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文学读者意识的流变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论文对新时期文学读者意识的研究原因、背景、流变情况和意义几方面进行了论述。因为对于读者意识流变的研究,不仅仅是读者研究的重要部分,而且对于作家与读者关系的改良、作家在创作过程中对他的作品的接受者(读者)的合理把握以及文学和文论本身的全面发展等有着巨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所以,本文试图以接受美学的读者理论方法和视角为参照系,从社会、作家、作品、读者四方面综合地审视我国新时期文学中读者意识的流变过程,提高读者意识研究在我国文学研究和批评领域中的地位。
     新时期初期,中国经历了十年文革,人们对社会现实和政治十分关注,政治成为整个社会关注的热点和中心;80年代初,社会生活逐渐恢复常态,社会又响起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吁求,人们对新的生活抱有美好的憧憬,对社会变革有强烈的参与意识。作为“人学”的文学由此而成为了这种社会政治情感的宣泄口和交流方式,不可避免地带上强烈的社会政治色彩,而这种文学作品的读者理所当然地也同样对社会政治倾注了较大的热情。所以,这时的读者意识更多地表现为一种社会政治意识,读者也以社会政治型读者为主。8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社会的逐渐稳定,文学作为精神产品的功能逐渐得到正确的认识,文学被视为一种沟通现实与艺术之间关系的审美形式,文学的社会功能也由原来的“为政治服务”教化功能转向“为审美而愉悦”的审美功能;作家转向审美地把握和反映世界;读者则开始从审美的角度观照文学作品,并能动地发挥了自己的审美创造能力,读者的审美意识得到发展。90年代,高科技迅猛发展,社会信息化程度日益加强,国际间经济文化交流日趋频繁,世界走向多元化格局,国内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面推进,这带来了物质丈明和精神文明的高度发展及多元化趋势,也带来了读者意识的多元化,带来了读者文化意识的深化。与此同时,由于市场经济的开展,文学也相应地带上一定的商品性,刚挣脱了严密的政治控制的文学又被市场经济这支无形的大手紧紧攫住,作家们虽然获得了相对的精神自由,面对的却是更加激烈无情的市场竞争。而且在大众消费浪潮的不断冲击下,文学,尤其是通俗文学开始注重读者的消费需求,并注意满足消费者的娱乐消遣需要。所以,作为读者文化意识中的一支的消费娱乐意识表现得尤为突出。新时期文学读者意识从社会政治意识转向审美意识,再转向文化意识,它们是新时期三个不同阶段读者意识的主流性特征,到21世纪它们将走向整合。
     从新时期丈学读者意识的流变中,我们可以得到启示:进行文学研究或批评,不能只囿于单一的批评研究模式中,而应在多维的文学视角的观照下,认清社会—作家—作品—读者四维一体的关系,以更好地挖掘出文学的美学潜能及其文化意韵,实现文学艺术的审美价值和文化价值。而要实现这一目的,作家就不能忽视读者的地位,不能忽视读者意识的存在,要创作一方面适合读者需求的作品,另一方面又对读者起到正确引导作用的作品,并不断地调整文学作品的形式、内容,更好地发挥文学的社会作用,为繁荣文艺事业而做出贡献。
In this paper author expounds studying reason,background,complexion of change,and the meaning of reader consciousness in The New Period Literature,which start at the end of seventies in 21 century. Trying to make the reader academic method and visual angle of reception aesthetics as the frame of reference,from society,author,production and reader four aspects,Author studies synthetically the changing complexion of readers consciousness in our country's New Period Literature,to improve the degree of the studying reader consciousness in our country's literature studying and criticism field.
    Author considers that in the end of seventies in 21 century people pay attention to the actuality and politics of society on the one hand,on the other hand they also long for the new beautiful life. Therefore,reader consciousness more expresses a kind of society politics consciousness. After the middle of eighty,readers start reading literature production with aesthetic angle,and exert actively their aesthetic creativity,and then develop their aesthetic consciousness. In ninety,World goes to polyatomic structure and diversification of reader consciousness deepen reader's culture consciousness. At the same time,the literature has various degrees of marketability,thus,as a branch of reader culture consciousness,consciousness of consumptive amusement represents prominent. Reader consciousness is going to be united in 21 century.
