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旅游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旅游是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居留中引起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在我国,旅游活动有着悠久的历史,经历了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并逐渐成为社会生活一个组成部分。宋代是我国封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水平已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在社会经济特别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宋代的旅游也兴盛起来。
    旅游者作为旅游主体,对旅游活动的开展有着重要影响。宋代旅游者的构成是多层次的、复杂的,它涵盖了社会的各个阶级、阶层,但士大夫是旅游者队伍中的主力军。士大夫之所以是旅游者中的主力军,是因为他们有强烈的旅游欲望和较强的旅游支付能力、较多的可自由支配时间。
    旅游资源是旅游活动的客体,是吸引旅游者前往游览观赏、娱乐休息和探险考察的客观存在。按旅游资源的性质,宋代旅游资源可划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大类型。山水、洞岩和湖泊是自然旅游资源的主要成份,而寺庙宫观、城市、园林、花展、古迹等等,则是人文旅游资源的范畴。无论是自然资源还是人文资源,对宋代旅游者来说都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但由于旅游者的经济社会地位、文化知识背景、居住地等方面的不同,其旅游地的选择是有差异的,士大夫多选择景色优美的山水田园和寺庙宫观,而乡村旅游者则多向往城市旅游地。宋代旅游资源的开发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政府、私人和寺院宫观是宋代旅游资源开发最重要的主体,而独立开发和合作开发则是宋代旅游资源开发的基本形式。
    宋代旅馆业表现出了旅馆的地域空间上分布广、多种类型、旅馆规模差距明显、旅馆业投资者成份复杂、经营方式多种多样等特点,并出现了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现象。店铺数量多、分布广、品种丰富多彩、服务热情、促销方式多样等等,则是宋代饮食业的主要特征。宋代的旅游交通工具仍然是船、车、轿、马、驴等几种类型,但旅游地的交通工具租赁业尤其是西湖等地游船的出租业非常发达,表现出了旺盛的活力。另外,“导游”一词在宋代出现,不仅表明导游在宋代已成为一种社会现象,同时也反映了宋代旅游活动的兴盛。
    旅游对宋朝政府财政的收支产生了影响,一方面,旅游活动给宋朝政府财政带来了一定的收益,但另一方面也给宋朝政府财政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旅游业在一部分居民的
Tour is the summation of the traveling of non-settlers and phenomenon or relationshipcaused by temporary settlement. In China, tourist activities have a long history, eachexperiencing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It has gradually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social life, especially in social economic life. The Song Dynasty is a very important period offeud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China when commodity economy had achieved a certainhigh level. The Song Dynasty tour come also on to flourish in the base of the developingSocial economy.
    As one of the important elements in tourist economic activities, tourist has a great impacton tourist economic activities. The component of tourists in the Song Dynasty wascomplicated and of different levels. It covered all classes and ranks of society, of whichscholar-bureaucrats played a major part because they had a strong desire for travel and hadmore money and more free time.
    Tourist resources are the objects of tourist activities, attracting tourists to visit, relax andexplore. According to character, tourist resource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types: natural andhuman. Natural resources mainly consist of mountains, rivers, caves and lakes. Humanresources have a wide range covering temples, cities, gardens, flower shows, historic sites andetc. Both of them were attractive to tourists in the Song Dynasty. However, the touristdestinations varied due to the tourists' different economic powers, social positions, educationand residence, etc. Scholar-bureaucrats preferred pastoral views and temples while touristsfrom countryside were charmed by views in cities. The exploitation of tourist resources in theSong Dynasty had accomplished a remarkable achievement, with governments, individualsand temples as the major forces. The basic forms of exploitation were individual developmentand collaborative development.
