023/c166192-19755338.html)这一句话就包含两处错误CISH/ICHS分别是国际历史科学委员会的法文和英文简称,而非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简称;2005年的大会是在欧美之外的澳大利亚举行的。
    ① 国际历史科学委员会英语为The 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f Historical Sciences简称ICHS,法语为le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f Historical Sciences简称CISH,因为国际历史科学大会英文名称The InternationalCongress of Historical Sciences四个单词的首字母也是I、C、H、S,所以在一些主要媒体的相关报道中,都
    出现了把这二者混淆的现象。
    ① 参见国际历史科学委员会官方网页http://www.cish.org/presentation/notices-historiques.htm.
    ① Karl Dietrich Erdmann, Toward a Global Community of Historians:The International Historical Congresses and the 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f Historical Sciences 1898-2000, Edited by Jurgen Kocka and Wolfgang J. Mommsen in collaboration with Agnes Blansdorf, Translated from the German by Alan Nothnagle, New York and Oxford:Berghahn Books,2005.
    ① Waldo G Leland, "The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Historical Sciences, Held at Brussels", 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Vol.28, No.4(Jul.,1923). Waldo G Leland, "The 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f Historical Sciences", 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Vol.31, No.4 (Jul.,1926).Waldo G Leland, "The Congress of Historical Sciences at Zurich", 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Vol.44, No.2(Jan.,1939).Waldo G Leland, "The Anglo-American Conference of Historians, London, July 12-16,1926", 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Vol.32, No.1 (Oct.,1926).
    ② H.Koht, The Origin and Beginn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f Historical Sciences, Personal Remembrances, Lausanne,1962.
    ③ H.N.Gay, "The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Historical Sciences",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8(1903), p.809.
    ④ Adela C. Breton, "The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Historical Studies", American Anthropologist, New Series, Vol.15, No.3 (Jul.-Sep.,1913)
    ⑤ J. F. Jameson, "The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Historical Studies, Held at London", 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Vol.18, No.4 (Jul.,1913). J. F. Jameson, "The International Historical Congress at Oslo", 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Vol.34, No.2 (Jan.,1929).
    ⑥ Fred Morrow Fling, "Seven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Historical Sciences Warsaw, August 21-28,1933", 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Vol.39, No.2 (Jan.,1934).
    ⑦ The Past and Present Society, "The Ten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Historical Sciences, Rome 1955", Past & Present, No.8 (Nov.,1955).
    ⑧ Dietrich Gerhard and Sylvia L. Thrupp, "Comparative Study at Stockholm", Comparative Studies in Society and History, Vol.3, No.4 (Jul.,1961).
    ⑨ Paul Dukes, "History Congress in Moscow", Russian Review, Vol.30, No.3 (Jul..1971).Eugen Weber,
    "Innocents Abroad:The XIII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Historical Sciences",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History, Vol.6, No.2(1971).
    ① T. F. Tout, "Presidential Address: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in Historical Scholarship",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Historical Society, Fourth Series, Vol.10(1927).
    ② Lewis Hanke, "American Historians and the World Today:Responsibilities and Opportunities", 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Vol.80, No.1 (Feb.,1975).
    ① 参见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网站http://cn.ichschina2015.org/cms/dhxw/728.jhtml。
    ① I.伯纳德·科恩:《科学革命史》,杨爱华等译,军事科学出版社,1992年,第82页。
    ② 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9页。
    ③ 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第40页。
    ④ 入江昭著,刘青等译:《全球共同体:国际组织在现代世界形成中的角色》,社科文献出版社,2009年,第1页。
    Karl Dietrich Erdmann, Toward a Global Community of Historians:The International Historical Congresses and the 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f Historical Sciences 1898-2000, New York and Oxford:Berghahn Books, 2005, p.3.
    ① 桑兵:《晚清民国的学人和学术》,中华书局,2008年,第140页。
    ② 桑兵:《晚清民国的学人和学术》,第139、141页。
    ① 陈海燕、张海鹏:《中国史学会的昨天、今天和明天——访中国史学会会长张海鹏》,《团结报》2009年7月23日第7版。
    ① 所谓“四病二蔽三恶果”,具体是四病:一曰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家,二日知有个人而不知有群体,三曰知有陈迹而不知有今务,四曰知有事实而不知有理想;二蔽:其一能铺叙而不能别裁,其二能因袭而不能创作。三恶果:一曰难度,二曰难别择,三曰无感触。梁启超:《新史学》,《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九》,中华书局,1989年,第1-11页。
    ② 朱希祖:《序》,鲁滨逊:《新史学》,何炳松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页。
    ③ 何炳松:《译者导言》,鲁滨逊:《新史学》,第6页。
    ① 戴逸:《世纪之交中国历史学的回顾与展望》,《历史研究》1998年第6期,第13页。
    ① 解玉军:《小药片、大历史:阿司匹林的故事》,《中国历史评论》2014年笫3期。
    ② 参见国际历史科学委员会官方网站http://www.cish.org/EN/index.htm
    ③ 山波烈著、左秀芝译:《国际历史学会之经过与组织》,《历史教学》1937年第1期,第20-22页。
    ① 桑兵:前引书,第166页。(前引有其一书一文)
    ② 张广智:《20世纪中外史学交流》,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8页。
    ③ 张广智:《近二十年来中国的西方史学史研究(1978—-1998)》,《史学史研究》1998年第4期。
    ④ 中国史学会代表团:《中国史学会代表团出席第21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总结报告》,见中国史学会官力网址http://jds.cass.cn/Item/21223.aspx(应该有日期)
    ① 蒋大椿、陈启能主编:《史学理论大辞典》,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468-470页。
    ② 格奥尔格·伊格尔斯著,张文涛译:《全球视野下近代欧洲史的断裂与延续:论历史、历史学与史学史分期问题》,《山东社会科学》2013年第7期。
    ① 戴逸:《世纪之交中国历史学的回顾与展望》,《历史研究》1998年第6期.第13页。
    ① 《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808页。
    ② 为了协调欧洲列强在非洲的利益之争,在德国的提议下,1884年11月15日—1885年2月26日,列强在德国首都柏林召开了一次国际会议,讨论发生在非洲刚果河口的争端。英、美、法、德、比、俄、荷、西、葡、意、瑞典、丹麦、挪威、奥匈和土耳其等15个国家出席了这次会议。‘列强就在非洲的殖民活动通过了一个颇为有名的“有效占领”原则,即要求占领非洲沿海新地区的国家必须通知《柏林会议关于非洲的总议定书》的签署各国,同时建立足以有效保护该地区现有各项权利(如确保航运和贸易自由等)的机构。在此后欧洲列强争夺非洲的过程中,都基本上遵循了一个前提,那就是它国的承认。虽然这一原则起初只限于非洲的沿海地区,但很快便扩大到整个非洲内陆。“有效占领”原则成为欧洲列强在非洲进行殖民扩张的工具,同时它也具备了现代国际法上的意义。
    ③ E.J.Knapton, Europe,1815-1914, New York,1965, p.301.
    ① 沈汉主编:《资本主义史》,学林出版社,2008年,第331、337页。
    ② L.C. White, International Non-Government Organization:Their Purpose, Methods and Accomplishments, New Brunswick.1951, p.ix.
    ① Jhon Boli and George Thomas eds.. Constructing World Culture:International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since 1875, Stanford.1999, pp.22,134-137.
    ② 见国际组织联盟网页http:www.uia.org/statistics/organizations/1.1 b.pdf.
    ① L. Von Ranke, "On the Character of Historical Science", in L. Von Ranke,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History, Indianapolis,1973, p.173.
    ② 博学派是对1600至1750年间西欧从事历史文献搜集和考证工作的修道院学者的统称,代表人物有马比荣、迪歇纳、卡姆登和斯佩尔曼等。宗教改革之后,博学派对流入民间的大量文献进行了搜集、校订、整理、考证、研究和出版工作,形成了一套考证史料的方法,带动了古文书学的等历史辅助学科的发展,为近代史学的产生奠定了方法论和专业技术的基础。
    ③ 哥廷根学派是德国18世纪60年代至1920年代的一个史学流派,以哥廷根大学为中心,代表人物有加特勒、施洛塞尔、斯比特勒和赫伦,是第一个近代史学流派。该派倡导以整体史观撰写世界历史的方法,创办了“习明纳尔”专题研讨的教学方法,注重考辨史料,重视语言学、古文书学、钱币学、谱系学和纹章学在历史研究中的作用。这些方法被后世的史学所继承。
    ① 伊格尔斯著,何兆武译:《二十世纪的历史学》,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9页。
    ① Karl Dietrich Erdmann, Toward a Global Community of Historians:The International Historical Congresses and the 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f Historical Sciences 1898-2000, New York and Oxford:Berghahn Books. 2005, p.9.
    ② Karl Dietrich Erdmann, ibid, p.10.
    ③ Karl Dietrich Erdmann, Toward a Global Community of Historians:The International Historical Congresses and the 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f Historical Sciences 1898-2000, p.15.
    ① 孔德:《实证哲学教程》,《西方现代资产阶级哲学论著选辑》,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27页。
    ① H.N.Gay, "The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Historical Sciences",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8(1902-1903), p.809.
    ② Karl Dietrich Erdmann, Toward a Global Community of Historians; The International Historical Congresses and the 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f Historical Sciences 1898-2000, p.28.
    ① 维柯(Giovanni Battista Vico,668-1744),意大利著名哲学家、语文学家、美学家和法学家,代农作有《新科学》、《普遍法》及《论意大利最占老的智慧》。
    ② 克罗齐著,傅任敢译:《历史学的理论和实际》,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2页。
    ① Karl Dietrich Erdmann, Toward a Global Community of Historians:The International Historical Congresses and the 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f Historical Sciences1898-2000, p.42.
    ② Karl Dietrich Erdmann, ibid, pp.42-43.
    ① 1871年,由普鲁士完成了德国的统一,组建德意志第二帝国,实现联邦制,普鲁士在帝国中具有决定性的地位。
    ④ Karl Dietrich Erdmann, ibid, pp.43-44.
    ① 威廉·狄尔泰(Wilhelm Dithey,1833-1911),德国哲学家,历史学家,心理学家,社会学家。生命哲学的创始人。
    ① C.H.Haskins, "The International Historical Congress at Berlin",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v.14(1908), p.8.
    ② 英国具有律师执照颁发资格的四大法学会之一
    ① 《圣经·旧约·创世记》说当时人类联合起来兴建通天塔;为了阻止人类的计划,上帝让人类说不同的语言,使人类相互之间不能沟通,计划因此失败,人类自此各散东西。巴别塔之困比喻人类交往的语言障碍。
    ② Adela C. Breton, "The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Historical Studies", American Anthropologist. New Series, Vol. 15, No.3 (Jul.-Sep.,1913), p.460.
    ③ J.F.Jameson, "The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Historical Studies, Held at London", 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Vol.18, No.4 (Jul.,1913), pp.690-691.
    ① 维拉莫维茨(Ulrich von Wilamowitz-Moellendorff,1848-1931),德国西方古典学家,曾任柏林大学校长,西方最负盛名的古希腊研究的集大成者,其《古典学的历史》有三联书店的中文译本。
    ② Karl Dietrich Erdmann, Toward a Global Community of Historians:The International Historical Congresses and the 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f Historical Sciences 1898-2000, p.69.
    ③ Saul H. Mendlovitz, On the Creation of a Just World Order, The Free Press,1975, p.161.
    ④ E.Donnan and L.F.Stock eds., An Historian's World:Selections from the Correspondence of John Franklin Jameson, Philadelphia.1956, p.214.
    ① E.Donnan and L.F.Stock eds., An Historian's World:Selections from the Correspondence of John Franklin Jameson, p.235.
    ② Karl Dietrich Erdmann, Toward a Global Community of Historians:The International Historical Congresses and the 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f Historical Sciences 1898-2000, p.77.
    ① Waldo G. Leland, "The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Historical Sciences, Held at Brussels", 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Vol.28, No.4(Jul.,1923), pp.641-642.
    ① Waldo G. Leland, "The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Historical Sciences, Held at Brussels". 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Vol.28, No.4(Jul.,1923), p.647.
    ① 另一名美国代表肖特维尔教授未能到场。
    ① Waldo G. Leland, "The 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f Historical Sciences", 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Vol.31, No.4(Jul.,1926), pp.727-728.
    ① Waldo G. Leland, "The 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f Historical Sciences", 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Vol.31, No.4(Jul.,1926), pp.728-729.
    ① J.F.Jameson, "The International Historical Congress at Oslo", 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Vol.34, No.2 (Jan.,1929), p.267.
    ① J.F.Jameson, "The International Historical Congress at Oslo", 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Vol.34. No.2 (Jan.,1929), p.273.
    ① Fred Morrow Fling, "Seven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Historical Sciences Warsaw, August21-28,1933" 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Vol.39, No.2 (Jan.,1934), pp.272-273.
    ① Waldo G. Leland, "The Congress of Historical Sciences at Zurich", 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Vol. 44, No.2 (Jan.,1939), p.292.
    ① Waldo G. Leland, "The Congress of Historical Sciences at Zurich", 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Vol. 44, No.2 (Jan.,1939), pp.292-293.
    ① Karl Dietrich Erdmann, Toward a Global Community of Historians:The International Historical Congresses and the 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f Historical Sciences 1898-2000, p.190.
    ② Karl Dietrich Erdmann, ibid, p.192.
    ① 帕特里克·曼宁著,陈欣言译:《世界史学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全球研究机构的未来》,《全球史评论》2012年,第24-25页。
    ② Karl Dietrich Erdmann, ibid, p.216.
    ③ The Past and Present Society, "The Ten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Historical Sciences, Rome 1955", Past & Present, No.8 (Nov.,1955), p.84.
    ① 入江昭著,刘青等译:《全球共同体:国际组织在现代世界形成中的角色》,第71页。
    ② 南越,指1955-1976年在越南南方建立的越南共和国,后被越南共产党领导的北方越南民主共和国统
    ③ 巴勒克拉夫著,杨豫译:《当代史学主要趋势》,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第51页。
    ④ 伊格尔斯著,何兆武译:《二十世纪的历史学》,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82、84页。
    ① 越特金、齐赫文斯基著,易辉信等译:《论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科学的一些同题》,《外国史学动态》1964年第1期,第13页。
    ② The Past and Present Society, "The Ten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Historical Sciences, Rome 1955", Past & Present, No.8 (Nov.,1955), p.84.
    ③ Dietrich Gerhard and Sylvia L. Thrupp, "Comparative Study at Stockholm", Comparative Studies in Society and History, Vol.3, No.4(Jul.,1961), p.483.
    ① Karl Dietrich Erdmann, ibid, pp.246-247.
    ② Paul Dukes, "History Congress in Moscow", Russian Review, Vol.30, No.3 (Jul.,1971), p.243.
