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记忆与身份呈现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论文以田野考察为主要思维素材,以艺术人类学为主要的学科方法,兼及民俗学、历史学、社会学、政治学、宗教学、传播学等学科方法,系统地探究了江西傩艺人家族宗族身份、地缘身份、族群身份与地方家族宗族记忆、村落公共空间记忆与族群记忆各个层面在历史和逻辑两个维度上的复杂性关联与互动。
     论文第一章绪论除了回顾了本文中身份与傩、傩艺人这几个关键概念的学术研究史,介绍了江西傩的历史沿革和现状,说明了本论文的研究方法、意义和创新之处,更是重点探讨了本文中地方记忆与傩艺人身份这两个关键概念的基本内涵,阐释了论文写作的内在逻辑脉络。本章认为,傩艺人的身份是地方记忆的一种具体化形态。然而,在不同的身份实践情境中,傩艺人身份与地方记忆之间的匹配性并非总是一成不变的。在传统的跳傩仪式行为情境中,江西傩艺人的身份不仅承载了地方记忆,而且还表现、维护和传承地方记忆。两者之间的匹配性程度很高。但是,以民间民族艺术或文化展演为目的而构建的跳傩表演情境却赋予了江西傩艺人不同的身份内涵和意义,进而改变了江西傩艺人身份的传统内涵和身份承载地方记忆的功能,傩艺人身份与地方记忆之间的匹配关系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傩艺人身份的内涵超越了地方记忆的约定,而呈现出非约定性的一面。身份之于地方记忆的非约定性不仅使得傩艺人调适身份,而且还促使了地方记忆的选择性重构。这样,原有的地方记忆内涵亦发生了变异。
     论文第二章探讨了江西傩艺人的家族宗族身份与家族宗族记忆之间的关联。在传统的傩仪情境中,傩神信仰和跳傩仪式依附于地方的家族或宗族而获得家族宗族身份的属性,并且成为家族宗族记忆的一种承载方式,傩艺人因而也获得身份的家族宗族内涵。在正月的跳傩仪式中,江西傩艺人以人神沟通者身份作为身份体验的核心,并通过仪式的操演来呈现身份的家族宗族内涵,获得人神沟通者身份的自我确证和其他村民的身份认同。由于傩艺人的家族宗族身份是家族宗族记忆的具体化形态,因此,傩艺人身份之自我与他者的识别是以同一性为主导的,傩艺人与其他家族宗族成员之间的身份大体上呈现为家族宗族记忆规约之下傩艺人“我”与家族宗族之“我们”的关联。而跳傩表演情境的建构再加上家族宗族势力的削弱,傩艺人的个人身份意识不断增强,身份中的家族宗族内涵亦不断淡化,身份识别中以往因为家族宗族记忆的约定而被同一性包裹的身份差异性凸显出来,并因为各类身份他者的出现而得到强化,这样,傩艺人的身份体验更多地以自我与他者的差异性为主导,呈现出身份自我与他者之“我”与“他/他们”的识别。
     论文第三章则从江西傩艺人身份展演的空间及其间所构织的人际关系和社会交往模式入手,探讨了不同傩仪情境中傩艺人的地缘身份与村落公共空间记忆之间的关联。江西传统傩乡的地缘关系是血缘关系的投射,因此傩艺人的地缘身份在很大程度上是家族宗族身份在村落公共空间的蔓延。承载了家族宗族文化和价值观的傩神信仰和跳傩仪式往往以一种文化意识形态的弥散性方式渗透进当地村民的日常生活空间,规约当地的人际关系和社会交往模式,使得村民在传统的傩仪情境中能够积极地参与进来。跳傩仪式情境中仪式性空间与表演性空间相互融合,打破了傩艺人与村民之间的身份壁垒,而呈现出一种以傩神信仰为象征的村落共同体意识。这种村落共同体意识确保与强化了傩艺人地缘身份的确证和认同。而在跳傩表演情境中,以舞台为核心的表演空间改变了跳傩行为的仪式性,“凝视”更多地代替了参与。这样,表演性空间不仅与舞台中背景化的仪式性空间呈现出复杂交错的关系,且其间关联的社会关系也不同于以往传统仪式情境中傩艺人与村民之间的社会关系。这样,傩艺人身份实践所被安置的空间因为各类他者的介入而不断得到拓展,其地缘身份内涵由此而获得丰富,一种因为傩仪重建行为而引发的现代地方性认同也在生成之中。
     论文第四章探讨了江西傩艺人的族群记忆与族群身份内涵的关联。江西境内汉族占据江西人口的绝大多数。在缺乏族群交往,汉族族群身份并无必需之社会重新认定亦无迫切之自我认同的情境中,江西傩艺人的汉族族群身份在很大程度上被傩文化研究者和傩艺人自身所忽略。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族群身份就不存在,作为身份的一个基本维度,族群身份往往是以一种隐秘的方式沉潜于江西傩艺人的身份意识之中,而且江西的傩神信仰和跳傩仪式亦体现了汉族的族群文化记忆和文化观念。与其他族群的族群成员对自身族群身份敏感所不同的是,江西傩艺人的族群身份意识是需要被唤醒的。在特定的被唤醒情境中,族群身份能够从身份的潜隐状态中凸显出来。而且,因为被唤醒情境之于傩仪之国家民族身份的强调和强力植入,江西傩艺人不仅能够感知到了自身的族群身份,且他们对于族群身份的认同实际上并非指向傩艺人自身为汉族的族群身份认同,而是指向自身为“中国人”、傩仪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民族身份认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江西傩艺人的族群身份认同呈现出跨层级认同的特征。
     论文第五章深入分析了江西傩艺人的身份调适与地方记忆的选择性重构。在傩艺人不断走出乡村进行表演,外来他者不断走入乡村凝视表演的过程中,傩艺人和村民都积极地进行了身份的调适。本章从文化影响、经济利益、乡村现代地方性认同和傩艺人身份重新认知的内在要求几个方面着重分析了傩艺人进行身份调适的原因。当原有地方记忆的某些方面不再适合新的文化理解和身份建构,而新的身份内涵对于村民和傩艺人来说是不可抗拒、无法抗拒,在某种程度上亦是他们不愿抗拒的时候,身份调适行为的发生就必然会引起地方记忆的重新调整或选择性重构。地方记忆的选择性重构尤其体现在当地家族宗族记忆的选择性重构和关涉于傩仪的主流公共话语被纳入到地方记忆的重构之中。地方记忆的选择性重构使得地方记忆的内涵发生变异,地方记忆之于地方的意义也呈现出不确定性和多样性。
The disserta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fieldwork, makes a systematic research into the complex correlation and interaction involved in both logical and historical layers between Jiangxi Nuo artists'clan identity and clan memory, geo-identity and regional memory, ethnic identity and ethnic memory. The paper adopts anthropology of art as the primary method and combines other scientific methods used in the study of forklore, history, sociology, politics, religion and human communication,
     Chapter1, e.g. the introduction, includes a detailed review work in tracing the history of key words like'identity','Nuo and Nuo artists', and gives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Nuo's history and current situation in Jiangxi province. Also, the chapter explains the research method, significance and innovation of this study. Specifically, the basic meanings of two key concepts "local memory" and "Nuo artists'identity" are deeply explored, thus expounding the inner logical of the whole dissertation. The dissertation defines Nuo artists' identity as a concrete presentation of local memory. However, different identity-practicing situations indicate other possibilities wher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identity and local memory may not be immutable. On the one hand, Jiangxi Nuo artists'identity has not only born the local memory, but also presented, maintained and inherited local memory in the traditional Nuo ritual situation, which demonstrates a perfect match between Nuo artists'identity and the local memory. On the other hand, with the situation construction where Nuo ritual is performed to exhibit a special folk art or ethnic art or culture, different meanings and significance are given to Nuo Ritual and its artists, which changes the artists'traditional identity and its traditional function to local memory. Therefore, an essential change takes place in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Jiangxi Nuo artists and local memory. The connotation of Nuo artists'identity surpasses the confinement of local memory, demonstrating its non-conventional dimension which not only urges Nuo artists to adjust themselves to the new endowed identity, but also contributes an accommodation of a selective reconstruction in the local memory. Ultimately, the traditional local memory also has a different connotation.
     Chapter2deals with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Jiangxi Nuo artists'clan identity and clan memory. In traditional ritual situations, the development of Nuo belief and its ritual depends on the local clan, and thus Nuo ritual possesses a clan identity, functioning to bear and exhibit the clan's memory. With this, Nuo artists are also endowed with a clan identity. In the spring ritual, Jiangxi Nuo artists can essentially experience their clan identity through acting as the communicator between Man and God, which helps the artists achieve self-confirmation and other villagers' identification of their own identity. Since Nuo artists' clan identity is the concrete presentation of the clan's memory,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the self and the other is actually oriented by the sameness. With the help of this orientation, the link between Nuo artists and other villagers appears to be in a close relationship of 'I' and'We'. However, with the constructing of Nuo performance situation, and with the crippling of the local clan, Nuo artists strengthen their individual identity awareness, while weakening their consciousness of the clan born by their identity. Moreover, the differences which were once restrained by the sameness of the identity thrust into their attention and become more and more prominent because of the involvement of various others. In this way, Nuo artists'identity experience is dominated by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self and the other, displaying a relationship between'I'and 'He/They'.
     Chapter3examines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Nuo artists'geo-identity and the regional memory in different identity-practicing situation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pace and of the interpersonal relation and social communication pattern in this space. The geo-relation is largely the reflection of the local kinship in Jiangxi villages where Nuo is worshipped. Thus, Nuo artists'geo-identity also, to a great extent, reflects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kin relationship in the village's public space. Nuo belief and Nuo ritual, because of bearing the clan culture and clan values, always act as a kind of cultural ideology, permeating every level of the local life and prescribing the local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and social communication, which promotes an active participation of all villagers in the traditional ritual. Therefore, in the traditional ritual situation, the ritual space and the acting space can integrate smoothly into each other, breaking down the identity barriers between Nuo artists and the villagers and revealing a sense of community of the village which is symbolized by Nuo belief. The sense of community guarantees to and reinforces the artists' geo-identity a self-verification and villagers'identification. However, in the folk performing situation, the acting space with the stage at the core converts the ritual nature of Nuo behavior, where'gazing'replaces participating,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itual space and acting space takes on a complex and interlacing look. Moreover, the social communication pattern is quite different from that formed in the traditional ritual behavior. Consequently, the meaning of Nuo artists'geo-identity is being enriched by the extension of the space where the artists practice their identity with the involvement of various others, and a modern local identification is also becoming because of the various reconstruction of Nuo behaviors.
     Chapter4discusses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Jiangxi Nuo artists' ethnic identity and ethnic memory. In Jiangxi province, Han ethnic members accounts for the overwhelming majority of Jiangxi population, so there is almost no ethnic interaction, and thus no need for Han members to have a social re-identification and self-ascription of their ethnic identity. As a result, the ethnic identity is largely ignored by Nuo researchers and Nuo artists, which, however, does not mean that ethnic identity is totally absent in Jiangxi Nuo artists. As a primary dimension of identity, ethnic identity always secretly remains in Jiangxi Nuo artists' unconsciousness, and exhibits itself through ethnic cultural memory and thoughts embodied in Nuo belief and Nuo ritual. Contrary to a high degree of minority's sensitivity to their ethnic identity, Jiangxi Nuo artists'ethnic identity needs to be evoked and awakened. In the awakening situation, ethnic identity can be brought to the artists'attention. Furthermore, because the awakening situation usually lays stress on Nuo's national identity and strongly instills the national identity into the artists' mind, the artists can perceive an ethnic identity, although the identity implies the national identity instead of the Han ethnic identity. That is to say, the ethnic identity evoked by the situation is the national identity signified by being a Chinese, or represented by Nuo ritual as China's traditional culture. In this sense, cross-level identification is featured in Jiangxi Nuo artists ethnic identity.
     Chapter5intensively studies how Jiangxi Nuo artists actively adjust their identity and selectively reconstruct the local memory. In the process for the artists to constantly step out of the village participating various Nuo performance and for the outsiders to constantly step into the village gazing Nuo ritual or performance, Nuo artists and the local villagers takes an active part in adjusting their identity. The paper deeply probes into the several reasons for their adjustment, which includes cultural influences, economic profits, modern local identification and the need for the artists to reaffirm their new identity. As some aspects of local memory are no more appropriate for interpreting new culture and constructing new identity, and as Nuo artists and villagers are unable to, or to some extend, unwilling to resist the new identity meaning bestowed by outsiders or the mainstream of the culture, the adjustment of their identity inevitably initiates a selective reconstruction of local memory, which is specially incarnated in the selective reconstruction of the local clan's memory and the adoption of the mainstream public discourses and narrations about Nuo into the reconstruction of the local memory. The selective reconstruction of local memory brings about a variation in the basic meaning of local memory, which presupposes the indeterminacy and diversity of its significance.
引文
1王兆乾,《谈傩戏》,载《文艺月报》1953年七月号。
    1顾朴光,《贵州傩文化研究回顾与展望》,《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3期。
    2林河著,《中国巫傩史:中华文明基因初探》,北京:花城出版社,2001年。
    1江西省舞蹈家协会:《关于申请建立“中国傩舞研究中心”的报告》,赣舞(2005)1号。
    1郑元者,《艺术人类学的生成及其基本含义》,《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1夏征农等主编,《辞海》(第六版),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年,第2001页。
    2覃光广等主编,《文化学辞典》,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8年,第403页。
    3 James M. Baldwin, Dictionary of Philosophy and Psychology, Volume1, New York:The Macmillan Company, 1998,p.504.
    4 Chris Barker, The Sage Dictionary of Cultural Studies, Sage Publications Ltd,2004, p.93.
    1 Chris Barker, The Sage Dictionary of Cultural Studies, Sage Publications Ltd,2004, p.93.
    2 Paul Gilroy, Diaspora and the Detours of Identity, Identity and Difference, edited by Kathryn Woodward, Sage Publications and Open University,1997, p.301.
    3 Stuart Hall, The Question of Cultural Identity, Modernity and Its Future, edited by S. Hall, D. Held, and T. McGrew, Open University Press,1992, pp275-277.
    1上海师范学院编选,《欧洲哲学史原著选编》,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108页。
    2李立著,《寻找文化身份:一个嘉戎藏族村落的宗教民族志》,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2页。
    3可参见:Peter J. Burke,'The Self:Measurement Requirements from an Interactionist Perspective', Social Psychology Quarterly 43:18-29,1980; George McCall and Jerry Simmons, Identities and Interactions, Revised ed. New York:Free Press,1978; Sheldon Stryker,'Identity Salience and Role Performance:The Importance of Symbolic Interaction Theory for Family Research',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30:558-64,1968; Ralph H. Turner,'The Role and the Person',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84:1-23,1978.
    1可参见:Michael Hogg and Dominic Abrams, Social Identifications:A Social Psychology of Intergroup Relations and Group Processes, London:Routledge,1988; Henri Tajfel and John C. Turner,'An Integrative Theory of Intergroup Conflict', in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Intergroup Relations, edited by W.G. Austin and S. Worchel, Monterey:Brooks-Cole,1979,pp.33-47; John C. Turner,'Towards a Cognitive Redefinition of the Social Group', in Social Identity and Intergroup Relations, edited by H. Tajfel, Cambridge, U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2, pp15-40; John C. Turner, Michael A. Hogg, P.J. Oakes, S.D. Reicher, and M.S. Wetherell, Rediscovering the Social Group:A Self-Categorization Theory, Oxford:Blackwell,1987.
    2 Michael A. Hogg, Deborah J. Terry & Katherine M. White,'A Tale Of Two Theories:A Critical Comparison of Identity Theory with Social Identity Theory', from Social Psychology Quarterly, Vol.58, No.4 (Dec.,1995), pp.225-269。
    3 Randall Collins, Four Sociological Traditions,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 p.244.
    4 Peter J. Burke and Jan E.Stets, Identity Theory,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9, p.19.
    5可参见,William James, Psychology:The Briefer Course, New York:Holt,1892.
    6 James'remarks, from Linda D. Molm,'Symbolic Interaction', in Contemporary Social Psychological Theories, edited by Peter J. Burke,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6, p.6.
    7可参见Charles Horton Cooley, Human Nature and the Social Order, New York:Scribner's,1902.
    1 Charles Horton Cooley, Human Nature and the Social Order, New York:Scribner's,1902, pp151-152,译文可参见[美]库利(Cooley, C.)著,《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第131页。
    2可参见Charles Horton Cooley, Social Organization, New York:Scribner's,1909.
    3 George H. Mead, Mind, Self and Society:from the Standpoint of a Social Behaviorist,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34.
    4 George H. Mead, Mind, Self and Society from the Standpoint of a Social Behaviorist,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34, pp154-155.
