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礼》《诗》对妇女的定位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从《易》、《礼》、《诗》等儒家经典对妇女的定位来探讨西周礼乐制度和儒家思想的妇女观,兼论西周至两汉时期妇女观的变化。全文由五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是绪言,介绍选题的原因与意义,评述当代妇女史研究的状况、妇女观研究和《易》、《礼》、《诗》中性别观念的研究现状,同时还说明了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意义。本文认为,在世界多元化的时代,妇女发展已经成为国际潮流,为了适应这一时代的要求,我们必须正视男女不平等的社会现实,从不同的层次、不同的领域、不同的学科探讨妇女发展滞后的原因。从历史学角度讲,探讨传统妇女观是非常有意义和有价值的。
     第二部分、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是文章的主体部分,分别以《易》的经传、《礼》的经传和《诗》的经传为核心,从男阳女阴、男尊女卑、淑女形象三个方面分析探讨了这三部典籍对妇女的定位,并进而说明了西周春秋和战国两汉时期的妇女观的基本内容。本文认为从经义到传义,妇女观有一个明显的从族权到夫权的变化过程。
     在第二部分的《<易经>确立的传统性别观念》一章中,着重探讨了乾坤观念与性别之间的关系,以及《周易》经传中所表达的妇女观。本文认为在经本义中,乾和坤的取象无高低贵贱之分,也与男女两性无关。在《彖传》中,乾和坤有了主从之分,但两者互补,缺一不可。在《象传》中,乾和坤都是君子观象修省的对象。虽然《乾》《坤》两卦的本义与性别无关,但由于卦爻辞编排者的性别立场,因而《易经》也反映出西周时代男性至上的妇女观念,如男大女小、男主女从,以及尊父轻母和一夫多妻的家庭模式,以及要求妇女主中馈无攸遂、婚姻期间守贞等观念。在《文言》和《系辞》中,乾和坤与男女两性扯上了关系,乾成为君道、夫道、父道,坤成为臣道、妻道、子道,因为君臣、夫妻、父子有尊卑的区别,所以乾和坤也有了高低贵贱的区别。秦汉以后随着阴阳思想的广泛流布,男为阳、女为阴就成为传统性别观念的基调,男尊女卑也就成了合理的存在。
     在第三部分的《(礼经)构建的性别等级制度》一章中,着重分析了《仪礼》中的《士冠礼》、《士婚礼》、《丧服》和《礼记》中的《内则》一篇所表达的性别等级与妇女观念。本文认为,冠礼赋予男性社会性成人的地位,而笄礼却剥夺了女性社会性成人的权力;婚姻是构建“合两姓之好”的媒介,但却是通过控制女性的身体和意识来实现的;丧服制度排斥母系亲属关系,提高父权和夫权,贬抑母权和妻权;《礼记·内则》强调妇对舅姑的柔顺和夫妻之间男女有别的身份。这些礼制虽然表现出了男尊女卑的差别,但对妇女的控制并不是很严,主要限于许嫁以后,其目的是确保丈夫家族血缘的纯洁。成书于战国至秦汉时代的《礼记》,其妇女观与先秦礼仪有很大的不同,阳唱阴和、男主女从、夫死不嫁、从一而终成为婚礼的主题,女性的服丧原则——三从——成为女性的道德规范,三从中的从夫成为汉代礼学家重点强调的内容,妇事舅姑并顺于舅姑变成了妻事夫顺于夫,夫权超越了族权。
     在第四部分的《<诗经>中的传统女性观》一章中,着重分析了淑女形象从《诗经》本义到《毛传郑笺》的变化,并分析了《诗经》时代的女性观和毛郑对妇女的定位。本文认为在《诗经》本义中,淑女是具有君子之德的女性形象,她知礼守义、精通女工,虽然矜持而不失温柔多情,虽然温良恭淑而不失活泼开朗。由于宗法制度的需要,人们不仅期待淑女相貌美丽,勤劳能干,也期待她们高大健美,具有多生多育的能力。但是在《毛传郑笺》中,淑女的形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温柔可爱的少女一变而为贤良内敛的后妃,其貌不求美,其德必求佳。她们不但持礼知义、非礼不行不言,而且贞专守一、宽容不妒,一心一意为君子着想,全心全意为丈夫服务,精神与意念完全系于丈夫身上,变得拘谨呆板而缺乏个性。
     论文的最后一部分是全文的总结,首先总结了西周春秋礼乐时代和战国两汉时代儒家的妇女观的具体内容,并且指出了其中的不同点。其次,从社会结构变迁和主流思想文化的演变分析了造成妇女观变化的两个基本原因。在最后的余论里,针对现实社会依然流行的不利于女性的传统观念,本文指出,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改变文化体系中单一性别(男性的)标准,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实现两性平等的有效途径。
Focusing on the three classical works of Confucianism("the book of changes"," the book of odes","the book of rites"),the article tries to study the views on women in Western Zhou Dynasty's ritual system and the Confucianism and the changes of perceptions on women from Western Zhou Dynasty to the Han Dynasty. Full-text consists of five parts.
     The first part is introduction. This part introduces the the reason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thesis describes the contemporary situation of women's history studies and the research of ideas on women,reviews the research status of gender in "the book of changes"," the book of odes" and "the book of rites", also illustrates the research ideas and methods and innovative signifance of this article. This paper argues that women's development has become an international trend in the era of diversification of the world.In order to meet the demands of the times, we must face the reality of social inequality between men and women,explore the laging reasons of women's development from different levels,different fields and different disciplines.From the historical perspective, it is very meaningful and valuable to explore the formation,development and change of traditional views on women.
     PartⅡ, PartⅢand PartⅣis the main part of the article.The main part uses the original books and the works which explain "the book of changes","the book of odes" and "the book of rites" respectively to analyze the change process of views on women from the three aspects such as male as yin and female as yang, male as superiority and female as inferiority, gentlewomen image. This paper argues that women have a clear change which has a close relationship to the social change since the Warring States and Confucian political ideology from the family to the husband.
     In the second part "the traditional gender concept which is established in'the book of changes'",the chapter focuses on the relatonship between the concept of qian and kun and gender, also illustrates the ideas on women.In the original books, qian and kun has nothing to do with lowliness and nobleness and sexes. In the "tuan", there is distance between qian(as master) and kun(as salve), but the two complement each other,they are indispensable. In the "xiang",qian and kun are the gentleman's objects to cultivate his moral character. Though the original meaning of qian and kun has nothing to do with sexes, because of the scheduler's gender position, "the book of changes" also reflects the male superiority in Western Zhou era,such as the love and the marriage patten that male dominates over female,the polygamous family patterns in which they emphasize on the father and ignore the mother, and the concept that requires women to stay at home and to preserve chastity during the marriage. In the "wenyan" and "jici", the qian and kun has anything to do with the gender.Qian respects the prince,the husband and the father, while qun respects the minister,the wife and the son.At the same time,qian is noble than kun.As the wide spreading of ideas about yin and yang and the strength of husband's right, respect for men as yang, yin for the humble woman, becomes the keynote of traditional gender concept. The presence of male superiority has become reasonable.
     In the third part " the gender caste system which is established in 'the book of rites'", the chapter will focus on analyzing the concept of gender hierarchies and women expressed by the " crown ceremony", "marriage ceremony", "mourning ceremony" and" liji·neize". This paper argues that the crown ceremony gives adult male social status, while the hairpin rite is depriving women of their social status in adults; marriage ceremony is the media to build "two names together well",but it is achieved by controlling the female's body and consciousness; mourning system excludes matrilineal kinship, improves the rights of father and husband, belittles the rights of mother and wife; "liji-neize" stresses women's submissiveness to their father-in-law and mother-in-law and gender-identity between husband and wife. Although these rites have shown male superiority, women are not stringently controlled.lt is mainly confined after the permission to marry, whose purpose is to ensure the purity of blood of their husbands'families. In Liji which was wirtten in the Warring States to Qin and Han Dynasty, views on women and the ritual is very different from the pre-Qin times:yin submissiveness to yang, male dominance over female, to preserve chastity after the death of her husband and to be faithful to her husband onto death become the subjects of marriage, women's mourning principle-three subordinations-become women's moral rules, obeying to her husband is emphasized on in Han Dynasty.To a woman,looking after and obeying her father-in-law and mather-in-law is replced by looking after and obeying her husband. Husband's right exceeds the the right of the family.
     In the forth part "views on women in 'the book of odes'",the chapter will focus on analyzing the changs of the gentlewoman from the original "the book of odes" to the "Mao Zhuan Zheng Jian",to analyze the ideas on women in the times that " the book of odes'was written.This paper argues that in the original "the book of odes", the lady is a gentlewoman of great virtue:she has a reserved manner but is also gentle, obeys the rule,is proficient in works, at the same time, she is genial and lively. Because of the needs of the patriarchal society, people not only hope lady look beautiful, hard-working and capable, but also expect them to be fit,tall and prolific. However, in the "Mao Zhuan Zheng Jian", the lady's image has undergone great changes:from the gentle and lovely girl to the modest empress of great virtue. They need not be very pretty but must have high moral.They are not only holding the ceremony strictly but also faithful and constant to her husband,tolerance and does not envy, wholeheartedly think and dedicate to her husband, mental and ideas completely hinges on the husband's body, the image becomes stiff and lacks in personality.
     The last part is a summary. Firstly, it not noly summarizes the changes of ideas on women from Western Zhou Dynasty to Han Dynasty through the original "the book of changes", "the book of odes"and "the book of rites", but also points out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m. Secondly,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two basic reasons which result changes in views on women from changes in social structure and the evolution of the mainstream ideology. Finally, for the traditional ideas on women which is still prevalent and is not conducive to women in the real world, this article points out that to change the traditional way of thinking,to change the single-sex (male) standard in the culture system is the effective way to promote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to achieve gender equality.
