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十七年中国声乐艺术“土”“洋”之争的历史回顾与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建国十七年里,在特定的历史文化语境中,关于声乐艺术的发展道路,音乐界产生了各种讨论,其实质是在中西音乐文化碰撞、融合的背景下,如何协调“土”“洋”唱法的关系,争论的结果推动和促进了中国声乐艺术的发展,创立了具有民族审美特色的演唱风格。论文选择“土”“洋”唱法之讨论与建国十七年声乐艺术的发展的内在联系、其历史意义和启示来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土洋”之争作历史回顾与分析工作,旨在为当今声乐艺术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提供经验与参考。
     全文由以下章节组成:
     绪论:对本论文的研究现状、研究意义进行阐述与说明。
     第一章:对二十世纪20-40年代中国声乐艺术发展进行概述。
     本章回顾美声唱法在中国的引进与播种,建国前“土”“洋”两种唱法的碰撞,探索“土”“洋”之争的缘起与萌芽。
     第二章:“土洋之争”与建国十七年声乐艺术发展轨迹。
     本章对“土”“洋”之争的学术争鸣——“唱法问题”讨论的概况进行历史回顾,分析在艺术实践中的“土”“洋”唱法关系的协调,呈现“土”“洋”之争与中国声乐艺术曲折与发展的历史轨道。
     第三章:建国十七年声乐教育的特色。
     中国声乐艺术的发展,在“土”“洋”唱法的争论中不断得到启示,探讨中国声乐教育,在“兼收并蓄”的教育思想指导下,有了开拓性的发展,声乐教育与艺术实践相互影响和促进,共同推动建国十七年声乐艺术向前发展。
     第四章:建国十七年具有民族特色演唱风格的创新之路。
     通过“土”“洋”唱法关系的讨论,艺术家们以发展中国民族声乐学派为审美指导思想,追求极具民族特色与个性的演唱风格,声乐艺术“百花齐放”的景象逐步形成。
     结论与展望:“土”“洋”之争对当代声乐艺术发展的启示。
     本章通过总结“土”“洋”之争的历史意义,论述当今声乐艺术发展的现状,全面思考与诠释其对声乐艺术发展启示与影响。
     结语:概括和总结全文,论述“土”“洋”之争在中国声乐艺术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并提出自己对当今声乐艺术发展前景的思考和看法。
During 17 years after the foundation of the nation, in particular hostorical cuture context, The music world debated on the research work of vocal artistics. The result of those debate helped to improve and accelerate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vocal artistics and created singing style charactered with nation tastes. Now, the debate between the "National" and "Foreign" singing style and the revelation of the 17 years development of vocal artistics a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target to analyze the evolu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National" and "Foreign", singing methods and styles, tastes, and their influence on the 17 years development of vocal artistics.
     The article is made up with the following chapters:
     Introdution: explanation of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topic, research status.
     Chapter 1: summarize on the development of 20th's - 40th's of 20th century.
     This chapter digs up the cause and origin of the "National" and "Foreign" debate by review the introdution and promulgate of Bel canto into China and by review the "National" and "Foreign" these two styles's collision.
     Chapter 2: The debate on the "National" and "Foreign" and the development track of the vocal artistics after 17 years of the foundation of the nation. Review and analyze on the debate of the "National" and "Foreign" "singing styles questions", and harmonize the "National" and "Foreign" "singing styles in practice, and present the efforts and the achievements made by vocal artists on theroy and practice. The Chinese vocal artistics grew up circuitously.
     Chapter 3: The characteristics of vocal education during 17 years after the foundation of the nation.
     The Chinese vocal artistics continuously got revelations from the debate of the "National" and "Foreign" "singing styles. The Chinese vocal education was started with "hold these two concurrently" and was creatively developed.
     Chapter 4: The national styles innovation road during 17 years after the foundation of the nation. Artists found the tastes of the Chinese national vocal school, and enthusiasmly persuit the "national" and "diversified" singing styles. The vocal artistic was developed variously and vigorously.