    5 Glenn R. Morrow,'Review Mind. Self and Society:from the Standpoint of a Social Behaviorist'. The Philosophical Review, Vol.44, No.6 (Nov.,1935), pp.587-589.
    1 Nilgun Aksan, Buket Kisac, Mufit Aydin, Sumeyra Demirbuken,'Symbolic Interaction Theory', Procedia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1 (2009), pp902-904.
    2认同理论在以下四个方而承续了符号互动理论的理论主张:第一,人不仅是行为反应者,还是行为者;第二,人的行为和互动主要取决于行为情境和互动情境的定义或阐释,而定义和阐释建立在与他人互动过程中衍生出来的共享意义基础之上:第三,人们之于自身的意义,之于自我概念的意义,对于产生他们行为和互动的过程尤其重要:第四,自我概念是在与他人互动的过程中形塑的,自我概念的产生至少是在第一次互动事件中,且在很大程度上是他人对其反应的结果。见,Encyclopedia of Sociology (Second Edition), edited by Edgar F. Borgatta (editor-in-chief) and Rhonda J. V. Montgomery (managing editor), Macmillan Reference USA,2000, p1253-1254.
    3 Sheldon Stryker, Richard T. Serpe,'Commitment, Identity Salience, and Role Behavior', in Personality, Roles, and Social Behavior, edited by W. Ickes and E. S. Knowles, New York:Springer-Verlag,1982, p206.
    4 Michael A. Hogg, Deborah J. Terry, Katherine M. White,'A tale of Two Theories:A Critical Comparison of Identity Theory with Social Identity Theory', Social Psychology Quarterly, Vol.59, No.4 (Dec.,1995), pp. 255-269.
    5早在1959年,社会心理学家狄博特(John W. Thibaut)和凯利(Harold H. Kelley)就角色和行为之间的内在关联作过详细的论述,他们认为,角色是对个人行为的社会期望系统,也是具有一定地位的个体对自身行为的期望系统,是个体外显的可观察到的行为。可参见,John W. Thibaut, Harold H. Kelley,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Groups, New York:John Wiley & Sons,1959.马文·肖进一步指出,角色虽然以其原有的舞台意象进入社会科学领域,但是其概念本身并没有发生改变,指向人们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所表现出来的行为特征。见,Marvin E. Show & Philip R. Costanzo, Theories of Social Psychology (2nd), New York:McGrow-Hill Book Company,1982, p.296.
    6 Peter J. Burke and Judy Tully, 'The Measurement of Role/Identity', Social Forces, Vol.55, No.4 (Jun.,1977), pp. 881-897; Peggy A. Thoits,'Multiple Identities:Examining Gender and Marital Status Differences in Distres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Vol.51, No.2 (Apr.,1986), pp.259-272.
    1 Peter J. Burke,'Identities and Social Structure:The 2003 Cooley-Mead Award Address', Social Psychology Quarterly, Vol.67, No.1 (Mar.,2004), pp.5-15.
    2譬如在周末,尽管可能都具有“父亲”这一角色身份,但是有人在拼命工作,而另有人则在陪伴孩子。见,Michael A. Hogg, Deborah J. Terry & Katherine M. White,'A Tale Of Two Theories:A Critical Comparison of Identity Theory with Social Identity Theory', from Social Psychology Quarterly, Vol.58, No.4 (Dec,1995), pp.225-269.
    3 Michael A. Hogg, Deborah J. Terry & Katherine M. White,'A Tale Of Two Theories:A Critical Comparison of Identity Theory with Social Identity Theory', from Social Psychology Quarterly, Vol.58, No.4 (Dec.,1995), pp.225-269.
    4 Michael A. Hogg, Dominic Abrams, Social Identifications:A Social Psychology of Intergroup Relations and Group Processes, London:Routledge,1988.
    1 Henri Tajfel,'Social Psychology of Intergroup Relations',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Vol.33 (Feb.,1982), pp. 1-39.
    2 Michael A. Hogg, Dominic Abrams,'Towards a Single-Process Uncertainty-Reduction Model of Social Motivation in Groups', in Group Motivation:Social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s, edited by M. A. Hogg and D. Abrams, London:Harvester/Wheatsheaf,1993, pp.173-190.
    3 Michael A. Hogg, Deborah J. Terry & Katherine M. White,'A Tale Of Two Theories:A Critical Comparison of Identity Theory with Social Identity Theory', from Social Psychology Quarterly, Vol.58, No.4 (Dec.,1995),pp.225-269。关于认同理论与社会认同理论的差异和相似之处,还可参见Jan E.Stets and Peter J.Burke,
    'Identity Theory and Social Identity Theory', Social Psychology Quarterly, Vol.63, No.3 (Sep.,2000), pp.224-237; Peter J. Burke and Jan E. Stets, Identity Theory,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9; Peter J. Burke, ed. Contemporary Social Psychological Theories, Californi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6, etc.
    1斯图尔特·霍尔(Stuart Hall)在《文化身份问题》一文中对后现代主体观、身份观的产生作了系统的梳理,探讨了对后现代主体观形成的五大理论来源:马克思主义理论、潜意识与精神分析的理论、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语言学、福柯的后现代主体论、作为理论批评与社会运动的女性主义等。参见Stuart Hall, The Question of Cultural Identity, Modernity and Its Future, edited by S. Hall, D. Held and T. McGrew, Open University Press,1992。
    2 Linda Nicholson, Identity Before Identity Politics,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8, p.1.
    2[荷]约斯·德·穆尔(Jos de Mul)著,《赛博空间的奥德赛——走向虚拟本体论与人类学》,麦永雄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70页。
    4 C. Weeden, Feminist Practice and Poststructuralist Theory, London:Blackwell,1987, p.21.
    5 Stuart Hall, The Question of Cultural Identity, Modernity and Its Future, edited by S. Hall, D. Held and T. McGrew, Open University Press,1992, p277.
    6 Chris Barker, The Sage Dictionary of Cultural Studies, Sage Publications Ltd,2004, p.95.
    7 Stuart Hall,'Cultural Identity and Diaspora', in Theorizing Diaspora:A Reader, edited by Jana Evans Braziel and Anita Mannur, Blackwell Publishing Ltd.,2003, p222.
    1 Zygmunt Bauman,'From Pilgrim to Tourist-or a Short History of Identity', in Questions of Cultural Identity, edited by Stuart Hall and Paul Du Gay, Sage Publications Ltd,1996, p.19.
    1郑元者,《艺术人类学立场与美学新思维》,《中文自学指导》,2003年,第5期。
    1邹道文,傅修延主编,《赣文化——从大京九走向二十一世纪》,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46页。
    2在今天的万年、修水、清江、靖安、高安等地已发现数十处新时期时代原始居民点,其中以万年县仙人洞遗址的时代为最早。三千五百年前的商代,人类活动范围扩大,至今已发现商代遗址二十余处,它们分布在今江西南昌、万年、清江、万载、德安、奉新等地,其中以清江县吴城商代遗址最有代表性,表明南方的经济已发展到较高的水平。当时江南地区也和中原地区一样,经历了原始社会解体,从而进入奴隶社会阶段。西周时期的古文化遗址则已发现数百处,几乎遍布全省各县。详见陈柏泉等编写,《江西风物志》,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85年,第15页。
    3《二十五史·汉书》卷二十九《地理志》,第157-158页。
    4总体而言,江西地域历史文化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特征:第一,“耕读传家”、忠于君主,尊崇皇权;表现出强进的向心欲望;第二,重视“修身”,砥砺节操,有“文节俱高”的特色;第三,修心养性,进德修 业,高扬主观能动精神;第四,善于开拓学术领域,创获新的成果,开宗立派,有很强的独创精神;第五,接纳四方,兼容并蓄。关于江西文化的具体发展历程和地域文化特征,可详见,许怀林主编,《江西文化》(中华地域文化大系丛书),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
    1万建中,《赣傩的历史地位及文化意蕴》,余悦等主编《江西民俗文化叙论》,北京:光明月报出版社,1995年,第258页。
    2丁武军,《江西傩文化的旅游开发研究》,见丁武军等主编《文化与旅游》,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年,第241页。
    3王水根,张来芳,《先秦时期的江西傩舞》,见白庚胜编,《追根问傩:国际傩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396页。
    4吴尔泰著:《民俗民艺论丛》,北京:中华文化出版社,1993年,第114页。
    5毛礼镁,《江西古傩新探》,见白庚胜编,《追根问傩:国际傩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264页。
    1曾志巩先生进一步分析了吴芮在南丰传傩的一些信息,如传傩地点是在军峰山麓:受傩者为南丰越人;传傩者为吴芮军队;傩形态为周礼大傩:传傩的目的是驱“刀兵之灾”。可详见,曾志巩著:《江西南丰傩文化》,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年,第19-22页。
    2以上关于各地傩仪的县志记载,可详见,毛礼镁著,《江西傩及目连戏:宗教民俗文化研究》,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4年,第35-57页。
    1据曾志巩先生考证,刘镗为南宋人,博学多能,其诗《观傩》后收入元代文学家、南丰人刘埙的《隐居通议》,是迄今所见描写早期跳傩活动最为详细的资料。参见,曾志巩著:《江西南丰傩文化》,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年,第572-607页。《观傩》一诗24句共336字,可详见本论文附录二。
    2东湖村的“滚傩神”一般在每年的正月初二“起傩”,正月十六结束。正月初三到初六在村里跳傩,一般只表演《鸡嘴》和《猪嘴》两个节目,并通过《踩爆竹》的表演来达到逐除瘟疫的目的。初七外出跳傩,表演《七圣》、《收小鬼》、《牛魔王》、《夜叉》、《训状元》、《鸡嘴》、《猪嘴》、《踩爆竹》,后进行索室驱疫。
    3“打戏头鼓”开始于每年的农历四月十五到五月初五,既是当地百姓纪念屈原的祭祀仪式,又是走街串巷,挨家挨户“窜跃”以逐疫驱鬼的仪式。“打戏头鼓”有八对傩神而具(秦叔宝与尉迟恭、关羽与蔡阳、金吒与木吒、赵公明与马元帅、龙王与哪吒、千里眼与顺风耳、玄母娘与判官、雷震子与元皇),共十七个傩神角色(“钟馗”不参与表演),表演的节目有《打瓜斧》、《打关刀》、《矛吒钻》、《打鞭》、《杀戟》、《打闹帚》。
    1自组织是指自主地或自发地组织化、有序化和系统化的运动过程。哈肯说:“如果系统在获得空间、时间的或功能的结构过程中,没有外界的特定干预,我们便说系统是自组织的。这里的‘特定’一词是指,那种结构和功能并非瓦解强加给系统的,而且外界是以非特定的方式作用于系统”。可参见,[德]H·哈肯著,《信息与自组织》,成都:四川出版社,1988年,第29页。
    1[法]莫里斯·哈布瓦赫著,《论集体记忆》,毕然,郭金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68-69页。
    1[美]康纳顿(P. Connerton)著,《社会如何记忆》,纳日碧力戈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50页。
    2田仲一成著,《中国的宗族与戏剧》,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321-322页。
    1 Anne Whitehead, Memory, 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2009, p.129.
    2常建华,《宗族与农村基层社会控制的历史和现实——考察宋以来江西宗族的发展》,节选自肖唐镖,史天健主编,《当代中国农村宗族与乡村治理:跨学科的研究与对话》,西北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84页。
    1弗洛伊德著,《梦的释义》,张燕云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486页。
    1[德]哈拉尔德·韦尔策,《社会记忆(代序)》,选自哈拉尔德·韦尔策编,季斌、王立君、白锡堃译,《社会记忆:历史、回忆、传承》,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代序)第3页。
    2 Anne Whitehead, Memory, 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2009, p.83.
    3 Paul Ricoeur, Memory, History, Forgetting, trans. Kathleen Blamey and David Pellauer, Chicago and London: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2004, p.97.
    1[美]桑迪著,郑元者译,《神圣的饥饿——作为文化系统的食人俗》,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第50页。
    1 Anne Whitehead, Memory, 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2009, p.129.
    2 Maurice Halbwachs, The Collective Memory, trans. Francis J. Ditter and Vida Yazdi Ditter, New York:Harper and Row,1980, pp.85-86.
    1郑元者,《艺术人类学的生成及其基本内涵》,《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艺术人类学立场和美学新思维》,《中文自学指导》,2003年第5期。
    2关于地方性知识的迷障,可参见郑元者,《地方性知识的迷障:音乐的中国经验及其艺术人类学价值》,《音乐艺术》,2006年,第2期。
    1郑元者,《完全的艺术真理观:艺术人类学的核心理念》,《文艺研究》,2007年,第10期;《中国艺术人类学:历史、理念、事实和方法》,《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
    1荣格:《心理学与文学》,冯川、苏格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第121页。
    1诺贝特·埃利亚斯,《个体的社会》,翟三江、陆兴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年,第31页。
    1详见,常建华,《二十世纪的中国宗族研究》,《历史研究》,1999年第5期。
    1常建华,《宗族与农村基层社会控制的历史和现实——考察宋以来江西宗族的发展》,节选自肖唐镖,史天健主编,《当代中国农村宗族与乡村治理:跨学科的研究与对话》,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2年,西安:第84页。
    2费孝通,《乡土中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47-48页。
    3明清时期虽然于广大乡村推行保甲制度,以衔接国家权力,但是里老也得到当地强宗大族的支持,“里老作为国家权力代表的同时也成了强宗大族的代表”。具体可参见方志远著,《明代国家权力结构及运行机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366-380页。
    4参见李文治、江太新著:《中国宗法宗族制和族田义庄》,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第1章。
    1傅衣凌的“乡族”概念是以乡村的宗族组织为核心,详情可参见,傅衣凌:《中国传统社会:多元的结构》,《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8年第3期。
    2常建华,《宗族与农村基层社会控制的历史和现实——考察宋以来江西宗族的发展》,节选自肖唐镖,史天健主编,《当代中国农村宗族与乡村治理:跨学科的研究与对话》,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2年,西安:第105页。
    3这一数据来源于专门研究刘坑村的周銮书先生在1989年作出的约略统计,该年全村拥有耕地3572亩,山林53400亩,人口4290人,820户。转引自,李秋香,陈志华撰文,《流坑村》,石家庄市: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3页。
    1详情可参见:李秋香,陈志华撰文,《流坑村》,石家庄市: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57-58页。
    2卫鹤鸣修,郭大经撰,《万载县志》,清道光十二年刊本,卷二十六,“祠庙”,第25页。
    3民国修《沙桥丁氏族谱》,卷末下,《濠堰傩祠试馆义塾合记》,第21页。
    4该采访记录转引自毛礼镁著:《江西省万载县潭埠乡池溪村汉族丁姓的“跳魈”》,台北市:施合郑基金会,1993年,第34页。
    1薛曼尔著:《神的由来》,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第5页。
    2见石邮村《吴氏重修族谱·乡傩记》,清光绪十八年版吴其馨修撰,第84页。
    3这些与傩神相关的民间传说都是由村民口传下来,有些故事如雷公背太尹公回家过年的《正月初一过大年》、《石邮傩神不派兵》、《潭中锣鼓响》等,被载入《中国民间故事集成·江西卷》,可参见《中国民间故事集成·江西卷》编辑委员会编,《中国民间故事集成·江西卷》,北京:中国ISBN中心,2002年,第425-426、427-428、277-278页。
    1关于德江傩堂戏的民间传说,具体可参见李华林主编,《德江傩堂戏》,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3年,第6-11页。
    1 Bronislaw Malinowski, "Culture" in Encyclopedia of the Social Sciences, Seligman and Johnson, eds. Macmillan Pubishing Co., Volume Ⅳ,1931, pp.634-642.
