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发展的社会选择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技术发展的问题是一个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在技术与社会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双向作用的关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技术的引进或创新,以及继而引发的一系列演化过程,都与多种多样的社会因素相关联。
     技术发展的社会选择滥觞于生物进化的社会选择。技术发展的社会选择是贯穿技术使用过程中的对技术的选择和检验,它是决定技术命运的一种社会活动,它以市场选择、政府选择及文化选择为主要形式,并表现出复杂性的特点。社会对技术的选择从某种意义上也是技术对社会的选择,是一种双向性的相互认同活动,也是相互间根据对方的要求调整、改变自身的过程,并最终在这个过程中实现技术与社会的相容。社会选择的状况直接影响着技术发展的状况,提高技术的社会选择水平是促进技术发展的一条社会途径。当前,我国存在着对引进技术消化吸收不力、技术创新举步维艰、不合理重复引进、利用外资引进技术存在问题等现状,对此,本文指出:发展我国的技术,应从改变社会状况入手,以价值标准、系统标准、时效标准为原则进行技术的选择,采取相应措施提升我国技术的社会选择能力。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is an issue that is widely concerned all over the world. An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 exists between technology and society; the introduction and innovation of technology, as well as a series of associated evolutionary processes, are related to a variety of social factors.
    The category of social selection of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SSTD) originated from the social selection of biological evolution. SSTD is the practical verification towards technology throughout the process of utilizing technology, and it is a type of social activity that can determine the destiny of technology, SSTD appears in the main forms of market selection, governmental selection and cultural selection, expressing the characteristic of complexity. Society's selection of technology is, in a sense, technology's selection of society, which is an activity of mutually approving. It is also a process of self-adjustment in which technology and society adapt themselves to meet each other's demand and coexist. Social selection exists in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which means the state of social selection directly influences the state of technology; improving the level of social selection is a social approach to promoting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Currently, China is confronted by problems such as inability of
     digestion and absorption, slow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unreasonable repetitive introduction and inappropriate introduction of technology based on foreign investment. In
    
    
    order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this thesis points out: the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 in China should begin with changing social status and the selection of technology should follow the principles of value standard, systematic standard and effectiveness/efficiency standard. At the same time, associated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in China to improve the society's ability to select technology.
引文
[1] J.D·贝尔纳著、陈体芳译,《科学的社会功能》[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2] [英]罗伯特·金·默顿著、范岱年等译,《十七世纪英格兰的科学、技术与社会》[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3] [德]F·拉普、刘武等译,《技术哲学导论》[M],沈阳,辽宁科技出版社,1986年版
    [4] W·F·奥格本著、王晓毅等译,《社会变迁——关于文化和先天的本质》[M],南京,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5] 陈昌曙、远德玉著,《技术选择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6] 陈昌曙著,《技术哲学引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7] 陈凡著,《技术社会化引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8] [日]林武著,《技术与社会——日本技术发展的考察》[M],北京,东方出版社,1989年版
    [9] 刘大椿著,《科学技术哲学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0] 肖峰著,《技术发展的社会形成》[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1] 刘仲著,《发展技术论》[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3年版
    [12] 殷登祥等著,《当代中国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发展》[M],长沙,湖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13] 远德玉、陈昌曙著,《论技术》[M],沈阳,辽宁科技出版社,1986年版
    [14] 森谷正规著、徐鸣等译,《日本的技术——以最小的消耗取得最好的成就》[M],上海,上海翻译出版公司,1985年版
    [15] [法]贝尔纳·斯蒂格勒著、裴程译,《技术与时间》[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
