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广西与中央金融业的关系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金融是货币流通、信用活动及其营运和调节的机制即整个资金融通活动的总称,其内容非常丰富,包括货币、信用、资金融通的制度与政策、营运机构的职能和活动等。区域金融则是指一个国家金融机构与运行在空间上的分布状态。在外延上表现为具有不同形态、不同层次利金融活动相对集中的若干金融区域。这些区域的金融结构差异、差异互补和相互关联构成一国的区域金融体系。本文选取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个区域金融——广西金融业并以其与中央金融业的关系为载体,探讨这一区域金融在抗战时期的特殊发展状况。广西与中央金融业复杂的关系是抗战时期各地方实力派与中央政府关系的缩影,探讨两者的关系对深入、全面了解抗战时期的大后方经济具有重要的意义。
     民国以来,随着中央权威的衰落,各地军阀纷纷兴起,桂系军阀统治下的广西地处边疆,境内山岭纵横,地形复杂,交通不便,中央政府难以对广西实施有效的统治,一度形成封闭独立的区域经济形态。抗日战争前夕,新桂系在政治上处于半独立的地位,在经济上也保持独立的经济体系,尤其是建立了一整套完整、独立的金融机构和货币流通体系。与同时期其他各省(地)实力派相比,广西金融业独立性更强,虽然其具有浓厚的封建色彩,但也发挥了较强投资功能,为广西“三自建设”奠定了基础。
     抗日战争爆发后,战前各地实力派过度分权的环境发生了变化。在民族危亡的紧急关头,整个中华民族内部力量空前团结,国民政府正是抓住这一历史契机,逐步在全国建立起战时金融统制体制。其通过制定高度垄断集权的金融体制——四行二局,加强了对地方金融体系的控制和对全国金融货币的垄断。在中央金融垄断体制的冲击下,各地独立的区域金融布局纷纷解体。由于各地实际情况不同,在与中央金融业的关系上逐步形成三种类型:完全纳入型、半纳入型、相对独立型。广西则属于半纳入型。新桂系基于政治、经济、军事等利益考虑,率先以合作的积极姿态向中央金融业敞开了大门,使中央金融机构在广西迅速扩展,从而打破了广西银行的垄断局面。在金融业务上,新桂系积极贯彻国民政府的币制政策,使法币逐步取代桂钞成为广西主币,并推行中央辅币政策,查禁外国货币。与此同时,为了维护广西金融业原有特权,新桂系控制下的广西银行加强了存款业务,并在汇兑业务、信托业务上与中央金融业展开竞争,夺得了部分权利。此外还建立了一套完整发达的内帐制度,使广西银行保存了大部分实力。在货币流通领域内,广西银行也争回不少权益。通过以上种种反控制举措,广西银行始终没有沦为中央金融业的附庸。
     抗战时期广西与中央政府在金融领域内的既合作又斗争的复杂关系贯穿始终,但从两者性质和广西省政府颁布的法令数量上看,合作占据主导地位,并多以积极面目出现,而双方在金融领域内的竞争居于从属地位,且多以消极面目出现。我们应全面、公正地对他们的关系做出恰如其分的评价。
Finance,in short,refers to all the capital financing activities,which include currency circulation,credit activities and their operating and regulating systems. Finance covers a wide range of areas in business,including the currency systems,credit and financing,the functions and activities of the related policy-making and operation,and so on. Regional finance refers to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 country's financial system and its operational system. It takes the form as a number of financial regions different from each other in formation and the level of development. The differences and their compensation and the mutual relation intertwine together and formulate the system of the country's regional finance. This paper chooses a regional financial unit - the finance of Gunagxi,to tentatively analyze its special development during the Anti-Japanese War period,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ts relations with the central financial system. These complicated relations are the miniature of the complicated relations
    between the regional powers and the central government,so the analysi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a complete understanding of China's economy during the War.
    Since the founding the Republic of China,the regional warlords rose in excitement with the declining the central authority. Guangxi,ruled by the Kuangsi clique,was located in frontier regions. Because of its varied terrain and the backward transportation system,it was difficult for the central government to enforce effective governing there. Therefore,a closed and independent regional economy came into being and existed for some time. Just before the Anti-Japanese War,though politically half-independent,the new Kuangsi clique remained economically independent,and established a complete set of independent financial body and currency circulation system. Compared with other provincial powers,the financial business in Guangxi was more independent,and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investment to lay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three-self construction" in Guangxi,despite its strong feudal flavor.
    After the breakout of the Anti-Japanese War,the excessive division of authority among the local powers was ended. At the point of the country's destruction,the nation was in unprecedented unity. Seizing this historical opportunity,the National Government gradually established a highly monopolized financial system:firstly,through the establishing of the highly monopolized financial system-the four banks and two bureaus to reinforce their control over the local financial systems,then,to monopolize the nation's currency. Owing to the various situations in different areas,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regional financial systems and the central government could be classified into three different types:completely dependent,half-dependent and independent. Guangxi belonged to the second type. In view of the their political,economic and military interests,the new Kuangsi clique adopted a cooperative attitude and opened up to the central financial system to facilitate its rapid expansion in Gaungxi in order to break the m
    onopoly of the
    
    
    local banks. In terms of financial business,the new Kuangsi clique implemented the currency policies of the National government,gradually replacing the local currency Gui Chao with Fa Bi,the paper currency issued by the KMT government from 1935on wards. In the meantime,in order to protect the previous privileges enjoyed by the Guangxi financial system,the Guangxi banks strengthened their deposit business and competed with the central banking system in remitting and trusting business,partially gaining some rights. Moreover,the Guangxi banks established a complete set of accounting system and reserved most of their strengths. Through the above-mentioned anti-controlling measures,the Guangxi banks had never be reduced to the dependency of the central financial system.