    There were many characteristics of hotels in the Song Dynasty, such as wide distribution,various types, different scales, diverse investors, and manifold managements. In addition, theseparation between ownership and management arose. Restaurants in Song Dynasty hadshown the following main characteristics: large amount, wide distribution, various types, niceservice, diverse sales. Though transportation in the Song Dynasty had much the same as that
    in the Tang Dynasty with boats, carriages, sedan chairs, horses, and donkeys as the vehicles,the Song Dynasty exceeded the Tang Dynasty enormously in transportation. Rented vehiclesin tourist spots, especially boats in West Lake and some other places appeared then, showingexuberant vitality. Furthermore, the word “tour guide” came into being, indicating that tourguide had become an economic and social phenomenon reflecting the prosperity of tourism inthe Song Dynasty.Tourist had a great impact on society and economy in the Song Dynasty. Tourist hadaffected the governmental income and expenditure. On one hand, those tourist activities werebeneficial to government finance. On the other hand, it had also brought burden ongovernment finance. Tourist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civic production and lives. It hadbecome a major source of income because of the long chain of labour-intensive industry, byproviding employment for some residents both in countryside and in cities. Tourist alsoinfluenced the rising and falling of temples and palaces, etc.Tourist in the Song Dynasty originated in the era, and characterized by the era. However,it is a pity in the quite prosperous tourist economy of the Song Dynasty that tourist enterprisessuch as travel agency had not appeared at that time.
引文
[1] [汉] 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59 年。
    [2] [汉] 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60 年。
    [3] [汉] 刘珍:《东观汉记校注》,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087 年。
    [4] [晋] 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59 年。
    [5] [齐] 魏收:《魏書》,北京:中华书局点?荆?974 年。
    [6] [唐] 房玄龄:《晋书》,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 年。
    [7] [梁] 沈约:《宋书》,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 年。
    [8] [唐] 李延寿:《南史》,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75 年。
    [9] [唐] 魏征:《隋书》,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73 年。
    [10] [元] 脱脱:《宋史》,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77 年。
    [11] [宋]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79——1993年。
    [12] [清] 徐松辑:《宋会要辑稿》,台北:新丰文出版公司影印本,1987 年。
    [13] [唐] 杜佑:《通典》,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4 年。
    [14][元] 马端临:《文献通考》,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武英殿本,1986 年。
    [15] [宋] 窦仪等:《宋刑统》,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84 年。
    [16] 戴建国点校:《庆元条法事类》,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 年。
    [17] [梁] 萧统编:《文选》,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77 年。
    [18] [明] 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台北: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9] 《全唐诗》,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60 年。
    [20] 曾枣庄等:《全宋文》,成都,巴蜀书社,1990 年。
    [21] [宋] 李昉等:《太平御览》,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60 年。
    [22] [宋] 王应麟:《玉海》,扬州:广陵书社影印本,2003 年。
    [23] 《永乐大典》,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6 年。
    [24] [唐] 欧阳询:《艺文类聚》,台北: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5] [唐] 李白:《李太白文集》,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77 年。
    [26][唐] 刘禹锡:《刘禹锡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点校本,1975。
    [27] [唐] 王勃:《王子安集》,台北: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8][宋] 寇凖:《忠愍集》,台北: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9] [宋] 穆修:《河南穆公集》,上海:四部丛刊初编本。
    [30] [宋] 王禹偁:《小畜集》,上?? 四部丛刊初编本。
    [31] [宋] 范仲淹:《范文正公集》,上海:四部丛刊初编本。
    [32] [宋] 李覯:《李覯集》,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81 年。
    [33] [宋] 梅尧臣:《宛陵先生文集》,上海:四部丛刊初编本。
    [34][宋] 张詠:《张乖崖集》,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2000 年。
    [35] [宋] 包拯:《包拯集校注》,合肥:黄山书社点校本,1999 年。
    [36] [宋] 苏舜钦:《苏学士文集》,上海:四部丛刊初编本。
    [37] [宋] 欧阳修:《欧阳修全集》,北京:中国书局点校本,2001 年。
    [38] [宋] 张载:《张载集》,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78 年。