     Conclusion and prospect: Annotate the influence on the following vocal artistic by analyze the debate on "National" and "Foreign" "singing styles.
     Epilogue: Conclusion was made by review the Chinese vocal artistic debate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National" and "Foreign" "singing styles. Confirm its importance on the Chinese vocal artistic development and present my opinion on the current vocal artistic and development perspectively.
引文
①① 李焕之:《当代中国音乐》,当代中国出版社,1997年第1版,第344页
    ① 蒲涛:《百年声乐——二十世纪中国声乐的发展》,载于《艺术探索》,2003年第6期
    ② 王昆、孟于等原来是搞西洋长法的即所谓的洋嗓子,后来改为民歌唱法即所谓的土嗓子,为了使这种演唱方法实现与《白毛女》音乐设计的较为同意的风格,她们在此唱法的基础上融入了戏曲唱腔的优长,并将两者合二为一形成一种的新的歌剧演唱方法。
    ③ 汪毓和:《20世纪华人(大陆)音乐创作概述(上)》,载《音乐探索》,1995年第2期
    ① 郭建民:《20世纪20——60年代的中国歌剧表演艺术》,载《音乐研究》,2002年3月第一期
    ② 向延生主编《中国近现代音乐家传》中《心曲愈唱情愈浓——女歌剧演唱家李波》,春风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① 居其宏《20世纪中国音乐》,青岛出版社,1992年12月第1版
    ② 是多种唱法熔铸而成的中国歌剧所独有的风格独异的一种演唱方法,它因不同时期不同演唱家将民歌和戏曲所定的位置、分量的不同,表现出自己鲜明的艺术特色。
    ① 舒强《新歌剧表演演唱问题》见《舒强戏剧论文集》,中国戏剧出版社,1982年版,见248页
    ① 阎国宜,《民族唱法和美声唱法比较初探》,载《黄钟》1989年第1期
    ① 张非,《新的中国声乐艺术要我们大家来创造》,《声乐艺术的民族风格》,文化艺术出版社,1984年第一版
    ① 梁茂春,《中国当代音乐一九四九——一九八九》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年7月第3版
    ② 谢颖颖《王昆声乐表演艺术风格探源》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年4月
    ① 李同生《从郭兰英的演唱看继承与发展传统问题》,载《声乐艺术的民族风格》P293
    ① 志修,《白花齐放还是移花接木》,载《人民日报》1956年8月22日
    ② 李凌:《思聪三年祭上——我与马思聪》,载《音乐研究》,1990年第3期
    ① 李焕之:《音乐民族化与发展社会主义的民族的新音乐》,载《人民日报》1964年3月29日
    ② 摘自厉声《中国音乐学院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为纪念学院诞生20周年而写》,载于《中国音乐》1984年第4期
    ① 彭晓玲,《声乐基础理论》,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一版
    ② 马达,《20世纪学校音乐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170页
    ③ 刘英杰,《中国教育大事典1949-1990(上册)》,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年,881页
    ① 李焕之《当代中国音乐》,当代中国出版社,1997年第1版,P715
    ② 金铁霖(徐天祥整理),《民主声乐教学的现状及创新——金铁霖在‘2005全国民族声乐论坛’上的学术报告》,载《中国音乐》2005年第4期
    ① 居其宏,《20世纪中国音乐》,青岛出版社,1992年12月第一版
    ② 李焕之,《当代中国音乐》,当代中国出版社,1997年第1版,P724页
    ① 许讲真,《民族声乐50年的辉煌历程》,载《中国音乐》2000年第2期