    From complexion of changing of Reader consciousness in New Period Literature,we can get the inspiration:when studying and criticizing literature,don't only limit to simplex criticism study mode. We should understand the quaternity's relation of society,author,production and reader by observing under multidimensional literature visual angle,to more effectively dig aesthetics potential and culture connotation of literature,to realize the aesthetic value and culture value of literature,for the proffer of prospering literature enterprise.
引文
(1)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74页,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2) 张首映:《西方二十世纪文论史》,第263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 张岩冰在《接受美学研究在中国》 (载《上海文论》1992年第2期)一文中,提出张黎在《文学评论》中发表了《关于“接受美学”的笔记》,可以看作接受美学在我国正式的开端.王卫平在《接受美学与中国现代文学》 (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一书中也有论述.
    (4) 参阅樊宝英的《接受美学与中国古代文论研究》,载《学术研究》,1997年第5期.
    (5) 关于新时期文学范围的划定,学术界论者有不同的看法.如吴家荣在《新时期文学思潮史论·导论》中就指出新时期文学是从1976年到1992年,由于1992年以后新时期文学的许多重要的品格逐渐淡化,所以他认为,1992年初,政治上的新时期还在沿着改革的轨道一往无前地大步发展时,文学上的新时期却悄悄地落下了帏幕.但其他的学者如张韧在《新时期文学现象》和邓时忠在《新时期小说与西方文学思潮》中就把90年也纳入到新时期文学的范围内.还有如陈占彪在《新时期文学与政治关系重建的三次变迁》 (《飞天》1997年第8期)、陈荒谋在《且不忙给新时期划句号》 (《文学自由谈》1994年第1期)中也有同样的看法.
    (6) 参阅斯坦利·费什著的《读者反应批评:理论与实践·译者前言》,第2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7) 马以鑫:《接受美学理论与当代小说》,载《中州学刊》1989年第6期第64页.
    (8) 吴家荣:《新时期文学思潮史论》,第131页,安徽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9) 同上.
    (10) 童庆炳在《文学审美特征论》 (华中师大出版社2000年6月版)一书中,认为文学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的活生生的存在.它作为意识形态中一个具体的种类,与哲学意识形态、政治意识形态、法意识形态、道德意识形态是有联系的互动,可它们各自作为一种思想体系又是独立的。还认为过去把文学等同于政治,把文学问题等同于政治问题的观念是不符合马克思的理论精神的.
    (11) 斯托洛维奇:《现实中和艺术中的审美》,三联书店,1985年版.
    (12) 鲁迅:《集外集拾遗·诗歌之敌》.
    (13) 杜书瀛:《内转与冲突》,载《文学评论》1999年第1期第111页.
    (14) 马以鑫:《接受美学新论》,第62页,学林出版社,1995年10月版.
    (15) 胡桂林在《试论中国读者和读者群研究》 (《武汉大学学报》1994年第4期)中对读者群的概念和划分做了一定的总结和分析.他认为读者群可以理解为某些相同特征或行为或有着一定共同点的一类读者.认为读者群具有了以下三个特点:一由具有某种共性的读者所组成.二显示出鲜明的整体特色.三是个无形的细分市场.
    (16) 高楠:《审美距离的消解》,载《艺术广角》1997年第2期第52页.
    (17) 阿诺德·豪泽尔:《艺术社会学》,第583页,学林出版社,1987年版.
    (18) 马以鑫:《接受美学新论》,第57—58页,学林出版社,1995年10月版.
    (19) 王蒙:《读评论文章偶记》,载《文学评论》1985年第6期.
    (20) 汤学智:《90年代文学危机原因透视》,载《文艺争鸣》2001年第2期第64页.
    (21) 菲力普·巴格比:《文化:历史的投影》,第19页.
    (22) 郑万隆:《我的根》,载《上海文学》1985年第8期.
    (23) 罗贝尔·埃斯卡:《文学社会学》,于沛译,第86页,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24) 李复威:《世纪之交文学·总序》,第4页。
    (25) 洪子诚:《当代文学史》,第386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8月版.