    [39] [宋] 余靖:《武溪集》,台北: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40] [宋] 尹洙:《河南先生文集》,上海:四部丛刊初编本。
    [41] [宋] 王安石:《临川先生文集》,上海:四部丛刊初编本。
    [42] [宋] 司马光:《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上海:四部丛刊初编本。
    [43] [宋] 范祖禹:《范太史集》,台北: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44][宋] 刘攽:《彭城集》,台北: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45] [宋] 刘安世:《元城先生尽言集》,上海:四部丛刊续编本。
    [46] [宋] 韩琦:《安阳集编年笺注》,巴蜀书社点校本,2000 年。
    [47] [宋] 邵雍:《伊川击壤集》,上海:四部丛刊初编本。
    [48] [宋] 曾巩:《曾巩集》,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84 年。
    [49] [宋] 刘敞:《公是集》,北京:丛书集成初编本。
    [50] [宋] 程颢、程颐:《二程集》,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81 年。
    [51] [宋] 张方平:《张方平集》,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 年。
    [52][宋] 郭思编:《林泉高致集》,台北: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53] [宋] 蔡襄:《蔡襄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年。
    [54] [宋] 苏洵:《嘉祐集笺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年。
    [55] [宋] 文同:《丹渊集》,上海:四部丛刊初编本。
    [56] [宋] 林逋:《林和靖先生诗集》,上海:四部丛刊初编本。
    [57] [宋] 苏轼:《苏轼诗集》,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82 年。
    [58] [宋] 苏轼:《苏轼文集》,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86 年。
    [59] [宋] 苏辙:《栾城集》(《苏辙集》),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90 年。
    [60] [宋] 秦观:《淮海集笺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年。
    [61] [宋] 张耒:《张耒集》,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90 年。
    [62] [宋] 黄庭坚:《黄庭坚全集》,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 年。
    [63] [宋] 范纯仁:《范忠宣集》,台北: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64] [宋] 项安世:《平庵悔稿》,南京:宛委别藏本。
    [65][宋] 曾丰:《缘督集》,台北: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66][宋] 周邦彦:《清真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2002 年。
    [67] [宋] 沈括等:《沈氏三先生文集》,上海:四部丛刊续编本。
    [68] [宋] 赵抃:《清献集》,台北: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69] [宋] 刘挚:《忠肃集》,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2002 年。
    [70] [宋] 陈舜俞:《督官集》,台北: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71] [宋] 曾巩:《曾巩集》,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84 年。
    [72] [宋] 李纲:《李纲集》,长沙:岳麓书社点校本,2004 年。
    [73] [宋] 张舜民:《画墁集》,台北;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74] [宋] 尤袤:《梁谿遗稿》,台北: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75] [宋] 晁补之:《鸡肋集》,上海:四部丛刊初编本。
    [76] [宋] 陆游:《陆游集》,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76 年。
    [77] [宋] 刘克庄:《后村先生大全集》,上海:四部丛刊初编本。
    [78] [宋] 叶適:《叶適集》,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61 年。
    [79] [宋] 真德秀:《西山先生真文忠公文集》,上海:四部丛刊初编本
    [80] [宋] 吕陶:《净德集》,北京:丛书集成初编本。
    [81][宋] 李洪:《芸庵类稿》,台北: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82][宋] 郭祥正:《青山续集》,台北: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83] [宋] 徐伯龄:《蟫精隽》,台北: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84] [宋] 邓深:《大隐居士诗集》,台北: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85] [宋] 周沈珂编:《周元公集》,台北: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86] [宋] 胡仲弓:《苇航漫游稿》,台北: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87] [宋] 高启:《大全集》,台北: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88][宋] 董弅:《严陵集》,台北: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89][宋] 吕祖谦:《东莱诗集》,台北: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90][宋] 郑獬:《郧溪集》,台北: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91] [宋] 杨万里:《诚斋集》,上海:四部丛刊初编本。
    [92] [宋] 孙应时:《烛湖集》,台北: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93] [宋] 戴复古:《戴复古诗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 年。
    [94][宋] 刘子翚:《屏山集》,台北: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95][宋] 韦骧:《钱塘集》,台北: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96][宋] 张侃:《张氏拙轩集》,台北: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97] [宋] 包恢:《敝帚稿略》,台北: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98] [宋] 范成大:《范石湖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年。
    [99] [宋] 张孝祥:《张孝祥诗文集》,合肥:黄山书社,2001 年。
    [100] [宋] 吕祖谦:《东莱集》,台北: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01] [宋] 楼钥:《攻媿集》,上海:四部丛刊初编本。
    [102] [宋] 汪藻:《浮溪集》,上海:四部丛刊初编本。
    [103] [宋] 陈起编:《江湖小集》,台北: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04] [宋] 周必大:《文忠集》,台北: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05] [宋] 王十朋:《梅溪王先生文集》,上海:四部丛刊初编本。