引文
①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卷四二《1844年经济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19页。
    ②李小江《女性/性别的学术问题》,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31页。
    ①《第二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抽样调查主要数据报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网,2001年9月4日。httP://www.stats.gov.cn/tjgb/qttjgb/qgqttjgb/t20020331_15816.htm
    ②《女性就业问题报告发布本市男女就业比例6:4》,北京新闻网2006-07-04。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6-07/04/content 4793509.htm
    ③《女青年失业增多·上海女性就业问题凸显》,央视网,2007年11月27日。httP://finance.cctv.com/20071127/101687.shtml
    ④《解决就业问题依然任重道远》,人民网2007年5月23日,文章来源《中国劳动保障报》。http://acftu.people.com.cn/GB/67561/5767582.html
    ⑤《女性选工作更看重什么?有关部门揭开神秘面纱》,新浪网2001年09月20日。httP://finance.sina.com.cn/g/20010920/109440.html
    ⑥湖北教育信息网2009年6月11日。httP://news.e21.cn/html/2009/jyzd/201/20090611111604_1244690164401677025.htm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办公室《中国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状况》白皮书,央视网2005年8月24日。httP://www.cctv.com/news/china/20050824/100570.shtml
    ②详见佟新《社会性别研究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7月,第页207-208。
    ③《第二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抽样调查主要数据报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网,2001年9月4日。httP://www.stats.gov.cn/tjgb/qttjgb/qgqttjgb/t20020331_15816.htm
    ④《出生性别比失衡挑战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国经济网2006年9月28日。httP://www.ce.cn/xwzx/gnsz/gdxw/200609/28/t20060928_8767164.shtml
    ①《第二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抽样调查主要数据报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网,2001年9月4日。httP://www.stats.gov.cn/tjgb/qttjgb/qgqttjgb/t20020331_15816.htm
    ②《第二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抽样调查主要数据报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网,2001年9月4日。httP://www.stats.gov.cn/tjgb/qttjgb/qgqttjgb/t20020331_15816.htm
    ③《中国家庭暴力发生率达35.7%女性受害者占9成》,中国反家庭暴力网2008年10月15日。httP://www.cnfbl.com/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136
    ④教育部《200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中教网,2009年07月20日。httP://www.teachercn.com/EduNews/News_Xwzh/2009/7-20/2009072023154282010.html
    ⑤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办公室《中国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状况》白皮书,央视网2005年8月24日。httP://www.cctv.com/news/china/20050824/100570.shtml
    ⑥《第二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抽样调查主要数据报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网,2001年9月4日。httP://www.stats.gov.cn/tjgb/qttjgb/qgqttjgb/t20020331_15816.htm
    ①苏萍《班昭<女诫>的教育思想探析》,《妇女研究论丛》2005年第1期。
    ②周华山《女性主义田野研究的方法学反思》,《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5期。
    ③定宜庄《妇女史与社会性别史研究的史料问题》,《历史研究》2002年第6期。
    ④高世瑜《发展与困惑——新时期中国大陆的妇女史研究》,《史学理论研究》2004年第3期。
    ⑤杜芳琴《中国妇女史学科化建设的理论思考》,载《中国社会性别的历史文化寻踪》,天津社科院出版社,1998年版;《历史研究的性别维度与视角——兼谈妇女史、社会性别史与经济-社会史的关系》,《山西师大学报》2003年第4期。
    ①关于《周易》在近现代及当代国内外学术界的研究状况请参阅兰甲云的《<周易>卦爻辞研究》第一章《引论》,湖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
    ①乔以钢、陈千里《<周易>的家庭观念及其影响论略》,《南开学报》2006年第2期。
    ①王秀臣《三礼用诗考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2-25页。
    ①参见夏传才的《思无邪斋诗经论稿》(学苑出版社,2000年)和王妍《经学以前的<诗经>》(东方出版社,2007年)中的相关论述。
    ①琼·凯利_加多《性别的社会关系——妇女史在方法论上的含义》,王政、杜芳琴主编《社会性别研究选译丛书》,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第85页。
    ①关于《春秋》和《易》与孔子的关系,详见黄永年先生《古文献学四讲》,鹭江出版社,2003年,第19-20页。
    ②详见本文第一章《(易经)确立的传统性别观念》中的相关论述。
    ①关于《春秋三传》详见黄永年先生《古文献学四讲》,鹭江出版社,2003年,第20-24页。
    ②盖尔·鲁宾《女人交易——性的政治经济学》,王政、杜芳琴《社会性别研究选译丛书》,三联书店,1998年,第24页。
    ①王政《越界——跨文化的女权实践》,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44页。
    ②这部分内容根据王政的一次性别讲座记录整理而成。
    ①南怀瑾、徐芹庭《周易今注今译》,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1页。
    ②谢玉娥《“性别”寻根:中国经典性别话语考察(一)——男女——阴阳——尊卑:<周易>性别话语“解密”》,《中国女性主义》2004年秋之卷,广西师大出版社,2004年,第34页。
    ①《周易正义》卷八《系辞下》,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86页中。
    ①《周易正义》卷八《系辞下》,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86页上-87页中。
    ②(美)马文·哈里斯《文化人类学》,东方出版社,1988年,第192页。
    ③周华山《无父无夫的国度:重女不轻男的母系摩梭》,光明日报出版社,2005年,第342页。
    ④王明《<周易·咸卦>新解》,《中国哲学》第七辑,三联书店,1981年,第252页。
    ①详见廖名春《<周易经传与易学史新论>》,齐鲁书社,2001年,第207页。
    ②李学勤《周易溯源》:“经文的形成很可能在周初,不会晚于西周中叶。”巴蜀书社,2006年,第18页。
    ③宋祚胤《论<周易>的成书时代、思想内容和研究方法》,《湖南师大社会科学学报》1994年第2期。
    ④廖名春《<周易>经传十五讲》第九讲《周易》的成书与性质》,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77页:杨庆中《<周易>经传研究》,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87页。
    ⑤张增田《<易经>成书年代新证》,《安徽大学学报》(哲社版)1994年第1期。
    ⑥张政烺《试释周初青铜器铭文中的易卦》,《考古学报》1980年第4期。
    ⑦晁福林《先秦民俗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308页。
    ⑧李镜池《周易探源》,中华书局,1982年第2版,第304、334页。
    ①李镜池《周易探源》,《周易探源》,中华书局,1982年,第301页。
    ②郭沫若《<周易>之制作时代》,《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1卷(1935年3月原载《青铜时代》),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396页。
    ③高亨《周易大传今注》,齐鲁书社,2006年,第6-7页。
    ④朱伯崑《易学哲学史》,昆仑出版社,2005年,第48页。
    ⑤张岱年《论<易大传>的著作年代与哲学思想》,《中国哲学》第1辑,三联书店,1981年版,第127页。
    ⑥廖名春《<周易>经传与易学史新论》,齐鲁书社,2001年,第282-284页。黄寿祺、程石泉、黄庆萱、黄 沛荣等都持这一观点。
    ①黄沛荣《易学乾坤》,大安出版社,1998年,第157页。
    ②吕绍纲《周易阐微》,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274-290页。
    ③廖名春《<周易>经传与易学史新论》,齐鲁书社,2001年,第278-282页。
    ④金春峰《周易经传梳理与郭店楚简思想新释》,中国言实出版社,2004年,第35-49页。
    ⑤刘大钧《<易大传>著作年代再考》,《东岳论丛》1981年第6期。
    ⑥李镜池《<左><国>中易筮之研究》,顾颉刚编著《古史辨》第三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185页。
    ⑦朱伯崑《易学哲学史》,昆仑出版社,2005年,第60页。
    ⑧金景芳、吕绍纲《周易全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2页。
    ⑨金景芳、吕绍纲《周易全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147页。
    ①廖名春《<周易>经传与易学史新论》,齐鲁书社,2001年,第284页。
    ②李逸安点校《欧阳修全集》卷七八《易童子问》卷三,中华书局,2001年,第219页。
    ③(朱)朱熹《朱子全书》之《朱熹文集》卷三三《答吕伯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465页。
    ④《礼记正义》卷二《曲礼上》,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1240页下。
    ⑤《礼记正义》卷二《曲礼上》,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1241页下。
    ⑥《礼记正义》卷三《曲礼上》,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1251页上。
    ⑦《礼记正义》卷四《曲礼下》,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1257页下。
    ⑧《礼记正义》卷一三《王制》,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1347页中。
    ①张政娘《试释周初青铜器铭文中的易卦》,《考古学报》1980年第4期。
    ②朱自清《经典常谈》,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10页。
    ③宋恩常《云南彝族的宗教观及其演变》,《云南少数民族研究文集》,云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661页。
    ④英国结构主义人类学家利奇明确地将人类认知的二元对立比作计算机的二进制代码。他认为:文化逻辑的意义在于它将可测度的边界加于人类生活世界,事实上,世界万物不断彼此融合或瞬息变化。由于人类心智有赖于创建明晰的分类与对立以了解我们的世界,因而体经边界与模棱两可的含糊意义往往引起人们的焦虑。转引自(英)罗伯特·莱顿《他者的眼光——人类学理论入门》,华夏出版社,2005年,第83页。
    ⑤侯敏《易象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41页。
    ①南怀瑾、徐芹庭《周易今注今译》,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1-2页。
    ②《周易正义》卷一《坤》,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17页下。
    ①南怀瑾、徐芹庭《周易今注今译》,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30页。
    ②《周易正义》卷一《乾》,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13页上-14页上。
    ③《周易正义》卷一《坤》,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18页上、中、下。
    ①金景芳、吕绍纲《周易全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35页。
    ②关于《连山》、《归藏》的真伪,详见邓瑞全、王冠英主编的《中国伪书综考》一书,黄山书社,1998年,第3-13页。
    ③张政娘《试释周初青铜器铭文中的易卦》,《考古学报》1980年第4期。
    ④晁福林《先秦民俗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80页。
    ⑤详见王晖《商周文化比较研究》第二章《商周天神上帝及其文化圈比较研究》,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00-103页。
    ⑥《毛诗正义》卷一六,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507页上。
    ⑦《毛诗正义》卷一九,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589页下。
    ⑧《毛诗正义》卷一六,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504页上。
    ①南怀瑾《易经杂说》,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版,第104-105页。
    ②《周易正义》卷一《乾》,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14页上一中。
    ①《周易正义》卷一《坤》,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18页上。
    ②《周易正义》卷四《咸》,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46页下。
    ③《周易正义》卷二《泰》,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28页中。
    ④《周易正义》卷二《否》,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29页上。
    ⑤陈鼓应《易传与道家思想》,三联书店,1996年,第8-9页。
    ①《周易正义》卷一《乾》,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14页下。
    ②《周易正义》卷一《坤》,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18页上。
    ③金春峰《<周易>经传梳理与郭店楚简思想新释》,中国言实出版社,2004年,第35-49页。
    ④余敦康《周易现代解读》,华夏出版社,2006年,第17页。
    ①(唐)李鼎祚《周易集解》卷二,中国书店,1984年。
    ②金景芳、吕绍纲《周易全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46页。
    ③金景芳、吕绍纲《周易全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47页。
    ④尚秉和《周易尚氏学》,光明日报出版社,2006年,第28页。
    ⑤尚秉和《周易尚氏学》,光明日报出版社,2006年,第29页。
    ①侯敏《易象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58页。
    ②(唐)李鼎祚《周易集解》卷二,中国书店,1984年。
    ③廖名春《<周易>经传与易学史新论》,齐鲁书社,2001年,第26-33页。
    ④廖名春《<周易>经传与易学史新论》,齐鲁书社,2001年,第31页。
    ⑤廖名春《<周易>经传与易学史新论》,齐鲁书社,2001年,第32页。
    ⑥(美)艾兰著、张海晏译《水之道与德之端》,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34页。
    ①冯友兰《周易纵横谈·代祝词》,唐明邦等编,湖北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7页。
    ①杨向奎《宗周社会与礼乐文明》(修订本),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222页。
    ②《周易正义》卷三《大过》,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41页下-42页上。
    ③《周易正义》卷三《大过》,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41页中、下。
    ④《周易正义》卷三《大过》,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41页下。
    ⑤《周易正义》卷三《大过》,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41页下-42页上。
    ⑥高亨《周易大传今注》,齐鲁书社,2006年,第97、98页。
    ①《周易正义》卷三《大过》,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41页下.
    ②《周易正义》卷三《大过》,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42页上。
    ③详见本文第二章《<礼经>构建的性别等级制度》的相关论述。
    ①《春秋左传正义》卷四一昭公元年,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2024页下。
    ②《春秋左传正义》卷四一昭公元年,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2025页中。
    ③(美)玛格丽特·米德《性别与气质》,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年,第86页。
    ④《周易正义》卷五《姤》,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57页中。
    ①《周易正义》卷五《姤》,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57页中。
    ②金景芳、吕绍纲《周易全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347页。
    ③《周易正义》卷一《蒙》,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20页下。
    ④《周易正义》卷一《蒙》,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20页下。
    ⑤侯敏《易象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58页。
    ⑥高亨将此爻断为“勿用娶女,见金,夫不有躬”,故而做如是解。详见《周易大传今注》,齐鲁书社,2006年,第79页。
    ①金景芳、吕绍纲《周易全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75页。
    ②《周易正义》卷五《归妹》,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64页上。
    ③《周易正义》卷四《咸》,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46页下。
    ④胡朴安《周易古史观》,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232页。
    ⑤胡朴安《周易古史观》,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134页。
    ①《周易正义》卷三《蛊》,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35页中-下。
    ②《周易正义》卷三《蛊》,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35页中。
    ③(唐)李鼎祚《周易集解》卷五,中国书店,1984年。
    ④《周易正义》卷三《蛊》,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35页中。
    ⑤金景芳、吕绍纲《周易全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168页。
    ①《周易正义》卷三《蛊》,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35页中。
    ②胡朴安《周易古史观》,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78页。
    ③南怀瑾、徐芹庭《周易今注今译》认为蛊是事业,“斡父之蛊”是继承老父的事业。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129页。
    ④高亨《周易大传今注》,齐鲁书社,2006年,第155页。
    ⑤金景芳、吕绍纲《周易全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171页。
    ⑥胡朴安《周易古史观》,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79页。
    ⑦胡朴安《周易古史观》,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79页。
    ①《周易正义》卷五《归妹》,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64页上-下。
    ②《周易正义》卷九《杂卦》,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96下。
    ③《春秋公羊传注疏》卷八庄公十九年,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2235页下。
