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甄政治批判思想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明清之际是中国历史上剧烈动荡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明朝覆亡,清军入关,专制政治高度强化,并变得日益腐朽、黑暗,社会矛盾不断加深,民众生活困苦不堪。面对社会政治的大变局,清初思想家们对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传统进行了反思。唐甄等思想家超越了对于一家一姓王朝兴衰的慨叹,将问题上升到分析总结历代王朝兴亡得失的层面,展开了对秦以来专制政治的审视,并提出了对理想政治生活的构想。
     中国古代素有重民爱民的民本传统,思想家很早就认识到民众在政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并期望君主推行仁政,这种观念成为了唐甄直接的思想资源。唐甄继承了这样一种传统,并将此作为其全部政治思想的核心和理论基础。唐甄从传统的民本思想出发,对于统治者的责任和政治的目的进行了深刻地体悟,他认识到:爱民养民利民是君主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是其为政的出发点。在唐甄看来,三代的君主是爱民利民的圣主明君,三代之治无疑就是爱民利民的好政治,所以他以三代之治为摹本,诠释了为君为臣之道与养民利民的主张。唐甄认为,只要君臣戮力,以为民谋利为己任,推行养民富民之政,就能达到民众富裕、政治修明、天下大治之世。这即是唐甄的政治理想。虽然唐甄推崇三代之治,但他并不是想单纯地复原三代,而是在构建他自己的理想社会,表现了他对优良社会生活的一种憧憬,更表达了他对现实政治的一种态度。在他看来,现实的政治不是养民利民的政治,因此,他以民本思想为旗帜、以理想国为武器,对君主专制政治进行了猛烈地抨击和批判。
     中国古代历来就有批判暴政的传统,唐甄继承了政治批判的传统,深刻地批判了暴君暴政,他的批判较之同时代的思想家更加猛烈、大胆。在中国古代的思想家那里,暴君是被作为暴政的根源来看待的,所以,唐甄将矛头直指专制君主,称秦以来的帝王为贼。诚然,唐甄不管君主历史功过一语骂尽天下帝王是偏激的言论,但是却揭露出了专制君主置自身私利于天下人利益之上的本质。唐甄认为,在专制国家中,君主拥有最高权力,皇权至上,君主专制、独裁,因此,天下大治在于君主,天下大乱更在于君主,暴君是暴政的根源。暴吏也是造成暴政的原因之一,所以,唐甄对官吏处理政务流于形式、暴吏漠视民众的经济状况和利用职权贪污等方面也进行了激烈的批判。封建纲常伦理是为专制统治服务的,专制统治者主张民众遵守纲常伦理,目的就是维护封建统治秩序。唐甄以其义利观和气节观为理论基础、以君臣之义为突破口批判了封建纲常伦理。他从君臣人格平等和君臣的社会责任的角度批判了君为臣纲的伦理纲常。他认为,君臣都应为民谋利,将民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忠君,是以民众的利益为基础的。忠君,忠的是爱民利民之君。因此,他对于臣下的愚忠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唐甄对于夫为妻纲也进行了反思,希望夫妻关系由以夫为中心转向互相尊重的关系,这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社会男尊女卑、夫为妻纲的封建教条。
     唐甄体认到了现实政治的诸多弊端,试图通过政治改良实现他的政治理想。约束现实的政治权力是中西方思想家始终关注的主题,历代思想家都为此做出过许多设想和努力,唐甄等清初思想家对于这一主题更是关注。在唐甄看来,治乱惟君,因此,约束君主权力,使其向着利民的方向发展尤其重要。唐甄与其他思想家一样,也希望通过分割君主权力来减少君主权力过于集中给国家和民众带来的危害。设置宰相是唐甄和黄宗羲的共识,但是唐甄的置相主张较之黄宗羲更为大胆,他期望通过相权制约君权,甚至有取代之意,有些许立宪君主之息。为了防止权力过于集中,唐甄还提出六卿分职、百官尽责的主张。可以说,唐甄的主张已经触及制度层面的问题了。此外,改良官制、整饬吏治也是唐甄改良政治的重要主张。通过改良,他希望建立一个精简、利民、廉洁的官僚机构。唐甄的“法治”主张也是从民众的利益出发的。他认为,法律对于国家的治理是非常重要的,法在政治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国家应制定利国利民的良法,并要以宜民宜俗为标准因时而变。而且,在唐甄看来,法律应严惩奸佞之臣和贪官污吏,他甚至提出了惩罚杀天下人的暴君的主张,但对于民众,他认为法要从宽。唐甄的“法治”主张一方面体现出了他对于法律重要性的认识,另一方面也表现了他对于民众命运的深切关注。
     唐甄对于君主专制的讨伐是猛烈的、大胆的,他为实现政治理想而提出的政治改良的主张也是比较合理的。在制约君主权力方面,唐甄已经从分割权力的角度来考虑这一问题了,表明他已经认识到了分割权力的重要性。唐甄改良官制、整饬吏治以及关于“法治”的主张也体现出他对于实现政治理想所作出的努力。从唐甄对君主专制政治的批判和政治改良的主张中,我们可以看到唐甄以民为本、凡事为民、厚民生的核心价值观念。唐甄的政治批判思想是他那个时代的精华。但是,唐甄的思想动力仍来自于传统,这就使他无法摆脱传统思想的束缚,从他的批判思想中我们可以看到传统思想的局限性。唐甄虽然对于君主专制做了反思,但他所批判的是君主集权和暴君暴政,他所考虑的是不合理的政治过程,并没有上升到批判君主专制制度的高度。因此,他改良政治的主张也只能流于幻想。虽然,唐甄等思想家已经从分割君权的角度来考虑制约君权的问题,但是他们没有找到制约君权的有效途径,仍然在行政权力内部对权力进行划分,而没有跳出行政权力从外部结构上寻找方法。他们分割君权的主张只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权力过于集中,而如何防范权力被滥用,他们没有良方。在这里,唐甄以及传统思想家还忽略了一个重要问题,即专制君主是否还握有最高权力。如果君主仍然集一切权力于一身,那么通过置相和六卿分职来分割君权的设计就不可能成为现实,专制君主是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的。至于改革官制和“法治”主张能否实现,也全凭君主个人好恶。只要君主专制制度还存在,最高权力还掌握在君主手中,唐甄的政治改良主张也只能流于形式和幻想,对于君主的制约也只能局限于道义。虽然唐甄等传统思想家主张君主爱民利民,但他们所关注的也只是民众的经济条件,并没有给予民众政治权利,民众仍然被设计为权力的客体,他们的利益只能由君主来谋,他们只是被爱、被养的对象。由于传统思想家只从政治过程中去反思现实政治的弊端,所以必然会从人的身上去寻找原因,因此他们只能将实现政治改良主张的愿望寄托于圣主明君。他们希望的无非是自身道德优良的君主能够给予民众优良的社会生活,最终,他们又滑向了对圣主明君的期盼中。
The late Ming and early Qing Dynasty was characterized by a great many upheavals. Ming Dynasty was fallen and the army of Qing Dynasty moved in on Shanhai Pass. The autocratic politics was highly intensified, and social contradictions manifested a deeper and far-reaching trend. The common people in those days suffered a lot. In face of the political change of the society, the thinkers in the early Qing Dynasty reflected upon the political traditions of the ancient China. Tang Zhen and the other thinkers went beyong the lament for what the one-family empire has risen and fallen, and reconsidered the system of monarch autocracy,and came up with new ideas for the idealistic politics.
     The ancient China was well known for the man-based tradition. The thinkers early realized the important role of the common people, and expected the emperors to carry out a policy of benevolence from which Tang Zhen's thought came directly. Tang Zhen followed the tradition and regarded it as the core of his political ideas. Starting from the man-based tradition, Tang Zhen made an intensive reflection on the responsibilities of the rulers and the purposes of politics. He came to the realization that working in the interest of and for the convenience of the people was the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the rulers and the starting point of his policy as well. According to Tang Zhen, the emperors of the three generations were those of keen intelligence and excellent judgment, so the reign of those three generations would be unquestionably successful government. Tang Zhen modelled on the government of three-generation and expounded the principles to be emperor and courtiers as well, and proposed the claim of raising the public and benefiting the people.Tang Zhen held that it could be attainable for people to live in abundence and the society in good order on condition that the emperor and the courtiers joined hands together to work in the interest of and for the convenience of the people. This was Tang Zhen's political ideal. Tang Zhen exalted the three-generation reign, but he did not want to return to it in a simple way. He wanted to build his ideal society. Tang Zhen's idea showed his longing for a good social life and his attitude towards the current politics, In his eyes, the current politics was not in the interest of and for the convenience of the people. Therefore, he exalted the man-based idea, armoured himself with his ideal politics, and opposed and criticized the autocratic monarchy vehemently.
     All through the ages in ancient China there was a tradition of criticizing the tyranny. Tang Zhen followed the tradition. He criticized the autocratic monarchy more vehemently and more fearlessly. In the eyes of the ancient Chinese thinkers, the tyrant was regarded as the cause of the tyranny. So Tang Zhen aimed directly at the autocratic tyrant and called the emperors from Qin Dynasty thieves. It is true that Tang Zhen went extremes when he criticized harshly or abusively all the emperors by the one word in spite of right and wrong. However, Tang Zhen revealed the nature of the autocratic tyranny which set the interest of the tyrant up over that of the common people. Tang Zhen believed that the monarch in an autocratic country possessed the paramount power and exercised dictatorship. As a result, order attributed to the monarch and disorder attributed more to the monarch. The tyrant was the cause of the tyranny. And the bureaucratic officials were one of the causes too. So Tang Zhen fiercely criticized such respects as the bureaucratic system, indifference to people's poverty and corruption by taking one's advantage. The feudal ethical code served the autocracy. The autocratic ruler maintained that the masses follow the ethical code aiming at keeping the good social order. Tang Zhen based on his sense of justice and integrity and criticized the feudal ethical code. He denied the feudal ethical code that the emperor was the headrope of the courtiers from the angle of equality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responsibility. He maintained that the emperor and the courtiers work in the interest of the people, and put the interest of the people in the first place. To be loyal to the emperor was based on the interest of the people, so the emperor must cherish the people and benefit the people. Therefore, he vehemently opposed the foolish loyalty of the courtiers. Tang Zhen reflected upon the code that the huaband was the headrope of the wife and expected that there was a mutual respect rather than a husband-centered pattern in conjugal relation, which attacked, to some degree, the feudal dogma of the superiority of the men over the women.