    ① Paul Dukes, "History Congress in Moscow", p.245.
    ② Paul Dukes, "History Congress in Moscow", p.248.
    ③ Karl Dietrich Erdmann, ibid, p.315.
    ① 于尔根·科卡著,景德祥译:《20世纪下半叶国际历史科学的新潮流》,《史学理论研究》2002年第1期,第9页。
    ① Paul Dukes, "History Congress in Moscow", p.249.
    ① 陈启能主编:《八十年代的历史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第69页。
    ② 巴勒克拉夫著,杨豫译:《当代史学主要趋势》,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第62-63页。
    ① Karl Dietrich Erdmann, ibid, p.206.
    ② Karl Dietrich Erdmann, ibid, pp.212-213.
    ① Karl Dietrich Erdmann, ibid, pp.213-21.
    ② The Past and Present Society, "The Ten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Historical Sciences, Rome 1955" Past & Present, No.8 (Nov.,1955), p.84.
    ① Dietrich Gerhard and Sylvia L. Thrupp, "Comparative Study at Stockholm", Comparative Studies in Society and History, Vol.3, No.4(Jul.,1961), p.483.
    ① Paul Dukes, "History Congress in Moscow", p.244.
    ② 《国际历史学大会》,《国外书讯》1976年第8期.第31页。
    ③ Karl Dietrich Erdmann, ibid, p.323.
    ④ “全球史”(global history)世界史”(world history)“普世史(universal history)这三个概念的含义十分接近,有的学者把这几个概念放在一起使用,例如张顺洪和钱乘旦(参见:张顺洪的《第19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学术见闻》,《史学理论研究》2001年第1期,钱乘旦《探寻‘全球史’的理念——第十九届国际历史学科大会印象记》,《史学月刊》2001年第2期),也有的学者认为全球史有别于世界史,把全球史视为“新世界史”,从全球框架重新研究世界史,例如刘新成和美国学者柯娇燕(刘新成:《发刊词》,《全球史》创刊号,柯娇燕《什么是全球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为了方便叙述起见,本文所使用的世界史、全球史和普世史是同一个概念。我赞同于沛先生的定义:“在国际史坛上,全球史,强调把整个世界看作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的统一体,从全球的角度而不是从某一国家或某·地区的角度来考察世界各地区人类文明的产生和发展,把研究重点放在对人类历史进程有重大影响的诸历史运动、诸历史事件和它们之问的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上。”(参见于沛:《全球史:民族历史记忆中的全球史》,《史学理论研究》2006年第1期,第18页)。
    ① 入江昭著,刘青等译:《全球共同体:国际组织在现代世界形成中的角色》,社科文献出版社,2009年,第9、2页。
    ② 格奥尔格·伊格尔斯著,张文涛译:《全球视野下近代欧洲史的断裂与延续:论历史、历史学与史学史分期问题》,《山东社会科学》2013年第7期。
    ③ 巴勒克拉夫著,杨豫译:《当代史学主要趋势》,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第244页。
    ① 巴勒克拉夫著,杨豫译:《当代史学主要趋势》,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第245页
    ② 巴勒克拉夫著,杨豫译:《当代史学主要趋势》,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第247页。
    ① Erdmann, ibid, p.333.
    ① Erdmann, ibid, p.344.
    ② Erdmann, ibid, p.347.
    ① 张顺洪:《第19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学术见闻》,《史学理论研究》2001年第1期,第147页。
    ② 于尔根·科卡著,景德祥译:《悉尼、国际历史科学委员会和世界史的乌托邦》,《社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49页。
    ③ 张伟伟:《迟来的历史研究全球化——第21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管窥》,《社会科学报》2010年11月25日第005版。
    ① 张伟伟:前引文。
    ② Erdmann, ibid, p.327. 年轻化是国际历史科学大会自20世纪90年代以米一贯坚持的一个努力目标,对于即将召开的第22届大会,国际史学会称“特别欢迎年轻历史学家结群与会”。(见际史学会官网:http://www.cish.org/EN/congres/index.html)。另据×××介绍,第22届大会从2008年讨论中办,到中办文件的准备和申办“承诺”的条件,“如何资助国外年轻学者,甚至包括博士生参会”,始终是一个重要议题,甚至是经常性议题。
    Erdmann, ibid, p.329.
    ① 于尔根·科卡著,景德祥译:《悉尼、国际历史科学委员会和世界史的乌托邦》,《社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48-249页。
    ② Erdmann, ibid,343.
    ① 参见俞旦初:《中国近代最早的史学会——湖北史学会初考》,《近代史研究》1986年第6期。原文载《国粹学报》1905年第1卷第1期。
    ② 20世纪二十年代前半期以南京高等帅范学校史地部师生为中心的史学家群体。参见吴忠良:《传统与现代之间:南高史地学派研究》,华龄出版社2006年版。
    ① 上述信息均根据有关传记材料编制而成。
    ② 参见陈宝云:《学术与国家:<史地学报>及其群体研究》,“史地研究会指导员列表”,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第27-29页。
    ③ 卢绍稷:《史学概要》,上海:商务印书馆,1930年,第108页。
    ④ 参见朱政惠、李江涛:《20世纪中外史学交流回顾》,载《史林》2004年第5期。
    ⑤ 参见朱政惠、李江涛:《20世纪中外史学交流回顾》,载《史林》2004年第5期。
    ⑥ 参见鲍绍霖:《两方史学的东方回响》,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30页。
    ① 蒋梦麟:《历史教授革新之研究》,载《教育杂志》1918年1月号。
    ② 参见俞旦初:《中国近代最早的史学会——湖北史学会初考》,《近代史研究》1986年第6期。
    ① 《湖北发起史学会启》,载《中华新报》1908年11月19日,“学界纪闻”。
    ② 《湖北史学会简章》,载《中华新报》1908年11月28日,“学界纪闻”
    ③ 《绍介新著:十九世纪外交史:日本平田久著,仁和张相譯,杭州史學會印》,《新民从报》1902年第18期,第113页。
    ④ 《本会沿革》,载《史地丛刊》(北京)1920年第1期,第133-135页。
    ⑤ 参见胡逢祥:《现代中国史学专业学会的兴起与运作》,载《史林》2005年第3期。
    ⑥ 李春雷:《史学期刊与中国史学的现代转型——以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为例》,载《史学理论研究》2005年第1期。
    ① 张玉法:《民国初期的知识分子及其活动(1912-1928)》。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
    ② 《投稿规则》,《史地丛刊》1920年6月第1卷第1期。
    ③ 《发刊辞》,《史地从刊》1920年6月第]卷第1期。
    ④ 《熊子真致蔡元培》,《新潮》1920年5月第2卷第4期。
    ① 参见桑兵:《国学与汉学——近代中外学界交往录》,浙汀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37-78页。
    ② 桑兵:《国学与汉学——近代中外学界交往录》,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38页。
    ③ 陈训慈:《南高小史:国立南京高等师范二十周年纪念》,《国风月刊》1935年第7卷第2期。
    ① 张朋园等:《郭廷以先生访问纪录》,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7。转引自陈宝云:《学术与国家:<史地学报>及其群体研究》,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第15页。
    ② 陈宝云:《学术与国家:<史地学报>及其群体研究》,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第15页。
    ③ 《史地学报》1922年5月第1卷第3期。
    ④ 根据《史地学报》所刊材料整理,第九届以后的情况没有记载。
    ① 《会务:史地研究会第五届纪事(续完)》,载《史地学报》1922年第2卷第l期,。
    ② 根据《史地学报》所刊材料整理。
    ③ 转引自吴忠良:《传统与现代之间:南高史地学派研究》,华龄出版社2006年版,第19页。
    ① 《记录:史地研究会第四届纪事》,载《史地学报》1922年3月第1卷第2期。
    ② 《史地研究会第五届纪事(上)》,载《史地学报》1922年5月第1卷第3期。
    ① 《编辑要则》,载《史地学报》1922年5月第1卷第3期。
    ② 参见陈宝云:《学术与国家:<史地学报>及其群体研究》,“《史地学报》主要作者表”,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第33-34页。
    ① 参看苗英健:《<史地学报>::五四时期史学教育代表性刊物之一》,载《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3月26日,第B06版。
    ② 陈训慈:《南高小史:国立南京高等师范二十周年纪念》,《国风月刊》1935年第7卷第2期。
    ① 参见陈宝云:《学术与国家:<史地学报>及其群体研究》,“史地研究会第一至八届职员表”,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第26页。
    ② 参见陈宝云:《学术与国家:<史地学报>及其群体研究》,“《史地学报》主要作者表”,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第33页。
    ③ 陈训慈这一届同学被曾在东南大学文学院任教授的吴必认为是“最优秀之一班(空前而绝后)”,其中许多人都在各自领域卓然成家,领一时之风骚。参见吴宓:《吴宓自编年谱》,北京三联书店1995年版,笫228页。
    ④ 载《史地学报》1921年11月第1卷第1期。
    ⑤ 载《史地学报》1921年11月第1卷第1期。
    ① 载《史地学报》1922年3月第1卷第2期。
    ② 载《史地学报》1922年3月第1卷第2期。
    ③ 载《史地学报》1922年5月第1卷第3期。
    ④ 载《史地学报》1922年11月第2卷第1期。
    ⑤ 载《史地学报》1923年1月第2卷第2期。
    ⑥ 载《史地学报》1923年第2卷第4期。
    ⑦ 分三部分依次载于《史地学报》1924年4月第3卷第1、2期合刊,1924年10月第3卷第3期,1925
    年第3卷第5期。
    ⑧ 上列3篇书评见《史地学报》1922年5月第1卷第3期“史学书绍介四则”
    ⑨ 上列5篇书评见《史地学报》1922年8月第1卷第4期“书报绍介·甲~历史类”
    ⑩ 载《史地学报》1923年1月第2卷第2期。
    11 陈训慈:《史学观念之变迁及其趋势》,载《史地学报》1921年11月第1卷第1期。
    12 陈训慈译述:《史之过去与将来》,载《史地学报》1922年3月第1卷第2期。
    ① 陈训慈:《<近世欧洲政治社会史>绍介补言》,《史地学报》1923年1月第2卷第4期。
    ② 陈训慈:《史学蠡测》,载《史地学报》1924年4月第3卷第1、2期合刊。
    ③ 陈训慈:《史学蠡测(续)》,载《史地学报》1925年第3卷第5期。
    ① 陈训慈译述:《美国史学协会年会纪》,载《史地学报》1921年第1卷第1期.。
    ① 陈训慈:《组织中国史学会问题》,载《史地学报》1922年第1卷第2期。
    ② 陈训慈:《国际学术团体与吾国》,载《史地学报》1922年9月第1卷第4期,“评丛”栏。
    ① 以上所引均见叔凉:《中国之史学运动与地学运动》,载《史地学报》1923年第2卷第3期。
    ② 报道西方史学会的活动可以说是《史地学报》的一大特色。相关文章有:《美国史学协会年会纪》(1卷1期);《英美史学教授联合大会纪》(1卷3期);《美国史学协会消息》(1卷3期);《支那学会近闻》(1卷4期);《美国两史学会近闻》(1卷4期):《英爱皇家业洲学会近闻》(1卷4期):《美国史学协会年会纪》(1卷4期);《巴黎亚洲学会百周纪念预志》(1卷4期);《日本读史会近闻》(1卷4期):《国际美术史公会第二次大会纪》(1卷4期):《亚洲学术研究会及其刊物》(2卷2期):《美国史学协会近闻》(2卷3期);《加拿大史学协会成立》(2卷3期):《纽海芬之美国史学协会年会》(2卷4期):《美国社会科学社第三年年会》.(2卷4期):《巴西百年纪念中之史地学会》(2卷5期);《纪美国近来之两个历史教学会议》(2第5期);《美国科学史联合会纪》(2卷5期);《纪纽约史学会》(2卷5期);《英美史学协会开会》(2卷6期):《英国皇家亚洲学会之百年纪念《(2卷7期)等。
    ① 《英美史学教授联合大会纪》,载《史地学报》1922年5月第1卷第3期。
    ② 参见陈晔:《从“万国”到“国际”》,载上海《文汇报》2009年6月11日。
    ① 参见梁二平:《谁在世界的中央——古代中国的天下观》,花城出版社2009年版,第152页。据笔者查阅晚清民初的文献,媒体出现“万国”一词最早在19世纪30年代,1833年8月号的《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新闻”栏日:“土耳叽国事:夫天下万国,自然该当视同一家……”,这时“天下”和“万国”尚并列使用;1868年传教士林乐知创办《万国公报》后,“万国”一词开始流行。“国际”一词最早出现在《东亚报》1898年第1期介绍日人角谷太三郎翻译的《国际公法总论》,可以佐证该词从日本传入。中国人采用该词最早出现在《清议报》1900年第66期《外国近事:万国平和会处理国际纷争条约》,此时“国际”与“万国”同时使用,1902年《选报》第34期开辟“国际编”栏目,才正式单独使用“国际”词。
    ② Brussels,今译“布鲁塞尔“
    ③ 《万国历史学会第五次大会一九二三年四月在比京举行》,载《史地学报》1923年第2卷第3期。
    ① 中国地学会成立于1910年,是中国较早出现的全国性专业学术团体。参见《本会纪事:宣统元年秋七月间地学会发起》、《中国地学会启》、《中国地学会章程》,载《地学杂志》1910年第1卷第1期:《内外學務:中國地學會批准立案》,载《华商联合会报》1910年第6期:《记事·本国之部:中国地学会批准立案》,载《教育杂志》1910年第2卷第4期。
    ② 以上所引均见叔凉:《中国之史学运动与地学运动》,载《史地学报》1923年第2卷第3期。
    ③ 参见何兆武:《缅怀向达先生》,沙知:《向达学记》,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年,第156页。
    ① 何兆武:《缅怀向达先生》,沙知:《向达学记》,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年,第156页。
    ② 何炳松郭斌译:《西洋史学史》“序”,商务印书馆1929年版。
    ① 如吴忠良的《传统与现代之间:南高史地学派研究》和陈宝云的博士论文《学术与国家:<史地学报>及其群体研究》在列举向达发表在《史地学报》上的文章均未提到该文;桑兵的《晚清民国的学人与学术》② 讨论早期中国学界对国际历史学会的关注时也未置一词。
    ① 正式参加诸国为:巴西,埃及,不列颠帝国,合众国,西班牙,法兰西,希腊,匈牙利,意大利,日本,挪威,荷兰,塞尔维亚王国,克罗茨(Croats),司拉芬(Slovenes),罗马尼亚,俄罗斯,瑞士,捷克斯拉夫,及比利时。非正式参预者为丹麦,瑞典,葡萄牙,及委内瑞拉(Venezuela).国际联盟之智识协作委员会(Gommittee on Intellectual Cooperation)亦复正式参预。——原文注
    ① 此处指流亡国外的白俄代表。
    ① 即今天土耳其小亚细亚半岛。
    ① 以上所述及引文皆出自利兰撰、向达译:《不鲁捨拉万国历史学会第五次大会纪事》,载《史地学报》1923年第2卷第7期、
    ① 以上材料均转引自陈宝云:《学术与国家:<史地学报>及其群体研究》,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义,2006年,第40-45页。
    ② 《外交公报》十七年(1928年)三月第八十一期“通商”栏第1页。
    ③ 陈训慈:《国际历史学会第六次大会》,载《史学杂志》1929年5月第1卷笫1期。 ① 关于杰姆逊的资料,参见John Higham, History:Professional Scholarship in America, Baltimore: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89, pp.24-25.