    2曾志巩,1941年生,江西省南丰县人,曾任南丰县文联主席,从事宣传、文化、文艺工作40余年,撰写过《江西省南丰傩文化》(上下册)(2005年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至今仍热心于南丰傩文化的保护活动。
    3关于石邮村外姓弟子的宗族身份依附,其中大部分内容已经作为一篇独立的论文,发表于《中国学研究》第13辑,济南:济南出版社,2010年。
    1余大喜,刘之凡合著,《江西省南丰县三溪乡石邮村的跳傩》,台湾:财团法人施合郑基金会,1996年,第114页。
    2曾志巩著:《江西省南丰傩文化》,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年,第109页。
    3在笔者访谈中,也偶尔有人提及,吴姓不参与跳傩是吴姓人太多,为了避免入选人员时产生纷争,故让人数很少的杂姓人跳傩。从后来的分析来看,此说存疑。
    1[丹麦]海斯翠普(Hastrup, K)编,《他者的历史——社会人类学与历史制作》,贾士蘅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6页。
    2关于石邮村跳傩仪式和跳傩弟子身份的宗族依附这部分内容,已另成文发表,可参见笔者已刊发论文,《宗族权力与边缘人身份的形塑——明清时期南丰县石邮村傩艺人身份的人类学探析》,《中国学研究》(第十三辑),济南:济南出版社,2010年,第266-277页。
    1民国修《沙桥丁氏族谱》,卷末下,《合族重修砂江桥记》。
    2民国修《沙桥丁氏族谱》,卷末下,《永泰庵》。
    2《吴氏重修族谱》,石邮吴氏续谱董事会编,2006年新版,第11页。
    1参见朱炳祥著,《村民自治与宗族关系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52页。
    2常建华著,《明代宗族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22页。
    3明初时期,金华、徽州、江西等地出现了一大批卓有成就的理学家,这与明朝时期宗祠祭祀活动多盛于南方,如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广东等地,也有着密切的关联。参见常建华著,《明代宗族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4常建华著,《明代宗族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92-193页。
    5李文治、江太新著,《中国宗法宗族制和族田义庄》,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第89页。
    6关于江西宗族自宋以后的发展状况,可详见,常建华,《宗族与农村基层社会控制的历史和现实——考察宋以来江西宗族的发展》,节选自肖唐镖,史天健主编,《当代中国农村宗族与乡村治理:跨学科的研究与对话》,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82-107页。
    2这一说法,本人在采访中也有耳闻,然而这一说法的文字整理来源于余大喜、刘之凡著,《江西省南丰县三溪乡石邮村的跳傩》,台湾:财团法人施合郑基金会,1996年,第29页。
    3《吴氏重修族谱·祖训》,第129-131页。
    1“石邮吴姓传十五代,至菊泉公,生两子,长名清臣,次名良臣。长子清臣居东位,幼子良臣居西位,故后有东西二位之名。”吴潮宗即为良臣公之子。石邮村的东位祠堂和西位祠堂即为清臣和良臣后人修建。《吴氏重修族谱·流源传》,第125页。
    2《吴氏重修族谱·石邮乡傩记》,第84页。
    3余大喜,刘之凡合著:《江西省南丰县三溪乡石邮村的跳傩》,台北:施合郑基金会,1995年,第148页。
    4李向平著,《信仰、革命与权力秩序——中国宗教社会学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25页。
    5《明史》卷50《礼四》,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306页。
    6《明史》卷50《礼四》,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306页。
    1余大喜,刘之凡合著,《江西省南丰县三溪乡石邮村的跳傩》,台湾:财团法人施合郑基金会,1996年,第96页。
    2吴潮宗当时并没有修建祠堂,据《重修吴氏清臣公祠记》记载,吴氏东位祠堂是在清朝雍正壬子年(公元1732年)修建的。吴潮宗修建傩神庙时为明宣德年间,即公元1426年-1435年。当时明朝祠庙祭祖礼制沿用由徐一夔撰修,由明太祖赐名的《大明集礼》。《大明集礼》卷六《吉礼六·宗庙》有:“庶人无祠堂,惟以二代神主置于居室之中间,或以他室奉之,其主式与品官而椟”。明朝当时的礼制与宋代相似,认为民间建立祠堂是逾越礼制的表现。及至明嘉靖十五年之后,才允许民间建祠;明万历年间及其后,形成大建宗祠祭祀始祖的普遍现象。这一资料来源于常建华著,《明代宗族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3页-第33页。
    3据《吴氏重修族谱·乡傩记》载,原傩神庙在明嘉靖辛酉年被兵燹所毁,后在原地重建一简单傩庙,现 在使用的傩庙修建于清乾隆四十六年(公元1781年),位于村孝子里。
    1详情可参见本文附录一中的唱词。
    1 Clifford Geertz, 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 Basic Books,1973, pp.87-125.
    2“仆人”称呼,是本人在田野调查过程中从被采访的吴姓人氏口中得知。
    1P·布尔迪厄,J.C.帕斯隆:《再生产——一种教育系统理论的要点》,刑克超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31页。
    2“三清殿”,又名“三宝龛”,是正对堂屋放置的用竹子扎制的彩楼牌坊。“三清殿”共分为三个殿,左边是“灵官殿”,殿门两边有一副对联:“三清境内鼓角齐鸣祭如在,灵宫座殿六傩戏子庆华山”:右边是“元帅府”,府门两边的对联是:“元帅点兵五营齐上阵,一声令下三军滚绣球”;中间为“华山宫”,宫门两边的对联是:“日照晶华吞天地,月明瞭亮照乾坤”。也有将三个殿称为“玉皇殿”、“王母殿”、“老君殿”或“松梅宫”、“紫芝岩”、“火营洞”之类的,殿门两边的对联亦相应有所变化。详细资料可参见《德江傩堂戏》,《德江傩堂戏》资料采编组编,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3年,第24-27页。
    1可参见《德江傩堂戏》,《德江傩堂戏》资料采编组编,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3年,第24页。
    2“三清图”是绘在纸上的三轴画,每轴画上绘着一位主神和若干较小的神。三位主神是谁,民间有两种说法,一说是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一说是孔夫子、李老君、释迦佛。除了三位主神外,“三清图”上还画有一百余位神祗,各个傩坛供奉的神祗不尽相同,常见的有玉皇大帝、南极仙翁、北极紫微、三元将军等等。这些神祗有的属于道教系统,有的属佛教系统,有的属巫教系统。“师坛图”是历代祖师的神位图,上面绘有赵侯圣主傩公大法老师、三十六代天师、行兵祖师、度关王母、五猖等神祗画像,除此之外,还详细写着本傩坛历代祖师的传承表。傩堂戏多口耳相授,师承关系非常严格,徒弟对师傅、师祖十分尊敬。每次演出前,土老师都要净手焚香,燃放鞭炮,祭祀“师坛图”上的历代祖师,祈求他们保佑演出成功。演出结束后,也要在“师坛图”前举行谢师仪式,并从愿主供奉的鸡牲身上扯下几片鸡毛,粘在“师坛图”上,以告慰历代祖师。参见,李华林主编,《德江傩堂戏》,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3年,第25-26页。
    1参见米尔希·伊利亚德:《神秘主义、巫术与文化风尚》,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0年,第35-36页
    1 Kathryn Woodward,"Concepts of Identity and difference", in Identity and Difference, ed., Kathryn Woodward, London:Sage Publications and Open University,1997, p10.
    1李华林主编,《德江傩堂戏》,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3年,第55-57页。
    2这一典故在石邮村家喻户晓,本文中的关于这一典故的文字整理来自余大喜,刘之凡合著:《江西省南丰县三溪乡石邮村的跳傩》,台湾:财团法人施合郑基金会,1996年,第119页。
    3此处采访记录转引自李岚著,《信仰的再创造:人类学视野中的傩》,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28-129页。
    2陈三青:《成年的礼俗二:少数民族的成年礼》,载王秋桂等编,《神话、信仰与仪式》,台北:稻香出版社,1996年版,第85-86页。
    1乌丙安著,《神秘的萨满世界——中国原始文化根基》,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第208页。
    2庞绍元、王超著,《广西省柳州市师公傩的文武坛法事》,台北:财团法人施合郑民俗文化基金会,1995年,第26页。
    3笔者这里引用的是由原德江县文化局文化惯例所所长黎世宏1993年转述的土家族傩法师的一段唱词:“戴上面具我是神哪;卸下面具我是人哪。说我是神啊我是人哪。说我是人啊我是神哪。该我是神我就是神哪,该我是人我就是人哪。”转引自,李岚著:《信仰的再创造——人类学视野中的傩》,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47页。
    4被采访人:罗润印,31岁,江西省南丰县石邮村人,小学三年级肄业,20岁加入石邮傩班,跳傩至今,最初是为傩班的八伯,现在为六伯。在笔者参与的2009年春节的跳傩仪式,由于大伯嗓子不好,请神词由六伯代替大伯念诵。
    2黎世宏:《德江傩堂戏的分类与特色》,来自曲六乙、陈达新主编:《傩苑:中国梵净山傩文化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4年,第249页。
    3黎世宏:《德江傩堂戏的分类与特色》,来自曲六乙、陈达新主编:《傩苑:中国梵净山傩文化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4年,第249页。
    1[英]马林若夫斯基著,《巫术·科学·宗教与神话》,李安宅译,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年,第68页。
    1这一部分中关于傩艺人身份自我确证的内容已另成文发表。见笔者已刊论文《空间的隐喻与人神中介身份的自我确证》,《理论界》,2011年,第6期。
    2 J. Z. Smith, To Take Place:Toward Theory in Ritual,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7, p198.
    3 J. Z. Smith, To Take Place:Toward Theory in Ritual,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7, p109.
    1[美]马文·哈里斯著,《文化人类学》,李培茱,高地译,北京:东方出版社,1988年,第306页。
    3列维·斯特劳斯著,知寒等译,《面具的奥秘》,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第14、6、140页。
    2跳“於菟”是青海省同仁县年都乎村土族传统的驱魔逐瘟的跳傩仪式,详细资料可参见刘凯著,《藏戏及乡人傩新识》,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9年,第176-185。
    1本文中的“乡土性”意义,沿用了费孝通先生在其《乡土中国》中所谈到,“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详见费孝通著:《乡土中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6-11页。
    2费孝通先生认为:“血缘是稳定的力量。在稳定的社会中,地缘不过是血缘的投影,不分离的。……地域上的靠近可以说是血缘上亲疏的一种反映,区位是社会化了的空间。”详见费孝通著:《乡土中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66页。
    1 Marian W. Smith, The Artist in Tribal Society, London: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Ltd.,1961, P71.
    2 Remarks of Munro, from Anthropology and Art:Readings in Cross-Cultural Aesthetics, edited by Charlotte M. Otien, New York:the Natural History Press,1971, p190.
    3 Richard L. Anderson, Art in Small-Scale Societies, published by Prentice-Hall, Inc.,1979, p103.
    1这种巫师或萨满和其他祭祀者并存于同一个社区的情况非常普遍,而且两者之间的承继方式也并不相同。巫师或萨满其非凡能力的获得一般都被认为是源于超自然,是神灵附体的结果,而普通的祭祀者则主要是通过师傅传授而得。人类学家乔健先生在研究拿瓦侯(Navajo)社会中的祭祀者也发现,“在拿瓦侯社会中,抖手者或星占者的非凡能力只能在人处于某种类似于鬼神附体的迷幻状态中才能获得。这与诵唱者得到的方式是不同的(他们是通过向老一辈的诵唱者学习而获得的——笔者注)。由于这种鬼神附体般的状态人们无法控制或者预测,而且仅仅发生于少数被‘神’选中的人身上,所以,并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当一名抖手者和(或)星占者”。关于拿瓦侯人的祭祀者情况详情可参见,乔健编著,《印第安人的诵歌》,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56-164页。
    2秋浦,《鄂伦春社会的发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170页。
    3一般而言,如果本人拒绝成为萨满,那么这些预示着成为萨满的个体经历将不会终结,也就是说这种成为萨满所必须经历的身体和心理上的痛苦不会结束。比如在哈萨克族,流传着这样一个萨满的故事:“据说他17岁时随母亲到远方亲属家参加葬礼,途中因马受惊,突然感到有个东西在他腿上猛刺了一下。回到家后,腿即脓肿,疼痛难忍,经久不愈。相隔一年后,他从阿勒泰地方请来一个萨满给看。萨满认为,这是神灵选中病人当萨满的征兆。在他许愿当萨满后,腿部脓肿遂即逐渐消去了。这时他反悔起来,声言不愿意当萨满,于是腿病又复发,不仅脓肿,而且掉下两块碎骨。无可奈何之下,他再请来萨满,重新许愿当萨满。又经过一年后,病腿才恢复正常。这样,经过3年的周折,这位哈萨克人从20岁才当了萨满,一直到老。”可参见秋浦主编,《萨满教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60页。
    2关于“跳於菟”仪式可参见:刘凯著,《藏戏及乡人傩新识》,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9年,第176-185页。
    3吕光群纪明庭,《安徽贵池傩戏调查报告》,顾朴光等编,《中国傩戏调查报告》,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37页。
    4关于河北武安傩戏《捉黄鬼》,可参见山西师范大学戏曲文物研究所编,《戏曲研究新论:祝贺黄竹三先生七十初度暨戏曲研究新思路漫谈会文集》,太原市:三晋出版社,2009年,第243-246页。
    5 Barbara E. Ward, "Not Merely Players:Drama, Art and Ritural in Traditional China", from Man, New Series, Vol.14, No.1 (Mar.,1979), p33, Published by:Royal Anthropological Institute of Great Britain and Ireland.
    6李岚著,《信仰的再创造——人类学视野中的傩》,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57页。
    1[美]斯特伦著:《人与神:宗教生活的理解》,金泽何其敏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24页。
    1常建华,《二十世纪的中国宗族研究》,《历史研究》,1999年,第5期。
    2关于土地改革的实施,其详细内容可参见于建嵘主编,《中国农民问题研究资料汇编》(第二卷上册1949-2007),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年,第1041-1062页。另外,据统计,土改之前,全国土地所有权的70—80%集中在占农村人口不到10%的封建地主和富农手里,无地农民每年交给地主和富农的地租等折合粮食达500亿公斤,约占农民粮食生产量的一半。该数据来源于:同春芬著,《转型时期中国农民的不平等待遇透析》,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117页。
    1江西的土改是分三期完成的。1950年冬到1951年春,在江西72个县3812个乡900万人口的地区进行了第一期土改:1951年7月至10月,又在916个乡160万人口的地区进行了第二期土改。1951年11月至1952年3月,在2775个乡500万人口的地区进行了第三期土改。少数地区共124个乡23万人口的土改,也在1952年秋开始的土改复查阶段中完成。关于江西的土地改革可详细参见,《当代中国》丛书编辑委员会编,《当代中国的江西》,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1年,第27-34页。土改之后全国农业生产总产值比1949年增长了48.3%,粮食产量增长了44.8%,棉花增长了193.4%,油料增长168.1%。这一数据来源于:李文主编,《国史论丛:当代中国史研究十年文选1994-2003》,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4年,第359-360页。
    2笔者在采访南丰县政府官员时得知,南丰蜜桔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栽培史,自唐开元以来就被历代皇室列维朝贡珍品,有“桔中之王”的美誉。建国后,南丰县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中国南丰蜜桔之乡”,并被确定为全国柑橘商品生产基地县。南丰县委。县政府坚持走规模化、优质化、产业化、效益化之路,使南丰蜜桔遍布城乡,成为强县富民的支柱产业。
    3譬如江西的农业合作社时期,许多农民响应号召,积极参加,至1956年底,便已经建成初、高级合作社共2.03万个,入社农户共393。7万户,占全省农户总数的98%,其中加入高级社的占96%,加入初级社的占2%。江西从1955年底掀起农业合作化高潮,到1956年底,仅一年时间就完成了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具体可参见《当代中国》丛书编辑委员会编,《当代中国的江西》,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1年,第39-41页。
    1杜赞奇著,《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4-5页。
    2 Siu, Helen F.(萧凤霞),Agents and Victims in South China---Accomplices in Rural Revolution,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1989, Pp 291-292.
