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关系中的“数字鸿沟”问题评析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并逐渐深入到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信息设施已成为人类生活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信息知识成为各国教育的基本内容,信息实力也成为衡量国家综合实力的主要指标之一,人类的日常生活已经离不开信息技术。但是由于各种原因的综合作用,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也并不是整齐划一的,导致数字鸿沟逐渐显现,并对国际关系产生了重要影响,为我们提供了新的研究课题。
     本文以国际大环境为背景,以新的视角探析数字鸿沟的起源、形成原因及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并探求填平数字鸿沟的对策。本文旨在通过对这种成因、影响及对策的具体分析,一方面能够在理论上对数字鸿沟进行较为全面的诠释;另一方面希望能够为消除数字鸿沟提供一些策略方面的参考。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简要阐明数字鸿沟的概念。数字鸿沟根源于信息技术水平的不同。主要是指在全球数字化进程中,不同国家、地区、行业、企业、人群之间由于对信息技术的发展、应用程度不同以及创新能力的差别造成的“信息落差”、“知识分隔”和“贫富分化”问题。
     第二部分对数字鸿沟的表现形式和形成原因进行较为详细的介绍。不同国家、语种、民族、性别及年龄的人对信息技术的掌握程度不同,造成了五种常见的数字鸿沟。形成这些鸿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经济实力的悬殊、技术能力的差距、知识水平的落差以及制度政策的不同。
     第三部分深入分析了数字鸿沟对国际关系的影响。随着数字鸿沟的出现,国际社会也发生了新的变化,无论政治、经济、文化还是军事等方面都表现出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马太效应”。其对国际关系的主要影响表现在:使国际力量重新组合,使各国经济差距日益拉大,使国家安全面临新挑战,以及使发达国家的文化霸权逐渐加强。
     第四部分着重探讨了消弥数字鸿沟的几点对策。巨大的信息差距已经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重视。广大发展中国家纷纷采取了各种有效的措施来缩小数字鸿沟,主要包括:增强经济实力,打好坚实基础;提高认知水平和信息素养;还要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加强信息高速公路建设;以及联合斗争,反对信息霸权,维护自身利益。
     本文运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1)理论分析与历史分析相结合的方法;(2)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3)比较与归纳相结合的方法;(4)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上述各种方法交叉使用,以便对不同的问题进行不同方法的透视与分析。
Since 1990's, on a global scale prompt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goes deep into each fields of human society gradually. Information facilities already becomes the essential fundamental implement of human life, information knowledge becomes the fundamental content educating in every country , information strength also becomes one of the leading indicator judging synthetical strength of country , human being's daily life already can't be separated from IT. But because of various cause effect, development of IT draws popularizing also being really not neat and uniform, have led to digital divide appear gradually, have produced and important effect to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have been that we have provided new research problem. And the main body of this thesis takes international overall situation as background, analyzing the digital divide’s origin, form causes and their impacts on international relation with new views, seeking the countermeasure of eliminating digital divide. One aspect, this thesis aims to provide one kind of new cognition of Digital Divide by analyzing the cause of formation, effect and countermeasure. The other aspect hopes the reference being able to provide a little tactics aspect to closing digital divide. The thesis is divided into 4 parts:
     Part I is brief concept of digital divide. The main cause of the Digital Divide is the different ability of IT. Different country, area, industry, enterprise and people have different ability of IT. So there is a Digital Divide among them.
     Part II carries out comparatively detailed introduction on digital divide manifestation and cause taking form. There are 5 kind of Digital Divide. The main causes are that: different economic situation, different ability of technology, different knowledge level and different system and policy.
     Part III has analyzed an impact of digital divide over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n depth. With the appearance of the Digital Divide,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has changed. There is a“Matthew effect”in politics, economics, militaries and cultures. The main effects o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re that: it recombines the international power, makes the gap of economic among different countries larger, brings the new challenge for the national security, and makes the developed countries’cultures become the leaders.