    (26) 列宁:《关于民族问题的批评意见》,《马列文论选注》,傅腾霄编,第184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6月版.
    (27) “大众文化”在西方是指工业化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文化领域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艾森斯塔德在其专著《现代化:抗拒与变迁》,丹尼尔·贝尔在《资本主义文化矛盾》,F·詹姆逊在《后现代主义和文化理论》都从文化批判的立场对其进行了分析研究.中国90年代的大众文化与50、60年代的西方工业化国家出现的大众文化,有极为相似的文化属性,是指在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以满足社会文化消费需要为目的的一种文化产业形式.
    
    
    (28) 约翰·洛克:《教育漫话》,第202—203页,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
    (29) 阿诺德·豪泽尔:《艺术社会学》,第583页,学林出版社,1987年版。
    (30) 尹鸿:《世纪转型:当代中国的大众文化的时代》,载《电影艺术》1997年第1期.
    (31) 引自何龙的《追踪文学新潮》,花城出版社,第148页,1992年10月版.
    (32) 阿诺德·豪泽尔:《艺术社会学》,第583页,学林出版社,1987年版.
    (33) 所谓“期待视野”是指一个期待结构,指在阅读一部作品时,读者原先各种经验、趣味、修养、理想等综合形成对文学作品的一种欣赏水平和要求.在具体阅读中表现为一种潜在的审美尺度.而所谓的审美距离,即读者“期待视野”与作品的“召唤结构”的一致与否.
    (34) 姚斯和霍拉勃:《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第31页,辽宁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35) 阿诺德·豪泽尔:《艺术社会学》,第583页,学林出版社,1987年版.
    (36) 杨扬:《大众时代的大众文化》,载《文艺理论研究》1994年第5期.
    (37) 孙晶:《跨越世纪的门槛——新时期通俗小说发展刍议》,载《小说评论》1996年第3期第18页.
    (38) 尼采:《悲剧的诞生》,第105页,三联书店,1986年版.
    (39) 马尔库塞:《反革命与造反》,第89—91页,波士顿,1972年版.
    (40) 列夫·托尔斯泰:《艺术论》,丰陈宝译,第47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
    (40) 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年版.
    (41) 胡经之:《文艺美学》,第279—280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42)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93—97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43) 同上。
    (44) 萨特:《为何写作?》,见《西方文学理论名著选集》,第96页,伍蠡甫、胡经之编,北大出版社,1987年版.
    (45) 宋生贵:《“读者意识”和审美发现》,载《山西师大学报》1993年第4期第64页.
    (46) 姚斯和霍拉勃:《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第340页,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47) 同上第26页。
    (48) 唐·刘叉:《诗作》。
    (49) 鲁迅:《花边文学·看书琐记》。
    (50)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51) 王朝闻:《知音——谈艺术的创作与欣赏》,《鉴赏文存》,人民文学出版社.
    (52) 王朝闻:《欣赏:再创造》,《鉴赏文存》,人民文学出版社.
    (53) 王卫平:《接受美学与中国现代文学》,第88—90页,吉林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54) 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年版.
    (55) 姚斯和霍拉勃:《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第24页,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9月版。
    (56) 同上第26页.
    (57) 同上第24页.
    (58) 萨特:《为何写作?》,见《西方文学理论名著选集》,第96页,伍蠡甫、胡经之编,北大出版社,1987年版.
    (59) 特里·伊格尔顿:《当代西方文学理论》,第127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60) 朱刚:《从文本到文学作品》,载《国外文学》1999年第2期第28页.
