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对外出口影响的传导机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2007年的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对外出口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中国是一个贸易依存度很大的经济体,出口目前仍是经济增长的最大支柱,因此,出口的受阻必然影响宏观经济的发展,本文以此次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对外出口影响的传导机制为主题进行研究,旨在可以通过分析危机影响中国对外出口的路径,抓住导致对外出口受影响的主要经济变量,从而有效控制和隔离危机影响,对今后减小金融危机损失提供可供参考的依据。
     本文采用定性与定量并行,理论结合实证等研究方法,利用截至2009年12月的最新数据,在危机对中国对外出口影响的事实基础上,分析和验证了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对外出口影响的传导机制。首先,从出口总量、出口行业、出口方式、出口环境、出口市场、出口主体等各方面,较全面地描述了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对外出口贸易影响的情况;接着,从理论角度分析了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对外出口贸易影响的原因和传导机制,得出结论:美国金融危机会影响人民币汇率、中国贸易伙伴国国民收入、中国贸易伙伴国失业率、中国贸易伙伴国股市总市值,从而分别带来价格效应、收入效应、政策效应、预期效应,对中国对外出口造成负面影响。同时,本文通过实证模型检验了以上四大效应中对应传导变量在危机中变化的程度,以及其变化对中国对外出口造成的影响程度,进一步验证了文章的结论。文章最后部分针对传导机制的4个路径提出了政策建议。
American subprime mortgage crisis triggered a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which had a large negative impact on Chinese exports. China is an economy with high trade dependence. Export is still the major source of China's economic growth. Therefore, it is undoubted that declined export will result in declined economic growth. This paper is to study the transmission mechanism of American financial crisis' impact on China's exports, which is intend to seize the key variables and affected way to reduce losses in financial crisis.
     In this paper, the major research methods adopted include qualitative analysis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empirical analysis, etc. The paper describes the impact of the crisis on the fact that China's exports, and then analyzes and verifies the transmission mechanism, with the newest data update to Dec.2009. Firstly, a comprehensive description of the American financial crisis on China's exports, from aspects of total exports, export industries, export mode, export environment, export markets, export enterprise and so on. Secondly, a theoretical analysis on the reasons and transmission mechanism. The conclusion is:the crisis affects the RMB Exchange Rate, trading partners' National Income, trading partners' Unemployment Rate, and trading partners'Total Stock Market Value, which will correspondingly, brings the Price Effect, Income Effect, Policy Effect, and Expectation Effect. All are negative factors to China's exports. Meanwhile, this conclusion passes the empirical tests. Finally, in the last part of the paper,4 policy recommendations are proposed according to the 4 paths in the transmission mechanism.
引文
最后,开拓灵活高效的融资渠道,保障企业资金链安全。一方面,建立健全中小企业融资贷款担保体系。在财政、税务、中央银行、各级中小企业管理机构共同监管下,由地方政府注资给予支持,对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免征营业税,扩大信用再担保平台互保金平台,积极发挥政策性担保机构的作用,发挥小额贷款公司和典当行的融资功能,从而加大对中小企业贷款担保服务力度。另一方面,提高业务创新能力,开展多种形势的融资。允许企业以出口订单、保单作为抵押物进行贷款,从而解决目前出口企业面临的融资问题。逐步推行并购贷款、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股权投资基金和规范发展民间融资等多种形式,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①数据来源:中国商务部网站,http://www.mofcom.gov.cn。
    ②文献综述部分所涉及的文献均在参考文献中列明,因此本部分中不再一一加注。
    ③金融危机爆发是一系列因素共同导致的,其原因是很复杂的,因为本文只是将金融危机作为分析的大背景并非主体部分因此只是对其做了一个简单的概括性分析。
    ④数据来源:财经搜索,摩根大通分析报告。
    ⑤国际清算银行被誉为央行的央行,它拥有各国银行间市场交易、清算、结算链上比较完整的数据,此处是2008年数据。
    ⑥参考文献[24]李宝英(2009)。
    ⑦参考文献[24]李宝英(2009)。
    ⑧本段中引用的贸易壁垒的案例和数据皆来源于中国救济网,http://www.cacs.gov.cn/。
    ⑨参考文献[45]宋伟杰(2009)。
    ⑩参考文献[45]宋伟杰(2009)。
    11 1978年的数据表1中没有,但数据来源和表1是一样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http://www.customs.gov.cn。
    12 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
    13 本节所有数据均同样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本节对进口的分析类似上节对出口的分析方法,为避免图表堆积,只做了一张进出口对比的图。
    14 数据来源:国家外汇管理局《中国国际收支报告》(2008、2009)。
    15 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
    16 资料来源:新浪网新闻报道,加工企业面临停产困境,2008年11月18日。
    17 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
    18 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
    19 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http://www.stats.gov.cn o
    20 数据来源:全球纺织网,贸易资讯栏目,http://www.tnc.com.cn/info。
    21 数据来源:东方纺织网统计数据,http://www.168tex.com。
    22 数据来源:纺织资源资讯,贸易动态栏目,http://cn.texsources.com/topic。
    23 数据来源:中国木业网,http://www.wood365.cn。
    24 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
    25 数据来源:深圳家具行业协会。
    26 数据来源:中国建材网资讯中心,http://www.bmlink.com/news。
    27 结合中国商务部、海关总署、统计局三个数据来源的数据分析。
    28 数据来源:搜数数据库。
    29 数据来源:搜数数据库。
    30 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
    31 参考文献[24]吴海英(2008)。
    32 图中欧盟包括:比利时、丹麦、英国、德国、法国、爱尔兰、意大利、卢森堡、荷兰、希腊、葡萄牙、西班牙、奥地利、芬兰、瑞典、塞浦路斯、匈牙利、马耳他、波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斯洛文尼亚、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亚、罗马尼亚。东盟包括:文莱、缅甸、柬埔寨、印度尼西亚、老挝、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越南。
    33 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http://www.mofcom.gov.cn。
    34 数据来源:国泰安数据库。
    35 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http://www.stats.gov.cn。
    36 数据来源:国泰安数据库。
    37 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38 数据来源:中山网,新闻频道,http://www.zsnews.cn。
    39 数据来源:中国国债协会,行业新闻,http://www.ndac.org.cn。
    40 数据来源: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出口研究,http://www.sinosure.com.cn。
    41 数据来源:中国贸易救济网,http://www.cacs.gov.cn o
    42 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43 数据来源:中国出口退税咨询网,http://www.taxrefund.com.cn.