    3于建嵘,《人民公社的权利结构和乡村秩序》,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史》,2002年,第2期。
    1丁耀华著,《沙桥丁氏族谱》,民国二十五年修,卷首上,丁耀华撰文《新序》,第1页。
    1金第修,杜邵斌撰,《万载县志》(清同治十年刊本),卷十一,《风俗》,页四。
    11956年夏天,第二个由舞协组织的傩舞研究组赴广西桂林市及桂北四县十一乡开展傩舞调查,并由刘恩伯、孙景琛撰写了调查报告《桂北“跳神”》(载1957年《舞蹈丛刊》第四辑,中国舞蹈艺术研究会编,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这次调查因为“反右”斗争而被终止,并受到批判。
    2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上海分会,上海文艺出版社主编:《中国民间文学论文选(1949-1979)》(上),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第263-264页。
    3周华斌,《中国当代傩文化研究》,《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7年,第4期。
    4盛捷,当时任中国舞蹈研究会副会长。
    1中国舞蹈艺术研究会编辑,《中国民间歌舞》,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57年,第63-74页
    2中国舞蹈艺术研究会编辑,《中国民间歌舞》,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57年,第1-10页
    3“大传统”、“小传统”的概念是芝加哥大学人类学家雷德菲尔德(Robert Redfield)在关于墨西哥和中美洲的研究基础上提出来的,并将之适用于各古老文明社会,包括中国。1956年雷德菲尔德在其《乡民社会与文化》一书中正式提出了“大传统”与“小传统”的概念,认为比较复杂的文明中存在着这样两个不同层次的文化传统,“大传统”指向都市文明,“小传统”则指地方性的乡土文明。也就是说,“大传统”体现了社会上层生活和知识阶层代表的文化,它多半是由思想家、宗教家经深入思考所产生的精英文化或精雅文化,而“小传统”则是一般社会大众的下层文化。(详见,李亦园:《中国文化中小传统的再认识》,1994年杭州“中国文化:二十世纪回顾与二十一世纪前瞻”研讨会论文)。在国内,关于文化的“大传统”与“小传统”以及大小文化传统的决定地位,学界并没有形成一致的看法。就目前的学界来看,认为“大传统”对“小传统”起着决定作用(典型的观点如“任何一个复杂文明的特色主要是由其大传统所决定的,从这一点说,大传统的构成和发展有着决定的重要性”,详见陈来著,《古代宗教与伦理:儒家思想的根源》,北京:三联书店,1996年,第13-14页)的学者居多。当然,也有一部分学者持反对的意见,即认为“作为文化基础的‘小传统’对‘大传统’”有着“决定作用”(详见朱炳祥著,《社会人类学》,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83-190)。
    4之所以说“暂时”,是因为“反右”运动开始之后,傩便被戴上了“封建迷信”的罪名。本文后面有论述。
    1余大喜,刘之凡著,《江西省南丰县三溪乡石邮村的跳傩》,台北:财团法人施合郑民俗文化基金会,1996年,第135页。
    2“天下第一傩”的美誉来源于曲六乙。曲六乙,时任中国傩戏学研究会会长。
    1中国传统戏剧戏曲不仅表演是以非写实的动作来直接传达人物的内心世界,而且其舞台布景也极具有虚拟的特点,并成为中国传统戏剧戏曲区别于西方戏曲的一个主要区别。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程砚秋在欧洲访问时,说:“中国戏剧是不用写实的布景的。欧洲那壮丽和伟大的写实布景,终于在科学的考验之下,发现了无可弥缝的缺陷,于是历来未用过写实布景的中国剧便为欧洲人所惊奇了。”(可参见,程砚秋著:《程砚秋戏剧文集》,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年,第81页;或北京市艺术研究所,上海艺术研究所组织编著,《中国京剧史(中卷·上)》,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年,第806页)程式和程式化,大体上说,就是把十分复杂的人和人们生活中的种种语言、行为、思想、感情等等加以分类,用类型化的、规模化的和成套的语言、动作或旋律来表示这个分类,同时根据物质条件,把所有的程式又分为真实的和虚拟的两大类。为了突破舞台时空的限制,做到无所不能,就只有通过虚拟性程式或示意性程式,舞台上才可以千军万马、瞬息千里。(参见,刘厚生《关于东方戏剧的几点认识》,沈炜元主编《阐释戏剧(戏剧总论卷)》,上海:上海百家出版社,2008年,第123页。)
    1法国舞台美术家季希亚说,“在舞台布景与戏剧演出相结合的瞬间,一件扔在椅子上具有特定色彩的外套。同时在造型上和心理上能唤起许多东西……一把椅子不应该是一个对象,而是一个对象的记号,舞台上的宝座不应该是一个现实的宝座,而是一个暗示宝座的观念,这些因素的起作用与演员有关”。转引自,胡妙胜著,《戏剧演出符号学引论》,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年,第35页。
    2笔者在完成这个章节的写作之后,无意中翻看到了语义学的一些书籍,发现其中语义学的三角关系理论可以为笔者此处的行文做一个佐证。根据德国和法国结构主义语言学家奥格登和理查德(C.K.Ogden & I.A. Richards)的语言分析理论,语义学的三角关系中所涉及的三个要素分别是:(1)客观的现实事物或事件(客体),(2)理解这些事物或事件的主观的思维过程,(3)用以表达某一思想或描述某件事物所使用的标志或符号。在语义的产生中,这三者之间构成一定的关系,即为语义的三角关系。在这一三角关系中,现实事物/事件与意义有直接的关联,符号/标志与意义也有直接的关联,而符号和现实事物/事件没有直接的关联,符号/标志与现实事物只有通过解释者头脑中产生的意义才能联结在一起。语义的三角关系描述了人类通过思维、理解,把客体抽象成符号的过程;同时也描写了人通过思维、理解,用符号来认识表现客体的过程。但是由于客体本身具有多义性,再加上人的理解能力的不一样,这就造成了符号在交流过程中所产生的意义存在着多义性和不确定性。从语义的三角关系角度来看,舞台空间作为符号存在的傩庙,只是主办方或邀请方基于自身的理解而创造出来的一个符号,这个符号并不一定就代表了现实生活中具体的傩庙,因而这个符号与生活本身中傩庙是不会自发地发生关联的。同时,在舞台交流过程中,这个符号的意义也是观众在观演过程中理解并产生的,由于观众理解的多样性,这就使得这个观念中傩庙的意义也呈现出多义性和不确定性。
    3[英]斯图尔特·霍尔编,《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徐亮陆兴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19页。
    1详见余大喜,刘之凡合著:《江西省南丰县三溪乡石邮村的跳傩》,台北:财团法人施合郑民俗文化基金会,1995年,第13-14页。
    1胡妙胜著,《戏剧演出符号学引论》,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年,第120页。
    2理查德·谢克纳,《环境戏剧·空间》,原载《戏剧艺术》1989年第4期
    3 Barbara E. Ward, "Not Merely Players:Drama, Art and Ritural in Traditional China", from Man, New Series, Vol.14, No.1 (Mar.,1979), p35, Published by:Royal Anthropological Institute of Great Britain and Ireland.
    2 Hobsbawm and Ranger eds. The Invention of Tradi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103.
    1凯瑟琳·勒维:《古希腊戏剧史》,傅正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1页。
    1[法]罗兰·巴特著,《明室:摄影纵横谈》,赵克非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年,第15、19页。
    1夏征农等主编,《辞海》(第六版),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年,第444页。
    2约瑟夫·弗里德里希·克拉托赫维尔著,《文化和认同:国际关系回归论》,金烨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81页。
    3[美]菲利克斯·格罗斯著,《公民与国家:民族、部族和族属身份》,王建娥、魏强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年,第200页。
    1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70页。
    2吴毅著:《记述村庄的政治》,武汉:武汉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4-15页。
    1[美]罗伯特·科恩著,费春芳译,《戏剧》,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第17页。
    1[美]爱德华·W·苏贾著:《后现代地理学:重申批判社会理论中的空间》,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12页。
    2参见《都市与文化》第1辑《后现代性与地理学的政治》,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19-28页。
    3 Paul Giltoy. Diaspora and the Detours of Identity, from Identity and Difference, Edited by Kathryn Woodward: Sage Publications and Open University,1997, p301.
    1罗丽荣著,《中国神庙剧场史》,台北:里仁书局,2006年,序第2-3页。
    2[日]河竹登志夫著:《戏剧概论》,陈秋峰、杨国华译,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3年,第7页。
    3廖奔著,《中国古代剧场史》,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3页。
    4尼采著:《悲剧的诞生》,周国平译,北京:三联书店,1986年,第32-34页。
    1[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黄侃经文句读本),影印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431、474页。
    2曲六乙、钱茀著:《东方傩文化概论》,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252页。
    3(宋)朱熹,《论语集注》,《乡党第十》,(清)丁宝祯等校《十三经读本》,清同治十一年(1872),山东书局刊本。
    4转引自康保成著:《傩戏艺术源流》,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6页。
    5王国维著,《宋元戏曲考》,《王国维文集》(第一卷),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年,第310页。
    1[英]简·艾伦·哈里森,《古希腊宗教的社会起源》,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21-122页。
    2约瑟夫·皮柏著,《节庆、休闲与文化》,黄藿译,北京:三联书店,1991年,第57页。
    1转引自茆耕茹著,《目连资料编目概略》,台北:财团法人施合郑民俗文化基金会,1993年,第169页。
    2该节大部分内容已另成文发表,为笔者已刊论文《重叠或交错:乡村傩祭仪式和傩仪民俗表演中空间关联模式的变异》的部分内容,可详见《戏曲艺术》,2011年第4期。
    1参见张建建著,《冲傩还愿——贵州傩仪的结构、类型、意义》,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37-41页。
    1[日]田仲一成,《新加坡莆仙同乡会逢甲普度目连戏初探》,转引自容世诚,张学权著,《南洋的兴华目连戏与超度仪式》,《民俗曲艺》第92期。
    2郭淑云著:《原始活态文化萨满教透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625页。
    1详细内容请参见,王恒富、谢振东主编,《贵州戏剧史》,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63页。
    1邱坤良:《“中国仪式剧场之仪式剧目”研究初稿》,《民俗曲艺》(第39期),台北:台北施合郑民俗文化基金出版,1986年,第104页。
    2新加坡福建莆田人的北斗戏是莆田人在举行婚嫁仪式前所上演的传统剧目,演出的目的主要是祈求子嗣。同时,北斗戏也是一种还原戏,主要是答谢南斗北斗星君等神灵保佑小孩度过重重关煞得以长大成人。仪式的详细过程可参见容世诚著,《戏曲人类学初探》,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5-56页。
    1 Frey a Mathews, The Ecological Self, London:Routledge,1994, p.12.
    2 Michael Herzfeld, Anthropology:Theoretical Practice in Culture and Society, Oxford:Blackwell Publisher,2001, p.202.
    1邓启耀著,《访灵札记》(文化人类学笔记丛书),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第44-45页。
    2邓启耀著,《访灵札记》(文化人类学笔记丛书),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第57-58页。
    2该节内容与第二节部分内容已另成文,为笔者已刊论文《重叠或交错:乡村傩祭仪式和傩仪民俗表演中空间关联模式的变异》的部分内容,可详见《戏曲艺术》,2011年第4期。
    1转引自谭霈生著,《戏剧艺术的特性》,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年,第136页。
    2李亦园《寂寞的人类学生涯》(代序),乔建著,《漂泊中的永恒——人类学田野调查笔记》,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1999年,第3-5页。
    1[美]罗伯特·科恩著,《戏剧》,费春芳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第16-17页。
    2夏写时,陆润棠编,《比较戏剧论文集》,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年,第74页。
    2[美]欧文·戈夫曼著,《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冯刚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24页。
    3约翰·尤瑞认为,旅游就包含着对于旅游标志的收集。所谓旅游标志,就是指能够标识出旅游地某些特征的事物或行为,如独特的自然风光、城市景观或某些在旅游者看来具有典型性的行为。譬如,游客会把在旅游时观看到的当地巴黎人的亲吻标志为“永恒浪漫的巴黎”,而英格兰的某个小村庄也会被游客标志为“真正古老的英格兰”。详见[英]John Urry著《游客凝视》,杨慧、赵玉中、王庆玲、刘永青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5页。
    2[美]艾·威尔逊等著,《论观众》,李醒等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6年,第6页。
    3胡妙胜著,《戏剧与符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8年,第7页。
    1[英]斯图尔特·霍尔(Stuart Hall)编:《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徐亮、陆兴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50页。
    1[法]克里斯蒂安·麦茨,吉尔·德勒兹等著,《凝视的快感:电影文本的精神分析》,吴琼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第62页。
    2[美]诺曼·K·邓金著,《解释性交往行动主义》(第2版),周勇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54页。
    1凯尔纳和贝斯特所指出的,“福柯从方法上悬置了谁控制和使用权力以及为什么要控制和使用权力这类问题,将关注的焦点集中于权力的运作方式上。不管这种强调权力运作于一个分散的压迫与斗争场中的观点提供什么样的新洞见,它掩盖了这样一个事实,即在很大程度上权力仍然为某些具体的、可辨识的、处于经济和政治要位上的行为者所控制和操纵。”(参见,[美]道格拉斯·凯尔纳,斯蒂文·贝斯特著,《后现代理论》,张志斌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第90页。)
    2[美]诺曼·K·邓金著,《解释性交往行动主义》(第2版),周勇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54页。一般而言,权力就其作用效果而言,仍然指向某种不可避免的冲突,甚至是摧毁,只不过按照福柯的软暴力理论,这种摧毁更多的是一种隐性的/柔性的、主观精神和意志的顺从或被安置。
    3[美]玛格丽特·奥琳,《“凝视”通论》(曾胜译),《新美术》,2006年第2期,第59-67页。
    1[美]诺曼·K·邓金著,《解释性交往行动主义》(第2版),周勇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54页。
    1汤因比著,《艺术的未来》,王治河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5页。
    2萨赛:《戏剧美学初探》,见《古典文艺理论译丛》第11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6年,第256-257页。
    3邓启耀著,《访灵札记》,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第106页。
    2《文化认同性的变形》,《第欧根尼》中文精选版编辑委员会编选,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第15页。
    2汝信主编,《社会科学新辞典》,重庆:重庆出版社,1988年,第469页。
    1比如墨西哥亚利桑那州雅基族的仪式表演指挥者,安塞摩·瓦伦西亚(Anselmo Valencia)就其本族仪式活动的改变时谈到,“一切都在变化之中。鹿头不同了,步伐不同了。这个现象不会伤害到我们,但让我们有些受挫。于是人们不再那样表演了。当听到别人说:‘我正在进行雅基族人从事的活动呢!’而雅基族人知道其实根本不是,这样的话语会令人十分沮丧。瓦伦西亚还谈及那些被录制和出售的古老鹿舞歌曲。这些老歌已经‘朗朗上口了成百上千’,但‘一旦录下这些神秘的歌曲,它们的精神力量就从歌曲中流走了’,于是人们不再吟唱这些歌曲。…··你必须作为一名雅基族人或至少作为印第安人来了解歌曲的神秘性——歌词、歌曲的实际需要和精神目的。你要明白如果歌曲被商业化了,它的精神启示就会消失”,详情可参见,[美]理查·谢克纳著,《人类表演学系列——谢克纳专辑》,孙慧柱主编,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年,第18-19页。
    2邓启耀著,《访灵札记》(文化人类笔记丛书),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第106页。
    1陆益龙,《乡土中国的转型与后乡土性特征的形成》,《人文杂志》,2010年第5期。
    1 Martin Sokefeld,'Debating Self, Identity, and Culture in Anthropology', Current Anthropology, Vol.40, No.4, 1999, pp.417-448.
    1包亚明主编,《后现代性与地理学的政治》,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19-28页。
    1爱德华·W·苏贾著,《后现代地理学:重申批判社会理论中的空间》,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12页。
    2陈彤,刘春撰文,晋永权摄影,《最后的汉族》,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第305页。
    1 Stephen Thernstrom, ed. Harvard Encyclopedia of American Ethnic Groups, 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0, pp.v-vi.
    2 Stephen Thernstrom, ed. Harvard Encyclopedia of American Ethnic Groups, 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0, p.vi.
    3 Raoul Naroll,'On Ethnic Unit Classification', Current Anthropology, Vol.5, No.4,1964, pp.283-291.
    4 Fredrick Barth,'Ethnic Groups and Boundaries'(introduction), from Ethnic Groups and Boundaries:The Social Organization of Culture Difference, ed. by Fredrick Barth, Boston:Little, Brown & Company,1969, p.12.
    5英国人类学家Leach在其对缅甸北部卡饮人(Kachina)的田野研究中发现,卡钦人认为他们与挥族的区别,并不是建立在他们与挥族之间的种族或文化区别之上,而是他们主观上认为存在着区别。详情可参见, Edmund Leach, Political Systems of Highland Burma, Norwich:Fletcher & Son LTD,1964, pp.285-286.
    1 Fredrick Barth,'Ethnic Groups and Boundaries' (introduction), from Ethnic Groups and Boundaries:The Social Organization of Culture Difference, ed. by Fredrick Barth, Boston:Little, Brown & Company,1969, pp.10-16.
    Fredrick Barth, 'Ethnic Groups and Boundaries'(introduction), from Ethnic Groups and Boundaries:The Social Organization of Culture Difference, ed. by Fredrick Barth, Boston:Little, Brown & Company,1969, p11.
    3 Joane Nagel,'Constructing Ethnicity:Creating and Recreating Ethnic Identity and Culture', Social Problems, Vol.41, No.1,1994, p162.
    1 Michael Hechter,'Nationalism As Group Solidarity', Ethnic and Racial Studies, Vol10,1987, pp415-426.
    2 Abner Cohen, Custom and Politics in Urban Afri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1969, p38.
    3详情可参见Judith Nagata,'What is a Malay? Situational Selection of Ethnic Identity in a Plural Society', American Ethnologist,Vol.1, No.2,1974, pp331-350.
    4详情可参见:巫达,《理性选择与族群内心情感:中国四川尔苏人族群认同的个案研究》,《台湾人类学刊》,4(1):113-147.2006。
    1 Clifford Geertz,'The Integrative Revolution:Primordial Sentiments and Civil Politics in the New States', Old Societies and New States:The Quest for Modernity in Asia and Africa, ed. by Clifford Geertz, New York,1963, pp105-157.
    2 Charles F. Keyes,'The Dialectics of Ethnic Change', from Ethnic Change, ed. by Charles F. Keyes,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1981, p5.