    ② 李月红,《关于声乐艺术家、教育家张权》,选自莫纪纲、莫纪岚、莫燕编,《掌权纪念文集》,上海音乐出版社1995年6月第1版,第202页
    ① 阎国宜,《民族唱法和美声唱法比较初探》,载《黄钟》1989年第1期
    ② 李凌,《怀念张权散记》,载于《音乐研究》,1994年第4期
    ① 郭建民 赵士兰《六十年来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土”“洋”关系的微妙变化》,载于《黄钟》,2004年第2期
    ① 向延生《近现代音乐家传》(4)[M]沈阳 春风文艺出版社P341
    ① 王素兰,《从‘土’‘洋’之争到三种唱法并存》,载《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3期
    ① 范继红,《关于民族唱法“千人一声”之我见》载《乐府新声》2004年第1期
    阎国宜:《民族唱法和美声唱法比较初探》,载于《黄钟》,1989年第1期。
    王素兰:《从“土洋之争”到三种唱法并存——兼谈民族声乐学派的建立》,载于《首都师范大学学报》,1995年第3期。
    王金宝:《简论中西唱法的异同和融合》,载于《西北师大学报》,1999年第11期。
    彭丹雄:《美声唱法在中国的发展趋势探析》,载于《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李凌:《音乐表演艺术民族化问题杂谈》,载于《人民日报》,1962年12月16日。
    张承军:《“中国唱法”的追求》,载于《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3月。
    张前:《20世纪中国声乐表演艺术的发展及三种唱法的探讨》,载于《音乐研究》2004年第4期。
    刘桂珍:《论中国民族声乐学派——兼论美声唱法的中国化问题》,载于《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3卷第1期。
    唐晓琳:《美声、民族唱法的特点及中西声乐表演艺术的相互借鉴》,载于《星海音乐学院学报》,1998年第4期。
    许讲真:《民族声乐50年的辉煌历程》,载于《中国音乐》,2000年第2期。
    韩梅:《浅论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在科学性和民族性上的美学追求》,载于《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6卷第1期。
    王雪燕:《试论中国声乐艺术发展的求同存异》,载于《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6卷第2期。
    李琳:《曲高也和众——试论美声艺术的现状和出路》,载于《人民音乐》,2003年第6期。
    万和荣:《中国早期西洋艺术歌唱家探略》,载于《中小学音乐教育》,2006年第8期。
    吴明思:《简论中国美声发展的瓶颈和对策》,载于《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
    陆如鸣:《试论美声唱法的形成及其在我国的发展》,载于《南京高师学报》,1997年第3期。
    郑宝华:《中国民族声乐与美声唱法之比较研究》,载于《中国音乐》,2005年第1 期。
    冯效刚:《从“土洋之争”到“三种唱法”——新中国的声乐表演艺术理论研究概述》,载于《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蒲涛:《百年声乐——二十世纪中国声乐的发展》,载于《艺术探索》,2003年第6期
    陆蓉、俞子正:《传承与发展——关于民歌演唱和”中国唱法”的思考》,载于《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许毓黎:《对创立中国声乐学派可行性的思考》,载于《人民音乐》,1998年第9期。
    周为民:《对民族唱法的几点思考》,载于《声乐艺术》,2000年第2期。
    宋立萍:《对我国声乐”三种唱法”的思考》,载于《齐鲁艺苑》,2004年第2期。
    张一凤、李文军:《歌唱艺术的继承与创新》,载于《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2年6月。
    魏吉盛:《关于创立中国民族声乐学派的思考》,载于《集宁师专学报》,2000年第1期。
    余惠承:《建国以来民族声乐理论研究文献回顾》,载于《黄钟》,1999年第1期。
    陈应天:《从历史嬗变探“唱法”衍进和中外分野》,载于《音乐探索》,1999年第1期。
