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新民”、“唤起民众”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百年中国近代史,救亡图存是首要问题。变革教育,培养“新民”是挽救危亡的要略,国人认识到此并付诸实践,可谓抓住了国家的命根。清末以来,维新派、革命派的宣传和启蒙大多在知识界、政界发生效力,普通国民知觉甚少。民国时期,在诸多教育界人士的发起和推动下,在政府的多方支持中,旨在面向广大国民的社会教育持续进行了三十多年。
     民国社会教育史的研究是近十年来一个学术成长点,以往论述罕有概观,可钻研的空间很大。本文力图爬梳史料,勾要提玄,搜求各类事业的内在关联,提炼宗旨,概括阶段特征,做出总体评价。本文研究的是狭义的社会教育,即民国时期家庭教育、普通学校教育以外的,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共产党的社会教育和日伪政权的社会教育不在本文研究之列。笔者认为,通俗教育、平民教育皆属社会教育,民众教育与社会教育名异实同。社会教育是就施教的范围而言,民众教育是就施教的对象而言,是一个命题的两方面,而社会教育的名称较为适宜,因为它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教育序列。本文出现的通俗教育、平民教育、民众教育等概念,得以统合为社会教育的范畴,不是依赖抽象的逻辑规定,而主要是用问题去统摄。这个问题就是“新民”的培养问题。
     第一章论述社会教育从清末继续推进到民国的根由。透过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民国社会教育的宗旨可以概括为“作新民”与“唤起民众”,这也是社会教育从清末继续推进到民国的根由。民国初期,晏阳发起平民教育运动,以“作新民”为宗旨,知识力、生产力、健康力、团结力四力兼备谓之“新民”。“唤起民众”的口号出自孙中山《遗嘱》,晏阳初说,平教会所努力的就是孙中山先生提倡的“唤起民众”的工作,国民党中央训练部也解释民众教育即是“唤起民众”。从严复的“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论,到梁启超的“新民说”,再到陈独秀的“救国新民”主张,进而晏阳初“作新民”和国民党“唤起民众”的口号,其培养新国民的思想一脉贯通。新式学校教育有很多成绩,同时不可否认产生了不良结果,主要表现有三:新式学制、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模仿外国,由此造成事事不如人的民族自卑心理;学校教育缺乏中国化,所教所学与社会需要脱节;普及教育远远不够。民国所需要的教育,尤其是面向广大国民的社会教育,除了为民众自身解放外,更需要昂扬国民的民族意识,激发起民族自觉,使广大国民都能起而反对帝国主义,争取民族独立。“作新民”的口号更多体现了社会教育的价值理性,而“唤起民众”的口号则更多体现了社会教育的工具理性。两者都弥补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不足,其同一性则是变革教育、培养新民,最终完成救亡图存的使命。这正是本文的逻辑起点。
     第二章论述民国社会教育发展进程。通过对民国学者社会教育分期的总体纵向考察,得出两点依据:一是根据政权更迭,二是根据社会教育的突出特征。据此,笔者将民国社会教育史大略分为四期:1912-1918年,社会教育的确定时期,因为此期特别注重通俗教育的推行,也称通俗教育运动时期。1919-1927年,社会教育的发展时期,因为此期平民教育盛行,也称平民教育运动时期。1928-1937年,社会教育的全面扩张时期,因为此期民众教育的提法盖过社会教育,也称民众教育运动时期。1938-1949年,因为此期处于全面抗战继而全面内战,所以称战时社会教育。对于中间两个个时期社会教育的内容,以往论著叙述较多,笔者重在概括其阶段特征。对于通俗教育和战时社会教育,以往论著涉及极少,笔者尤为着力,进行了详细论证。
     第三章论述民国社会教育行政。社会教育行政包括制度的建设、机构的设立、人员的培养、经费的筹措划拨。对于前两个方面,以往论述较多。后两个方面尽管材料稀少,笔者作了简要梳理。
     第四章论述民国社会教育设施。民国社会教育实施机关可分学校式和社会式两种,属于学校式的社教机关与普通学校的设置不可相提并论,在教育对象、教材、课程、上课时间、目标诸方面多有不同。属于社会式的社教机关,如各类场馆等。除此之外,1940年代各级学校也成为办理社会教育的地方。其中,民众教育馆是综合的施教机关,民众学校、图书馆、博物馆为单一的施教机构,设置遍及全国。科学馆、礼乐馆的设置虽属个别,但具有特殊性和极大的象征意义。所以笔者择取以上六类设施集中论述,分析了以往论著不曾涉及的一些问题。其中博物馆、科学馆、礼乐馆三项,以往论著中未见。
     第五章论述民国主要社会教育事业。民初社会教育以通俗演讲最为突出,平民教育运动初期以识字教育为中心,后期实施四大教育,即文艺教育、卫生教育、生计教育、公民教育。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社会教育内容增多,1931年教育部关于全国社会教育设施概况报告中列举三大类58项,几乎囊括普通学校教育外的一切教育活动。笔者主要择取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以往论著很少论及的通俗演讲、识字教育、通俗读物、生计教育、社会体育、电化教育六项事业进行了论述。
     第六章分析民国社会教育的演进特点、成效、弊病及其制约因素。民国社会教育的演进具有五个方面的特点:由观览施教而入于分区实验、由农余补习而入于乡村建设、由补助的附属机关而入于正式的学制系统、由单纯的识字教育而入于全民的救国教育、社会教育学术化和组织化。民国时期的社会教育思想给后世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遗产,图书馆、博物馆、科学馆等设施为后世继续沿用,有关规程制度也是后来社会教育或成人教育的张本。成绩并非斐然,然决不能谓之无用。不能否认社会教育有若干收获和成就,但也不能不看到它曾遭遇了若干内在的和外在的困难和阻碍。民国社会教育理论的提出和实施,本在纠正学校教育之弊,但主观愿望与客观效果存在差距,反生其弊,主要表现为:社会教育理论尚未系统化;社会教育事业“全面开花”;集中在城市,忽视乡村;实施方法多有不当。成效不彰,为国人所诟病,主要制约因素有三:社会经济方面,民国经济困难,财政吃紧,民众忙于生计,无暇受教。社会政治方面,民众与政府隔阂很深,社会教育若不借助政权就无力推广。社会心理方面,教育界多数人士囿于教育即学校的偏见,对于社会教育不独鲜见积极赞助,甚且消极地施以诽谤;社会教育人员残留士大夫意识,不屑与民众为伍;民众对社会教育多持怀疑、顾虑和敷衍心理,并未自动的求教育;社会教育是出于教育家的满腔热忱和国家的政策所需,并不是应着民众的要求,乃是施教者为主动,民众为被动。
     结语得出四点史识。从臣民到新民、公民,反映了民国时期社会教育的高端目标;民本观、民力观是深藏在社会教育运动中的思想基础;民国社会教育发展历程的重心在于“挽救民族危亡”,并未以”民众自身解放”为本位;民国社会教育属于改良范畴,但与革命一样,构成历史合力,同样促进了社会发展。
In the Chinese modern history, saving the nation from extinction was an initial and crux problem. Reforming education and training "new people" was the basic tactic. The people realized this and put it into practice, thus grasping tightly the foundation of the nation. Since the late Qing Dynasty, the propaganda and enlightenment from the reformists and the revolutionaries took effects mostly in the educational and political circles, but few common people were aware of it.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 with the push from the intelligentsia and personages as well as with the government supports in many ways, the social education aimed at educating large citizens carried on for more than 30 years continuously.The research of the social education history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in the last decade is an academic growth point. The pity is that researchers in the past just made a sketch of the history of this period, leaving a big research space to explore. The thesis focuses on the study of the aims, inner connection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ocial education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 from a new and overall perspective. And the writer attempts to give his own opinions and comments. What this thesis studies is the social education in a narrow sense, namely the organized education activity with clear plans and purposes except home education and the common school education. The social education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and the social education of the puppet regime under Japan aren't in the scope of this thesis. The writer thinks the popular education and the civilian education all belong to social education. The difference between Demos education and the social education is just the both sides of the same academic proposition. Social education emphasizes its scope of teaching; demos education emphasizes its objects of teaching. But the name of the social education is more suitable because it constituted a complete education sequence with home education and school education. The concept of the popular education, the civilian education, demos education in this thesis can be all integrated in the category of the social education. It isn't the logic provision that depends on abstraction, but depends mainly on one problem. The problem is bringing up "new people".Chapter 1 discusses the basic causes of social education that continued to the Republic of China from the late Qing Dynasty. Through the numerous and complicated history phenomena, the aim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social education can be generalized for "making new people" and "arousing new people". It is also the basic cause that the social education were pushed forward from the late Qing Dynasty to the Republic of China. In the early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Yan-Yangchu started the civilian education, taking the "making new people" as an aim. "The new people" refer to people with 4 forces—knowledge, productivity, health and solidarity. The slogan of "arousing new people" came from "The Will and Testament" by SunYat-sen. Yan-Yangchu said what they worked hard was the work of "arousing new people" that Mr. Sun Yat-sen promoted. Kuomintang Central Training Department also explained that demos education was "arousing people". From the standpoints of "encourage people's force, increase people's knowledge, improve the people's virtuous" of Yan-fu to the "new people theory" of Liang-Qichao, and the opinion of "saving the country and making new people" of Chen-Duxiu, then the slogan of "making new people" of Yan-Yangchu and "arousing people" of Kuomintang. What they have in common is the spirit of bringing up new citizens. The modern style school education contained many good results, but it also produced some bad results in the meantime. The modern style educational system, content of the courses and the teaching methods were foreign, resulting in the inferiority complex of the whole nation. And the school education lacked of Chinese features. Teaching became disjointed with society and the universal education was not enough. The education of this period undertook the glorious and historic mission. It was not only to arouse the people to fight against imperialism and for independence but also awaken the consciousness of