    ① 应为Leland之误。
    ① 以上引文均见与陈训慈:《国际历史学会第六次大会记》,载《史学杂志》1929年5月第1卷第2期。
    ① 此后历届大会均在8月份举行,即将在中国济南召开的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日期也是定在2015年8月23-29日。
    ② 参见桑兵:《晚清民国的学人和学术》,中华书局,2008年,第132页。
    ① 周文玖选编:《朱希祖文存》,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332-335页。原载《清华周刊》1929年第30卷第11期。
    ② 桑兵:《晚清民国的学人和学术》,中华书局,2008年,第140页。
    ③ 周文玖选编:《朱希祖文存》,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4页。
    ④ 参见胡逢祥:《现代中国史学专业学会的兴起与运作》,载《史林》2005年第3期。
    ① 参见胡逢祥:《现代中国史学专业学会的兴起与运作》,载《史林》2005年第3期。
    ② 《编后杂记》。载《历史科学》1933年第1期。
    ③ 《几句关于编辑的话》,载《历史科学》1933年第1期。
    ① 《康选宜发起组织中国历史学会》,《图书展望》1936年第6期。
    ② 萧远健:《中国史学团体应加入国际历史学会》,《历史教育》1937年第1期,第18页。参见桑兵:《晚清民国的学人与学术》,中华书局,2008年,第159页。
    ③ 乔治·坎宁(George Canning,1770-1827),英国外交家。
    ① 《我国史学团体将参加国际历史学会》,《新北辰》1936年第12期。
    ① 参见徐百柯:《清华“永远的校长”梅贻琦:寡言嗜酒真君子》,载《中国青年报》2004年6月23日。
    ① Harold W. Temperley著、左秀芝译:《国际历史学会之经过及组织》,《历史教有》1937年第1期。
    ② 《我国史学团体将参加国际历史学会》,《新北辰》1936年第12期。
    ③ 《康选宜发起组织中国历史学会》,《图书展望》1936年第6期。该刊由陈训慈创办,可见陈训慈也同样关注了中国申请加入国际历史学会的活动。
    ① 以上所引材料见《中国历史学会积极组织》,燕京大学历史学系编《史学消息》第1卷第3期,第27-28贝。
    ② 《中国历史学会积极组织》,燕京大学历史学系编《史学消息》第1卷第3期,第27页。
    ① 刘鼎铭等:《中国申请加入国际史学会及派胡适参会相关史料一组》,《民国档案》2007年第3期。
    ② 关于田波烈此次演讲的引文,除特别注明者外,均出自田波烈演讲,康选宜、李东白译:《敬告中国历史学家》,载《史地半月刊》1936年第1卷第4期。值得注意的是.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的刘鼎铭等学者将田波烈演讲的英文记录稿也翻译为中文,发表在《民国档案》2007年第3期上。关于席勒的话,刘鼎铭等是这样翻译的:“受安慰的是你,让其他国家去统治土地和海洋,德国人拥有思想的广阔天堂,在那里他是至高无上的。”参见刘鼎铭等:《中国申请加入国际史学会及派胡适参会相关史料一组》,《民国档案》2007年第3期。
    ① 刘鼎铭等:《中国申请加入国际史学会及派胡适参会相关史料一组》,《民国档案》2007年第3期。
    ① 刘鼎铭等:《中国申请加入国际史学会及派胡适参会相关史料一组》,《民国档案》2007年第3期。
    ② 《张部畏接兄胡適田波烈雨博士》,载《外交周刊》1936年第8期(总144期)。
    ③ 参见王航:《中国新史学派的领袖一何炳松》,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O1clc501009y60.html,2008年5月16日。
    ① 《田波烈氏在本会演讲:国际情势与国联》,《上海青年》1937年第1期。
    ② 参见《田波烈氏在本会演讲:国际情势与国联》,《上海青年》1937年第1期:《语文历史及考古学杂讯》,《月报》1937年第1卷第1期。
    ③ 这些报道绝大部分此后没人再注意或提及过,本文是第一次搜集、汇总和披露。
    ① 《我国史学团体将参加国际历史学会》,载《新北辰》1936年第2卷第12期。
    ② 《中国历史学会积极组织》,燕京大学历史学系编《史学消息》第1卷第3期,第27页。
    ③ 《康选宜发起组织中国历史学会》,《图书展望》1936年第2卷第2期
    ① 《历史学家田波烈氏来华》,《图书展望》1936年第2卷第2期
    ② 《杂讯》,《月报》“学术”栏,1936年第12期。
    ③ 《人物动静:国际历史学会会长田波烈氏,近环游世界,本月抵沪并于十二日在青年会公开演讲。图为各团体公宴田氏之合影》,《良友》1936年第11期(总123期);《国际历史学会会长田波烈英国剑桥大学休假之便环游世界过日来华抵沪与沪上各团体代表合影》,《礼拜六》1936年第22期(总第671期)。
    ① 《田波烈氏在本会演讲:国际情势与国联》,《上海青年》1937年第1期.
    ② 《历史学家田波烈来华游历》,载《时事月报》1937年第16卷第2期。 年举行之国际史学会》,载《教与学》1937年第二卷第10期:《各地史学专家筹组中华史学会》,载《新北辰》1937年第3卷第4期。
    ② 《中华史学会将成立》,《图书展望》1937年第2卷第6期;《中华史学会之筹组》,载《考文学会杂报》1937年第1期。
    ① 萧远健:《中国史学团体应加入国际历史学会》,《历史教育》1937年第1期。
    ① 转引自周雷鸣:《民国史学的一次世界之旅——中央研究院参加国际历史学会始末》,《史学史研究》2008年第2期。
    ① 本表根据卢勇、肖航《中央研究院与民国时期学术交流机制的初创》(载《求索》2012年第8期)一文中“民国初年中央研究院人员代表中国出席若十重要国际学术会议一览表”改编。
    ① 参见林天宏:《王世杰:那位曾经的部长》,《中国青年报》2007年4月4日。
    ② 刘鼎铭等:《中国申请加入国际史学会及派胡适参会相关史料一组》,《民国档案》2007年第3期。
    ① 周雷鸣:《民国史学的一次世界之旅——中央研究院参加国际历史学会始末》,《史学史研究》2008年第2期。
    ① 陈立夫,时任教育部部长;顾毓琇,字一樵,时任教育部政务次长;张道藩,字卫之,,时任教育部常务次长。
    ① 刘鼎铭等:《中国中请加入国际史学会及派胡适参会相关史料一组》,《民国档案》2007年第3期。另参见周雷鸣:《民国史学的一次世界之旅——中央研究院参加国际历史学会始末》,《史学史研究》2008年第2期。
    ① 以上所引信函除注明者外,均来自刘鼎铭等:《中国申请加入国际史学会及派胡适参会相关史料一组》,《民国档案》2007年第3期。
    ② 《胡适全集》第33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09页。
    ③ 桑兵:《晚清民国的学人与学术》,中华书局,2008年,第166-167页。
    ① 胡颂平编:《胡适之先生年谱长编初稿》(五),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4年,第1639页。
    ② 对胡适的参会论文,国内学界以往只是偶尔提及,未知其详细内容。笔者首次将该文译为中文,本节对该文的介绍即以此译文为依据。
    ① 以上所述和引文均见胡适Newly Discovered Materials for Chinese History,《胡适全集》第36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631-637页。
    ① 《胡适全集》第24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403页。
    ① 关于胡适参加苏黎世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过程,参见胡适著、曹伯言整理:《胡适日记全编》第7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149-173页;另参见周雷鸣:《民国史学的一次世界之旅——中央研究院参加国际历史学会始末》,《史学史研究》2008年第2期。
    ② 胡适著、曹伯言整理:《胡适日记全编》第7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167页、173页。
    ① 朱谦之(1899年-1972年),福建福州市人。我国当代著名的历史学家、哲学家和东方学家。1916年入读北京大学哲学系。1921年在杭州兜率寺修佛学。1923年任厦门大学讲师。1924年-1928年客居杭州西湖,潜心著述。1929年东赴日本,研究哲学。1932年回国。1932年-1951年,历任广州中山大学教授、中山大学哲学系主任、历史系主任、文学院院长、文学研究院院长。1952年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1964年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研究员。
    ① 《现代史学》第五卷第一期卷首语。
    ② 参见于光《百科全书式学者——朱谦之》,《光明日报》2000年8月29日B03版。
    ① 齐家莹编撰,孙敦恒审校:《清华人文学科年谱》,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78页。
    ② 桑兵:《二十世纪前半期的中国史学会》,《历史研究》2004年第5期。
    ③ 陈力:《20世纪中国史学学术编年》,罗志山主编《20世纪的中国:学术与社会—史学卷》(下),山东人民出版社,第780页。
    ④ 顾潮:《历劫终教志不灰:我的父亲顾颉刚》,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12月,第200页。
    ⑤ 顾潮编著:《顾颉刚年谱》,中华书局2011,年,第301、306页。
    ① 《中国史学会昨日成立选定职员》,《中央日报》1943年3月25日。
    ② 王煦华:《抗战争期间的中国史学会》,《历史文献》第4辑,第219-221页。
    ③ 陈安仁:《赴渝出席史学会观感记》,《现代史学》第5卷第3期。
    ④ 《中国史学会讲演周昨日起在北碚举行》,《中央日报》1943年3月27日。
    ① 王煦华:《抗日战争期问的中国史学会》,《历史文献》第4辑,第221-225页。
    ② 桑兵:《二十世纪前半期的中国史学会》,《历史研究》2004年第5期。
    ③ 朱庆永(1909~1978)又名君实,安徽泗县人。历史学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精于世界史尤其是东欧史、中俄关系史。1929年至1933年在清华大学历史本科专攻明史。1934年,他与吴晗、汤象龙、罗尔纲、谷霁光、梁方仲、夏鼐、孙毓棠、刘隽、罗玉东等组织成立“史学研究会”,在天《益世报》和南京《中央日报》创办史学副刊。1936年,考取“东欧史”门,公费留学苏联。抗战胜利后,曾任国民党中央社驻莫斯科的记者、中国驻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代表。建国前后,历任辅仁大学、北京大学教授。1953年调至北京师范大学世界史教研室。1957年被评为三级教授,“文革”中受到迫害。
    ④ 郑天挺(1899—1981)又名郑庆甡,字毅生,福建长乐人。著名历史学家、教育家。1920年于北京天学毕业后,参与厦门大学筹建与教学,兼任图书部主任。1922年入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毕业后任教于北京大学、浙江大学。抗日战争爆发后任西南联合大学教授、总务长,北京大学教授、文科研究所副所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南开大学教授、历史系主任、副校长,《中国历史大词典》总编。为第三、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中国史学会主席团主席。
    ⑤ 郑天挺:《学习苏联高等学校的历史教学》,《历史教学》,1952年第12期第3页。
    ① 楚白:《在中国历史教学中有关贯彻苏联教材精神和实质的一些问题》,《历史教学》1953年第3期第3页。
    ① 刘群门译,于深据作者修订稿补充、整理。
    ① 这7篇论文的题目、作者和译者情况是:《苏联历史科学发展的基本问题及某些总结》,作者:西多罗夫,王九鼎译(其事迹不详)。《古罗斯国家的形成》,作者:雷巴可夫,张广达译(时任北京大学历史系教师,后北京大学教授)。《俄国封建主义发展的基本阶段》,作者:切列浦宁,吴鹤鸣译(不详)。《诺夫哥罗德的新发现》,作者:阿尔齐霍夫斯基,张广达译。《俄国资本主义的产生》,作者:德鲁口宁,丁树杞译(时任北外教师,后为教授)。《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及其在俄国各族人民历史命运中的意义》,作者:明茨、戈里科夫,李玉奎译(时任《历史研究》杂志社编辑)。《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因和一九三九年战前欧洲政治危机》,作者:尼柯诺夫,何春超译(时任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教师,后为教授)全书的总校对是著名翻译家王铁崖(时任北京大学教授)。
    ① 《历史研究》1958年第12期。
    ② 《历史研究》1958年第7期。
    ③ 《历史研究》1959年第8期。
    ④ 《历史研究》1959年第8期。
    ⑤ 《历史研究》1960年第2期。
    ① 薛炼柔(生卒年不详),笔名何帆、凝繁等。1950年代曾任《人民日报社》俄文翻译,翻译出版过前苏联作家茹科夫的《万里迢迢特写集》等多部俄文专著,后被打成右派下放到黑龙江省安达县。后一直在图书馆工作。改革开放后,曾任安达县图书馆副馆长、县政协常委,直至退休。
    ② 载《史学译从》1957年第6期。
    ① Dietrich Gerhard and Sylvia L. Thrupp, "Comparative Study at Stockholm", Comparative Studies in Society and History, Vol.3, No.4(Jul.,1961), p.483.
