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西方”-1980年代文学中“现代”故事的几种叙述方式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在本论文的阐述中,“西方”不仅是相对于东方及其文化或文明而言的对象或客体,而且是十九世纪以降中国和世界置身时势的一个内在的、具有相当支配性的要素。论文以1980年代中西碰撞的历史情势下,部分文学作品中的现代故事为主要研究对象,选取了海外(主要是西方国家)游记文学,王蒙、张贤亮、高晓声等人的小说,寻根文学中的韩少功、王安忆部分作品,以及《河殇》、陈丹燕的《慢船去中国》为主要个案,从不同角度探讨了1980年代西方参照系下的中国现代故事的讲述方式,不同叙事资源的处理和整合,遮蔽与凸显,探讨现代故事讲述的多种可能性,以及不同的叙事资源此消彼长的动态关系。对于1980年代现代故事的几种讲述方式的重新考察,绝对不是要否认“现代”的意义,并试图通过某种方法找出一个单纯的“中国方式”的现代故事,而是探讨在讲述现代故事中如何处理各类叙事传统和资源、现实,以期给当下的文学症状带来一点启示。
     论文第一章以1970年代末1980年代初期的西方游记为研究对象,中国作家通过对西方的“游历”,“看见而描绘”的西方世界,确立了本文的基本问题:现代化与西方化界限逐渐模糊,曾经作为我们另一个建立主体性的他者——第三世界淡出视野。在第二章中,主要讨论在西方空间出现在我们的文学叙述视野以后,当代作家们如何讲述一个西方在场的故事,他们如何以西方为参照物想象、堪认中国的未来空间,本章主要以几个有重要影响的小说家王蒙、张贤亮、高晓声等为例子,重新梳理中国“自我”的未来想象。第三章主要解决现代故事的讲述中,除了物质现代化,需要怎样的文化、政治空间。第四章分别以《河殇》、《慢船去中国》为分析对象,阐释1990年代对1980年代的“离开”,这是不同于1980年代的“中国”故事,是我们讲述中国现代故事时需要反思的重要趋势。
In this paper's elaboration,“the West”means not only an object with respect to the“East”and its culture and civilization, but also an internal and rather dominant factor during the age when China and the world existed since the 19th century. This thesis takes some literary works’modern stories as the main research object under the historical circumstance of collision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in 1980s. I select the overseas ( mainly in western countries) travel literature, the novels of Wang Meng, Zhang Xianliang, Gao Xiaosheng and so on; partial works of "Roots" Literature such as works of Han Shaogong, Wang Anyi; and River Elegy, Chen Danyan’s Slow Ship Goes to China as the main case to discuss narrative modes of Chinese modern stories from the different angles under the frame of reference of the west in 1980s’, the disposition and conformity of different narrative resources, camouflage and highlights; various possibilities of modern stories narration, as well as the dynamic relation of these different narrative factors. Reviewing of the modes of modern stories narration in the 1980s is not absolutely to deny the value of the“modern”or attempt to discover the purely“Chinese”modern story, but expects it can bring some enlightenment to the present literature’s symptoms through the process of hackling and discussion toward how to deal with kinds of traditions and resources, and the realities.
     The first chapter takes the western travel notes from the late 1970s to the early 1980s' as the object, and makes a simple summary of them, and carries out a core question of this thesis, that is to say, Chinese writers’geographical peregrination toward West, and then the western world image by way of“see and describe”, and establish a basic issue: the Third World, which once we considered as another“other”being used to identify subjectivity, is out of vision. The second chapter mainly discusses after the Western sphere appear within the scope of our literature narration, how the contemporary authors tell a story with the west being at present, how they take the West as the frame of reference, how to imagine and identify the future space of china. This chapter I take several influential novelists for example-Wang Meng, Zhang Xianliang, Gao Xiaosheng and so on, to rearrange future image of Chinese“self”. Third chapter discusses what kind of culture and political space we need besides the material modernization.The fourth chapter respectively takes the River Elegy and Slow Ship Goes to China as the analysis object explaining the“departure”of the 1980s from the 1990s, which is different from“China”story in the 1980s, and this way of analysis is the main issue that we should reflect when we are telling Chinese modern stories.
引文
7关于这个问题,著名作家王蒙与80后代表作家张悦然有一个对话,在湖南卫视播出,王蒙认为80后作家们没有昨天,就是说记忆,有的作者拼命把记忆淘洗干净,“你看他的作品,你会感觉到,这个人,他是中国人,他也可能是新加坡人,他也可能是香港特区的,他也是马来西亚的。主人公不是去酒馆,就是去酒吧,就是去那个咖啡馆,不是吃意大利点心,就是吃那个荷兰点心,他们太幸福,幸福得都不像中国人了。
    8关于“纯文学”的意识形态可以参见蔡翔:《何谓文学本身》,《当代作家评论》2002年6期
    9语出网站“80年代下的蛋”htt第://www.80egg.net
    10这些特征主要是城市80后或者从乡村进入城市融入城市生活的80后为主,对于乡村80后的研究还是一个空白。
    11陶东风:《游戏机一代的架空世界——“玄幻文学”引发的思考》,《文艺争鸣》2007年4期
    12张悦然:《对70一代人的嫉妒》,引自张悦然博客http://blog.sina.com.cn/adore
    13华莱士·马丁:《当代叙事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59页或可参见李扬:《抗争宿命之路》,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25页
    17张旭东《“全球化”时代的中国文化反思:我们今天怎样做中国人?》,《中华读书报》2003年1月20日
    
