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煤炭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的对策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论文由引言、正文四章及结语部分构成,前两部分为理论分析,后三部分为应用分析。各章内容提要如下:
     引言部分,首先介绍了本论文的选题背景及意义;其次对国内有关资源优势转换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评述;并得出结论:资源优势难以有效地转变为经济优势的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制度安排不合理、体制运行不科学。
     正文第一章通过阐述自然资源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资源型产业的经济特点、资源型区域的发展症结、资源优势及其陷阱效应等几方面对资源型经济进行了理论分析。
     正文第二章阐述了内蒙古煤炭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状况分析。从内蒙古煤炭资源及开发利用状况、内蒙古煤炭资源开发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内蒙古煤炭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等几方面分析了内蒙古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状况及其面临的问题。
     正文第三章内蒙古煤炭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的主要制约因素。内蒙古煤炭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的主要制约因素是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的制度因素和经济因素。制度因素包括产权制度、资源管理制度、价格制度、市场交易制度、政绩考核制度;经济因素从增长方式粗放及产业结构偏重、高耗能产业增长过快两方面进行了分析及评价。而且本文认为,资源优势未能得到充分发挥的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制度因素。
     正文第四章加快内蒙古煤炭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的对策。指出内蒙古煤炭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需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加强煤炭资源开发统一规划管理;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三、推进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的制度创新;四、政府政策上的支持和经济扶持;五、正确看待资源优势,改变分工模式,避免陷入经济陷阱;六、转变发展观念、改进地方政府政绩考核方式;七、开发与保护并举,注意生态环境保护等。
     本论文存在的不足在于内蒙古地区的统计资料和这方面的研究滞后,一些问题的判断和看法,需要更加长期地研究。而这方面的深入细致研究,将推动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理论的进一步完善。
There are four parts besides the introduction in this paper. There are theories analysis in the former two part, and application analysis in the latter three part.
     Introduction. firstly, the selected topic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is introduced. second, the study findings are commented on about the conversion of resource advantage.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cause of the conversion about resource advantage lies in the unreasonability about the system arrangement and the unscientific systematical running.
     The first part, the related resourceful economy is analyzed theoretically. I expound the function of natural resource in the economic increasing, the econom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esourceful industry, the developing crucial reason about resourceful districts, resource advantage and its trap effect.
     The second part, the coal resource and the exploit condition are analyzed in Inner Mongolia in the aspects of the exploit condition, the contribution to the economic increasing, and the existent problems.
     In the third part, I analyze the essential restricted factors to turn the resource advantage into the economic advantage. Its include systematical and economic factors, especially, the systematical factors.
     In the forth part, I pose the strategies to accelerate its turning from resource advantage to economic advantage. 1. Consolidating unified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about coal resource exploit. 2. Adjusting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turning economic increasing way. 3. Developing systematical novelty. 4. The policy and economic supporting from the government. 5. treating resource advantage rightly and avoiding dropping in economic trap. 6. converting developing idea and improving check ways. 7. Attaching importance to exploit as well as conservation,etc.
引文
[1]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4 卷).人民出版社.1972.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3 卷[M].第 561 页.人民出版社.北京:1972.
    [3]内蒙古生产的煤炭一半将转化为电能[J].中国能源.2004.2.
    [4]张复明.资源的优势陷阱和资源型经济转型的途径[J]《.中国人口.环境资源》2002 年第四期.
    [5]夏珺、辛阳.内蒙古煤炭和贵金属储量双双跃居全国第一位[N].人民日报.2007.8.10.
    [6]内蒙古煤炭资源与采掘历史[E].内蒙古煤炭工业局网站.http://www.nmgmt.gov.cn.
    [7]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
    [8]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
    [9]刘军.内蒙古煤炭储量跃居全国第一[N].经济参考报.2007.8.14.
    [10]孙培成等.内蒙古自治区煤炭资源保障程度分析[J].中国煤田地质.2004.5.