    ① 吴英增:女,1932生1月生,江苏徐州人。1949年徐州市立师范学校高师部毕业,1951年9月进入山东大学历史系学习,1959年毕业于苏联莫斯科大学历史系,获学士学位。1960年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世界历史研究组从事研究工作,1984年调至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
    ② 丁义忠,1929年生,山东蓬莱人。1952年华东师范大学外语系毕业。上海博物馆研究馆员。
    ① 邹兆辰:《苏联史学在中国的命运》,《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09年第1期
    ② 《西方资产阶级学者论苏联历史学·出版说明》,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年。
    ① 巴勒克拉夫著,杨豫译:《当代史学主要趋势》,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第51页。
    ② 伊格尔斯著,何兆武译:《二十世纪的历史学》,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82、84页。
    ③ 越特金、齐赫文斯基著,易辉信等译:《论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科学的一些同题》,《外国史学动态》1964第1期,第13页。
    ④ 王建华《历史学的奥林匹克》认为是3300人,见《国外社会科学前沿》第9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① 何家槐(1911-1969)笔名永修、先河等。浙江省义乌人。著名学者。1932年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年到北京,先后任教于马列学院、辅仁大学等,1956年4月随中国文化代表团访问意大利、法国、瑞士。1957年11月至1960年2月,曾调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任研究员、现当代文学组组长。1958年9月赴波兰科学院、莫斯科大学讲学。1964年9月调广州任暨南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校党委委员和广东省文联副主席。“文革”中遭受迫害逝世,终年59年。1978年平反昭雪。
    ② 何家槐:《旅欧随笔》,中国青年出版社,1957年。
    ③ 卡尔·迪特里希·埃德曼(Karl Dictrich Erdmann),哲学博士,联邦德国著名中世纪史、近代史学家。曾任基尔大学教授、校长,德国历史学家协会主席,德国教育委员会主席。
    ④ 张椿年《中外史学的交汇》,《中国史学会五十年》第639页,海燕出版社,2004年。
    ① 张椿年:《乘风破浪,走向国际——记中国史学会加入国际历史科学委员会和争办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经过》,载《我在现场》第67页,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② 王玉璞:《刘大年与中国史学会》,载《中国史学会五十年》,海燕出版社,2004年,第619页。
    ① 《国史学界举办纪念胡乔木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光明日报》2012年6月13日
    ② 《胡乔木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
    ① 参见苏振兰:《蜚声中外的国际问题专家宦乡》,《党史博览》2012年11期。
    ① 参见王仲殊:《夏鼐先生传略》,《考古学报》,1985年4期。
    ① 参见厉华:《学者的风范永恒的榜样——忆刘思慕先生》,《世界历史》2005年第6期。
    ② 参见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编《学问有道:学部委员访谈录(套装上下册)》,方志出版社出版2007年8月版,第917页。
    ③ 郑群教授转述刘明翰教授的评价。刘明翰,中国世界中世纪学会会长,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原图书馆馆长,山东大学教授,曾参加第16届、第17届、第18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2012年,山东大学孙一萍教授曾拜访过张椿年,她也对张椿年先生这方面的贡献极为推崇。(根据笔者的采访笔记整理)
    ① 参见苏力:《在学术史中重读瞿同祖先生》,《法学》2008年第12期;邸永君:《学有渊源士林耆硕一记院荣誉学部委员,中国社会史、法律史专家瞿同祖》,《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1月25日第4版。
    ② 参见《孙毓棠事略》,《史学史研究》1985年第4期。
    ① 参见陈菁霞:《丁伟志:度尽劫波志不改》,《中华读书报》2011年12月7日第7版。
    ② 参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网站http://www.ssap.com.cn/web/c_0000000100110003/。
    ③ 参见李植枬:《无私奉献开 拓进取——深切怀念吴于廑老师》,《史学理论研究》1994年第1期。
    ① 参见王敦书:《泰山北斗一代宗师——林志纯和中国世界古代史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古代文明》2008年第2期。
    ② 参见张芝联:《中国面向世界:中法友谊的历史文化见证》,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11月版,第313-315页。
    ③ 参见《孙子兵学年鉴》,泰山出版社2006年版,第505—506页。
    ④ 参见庄毅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学者、技术人员名录1992年卷》,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6版,第920页。
    ① 参见庄毅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学者、技术人员名录1992年卷》,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6版,第923页。
    ② 董进泉,1938年生,江苏无锡人。复旦大学历史系毕业,上海社会科学院情报所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世界史和史学理论。
    ① 陆象淦:《帕斯库院士谈第十五届世界历史学家大会》,《国外社会科学》1980年第4期。
    ① 陆象淦:《帕斯库院士谈第十五届世界历史学家大会》,《国外社会科学》1980年第4期。
    ① 陆象淦:《帕斯库院士谈第十五届世界历史学家大会》,《国外社会科学》1980年第4期。
    ② 陆象淦:《帕斯库院士谈第十五届世界历史学家大会》,《国外社会科学》1980年第4期。
    ③ 陆象淦:《帕斯库院士谈第十五届世界历史学家大会》,《国外社会科学》1980年第4期。
    ① 梅益(1913~2003),原名陈少卿,广东省潮州人。著名翻译家。1929年考入上海中国公学大学,1935年参加左翼作家联盟,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期间,创办中共地下组织领导的《译报》、《每日译报》。曾任中共上海文委书记、中共驻南京代表团发言人、新华通讯社副总编辑。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任中央广‘播事业局长、党组书记,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副主席。1978年起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秘书长、副院长、党组第一书记,《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总编辑、社长等职。曾任全国政协第一、五届委员:全国人大第一、二、三届代表,第六届常务委员会委员;第一、二届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译有《西行漫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
    ① 思年:《我国第一次参加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世界历史》1980年第5期。
    ① 王化杰节译:《第十五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讨论的近现代史诸问题》,《中国史学会五十年》第121-146页,郑州:海燕出版社,2004年。
    ② 张广智:《1938年:中西史学交流史的一页—胡适与“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学术研究》2013年第10期。
    ① 思年:《我国第一次参加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世界历史》1980年第5期。
    ② 文章原文如此,疑即为下文的X·阿维勒夫人。阿维勒夫人(Helene Ahrweiler),法国历史学家。1982年被法国总统密特朗任命为巴黎科学院院长和巴黎第一大学校长,1980年至1985年任国际历史学会秘书长。刘大年的回忆文章作“H·阿尔维勒夫人”,“亦有译作埃莱娜·阿尔维勒”、“阿维耶勒”、“埃列娜·阿维勒”等。
    ③ Karl Dietrich Erdmann, Toward a Global Community of Historians:The International Historical Congresses and the 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f Historical Sciences 1898-2000, New York and Oxford:Berghahn Books,2005。
    ④ 张广智:《1938年:中西史学交流史的一页——胡适与“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学术研究》2013年第10期。
    ① 王延生:《国际历史科学委员会召开大会和执行局会议》,《世界史研究动态》1983年第5期。
    ② 王延生:《国际历史科学委员会召开大会和执行局会议》,《世界史研究动态》1983年第5期。
    ③ 中国史学会秘书处编:《中国史学会五十年》第642页,郑州:海燕出版社,2004年。
    ① 中国史学会秘书处编:《中国史学会五十年》第534—535页,郑州:海燕出版社,2004年。
    ① 中国史学会编:《第十六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中国学者论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7月版,序言第1-4页。
    ① 中国史学会秘书处编:《中国史学会五十年》第490页,郑州:海燕出版社,2004年。
    ① 以上内容见《参加第16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中国学者代表团工作总结》,《中国史学会五十年》,第491-495页,郑州:海燕出版社,2004年。
    ① 以上内容见《参加第16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中国学者代表团工作总结》,《中国史学会五十年》,第495—499页,郑州:海燕出版社,2004年。
    ① 《参加第16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中国学者代表团工作总结》,《中国史学会五十年》,第499—500页,郑州:海燕出版社,2004年。
    ② 于沛《中国史学理论研究三十年:1978—2008)),《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第2期。
    ③ 谢尔盖·列奥尼多维奇·齐赫文斯基1918年出生于俄罗斯,苏联科学院(现俄罗斯科学院)院士(1981年),俄罗斯汉学界泰斗。其《19世纪末中国维新运动》(1953)和《孙中山的外交政策观点与实践》(1964),被认为是里程碑式的研究著作。2013年齐赫文斯基被授予“世界中国学贡献奖”。齐赫文斯基1939-1940年曾任驻乌鲁木齐副领事,1946-1949年任驻北京总领事,1949-1950年任驻华大使馆参赞。1949年10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期间,齐赫文斯基以苏联驻北平总领事和苏联驻华使馆临时代办的身份,参与了苏联承认新中国政权的全部过程。1980至1986年任苏联外交学院院长。曾参加过第1l届至第16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
    ④ 李君锦译:《齐赫文斯基答<近代史与现代史>杂志问》,载《国外社会科学》1984年第9期。
    ⑤ 刘明翰:《第16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在联邦德国召开》,《文史哲》1986年第1期。
    ① 张椿年、陈之骅、华庆昭《开拓新领域,研究新问题——出席第十六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有感》,《世界历史》1986年第1期
    ② 张广达:《当代史学研究的趋势》,《北京社会科学》1986年第2期。
    ③ 《金应熙谈第十六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广东社会科学》1985年第4期;《出席第十六3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总结报告》,载《中国史学会五十年》第500页,海燕出版社,2004年。
    ④ 于沛:《中国史学理论研究三十年:1978—2008》,《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第2期。
    ① 2010年12月28日;张伟伟《迟来的历史研究全球化》,《社会科学报》,2010年11月25日。
    ① 李世安:《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与21世纪中国世界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3月4日第7版。
    ② 于尔根·科卡著,齐克彬等译:《历史学家如何超越民族史、国别史》,载《海外中国学评论》第1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③ 王建华:《“历史系奥林匹克,”——第20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述评》,《国外社会科学前沿》(第9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① 张椿年:《乘风破浪,走向国际——记中国史学会加入国际历史科学委员会和争办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经过》,中国社会科学院老专家协会编:《我在现场:亲历改革开放30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第73页。
    ② 《中国历史学家代表团参加1990年第十七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总结报告》,中国史学会秘书处编:《中国史学会五十年》,郑州:海燕出版社2004年,第505-506页。
    ③ 《中国历史学家代表团参加1990年第十七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总结报告》,《中国史学会五十年》,第501页。
    ④ 《中国历史学家代表团参加第十八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总结》,《中国史学会五十年》,第507页。
    ① 《中国历史学家代表团参加1990年第十七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总结报告》,《中国史学会五十年》,第501页。
    ② 《第十七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中国历史学家代表团名单》,《中国史学会五十年》,第507页。
    ③ 参阅廖盖隆等主编:《国人名大词典·当代人物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年,第1349页;陈荣富等主编:《当代中国社会科学学者大辞典》,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771页;萧今:《金冲及:博学笃志·切问近思》,《无言的风景:中国高校知名社科学者学术思想巡礼》,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742页;李城外:《抢救向阳史料大有可为:访著名历史学家金冲及》,《咸宁文史资料·向阳湖文化专辑》(总第2辑),咸宁:湖北开元印刷有限公司,2002年。
    ① 参阅《中华人民共和国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学者技术人员名录(1992)》,第3分册,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6年,第545页;吴必康:《学问求真宽厚朴实》,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编:《学问有道:学部委员访谈录(上)》,北京:方志出版社,2007年,918页。② 参阅李维民主编:《中国人物年鉴2006))(总第1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48页;卜宪群:《林甘泉先生的学术经历及治学特点》,王韩锁等主编:《学术名家访谈录》,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01页;赵凯:《历史的追索》,《学问有道:学部委员访谈录(上)》,396页;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编:《中国社会科学家自述》,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820页。
    ③ 参阅赵凯:《历史的追索》,《学问有道:学部委员访谈录(上)》,396页: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务处编:《名师荟萃: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简介》,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年,第664页。
    ④ 参阅陈荣富等主编:《当代中国社会科学学者大辞典》,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796页。
    ① 参阅侯仁之主编:《燕京大学人物志》第2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71页;陈荣富等主编:《当代中国社会科学学者大辞典》,第721页:林煌天主编:《中国翻译词典》,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536页。
    ② 参阅中外名人研究中心编:《中华文化名人录》,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3年,第29页;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编:《中国社会科学家自述》,第897页:北京大学研究生院编:《燕园师林:北京大学博士生指导教师简介》,第2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第212页。
    ③ 参阅《教苑英华》编辑组编:《教苑英华》,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87年,第77页;陈荣富等主编:《当代中国社会科学学者大辞典》,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722页;邹兆辰:《为丫史学的繁荣:对话当代历史学家》,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25页。
    ④ 参阅《专访葛剑雄》,谢镇远主编《沙俄覆亡之前的妖孽:拉斯普廷之死》,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11年,第8页。
    ① 参阅余顺标主编:《中外名人辞典》,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1996年。
    ② 参阅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中国妇女研究年鉴(1991—1995)》,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1997年,第418页。
    ③ 参阅唐天标主编:《中国人民解放军专业技术十部名人录》,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233页。
    ④ 《第十八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中国历史学家代表团名单》,《中国史学会五十年》,第514页。
    ① 参阅《著名历史学家戴逸小传》,常熟市政协学习和文史委员会编:《常熟文史》第29辑,2001年,第68-70页。
    ② http://baike.so.com/doc/6052306.htm
    ③ 参阅刘晓东:《中国当代经济科学学者辞典》,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第1110页。
    ① 参阅于沛、周荣耀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学术论文集(1964-2004)》(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279页。
    ② 参阅马金章主编:《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浚县》,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158-159页;于沛、周荣耀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学术论文集’(1964-2004))(欧洲北美卷),第136页。
    ③ 参阅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务处编:《名师荟萃: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简介(一)》,640-641页。
    ④ 参阅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务处编:《名师荟: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简介(二)》,第602-603页。
    ⑤ 参阅王荣华主编:《多元视野下的中国:首届世界中国学论坛》,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年,第73页。
    ① 参阅邓正来主编:《中国深度研究高级讲坛讲演录(第一辑)》,上海: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207-208页。
    ② 参阅庄毅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学者技术人员名录(1992年卷)》,第2分册,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6年,第228页。
    ③ 参阅黄浪华、夏善彬主编:《中国教育专家与教育人才》第一卷,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年,第598页。
    ④ 参阅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拉美研究:追寻历史的轨迹》,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年,第275页。
    ① 张椿年:《乘风破浪,走向国际——记中国史学会加入国际历史科学委员会和争办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经过》,《我在现场:亲历改革开放30年》,第72页。
    ① 丁伟志,1931年生,山东潍坊人,1948-1951年在华东大学、山东大学工作,1951-1955年先后在中国人民大学、中共中央马列学院攻读研究生,毕业后在中共中央政治研究室、中共中央马列研究院、中国社科学院等单位工作,历任中国社科院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总编、中国社科院副院长、中国社科院荣誉学部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哲学史、中国近代文化思想史、史学理论,代表作有《中西体用之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对历史的宏观思考》(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百县(市)社会经济调查从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1998年)。参见山东大学校友会编《山东大学校友名人录》(山东大学出版社1996年》。丁伟志原计划出席第十七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并完成了论文撰写,后因故未能成行。
    ② 《中国历史学家代表团参加1990年第十七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总结报告》,《中国史学会五十年》,第501页。
    ③ 孙兰:《我刊编委王敦书、庞卓恒参加第十七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历史教学》1986年第1期。
    ① 参阅庞卓恒:《怎样评价革命和改良在历史上的作用——第十七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回顾之一》,《历史教学》1991年第1期。
    ② 《中国历史学家代表团参加第十八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总结》,《中国史学会五十年》,第510页。
    ① 张椿年:《我与史学》,《史学史研究》2002年第4期。
    ② 张椿年:《乘风破浪,走向国际——记中国史学会加入国际历史科学委员会和争办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经过》,《我在现场:亲历改革开放30年》,第73页。
    ① 参阅《中国历史学家代表团参加1990年第十七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总结报告》、《关于申办第十九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请示报告》,《中国史学会五十年》,第506、529页。
    ② 《王庆成致汝信、江流同志信》(1993年5月4日),《中国史学会五十年》,第536-537页。
    ① 参阅陶文钊:《关于巴克教授建议我国举办2000年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情况》(1994年5月24口),《中国史学会五十年》,第538-539页。
    ② 参阅张椿年:《乘风破浪,走向国际——记中国史学会加入国际历史科学委员会和争办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经过》,《我在现场:亲历改革开放30年》,第73-74页。
    ③ 参阅端木美:《国际历史科学委员会秘书长贝达里达教授与中国史学会秘书长张椿年谈话纪要》(1994年6月5口),《中国史学会五十年》,第539-540页。
    ④ 参阅《中国历史学家代表团参加第十八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总结》,《中国史学会五十年》,第510页。
    ① 参阅《关于申办第十九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请示报告》,《中国史学会五十年》,第528-532页。
    ① 张椿年:《乘风破浪,走向国际——记中国史学会加入国际历史科学委员会和争办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经过》,《我在现场:亲历改革开放30年》,第74页。
    ② 参阅《致国际历史科学委员会秘书长函》,《中国史学会五十年》,第533页。
    ① 参阅《致国际历史科学委员会秘书长函》,《中国史学会五十年》,第532页。
    ② 参阅耿异:《第18届国际科学大会在蒙特利尔举行》,《中国史研究动态》1995年第12期;张椿年:《乘风破浪,走向国际——记中国史学会加入国际历史科学委员会和争办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经过》,《我在现场:亲历改革开放30年》,第74页;《第五届理事会工作报告》(1993年11月-1998年9月),《中国史学会五十年》,第128-135页:昆源:《切磋学术,增进友谊:出席第18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侧记》,《世界历史》1996年第2期.
