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空间及其影视意象的文化阐释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近年来,不少有关都市的影视作品都出现了地铁空间这一独特的形象,它正日益成为影像世界里现代都市的一个关键符号。地铁空间往往身兼数职,既是事件发生和人物活动的场景,充当空间性的道具;也是时代背景和人物身份的象征物,充当工具性的道具;还暗合着情节的发展变化,充当叙事性的道具。而现实生活中的地铁不仅是广大市民重要而实在的交通工具,而且是众多媒体挖掘素材的福地,还是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的标志,成为反映一个城市繁荣程度的重要指标。另外,作为一种独特的空间形式,地铁还勾连着全球化、居所与身体等几个不同的空间层面,成为一个多重空间的浓缩与集合。
     本文选取影视作品中的地铁空间为研究对象,借助20世纪后半期出现的“空间转向”相关理论,借鉴文化研究中的个案分析方法,力图将地铁这一独特的空间形态所折射出的现代都市以及现代社会的一些问题呈现出来,并进一步分析这些问题出现的深层原因,力求能够得出有价值的结论与有意义的解决途径。
     论文主要由以下三个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为地铁作为现代化大都市的意象性展示。该部分从相关影视作品中的人物与情节入手,整理并挖掘出现代都市人迷茫、困惑等精神病症及造成这些病症的原因。我们认为正是以地铁为代表的经过严整设计与规划的现代都市空间带给人们对现有生活空间认知的碎片化趋向,而这种趋向加重了人们在都市生活的困难,引致了他们逐渐形成所谓的“城市型神经反应”,即对切近事物麻木、冰冷甚至拒斥,对远距离的或想象的事物分外敏感的精神状况。
     第二部分为地铁作为全球化影像的假定性呈现。该部分重点阐释了影视作品中地铁空间反映出的现代都市空间在全球化影响下的同一化倾向。地铁空间成为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复制的都市空间形态,而这种形态经由影像的渲染正在演化为一个同质化的世界幻象。其中还混杂了被现代文明规训了的标准化身体。它们有着几乎一致的生存体验、生活方式、对自身位置的迷茫以及由此而来的紧张与焦虑等精神问题。而地铁空间在影像世界中有时被幻化为人类想象中摆脱这些紧张与焦虑的通道。
     第三部分为地铁作为漂泊者精神家园的理想诉求。此部分着重以相关电影及电视剧中出现的都市人群和地铁中的“漂泊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与地铁空间的关系,来反映现代人对于生存空间与居住空间(家园)的一种不同于前现代的体认。该部分的“漂泊者”包括都市中的上班族、失意人(失业者与部分陷入精神困顿的游荡者)、无家可归者(游荡在都市中的边缘人)三类。本文认为所谓的“漂泊者”,特别是那些类似“游荡者”的“无家可归者”,正是以一种消极姿态反抗现代社会空间规训与压制的实践者。
     无论是现实生活中作为都市空间组成部分的地铁,还是进入影像成为一种美学意象的地铁空间,都已经成为现代都市一个重要的空间符号。它不仅表征着都市的经济水平、发展程度,而且反射着现代都市人的某些心理特点与精神状况,同时还可能承载了他们某些美好却卑微的愿景和希望。总之,地铁已经是一个浓缩了现代化与都市化进程中许多现实问题与精神困境的空间典型。而借助哲学、社会学与文化地理学上的空间视角探讨地铁空间影像背后的文化意义,或许可以以一种管窥的方式,探究上述问题及困境的成因与具体情况,有助于找到可能的解决方法。
As an artistic image, metro space has appeared in numerous recent movies and TV series, which is increasingly emerging as an important symbol of modern city in the world of images.
     Metro space often plays various roles in movies and TV series. It can act as the scene of characters and incidents, the background of times, as well as the symbol of character’s identity. Sometimes it is necessar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plot, bearing narrative functions too. Metro is not only a transportation mean, but also a sign of metropolis. Moreover, as metro includes globalization, residence and body, it becomes an aggregate of space.
     This thesis employs theories of the“spatial turn”emerging in latter half of the 20th century as the theoretical background and chooses case study in cultural studies as the methods, aiming at interpreting the cultural meaning of the metro space in movies and TV series, analyzing the root of the reflected issues of modern society, and trying to put forward some valuable conclusions and solutions.
     The thesis comprises three chapters as follow:
     The first chapter focuses on the various psychological problems that urbanite are suffering from and their origins. Owing to the orderly city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urbanite’s spatial cognition was broken into fragments, which causes great disturbances to their lives and leads to the trend that people show apathy towards everything.
     In the second chapter, it shows that metro space, in the context of globalization, is becoming a special mode of space reproduced in different cities, which was exaggerated to be a homogeneous world in movies and series. There are a number of bodies with similar thoughts and behavior in that space too, which causes increasingly serious and common mental health problems. So the image of metro was used as a way to get rid of the problems in some movies.