self-liberation. The slogan "making new people" mainly reflected the valuable rational of the social education, while "arousing people" reflected mainly the tool rational of the social education. This is exactly the logical starting point of this thesis.Chapter 2 discusses the progress of the republic social education development. By analyzing the different periods divided by scholars about the Republic of China in a chronological way. The writer gets two aspects of basis: first is the successive changing of the political power; second is the outstand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ocial education. On the grounds of the above, the writer divides the republic social education history briefly into four periods: (1) the popular education period: From 1912 to 1918, the social education was really established. This period paid much attention to popular education. (2) the civilian education period: Froml919 tol927,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al education was widely accepted and developed. (3) the demos education period: From 1928 tol937, the social education was extended completely, covering all society. (4) the wartime social education: From 1938 to 1949, this period was placed in the Anti-Japanese War and later the Civil War. For the contents of the second and third periods social education, it is talked about more by scholars, while the popular education and the wartime social education which were rarely talked about. Therefore the writer emphasizes to generalize some details.Chapter 3 discusses the social education administration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The social education administration includes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institutions and rules, the personnel's training and the educational funds. For the first two aspects, some former treatises discussed a lot. However materials are rarely seen about the latter. That is what the writer analyzes briefly.Chapter 4 discusses the republic social education facilities. The facilities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kinds. One is of the school type and the other is of the social type. The facility that belongs to the school type can't be placed on a par with that of the common school. There were differences in the aspects of educating objects, teaching materials, courses and class time and various targets. The facility that belongs to the social type includes all kinds of gyms and museums. In addition, the all-level schools also became the place that carried out social education in the 1940's. Among them, the people's educating institution was a comprehensive organization, while schools, libraries, museums were single-teaching organization established all over the country. Although a few science museums, the courtesy and music schools were set up, they have special and tremendous symbolic significance. So the writer chooses the above six types of facilities to discuss intensively and analyzes the related information to talk about some problems that has never been involved before in former studies such as museums, science museums, courtesy and music schools.Chapter 5 discusses the main social education business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 In the early Republic of China, popular lecture was outstanding. The civilian education took learning words education as center in the early years, later turning to carry out four kinds of education, namely literature education, hygiene education, livelihood education, citizen education. In Nanking government period, the social education contents increased.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enumerated three major types covering 58 items in the report of the national social education facilities in 1931, almost including the whole education activity besides the common school education. The writer mainly chooses the six businesses to analyze which are the popular lecture, the learning words education, the popular literature, the livelihood education, the social athletics, the education with electrical audio-visual aids. The six education businesses lasted a long time and influenced society widely although former researchers seldom referred to them.Chapter 6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results, bad practices and its restricting factors of the social education evolution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 The evolution had five characteristics: from the demonstration teaching into the experimenting teaching in some areas; from taking lessons in the agricultural spare time into the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 from the supplementary organization with subsidy into the formal educational system; from pure learning words education into the whole national saving country education and the academic and systemizing social education. The social education thoughts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offered much precious spirit inheritance for future generations. The facilities such as libraries, museums, science museums etc. were used by the future generations. And the relevant rules were also the basis of the social education or adult education afterwards. The results weren't excellent at all. However, we would never call it futility. We can't deny the social education achievements they made. Meanwhile, they did meet with lots of inside and outside difficulties and obstacles. Putting forward and implementing the social education was originally to rectify some shortcomings of the school education, but there is a long between subjective wishes and objective results. So it resulted in the following problems. The social education theories hadn't yet been systematized. The social education facilities and businesses concentrated in cities but neglected villages unlike the so-called "overall bloom". And the teaching methods were not appropriate. The main reasons lie in 3 aspects. First, in the social economic aspect, the republic economy was undeveloped and the public finance became difficult. People occupied in earning a living with no time to accept education. Second, in the social political aspect, there were many misunderstandings and gaps between the people and the government. If the social education did not ask for help from the political power, it had no possibility to expand. Third, in the social mental aspect, many educational circles personages convinced the prejudice that education was only the school education. They didn't support but even calumniated the social education. On one hand, some personnel of the social education looked down upon the common people. On the other hand, the common people hold much doubt for social education, they did not ask for education automatically. As a result, the social education was not to meet the demand of the common people but only to satisfy the full enthusiasm of the educators and the policy of the nation. Thus, teaching was active, but the common people who received education were very passive.The conclusion can be drawn like this: (1) The process from the subjects of a ruler to new people and citizens reflects the high level target of the republic social education.(2) Regarding People as the foundation of the nation was the central thought that was embedded in the social education .(3) The emphasis of the republic social education was to "saving the nation from extinction" instead of "people self-liberation".(4)The republic social education belongs to the reform, but it as well as the revolution equally promotes the society development as historic joint forces.
引文