    ① 《中国历史学家代表团参加第十八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总结》,《中国史学会五十年》,第511页。
    ② 张椿年:《乘风破浪,走向国际——记中国史学会加入国际历史科学委员会和争办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经过》,《我在现场:亲历改革开放30年》,第74页。
    ③ 昆源:《切磋学术,增进友谊:出席第18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侧记》,《世界历史》1996年第2期。
    ① 张椿年:《乘风破浪,走向国际——记中国史学会加入国际历史科学委员会和争办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经过》,《我在现场:亲历改革开放30年》,第74页。
    ② 《第五届理事会工作报告》(1993年11月-1998年9月)、《中国历史学家代表团参加第十八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总结》,《中国史学会五十年》,第134-135、507-514页。
    ① 参阅庞卓恒:《怎样评价革命和改良在历史上的作用——第十七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回顾之一》,《历史教学》1991年第1期。
    ① 参阅齐文颖:《第17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关于人物传记的讨论》,《历史研究》1991年第3期。
    ① 参阅孙利晖:《第17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综述》,《军事历史》1991年第1期。
    ① 《中国历史学家代表团参加第十七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总结》,《中国史学会五十年》,第504页。
    ② 《中国历史学家代表团参加第十八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总结》,《中国史学会五十年》,第508-509页。
    ③ 昆源:《切磋学术,增进友谊:出席第18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侧记》,《世界历史》1996年第2期.
    ④ 张椿年:《乘风破浪,走向国际——记中国史学会加入国际历史科学委员会和争办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经过》,《我在现场:亲历改革开放30年》,第72页。
    ① 张椿年:《中国代表团参加第17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中国历史学年鉴会》,第13-15页。
    ② 王敦书:《第十七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历史教学》1991年第1期。
    ③ 《关于中办第十九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请示报告》,《中国史学会五十年》,第530页。
    ④ 《中国历史学家代表团参加第十八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总结》,《中国史学会五十年》,第509页。
    ⑤ 昆源:《切磋学术,增进友谊:出席第18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侧记》,《世界历史》1996年第2期.
    ⑥ 张广智:《近二十年来中国的两方史学史研究(1978—1998)》,《史学史研究》1998年第4期
    ① 《中国历史学家代表团参加1990年第十七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总结报告》,《中国史学会五十年》,第501页。
    ② 《中国历史学家代表团参加第十八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总结》,《中国史学会五十年》,第513页。
    ① 《中国历史学家代表团参加1990年第十七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总结报告》、《中国历史学家代表团参加第十八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总结》,《中国史学会五十年》,笫506、514页。
    ② 王敦书:《第十七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历史教学》1991年第1期。
    ③ 《中国历史学家代表团参加第十八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总结》,《中国史学会五十年》,第513页。
    ④ 耿异:《第18届国际科学大会在蒙特利尔举行》,《中国史研究动态》1995年第12期。
    ①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2004年1月5日)。
    ② 张椿年:《乘风破浪,走向国际——记中国史学会加入国际历史科学委员会和争办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经过》,《我在现场:亲历改革开放30年》,第75页。
    ③ 周一平:《“走向世界的中国史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史学理论研究》2007年1期。
    ④ 张广智:《近二十年来中国的两方史学史研究(1978-1998)》,《史学史研究》1998年第4期。
    ① 张椿年:《我与史学》,《史学史研究》2002年第4期。
    ② 参阅钱乘旦:《探寻“全球史”的理念——第十九届国际历史学科大会印象记》,《史学月刊》2001年第2期。
    ③ 参阅钱乘旦:《探寻“全球史”的理念——第十九届国际历史学科大会印象记》,《史学月刊》2001年第2期。
    ④ 彭坤元、张顺洪:《2000年国际史学界的盛会——记中国史学家代表团出席第十九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中国史学会通讯》第7期。
    ⑤ 于尔根·科卡著,齐克彬等译:《历史学家如何超越民族史、国别史》,载《海外中国学评论》第1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① 王建华:《“历史系奥林匹克”——笫20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述评》,《国外社会科学前沿》(第9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② 《第十九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中国历史学家代表团名单》,《中国史学会五十年》,第518页。
    ① 参阅《吴建雍》,中华文史网http://www.historvchina.net/wjy3/354764.shtml。
    ② 参阅《王宪明》,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网站 http://www.tsinghua.edu.cn/publish/max/4570/2010/20101218105401510644758/20101218105401510644758_.html。
    ① 参阅《扬州大学师范学院历史学教授:周新国》,《江苏社会科学》1995年10月。
    ② 参阅《南京大学历史学教授:钱乘旦》,《江苏社会科学》1995年12月:《钱乘旦简介》,《学术界》2006年11月。
    ③ 参阅《以史为鉴,志在强国——访天津师范大学侯建新教授》,《理论与现代化》1997年3月。
    ④ 参阅王启发:《卢钟锋先生的学术道路与成就》,《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9月:《卢钟锋简介》,http: //luzhongfeng.ren.hqcr.com/。
    ① 参阅《辛德勇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3年7月。
    ② 参阅虞和平、谢宝耿:《努力创建中国现代化史学科—虞和平研究员访谈》,《学术月刊》2004年4月:虞和平、王天根:《近代史研究的热点和难点——访虞和平研究员》,《社会科学家》2001年第3期;
    ③ 参阅张顺林:《史前“王国”或诞生凌家滩》,《马鞍山日报》2012年12月;陈洪波:《耕耘与收获》,《中国文物报》,2010年3月。
    ④ 马光:《张顺洪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0年9月。
    ① 《悉尼会议中国史学家代表团名单》,未刊原件,存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② 参阅《冷溶同志简历》,马克思主义研究网http://myy.cass.cn/news/378063.htm
    ① 参阅《张海鹏自选集》,“作者简介”,北京:学习出版社,2012年。
    ② 参阅《研究生导师专业·于沛》,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史研究所网站http://worldhistory.cass.cn/chinese/txt/renyuan_txt_all/teachers/doctors/yupei.htm。
    ③ 参阅《本所同仁·陈祖武》,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网站http://ich.cass.cn/UserInfo.asp?UserID=1&page=1。
    ④ 参阅《本所同仁·万明》,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网站http://ich.cass.cn/UserInfo.asp?UserID=40&page=1。
    ① 参阅《王大庆》,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网站http://www.lishixuevuan.com/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22&id=179。
    ① 参阅《吴义雄》,中山大学历史学系网站http://history.sysu.edu.cn/history02/h02b/426.htm。
    ② 参阅《姜生》,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网站http://www.history.sdu.edu.cn/new/jx/sz/2009-03-23/363.html。
    ① 沈坚:《文物保护的“他山之石”》,《解放日报》2005年2月6日。
    ② 贵州师范大学《我写我师》编委会编:《我写我师:贵州师范大学学生采写优秀教师文集》,2008年。
    ③ 赵嘉朱主编:《孙子研究文献备要(1949年1月-1992年1月)》,北京:新华出版社,1992年。
    ④ 参阅《学部委员·陈启能》,中国世界史研究网http://iwh.cass.cn/news/163418.htm.
    ① 参阅《教师简介·徐蓝》,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网站htt://history.cnu.edu.cn/Ic_view.asp?id=706&classid=40&pclassid=38。
    ② 《中国历史学家代表团出席第20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总结报告》(2005年8月5日),米刊原件,存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③ 《第20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纪实》,《史学理论研究》2005年第4期。
    ④ 《中国史学会代表团出席第21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总结报告》(2010年9月),未刊原件,存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据王育济、姜生教授介绍,这一名单与实际参会人员有出入。
    ⑤ 《出席21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名单》,未刊原件,存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⑥ 参阅《本所同仁·卜宪群》,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网站http://ich.cass.cn/UserInfo.asp?UserID=16&page=1。
    ⑦ 张星星主编:《当代中国成功发展的历史经验·第五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7年。
    ① 参阅《大师简介·王巍》,超星学术视频网站http://video.chaoxing.com/teacher_1570.shtml《王巍》,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网站http://www.kaogu.cn/html/cn/renyuanxinxiku/2013/1026/43823.html?1382838223.
    ② 参阅于沛等编:《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学术论文集(1964-2004)》(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③ 参阅《姚朋》,中国世界史研究网http://iwh.cass.cn/news/130783.htm。
    ④ 《李伯重教授简介》,《学术界》2010年第2期。
    ① 参阅张芝联:《第十九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简记》,《光明日报》2010年10月13日第C4版。
    ② 王晴佳:《张芝联先生与中外史学交流》,《史学理论研究》2008年第4期。
    ③ 张顺洪:《第19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学术见闻》,《史学理论研究》2001年第1期。
    ④ 《中国历史学家代表团出席第十九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情况汇报》,《中国史学会五十年》,第515-516页。
    ① 一文:《2005年第20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国外社会科学》2003年第6期。
    ② 《中国史学会代表团出席第21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总结报告》,未刊原件,村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
    ① 参阅《中国历史学家代表团出席第20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总结报告》(2005年8月5日),未刊原件,存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第20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纪实》,《史学理论研究》2005年第4期;王建华:《“历史系奥林匹克”——第20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述评》,《国外社会科学前沿》(第9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② 《中国历史学家代表团出席第十九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情况汇报》,《中国史学会五十年》,第516页。
    ① 冷溶:《推动历史科学的国际交流,促进人类的和平与发展:在第20届历史科学国际会议“近现代时期的中国与世界”专题讨论会上的致辞》,未刊原件,村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
    ② 《中国历史学家代表团出席第20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总结报告》(2005年8月5日),未刊原件,存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③ 《中国史学会代表团出席第21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总结报告》,未刊原件,存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① 戴逸:《世界一体化潮流中的桃源乐土——挪威纪行》,《社会科学战线》2001年第3期。
    ② 钱乘旦:《探寻'全球史'的理念--第十九届国际历史学科大会印象记》,《史学月刊》2001年第2期。
    ③ 李世安:《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与21世纪中国世界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3月4日第7版:《第20次世界历史科学大会评析》,《光明日报》2005年11月29日第11版。
    ④ 王建华:《“历史系奥林匹克”——第20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述评》,《国外社会科学前沿》(第9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⑤ 《中国史学会代表团出席第21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总结报告》,未刊原件,存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① 李伯重:《水与中国历史——第21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开幕式的基调报告》,《思想战线》2013年5期。
    ② 参阅林文勋:《李埏先生传略》,李埏:《不自小斋文存》,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
    ① 本刊记者:《第20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纪实》,《史学理论研究》2005年第4期。
    ① 钱乘旦:《探寻'全球史'的理念--第十九届国际历史学科大会印象记》,《史学月刊》2001年第2期。
    ② 于沛:《全球史:民族历史记忆中的全球史》,《史学理论研究》2006年第1期;《2000年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中国历史学年鉴2001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
    ③ 王晴佳:《“以色列没有国王”——2010年国际史学多元走向》,《社会科学报》2011年2月17日第005版。
    ① 中国史学会出席悉尼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代表团:《中国历史学家代表团出席第20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总结报告》(2005年8月5日),未刊原件,存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① 《第20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纪实》,《史学理论研究》2005年第4期。
    ① 《第20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纪实》,《史学理论研究》2005年第4期。
    ② 彭坤元、张顺洪:《2000年国际史学界的盛会一记中国史学家代表团出席第十九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中国史学会通讯》第7期。
    ③ 《第20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纪实》.《史学理论研究》2005年第4期。
    ① 《中国历史学家代表团出席第十九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情况汇报》,《中国史学会五十年》,第516-517页。
    ② 中国史学会出席悉尼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代表团:《中国历史学家代表团出席第20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总结报告》(2005年8月5日),未刊原件,存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③ 陈启能:《对当前西方史学发展的两点看法》,《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9月22日第3版。
    ① 参阅张顺洪:《第19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学术见闻》,《史学理论研究》2001年第1期;彭坤元、张顺洪:《2000年国际史学界的盛会一记中国史学家代表团出席第十九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中国史学会通讯》第7期。
    ② 王先明:《第19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简介》,《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5期。
    ③ 参阅李世安:《世界历史理论研究的新突破——第20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简介》,《世界历史》2005年第4期:《第20次世界历史科学大会评析》,《光明日报》2005年11月29日第11版;《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与21世纪中国世界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3月4日第7版。
    ① 王晴佳:《文明比较、区域研究和全球化——第20届国际历中科学大会所见之中学研究新潮》《山东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② 王建华:《“历史系奥林匹克”——第20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述评》,《国外社会科学前沿》(第9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③ 戴逸:《世界一体化潮流中的桃源乐土——挪威纪行》,《社会科学战线》2001年第3期。
    ④ 张顺洪:《第19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学术见闻》,《史学理论研究》2001年第1期。
    ⑤ 《中国历史学家代表团出席第十九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情况汇报》,《中国史学会五十年》,第516页。
    ① 参阅吴恩远:《国际历史科学委员会主席于尔根·科卡访问中国史学会》,《中国史学会五十年》,第541-542页;张椿年:《乘风破浪,走向国际——记中国史学会加入国际历史科学委员会和争办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经过》,《我在现场:亲历改革开放30年》,第75页。
    ① 张椿年:《乘风破浪,走向国际——记中国史学会加入国际历史科学委员会和争办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经过》,《我在现场:亲历改革开放30年》,第75页。
    ② 张海鹏、邹兆辰:《追求历史的真谛:我的史学之路——访张海鹏研究员》,《历史教学问题》2013年第4期。