     Tang Zhen recognized many defects of the current politics, and attempted to achieve his political ideal by reform. Restraining the current political power was always the issue on which both the Chinese and the Western thinkers concentrated themselves. Thinkers in history made a great many efforts and assumptions, and Tang Zhen and other thinkers in the early Qing Dynasty were more concerned about the topic. In the eyes of Tang Zhen, order and disorder depended on the emperor, so the power of the emperor should be restrained and oriented towards the interest of the common people. Tang Zhen, like the other thinkers, was in hope of reducing the detriments to the masses by cutting down the over concentrated power of the emperor. To set up a prime minister was the consensus between Tang Zhen and Huang Zongxi, but Tang's proposition was more daring than that of Huang. Tang Zhen hoped to restrain the power of the emperor by that of the prime minister, even displace it, a somewhat constitutional monarchy. In order to avoid the over concentrated power, Tang Zhen put forward a proposition that six courtiers undertook the duties at the same time. That is, Tang Zhen already touched on the point of system. Furthermore, Tang Zhen put forward to reform the official system and rectified the bureaucracy. He hoped to set up a bureaucratic institution which was condensed, incorruptible and helpful for the people. Tang Zhen's proposition of "the rule by law" was in the interest of the common people too. He believed that law was of great importance in governing a country, that law was indispensible in the political life, that law should be made to serve the country and the people as well, and that law should be adjusted to be advantegous to the people accordingly. Moreover, he thought the law should severely punish those deceitful and corrupt courtiers, and even, he proposed that the tyrant be punished if he engaged in the brutal killing. But for the common people, Tang Zhen insisted on a lenient punishment. Tang Zhen's proposition of "the rule by law" reflected, on the one hand, his recognition of the importance of law; on the other hand, his deep concern for the common people.
     Tang Zhen vehemently and fearlessly attacked the feudal autocratic monarchy, and he put forward a comparably reasonable proposition in political reform. In restraining the power of the monarch, Tang Zhen recognized the importance of dividing the power. His proposition in reforming the official system and rectifying the bureaucracy and "the rule by law" revealed his efforts in realizing his political ideal. From his proposition, we can see Tang's core concept of value which was based on the people, served the people and valued the people life.Tang's political critical idea was the essence of that era. However, the cause of his idea still derived from the tradition, thus, he could not release himself from the traditional restraints.We can see a lot of limitations of traditional thought from Tang Zhen'political critical thought. Although Tang Zhen reflected a lot upon the autocratic monarchy, what he criticized was the centralized power of the monarch and the tyranny of the tyrant, he considered unreasonabale political process, so his proposition in political reform could be only an illusion. Though, Tang Zhen and other thinkers thought over in restraining the power of the monarch by dividing it, they failed to find an efficient approach to restrain the monarch's power. What they thought was how to divide the power within, and they did not try to seek a way from the outside. Their proposition could only prevent the power from bing over centralized to some degree. As to how to prevent the power from being used abusively, they had no good way. Also Tang Zhen and other traditional thinkers neglected a very important problem, that is, whether the autocratic monarch had the supreme power. If the monarch possessed the supreme power, then it could not be accomplished to reduce the power by setting up a prime minister and six courtiers undertaking duties at once, because such things could not be allowed by the autocratic monarch. As to whether it could be achieved to reform the bureaucratic system the proposition of "the rule by law" depended wholly upon the monarch's personal likes and dislikes. Tang Zhen's reformative proposition could only be an illusion if there was an autocratic monarchy and the monarch possessed the supreme power. The restraints could only be confined to moral principles. Although Tang Zhen and other traditional thinkers maintained that the monarch work in the interest of and for the convenience of the people, what they was concerned was the financial conditions of the people rather than the political rights. The people were still designed as the object of power, their interest was up to the monarch, and they were the object of being cherished and cultivated. Because traditional thinkers considered current politics only from the political process, so they must find cause from the person itself, so they could only repose their political reform in a monarch who had the highest virtue, and had keen intelligence and excellent judgement. What they expected was but for what a monarch of integrity could offer to the people. Finally, they slipped back to the expectation of a monarch who had the highest virtue and keen intelligence and excellent judgement.
引文
1黄宗羲:《黄宗羲全集》第十册,浙江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627页。
    250年“资本主义萌芽”大讨论时,侯外庐、尚钺先生的文章中有关于明代后期的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的详细的分析,他们认为,十七世纪中国的市民,正如恩格斯对当时德国市民等级的阶级区划一样,大体上可分为城市豪贵集团、城市中等阶级的改良集团和城市平民集团三大营垒等,尚钺先生批评有些人因为与“近代欧洲资产阶级前身”相类比,从而否定另有市民等级存在的见解,而吴大琨先生对上述说法提出反对的意见。他认为明末城市手工业者与商人们反对“税监”、“矿监”、“织造太监”的运动,不能与欧洲的“市民运动”一样看待,而只能作为与农民反对地主同样性质的斗争来看待。虽然此后相关的争论一直在进行,也有重要的反驳文章出现,但“资本主义萌芽说”还是成为史学界的主流观点——至少是解释中国古代市民的主流模式。80年代下半叶,在“中国1978年以前的城乡二元结构向变迁着的城乡结构与新生的主要发生在城市中的体制内与体制外的结构并存的双二元结构的转换”的背景下,“市民社会”研究,作为“研究中国的国家与社会关系以及中国社会发展等论题”的“一个新的分析框架与解释模式”,首先在政治学界兴起。“关于中国历史上是否存在过市民社会的问题”,还成为市民社会讨论中史学界、尤其是海外的中国史学界十分关注的问题。邓正来将其主要观点归纳为三种:一是肯定了市民社会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存在;二是清末民初的中国并没有出现独立于国家的市民社会;三是在解释中国清末民初的历史时,无论从国家还是从社会角度都会遇到困难,因此主张从国家与社会的交汇点即他所谓的“第三域”来认识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中国古人很少使用“市民”这个词汇,古籍中出现更多的是“市人”这个概念,主要是指在比较固定的市场中谋生的人群,一般并不包括从事长途贩运的行商,但包括在城市中从事服务业的人群。如《五礼通考》曾提到“……六军卫皆市人,富者贩缯綵、食粱肉,壮者为角抵、拔河、翘木、扛铁之戏”。这里的“市人”大致属于“城市平民”。在中国古代社会结构的研究中,冯尔康根据政治秩序将中国古代社会分成不同的等级,平民是其中的一个等级,一般包括胥吏、庶族地主、‘自耕农、佃农、商人、手工业者,其中属于城市居民的主要是商人与手工业者,政治地位仅高于奴隶与半奴隶。他又提到“宋清间的商业发展是前所未有的……甚至在个别的山区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萌芽……政府仍然实行传统的抑末政策……工商业的发展使它的从业者要求提高社会地位”等等,基本上采纳了“资本主义萌芽”说的观点。而按“资本主义萌芽说”的观点,“资本主义萌芽”的阶级代表就是所谓的中国古代的“市民等级”,也就是说,在史学界,所谓的“市民阶层”主要是指平民等级中的商人与手工业者。与其他等级相比,“市民阶层”在经济基础与政治地位上有其相对的独立性,他们的社会地位低下,但在宋清之际其经济实力有所增强。参见吴铮强:《中国古代市民史研究述评》,《云南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第96-116页。笔者采纳采用了这些人的观点,认为市民阶层主要是指明末逐渐壮大的平民等级中的商人与手工业者。