    18陈凯歌:《少年凯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6月版第二章《降临》
    19曹普:《谷牧与1978——1988年的中国对外开放》,《百年潮》,2001年第11期
    20葛兆光:《思想史研究课堂讲录——视野、角度与方法》三联书店,2005年4月版,第181页
    21汪晖、陈燕谷:《文化与公共性》,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3月版,第296~300页
    24高行健:《现代小说技巧初探》,广州:花城出版让出版,1981年9月版第1页
    25以上毛泽东关于三个世界划分的话均引自《关于三个世界的划分问题》,《毛泽东文选》第八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6月版,第441-442页
    26转引自许宝强:《资本主义不是什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3月,第93页
    28包亚明:《上海酒吧——空间、消费与想象》,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49页
    29汪晖:《中国“新自由主义”的历史根源》,《去政治化的政治——短20世纪的终结与90年代》北京:三联出版社,2008年5月,第157页
    30萧武:《后社会主义中国的资本与政治》转引自西祠胡同:http://www.xici.net/b377746/d24755384.htm
    31倪伟:《书写城市》,《读书》2002年第3期
    34周恩来:《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的报告》,《周恩来选集》(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26页
    35详细情况可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1970~1978)》,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年版,第51页
    36茹志娟:《游美百日记》,《钟山》1985年2期
    37“看见而描绘”一语出自切斯瓦夫.米沃什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奖感言《偶然相逢》,《诺贝尔文学奖名著速读》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5,3,米沃什说:“‘看见’不仅意味着置于眼前,它还可能意味着保存在记忆中,‘看见而描绘’,意味着在想象中重新构造。”
    38从目前掌握的游记目录得出的粗略统计可以看出,中国人游历最多、谈论最多的是美、英、日三个国家,相关统计数据可以参考陈晓兰《当代中国旅外游记中的西方表述》,《当代作家评论》2008年2期:据山海图书馆和上海大学图书馆馆藏目录统计:旅美游记约200部,旅英游记约100部,还不包括那些以国家、城市命名的各国别游记合集。在本文中,关于日本的游记部分由于不在本文论述框架内,所以不做讨论。
    39《今天·致读者》见《今天》创刊号
    40如:《读书》杂志董鼎山先生的文章,1980年第4期《所谓“非虚构小说”》,1983年第10期《六十年代以来的美国小说——后现代主义及其他》,1985年5期《“跨了一代”三始祖》等
    41如《读书》杂志亢泰先生的文章,1981年10期《詹姆士邦德与逃避主义》,《读书》杂志董鼎山先生的文章,1982年11期《电视宣传与畅销书》等
    42如董鼎山:《“虚荣”的出版商》,《读书》1982年10期;亢泰《艾伦·霍思和企鹅出版社》,《读书》1980年7期,董鼎山:《一份书评刊物的成功史》,1985年5期
    43如董乐山:《托夫勒的“三次浪潮”论》,《读书》1981年11期
    44如董鼎山:《文学的“艺术与商业”之争》,《读书》1980年7期;董鼎山:《美国黑人作家的出版近况》,《读书》1981年11期
    45纽约通讯之董鼎山:《在野兽的腹腔中》,《读书》1981年10期,第103
    46徐迟:《巴黎佩尔诺酒厂访问记》,《酿酒科技》,1982年01期,第32页
    47将在后文撰述
    48詹姆逊:《快感:文化与政治》,王逢振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364页。关于经验和体验的区别,参见下引《体验与诗》和本雅明的《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张旭东、魏文生译,三联书店,1989年,第132、168页等处。伽达默尔的话可以作为一个出发点:“如果某个东西不仅被经历过,而且他的经历存在还获得一种使自身具有继续存在的特征,那么这种东西就属于体验。以这种方式成为体验的东西,在艺术表现里就获得了一种新的存在状况”,童庆炳:《经验、体验与文学》,载《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
    49巴金:《说真话之四》,《巴金散文》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第113页
    50 (加拿大)查尔斯泰勒:《承认的政治》,董之林、陈燕谷译,汪晖、陈燕谷主编《文化与公共性》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第293~294页
    51同上
    
    52同上
    53孟悦:《历史与叙述》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11页
    54王蒙:《王蒙漫游美文》,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1月版,第298页
    55此处的打工文学是指以《曼哈顿的中国女人》《北京在纽约》等为代表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几乎无一例外地极力渲染了主人公在到达发达资本主义世界以后的视觉刺激下的眩晕感。
    56王安忆:《小鲍庄·后记》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452页
    57张洁:《我为什么写沉重的翅膀》,《读书》1983年5期
    58程光炜:《文学想象与文学国家》,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4月,第4页
    