    [16] 金兼斌著,《技术传播——创新扩散的观点》[M],哈尔宾,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7] 李兆友著,《技术创新主体论》[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8] 吴永忠著,《技术创新的信息过程论》[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9] 王大洲著,《技术创新与制度结构》[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0] 曹鹏著,《技术创新的历史阶段性分析》[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1] [法]贝尔纳著,《历史上的科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
    [22] [美]托马斯·库恩著、金吾伦、胡新和译,《科学革命的结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3] [法]布鲁诺·雅罗森著、张莹译,《科学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4] [法]让-伊夫·戈菲著、董茂永译,《技术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25] 王前主编,《现代技术的哲学反思》[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26] 付家骥著,《技术创新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27] [英]阿瑟·刘易斯著、周师铭、沈丙杰等译,《经济增长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28] [美]约瑟夫·熊比特著、何畏、易家详等译,《经济发展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29] 乔瑞金著,《马克思技术哲学纲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30] 赵万里著,《科学的社会建构》[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31] [德]哈贝马斯著、李黎、郭官义译,《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
    [32] [法]埃德加·莫兰著、陈一壮译,《复杂思想:自觉的科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3] [美]乔治·巴萨拉著、周光发译,《技术发展简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4] 欧阳莹之著,《复杂系统理论基础》[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35] [英]约韩·齐曼主编、孙喜杰、曾国屏译,《技术创新进化论》[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36] 何保山、顾纪瑞、严英龙著,《中国技术引进和技术转移》[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6年版
    [37] 汪星明著,《技术引进:理论、战略与机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38] 王寿云、于景元、戴汝为著,《开放的复杂巨系统》[M],杭州,浙江科技出版社,1996年版
    [39] 成思危主编,《复杂性科学探索》[M],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1999年版
    
    
    [40] [英]M·戈德史密斯、A·L·马凯主编,《科学的科学——技术时代的社会》[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41] M·Waldrop Mitchell著、齐若兰译,《复杂》[M],台湾,台湾天下出版社,1994年版
    [42] 卢现祥著,《西方新制度经济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6年版
    [43] [冰]思拉恩·埃格特森著、吴经邦、李耀等译,《新制度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44] [美]R·科思著,《企业、市场与法律》[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0年版
    [45] [美]道格拉斯·C·斯诺著,《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版
    [46] 李振球主编,《技术经济学》[M],沈阳,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47] 林晓言、王红梅主编,《技术经济学教程》[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年版
    [48] 陶树人编著,《技术经济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年版
    [49] [美]肯尼斯·约瑟夫·阿罗著、钱晓敏、孟岳良译,《社会选择:个性与多准则》[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50] [美]丹尼斯·C·缪勒著、杨春学等译,《公共选择理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51] [美]杰克·赫什莱佛、约翰 G·赖利著、刘广灵、李绍荣主译,《不确定性与信息分析》[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52] 陶长期主编,《信息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53] 尹翔硕著,《技术进步与新经济》[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54] 顾春明著,《现代科技与社会心理》[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年版
    [55] 周昌忠著,《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型》[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
    [56] 何立松著,《双刃剑的困惑——技术价值的分析》[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2年版
    [57] 刘海波著,《国运所系——科技战略大抉择》[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2年版
    [58] 冯之浚主编,《软科学纲要》[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
    [59] [美]詹姆斯·E·麦克莱伦第三、哈罗·德多恩著、王鸣阳译,《世界史上的科学技术》[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60] 周昌忠著,《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型》[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
    [61] Bijker, Wiebe & Law, John(eds.) (1992) Shaping Technology/Building Society:
    
    studies in socio-technical change, Cambridge/MA, London: MIT Press.
    [62] Bijker, Wiebe etc. (ed.) (1987)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Technological Systems, MIT Press
    [63] MacKenzie, Donald And Wajcman, Judy (-2nded.) (1999) The Social Shaping of Technology, Open University Press.