    [11] “十五”内蒙古煤炭工业成绩斐然[E].内蒙古煤炭工业局网站.http://www.nmgmt.gov.cn
    [12]刘军.内蒙古煤炭储量跃居全国第一[N].经济参考报.2007.8.14.
    [13]内蒙古统计局.内蒙古统计年鉴 2006[M].中国统计出版社.北京.2006.
    [14]“十五”内蒙古煤炭工业成绩斐然[E].内蒙古煤炭工业局网站.http://www.nmgmt.gov.cn.
    [15]内蒙古煤炭工业局.2006 年内蒙古煤炭工业完成情况。
    [16]内蒙古煤炭工业局.2006 年内蒙古煤炭工业完成情况。
    [17]“十五”内蒙古煤炭工业成绩斐然[E].内蒙古煤炭工业局网站.http://www.nmgmt.gov.cn.
    [18]内蒙古统计局.内蒙古统计年鉴(2005~2006)[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2006.
    [19]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委员会.加快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保持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007 年上半年工业运行及下半年走势分析。
    [20]煤炭工业发展“十一·五”规划[E].内蒙古煤炭工业局网站.http://www.nmgmt.gov.cn
    [21]呼尔查.关于“十一五”规划思路的若干问题[J].北方经济.2005.5.
    [22]根据《内蒙古统计年鉴》(2006)中的相关数据计算得出.
    [23]根据内蒙古统计年鉴 2006、中国统计年鉴 2006 相关数据计算得出。
    [24]最终能源消费总量=能源生产部门提供的最终能源产品产量;能源消费总量=能源生产部门提供的最终能源产品产量+能源加工转换运输损失量。
    [25]国家统计局.2006 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单位 GDP 能耗等指标公报.2007.7.12.
    [26]崔选民.能源蓝皮书 2006:中国能源发展报告[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北京.2006.
    [27]史丹等.我国各地能源效率与节能潜力及影响因素分析.天然气技术.2007.2.
    [28]内蒙古自治区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内蒙古调查总队.内蒙古自治区 2006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9]孙东辉.西部降耗要立足经济增长方式转变[N].中国经济时报.2006.09.05.
    [30]内蒙古统计局.内蒙古统计年鉴 2005[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
    [31]内蒙古统计局.内蒙古统计年鉴 2005[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
    [32]新华网内蒙古频道.http://www.nmg.xinhuanet.com.
    [33]内蒙古统计局.内蒙古统计年鉴 2006[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
    [34]标准煤,又称标准燃料,这是计算能源总量和折合各种能源的综合指标。因为不同的能源所含热量不同,故须用一个统一标准加以计算和比较。我国规定每公斤标准煤的含热量为7000Cal.以此可把其他能源折合成标准煤计算,如石油每公斤发热量为 10000Cal,天然气每立方米发热量为 9312Cal,则相当标准煤的比率分别为 1.429 和 1.33。水电有两种算法:一种以火力发电当年平均每度电的实际耗煤量计算;另一种以电的热功当量计算,每度电为 860Cal,相当于0.123kg 标准煤的热量。
    [35]中国统计出版社.中国区域经济统计年鉴 2005[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
    [36]薛黎.绿色 GDP 核算小组:有些省份 GDP 实际是零增长[N].上海证券报.2007.08.03.
    [37]杨宁等.西部能源开发.央企和地方冲突升级[N].经济参考报.2005.06.06.
    [38]反官煤勾结:拿什么捍卫中央权威[E].http:∥www.sina.com.cn.2005.09.26.
    [39]反官煤勾结:拿什么捍卫中央权威[E].http:∥www.sina.com.cn.2005.09.26.
    [40]林玉、闫蓓.资源税改革结束廉价能源时代[N].经济参考报.2005.12.14.
    [41]“十五”内蒙古煤炭工业成绩斐然[E].内蒙古煤炭工业局网站.http://www.nmgmt.gov.cn.
    [42]乌兰、额尔敦扎布.“资源优势”新论.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6.