     Part IV discusses several countermeasures making digital divide completely go away. Almost all of the countries have pay attention to the big divide. The developing countries have attempted several methods to close the Digital Divide. For example, they can improve their education level, make suitable policy, develop IT industry and so on.
     The research approach in this text uses has mainly: (1)the method to combine together in theory analysis and history; (2)The method to combine together on standardize analysis and real example analysis; (3)Compare and sum up the method to combine together; (4)Dynamic and static analysis will be combined in the mode. Various kinds of above-mentioned methods are used alternately, in order to carry on the perceptivity and analysis of different methods to different problem.
引文
[1] 曹荣湘:《解读数字鸿沟》,上海三联书店,2003 年版。
    [2] 方家平:《评论:中国急需填平数字鸿沟》,载《科技日报》,2001 年 10月 30 日。
    [3] 国际电信联盟:《第三世界电信发展大会文件》,2002 年。
    [4] 《数字鸿沟》,中国科技联盟,2003 年 8 月 1 日。 http://www.chinainfo.gov.cn/data/200307/1_20030731_63194.html。
    [5] 曹荣湘:《解读数字鸿沟》,上海三联书店,2003 年版。
    [6] 杨素群:《论数字鸿沟及其跨越》,载《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 年第 3 期。
    [7] 郑良芳:《对经济金融全球化问题的研究》,载《青海金融》,2001 年第10 期。
    [8] 《2006 年世界各国 GDP 排名》,新浪网,2007 年 5 月 25 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14ea2410100090d.html。
    [9] 《2003 年全国平均每 32 名中小学生拥有一台电脑》,中国报道,2004 年5 月 6 日。 http://gb.cri.cn/41/2004/05/06/108@149161.htm。
    [10] 《新经济完全调查--解读网络经济学》,新浪网,2000 年 11 月 5 日。 http://tech.sina.com.cn/r/m/41076.shtml。
    [11] 《谁来统治全球互联网》,新浪网,2006 年 3 月 1 日。 http://tech.sina.com.cn/i/2006-03-01/0713854083.shtml。
    [12] 曹荣湘:《解读数字鸿沟》,上海三联书店,2003 年版。
    [13] 曹荣湘:《解读数字鸿沟》,上海三联书店,2003 年版。
    [14] 曹荣湘:《解读数字鸿沟》,上海三联书店,2003 年版。
    [15] 何兰:《新视角下的国际关系理论》,吉林大学出版社,2002 年版。
    [16] 戚芳莉:《日本信息产业发展的教训及启示》,载《光明日报》,2004 年8 月 4 日。
    [17] 郭洁敏:《建设信息社会:新千年的全球性挑战》,载《国外社会科学前沿》,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年版。
    [18] 鲁杰:《网络时代的信息安全》,中原农民出版社,2000 年版。
    [19] 阿尔文·托夫勒:《权力的转移》,中信出版社,2006 年版。
    [20] 崔国平,冯利民,杨茂龙:《兵不血刃信息战》,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年版。
    [21] 华涛:《网络信息安全与全球化时代信息安全国际机制的建立》,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0 年第 3 期。
    [22] 华涛:《网络信息安全与全球化时代信息安全国际机制的建立》,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0 年第 3 期。
    [23] 张新华:《信息安全:威胁与战略》,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年版。
    [24] 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上海三联书店,1989 年版。
    [25] 江潜:《数字家园:网络传播与文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年版。
    [26] 汉斯·摩根索:《国家间的政治——为权力与和平而斗争》,商务印书馆,1993 年版。
