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及其发展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真探讨邓小平的小康社会思想,尤其是在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历史条件下,探讨邓小平的小康社会思想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探讨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首先要探析产生这种思想的渊源。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回顾,邓小平的小康社会思想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渊源。中国的传统文化为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的产生提供丰富的土壤。《礼经·礼运》中的大同世界和小康社会思想渗透在几千年的中国文化中,更是在中国的老百姓中根深蒂固。作为深爱自己祖国的中国人民的儿子邓小平无疑受到这种小康思想或者说小康文化的熏陶。作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邓小平的小康社会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对未来社会的描绘、关于东方社会的理论以及社会主义“过渡阶段”理论为邓小平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奠定了基础,同样也为邓小平的小康社会思想奠定了基础。
     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的产生不仅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渊源,更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产生的,探讨这种社会历史背景对于我们全面准确理解邓小平的小康社会思想是非常重要的。简单地说,邓小平的小康社会思想是在反思历史经验教训,立足客观现实国情,放眼世界现代化发展大势,将民族复兴梦想和民生幸福追求融为一体而提出的一种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小康社会这个概念是邓小平灵活而创造性提出的具有社会主义时代内涵的、描述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阶段性发展目标的、体现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富有开放性的和展现中华民族雄心壮志的新概念。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的实质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现阶段的具体体现和实践展开。它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澎糕誓急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对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的丰富和发展。全面建设小
    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根据十五大提出的到2010年、建党100年和新中国成立
    100年发展目标,我们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
    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
    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经过这个阶段的建设,
    再继续奋斗几十年,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
    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但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既存在良好的发展机遇和有利
    条件,同时也将面临一系列重大挑战和不利因素。客观分析这些有利和不利
    因素都将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
    指针。科学发展观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发展内涵、发展要义、发展本质
    的进一步深化和创新。科学发展观深刻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
    践经验,进一步回答了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和实现社会全面进步必须解决的一
    系列重大问题,明确揭示了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的本质特征,为我们加快发展
    步伐、顺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在全面建
    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三农”问题的解决是关键。
Deng Xiaoping's thought of well-off society is the important component of Deng Xiaoping Theory. To probe into Deng Xiaoping's thought of well-off society, especially under the historical condition of building a well-off society in an all-round way put forward in the Sixteenth Congress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is of important theoretic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discuss Deng Xiaoping's thought of well-off society, we'll analyse the
    origin of the thought first. Looking back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Deng Xiaoping's thought of well-off society has profound traditional
    cultural origin.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provides Deng Xiaoping's thought of
    well-off society with rich resources. The thoughts of "a common world"
    described in ((Lijing -Liyun)) and "a well-off society", which have been infiltrated
    into Chinese culture of thousands of years, are deep-rooted in Chinese civilian's
    minds. Deng Xiaoping, as a son of Chinese people with strong patriotism,
    undoubtedly is influenced by the thought or culture of a well-off society. Deng
    Xiaoping, as a determined Marxian, Deng Xiaoping's thought of well-off society
    comes down Marxism in one continuous line. The description on future society ,
    theory on oriental society and socialistic " transitional stage " advocated by Marx>
    Engels and Lenin established foundation for Deng Xiaoping's theory on
    constructing Chinese style socialism, and Deng Xiaoping's thought of well-off
    society as well.
    The advocation of Deng Xiaoping's thought of well-off society has deep traditional cultural origin and it came into being under specific social historical
    