① 李建兴:《中国社会教育发展史》,台北:国立教育资料馆1986年版,第3页。
    ② 王冬桦、王非:《社会教育学概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3—4页。
    ③ 蒋雯:“社会教育”,李冀主编《教育管理辞典》,海口:海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5页。
    ④ 陈孝彬:“社会教育”,李冀主编《教育管理辞典》,海口:海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18页。
    ⑤ 张念宏:《教育百科辞典》,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83年版,第382页。
    ⑥ 厉以贤:《现代教育原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334页。
    ① 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委会:《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年版,第313
    ② 李守福:《社会教育》,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2页。
    ③ 王雷:《中国近代社会教育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版,第6—7页。
    ④ 《游学译编》第9册,罗家伦主编《中华民国史料丛刊》,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1983年版。
    ① 《游学译编》第11册,罗家伦主编《中华民国史料丛刊》,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1983年版,第1075页。
    ② 蒋维乔:《民国教育部初设时之状况》,璩鑫圭、唐良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料汇编·学制演变》,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1版,第628页。
    ③ 蔡元培:《向参议院宣布政见之演说》(1912年),璩鑫圭、童富勇编《中国近代教育史料汇编·教育思想》,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1版,第659页。
    ④ 俞庆棠:《民众社会教育谈》(1931年在江苏省立教育学院的演讲),茅仲英,唐孝纯编《俞庆棠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27页。
    ⑤ 常道直:《社会教育一解》,《社会教育季刊》(重庆)第1卷第1期(1943年),第25—26页。
    ⑥ 于恩三:《勤劳增产期中之社会教育》,《华北社会教育协进会会刊》第1期(1943年),第47页。
    ① 任吉麟:《贵州省志·教育志》,贵阳:贵州人出版社1990年版,第338页。
    ② 吉田熊次著,马宗荣译:《社会教育的设施及理论》,上海:中华书局1935年版,译者序。
    ③ 马宗荣:《社会教育概说》,上海:商务印书馆1925年版,第1页。
    ④ 吴学信:《社会教育论丛》,贵阳:文通书局1938年版,王伯群序,。
    ⑤ 吴学信:《社会教育史》,长沙:商务印书馆1939年版,第1—2页。
    ① 吴学信:《中国社会教育概述》,(出版地不详)国民图书出版社1942年版,第17页。
    ② 丘学训:《社会教育的概念与实质》,《东方杂志》第30卷第6号(1933年),第1—2页。
    ③ 《东方杂志》第五期(1905年)。
    ④ 吴世昌:《论通俗教育》,《大众知识》(北平),第1卷第10期(1937年),第13—16页。
    ⑤ 《中华教育界》复刊第3卷第1期(1949年),第12—14页。
    ⑥ 《生活杂志》(上海),第1期(1912年)。
    ⑦ 曹学文:《由平民教育说到田家报》,《田家半月报》1945年第11期。
    ① 谷剑尘:《民众讲演之史的检讨及其意义与任务》,《教育与民众》第5卷第5期(1934年),第834页
    ② 《东方杂志》第5期(1905年)。
    ③ 《通俗教育研究会第一次报告书》(1916年),朱有瓛、戚名琇、钱曼倩、霍益萍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教育行政机构及教育团体》,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369页。
    ④ 璩鑫圭、唐良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1版,第746—747页。
    ① 晏阳初:《平民教育的真义》,马秋帆、熊明安编《晏阳初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28页。
    ② 晏阳初:《平民教育的真义》,马秋帆、熊明安编《晏阳初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25—26页。
    ③ 罗竹风:《汉语大词典》第2卷,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88年第1版,第921页。
    ① 罗竹风:《汉语大词典》第6卷,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0年第1版,第1428页。
    ② 秦柳方、武葆邨:《民众教育》,上海:世界书局1933年版,第3页。
    ③ 雷燮尧:《民众教育之意义范围及其需要》,广东省立民众教育人员训练所编《民众教育月刊》创刊号,第1卷第1期(1934年),第4—5页。
    ④ 罗竹风:《汉语大词典》第8卷,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1年第1版,第281页。
    ⑤ 罗竹风:《汉语大词典》第1卷,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86年第1版,第1038页。
    ⑥ 罗竹风:《汉语大词典》第9卷,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2年第1版,第188页。
    ① 罗竹风:《汉语大词典》第2卷,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88年第1版,第1377页。
    ② 罗竹风:《汉语大词典》第3卷,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89年第1版,第633页。
    ③ 秦柳方、武葆邨:《民众教育》,上海:世界书局1933年版,第2页。
    ① 陈升侨:《民众教育与社会教育》,江苏省立清江民众教育馆研究辅导部编《民教研究通讯》1935年第11期,第2—3页。
    ② 姜琦:《从民众教育的意义说到民众教育视导员》,《教育与民众》第7卷第2期(1935年),第272页。
    ③ 陈升侨:《民众教育与社会教育》,江苏省立清江民众教育馆研究辅导部编《民教研究通讯》1935年第11期,第7—8页。
    ④ 古楳:《民众教育新动向》,上海:中华书局1946年版,第1页。
    ① 周立慈:《民教问题论辑》(二),《云南民众教育》第1卷第2期(1933年),第14页。
    ② 赵步霞:《民众教育纲要》,上海:中华书局1935年版,第3页。
    ③ 可参见钮永建著《中国全民教育的须要与民众教育学院学生的责任》,《教育与民众》第1卷第3期(1929年)。陈礼江著《民众教育意义及其特质》,《教育与民众》第5卷第1期(1933年)。许本震著《民众教育纲要》,《南京民教月刊》第2卷第7期。俞庆棠著《民众教育》第一章,南京:正中书局1936年版。
    ④ 可参见李蒸著《中国的社会教育》,《山东民教月刊》第3卷第5期(1932年)。傅葆琛著《民众教育的真义与其他教育的关系》,陈侠、傅启群编《傅葆琛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梁漱溟著《社会本位的教育系统草案》,《教育与民众》第5卷第1期(1933年)。陈剑修著《民教意义与范围之又一论》,《教育与民众》第5卷第2期(1933年)。
    ⑤ 可参见高践四著《从民众教育的起源及任务说到民众教育的真义》,《教育与民众》第5卷第1期(1933年)。马宗荣著《从社会教育说到民众教育》,《教育与民众》第5卷第1期(1933年)。赵步霞著《民众教育纲要》第一章,上海:中华书局1935年版。吴学信:《社会教育论丛》,贵阳:文通书局1938年版,第6页。
    ⑥ 陈升侨:《民众教育与社会教育》,江苏省清江民众教育馆研究辅导部编《民教研究通讯》1935年第11期,第1—8页。
    ① 《荀子·正名篇第二十二》,王先谦:《荀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420页。
    ② 教育部社会教育司:《社会教育法令汇编》第1辑,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2辑,长沙:商务印书馆1940年版。
    ① 各见以下著作相关章节。马秋帆、熊明安编《晏阳初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傅葆琛:《乡村平民教育的理论与实际》,无锡:江苏省立教育学院1931年版。《民众教育研究与评论》,北平:文化学社1932年版。《乡村民众教育概论》,无锡:江苏省立教育学院研究实验部1930年版。俞庆棠:《中国 民众教育之演进》(1935年在江苏省立教育学院和广东社会教育讲习会的演讲),茅仲英、唐孝纯编《俞庆棠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徐锡龄:《中国民众教育发展之经过》,《教育与民众》第3卷第6期(1932年)。高践四:《三十五年来中国之民众教育》,《教育与民众》第4卷第3期(1933年)。郁祖庆:《社会教育纲要》,四川省政府教育厅1940年版。宋煦东:《中国社会教育演进述略》,《华北社会教育协进会会刊》第1期(1943年)。陈礼江:《民众教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陈礼江:《社会教育的意义及其事业》,南京:正中书局1937年版。马宗荣:《社会教育概说》,上海:商务印书馆1925年版;《社会教育事业十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比较社会教育》,上海:世界书局1933年版;《社会教育纲要》,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现代社会教育泛论》,上海:世界书局1934年版。张志澄:《社会教育通论》,上海:启智书局1929年版。秦柳方、武葆邨:《民众教育》,上海:世界书局1933年版。古楳:《民众教育新动向》,上海:中华书局1946年版。赵步霞:《民众教育纲要》,上海:中华书局1935年版。孟宪承:《民众教育》,上海:世界书局1933年版。邰爽秋等编:《民众教育之理论与实际》,上海:教育编译馆1937年版。朱佐廷:《民众教育研究》,上海:新亚书店1936年版。商致中:《民众教育》,上海:大华书局1934再版。朱秉国:《民众教育概论》,上海:大东书局1933年版。钱聘:《民众教育纲要》,上海:上海法学社1929版。林天乐:《民众教育辑要》第1辑,开封:河南教育厅编辑处1929年版。范望湖:《民众教育ABC》,上海:ABC丛书社1929年版。汤茂如:《民众教育概论纲目》,北平: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总会1929年版。吴学信:《社会教育史》,长沙:商务印书馆1939年版。顾岳中:《民众教育》,上海:商务印书馆1948年版。
    ① 吴学信:《社会教育史》,长沙:商务印书馆1939年版。
    ② 顾岳中:《民众教育》,上海:商务印书馆1948年版。
    ① 张秦英:《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的特点》,《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3期33—37页。
    ② 盛家林:《蔡元培的社会教育思想》,《天津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5期第48—49页。
    ③ 吴相湘:《晏阳初传——为全球乡村改造奋斗六十年》,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事业公司1981年版。长沙:岳麓书社2001年版。
    ④ 李建兴:《中国社会教育发展史》,台北:台湾“国立教育资料馆”1986年版。
    ⑤ 《教育与社会发展——晏阳初思想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⑥ 晏阳初纪念文集编辑委员会:《晏阳初纪念文集》,重庆:重庆出版社1996年版。
    ⑦ 王炳照、阎国华:《中国教育思想通史》第七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451页。
    ① 王雷:《近代社会教育事业与管理》,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② 王雷:《中国近代社会教育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原为博士论文,《近代中国社会教育研究:1895-1937》,田正平教授指导,浙江大学,2001年,国家图书馆博士论文库藏。
    ③ 谷小水:《1927—1937年中国民众教育研究:以江苏为中心》,张宪文教授指导,南京大学,2000年。国家图书馆博士论文库藏。
    ④ 张蓉:《中国近代民众教育思潮研究》,博士学位论文,金林祥教授指导,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国家图书馆博士论文库藏。后改名为《中国现代民众教育思潮研究》,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年版。
    ⑤ 周慧梅:《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民众教育研究》,博士学位论文,王炳照教授指导,北京师范大学,2006年。国家图书馆博士论文库藏。
    ⑥ 周逸先:《定县模式与邹平模式——晏阳初、梁漱溟乡村教育之比较》,博士学位论文,郭齐家教授指导,北京师范大学,2001年。国家图书馆博士论文库藏。
    ① 张春:《晏阳初乡村改造的十大信条及其实践——兼论平教运动的现实启示》,博士学位论文,郑杭生教授指导,中国人民大学,2004年。国家图书馆博士论文库藏。
    ② 王国荣:《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刘辉副教授指导,中国人民大学,2005年。国家图书馆博士论文库藏。
    ③ 甘少杰:《近代中日社会教育管理比较研究》,硕士学位论文,王雷教授指导,沈阳师范大学,2005年。国家图书馆博士论文库藏。
    ④ 吕春枝:《中国近代“社会教育学”发展历程研究》,硕士学位论文,王雷教授指导,沈阳师范大学,2005年。国家图书馆博士论文库藏。
    ⑤ 毛文君:《近代中国(1911—1937)城市民众教育馆述论》,硕士学位论文,何一民教授指导,四川大学,2002年。CNKI硕博士论文数据库。
    ⑥ 杨丽芳:《民国时期民众教育的观念与实践——以广东省立民众教育馆为中心(1932—1937)》,硕士学位论文,程美宝教授指导,中山大学,2005年。国家图书馆博士论文库藏。
    ⑦ 王琦:《晏阳初乡村教育实践的现代价值——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对当代农民职业教育的启示》,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国家图书馆博上论文库藏。
    ⑧ 何龙:《民国时期平民教育的兴起及其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发展》,硕士学位论文,中国人民大学,2005年。国家图书馆博士论文库藏。