    59乐黛云:《关于‘异’的研究序》,顾彬,《关于异的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页
    60王蒙:《别依阿华》,《人民文学》1981年第3期
    61陈朴园:《走向世界丛书》,《读书》1981年9月
    62钟书河:《从东方到西方——走向世界丛书叙论集》,长沙:岳麓书社,2002年8月,第2页
    63转引自张历君《镜像乌托邦的短暂航程——论瞿秋白游记中的乌托邦想象》,《当代作家评论》2006年1期
    
    64王安忆:《旅德故事》,《收获》1988年第1期
    66 (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田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年1月,第128~135页
    67同上
    68见《百年潮》2002年第2期,第11页
    
    69毛泽东:《论十大关系》,《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733页
    70汪晖:《去政治化的政治——短20世纪的终结与90年代》,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5月,第161页
    71汪晖:《去政治化的政治——短20世纪的终结与90年代》,北京:三联书店, 2008年5月,第64页
    72徐迟:《徐迟谈文艺》,《文艺报》1978年第3期
    73同上
    74见《文艺研究》,1985年1期
    
    75狄尔泰:《体验与诗》,胡其鼎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143、4、16页
    76 (德)马克思·韦伯:《学术与政治》,冯克利译,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29页
    79见《木石守秘》张承志:《绿风土》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1年3月,本节不加详细注解的引文均引自《绿风土》,下文不再做说明
    80同上
    81张承志:《清洁的精神·后记》,《清洁的精神》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324页
    82许子东:《当代小说阅读笔记》,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5月第1版,第3~20页
    83见《二十一世纪》,1996年第10期
    
    85见赵园:《地之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1月版,第260页
    86见张承志:《金牧场》北京:作家出版社1987年10月第1版
    
    87美国的印第安人居住地
    88转引自张旭东:《纽约书简》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4月版,第101页
    89薛毅:《张承志论》,《上海文学》1995年第2期
    90张凡姗:《认同重建于“山川”之中——试析张承志<北方的河>》,《当代作家评论》2007年4期
    91薛毅:《张承志论》,《上海文学》1995年第2期
    92张承志:《向往的旅行》,《大地散步》北京:群众文艺出版社,1995年1月,第271页
    93张承志:《如画的旅程》,《大地散步》北京:群众文艺出版社,1995年1月,第256页
    94张承志:《如画的旅程》,《大地散步》北京:群众文艺出版社,1995年1月,第255页
    95张承志:《大地散步》北京:群众文艺出版社,1995年1月,第2页
    96张承志:《夏台之恋》,《大地散步》北京:群众文艺出版社,1995年1月,第71页
    97王安忆张新颖《文学谈话录》,《西部·华语文学》2006年6期
    98赵毅衡:《对岸的诱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8月第345页
    99关于游记中的审美化倾向,参考了罗梵:《中国文人笔下的一个“小西洋人”》,孟华编:《中国文学中的西方人形象》,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8月第1版,第178页
    100费孝通:《费孝通域外随笔》,北京:群言出版社,2000年3月版,第361页
    101关于这一危机的详细解释,参见李妍:《对外开放的酝酿和起步(1976~1978)》,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7月版
    102费孝通:《费孝通域外随笔》,北京:群言出版社,2000年3月版,第363页
    103韩少功:《精神的白天与黑夜——与王雪瑛的对话》,《小说的后台》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1年3月版,第145页
    104蔡翔《离散的旅行者》,《上海文化》2008年1期
    105昆德拉:《小说的艺术》,北京:三联书店出版,1995年11版,第200页
    106 Joseph conrad , Apersonal Record , New York :Harper,1912, P15,转引自申丹等:《英美小说叙事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10月版,第151页
    107申丹等:《英美小说叙事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10月版第162页
    108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6月版,第92页
    109见《青年工人和中学生谈<班主任>》,《文学评论》1978年5月,第52页
    110程光炜:《我们是如何“革命”的——文学阅读对一代人精神成长的影响》,《南方文坛》2000年第6期或者参考程光炜:《文学想像与文学国家——中国当代文学研究(1949~1976)》,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版
    111龚翰熊:《西方文学研究》,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年6月,第369页
    112刘心武:《生活的创造者说:走这条路》,《文学评论》1978年5月
    113“揭批查”运动是1977至1978年在中央领导下对“四人帮”反党集团(后来并联系到林彪反党集团)的清查运动。
    114冯牧:《乔光朴是一个典型》,《文艺报》1979年11、12期
    115冯牧:《乔光朴是一个典型》,《文艺报》1979年11、12期
    
    116张贤亮:《男人的一半是女人》,《改革开放三十年中篇小说选(卷一)》,第398页
    117倪文尖、罗岗、蔡翔:《八十年代文学的神话与历史》,《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2月14日
    118“鞍钢宪法”的提法,来自于毛泽东对1960年3月11日中共鞍山市委经辽宁省委向党中央递交的《鞍
    120《读书无禁区》,《读书》1979年4月发刊词
    121顾骧:《晚年周扬》上海:文汇出版社,2003年6月,第178页,《关于新“文艺十条“的讲话》第七条,1982年1月定稿
    