    1唐甄:《潜书·明鉴》。
    1唐甄:《潜书·守贱》。
    2唐甄:潜书·潘耒序》。
    3杨宾:《唐铸万传》。
    1孙晓春:《中国传统政治哲学(上卷)》,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1页。
    1代表作:孟广林:《唐甄君权观析论》,《贵州文史丛刊》1990年第3期,第29-44页;何凡:《唐甄是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吗?》,《晋阳学刊》1985年第4期,第90-93页等。
    2代表作: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熊月之:《论黄宗羲、唐甄反对封建专制主义的民主思想》,《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79年第3期,第27-31页;陈哲夫:《唐甄的政治思想》,《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1979年第6期,第57-66页等。
    3代表作:杨向奎:《论唐甄》,《贵州社会科学》1984年第2期,第73-80页;左书谬:《试论唐甄的社会政治思想》,《兰州大学学报(社科版)》1992年第4期,第41-47页等。
    1唐甄:《潜书·居心》。
    2唐甄:《潜书·卿牧》。
    1在刘先生《思想的门径》一书中,所谓“尊君”,即认同一人治天下、治权在君的政治模式,甚至系统地论证王制、帝制以及相应的君道、王道、帝道,勾画“圣王之治”的蓝图,憧憬理想化的“王道乐土。其具体表现形式有效忠君主,服从君权,崇拜帝王,期盼圣人等。所谓“罪君”,即批评、非议君主,抨击暴君暴政,甚至指斥君主为罪恶之人,主张革除弊政,翦除无道,推翻暴君,乃至改天换地。在直观上,尊君与罪君有明显区别乃至截然不同,而它们既有可能分别源于两种性质不同、截然对立的思想体系,也有可能基于同一个思想体系。民主主义者或无君论者自觉地把自己置于君主专制制度的对立面,所以只会罪君,不可能尊君。如果一个人旨在通过抨击暴君暴政来否定君主制度,进而主张铲除专制政治,或鼓吹建立治权在民的制度,或取消一切政治设置,那么他或者是民主主义者,或者是无君论者。这一类罪君者在政治理念上势必与专制主义格格不入。但是,有罪君言行者未必不主张尊君,抨击暴君暴政,未必意味着否定君主专制制度,因此罪君者未必一定就是民主主义者或无君论者。如果一个人的罪君观念处于尊君观念的制导之下,罪君观念是由尊君观念引伸出来的,甚至罪君的目的是旨在论证理想的王道与王制,那 么他的基本意识——行为特征必然是抨击乃至否定君主专制制度的某种历史类型,却并不否定专制制度的一般法则。这样的罪君观念与行为以认同治权在君为基本取向,以期盼圣王之治为主要特点,以皈依专制王权为最终归宿,因此不可能定性为民主主义思想体系,而只能属于专制主义思想体系。这里的“罪君”特指这种中国古典式的“罪君”。
    1唐甄:《潜书·鲜君》。
    1林聚任、刘玉安主编:《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51页。
    1计六奇:《明季南略》,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280页。
    1“谕户部:我朝建都燕京,期于久远,凡近京各州县民人无主荒田,及明国皇亲、驸马、公、侯、伯、太监等,死于寇乱者,无主田地甚多,尔部可概行清查。若本主尚存,或本主已死而子弟存者,量口给予。其余田地尽行分给东来诸王、勋臣、兵丁人等。此非利其地土,良以东来诸王、勋臣、兵丁人等,无处安置,故不得不如此区划。然此等地土,若满汉错处,必争夺不止,可令各府州县乡村,满汉分居,各理疆界,以杜异日争端。今年先从东先来诸王各官兵丁,及见在京各部院衙门官员,俱著先拨给田园,其后到者,再酌量照前与之。至各州府县无主荒田,及征收缺额者,著该地方官查明造册送部。其地留给东来兵丁,其钱粮应征与否,亦著酌议。至熟地钱粮,仍照额速征。凡绅民有抗粮不纳者,著该巡按查处,有司官徇情者,著巡按纠参。若抚按徇情事发,尔部即行查奏。”参见《清世祖实录》卷一二,顺治元年十二月丁丑。
    2史惇:《恸余杂记·圈田》,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90页。
    3魏裔介:《流民急宜拯救并请发赈疏》,《魏文毅公奏议》,卷一。
    1《光绪会典事例》卷一五六,《旗人买卖奴仆》。
    2中国古代的专制主义制度创立于秦始皇,历代各有发展,完备于唐朝,极端集权专制于明清。在我国封建社会的特定时期,专制主义制度对于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统一,古代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反对外来侵略等方面起过一定的进步作用。以皇帝为核心的君主专制制度强调集中,大一统。在大一统思想的主导下,我国2000多年的古代社会,统一是历史的主流。这对于多民族国家的形成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如汉代沟通西域,扩大民族之间交流。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唐代扩大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和同为一家”。元代版图空前扩大,形成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明、清以来,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最终形成,版图最终奠定。皇帝拥有国家一切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并且可以干预国家各个领域的社会经济文化事务,皇帝凌驾在国家机构和臣民之上,至高无上,是独裁专制的。当出现天灾,譬如大水大旱瘟疫或虫害 肆虐的时候,这种以皇帝制度为核心的君主专制体系可以在较短的时间里从它所控制的几乎是全部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资源中集中一部分投入抗灾赈灾的战斗中,这种效率是非常之高的。此外,每当出现外来入侵之敌,在皇帝的统一组织领导下,都能进行卓有成效的抵抗。但是到了明清时期,这种以君主为核心的专制主义政治日渐显露出它的弊端和腐朽。翦伯赞:《中国史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92页。
    2刑部受理天下刑名,都察院负责监察检举,大理寺负责司法案件的复审,三者互相牵制。
    3洪武时以北平、山东、山西、河南、陕西、四川、湖广、江西、浙江、福建、广东、广西、云南为十三布政使司,并在辽东设置都指挥使司。成祖时撤销北平布政使司,增贵州布政使司。
    4布政使掌管民政,按察使掌管刑政,都指挥使掌兵。
    1明朝在宫内设立了宦官二十四衙门,其中以司礼监的职权为最大。司礼监代皇帝审阅奏章,传布政令。
    2三法司指刑部、都察院和大理寺
    1蒋良骐:《东华录》卷七,顺治十年正月,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09页。
    2明朝的内阁是居于国家行政机关与皇帝之间的主要机构,通过票拟向皇帝提出决策和行政处理草案,并且可以封还皇帝的诏书,内阁的首辅权力近似宋代的丞相。
    1《明史》卷一二○,《福王常洵传》。
    2《明神宗实录》卷四二一,万历三十四年五月。
    3堵允锡:《堵文忠文集》卷二,《奏议》,《地方利病书》。
    4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卷三四。
    5《明史》卷二一○,《邹应龙传》。
    6《明史》卷二一○,《王宗茂传》。
    7杨嗣昌:《杨文弱先生全集》卷三二,《钦奉上传书》。
    1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第六册,《苏松》。
    2范景文:《革大户行召募疏》(载于明陈子龙编著:《明经世文编》卷三九)。
    3顾炎武:《日知录集释》卷一○,《苏松二府田赋之重》(黄汝成集释,栾宝群、吕宗力校点),华山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第499页。
    1孙承泽:《春明梦余录》,卷三六。
    1《清朝文献通考》卷十九,《户口》一
    2赵尔巽等:《清史稿》卷一二一,《食货》二,《赋役》。
    3吴骞:《愚谷文存》十四卷,卷一三。
    4《乾隆潞安府志》卷一一,《纪事》。
    1刘泽华:《中国的王权主义——传统社会与思想特点考察》,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12-319页。
    1刘泽华:《中国的王权主义——传统社会与思想特点考察》,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12-319页。
    1《潜夫论》,《本政》。
    2李觏:《直讲李先生文集》卷十九,《平土书》。
    1黄宗羲:《孟子师说卷四》(载于《黄宗羲全集》第一册,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87页)。
    2黄宗羲:《今水经序》(载于《黄宗羲全集》第二册,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505页)。
    3黄宗羲:《赠编修弃玉吴君墓志铭》(载于《黄宗羲全集》第十册,浙江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421页)。
    4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华忱之点校),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1页。
    1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华忱之点校),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0页。
    2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华忱之点校),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98页。
    3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华忱之点校),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39页。
    4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考序》。
    5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华忱之点校),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7页。
    6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华忱之点校),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9页。
    7朱之瑜:《朱舜水集》卷十一,《答林春信问七条》,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383页。
    8朱之瑜:《朱舜水集》,《与冈崎昌纯书二首》二卷,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01页。
    1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
    2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
    3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
    4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
    1唐甄:《潜书·室语》。