    (61) 伊塞尔:《本文的召唤结构》,《接受美学:理论与实践》,雷·纳瓦宁编,慕尼黑芬克。
    (62) 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潜译,第335页,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63)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74页,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64)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列文论选注》,傅腾霄编,第80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6月版。
    (65) 特里·伊格尔顿:《当代西方文学理论·前言》,第94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6月版。
    
    
    1 张韧著《新时期文学现象》文化艺术出版社。
    2 邓时忠著《新时期小说与西文学思潮》四川大学出版社。
    3 黄书雄著《文学鉴赏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4 朱自清著《雅俗共赏》三联书店。
    5 刘小枫编《接受美学译文集》三联书店。
    6 张首映编《西方二十世纪文论史》山东教育出版社。
    7 陆梅林、程代熙等编《读者反应批评》文化艺术出版社。
    8 胡经之、张首映编《西方二十世纪文论选(三)读者系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9 斯坦利·费什著《读者反应批评:理论与实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0 姚斯著《审美经验与文学解释学》上海译文出版社。
    11 瑙曼等著《作品·文学史与读者》文化艺术出版社。
    12 马以鑫著《接受美学新论》学林出版社。
    13 张思齐著《中国接受美学导论》成都巴蜀书社。
    14 王卫平著《接受美学与中国现代文学》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
    15 金元浦著《大美无言》海天出版社。
    16 金元浦著《接受反应文论》山东教育出版社。
    17 丁宁著《接受之维》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18 邓新华著《中国古代接受诗学》武汉出版社。
    1 陈晓明:《九十年代中国文学研究》见《南方文坛》1999年第6期。
    2 张志忠:《中国当代文学缺什么?》见《文艺评论》1991年第3期。
    3 陈艾玲:《金钱的冲击》见《当代文坛》1989年第3期。
    4 张器友:《市场经济下的文艺与文艺商品化》见《人文杂志》1996年第1期。
    5 谢永新:《文化意识··民族传统·西方手法》见《外国文学研究》1992年第2期。
    6 蓝爱国:《飞扬的欲望:90年代文学的市场品格》见《文艺评论》1997年第6期。
    7 项立冈:《通俗文学作品读者的心理动因探析》见《齐齐哈尔师院学报》1994年第1期。
    8 周成平:《论新时期文学的发展走向》见《徐州师大学报》1999年第2期。
    9 陈荒谋:《且不忙给新时期划句号》见《文学自由谈》1994年第1期。
    10 程德培:《十年与五年:商品消费大潮冲击下的新时期文学分期》《作家》1994年第5期。
    11 张建生:《新时期文学的深刻转变》见《飞天》1992年第12期。
    12 陈占彪:《新时期文学与政治关系重建的三次变迁》见《飞天》1997年第8期。
    13 张清华:《新时期文学的文化境遇与策略》见《文史哲》1995年第2期。
    14 王纪人:《新时期文学的走向》见《文艺理论研究》1993年第4期。
    15 汤学智:《影响未来的历史性变革》见《文艺评论》1997年第4期。
    16 张器友:《新时期文学中的文化批判主题》见《安徽教育学院学报》1994年第3期,
    17 徐采石:《新时期文学的文化走向》见《杨州师院学报》1996年第1期。
    18 汤学智:《辉煌的20年:新时期文学理论研究述评》见《社会科学战线》1998年第1期。
    19 李尚才:《读者意识强化的意义》见《文艺评论》1995年第1期。
    20 王岳川:《90年代大众传媒的审美透视》见《求是学刊》1995年第4期。
    21 周剑:《读者意识与文学的“根本问题”》见《文艺理论与批评》1996年第6期。