    122顾骧:《晚年周扬》上海:文汇出版社,2003年6月,第101页
    123厉以宁:《知识青年返城与中国的股份制》,《经济观察报》,2008年05月01日
    124厉以宁:《知识青年返城与中国的股份制》,《经济观察报》,2008年05月01日
    125郭志刚:《揭示矛盾和现实主义——简评一九八一年短篇小说评选获奖作品》,《人民日报》1982年3月31日第五版
    126倪文尖、罗岗、蔡翔:《八十年代文学的神话与历史》,《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2月14日
    127 (美)安敏成:《现实主义的限制》,姜涛译,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200~202页
    128关于火车与现代化之间的象征关系,早在《郭沫若全集文学卷》15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就已经出现,郭沫若说“在火车中观察自然是个近代人底脑筋”,除了机械文明带来的兴奋之外,还有一种现代人的生命形式与“动的时代精神”相契合的欣喜。80年代以来更是成为现代化想象的一个载体,比较著名的还有铁凝的《哦,香雪》。
    129《邓小平思想年谱(1975——1997)》,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第44页
    130温铁军:《改革物语(之一)——关于改革的通俗解释》,见王晓明,蔡翔主编:《热风学术》第一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4月,第187页
    
    131王蒙:《关于<春之声>的通信》,《小说选刊》1980年第1期
    132王蒙:《关于<春之声>的通信》,《小说选刊》1980年第1期
    133王蒙:《大块文章》,贵州:花城出版社,2007年版,第88页
    
    134王蒙《关于<春之声>》的通信,《小说选刊》1980年第1期
    135王蒙《关于<春之声>》的通信,《小说选刊》1980年第1期
    136蔡翔:《专业主义与新意识形态》,《当代作家评论》2004年第2期
    
    138王蒙:《关于<春之声>的通信》,《小说选刊》1980年第1期
    139王蒙:《关于<春之声>的通信》,《小说选刊》1980年第1期
    140蔡翔:《回答今天》,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12月,第138页
    
    141许春樵《一部有严重缺陷的影片》,《文艺报》1983年6期
    142朱寨:《留给读者的思考》,《文学评论》1980年第3期
    143张炯:《作家有权提出生活中的问题》,《文艺报》1980年第9期
    
    144王蒙:《活动变人形·序》,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2页
    145同上
    147王蒙:《坚硬的稀粥》,《中国作家》,一九八九年第2期
    148罗芙芸:《卫生的现代性——中国通商口岸卫生与疾病的含义》,向磊译,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8月版,第316页
    149郜元宝《未完成的交响乐》,《南方文坛》,2006年6期
    150郜元宝《未完成的交响乐》,《南方文坛》,2006年6期
    151李子云:《关于创作的通信》,《读书》1982年第12期
    
    152李子云:《关于创作的通信》,《读书》1982年第12期
    153李子云:《关于创作的通信》,《读书》198 2年第12期
    154汪晖:《中国“新自由主义”的历史根源》,《去政治化的政治——短20世纪的终结与90年代》北京:三联出版社,2008年5月,第157页
    155张鸣:《乡土心路八十年——中国近代化过程中农民意识的变迁》,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12月,第3页
    157高晓声:《希望努力为农民写作》,《高晓声文集·散文随笔卷》北京:作家出版社,2001年8月,第411页
    158张英进:《中国现代文学与电影中的城市》,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4月,第8页
    
    162张贤亮:《关于时代与文学的思考——致维熙》,见张贤亮官网:htt第://www.chinawfs.com
    163报告文学《从田园走向世界》,见《清明》1985年1期
    164报告文学《站起来的农民》,见《人民文学》1984年6期
    165张一弓:《黑娃照相》,《上海文学》1981年第7期
    167中国当代文学界的一个最大的软肋,都市题材对中国作家一直是个很大的难题,以文学界最具声望的茅盾文学奖为例,农村题材作品占绝大多数,比如2008年获奖的四部作品中,当下城市题材的一部也没有。
    168卢迈:《始终不能忘记农村的发展》,见罗峪平的访问报道,见《三联生活周刊》,1998年14期(1998年7月31日,总68期),第26页
    169张英、贾平凹《<秦腔>:从“废都”到“废乡》,《南方周末》2006年6月2日
    170高晓声:《创作思想随谈》,彭华生,钱光培编《新时期作家谈创作》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257页
    
    171陈思和:《又见陈奂生——致高晓声的一封信》,《小说界》199I年第4期
    172高晓声:《陈奂生出国·后记》,《陈奂生上城出国记》,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第224~226
    
    174叶兆言:《郴江幸自绕郴山》,《作家》2003年2期
    175陈思和:《又见陈奂生——致高晓声的一封信》,《小说界》1991年第4期第46~49页
    
    176高晓声:《钱往哪儿跑》,见《高晓声文集·散文随笔卷》,北京:作家出版社2001年8月,第289页
    177见邵燕君《倾斜的文学场——当代文学生产机制的市场化转型》,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10月,第153~154页,在《本土品牌畅销书的打造及畅销书生产机制的初步建立》一节,详细讨论了春风文艺出版社布老虎丛书的幕后策划和理念。
    178贺桂梅:《人文学的想象力》,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12月,第168页,贺桂梅是在整体意义上来讨论城市,北京与上海就放在一起,但在具体城市形态上,两个城市有巨大的差异。
    179张光芒:《论中国当代文学的“第三次转型”》,《当代作家评论》2004年5月
    180冯骥才:《下一步踏向何处》《新时期作家创作谈》彭华生、钱先培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
    181刘再复:《新时期文学的主潮》,《文汇报》1986年9月8日
    183杨炼《本土中的国际》:《大型诗丛·独立评论卷》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7年,或者可参见《书城》2004年1期第86~89页
    184韩少功李建立:《文学史中的“寻根”》,《南方文坛》,2007年4期
    