    [43]马克思.资本论.第 2 卷[M].第 192 页.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44]内蒙古自治区统计局.内蒙古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1~2006).
    [45]中国统计出版社.中国区域经济统计年鉴(2005)[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
    [46]中国统计出版社.中国区域经济统计年鉴(2005)[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
    [47]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 2006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内蒙古自治区 2006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48]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1996 年 8 月 29 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
    [4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矿产资源开采登记管理办法[N].人民日报.1998.2.23.(第 2 版).
    [50]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M].地址出版社.北京.1996.
    [5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矿产资源开采登记管理办法[N].人民日报.1998.2.23.(第 2 版).
    [52]潘伟尔.煤炭资源税改革之我见[J].中国能源.2006.06.
    [53]潘伟尔.煤炭资源税改革之我见[J].中国能源.2006.06.
    [54]潘伟尔.煤炭资源税改革之我见[J].中国能源.2006.06.
    [55]扔掉的煤够用 10 年:三大因素致煤炭资源浪费严重.经济日报.2006.5.29.
    [56] 许 柏 年 . 下 最 大 决 心 . 花 最 大 气 力 . 抓 好 节 能 减 排 工 作 [E]. 内 蒙 古 政 协 网 站 :http://www.nmgzx.gov.cn.
    [57]胡振琪.矿产与粮食复合主产区的环境质量与粮食安全[J].中国土地学会会讯.2005.3.
    [58]张伟、龙如银.煤矿区自然环境污染状况评价指标体系探讨[J].煤炭经济研究.2005.6.
    [59]黄吉力、游春亮.广东鱼米之乡竟成癌症村、贫困村[N].法制日报.2001.5.11.
    [60]张伟、龙如银.煤矿区自然环境污染状况评价指标体系探讨[J].煤炭经济研究.2005.6.
    [61]王文学主编.生态经济丛书——自然物流的一角[M].山西经济出版社.1996.
    [62]斯塔福里阿诺斯著.董书慧等译.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 21 世纪[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63]恩格斯.自然辩证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3 卷)[M].517 页.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编.人民出版社.北京.1972.
    [64]恩格斯.自然辩证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3 卷)[M].517 页.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编.人民出版社.北京.1972.
    [65]恩格斯.自然辩证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3 卷)[M].518 页.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编.人民出版社.北京.1972.
    [1]王来喜.资源转换论:西部民族地区资源优势转换的经济学分析[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2]包玉山.内蒙古草原畜牧业的历史与未来[M].呼和浩特: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3.
    [3]李相合、曹霞.西部大开发对策研究[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3.
    [4]乌日陶克套胡.蒙古族游牧经济及其变迁[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
    [5]内蒙古统计年鉴[M].(1986—2006).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6]中国统计年鉴[M].(1986—2006).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7]中国能源统计年鉴 2006[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
    [8]马克思.资本论(第一、二、三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9]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10]李延江.煤炭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4.
    [11]叶裕民.中国区域开发论[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
    [12]周起业等.区域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
    [13]丁任重.西部经济发展与资源承载力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14]中国节能降耗研究报告编写组.中国节能降耗研究报告[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6.
    [15]中国区域结构节能潜力分析[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16]张雷.能源生态系统:西部地区能源开发战略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17]2007:中国能源发展报告——能源蓝皮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18]中国能源财税政策研究课题组.中国可持续能源财经与税收政策研究[M].北京:中国民航出版社.2006.
    [19]国外提高能源效率的政策与实践[M].北京:兵器工业出版社.2005.
    [20][美]莱斯特?R?布朗著.林自新、暴永宁译.《B 模式:拯救地球、延续文明》[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
    [21]李晓钟.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理论与实证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22]李清均.后发优势:中国欠发达地区发展转型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
    [23]陈大夫.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24]陈栋生.西部大开发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
    [25]杨聪.资源优势整合:论西部经济的统筹发展[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26]胡鞍钢.地区与发展:西部开发新战略[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1.
