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部门和非国有部门收入性别差异的对比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在经济体制改革前,中国女性劳动年龄人口基本实现了普遍就业,中国的收入性别差异并不明显。经济体制改革以来,收入性别差异是劳动力市场中性别关系最直接的表现形式,有关中国收入性别差异的研究成了社会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现在已有的有关收入性别差异的研究主要是围绕着市场转型(市场化)与性别平等之间的关系展开的,也有关于再分配与性别平等之间关系的研究。木文通过对CGSS2008数据的分析,得出无论在国有部门还是非国有部门中,男性劳动力的收入都要高于女性;政治资本是影响国有部门收入性别差异的主要因素;人力资本是影响非国有部门收入性别差异的主要因素;职业类型对国有部门收入性别差异的影响要大于非国有部门;市场化程度对国有部门的收入性别差异具有潜在影响;职业类型对非国有部门中收入性别差异具有潜在影响等结论。
Prior to the reform of the economic system, the Chinese women working-age population is basically achieve universal employment income is not obvious gender differences. Since the reform of the economic system, income, gender differences are the most direct manifestation of gender relations in the labor market, so the gender differences in income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subject of sociological research. The income gender differences existing mainly around the market transition (market-oriented) exp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ender equalit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distribution and Gender Equality. In this paper, the analysis of the data CGSS2008obtained in terms of the state-owned sector or non-state sector, male labor income should be higher than the female; political capital income gender differences affect the state sector; human capital is the impact of the non-state sector the main factors of the gender pay differences; type of the state-owned sector gender pay differences is greater than the non-state sector; degree of market revenue gender differences of the state sector has a potential impact; type of the income gender differences in the non-state sector has a potential impact conclusions.
引文
1李春玲,李实.市场竞争还是性别歧视——收入性别差异扩大趋势及其原因解释[J].社会学研究.2008,2:94-118.
    2根据2000年中国妇女联合会和国家统计局在中国30个省、404个市区、48192人的调查显示,1999年中国城市,如果设定男性的年平均工资是100,女性的工资是70.1。与1990年的调查结果相比,男女工资差异扩大了7.4%。
    1陈岩.转型期职业性别隔离与女性就业的理论综述[J].东方企业文化.2010,14:34-36.
    1吴愈晓,吴晓刚.1982-2000我国非农职业中的性别隔离研究[J].社会.2008,5:128-227.
    2谢琦.供给结构优化促进经济增长模式转型的意义[J].商场现代化.2008,25:28-31.
    1刘精明.劳动力市场结构变迁与人力资本收益[J].社会学研究.2006,6:89-117.
    1李实,马欣欣.中国城镇职工的收入性别差异与职业分割的经验分析[J].中国人口科学.2006,5期:2-12.
    1李实,史泰丽,别雍古斯塔夫森.中国居民收入分配研究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李春玲,李实.市场竞争还是性别歧视——收入性别差异扩大趋势及其原因解释[J].社会学研究.2008,2:94-118.
    3张展新.市场化转型中的城市女性失业:理论观点与实证发现[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4,10:54-61.
    4吴愈晓,吴晓刚.城镇的职业性别隔离与收入分层[J].社会学研究.2009,4:67-72.
    5吴愈晓,吴晓刚.城镇的职业性别隔离与收入分层[J].社会学研究.2009,4:67-72.
    6郝大海,李路路.区域差异改革中的国家垄断与收入不平等———基于2003年全国综合社会调查资料[J].中国社会科学.2006,2:56-61.
    1粱琦,李晓萍,吕大国.市场一体化、企业异质性与地区补贴——一个解释中国地区差距的新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12,7:16-25.
    2李春玲,李实.市场竞争还是性别歧视——收入性别差异扩大趋势及其原因解释[J].社会学研究.2008,2:94-118.
    3王天夫,赖扬恩,李博柏.城市性别收入差异及其演变:1995-2003[J].社会学研究.2008,2:2-24.
    1张展新.市场化转型中的城市女性失业:理论观点与实证发现[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4(1):1-8.
    1边燕杰,李路路,李煜,郝大海.结构壁垒、体制转型与地位资源含最[J].中国社会科学,2006(5):100-103.
    2刘精明.市场化与国家规制——转型期城镇劳动力市场中的收入分配[J].中国社会科学.2006,5:34-38.
    3 Between Redistribution and Markets in China,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vol.56 (3) (Jun.1991);Ⅴ. Nee, and Rebecca Matthews, Market Transition and Societal Transformation in Reforming State Socialism.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vol.22(1996).
    刘世军.社会转型期的中国政治体制改革[J].学术季刊.2000,1:34-37.
    1刘精明.市场化与国家规制——转型期城镇劳动力市场中的收入分配[J].中国社会科学.2006,5:34-38.
    1胡锦光.论经济体制转型对中国宪政的影响.北大法律信息网.
    2樊纲,王小鲁,张立文,朱恒鹏.中国各地区市场化相对进程报告[J].经济研究.2003,3:22-27.