    185甘阳:《八十年代文化讨论的两个问题》,《文化:中国与世界》第1辑,1987年第18页
    186李庆西:《寻根:回到事物本身》,孔范今,施战军主编:《中国新时期文学思潮研究资料》(上),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年4月,第273页,原载《文学评论》1988年6期
    187李杭育:《理一理我们的“根”》,《作家》1985年第6期
    188韩少功的《文学的根》,《作家》1985年第4期
    189阿城:《文化制约人类》,《文艺报》1985年7月6日
    190乌热尔图与李陀:《创作通信》,《人民文学》1984年第3期
    191李庆西:《寻根:回到事物本身》,《文学评论》1988年6期
    192李庆西:《寻根:回到事物本身》,孔范今,施战军主编:《中国新时期文学思潮研究资料》(上),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年4月,第275页,原载《文学评论》1988年6期
    
    193蔡翔:《有关“杭州会议”前后》,《当代作家评论》,2000年第6期
    194蔡翔:《回答今天》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12月,第77
    195韩少功李建立:《文学史中的“寻根”》《南方文坛》,2007年4期
    196韩少功:《后革命的中国》,《上海文学》2001年6期
    197阿城、查建英对谈:《知识结构与焦虑感》,见查建英:《八年代访谈录》,三联书店2006年6月版,第22页
    198阿城、查建英对谈:《知识结构与焦虑感》,见查建英:《八年代访谈录》,三联书店2006年6月版,第33页
    199李杭育:《“文化”的尴尬》,《文学评论》1986年2期
    
    201贺照田:《中国革命和亚洲讨论》,《开放时代》2007年3期
    202贺照田:《中国革命和亚洲讨论》,《开放时代》2007年3期
    203何言宏:《中国书写——当代知识分子写作与现代性问题》北京:中央编译出版,2002年5月,第108页,作者在注解中提到,“人的现代化”当时是被严厉批评的争议性话语,而且即使是“人的现代化”这个提法也不足以解释当时青年一代遇到的人生意义的问题。
    204潘晓:《人生的路呵,为什么越走越窄……》,《中国青年》1980年5期
    205同上
    206韩少功、王尧:《八十年代:个人的解放与茫然》,《当代》,2003年6期
    207此处参考未刊的吕永林博士论文:《个人化及其反动——1990年代小说中之部分“个人化写作”重读》,第54~55页
    208倪文尖、罗岗、蔡翔:《八十年代文学的神话与历史》,《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2月14日
    209蔡翔:《追问和怀疑》,载《当代作家评论》,1993年第6期。
    210同上
    211蔡翔:《野蛮与文明:批判与张扬——当代小说中的一种审美现象》,孔范今等主编《中国新时期文学思潮研究资料(上)》,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第233页
    212此处参考了吕永林博士论文《个人主化及其反动——1990年代小说中之部分“个人化写作”重读》的导言
    213韩少功:《寻找东方文化的思维和审美优势》《文学月报》1986年6期
    214蔡翔:《野蛮与文明:批判与张扬——当代小说中的一种审美现象》,孔范今等主编《中国新时期文学思潮研究资料(中)》,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第241页
    215(澳)费约翰著:《唤醒中国》,李恭忠、李里峰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10月版,第202页
    216 (美)詹姆逊《处于跨国资本主义时代中的第三世界文学》,引自张旭东编:《晚期资本主义文化逻辑》,陈清桥等译,三联书店、牛津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217见倪文尖、罗岗、蔡翔:《八十年代文学的神话与历史》,《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2月14日
    218鲁迅为捷克文学辩护:诚然,“英美法德”,在中国有宣教师,在中国现有或曾有租界,几处有驻军,几处有军舰,商人多,用西崽也多,至于使一班人仅知有“大英”“花旗”“法兰西”和“茄门”,而不知世界上还有波兰和捷克。但世界文学史,是用了文学的眼睛看,而不用势力的眼睛看的,所以文学无须用金钱和枪炮作掩护,波兰捷克,虽然未曾加入八国联军来打过北京,那文学却在,不过有一些人,并未“已经闻名”而已。
    219茅盾《一年来的感想与明年的计画》《小说月报》1921年第12卷12期,署名“记者”我鉴于世界上
    220王华:《“拉美之镜”加西亚·马尔克斯———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环球》1983年1期
    221林旸:《哥伦比亚魔幻现实主义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及其新作《家长的没落》”,《外国文学动态》1979年8期
    222马尔克斯:《拉丁美洲的孤独》,《拉丁美洲的孤独》是马尔克斯在198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时作为领奖人发表受奖词时的一篇演讲稿。
    223佩索雷拉:《另一个加西亚马尔克斯》,转引自朱景冬:《马尔克斯全传》长春:长春出版社,2000版,第236~237页
    224马尔克斯:《拉丁美洲的孤独》,1982年12月8日马尔克斯的演讲,转引自朱景冬:《马尔克斯全传》长春:长春出版社,2000版,第236~237页
    225韩少功:《寻找东方文化的思维和审美优势》,《文学月报》1986年6期
    226韩少功:《世界》,《花城》1994年6期
    