    [106] [宋] 陈傅良:《止斋先生文集》,上海:四部丛刊初编本。
    [107] [宋] 方岳:《秩崖集》,台北: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08] [宋] 黄裳:《演山集》,台北: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09] [宋] 魏了翁:《鹤山先生大全集》,上海:四部丛刊初编本。
    [110] [宋] 罗愿:《罗鄂州小集》,台北: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11] [宋] 韩维:《南阳集》,台北: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12] [宋] 袁燮:《絜斋集》,台北: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13] [宋] 俞德邻:《佩韦斋集》,台北: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14][宋] 李流谦:《澹斋集》,台北: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15] [宋] 陈著:《本堂集》,台北: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16][宋] 廖行之:《省斋集》,台北: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17] [宋] 陆九渊:《陆九渊集》,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80 年版。
    [118][宋] 释契嵩:《镡津集》,台北: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19][宋] 释觉范:《石门文字禅》,上海:四部丛刊初编本。
    [120] [宋] 陈师道:《后山居士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1984 年版。
    [121] [宋] 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上海:四部丛刊初编本。
    [122] [宋] 黄幹:《勉斋集》,台北: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23][宋] 朱松:《韦斋集》,台北: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24] [宋] 马永卿:《元城语录解》,台北: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25] [宋] 陈与义:《陈与义集》,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82 年。
    [126] [宋] 程公许:《沧洲尘缶编》,台北: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27][宋] 王珪:《华阳集》,台北: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28] [宋] 陈造:《江湖长翁集》,台北: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29] [宋] 刘宰:《漫塘集》,台北: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30] [宋] 王炎:《双溪类稿》,台北: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31] [宋] 林希逸:《竹溪鬳斋十一稿续集》,台北: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32] [宋] 度正:《性善堂稿》,台北: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33] [宋] 韩淲:《南涧甲乙稿》,台北: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34][宋] 韩淲:《涧泉集》,台北: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35][宋] 汪应辰:《文定集》,台北: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36] [宋] 王铚:《雪溪集》,台北: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37] [宋] 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94 年。
    [138] [宋] 方凤:《存雅堂遗稿》,台北: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39] [宋] 扈仲荣等编:《成都文类》,台北: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40] [明] 周复俊编:《全蜀艺文志》,台北: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41] [明] 曹学佺:《蜀中广记》,台北: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42][清] 梁诗正等輯:《西湖志纂》,台北: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43]隋树森编:《全元散曲》,北京:中华书局,1964 年。
    [144] 《御定佩文斋广群芳谱》,台北: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45] [北魏]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63 年。
    [146] [宋] 范成大:《吴郡志》,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 年。
    [147] [宋] 罗濬:《宝庆四明志》,台北:宋元地方志丛书本。
    [148] [宋] 梅应发等:《宝庆四明续志》,台北:宋元地方志丛书本。
    [149][宋] 陈耆卿:《嘉定赤城志》,台北:宋元地方志丛书本。
    [150][宋] 梁克家:《淳熙三山志》,台北:宋元地方志丛书本。
    [151][宋] 朱长文:《吴郡图经续记》,台北:宋元地方志丛书本。
    [152] [宋] 陈公亮:《严州图经》,台北:宋元地方志丛书本。
    [153] [宋] 方仁荣、郑珤:《景定严州续志》,台北:宋元地方志丛书本。
    [154][元] 佚名:《至顺镇江志》,南京:宛委别藏本。
    [155][宋] 罗愿:《新安志》,台北:宋元地方志丛书本。
    [156][宋] 施宿等:《嘉泰会稽志》,台北:宋元地方志丛书本。
    [157][宋] 张淏:《会稽续志》,台北:宋元地方志丛书本。
    [158][宋] 周应合:《景定建康志》,台北:宋元地方志丛书本。
    [159] [宋] 周淙:《乾道临安志》,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90 年。
    [160] [宋] 施谔:《淳祐临安志辑逸》,台北:宋元地方志丛书续编本。
    [161][宋] 潜说友:《咸淳临安志》,台北:宋元地方志丛书本。
    [162] [宋] 史能之:《咸淳毗陵志》,台北:宋元地方志丛书本。
    [163] [宋] 鲍廉等:《琴川志》,台北:宋元地方志丛书本。
    [164] [宋] 孙应时等:《重修琴川志》,台北:宋元地方志丛书本。
    [165] [宋] 凌万顷等:《玉峰志》,南京:宛委别藏本。
    [166][宋] 佚名:《无锡县志》,台北:宋元地方志丛书续编本。
    [167] [元] 徐硕:《至元嘉禾志》,台北:宋元地方志丛书续编本。
    [168][宋] 黄岩孙:《仙溪志》,台北:宋元地方志丛书本。
    [169][宋] 倪守约:《金华赤城山志》,台北:宋元地方志丛书本。
    [170] [宋] 龚明之:《中吴纪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年。
    [171] [宋] 张尧同:《嘉禾百咏》,北京:丛书集成初编本。
    [172] [宋] 陈舜俞:《庐山记》,台北: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73] [明] 李贤等:《明一统志》,台北: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74] [明] 张鸣凤:《桂胜》,台北: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75] [清] 吴省兰:《楚南小纪》,北京:丛书集成初编本。
    [176][宋]孟元老撰、邓之诚注:《东京梦华录注》,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82年。
    [177][宋] 吴自牧:《梦梁录》,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1 年。