    22 祁述裕:《文化语境与通俗文艺》见《当代文坛》1995年第3期。
    23 胡平:《通俗文学三年回顾》见《当代文坛报》1994年第5期。
    
    
    一、专著
    1 朱立元《接受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
    2 张思齐《中国接受美学导论》成都巴蜀书社。
    3 金丝燕《文学接受与文化过滤——中国对法国象征主义诗歌的接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4 马以鑫《接受美学新论》学林出版社。
    5 陈敬毅《艺术王国里的上帝姚斯<走向接受美学>导引》江苏教育出版社。
    6 王攸欣《选择接受与疏离——王国维接受叔本华、朱光潜接受克罗齐美学比较》三联书店。
    7 刘宏彬《<红楼梦>接受美学导论》河南人民出版社。
    8 王卫平《接受美学与中国现代文学》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
    9 金元浦《大美无言》海天出版社。
    10 金元浦《接受反应文论》山东教育出版社。
    11 金元浦《读者:文学的上帝》江苏教育出版社。
    12 龙协涛《文学读解与美的再创造》台湾时报文化出版企业有限公司。
    13 丁宁《接受之维》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14 邓新华《中国古代接受诗学》武汉出版社。
    二、译著:
    1 姚斯、霍拉勃著《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辽宁人民出版社。
    2 刘小枫编《接受美学译文集》三联书店。
    3 伊瑟尔著《阅读活动:审美响应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4 张廷琛编《接受理论》四川文艺出版社。
    5 陆梅林、程代熙等编《读者反应批评》文化艺术出版社。
    6 胡经之、张首映编《西方二十世纪文论选(三)读者系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7 诺曼·霍兰德著《文学反应动力学》上海人民出版社。
    8 斯坦利·费什著《读者反应批评:理论与实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9 姚斯、伊瑟尔著《文学理论的未来》中国社科出版社。
    10 姚斯著《审美经验与文学解释学》上海译文出版社。
    11 瑙曼等著《作品·文学史与读者》文化艺术出版社。
    三、论文
    1 张黎:《关于“接受美学的笔记”》见《文学评论》1983年第6期。《接受美学----一种新兴的文学研究方法》见《百科知识》1984年第9期。《文学的接受研究》见《外国文学评论》1987年第2期。
    2 章国锋:《国外一种新兴的文艺理论——接受美学》见《光明日报》1985年7月11日。接受美学系列谈:《接受美学的文学观》、《文学与读者》、《文学接受活动与作品内在结构》、《审美经验》、《文艺接受的心理机制》分别见1987年8—10月《文艺报》。
    3 朱立元:《略论艺术鉴赏的社会性》见《文艺理论研究》1986年第3期。《文艺研究的新思路——评尧斯的接受美学纲领》
    
    见《学术月刊》1986年第5期。
    《接受美学与中国文学史研究》见《文学评论》1988年第4期。
    《接受美学的阐释学背景》见《上海文论》1988年第5期。
    《作家心中应有潜在的读者》见《天津师大学学报》1988年第5期。
    《略论文学作品的内在结构》见《天津社会科学》1988年第5期。
    《略论文学作品的召唤结构》见《学术月刊》1988年第8期。
    《文学价值是作品对读者的审美效应关系》见《文论报》1988年9月15日。
    《试论接受美学对中国文学史研究的启示》见《复旦学报》1989年第4期。
    4 王列生:《论读者与作家的转换生成》见《南京大学学报》1988年第4期。
    《论文学阅读作为一种审美活动的独特本质》《安庆师范学院学报》1989年第4期。
    《论接受能力》见《学术界》1989年第5期。
    《论切入点与切入方式》见《安徽教育学院学报》1990年第3期。
    5 丁宁:《论艺术接受的文化机制》见《学习与探索》1987年第4期。
    《惯例与艺术接受》见《北京社会科学》1988年第2期。
    6 夏中义:《接受主体的调整与文体实验》见《文学理论研究》1987年第4期。
    《论接受的发生、审美形态及其限度》见《批评家》1987年第5期。
    7 马以鑫:《以“接受美学”命名并不确切》见《社会科学报》1988年8月25日。
    《接受理论与当代小说》见《中州学刊》1989年第6期。