    
    background. Therefore, to discuss the social historical background is of great
    importance for us to comprehend Deng Xiaoping's thought of well-off society
    comprehensively. Simply speaking, Deng Xiaoping's thought of well-off society,
    which is a new concept of epochal characteristic, is put forward on the basis of
    reflecting historical experience, standing objective realistic national conditions,
    scanning worldwide development trend and in pursuit of national rejuvenation and
    people's livelihood. The concept of well-off society, which has socialism epochal
    intension, describes the phasic development goal hi Chinese modernization
    process is creatively put forward by Deng Xiaoping, coordinates the
    developments between economy and society comprehensively and sustainably, is
    outward-looking and depicts the aspirations of the Chinese people. The substance
    of Deng Xiaoping's thought of well-off society is concrete reflection and practical
    expansion of the thought of constructing Chinese style socialism in present stage.
    Therefore, the thought of well-off society is of great theoretic and practical
    meaning.
    Constructing a well-off society in an all-round way enriches and develops Deng Xiaoping's thought of well-off society. The goal of constructing a well-off society in an all-round way as follows: According to the development objectives of the years 2010, 2021, 2049 put forward in the Fifteenth Congress, we'll concentrate our energy on building a higher -level well-off society comprehensively to benefit billions of civilians in the first two decades of 21st century, to make economy more prosperous, democracy more perfect, science and education more advanced, culture more flourishing, society more harmonious, people's life more well-off. Through the construction of this stage, we'll continue striving after the goal so as to achieve modernization by the fifties of this century
    
    and make China a rich, mighty, democratic and civilized social democracy. But development advantages N beneficial conditions and a series of great challenges and disadvantageous factors co-exist in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ng a well-off society comprehensively. Therefore, holding an objective stance on these advantageous and disadvantageous factors will promote the fulfillment of well-off society.
    The Third Plenary Session of the Sixteenth Congress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引文
[1] 《五经全注·诗经》,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版
    [2] 《五经全注·礼经》,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版
    [3] 《五经全注·礼经》,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版
    [4] 《辞海》第2537页,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版
    [5] 《我的父亲邓小平:“文革”岁月》,毛毛著,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第185页和264页
    [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4页
    [7]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4页
    [8]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57页
    [9] 《列宁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版,第623页
    [10] 《毛泽东选集》第四卷,第1358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出版
    [11]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237—238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版
    [12]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53—54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14] 《毛泽东文集》第八卷,第116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出版
    [15] 《毛泽东文集》第八卷,第302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出版
    [16]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第247页,何沁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年出版
    [18]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132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版
    [19]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0—11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出版
    [2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第284页,何沁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年出版
    [21]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54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出版
    [22]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72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出版
    [23]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66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出版
    [24] 《邓小平思想年谱》,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11月版,第77页
    [25]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237—238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版
    [26] 《邓小平思想年谱》,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11月版,第187页
    [27] 《邓小平思想年谱》,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11月版,第112页
    [28] 《邓小平思想年谱》,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11月版,第140页
    [29]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356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版
    [30] 《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第16页,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出版
    [31]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4—25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出版
    [32]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270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版
    [33]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26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出版
    [34]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64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出版
    [35]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06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出版
    [36]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10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出版
    [37]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18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出版
    [38]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26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出版
    [39]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89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出版
    [40]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04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出版
    [41]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单行本)第14页
    [42] 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第18页
    
    
    [43] 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第19页
    [44] 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第19页
    [45] 世界银行:《2020年的中国》第5页,北京:中国财经经济出版社 1997年版
    [46] 世界银行:《1998年/1999年世界发展报告》第2页,北京:中国财经经济出版社1997年版
    [47] 《理论动态》总第1628期,第3页
    [48] 资料来源:根据2003年《中国统计年鉴》整理
    [49]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77—278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出版
    [50]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74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出版
    
    
    1、《五经全注·诗经》《五经全注·礼经》[M],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出版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4卷[M],人民出版社1995年出版
    3、《列宁选集》1-4卷[M],人民出版社工995年出版
    4、《毛泽东选集》第4卷[M],人民出版社1991年出版
    5、《毛泽东文集》第8卷[M],人民出版社1999年出版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M],何沁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出版
    7、《邓小平文选》第1-3卷[M],人民出版社1993年出版
    8、《邓小平思想年谱》[M],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
    9、《全面建设小康社会》[M],吕书正著,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
    10、《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M],吴松主编,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M],宋惠昌何建华主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1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学习读本》[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年版
    1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学习问答》[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年版
    14、《20世纪的巨人——邓小平与现代中国》[M],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版
    15、《邓小平社会理论研究》[M],吴铎 丁水木主编,上海大学出版社2002版
    16、《细说邓小平》[M],李君如主编,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7、《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M](专题摘要),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18、《江泽民同志理论论述大事纪要》[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年版
    19、《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江泽民,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20、《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