    [178][宋] 耐得翁:《都城纪胜》,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1 年。
    [179][宋] 西湖老人:《西湖老人繁盛录》,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81年。
    [180][宋] 周密:《武林旧事》,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81 年。
    [181][宋] 王象之:《舆地纪胜》,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 年。
    [182][宋] 祝穆:《方舆胜览》,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2003 年。
    [183] [明] 田汝成:《西湖游览志》,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0 年。
    [184][宋] 王观:《扬州芍药谱》,北京:丛书集成初编本。
    [185] [宋] 张礼:《游城南记》,西安:三秦出版社,2003 年。
    [186] [东汉] 袁康:《越绝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年。
    [187][元] 费著:《岁华纪丽谱》,台北: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88] [汉] 桓宽著、马非百注:《盐铁论简注》,北京:中华书局,1984 年。
    [189] [汉] 刘向:《新序》,上海:诸子百家丛书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年。
    [190] [汉] 王充:《论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 年。
    [191] [汉] 刘向:《说苑》,上海:诸子百家丛书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年。
    [192] [晋] 干宝:《搜神记》,上海: 汉魏六朝笔记小说大观本。
    [193] [唐] 康骈:《剧谈录》,台北: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94] [唐] 张鷟:《朝野佥载》,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79 年。
    [195] [唐] 段成式:《酉阳杂俎》,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81 年。
    [196] [唐] 李肇:《唐国史补》,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年。
    [197] [唐] 冯贽:《云仙杂记》,台北: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98] [唐] 郑谷:《云台编》,台北: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99][宋] 李昉:《太平广记》,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61 年。
    [200][宋] 陶谷:《清异录》,台北: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01][宋] 刘斧:《清琐高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年。
    [202][宋] 宋敏求:《春明退朝录》,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80 年。
    [203][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83 年。
    [204][宋] 蔡絛:《铁围山丛谈》,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83 年。
    [205][宋] 司马光:《涑水记闻》,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89 年。
    [206][宋] 叶梦得:《石林燕语》,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84 年。
    [207][宋] 魏泰:《东轩笔录》,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83 年。
    [208] [宋] 王栐:《燕翼诒谋录》,北京:中华书局点?荆?981 年。
    [209][宋] 欧阳修:《归田录》,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87 年。
    [210][宋] 王闢之:《渑水燕谈录》,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81 年。
    [211][宋] 彭乘:《墨客挥犀》,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2002 年。
    [212][宋] 王明清:《挥麈录》,北京: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 年。
    [213][宋] 释文莹:《湘山野录》,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84 年。
    [214][宋] 释文莹:《玉壶清话》,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84 年。
    [215][宋] 李格非:《洛阳名园记》,台北: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16] [宋] 周叙:《洛阳花木记》,台北: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17][宋] 范公偁:《过庭录》,台北:中华书局点?荆?002 年。
    [218] [宋] 苏轼:《东坡志林》,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81 年。
    [219][宋] 苏辙:《龙川略志》、《龙川别志》,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82 年。
    [220] [宋] 沈括:《梦溪笔谈》,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 年。
    [221] [宋] 佚名:《宣和画谱》,台北: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22] [宋] 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台北: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23][宋] 张世南:《游宦纪闻》,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81 年。
    [224][宋] 马永卿:《懒真子》,扬州:笔记小说大观本(六)
    [225] [宋] 晁说之:《晁氏客语》,台北: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26][宋] 曽慥编:《类说》,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6 年。
    [227][宋] 王质:《绍陶录》,台北: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28][宋] 吴处厚:《青箱杂记》,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85 年。
    [229] [宋] 费衮:《梁谿漫志》,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 年。
    [230][宋] 朱弁:《曲洧旧闻》,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2002 年。
    [231][宋] 张知甫:《可书》,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2002 年。
    [232][宋] 上官融:《友会丛谈》,南京:宛委别藏本。
    [233][宋] 董弅:《闲燕常谈》,北京:丛书集成初编本。
    [234] [宋] 王君玉:《国老谈苑》,北京:丛书集成初编本。
    [235] [宋] 孔平仲:《孔氏谈苑》,北京:丛书集成初编本。
    [236][宋] 刘延世:《孙公谈圃》,北京:丛书集成初编本。。
    [237][宋] 江休复:《江隣幾杂记》,上?核卧始切∷荡蠊郾荆ㄒ唬?