    44 数据来源:世界贸易组织,http://www.wto.org。
    45 数据来源:中国贸易救济网。
    46 数据来源:中国贸易救济网。
    47 数据来源:世界银行,http://www.worldbank.org.cn/Chinese。
    48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网,密歇根消费者信心指数,http://data.eastmoney.com。
    49 根据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数据,2005年汇改以来,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到2007年7月,累计升值7.35%,到2008年8月,累计升值21%,到2010年第一季度末,累计升值21.24%。根据国际清算银行的计算,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以2005年为基期,到2007年底累计升值7.34%,2008年底21.18%,2009年底15.1%。因此金融危机发生后,人民币是升值的。
    50 数据来源:国家外汇管理局,http://www.safe.gov.cn。
    51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网,经济数据,http://data.eastmoney.com。
    52 如贸易渠道、心理预期渠道等。
    53 贸易引力模型以万有引力定律为指导,是地理学家、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为了解释与预期人类在地理空间上的经济、社会及政治性相互影响与相互作用的方式,利用经典力学中牛顿万有引力公式建立的一种理论假说。
    54 数据来源:中国商报网,美国储蓄率飙升触动经济神经,2009年6月26日。
    55 参考文献[24]吴海英(2008)。
    56 数据来源:美国劳工部,http://www.dol.gov。
    57 数据来源:中国贸易救济网。
    58 数据来源: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出口研究,http://www.sinosure.com.cn。
    59 上标f表示外国的经济变量。
    60 数据来源:中国网,全球流动性与股票市场,李强,2008年7月14日。
    [1]安辉.现代金融危机国际传导机制及实证分析——以亚洲金融危机为例[J].财经问题研究,2004,(8):45-48.
    [2]陈华,赵俊燕.美国金融危机传导过程、机制与路径研究[J].经济管理与研究,2009,(2): 102-109.
    [3]陈亚雯.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金融和出口企业的影响与政策建议[J].经济问题探索,2008,(8):61-66.
    [4]陈滟,向博.次贷危机对中国出口贸易结构的影响分析[J].经营管理者,2009,(5):29-30.
    [5]范爱军.金融危机的国际传导机制探析[J].世界经济,2001,(6):31-36.
    [6]付宁,赵俊燕.金融危机传导机制研究:以美国为例[J].上海商学院学报,2009,10(1):34-58.
    [7]管涛.美国次贷危机反思与中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前瞻[J].中国外汇,2008,(23):23-26.
    [8]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亚洲金融危机对我国出口竞争力的影响及对策[J].经济改革与发展,1998,(5):26-30.
    [9]何帆,张明.美国次级债危机是如何酿成的[J].求是,2007,(20):62-63.
    [10]金雪军,王义中.人民币汇率升值的路径选择[J].金融研究,2006,(11):41-43
    [11]荆涛,耿宇亭.利用出口信用保险应对次贷危机对我国出口企业的影响[J].国际贸易问题,2008,(10):106-112.
    [12]李宝英.金融危机对我国加工贸易的影响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09:
    [13]李俊,王立.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出口的影响及策略[J].国际贸易,2008,(8):46-49.
    [14]李礼辉.从金融危机到经济衰退:全球面临巨大挑战——2008年全球经济及国际金融综述[J].国际金融研究,2009,(1):4-5.
    [15]李小牧,李春锦,付卓斌.金融危机的国际传导:90年代的理论与实践[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
    [16]李翀.论美国金融危机的原因及其影响[J].中山大学学报,2009,(2):5-8.