    ①《春秋左传正义》卷三四襄公十九年,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1968页中。
    ②吴美卿《左传女性人物形象及意义》,《江西社会科学》2000年第6期。
    ③金景芳、吕绍纲《周易全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431页。
    ④《周易正义》卷五《归妹》,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64页中。
    ⑤《周易正义》卷三《剥》,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38页下。
    ①(唐)李鼎祚《周易集解》卷五,中国书店,1984年。
    ②《周易正义》卷三《剥》,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38页中。
    ③《周易正义》卷三《剥》,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38页下。
    ④(唐)李鼎祚《周易集解》卷五,中国书店,1984年。
    ⑤南怀瑾、徐芹庭《周易今注今译》,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158页。
    ⑥金景芳、吕绍纲《周易全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210页。
    ⑦高亨《周易大传今注》,齐鲁书社,2006年,第179页。
    ⑧李镜池《周易筮辞考》,顾颉刚编著《古史辨》第三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203-204页。
    ①《周易正义》卷四《家人》,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50页上-下。
    ②(唐)李鼎祚《周易集解》卷八,中国书店,1984年。
    ③高亨《周易大传今注》,齐鲁书社,2006年,第248页。
    ④金景芳、吕绍纲《周易全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298页。
    ⑤《周易正义》卷四《家人》,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50页上-中。
    ⑥金景芳、吕绍纲《周易全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299页。
    ①金景芳、吕绍纲《周易全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298页。
    ②高亨《周易大传今注》,齐鲁书社,2006年,第250页。
    ③胡朴安《周易古史观》,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162页。
    ④尚秉和《周易尚氏学》,光明日报出版社,2006年,第179页。
    ⑤《周易正义》卷四《家人》,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50页中。
    ①《周易正义》卷四《家人》,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50页中、下。
    ②《周易正义》卷三《观》,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36页下。
    ③《周易正义》卷三《观》,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36页中-下。
    ④(唐)李鼎祚《周易集解》卷五,中国书店,1984年。
    ⑤《周易正义》卷三《观》,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36页中。
    ①金景芳、吕绍纲《周易全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182页。
    ②高亨《周易大传今注》,齐鲁书社,2006年,第163页。
    ③孙星衍《周易集解》卷三,上海书店,1988年,第189页。
    ④(唐)李鼎祚《周易集解》卷五,中国书店,1984年。
    ⑤胡朴安《周易古史观》,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87页。
    ⑥金景芳、吕绍纲《周易全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184页。
    ⑦高亨《周易大传今注》,齐鲁书社,2006年,第163页。
    ⑧南怀瑾、徐芹庭《周易今注今译》,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138页。
    ⑨(唐)李鼎祚《周易集解》卷五,中国书店,1984年。
    ⑩《周易正义》卷三《观》,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36页下。
    ①胡朴安《周易古史观》,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87页。
    ②南怀瑾、徐芹庭《周易今注今译》,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138页。
    ③(列维·斯特劳斯《忧郁的热带》,三联书店,2000年,第368页。)(玛格丽特·米德《性别与气质》,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年,第86页。)
    ①《周易正义》卷五《渐》,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63页中-下。
    ②《周易正义》卷九《说卦》,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96页下。
    ③《周易正义》卷五《渐》,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63页中。
    ④金景芳、吕绍纲《周易全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416页。
    ⑤胡朴安《周易古史观》,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227页。
    ⑥南怀瑾、徐芹庭《周易今注今译》,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313页。
    ⑦《周易正义》卷五《渐》,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63页中。
    ①《周易正义》卷五《渐》,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63页下。
    ②参见胡新生《试论春秋时期贵族婚礼中的“三月庙见”仪式》,《东岳论丛》2000年第4期。
    ③《周易正义》卷五《困》,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59页中。
    ①乌恩溥《<周易>古代中国的世界图示》,吉林文史出版社,1988年,第149-163页。
    ②《周易正义》卷一《文言》,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15页上-17页下。
    ③《周易正义》卷一《文言》,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18页下-19页上。
    ①《周易正义》卷一《文言》,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15页下-16页中。
    ②《周易正义》卷一《文言》,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19页上-中。
    ①(唐)李鼎祚《周易集解》卷二,中国书店,1984年。
    ②(唐)李鼎祚《周易集解》卷二,中国书店,1984年。
    ③(唐)李鼎祚《周易集解》卷二,中国书店,1984年。
    ④(唐)李鼎祚《周易集解》卷二,中国书店,1984年。
    ⑤《周易正义》卷七《系辞上》,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75页下-76页中。
    ①《周易正义》卷七《系辞上》,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78页下-79页上。
    ②《周易正义》卷八《系辞下》,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90页下-91页上。
    ③《周易正义》卷八《系辞下》,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86页下。
    ④其实关于乾道为男、坤道为女是否为男女两性的形象特征,金景芳的一个主张颇有道理,可作为本人论点的一个佐证。他在解释《系辞传》中“在天成象”至“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一段话时说道:“‘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不是别的,它就是在天地变化中所产生的万物。这里的男女与《系辞传下》所说的‘天地絪缊,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序卦传》所说的‘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一样,所说的男女,只是指万物中有阴性的,阳性的罢了,不能理解为人类中的男女。”金景芳、吕绍纲《周易全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6页。
    ⑤(唐)李鼎祚《周易集解》卷二,中国书店,1984年。
    ⑥(唐)李鼎祚《周易集解》卷二,中国书店,1984年。
    ①(汉)班固《汉书》卷二七《五行志》,中华书局标点本,第1460页。
    ②《子夏易传》卷五,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四库全书本。
    ③乔以钢、陈千里在《<周易>的家庭观念及其影响论略》,《南开学报》2006年第2期。
    ①按:《子夏易传》虽然不见于《汉书·艺文志》,但既然东晋荀勗的《中经簿》著录,说明至迟在此期间已经出现。传世的《子夏易传》虽然可能是宋以后的伪书,但既托名卜商,书中的内容必是杂抄篡改秦汉时代易学著作而成,亦不排除有旧本《子夏易传》残本做底本的可能。其关于姤的解释就比其他汉儒更接近《彖传》与《象传》。关于《子夏易传》真伪问题参阅邓瑞全、王冠英主编的《中国伪书综考》一书,黄山书社,1998年,第35-38页。
    ②(唐)李鼎祚《周易集解》卷九,中国书店,1984年。
    ③(唐)李鼎祚《周易集解》卷九,中国书店,1984年。
    ④(唐)李鼎祚《周易集解》卷六,中国书店,1984年。
    ⑤这种观念不唯中国的父权制思想所专有,在世界的父权制社会里都是如此。罗伯特·巴克尔在《“置入”与“应合”:向“人们”的一种恳求》中指出:当一个男性与许多女性做爱时,他是一个人缘好的人,处在最佳状态;当一个女性被降低她自己的人格,而且失了身之后,她往往和许多男性做爱。(美詹妮特·A克莱妮编著、李燕译校《女权主义哲学》,东方出版社,2006年,第57页。)
    ①《周易正义》卷五《姤》,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57页中、下。
    ②(唐)李鼎祚《周易集解》卷九,中国书店,1984年。
    ③(唐)李鼎祚《周易集解》卷九,中国书店,1984年。
    ④《周易正义》卷五《娠》,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57页中。
    ⑤(清)陈立撰、吴则虞点校《白虎通疏证》卷一0《嫁娶》,中华书局,1994年,第453页。
    ⑥(清)皮锡瑞《尚书大传疏证》卷一《唐传》,上海古籍出版社续修四库全书第55册,第702页上。
    ①《周易正义》卷四《恒》,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47页下。
    ②《周易正义》卷九《说卦》,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96页上。
    ③(唐)李鼎祚《周易集解》卷七,中国书店,1984年。
    ④(唐)李鼎祚《周易集解》卷七,中国书店,1984年。
    ⑤(唐)李鼎祚《周易集解》卷七,中国书店,1984年。
    ⑥金景芳、吕绍纲《周易全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269页。
    ⑦《周易正义》卷四《恒》,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47页中。
    ①《周易正义》卷四《恒》,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47页中-下。
    ②《周易正义》卷四《恒》,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47页下。
    ③《周易正义》卷四《恒》,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48页上。
    ④参见曹大为《中国历史上贞节观念的变迁》,《中国史研究》1991年第2期。
    ⑤《周易正义》卷四《恒》,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47页中。
    ⑥金景芳、吕绍纲《周易全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274页。
    ⑦《春秋左传正义》卷五二昭公二十六年:“君令臣共,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夫和妻柔,姑慈妇听。”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2115页中。
    ①(唐)李鼎祚《周易集解》卷七,中国书店,1984年。
    ②(唐)孔颖达《周易正义》,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47页下。
    ③转引自王政《美国女性主义对中国妇女史研究的新角度》,载鲍晓兰主编的《西方女性主义研究评介》,三联书店,1995年,第265页。
    ①戴庞海《略论西周时期的礼仪教育》,郑州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年第5期。
    ②《礼记正义》卷五0《经解》,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1610页中。
    ③《礼记正义》卷三二《丧服小记》,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1496页中。
    ①杨向奎《宗周社会与礼乐文明》修订本,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235页。
    ②《春秋左传正义》卷四隐公十一年,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1736页下。
    ③郭辰《近代以前“周公制礼”说举要》,《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④郭沫若《关于卜辞的处理》,《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二卷《十批判书》,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7页。
    ①顾颉刚《“周公制礼”的传说和<周官>一书的出现》,《文史》(第六辑),中华书局,1979年,第4页;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观堂集林》(外二种),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287页。
    ②张亚初,刘雨《西周金文官制研究·前言》,中华书局,2004年,第3页。
    ③杨向奎《宗周社会与礼乐文明》修订本,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283-336页。
    ④王启发《礼学思想体系探源》,中州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52页。
    ⑤(清)王先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荀子集解》卷一三《礼论》,中华书局,1988年,第346页。
    ①《礼记正义》卷一《曲礼上》,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1231页中。
    ②《仪礼注疏》卷三0《丧服》,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1106页上。
    ③吕思勉《先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258页。
    ①《礼记正义》卷三七《乐记》,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1529页中。
    ②《礼记正义》卷二八《内则》,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1468页下。
    ③《礼记正义》卷五《曲礼下》,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1267页上。
    ④王小健《中国古代性别角色的分化及其社会化》,陕西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第116页。
    ⑤王小健《从<仪礼>看性别的社会化》,《妇女研究论丛》2004年第5期。
    ⑥《礼记正义》卷六一《冠义》,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1679页下-1680页上。
    ⑦《礼记正义》卷二《曲礼上》,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1241页下。
    ⑧《礼记正义》卷六一《昏义》,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1681页中。
    ①详见丁鼎《(仪礼·丧服)考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57-71页。
    ②丁鼎《<仪礼·丧服>考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83-84页。
    ③《礼记正义》卷二六《郊特牲》,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1456页下。
    ①关于《小戴礼记》四十九篇可详见吕思勉先生的《经子解题》中的相关考证。
    ②黄永年《古文献四讲》,鹭江出版社,2003年,第16页。
    ③黄怀信《大戴礼记汇校集注》卷一《哀公问于孔子》,三秦出版社,2005年,第80页。《礼记正义》卷五0《哀公问》,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1611页下。
    ④《礼记正义》卷五0《经解》,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1610页下。黄怀信《大戴礼记汇校集注》卷二《礼察》,三秦出版社,2005年,第127页。
    ⑤《礼记正义》卷四三《杂记下》,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1567页上。
    ⑥黄怀信《大戴礼记汇校集注》卷一三《本命》,三秦出版社,2005年,第1385页。
    ⑦《礼记正义》卷二六《郊特牲》,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1456页下。
    ⑧黄怀信《大戴礼记汇校集注》卷一三《本命》,三秦出版社,2005年,第1384页。
    ⑨乔以钢、陈千里《<周易>的家庭观念及其影响论略》,《南开学报》2006年第2期。
    ①《礼记正义》卷二八《内则》,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1468页下。
    ②《仪礼注疏》卷三0《丧服》,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1106页下。
    ③勾承益《先秦礼学》,巴蜀书社,2002年,第131页。
    ④《礼记正义》卷三七《乐记》,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1529页中。
    ⑤详见杨宽《西周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770-789页。
    ①《仪礼注疏》卷一《士冠礼》,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945页中-946页上。
    ②《春秋左传正义》卷三0襄公九年,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1943页中-下。
    ③杨宽《“冠礼”新探》,杨宽《西周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788页。
    ④赵世超《周代国野制度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9页。
    ⑤《春秋左传正义》卷七桓公十四年,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1757页下。
    ①《春秋左传正义》卷八庄公三年,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1763页上。
    ②《礼记正义》卷六一《冠义》,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1680页上。
    ③《仪礼注疏》卷一《士冠礼》,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945页中。
    ④《仪礼注疏》卷三《士冠礼》,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958页中。
    ⑤《仪礼注疏》卷一《士冠礼》,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957页中。
    ①缁布冠本是周族人太古时戴的一种,用粗麻布制成,仅在冠礼上用一次。人们常用的是由缁布冠发展而来的由黑帛制成的玄冠,这是当时贵族通行的礼帽,又叫委貌、章甫、毋追。详见杨宽《“冠礼”新探》,杨宽《西周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782页。
    ②杨宽《“冠礼”新探》,杨宽《西周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786页。
    ③(清)王先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荀子集解》卷一九,中华书局,1988年,第512页。
    ④《仪礼注疏》卷三《士冠礼》,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959页上。
    ⑤杨宽《“冠礼”新探》,杨宽《西周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772页。
    ①详见赵世超《周代国野制度研究》第二章第二节和第三节,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33-64页。
    ②杨向奎《宗周社会与礼乐文明》修订本,人民出版社,19971年,第188页。
    ③《周礼注疏》卷一五《地官·遂人》,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740页中-741页下。
    ④详见杨向奎《宗周社会与礼乐文明》修订本,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95-196页。
    ⑤《礼记正义》卷三四《大传》,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1508页上。
    ⑥《仪礼注疏》卷二《士冠礼》,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953页上。