    [27] 李青,杨小洪:《略论“美国学”和美国文化》,载《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99 年第 2 期。
    [28] 《世界信息社会首脑会议》,联合国官方网站。 http://www.un.org/chinese/events/wsis/。
    [1] 陈传刚,谢水亮:《网络时代的政治安全》,中原农民出版社,2000 年版。
    [2] 张学明:《冷战后国家安全观的变化》,国防大学出版社,2003 年版。
    [3] 李慎明,王逸舟:《2004 年:全球政治与安全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年版。
    [4] 汪致远:《决胜信息时代》,新华出版社,2000 年版。
    [5] 崔国平:《兵不血刃信息战》,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年版。
    [6] 俞晓秋:《信息革命与国际关系》,时事出版社,2002 年版。
    [7] 沈伟光:《2010 信息灾害----发展中国家生存战略》,新华出版社,2005年版。
    [8] 胡延平:《跨越数字鸿沟----面对第二次现代化的危机与挑战》,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年版。
    [9] 曹荣湘:《解读数字鸿沟----技术殖民与社会分化》,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版。
    [10] 刘继南:《大众传播与国际关系》,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 年版。
    [11] 刘华蓉:《大众传媒与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年版。
    [12] 莱文森:《软边缘——信息革命的历史与未来》,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3] 赵命柱:《六次信息革命六大科技进步六种社会形态:关于信息、科技与社会发展的思考》.新华出版社,1999 年版。
    [18] 王逸舟:《全球化时代的国家安全》,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年版。
    [19] 刘跃进:《国家安全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 年版。
    [20] 罗伯特·基欧汉(Robert O.Keohane),约瑟夫·奈(Joseph S.Nye)著,门洪华译:《权力与相互依赖:第 3 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年版。
    [21] 黄硕风:《综合国力新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年版。
    [22] 张新华:《信息安全:威胁与战略》,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年版。
    [23]《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国际战略与安全形势评估:2001/2002》,时事出版社,2002 年版。
    [24] 阿芒·马特拉:《世界传播与文化霸权》,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年版。
    [25] 胡键,文军:《网络与国家安全》,贵州人民出版社,2002 年版。
    [26] 何兰:《新视角下的国际关系理论》,吉林大学出版社,2002 年版。
    [27] 郭洁敏:《建设信息社会:新千年的全球性挑战》,载《国外社会科学前沿》,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年版。
    [28] 鲁杰:《网络时代的信息安全》,中原农民出版社,2000 年版。
    [29] 阿尔文?托夫勒:《权力的转移》,中信出版社,2006 年版。
    [30] 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上海三联书店,1989 年版。
    [31] 江潜:《数字家园:网络传播与文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年版。
    [32] 汉斯?摩根索:《国家间的政治——为权力与和平而斗争》,商务印书馆,1993 年版。
    [33] 倪世雄:《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年版。
    [34] 王逸舟:《当代国际政治析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年版。
    [35] 基辛格:《大外交》,海南出版社,1998 年版。
    [36] 鲍宗豪:《网络与当代社会文化》,上海三联书店,2001 年版。
    [37] 杨素群:《论数字鸿沟及其跨越》,载《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 年第 3 期。
    [38] 杨素群:《南北数字鸿沟及其跨越》,载《学海》,2002 年第 1 期。
    [39] 车跃丽:《信息全球化对国际关系的影响》,载《东北亚论坛》,2001 年第 11 期。
    [40] 谈世中,赵丽红:《“数字鸿沟”与最不发达国家的贫困化、边缘化》,载《求是》,2003 年第 11 期。
    [41] 袁文艺,毛彦洁:《数字政府与网上政治文化入侵》,载《社会主义研究》,2003 年第 2 期。