    2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臣》。
    3黄宗羲:《明夷待访录·置相》。
    4黄宗羲:《明夷待访录·置相》。
    5黄宗羲:《明夷待访录·置相》。
    6黄宗羲:《明夷待访录·置相》。
    1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华忱之点校),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2页。
    2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学校》。
    3顾炎武:《日知录》卷九,《守令》。
    1孙宏典、杨有山:《清初启蒙思想简论》,《江海学刊》1999年第2期,第127-130页。
    2唐甄:《潜书·五形》和《潜书·仁师》。
    1唐甄:《潜书·潜存》。
    2王闻远:《西蜀唐圃亭先生行略》。
    3唐甄:《潜书·潜存》。
    1《孟子·尽心下》。
    2《孟子·离娄上》。
    3唐甄:《潜书·尊孟》。
    4唐甄:《潜书·法王》。
    1唐甄:《潜书·良功》。
    2唐甄:《潜书·性才》。
    3唐甄:《潜书·法王》。
    4唐甄:《潜书·性才》。
    5唐甄:《潜书·法王》。
    6唐甄:《潜书·法王》。
    7唐甄:《潜书·知行》。
    1唐甄:《潜书·性才》。
    2唐甄:《潜书·辨儒》。
    3唐甄:《潜书·辨儒》。
    4唐甄:《潜书·性功》。
    5唐甄:《潜书·有为》。
    6唐甄:《潜书·劝学》。
    1唐甄:《潜书·全学》。
    2程碧英:《论唐甄的为学观》,《达县师范高等专利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第27-30页。
    3黄宗羲(1610—1695),浙江余姚人,字太冲,号南雷,学者尊称为“梨洲先生”。其父是明朝的御史黄尊素。黄尊素是东林名士,天启三年(1623年),黄宗羲随其父到北京以后,东林党人经常到他家里与其父议论朝政,黄宗羲深受东林党人政治思想的影响。后来其父“以劾魏阎死诏狱”(赵尔巽等.清史稿·卷四八O·黄宗羲传),更加深了黄宗羲对阉党的仇恨。崇祯初即位,惩治阉党,阉党失势。崇祯元年(1628年)春,黄宗羲千里跋涉,孤身赴京为父讼冤。他袖藏铁锥,会同东林遗孤,揭发阉党罪行,在刑部大堂当场锥刺魏忠贤死党许显纯等,声震朝野,时年黄宗羲才19岁。崇祯三年(1630年),黄宗羲参加在南京举行的复社大会。此后,黄宗羲一直与东林、复社的朋友保持密切往来,积极从事反对阉党的斗争。崇祯十一年(1638年),阉党阮大铖企图东山再起。黄宗羲再次来到南京,与东林后人和复社成员等140多人,在南京联名一起揭露阮大铖的种种罪恶,张贴《留都防乱公揭》来攻击阮大铖,试图驱逐他。此后,黄宗羲日益成为复社的中坚力量,声名远传。明亡后,南明弘光政权时,阮大铖依靠权臣马士英东山再起,追捕和杀害《留都防乱公揭》主事者周镳,指名抓捕黄宗羲。顺治二年(1645年),黄宗羲取道浙江嘉兴,潜往定海。弘光政权灭亡后,清廷于当年再次重申“剃发令”,大江南北,顿时义师奋起,纷纷抗清。黄宗羲与其弟黄宗炎、黄宗会在余姚黄竹浦招募义勇,时称“世忠营”(全祖望.鲒埼亭集·卷十一·梨洲先生神道碑文)。鲁王政权在绍兴继起后,他先后任职方郎、御史、左副都御史等职。鲁王政权和永历政权覆灭后,他回家隐居,致力于著述,后来虽对清朝的态度有所转变,但直至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去世,一直拒绝出仕。黄宗羲之学,博大通达,对史学、经学、天文历法、数学、诗文等多有涉足,为后世留下了近千卷的著述。黄宗羲师从心学大师刘宗周。刘宗周属于与阳明学并行的陈、湛一脉,同阳明一系并没有直接关系。但是,阳明心学对刘宗周影响特别大,他的思想体系基本上可以看做是信奉王阳明“心学”的。黄宗羲从刘宗周那里所学的是刘宗周潜心钻研王学的心得,因此说,“梨洲嗣轨阳明”(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自序,北京:中华书局,1986.1)。黄宗羲对阳明心学的认识主体的能动性给予高度赞同,明确强调士人应该独立思考。对阳明心学提倡主体意识的重视,黄宗羲将主体意识上升到自由思想、反叛传统的高层次的主体自觉,并对封建君主专制政治展开了批判。阳明之后,心学逐渐流向了空疏无用,黄宗羲逾越心学的藩篱,立足于“天崩地解”的社会现实,主张治学与事功的统一,于康熙二年(1663年)完成了其思想代表作《明夷待访录》的写作。五年后,又完成了其哲学思想代表作《孟子师说》七卷。在他66岁的时候,他完成了史学著作《明儒学案》六十二卷。《明夷待访录》一书是黄宗羲对有明一代以至于整个中国传统政治的反思,是批判君主专制政治、改良政治的专著。可以说,黄宗羲对于封建君主专制的批判是猛烈的,对理想政治的构想也是有见地的。
    顾炎武(1613—1682),初名继绅,后更名绛,字宁人。1645年,清兵攻破南京,他立志恢复明朝,更名炎武,曾因避仇,变姓名为蒋山佣。江苏昆山亭林镇人,故又号亭林,学者称之为亭林先生。顾炎武自幼过继给孀居的叔母,嗣母知书达理,不仅以《大学》之道教立其身,还经常给他讲明初刘基、方孝孺、 于谦的报国故事。嗣母还时时告诫顾炎武,要关心现实,“士当实学,凡天文、地理、农兵、水火以及一代典章之故,不可不熟究。”(亭林余集·三朝纪事阙文序)在嗣母的督促下,顾炎武攻读经史,研究兵家著述,逐渐确立了经世致用的方向。顾炎武出身没落的大地主家庭,在政治上也曾受到过欺凌,早年曾参加当时的政治性学术团体——复社,议论朝政,抨击阉党。“明南都亡,奉嗣母王氏弊兵常熟”(赵尔巽等.清史稿·卷四八一·儒林传二·顾炎武),昆山杨永言起兵抗清,他与同乡好友往从。抗清活动失败以后,为了实践自己的誓言,他蓄发明志,一直辗转与太湖沿岸,广泛结交各地的抗清人士。后来被人加害,于顺治七年(1650年)年被迫剃头,十二年(1655年)又以勾结海上抗清武装入狱,出狱后,他远离故土北上,奔走于山东、河北、山西、陕西一带,曾数次吊祭昌平的明十三陵和南京的明孝陵。顺治十八年(1661年),西南的永历政权灭亡,顾炎武看复明大势已去,决心“笃志经史”(亭林文集·卷四·与人书·二十五)。入清以来,誓死拒绝清王朝开博学鸿词科和明史馆对他的征召,坚决不肯为清王朝入仕。顾炎武一生读书无数,即使在颠沛流离之时,也仍然以赢马载书,在实地考察访问中与书本对堪。他一生治学不辍,在经、史、地理、音韵、金石、诗文等方面均有精深的造诣。它的主要著作有《日知录》、《音学五书》、《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和《亭林诗文集》等等。他的代表作《日知录》是“明学术,正人心,拨乱世,以兴天平之事”(初刻日知录自序)的重要政治著作。
    1王夫之(1619—1692),字而农,号姜斋,湖南衡阳人。因晚年隐居衡阳石船山,故学者都称之为船山先生。王夫之出生于一个小官僚地主家庭,早年随父攻举人业,崇祯十五年(1642年)举乡试。明亡后,曾在衡山举兵抗清。兵败,南下投奔永历政权。当时,永历政权党争严重,再者以起义抗清为名要求授官的人比比皆是,王夫之很是失望,谢绝出任翰林院庶吉士的推荐,回到了湖南。而这时的湖南亦是非常的混乱,南明军“各恣焚杀,尸横五百里”(永历实录·卷九·马进忠传)。王夫之虽然躲避于乡间,然仍未能幸免。于是他被迫再次南下。顺治七年(1650年)三月,在广西梧州就任行人司行人。他在任上,伸张正义,力挽狂澜,曾两次越权上疏,还引来了杀身之祸,幸有农民军领袖高一功搭救,于是王夫之假病还乡。王夫之有着强烈的民族感情,明亡之后,誓死不与清王朝合作,专心著书,将心中的愤懑和探究真理的情怀寄予治学。康熙十二年(1673年),清平西王吴三桂在云南倡乱,十三年(1674年)春,占领湖南全境。为了笼络人心,吴军蓄发易衣冠明志,以聘明遗民。王夫之的复明幻梦再次被唤醒。王夫之经过了三年的实际观察和痛苦思索,终于继续归隐,著述终老。王夫之的著作很多,重要的有《周易外传》、《尚书引义》、《张子正蒙注》、《读四书大全说》、《思问录》、《黄书》、《噩梦》、《俟解》、《读通鉴论》、《宋论》、《老子衍》、《庄子通》、《诗广传》等等。这些都是展示王夫之关于哲学、政治、史学等方面深刻思考的不朽之作。较之黄宗羲、顾炎武和唐甄,王夫之是清初学问最深,著作最多的思想家。王夫之对于宋明以来的唯心主义进行了批判,总结和发挥了张载的气本论的唯物主义思想,从而建立了超越前人的唯物主义体系。在政治上,王夫之深刻的反省了传统的“家天下”的观念,主张“公天下”。
    2唐甄:《潜书·室语》。
    1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
    2唐甄:《潜书·鲜君》。
    3唐甄:《潜书·善游》。
    4唐甄:《潜书·抑尊》。
    5唐甄:《潜书·省官》。
    6唐甄:《潜书·棍政》。
    7唐甄:《潜书·内伦》。
    1“轴心时代”是德国哲学蒙雅斯贝斯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中所提出,在他看来,在经历了史前和古代文明时代之后,在公元前500左右的时期内,和公元前800—200年的精神过程中,在世界范围内集中出现了一些最不平常的历史事件。在中国,“孔子和老子非常活跃,中国所有的哲学派别,包括墨子、庄子、列子和诸子百家都出现了”。在印度、伊朗、巴勒斯坦、希腊等都出现了一大批贤哲,“在这数世纪内,这些名字所包括的一切,几乎同时在中国,印度和西方这三个互不知晓的地区发展起来”(雅斯贝斯,魏楚雄、俞新天译:《历史的起源与目标》,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8页)。在这一时期,人把自己由盲从以及神话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并进而追求逻辑思维世界,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从此以后,人类有了进行历史自我理解的普遍框架,这一时期成为世界历史的轴心时代。
    2[德]雅斯贝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14页。
    1《论语·子路第十三》。
    2《论语·尧曰第二十》。
    3《孟子·尽心下》。
    4《荀子·王制》。
    5《管子·牧民》。
    6《孟子·离娄上》。
    1贾谊:《新书译注》,《二十二子详注全译》,《大政下》。
    2《论语·学而》。
    3《论语·公冶长》。
    4《荀子·富国》。
    5孙晓春:《儒家民本思想发微》,《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5年第5期,第1-7页。
    6《论语·学而》。
    7《孟子·梁惠王上》。
    8《大学·康诰》。
    9孙晓春:《儒家民本思想发微》,《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5年第5期,第1-7页。
    1张载:《张载集》(张章锡琛点校),中华书局1978年版,第323页。
    2孙晓春:《中国传统政治哲学(上卷)》,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85页。
    3《荀子·至士》。
    1唐甄:《潜书·明鉴》。
    2唐甄:《潜书·远谏》。
    3孙晓春:《中国传统政治哲学(上卷)》,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83页。
    4唐甄:《潜书·宗孟》。
    1《荀子·王霸》。
    2唐甄:《潜书·大命》。
    3唐甄:《潜书·存言》。
    4孙晓春:《中国传统政治哲学(上卷)》,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85页。
    5唐甄:《潜书·存言》。
    6《朱子语类》卷十六。
    1魏徵寿:《隋书》,《帝纪》第三,《炀帝》上,大业元年三月戊申。
    2孙晓春:《中国传统政治哲学(上卷)》,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88页。
    1《盐铁论·本议》。
    2《盐铁论·本议》。
    3《盐铁论·本议》。
    1唐甄:《潜书·抑尊》。
    2唐甄:《潜书·内伦》。
    3唐甄:《潜书·抑尊》。
    4唐甄:《潜书·抑尊》。
    5唐甄:《潜书·抑尊》。
    1唐甄:《潜书·抑尊》。
    2唐甄:《潜书·任相》。
    3唐甄:《潜书·抑尊》。
    4唐甄:《潜书·善任》。
    5唐甄:《潜书·善施》。
    6唐甄:《潜书·抑尊》。
    7王守仁:《王阳明全集》第三卷,《悟真录之三》,《外集四》,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949页。
    1唐甄:《潜书·尚治》。
    2唐甄:《潜书·尚治》。
    3唐甄:《潜书·尚治》。
    4唐甄:《潜书·尚治》。
    5唐甄:《潜书·主进》。
    6唐甄:《潜书·用贤》。
    1唐甄:《潜书·主进》。
    2唐甄:《潜书·用贤》。
    3唐甄:《潜书·抑尊》。
    4唐甄:《潜书·抑尊》。
    1唐甄:《潜书·得师》。
    2唐甄:《潜书·省官》。
    3唐甄:《潜书·六善》。
    4唐甄:《潜书·省官》。
    5唐甄:《潜书·得师》。
    6唐甄:《潜书·用贤》。
    7唐甄:《潜书·太子》。
    8唐甄:《潜书·太子》。
    1唐甄:《潜书·太子》。
    2唐甄:《潜书·太子》。
    3唐甄:《潜书·太子》。
    4唐甄:《潜书·法王》。
    1唐甄:《潜书·法王》。
    2唐甄:《潜书·法王》。
    3唐甄:《潜书·法王》。
    4唐甄:《潜书·虚受》。
    5唐甄:《潜书·虚受》。
    6唐甄:《潜书·虚受》。