    [64] B.Elliott, Technology and Social process, Edingburgh University Press, Edingburgh, 1988
    [65] B.Latour. Science in Action: How to follow scientists and engineers through society, Open University Press, Milton Keyness, 1987
    [66] Ron Westrum(1991): Technologies and Society, the Shaping of People and Things, Wadsworth, Inc.p.160
    [67] 陈建华,《论认识成果的社会选择原则》[J],《江汉论坛》,1994年第12期
    [68] 吴彤,《“复杂性”研究的若干哲学问题》[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0年第1期
    [69] 赵建军,《技术本质特征的批判性闸释》[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年第3期
    [70] 韩小谦,《追问技术必然性》[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年第3期
    [71] 李宏伟,《技术进化的社会选择》[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2年第8期
    [72] 陆辛,《重视结合实际选择技术路线》[J],《中国机械工程》,2002年第4期
    [73] 周强,《技术进步战略模式的选择》[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年第4期
    [74] 索军,《技术引进的战略选择》[J],《市场经济研究》,2001年第5期
    [75] 阎莉,《日本技术创新政策制定的理论依据及其政策手段选择》[J],《日本研究》,2000年第4期
    [76] 袁伶俐,《技术引进的模式比较及其选择》[J],《特区经济》,1996年第6期
    [77] 万君康,《论技术结构及其发展模式的选择》[J],《中国软科学》,1992年第30期
    [78] 许志晋,《浅析适用技术及其选择原则》[J],《技术经济》,1994年第8期
    [79] 曾昭宁,《试论现代技术选择标准中的公平性原则——兼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选择技术战略对策》[J],《理论导刊》,1995年第7期
    [80] 吕乃基,《文化对技术的选择作用》[J],《学海》,1996年第2期
    [81] 李怀海、王国胜,《谈引进技术的选择与论证》[J],《经济经纬》,1997年第2期
    
    
    [82] 刘苏燕,《技术创新模式及其选择》[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期
    [83] 冯雁秋,《后发优势悖论与中国的技术战略选择》[J],《世界经济》,2000年第7期
    [84] 李三虎,《大技术系统的社会运行》[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4年第4期
    [85] 沈思明,《技术进化与当今社会的转型》[J],《社会科学》,1994年第1期
    [86] 薛民,《哈贝马斯科学技术社会功能理论评介》[J],《复旦大学学报(社科版)》,1994年第2期
    [87] 李三虎、赵万里,《技术的社会建构——新技术社会学评介》[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4年第10期
    [88] 陈凡,《试论社会对科学技术的整合》[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6年第6期
    [89] 孙小礼,《“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的现实意义》[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6期
    [90] 刘海波,《科学技术社会体制化本质初探》[J],《科学管理研究》,1997年第8期
    [91] 杨长有、万威武、李寿德,《影响科学技术发展的社会诸因素探析》[J],《青海师专学报》,1997年第1期
    [92] 李三虎、赵万里,《社会建构论与技术哲学》[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0年第9期
    [93] 赵万里、郭宏义,《技术创新的社会行动性质三论》[J],《科技导报》,2000年第5期
    [94] 郭宏义,《技术创新的社会建构》[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1年第1期
    [95] 江河海、李有贵,《论技术与社会的互动》[J],《科技导报》,2001年第7期
    [96] 赵绪民、吴明江、李军,《论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互动效应》[J],《陕西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期
    [97] 冯鹏志,《论技术创新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特征》[J],《科学学研究》,2001年第4期
    [98] 李醒民、胡新和、刘大椿、殷登祥,《“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笔谈》[J],《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
    [99] 田鹏颖,《社会技术概论》[J],《社会科学辑刊》,2002年第2期
    [100] 丛杭青、刘征宇、张洪石,《技术的社会进化模式》[J],《科学学研究》,2002年第5期