    [238] [宋] 王君玉:《杂纂》,北京:丛书集成初编本。
    [239] [宋] 范成大:《吴船录等六种》,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2002 年。
    [240] [宋] 释惠洪:《泠斋夜话》,北京:丛书集成初编本。
    [242] [宋] 张端义:《贵耳集》,上海:宋元笔记小说大观本(四)。
    [243][宋] 黄休复:《茅亭客话》,上海:宋元笔记小说大观本(一)。
    [244][宋] 陈善:《扪虱新话》,北京:丛书集成初编本。
    [245][宋] 金盈之:《醉翁谈录》,南京:宛委别藏本。
    [246][宋] 张师正:《倦游杂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年。
    [247][宋] 张师正:《括异志》,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86 年。
    [248] [宋] 李献民:《云斋广录》,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97 年。
    [249] [宋] 范正敏:《遯斋闲览》,北京:丛书集成初编本。
    [250] [宋] 刘昌诗:《芦蒲笔记》,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84 年。
    [251][宋] 黄朝英:《靖康缃素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年。
    [252][宋] 何薳:《春渚纪闻》,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83 年。
    [253][宋] 吴曾:《能改斋漫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0 年。
    [254][宋] 邵伯温:《邵氏闻见录》,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83 年。
    [255][宋] 邵博:《邵氏闻见后录》,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83 年。
    [256] [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后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 年。
    [257][宋] 洪迈:《容斋随笔》,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年。
    [258][宋] 洪迈:《夷坚志》,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81 年。
    [259] [宋] 苏象先:《丞相魏公谭训》,上海:四部丛刊续编本。
    [260][宋] 岳珂:《桯史》,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81 年。
    [261][宋] 岳珂:《愧郯录》,扬州:笔记小说大观本(六)。
    [262][宋] 张邦基:《墨荘漫录》,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2002 年。
    [263] [宋] 曾慥:《高斋漫录》,台北: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64] [宋] 韩淲:《涧泉日记》,台北: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65][宋] 赵令畤:《侯靖录》,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2002 年。
    [266] [宋] 袁褧:《枫窗小牍》,北京:丛书集成初编本。
    [267][宋] 庞元英:《谈薮》,北京:丛书集成初编本。
    [268][宋] 王得臣:《麈史》,上海:宋元笔记小说大观本(二)。
    [269] [宋] 庞元英:《文昌杂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年。
    [270] [宋] 方勺:《泊宅编》,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83 年。
    [271] [宋] 张鑑:《赏心乐事》,北京:丛书集成初编本。
    [272] [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87 年。
    [273] [宋] 王楙:《野客丛书》,北京:中华书局点?荆?987 年。
    [274] [宋] 王明清:《投辖录》,上海:宋元笔记小说大观本(四)。
    [275] [宋] 周密:《浩然斋雅谈》,台北: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76] [宋] 陆游:《家世旧闻》,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93 年。
    [277] [宋] 施德操:《北窗炙輠录》,上海:宋元笔记小说大观本(三)。
    [278] [宋] 姚宽:《西溪丛语》,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93 年。
    [279][宋] 江少虞:《宋朝事实类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年。
    [280] [宋] 祝穆:《古今事文类聚别集》,台北: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81] [宋] 秦九韶:《数学九章》,台北: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82][宋] 刘蒙:《菊谱》,北京:丛书集成初编本。
    [283] [宋] 吕祖谦:《卧游录》,台北: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84][宋] 陈元靓:《岁时广记》,北京:丛书集成初编本。
    [285][宋] 叶绍翁:《四朝闻见录》,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89 年。