    In a word,the complicated relationship of struggle and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two parties permeated the whole period of the Anti-Japanese War. But with regard to the nature o
引文
[1] 董梦雄编著:《中国近代财政史·金融史》,下卷,1页,云南大学出版社,2000。
    [2] 张军洲著:《中国区域金融分析》,2页,中国经济出版社,1995。
    [3] 山西省地方志编篡委员会办公室编:《山西金融志》上册,45页。
    [4] 邓佑权:《抗战期间云南金融简况》,载《昆明文史资料》,第七辑,193页,1985。
    [5] 薄贵利著:《集权分权与国家兴衰》,96页,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6] Lary, Diana Regoin and nation: the Kwangsi Clique in Chinese politics, 1925—1937.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4.
    [7] 司马云杰著:《文化社会学》,372—374页,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
    
    
    [8] 钱宗范、梁颖等著:《广西各民族宗法制度研究》,1页,桂林,广西师大出版社,1997。
    [9]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31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0] 洪葭管主编:《中国金融史》,229页,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
    [11] 薄贵利著:《集权分权与国家兴衰》,139页,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12] 钟文典主编:《广西通史》,第一卷,(前言)2页,广西人民出版社,1999。
    [13] 《桂政纪实》(上),14页,广西省政府十年建设委员会编印,1946。
    [14] 《桂政纪实》(中),14—16页,广西政府十年建设委员会编印,1946。
    [15] 唐德刚撰写,李宗仁口述:《李宗仁回忆录》(下),645—651页,香港,南粤出版社,1986。
    [16] 虞世熙:《新桂系的民团组织》载《广西文史资料》,第十三辑,171页。
    [17] 《十二年来之广西银行》,8页,广西银行总行出版社,1994。
    [18] 钟文典主编:《广西通史》,第三卷,251页,广西人民出版社,1999。
    [19]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梧州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组编:《梧州文史资料选辑》,第二辑,28页,1980。
    [20] 廖竞天:《广西银行史料》,载《广西文史资料选辑》,第二辑,49—50页,1962。
    [21] 《全国银行年鉴》,上编,第五章,E61页,台湾,1971。
    [22] 《桂政纪实》,第三编第十章,227页,广西省政府十年建设编篡委员会编印,1946。
    [23] 《桂政纪实》,第三编第十章,203页,广西省政府十年建设编篡委员会编印,1946。
    [24]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志编篡委员会编:《广西通志·金融志》,68页,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4。
    [25] 钟文典主编:《20世纪30年代的广西》,514—515页,广西师大出版社,1993。
    [26] 《桂政纪实》上,186页,广西省政府十年建设编篡委员会编印,1946页。
    [27] 廖竞天:《新桂系复起时期的广西银行始末记》,载《广西文史资料选辑》,第九辑,198页。
    [28] 广西统计局编:《广西年鉴》,第二回,643页,1948。
    [29] 梧州市地方志办公室,梧州市人民防空办公室合编:《抗日战争时期的梧州》,载《梧州史志》总第15期,82页,1989。
    [30] 郑家度编著:《广西金融史稿》下,24页,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84。
    [31] 郑家度编著:《广西金融史稿》下,44页,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84。
    [32] 广西银行:《民国二十年份营业报告书》。
    [33] 郑家度编著《广西金融史稿》上,266页,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4。
    [34] 黄钟岳,《本省七年来财政概况》,载《广西省政府公报》,第613期,13页,1939年11月3日。
    [35] 廖竞天:《广西银行史料》,载《广西文史资料选辑》,第二辑,52—53页,1962。
    [36] 郑家度编著:《广西金融史稿》下,56页,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4。
    [37] 郑家度编著:《广西金融史稿》下,268页,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4。
    [38] 《电知规定本省管理货币办法由》,载《广西省政府公报》第92期,6页,1935年11月20日。
    
    
    [39] 《电知规定使用铜元标准由》,载《广西省政府公报》,第99期,84页,1935年11月27日。
    [40] 山西省地方志编篡委员会办公室编:《山西省金融志》(上),180页,1984。
    [41] 山西省地方志编篡委员会办公室编:《山西省金融志》(上),182页,1984。
    [42] 邓佑权:《抗战期间云南金融简况》载《昆明文史资料选辑》,第7辑,193—194页,1985。
    [43] 李世湘:《民国时期贵州金融业概况》,载《贵阳文史资料选辑》,第37辑,101页,1993。
    [44] 任一民:《抗日战争的四川地方实力派》载《四川省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四十周年讨论会文史资料选(二)》,105页,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5。
    [45] 马克思:《资本论》,第二卷,85页,人民出版社,1975。