    ①(美)玛格丽特·米德《性别与气质》,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年,第79页。
    ②(美)马文·哈里斯《文化人类学》,东方出版社,1988年,第326-329页。
    ③详见(英)詹·乔·弗雷泽《金枝》第六十七章第四节《死亡与复活的仪礼》,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977-989页。
    ④(法)列维·斯特劳斯《忧郁的热带》,三联书店,2000年,第370页。
    ⑤(美)玛格丽特·米德《性别与气质》,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年,第86页。
    ①《礼记正义》卷四《曲礼下》,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1258页下-1259页上。
    ②《礼记正义》卷四《曲礼下》,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1259页上。
    ③《礼记正义》卷四《曲礼下》,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1259页中。
    ④《仪礼注疏》卷三《士冠礼》,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957页中。
    ⑤《仪礼注疏》卷二《士冠礼》,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951页中。
    ①王小健《中国古代性别角色的分化及其社会化》,陕西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第177页。
    ②《仪礼注疏》卷三《士冠礼》,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958页中。
    ③《仪礼注疏》卷二《士冠礼》,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953页中。
    ④(汉)刘向撰、向宗鲁校证《说苑校证》卷三《建本》,中华书局2000年,第63页。
    ⑤《国语》卷第一二《晋语六》:赵文子冠,见栾武子,武子曰:“美哉!昔吾逮事庄主,华则荣矣,实之不知,请务实乎。”见中行宣子,宣子曰:“美哉!惜也,吾老矣。”见范文子,文子曰:“而今可以戒矣,夫贤者宠至而益戒,不足者为宠骄。故兴王赏谏臣,逸王罚之。吾闻古之王者,政德既成,又听于民,于是乎使工诵谏于朝,在列者献诗使勿兜,风听胪言于市,辨袄祥于谣,考百事于朝,问谤誉于路,有邪而正之,尽戒之术也。先王疾是骄也。”见邵驹伯,驹伯曰:“美哉!然而壮不若老者多矣。”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409-410页。
    ⑥《仪礼注疏》卷六《士昏礼》,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970页下。
    ①《礼记正义》卷二八《内则》,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1471页中。
    ②《礼记正义》卷四三《杂记下》,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1569页下。
    ③《春秋左传正义》卷三0襄公九年,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1943页中。
    ④(清)陈立撰、吴则虞点校《白虎通疏证》卷一0《嫁娶》,中华书局新编诸子集成本,1994年,第456页。
    ①《礼记正义》卷二《曲礼上》,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1240页下。
    ②杨向奎《宗周社会与礼乐文明》修订本,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265页。
    ③详见吕光天先生的《论解放前牧区蒙古族的家庭与婚姻》,《社会科学战线》1985年第3期。
    ④详见严汝娴先生的《藏族的着桑婚姻》,《社会科学战线》1985年第3期。
    ⑤青海藏族《戴天关祝词》云:“羽毛丰满的锦鸡,向着蓝天飞翔;脚力己足的马驹,驰骋在辽阔草原。及龄的女郎戴头,是古老的民族习俗,为姑娘自由匹配,上天打开了大门。”详见严汝娴先生《藏族的着桑婚姻》一文,《社会科学战线》1985年第3期。
    ①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98页。
    ①《仪礼注疏》卷四《士昏礼》,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961页中-963页上。
    ②《仪礼注疏》卷四《士昏礼》,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961页中。
    ③《仪礼注疏》卷五《士昏礼》,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966页上。
    ④(清)陈立撰、吴则虞点校《白虎通疏证》卷一0《嫁娶》,中华书局新编诸子集成本,1994年,第461页。
    ⑤《仪礼注疏》卷六《士昏礼》,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972页上-中。
    ⑥《礼记正义》卷六一《昏义》,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1680页中。
    ①《礼记正义》卷二六《郊特牲》,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1456页中。
    ②王小健《中国古代性别角色的分化及其社会化》,陕西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第151-152页。
    ③刘向《列女传》卷三《仁智篇》,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四库全书本。
    ④参见王小健的博士学位论文《中国古代性别角色的分化及其社会化》第四章第四节,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第154-156页。
    ⑤宋镇豪《夏商社会生活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第157页。
    ⑥马大正主编《中国古代边疆政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33页。
    ⑦刘启益《西周金文中所见的周王后妃》,《考古与文物》,1980年第4期。
    ⑧《国语》卷四《鲁语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157页。
    ①《仪礼注疏》卷六《士昏礼》,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970页下-971页上。
    ②《礼记正义》卷六一《昏义》,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9月,第1681页中。
    ③《春秋左传正义》卷五二昭公二十六年,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2115页中。
    ④《礼记正义》卷六一《昏义》,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1681页中。
    ⑤蔡锋《春秋时期贵族社会生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212页。
    ⑥《礼记正义》卷二八《内则》,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1471页中。
    ①胡新生《试论春秋时期贵族婚礼中的“三月庙见”仪式》,《东岳论丛》2000年第4期。
    ②《礼记正义》卷二《曲礼上》,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1240页下。
    ③弗雷泽指出:禁忌是“用以消灭那些社会的道德观念不许他们婚觏的人们之间的性交诱惑”。转引自(美)罗维著、吕叔湘译《初民社会》,商务书局,1935年版,第108页。
    ④《礼记正义》卷二《曲礼上》,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1240页下-1241页上。
    ⑤《礼记正义》卷五一《坊记》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1622页上-1622页中。
    ①《春秋左传正义》卷二一宣公四年,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1870页上。
    ②《礼记正义》卷六一《昏义》,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1681页中。
    ③《礼记正义》卷五一《坊记》,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1622页下-1623上。
    ④《仪礼注疏》卷六《士昏礼》,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972页下。
    ⑤《仪礼注疏》卷五《士昏礼》,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966页上。
    ⑥《礼记正义》卷六一《昏义》,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1680页下。
    ①《仪礼注疏》卷五《士昏礼》,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966页上,
    ②《仪礼注疏》卷六《士昏礼》,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971页中。
    ③《仪礼注疏》卷六《士昏礼》,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972页下-973页上。
    ④《礼记正义》卷六一《昏义》,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1680页下-1681页上。
    ⑤《仪礼注疏》卷五《士昏礼》,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967页中。
    ①《仪礼注疏》卷五《士昏礼》,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967页下
    ②《春秋左传正义》卷一0庄公二十四年,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1779页中-下。
    ③《礼记正义》卷五《曲礼下》,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1270页中。
    ④《春秋公羊传注疏》卷八庄公二十四年,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2237页下。
    ⑤《仪礼注疏》卷五《士昏礼》,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968页上。
    ⑥《礼记正义》卷六一《昏义》,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1681页上。
    ①《仪礼注疏》卷五《士昏礼》,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968页上-中。
    ②《礼记正义》卷六一《昏义》,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1681页上。
    ③《仪礼注疏》卷五《士昏礼》,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968页中-下。
    ④《礼记正义》卷六一《昏义》,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1681页上。
    ①详见丁鼎《<仪礼·丧服>考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22-52页。
    ②金春峰《<周易>经传梳理与郭店楚简思想新释》,中国言实出版社,2004年,第160页。
    ③丁鼎《<仪礼·丧服>考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48页。
    ④《国语》卷二《周语中》,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48页。
    ①《仪礼注疏》卷三0《丧服》,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1105页上。
    ②《仪礼注疏》卷三三《丧服》,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1118页中。
    ③《仪礼注疏》卷三三《丧服》,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1120页上-中。
    ①潘光旦《论中国父权社会对舅权的抑制》,《新建设》第3卷第5期(1951年2月1日),转引自丁鼎《(仪礼·丧服)考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225页。
    ②丁鼎《<仪礼·丧服>考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232页。
    ③《毛诗正义》卷一三《小雅·蓼莪》,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460页上。
    ①金尚理《礼宜乐和的文化理想》,巴蜀书社,2002年,第84页。
    ②《仪礼注疏》卷二九《丧服》,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1100页下。
    ③《仪礼注疏》卷三0《丧服》,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1104页中。
    ④《仪礼注疏》卷三0《丧服》,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1103页下。
    ⑤《仪礼注疏》卷三一《丧服》,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1108页下。
    ①《仪礼注疏》卷三0《丧服》,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1104页下。
    ②《仪礼注疏》卷三0《丧服》,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1104页下。
    ③参见王小健的博士学位论文《中国古代性别角色的分化及其社会化》第二章第二节,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第55-73页。
    ④《仪礼注疏》卷二九《丧服》,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1101页中。
    ⑤《仪礼注疏》卷三0《丧服》,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1104页下。
    ①《仪礼注疏》卷三一《丧服》,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1109页中。
    ②《仪礼注疏》卷三三《丧服》,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1120页中。
    ③《礼记正义》卷四三《杂记下》,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1566页上。
    ④《仪礼注疏》卷二九《丧服》,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1101页中、1102页上。
    ①《仪礼注疏》卷三0《丧服》,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1106页下。
    ②《礼记正义》卷五《曲礼下》,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1267页上。
    ③《仪礼注疏》卷三0《丧服》,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1106页下。
    ④《仪礼注疏》卷三一《丧服》,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1111页下、1112页上、1112页中。
    ⑤《仪礼注疏》卷三二《丧服》,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1114页中、1115页中。
    ⑥《仪礼注疏》卷三一《丧服》,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1109页中。
    ⑦《仪礼注疏》卷三一《丧服》,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1109页上。
    ①《仪礼注疏》卷三一《丧服》,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1109页中。
    ②《仪礼注疏》卷二八《丧服》,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1197页中。
    ③《仪礼注疏》卷三一《丧服》,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1109页中。
    ④《仪礼注疏》卷三一《丧服》,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1111页中。
    ⑤《仪礼注疏》卷三一《丧服》,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1109页中。
    ⑥《仪礼注疏》卷三0《丧服》,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1106页下。
    ①《礼记正义》卷二七《内则》,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1461页中-下。
    ①《礼记正义》卷二七《内则》,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1462页上-中。
    ②《礼记正义》卷二七《内则》,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1462页中。
    ③《礼记正义》卷二七《内则》,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1462页上。
    ①《礼记正义》卷二七《内则》,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1463页中。
    ②《礼记正义》卷二八《内则》,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1468页下。
    ①《礼记正义》卷二七《内则》,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1462页下。
    ②《礼记正义》卷四三《杂记下》,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1567页上。
    ③《礼记正义》卷四四《丧大记》,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1571页下。
    ④《礼记正义》卷五一《坊记》,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1622页中。
    ⑤《礼记正义》卷四九《祭统》,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1605页下。
    ⑥《礼记正义》卷五二《中庸》,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1626页下。
    ⑦《礼记正义》卷二六《郊特牲》,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1456页下。
    ①《礼记正义》卷二七《内则》,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1462页下-1463页上。
    ②《礼记正义》卷二一《礼运》,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1414页中。
    ①《礼记正义》卷六一《昏义》,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1680页下-1681页上。
    ②《礼记正义》卷五0《哀公问》,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1611页下。
    ③《礼记正义》卷六一《昏义》,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1681页下-1682页上。
    ①黄永年《古文献学四讲》,鹭江出版社,2003年,第17页。
    ②《周礼注疏》卷一0《地官·司徒》,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703页上。
    ③《周礼注疏》卷七《天官·冢宰》,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686页中。
    ④《周礼注疏》卷七《天官·冢宰》,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684页中-下。
    ⑤《礼记正义》卷二六《郊特牲》,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1456页中-下。
    ①《仪礼注疏》卷四五《士昏礼》,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961页中-966页中。
    ②(清)陈立撰、吴则虞点校《白虎通疏证》卷八《瑞挚》,中华书局新编诸子集成本,1994年,第356页。
    ③《礼记正义》卷一《曲礼上》,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1231页下。
    ①《仪礼注疏》卷三0《丧服》,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1106页下。
    ②黄怀信《大戴礼记汇校集注》卷一三《本命》,三秦出版社,2005年,第1384-1385页。
    ③(清)毕沅疏证、王先谦补《释名疏证补》卷三《释长幼》,中华书局,2008年,第92页。
    ①(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十二篇下《女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620页下。
    ②《春秋左传正义》卷一二僖公元年,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1791页上。
    ③《礼记正义》卷四一《杂记上》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1556页上。
    ④《春秋谷梁传注疏》卷一隐公二年,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2367页上-中。
    ⑤《春秋谷梁传注疏》卷一隐公二年,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2367页中。
    ⑥(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八篇上《从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386页上。
    ①《仪礼注疏》卷三0《丧服》,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1106页下。
    ②苏舆撰、钟哲点校《春秋繁露义证》卷一五《顺命第七十》,中华书局新编诸子集成(第一辑),1992年,第412页。