    [286][宋] 周密:《齐东野语》,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83 年。
    [287][宋] 周密:《癸辛杂识》,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88 年。
    [288][宋] 陈襄:《州县提纲》,北京:丛书集成初编本。
    [289][宋] 李元弼:《作邑自箴》,上海:四部丛刊续编本。
    [290][宋] 胡太初:《昼廉绪论》,上海:丛书集成初编本。
    [291] [宋] 张君房:《云笈七籖》,上海:四部丛刊初编本。
    [292][宋] 阮阅:《诗话总龟》,台北: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93] [宋] 佚名:《江淮艺人录》,上海:宋元笔记小说大观本(一)。
    [294][元] 陶宗仪:《说郛》,台北: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95] [元] 徐大焯:《烬余录》,成都:《中国野史大观》巴蜀书社,1993 年。
    [296] [清] 潘永因编:《宋稗类钞》,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5 年。
    [297] [明] 陈耀文:《天中记》,台北: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98] [明] 李昌龄:《乐善录》,台北: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99] [清] 赵翼:《廿二史札记》,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84 年。
    [300][清] 曹庭栋编:《宋百家诗存》,台北: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01] [清] 厉鹗:《宋诗纪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年。
    [302] [日] 成寻:《参天台五台山记》,日本东京:《大日本佛教全书》第 72 卷,史传部 11,财团法人铃木学术财团编集刊行
    [303] [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 年。
    [304] 程毅中辑注:《宋元小说家话本集》,济南:齐鲁书社,2000 年。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
    [2] 毛泽东:《毛泽东著作选读》,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年。
    [3] 漆侠:《宋代经济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1988 年。
    [4] 漆侠:《历史研究法》,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3 年。
    [5] [美] 凡勃伦:《有闲阶级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年。
    [6] 刘秋根:《中国典当制度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年。
    [7] 汪圣铎:《两宋财政史》,北京:中华书局,1995 年。
    [8] 姜锡东:《宋代商人与商业资本》,北京:中华书局,2002 年。
    [9] 李华瑞:《宋酒的生产与征榷》,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 年。
    [10] 王曾瑜:《宋朝阶级结构》,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 年。
    [11] 李春棠:《坊墙倒塌以后》,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4 年。
    [12] 乔幼梅:《宋辽夏金经济史研究》,济南:齐鲁书社,1995 年。
    [13] 梁庚尧:《宋代社会经济史论集》,台北: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
    [14] 王善军:《宋代宗族和宗族制度研究》,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15] 游彪:《宋代寺院经济史稿》,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3 年。
    [16] 程民生:《宋代地域经济》,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2 年。
    [17] 程民生:《两宋地域学文化》,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 年。
    [18] 苗书梅:《宋代官员选任和管理制度》,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6 年。
    [19] 朱瑞熙等:《辽宋西夏金社会生活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20] 朱瑞熙:《宋代社会研究》,郑州:中州书画社,1983 年。
    [21] 包伟民:《宋代地方财政史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年。
    [22] 姚瀛艇:《宋代文化史》,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2 年。
    [23] 吴涛:《北宋都城开封》,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4 年。
    [24] 周宝珠:《宋代东京研究》,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2 年。
    [25] 曹家齐:《宋代交通管理制度研究》,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2 年。
    [26] [日] 斯波义信:《宋代江南经济史研究》,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年。