    [101] 肖峰,《当前中国技术发展的若干社会制约》[J],《软科学》,2002年第2期
    [102] 邱惠丽、宋子良,《论技术“价值分裂”的四大根源》[J],《科学学研究》,2002
    
    年第3期
    [103] 厚宇德,《历史上阻碍中国科技发展因素之透视》[J],《科学学研究》,2002年第3期
    [104] 黄文贵,《科技发展的人文尺度》[J],《科学技术与自然辩证法》,2000年第1期
    [105] 陈晓芳、邱络,《技术发展研究》[J],《技术经济》,2000年第5期
    [106] 秦志敏,《论现代科技发展的系统性》[J],《系统辩证法学报》,2002年第2期
    [107] 傅正华,《人文环境对科技发展的影响分析——兼论世界科学活动中心转移的人文因素》[J],《科学学研究》,1999年第1期
    [108] 龚育之,《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人文思考》[J],《中国文化报》,2002年1月29期
    [109] 韩小谦,《试论技术是一个整体的文化系统》[J],《哲学动态》,1994年第4期
    [110] 卢列健,《从社会系统进化的角度看中国科学发展战略的构思》[J],《科学学研究》,1996年第4期
    [111] 任锦鸾、顾培亮,《基于复杂系统理论的技术系统演化分析》[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
    [112] 陈来成,《技术系统进化的动力机制初探》[J],《系统辨证学学报》,1995年第4期
    [113] 陈金祥,《论科学自组织系统的非线性关系》[J],《系统辨证学学报》,1997年第3期
    [114] 全毅,《略论东亚的文化创新与经济发展》[J],《东亚论坛》,2000年第4期
    [115] 盛世豪,《科学技术发展的“社会——文化”解释》[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4年第2期
    [116] 吴永忠,《论技术创新的不确定性》[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2年第6期
    [117] 郭贵春、张培富,《科学技术哲学研究未来发展展望》[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2年第5期
    [118] 赵建军,《技术“走向”悲观的文化审视》[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2年第1期
    [119] 金吾伦,《浑序组织——一种建立在复杂性基础上的新型组织》[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2年第4期
    [120] 夏保华,《技术的性质与技术的三向构成》[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年第3期
    [121] 王志伟,《技术扩散过程的几类限制性因素》[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2年第1期
    [122] 陈志刚,《马克思和海德格尔的技术批判思想之比较》[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2年第2期
    [123] 谭长贵,《动态平衡态势的网络结构》[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2年第3期
    
    
    [124] 安维复,《走向社会建构主义:海德格尔、哈贝马斯和芬伯格的技术理念》[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2年第6期
    [125] 郭冲辰、陈凡,《技术异化的价值观审视》[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2年第1期
    [126] 吴永忠、关士续,《技术创新系统建构观:背景及其涵义》[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2年第5期
    [127] 吴彤,《论系统科学哲学的若干问题》[J],《系统辨证学学报》,2000年第3期
    [128] 谈新敏,《科学技术发展中的文化因素与建设》[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0年第5期
    [129] 李宏伟,《技术价值系统分析》[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3年第1期
    [130] 管晓刚,《关于技术本质的哲学释读》[J],《自然辩证法讯》,2002年第2期
    [132 陈建华,《论认识成果的社会选择的原则》[J],《江汉论研究》,2001年第12期
    [131] 吴彤,《论复杂性与随机性的关系》[J],《自然辩证法通坛》,1994年,第12期
    [133] 陈建华,《关于认识成果的社会选择的多自由度问题》[J],《江汉论坛》,1995年第11期
    [134] 潘正云、彭水生,《论价值选择》[J],《浙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4期
    [135] 尚东涛,《社会选择:生物进化的主体向度中介》[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第1期
    [136] 尚东涛,《社会进化的自然选择》[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9年第8期
    [137] 尚东涛,《论社会选择与自然选择之张力》[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0年第4期
    [138] 林聚任,《论社会选择的基础和机制》[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