    [46] 沈雷春主编:《中国金融年鉴》,第二章,B七页,台湾,学生书局,民国六十年四月。
    [47] 郑家度编著:《广西金融史稿》下,199页,广西民族出版社,1984。
    [48] 杜恂诚:《近代中国经济的悲剧》,载《上海经济研究》,125页,1933(4)。
    [49] 陈明:《三十年代广西的经济建设》,载《南宁文史资料》,总第八辑,60页,1989。
    [50] 郑家度编著:《广西金融史稿》下,136页,广西民族出版社,1984。
    [51] 陈明:《三十年代广西经济建设》,载《南宁文史资料》,总第八辑,58—59页。
    [52] 钟文典编:《广西通史》,第三卷,239页,广西人民出版社,1999。
    [53] 《广西经济建设统计提要》,23页,桂林,广西省政府建设厅统计室编印,1943。
    [54] 郑家度编著:《广西金融史稿》下,127页,广西人民出版社,1984。
    [55] 陈明:《三十年代广西的经济建设》,载《南宁文史资料》,总第八辑,61页。
    [56] 薄贵利著:《集权分权与国家兴衰》,84页,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57] 薄贵利著:《集权分要与国家兴衰》,142页,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58]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553页,人民出版社,1972。
    [59] 《蒋介石就四联总处工作手令稿》,重庆档案馆藏四联总处档案(1940年3月28日)。
    [60] 《毛泽东选集》,第四卷,1254页,人民出版社1991。
    [61] 《财政年鉴》,第十一篇,327—328页,财政年鉴编篡处编印,1945。
    [62] 朱斯煌主编:《民国经济史》,13页,南京银行学会刊行,银行周报社,1948。
    [63] 《中、中、交、农四行业务划分及考核办法》,中央银行经济研究处:《金融法规大全》,商务印书馆,1947。
    [64] 黄立人著:《抗战时期大后方经济史研究》,113页,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1998。
    [65] 《四联总处1942年工作报告》,重庆档案馆藏,四联总处档案。
    [66] 朱斯煌主编:《民元来我国之银行》,载《民国经济史》,35页,南京银行学会刊行,银行周报社,1948。
    [67] 杨荫浦:《五十年来之中国经济》,51页,中国通商银行编印,1948。
    [68] 郭荣生:《地方金融之调剂与北方金融网之建设》,载《十年来中国金融史略》,中央银行经济研究处编印,1943。
    [69] 朱斯煌主编:《民国经济史》,8页,南京银行学会刊行,银行周报社,1948。
    [70] 朱斯煌主编:《民国经济史》,756页,南京银行学会刊行,银行周报社,1948。
    
    
    [71] 《四联总处第254次理事会记录》,重庆档案馆藏,四联总处渝分处档案。
    [72] 朱斯煌主编:《民国经济史》,8—9页,南京银行学会刊行,银行周报社,1948。
    [73] 中央银行金融机构业务检查处编:《全国各省金融机构统计表》。
    [74] 李珪主编:《云南近代经济史》,558页,云南民族出版社,1995。
    [75] 邓佑权:《抗战期间云南金融简况》,载《昆明文史资料选辑》,第七辑,198页,1985。
    [76] 中国人民银行西藏自治区分行金融研究所钱币研究小组:《西藏和平解放前印制钱币概况》,载《中国钱币》,1988(1)。
    [77] 戴建兵:《中国近代纸币》,505页,中国金融出版社,1993。
    [78] 李宗仁:《我的主张—焦土抗战》,载《焦土抗战的理论与实践》,全面战周刊社,1938年4月。
    [79] 《中国全面抗战大事记》,36—37页。
    [80] 陈劭先:《广西建设研究会的成立和结束》,载《广西文史》,第四辑,87页。
    [81] 《桂政纪实》,总第2页,广西政府十年建设委员会编印,1946。
    [82] 中国人民政协会议梧州委员会文史资料组编:《梧州文史资料选辑》,第二辑,76页,1982。
    [83]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志编篡委员会编:《广西通志.金融志》,79—84页,广西人民出版社,1994。
    [84]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志编篡委员会编:《广西通志.金融志》,84—86页,广西人民出版社,1994。
    [85]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志编篡委员会编:《广西通志.金融志》,89页,广西人民出版社,1994。
    [86] 郑家度编著:《广西金融史稿》下,33页,广西人民出版社,1984。
    [87] 《准财部电知中中交农四行各地设立分支行免验核准文件》载《广西省政府公报》,1313期,1942年2月财金字1923号哿代电。
    [88] 《全国银行年鉴》上编,E61页,(台湾)1977。
    [89] 黄钟岳:《抗战三年来之广西财政与金融》,载《广西省政府公报》,第894期,4页,1940。
    [90] 《桂政纪实》中,203页,广西政府十年建设委员会编印,1946。
    [91] 黄钟岳:《抗战三年来之广西财政与金融》,载《广西省政府公报》,第893期,13页。
    [92]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志编篡委员会编:《广西通志.金融志》,83页,广西人民出版社,1994。
    [93] 海鹏飞主编:《广西农村金融史》,46页,广西人民出版社,1994。
    [94] 海鹏飞主编:《广西农村金融史》,48页,广西人民出版社,1994。
    [95] 海鹏飞主编:《广西农村金融史》,44页,广西人民出版社,1994。
    [96] 海鹏飞主编:《广西农村金融史》,51页,广西人民出版社,1994。
    [97] 《广西省政府公报》第1026期,1941年3月12日。
    [98]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志编篡委员会编:《广西通志·金融志》,77页,广西人民出版社,1994。
    
    
    [99] 郑家度编著:《广西金融史稿》下,124页,广西民族出版社,1984。
    [100] 《广西省节约建国储蓄团三十年四月储字第335号灰代电电发全国节约建国储蓄运动三十年度竞赛及核奖办法竞赛成绩报告办法储蓄暂行办法各分支团推行储蓄应注意事项》,载《广西省政府公报》第1068期,1941年4月。
    [101] 郑家度编著:《广西金融史稿》下,125页,广西民族出版社,1984。
    [102] 《全国节约建国储蓄劝储蓄委员会广西铣代电转发修正节约建国储蓄卷条例暨各项附表》,载《广西省政府公报》,第1717期,储字第4948号铣代电.