     The objects in the last chapter are crowd and wanderers in city. Office workers, disappointed people and homeless men are the three components of the wanderer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and the metro expresses a change that modern people take drifting instead of inhabitation. One result is that the metro image is regarded as a temporary home for them. In a sense, the wanderers, the“flaneur”especially, are a kind of power to rebel the pressure coming from modern urban life.
     Both in real life and in movies, the metro has become a typical mode of space from which many social problems have been reflected. With the perspective of theories of the“spatial turn”in philosophy, sociology and cultural geography, the study on the cultural meaning of metro will find origins and solutions for the problems.
引文
[1]章云泉:《城市轨道交通特征分析》,《城市规划汇刊》1999 年第 6 期。
    [2][9][14]凯文?林奇:《城市意象》,方益萍、何晓军译,华夏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35-36、35-36、34 页。
    [3]包亚明主编:《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 年版,序第 2 页。
    [4]乌姆贝托?艾柯与米歇尔?德索托的相关论述参见蒋孔阳、朱立元主编,朱立元、张德兴等:《西方美学通史第七卷?二十世纪美学(下)》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9年版,第 695-702 页。
    [5]刘士林:《城市化进程与都市文化研究在中国的发生》,《人文杂志》2006 年第2 期。
    [6]曾军:《都市文化研究:范式及其问题》,《人文杂志》2006 年第 2 期。
    [7]俞加康:《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与展望》,《交通与运输》2007 年第 3 期。
    [8]相关影视作品中的都市:伦敦(《滑动门》)、巴黎(《最后一班地铁》、《地下铁》(吕克?贝松))、纽约(《人鬼情未了》)、洛杉矶(《当幸福来敲门》)、东京(《交涉人真下正义》)、首尔(《地铁惊魂》、《我的野蛮女友》、《触不到的恋人》)、香港(《地下铁》、《富贵逼人》)、台北(《向左走向右走》、《地下铁》)、北京(《开往春天的地铁》)、上海(《地下铁》、《男才女貌》、《爱情新呼吸》)。
    [10]“似乎任何一个城市,都存在一个由许多人意象复合而成的公众意象,或者说是一系列公共意象,其中每一个都反映了相当一些市民的意象。如果一个人想成功地适应环境,与他人相处,那么这种群体意象的存在就十分必要。”凯文?林奇:《城市意象》,方益萍、何晓军译,华夏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35 页。
    [11]《新周刊 2002 佳作(文选)》,漓江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406-407 页。
    [12]Neal Gabler, Life the Movie: how entertainment conquered reality, New York: Vintage Books 2000, c1998, p.4.
    [13]Michael J. Dear:《后现代都市状况》,李小科等译,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245 页。
    [15][16][26]包亚明:《游荡者的权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67、67、68 页。
    [17][19][39][44][58]汪民安:《身体、空间与后现代性》,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6 年版,第 121-122、116-117、141、146、140 页。
    [18][36]齐奥尔格?西美尔:《时尚的哲学》,费勇、吴燕译,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1年版,第 186-187、197 页。
    [20][34]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现状》,《马克斯恩格斯全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 1957 年版,第 304、303 页。
    [21]格奥尔格?西美尔:《社会学》,柏林,1958 年,第四版,第 486 页,转引自本雅明:《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张旭东、魏文生译,三联书店 2007年版,第 57 页。该处另有译文:“在 19 世纪制造公共汽车、铁路和有轨电车之前,如果不相互约定,人们根本不可能在几分钟或几小时之长就能相互见面,或者必须相互见面。”见盖奥尔格?西美尔(Georg Simmel):《社会学——关于社会化形式的研究》,林荣远译,华夏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487 页。因考虑到上下文的语境,此处选用前者。
    [22][24]张一白:《通向春天的五个站台》,《电影艺术》2002 年第 6 期。
    [23]北川东子:《齐美尔——生存形式》,赵玉婷译,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55 页。
    [25]几米:《地下铁》,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7 年版。
    [27]如《生死时速》中刹车失灵冲出地面的地铁,《交涉人真下正义》中被恐怖分子所控制在隧道中无序行驶的地铁,以及《地铁惊魂》(韩国)中操作程序被毁不得不强行引爆的地铁等等。
    [28][30][31]戴维?哈维:《后现代的状况——对文化变迁之缘起的探究》,阎嘉译,商务印书馆 2003 年版,第 300、333、265 页。
    [29]Joan Didion, The White Album, Simon & Schuster (orig. publisher) & Farrar, Straus and Giroux, 1979, p.83,此处翻译见迈克?克朗:《文化地理学》,杨淑华、宋慧敏译,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111-112 页。
    [32][33][35][54][55][56]本雅明:《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张旭东、魏文生译,三联书店 2007 年版,第 70、80、80、67、77、56 页。
    [37]即“对一个环境的一种本能和无意识的适应”,参见丹尼?卡拉瓦罗:《文化理论关键词》,张卫东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6 年版,第 107 页。
    [38]Milton Kaplan, Feels Like Spring,《大学英语》1986 年第 6 期。
    [40]陈虎:《我不深刻,但我要你感动——导演张一白专访》,《电影评介》2002年 4 期。
    [41]福柯:《不同空间的正文与上下文》,见包亚明主编:《后现代性与地理学政治》,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21 页。
    [42]“异质空间”(heterotopia)源于希腊语,字面意思为“其他的/不同的地点”。其中文翻译目前尚无定论,以下是几种较为常见的翻译:“异质空间”(张一玮博士学位论文《异质空间视野中的都市意象》,第 12 页)、“差异地点”(包亚明主编《后现代性与地理学政治》,第 22 页)、“异位”(周宪译《激进的美学锋芒》,第 22 页)、“异托邦”(尚杰:《空间的哲学:福柯的“异托邦”概念》,《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 年第 16 卷第 3 期)。本文为了突出地铁的空间特性选取第一种翻译。
    [43][48][49]加斯东?巴舍拉:《空间诗学》,龚卓军、王静慧译,台北张老师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2003 年版,第 109、224、224 页。
    [45][46][47][50]马丁?海德格尔:《筑?居?思》,见《演讲与论文集》,孙周兴译,三联书店 2005 年版,第 156、159、155、156 页。
    [51][52][53]波德莱尔:《波德莱尔美学论文选》,郭宏安译,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7年版,第 501、501-502、481-482 页。
    [57]张一玮:《异质空间视野中的都市意象》,北京万方数据资源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第 106 页。
    [59]Henri Lefebver, The Production of Space, Translated by Donald Nicholson-Smith, Blackwell Publishing Ltd, 1991, p.89.