    《“鸳鸯蝴蝶派”与大众接受》见《华东师范大学报》1990年第3期。
    8 李青春:《试论文学价值的二重性》见《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7年第2期。
    《艺术接受活动中主体情感模式的双向建构》见《求索》1988年第3期。
    9 邹广文:《接受美学研究综述》见《文艺研究》1987年第4期。
    《“接受美学”研究》见《哲学动态》1988年第3期。
    10 黄颇:《略论文艺接受客体》见《文艺理论研究》1990年第5期。
    《马克思的艺术生产和消费理论与文艺创作主体和接受主体的关系》见《江西社会科学》1990年第5期。
    11 小龙:《盛行欧美的“接受美学”》见《文汇报》1984年2月4日。
    12 张隆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见《读书》1984年第3期。
    13 罗悌伦:《接受美学》见《当代文艺思潮》1985年第2期。
    14 汤伟民:《浅谈接受美学中的反馈思想》见《学术研究》1985年第4期。
    15 姜云生:《接受美学的开山鼻祖》见《读书》1985年第8期。
    16 程伟礼:《谈谈接受美学及其哲学基础》见《社会科学》1986年第1期。
    17 董运庭:《关于接受美学的回顾与展望》见《语文》1986年第4期。
    18 刘小枫:《接受美学的真实意图》见《读书》1987年第1期。
    19 徐伦:《走向接受美学》见《中国图书评论》1987年第1期。
    20 金雅:《艺术空白浅探》见《台州师专学报》1987年第1期。
    21 王晓泰:《接受美学浅谈》见《内蒙古社会科学》1987年第2期。
    22 钱念孙:《文学逆向发展论》见《文艺研究》1987年第3期。
    23 齐大卫:《从接受美学谈文艺欣赏》见《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7年第3期。
    24 何志:《接受美学》见《山西师范大学学报》1987年第3期。
    25 文代琼:《空白——以少胜多的爆发力》见《语文》1987年第6期。
    
    
    26 李心峰:《文艺批评的“接受”及其分类》见《文汇报》1987年6月25日。
    27 王东成:《接受美学的缘起和现状》见《理论信息报》1988年第1期。
    28 张小元:《从接受美学视角看意境》见《文学研究》1988年第1期。
    29 刘峰:《读者反应批评》见《文艺理论与批评》1988年第1期。
    30 叶嘉莹:《三种境界与接受美学》见《光明日报》1988年4月21日。
    31 黄文平:《接受美学简介》见《语文辅导》1988年第5期。
    32 范颖辚:《创作个性探微》见《松辽学刊》1988年第4期。
    33 李万式:《文学创作对接受者的责任》见《文艺理论批评》1988年第5期。
    34 贾放:《苏联的接受理论》见《苏联文学》1988年第6期。
    35 张首映:《尧斯的<走向接受美学>》见《光明日报》1989年5月9日。
    36 姚基:《阅读的自由和必然》见《学习与探索》1989年第4期。
    37 戴茂堂:《文学新思维——接受美学》见《湖北大学学报》1989年第6期。
    38 高捷:《接受美学的接受与赵树理方向》见《批评家》1989年第11期。
    39 邓月新:《整体、作者、本文、读者》见《宜昌师专学报》1990年第2期。
    40 钟本康:《文学活动过程与读者》见《文学评论家》1990年第3期。
    41 雨辛:《历史、本文和文学批评的理想》见《浙江师范大学学报》1990年第3期。
    42 袁金刚:《接受美学的理论倾向》见《西北师范大学学报》1990年第4期。
    43 凌晨光:《论文学阅读》见《江海学刊》1990年第5期。
    44 李洁非:《读者是怎样的一位上帝》见《文学评论家》1990年第6期。
    45 曹光灿:《文学阅读过程初探本本质》见《文学评论家》1991年第1期。
    46 姚文放:《期待视野与文艺接受社会学》见《天津社会科学》1991年第1期。
    47 吴其南:《近年少年儿童文学中的隐含读者》见《浙江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2期。
    48 王宏图:《遥相对峙的国度》见《上海文论》1991年第5期。
    49 林树明:《抗拒的阅读》见《上海文论》1991年第5期。
    50 周始元:《文学接受过程中读者审美感受的作用》见《上海文学》1985年第3期。
    51 马治军:《接受美学与文学的价值》见《河南师大学报》1987年第2期。
    52 王岳:《接受美学与比较文学》见《济宁师专学报》1990年第3期。