    [27]石宝珩等编著.能源资源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28]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研究[M].北京:商务出版社.1984.
    [29]黄少安.制度经济学研究(第三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年.
    [30]姜作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政策选择[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31]马林等.内蒙古可持续发展论:内蒙古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9.
    [32]崔选民主编.能源蓝皮书:2006 中国能源发展报告[R].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33]卢现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1.
    [34]蔡运龙.自然资源学原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35]刘起运.宏观经济数量分析方法与模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6]倪健民.国家能源安全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37]内蒙古社会科学院课题组.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难点·热点[M].呼和浩特: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5.
    [38]张熏华.资本论脉络[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39]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1984 年 5 月 31 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根据 2001 年 2 月 28 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决定》修正。
    [40]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院.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学习资料选编(第一集)[M].呼和浩特:2000.
    [41][美]加勒特·哈丁著.戴星翼、张真译.生活在极限之内:生态学、经济学和人口禁忌[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
    [42]万晓琼.观点:经济 2005[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
    [43]汪世银.西部大开发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
    [44]高士荣、李俊彦.2006 中国社会年报[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6.
    [45]杨家栋.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探索[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46]范恒森.中国地方经济发展模式[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5.
    [47][美]莱斯特·R·布朗著.林自新、暴永宁译.地球不堪重负[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
    [48]张雷、刘毅.中国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49]中国科学院能源战略研究组.中国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50]周大地.2002 中国能源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
    [51]周大地.2020 中国可持续能源前景[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
    [52]王宏英.山西能源开发战略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
    [53]成玉琪.中国可持续发展与能源:面向 21 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54]张雷.矿产资源开发与国家工业化[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55]施正一.民族经济学教程[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
    [56]吴德春、董继斌.能源经济学[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1.
    [57][德]赫尔曼·舍尔.黄凤祝、巴黑译.阳光经济:生态的现代战略[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
    [58]斯塔福里阿诺斯著.董书慧等译.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 21 世纪[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1]王正锋、郭晓川.循环经济视角下内蒙古煤炭产业自主创新研究.煤炭经济研究[J].2007.2.
    [2]吴立新等.西部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洁净煤技术[J].2005.1.
    [3]李树志.西部煤炭开发引起的主要生态问题及防治对策.选煤技术[J].2003.1.
    [4]孔祥智、胡迎春.西部地区能源产业发展的优势、重点和对策研究.资源·产业[J].2003.4.
    [5]程爱国、彭苏萍.西部地区资源潜力综合评价与规划研究.西安科技学院学报[J].2006.6.
    [6]童磊的.我国能源结构与西部能源开发战略.中国煤炭[J].2006.11.
    [7]宋晓倩等.浅析东西部煤炭企业资源整合的主要模式及战略选择.商业现代化.2006.5.
    [8]杨刚强.内蒙古能源战略与经济发展.工业技术经济[J].2006.6.
    [9]陈伟.内蒙古煤炭产业优势及发展——国家战略能源基地的未来.西部资源[J].2006.6.
    [10]汪惠清.开发西部煤炭资源与发展综述.中国矿业[J].2004.3.
    [11]额尔敦扎布.草地资源价值新论[J].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
    [12]包玉山.经济——文化视角下的西部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J].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
    [13]包玉山.内蒙古草原退化沙化的制度原因及对策建议[J].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
    [14]额尔敦扎布.生态环境与制度安排[J].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4.
    [15]王来喜.我国经济制度的变迁与社会经济的变革[J].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
    [16]额尔敦扎布.西部开发的一种模式——鄂尔多斯模式[J].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2.
    [17]李相合.区域经济协调:西部基础设施建设中值得注意的问题[J].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6.
    [18]李金峰.煤炭行业如何走循环经济之路[J].煤炭经济研究.2005.11.
    [19]孙培成等.内蒙古自治区煤炭资源保障程度分析[J].中国煤田地质.2004.5.