    ③(清)陈立撰、吴则虞点校《白虎通疏证》卷四《五行》,中华书局,1994年,第194页。
    ④(清)陈立撰、吴则虞点校《白虎通疏证》卷二《谥》,中华书局,1994年,第76页。
    ⑤《春秋公羊传注疏》卷一三文公九年,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2270中页。
    ⑥(清)陈立撰、吴则虞点校《白虎通疏证》卷一0《嫁娶》,中华书局,1994年,第487页。
    ①勾承益《先秦礼学》,巴蜀书社,2002年,第41页。
    ①《闻一多全集》第10册,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7页。
    ②《论语注疏》卷八《泰伯》,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2487页上。
    ③王小盾《两周诗史·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1页。
    ①顾颉刚《诗经在春秋战国间的地位》,顾颉刚编著《古史辨》第三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320页。
    ②夏传才《诗经讲座》,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41页。
    ③夏传才《诗经讲座》,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44-48页。
    ④顾颉刚《诗经在春秋战国间的地位》,顾颉刚编著《古史辨》第三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322页。
    ⑤马银琴《两周诗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1页。
    ⑥勾承益《先秦礼学》,巴蜀书社,2002年,第111-112页。
    ①《周礼注疏》卷二二《春官·宗伯》:“大司乐掌成均之法,以治建国之学政,而合国之子弟焉。……以乐德教国子:中、和、祗、庸、孝、友;以乐语教国子:兴、道、讽、诵、言、语;以乐舞教国子:舞《云门》、《大卷》、《大咸》、《大(?)》、《大夏》、《大濩》、《大武》。”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787页中-下。
    ②《毛诗正义》卷一三,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468-470页。
    ①《毛诗正义》卷九,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405页下。
    ②《毛诗正义》卷九,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408页上-中。
    ③夏传才认为有三次:第一次是昭穆时代,第二次是宣王中兴时期,第三次是东迁后的平王时期。(详见《诗经讲座》,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87-88页)马银琴认为有五次:第一次是康王时代,第三次是穆王时代,第三次宣王时期,第四次是平王时期,第五次是春秋时期的齐桓公在位之时。详见《两周诗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王妍认为有两次:西周前期的《诗》以‘周公制礼作乐’、康王‘定乐歌’,穆王‘比缀以书’为一个大的段落,西周晚期厉、幽之衰和宣王‘中兴’,至东西周之交到春秋中叶《国风》创作为第二个时期。详见《经学以前的<诗经>》,东方出版社,2007年,第35页。
    ④《毛诗正义》卷一,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271页下。
    ⑤马银琴《两周诗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8-19页。
    ⑥《毛诗正义》卷一二,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441页下。
    ⑦《毛诗正义》卷一二,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455页下。
    ①《国语》卷一《周语上》载:“召公谏厉王曰:‘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师箴,瞍赋,矇诵,百工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瞽史教诲,耆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新世纪万有文库本,第2页。
    ②(汉)班固《汉书》卷三0《艺文志》,中华书局标点本,第1708页。
    ③采诗制度因为没有先秦文献做支持,故而至今仍未成定论,本文比较赞同夏传才所主张的观点,即“王官采诗可能有,是否设专职官员遍至各国去采诗倒不一定,即使是宣令之官,也未尝不可以顺带收集点民歌以观民俗……官乐采集和整理也是可信的。因为他们的专责就是采集、制作和演出。”他认为固定的制度不一定有,但作为一种传统与习俗可能是有的。(《诗经讲座》,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80页。)
    ④详见顾颉刚《诗经在春秋战国间的地位》,顾颉刚编著《古史辨》第三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328-345页。
    ⑤《春秋左传正义》卷四七昭公十六年,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2080页上-中。
    ⑥《毛诗正义》卷四,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346页中。
    ⑦《毛诗正义》卷四,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342页中
    ①《毛诗正义》卷四,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341页上。
    ②《毛诗正义》卷四,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342页上。
    ③《礼记正义》卷一三《王制》,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1342页上。
    ④《论语注疏》卷八《泰伯》,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2487页上。
    ⑤勾承益《先秦礼学》,巴蜀书社,2002年,第67页。
    ⑥《春秋左传正义》卷三八襄公二十七年,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1994页下-1995页上。
    ①《春秋左传正义》卷四五昭公十二年,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2061页下-2062页上。
    ②《春秋左传正义》卷三三襄公十六年,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1963页上。
    ③王妍《经学以前的<诗经>》,东方出版社,2007年,第35页。
    ④傅道彬《孔子诗论与春秋时代的用诗风气》,《文艺研究》2002年第2期。
    ⑤《论语注疏》卷一七《阳货》,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2525页中。
    ⑥《毛诗正义》卷一,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270页下。
    ①(宋)朱熹《诗集传》之《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2页。
    ②这种观点最早是三十年代朱东润在《国风出自民间论质疑》一文中提出来的,原文发表于1939年《武汉大学文史季刊》,1981年收入上海古籍出版社的《诗三百篇探故》。五十年代,孙作云又提出风诗中的许多作品是自由农民的恋歌。这些自由农民在当时被称作“士”。(《<诗经>与周代社会研究》,中华书局,1997年,第120-121页。)
    ③徐中舒《先秦史论稿》卷九,巴蜀书社,1992年,第186页。
    ④勾承益《先秦礼学》,巴蜀书社,2002年,第112页。
    ⑤刘冬颖《<诗经>“变风变雅”考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219页。
    ①《国语》卷二《周语中》,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新世纪万有文库本,第10页。
    ②《毛诗正义》卷一八,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577页下。
    ③《毛诗正义》卷一二,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443页中。
    ④马银琴《两周诗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62页。
    ⑤夏传才《诗经研究史概要》,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58页。
    ⑥参见赵茂林博士学位论文《两汉三家<诗>研究》,扬州大学,2004年。
    ①王妍《经学以前的<诗经>》,东方出版社,2007年,第233页。
    ②夏传才《诗经研究史概要》,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59页。
    ③《毛诗正义》卷一,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273页中-274页中。
    ①《毛诗正义》卷一,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273页中。
    ②(清)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中华书局清人十三经注疏本,2006年,第31页。
    ③(汉)刘安《淮南子》卷二0,上海书店影印诸子集成本,1994年,第353页。
    ④《毛诗正义》卷一,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273页中。
    ⑤(宋)朱熹《诗集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1页。
    ⑥闻一多《诗经研究》,巴蜀书社,2002年,第143页。
    ⑦睢鸠为鱼鹰,清代学者王先谦有详细考证,详见其《诗三家义集疏》,中华书局,1987年,第8页。
    ⑧(日本)白静川《稿本诗经研究》,昭和45年(1970)中央公论社,第232页。
    ⑨张启成《诗经风雅颂研究论稿》,学苑出版社,2003年,第33页。
    ⑩详见闻一多《诗经研究》,巴蜀书社,2002年,第66-91页。
    ①(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346页上、346页下。
    ②《毛诗正义》卷一,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282页上。
    ③周祖谟校、吴晓铃编《方言校笺及通检十五》之《方言校笺》一0,科学出版社,1956年,第62页。
    ④(汉)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书影印本,1963年,第42页。
    ⑤(宋)洪兴祖《楚辞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第145页。
    ⑥(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551页上。
    ⑦(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571页上。
    ①(汉)司马迁《史记》卷八七《李斯列传》,中华书局标点本,第2543页。
    ②周祖谟校、吴晓铃编《方言校笺及通检十五》之《方言校笺》二,科学出版社,1956年,第10页。
    ③傅斯年《诗经讲义稿》,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59页。
    ④黄怀信《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诗论>解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31页。
    ⑤程俊英、蒋见元《诗经注析》,中华书局,2007年,第2页。
    ①《国语》卷一八《楚语下》,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新世纪万有文库本,第134页。
    ②(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550页上。
    ③《毛诗正义》卷一三,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466页下。
    ④《毛诗正义》卷七,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385页中。
    ⑤刘淑丽《先秦汉魏晋妇女观与文学中的女性》,学苑出版社,2008年,第50页。
    ⑥《春秋左传正义》卷一五僖公二十二年,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1814页上。
    ①《礼记正义》卷三《曲礼上》,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1248页中。
    ②《礼记正义》卷四三《杂记下》,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1567页上。
    ③《礼记正义》卷一《曲礼上》,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1231页中。
    ④《周易正义》卷四《咸》,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46页下。
    ⑤《周易正义》卷六《小过》,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71页下。
    ⑥《论语注疏》卷五《公冶长》,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2474页中。
    ⑦《礼记正义》卷六一《昏义》,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1681页上。
    ⑧刘淑丽《先秦汉魏晋妇女观与文学中的女性》,学苑出版社,2008年,第51页。
    ⑨详见刘淑丽《先秦汉魏晋妇女观与文学中的女性》,学苑出版社,2008年,第53-84页。
    ①《毛诗正义》卷四,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346页下。
    ②《毛诗正义》卷四,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346页下。
    ③《毛诗正义》卷四,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346页下。
    ④《毛诗正义》卷四,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341页下-342页上。
    ⑤傅斯年《诗经讲义稿》,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65页。
    ①袁梅《诗经译注》,青岛出版社,1999年,第181页。
    ②《毛诗正义》卷四,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342页下-343页上。
    ③程俊英、蒋见元《诗经注析》,中华书局,2007年,第245页。
    ④夏传才《诗经讲座》,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439页。
    ⑤袁梅《诗经译注》,青岛出版社,1999年,第184页。
    ⑥黄怀信《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诗论>解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136页。
    ⑦《毛诗正义》卷一,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292页下-293页上。
    ①夏传才《诗经讲座》,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448页。
    ②《毛诗正义》卷一,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282页下-283页上。
    ③傅斯年《诗经讲义稿》,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59页。程俊英、蒋见元《诗经注析》,中华书局2007年,第25页。
    ④闻一多《诗经研究》,巴蜀书社,2002年,第164页。
    ⑤孙作云《诗经与周代社会研究》,中华书局,1979年,第311页。
    ⑥《毛诗正义》卷四,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337页上。
    ①《毛诗正义》卷二,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298页中。
    ②闻一多《诗经讲义》,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210页。
    ③黄怀信《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诗论>解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48页。
    ④《礼记正义》卷一五《月令》,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1363页下。
    ①《礼记正义》卷二八《内则》,中华书局十三经注疏本影印本,1980年,第1471页中。
    ②《毛诗正义》卷一一,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437页下-438页上。
    ③金启华《诗经全译》,江苏古籍出版社,1984年,第432页。
    ④袁梅《诗经译注》,青岛出版社,1999年,第423页。
    ⑤《毛诗正义》卷一,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286页下。
    ⑥(清)王先谦撰、吴格点校《诗三家义集疏》,中华书局,1987年,第83页。
    ①《毛诗正义》卷八,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399页上。
    ②(宋)苏辙《诗集传》卷八,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四库全书本。
    ③程俊英、蒋见元《诗经注析》,中华书局,2007年,第428页。
    ④金启华《诗经全译》,江苏古籍出版社,1984年,第343页。
    ⑤《毛诗正义》卷一八,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577页下-578页上。
    ①《毛诗正义》卷七,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377页中。
    ②《毛诗正义》卷二,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310页下-311页上。
    ③(清)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中华书局,2006年,第156页。
    ④赵世超《周代国野制度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71页。
    ⑤赵世超《周代国野制度研究》第三章,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67-95页。
    ①《毛诗正义》卷一,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283页下-284页上。
    ②黄怀信认为“这是一守(疑为首误)描写诸侯废掉原配夫人又另娶新人的诗,诗意充满者(“者”疑为“着”误)愤恨与不平。”《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诗论>解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38页。
    ③(清)方玉润撰,李先耕点校《诗经原始》,中华书局,2007年,第94页。
    ④《毛诗正义》卷一,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279页下。
    ⑤程俊英、蒋见元《诗经注析》,中华书局,2007年,第15页。
    ①夏传才《诗经讲座》,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407页。
    ②《毛诗正义》卷一,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279页上-中。
    ③《毛诗正义》卷一,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279页上。
    ④李守奎《楚简《孔子诗论》中的《诗经》篇名文字考》,http://www.bamboosilk.org/Zzwk/2002/L/lishoukui01.htm
    ⑤《毛诗正义》卷一,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281页下。
    ⑥《毛诗正义》卷一,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281页中。
    ⑦(宋)朱熹《诗集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5-6页。
    ①(清)方玉润撰,李先耕点校《诗经原始》,中华书局,2007年,第85页。
    ②闻一多《诗经研究》,巴蜀书社,2002年,第42-43页。
    ③《毛诗正义》卷五,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352页中-353页上。
    ④《毛诗正义》卷五,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352页上。
    ①《毛诗正义》卷一四,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482页上-中。
    ②《毛诗正义》卷一四,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482页上。
    ③金启华《诗经全译》,江苏古籍出版社,1984年,第562页。
    ④程俊英、蒋见元《诗经注析》,中华书局,2007年,第689页。
    ⑤袁梅《诗经译注》,青岛出版社,1999年,第574页。
    ⑥《毛诗正义》卷七,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379页上-下。
    ⑦《毛诗正义》卷七,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379页上。
    ⑧夏传才《诗经讲座》,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427页。
    ⑨袁梅《诗经译注》,青岛出版社,1999年,第287页。
    ⑩刘晶雯整理《闻一多诗经讲义》,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71页。
    11 刘晶雯整理《闻一多诗经讲义》,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68-70页。
    ①《毛诗正义》卷七,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378页下。
    ②《毛诗正义》卷二,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310页下-311页上。顾颉刚认为彤管是丹漆的管子,详见其《瞎子断扁的一例——静女》一文,载《古史辨》第三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510页。刘大白认为彤管与荑为一物,茅之始生为荑,有白荑与红荑,根部中空,可用于饮酒,详见《关于瞎子断扁的一例——静女的异议》一文,载《古史辨》第三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523页。