    53 张岩冰:《接受美学研究在中国》见《上海文论》1992年第2期。
    54 刘庆璋:《接受理论评析》见《文艺理论研究》1992年第4期。
    55 唐跃:《离心接受和向心接受》见《文艺理论研究》1992年第4期。
    56 李朝龙:《接受美学述评》见人大复印资料《美学》1996年第3期。
    57 黄念然:《论接受美学本文观》见《广西社会科学》1994年第6期。
    58 史行果:《接受美学的文学史》见《江西社会科学》1993年第7期。
    59 韩可胜:《接受美学和文学史的虚构》见《社会科学》1994年第3期。
    60 马以鑫:《接受美学与文学史的撰写》见《社会科学战线》1994年第3期。
    61 白雪梅:《姚斯与接受美学的兴起》见《文艺报》1997年4月29日。
    62 邹祖兴:《“召唤结构”的特点与美学价值》见《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3年第6期。
    63 朱刚:《论伊瑟尔的“隐含读者”》见《当代外国文学》1998年第3期。
    64 林风云:《美丽的许诺与艰难的突围:对接受美学的另一种解释》见《零陵师专学报》1997年第4期。
    
    
    65 张仁香:《“期待视野”与接受美学》见《牡丹江师院学报》1997年第3期。
    66 刘谋:《中西文学接受观论析》见《阜阳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第2期。
    67 张道葵:《空白与接受:中西审美经验比较》见《东方丛刊》1994年第2期。
    68 唐德胜:《中国古代文论与接受美学》见《广东社会科学》1994年第6期。
    69 吴晟:《中国现代派诗与接受美学》见《广东社会科学》1994年第6期。
    70 阳海洲:《鲁迅的文学接受理论》见《贵州社会科学》1997年第3期。
    71 孙文愿:《毛泽东的接受美学思想》见《衡阳师专学报》1993年第4期。
    72 樊宝英:《论<讲话>的接受美学思想》见《聊城师范学院学报》1992年第3
    《中国诗论“入出”说的审美接受意蕴》见《文史哲》1996年第5
    《接受美学与中国古代文论研究》见《学术研究》1997年第5《论中国古代诗人的读者意识》见《华中师大学报》 1996年第4
    《略论中西文论接受思想的异同》见《齐鲁学刊》1999年第4期。
    《博观、外游、静心----论读者审美接受水平的建构》见《贵州大学学报》1998年第3期。
    73 王卫平:《从接受美学看艺术生命的奥妙》见《辽宁师大学报》1995年第4期。
    74 邓新华:《王夫之“读者以情自得”的诗歌接受理论》见《华中师大学报》1999年第4期。
    《<知音>篇是中国古代的“文学接受论”》见《学术月刊》1999年第12期。
    75 张胜冰:《接受美学与“道”》见《思想战线》1998年第1期。
    76 韩玲:《从接受美学看<金瓶梅>的解读》见《内蒙古社会科学》1997年第1期。
    77 徐文培:《意识流与接受美学》见《求是学刊》1997年第2期。
    78 杨矗:《“山药蛋派”:中国现当代文坛的实践形态的接受美学》见《山西文学》1993年第5期。
    79 嵇山:《接受理论的首次系统化表达<讲话>中的接受理论与西方接受美学比较》见《上海大学学报》1994年第4期。
    80 陈渊:《“先锋派”小说的接受美学诠释》见《武当学刊》1994年第1期。
    81 韩学君:《论孟子的接受美学思想》见《湘潭师范学院学报》1996年第5期。
    82 柯玲:《接受美学成因:重温毛泽东<讲话>一得》见《盐城师专学报》1994年第1期。
    《论<讲话>中的接受美学思想》见《杨州师院学报》1994年第1期。
    83 许建忠:《从汉语“是”的英译看接受美学对翻译的影响》见《中国科技翻译》
    84 刘月新:《法兰克福派美学与接受美学》见《中州学刊》1997年第1期。
    《“出入”说——中国古代的接受理论》见《名作欣赏》1997年第1期。
    85 郑锦涛:《电影与观众:论接受美学在电影观众学中的运用》见《扬州师院学报》1992年第4期。
    86 秦忠益:《毛泽东的读者论与接受美学》见《益阳师专学报》1993年第2期。
    87 王军:《接受美学与电视剧审美价值取向》见《中国电视》1995年第6期。
    88 许厚今:《接受美学对新闻学的启示》见《江淮论坛》1997年第5期。
    89 韩曦:《从接受美学看<憩园>的意义和价值》见《齐齐哈尔学报》1998年第1期。
    90 《接受美学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见《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7年第1期。