    227韩毓海:《关于九十年代中国文学的反思》,《粤海风》2008年第4期
    228鲁枢元:《用小说写语言》,《当代作家评论》1996年第5期
    229何言宏、杨霞:《韩少功:坚持与抵抗》,上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33页
    230舒晋瑜:《希望知识分子更优秀些——访作家韩少功》,《中华读书报》,2002年9月25日
    231韩少功:《寻找东方文化的思维和审美优势》,《文学月报》1986年6期
    232旷新年:《小说的精神》,《文学评论》2003年第3期
    233韩少功、李少君《关于〈马桥词典〉的谈话及其他》,《小说选刊》1996年第7期
    234蔡翔:《专业主义与新意识形态》,《当代作家评论》2004年2期
    235陈映真:《寻找一个失去的视野》,《海峡评论》,1991年第二期
    236此处参考了薛毅:《当代文化现象于历史精神传统》,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12月版,第343~344页
    237本节作品引文均出自王安忆:《乌托邦诗篇》,《钟山》1991年5期
    238戴锦华:《涉舟之渡——新时期中国女性写作与女性文化》,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4月,第194页
    239王安忆《小鲍庄·后记》,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
    240陈思和:《个人对时代的反省》,《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9月,第343页
    241这一提法引自王晓明《从淮海路到梅家桥》(《文学评论》2002年3期),八十年代与九十年代的现代故事明显差异,在这篇文章里有详细的解释。
    244陈思和:《营造精神之塔——论王安忆90年代初的小说创作》,《文学评论》1998年第6期
    245《诗人们的政治》《西方文论选》(下),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第71页,转引自韩毓海《“悲剧的诞生”与“谎言的衰朽”》《当代作家评论》1992年第2期
    246陈映真:《对我而言的“第三世界”》,《读书》2005年10月
    248王安忆:《我爱比尔》,南海出版公司,2007年版,第18页
    249彦火:《陈映真的自剖和反省》,《陈映真作品集》第六卷,台北:人间出版社,1988年版,第81页
    250申丹等:《英美小说叙事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10月版,第150页
    251 (荷兰)佛马克、易布思著:《文学研究与文化参与》,俞国强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49页,
    252汪晖:《去政治化的政治——短20世纪的终结与90年代》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5月,第1页
    253本书编辑组:《〈河殇〉宣扬了什么》,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0年1月版,第31页
    257李泽厚:《五四回眸七十年——香港答林道群问》,《我走自己的路》中国盲文出版社,2004年第119~132页
    258关于远志明的观点,系作者翻译自陈小眉《西方主义》,(Occidentalism:A Theory of Counterdiscourse in第ost-Mao China,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
    
    259陈思和:《当代文学史教程》,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88~289页
    260查建英:《八十年代访谈录》,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6月版,第280页
    
    261李泽厚:《两点祝愿》,《文艺报》1985年7月27日
    262李泽厚、孙尚扬:《五四的是是非非》,《新华文摘》1989年6期
    263就是这一点引起王震等老一辈革命家的极大不满。
    264苏晓康《龙年的悲怆——关于<河殇>的札记》,本书编辑部:《〈河殇〉宣扬了什么》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0年1月版第31页
    265方励之:1986年同济大学演讲
    266孟悦:《历史与叙述》,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9月,第69页
    