    3 Footnote 4, in Andreas Wimmer,'The Making and Unmaking of Ethnic Boundaries:A Multilevel Process Theory',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Vol.113, No.4,2008, p972。
    2关凯著,《族群政治》,北京:中国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第252页。
    2 Judson R. Landis, Sociology:Concepts and Characteristics (eleventh edition), US: Wadsworth-Thomson Learning,2001, p182.
    3 Eric Kauffman,'Liberal Ethnicity:Beyond Liberal Nationalism and Minority Right', Ethnic and Racial Studies, Vol.23, No.6,2000, p108.
    1马戎编著,《民族社会学:社会学的族群关系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60页。
    2黄光学,施联朱主编,《中国的民族识别:56个民族的来历》,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前言第1-2页。
    3事实上,民族识别工作之后仍然有着七十多万人的民族归属未能确定(这一数据来源于2003年全国第五
    1 Max Weber, Economy and Society (2nd edition),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78, p389.
    2 Nanthan Glazer & Daniel Patrick Moynihan, eds. Ethnicity:Theory and Experience,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5, pp1-26.
    3转引自,汪民安主编,《文化研究关键词》,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521-522页。
    1 Werner Sollors, Theories of Ethnicity:A Classical Reader, New York: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1996, p xii其中的着重号为笔者添加,以示强调。
    2[加]威尔·金里卡著,应奇、葛水林译,《自由主义、社群与文化》,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第154-171页。
    1虽然费孝通先生基于中国本土族群现象和民族政策的事实发展出了本土化的族群理论,即他提出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族群理论,但是这一理论在并未得到充分的发展。造成这种遗憾的主要原因,还在于中国学者对于西方理论的迷恋和对于中国本土族群现象特殊性的忽视,正如学者关凯所指出的,“在我看来,发生这种情况真正的根源在于我国学术界缺乏一种战略眼光和自信。我们有太多的学者秉承谦卑的仰视面对前苏联或西方的经典理论,而现实中少数民族精英则在既有制度提供的资源里热衷于‘多元’的话语而排斥‘一体’的理论。”(可参见,关凯著,《族群政治》,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52页。)
    1陈连开,《民族研究新发展的良好开端——1990年民族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纪闻与体会》,《西北民族研究》,1990年第2期。
    2[英]C.W沃特森著,《多元文化主义》,叶兴艺译,长春:吉林出版社,2005年,第1页。
    1“全景式的艺术景观”是郑元者先生提出的艺术人类学学科的一个核心概念和学科理念。全景式的艺术景观,就是把各个历史时期、各个区域、各个族群和各种表达方式的艺术品与人工制品及其相应的观念与行为,平等地置于同一个人类艺术大景观、大历史的过程性之中来考量,……以期不仅重建迄今为止世界上所有民族的艺术性的生活方式,而且更寻求对艺术和人生的真理做出自己的理解。详见,郑元者,《艺术人类学的生成及其基本含义》,《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2“全景式的族群主体观”是笔者基于郑元者先生的“全景式艺术景观概念”启发而提出的,主要是指,将所有的族群,不分大小、主次,平等地置于族群研究之中,立足于各个族群的主体表达方式、表达载体和表达惯习,如其所是地呈现出各族群的主体观;并通过各种事实尤其是差异性事实,在承认、理解差异性事实的基础上发掘差异中所具有的同质性特征,以获得全景式族群主体观中某种可以通约的人生真理性意味。
    3[美]乔治·H·米德(G.H. Mead)著,《心灵、自我与社会》,赵月瑟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年,第139页。
    1 G C. Bentley,'Ethnicity and Practice', Comparative Studies in Society and History, Vol.29, No.1,1987, pp24-55; S. Fenton, Ethnicity, Cambridge:Polity,2003, p88.
    2 Richard Jenkins, Rethinking Ethnicity:Arguments and Explorations (2nd edition,1st edition in 1997),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Ltd.,2008, pp48-49.
    3 Harold R. Isaacs,'Basic Group Identity:The Idols of the Tribe', from Ethnicity:Theory and Experience, edited by Nathan Glazer & Daniel Patrick Moynihan, Cambridge, 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5, pp29-30.
    1 Richard Jenkins, Rethinking Ethnicity:Arguments and Explorations (2nd edition,1st edition in 1997),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Ltd.,2008, p90.
    2 A. Fishman Joshua, Language and Ethnicity in Minority Sociolinguistic Perspective, Clevedon, England: Multilingual Matters, Ltd.,1989, p25.
    1龙彼得,序,薛若琳主编,《中国巫傩而具艺术》,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1996年,第13页。
    1当然,傩文化研究中这种忽略其他族群傩仪发展历史的状况主要是由于一方面历史上的少数族群发展史便一直是处于正史之外的历史,是一种破碎的边缘化的民间历史,因此要追溯少数族群的傩仪历史也显得资料匮乏;另一方面则是研究者在研究傩仪时,也往往缺乏一种全景式的族群主体观(见本章注37),造成傩仪研究中的我族中心主义。如,《东方傩文化概论》一书在追溯傩仪历史时,花了三章的篇幅详细讲述了汉族傩文化的发展历史,而少数民族傩史的追溯在书中则缺席。详见,曲六乙,钱茀著,《东方傩文化概论》,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9页。
    2李陆阳著,《广西傩文化探幽》,桂林:广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65页。
    1曲六乙:《中国各民族傩戏的分类、特征及其“活化石”价值》,载于庹修明、顾朴光等主编,《中国傩文化论文选》,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89年,第11-12页。
    2郑元者著,《艺术之根:艺术起源学引论》,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271-272页。
    1李岚著,《信仰的再创造:人类学视野中的傩》,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9页。
    1詹姆斯·克利福德著,吴晓黎译,《导言:部分的真理》,选自[美]詹姆斯·克利福德,乔治·E·马库斯编,《写文化——民族志的诗学与政治学》,高丙中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第35页。
    1余悦主编,《中国民俗大系·江西民俗》,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9页。
    1[法]布迪厄(Bourdieu, P),[美]华康德(Wacquant, L.D.)著,《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局出版社,1998年,第17页。
    2[德]卡尔·亚斯贝斯著,《历史的起源与目标》,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年,第78页。
    3J.哈贝马斯著,《交往行动理论(第一卷)——行动的合理性和社会合理化》,重庆:重庆出版社,1994年,第68页。
    4[德]恩斯特·卡西尔著,《人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第112页。
    5孟慧英著,《中国原始信仰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第534页。
    1马林诺夫斯基著,《文化论》,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年,第73页。
    2本文中的“古代中国时期”采用了考古学家张光直先生对中国古代历史的界定,“‘古代中国’一词,包括了公元前2000年中的主要阶段。在此期间,诞生了中国最早的历史文明——夏、商、周三个王朝。……我们采取整数来标定三个王朝的年代:夏朝为公元前2200-前1750年:商朝为公元前1750年-前1100年;周朝为公元前1100年-前256年”。详见张光直著:《美术、神话与祭祀》,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年,序言第1-2页。
    1王小盾著,《原始信仰和中国古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114页。
    2 Marshall Sahlins, The Use and Abuse of Biology:an Anthropological Critique of Sociobiology, Oxford, England: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1976.
    1葛兆光著,《中国思想史》(第一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4页。
    2“在原始社会,命名制度还处于萌芽时期,同一个名字,往往既指一个氏族的保护神(或图腾),也是该氏族的族名,同时也是氏族首领的称号”。详见,陈建宪著,《神祗与英雄:中国古代神话的母题》,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4年,第193页。此外,另据学者对于甲骨文的阐释,甲骨文的“族”字包括两部分:上为一面旗帜,下为一支箭,其本义为军事组织。“丁山这个解释已被人们普遍接受”,因此“族的首领不仅是宗族或分支宗族的长老,同时也是军事头目。”详见,张光直著,《美术、神话与祭祀》,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21页。
    3侯外庐等:《中国思想通史》(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239页。
    4陈孟麟从古代图腾制中去追溯类与族之间的关联,认为类最初是一种动物名(《说文》段玉裁注:“類本专谓犬”。《山海经》则认为:“亶爰之山由兽焉,其状如貍而有髦,其名曰類。”),这是类字本义,类作族义,是古代图腾制用作氏族徽帜的衍变。而古人对于氏族属性同异的比较观察,就形成了以别同异为认识内容的类概念。春秋时代,最终出现了类是属性相同,即凡属性相同的食物是同类,属性不同的事物是异 类的明确记载。所谓“以类命为象”(《左传》桓公六年)。这样,长期以来对类概念时属性相同的认识,才以文字形态固定下来。同时,对类概念外延的理解也扩大了。早期类的这一概念基本属于判断逻辑,是古代逻辑思维的萌芽阶段。只有墨子提出类是本质的思想之后,类概念的认识才有新的突破,类概念才喝故概念联系起来,作为推理的两个逻辑范畴出现在中国逻辑史上,而中国古代的逻辑思想才能真正产生。详见,陈孟麟,《从类概念的发生发展看中国古代逻辑思想的萌芽和逻辑科学的建立》,《中国社会科学》,1985年,第4期,第117-127页。
    1此则神话载于蔡邕的《独断》,因袭此说法的有《后汉书·礼仪志》注所引《汉旧仪》、晋朝甘宝《搜神记》和郭璞的《玄中记》。
    2关于三代同源的问题,现在学术界都一致认为这是一种血缘谱系的虚构。“为了缓和民族间的矛盾,为了把许许多多异族熔而为一,为了把四分五裂的七国统一称为一个整体的国家,在战国时代的知识分子脑筋 中出现了三代同源的传说,并不奇怪;出现了秦楚吴越与北方中国民族同源的传说,也是很自然的事。司马迁就是根据传说来构成他的三代同源说的。”可参见,李亚农著,《西周与东周》,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5-6页。
    1周族,姬姓,奉后稷为始祖。姬姓出自黄帝集团,而后稷之母为姜姓有邰氏的女子,名姜螈,因为踏上大帝的大脚印,感而有孕,生了后稷。姜即羌,而姜姓出自炎帝集团,与黄帝集团姬姓周人世为婚姻。在一定程度上说,周朝是姬、姜两族联盟建立起来的王朝。
    2《礼记正义》(卷三十一,《明堂位第十四》),《十三经注疏》(整理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086页。
    3《周礼·夏官》,《周礼注疏》(卷第三十一),《十三经注疏》(整理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年,第971-972页。
    1当然,根据周礼,当时的蛮夷人是被排除在礼制之外的。但是,笔者以为,从原初傩仪出现的时间来看,原初傩仪在黄帝时期就已经出现,而当时的黄帝仍然处于原始氏族部落时期,并没有民族和国家的出现,(据相关学者研究,“夏朝的建立,不仅标识着我国中原地区从部落状态发展为国家形态,也标志着人们共同体从氏族部落发展为具有科学意义的和狭义的民族”,可参见,田继周,《商代民族和民族关系》,节选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主编,《中国民族史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第314页)因此,黄帝时期的傩祭仪式是氏族部落成员的一种集体祭祀行为。尔后,在部落战争中,各不同氏族之间经历了分化与融合,傩祭仪式也极有可能会随着氏族成员的分化而流传到各地,成为各地的一种民间行为。因此,笔者以为,虽然周代正式记载的傩仪具有明显的宗法规约,但是“乡人傩”即民间傩仪的行为可能并不止于上文所谓的“州”、“郊”范围,也有可能还存在于“野”的地域,只是并不被当时的王朝所承认。
    2钱茀语,曲六乙、钱茀著:《东方傩文化概论》,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248页。
    1神话传说中,三皇五帝都是文化英雄,其中以黄帝的功业最为突出。它是圣祖中第一位伟大的军事首领,他与蚩尤的战争是中国史上第一次大战——黄帝在涿鹿(位于今河北)打败了蚩尤。同时,黄帝还造城、做船、盖屋、始蒸饭、制作弓箭、制造铜镜,还发明了一种足球。而其他发明则是由他的臣下创造,如仓颉作书,伶伦造律吕,大桡做甲子,雷公和岐伯论经方。可详见,袁珂著,《中国神话传说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5年,第347页。
    2范文澜,蔡美彪等著,《中国通史》(第一册),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7页。
    3徐杰舜主编,《雪球——汉民族的人类学分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第39页。
    4田继周,《商代民族和民族关系》,节选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主编,《中国民族史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315-317页。
    5徐杰舜主编,《雪球——汉民族的人类学分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第39-43页。
    1徐杰舜著,《汉民族发展史》,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2年,第26-28、33页。
    2事实上,研究中国历史的学者大都认为,黄帝是华夏族的祖先(如《中国通史》中所说的:“黄帝姬姓,号轩辕氏,又号有熊氏。古书中有关他的传说特别多,……古代学者承认黄帝为华族始祖,因而一切文物制度都推原到黄帝。”可参见,范文澜,蔡美彪等著,《中国通史》(第一册),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7页):“黄帝族和炎帝族,……这就是后来成为中华民族主要来源之一的华夏族团。”可参见,陈建宪著,《神祗与英雄:中国古代神话的母题》,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4年,第191页)而华夏族在春秋战国时期和两汉时期不断地与其他民族相融合,形成了后来的汉民族。因此,黄帝也被认为是汉民族的祖先。
    3关于起源神话与族群认同之间的关联,具体可参见D. Bruce Mackay,'Ethnicity', in Guide to the Study of Religion, edited by Willi Braun & T. McCutcheon, London and New York:Cassell,2000, pp96-109.
    4如在民族大融合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朝在汉人与少数民族杂居的地区,如果汉人占优势,南朝就有意将汉人与杂居的少数民族便如一般州郡县,与汉人编户齐民一样输纳赋税:如果汉人优势不明显,则设置左郡左县,集中治理归附的少数民族,保留其同族聚居和文化习俗的特点,逐步将其转化为郡县的编户齐民;而对以少数民族为主的地区则实行羁縻政策。详见夏增民著,《儒学传播与汉晋南朝文化变迁》,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61页。
    1南丰县《金沙余氏族谱》,清同治版,
    2陈梦家,《商代的神话与巫术》,《燕京学报》第20期,1936年,第568-569页。
    3《周礼注疏》,郑玄注,贾公彦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946页。
    4《周礼注疏》,《十三经注疏》(整理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971页。
    1(唐)中敕撰,《大唐开元礼》,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年,第423-424页。
    2傩仪在秦汉时期,第一次在政治性宗教礼典的基础上,加进了鲜活的世俗成分,开始了娱乐化的进程。秦汉之后傩仪便开始走向娱乐化和世俗化,到了唐代,傩队进入庙会,傩舞进入纯娱乐、非宗教的广场庙会,是傩礼世俗化的一个重大突破。在唐代傩礼世俗化和娱乐化的基础上,官方和民间傩仪都继续发展,傩戏逐渐普及。参见,曲六乙、钱茀著,《东方傩文化概论》,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261-356页。
    1石邮村《吴氏重修族谱·乡傩记》,清光绪十八年版吴其馨修撰,第84页。
    2(清)狄学耕等修,黄昌蕃等纂,《都昌县志》,清同治十一年刊本,影印本,台北:成文出版社,1989年,第136页。
    3(清)徐家瀛、舒孔恂等纂修,《靖安县志》,清同治九年刊本,影印本,台北:成文出版社,1989年,第187-188页。
    4刘洪辟修,李有鋆等纂《昭萍志略》,民国二十四年刊本,影印本,台北:成文出版社,1975年,第2363页。
    5清修《乐邑流坑董印明房傩神会略》,转引自,陈志华著,《流坑村》,重庆:重庆出版社,2001年,第58页注脚1。
    6详见,庞绍元,王超著,《广西柳州市师公傩的文武坛法事》,台北:财团法人施合郑民俗文化基金会,1995年,第18-20页。
    2刘凯著,《藏戏及乡人傩新识》,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9年,第179页。
    1(汉)王充《论衡》卷二十五,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386页。
    2葛兆光著,《中国思想史》(第一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359页。
    3对于《周礼·夏官》篇中的“难”字,学界一致认为“难”字为“傩”字之假借字,因此,“时难”也就是“时傩”。如曲六乙在其著作《东方傩文化概论》中列举了“傩”字的五种读音和十种字义,并从发生学的角度详细阐释了驱疫“傩”字的渊源及其假借字。详情可参见,曲六乙,钱茀著:《东方傩文化概论》,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42-55页。
    4(清)阮元校刻,《礼记正义》卷十六,《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374页。
    1《周礼注疏》,郑玄注,贾公彦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043-1044页。
    2笔者以为,“时难”仪式对于时间的约定,与中国古代的阴阳观有着密切的关系。《周礼》中大量使用了阴阳观念,譬如礼仪有阳礼、阴礼(《天官·内宰》);祭祀有阳祀、阴祀(《地官·牧人》);政令有阳令、阴令(《天官·内小臣》);气有阳气、阴气(《春官·占梦》)等等。钱穆先生说,《周礼》把“整个宇宙,全部人生,都阴阳配偶化了”。(可参见,钱穆,《周官著作时代考》,《燕京学报》,1933年,第11期。)
    3《周礼注疏》,《十三经注疏》(整理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31页。
    4《周礼注疏》,《十三经注疏》(整理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971、972页。
    5《周礼注疏》,《十三经注疏》(整理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571、615、653页。
    1详情可参见,葛兆光著,《中国思想史》(第一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6-19页。后殷商时代继承了远古的传统,具有了相当完整的空间秩序观念。据甲骨文记载,殷墟卜辞中的四方实为四方地主之神,也就是山川土地风雨之自然神,其祭祀为三类,一为禳灾,二为祈年,三为方望之祭,后世祭四方也有三类,一为祓禳,二为报地功,三为方望之祭。参见陈梦家著,《殷墟卜辞综述》,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584-589页。
    2参见[瑞]皮亚杰著,《发生认识论原理》,王宪钿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第24页。
    3丁山著,《中国古代宗教与神话考》,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第585页。
    4詹鄞鑫著,《神灵与祭祀——中国传统宗教综论》,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42页。
    1葛兆光著,《中国思想史》(第一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52页。
    2《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整理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934页。
    1 Michael Herzfeld, Anthropology:Theoretical Practice in Culture and Society, Oxford:Blackwell Publishers, 2001,p.209, p.211.