    [27] [日] 斯波义信:《宋代商业史研究》,台北:台湾稻香出版社,1997 年。
    [28] 龙登高:《江南市场史》,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年。
    [29] 李晓:《宋代工商业经济与政府干预》,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 年。
    [30] 章必功:《中国旅游史》,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2 年。
    [31] 王淑良:《中国旅游史》,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98 年。
    [32] 郑焱:《中国旅游发展史》,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 年。
    [33] 陈峰:《游旅篇》,西安:三秦出版社,1999 年。
    [34] 白槐:《旅游文化论文集》,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1991 年。
    [35] 沈祖祥:《旅游与中国文化》,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 1996 年。
    [36] 李浩:《唐代园林别业考论》,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8 年。
    [37] 侯迺慧:《唐宋时期的公园文化》,台北: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7 年。
    [38] 段玉明:《中国寺庙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年。
    [39] 李天元:《旅游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年。
    [40] 陶汉军等:《旅游经济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年。
    [41] 徐飞雄等:《现代旅游经济》,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 年。
    [42] 张辉:《旅游经济论》,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2 年。
    [43] 林南枝:《旅游市场学》,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 年。
    [44] 黎虎:《汉唐饮食文化史》,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年。
    [45] 高亨:《诗经今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年。
    [46] 金景芳:《<周易·系辞>新编详解》,沈阳:辽海出版社,1998 年。
    [47] 曹础基:《庄子浅注》,北京:中华书局,1982 年
    [48] 梁启雄:《韩非子浅解》,北京:中华书局,1960 年。
    [49] 何清谷:《三辅黄图校释》,北京:中华书局,2005 年
    [50] 赵效宣:《宋代驿站制度》,台北:台湾联经出版公司,1983 年。
    [1] 沈祖祥: 旅游史学科建设的若干问题,社会科学,1990,(7)。
    [2] 罗国生等: 旅游史学论略, 桂林旅游高专学报,1999,(增刊)。
    [3] 刘德谦:群书中先秦旅游活动绎释,北京联合大学学报,1995,(3)。
    [4] 王德刚:中国旅游学研究的起源,桂林旅游高专学报,1999,(增刊)。
    [5] 李世龙:中国古代帝王巡游活动述论,齐鲁学刊,2001,(4)。
    [6] 王晓云:关于中国旅游起源问题的研究,旅游科学,2001,(2)。
    [7] 王晓云:中国古代城市旅游发展及其特点, 旅游科学,2002,(4)。
    [8] 陈新岗:秦汉旅游主体的构成,齐鲁学刊,2002,(4)。
    [9] 陈愉秉:从西方经济史看旅游起源若干问题,旅游学刊,2000,(1)。
    [10] 周思琴:魏晋旅游文化繁荣之二重因素,宁夏大学学报,1998,(3)。
    [11] 魏向东等:魏晋南北朝旅游风俗初探,江海学刊,2001,(2)。
    [12] 王晓如:试析宋代两京的旅游特点,唐都学刊,2003,(4)。
    [13] 方豪: 宋代佛教对旅游之贡献, 台湾国立编译馆《宋史研究论文集》第8 集。
    [14] 钟金雁:宋代两京饮食业析论,云南教育学院学报,1998,(4)。
    [15] 张全明:也论宋代官员的俸禄,历史研究,1997,(2)。
    [16] 黄纯艳:论宋代的公用钱,云南社会科学,2002,(4)。
    [17] 朱瑞熙:宋朝的休假制度,学术月刊,1999,(5)。
    [18] 许春晓:中国旅游史的研究成就及其学术意义,湖南师大学报,2003,(6)
    [19] 陈建勤:明清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活动及其社会意义,扬州大学学报,1995,(5)。
    [20] 滕新才:明朝中后期旅游热初探,北方论丛,1997,(3)。
    [21] 滕新才:明朝中后期旅游文化论, 旅游学刊,2001,(6)。
    [22] 王晓如:试析宋代两京的旅游特点,唐都学刊,2003,(4)。
    [23] 谌世龙:桂林宋代山水游览活动略论,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4)。
    [24] 陈永华:试析宋代的旅馆业,商业经济研究与管理,2001,(5)。
    [25] 邓卓海:宋代都城的服务行业,华中师大学报,1986,(5)。
    [26] 林立平:唐宋之际城市旅店业初探,暨南学报,1993,(2)。
    [27] 刘顺安:北宋东京旅店的作用与特点,史学月刊,1996,(2)。
    [28] 李春棠:从宋代酒店茶坊看商品经济的发展,湖南师院学报,1984,(3)。
    [29] 林正秋:试论两宋都城汴京、临安的饮食市场,商业经济与管理,1993,(4)。
    [30] 程民生:略论宋代陆路交通,陈乐素先生诞辰九十周年纪念文集,广东人民出版社 1992 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