    ③《毛诗正义》卷四,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346页中-下。
    ①《毛诗正义》卷三,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322页上、中、下。
    ②《毛诗正义》卷三,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313页上-314页中。
    ③《毛诗正义》卷三,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313页中。
    ①《毛诗正义》卷六,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362页下-363页上。
    ②夏传才《诗经讲座》,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414页。
    ③《毛诗正义》卷二,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308页-309页上。
    ④刘晶雯整理《闻一多诗经讲义》,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66页。
    ⑤程俊英、蒋见元《诗经注析》,中华书局,2007年,第102页。
    ①袁梅《诗经译注》,青岛出版社,1999年,第83页。
    ②孙作云《诗经与周代社会研究》,中华书局,1979年,第270页。
    ③《毛诗正义》卷六,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366页下。
    ④(宋)朱熹《楚辞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第39-40页。
    ⑤《毛诗正义》卷三,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321页上-中。
    ①《毛诗正义》卷三,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320页下。
    ②孙作云《诗经与周代社会研究》,中华书局,1979年,第306页。
    ③黄怀信《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诗论>解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287页。
    ④《毛诗正义》卷二,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305页下-306页上。
    ⑤《毛诗正义》卷二,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305页中。
    ⑥袁梅《诗经译注》,青岛出版社,1999年,第81页。
    ⑦程俊英、蒋见元《诗经注析》,中华书局,2007年,第99页。
    ⑧《毛诗正义》卷五,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357页中-下。
    ⑨刘晶雯整理《闻一多诗经讲义》,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55页。
    ①傅斯年《诗经讲义稿》,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67页。
    ②程俊英、蒋见元《诗经注析》,中华书局,2007年,第291页。
    ③袁梅《诗经译注》,青岛出版社,1999年,第218页。
    ④《毛诗正义》卷五,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355页上-中。
    ⑤《毛诗正义》卷五,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354页下。
    ①《周易正义》卷九《序卦》,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96页上。
    ②(汉)韩婴撰、许维通校释《韩诗外传集释》卷五,中华书局,1980年,第164-165页。
    ③(清)王先谦撰、吴格点校《诗三家义集疏》,中华书局清人十三经注疏本,1987年,第4页。
    ④(清)王先谦撰、吴格点校《诗三家义集疏》,中华书局清人十三经注疏本,1987年,第4页。
    ⑤(清)王先谦撰、吴格点校《诗三家义集疏》,中华书局清人十三经注疏本,1987年,第4页。
    ⑥《毛诗正义》卷一,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269页下。
    ⑦《毛诗正义》卷一,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273页上。
    ⑧(汉)班固《汉书》卷八一《匡衡传》,中华书局标点本,第3342页。
    ⑨(汉)刘向《列女传》卷三《仁智》,上海古籍四库全书影印本。
    ⑩(清)王先谦撰、吴格点校《诗三家义集疏》,中华书局清人十三经注疏本,1987年,第4页。
    ①《毛诗正义》卷一,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273页中。
    ②(清)王先谦撰、吴格点校《诗三家义集疏》,中华书局清人十三经注疏本,1987年,第8页。
    ③(汉)班固《后汉书》卷二《显宗孝明帝纪》注,中华书局标点本,第112页。
    ④《毛诗正义》卷一,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273页中。
    ①(清)王先谦撰、吴格点校《诗三家义集疏》,中华书局清人十三经注疏本,1987年,第9页。
    ②(清)王先谦撰、吴格点校《诗三家义集疏》,中华书局清人十三经注疏本,1987年,第9-10页。
    ③(清)王先谦撰、吴格点校《诗三家义集疏》,中华书局清人十三经注疏本,1987年,第10页。
    ④《毛诗正义》卷一,中华书局十三经注疏本影印本,1980年,第273页中。
    ⑤《毛诗正义》卷一,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273页下。
    ⑥《毛诗正义》卷一,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273页下-247页上。
    ①《毛诗正义》卷一,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274页上。
    ②(清)王先谦撰、吴格点校《诗三家义集疏》,中华书局清人十三经注疏本,1987年,第13页。
    ③《毛诗正义》卷一,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292页下。按此诗三家诗义不同,如韩说曰:“平王东迁,诸侯侮法,男女失冠昏之节,《野麕》之刺焉。”(清)王先谦撰、吴格点校《诗三家义集疏》,中华书局清人十三经注疏本,1987年,第111页。
    ①《毛诗正义》卷一,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292页下。
    ②《毛诗正义》卷一,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292页下。
    ③《周礼》卷一四《地官·媒氏》:“中春三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733页中。
    ④《毛诗正义》,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293页上。
    ⑤《毛诗正义》卷二,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310页下。又,齐说曰:“季姬踟(?),结衿待时。终日至暮,百两不来。”又曰:“季姬踟(?),望我城隅。终日至暮,不见齐侯。居室无忧。”又曰:“踯躅踟(?),抚心搔首。五昼四夜,睹我齐侯。”王先谦考察众说,认为该诗为齐孟姬嫁齐侯所作,静女指媵妾少卫姬,二人“同是一国之女,又夙相见,故先有贻管归荑之事。及孟已至国,季在城隅,孟思恋企望,愿其早见齐侯,共承恩遇。”详见(清)王先谦撰、吴格点校《诗三家义集疏》,中华书局清人十三经注疏本,1987年,第204页。虽然诗义与《毛诗》不同,但所表达的思想却是相同的。
    ⑥《毛诗正义》卷二,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310页下。
    ①《毛诗正义》卷一,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286页上。
    ②鲁诗与《毛诗》不同。鲁说曰:“孔子对鲁哀公曰:‘恶恶道不能甚,则其好善道亦不能甚;好善道不能甚,则百姓亲之也亦不能甚。’《诗》云:‘未见君子,忧心惙惙,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说。’诗人之好善道如此。”(清)王先谦撰、吴格点校《诗三家义集疏》,中华书局清人十三经注疏本,1987年,第74页。
    ③《毛诗正义》卷一,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288页上。
    ④(清)王先谦撰、吴格点校《诗三家义集疏》,中华书局清人十三经注疏本,1987年,第90页。
    ⑤(汉)刘向《列女传》卷四,上海古籍出版社四库全书影印本。
    ⑥傅斯年《诗经讲义稿》,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62页。
    ⑦黄怀信《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诗论>解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89页。
    ⑧《毛诗正义》卷三,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312页下。
    ⑨(清)王先谦撰、吴格点校《诗三家义集疏》,中华书局清人十三经注疏本,1987年,第216页。
    ①《毛诗正义》卷三,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312页下。
    ②《春秋左传正义》卷一一闵公二年冬十二月:“初,惠公之即位也,少,齐人使昭伯烝于宣姜。不可,强之,生齐子、戴公、文公、宋桓夫人、许穆夫人。”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1788页上。
    ③又,鲁齐韩三诗认为是刺宣公诗,与《毛诗》义不同。详见(清)王先谦撰、吴格点校《诗三家义集疏》,中华书局清人十三经注疏本,1987年,第219页。
    ④又,鲁诗齐诗认为是刺宣公诗,与《毛诗》不同。(清)王先谦撰、吴格点校《诗三家义集疏》,中华书局清人十三经注疏本,1987年,第233-234页。
    ⑤《毛诗正义》卷三,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第313页中。
    ⑥详见(清)王先谦撰、吴格点校《诗三家义集疏》,中华书局清人十三经注疏本,1987年,第221-230页。
    ⑦《毛诗正义》卷三,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313页中。
    ⑧《毛诗正义》卷三,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313页下。
    ①《毛诗正义》卷一,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278页下。又,三家诗与《毛诗》异,详见(清)王先谦撰、吴格点校《诗三家义集疏》,中华书局清人十三经注疏本,1987年,第32页。
    ②《毛诗正义》卷一,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278页下。
    ③《毛诗正义》卷一,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279页上
    ④《毛诗正义》卷一,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279页上。
    ①《毛诗正义》卷一,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279页上。
    ②《毛诗正义》卷一,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291页下。
    ③《毛诗正义》卷一,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291页下。
    ④《毛诗正义》卷一,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291页下。
    ⑤《毛诗正义》卷一,中华书局十三经注疏本影印本,1980年,第286页下。
    ①《毛诗正义》卷一,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276页中。
    ②鲁说曰:“《葛覃》,恐其失时。”认为是吟大夫妻诗。详见(清)王先谦撰、吴格点校《诗三家义集疏》卷一《葛覃》,中华书局清人十三经注疏本,1987年,第16-23页。
    ③《毛诗正义》卷一,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276页中。
    ④《毛诗正义》卷一,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276页中。
    ⑤《毛诗正义》卷一,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276页下。
    ⑥《毛诗正义》卷一,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276页下。
    ①《毛诗正义》卷一,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277页上。
    ②《毛诗正义》卷一,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277页上。
    ③《毛诗正义》卷一,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277页上。
    ④《毛诗正义》卷一,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282页中。
    ⑤《毛诗正义》卷一,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282页下。
    ⑥《毛诗正义》卷一,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282页下。
    ①《毛诗正义》卷一,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282页下。
    ②《毛诗正义》卷一,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283页上。
    ③《毛诗正义》卷一,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283页上。
    ④《毛诗正义》卷一,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289页下。
    ⑤《毛诗正义》卷一,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277页下。
    ⑥鲁说曰:“思古君子官贤人,置之列位也。”(清)王先谦撰、吴格点校《诗三家义集疏》,中华书局清人十三经注疏本,1987年,第23页。
    ⑦《毛诗正义》卷一,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277页下。
    ⑧《毛诗正义》卷一,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277页下。
    ⑨《毛诗正义》卷一,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278页上。
    ①《毛诗正义》卷一,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278页上。
    ②姜广辉《传统的诠释与诠释学的传统——儒家经学思潮的演变轨迹与诠释学导向》,《中国哲学》第22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①《春秋公羊传注疏》卷八庄公二十七年,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2239页中。
    ②黄怀信《大戴礼记汇校集注》卷一三《本命》,三秦出版社,2005年,第1388页。
    ③谢维扬《周代家庭形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第270页。
    ④谢维扬《周代家庭形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第273页。
    ①晁福林《上博简<诗论>与<诗·杕杜>探析——兼论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结构松动及其影响》,中国论文下载中心http://www.studa.net/lishi/060429/15172180-2.html
    ②《孟子注释》卷八《离娄下》,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2731页中。
    ③张仲清《越绝书译注》卷五,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06页。
    ④张仲清《越绝书译注》卷一0,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19页。
    ①(汉)刘向《战国策·附录》,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1196页。
    ②(汉)班固《汉书》卷二四《食货志上》,中华书局标点本,第1125页。
    ③(汉)司马迁《史记》卷六八《商君列传》,中华书局标点本,第2230、2232页。
    ④瞿同祖《汉代经济结构》,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第12页。
    ①瞿同祖《汉代社会结构》,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第10-15页。
    ②(汉)班固《汉书》卷四八《贾谊传》,中华书局标点本,第2244页。
    ③(刘宋)范晔《后汉书》卷二五《卓鲁魏刘列传》,中华书局标点本,第886页。
    ④《礼记正义》卷七《檀弓上》,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1281页上-中。
    ①《仪礼注疏》卷三0《丧服》,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1104页下。
    ②《礼记正义》卷六《檀弓上》,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1274页中。
    ③廖名春、邹新明校点《孔子家语》卷九《七十二弟子解》,辽宁教育出版社新世纪万有文库本,1997年,第99页。
    ④曾子的厌妻思想除了基于儒家孝亲的观念以外,很可能与他的幼年丧母的成长经历有关。
    ⑤详见《列女传》卷一《母仪》,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四库全书本。
    ⑥《孟子注疏》卷九《万章章句上》,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2734页上。
    ①《孟子注疏》卷六《滕文公章句下》,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2710页上。
    ②(清)王先谦撰、沈啸寰球、王星贤点校《荀子集解》卷八《君道篇第十二》,中华书局,1988年,第232-233页。
    ①《孟子注疏》卷五《滕文公章句上》,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2705页下。
    ②《墨子》卷九《非命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68页上。
    ③《商君书》卷四《画策第十八》,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26页上。
    ④(唐)房玄龄注、刘绩增注《管子》卷二一《立政九败解第六十五》,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187页下。按:罗根泽认为《管子·立政九败解第六十五》是战国末秦统一前杂家作,详见其《管子探源》一文,载《古史辨》第四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622页。
    ⑤(清)刘武、王先谦撰《庄子集解》卷四《天道第十二》,中华书局,1987年,第116页。
    ⑥金锺美《窕窈淑女,以君子的名义呼唤的女人》,载《东亚女性的起源》,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第147页。
    ⑦房玄龄注、刘绩增注《管子》卷二一《版法解第六十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191页上。按:罗根泽认为《管子·版法第六十六》战国末秦统一前杂家作,详见其《管子探源》一文,《古史辨》第四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622页。
    ⑧《韩非子》卷二《八奸第九》,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20页上-下。
    ⑨《韩非子》卷五《备内十七》,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42页上。
    ①《韩非子》卷二0《忠孝第五十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161页上-下。
    ②(唐)房玄龄注、刘绩增注《管子》卷一七《七臣七主》,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160页-161页上。按:罗根泽认为《管子·七主七臣第五十二》是战国末政治思想家作,详见其《管子探源》一文,《古史辨》第四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622页。
    ③苏舆撰、钟哲点校《春秋繁露义证》卷一五《顺命第七十》,中华书局新编诸子集成(第一辑),1992年,第350-351页。
    ①苏舆撰、钟哲点校《春秋繁露义证》卷一五《顺命第七十》,中华书局新编诸子集成(第一辑),1992年,第411-412页。
    ②(清)陈立撰、吴则虞点校,《白虎通疏证》卷八《三纲六纪》,中华书局,1994年,第373-374页。
    ③(清)陈立撰、吴则虞点校,《白虎通疏证》卷八《三纲六纪》,中华书局,1994年,第376页。
    ④(清)陈立撰、吴则虞点校,《白虎通疏证》卷一0《嫁娶》,中华书局,1994年,第491页。
    ⑤(清)陈立撰、吴则虞点校,《白虎通疏证》卷一0《嫁娶》,中华书局,1994年,第864页。
    ①曹兆兰《《金文与殷周女性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64-72页。
    ②曹兆兰《《金文与殷周女性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78-88页。
    ③曹兆兰《《金文与殷周女性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06-112页。
    ④《春秋左传正义》卷一五僖公二十二年,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1814页上-中。
    ⑤《春秋左传正义》卷二隐公二年,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第1719页上。
    ①参见焦杰的《<列女传>与周秦汉唐妇德标准》,《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
    ②凯特·米利特《性的政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第70页。