    [139] 罗云峰,《社会选择的稳定性及有关问题的研究》[J],《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应用》,1996年第4期
    [140] 万劲波、崔志明、浦根祥,《技术预见、关键技术选择与产业发展》[J],《科学学研究》,2003年第1期
    [141] 肖峰,《略论技术的社会哲学》[J],《哲学动态》,2003年第3期
    [142] 狄仁昆、曹观法,《雅克·埃吕尔的技术哲学》[J],《国外社会科学》,2002年第4期
    [143] 郝云宏,《经济人理性行为假定的时空相对性》[J],《经济学家》,2002年第2期
    
    
    [144] 邢怀滨、陈凡,《技术评估:从预警到建构的模式演变》[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2年第1期
    [145] 狄仁昆,《关于现代性的可选择性——从安德鲁·芬伯格说起》[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2年第6期
    [146] 李培林,《理性选择理论面临的挑战及其出路》[J],《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6期
    [147] 秦书生、陈凡,《技术系统自组织演化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3年第1期
    [148] 邢怀滨、陈凡,《社会建构论的技术政策观》[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年第3期
    [149] 安维复,《从社会建构主义看科学哲学、技术哲学和社会哲学》[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2年第12期
    [150] 苏国勋,《社会学与社会建构论》[J],《国外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
    [151] 邢怀滨、陈凡,《社会建构论的思想演变及其本质意含》[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2年第5期,
    [152] 马来平,《西欧社会建构论:理解科学社会性的新视角》[J],《文史哲》,2002年第2期
    [153] 袁海军,《何以拒斥社会建构论?——论拉宾格尔对科学的社建构论的回应》[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2年第10期
    [154] 杨雪梅、王勇、许庆瑞,《社会技术整合方法与组织创新》[J],《科研管理》,2003年第1期
    [155] 罗宾·威廉姆斯,《技术研究与技术的社会形成观》[J],《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3年第1期
    [156] 沈小白、罗宾·威廉姆斯,《技术的社会形成观及其对中国现代化的挑战》[J],《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3年,第1期
    [157] 《中欧科学、技术与社会(STS)研讨会综述》[J],《哲学动态》,2002年第12期
    [158] 傅利平、石玉顶,《中日技术引进的比较与对策分析》[J],《科学管理研究》,2003年第1期
    [159] 吴声劲,《技术引进的含义、模式及其基本原则探析》[J],《江海学刊》,2000年第6期
    [160] 张玉杰,《技术引进效率影响因素》[J],《中国科技论坛》,2000年第3期
    
    
    [161] 刘华杰,《科学元勘中SSK学派的历史与方法论评述》[J],《哲学研究》,2000年第1期
    [162] 张明国,《论“技术——文化”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关于技术转移深层问题的哲学分析》[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0年第5期
    [163] 冯鹏志,《技术创新“中心——边陲”格局下的文化示范效应——一种特殊的技术创新社会动力形式》[J],《社会科学战线》,1996年第3期
    [164] 张明国,《美韩两国技术转移史中的对外“技术——文化’’观》[J],《科学学研究》,2000年第3期
    [165] 李思一,《发展中国家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的关系》[J],《国际技术经济研究》,2000年第3期
    [166] 李柏文,《韩国的技术引进及消化吸收》[J],《当代韩国》,1997年第1期
    [167] 魏大鹏,《论我国技术引进的宏观调控》(硕士论文),天津商学院
    [168] 曹志刚,《全球化环境下赢得后发优势——我国制造业的二次创新战略》(硕士论文),浙江大学,2001年11月
    [169] 杨坤,《论中国技术引进机制》(硕士论文),东北财经大学,2002年12月
    [170] 尹术飞,《技术引进机理及武汉市实证研究》(硕士论文),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11月
    [171] 曹忠,《技术引进、外贸变动与产业演进》(硕士论文),中国社会科学院,1988年5月
    [172] 付琳,《国际技术转移的基本理论及对发展中国家技术引进状况的分析》(硕士论文),中国社会科学院,1990年
    [173] 张铭,《技术引进系统分析:兼论我国技术引进良性循环的理论模式》(博士论文),中国人民大学,1995年7月
    [174] 孟庆国,《我国技术引进宏观管理机制研究》,清华大学博士后出站报告,1999年
    [175] 张玉杰,《技术引进论:我国企业技术引进效率研究》(博士论文),中国人民大学,1998年7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