    [103] 黄钟岳:《抗战三年之广西财政与金融》,载《广西省政府公报》,第894期,1940。
    [104] 郑家度编著:《广西金融史稿》下,267页,广西民族出版社,1984。
    [105] 黄钟岳:《抗战三年之广西财政与金融》,载《广西省政府公报》,第894期,1940。
    [106] 《通电桂钞应照比率行使严禁私开市价》,载《广西省政府公报》,第65期,1938年1月25日,财地字第707号代电。
    [107] 《广西省政府布告》,载《广西省政府公报》,第65期,1938年1月25日,财地字第一号。
    [108] 《电各种捐项捐率捐额一律改用中央法币本位》,载《广西省政府公报》,第28期,1937年12月。
    [109] 《通行撤销广西发行准备保管委员会》,载《广西省政府公报》,119期,1938年4月1日,财地字第2676号代电。
    [110] 《电知查报粮食批发物价查报表应注意各点于本年五月起实行》,载《广西省政府公报》,第1043期,1941年3月3日,统字第143号世代电。
    [111] 《取缔地主高抬谷价低折钞印一案文》,载《广西省政府公报》,第139期,1938年4月24日,财地字第3499号代电。
    [112] 梧州市地方志办公室,梧州市人民防空办公室合编:《抗日战争时期的梧州》,载《梧州史志》,总第15期83页,1989年。
    [113] 《广西省政府安定本省金融暂行办法》,载《广西省政府公报》第1062期,本省法规,1941年4月26日,。
    [114] 《废止安定本省金融办法并限制铜元内地携带》,载《广西省政府公报》,第223期,1942年11月4日财金字14953号卅代电。
    [115] 《训令广西银行总行关于桂林中行函请订定发放经费搭配镍币办法一案缘由文》,载《广西省政府公报》第233期,1938年8月12日,财地字570号。
    [116] 《通饬取缔商民拒用中央一分铜币一案缘由文》,载《广西省政府公报》第237期,1938年8月28日,财地字第8210号。
    [117] 《转发取缔商民操纵铜元办法一案由》,载《广西省政府公报》,169期,1938年5月29日,财地字第5023号代电。
    [118] 《广西省政府公报》,1939年2月10日财第字910号代电。
    [119] 《准县参议会送关于禁止以铜元为本位议价办法一案》,载《广西省政府公报》第462期,1939年5月10日,财地字第3075号江代电。
    [120] 《仰兑大批一角、二角各种辅币镍币分发各县兑出市面流通以应需要仍将遵办》,载《广西省政府公报》,第480期,1939年5月,财地字3592号代电。
    
    
    [121] 《转饬严禁私运私毁铜元并取缔囤积居奇》,载《广西省政府公报》,第662期,1939年12月30日财地字第8835号寝代电。
    [122] 《电发查禁行使法光办法仰切实遵办随时具报》载《广西省政府公报》,第728期,1940年3月17日,财字第1792号代电。
    [123] 《规定管理货币前以法光订立契约现时偿还折算法币比价》,载《广西省政府公报》第810期,1940年6月财地字第4397号代电。
    [124] 陈劭先:《广西建设研究会的成立和结束》,载《广西文史》,第四辑,87—88页。
    [125] 万仆文:《广西建设研究会的片断回忆》,载《广西文史》,第四辑,103页。
    [126] 郭德宏主编:《抗日战争史研究述评》,319页,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5。
    [127] 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编:《少数民族与抗日战争》,199页,北京出版社,1997。
    [128] 郑家度编著:《广西金融史稿》下,109页,广西民族出版社,1984。
    [129] 叶向华:《抗战时期的梧州交通银行》,载《梧州史志》,第1期,68页,1989。
    [130] 柳州金融志编教委员会编:《柳州市金融志》,15页,广西人出版社,1990。
    [131] 《训令广西银行总行令饬属嗣后各机关及私人存款无论多寡均应照章受理由》,载《广西省政府公报》,1936年4月6日,财地字第48号。
    [132] 《核饬各机关将公库存入广西银行作公存款》,载《广西省政府公报》,第1810期,1936年4月6日,财地字第48号。
    [133] 周春主编:《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物价史》,87页,四川大学出版社,1998。
    [134] 贾秀岩著:《民国价格史》,191页,中国物价出版社,1992。
    [135] 郑家度编著:《广西金融史稿》下,106—107页,广西民族出版社,1984。
    [136] 郑家度编著:《广西金融史稿》下,279—280页,广西民族出版社,1984。
    [137] 黄钟岳:《抗战三年来之广西财政与金融》,载《广西省政府公报》,第894期,1940。
    [138] 《抄发广西银行辅导设立县市银行工作大纲》,载《广西省政府公报》,第1482期,1942年8月财1字第8669号养代电。。
    [139] 钟文典主编:《20世纪30年代的广西》,491页,广西师大出版社,1993。
    [140] 郑家度编著:《广西金融史稿》下,120页,广西民族出版社,1984。
    [141] 李四杰、陈雄:《新桂系官僚资本的两个企业机构》,载《广西文史资料》(一),82页。
    [142] 《广西省政府公报》,1939年4月渝钱字第8491号训令。
    [143] 郑家度编著:《广西金融史稿》下,129页,广西民族出版社,1984。
    [144] 《桂政纪实·经》,36页,广西省政府十年建设编纂委员会编印,1946。
    [145] 钟文典主编:《20世纪30年代的广西》,496—497页,广西师大出版社,1993。
    [146] 《准财政部电送广西省应行之责领桐油内销特许证转运桐油区域单》,载《广西省政府公报》,第1565期。
    [147] 李四杰、陈雄:《新桂系官僚资本的两个企业机构》,载《广西文史资料》(一),83—84页。
    [148] 《贵州企业公司四年报告》,载《抗战时期大后方经济史研究》,48页,中国档案出版社,1998。
    
    
    [149] 黄立人著:《抗战时期大后方经济史研究》,47—48页,中国档案出版社,1998。
    [150] 《饬知如需要药械可备价运向广西省银行总行信托部购买》,载《广西省政府公报》,第948期,1940年12月6日民卫医字第19118号感代电。