    ③张敦福《从兽性到人性》,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31页。
    ④张敦福《从兽性到人性》,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49-50页。
    ⑤张敦福《从兽性到人性》,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45页。
    ①李小江《女性、性别的学术问题》,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8页。
    ②(美)摩尔根《古代社会》,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273页。
    [1]王弼注,孔颖达疏.周易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
    [2]伪孔传,孔颖达疏.尚书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
    [3]毛亨传、郑玄笺,孔颖达疏.毛诗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
    [4]杜预集解,孔颖达疏.春秋左传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
    [5]郑玄注,贾公彦疏.仪礼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
    [6]郑玄注,孔颖达疏.礼记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
    [7]何休集解,唐徐彦疏.春秋公羊传[M].北京: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
    [8]范宁集解,唐杨士勋疏.春秋谷梁传[M].北京: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
    [9]赵岐注,伪孙爽疏.孟子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
    [10]何晏集解,北宋邢昺疏.论语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影印阮元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
    [11]国语[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12]韩非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13]墨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14]商君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15](汉)刘向集录.战国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16](汉)刘安.淮南子[M].上海:上海书店影印诸子集成本,1994年。
    [17](汉)刘向.古列女传[M].上海古籍出版社四库全书本。
    [18](汉)刘向撰,向宗鲁校证.说苑校证[M].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
    [19](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
    [20](汉)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83年。
    [21](汉)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63年。
    [22](汉)王弼注.老子道德经[M].上海:上海书店诸子集成本,1986年。
    [23](汉)王充.论衡[M].上海:上海书店诸子集成本,1986年。
    [24](汉)韩婴撰、许维通校释.韩诗外传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25](晋)陈寿.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85年。
    [26](北齐)魏收.魏书[M].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
    [27](刘宋)刘义庆.世说新语[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影印光绪十七年思贤讲舍刻本。
    [28](唐)房玄龄.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
    [29](唐)魏征等.隋书[M].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
    [30](唐)姚思廉.陈书[M].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
    [31](唐)李鼎祚.周易集解[M].北京:中国书店影印本,1984年。
    [32](唐)房玄龄注、刘绩增注.管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33](后晋)刘昫.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
    [34](宋)计有功.唐诗纪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35](宋)李防.太平广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36](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
    [37](宋)朱熹.朱子全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
    [38](宋)朱熹.诗集传[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39](宋)朱熹.楚辞集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
    [40](宋)苏辙.诗集传[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四库全书本。
    [41]子夏易传[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四库全书本。
    [42](元)脱脱.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83年。
    [43](清)王相.女四书集注[M].清光绪戊戌年木刻本。
    [44](清)姚际恒.诗经通论[M].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
    [45](清)王先慎.韩非子集解[M].上海:上海书店诸子集成本,1986年。
    [46](清)刘武,王先谦撰.庄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47](清)王先谦撰,吴格点校.诗三家义集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48](清)王先谦撰,沈啸寰点校.庄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49](清)孙星衍.周易集解[M].上海:上海书店,1988年。
    [50](清)王先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荀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
    [51](清)陈立撰、吴则虞点校.白虎通疏证[M].北京:中华书局新编诸子集成本,1994年。
    [52](清)胡培翚.仪礼正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53](清)胡煦.周易函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四库全书本。
    [54](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55](清)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56](清)陈奂.诗毛氏传疏[M].北京:中国书店,1984。
    [57](清)李道平.周易集解纂疏[M].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58](清)方玉润撰,李先耕点校.诗经原始[M].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59](清)孙希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礼记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60](清)皮锡瑞.尚书大传疏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续修四库全书,1995年。
    [61]周祖谟校、吴晓铃编.方言校笺及通检十五[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6年。
    [62]苏舆撰、钟哲点校.春秋繁露义证[M].北京:中华书局新编诸子集成(第一辑),1992年。
    [63]廖名春、邹新明校点.孔子家语[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新世纪万有文库本,
    [64]李逸安校点.欧阳修全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
    [65]黄怀信.大戴礼记汇校集注[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5年。
    [66]张仲清.越绝书译注[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
    [1]李镜池.周易探源[M].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2]胡朴安.周易古史观[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3]南怀瑾、徐芹庭.周易今注今译[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年。
    [4]乌恩溥.周易——中国古代的世界图示[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8年。
    [5]金景芳,吕绍纲.周易全解[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89年。
    [6]陈鼓应.易传与道家思想[M].北京:三联书店,1996年。
    [7]黄沛荣.易学乾坤[M].台北:大安出版社,1998年。
    [8]杨维增,何洁冰.周易基础[M].广州:花城出版社,1999年。
    [9]廖名春.《周易》经传与易学史新论[M].济南:齐鲁书社,2001年。
    [10]南怀瑾.易经杂说[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
    [11]金春峰.周易经传梳理与郭店楚简思想新释[M].北京:中国实言出版社,2004年。
    [12]廖名春.《周易》经传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13]吕绍纲.周易阐微[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14]朱伯崑.易学哲学史[M].北京:昆仑出版社,2005年。
    [15]杨庆中.《周易》经传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
    [16]蔡尚思主编.十家论易[A].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17]高亨.周易大传今注[M].济南:齐鲁书社,2006年。
    [18]尚秉和.周易尚氏学[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6年。
    [19]余敦康.周易现代解读[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年。
    [20]黄庆萱.周易纵横谈[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21]侯敏.易象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22]李学勤.周易溯源[M].成都:巴蜀书社,2006年。
    [23]兰甲云.《周易》卦爻辞研究[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
    [24]高怀民.先秦易学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25]高怀民.两汉易学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26]兰甲云.《周易》古礼研究[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
    [27]彭林.周礼主体思想与成书年代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
    [28]黄宛峰.礼乐渊薮:《礼记》与中国文化[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
    [29]杨志刚.中国礼仪制度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30]金尚理.礼宜乐和的文化理想[M].成都:巴蜀书社,2002年。
    [31]勾承益.先秦礼学[M].成都:巴蜀书社,2002年。
    [32]丁鼎.《仪礼·丧服》考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
    [33]彭林.中国古代礼仪文明[M].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
    [34]李安宅.《仪礼》与《礼记》之社会学的研究[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
    [35]王启发.礼学思想体系探源[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6年。
    [36]王秀臣.三礼用诗考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37]孙作云.《诗经》与周代社会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38]朱东润.诗三百篇探故[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39]江阴香.诗经译注[M].北京:中国书店,1982年。
    [40]金启华.诗经全译[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4年。
    [41]袁梅.诗经译注[M].济南:齐鲁书社,1985年。
    [42]胡平生,韩自强.阜阳汉简《诗经》研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43]夏传才.思无邪斋诗经论稿[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0年。
    [44]闻一多.诗经研究[M].成都:巴蜀书社,2002年。
    [45]张启成.诗经风雅颂研究论稿[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3年。
    [46]张建军.诗经与周文化考论[M].济南:齐鲁书社,2004年。
    [47]黄怀信.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诗论》解义[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
    [48]傅斯年.诗经讲义稿[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49]刘冬颖.《诗经》“变风变雅”考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50]刘晶雯整理.闻一多诗经讲义[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
    [51]马银琴.两周诗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52]夏传才.诗经研究史概要[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
    [53]夏传才.诗经讲座[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54]王妍.经学以前的《诗经》[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年。
    [55]程俊英,蒋见元.诗经注析[M].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56]刘立志.汉代《诗经》学史论[M].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57]顾颉刚等.古史辨(第三册、第四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58]郭沫若.郭沫若全集·历史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
    [59]严汝娴等.永宁纳西族的母系制[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
    [60]傅隶朴.春秋三传比义[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84年。
    [61]郑慧生.上古华夏妇女与婚姻[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
    [62]杜芳琴.女性观念的衍变[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
    [63]许抗生等.魏晋玄学史[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
    [64]谢维扬.周代家庭形态[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
    [65]马大正主编.中国古代边疆政策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年。
    [66]赵世超.周代国野制度研究[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
    [67]徐中舒.先秦史论稿[M].成都:巴蜀书社,1992年。
    [68]宋镇豪.夏商社会生活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
    [69]闵家胤主编.阳刚与阴柔的变奏[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
    [70]鲍晓兰.西方女性主义研究评介[M].北京:三联书店,1995年。
    [71]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
    [72]吕思勉.吕著中国通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
    [73]曹大为.中国古代女子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版社,1996年。
    [74]高世瑜.中国古代妇女生活[M].北京: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1996年。
    [75]王国维.王国维学术经典集[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7年。
    [76]杨向奎.宗周社会与礼乐文明(修订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
    [77]李银河.女性权力的崛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
    [78]李小江主编.主流与边缘[C].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
    [79]陈东原.中国妇女生活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中国文化史丛书,1998年。
    [80]陈顾远.中国婚姻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中国文化史丛书,1998年。
    [81]邓瑞全,王冠英.中国伪书综考[M].合肥:黄山书社,1998年。
    [82]南怀瑾.论语别裁[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
    [83]常金仓.穷变通久[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年。
    [84]杜芳琴.中国社会性别的历史文化寻踪[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年。
    [85]顾颉刚.秦汉的方士与儒生[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1998年。
    [86]朱自清.经典常谈[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1999年。
    [87]杨宽.西周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88]林惠祥.文化人类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
    [89]王晖.商周文化比较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
    [90]晁福林.先秦民俗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91]金泽.宗教禁忌[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92]王国维.观堂集林(外二种)[M].太原: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93]李小江等.历史、史学与性别[C].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
    [94]欧阳洁.女性与社会权力系统[M].沈阳:辽宁画报出版社,2002年。
    [95]黄永年.古文献学四讲[M].厦门:鹭江出版社,2003年。
    [96]邓小南主编.唐宋女性与社会[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年。
    [97]王政,杜芳琴.中国历史中的妇女与性别[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年。
    [98]卢玲.图说中国女性[M].北京:团结出版社,2004年。
    [99](台湾)王溢嘉.性·文明与荒谬[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4年。
    [100]张敦福.从兽性到人性[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
    [101]蔡锋.春秋时期贵族社会生活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102]曹兆兰.金文与殷周女性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103]崔明德.先秦政治婚姻史[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4年。