    [17]林毅夫.金融危机祸起2001年互联网泡沫[N].世界财经报道,2008,10(8):1.
    [18]林毅夫.金融危机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J].金融经济,2008,(23):6-8.
    [19]牛宝俊,李大胜,赖作卿.亚洲金融危机对农产品贸易的影响[J].国际贸易问题, 2000,(5):22-26.
    [20]裴平,张倩,胡志锋.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J].金融研究,2009,(8):103-113.
    [21]世界银行:《中国经济季报》,2008年11月.
    [22]宋伟杰.国际金融危机对北京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9:
    [23]孙碧波.美国次贷危机与中国[R].北京:中国世界经济学会,2008:
    [24]孙晓琴,黄怡伟.金融危机下贸易保护对中国出口影响的实证分析——以对美出口机电产品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为例[J].国际经贸探索,2009,25(12):32-38.
    [25]王聪,张海云.金融危机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对策[J].国际经贸探索,2009,25(8):37-41.
    [26]翁黎棋.次贷危机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08:
    [27]吴海英.美国经济减速对2008-2009年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R].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金融研究中心(工作报告),2009.
    [28]吴教义.美国次贷危机影响我国对外贸易的原因及对策[J].财经视点,2009,(3):64-66.
    [29]吴耀友.金融危机传导机制探讨[J].经营管理者,2009,(18):2-4.
    [30]俞乔.亚洲金融危机与我国汇率政策[J].经济研究,1997,(10):42-50.
    [31]张明.次贷危机的传导机制[J].国际经济评论,2008,(7):32-37.
    [32]钟惠芸.金融危机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其对策[J].消费导刊,2008,(12):92-93.
    [33]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综合司,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2008年秋季)[R].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2008.
    [34]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综合司,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2009年秋季)[R].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2009.
    [35]Adrian, Tobias and Hyun, Song Shin. Financial Intermediary Leverage and Value at Risk. Working Paper,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New York and Princeton University,2008.
    [36]Agenor, Phillip and Pierre, Richard and Marcus, Miller and David, Vines and Axel Weber. The Asian Financial Crisis:Cause, Contagion and Consequence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9.
    [37]Benjamin, J. Keys and Tanmoy, Mukherjee and Amit, Seru. Did Securitization Lead to Lax Screening? Evidence From Subprime Loans 2001-2006.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2008,125(1):307-362.
    [38]Cagan, Phillip. Determinants and Effects of Changes in the Stock of Money, 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65:1875-1960.
    [39]Davis, D. and David, Weinstein. An Account of Global Factor Trad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01,91(5):1423-1453.
    [40]Douglas, W. Diamondand and Philip, H. Dybvig. Bank Runs, Deposit Insurance, and Liquidity. 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83,91(3):401-419.
    [41]Eichengreen, Barry and Andrew, K. Rose and Charles, Wyplosz. Contagious Currency Crises. Economic Policy 21,1997:249-312.
    [42]Irving, Fisher. The Debt-Deflation Theory of Great Depressions. Econometrica, 1933.
    [43]Jacklin, Charles and Bhattacharya, Sudipto. Distinguishing Panics and Information Based Bank Runs:Welfare and Policy Implication.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98, (96):568-591.
    [44]Joseph, E. Stiglitz. The Financial Crisis of 2007/2008 and its Macroeconomic Consequences. working paper,2008.
    [45]Milton, Friedman and Anna, J. Schwartz. Money and Business Cycles. 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1963,45(1):32-64.
    [46]Mori, Kogid and Kok, Sook Ching and Mansor, Jusoh. Asian Financial Crisis:An Analysis of the Contagion and Volatility Effects in the Case of Malaysi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usiness and Management,2009,4(5):128-138.
    [47]Nicolas, Berman. Financial Market Imperfections and the Impact of Exchange Rate Movements on Exports.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2009,17(1): 103-120.
    [48]Paul, R. Masson. Contagion:Macroeconomic Models with Multiple Equilibria.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oney and Finance,1999, (18):587-602.
    [49]Pemasiri, Gunawardana. The Asian Currency Crisis and Australian Exports to East Asia. Economic Analysis and Policy,2005,35(1):73-90.
    [50]Ralph, Hawtrey. The Economic Problem. London: Longmans,1926.
    [51]Rijckeghem, Weder. Sources of Contagion:Finance or Trade?. IMF Working Paper,1999, (146).
    [52]Richard, Duncan. The Dollar Crisis. NewYork:John Wiley & Sons,2005.
    [53]Rose, Click. Contagion and Trade:Why Are Crisis Regional. Pacific Basin Working Paper,1998.
    [54]Thorstein, Veblen. The Theory of Business Enterprise. New York:Charles Scribner's Sons,1904.
    [55]Webster, Allan. International Trade in Financial Services. The Service Industries Journal,2005,25(5):721-746.
    [56]Wolf, C. Holger. International Asset Price and Capital Flow Comovements during Crisis:The Role of Contagion, Demonstration Effects and Fundamental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World Bank/IMF/WTO Conference,1999: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