    3边燕杰,张展新.市场化与收入分配[J].中国社会科学,2002,(5)
    1刘精明.劳动力市场结构变迁与人力资本收益[J].社会学研究.2006,6:89-117.
    2韩璞,正君.经济哲学:目标状况与理性非效率行为的生成[J].社会科学战线.2000,6:45-49.
    1彭莉莉,黄家亮.社会实践结构性巨变与城市基层共同体的重构——社会学视野下社区建设的“中国经验”[J].学习与实践.2012,9:54-58.
    [1]Douglass C. North, Structure and Change in Economic History. New York:W. W. Norton & Company,1981.
    [2]吴愈晓,吴晓刚.城镇的职业性别隔离与收入分层[J].社会学研究,2009(4)
    [3]边燕杰,李路路,李煜,郝大海.结构壁垒、体制转型与地位资源含量[J].中国社会科学.2006(5)
    [4]王天夫,赖杨恩,李博柏.城市收入性别差异及其演变:1995-2003[J].社会学研究,2008(2期)
    [5]边燕杰,张展新.市场化与收入分配——对1988年和1995年城市住户收入调查的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2(5)
    [6]李春玲,李实.市场竞争还是性别歧视——收入性别差异扩大趋势及其原因解释[J].社会学研究,2008(2)
    [7]李实,马欣欣.中国城镇职工的收入性别差异与职业分割的经验分析[J].中国人口科学,2006(5)
    [8]张展新.市场化转型中的城市女性失业:理论观点与实证发现[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4(1).
    [9]张丹丹.市场化与收入性别差异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2004(1).
    [10]吴愈晓,吴晓刚.1982年-2000:中国非农职业的性别隔离研究[J].社会,2008(5)
    [11]袁方主.社会研究方法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12]刘精明.劳动力市场结构变迁与人力资本收益[J].社会学研究,2006(6)
    [13]刘精明.市场化与国家规制——转型期城镇劳动力市场中的收入分配[J].中国社会科学,2006(5).
    [14]李春玲.中国职业性别隔离的现状及变化趋势[J].江苏社会科学,2009(3)
    [15]刘德中,牛变秀.中国的职业性别隔离与女性就业[J].妇女研究论丛,2000(4).
    [16]易定红,廖少宏.中国产业职业性别隔离的检验与分析[J].中国人口科学,2005(4)
    [17]王红芳.劳动力市场职业,陛别隔离行为分析[J].求实,2005(10)
    [18]格尔哈斯·伦斯基.权力与特权:社会分层的理论[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
    [19]赖德胜.教育、劳动力市场与收入分配[J].经济研究,1998(5)
    [20]佟新.人口社会学(第四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21]李汉林.中国单位社会[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22]李路路,王奋宇.当代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结构及其变革[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
    [23]李强.社会分层与贫富差别[M].厦门:鹭江出版社,2000.
    [24]谢嗣胜,姚先国.我国城市就业人员性别工资歧视的估计[J].妇女研究论丛,2006(6).
    [25]赵人伟,李实,卡尔·李思勤.中国居民收入再分配研究———经济改革和发展中的分配[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
    [25]陈良焜,鞠高升.教育明瑟收益率性别差异的实证分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3).
    [26]葛玉好.教育回报异质性问题研究[J].南方经济,2007(4).
    [27]郝大海,李路路.区域差异改革中的国家垄断与收入不平等———基于2003年全国综合社会调查资料[J].中国社会科学,2007(2)
    [28]赖德胜.教育、劳动力市场与收入分配[J].经济研究,1997(5).
    [29]李实,丁赛.中国城镇教育收益率的长期变动趋势[J].中国社会科学,2007(6).
    [30]刘泽云.女性教育收益率为何高于男性?---基于工资性别歧视的分析[J].经济科学,2008(2)
    [31]彭竞.高等教育回报率与工资的性别差异[J].人口与经济,2011(2).
    [32]王美艳.中国城市劳动力市场上的性别工资差异[J].经济研究,2005(2).
    [33]王天夫,崔晓雄.行业是如何影响收入的——基于多层线性模型的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10(5).
    [34]姚先国,黄志岭.职业分割及其对性别工资差异的影响———基于2002年中国城镇调查队数据[J].重庆大学学报,2002(2)
    [35]赵力涛.中国农村的教育收益率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2006(3).
    [36]刘小玄,李利英.改制对企业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5(3).
    [37]齐良书.国有部门劳动工资制度改革对教育收益率的影响——对1988-1999年中国城市教育收益率的实证研究[J].教育与经济,2005(4)
    [38]宋立刚,姚洋.改制对企业绩效的影响[J].中国社会科学,2005(3)
    [39]潘锦棠.经济转轨中的中国妇女就业与社会保障[J].管理世界,2002(7)
    [40]樊纲,王小鲁,张立文,朱恒鹏.中国各地区市场化相对进程报告[J].经济研究,2003(3)
    [42]蔡都阳,王美艳.户籍制度与劳动力市场保护[J].经济研究,2002(12)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