    268邓伟志:《《河殇》触到了我的伤心处》,《河殇论》文化艺术出版社,1988年9月,第158~159页
    269本书编辑组:《〈河殇〉宣扬了什么》,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0年1月版第84页
    270朱育和、蔡乐苏、董群:《<河殇>与国情》,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10月版第17页
    271本书编辑组:《〈河殇〉宣扬了什么》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0年1月版,第110页
    272黄平、姚洋、韩毓海:《我们的时代》,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9月版,第144页
    273王单:《必要的辩护》,转引自崔文华编:《河殇论》,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8年9月
    274朱育和、蔡乐苏、董群:《<河殇>与国情》,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10月版,第84页
    275《一颗明亮的心》,《中国通俗文艺》1981年第1期
    276张旭东:《批评的踪迹——文化理论与文化批评(1985-2002)》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109页
    277《心事浩渺连广宇——编者的话》,《上海文学》2001年11期
    278《城市与女性视角——编者的话》,《上海文学》1997年10期
    279詹明信:《后现代主义与消费主义观念》,《晚清资本主义文化逻辑》,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456~462页
    280陈丹燕:《城与人——陈丹燕自述》,《小说评论》,2005年4期
    282戴锦华:《镜象回廊中的民族身份》,《广州文艺》1998年6期
    284卫慧:《梦无痕》《卫慧作品全编》,漓江出版社2000年版,第3页
    285王安忆:《小说的当下处境》,《大家》2005年第6期,本文系王安忆2005年6月28日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暑期高级研讨班所做的演讲。
    286小说的基本故事是关于一男一女的另类生活,女孩子叫做OTIS,她一上来就说,OTIS已经死亡了,是在她的初夜,故事就是从她的初夜开始的。
    287张新颖:《知道我是谁——漫谈魏微小说》,《当代作家评论》,2003年第1期
    288吴晓东:《从卡夫卡到昆德拉》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8月,第62页
    289张颐武:《全球化与中国想象的转型》,《批评家讲座》(第一辑),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86页
    290陈丹燕《1993年上海大拆屋》,《上海的风花雪月》,北京:作家出版社,1998年版,第78页
    291陈丹燕:《上海的金枝玉叶·跋》,《上海的金枝玉叶》,北京:作家出版社,1999年版第3页
    292参考蔡翔:《日常生活的诗情消解》,学林出版社,1994年版,第162~169页
    293刘小枫:《中译本导言》,《资本主义的未来》,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3页
    296陈丹燕:《快乐涨满心灵的时刻——陈丹燕访谈录》《小说评论》2005年第4期
    299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197页
    300戴锦华:《暴露与遮蔽:“广场”称谓的挪用》《隐形书写》,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第1~41页
    罗德里克·麦克法夸尔、费正清主编,金光耀等译:《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上下)》,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梅斯纳著,张瑛译:《毛泽东的中国及其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
    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陈思和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
    孟繁华程光炜:《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
    许志英、丁帆主编:《中国新时期小说主潮》,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
    徐庆全:《风雨送春归:新时期文坛思想解放运动记事》,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王晓明主编:《在新意识形态的笼罩下》,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王晓明主编:《二十世纪文学史论》,(修订版上卷)东方出版中心2003年版
    查建英:《八十年代访谈录》,三联书店2006年版
    甘阳主编:《八十年代文化意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旷新年:《写在当代文学边上》,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冯牧:《新时期文学的主流》,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当代文学研究室编:《新时期文学六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何西来:《新时期文学思潮论》,江苏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
    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东方出版社1987年版
    朱寨主编:《中国当代文学思潮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
    胡义成:《人道悖歌——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新论》,华夏出版社1995年版
    张炯:《新时期文学格局》,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孟繁华:《1978:激情岁月》,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尹昌龙:《1985:延伸与转折》,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许子东:《为了忘却的集体记忆》,三联出版社2000年版
    陈晓明:《表意的焦虑:历史祛魅与当代文学变革》,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
    洪子城、孟繁华主编:《当代文学关键词》,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马尔库塞著、刘继译:《单向度的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版
    卡西尔:《人论》,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
    于光远主编:《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1981-1985》,人民出版社1987版
    寥亦武:《沉沦的圣殿:中国20世纪70年代地下诗歌遗照》,乌鲁木齐新疆青少年出版社1999年版
    福柯著,谢强、马月译《知识考古学》,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版
    米歇尔·福柯著,刘北成、杨远婴译:《规训与惩罚:监狱的诞生》,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
    王庆生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徐庆全:《文坛拨乱反正实录》,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版
    刘锡诚:《在文坛边缘上——编辑手记》,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徐晓:《半生为人》,北京同心出版社2005年版
    陈为人:《唐达成文坛风雨五十年》,溪流出版社2005年版
    张光年:《文坛回春纪事(上下)》,海天出版社1998年版
    涂光群:《五十年文坛亲历记(上下)》,辽宁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沈宝祥:《胡耀邦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江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满妹:《思念依然无尽——回忆父亲胡耀邦》,北京出版社2005年版
    蔡翔:《何谓文学本身》,春风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蔡翔:《回答今天》,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查特吉:《民族主义思想与殖民地世界》,范慕尤、杨曦译,译林出版社2007年版
    查特杰:《被治理者的政治》田立年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戴锦华:《隐形书写》,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狄尔泰:《体验与诗》,胡其鼎译,三联书店2003年版
    费孝通:《乡土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弗里德曼:《文化认同与全球性过程》,郭建如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格尔兹:《文化的解释》,纳日碧力戈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第一卷),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哈维:《后现代的状况》,阎嘉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哈维:《希望的空间》,胡大平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韩少功:《在小说的后台》,山东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贺桂梅:《人文学的想像力》,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贺雪峰:《新乡土中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萨义德:《文化与帝国主义》,李琨译,三联书店2003年版