    7张居正,字叔大,明朝湖广江陵(今湖北江陵)人。他是明代中叶的政治家,穆宗死后,神宗年幼,由张居正主持国政,达十年之久,对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他死后,神宗以“纯任霸术”、“专恣擅权”等罪名为由,抄了家,杀害了他的亲属。
    8唐甄:《潜书·任相》。
    9曾省吾是明朝万历时四川巡抚,曾为兵部左侍郎。刘显是曾省吾的部将,隆庆时任总兵官。都蛮,即都掌蛮,少数民族,居四川叙州的戎县。万历改元三月,曾省吾派刘显等发兵十四万讨伐都蛮。
    10凌云翼,万历年间官至兵部左侍郎,兼右佥都御史,提督两广军务。罗旁:今广东罗定县。
    11李成梁是明代的将领,曾以都督佥事为辽东总兵,先后镇守辽远三十年。戚继光是明代的抗倭寇名将。隆庆元年(1567年)被张居正调到北方,镇守蓟州,在镇十六年。张居正死后被排挤而去。
    12潘季驯是明代水利专家。从嘉靖末年到万历年间,四任总理河道,治河卓有成绩,曾因得罪当道被撤职。张居正推荐他治河,两年内完成了治理黄河、治理淮河的工程。
    13唐甄:《潜书·任相》。
    1唐甄:《潜书·格君》。
    2唐甄:《潜书·存言》。
    1唐甄:《潜书·食难》。
    2唐甄:《潜书·存言》。
    3唐甄:《潜书·大命》。
    4唐甄:《潜书·富民》。
    5唐甄:《潜书·达政》。
    6唐甄:《潜书·达政》。
    7唐甄:《潜书·达政》。
    8唐甄:《潜书·达政》。
    9唐甄:《潜书·善施》。
    1唐甄:《潜书·食难》。
    2唐甄:《潜书·食难》。
    3唐甄:《潜书·富民》。
    4唐甄:《潜书·富民》。
    5唐甄:《潜书·富民》。
    6唐甄:《潜书·富民》。
    7唐甄:《潜书·富民》。
    8唐甄:《潜书·富民》。
    9唐甄:《潜书·富民》。
    1唐甄:《潜书·富民》。
    2唐甄:《潜书·富民》。
    3唐甄:《潜书·教蚕》。
    4唐甄:《潜书·教蚕》。
    5唐甄:《潜书·养蚕》。
    6唐甄:《潜书·养蚕》。
    7唐甄:《潜书·更币》。
    8邹进文:《明末清初启蒙思想家关于用银问题的论述》,《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6期,第1-5页。
    9唐甄:《潜书·更币》。
    1唐甄:《潜书·更币》。
    2唐甄:《潜书·更币》。
    3唐甄:《潜书·更币》。
    4唐甄:《潜书·恤孤》。
    1唐甄:《潜书·恤孤》。
    2唐甄:《潜书·恤孤》。
    3唐甄:《潜书·尊孟》。
    4《论语·子路》。
    5《荀子·议兵》。
    6董仲舒:《春秋繁露·立元神》。
    7唐甄:《潜书·鲜君》。
    8唐甄:《潜书·六善》。
    1唐甄:《潜书·六善》。
    2唐甄:《潜书·六善》。
    3唐甄:《潜书·六善》。
    4《尚书·太甲》。
    5唐甄:《潜书·六善》。
    6唐甄:《潜书·考功》。
    7唐甄:《潜书·权实》。
    8唐甄:《潜书·明鉴》。
    1唐甄:《潜书·厚本》。
    2唐甄:《潜书·厚本》。
    3唐甄:《潜书·厚本》。
    1《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2《荀子·议兵》。
    3《荀子·君道》。
    4《管子·霸道》。
    1《中庸·二十章》。
    2罗隐:《两同书·强弱》。
    1柳宗元:《柳河东集》卷十六,《捕蛇者说》。
    2柳宗元:《柳河东集》卷十七,《种树郭橐驼传》。
    3《论语·子路》。
    4《论语·为政》。
    5《孟子·离娄上》。
    1《尚书·大禹谟》。
    1孙晓春:《中国政治思想史论》,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02页。
    2唐甄:《潜书·室语》。
    3唐甄:《潜书·室语》。
    4唐甄:《潜书·室语》。
    5唐甄:《潜书·室语》。
    1唐甄:《潜书·室语》。
    2唐甄:《潜书·室语》。
    3唐甄:《潜书·室语》。
    4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
    5顾炎武:《日知录》卷十二,《财用》。
    1唐甄:《潜书·远谏》。
    2唐甄:《潜书·仁师》。
    3唐甄:《潜书·远谏》。
    4唐甄:《潜书·鲜君》。
    1唐甄:《潜书·鲜君》。
    2唐甄:《潜书·鲜君》。
    3唐甄:《潜书·抑尊》。
    4唐甄:《潜书·抑尊》。
    5唐甄:《潜书·明鉴》。
    6唐甄:《潜书·明鉴》。
    7唐甄:《潜书·明鉴》。
    1唐甄:《潜书·权实》。
    2唐甄:《潜书·权实》。
    3唐甄:《潜书·权实》。
    4唐甄:《潜书·权实》。
    5唐甄:《潜书·权实》。
    1唐甄:《潜书·权实》。
    2唐甄:《潜书·权实》。
    3唐甄:《潜书·柅政》。
    4唐甄:《潜书·柅政》。
    5唐甄:《潜书·柅政》。
    6唐甄:《潜书·柅政》。
    1唐甄:《潜书·柅政》。
    2唐甄:《潜书·柅政》。
    3唐甄:《潜书·柅政》。
    4唐甄:《潜书·柅政》。
    5唐甄:《潜书·棍政》。
    1唐甄:《潜书·富民》。
    2唐甄:《潜书·富民》。
    3唐甄:《潜书·富民》。
    4唐甄:《潜书·富民》。
    5唐甄:《潜书·富民》。
    6唐甄:《潜书·富民》。
    1《明史》卷一六四,《邹缉传》。
    1《论语·里仁》。
    2《论语·里仁》。
    3《论语·里仁》。
    1《论语·述而》。
    2《孟子·梁惠王上》。
    3荀子:《荀子·荣辱》。
    4班固:《汉书·董仲舒传》。
    5《河南程氏粹言》卷一
    1唐甄:《潜书·辨儒》。
    2宋襄公,春秋时宋国国君。公元前638年宋襄公伐郑,与前来救郑的楚师战于泓水。当时楚兵强大,宋司马子鱼主张出奇制胜。宋襄公却自称仁义之师,不重伤、不俘虏上了年纪的敌人,并要等待楚军完全渡过河摆好阵式再战。结果宋兵大败,宋襄公也受了伤,次年因伤不治而死。后人嘲笑宋襄公的仁义为虚妄而毫无意义的仁义。参见唐甄:《潜书·辨儒》,注释[68]。
    3文王之义指的是周文王平息虞、芮两国的争执,解救阮、共两国的危难,以及举兵伐崇,为民除暴等义举。据《史记·周本纪》、《诗经·大雅·皇矣》的记载,文王躬行德治,当时虞、芮两国争地,因受到文王的德化,于是变互争为互让。文王的义声传播,受到天下诸侯拥护。后来密国去侵犯阮国和共国,阮、共两国向文王求救,文王出兵伐密。同时,崇国国君崇侯虎助纣为虐,残害百姓,文王又带兵去把他灭掉。参见唐甄:《潜书·辨儒》,注释[69]
    4尾生,《汉书·古今人表》作尾生高。据《庄子·盗跖》载,尾生是战国时鲁国一个坚守信约的人。有一次,尾生与女子约会于桥下,女子没来,河水暴至,尾生仍不去,抱桥柱而死。参见唐甄:《潜书·辨儒》,注释[70]
    5仲由,字子路,又字季路,春秋时卫国人。孔子的弟子。《论语·颜渊》:“子路无宿诺”。子路笃信,故不宿诺。《左传,哀公十四年》载:“小邾射以句绎奔鲁,日:‘使季路要我,吾无盟矣。’子路辞。季康子使子有谓之曰:“千乘之国,不信其盟,而信子之言,子何辱焉?”季路之信指此。参见唐甄:《潜书·辨儒》,注释[71]。
    6唐甄:《潜书·辨儒》。
    7唐甄:《潜书·辨儒》。
    8大瓠,沈麟生,明末安徽宣城人。父亲沈寿岳死于国事,麟生抱痛,遂出家,事洪储为师,法名大瓠。参见唐甄:《潜书·辨儒》,注释[1]。
    1《孟子·公孙丑上》。
    2肖群忠、张英:《先秦儒家气节观及其现代意义》,《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第41-47页。
    3司马迁:《史记·汲郑列传》。
    1肖群忠、张英:《先秦儒家气节观及其现代意义》,《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第41-47页。
    2杨荣,明福建建安人,字勉仁。建文进士。永乐时入文渊阁,以多谋能断为成祖所重,后升文渊阁大学士。仁宗、宣宗两朝和英宗初年,都在朝辅政。与杨士奇、杨溥同辅朝政,时称“三杨”。有杨文敏集。明史·杨荣传中记载:“性事宾客,虽贵盛无稍崖岸,士多归心焉。”参见唐甄:《潜书·养重》,注释[2]。
    3唐甄:《潜书·养重》。
    4唐甄:《潜书·养重》。
    5唐甄:《潜书·养重》。
    1唐甄:《潜书·尊孟》。
    2唐甄:《潜书·去名》。
    1朱熹:《朱子文集·读大纪》。
    2孙晓春:《明末清初民本思潮初论》,《史学集刊》1994年第4期,第59-64页。
    1唐甄:《潜书·抑尊》。
    2唐甄:《潜书·尚治》。
    3唐甄:《潜书·善游》。
    4唐甄:《潜书·抑尊》。
    5唐甄:《潜书·去奴》。
    6《诗经·小雅·青蝇》。
    7《诗经·王风》。
    8唐甄:《潜书·破祟》。伍员,春秋时楚国人,字子胥、楚大夫伍奢次子。楚平王杀了伍奢,伍员逃至吴,助吴国公子光杀吴王僚,并帮助吴国打败楚国、鞭平王之尸。后吴王夫差迫他自杀。参见唐甄:《潜书·破祟》,注释[9]。荀息,春秋时晋国的大夫。晋献公宠骊姬,欲立其子奚齐力晋君。献公死时,托命荀息。荀息认为:“我既以忠信许先君矣,虽无益,敢食言乎?”奚齐被杀后,骊姬与荀息又密谋立卓子(骊姬妹妹所生)为晋国国君,结果卓子和荀息都被杀害。参见唐甄:《潜书·破祟》,注释[12]
    9唐甄:《潜书·格定》。
    1唐甄:《潜书·利才》。
    2唐甄:《潜书·利才》。
    3唐甄:《潜书·审知》。
    4唐甄:《潜书·备孝》。
    1唐甄:《潜书·内伦》。
    2唐甄:《潜书·内伦》。
    3唐甄:《潜书·内伦》。
    4唐甄:《潜书·内伦》。
    5唐甄:《潜书·内伦》。
    6唐甄:《潜书·居室》。
    1唐甄:《潜书·六善》。
    2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学校》。
    3唐甄:《潜书·省官》。
    4唐甄:《潜书·抑尊》。
    5唐甄:《潜书·尊孟》。
    6唐甄:《潜书·敬修》。
    7唐甄:《潜书·敬修》。
    8唐甄:《潜书·明鉴》。
    9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54页。
    1黄宗羲:《明夷待访录·置相》。
    2黄宗羲:《明夷待访录·置相》。
    1唐甄:《潜书·抑尊》。
    2唐甄:《潜书·任相》。
    3唐甄:《潜书·任相》。袁崇焕:明末兵部尚书。1629年,后金进围北京,他带兵星夜驰援。但崇祯帝中了金人的反间计,误以为他与敌方有密约,加以残忍地杀害。参见唐甄:《潜书·任相》,注释[8]。孙传庭:明末任陕西巡抚,李自成率领起义军攻打潼关时,崇祯帝胁迫他出战,结果战败而死。参见唐甄:《潜书·任相》,注释[9]。卢象升:明末任兵部尚书。曾镇压农民起义,后主张抗清,与杨嗣昌等议和派不合,事事掣肘,在巨鹿孤军作战而死。参见唐甄:《潜书·任相》,注释[10]。
    4唐甄:《潜书·任相》。
    5唐甄:《潜书·任相》。
    1唐甄:《潜书·任相》。
    2唐甄:《潜书·任相》。
    3唐甄:《潜书·卿牧》。
    4唐甄:《潜书·任相》。
    5唐甄:《潜书·卿牧》。
    6唐甄:《潜书·卿牧》。
    7唐甄:《潜书·卿牧》。
    8唐甄:《潜书·卿牧》。
    9黄宗羲:《明夷待访录·置相》。
    1黄宗羲:《明夷待访录·置相》。
    2唐甄:《潜书·任相》。
    3唐甄:《潜书·卿牧》。
    4唐甄:《潜书·卿牧》。
    5唐甄:《潜书·卿牧》。
    1唐甄:《潜书·卿牧》。
    2唐甄:《潜书·卿牧》。
    1唐甄:《潜书·卿牧》。
    2唐甄:《潜书·卿牧》。
    3唐甄:《潜书·卿牧》。
    4唐甄:《潜书·善任》。
    1唐甄:《潜书·卿牧》。
    1以上数字信息均参考刘泽华:《专制权力与中国社会》,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247页。
    2唐甄:《潜书·省官》。
    1唐甄:《潜书·制禄》。
    2唐甄:《潜书·考功》。
    1唐甄:《潜书·考功》。
    2唐甄:《潜书·考功》。
    3唐甄:《潜书·考功》。
    4唐甄:《潜书·考功》。
    5唐甄:《潜书·达政》。
    1唐甄:《潜书·达政》。
    1范晔撰,李贤等注:《后汉书·儒林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547页。
    1范哗撰,李贤等注:《后汉书·党锢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186页。
    2范哗撰,李贤等注:《后汉书·党锢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187页。
    1唐甄:《潜书·除党》。
    1唐甄:《潜书·除党》。
    2唐甄:《潜书·除党》。
    1参考百度网http://baike.baidu.com/view/31633.htm。
    1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奄宦》。
    唐甄:《潜书·丑奴》。
    唐甄:《潜书·贱奴》。
    3唐甄:《潜书·贱奴》。
    1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奄宦》。
    2唐甄:《潜书·去奴》。
    1唐甄:《潜书·去奴》。