    1朱承著,《治心与治世:王阳明哲学的政治向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28页。
    2(明)严嵩原修,季德甫增修,《袁州府志·风俗(卷一)》,明嘉靖四十年刊本,影印本,台北:成文出版社,1989年,第84页。
    3(清)孟炤等修,黄祐等纂,《建昌府志·风俗考(卷八)》,清乾隆二十四年刊本,影印本,台北:成文出版社,1989年,第313页。
    2(清)黄宗羲著,沈芝盈点校,《明儒学案》(修订本)(上册),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2版(1985年第1版),第331页。
    1《赣文化研究》(2007年,总第14期),南昌大学江右哲学研究中心编,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4页。
    2(清)童范俨等修,陈庆龄等纂,《临川县志·风俗(卷十二)》,清同治九年刊本,影印本,台北:成文出版社,1989年,第814页。
    3(清)孟炤等修,黄祐等纂,《建昌府志·风俗考(卷八)》,清乾隆二十四年刊本,影印本,台北:成文出版社,1989年,第310页。
    1杨建华著,《中华早期和合文化》,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页。
    2清乾隆年间抄本《戏剧四种》中《天赐和合》语,转引自李修生主编《古本戏曲剧目提要》,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年,第788页。
    1菅志翔著,《族群归属的自我认同与社会定义:关于保安族的一项专题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年第218-219页。
    2李岚著,《信仰的再创造——人类学视野中的傩》,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318页。
    3《德江县志》(初稿)编纂委员会编纂、李觉序主编,1993年,第262页,转引自李岚著,《信仰的再创造——人类学视野中的傩》,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318页。
    1 Eugeen E., Roosens, Creating Ethnicity:The Process of Ethnogenesis, Thousand Oaks, CA, US:Sage Publication Inc.,1989, p19, p12。
    1 A. Fishman Joshua, Language and Ethnicity in Minority Sociolinguistic Perspective, Clevedon, England: Multilingual Matters, Ltd.,1989, p25.
    1汤林森著,《文化帝国主义》,冯键三译,台北:时报文化出版公司,1994年版,第140、141页。
    1陶东风,《全球化、文化认同与后殖民批评》,选自王宁编,《全球化与文化:西方与中国》,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344页。
    2陶东风,《全球化、文化认同与后殖民批评》,选自王宁编,《全球化与文化:西方与中国》,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342页。
    1[美]泰勒·考恩著,王志毅译,《创造性破坏:全球化与文化多样性》,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40页。
    2陶东风,《全球化、文化认同与后殖民批评》,选自王宁编,《全球化与文化:西方与中国》,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348页。
    3当时民俗曲艺系列丛书负责人王秋桂教授语,转引自庹修明,《中国傩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台)《汉学研究通讯》,22:1(总85期),民国92年2月。
    1转引自[美]安德鲁·西格森著,《民族电影的限制想象》,李小刚译,《世界电影》,2003年第1期。
    1斯蒂芬·李特约翰,凯伦·福斯著,《人类传播理论》(第九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06页。
    1[荷兰]约斯·德·穆尔著,《赛博空间的奥德赛——走向虚拟本体论与人类学》,麦永雄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63页。
    1石邮村跳傩弟子八伯语。“看不懂”“很兴奋”的表达是笔者在采访二十多位跳傩弟子所获得的普遍表达。
    1 Richard L. Anderson, Art in Small-Scale Societies, Prentice-Hall, Inc.,1979, p174.
    1被采访人,吴明泉、吴轩云老人,七十多岁,南丰县石邮村人
    1 William A. Lessa, Evon Z. Vogt, ed., Readings in Comparative Religion-An Anthropological Approach, New York & London:Harper & Row Publisher,1979,p302.
    1[法]莫里斯·古德利尔著,《礼物之谜》,王毅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8页。
    1陈彤,刘春撰文,晋永权摄影,《最后的汉族》,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第177页。
    1 Remarks of Mary Jane Schneider,in Richard L. Anderson, Art in Small-Scale Societies, Prentice-Hall, Inc.,1979, ppl76
    2 Richard L. Anderson, Art in Small-Scale Societies, Prentice-Hall, Inc.,1979, pp176
    3凯瑟琳·伍德沃德(Kathryn Woodward)编,《认同与差异》,林文琪译,台北:韦伯文化国际出版社有限公司,2006年,第17页。
    2[荷兰]约斯·德·穆尔著,《赛博空间的奥德赛——走向虚拟本体论与人类学》,麦永雄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63页。
    1 Zygmunt Bauman, Identity:Then, Now, What For? from Identity In Transformation, ed. by Marian Kemny and Aldona Jawlowska, Praeger Publishers,2002, pp24-25.
    1[美]欧文·戈夫曼著,《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黄爱华、冯刚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75页。
    1 Lucian W. Pye, The Spirit Of Chinese Politics,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0, p.14.中译文笔者参考了汪晖译文,可见,汪晖著,《汪晖自选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39页。
    3 Charles Taylor, Sources of the Self:The Making of the Modern Identity,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9, p28.
    1乔治·拉伦,《文化身份、全球化与历史》,选自包亚明主编,《后大都市与文化研究》,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298页。
    1莫里斯·哈布瓦赫著:《论集体记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91页。
    2汉娜·阿伦特著:《人的条件》,竺乾威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38、44页。
    1[丹麦]海斯翠普(Hastrup, K)编,《他者的历史——社会人类学与历史制作》,贾士蘅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6页。
    1.汉娜·阿伦特著:《人的条件》,竺乾威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2.汉娜·阿伦特,《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见汪晖,陈燕谷主编,《文化与公共性》,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
    3.[德]诺贝特·埃利亚斯著:《个体的社会》,翟三江、陆兴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年,第31页。
    4.[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著:《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步》,吴睿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5.[美]玛格丽特·奥琳,《“凝视”通论》(曾胜译),《新美术》,2006年第2期。
    6.[英]奈杰尔·巴利著:《天真的人类学家:小泥屋笔记》,何颖怡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7.[法]罗兰·巴特著:《明室:摄影纵横谈》,赵克非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年。
    8.[法]P·布迪厄(Bourdieu, P),[美]华康德(Wacquant, L.D.)著:《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局出版社,1998年。
    9.[法]P·布尔迪厄,J.C.帕斯隆:《再生产——一种教育系统理论的要点》,刑克超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
    10.包亚明主编:《后现代性与地理学的政治》,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
    11.北京市艺术研究所,上海艺术研究所组织编著:《中国京剧史(中卷·上)》,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年。
    12.[英]彼得·布鲁克著:《空的空间》,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年。
    13.蔡社宝、周关主编,《赣傩》,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7年。
    14.常建华,《宗族与农村基层社会控制的历史和现实——考察宋以来江西宗族的发展》,见:肖唐镖,史天健主编,《当代中国农村宗族与乡村治理:跨学科的研究与对话》,西北大学出版社,2002年。
    15.常建华,《二十世纪的中国宗族研究》,《历史研究》,1999年第5期。
    16.常建华著:《明代宗族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17.陈柏泉等编写:《江西风物志》,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85年。
    18.陈多,《古傩略考》,《戏剧艺术》,1989年,第3期。
    19.陈建宪著:《神祗与英雄:中国古代神话的母题》,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4年。
    20.陈来著:《古代宗教与伦理:儒家思想的根源》,北京:三联书店,1996年。
    21.陈连开,《民族研究新发展的良好开端——1990年民族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纪闻与体会》,《西北民族研究》,1990年,第2期。
    22.陈梦家,《商代的神话与巫术》,《燕京学报》第20期,1936年。
    23.陈梦家著:《殷墟卜辞综述》,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
    24.陈孟麟,《从类概念的发生发展看中国古代逻辑思想的萌芽和逻辑科学的建立》,《中国社会科学》,1985年,第4期。
    25.陈三青,《成年的礼俗二:少数民族的成年礼》,见:王秋桂等编,《神话、信仰与仪式》,台北:稻香出版社,1996年。
    26.陈彤,刘春撰文,晋永权摄影,《最后的汉族》,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
    27.陈圣燕,《50年来江西傩研究述评》,见白庚胜,俞向党,钟健华主编,《追根问傩:国际傩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
    28.陈跃红、徐新建、钱萌榆编著:《中国傩文化》,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
    29.陈志华著:《流坑村》,重庆:重庆出版社,2001年。
    30.程砚秋著:《程砚秋戏剧文集》,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年。
    31.《当代中国》丛书编辑委员会编:《当代中国的江西》,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1年。
    32.《德江傩堂戏》资料采编组编:《德江傩堂戏》,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3年。
    33.[美]诺曼·K·邓金著:《解释性交往行动主义》(第2版),周勇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年。
    34.邓启耀著:《访灵札记》(文化人类学笔记丛书),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
    35.(清)狄学耕等修,黄昌蕃等纂,《都昌县志》,清同治十一年刊本,影印本,台北:成文出版社,1989年。
    36.丁山著:《中国古代宗教与神话考》,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
    37.丁武军.《江两傩文化的旅游开发研究》,见.:丁武军等主编,《文化与旅游》, 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年,第241页。
    38.丁耀华撰:《沙桥丁氏族谱》,民国二十五年修。
    39.[美]杜赞奇著:《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4年。
    40.《二十五史·汉书》卷二十九《地理志》。
    41.范文澜,蔡美彪等著:《中国通史》(第一册),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
    42.范晔撰:《后汉书》,李贤等注,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
    43.方志远著:《明代国家权力结构及运行机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年。
    44.费孝通著:《乡土中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45.费孝通著:《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46.费孝通,《关于我国民族识别问题》,见:黄光学、施联朱主编,《中国的民族识别》,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
    47.[法]米歇尔·福柯著:《性经验史》,佘碧平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48.[德]弗洛伊德著:《梦的释义》,张燕云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
    49.傅衣凌:《中国传统社会:多元的结构》,《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8年第3期。
    50.格尔兹著:《文化的解释》,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
    51.[美]欧文·戈夫曼著:《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黄爱华、冯刚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52.[波兰]耶什·格鲁托夫斯基著:[意大利]尤金尼奥·巴尔巴编,《迈向质朴戏剧》,魏时译,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年。
    53.[美]菲利克斯·格罗斯著:《公民与国家:民族、部族和族属身份》,王建娥、魏强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年。
    54.葛兆光著:《中国思想史》(第一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
    55.[法]莫里斯·古德利尔著:《礼物之谜》,王毅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56.顾朴光编:《中国傩戏调查报告》,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
    57.顾朴光,《贵州傩文化研究回顾与展望》,《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3期。
    58.关凯著:《族群政治》,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年。
    59.广西艺术研究所编:《广西傩艺术论文集》,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年。
    60.广田律子著:《“鬼”之来路——中国的假面与祭仪》,望王汝澜、安小铁译, 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61.郭淑云著:《原始活态文化萨满教透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62.J.哈贝马斯著:《交往行动理论(第一卷)——行动的合理性和社会合理化》,重庆:重庆出版社,1994年。
    63.[法]莫里斯·哈布瓦赫著:《论集体记忆》,毕然,郭金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64.[德]H·哈肯著:《信息与自组织》,成都:四川出版社,1988年。
    65.[英]简·艾伦·哈里森,《古希腊宗教的社会起源》,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66.[美]马文·哈里斯著:《文化人类学》,李培茱,高地译,北京:东方出版社,1988年。
    67.马丁·海德格尔:《世界的图像时代》,见:孙周兴选编,《海德格尔选集》,北京:三联书店,1996年。
    68.海力波著:《道出真我——黑衣壮的人观与认同表征》,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
    69.[丹麦]海斯翠普(Hastrup, K)编:《他者的历史——社会人类学与历史制作》,贾士蘅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6页。
    70.韩明德著:《与神共舞——毛南族傩文化考察札记》,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
    71.郝时远,《Ethnos(民族)和Ethic group(族群)的早期含义与应用》,《民族研究》,2002年,第4期。
    72.郝时远,《对西方学界有关族群(ethnic group)释义的辨析》,《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
    73.郝时远,《中文语境中的“族群”及其应用泛化的检讨》,《思想战线》,2002年第5期。
    74.郝时远,《中文“民族”一词源流考辩》,《民族研究》,2004年第6期。
    75.贺来著:《边界意识与人的解放》,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76.[日]河竹登志夫著:《戏剧概论》,陈秋峰、杨国华译,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3年。
    77.侯杰、范丽珠著:《世俗与神圣——中国民众宗教意识》,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年。
    78.侯外庐等:《中国思想通史》(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
    79.胡妙胜著:《戏剧与符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8年。
    80.胡妙胜著:《戏剧演出符号学引论》,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年。
    81.[荷兰]J·胡伊青加著:《人:游戏者》,成穷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7年。
    82.黄光学,施联朱主编:《中国的民族识别:56个民族的来历》,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
    83.黄泽桂著:《舞蹈与族群:赫章民族舞蹈考察》,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年。
    84.(清)黄宗羲著:沈芝盈点校,《明儒学案》(修订本)(上册),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2版(1985年第1版)。
    85.《绘图三教源流搜神大全》(外二种),影印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86.[英]斯图尔特·霍尔编,《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徐亮陆兴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
    87.[美]吉尔兹(C. Geertz)著:《地方性知识》,王海龙、张家瑄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
    88.[德]伽达默尔著:《哲学解释学》,夏镇平、宋建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4年。
    89.菅志翔著:《族群归属的自我认同与社会定义:关于保安族的一项专题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年。
    90.菅志翔,《仪式和庆典中的族群身份表达——以保安族为例》,《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91.江西省舞蹈家协会:《关于申请建立“中国傩舞研究中心”的报告》,赣舞(2005)1号。
    92.金第修,杜邵斌撰,《万载县志》(清同治十年刊本),卷十一,《风俗》。
    93.[加]威尔·金里卡著:《自由主义、社群与文化》,应奇、葛水林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
    94.金耀基著:《从传统到现代》,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
    95.[德]恩斯特·卡西尔著:《人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
    96.[美]道格拉斯·凯尔纳,斯蒂文·贝斯特著:《后现代理论》,张志斌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
    97.康保成著:《傩戏艺术源流》,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98.[美]康纳顿(P. Connerton)著:《社会如何记忆》,纳日碧力戈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99.[美]泰勒·考恩著:《创造性破坏:全球化与文化多样性》,王志毅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100.[美]罗伯特·科恩著:《戏剧》,费春芳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
    101.约瑟夫·弗里德里希·克拉托赫维尔著:《文化和认同:国际关系回归论》,金烨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
    102.詹姆斯·克利福德,《导言:部分的真理》,吴晓黎译,见:[美]詹姆斯·克利福德,乔治·E·马库斯编,《写文化——民族志的诗学与政治学》,高丙中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
    103.[美]库利(Cooley, C.)著:《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
    104.[美]保罗·拉比诺著:《摩洛哥田野作业反思》,高丙中,康敏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
    105.乔治·拉伦,《文化身份、全球化与历史》,见:包亚明主编,《后大都市与文化研究》,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
    106.凯瑟琳·勒维著:《古希腊戏剧史》,傅正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
    107.李德宽,《中国回族城市族群空间聚落模式及演化途径的理论分析》,见:周大鸣,何星亮主编,《文化多样性与当代世界》,民族出版社,2008年。
    108.李华林主编:《德江傩堂戏》,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3年。
    109.李景铭著:《民族理论与政策》,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8年。
    110.《礼记正义》(卷三十一,《明堂位第十四》),《十三经注疏》(整理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111.[法]保罗·利科著:《过去之谜》,綦甲福等译,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年。
    112.李岚著:《信仰的再创造:人类学视野中的傩》,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
    113.李立著:《寻找文化身份:一个嘉戎藏族村落的宗教民族志》,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
    114.李陆阳著:《广西傩文化探幽》,桂林:广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
    115.[德]利普斯著:《事物的起源》,李敏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116.李秋香,陈志华撰文,《流坑村》,石家庄市: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
    117.黎世宏:《德江傩堂戏的分类与特色》,见:曲六乙、陈达新主编:《傩苑:中国梵净山傩文化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4年。
    118.斯蒂芬·李特约翰,凯伦·福斯著:《人类传播理论》(第九版),北京:清 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
    119.李文主编:《国史论丛:当代中国史研究十年文选1994-2003》,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4年。
    120.李文治、江太新著:《中国宗法宗族制和族田义庄》,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第1章。
    121.李向平著:《信仰、革命与权力秩序——中国宗教社会学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122.李修生主编《古本戏曲剧目提要》,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年。