    郭建民、赵士兰:《六十年来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土””洋”关系的微妙变化》,载于《黄钟》,2004年第2期。
    赵世兰:《中国民族声乐艺术风格的演变和发展》,载于《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第28卷第3期。
    白宁:《论中国现代民族声乐艺术的形成》,载于《交响》,2004年第1期。
    石惟正:《论中西传统声乐的优势契合——关于寻求中国当代声乐优势的思考》,载于《音乐研究》,2005年第2期。
    朱默涵:《走进21世纪的中国民族声乐艺术——“2005全国民族声乐论坛”综述》,载于《乐府新声2005年第3期。
    郭伟萍:《中国声乐艺术风格比较研究》,载于《艺术教育》,2005年第2期。
    严凤:《民族声乐五十年回顾与思考》,载于《福建艺术》。1999年第6期。
    乔新建;《确立民族声乐双重发展途径的构想》,载于《音乐研究》,2002年第2期。
    石惟正:《是分道扬镳,还是殊途同归?》,载于《人民音乐》,2003年第9期。
    周娟娟:《新时期民族声乐的回顾与反思》,载于《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武敏:《中国美声唱法学派应走”依字行腔”的路》,载于《乐府新声》,2004年第4 期。
    李泉:《中国声乐教育的回顾与展望——是技术,还是文化?》,载于《中国音乐》,1999年第3期。
    郎毓秀:《谈谈“洋嗓子”问题》,载于《人民音乐》,1950年第4期。
    喻宜萱:《从工作中谈声乐问题》,载于《人民音乐》,1950年第4期。
    人民音乐:《“唱法问题”笔谈第一次总结》,载于《人民音乐》,1950年第4期。
    吕骥:《新情况,新问题》,载于《人民音乐》,1950年第4期。
    张非:《新的饿中国声乐艺术要我们大家来创造》,载于《人民音乐》,1950年第4期。
    草穆:《加强演出活动,活跃群众的音乐生活——中国音乐家协会半年来演出活动综合评介》,载于《人民音乐》,1950年第4期。
    赵沨:《对于唱法问题的意见》,载于《人民音乐》,1950年第4期。
    金紫光:《关于唱法问题的发言》载于《人民音乐》,1953年12月号。
    喻宜萱:《我对发展新的声乐艺术的初步认识——在中华全国音乐工作者协会全国委员会扩大会议上的发言》,载于《人民音乐》,1953年12月号。
    张权:《向民间声乐艺术学习的初步体会》,载于《人民音乐》,1954年第2期。
    张鲁:《需要进一步研究民间延长艺术》,载于《人民音乐》,1954年第2期。
    王昆:《用我们的歌声,来歌唱我们人民的事业》,载于《人民音乐》,1955年8月号。
    汤雪耕整理《歌唱者的培养和声音的训练——中央音乐学院顾问、苏联声乐专家梅德维捷夫在重要音乐学院声乐教学研究会上的报告》,载于《人民音乐》,1955年4月。
    郑环生:《演唱风格与民族语言——学习民间说唱音演唱的体会》,载于1955年10月。
    王昆:《让我们的民间歌唱艺术更灿烂,更繁荣——向费奥得洛娃姐妹五重唱学习的一点体会》,载于《人民音乐》,1955年11月。
    志修:《百花齐放还是移花接木》,载于《人民音乐》,1956年8月22日。
    人民音乐:《为了更旺盛,更繁荣——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载于《人民音乐》,1956年第7期。
    陆华柏:《音乐艺术“中西并存”的问题》,载于《人民音乐》,1956年第9期。
    人民音乐:《全国声乐教学会议上的总结报告(摘要)》,载于人民音乐1957年第 3期。
    于会泳:《个人艺术风格的发展》,载于《人民音乐》,1962年第11期。
    汤雪耕:《愿声乐表演艺术的花朵开得更加灿烂芬芳》,载于《人民音乐》,1962年第8期。
    汤雪耕:《民族声乐的发展和提高》,载于《人民音乐》,1963年第2期。
    人民音乐:《中国音乐家协会召开独唱独奏音乐座谈会》,载于《人民音乐》,1963年第2期
    宋运昭:《也谈个人艺术风格》,载于《人民音乐》,1963年第3期
    汤雪耕:《对民族声乐教学的初步探索和几点体会》,载于《人民音乐》,1963年第8、9期。
    赵沨:《声乐表演的民族形式和外来形式的民族化问题》,载于《人民音乐》,1963年第8、9期。
    汤雪耕:《社会主义声乐表演艺术的时代精神》,载于《人民音乐》,1964年第3期。
    舒模:《欧洲唱法的民族化问题》,载于《人民音乐》,1964年第4期。