    2法治,是当代中国社会,尤其是法学界所关注的重要主题,然而对于“法治”的理解和解释并不完全一致。通行的观点是,法治是指以民主为前提和基础,以严格依法办事为核心,以制约权力为关键的社会管理机制、社会活动方式和社会秩序状态。(来自于百度百科)法治是“人治”的对立物,与专制格格不入,因此,被专制主义笼罩着的古代社会,绝大多数时期不存在真正的法治。笔者也并不反对这一观点,但是在此节,笔者是从最广义的角度,即在“以法律治理国家”(rule by law)的意义上使用法治一词的,为了区别于现代意义上的的法治(rule of law),所以笔者在此加了引号。
    3唐甄:《潜书·去奴》。
    4唐甄:《潜书·两权》。
    1唐甄:《潜书·贱奴》。
    2唐甄:《潜书·两权》。
    3唐甄:《潜书·贱奴》。
    4唐甄:《潜书·匪更》。
    5唐甄:《潜书·匪更》。
    1唐甄:《潜书·卿牧》。
    2唐甄:《潜书·权实》。
    1唐甄:《潜书·权实》。
    2唐甄:《潜书·鲜君》。
    3唐甄:《潜书·室语》。
    4秦继国:《法而有实德外无治——唐甄的“法治”、“德治”思想探微》,《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1期,第16-20页。
    1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二十二。
    2唐甄:《潜书·省刑》。
    3唐甄:《潜书·省刑》。
    4唐甄:《潜书·省刑》。
    5《论语·为政》。
    6《礼记·礼运》。
    7《荀子·富国》。
    1唐甄:《潜书·全学》。
    2唐甄:《潜书·仁师》。
    3唐甄:《潜书·仁师》。
    4唐甄:《潜书·仁师》。
    1唐甄:《潜书·仁师》。
    2唐甄:《潜书·室语》。
    3唐甄:《潜书·鲜君》。
    4唐甄:《潜书·女御》。
    1唐甄:《潜书·鲜君》。
    2唐甄:《潜书·明鉴》。
    3唐甄:《潜书·明鉴》。
    4唐甄:《潜书·鲜君》。
    5唐甄:《潜书·权实》。
    6唐甄:《潜书·权实》。
    1唐甄:《潜书·权实》。
    2唐甄:《潜书·柅政》。
    3唐甄:《潜书·权实》。
    4唐甄:《潜书·除柅》。
    5唐甄:《潜书·富民》。
    1唐甄:《潜书·内伦》。
    2唐甄:《潜书·守贱》。
    3唐甄:《潜书·内伦》。
    4唐甄:《潜书·内伦》。
    5唐甄:《潜书·内伦》。
    6唐甄:《潜书·夫妇》。
    7王夫之:《船山易学集成·周易内传·卷四》。
    1李贽:《焚书》卷二,《答以女人学道为见短书》。
    2王源:《居业堂文集·书唐铸万潜书后》
    3梁启超:《饮冰室合集第10册》,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63页。
    4梁启超:《饮冰室合集第10册》,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63页。
    5阿克顿:《自由与权力》,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342页。
    1黄宗羲:《明夷待访录·置相》。
    2唐甄:《潜书·内伦》。
    3唐甄:《潜书·任相》。
    4唐甄:《潜书·卿牧》。
    5黄宗羲:《明夷待访录·置相》。
    1黄宗羲:《明夷待访录·置相》。
    2黄宗羲:《明夷待访录·置相》。
    3唐甄:《潜书·卿牧》。
    1唐甄:《潜书·卿牧》。
    2唐甄:《潜书·卿牧》。
    3唐甄:《潜书·善任》。
    1唐甄:《潜书·除党》。
    2唐甄:《潜书·除党》。
    1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奄宦》。
    2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奄宦》。
    1唐甄:《潜书·尊孟》。
    1唐甄:《潜书·考功》。
    2唐甄:《潜书·考功》。
    3唐甄:《潜书·考功》。
    4唐甄:《潜书·考功》。
    5唐甄:《潜书·考功》。
    1唐甄:《潜书·匪更》。
    2孙晓春:《明末清初民本思潮初论》,《史学集刊》1994年第4期,第59-64页。
    1刘泽华、张分田主编:《政治学说简明读本》,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4页。
    2允春喜:《明末清初民本思想探微》,《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第47-52页。
    1黄宗羲:《黄宗羲全集第一册》,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192页。
    2黄宗羲:《黄宗羲全集第一卷》,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393-394页。
    3王夫之:《读通鉴论》卷十九,《炀帝》。
    4唐甄:《潜书·远谏》。
    5唐甄:《潜书·远谏》。
    1唐甄:《潜书·远谏》。
    2唐甄:《潜书·利才》。
    3允春喜:《明末清初民本思想探微》,《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第47-52页。
    4孙晓春:《中国政治思想史论》,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10页。
    1唐甄:《潜书·匪更》。
    2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61页。
    1《从文艺复兴到十九世纪资产阶级哲学家政治思想家有关人道主义人性论言论选集》,商务印书馆1966年版,第452页。
    1高健主编:《西方政治思想史第三卷》,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413-414页。
    2唐甄:《潜书·宗孟》。
    1王来金:《“民主”与“民本”概念辩证》,《社会科学》2000年第4期,第16-24页。
    1司马迁:《史记·游侠列传序》。
    1《诗经·郑风·风雨》。
    1萧萐父、许苏民:《明清启蒙学术流变》,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319页。
    [1]《礼记·大学》(陈皓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2]《论语》(国学整理舍辑,载于《诸子集成》第一册),中华书局2002年版。
    [3]《孟子》(国学整理舍辑,载于《诸子集成》第一册),中华书局2002年版。
    [4]《春秋左传》,岳麓书社2006年版。
    [5](明)王守仁:《王阳明全集》卷三《传习录下》,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6](清)顾炎武:《日知录集释》(黄汝成集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7](清)顾炎武撰,华忱之点校:《顾亭林诗文集》,中华书局1983年版。
    [8](清)黄宗羲:《明儒学案》(沈芝盈点校),中华书局1985年版。
    [9](清)黄宗羲:《明夷待访录》,中华书局1985年版。
    [10](清)黄宗羲:《黄宗羲全集》,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11](清)唐甄:《潜书》(吴泽民编校),中华书局1984年版。
    [12](清)唐甄:《潜书注》(注释组注),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13](清)王夫之:《读通鉴论》,中华书局2002年版。
    [14]赵尔巽等:《清史稿》,中华书局1976年版。
    [15]曹德本:《宋元明清政治思想研究》,辽宁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16]曹德本:《中国传统文化学》,辽宁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7]曹德本:《中国传统思想探索》,辽宁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18]陈庆坤:《中国哲学史通》,吉林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9]陈文石:《明清政治社会史论(全二册)》,台湾学生书局民国80年(1991)年版。
    [20]陈宝良:《明代社会生活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21]丁原明:《简明中国政治思想史》,山东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22]董根洪:《儒家中和哲学通论》,齐鲁书社2001年版。
    [23](美)杜维明:《道·学·政:论儒家知识分子》(钱文忠,盛勤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24]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人民出版社1998年。
    [25]冯天瑜、谢贵安:《解构专制——明末清初”新民本”思潮研究》,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26]冯天瑜:《文化守望》,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7]冯天瑜:《“封建”考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8]冯尔康主编:《中国社会结构的演变》,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29]樊树志:《国史概要》,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0]葛荃:《权力主宰理性——士人、传统政治文化与中国社会》,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1](日)冈田武彦:《王阳明与明末儒学》(吴光等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32]侯外庐、赵纪彬、杜国库:《中国思想通史》,人民出版社1967年版。
    [33]韩锴:《中国民本思想》,红旗出版社2006年版。
    [34]韩强:《儒家心性论》,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35]韩强:《竭尽心性——重读阳明》,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36]韩喜凯:《民本·概论篇》,齐鲁书社2000年版。
    [37]黄开国、邓星盈:《巴山蜀水圣哲魂:巴蜀哲学史稿》,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38]金耀基:《中国民本思想史》,台北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
    [39]嵇文甫:《晚明思想试论》,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
    [40]翦伯赞:《中国史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1]劳思光:《中国文化要义新编》,中文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42](美)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43]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
    [44]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
    [45]李泽厚:《中国思想史论(上中下)》,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46]刘泽华主编:《中国政治思想史(三卷本)》,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47]刘泽华主编:《中国传统政治思维》,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48]刘泽华、罗宗强主编:《中国思想与社会研究(第一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49]刘泽华、葛荃主编:《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南开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50]刘泽华:《中国的王权主义:传统社会与思想特点考察》,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51]刘泽华主编:《中国传统政治哲学与社会整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52]刘泽华、张分田:《思想的门径: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方法论》,天津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53]刘泽华、汪茂和、王兰仲:《专制权力与中国社会》,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54]刘泽华、刘敏:《中国古代王朝兴衰史论》,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55]刘泽华:《先秦士人与社会》,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56](英)罗素:《西方哲学史》(何兆武,李约瑟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57]李健胜:《先秦文化批判思想研究》,兰州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58]李宪堂:《先秦儒家的专制主义精神》,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59]吕振羽:《中国政治思想史》,三联书店1955年版。