    ⑨ 董纯朴:《中国成人教育史纲》,北京:中国劳动出版社1990年版。李珠:《中国成人教育近现代史》,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陈祖怀、李华兴、周永祥:《民国教育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版。龚保善:《昨日今日与明日的教育——教育历程的开拓》,台北:台湾开明书店1977年版,第178—215页。郑世兴:《中国现代教育史》,台北:三民书局,1981年版。孙邦正:《六十年来的中国教育》,台北:正中书局1974年版。姬忠林等:《中原革命根据地成人教育史略》,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姬忠林等:《河南成人教育史》,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宋恩荣、余子侠主编:《日本侵华教育全史》共四卷,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① 王雷:《“社会教育”传入中国考略》,《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年第4期第37—41页。《中国近代社会教育进程中来自日本的影响》,《教育评论》2004年第4期第87—89页。《关于社会教育的几点思考》,《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年第2期第1—4页。《近代社会教育家群体论社会教育》,《教育史研究》2005年第2期第44—48页。
    ② 周慧梅:《民国时期关于民众教育概念的论争》,《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年第1期第30—34页。
    ③ 薛伟强:《晏阳初研究八十年》,《河北学刊》2006年第2期第123—127页。
    ④ 马玲亚:《俞庆棠对民国时期民众教育的贡献》,《教育评论》2003年第3期第83—85页。熊贤君:《民众教育的开拓者——俞庆棠》,《档案与史学》2003年第3期第54—57页。李凤遐:《俞庆棠民众教育思想述论》,《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第69—71页。何长凤:《社会教育学家马宗荣》,《贵阳文史》2003年第4期第12—13页。张俊宗:《李蒸及其民众教育思想》,《西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5期第43—46页。华蓥:《高阳民众教育思想初探》,《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年第5期第52—57页。张澎:《平民教育家傅葆琛》,《文史杂志》1996年第1期第38—39页。易慧清:《略论雷沛鸿的民众教育思想》,《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3期第56—63页。吕云飞:《略论雷沛鸿的民众教育思想和实践》,《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5期第81—85页,又见《教育史研究》1998年第3期第68—72页。杨孝容:《“创造新文化救活旧农村”——略论梁漱溟乡村民众教育思想》,《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第4期第361—364页。
    ⑤ 李伟艳:《蔡元培的社会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第16—18页。施莉:《论蔡元培社会教育思想》2006年第5期第67—70页。李光辉、陈天涯:《论蔡元培的民众教育思想》,《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7期第53—55页。陈金屏:《张謇社会教育思想研究》,《南通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24—27页。
    ⑥ 杜俊华:《论抗战时期毛泽东的成人民众教育思想》,《毛泽东思想研究》2005年第4期第45—47页。
    ⑦ 骆永寿:《试论卢作孚民众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文史杂志》2001年第2期第26—29页。谭超、李亦桃、欧阳霞:《一位爱国实业家的民众教育实践活动——卢作孚的三次民众教育实验阶段》,《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第62—65页。方舟:《民众教育旗手卢作孚》,《教育与职业》2005年第34期第76—78页。
    ⑧ 张蓉:《论中国现代民众教育思潮的演进历程》,《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年第3期第46—52页。
    ⑨ 张蓉:《民众教育——中国的早期终身教育思想》,《成人教育》2000年第12期第14—16页。
    ⑩ 李强:《中国终身教育理念的近代雏形——20世纪20、30年代的民众教育思想》,《继续教育研究》2005 年第5期第25—27页。
    ① 周慧梅、王炳照:《沿革与流变:从古代社会教化到近代民众教育》,《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第4期第59—64页。
    ② 王雷:《日本社会教育思想在近代中国的传播与影响》,《教育史研究》2002年第4期第26—32页。《民国初期社会教育行政制度的确立及启示》,《教育史研究》2004年第2期第38—41页。
    ③ 扶小兰:《论中国近代教育发生和发展的原因》,《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第1—7页。
    ④ 尤育号:《清末民初社会教育及其特点初探》,《广西社会科学》2003年第8期第147—150页。
    ⑤ 仪淑丽、潘曦:《我国社会教育发展的历史思考》,《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23期(上)第28—30页。
    ⑥ 毛文君:《近代中国(1911—1937)城市民众教育馆述论》,硕士学位论文,何一民教授指导,四川大学,2002年。《20世纪20—30年代成都市民众教育馆》,《文史杂志》2002年第1期第10-12页。《社会教育的兴起与城市文化的变迁——以成都市民众教育馆为中心的考察》,《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32—36页。《民国时期民众教育馆的发展及活动述论》,《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第29—35页。《民国时期社会教育实施效果有限的原因探析——以民众教育馆为例》,《广西社会科学》2006年第11期第121—124页。
    ⑦ 周慧梅:《关于中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民众教育馆研究的思考》,《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第3—6页。
    ⑧ 董有刚:《贵州抗日救亡运动中的民众教育馆》,《贵州文史丛刊》2005年第4期第95—98页。
    ① 徐南平:《镇江民众教育馆对我国早期电化教育的促进作用》,《镇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1期第118—120页。又见《电化教育研究》1996年第1期第78—80页。
    ② 吕苹:《南京国民政府前期浙江省举办民众教育述评》,《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第95—98页。
    ③ 汤擎民:《三十年代的广东民众教育》,《岭南文史》1994年第1期第47—48页。
    ④ 綦朝思:《民国时期贵州的社会教育机构》,《贵州文史丛刊》1989年第4期第97—102页。
    ⑤ 王樵:《民国时期的云南社会教育》,《云南文史丛刊》1992年第1期第93—95页。
    ⑥ 马文华:《民国时期的新疆社会教育》,《喀什师范学院学报》1993年第3期第28—31页。
    ⑦ 高士荣:《民国时期甘肃的社会教育机构》,《档案》1993年第4期第35—38页。《试析民国时期甘肃社会教育发展的原因和特点》,《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2期第84—88页。
    ⑧ 张秀春:《二十世纪初的辽宁社会教育》,《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3期第66—67页。
    ⑨ 庄志龄:《20世纪20—30年代上海的社会教育》,《史林》1998年第4期第75—83页。
    ⑩ 成都市档案馆编研部:《民国时期成都的社会教育运动》,《四川档案》2001年第1期第42—43页。
    11 王兆祥:《近代华北城市社会教育形成与发展初探》,《天津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第138—142页。
    12 黄正林:《论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的几个问题》,《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第50—55页。《社会教育与抗日根据地的政治动员:以陕甘宁边区为中心》,《中共党史研究》2006年第2期第47—55、65页。
    ① 邓红:《论晋察冀边区的社会教育》,《抗日战争研究》1999年第2期第105—116页。
    ② 王冠卿、倪善荣:《沂蒙抗日根据地的民众教育》,《临沂师专学报》1996年第1期第28—31页。
    ③ 弘弢:《提高人民大众的觉悟和文化——东北解放区社会教育的建立和发展》,《党史纵横》1998年第8期43—45页。
    ④ 潘丽华:《伪满洲国社会教育述评》,《沈阳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第85—87页。
    ⑤ 于述胜:《民国时期社会教育问题论纲——以制度变迁为中心的多维分析》,《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年第3期第18—25页。
    ① 吴学信:《社会教育史》,长沙:商务印书馆1939年版,第13—15页。
    ② 赵世瑜:《“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与整合的历史观》,《光明日报》2001年7月31日理论版。
    ① 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张品兴主编《梁启超全集》第七册,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4030—4031页。
    ② 陈宝泉:《教育与信仰》,璩鑫圭、童富勇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教育思想》,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7年第1版,第735页。
    ① 学部:奏遵拟简易识字学塾章程折(1910年1月10日),璩鑫圭、唐良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572页。
    ①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1版,第3—4页。
    ② 姜义华、吴根操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二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95页。
    ③ 严复:《原强》及修订稿,王栻编《严复集》第1册(诗文上),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5—32页。
    ④ 梁启超:《新民丛报》1号《本报告白》(1902年2月),夏晓虹辑《<饮冰室合集>集外文》上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75页。
    ① 梁启超:《新民说》第二节 论新民为今日中国第一急务,张品兴主编《梁启超全集》第二册,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655—657页。
    ② 黄敏兰:《中国知识分子第一人:梁启超》,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3页。
    ③ 曹聚仁:《中国学术思想史随笔》,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6年版,第350—351页。
    ④ 胡适:《四十自述》,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47—48页。
    ⑤ 郭沫若:《少年时代》,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112页。
    ⑥ 中国革命博物馆、湖南省博物馆:《新民学会资料》,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1版,第3页。
    ① 中国革命博物馆、湖南省博物馆:《新民学会资料》,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1版,第367页。
    ② [美]张灏著,崔志海、葛夫平译:《梁启超与中国思想的过渡(1890—1907)》,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17页。
    ③ 陈独秀:《敬告青年》,《青年杂志》第1卷第1号(1915年9月15日)。谢俊美主编“醒狮丛书”《新青年》,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26—33页。
    ④ 陈独秀:《今日之教育方针》(1915年),戚谢美、邵祖德编《陈独秀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30页。
    ⑤ 晏阳初:《平民教育概论》,马秋帆、熊明安编《晏阳初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32页。
    ⑥ 晏阳初:《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定县实验工作报告》(1934年),马秋帆、熊明安编《晏阳初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71页。
    ① 晏阳初:《平民教育概论》,马秋帆、熊明安编《晏阳初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72页。
    ② 晏阳初:《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定县实验工作报告》,马秋帆、熊明安编《晏阳初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72页。
    ③ 晏阳初:《在欧美同学会上的讲话》(1987年于北京),宋恩荣主编《晏阳初文集》,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308页。
    ④ 《孙中山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2版,第994页。
    ⑤ 梁启超:《十种德性相反相成议》,张品兴主编《梁启超全集》第一册,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429页。
    ⑥ 孙中山:《建国方略》之三《民权初步(社会建设)》(1917年)自序,《孙中山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2版,第383页。
    ① 转引自解冰如:《现今保甲运动与民众教育》,《教育与民众》第6卷第10期(1935年),第1867页。
    ② 《通俗教育研究会第一次报告会》,朱有瓛、戚名琇、钱曼倩、霍益萍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教育行政机构及教育团体》,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370页。
    ③ 寿恩:《怎样纪念九一八》,江苏省立南京民众教育馆民众教育周报社编《民众教育周报》第12期(1932年),第3页。
    ① 介溪:《九一八国耻展览之目的》,江苏省立南京民众教育馆民众教育周报社编《民众教育周报》第12期(1932年),第7页。