    123.李亚农著:《西周与东周》,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6年。
    124.李亦园,《寂寞的人类学生涯》(代序),乔建著:《漂泊中的永恒——人类学田野调查笔记》,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1999年。
    125.李亦园:《中国文化中小传统的再认识》,1994年杭州“中国文化:二十世纪回顾与二十一世纪前瞻”研讨会论文
    126.李远龙著《认同与互动:防城港的族群关系(上、中、下)》,桂林:广西民族出版社,1999年。
    127.廖奔著:《中国古代剧场史》,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年。
    128.林河著:《中国巫傩史:中华文明基因初探》,北京:花城出版社,2001年。
    129.林为民著:《莫瑶的盘王神话传说与信仰:以粤北边阳(古连州)为研究区域》,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年。
    130.刘朝晖,《乡村社会的民间信仰与族群互动:来自田野的调查与思考》,《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期。
    131.刘恩伯,孙景琛,《桂北“跳神”》,见:中国舞蹈艺术研究会编,《舞蹈丛刊》(第四辑),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57年。
    132.刘洪辟修,李有鋆等纂《昭萍志略》,民国二十四年刊本,影印本,台北:成文出版社,1975年。
    133.刘厚生《关于东方戏剧的几点认识》,见:沈炜元主编《阐释戏剧(戏剧总论卷)》,上海:上海百家出版社,2008年。
    134.刘还月著:《台湾的客家族群与信仰》,台北:常民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
    135.刘凯著:《藏戏及乡人傩新识》,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9年。
    136.刘锡诚,《傩仪象征新解》,《民族艺术》,2002年,第1期。
    137.刘芝凤著:《带着面具起舞——中国傩文化》,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
    138.陆益龙,《乡土中国的转型与后乡土性特征的形成》,《人文杂志》,2010年, 第5期。
    139.[英]约翰·洛克著:《人类理解论》,关文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年。
    140.罗丽荣著:《中国神庙剧场史》,台北:里仁书局,2006年,序第2-3页。
    141.罗竹风主编,《中国社会主义时期的宗教问题》,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
    142.吕光群纪明庭,《安徽贵池傩戏调查报告》,见:顾朴光等编,《中国傩戏调查报告》,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
    143.[美]乔治·E·马尔库斯(George E. Marcus)、米开尔·M·费彻尔(Michael M. J. Fischer)著:《作为文化批评的人类学——一个人文学科的实验时代》,王铭铭、蓝达居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
    14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
    145.[英]马林诺夫斯基著:《文化论》,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年
    146.[英]马林若夫斯基著:《巫术·科学·宗教与神话》,李安宅译,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年。
    147.马戎编著:《民族社会学:社会学的族群关系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148.马书田著:《中国民间诸神》,北京:团结出版社,1997年。
    149.[法]克里斯蒂安·麦茨,吉尔·德勒兹等著:《凝视的快感:电影文本的精神分析》,吴琼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150.茆耕茹著:《目连资料编目概略》,台北:财团法人施合郑民俗文化基金会,1993年。
    151.毛礼镁著:《江西省万载县潭埠乡池溪村汉族丁姓的‘跳魈’》,台北:施合郑基金会,1993年。
    152.毛礼镁,《江西古傩新探》,见白庚胜编,《追根问傩:国际傩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
    153.毛礼镁著:《江西傩及目连戏:宗教民俗文化研究》,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4年。
    154.毛礼镁著:《江西省万载县潭埠乡池溪村汉族丁姓的“跳魈”》,台北市:施合郑基金会,1993年。
    155.孟慧英著:《中国原始信仰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
    156.(清)孟炤等修,黄祐等纂,《建昌府志·风俗考(卷八)》,清乾隆二十四年刊本,影印本,台北:成文出版社,1989年。
    157.[美]乔治·H·米德(G.H. Mead)著:《心灵、自我与社会》,赵月瑟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第139页。
    158.《明史》卷50《礼四》,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159.[荷]约斯·德·穆尔(Jos de Mul)著:《赛博空间的奥德赛——走向虚拟本体论与人类学》,麦永雄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160.南昌大学江右哲学研究中心编,《赣文化研究》(2007年,总第14期),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
    161.尼采著:《悲剧的诞生》,周国平译,北京:三联书店,1986年。
    162.(宋)欧阳修,宋祁等撰,《新唐书》,卷16,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163.庞少元、王超著:《广西省柳州市施工诺的文武坛法事》,台北:财团法人施合郑民俗文化基金会,1995年。
    164.彭兆荣著:《人类学仪式的理论与实践》,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年。
    165.约瑟夫·皮柏著:《节庆、休闲与文化》,黄藿译,北京:三联书店,1991年。
    166.[美]詹姆斯·皮科克著:《人类学透镜》(The Anthropological Lens),汪丽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167.[瑞]皮亚杰著:《发生认识论原理》,王宪钿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
    168.钱茆著:《傩俗史》,桂林:广西民族出版社,2000年。
    169.钱茆著:《韩国傩史:兼说中越韩日国际傩礼圈》,学苑出版社,2001年。
    170.钱穆,《周官著作时代考》,《燕京学报》,1933年,第11期。
    171.钱穆著:《中国文化史导论》,台北:台北正中,1951年。
    172.乔健编著:《印第安人的诵歌》,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173.邱坤良:《“中国仪式剧场之仪式剧目”研究初稿》,《民俗曲艺》(第39期),台北:台北施合郑民俗文化基金出版,1986年。
    174.秋浦著:《鄂伦春社会的发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
    175.秋浦主编:《萨满教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
    176.曲六乙、钱葬著:《东方傩文化概论》,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年。
    177.曲六乙、钱葬著:《中国傩文化通论》,台北:台湾学生数据,2003年。
    178.曲六乙:《中国各民族傩戏的分类、特征及其“活化石”价值》,载于庹修明、顾朴光等主编,《中国傩文化论文选》,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89年。
    179.饶志泉,廖梓主编:《江西省南丰县地名志·白舍人民公社概况》,江西省南丰县地名办公室编印,1987年。
    180.[瑞士]荣格著:《心理学与文学》,冯川、苏格译,北京:生活·读书·新 知三联书店,1987年。
    181.容世诚著:《戏曲人类学初探》,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182.(清)阮元校刻,《礼记正义》卷十六,《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374页。
    183.汝信主编,《社会科学新辞典》,重庆:重庆出版社,1988年,第469页。
    184.萨赛:《戏剧美学初探》,见《古典文艺理论译丛》第11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6年。
    185.[美]桑迪著:《神圣的饥饿——作为文化系统的食人俗》,郑元者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
    186.山西师范大学戏曲文物研究所编:《戏曲研究新论:祝贺黄竹三先生七十初度暨戏曲研究新思路漫谈会文集》,太原市:三晋出版社,2009年。
    187.上海师范学院编选:《欧洲哲学史原著选编》,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1年。
    188.沈福馨等编:《安顺地戏论文集》,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年。
    189.沈福馨,周林生编:《世界面具艺术》(图解部分),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4年。
    190.盛捷,《江西省“傩舞”的介绍》,见:中国舞蹈艺术研究会编辑,《中国民间歌舞》,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57年。
    191.[法]列维—斯特劳斯著:《忧郁的热带》,王志明译,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
    192.[法]列维·斯特劳斯著:《面具的奥秘》,知寒等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
    193.[美]斯特伦著:《人与神:宗教生活的理解》,金泽何其敏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
    194.[美]爱德华·W·苏贾著:《后现代地理学:重申批判社会理论中的空间》,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
    195.[加]查尔斯·泰勒著:《自我的根源:现代认同的形成》,韩震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
    196.覃光广等主编:《文化学辞典》,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8年。
    197.谭霈生著:《戏剧艺术的特性》,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年。
    198.汤林森著:《文化帝国主义》,冯键三译,台北:时报文化出版公司,1994年。
    199.汤因比著:《艺术的未来》,王治河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200.陶立璠,《傩文化刍议》,见:庹修明、顾朴光、潘朝霖主编,《傩戏论文选》,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87年。
    201.陶东风,《全球化、文化认同与后殖民批评》,见:王宁编,《全球化与文化:西方与中国》,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202.[美]维克多·特纳著:《戏剧、场景及隐喻——人类社会的象征性行为》,刘珩、石毅译,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年。
    203.田继周,《商代民族和民族关系》,见: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主编,《中国民族史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
    204.[日]田仲一成著:《中国的宗族与戏剧》,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205.[日]田仲一成,《新加坡莆仙同乡会逢甲普度目连戏初探》,见:容世诚,张学权著:《南洋的兴华目连戏与超度仪式》,《民俗曲艺》第92期。
    206.[日]田仲一成,《江西傩舞参观记》,《江西画报》,1994年,第4期。
    207.[日]田仲一成著:《中国祭祀戏剧研究》,布和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208.[日]田仲一成著:《中国戏剧史》,云贵彬、王允译,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年。
    209.[日]田仲一成著:《中国的宗族与戏剧》,钱杭、任余白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210.同春芬著:《转型时期中国农民的不平等待遇透析》,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211.(清)童范俨等修,陈庆龄等纂,《临川县志》,清同治九年刊本,影印本,台北:成文出版社,1989年。
    212.庹修明著:《巫傩文化与仪式戏剧研究》,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9年。
    213.庹修明,《中国傩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台)《汉学研究通讯》,22:1(总85期),2003年2月。
    214.[英]John Urry著:《游客凝视》,杨慧、赵玉中、王庆玲、刘永青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215.万建中,《赣傩的历史地位及文化意蕴》,见:余悦等主编,《江西民俗文化叙论》,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5年。
    216.(汉)王充:《论衡》卷二十五,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
    217.王国维著:《宋元戏曲考》,《王国维文集》(第一卷),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年。
    218.王恒富、谢振东主编:《贵州戏剧史》,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年。
    219.汪晖著:《汪晖自选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220.汪民安主编:《文化研究关键词》,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
    221.王明珂著:《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台北:台北市允晨文化,1997年。
    222.王明珂著:《游牧者的抉择:面对汉帝国的北亚游牧部族》,桂林:广西师大出版社,2008年。
    223.王水根,张来芳,《先秦时期的江西傩舞》,见:白庚胜编,《追根问傩:国际傩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
    224.王小盾著:《原始信仰和中国古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225.王晓路等著:《文化批评关键词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226.王兆乾、吕光群编著:《中国傩文化》,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2007年。
    227.王兆乾,《谈傩戏》,载《文艺月报》1953年七月号。
    228.[德]哈拉尔德·韦尔策编:《社会记忆:历史、回忆、传承》,季斌、王立君、白锡堃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29.[美]艾·威尔逊等著:《论观众》,李醒等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6年。
    230.格林·威尔逊著:《表演艺术心理学》,李学通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年。
    231.卫鹓鸣修,郭大经撰:《万载县志》,清道光十二年刊本。
    232.《文化认同性的变形》,《第欧根尼》中文精选版编辑委员会编选,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
    233.[英]C·W·沃特森著:《多元文化主义》,叶兴艺译,长春:吉林出版社,2005年。
    234.乌丙安著:《神秘的萨满世界——中国原始文化根基》,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
    235.巫达,《理性选择与族群内心情感:中国四川尔苏人族群认同的个案研究》,《台湾人类学刊》,4(1):2006。
    236.凯瑟琳·伍德沃德(Kathryn Woodward)编:《认同与差异》,林文琪译,台北:韦伯文化国际出版社有限公司,2006年。
    237.吴尔泰著:《民俗民艺论丛》,北京:中华文化出版社,1993年。
    238.吴其馨修撰《吴氏重修族谱》,清光绪十八年版
    239.《吴氏重修族谱》,石邮吴氏续谱董事会编,2006年.
    240.吴毅著:《记述村庄的政治》,武汉:武汉人民出版社,2007年。
    241.[美]安德鲁·西格森著:《民族电影的限制想象》,李小刚译,《世界电影》,2003年,第1期。
    242.夏写时,陆润棠编:《比较戏剧论文集》,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年。
    243.夏增民著:《儒学传播与汉晋南朝文化变迁》,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年。
    244.夏征农等主编:《辞海》(第六版),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年。
    245.萧兵著:《傩蜡之风:长江流域宗教戏剧文化》,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2年。
    246.肖唐镖,史天健主编:《当代中国农村宗族与乡村治理:跨学科的研究与对话》,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2年。
    247.[美]理查德·谢克纳著:《人类表演学系列——谢克纳专辑》,孙慧柱主编,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年。
    248.[美]理查德·谢克纳,《环境戏剧·空间》,原载《戏剧艺术》1989年第4期。
    249.[澳大利亚]林恩·休谟,简·穆拉克著:《人类学家在田野》,龙菲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年。
    250.许怀林主编:《江西文化》(中华地域文化大系丛书),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
    251.(清)徐家瀛、舒孔恂等纂修,《靖安县志》,清同治九年刊本,影印本,台北:成文出版社,1989年。
    252.徐杰舜主编:《雪球——汉民族的人类学分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53.徐杰舜著:《汉民族发展史》,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2年。
    254.薛曼尔著:《神的由来》,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
    255.薛若琳主编,《中国巫傩面具艺术》,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1996年。
    256.[德]卡尔·亚斯贝斯著:《历史的起源与目标》,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年。
    257.(明)严嵩原修,季德甫增修,《袁州府志·风俗(卷一)》,明嘉靖四十年刊本,影印本,台北:成文出版社,1989年。
    258.杨慧等主编,《旅游、人类学与中国社会》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
    259.杨建华著:《中华早期和合文化》,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
    260.[美]杨美慧著:《礼物、关系学与国家——中国人际关系与主体性建构》,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
    261.杨启孝编:《中国傩戏傩文化资料汇编》,台北:施合郑民俗文化基金会,1993。
    262.杨文炯著:《互动、调适与重构:西北城市回族社区及其文化变迁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
    263.米尔希·伊利亚德:《神秘主义、巫术与文化风尚》,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0年。
    264.[法]于贝斯菲尔德著:《戏剧符号学》,宫宝荣译,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3年。
    265.余大喜,刘之凡合著:《江西省南丰县三溪乡石邮村的跳傩》,台湾:财团法人施合郑基金会,1996年。
    266.于建嵘主编,《中国农民问题研究资料汇编》(第二卷上册1949-2007),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年。
    267.于建嵘,《人民公社的权利结构和乡村秩序》,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史》,2002年,第2期。
    268.余悦主编:《中国民俗大系·江西民俗》,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4年。
    269.袁珂著:《中国神话传说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5年。
    270.曾澜,《宗族权力与边缘人身份的形塑——明清时期南丰县石邮村傩艺人身份的人类学探析》,《中国学研究》(第十三辑),济南:济南出版社,2010年。
    271.曾澜,《民间傩仪式的空间特性与傩艺人人神角色的偏移——傩艺人身份的艺术人类学探究》,《兰州学刊》,2010年,第10期。
    272.曾澜,《空间的隐喻与人神中介身份的自我确证》,《理论界》,2011年,第6期。
    273.曾澜,《重叠或交错:乡村傩祭仪式和傩仪民俗表演中空间关联模式的变异》,《戏曲艺术》,2011年,第4期。
    274.曾志巩著:《江西南丰傩文化》,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年。
    275.[丹]丹·扎哈维著:《主体性和自身性——对第一人称视角的探究》,蔡文菁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
    276.詹鄞鑫著:《神灵与祭祀——中国传统宗教综论》,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
    277.张光直著:《美术、神话与祭祀》,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年。
    278.张建建著:《冲傩还愿——贵州傩仪的结构、类型、意义》,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年。
    279.章军华著:《临川傩文化》,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1年。
    280.[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黄侃经文句读本),影印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281.郑元者,《艺术人类学的生成及其基本含义》,《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282.郑元者:《地方性知识的迷障:音乐的中国经验及其艺术人类学价值》,《音 乐艺术》,2006年,第2期。
    283.郑元者,《艺术人类学立场与美学新思维》,《中文自学指导》,2003年,第5期。
    284.郑元者,《完全的艺术真理观:艺术人类学的核心理念》,《文艺研究》,2007年,第10期。
    285.郑元者,《中国艺术人类学:历史、理念、事实和方法》,《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
    286.郑元者著:《艺术之根:艺术起源学引论》,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
    287.郑元者著:《美学观礼》,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0年。
    288.(唐)中敕撰:《大唐开元礼》,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年。
    289.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编:《傩戏·中国戏曲之活化石:全国首届傩戏研讨》,合肥:黄山书社,1992年。
    290.《中国民间故事集成·江西卷》编辑委员会编:《中国民间故事集成·江西卷》,北京:中国ISBN中心,2002年。
    291.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上海分会,上海文艺出版社同编:《中国民间文学论文选(1949-1979)》(上),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
    292.周大鸣、吕俊彪著:《珠江流域的族群与区域文化研究》,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年。
    293.邹道文,傅修延主编,《赣文化——从大京九走向二十一世纪》,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7年。
    294.周华斌,《中国当代傩文化研究》,《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7年,第4期。
    295.《周礼注疏》,《十三经注疏》(整理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296.朱炳祥著:《村民自治与宗族关系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
    297.朱炳祥著:《社会人类学》,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
    298.朱承著:《治心与治世:王阳明哲学的政治向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299.朱伟华等著:《建构与生成》,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300.(宋)朱熹,《论语集注》,《乡党第十》,(清)丁宝祯等校《十三经读本》,清同治十一年(1872),山东书局刊本。
    301.[日]諏访春雄著:《中口韩民间祭祀仪礼的比较研究》,黄强、叶汉鳌译,台北:财团法人施合郑民俗文化基金会,1997年。
    1. Aksan, Nilgun, Buket Kisac, Mufit Aydin, Sumeyra Demirbuken,'Symbolic Interaction Theory', in Procedia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No.1,2009.