    [60]罗宗强:《明代后期士人心态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61]毛佩奇、张自成:《中国明代政治史(百卷本中国全史)》,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62]潘起造:《明清浙东经世实学通论》,宁波出版社2005年版。
    [63]秦继国:《唐甄思想研究》,中国文联出版社2008年版。
    [64]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上下册)》,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65]钱明:《阳明学的形成与发展》,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66]任剑涛:《伦理王国的构造:现代性视野中的儒家伦理政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67]孙晓春:《中国传统政治哲学》,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68]孙晓春:《中国政治思想史论》,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69](美)司徒琳:《南明史:1644-1662》(李庆荣等译),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年版。
    [70]汤纲、南炳文:《明史(上、下)》,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71]魏千志:《明清史概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72]韦庆远:《明清史辨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73]吴恩裕:《西方政治思想史论集》,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74]韦庆远、柏桦:《中国政治制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75]韦政通:《中国思想传统的改造转化:韦政通自选集》,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76]韦政通:《中国思想史》,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版。
    [77]王戎笙主编:《清代全史》,辽宁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78]王茂、蒋国宝、余秉颐:《清代哲学》,安徽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79]萧萐父、许苏民:《明清启蒙学术流变》,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80]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81]萧一山:《清史大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82]谢国桢:《南明史略》,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83]谢国桢:《明末清初的学风》,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版。
    [84]谢国桢:《明清之际党社运动考》,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版。
    [85]徐复观:《中国思想史论集》,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版。
    [86]徐复观:《两汉思想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87]徐大同、陈哲夫、谢庆奎等:《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吉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88]徐大同主编,高健分编:《西方政治思想史(第3卷)》,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89]徐凯、李尚英、刘秀生等:《中国清代政治史(百卷本中国全史)》,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90]徐行言主编:《中西文化比较》,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91]许大龄:《明清史论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92]熊月之:《中国近代民主思想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93]于语和、庾良辰:《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史论》,山西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94]于语和、王景智、周滨:《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天津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95]余英时:《中国知识分子论》,河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96](美)约翰·麦克里兰:《西方政治思想史》(彭淮栋译),海南出版社2003年版。
    [97]袁良义:《明末农民战争》,中华书局1987年版。
    [98]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99]朱日耀、曹德本、孙晓春:《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现代思考》,吉林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100]赵轶峰:《明代的变迁》,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版。
    [101]柏凌:《浅论中国传统民本哲学思想》,《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6期。
    [102]迟汗青:《关于传统民本思想双重价值的思考》,《求是学刊》1995年第3期。
    [103]迟汗青:《关于新民本主义》,《天津社会科学》1997年第3期。
    [104]程碧英:《论唐甄的为学观》,《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105]程碧英:《唐甄理想王国的憧憬与设计》,《四川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
    [106]程潮:《唐甄启蒙思想探析》,《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107]陈德述:《试论唐甄的政治思想》,《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0年第1期。
    [108]陈德述:《试论唐甄思想的特点》,《天府新论》1986年第2期。
    [109]陈德述:《早期启蒙思想家唐甄的哲学思想》,《社会科学研究》1979年第3期。
    [110]陈敏、张剑伟:《唐甄的民本思想及其特征》,《求索》2005年第5期。
    [111]陈仁发:《唐甄的教育思想》,《川东学刊(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3期。
    [112]陈哲夫:《唐甄的政治思想》,《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年第6期。
    [113]陈国庆:《儒家义利观论纲》,《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1期。
    [114]程维荣:《唐甄法律思想试析》,《法学》1984年第9期。
    [115]崔之清:《儒学的民本思想初探》,《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年第2期。
    [116]东方溯:《明清之际中国启蒙思想家的“君王论”》,《学习与探索》1997年第5期。
    [117]杜明才:《唐甄平等思想评析》,《前沿》2002年第11期。
    [118]方尔加:《论明代后期专制君主社会功能的不适与弱化》,《北京社会科学》2001年第2期。
    [119]冯德政:《简论唐甄进步的社会历史观》,《社会科学研究》1984年第6期。
    [120]傅允生:《平均主义的思想渊源及其影响》,《中国经济史研究》2000年第3期。
    [121]范正宇:《清初非君思潮与近代民主运动》,《社会科学辑刊》1993年第4期。
    [122]郭厚安:《论明清之际对君主专制的批判》,《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5期。
    [123]高申鹏:《唐甄与清初理学》,《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第1期。
    [124]龚抗云:《论中国古代的反君主专制思想》,《湖南大学学报》1991年第6期。
    [125]国风:《追求完美的梦——儒家政治思想的乌托邦性格》,《甘肃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
    [126]胡波:《20世纪中国民本思想述评》,《学术月刊》2001年第5期。
    [127]胡波:《民本思想在近代中国的演变及其特点》,《现代哲学》2005年第4期。
    [128]胡伟希:《作为政治哲学的儒家社会乌托邦——兼对《礼记·礼运》的分析》,《政治哲学》2007年第7期。
    [129]何平:《唐甄及其政治思想初探》,《川东学刊(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3期。
    [130]何植靖:《唐甄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价值及其局限性》,《江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2期。
    [131]何佑森:《明末清初的实学》,《孔子研究》1993年第2期。
    [132]黄强:《唐甄政治批判思想的三个层面展开》,《学术研究》2006年第5期。
    [133]黄宣民:《关于王阳明的研究和评价》,《浙江学刊》1989年第4期。
    [134]黄勇军:《帝制中国权力网络的重构——以黄宗羲《明夷待访录》为基点》[博士学位论文],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135]金德均:《儒家的人权思想——以唐甄的男女平等论为中心》,《东岳论丛》2000年第6期。
    [136]蒋国宝:《王阳明“知行合一”说的思辨逻辑》,《江淮论坛》1998年第3期。
    [137]卢敦基:《唐甄哲学思想的发展》,《浙江学刊》1988年第3期。
    [138]李伟:《从制度设计看黄宗羲的民本思想》,《船山学刊》2006年第2期。
    [139]李之勤:《关于唐甄的家世及其家庭经济情况的变化——与王明同志商榷》,《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59年第2期。
    [140]黎邦正:《论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2期。
    [141]李世扬:《论唐甄树立良好社会风气的思想》,《浙江学刊》2000年第3期。
    [142]李亚宁:《唐甄《潜书》中的认识论思想初探》,《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第3期。
    [143]李世愉:《对清代君主专制制度的几点看法》,《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144]李哲:《关于唐甄法律思想得几个问题》,《河北法学》1986年第5期。