    [42] 陈艳红:《数字鸿沟问题的研究现状及其意义》,载《档案学通讯》,2005第 3 期。
    [43] 孙树芳:《信息外交与美国的经济霸权》,载《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 2 期。
    [44] 何兰:《网络传播及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载《北方论丛》,2004 年第6 期。
    [45] 黄凤志:《论信息时代国际关系中的知识霸权》,载《思想理论教育导论,2006 年第 4 期。
    [46] 刘晓茜,常福扬:《信息时代的国家主权》,载《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05年第 9 期。
    [47] 主父笑飞,赵景芳:《论美国对华文化霸权与中国的选择》,载《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2 年第 9 期。
    [48] 董学会:《浅析经济全球化与全球贫富两极分化》,载《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 年第 4 期。
    [49] 肖峰:《从信息资本主义到信息社会主义》,载《宁波学校学报》,2004年第 3 期。
    [50] 邢昭:《网络语境中的帝国霸权》.载《图书馆论坛》,2004 年第 12 期。
    [51] 胡健:《网络时代的国家安全》,载《教学与研究》,2002 年第 9 期。
    [52] 邬焜:《世界新政治格局中的价值冲突》,载《西安效能大学学报》,2002年第 3 期。
    [53] 刘虎:《亚洲“数码鸿沟”分析》,载《当代亚太》,2002 年第 2 期。
    [54] 夏建平:《美国文化的霸权主义渊源和文化霸权主义》,载《孝感学院学报》,2001 年第 10 月。
    [55] 马凤书:《文化博弈与全球政治——冷战以来国际政治的新视角》,载《文史哲》,2002 年第 4 期。
    [56] 竺彩华:《析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的劣势和对策》,载《外交学院学报》,2001 年第 4 期。
    [57] 巨乃歧,邢润川:《试论信息安全与信息时代的国家安全观》,载《天中学刊》,2005 年第 2 期。
    [58] 艾建琪:《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关系调整与美国新霸权》,载《国际论坛》,2000 年第 10 期。
    [59] 林健,俞国锋:《试论网络发展对国家安全的影响》,载《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 年第 7 期。
    [60] 罗颖:《浅论数字鸿沟的产生及对策》,载《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 5 期。
    [61] 高飞:《信息革命对当代国际政治的影响》,载《国际论坛》,1999 年第3 期。
    [62] 李环:《浅析美国国家软力量》,载《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2 年第 1期。
    [63] 黄旭、傅国春:《论网络对国际政治的影响》,载《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 年第 9 期。
    [64] 黄凤志:《知识霸权与美国的世界新秩序》,载《当代亚太》,2003 年第8 期。
    [65] 刘若兰:《关于数字鸿沟与信息扶贫的几点思考》,载《情报杂志》,2004年第 6 期。
    [66] 邹衍:《关于信息网络化对国际政治影响问题的综述》,载《理论前沿》,2001 年第 14 期。
    [67] 邓集文:《互联网络与政治稳定图景》,载《湘潭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 年第 3 期。
    [68] 邬焜:《网络文化中的价值冲突》,载《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 年第 9 期。
    [69] 戴硕,刘海军:《科技优势与美国霸权》,《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 年第 1 期。
    [70] 刘劲松:《数码鸿沟对世界、亚洲和中国的挑战》,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1 年第 4 期。
    [71] 刘晓苏:《数字鸿沟的政治学思考——以发展中国家为例》,载《理论与改革》,2002 年第 1 期。
    [72] 关静霞:《中国数字鸿沟问题的政策研究》,载《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4年第 10 期。
    [73] 田科瑞:《网络的发展对民主政治的影响》,载《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 年第 8 期。
    [74] 段圣炼:《当代国际关系的新课题——数字鸿沟问题》,载《学术论坛》,2003 年第 2 期。
    [75] 刘志敏,杨毅兵:《提高信息素养,跨越数字鸿沟》,载《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4 年第 6 期。
    [76] 彭纪南:《因特网引发的社会问题探要》,载《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 年第 12 期。
    [77] 陈绚:《亚洲国家面临的数字化鸿沟与数字机遇》,载《国际新闻界》,2001年第 6 期。