    吕骥:《用“百家争鸣”促“百花齐放”》,载于《音乐研究》,1980年第1期。
    李凌:《又是“土洋之争”不可以“休矣”》,载于《中国音乐》,1986年第2期。
    马思聪:《马思聪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载于《人民音乐》,1993年第2期。
    彭小玲:《建国17年中国艺术歌曲演唱风格的探索与启示》,载于《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4年第9期。
    糜若如:《民族声乐的长青树——听才旦卓玛音乐会所想到的》,载于《西藏艺术研究》,2004年第1期。
    才旦卓玛:《我的艺术生涯》,载于《中国西藏》,1995年第1期。
    徐占占:《科学的发声民族的风格——王品素教授民族声乐教学经验探讨》,载于《人民音乐》,1999年第10期。
    陈士和:《歌缘——我所认识的马玉涛》,载于《山西老年》,2003年第10期。
    修海林:《郭兰英的艺术道路及其成就》,载于《音乐研究》,1995年第1期。
    乔羽:《纪念郭兰英艺术生涯60年》,载于《新文化史料》,1995年第1期。
    吕远:《我所认识的郭兰英》,载于《音乐研究》,1997年第1期。
    贺欣:《崇高的艺术品格严谨的艺术作风——纪念歌唱家张权80周年》,载于《北方音乐》,2000年第1期。
    李凌:《怀念张权散记》,载于《音乐研究》,1994年第4期。
    李光曦:《绚丽的艺术永恒的人生——忆张权》,载于《音乐研究》,2001年第1期。
    黎英海:《永远纪念你张权》,载于《人民音乐》,199年第12期。
    方新:《与郭淑珍演唱与教学的几点认识》,载于民族艺术研究1997年第2期。
    田玉斌:《与郭淑珍谈歌唱(一)》,载于《人民音乐》,1999年第2期。
    郭淑珍:《走出音乐厅,为农民歌唱》,载于《人民音乐》,1964年第3期。
    王玉珍:《向传统学习,向生活学习》,载于《人民音乐》,1964年第3期。
    丁春林:《独具魅力的歌唱家吴雁泽》,载于《实用影音技术》,2000年第9期。
    杜庆云:《胡松华与(长歌万里情)》,载于《人民音乐》,1995年第2期。
    杨扬:《洋为中用推陈出新——试论美声唱法影响下的中国声乐艺术的发展》,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10月。
    韩莉:《“三种唱法”的文化分析》,河南大学,2004年5月。
    高歌:《浅论“中国民族声乐》,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4月。
    胡东治:《我国民族声乐的传承和发展》,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5月。
    李倩茹:《从民族唱法“学院派”与“原生态”的争论看民族声乐多元化的构建》,西南大学,2006年5月。
    汪毓和:《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人民音乐出版社、华乐出版社,2002年10月第1版。
    田可文:《中西方音乐通史提要》,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0年9月第1版。
    周畅:《中国现当代音乐家与作品》,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年9月第1版。
    舒夏:《论中国现代音乐名家名作》,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年3月第1版。
    梁茂春:《中国当代音乐一九四九——一九八九》,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年7月第1版。
    梁茂春:《二十世纪中国五代作曲家》《音乐学文集》第二卷,中央音乐学院文报社,1996年第1版。
    彭晓玲:《声乐基础理论》,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9月第1版。
    居其宏:《20世纪中国音乐》,青岛出版社,1992年12月第1版。
    李焕之:《当代中国音乐》,当代中国出版社,1997年第1版。
    文化艺术出版社:《声乐艺术的民族风格》,文化艺术出版社,1984年第1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