    [104]王子今.古史性别研究丛稿[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
    [105]王政.越界——跨文化女权实践[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年。
    [106]张亚初,刘雨.西周金文官制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
    [107]闻一多.闻一多全集[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年。
    [108]胡安顺.春秋左传集解释要[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
    [109]瞿同祖.汉代社会结构[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
    [110]沈奕斐.被建构的女性:当代社会性别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111]李贞德,梁其姿主编.妇女与社会[C].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年。
    [112]葛兆光.中国思想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
    [113]吕思勉.先秦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114]李银河.两性关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115]李银河.女性主义[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
    [116]周华山.无父无夫的国度:重女不轻男的母系摩梭[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5年。
    [117]郑必俊,陶洁主编.中国女性的过去、现在与未来[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118]邢义田,林丽月主编.社会变迁[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年。
    [119]佟新.社会性别研究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120]李小江.女性、性别的学术问题[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
    [121]童书业.春秋史[M].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122]吕思勉.经子解题[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6年。
    [123]牟发松主编.社会与国家关系视野下的汉唐历史变迁[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124]易中天.中国的男人和女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6年。
    [125]刘文明,刘宇.性生活与社会规范[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
    [126](台湾)黄金麟.历史、身体、国家——近代中国的身体形成[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
    [127]龙迪.性之耻,还是伤之痛[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128]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129]高兵.周代婚姻形态研究[M].成都:巴蜀书社,2007年。
    [130]刘霓.西方女性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
    [131]刘淑丽.先秦汉魏晋妇女观与文学中的女性[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8年。
    [132]王金玲,林维红主编.性别视角:文化与社会[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
    [1]张政娘.试释周初青铜器铭文中的易卦[J].考古学报,1980年第4期。
    [2]刘大钧.《易大传》著作年代再考[J].东岳论丛,1981年第6期。
    [3]王明.《周易·咸卦》新解[A].中国哲学(第七辑)[C].北京:三联书店,1982年。
    [4]张岱年.论《易大传》的著作年代与哲学思想[A].中国哲学(第一辑)[C].北京:三联书店,1981年。
    [5]刘树勋.《周易》研究近况[J].哲学动态,1983年第3期。
    [6]张允熠.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性别歧视[J].社会学研究,1988年第2期。
    [7]庆中.论《易经》与《易传》思维方式的异同[J].哲学研究,1990年第5期。
    [8]曹定云.论安阳殷墟发现的“易卦”卜甲[J].殷都学刊,1993年第4期。
    [9]廖名春.论帛书《易传》与帛书《易经》的关系[J].孔子研究,1994年第4期。
    [10]张增田.易经成书年代新证[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1期。
    [11]宋祚胤.论《周易》的成书年代、思想内容和研究方法[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4年第2期。
    [12]李笑野、蒋凡.《周易》的婚姻家庭观念[J].复旦学报(社科版),1996年第1期。
    [13]杨庆中.论古史辩派的易学研究[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期。
    [14]尹旦萍.《周易》的生存智慧与中国家训文化[J].孔子研究,2002年第2期。
    [15]欧阳康、孟筱康.试论《周易》)的原初意义与现代意义[J].周易研究,2002 年第4期。
    [16]戴永新.《周易》中的和谐观[J].周易研究,2006年第1期。
    [17]乔以钢,陈千里.《周易》的家庭观念及其影响论略[J].南开学报,2006年第2期。
    [18]彭华.性别意识:中国传统哲学的特别旨趣[J].福建论坛(人文社科版),2006年第8期。
    [19]顾颉刚.“周公制礼”的传说和《周官》一书的出现[A]文史[C].(第六辑),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20]郁默.从周公制礼作乐谈起[J].中国典籍与文化,1995年第1期。
    [21]李学勤.从金文看《周礼》[J]缀古集[A],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22]胡新生.试论春秋时期贵族婚礼中的“三月庙见”仪式[J].东岳论丛,2000年第4期。
    [23]王小健.从《仪礼》看性别的社会化[J].妇女研究论丛,2004年第5期。
    [24]葛志毅.男女性别分工与周礼父权宗法特质溯源[J].学习与探索,2005年第5期。
    [25]戴庞海.略论西周时期的礼仪教育[J].郑州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年第5期。
    [26]戴庞海.论中国古代冠礼的特征属性[J].中州学刊,2006年第3期。
    [27]叶修成.周公“制礼作乐”与《尚书》的最初编纂[J].求索,2007年第11期。
    [28]郭辰.近代以前“周公制礼”说举要[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29]张国安.从《武》、《三象》至《大武》看周公制礼作乐[J].学术月刊,2008年第10期。
    [30]张方玉,王林.《礼记》的家庭伦理思想研究[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第3期。
    [31]王守华.从婚制看《诗经》里的情歌[J].思想战线,1979年第3期。
    [32]束有春.从《葛覃》看周代女子婚前培训习俗[J].东南文化,1996年第2期。
    [33]王子荣.《诗经·国风》女性形象面面观[J].川东学刊,1995年第3期。
    [34]曲杏春.国风婚俗论[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
    [35]何保英.《诗经》与婚恋风俗[J].五邑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
    [36]傅道彬.《孔子诗论》与春秋时代的用诗风气[J].文艺研究,2002年第2期。
    [37]赵茂林.两汉三家《诗》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2004年。
    [38]胡敬君.从《诗经》婚恋诗看周代婚姻的多元性[J].苏州铁道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01第3期。
    [39]刘五一.关于郑、卫婚恋诗的历史思考[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40]郑群,钱宗武.《诗经》研究的盲点:婚恋诗中的男性形象的整体观照[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
    [41]吴晓峰.《诗经·野有死麇》所反映的婚恋礼俗[J].时代文学(理论学术版),2007年第3期。
    [42]侯爱华,袁义方.周礼与《国风》中的爱情诗[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43]李祯,郭艳辉.从《诗经》看周礼的妇德观念及其在婚姻中的意义[J].法制与社会,2007年第1期。
    [44]晁福林.上博简《诗论》与《诗·杕杜》探析——兼论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结构松动及其影响[J].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http://www.studa.net/lishi/060429/15172180-2.html
    [45]宋恩常.云南彝族的宗教观及其演变[J].云南少数民族研究文集[A]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
    [46]曹大为.中国历史上贞节观念的变迁[J].中国史研究,1991年第2期。
    [47]张涛.刘向婚姻思想初探[J].民俗研究,1991年第4期。
    [48]庄华锋.魏晋南北朝妇女个性的解放[J].中国史研究,1993年第1期。
    [49]刘启益.西周金文中所见的周王后妃[J].考古与文物,1980年第4期。
    [50]高世瑜.中国古代妇女家庭地位刍议[J].妇女研究论丛,1996年第3期。
    [51]吴美卿.《左传》女性人物形象及意义[J].江西社会科学,2000年第6期
    [52]姜广辉.传统的诠释与诠释学的传统——儒家经学思潮的演变轨迹与诠释学导向[J].中国哲学[C]第22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
    [53]李伯重.问题与希望:有感于中国妇女史研究现状[J].历史研究,2002年第6期。
    [54]裔昭印.妇女史研究的兴起与当代史学[J].学术月刊,2002年第3期。
    [55]定宜庄.妇女史与社会性别史研究的史料问题[J].历史研究,2002年第6期。
    [56]刘文明.“新妇女史”在中国大陆的兴起[J].史学理论研究,2003年第1期。
    [57]杜芳琴.历史研究的性别维度与视角——兼谈妇女史、社会性别史与经济—社会史的关系[J].山西师大学报,2003年第4期。
    [58]刘淑丽.汉代儒家正统妇女观的演变[J].社会科学辑刊,2003年第6期。
    [59]邢培顺,王琳.试论刘向著述的思想倾向[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60]焦杰.中国古代的外室现象与妇女地位[J].妇女研究论丛,2003年第3期。
    [61]焦杰.《列女传》与周秦汉唐妇德标准[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
    [62]高世瑜.发展与困惑——新时期中国大陆的妇女史研究[J].史学理论研究,2004年第3期。
    [63]谢玉娥.“性别”寻根:中国经典性别话语考察(一)——男女——阴阳——尊卑:《周易》性别话语“解密”[J].中国女性主义,2004年秋之卷,桂林:广西师大出版社,2004年。
    [64]葛志毅.周代贵族妇女的政治文化特征及相关的伦理观念影响[J].中华文化论坛,2004年第4期。
    [65]葛志毅.周代贵族妇女教育的社会文化意义[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
    [66]宋仁桃.汉代妇女婚姻观念的演变[J].苏州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67]陆静卿.论东汉妇女对儒家精神文化的深切体现[J].求索,2004年第3期。
    [68]苏萍.班昭《女诫》的教育思想探析[J].妇女研究论丛,2005年第1期。
    [69]周华山.女性主义田野研究的方法学反思[J].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5期。
    [70]付海妮.近十余年来宋代女性史研究探述[J].贵州文史丛刊,2005年第4期。
    [71]林存秀.贞节的源流——以伯姬为中心考察[J].中国女性主义(3)2005年春之卷,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72]郭海东.近十余年来明代妇女史研究综述[J].中北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73]王小健.中国古代性别角色的分化及其社会化[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74]焦杰.从中国古代女性名字的演变看社会性别文化的建构[J].郑州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
    [75]徐贲。“秀”出你的精彩来:扮装技艺和敢曝美学[J].随笔,2007年第4期。
    [1](英)罗维著,吕叔湘译.初民社会[M].上海:商务书局,1935年。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
    [3](法)列维·布留尔著,丁由译.原始思维[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
    [4](英)詹·乔·弗雷泽著,徐育新等译.金枝[M].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
    [5](美)露丝·本尼迪克特著,王炜等译.文化模式[M].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
    [6](美)马文·哈里斯著,李培茱、高地译.文化人类学[M].北京:东方出版社,1988年。
    [7](美)玛格丽特·米德著,宋正纯等译.性别与气质[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年。
    [8](美)H·埃利斯著,尚建新,杜丽燕译.男与女[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89年。
    [9]王政、杜芳琴主编.社会性别研究选译丛书[C].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
    [10](德)埃利希·诺伊曼著,李以洪译.大母神[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8年
    [11](美)凯特·米莉著,钟良明译.性的政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
    [12](法)列维·斯特劳斯著,王志明译.忧郁的热带[M].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
    [13](法)让-克鲁德·考夫曼著,谢强、马月译.女人的身体男人的目光:裸乳社会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
    [14](美)罗斯玛丽·帕特南·童著,艾晓明译.女性主义思潮导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15](英)雷蒙德·费思著,费孝通译.人文类型[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
    [16](英)埃文思·普里查德著,褚建芳等译.努尔人[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
    [17](英)拉德克利夫·布朗著,夏建中译.社会人类学方法[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
    [18](法)列维·斯特劳斯著,渠东译.图腾制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19](美)艾兰著,张海晏译.水之道与德之端[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20](芬兰)韦斯特马克著,李彬、李毅、欧阳觉亚译.人类婚姻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
    [21](法)皮埃尔·布尔迪厄著,刘晖译.男性统治[M].深圳:海天出版社,2002年。
    [22](英)约翰·麦克因斯著,黄菡、周丽华译.男性的终结[M].南京:江苏人民 出版社,2002年。
    [23](法)珍妮薇·傅蕾丝著,邓丽丹译.两性的冲突[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
    [24](美)梅里·威斯纳-汉克斯著,何开松译.历史中的性别[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3年。
    [25](以色列)苏拉密斯·萨哈著,林英译.第四等级——中世纪欧洲妇女史[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
    [26](法)爱弥尔·涂尔干著,汲喆、付德根、渠东译.乱伦禁忌及其起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27](英)勃洛尼斯拉夫·马林诺夫斯基著,李安宅译.两性社会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28](法)西蒙娜·德·波伏娃著,陶铁柱译.第二性[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4年。
    [29](美)罗伯特·F·墨菲著,王卓君、吕迺基译.文化与社会人类学引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
    [30]陈顺馨,戴锦华选编.妇女、民族与女性主义[C].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
    [31](美)卡罗尔·帕特曼著,李朝晖译.性契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
    [32](苏)E·海通著,何星亮译.图腾崇拜[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33](英)罗伯特·莱顿著,蒙养山人译.他者的眼光——人类学理论入门[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年。
    [34](英)马林诺夫斯基著,高鹏、金爽编译.野蛮人的性生活[M].北京:团结出版社,2005年。
    [35](美)]罗伯特·麦克艾文著,王祖哲译.夏娃的种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36](美)摩尔根著,杨东莼、马雍、马巨译.古代社会[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
    [37](韩)郑在书主编,崔丽红译.东亚女性的起源[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
    [38](美)朱丽亚·T·伍德著,徐俊、尚文鹏译.性别化的人生——传播、性别与文化[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
    [39](英)爱德华·泰勒著,连树声译.原始文化[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40](奥)弗洛伊德著,文良文化译.图腾与禁忌[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
    [41](法)吕克·布里松著,侯雪梅译.古希腊罗马时期不确定的性别——假两性畸形人与两性畸形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42](英)阿兰·巴纳德著,王建民等译.人类学历史与理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年。
    [43](美)詹妮特·A·克莱妮编著,李燕译校.女权主义哲学——问题、理论和应用[C].北京:东方出版社,2006年。
    [44](美)玛丽琳J·波克塞著,余宁平、占盛利等译.当妇女提问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年。
    [45](美)乔安娜·迈耶罗维茨著,王文卿译.性别是如何改变的?[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年。
    [46](美)黛安娜·阿克曼著,张敏译.爱的自然史[M].广州:花城出版社,2008年。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网http://www.stats.gov.cn/tjgb/qttjgb/qgqttjgb/t
    [2]北京新闻网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
    [3]央视网http://finance.cctv.com
    [4]人民网http://acftu.people.com.cn/GB
    [5]新浪网http://finance.sina.com.cn/g
    [6]湖北教育信息网http://news.e21.cn/html/2009/jyzd025.htm
    [7]中国经济网http://www.ce.cn/xwzx/gnsz/gdxw
    [8]中国反家庭暴力网http://www.cnfbl.com/Article/ShowArticle.asp
    [9]中教网http://www.teachercn.com/EduNews/News_Xwzh
    [10]简帛网站http://www.bamboosilk.org/
    [11]中国妇女网http://www.women.org.cn/
    [12]两性视野网站http://www.alleyeshot.com
    [13]中华母亲网http://www.muqin.com.cn/
    [14]西部女性网http://www.westwomen.org/
    [15]中国人民大学性社会学研究所http://www.sexstudy.org
    [16]北京大学中外妇女研究中收http://www.pku.deh.cn/academic//wsc/
    [17]妇女与社会性别研究网http://www.chinagender.org
    [18]中山大学性别教育论坛http://www.genders.zsu.deu.cn/
    [19]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http://www.cwdf.org.cn/index.htm
    [20]妇女与社会性别知识社区网http://www.gendercommunity.org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