    2. Anderson, Richard L., Art in Small-Scale Societies, Prentice-Hall, Inc.,1979.
    3. Ashmore, Richard D., Lee Jussim and David Wilder, ed., Social Identity, Intergroup Conflict, and Conflict Reduction, Oxford,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
    4. Baldwin, James M., Dictionary of Philosophy and Psychology, Volume 1, New York:The Macmillan Company,1998.
    5. Barbara E. Ward,'Not Merely Players:Drama, Art and Ritural in Traditional China', in Man, New Series, Vol.14, No.1,1979, Published by:Royal Anthropological Institute of Great Britain and Ireland.
    6. Barker, Chris, The Sage Dictionary of Cultural Studies, Sage Publications Ltd, 2004.
    7. Barth, Fredrick,'Ethnic Groups and Boundaries'(introduction), in Ethnic Groups and Boundaries:The Social Organization of Culture Difference, ed. by Fredrick Barth, Boston:Little, Brown & Company,1969.
    8. Bauman, Zygmunt,'Identity:Then, Now, What For?' in Identity In Transformation, ed. by Marian Kemny and Aldona Jawlowska, Praeger Publishers,2002.
    9. Bauman, Zygmunt,'From Pilgrim to Tourist-or a Short History of Identity', in Questions of Cultural Identity, edited by Stuart Hall and Paul Du Gay, Sage Publications Ltd,1996.
    10. Bentley, G. C.,'Ethnicity and Practice', in Comparative Studies in Society and History,Vol.29,No.1,1987.
    11. Bloch, Maurice E. F., How We Think They Think:Anthropological Approaches to Cognition, Memory, and Literacy, Colorado, Oxford:Westview Press,1998.
    12. Borgatta, Edgar F., (editor-in-chief) and Rhonda J. V. Montgomery (managing editor) Encyclopedia of Sociology (Second Edition), Macmillan Reference, USA, 2000.
    13. Burke, Peter J.,'The Self:Measurement Requirements from an Interactionist Perspective', in Social Psychology Quarterly 43:18-29,1980.
    14. Burke, Peter J.,'Identities and Social Structure:The 2003 Cooley-Mead Award Address', in Social Psychology Quarterly, Vol.67, No.1,2004.
    15. Burke, Peter J., ed. Contemporary Social Psychological Theories,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6.
    16. Burke, Peter J. and Jan E.Stets, Identity Theory,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9.
    17. Burke, Peter J., and Judy Tully,'The Measurement of Role/Identity', in Social Forces, Vol.55, No.4,1977.
    18. Cohen, Abner, Custom and Politics in Urban Afri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1969.
    19. Collins, Randall, Four Sociological Traditions,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
    20. Cooley, Charles Horton, Human Nature and the Social Order, New York: Scribner's,1902.
    21. Cooley, Charles Horton, Social Organization, New York:Scribner's,1909.
    22. Coote, Jeremy, and Anthony Shelton (ed.), Anthropology, Art and Aesthetic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2.
    23. Cote, James E., Charles G. Levine, Identity Formation, Agency, and Culture:A Social Psychological Synthesis, Mahwah, New Jersey, London: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Publishers,2002.
    24. Crossley, Pamela Kyle, Helen F. Siu, and Donald S. Sutton, ed., Empire at the Margins:Culture, Ethnicity, and Frontier in Early Modern China, Berkeley, Los Angeles, London: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2006.
    25. Davis, Joseph E.,'Not Dead Yet:Psychotherapy, Morality, and the Question of Identity Dissolution', in Identity and Social Change, edited by Joseph E. Davis, Transaction Publishers, New Brunswick, New Jersey,2000.
    26. Dean, Kenneth, Taoist Ritual and Popular Cults of Southeast China,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3.
    27. Dean, Kenneth, Lord of the Three in One:the Spread of a Cult in Southeast China,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8.
    28. Douglas, Mary, Implicit Meanings, London and Boston:Routledge and Kegan Paul,1975.
    29. Eric, Hobsbawm, and Terence Ranger, eds. The Invention of Tradi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3.
    30. Fenton, S., Ethnicity, Cambridge:Polity,2003.
    31. Geertz, Clifford, 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 Basic Books,1973.
    32. Geertz, Clifford, Local Knowledge:Further Essays in Interpretative Anthropology, New York:Basic Books, Inc., Publishers,1983.
    33. Geertz, Clifford, ed., Old Societies and New States:The Quest for Modernity in Asia and Africa, New York:The Free Press,1963.
    34. Gilroy, Paul,'Diaspora and the Detours of Identity', in Identity and Difference, edited by Kathryn Woodward, Sage Publications and Open University,1997.
    35. Glazer, Nanthan,& Daniel Patrick Moynihan, eds. Ethnicity:Theory and Experience, Cambridge, Massachusett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5.
    36. Gregory, C. A., Gifts and Commodities, London:Academic Press,1982.
    37. Halbwachs, Maurice, The Collective Memory, trans. by Francis J. Ditter and Vida Yazdi Ditter, New York:Harper and Row,1980.
    38. Hall, Stuart, The Question of Cultural Identity, Modernity and Its Future, edited by S. Hall, D. Held, and T. McGrew, Open University Press,1992.
    39. Hall, Stuart,'Cultural Identity and Diaspora', in Theorizing Diaspora:A Reader, edited by Jana Evans Braziel and Anita Mannur, Blackwell Publishing Ltd.,2003.
    40. Hatcher, Evelyn Payne, Art as Culture:an Introduction to the Anthropology of Art (2nd edition), Lanhan, London 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1999.
    41. Hechter, Michael,'Nationalism As Group Solidarity', in Ethnic and Racial Studies, Vol.10,1987.
    42. Herzfeld, Michael, Anthropology:Theoretical Practice in Culture and Society, Oxford:Blackwell Publishers,2001.
    43. Hogg, Michael A., Deborah J. Terry & Katherine M. White,'A Tale Of Two Theories:A Critical Comparison of Identity Theory with Social Identity Theory', in Social Psychology Quarterly, Vol.58, No.4,1995.
    44. Hogg, Michael and Dominic Abrams, Social Identifications:A Social Psychology oflntergroup Relations and Group Processes, London:Routledge,1988.
    45. Hogg, Michael A., Dominic Abrams,'Towards a Single-Process Uncertainty-Reduction Model of Social Motivation in Groups', in Group Motivation:Social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s, edited by M. A. Hogg and D. Abrams, London:Harvester/Wheatsheaf,1993.
    46. Hume, David, A Treatise of Human Nature, ed. David Fate Norton and Mary J. Norton,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
    47. Hume, Lynne and Jane Mulcock, ed. Anthropologists in the Field:Cases in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2004.
    48. Isaacs, Harold R.,'Basic Group Identity:The Idols of the Tribe', in Ethnicity: Theory and Experience, edited by Nathan Glazer & Daniel Patrick Moynihan, Cambridge, 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5.
    49. James, William, Psychology:The Briefer Course, New York:Holt,1892.
    50. Jenkins, Richard, Rethinking Ethnicity:Arguments and Explorations (2nd edition, 1st edition in 1997), London:Sage Publications Ltd.,2008.
    51. Johnson, David, Andrew Nathan, and Evelyn Rawski, ed., Popular Culture in Late Imperial China,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5.
    52. Joshua, A. Fishman, Language and Ethnicity in Minority Sociolinguistic Perspective, Clevedon, England:Multilingual Matters, Ltd.,1989.
    53. Kauffman, Eric,'Liberal Ethnicity:Beyond Liberal Nationalism and Minority Right', Ethnic and Racial Studies, Vol.23, No.6,2000.
    54. Keyes, Charles F.,'The Dialectics of Ethnic Change', in Ethnic Change, ed. by Charles F. Keyes, Seattle: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1981.
    55. Landis, Judson R., Sociology:Concepts and Characteristics (eleventh edition), US:Wadsworth-Thomson Learning,2001.
    56. Leach, Edmund, Political Systems of Highland Burma, Norwich:Fletcher & Son LTD,1964.
    57. Lessa, William A., Evon Z. Vogt, ed., Readings in Comparative Religion:An Anthropological Approach, New York & London:Harper & Row Publisher,1979.
    58. Leuthold, Steven, Indigenou Aesthetics:Native Art, Media and Identity, Austin: 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1998.
    59. Lindholm, Charles, Culture and Identity:The History, Theory and Practice of Psychological Anthropology, Oxford:Oneworld Publications,2007.
    60. Locke, John, An Essay Concerning Human Understanding, ed. Roger Woolhouse, London and New York:Penguin,1997.
    61. Locke, John, Some Thoughts Concerning Education and Of the Conduct of the Understanding, ed. Ruth W. Grant and Nathan Tarcov, Indianapolis, IN and Cambridge, MA:Hackett Publishing,1996.
    62. Mackay, D. Bruce,'Ethnicity', in Guide to the Study of Religion, edited by Willi Braun & T. McCutcheon, London and New York:Cassell,2000.
    63. Malinowski, Bronislaw, "Culture" in Encyclopedia of the Social Sciences, Seligman and Johnson, eds. Macmillan Pubishing Co., Volume Ⅳ,1931.
    64. Mathews, Freya, The Ecological Self, London:Routledge,1994.
    65. McCall, George and Jerry Simmons, Identities and Interactions, Revised edition, New York:Free Press,1978.
    66. Mead, George H., Mind, Self and Society:from the Standpoint of a Social Behaviorist,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34.
    67. Molm, Linda D.,'Symbolic Interaction', in Contemporary Social Psychological Theories, edited by Peter J. Burke,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6.
    68. Morrow, Glenn R., "Review Mind, Self and Society:from the Standpoint of a Social Behaviorist', in The Philosophical Review, Vol.44, No.6,1935.
    69. Nagata, Judith,'What is a Malay? Situational Selection of Ethnic Identity in a Plural Society', in American Ethnologist, Vol.1, No.2,1974.
    70. Nagel, Joane,'Constructing Ethnicity:Creating and Recreating Ethnic Identity and Culture', in Social Problems, Vol.41, No.1,1994.
    71. Naroll, Raoul,'On Ethnic Unit Classification', in Current Anthropology, Vol.5, No.4,1964.
    72. Nicholson, Linda, Identity Before Identity Politics,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8.
    73. Otien, Charlotte M., Anthropology and Art:Readings in Cross-Cultural Aesthetics, New York:the Natural History Press,1971.
    74. Pye, Lucian W., The Spirit Of Chinese Politics,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0.
    75. Ricoeur, Paul, Memory, History, Forgetting, trans. Kathleen Blamey and David Pellauer, Chicago and London: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2004.
    76. Roosens, Eugeen E., Creating Ethnicity:The Process of Ethnogenesis, Thousand Oaks, CA, US:Sage Publication Inc.,1989.
    77. Rousseau, Jean-Jacques, The Confessions, trans. by Angela Scholar,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
    78. Sahlins, Marshall, The Use and Abuse of Biology:an Anthropological Critique of Sociobiology, Oxford, England: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1976.
    79. Schneider, Arnd and Christopher Wright, ed., Contemporary Art and Anthropology, Oxford:Berg,2006.
    80. Show, Marvin E.,& Philip R. Costanzo, Theories of Social Psychology (2nd), New York:McGrow-Hill Book Company,1982.
    81. Siu, Helen F.(萧凤霞),Agents and Victims in South China---Accomplices in Rural Revolution, 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89.
    82. Smith, J. Z., To Take Place:Toward Theory in Ritual,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7.
    83. Smith, Marian W., The Artist in Tribal Society, London: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Ltd.,1961.
    84. Sokefeld, Martin,'Debating Self, Identity, and Culture in Anthropology', in Current Anthropology, Vol.40, No.4,1999.
    85. Sollors, Werner, Theories of Ethnicity:A Classical Reader, New York: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1996.
    86. Stets, Jan E. and Peter J. Burke,'Identity Theory and Social Identity Theory', in Social Psychology Quarterly, Vol.63, No.3,2000.
    87. Stryker, Sheldon,'Identity Salience and Role Performance:The Importance of Symbolic Interaction Theory for Family Research', in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Vol.30,1968.
    88. Stryker, Sheldon, Richard T. Serpe,'Commitment, Identity Salience, and Role Behavior', in Personality, Roles, and Social Behavior, edited by W. Ickes and E. S. Knowles, New York:Springer-Verlag,1982.
    89. Tajfel, Henri,'Social Psychology of Intergroup Relations', in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Vol.33,1982.
    90. Tajfel, Henri and John C. Turner,'An Integrative Theory of Intergroup Conflict', in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Intergroup Relations, edited by W.G Austin and S. Worchel, Monterey:Brooks-Cole,1979.
    91. Taylor, Charles, Sources of the Self:The Making of the Modern Identity,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9.
    92. Thernstrom, Stephen, ed. Harvard Encyclopedia of American Ethnic Groups, 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0.
    93. Thibaut, John W., Harold H. Kelley,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Groups,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1959.
    94. Thoits, Peggy A.,'Multiple Identities:Examining Gender and Marital Status Differences in Distress', in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Vol.51, No.2,1986.
    95. Turner, John C.,'Towards a Cognitive Redefinition of the Social Group', in Social Identity and Intergroup Relations, edited by H. Tajfel,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2.
    96. Turner, John C., Michael A. Hogg, P.J. Oakes, S.D. Reicher, and M.S. Wetherell, Rediscovering the Social Group:A Self-Categorization Theory, Oxford: Blackwell,1987.
    97. Turner, Ralph H.,'The Role and the Person', in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Vol.84,1978.
    98. Turner, Victor W., From Ritual to Theatre:the Human Seriousness of Play, New York:Performing Arts Journal Publications,1982.
    99. Weber, Max, Economy and Society (2nd edition),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78.
    100.Weeden, C., Feminist Practice and Poststructuralist Theory, London:Blackwell, 1987.
    101.Westermann, Mariet, ed., Anthropologies of Art, Williamstown, Mass:Sterling and Francine Clark Art Institute,2005.
    102.Whitehead, Anne, Memory, 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2009.
    103.Williams, C. J. F., What is Identity?,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9.
    104.Wimmer, Andreas,'The Making and Unmaking of Ethnic Boundaries:A Multilevel Process Theory', in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Vol.113, No.4, 2008.
    105.Wingert, Paul S., Primitive Art:Its Traditions And Styles,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2.
    106.Winner, Ellen, Invented Worlds:the Psychology of the Arts,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2.
    107.Woodward, Kathryn, ed. Identity and Difference, London:Sage Publications and Open University,1997.
    108.Wordsworth, William,'Lines Written a Few Miles Above Tintern Abbey, On Revising the Banks of the Wye During a Tour, July 13,1798', in R. L. Brett and R. Jones (eds), Lyrical Ballads, second edition, Oxford and New York:Routledge, 1991.
    109.Yunxiang, Yan, The Flow of Gifts:Reciprocity and Social Network in a Chinese Village, Standford University Press,1996.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