    ③ 《中国史学会秘书长张海鹏致国际历史科学委员会主席科卡教授函》(2004年6月14日),未刊原件,存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① 《关于申办历史科学国际会议和国际历史学会代表大会的程序和情况——张海鹏与Robert谈话纪要》(2004年11月22日),未刊原件,存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② 《中国史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张海鹏致国际历史学会秘书长罗伯特函》(2005年6月30日),未刊原件,存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③ 中国史学会出席悉尼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代表团:《中国历史学家代表团出席第20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总结报告》(2005年8月5口),未刊原件,存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① 中国史学会出席悉尼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代表团:《中国历史学家代表团出席第20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总结报告》(2005年8月5日),未刊原件,存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② 《14-18日会议安排》,未刊原件,存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③ 《国际历史学会秘书长罗伯特致中国史学会副会长张海鹏致函》(2006年5月29日),未刊原件,存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④ 《国际历史学会秘书长罗伯特致中国史学会副会长张海鹏致函》(2006年8月30日),未刊原件,存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⑤ 《国际历史学会秘书长罗伯特致中国史学会副会长张海鹏致函》(2007年3月27日),未刊原件,存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① 《国际历史学会秘书长罗伯特致中国史学会副会长张海鹏致函》,未刊原件,存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② 《国际历史学会秘书长罗伯特致中国史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张海鹏致函》(2006年10月24日)、《国际历史学会秘书长罗伯特致中国史学会副会长张海鹏致函》(2007年1月8日),未刊原件,存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③ 《关于请冷溶副院长出席国际历史科学委员会代表大会的请示》(2007年9月5日),未刊原件,存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① 杲文川:《加强国际交流推动史学发展—“中国历史学的现状及未来”国际学术讨论会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9月21日。
    ① 冷溶:《在中国历史学的现状与未来国际学术讨论会上的致辞》(2007年9月16日),未刊原件,存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① 《国际历史学会秘书长罗伯特致中国史学会副会长张海鹏致函》(2007年10月10日),未刊原件.存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① 参阅《关于拟申办2015年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座谈纪要》(2009年2月6日),未刊原件,存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① 安作璋:《山东通史·序》,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② 王志民:《齐鲁文化通史总序》,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
    《山东大学百年史》编委会编:《山东大学百年史:1901-2001》,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第5-7页。
    ① 《山东大学百年史》编委会编:《山东大学百年史:1901-2001》,第8页。
    ② 崔华杰:《登州文会馆与山东大学堂学缘述论》,《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
    ③ 《山东大学百年史》编委会编:《山东大学百年史:1901-2001》,第5-7页。
    ④ 《山东大学百年史》编委会编:《山东大学百年史:1901-2001》,“序言”,第2页。
    ① 参阅《关于拟申办2015年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座谈纪要》(2009年2月6日),未刊原件,存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① 《山东大学关于与中国史学会共同申办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请示》(2009年9月3日),未刊原件,存山东大学校办。
    ① 《中国史学会致国际历史科学委员会秘书长罗伯特函》(2010年3月13日),未刊原件,存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① ,未刊原件,存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⑦ 《附件三(山东省人民政府致国际历史科学委员会执行局函)》(2009年11月16日),未刊原件,存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① 《山东省人民政府省长姜大明致国际历史科学委员会主席函)》(2009年11月19日),未刊原件,存山东大学校办。
    ① 陈炜敏:《2015,全球顶尖史学家齐聚济南》,《济南日报》2010年09月14日。
    ② 杨加深:《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将在山东大学举行》,山东大学新闻网2010年9月2日,首条。
    ① 王建朗:《中国史学会在国际史学会代表大会上中办陈述报告》,未刊原件,存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② 徐蓝,首都师范大学教授,中国史学会副会长。樊丽明,著名经济学家,时任山东大学分管财务与外事的副校长,曾对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筹备工作给予了极大支持。现为上海财经大学校长。(上述情况根据对王育济、姜生、杨加深采访整理)
    ③ 陈炜敏:《2015,全球顶尖史学家齐聚济南》,《济南日报》2010年09月14日。
    ④ 《中国历史学家代表团出席第21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总结报告》(2010年9月)。未刊原件,存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① 《中国历史学家代表团出席第21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总结报告》(2010年9月),未刊原件,存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② 晓阳:《中国史学会成功申办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光明日报》2010年9月14日。
    ③ 童力、赵晓阳:《中国史学会成功申办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2015年在中国济南召开》,《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9月7日。
    ④ 殷江宏、李宁、冯刚:《全球顶尖史学家2015年齐聚济南: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花落山东大学》,《文汇报》(香港)2011年9月28日。
    ⑤ 陈炜敏:《2015,全球顶尖史学家齐聚济南》,《济南日报》2010年09月14口。
    ① 陈炜敏:《2015,全球顶尖史学家齐聚济南》,《济南日报》2010年09月14日。
    ① 《中国史学会秘书长张海鹏致国际历史学会秘书长罗伯特函》(2009年4月6日),未刊原件.存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② 《中国史学会秘书长张海鹏致中国社科院副院长×××信》(2005年6月22日),未刊原件,存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① Erdmann, ibid, p.347.
    ① 修昔底德陷阱”指一个新崛起的大国必然要挑战现存大国,而现存大国也必然来回应这种威胁,这样使战争变得不可避免。此说法源自古希腊著名历史学家修昔底德的观点,雅典和斯巴达的战争之所以最终变得不可避免,是因为雅典实力的增长,以及这种增长在斯巴达所引起的恐惧。——原编者注)
    ② 《习近平“避免陷入‘修昔底德陷阱’”意义重大》,香港《文汇报》1月24日。
    ① 据新华社“新国际”微博报道,新华网北京3月28日电。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4-03/28/c 119984544.htm
    ② 张椿年《中外史学的交汇——记中国历史学家代表团参加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历程》。
    ③ 于尔根·科卡著,景德祥译:《悉尼、国际历史科学委员会和世界史的乌托邦》,《社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49页。
    ① 《湖北发起史学会启》,载《中华新报》1908年11月19日,“学界纪闻”
    ② 参见《发刊辞》,《史地丛刊》1920年6月第1卷第1期。
    ③ 周文玖选编:《朱希祖文存》,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333页。原载《清华周刊》1929年第30卷第11期
    ④ 《编后杂记》。载《历史科学》1933年第1期。
    ① 萧远健:《中国史学团体应加入国际历史学会》,《历史教育》1937年第1期。
    ② 张椿年:《我与史学》,载《史学史研究》2002年第4期。
    ③ 钱乘旦:《探寻“全球史”的理念——第十九届国际历史学科大会印象记》,载《史学月刊》2001年第2期。
    ① 参见钱乘旦:《探寻“全球史”的理念——第十九届国际历史学科大会印象记》,载《史学月刊》2001年第2期。
    ② 陈训慈:《组织中国史学会问题》,载《史地学报》1922年第1卷第2期。
    ③ 陈训慈:《国际学术团体与吾国》,载《史地学报》1922年9月第1卷第4期,“评从”栏。
    ④ 利兰撰、向达译:《不鲁拾拉万国历史学会第五次大会纪事》,载《史地学报》1923年第2卷第7期。
    ① 田波烈演讲,康选宜、李东白译:《敬告中国历史学家》,载《史地半月刊》1936年第1卷第4期。
    ② 萧远健:《中国史学团体应加入国际历史学会》,《历史教育》1937年第1期。
    ③ 刘鼎铭等:《中国中请加入国际史学会及派胡适参会相关史料一组》,《民国档案》2007年第3期。
    ④ 张椿年:《中外史学的交汇》,见中国史学会编:《中国史学会五十年》,海燕出版社,2004年,第639页。
    ⑤ 《王庆成致汝信、江流同志信》(1993年5月4日),载中国史学会编:《中国史学会五十年》,《中国史学会五十年》,海燕出版社,2004年,第536页。
    ⑥ 陶文钊:《关于巴克教授建议我国举办2000年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情况》(1994年5月24日),载中国史学会编:《中国史学会五十年》,《中国史学会五十年》,海燕出版社,2004年,第538页。
    ⑦ 《致国际历史科学委员会秘书长函》,《中国史学会五十年》,海燕出版社,2004年,第533页。
    ⑧ 《致国际历史科学委员会秘书长函》,《中国史学会五十年》,海燕出版社,2004年,第532页。
    ① 见胡适Newly Discovered Materials for Chinese History,《胡适全集》第36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631-637页。
    ② 李伯重:《水与中国历史——第21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开幕式的基调报告》,《思想战线》2013年5期。
    ③ 《关于拟申办2015年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座谈纪要》(2009年2月6日),未刊原件,存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④ 《附件三(山东省人民政府致国际历史科学委员会执行局函)》(2009年11月16日),未刊原件,存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⑤ 《山东省人民政府省长姜大明致国际历史科学委员会主席函)》(2009年11月19日),未刊原件,存山东大学校办。
    ① 陈炜敏:《2015,全球顶尖史学家齐聚济南》,《济南日报》2010年09月14日。
    ② 《中国历史学家代表团出席第21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总结报告》(2010年9月),未刊原件,存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③ 习近平:《2013年12月30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④ 《山东大学关于与中国史学会共同申办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请示》(2009年9月3日),未刊原件,存山东大学校办。
    1.《绍介新著:十九世纪外交史:日本平田久着,仁和张相译,杭州史学会印》,载《新民丛报》1902年第18期。
    2.《湖北发起史学会启》,载《中华新报》1908年11月19日“学界纪闻”。
    3.《湖北史学会简章》,载《中华新报》1908年11月28日“学界纪闻”。
    4.《本会纪事:宣统元年秋七月间地学会发起》、《中国地学会启》、《中国地学会章程》,载《地学杂志》1910年第1卷第1期。
    5.《记事·本国之部:中国地学会批准立案》,载《教育杂志》1910年第2卷第4期。
    6.《内外学务:中国地学会批准立案》,载《华商联合会报》1910年第6期。
    7.蒋梦麟:《历史教授革新之研究》,《教育杂志》1918年1月号。
    8.《熊子真致蔡元培》,《新潮》1920年5月第2卷第4期。
    9.《本会沿革》,《史地丛刊》1920年6月第1期。
    10.《投稿规则》,《史地丛刊》1920年6月第1卷第1期。
    11.《发刊辞》,《史地丛刊》1920年6月第1卷第1期。
    12.陈训慈译述:《美国史学协会年会纪》,载《史地学报》1921年第1卷第1期。
    13.陈训慈:《史学观念之变迁及其趋势》,载《史地学报》1921年11月第1卷第1期。
    14.陈训慈译述:《史之过去与将来》,载《史地学报》1922年3月第1卷第2期。
    15.《记录:史地研究会第四届纪事》,载《史地学报》1922年3月第1卷第2期。
    16.《史地研究会第五届纪事(上)》,载《史地学报》1922年5月第1卷第3期。
    17.《会务:史地研究会第五届纪事(续完)》,载《史地学报》1922年第2卷第1期。
    18.《编辑要则》,载《史地学报》1922年5月第1卷第3期。
    19.《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史地研究会简章》,《史地学报》1922年5月第1卷第3期。
    20.陈训慈:《组织中国史学会问题》,载《史地学报》1922年第1卷第2期。
    21.陈训慈:《国际学术团体与吾国》,载《史地学报》1922年第1卷第4期。
    22.《历史之社会的价值》,载《史地学报》1922年3月第1卷第2期。
    23.《美国人研究中国史之倡导》,载《史地学报》1922年5月第1卷第3期。
    24.《英美史学教授联合大会纪》,载《史地学报》1922年5月第1卷第3期。
    25J.M.Tyler:《北欧之新石时代》,《史地学报》1922年5月第1卷第3期“史学书绍介四则”。
    26Charles Richet:《世界文化史》,《史地学报》1922年5月第1卷第3期“史学 书绍介四则”。
    27G.B. Adams:《英国宪政史》,《史地学报》1922年5月第1卷第3期“史学书绍介四则”。
    28W.R.Shepherd:《历史地图》,《史地学报》1922年8月第1卷第4期“书报绍介·甲~历史类”。
    29Jacques de Morgan:《有史以前之人类》,《史地学报》1922年8月第1卷第4期“书报绍介·甲~历史类”。
    30B.A.Fiske:《人类进化中之发明》,《史地学报》1922年8月第1卷第4期“书报绍介·甲~历史类”。
    31F.S.Marvin:《世界和平之进化》,《史地学报》1922年8月第1卷第4期“书报绍介·甲~历史类”。
    32.Lothrop Stoddard:《回教之现势》,《史地学报》1922年8月第1卷第4期“书报绍介·甲~历史类”。
    33.《文化北进说》,载《史地学报》1922年11月第2卷第1期。
    34J.H.Hayes:《近世欧洲政治社会史》,载《史地学报》1923年1月第2卷第2期。
    35.《战后之德意志之历史教学》,载《史地学报》1923年1月第2卷第2期。
    36.《万国历史学会第五次大会一九二三年四月在比京举行》,《史地学报》1923年第2卷第3期。
    37.叔凉:《中国之史学运动与地学运动》,载《史地学报》1923年3月第2卷第3期。
    38.《历史之价值》,载《史地学报》1923年第2卷第4期。
    39.陈训慈:《<近世欧洲政治社会史>绍介补言》,《史地学报》1923年1月第2卷第4期。
    40.[美]李兰撰、向达译:《不鲁舍拉万国历史学会第五次大会纪事》,载《史地学报》1923年第2卷第7期。
    41.陈训慈:《史学蠡测》,分三部分依次载于《史地学报》1924年4月第3卷第1、2期合刊,1924年10月第3卷第3期,1925年第3卷第5期。
    42.《国际历史学委员会在那京召集第六次会议本国拟暂不派员出席复请查照函》,载民国政府《外交公报》十七年(1928年)三月十四日第八十一期。
    43.何炳松郭斌译:《西洋史学史》“序”,上海:商务印书馆,1929年。
    44.陈训慈:《国际历史学会第六次大会记》,载《史学杂志》1929年第2期。
    45.卢绍稷:《史学概要》,上海:商务印书馆,1930年。
    46.《编后杂记》,载《历史科学》1933年第1期。
    47.《几句关于编辑的话》,载《历史科学》1933年第1期。
    48.陈训慈:《南高小史:国立南京高等师范二十周年纪念》,载《国风月刊》1935年第7卷第2期。
    49.[英]田波烈演讲,康选宜、李东白译:《敬告中国历史学家》,载《史地半月刊》1936年第1卷第4期。
    50.《历史学家田波烈氏来华》,载《图书展望》1936年第2卷第2期。
    51.《中国历史学会积极组织》,载《史学消息》1937年第1卷第3期。
    52.《康选宜发起组织中国历史学会》,载《图书展望》1936年第6期。
    53.《张部长接见胡适田波烈两博士》,载《外交周刊》1936年第8期。
    54.《人物动静:国际历史学会会长田波烈氏,近环游世界,本月抵沪并于十二日在青年会公开演讲。图为各团体公宴田氏之合影》,载《良友》1936年第11期。
    55.《我国史学团体将参加国际历史学会》,载《新北辰》1936年第12期。
    56.《杂讯》,载《月报》1936年第12期。
    57.《国际历史学会会长田波烈英国剑桥大学休假之便环游世界过日来华抵沪与沪上各团体代表合影》,载《礼拜六》1936年第22期。
    58.[英]田波烈着,左秀芝译:《国际历史学会之经过与组织》,载《历史教学》1937年第1期。
    59.萧远健:《中国史学团体应加入国际历史学会》,载《历史教学》1937年第1期。
    60.《中华史学会之筹组》,载《考文学会杂报》1937年第1期。
    61.上海青年会:《田波烈氏在本会演讲:国际情势与国联》,《上海青年》1937年第1期。
    62.《语文历史及考古学杂讯》,载《月报》1937年第1卷第1期。
    63.《历史学家田波烈来华游历》,载《时事月报》1937年第16卷第2期。
    64.《各地史学专家筹组中华史学会》,载《新北辰》1937年第3卷第4期。
    65.连士升:《记国际历史学会会长田波莱教授》,载《大众知识》1937年第5期、第6期。
    66.《中华史学会将成立》,载《图书展望》1937年第2卷第6期
    67.韩德溥(辑):《京沪平各地历史教授筹组中华史学会:平市十余团体现正筹备开成立大会,68.我国将参加明年举行之国际史学会》,载《教与学》1937年第二卷第10期。
    69.1937-1938年傅斯年、蔡元培、王世杰、田波烈、胡适等关于参加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相关档案文件一组,载《民国档案》2007年第3期。
    70.《国际史学会第八届会议之盛况》,载《史学季刊》1941年第1期。
    71.《考今》,载《现代史学》1941年第5卷第1期。
    72.郑天挺:《学习苏联高等学校的历史教学》,载《历史教学》1952年第12期。
    73.楚白:《在中国历史教学中有关贯彻苏联教材精神和实质的一些问题》,载《历史教学》1953年第3期。
    74.[苏]西多罗夫等着,王九鼎等译:《苏联史学家在罗马第十届国际史学家代表大会报告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7年。
    75.何家槐:《旅欧随笔》,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57年。
    76.薛炼柔译:《历史学家的国际组织》,载《史学译丛》1957年第3期。
    77.何兆武译:《第十一届国际历史学家代表大会的科学报告》,原文载苏联《历史研究》1957年第7期,译文发表于《史学译丛》1957年第6期。
    78.张芝联:《介绍国际历史科学委员会(简称国际史学会)》,载《历史研究》1957年第6期。
    79.克凡:《介绍苏联新近出版的“历史科学”丛刊》,《历史研究》1958年第7期。
    80.克凡:《介绍“苏联的中国学”杂志》,《历史研究》1958年第12期。
    81.克凡:《苏联科学院历史科学学部科学研究计划(1959年)》,《历史研究》1959年第8期。
    82.克凡:《社会主义国家历史学界的科学联系近况》,《历史研究》1959年第8期。
    83.克凡:《苏联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的七年研究计划》,《历史研究》1960年第2期。
    84.丁义忠:《第11届国际历史学家代表大会》,《国外社会科学文摘》1961年第10期。
    85.[苏]康恩等着,张书生等译:《穷途末路的资产阶级历史哲学》,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2年。
    86.[苏]越特金、齐赫文斯基着,易辉信等译:.《论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科学的一些同题》,《外国史学动态》1964年第1期。
    87.陆国俊译,陈洪进校:《国际历史科学委员会执行局举行会议讨论第十二届代表大会议程》,《外国史学动态》1964年第5期。
    88.《西方资产阶级学者论苏联历史学·出版说明》,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年。
    89.《列宁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
    90.《国际历史学大会》,《国外书讯》1976年第8期。
    91.陆象淦:《国际史学家代表大会和国际历史科学委员会》,《国外社会科学》1978年第4期。
    92.陆象淦:《帕斯库院士谈第十五届世界历史学家大会》,《国外社会科学》1980年第4期。
    思年:《我国第一次参加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世界历史》1980年第5期。