    [20]杨宁等.西部能源开发.央企和地方冲突升级[N].经济参考报.2005.6.6.第 5 版。
    [21]孟庆国、李相合.利用西部大开发促进内蒙古经济发展的新思维[J].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
    [22]陈浩.资源环境核算方法与问题研究[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5.1.
    [23]韦艳.开发西部能源的战略思考[J].北京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
    [2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N].人民日报.2006.3.17.
    [25]梁凯、兰井志.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分析[J].国土资源.2003.7.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课题组.西部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战略(总报告)[J].经济研究参考.2003.50.
    [26]王庆一.中国能源现状与前景[J].中国煤炭.2005.2.
    [27]权威报告预计——未来 20 年中国在能源领域将面临四大挑战[J].领导决策信息.2003.46.
    [28](英)菲利普·安德鲁斯·斯皮德.中国能源政策的成效与挑战[J].《国外理论动态.2005.8.
    [29]“矿竭城衰”资源危机逼近中国[J].内蒙古煤炭经济.2005.3.
    [30]卢苇.能源效率标准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贡献[J].能源研究与利用.2005.2.
    [31]刘宝华.准资源枯竭城市的经济补偿及能源定价机制[J].经济论坛.2005.11.
    [32]赵纪新、孟祥华.我国的能源结构及能源战略构成探讨[J].煤炭经济研究.2005.6.
    [33]郭献文、钞文、吴锦瑜.新兴战略能源基地在西部崛起——陕甘宁内蒙古能源开发调查[J].中国经贸导刊.2002.10.
    [34]常振亮、乐奇.内蒙古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对策建议[J].北方经济.2005.3.
    [35]“十一五”期间区域经济发展的资源约束与环境承力问题研究[J].领导决策信息.2004.29.
    [36]张广海.资源环境生态经济价值综论[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2.12.
    [37]李建兰.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4.6.
    [38]丁任重.经济可持续发展.增长、资源与极限问题之争[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4.4.
    [39]现行煤炭价格形成机制缺陷调查[J].经济参考报.2005.11.29.第 6 版。
    [40]内蒙古生产的煤炭一半将转化为电能[J].中国能源.2004.2.
    [41]刘军.内蒙古煤炭储量跃居全国第一[N].经济参考报.2007.8.14.
    [42]呼尔查.关于“十一五”规划思路的若干问题[J].北方经济.2005.5.
    [43]史丹等.我国各地能源效率与节能潜力及影响因素分析.天然气技术.2007.2.
    [44]薛黎.绿色 GDP 核算小组:有些省份 GDP 实际是零增长[N].上海证券报.2007.08.03.
    [45]张伟、龙如银.煤矿区自然环境污染状况评价指标体系探讨[J].煤炭经济研究.2005.6.
    [46]倪国良.对西部资源优势战略的重新认识[J].甘肃社会科学.2002.1.
    [47]张彦英.西部矿产资源开发——优势背后的反思[J].2001.2.
    [48]陈志勤.西部矿产资源优势转化十项对策[J].2001.11.
    [49]陈海泉.关于西部经济落后地区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顺利转化的思考[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02.4.
    [50]陈刚等.西部资源经济比较优势分析[J].资源科学.2003.7.
    [51]贺建军.西部地区资源优势与发展潜力[J].前沿.2004.7.
    [52]宋丽颖等.西部地区资源优势转换为经济优势的税收政策研究[J].税务研究.2004.7.
    [53]刘江宜等.西部资源优势转化的影响因素与途径分析[J].理论与实践.2005.1.
    [54]任晓蕙.西部优势转化应破解“资源悖论”[J].理论导刊.2005.11.
    [55]倪国良、范晓娟.资源优势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兼谈西部地区资源优势战略实现模式[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6.3.
    [56]王生卫.我国西部矿产资源产业结构优势的培育及实现途径分析[J].科技创业月刊.2007.2.
    [57]宁吉喆.西部大开发优势资源的开发和利用[J].中国矿业.2002.2.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