    萨义德:《知识分子论》,单德兴译,三联书店2002年
    邵燕君:《倾斜的文学场》,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
    孙立平:《断裂:20世纪90年代已来的中国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
    葛兆光:《思想史研究课堂讲录——视野、角度与方法》三联书店,2005年版
    华莱士·马丁:《当代叙事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瓦特:《小说的兴起》,高原、董红钧译,三联书店1992年版
    汪晖、陈燕谷主编:《文化与公共性》,三联书店2005年版
    汪晖:《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三联书店2004年版
    李杨:《抗争宿命之路》,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年。
    刘小枫:《沉重的肉身——现代性伦理的叙事纬语》,华夏出版社2004年。
    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商务印书馆2002年
    柄谷行人:《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三联书店2003年。
    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
    黄子平《灰阑中的叙述》,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
    竹内好:《近代的超克》,三联书店2005年
    张光年:《文坛回春纪事》,海天出版社1998年
    南帆:《小说艺术模式的革命》,,三联书店1987年版
    高行健:《现代小说技巧初探》,,花城出版社1981年版
    弗朗索瓦·里卡尔:《阿涅丝的最后一个下午——米兰·昆德拉作品论》,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
    郭宝亮:《王蒙小说文体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许宝强:《资本主义不是什么》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包亚明:《上海酒吧——空间、消费与想象》,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汪晖:《去政治化的政治——短20世纪的终结与90年代》,三联出版社2008年版
    张鸣:《乡土心路八十年——中国近代化过程中农民意识的变迁》
    蔡翔:《日常生活的诗情消解》学林出版社1996年版
    陈染:《不可言说》,北京:作家出版社2000年5月
    戴锦华:《涉舟之渡——新时期中国女性写作与女性文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
    孔范今,施战军主编:《中国新时期文学思潮研究资料》(上),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年4月
    何言宏:《中国书写——当代知识分子写作与现代性问题》北京:中央编译出版,2002年5月
    费约翰,李恭忠、李里峰等译:《唤醒中国》三联书店2004年10月版
    张旭东编:《晚期资本主义文化逻辑》,陈清桥等译,三联书店、牛津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朱景冬:《马尔克斯全传》长春:长春出版社,2000版
    何言宏杨霞:《韩少功:坚持与抵抗》,上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朱育和蔡乐苏董群:《<河殇>与国情》,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本书编辑组:《〈河殇〉宣扬了什么》,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0年版;
    钟华民等:《重评<河殇>》,杭州大学出版社198年版
    华砚编:《<河殇>批判》文化艺术出版社1989年版
    李凤祥编《<河殇>百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崔文华编:《河殇论》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8年版
    黄平、姚洋、韩毓海:《我们的时代》,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
    戴锦华:《隐形书写——九十年代中国文化研究》,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版
    张旭东:《批评的踪迹——文化理论与文化批评(1985-2002)》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版
    吴晓东:《从卡夫卡到昆德拉》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8月,第62
    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三联书店2003年版
    李泽厚:《我走自己的路》北京:中国盲文出版社,2002年11月
    查尔斯泰勒:《自我的根源:现代认同的形成》,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
    戴锦华:《涉舟之渡》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钟书河:《从东方到西方——走向世界丛书叙论集》,岳麓书社2002年版
    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田禾译,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
    谢春涛:《改革风云》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年11月
    毛泽东:《毛泽东著作选读》(下)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
    孟华:《中国文学中的西方人形象》,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费孝通:《费孝通域外随笔》,群言出版社,2000年3月版,第361
    昆德拉:《小说的艺术》,三联书店出版,1995年11版
    申丹等:《英美小说叙事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10月版
    杨健:《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地下文学》,朝花出版社,1993年版
    龚翰熊:《西方文学研究》,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年6月,
    顾骧:《晚年周扬》,文汇出版社,2003年6月
    安敏成:《现实主义的限制》,姜涛译,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
    《邓小平思想年谱(1975——1997)》,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版
    罗芙芸著、向磊译:《卫生的现代性——中国通商口岸卫生与疾病的含义》,凤
    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张旭东:《纽约书简》,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版
    张承志:《绿风土》,山东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张承志:《张承志散文》,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赵园:《地之子》,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高晓声:《高晓声文集·散文随笔卷》,作家出版社2001年版
    高晓声:《高晓声文集·中短篇小说卷》,作家出版社2001年版
    王蒙:《活动变人形》(长篇小说),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
    王蒙:《漫谈小说创作》(评论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
    王蒙:《王蒙谈创作》(评论集),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3年版。
    王蒙:《当你拿起笔》(评论集),北京出版社1981年版。
    王蒙:《王蒙自述:我的人生哲学》,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
    王蒙:《我的处世哲学》,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年版。
    王蒙:《王蒙自传第一部——半生多事》,花城出版社2006年版
    王蒙:《王蒙选集》4卷,百花文艺出版社,1984年11月版。
    王安忆:《长恨歌》,南海出版公司2003年版
    王安忆:《寻找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年版
    王安忆:《上种红菱下种藕》,文汇出版社2006年版
    王安忆:《我爱比尔》,南海出版公司2007年版
    王安忆:《王安忆说》,湖南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
    陈丹燕:《上海的风花雪月》,作家出版社1998年版
    陈丹燕:《上海的金枝玉叶》,作家出版社1999年版
    陈丹燕:《上海的红颜遗事》,作家出版社2000年版
    陈丹燕:《慢船去中国》,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年版
    卫慧:《上海宝贝》,春风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程乃珊:《上海探戈》,学林出版社2002年版
    程乃珊:《上海LADY》,文汇出版社2003年版
    王安忆张新颖《王安忆对话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