    [151] 龙一飞:《抗战期间广西金融片断》,《广西文史资料》,第19辑,209——210页。
    [152] 《广西省合作金库筹备处组织规程》,载《广西省政府公报》,第767期。
    [153] 《广西省政府公报》,第991期,1941年1月30日。
    [154]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志编篡委员会编:《广西通志·金融志》,78页,广西人民出版社,1994。
    [155] 海鹏飞主编:《广西农村金融史》,44页,广西人民出版社,1949。
    [156] 郑家度编著:《广西金融史稿》下,119页,广西民族出版社,1984。
    [157] 郑家度编著:《广西金融史稿》下,279页,广西民族出版社,1984。
    [158] 龙一飞:《抗战期间广西金融片断》,载《广西文史资料》,第十九辑,208页。
    [159] 廖竞天:《广西银行史料》载《广西文史资料选辑》,第二辑,66页。
    [160] 廖竟天:《新桂系复起时期的广西银行始末记》,载《广西文史资料选辑》,第九辑,119页,1981。
    [161] 郑家度编著:《广西金融史稿》下,173页,广西民族出版社,1984。
    [162] 郑家度编著:《广西金融史稿》下,174页,广西民族出版社,1984。
    [163] 龙一飞:《抗战期间广西金融片断》,载《广西文史资料》,第十九辑,208页。
    [164] 《中华民国金融法规档案资料选编》,424——425页,档案出版社,1989。
    [165] 郑家度编著:《广西近百年货币史》,121页,广西人民出版社1981。
    [1661 《广西省政府公报》1938年12月20日。
    [167] 《广西省政府公报》1938年12月30日。
    [168] 《本府所属各机关饬知桂钞可照比价法币同样行使各地缘由》,载《广西省政府公报》,第367期,1939年1月14日,财地字9号训令。
    [169] 柳州金融志编教委员会编:《柳州市金融志》,24页,广西人出版社,1990。
    [170] 《转呈关于参议会咨送廖参议员提议批请中央特准各省地方银行发行钞票案》,载《广西省政府公报》,第1138期,1941年7月25日,财金字第9635号代电。
    [171] 莫济杰、(美)陈福霖主编:《新桂系史》,第二卷,298页,广西人民出版社,1995。
    [172] 《饬知广西银行总行报改印发行广西省金库毫币券一案》,载《广西省政府公报》,第1574期,1942年12月财一字第13504号代电。
    [173] 《桂政纪实》下,190页,广西省政府十年建设编纂委员会编印,1946。
    [174] 《修正广西银行章程第卅条、第五十八条条文》,载《广西省政府公报》,第五十期,1938年1月9日。
    [175] 廖竞天:《新桂系复起时期的广西银行始末记》,载《广西文史资料选辑》,第九辑,116——117页。
    [176] 《通饬着将广西银行总行助员杨裕祥停用二年》,载《广西省政府公报》,第701期,1940年2月16日人字第765号青代电。
    
    
    [177] 《通饬广西银行龙州公行副理杨卓茂助员张子藩水口对汛委员李达光队长陈筱达等照章撤职并停用一年示敬》,载《广西省政府公报》,第802期,1940年6月秘字第375号庚代电。
    [178] 《行员待遇与福利事业》,载《十二年之广西银行》,广西银行总行出版社,1994。
    [179] 四联总处渝分处档案:《四联总处第338次理事会记录》,重庆档案馆。
    [180] 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编:《抗战时期的西南大后方》,392页,北京出版社,1997。
    [181] 雷坚、谢永雄:《历史上广西各族人民对祖国的贡献》,117页,广西人民出版社,1990。
    [182] 罗敦伟:《中国战时财政金融政策》,27页,重庆财政评论社,1944。
    [183] 廖竞天:《广西银行史料》,载《广西文史资料选辑》,第二辑,62页。
    [184] 柳州金融志编教委员会编:《柳州市金融志》,24页,广西人出版社,1990。
    [185] 魏士达:《抗战时期的梧州金融业》,载《梧州史志》第二期,76—79页,总第15期,1989。
    [186] 陆仰渊、方庆秋主编:《民国社会经济史》,567—568页,中国经济出版社,1991。
    [187] 《广西之建设》,626页、793页。
    [188] 《广西之建设》,367页。
    [189] 吴澄华:《中国争取近代民族工业建设之回顾与前瞻》,载《四川经济季刊》1943(1)。
    [190] 《资源委员会季刊》,第五卷,第三期,137页。
    [191] 唐凌:《开发与掠夺—抗战时期的中国矿业》,44—45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192] 国民政府主计处编印:《中华民国统计年鉴》,262页,1948。
    [193] 陈雄:《新桂系与宋子文》,载《广西文史资料》,第九辑,83页。
    [194] 梧州市地方办公室、梧州市人民防空办公室合编:《抗日战争时期的梧州》,载《梧州史志》,总第15期,89页,1989。
    [195] 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编:《抗战时期的西南大后方》,392页,北京出版社,1997。
    [196] 广西统计局编:《广西年鉴》第三回,370页,1948。
    [197] 莫济杰、(美)陈福霖主编:《新桂系史》,第二卷,266页,广西民族出版社,1995。
    [198] 黄立人著:《抗战时期大后方经济史研究》,50页,中国档案出版社,1998。
    [199] 广西统计局编:《广西年鉴》,第三回(下),999页,1948。
    [200] 郑龙揆:《中国对外贸易和工业发展》,139页。
    [201] 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与国内市场》,7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202] 陈真、姚洛:《中国近代工业史料》,第一辑,102页,三联书店,1957。
    [203] 《毛泽东选集》,第二卷,692页,人民出版社,1991。