    ② 林宗礼:《普及教育新论》,《教育与民众》第7卷第1期(1935年),第73页。
    ③ 孙隆基:《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④ 孙中山:《建国方略》之三《民权初步(社会建设)》自序,《孙中山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2版,第383页。
    ①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历史研究室、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研究室、中山大学历史系:《孙中山年谱》,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48页。
    ②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历史研究室、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山大学历史系:《孙中山年谱》,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304页。
    ③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历史研究室、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研究室、中山大学历史系:《孙中山年谱》,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305页。
    ④ 孙中山:《中国国民党改组宣言》(1923年11月25日),《孙中山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2版,第537页。
    ⑤ 孙中山:《人民心力为革命成功的基础》(1923年11月25日),《孙中山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2版,第539页。
    ⑥ 孙中山:《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1924年1月23日),《孙中山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2版,第591页。
    ① 汤茂如:《民众教育的前途及最后使命》,转引自陈升侨:《民众教育与社会教育》,江苏省清江县民众教育馆研究辅导部编《民教研究通讯》1935年第11期,第2—3页。
    ② 中国历史第二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教育(二),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700—701页。
    ① 埃德加·斯诺:《唤醒中国的民众》,该文原载《纽约星期日先驱论坛报》1933年12月17日。宋恩荣编《晏阳初文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378页。
    ② 晏阳初:《农村运动与民族自救》,马秋帆、熊明安编《晏阳初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122页。这是1935年作者在无锡江苏省教育学院的讲演词。
    ③ 晏阳初:《平民教育运动的回顾与前瞻》,宋恩荣编《晏阳初文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09页。本文是作者1946年在重庆中国乡村建设学院新生训练周的讲稿。
    ① 梁启超:《中国教育之前途与教育家之自觉》(1917年1月),璩鑫圭、童富勇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教育思想》,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1版,第261页。
    ② 俞庆棠:《民众社会教育谈》,茅仲英、唐孝纯编《俞庆棠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39页。
    ③ 秦孝仪:《革命文献》第55辑《抗战前教育概况与检讨》,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史料编纂委员会1984年版,第369页。
    ④ 中国历史第二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教育(一),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162页。
    ⑤ 晏阳初:《“误教”与“无教”》,马秋帆、熊明安主编:《晏阳初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160页。
    ① 韦善美、马清和主编:《雷沛鸿文集》(下册),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173页。
    ② 梁启超:《中国教育之前途与教育家之自觉》(1917年1月),璩鑫圭、童富勇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教育思想》,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1版,第261页。
    ③ 蔡元培:《在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育与社会社”演说》,高平叔:《蔡元培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1版,第264页。
    ④ 蔡元培:《对于学生的期望》,高平叔编《蔡元培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1版,第283页。
    ⑤ 陈独秀:《近代西洋教育》(1917年7月1日在天津南开学校演讲),戚谢美、邵祖德编《陈独秀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130页。
    ⑥ 梁启超:《中国教育之前途与教育家之自觉》(1917年1月),璩鑫圭、童富勇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教育思想》,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1版,第262页。
    ⑦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陶行知教育文选》,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59页。
    ⑧ 马秋帆编:《梁漱溟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19页。
    ⑨ 黄炎培:《职业教育该怎么办》(1933年5月),田正平、李笑贤编《黄炎培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268页。
    ① 舒新城:《三十年来之中国教育》(1931年),吕达、刘立德编《舒新城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673页。
    ② 程天放:《改革中国学校教育刍议》,《中华教育界》第20卷第5期(1932年),第99页。
    ③ 《确定教育设施之趋向案》国民政府国民会议提案原文,教育部社会教育司编《社会教育法令汇编》,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5—6页。
    ④ 董渭川:《一条改造学校教育的路》,《教育与民众》第9卷第6期(1940年),第5页。
    ⑤ 马秋帆编:《梁漱溟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78—79页。
    ⑥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陶行知教育文选》,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57页。
    ① 韦善美、马清和主编:《雷沛鸿文集》(上册),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10、12页。
    ② 《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对于政治报告决议案之关于教育者》(1929年),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上海:开明书店1934年版,甲编第16—17页。
    ③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史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教育(一),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7—8页。
    ④ 陈礼江:《民众教育的意义及其特质》,《教育与民众》第5卷第1期(1933年),第55—56页。
    ⑤ 《民众教育与教育制度》(1935年),茅仲英,唐孝纯编《俞庆棠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183页。
    ⑥ 董渭川:《旧教育批判》,上海:中华书局1949年版,第22—26页。
    ① 我一:《临时教育会议日记》1912年7月,原载《教育杂志》第4卷第6号(1912年9月),璩鑫圭、唐良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1版,第639—640页。
    ② 《国际联盟教育考察团报告书》,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三编第十一辑,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第182页。
    ③ 《国际联盟教育考察团报告书》,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三编第十一辑,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86年版,第183页。
    ④ 《国际联盟教育考察团报告书》,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三编第十一辑,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86年版,第184页。
    ① 《国际联盟教育考察团报告书》,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三编第十一辑,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86年版,第45—46页。
    ① 晏阳初:《“误教”与“无教”》,马秋帆、熊明安编《晏阳初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160页。这是1936年10月25日晏阳初在湖南衡山师范学院的讲演词。
    ② 俞庆棠:《中央大学扩充教育区扩充教育序》,茅仲英、唐孝纯编《俞庆棠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14页。
    ③ 俞庆棠:《社会教育灌溉爱国热血,为中国教育辟新途径》,茅仲英、唐孝纯编《俞庆棠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108页。
    ④ 马秋帆编《梁漱溟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78—79页。
    ⑤ 周立慈:《民教问题论辑》(二),《云南民众教育》1卷2期(1933年),第13页。
    ⑥ 雷燮尧:《民众教育之意义范围及其需要》,广东省立民众教育人员训练所编《民众教育月刊》创刊号第1卷第1期(1934年),第12页。
    ⑦ 李尚莲:《读陈如沧先生之民众教育与生计教育后》,广东省立民众教育馆编《民众教育半月刊》第7期(1935年),第9页。
    ⑧ 梁漱溟:《社会本位的教育系统草案》(1933年),《梁漱溟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101—103页。
    ① 陈礼江:《民众教育的意义及其特质》,《教育与民众》第5卷第1期(1933年),第55页
    ② 董渭川:《民众教育是什么》,《教育与民众》第5卷第1期(1933年),第60页。
    ③ 郁祖庆:《社会教育纲要》,四川省政府教育厅印行1940年,第5页。
    ① 俞庆棠:《中国民众教育之演进》(1935年在江苏省立教育学院和广东社会教育讲习会的演讲),茅仲英、唐孝纯编《俞庆棠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159页。
    ② 徐锡龄:《中国民众教育发展之经过》,《教育与民众》第3卷第6期(1932年),第1081页。
    ③ 高践四:《三十五年来中国之民众教育》,《教育与民众》第4卷第3期(1933年),第389—405页。
    ④ 吴学信:《社会教育史》,长沙:商务印书馆1939年版,第17页。
    ⑤ 郁祖庆:《社会教育纲要》,四川省政府教育厅1940年印行,第9-10页。
    ⑥ 宋煦东:《中国社会教育演进述略》,《华北社会教育协进会会刊》第1期(1943年),第35—46页。
    ⑦ 顾岳中:《民众教育》,上海:商务印书馆1948年版。
    ① 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上海:商务印书馆1948年版,第九编社会教育,第1087页。
    ② 龚保善:《昨日今日与明日的教育——教育历程的开拓》,台北:台湾开明书店1977年版,第178—215页。
    ③ 郑世兴:《中国现代教育史》,台北:三民书局,1981年版。
    ④ 孙邦正:《六十年来的中国教育》,台北:正中书局1974年版。
    ⑤ 李建兴:《中国社会教育发展史》,台北:“国立教育资料馆”1986年版。
    ⑥ 王雷:《中国近代社会教育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① 璩鑫圭、唐良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1版,第601页。原载《教育杂志》第3卷第10期,1912年1月。
    ②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三辑文化,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1版,第101—102页。
    ① 《民众教育馆的历史背景及现代使命》,苏州国立社会教育学院编辑《教育与社会》第1卷2、3、4期合刊(1942年),第37、38页。
    ② 张宪文、方庆秋、黄姜其:《中华民国史大辞典》,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1版,第296页。
    ③ 陆费逵主编:《教育杂志》第4卷第3号(1912年)。
    ④ 《发起通俗教育研究会宣言》,黄季陆主编《民立报》1912年5月7日。
    ⑤ 汤志钧:《章太炎年谱长编》第4卷,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402页。原载《民立报》1912年5月10日。
    ① 朱有瓛、戚名琇、钱曼倩、霍益萍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教育行政机构及教育团体》,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363页。
    ② 《通俗教育研究会章程》,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三辑文化,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1版,第102页。