    [145]李海生:《社会批判思潮与明末清初的学术转变》,《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期。
    [146]李明友、渠玉九:《论黄宗羲的经世致用思想》,《孔子研究》1988年第2期。
    [147]李景林:《王阳明“心外无物”说的内涵及其理论意义》,《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2年第3期。
    [148]梁一群:《黄宗羲关于社会治理的政治构想》,《浙江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
    [149]刘继德:《清初的经世致用之学》,《宁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3期。
    [150]刘辉平:《王阳明心学与明清之际早期启蒙思潮》,《中州学刊》1994年第2期。
    [151]刘方玲:《法先王与中国传统治道范式的构建》,《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152]林桂榛:《论孟子的义利观——《孟子》义利学说考察》,《合肥联合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
    [153]卢向国:《民本的逻辑》[博士论文],复旦大学2007年。
    [154]苗杨:《浅议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周口师专学报》1995年第4期。
    [155]孟广林:《唐甄君权观析论》,《贵州文史丛刊》1990年第3期。
    [156]倪金荣、于语和:《谈中西文化的特点及主要差异》,《历史教学》1998年第2期。
    [157]秦继国:《法而有实德外无治——唐甄的“法治”、“德治”思想探微》,《达县师范高 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
    [158]秦继国:《论唐甄“富在编户”的经济富民论》,《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159]秦继国:《立国之道惟在于富民——析唐甄的富民论》,《探索》1988年第1期。
    [160]秦继国:《试论唐甄的用人之道》,《社会科学研究》1987年第1期。
    [161]秦佩珩:《唐甄经济思想的考察》,《中山学刊》1986年第5期。
    [162](台)邱澍生:《十八世界中国商业法律中的债负与过失论述:多元视野中的中国历史》[国际会议],清华大学2004年8月22日-24日。
    [163]饶良伦:《唐甄伦理思想简论》,《求是学刊》1992年第5期。
    [164]荣真:《唐甄政治思想刍议》,《对外经贸大学学报》1988年第4期。
    [165]石军红:《唐甄的经济思想初探》,《经济理论研究》1995年第6期。
    [166]孙晓春:《明末清初民本思潮初论》,《史学集刊》1994年第4期。
    [167]孙晓春:《儒家天人观的政治哲学反省》,《史学集刊》2007年第4期。
    [168]孙晓春:《平均主义与中国传统政治心态》,《天津社会科学》1992年第3期。
    [169]孙晓春:《社会公正:现代政治文明的首要价值》,《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第3期。
    [170]孙晓春:《先秦儒家王道理想论述》,《政治学研究》2007年第4期。
    [171]唐凯麟:《试论唐甄的伦理观及其功利主义特色》,《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科版)》2000年第1期。
    [172]唐明邦:《从唐甄思想看明清之际启蒙思潮的特征》,《船山学刊》1992年第1期。
    [173]谢庆奎:《试论中国封建社会“民本”思想的产生和发展》,《政治学研究》1986年第2期。
    [174]谢贵安:《从唐甄对君民关系的考察看其新民本思想》,《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2年第5期。
    [175]徐进:《黄宗羲的民本思想及其对限制专制君主的构想》,《文史哲》1992年第1期。
    [176]肖永明:《论明清之际思想家对封建纲常的批判》,《社会科学战线》1999年第6期。
    [177]肖群忠、张英:《先秦儒家气节观及其现代意义》,《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
    [178]邢琳:《民本思想与中国古代专制主义》,《许昌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179]熊月之:《简论唐甄进步的社会历史观》,《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年第3期。
    [180](台)熊秉真:《从唐甄看个人经验对经世思想衍生之影响》,《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1985年第14期。
    [181]解成:《唐甄思想发展线索之我见——与卢敦基同志商榷》,《河北学刊》1990年第5期。
    [182]吴雁南:《简论王阳明“致良知”说的特点和意义》,《贵州文史丛刊》1995年第4期。
    [183]王来金:《“民主”与“民本”的概念辩证》,《社会科学》2000年第4期。
    [184]王国良:《从忠君到天下为公——儒家君臣关系论的演变》,《孔子研究》2000年第5期。
    [185]王东艳:《论唐甄的富民思想》,《济宁师专学报》2000年第4期。
    [186]王应常:《孟轲政治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唐甄政治思想简评》,《广西社会科学》1987年第1期。
    [187]王吉平:《唐甄社会控制思想研究》,《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188]王璞:《唐甄思想简论》,《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第1期。
    [189]王俊才:《论东林讲学议政与明末经世致用之学》,《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190]王凯:《陈亮义利观剖析》,《求是学刊》1993年第3期。
    [191]王颢:《论王阳明“致良知”及其价值》[硕士论文],安徽大学2007年。
    [192]严正:《王道理想与圣贤意识——论儒家《尚书》诠释的理论价值与影响》,《河南社会科学》2008年第5期。
    [193]余才忠:《明清政治体制的基本特征》,《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1期。
    [194]余秉颐:《唐甄的“厚民生”思想》,《江淮论坛》1989年第4期。
    [195]叶泽本:《唐甄的“知人善任”说》,《川东学刊(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3期。
    [196]杨向奎:《论唐甄》,《贵州社会科学》1984年第2期。
    [197]杨奋泽、孙晓春:《对平均主义思想的再认识》,《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2期。
    [198]杨树森:《论儒家义利观的历史演变及现代意义》,《社会科学辑刊》2001年第2期。
    [199]杨世钰:《孟子民本思想浅议》,《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第1期。
    [200]杨在元、陈方:《论王阳明心学的特色》,《史学月刊》1991年第5期。
    [201]于语和、董跃:《明代宦官专权与君主专制主义的发展与影响》,《史学研究》2002年第9期。
    [202]于语和:《简论中西方传统政治文化的差异》,《历史教学》2000年第3期。
    [203](韩)尹益洙:《黄宗羲政治伦理思想研究》,《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
    [204]允春喜:《黄宗羲民本思想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吉林大学2008年。
    [205]游唤民:《论孟子的民本思想》,《湖南师范学报(哲学社会科学)》1982年第2期。
    [206]赵良宇:《论唐甄的历史盛衰观》,《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207]赵园:《明清之际士人的“清议”批评》,《开放时代》1999年第2期。
    [208]赵宗正、李曦:《唐甄反对封建君主专制的启蒙思想》,《齐鲁学刊》1979年第5期。
    [209]赵宗正:《清初经世致用思潮简论》,《哲学研究》1983年第6期。
    [210]赵和旭:《民本思想与中国政治心理》,《江淮论坛》1986年第6期。
    [211]赵民仓:《唐甄民本思想研究》[硕士论文],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212]郑昌淦:《明清之际的历史潮流和清王朝的统治政策》,《民族研究》1980年第4期。
    [213]郑永福、高新伟:《清初思想家唐甄“富民”说考略》,《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
    [214]张华荣:《明清之际早期启蒙思想简论》,《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 年第1期。
    [215]张金成:《唐甄的哲学思想是唯物主义吗——与《潜书注》注释组商榷》,《达县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1期。
    [216]张金成:《试评唐甄的朴素辩证法思想》,《川东学刊(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3期。
    [217]张金兰:《孟子的事功思想初探》,《嘉应大学学报(社会科学)》1998年第4期。
    [218]张晋藩:《清初经世致用的思想与实学的学风》,《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
    [219]张丽霞:《民本思想与封建君主专制政治契合关系探析》,《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220]左书谔:《试论唐甄的社会政治思想》,《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4期。
    [221]朱义禄:《论明清之际启蒙学者对“家天下”的批判》,《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
    [222]邹进文:《明末清初启蒙思想家关于用银问题的论述》,《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6期。
    [223]朱日耀、曹德本、孙晓春:《传统儒学的历史命运》,《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7年第3期。
    [224](日)伊东貴之:《思想としての中国近世》,东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25]Luke S. K. Kwong. Chinese Politics at the Crossroads:Reflections on the Hundred Days Reform of 1898. Modern Asian Studies, Vol.34, No.3 (Jul,2000), pp.663-695.
    [226]Lynn A. Struve. The Southern Ming,1644-1662.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Vol.92, No.5 (Dec.,1987), p.1255.
    [227]James W. Tong. Disorder under Heaven:Collective Violence in the Ming Dynasty.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Vol.99, No.4 (Oct.,1994), pp.1378-1379.
    [228]Thomas Shiyu Li, Susan Naquin. The Baoming Temple:Religion and The Throne in Ming and Qing China.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Vol.48, No.1 (Jun.,1988), pp. 131-188.
    [229]William S. Atwell. Some Observations on the "Seventeenth-Century Crisis" in China and Japan.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45, No.2 (Feb.,1986), pp.223-244.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