    91 胡光华:《关于马克思主义接受美学与艺术史方法思考》
    
    见《美术观察》1998年第2期。
    92 李首明:《从接受美学看音乐的再创造活动》见《延边大学学报》1998年第3期。
    93 张建华:《从接受美学看文学的主体性》见《福建论坛》1998年第4期。
    94 胡桂林:《试论中国读者和读者群研究》见《江汉大学学报》1994年第4期。
    95 胡培安:《创造与理解——话语接受与文学作品接受的特点初探》见《信阳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第2期。
    96 周秀萍:《接受主体的能动性》见《湘潭大学学报》1997年第1期。
    97 李尚才:《读者:文学思潮的幕后策化人》见《文艺评论》1996年第1期。
    98 金长胜:《“接受”与“影响”》见《青海师范大学学报》1992年第3期。
    99 周成平:《论新时期文学审美意识的嬗变》见《南京师大学报》1999年第2期。
    100 李继凯:《中国新时期文学接受批评综观》见《山东文学》期。
    101 紫地:《中国古人牮文学鉴赏接受论》见《北大学报》1994年第1期。
    102 吴波:《论读者的审美注意》见《教与学》1991合刊期。
    103 王玫:《古典文学与接受美学随想》见《厦门大学学报》1992年第4期。《古典诗歌读者接受的几种形态》见《青海社会科学》1994年第5期。
    104 袁向东:《误读与读者接受》见《江淮论坛》1998年第3期。
    105 陈文忠:《古典诗歌接受史研究刍议》见《文学评论》1996年第5期。
    106 包永新:《读者期待视野与文学审美接受》见《延安大学学报》1993年第4期。
    107 李建军:《主体关系的断裂:论接受美学引致的小说作者与读者关系问题》见《海南师院学报》2000年第2期。
    108 葛景春:《不是幡动年第是心动:试用接受美不的观点重新阐释李杜优劣论》见《河南社会科学》2000年第1期。
    109 曾耀农:《电影研究与接受美学》见《青海师专学报》2000年第1期。
    110 寇鹏程:《论接受美学的根本局限》见《深圳大学学报》1999年第3期。
    111 王向辉:《从接受美学看古代散文学习心理》见《太原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第1期。
    112 王永凯:《接受美学与语文教学》见《语文教学与研究》2000年第2期。
    113 马萧:《文学翻译的接受美学观》见《中国翻译》2000年第2期。
    114 张翠:《我凭什么去阅读:关于文学接受主体素质的反思》见《名作欣赏》1999年第5期。
    115 张荣翼:《文学接受中的“后阅读”现象的描述与分析》见《求是学刊》2000年第1期。
    116 刘进:《历史的审美经验论:对姚斯的另一种解读》见《四川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
    117 赛格斯:《读者反应批评及文学研究的挑战》见《文艺研究》1993年第2期。
    118 金文俊:《读者反应批评及其心理效应》见《外国文学研究》1992年第4期。
    119 陈翼:《读者阅读接受:阐释与探奥》见《当代文坛》1994年第2期。
    120 宋生贵:《读者意识与审美发现:文艺活动审美发现过程论》见《山西师大学报》1993年第4期。
    121 张微:《文学接受中的一个梯级模式》见《武汉大学学报》1993年第4期。
    122 朱桦:《论文学接受与文学传播的社会化》见《文艺理论研究》1994年第4期。
    
    
    123 亦光:《否定性:接受主客体活动的互为转化机制》见《齐鲁学刊》1995年第6期。
    124 萧华荣:《从读者向作者的转化》见《华东师大学报》1993年第3期。
    125 蒋方:《别轻视了读者:关于通俗文学批评的思考》见《通俗文学评论》1995年第3期。
    126 汪民安:《文学批评与大众接受》见《文艺报》1994年3月5日。
    127 何士林:《“误读”的辨证:中国古代接受文学批评一题》见《学术论坛》1995年第4期。
    128 张春林:《文学批评的读者意识》见《重庆师院学报》1996年第1期。
    129 陈慧娟:《文学批评的读者立场:评金圣叹评点<水浒传>》见《江淮论坛》1997年第6期。
    130 赵丽玲:《论阅读中读者审美接受的权力》见《西北大学学报》1999年第3期。
    131 高楠:《审美距离的消解——谈通俗艺术的审美接受》见《艺术广角》1997年第2期。
    132 姜建强:《试论尧斯接受美学中的“期待视野”》见《社会科学辑刊》1992年第6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