    ③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三辑文化,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1版,第104页。
    ①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三辑文化,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1版,第109页。
    ②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三辑文化,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1版,第110—111页。
    ① 张一麐:《试办注音字母传习所》,见郁祖庆:《社会教育纲要》,四川省政府教育厅1940年印行,第399页。
    ②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三辑教育,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1版,第55-56页。
    ③ 《教育部行政纪要》第二辑,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十辑,台北:文海出版有限公司1986年版。
    ④ 《苏省社会教育之概况》,上海《时报》1917年1月15日。转引自刘志琴主编《中国近代社会文化变迁录》第三卷,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版,第313页。
    ⑤ 《南通之社会教育观》,天津《大公报》1917年3月8日。转引自刘志琴主编《中国近代社会文化变迁录》第三卷,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版,第313页。
    ① 《山东社会教育观》,上海《时报》1917年2月19日。转引自刘志琴主编《中国近代社会文化变迁录》第三卷,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版,第314页。
    ② 《上海之露天学校》,上海《时报》1917年6月28日。转引自刘志琴主编《中国近代社会文化变迁录》第三卷,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版,第314页。
    ③ 《通俗卫生之讲演》,上海《申报》1917年8月24日。转引自刘志琴主编《中国近代社会文化变迁录》第三卷,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版,第314页。
    ④ 高践四:《三十五年来中国之民众教育》,《教育与民众》第4卷第3期(1933年),第399页。
    ① 任时先:《中国教育思想史》(下册),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第358页。
    ① 张宪文、方庆秋、黄姜其:《中华民国史大辞典》,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1版,第516页。
    ② 晏阳初:《平民教育运动的回顾与前瞻》,宋恩荣编《晏阳初文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9年第1版,第202页。
    ③ 晏阳初:《平民教育运动的回顾与前瞻》,宋恩荣编《晏阳初文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9年第1版,第202页。
    ① 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董事会董事名单(1923年),中国历史第二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教育(二),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761-762页。
    ② 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章程(1923年),中国历史第二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 教育(二),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756页。
    ③ 晏阳初:《平民教育运动的回顾与前瞻》,宋恩荣编《晏阳初文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9年第1版,第238页。
    ④ 晏阳初:《平民教育的真义》,马秋帆、熊明安编《晏阳初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28页。
    ⑤ 晏阳初:《平民教育概论》,马秋帆、熊明安编《晏阳初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31页。
    ⑥ 晏阳初:《平民教育概论》,马秋帆、熊明安编《晏阳初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31页。
    ① 晏阳初:《平民教育运动的回顾与前瞻》(1946年),宋恩荣编《晏阳初文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9年11月第1版,第222—223页。
    ② 陶行知:《平民教育概论》,董宝良、喻本伐、周洪宇编《陶行知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147—148页。
    ③ 晏阳初:《平民教育概论》,马秋帆、熊明安编《晏阳初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39页。
    ④ 晏阳初:《平民教育概论》,马秋帆、熊明安编《晏阳初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42页。
    ① 陶行知:《平民教育概论》,董宝良、喻本伐、周洪宇编《陶行知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153页。
    ② 陶行知:《平民教育概论》,董宝良、喻本伐、周洪宇编《陶行知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154页。
    ①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教育(二),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1版,第691—692页。
    ①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教育(二),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1版,第699—700页。
    ② 教育部社会教育司:《社会教育法令汇编》,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17页。
    ③ 教育部社会教育司:《社会教育法令汇编》,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17—21页。
    ① 赵鸿谦:《非常时期的民众教育》,《教育与民众》第4卷第8期(1933年),第1483页。
    ② 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上海:商务印书馆1948年版,第九编社会教育,第1089页。
    ① 高践四:《三十五年来之中国社会教育》,庄俞,贺圣鼐编《最近三十五年之中国教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1年版,第404页。
    ② 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上海:商务印书馆1948年版,第229页。
    ① 宋煦东:《中国社会教育演进述略》,《华北社会教育协进会会刊》第1期(1943年),第45—46页。
    ② 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上海:商务印书馆1948年版,第九编社会教育,第1089页。
    ① 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上海:开明书店1934年版,丙编教育概况,第1147页。
    ② 《中国社会教育社社章》,茅仲英、唐孝纯编《俞庆棠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56页。
    ③ 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上海:商务印书馆1948年版,第六编学术文化,第846页。
    ④ 顾岳中:《民众教育》,上海:商务印书馆1948年版。
    ① 《蒙藏各旗宗应即筹办民众教育》,教育部第47号训令蒙藏各旗宗(1931年3月25日),教育部社会教育司编《社会教育法令汇编》,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33页。
    ① 杜元载:《非常时期之社会教育》,上海:中华书局1937年版,第1页。
    ② 杜元载:《非常时期之社会教育》,上海:中华书局1937年版,第22页。
    ③ 《抗战时期之教育》,秦孝仪主编《革命文献》第58辑《抗战时期教育》,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史料编纂委员会1984年版,
    ④ 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上海:商务印书馆1948年版,第1089—1090页。
    ① 《各级教育实施方案》,秦孝仪主编《革命文献》第58辑《抗战时期教育》,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史料编纂委员会1967-1988年,第32页。
    ② 钟灵秀:《社会教育行政》上海:国立编译馆1947年版,第172页。
    ③ 钟灵秀:《社会教育行政》上海:国立编译馆1947年版,第172页。
    ④ 綦朝思:《民国时期贵州的社会教育机构》,《贵州文史丛刊》1989年第3期,第100页。
    ① 教育部西南公路线社会教育工作队:《社教通讯月刊》第1卷第2期(1942年)。
    ① 《一九三七年以来之中国教育社会教育》,秦孝仪主编《革命文献》第58辑《抗战时期之教育》,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史料编纂委员会1967—1988年,第86—88页。
    ① 钟灵秀:《社会教育行政》,上海:国立编译馆1947年版,第172页。
    ② 钟灵秀:《社会教育行政》,上海:国立编译馆1947年版,第172页。
    ③ 董渭川:《战后两年来的中国社会教育》,《中华教育界》复刊第2卷第1期(1948年),第34页。
    ① 董渭川:《战后两年来的中国社会教育》,《中华教育界》复刊第2卷第1期(1948年),第34页。
    ② 董渭川:《战后两年来的中国社会教育》,《中华教育界》复刊第2卷第1期(1948年),第36页。
    ③ 董渭川:《战后两年来的中国社会教育》,《中华教育界》复刊第2卷第1期(1948年),第34页。
    ④ 董渭川:《战后两年来的中国社会教育》,《中华教育界》复刊第2卷第1期(1948年),第39页。
    ① 教育部社会教育司:《社会教育法令汇编》,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3页。
    ① 蒋维乔:《清末民初教育史料》,朱有瓛、戚名琇、钱曼倩、霍益萍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教育行政机构及教育团体》,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165页。
    ② 雷国鼎:《中国近代教育行政制度史》自序,台北教育文物出版社1983年版,第2页。
    ① 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上海:开明书店1934年版,甲编教育总述,第35页。
    ② 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上海:开明书店1934年版,甲编教育总述,第37页。
    ① 《修正中华民国大学院组织法》,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上海:开明书店1934年版,甲编教育总述,第43—44页。
    ① 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上海:商务印书馆1948年版,第二编教育行政,第41页。
    ① 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上海:商务印书馆1948年版,第九编社会教育,第1090页。
    ① 根据《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戊编教育杂录第214页、219—220页,《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第十五编杂录第1526页,刘寿林、万仁元、王玉文、孔庆泰主编《民国职官年表》,中华书局1995年8月第1版第39—41页、605—611页整理。
    ① 根据《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戊编教育杂录第214页、219—220页,《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第十五编第杂录1526页,刘寿林、万仁元、王玉文、孔庆泰主编《民国职官年表》,中华书局1995年第1版第39—41页、605—611页整理。
    ① 吴学信:我国社会教育与学制系统,《社会教育论丛》,贵阳:文通书局1938年版,166—167页。
    ② 顾岳中:中国民众教育学者对中国民众教育制度建设的派别,《民众教育》,上海:商务印书馆1948年版,第156—157页。各派主张原文:傅葆琛《民众学校教育与正式学校教育比较》,许公鉴《确立社会教育系统的新学制结构》,庄泽宣《理想学制系统》,夏承枫《全民教育系统》,梁漱溟《社会本位教育系统》,高践四《民众教育系统》。
    ① 顾岳中:《民众教育》,上海:商务印书馆1948年初版,第159页。原表说明:行政系统部分就是教育部行政系统里包括社会教育行政系统。设计机关部分:其职能在制订实施计划,建设兴革事宜及协助推行等,各级教育行政机构中有关社会教育委员会即此性质。事业机关部分:此部分为社会教育制度的本体,以国民学校,中心学校和各级民众教育馆为骨干,或可说为主要实施机关。以图书馆、博物馆、体育场、音乐院、剧院、科学馆、美术馆、教育电影院、教育播音院、礼乐馆等作为社会教育辅助实施机关。训练机关部分:其职能专在从事社教专门人才的训练。
    ② 钟灵秀:《社会教育行政》,上海:国立编译馆1947年版,第174—175页。见附录二。
    ③ 钟灵秀:《社会教育行政》,上海:国立编译馆1947年版,第178—180页。见附录三。
    ① 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上海:开明书店1934年版,甲编教育总述,第4页。
    ② 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上海:开明书店1934年版,甲编教育总述,第4页。
    ③ 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上海:开明书店1934年版,甲编教育总述,第4页。
    ④ 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上海:开明书店1934年版,甲编教育总述,第5页。
    ⑤ 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上海:开明书店1934年版,甲编教育总述,第9页。
    ⑥ 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上海:开明书店1934年版,甲编教育总述,第8页。
    ① 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上海:开明书店1934年版,甲编教育总述,第10页。