    [204] 财政部年鉴编篡处编印:《财政年鉴》续编,165—181页,1944。
    [205] 广西统计局编:《广西年鉴》第三回,378页,1948。
    [206]莫济杰、(美)陈福霖主编:《新桂系史》,第三卷,272页,广西人民出版社,1995。
    [207]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广西通志·金融志》,77页,广西人民出版社,1994。
    
    
    [208] 《抗日战争时期的梧州金融业》,载《梧州史志》,总第15期,81页,1989。
    [209] 中国近代金融史编写组编:《中国近代金融史》,242页,中国金融出版社,1985。
    [210] 黄炳焱:《抗日战争期间柳州市商业概况》,载《柳州史料》,第二辑,62页,1980。
    [211] 雷坚、谢永雄编:《历史上广西各族人民对祖国的贡献》,108页,广西人民出版社,1990。
    [212] 广 西省政府统计室编印:《广西省抗战损失调查统计》,2页,1948。
    [213] 南宁市金融志编篡委员会编:《南宁市金融志》,105页,广西人民出版社,1995。
    [214]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梧州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组编:《梧州文史资料选辑》,第二辑,31页,1982。
    [215] 北海关档案资料:《民国二十八年海关中外贸易报告书》,卷一,上册,119—225页。
    [216] 《民国卅年至卅四年海关中外贸易报告书》,载《北海文史》,第四辑,93页,1987。
    [217] 莫济杰、(美)陈福霖主编:《新桂系史》,第二卷,273页,广西人民出版社,1995。
    [218] (美)道格拉斯·诺思著:《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9页,上海三联书店,1997。
    [219]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188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220] 龙一飞:《抗战期间广西金融片断》,载《广西文史资料》,第19辑,210页。
    [221] 郭荣生:《孔庸之先生祥熙年谱》,202页,台北商务印书馆,1981。
    [222] 柳州金融志编教委员会编:《柳州市金融志》,93页,广西人出版社,1990。
    [223] 莫济杰,(美)陈福霖主编:《新桂系史》,第二卷,300页,广西人民出版社,1995。
    [224] 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编:《抗战时期的西南大后方》,221页,北京出版社,1997。
    [225] 莫济杰、(美)陈福霖主编:《新桂系史》,第二卷,300页,广西人民出版社,1995。
    [226] 《合山煤矿成立十周年纪念特刊》,1—2页。
    [227] 陈雄:《近年来之广西经济建设》,载《广西之建设》,367页,1939。
    [228] 广西统计局编:《广西年鉴》,第三回,592页,1948。
    [229] 广西统计局编:《广西年鉴》,第三回,702—704,1948。
    [230]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162页,人民出版社,1972。
    [231]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100页,人民出版社,1976。
    [232] 陆仰渊、方庆秋主编:《民国社会经济史》,572页,中国经济出版社,1991。
    [233] 黎灼言、高言弘编:《广西财政史》,520页,广西人民出版社,1998。
    [234] 石毓符著:《中国货币金融史略》,306页,天津人民出版社,1984。
    [235] 莫济杰、(美)陈福霖主编:《新桂系史》,第二卷,304页,广西人民出版社,1985。
    [236] 柳州金融志编教委员会编:《柳州市金融志》,27页,广西人出版社,1990。
    [237] 郑家度编著:《广西金融史稿》下,303页,广西民族出版社,1984。
    [238] 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编:《抗战时期的西南大后方》,211页,北京出版社,1997。
    [239] 廖竞天:《广西银行史料》,载《广西文史资料选辑》,第二辑,67页,1962。
    [240] 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499页,人民出版社,1975。
    [241] 陈真编:《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三辑,1215页,北京三联书店,1961。
    [242] 李硅主编:《云南近代经济史》,567页,云南民族出版社,1995。
    [243] 薄贵利:《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10页,吉林大学出版社,1991。
    
    
    [244] 林尚立:《国内政府间关系》,21——22页,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245] (美)费正清主编,章建刚等译:《剑桥中华民国史》,123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246] 列宁:《评经济浪漫主义》,载《列宁全集》,第2卷,150页,人民出版社,1959。
    一、资料类
    (一)一般文献资料
    [1] 中央银行经济研究处:《金融法规大全》,商务印书馆,1947。
    [2] 重庆档案馆编:《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经济法规》(上下册),档案出版社,1992。
    [3] 《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
    [4]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金融法规选编》,档案出版社,1989。