    93.《苏刊报道第十五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国外社会科学动态》1981年第5期。
    94.[法]扎德:《实证哲学教程》,洪谦主编:《西方现代资产阶级哲学论著选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
    95.[意]克罗齐着,傅任敢译:《历史学的理论和实际》,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
    96.[苏]《近现代史杂志》载文,王化杰节译:《第十五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讨论的近现代史诸问题》,昆明师范学院历史系、昆明师范学院科研处编:《世界史译文集》,1983年。
    97.王延生:《国际历史科学委员会召开大会和执行局会议》,《世界史研究动态》1983年第5期。
    98.胡颂平编:《胡适之先生年谱长编初稿》(五),台北: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4年。
    99.李君锦译:《齐赫文斯基答<近代史与现代史>杂志问》,《国外社会科学》1984年第9期。
    100.中国史学会编:《第十六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中国学者论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101.斋边:《第十六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议题简介》,《史学情报》1985年第2期。
    102.江士贤:《金应熙谈第十六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广东社会科学》1985年第4期。
    103.周文:《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简介》,《世界史研究动态》1985年第7期。
    104.史力:《第十六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即将召开》,《世界史研究动态》1985年第7期。
    105.金天:《第十六届历史科学国际大会在联邦德国举行》,《国外社会科学》1985年第11期。
    106.刘明翰:《第十六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在联邦德国召开》,《文史哲》1986年第1期。
    107.张椿年、陈之骅、华庆昭:《开拓新领域研究新问题:出席第十六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有感》,《世界历史》1986年第1期。
    108.纪泽:《一百年来的汽车化及其影响——第十六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课题介绍之一》,《世界史研究动态》1986年第1期。
    109.孙兰:《我刊编委王敦书、庞卓恒参加第十七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历史教学》1 986年第1期。
    110.何诚:《发挥优势、讲求方法,走出我国史学研究的新路子——访北京大学历史系张广达教授》,《世界史研究动态》1986年第1期。
    111.张广达:《当代史学研究的趋势——参加第十六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观感》,《北京社会科学》1986年第2期。
    12.思年:《我国第一次参加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世界历史》1986年第5期。
    13.俞旦初:《中国近代最早的史学会——湖北史学会初考》,《近代史研究》1986年第6期。
    14.陈之骅:《苏联史学家谈第十六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世界史研究动态》1986年第8期。
    15.筱路:《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圆桌会议讨论史学刊物利用现代技术和工艺问题》,《国外社会科学动态》1986年第8期。
    116.《第十六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国外社会科学情报》1986年第10期。
    117.[英]巴勒克拉夫着,杨豫译:《当代史学主要趋势》,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
    118.《教苑英华》编辑组编:《教苑英华》,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87年。
    119.张朋园等:《郭廷以先生访问纪录》,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7年。
    120.梁启超:《新史学》,《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九》,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
    121.陈启能主编:《八十年代的西方史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
    122.陈荣富等主编:《当代中国社会科学学者大辞典》,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0年。
    123.乃尔:《第十七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今年八月举行》,《世界史研究动态》1990年第4期。
    124.萨那:《中国代表团参加第17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世界史研究动态》1990年第12期。
    125.庞卓恒:《怎样评价革命和改良在历史上的作用》,《历史教学》1991年第1期。
    126.王敦书:《第十七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历史教学》1991年第1期。
    127.孙利辉:《第17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综述》,《军事历史》1991年第1期。
    128.齐文颖:《第17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关于人物传记的讨论》,《历史研究》1991年第3期。
    129.[美]1.伯纳德·科恩着,杨爱华等译:《科学革命史》,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92年。
    130.董继民:《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世界史研究动态》1992年第4期。
    131.刘晓东:《中国当代经济科学学者辞典》,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
    132.赵嘉朱主编:《孙子研究文献备要(1949年1月-1992年1月)》,北京:新华出版社,1992年。
    133.中外名人研究中心编:《中华文化名人录》,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3年。
    134.唐天标主编:《中国人民解放军专业技术干部名人录》,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1993年。
    135.安作璋:《山东通史·序》,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
    136.山雨:《第十八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讨论的主题和专题》,《史学理论研究》1994年第1期。
    137.吴宓:《吴宓自编年谱》,北京:三联书店,1995年。
    138.耿升:《第十八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在蒙特利尔举行》,《中国史研究动态》1995年第12期。
    139.耿云志、欧阳哲生编:《胡适书信集》(中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
    140.端木美:《密特朗与历史学—一国际史学会秘书长贝达里达采访密特朗概述》,《世界历史》1996年第2期。
    141.端木美:《一部史学家的反思指南——<1945-1995年法国的历史与史学家职业>简介》,《世界历史》1996年第2期。
    142.端木美:《法国当代史专家贝达里达谈当代史》,《史学理论研究》1996年第2期。
    143.昆源:《切磋学术,增进友谊——出席第18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侧记》,《世界历史》1996年第2期。
    144.余顺标主编:《中外名人辞典》,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1996年。
    145.庄毅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学者技术人员名录(1992年卷)》,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6年。
    146.北京大学研究生院编:《燕园师林:北京大学博士生指导教师简介》第2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
    147.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编:《中国社会科学家自述》,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
    148.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中国妇女研究年鉴(1991—1995)》,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1997年。
    149.林煌天主编:《中国翻译词典》,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
    150.《以史为鉴,志在强国——访天津师范大学侯建新教授》,《理论与现代化》1997年3月。
    151.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务处编:《名师荟萃: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简介》,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年。
    152.张广智:《近二十年来中国的西方史学史研究(1978—1998)》,《史学史研究》1998年第4期。
    153.戴逸:《世纪之交中国历史学的回顾与展望》,《历史研究》1998年第6期。
    154.昆源:《第19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简介》,《世界历史》1999年第2期。
    155.卢钟锋:《回顾与总结:新中国历史学五十年》,《中国史研究》1999年第3期。
    156.桑兵:《国学与汉学—近代中外学界交往录》,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
    157.黄浪华、夏善彬主编:《中国教育专家与教育人才》第一卷,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年。
    158.蒋大椿、陈启能主编:《史学理论大辞典》,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
    159.王宪明:《第19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简介》,《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5期。
    160.中国二战史学会秘书组:《第19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在奥斯陆举行》,《军事历史》2000年第6期。
    161.于光:《百科全书式学者——朱谦之》,《光明日报》2000年8月29日第B03版。
    162.张芝联:《第十九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简记》,《光明日报》2000年10月13日第C 04版。
    163.鲍绍霖:《西方史学的东方回响》,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
    164.曹伯言整理:《胡适日记全编》,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
    165.林文勋:《李埏先生传略》,李埏:《不自小斋文存》,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
    166.张顺洪:《第19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学术见闻》,《史学理论研究》2001年第1期。
    167.虞和平、王天根:《近代史研究的热点和难点——访虞和平研究员》,《社会科学家》2001年第3期。
    168.戴逸:《世界一体化潮流中的桃源乐土——挪威纪行》,《社会科学战线》2001年第3期。
    169.《著名历史学家戴逸小传》,常熟市政协学习和文史委员会编:《常熟文史》第29辑,2001年。
    170.钱乘旦:《探寻‘全球史’的理念——第十九届国际历史学科大会印象记》,《史学月刊》2001年第2期。
    171.彭坤元、张顺洪:《2000年国际史学界的盛会——记中国史学家代表团出席第十九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中国史学会通讯》2001年第7期。
    172.李城外:《抢救向阳史料大有可为:访著名历史学家金冲及》,《咸宁文史资料·向阳湖文化专辑》(总第2辑),咸宁:湖北开元印刷有限公司,2002年
    173.侯仁之主编:《燕京大学人物志》第2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174.[德]于尔根·科卡着,景德祥译:《20世纪下半叶国际历史科学的新潮流》,《史学理论研究》2002年第1期。
    175.彭训厚:《二战史研究会部分理事与国际历史学会会长科卡教授座谈》,《军事历史》2002年第1期。
    176.张椿年:《我与史学》,《史学史研究》2002年第4期。
    177.郑大华整理:《胡适全集》,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
    178.[美]托马斯·库恩着,金吾伦、胡新和译:《科学革命的结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179.一文:《2005年第20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国外社会科学》2003年第6期。
    180.《辛德勇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3年7月。
    181.《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2004年1月5日。
    182.虞和平、谢宝耿:《努力创建中国现代化史学科——虞和平研究员访谈》,《学术月刊》2004年4月。
    183.中国史学会秘书处编:《中国史学会五十年》,郑州:海燕出版社,2004年。
    184.于沛、周荣耀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学术论文集(1964-2004)》(亚洲185.非洲拉丁美洲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186.桑兵:《二十世纪前半期的中国史学会》,《历史研究》2004年第5期。
    187.朱政惠、李江涛:《20世纪中外史学交流回顾》,《史林》2004年第5期。
    188.徐百柯:《清华“永远的校长”梅贻琦:寡言嗜酒真君子》,载《中国青年报》2004年6月23日。
    189.张椿年:《中外史学的交汇》,《中国史学会五十年》第639页,郑州:海燕出版社,2004年。
    190.王玉璞:《刘大年与中国史学会》,载《中国史学会五十年》,郑州:海燕出版社,2004年。
    191.王化杰节译:《第十五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讨论的近现代史诸问题》,《中国史学会五十年》,郑州:海燕出版社,2004年。
    192.王志民:《齐鲁文化通史·总序》,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
    193.王建华:《“历史学奥林匹克”——第20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述评》,《国外社会科学前沿》(第9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194.[美]鲁滨逊着,何炳松译:《新史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195.李春雷:《史学期刊与中国史学的现代转型——以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为例》,《史学理论研究》2005年第1期。
    196.吴忠良:《南高史地学派与中国史学会》,《福建论坛》2005年第2期。
    197.沈坚:《文物保护的“他山之石”》,《解放日报》2005年2月6日。
    198.胡逢祥:《现代中国史学专业学会的兴起与运作》,《史林》2005年第3期。
    199.姜芃等:《第20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纪实》,《史学理论研究》2005年第4期。
    200.李世安:《世界历史理论研究的新突破——第20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简介》, 《世界历史》2005年第4期。
    201.王晴佳:《文明比较、区域研究和全球化:第20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所见之史学研究新潮》,《山东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
    202.冯淋:《中国历史学家代表团出席第20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综述》,《学术动态》2005年第6期。
    203.陈启能:《对当前西方史学发展的两点看法》,《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9月22日第3版。
    204.李世安:《第20次世界历史科学大会评析》,《光明日报》2005年11月29日第11版。
    205.[德]于尔根·科卡着,景德祥译:《悉尼、国际历史科学委员会和世界史的乌托邦》,《社会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206.[德]于尔根·科卡着,齐克彬等译:《历史学家如何超越民族史、国别史》,载《海外中国学评论》第1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207.吴忠良:《传统与现代之间:南高史地学派研究》,北京:华龄出版社,2006年。
    208.伊格尔斯着,何兆武译:《二十世纪的历史学》,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年。
    209.萧今:《金冲及:博学笃志·切问近思》,《无言的风景:中国高校知名社科学者学术思想巡礼》,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210.于沛:《全球史:民族历史记忆中的全球史》,《史学理论研究》2006年第1期。
    211.陈宝云:《学术与国家:<史地学报>及其群体研究》,“史地研究会指导员列表”,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
    212.李维民主编:《中国人物年鉴2006))(总第1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
    213.马金章主编:《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浚县》,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6年。
    214.王荣华主编:《多元视野下的中国:首届世界中国学论坛》,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年。
    215.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拉美研究:追寻历史的轨迹》,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年。
    216.赵凯:《历史的追索》,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编:《学问有道:学部委员访谈录(上)》,北京:方志出版社,2007年。
    217.吴必康:《学问求真宽厚朴实》,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编:《学问有道:学部委员访谈录(上)》,北京:方志出版社,2007年。
    218.陈启能、姜芃:《格奥尔格·伊格尔斯与中国》,《山东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
    219.周一平:《“走向世界的中国史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史学理论研究》2007年1期。
    220.张广智:《20世纪中外史学交流》,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221.张星星主编:《当代中国成功发展的历史经验·第五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7年。
    222.刘鼎铭、林周佳、徐志敏:《中国申请加入国际史学会及派胡适参会相关史料一组》,《民国档案》2007年第3期。
    223.吴忠良、王效良:《陈训慈与民国时期的中国史学会》,《浙江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
    224.林天宏:《王世杰:那位曾经的部长》,《中国青年报》2007年4月4日。
    225.杲文川:《加强国际交流推动史学发展——“中国历史学的现状及未来”国际学术讨论会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9月21日。
    226.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2007年10月15日。
    227.沈汉主编:《资本主义史》,上海:学林出版社,2008年。
    228.桑兵:《晚清民国的学人和学术》,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
    229.贵州师范大学《我写我师》编委会编:《我写我师:贵州师范大学学生采写优秀教师文集》,2008年。
    230.于沛:《中国史学理论研究三十年:1978~2008》,《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第2期。
    231.王晴佳:《张芝联先生与中外史学交流》,《史学理论研究》2008年第4期。
    232.周雷鸣:《民国史学的一次世界之旅——中央研究院参加国际历史学会始末》,《文史知识》2008年第10期。
    233.[美]入江昭著,颜子龙李静阁译:《全球共同体:国际组织在当代世界形成中的角色》,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