    ② 教育部社会教育司:《社会教育法令汇编》,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2页。又见《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甲编教育总述,第8页。
    ③ 教育部社会教育司:《社会教育法令汇编》,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3页。又见《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甲编教育总述,第16页。
    ① 钟灵秀:《社会教育行政》,上海:国立编译馆1947年版,第164—167页。
    ② 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上海:开明书店1934年版,甲编教育总述,第17页。
    ③ 中国历史第二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教育(二),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700—705页。根据[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秘书处档案]整理。
    ① 《三民主义教育实施原则》(1931年9月3日),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上海:开明书店1934年版,甲编教育总述,第20页。
    ① 钟灵秀:《社会教育行政》,上海:国立编译馆1947年版,第168页。
    ② 钟灵秀:《社会教育行政》,上海:国立编译馆1947年版,第170页。
    ③ 钟灵秀:《社会教育行政》,上海:国立编译馆1947年版,第171页。
    ④ 钟灵秀:《社会教育行政》,上海:国立编译馆1947年版,第172页。
    ⑤ 钟灵秀:《社会教育行政》,上海:国立编译馆1947年版,第172页。
    ⑥ 相菊潭:《社会教育》,台北:中正书局1958年第1版,第27—28页。
    ① 傅葆琛:《我们为什么要训政时期努力民众文字教育》,《教育与民众》第2卷第5期(1931年)。
    ① 杨汝熊:《五年来中国民众教育之回顾与展望》,《教育与民众》第5卷第8期(1934年),第1383—1384页。
    ② 赵步霞:《训政时期民众教育方针之商榷》,《教育与民众》第1卷第2期(1929年)。
    ③ 赵步霞:《民众教育纲要》,上海:中华书局1935年版,第138页。
    ④ 陈立夫:《社会教育之当前任务与终极目标》,《社会教育季刊》(重庆)创刊号(1943年),第2页。
    ⑤ 陈礼江:《中国社会教育建设的途径》,《华北社会教育协进会会刊》第1期(1943年),第6页。
    ① 李尚莲:《读陈如沧先生之民众教育与生计教育后》,广东省立民众教育馆编《民众教育半月刊》第7期(1935年),第9页。
    ② 《确定教育实施趋向办法》(1931年6月15日),教育部社会教育司:《社会教育法令汇编》,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4—5页。
    ③ 《民众需要的是什么教育》,《民众教育月刊》第2卷第1号。
    ④ 赵步霞:《民众教育纲要》,上海:中华书局1935年版,第141页。
    ⑤ 黄裳:《民众学校概论》,广州:个人刊,1937年版,第13页。
    ① 吴学信:《社会教育论丛》,贵阳:文通书局1938年版。
    ② 钟灵秀:《改进今后社会教育应积极培养社会教育干部人员》,《华北社会教育协进会会刊》第1期(1943年),第33页。
    ① 古楳:《民众教育新动向》,上海:中华书局1946年版,第26页。
    ② 钟灵秀:《改进今后社会教育应积极培养社会教育干部人员》,《华北社会教育协进会会刊》第1期(1943年),第35—37页。
    ① 国立社会教育学院(苏州):《国立社会教育学院概况》(1948年),第1—3页。
    ① 陈礼江:《本院设立之旨趣及办理方针》,国立社会教育学院(苏州):《教育与社会》创刊号(1942年),第3页。
    ② 钟灵秀:《改进今后社会教育应积极培养社会教育干部人员》,《华北社会教育协进会会刊》第1期(1943年),第37—38页。
    ① 钟灵秀:《改进今后社会教育应积极培养社会教育干部人员》,《华北社会教育协进会会刊》第1期(1943年),第34—38页。
    ② 杨汝熊:《我所遇到的民众教育困难及其解救方法》,《教育与民众》第5卷第6期(1934年),第999页
    ③ 马宗荣:《社会教育事业十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298—300页。
    ④ 马宗荣:《社会教育事业十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298—300页。
    ⑤ 古楳:《民众教育新动向》,上海:中华书局1946年版,第25页。
    ① 康汉民:《社会教育的核心问题》,《社会教育季刊》(重庆)创刊号(1943年),第81—82页。
    ② 康汉民:《社会教育的核心问题》,《社会教育季刊》(重庆)创刊号(1943年),第81—82页。
    ③ 康汉民:《社会教育的核心问题》,《社会教育季刊》(重庆)创刊号(1943年),第81—82页。
    ④ 陈礼江:《抗战十年来中国的社会教育》,《中华教育界》复刊第1卷第3期(1947年),第29页。
    ① 舒新城:《教育经费独立》,吕达、刘立德编《舒新城教育论著》,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版,第724页。
    ② 舒新城:《教育经费独立》,吕达、刘立德编《舒新城教育论著》,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版,第725页
    ③ 舒新城:《教育经费独立》,吕达、刘立德编《舒新城教育论著》,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版,第725页。
    ① 教育部社会教育司:《社会教育法令汇编》,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235页。
    ① 教育部社会教育司:《社会教育法令汇编》,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236页。
    ② 钟灵秀:《社会教育行政》,上海:国立编译馆1947年版,第244页。
    ③ 教育部社会教育司:《社会教育法令汇编》,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237—238页。
    ④ 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上海:商务印书馆1948年版,第九编社会教育,第1091页。
    ① 李蒸:《社会教育之困难问题》,《教育与民众》第3卷第1期(1931年),第26页。
    ② 陈礼江:《民众教育经济观》,《教育与民众》第3卷第3期(1931年),第402页。
    ③ 周佛海:《江苏社会教育之设施》,江苏省立清江县民众教育馆编《民教半月刊》第18期(1935年),第2页。
    ④ 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上海:商务印书馆1948年版,第九编社会教育,第1091页。
    ⑤ 俞庆棠:《民众教育》,南京:正中书局1936年版,第101页。
    ① 吴稚晖:《三十五年来之音符运动》,庄俞、贺圣鼐编《最近三十五年之中国教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1年版。又见高柳桥:《中国民众教育民运动的透视》,《教育与民众》第11卷第1、2期合刊(1946年),第14页。
    ② 陈礼江:《抗战十年来中国的社会教育》,《中华教育界》复刊第1卷第3期(1947年),第28页。
    ① 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上海:开明书店1934年版,丙编教育概况,第699页。
    ② 彭大铨:《民众教育馆》,重庆:正中书局1947版,第2页。
    ③ 古楳:《民众教育新动向》,上海:中华书局1946年版,第54页。
    ④ 《民众教育月刊》第3卷第2期。
    ① 《教育与民众》第2卷第8期(1931年)。
    ② 古楳:《民众教育新动向》,上海:中华书局1946年版,第35页。
    ③ 古楳:《民众教育新动向》,上海:中华书局1946年版,第54页。
    ④ 彭大铨:《民众教育馆》,重庆:正中书局1947版,第4页。
    ① 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上海:商务印书馆1948年版,第九编社会教育,第1096—1097页。
    ① 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上海:商务印书馆1948年版,第九编社会教育,第1099页。
    ② 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上海:商务印书馆1948年版,第九编社会教育,第1097页。
    ① 彭大铨:《民众教育馆》,重庆:正中书局1947版,第25页。
    ② 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上海:商务印书馆1948年版,第九编社会教育,第1099-1100页。
    ③ 彭大铨:《民众教育馆》,重庆:正中书局1947版,第37页。
    ① 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上海:商务印书馆1948年版,第九编社会教育,第1100页。
    ② 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上海:商务印书馆1948年版,第九编社会教育,第1100页。
    ③ 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上海:商务印书馆1948年版,第九编社会教育,第1101页。
    ④ 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上海:商务印书馆1948年版,第九编社会教育,第1100页。
    ① 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上海:商务印书馆1948年版,第九编社会教育,第1101页。
    ② 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上海:商务印书馆1948年版,第九编社会教育,第1102页。
    ③ 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上海:商务印书馆1948年版,第九编社会教育,第1102页。
    ① 杜元载:《非常时期之社会教育》,上海:中华书局1937年版,第50—53页。
    ② 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上海:开明书店1934年版,丙编教育概况,第709—710页。
    ③ 许公鉴:《民众教育馆制度的研讨》,《中华教育界》复刊第1卷第6期(1947年),第11页。
    ④ 朱若溪:《民众教育馆设施方法之讨论》,《教育与民众》第5卷第2期(1933年),第269—270页。
    ① 朱若溪:《民众教育馆设施方法之讨论》,《教育与民众》第5卷第2期(1933年),第269—270页。
    ② 朱若溪:《民众教育馆设施方法之讨论》,《教育与民众》第5卷第2期(1933年),第269—270页。
    ③ 朱若溪:《民众教育馆设施方法之讨论》,《教育与民众》第5卷第2期(1933年),第269—270页。
    ④ 徐朗秋:《民众教育馆目前的病象及将来的路线》,《教育与民众》第5卷第2期(1933年),第247页。
    ⑤ 许公鉴:《民众教育馆制度的研讨》,《中华教育界》复刊第1卷第6期(1947年),第11页。
    ① 董渭川:《民众教育馆之出路问题》,《教育与民众》第5卷第2期(1933年),第243页。
    ② 许公鉴:《民众教育馆制度的研讨》,《中华教育界》复刊第1卷第6期(1947年),第11页。
    ① 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上海:开明书店1934年版,丙编教育概况,第601页。
    ① 中国历史第二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三辑教育,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568页。
    ② 中国历史第二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三辑教育,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569—572页。
    ① 《为田瑞三办平民工读学校募捐启事》(1921年10月7日),高平叔编《蔡元培教育文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1版,第360页。
    ② 顾良杰:《民教专家会议之经过及其结果》,《教育与民众》第4卷第6期(1933年),第1101—1102页。
    ③ 中国历史第二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教育(二),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706页。
    ④ 《县市党部设立民众学校办法大纲说明》,中国历史第二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教育(二),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708页。
    ① 中国历史第二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第五辑第一编教育(二),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736页。原表说明:1、本表补习人数为民众学校学生数。2、学年度之计算系自该年八月起至次年七月止。
    ② 中国历史第二档案馆:《民众学校办法大纲》,《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教育(二),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692页。
    ③ 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上海:开明书店1934年版,丙编教育概况,第601页。
    ④ 教育部公布《半日学校规程》(1914年2月20日),中国历史第二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三辑教育,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547页。
    ⑤ 晏阳初:《平民教育的真义》,马秋帆、熊明安编《晏阳初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28页。
    ⑥ 中国历史第二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教育(二),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 年版,第693页。
    ① 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上海:开明书店1934年版,甲编教育总述,第2页。
    ② 《民众学校办法大纲》,中国历史第二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教育(二),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693页。
    ③ 中国历史第二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教育(二),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710页。