    《新周刊 2002 佳作(文选)》,漓江出版社 2003 年版。
    包亚明:《游荡者的权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
    包亚明主编:《后大都市与文化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5 年版。
    包亚明主编:《后现代性与地理学政治》,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1 年版。
    包亚明主编:《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 年版。
    高燕:《视觉隐喻与空间转向——当代视觉文化的哲学分析》,2004 年,中国知网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http://lsg.cnki.net/grid20/detail.aspx?QueryID=2&CurRec=1)
    蒋孔阳、朱立元主编,朱立元、张德兴等:《西方美学通史第七卷?二十世纪美学(下)》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9 年版。
    李超:《现代进程中的空间呈现——1905-1949 年的中国电影叙事研究》,2007 年,中国知网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http://lsg.cnki.net/grid20/detail.aspx?QueryID=56&CurRec=1)
    陆扬、王毅:《文化研究导论》,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6 年版。
    汪民安:《身体、空间与后现代性》,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6 年版。
    张一玮:《异质空间视野中的都市意象——一种对九十年代以来中国电影中“都市空间呈现”的研究》,2005 年,北京万方数据资源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http://210.44.1.100:8088/Search/ResourceDataDetailPage.aspx?recordSchema=native.html&Database=cddbft&expression=47967&keywords=%e5%bc%82%e8%b4%a8%e7%a9%ba%e9%97%b4)
    邹娟薇:《汽车:一种新的美学意象——以海派为代表的现代文学作品中的汽车》,2005 年,中国知网中国优秀博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 (http://lsg.cnki.net/grid20/detail.aspx?QueryID=212&CurRec=1)
    《马克斯恩格斯全集》第二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著作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 1957 年版。
    Edward W. Soja:《第三空间——去往洛杉矶和其他真实和想象地方的旅程》陆扬等译,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5 年版。
    Michael J. Dear:《后现代都市状况》,李小科等译,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4 年版。
    爱德华?W.苏贾:《后现代地理学——重申批判社会理论中的空间》,王文斌译,商务印书馆 2004 年版。
    北川东子:《齐美尔——生存形式》,赵玉婷译,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2 年版。
    本雅明:《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张旭东、魏文生译,三联书店 2007年版。
    波德莱尔:《波德莱尔美学论文选》,郭宏安译,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7 年版。
    戴维?哈维:《后现代的状况——对文化变迁之缘起的探究》,阎嘉译,商务印书馆 2003 年版。
    丹尼?卡拉瓦罗:《文化理论关键词》,张卫东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6 年版。
    弗雷德里克?詹姆逊:《文化转向》,胡亚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0 年版。
    福柯、哈贝马斯、布尔迪厄等:《激进的美学锋芒》,周宪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年版。
    盖奥尔格?西美尔(Georg Simmel):《社会学——关于社会化形式的研究》,林荣远译,华夏出版社 2002 年版。
    格奥尔格?西美尔:《时尚的哲学》,费勇、吴燕译,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1 年版。
    加斯东?巴舍拉:《空间诗学》,龚卓军、王静慧译,台北张老师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2003 年版。
    凯文?林奇:《城市意象》,方益萍、何晓军译,华夏出版社 2001 年版。
    马丁?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孙周兴译,上海三联书店 1996 年版。
    马丁?海德格尔:《演讲与论文集》,孙周兴译,三联书店 2005 年版。
    迈克?克朗:《文化地理学》,杨淑华、宋慧敏译,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年版。
    Henri Lefebver, The Production of Space. Trans. Donald. Nicholson-Smith. Oxford, Cambridge, Mass: Blackwell,1991。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