    [5] 《四联总处史料》,重庆档案馆藏,四联总处渝分处档案。
    [6] 中国银行总行、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国人民银行史资料汇编》,档案出版社,1991。
    [7] 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参事室编:《中华民国货币史料》,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8] 国民政府主计处编印:《中华民国统计年鉴》,1948。
    [9] 财政部年鉴编篡处编印:《财政年鉴》1944。
    [10] 中央银行金融机构业务检查处编:《全国各省金融机构统计表》
    [11] 沈雷春主编:《中国金融年鉴》,台湾,学生书局,民国六十年四月。
    [12] 《全国银行年鉴》上编,(台湾)1977。
    [13] 陈真、姚洛:《中国近代工业史料》,第一辑、第三辑,三联书店,1957。
    [14] 《四川经济季刊》1943(1)。
    [15] 《资源委员会季刊》,第五卷,第三期。
    [16] 《广西省政府公报》。
    [17] 《广西银行月刊》。
    [18] 《广西建设月刊》。
    [19] 广西统计局编:《广西年鉴》,第二回、第三回,1948。
    [20] 广西省政府建设厅统计室编印:《广西经济建设统计提要》,桂林,1943。
    [21] 广西省政府统计处编印:《广西省抗战损失调查统计》,1948。
    [22] 《桂政纪实》(上、中、下),广西省政府十年建设委员会编印,1946
    [23] 《广西经济概况》,1933。
    [24] 北海关档案资料:《民国二十八年海关中外贸易报告书》,卷一,上册。
    [25] 《焦土抗战的理论与实践》,全面战周刊社,1938年4月。
    [26] 《合山煤矿成立十周年纪念特刊》。
    [27] 《四川省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四十周年讨论会文史资料选(二)》,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
    
    社,1985。
    [28] 延安时事问题研究会编:《抗战中的中国经济》,1940年版,1957年中国现代史资料编辑委员会翻印发行。
    (二)方志资料
    [1]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志编篡委员会编:《广西通志·金融志》,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4。
    [2] 《南宁市金融志》,广西人民出版社,1995。
    [3] 柳州金融志编教委员会编:《柳州市志金融志》,广西人民出版社,1990。
    [4] 《桂林市·金融志》,中华书局,2000。
    [5] 梧州市地方志办公室,梧州市人民防空办公室合编:《梧州史志》,1989。
    [6] 山西省地方志编篡委员会办公室编:《山西金融志》上册。
    (三)文史资料
    [1] 《广西文史资料选辑》。
    [2] 《广西文史资料》。
    [3] 《广西文史》。
    [4] 《南宁文史资料》。
    [5] 《柳州史料》。
    [6] 《桂林文史资料》。
    [7] 《梧州文史资料选辑》。
    [8] 《北海文史》。
    [9] 《百色文史资料》。
    [10] 《河池文史资料》。
    [11] 《柳江文史》。
    [12] 柳州市博物馆编:《柳州史料》。
    [13] 《贵阳文史资料选辑》。
    [14] 《昆明文史资料》。
    二、论著类
    (一)专著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四卷,人民出版社,1972。
    [2] 马克思:《资本论》,第二,三卷,人民出版社,1975。
    [3]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人民出版社,1976。
    [4] 《毛泽东选集》,第一,二,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 (美)道格拉斯·诺思著:《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三联书店,1997。
    [6]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7] 朱斯煌主编:《民国经济史》,南京银行学会刊行,银行周报社,1948。
    [8] 陆仰渊、方庆秋主编:《民国社会经济史》,中国经济出版社,1991。
    [9] 杨荫浦:《五十年来之中国经济》,中国通商银行编印,1948。
    
    
    [10] 湖北大学政治经济学教研室编:《中国近代国民经济史讲义》,高等教育出版社,1958。
    [11] 杨培新:《旧中国的通货膨胀》,三联书店,1962。
    [12] 张公权著:《中国通货膨胀史(1937——1949)》,文史资料出版社,1986。
    [13] 周天豹、凌承学主编:《抗日战争时期西南经济发展概述》,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
    [14] 李平生著:《烽火映方舟——抗战时期大后方经济》,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15] 史全生主编:《中华民国经济史》,江苏人民出版社,1991。
    [16] 董长芝主编:《民国财政经济史》,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17] 黄立人著:《抗战时期大后方经济史研究》,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1998。
    [18] 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编:《抗战时期的西南大后方》,北京出版社,1997。
    [19] 郭德宏主编:《抗日战争史研究述评》,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5。