    [78] 张云筝:《国家安全的文化与文化安全》,载《河南社会科学》,2006 年第 3 期。
    [79] 林喜庆:《网络发展对国家安全的影响》,载《中共云南省委学校学报》,2005 年第 1 期。
    [80] 黄凤志:《数字鸿沟与国际知识霸权》,载《东北亚论坛》,2006 年 5 期。
    [81] 卢新德:《全球信息战的新形势简析》,载《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5年第 6 期。
    [82] 孙兰英:《大众传播与当代美国政治文化的全球扩张》,载《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 年第 7 期。
    [83] 邱斌,胡凤飞:《透视全球化背景下的美国话语霸权》,载《学术交流》,2006 年第 4 期。
    [84] 薛伟贤,冯宗宪:《网络经济效应分析》,载《系统工程》,2005 年第 3期。
    [85] 李雯翠,郑会颂:《因特网国际互联中的竞争歧视现象解析》,载《江苏通信技术》,2004 年第 4 期。
    [86] 邵培仁,张健康:《关于跨越中国数字鸿沟的思考与对策》,载《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 年第 1 期。
    [87] 吴一敏:《解读西方发达国家的话语霸权》,载《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5年第 3 期。
    [88] 俞睿:《文明冲突论与美国的文化霸权》,载《锦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 5 期。
    [89] 傅菊辉,陈传伟:《信息霸权的国际政治学思考——兼论美国的信息霸权》,载《湖南文理学院学院(社会科学版)》,2005 年第 1 期。
    [90] 王学宾,郑晓乐:《中国数字鸿沟研究综述》,载《理论探讨》,2004 年第 12 期。
    [91] 杨蒙莺、陈德棉:《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数字鸿沟》,载《现代管理科学》,2003 年第 11 期。
    [92] 张科荣:《知识权力与后殖民主义文化霸权》,载《广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 1 期。
    [93] 高丹,蓝芳:《跨越国内数字鸿沟的策略》,载《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2年第 4 期。
    [94] 赵冬梅,杨杰,黄爱白:《贫富差距与数字鸿沟》,载《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4 年第 9 期。
    [95] 康建强,唐曙南:《弥合数字鸿沟,发展数字经济》,载《情报杂志》,2002年第 7 期。
    [96] 刘冬青:《缩小填平数字鸿沟的主要对策》,载《情报科学》,2002 年第6 期。
    [97] 黄璇,石维佳:《传媒市场与文化霸权》,载《社会科学家》,2005 年第10 期。
    [98] 葛敬豪:《论缩小数字鸿沟的数字化战略》,载《工业技术经济》,2003年第 2 期。
    [99] 卢新德:《论信息战和信息安全战略》,载《东岳论丛》,2002 年第 3 期。
    [100] 柯宇青:《网络文化的负面影响与遏制对策》,载《南方论刊》,2004 年第 1 期。
    [101]文广:《警惕信息殖民主义》,载《宜宾学院学报》,2003 年第 1 期。
    [102] 李春霞:《我国的数字鸿沟问题及对策》,载《郑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 年第 12 期。
    [103]苏震:《中国如何填平数字鸿沟》,载《情报科学》,2002 年第 7 期。
    [104] 徐学:《我国跨越数字鸿沟问题研究》,载《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 6 期。
    [105] 卢新德:《论美国信息安全战略的扩张性》,载《当代亚太》,2005 年第7 期。
    [106] 李智:《试论美国的文化外交:软权力的运用》,载《太平洋学报》,2004年第 2 期。
    [107] 郭小燕:《跨越数字鸿沟之思考》,载《科学情况开发与经济》,2006 年第 13 期。
    [108] 罗捷:《析全球化背景下美国的文化霸权》,载《武警学院学报》,2002年第 8 期。
    [109] 孙五三:《难以跨越的数字鸿沟——发展中国家的因特网》,载《国际新闻界》,2001 年第 5 期。
    [110] 倪志娟:《信息技术产业中的性别鸿沟》,载《江汉大学学报》,2005 年第 6 期。
    [111] 瞿辉:《浅谈世界数字信息话语权失衡问题》,载《甘肃科技纵横》,2006年第 3 期。
    [112] 丁未,张国良:《网络传播中的“知沟”现象研究》,载《现代传播》,2001第 6 期。
    [113] 罗岗:《数字鸿沟与网络发展不平衡》,载《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 1 期。
    [114] 胡健:《信息霸权与国际安全》,载《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 年第 7 期。
    [115] 李宇明:《信息时代的中国语言问题》,载《语言文字应用》,2003 年第2 期。
    [116] 沈雪石:《论信息网络时代的国家安全》,载《战略论坛》,2004 年第11 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