    234.[美]柯娇燕着,刘文明译:《什么是全球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235.于沛:((2000年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中国历史学年鉴2001年》,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
    236.丁伟志编郭永才译:《我在现场:亲历改革开放30年》,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
    237.周秋光:《刘大年传》,长沙:岳麓书社,2009年。
    238.卜宪群:《林甘泉先生的学术经历及治学特点》,王韩锁等主编:《学术名家访谈录》,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
    239.梁二平:《谁在世界的中央——古代中国的天下观》,广州:花城出版社,2009年。
    240.邹兆辰:《苏联史学在中国的命运》,《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09年第1期。
    241.陈晔:《从“万国”到“国际”》,载上海《文汇报》2009年6月11日。
    242.陈海燕、张海鹏:《中国史学会的昨天、今天和明天——访中国史学会会长张海鹏》,《团结报》2009年7月23日第7版。
    243.郭震旦:《“八十年代”史学谱》,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
    244.何兆武:《缅怀向达先生》,沙知:《向达学记》,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年。
    245.邓正来主编:《中国深度研究高级讲坛讲演录(第一辑)》,上海:商务印书馆,2010年。
    246.《李伯重教授简介》,《学术界》2010年第2期。
    247.陈洪波:《耕耘与收获》,《中国文物报》,2010年3月。
    248.李世安:《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与21世纪中国世界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3月4日第007版。
    249.王育济:《济南历史文化的变迁与特征》,《东岳论丛》2010年第5期。
    250.马光:《张顺洪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0年9月。
    251.童力、赵晓阳:《中国史学会成功申办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2015年在中国济南召开》,《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9月7日。
    252.赵晓阳:《中国史学会成功申办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光明日报》2010年9月14日。
    253.陈炜敏:《2015,全球顶尖史学家齐聚济南》,《济南日报》2010年09月14日。
    254.张芝联:《第十九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简记》,《光明日报》2010年10月13日第C4版。
    255.张伟伟:《迟来的历史研究全球化——第21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管窥》,《社会科学报》2010年11月25日第5版。
    256.王建朗:《2015:中国史学界的期待》,《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12月28日。
    257.李新冲:《20世纪后半期中国大陆学者的西方史学史研究发展》,扬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
    258.王晴佳:《“以色列没有国王”——2010年国际史学多元走向》,《社会科学报》2011年2月17日第005版。
    259.徐蓝:《对世界史研究的建议》,《世界历史》2011年第2期。
    260.邹兆辰:《为了史学的繁荣:对话当代历史学家》,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
    261.《专访葛剑雄》,谢镇远主编:《沙俄覆亡之前的妖孽:拉斯普廷之死》,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11年。
    262.殷江宏、李宁、冯刚:《全球顶尖史学家2015年齐聚济南:第22届国际历 史科学大会花落山东大学》,《文汇报》(香港)2011年9月28日。
    263.[美]帕特里克·曼宁着,陈欣言译:《世界史学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全球研究机构的未来》,《全球史评论》2012年00期。
    264.张海鹏:《张海鹏自选集》,北京:学习出版社,2012年
    265.苗英健:《<史地学报>::五四时期史学教育代表性刊物之一》,《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3月26日第B06版。
    266.《国史学界举办纪念胡乔木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光明日报》2012年6月13日。
    267.胡乔木:《胡乔木文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
    268.王启发:《卢钟锋先生的学术道路与成就》,《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9月17日第B03版。
    269.张顺林:《史前“王国”或诞生凌家滩》,《马鞍山日报》2012年12月4日第004版。
    270.[英]保罗·杜克斯着,郭军伟译:《走向历史科学》,《史学集刊》2013年第1期。
    271.张玉法:《民国初期的知识分子及其活动(1912-1928)》,《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
    272.崔华杰:《登州文会馆与山东大学堂学缘述论》,《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
    273.张海鹏、邹兆辰:《追求历史的真谛:我的史学之路——访张海鹏研究员》,《历史教学问题》2013年第4期。
    274.李伯重:《水与中国历史——第21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开幕式的基调报告》,《思想战线》2013年第5期。
    275.[美]格奥尔格·伊格尔斯着,张文涛译:《全球视野下近代欧洲史的断裂与延续:论历史、历史学与史学史分期问题》,《山东社会科学》2013年第7期。
    276.张广智:《1938年:中西史学交流史的一页——胡适与“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学术研究》2013年第10期。
    277.解玉军:《小药片、大历史:阿司匹林的故事》,《中国历史评论》2014年第3期。
    1.《关于申办历史科学国际会议和国际历史学会代表大会的程序和情况——张海鹏与Robert谈话纪要》(2004年11月22日),未刊原件,存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2.《中国史学会秘书长张海鹏致国际历史科学委员会主席科卡教授函》(2004年6月14日),未刊原件,存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3.《中国史学会秘书长张海鹏致中国社科院副院长陈佳贵信》(2005年6月22日),未刊原件,存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4.《中国史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张海鹏致国际历史学会秘书长罗伯特函》(2005年6月30日),未刊原件,存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5.中国史学会出席悉尼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代表团:《中国历史学家代表团出席第20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总结报告》(2005年8月5日),未刊原件,存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6.冷溶:《推动历史科学的国际交流,促进人类的和平与发展:在第20届历史科学国际会议
    7.《“近现代时期的中国与世界”专题讨论会上的致辞》(2005年7月),未刊原件,存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
    8.《国际历史学会秘书长罗伯特致中国史学会副会长张海鹏特函》(2006年5月29日),未刊原件,存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9.《国际历史学会秘书长罗伯特致中国史学会副会长张海鹏特函》(2006年8月30日),未刊原件,存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10.《国际历史学会秘书长罗伯特致中国史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张海鹏特函》(2006年10月24日),未刊原件,存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11.《国际历史学会秘书长罗伯特致中国史学会副会长张海鹏特函》(2007年1月8日),未刊原件,存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12.《国际历史学会秘书长罗伯特致中国史学会副会长张海鹏特函》(2007年3月27日),未刊原件,存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13.《14-18日会议安排》(2007年),未刊原件,存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14.《关于请冷溶副院长出席国际历史科学委员会代表大会的请示》(2007年9月5日),未刊原件,存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15.冷溶:《在中国历史学的现状与未来国际学术讨论会上的致辞》(2007年9月16日),未刊原件,存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16.《国际历史学会秘书长罗伯特致中国史学会副会长张海鹏致函》(2007年10月10日),未刊原件,存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17.《关于拟申办2015年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座谈纪要》(2009年2月6日),未刊原件,存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18.《中国史学会秘书长张海鹏致国际历史学会秘书长罗伯特函》(2009年4月6日),未刊原件,存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19.《山东大学关于与中国史学会共同申办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请示》(2009年9月3日),未刊原件,存山东大学校办。
    20.《山东省人民政府致国际历史科学委员会执行局函》(2009年11月16日),未刊原件,存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21.《山东省人民政府省长姜大明致国际历史科学委员会主席函》(2009年11月19日),未刊原件,存山东大学学校办公室。
    22.《中国史学会致国际历史科学委员会秘书长罗伯特函》(2010年3月13日),未刊原件,存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23.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Jinan:Its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Cultural Facilities as the Host City of the 22nd Congress of ICHS (2010年3月13日),未刊原件,存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24.王建朗:《中国史学会在国际史学会代表大会上申办陈述报告》(2010年8月),未刊原件,存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25.中国史学会出席阿姆斯特丹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代表团:《中国历史学家代表团出席第21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总结报告》(2010年9月),未刊原件,存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1.Adela C. Breton, "The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Historical Studies", American Anthropologist, New Series, Vol.15, No.3 (Jul.-Sep.,1913).
    2.C.H.Haskins, " The International Historical Congress at Berlin ",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v.14(1908).
    3.Dominic Sachsenmaier, "Global History and Critiques of Western Perspectives", Comparative Education, Vol.42, No.3 (Aug.,2006).
    4.Dietrich Gerhard and Sylvia L. Thrupp, "Comparative Study at Stockholm", Comparative Studies in Society and History, Vol.3, No.4 (Jul.,1961).
    5.E. J. Hobsbawm, "A Life in History", Past & Present, No.177 (Nov.,2002).
    6.E.J.Knapton, Europe,1815-1914, New York,1965.
    7.Eugen Weber, "Innocents Abroad:The XIII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Historical Sciences",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History, Vol.6, No.2 (1971).
    8.E.Donnan and L.F.Stock eds., An Historian's World:Selections from the Correspondence of John Franklin Jameson, Philadelphia,1956.
    9.Fred Morrow Fling, "Seven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Historical Sciences Warsaw, August 21-28,1933", 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Vol.39, No.2 (Jan.,1934).
    10.H.N.Gay, "The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Historical Sciences",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8(1903).
    11.H.Koht, The Origin and Beginn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f Historical Sciences, Personal Remembrances, Lausanne,1962.
    12.Irmline Veit-Brause, " reviews", History Australia, V.3, No.1, 2006.
    13.J. F. Jameson, "The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Historical Studies, Held at London", The A 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Vol.18, No.4 (Jul.,1913).
    14.J. F. Jameson, "The International Historical Congress at Oslo", 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Vol.34, No.2 (Jan.,1929).
    15.J. F. Jameson, "The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Historical Studies, Held at London", 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Vol.18, No.4(Jul.,1913).
    16. John Higham, History:Professional Scholarship in America, Baltimore: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89.
    17.Karl Dietrich Erdmann, Toward a Global Community of Historians:The International Historical Congresses and the 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f Historical Sciences 1898-2000, New York and Oxford:Berghahn Books,2005.
    18.Jhon Boli and George Thomas eds., Constructing World Culture:International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since 1875, Stanford,1999.
    19.J. F. Jameson, " The International Historical Congress at Oslo ", 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Vol.34, No.2 (Jan.,1929).
    20.Lewis Hanke, "American Historians and the World Today:Responsibilities and Opportunities", 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Vol.80, No.1 (Feb.,1975).
    21.L.C. White, International Non-Government Organization.-Their Purpose, Methods and Accomplishments, New Brunswick,1951.
    22.L. Von Ranke, "On the Character of Historical Science", in L. Von Ranke,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History, Indianapolis,1973.
    23.Nelson W. McCombs,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Bibliography of Historical Sciences, Year 9,1934 by 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f Historical Sciences", The Classical Weekly, Vol.31, No.14 (Feb.28,1938).
    24.Paul Dukes, "History Congress in Moscow", Russian Review, Vol.30, No.3 (Jul., 1971).
    26.Philipp Stelzel, "Working toward a Common Goal? American Views on German Historiography and GermanAmerican Scholarly Relations during the 1960s", Central European History, Vol.41, No.4(Dec.,2008).
    27.Stefan Berger, "Review of Toward a Global Community of Historians:The International Historical Congresses and the 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f Historical Sciences 1898-2000", The Journal of Modern History, Vol.79, No.2 (June 2007).
    28.Saul H. Mendlovitz, On the Creation of a Just World Order, The Free Press,1975.
    29.T. F. Tout, "Presidential Address: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in Historical Scholarship",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Historical Society, Fourth Series, Vol.10(1927).
    30.The Past and Present Society, "The Ten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Historical Sciences, Rome 1955", Past & Present, No.8 (Nov.,1955).
    31.Waldo G. Leland, "The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Historical Sciences, Held at Brussels", 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Vol.28, No.4(Jul.,1923).
    32.Waldo G. Leland, "The 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f Historical Sciences", 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Vol.31, No.4 (Jul.,1926).
    33.Waldo G. Leland, "The Anglo-American Conference of Historians, London, July 12-16,1926", 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Vol.32, No.1 (Oct.,1926).
    34. Waldo G. Leland, "The Congress of Historical Sciences at Zurich", 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Vol.44, No.2 (Jan.,1939).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