    [20] 《抗日战争史论丛》,四川大学出版社,1985。
    [21] 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编:《少数民族与抗日战争》,北京出版社,1997。
    [22] 郑龙揆:《中国对外贸易和工业发展》。
    [23] 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与国内市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24] 中国近代金融史编写组编:《中国近代金融史》,中国金融出版社,1985。
    [25] 洪葭管主编:《中国金融史》,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
    [26] 郭荣生:《十年来中国金融史略》,中央银行经济研究处编印,1943。
    [27] 罗敦伟:《中国战时财政金融政策》,重庆财政评论社,1944。
    [28] 袁远福、缪明扬编著:《中国金融简史》,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
    [29] 石毓符著:《中国货币金融史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4。
    [30] 唐凌:《开发与掠夺—抗战时期的中国矿业》,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1] 薄贵利著:《集权分权与国家兴衰》,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32] 司马云杰著:《文化社会学》,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
    [33] 莫济杰、(美)陈福霖主编:《新桂系史》,第一、二、三卷,广西人民出版社,1995。
    [34] 钟文典主编:《广西通史》,第一卷、第二卷、第三卷,广西人民出版社,1999。
    [35] 钟文典主编:《20世纪30年代的广西》,广西师大出版社,1993。
    [36] 钱宗范、梁颖等著:《广西各民族宗法制度研究》,桂林,广西师大出版社,1997。
    [37] 唐德刚撰写,李宗仁口述:《李宗仁回忆录》香港,南粤出版社,1986。
    [38] 郑家度编著:《广西金融史稿》上、下,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84。
    [39] 黎灼言,高言弘编:《广西财政史》,广西人民出版社,1998。
    [40] 雷坚、谢永雄:《历史上广西各族人民对祖国的贡献》,广西人民出版社,1990。
    [41] 郑家度编著:《广西近百年货币史》,广西人民出版社,1981。
    [42] 李硅主编:《云南近代经济史》,云南民族出版社,1995。
    [43] 贵州六百年经济史编辑委员会编:《贵州六百年经济史》,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
    [44] 郭荣生:《孔庸之先生祥熙年谱》,台北商务印书馆,1981。
    [45] 程霖:《中国近代银行制度建设思想研究》(1859——1949),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46] 周春、蒋和胜:《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物价史》,四川大学出版社,1998。
    [47] 于彤、戴建兵:《中国近代商业银行纸币史》,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
    [48] 薄贵利:《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吉林大学出版社,1991。
    [49] 林尚立:《国内政府间关系》,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50] (美)费正清主编,章建刚等译《剑桥中华民国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51] Lary, Diana Regoin and nation: the Kwangsi Clique in Chinese politics, 1925—1937.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4.
    [52] Chen,Jerome. The military—gentry coalition: China under the warlords. Toronto:University of Toronto—York University, Joint Centre on Mondern East ASUA, 1979.
    [53] Sheridam, James E. Chian in disintegration:the republican era in Chinese history. New York: Free Press, 1975.
    (二)论文
    [1] 杜恂诚:《近代中国经济的悲剧》,载《上海经济研究》,1933(4)。
    [2] 张兆茹、张怡梅:《抗战时期国民政府财经政策研究》,载《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96(3)。
    [3] 杨斌:《孔祥熙与战时财政金融政策》,《民国研究》第3辑,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4] 董长芝:《论国民政府抗战时期的金融体制》,载《抗日战争研究》,1997(4)。
    [5] 李彦宏、周忠:《通货膨胀与国民党政权的覆亡》,载《湘潭师院学报》,1995(1)。
    [6] 周肃、刘书礼:《孔祥熙在抗战时期是如何聚敛财富的?》,载《山西大学学报》,1986(1)。
    [7] 杨菁:《试论抗战时期的通货膨胀》,载《中国经济史研究》,1991(3)。
    [8] 刘惠宇:《战时金融管制与中央银行监管制能的强化》,载《档案史料与研究》,1999(2)。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