    ④ 贵州省志编纂委员会:《贵州省志·教育志》,贵阳:贵州省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417页。
    ⑤ 贵州省政府教育厅:《贵州省民众学校课本》。转引自李良品《论国民政府时期贵州的民众教育》,《贵州文史丛刊》2004年第4期,第82页。
    ⑥ 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上海:开明书店1934年版,丙编教育概况,第601 页。
    ① 中国历史第二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教育(二),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692页。
    ② 中国历史第二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教育(二),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707页。
    ③ 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上海:开明书店1934年版。丙编教育概况,第601页。
    ④ 教育部公布《民众学校办法大纲》,中国历史第二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教育(二),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692页。
    ⑤ 中国历史第二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教育(二),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708页。
    ⑥ 盛文浩:《本院五年来民众学校事业之得失成败》,《教育与民众》第4卷第9、10期合刊(1933年),第1646页。
    ① 《乡村民众学校的失败原因与改进途径》,《教育与民众》第4卷第8期(1933年),第1428页。
    ② 应怀训:《民众学校的两重难关》,《教育与民众》第3卷第9、10期合刊(1932年),第1687—1688页。
    ③ 《乡村民众学校的失败原因与改进途径》,《教育与民众》第4卷第8期(1933年),第1430页。
    ④ 盛文浩:《本院五年来民众学校事业之得失成败》,《教育与民众》第4卷第9、10期合刊(1933年),第1650页。
    ⑤ 盛文浩:《本院五年来民众学校事业之得失成败》,《教育与民众》第4卷第9、10期合刊(1933年),第1650页。
    ① 《乡村民众学校的失败原因与改进途径》,《教育与民众》第4卷第8期(1933年),第1429—1430页。
    ② 盛文浩:《本院五年来民众学校事业之得失成败》,《教育与民众》第4卷第9、10期合刊(1933年),第1664页。
    ③ 盛文浩:《本院五年来民众学校事业之得失成败》,《教育与民众》第4卷第9、10期合刊(1933年),第1646页。
    ④ 江苏省立民众教育馆:《民众教育通讯》第1卷第4、5两期合刊(1931年8月),第87页。
    ① 吴学信:《社会教育论丛》,贵阳:文通书局1938年10月版,第104页。
    ② 江苏省立民众教育馆:《民众教育通讯》第1卷第4、5两期合刊(1931年),第86页。
    ③ 《乡村民众学校的失败原因与改进途径》,《教育与民众》第4卷第8期(1933年),第1430页。
    ④ 沈慧儒:《关于扫除文盲的危险》,《教育与民众》第5卷第6期(1934年),第1067页。
    ⑤ 黄裳:《民众学校概论》,序言。广州:个人刊,1937年版。
    ⑥ 张友仁:《民众学校的革命》,《教育与民众》第2卷第5期(1931年),第1页。
    ① 黄裳:《民众学校概论》,序言。广州:个人刊,1937年版。
    ② 唐业儒:《几个月中的民众教学经验》,《民教之友》1940年第8期,第5页
    ③ 《乡村民众学校的失败原因与改进途径》,《教育与民众》第4卷第8期(1933年),第1428—1429页。
    ④ 甘豫源、段蕴刚:《民众学校》,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第6—7页。
    ① 李希泌、张椒华:《中国古代藏书与近代图书馆史料》,北京:中华书局年1982版,第187页。
    ② 李希泌、张椒华:《中国古代藏书与近代图书馆史料》,北京:中华书局年1982版,第187页。
    ③ 王韬:《漫游随录》,长沙:岳麓书社1985年版,第135页。
    ④ 《盛世危言增订新编》卷四《藏书》,李希泌、张椒华:《中国古代藏书与近代图书馆史料》,北京:中华书局年1982版,第87页。
    ⑤ 王韬:《弢园文录外编》,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2页。
    ⑥ 《南海先生上书记》卷三,李希泌、张椒华:《中国古代藏书与近代图书馆史料》,北京:中华书局年1982版,第88页。
    ⑦ 梁启超:《论图书馆为开进文化一大机关》,《清议报》第17期(1899年6月10日)。
    ⑧ 《变法自强奏议》,李希泌、张椒华:《中国古代藏书与近代图书馆史料》,北京:中华书局年1982版,第97—98页。
    ① 李希泌、张椒华:《中国古代藏书与近代图书馆史料》,北京:中华书局年1982版,第142—167页。
    ② 李希泌、张椒华:《中国古代藏书与近代图书馆史料》,北京:中华书局年1982版,第166—167页。
    ③ 李希泌、张椒华:《中国古代藏书与近代图书馆史料》,北京:中华书局年1982版,第134页。
    ④ 李希泌、张椒华:《中国古代藏书与近代图书馆史料》,北京:中华书局年1982版,第129页。
    ⑤ 沈祖荣:《今后二年之推进图书馆教育》,丁道凡搜集编著:《中国图书馆界先驱沈祖荣先生文集》,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216页。
    ⑥ 傅葆琛:《民众教育的真义与其他教育的关系》,陈侠、傅启群编《傅葆琛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104页。
    ⑦ 俞庆棠:《论民众教育馆》,唐孝纯、茅仲英编《俞庆棠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218页。
    ① 马宗荣:《社会教育概说》,上海:商务印书馆1925年版,第9页。
    ② 马宗荣:《现代图书馆序说》,上海:中华学艺社1928年版,第1页。
    ③ 李蒸:《最近一年之社会教育》,汉口市立实验民众教育馆编《民众与教育》第3卷第5期(1935年)。
    ④ 陈友松、刘伍夫:《图书馆》,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第1页。
    ⑤ 李希泌、张椒华:《中国古代藏书与近代图书馆史料》,北京:中华书局年1982版,第187页。
    ⑥ 杜定友:《图书馆与成人教育》,上海:中华书局1933年版,第158—160页。
    ⑦ 蔡元培:《何谓文化》(1920年),高平叔编《蔡元培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280页。
    ⑧ 李希泌、张椒华:《中国古代藏书与近代图书馆史料》,北京:中华书局年1982版,第186页。
    ⑨ 李希泌、张椒华:《中国古代藏书与近代图书馆史料》,北京:中华书局年1982版,第266页。
    ⑩ 陈元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普通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① 李希泌、张椒华:《中国古代藏书与近代图书馆史料》,北京:中华书局年1982版,第169—171页。
    ② 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上海:开明书店1934年版,甲编教育总述,第35—36页。
    ③ 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上海:商务印书馆1948年版,第九编社会教育,第1104页。
    ④ 中国历史第二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三辑文化,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106页。
    ⑤ 中国历史第二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三辑文化,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105页。
    ① 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编:《第一次教育年鉴》,上海:开明书店1934版,第789页。
    ② 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编:《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上海:开明书店1934版,丙编教育概况,第789页。
    ③ 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上海:商务印书馆1948年版,第九编社会教育,第1110页。
    ④ 李希泌、张椒华:《中国古代藏书与近代图书馆史料》,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256页。
    ⑤ 李希泌、张椒华:《中国古代藏书与近代图书馆史料》,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256—257页。
    ① 李希泌、张椒华:《中国古代藏书与近代图书馆史料》,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257—258页
    ② 李希泌、张椒华:《中国古代藏书与近代图书馆史料》,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258页。
    ③ 1918年3月,沈祖荣在《教育公报》公布“中国图书馆调查表”,李希泌、张椒华:《中国古代藏书与近代图书馆史料》,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87—196页。笔者对部分内容有所删减。
    ① 李希泌、张椒华:《中国古代藏书与近代图书馆史料》,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96页。
    ② 李希泌、张椒华:《中国古代藏书与近代图书馆史料》,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98页。
    ③ 李希泌、张椒华:《中国古代藏书与近代图书馆史料》,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87页。
    ④ 谢灼华:《中国图书与图书馆史》,武昌: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48页。
    ① 谢灼华:《中国图书与图书馆史》,武昌: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60—361页。原表注:由于当时调查的方式方法以及取舍标准不同,同一年份不同资料来源的统计数字差异较大,以①②……列出,以示区别.
    ② 郭为藩:《中华民国开国七十年之教育》下册,台北:广文书局1981年版,第898页。
    ①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二编教育(一),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378页。
    ② 祝文白:《两千年来中国图书之厄运》,徐雁、王燕均主编《中国历史藏书论著读本》,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79—80页。
    ① 张宪文、方庆秋、黄姜其:《中华民国史大辞典》,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1版,第252页。
    ② 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上海:商务印书馆1948年版,第九编社会教育,第1120—1123页。
    ① 马宗荣:《现代图书馆序说》,上海:商务印书馆1928年版,序。
    ② 马宗荣:《现代图书馆序说》,上海:商务印书馆1928年版,第9页。
    ③ 沈祖荣:《提倡改良图书馆之管见》,丁道凡搜集编著:《中国图书馆界先驱沈祖荣先生文集》,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2页。
    ④ 金敏甫:《中国现代图书馆概况》,广州图书馆协会1929年版,第44页
    ⑤ 金敏甫:《中国现代图书馆概况》,广州图书馆协会1929年版,第24页。。
    ⑥ 金敏甫:《中国现代图书馆概况》,广州:广州图书馆协会1929年版,第62—63页。
    ⑦ 马宗荣:《现代图书馆序说》,上海:商务印书馆1928年版,第9页。
    ① 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上海:商务印书馆1948年版,第九编社会教育,第1110页。
    ② 向达:《战后两年来的国立图书馆与博物院》,《中华教育界》复刊第2卷第2期(1948年),第20页。
    ③ 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上海:商务印书馆1948年版,第九编社会教育,第1110—1112页。
    ① 陈训慈:《二十年来我国之民众图书馆及其展望》,《教育辅导》1936年第2期,第8—9页。
    ① 马宗荣:《现代图书馆序说》,上海:商务印书馆1928年版,第9页。
    ② 丁道凡搜集编注《中国图书馆界先驱沈祖荣先生文集》,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8—19页。
    ③ 杜定友:《图书馆与成人教育》,上海:中华书局1933年版,第158—161页。
    ④ 金敏甫:《中国现代图书馆概况》,广州图书馆协会1929年版,第7页。
    ⑤ 金敏甫:《中国现代图书馆概况》,广州图书馆协会1929年版,第7页。
    ⑥ 沈祖荣:《图书学大辞典序》,丁道凡搜集编注《中国图书馆界先驱沈祖荣先生文集》,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230页。
    ① 李希泌、张椒华:《中国古代藏书与近代图书馆史料》,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277—278页。
    ② 金敏甫:《中国现代图书馆概况》,广州图书馆协会1929年版,第13页。
    ① 马宗荣:《社会教育概说》,上海:商务印书馆1925年版,第15页。
    ② 马宗荣:《社会教育概说》,上海:商务印书馆1925年版,第16页。
    ③ 陈国宁:《七十年来中国博物馆事业之发展》,郭为藩:《中华民国开国七十年之教育》下册,台北:广文书局1981年版,第920页。
    ④ 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上海:开明书店1934年版,甲编教育总述,第35页。
    ① 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上海:商务印书馆1948年版,第九编社会教育,第1123页。
    ② 吉楳:《民众教育新动向》,上海:中华书局1946年版,第96页。
    ③ 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上海:商务印书馆1948年版,第九编社会教育,第1126页。
    ① 包遵彭:《中国博物馆发展史稿》,李定义、包遵彭、吴湘湘编《中国近代史论丛》第二辑第六册教育,正中书局1961年版,第236—240页。
    ① 曾昭燏:《博物馆》,重庆:正中书局1943年版,第5页。
    ② 曾昭燏:《博物馆》,重庆:正中书局1943年版,第5页。
    ③ 包遵彭:《中国博物馆发展史稿》,《中国近代史论丛》,李定义、包遵彭、吴湘湘编,第二辑第六册教育,正中书局1961年版,第220页。
    ① 包遵彭:《中国博物馆发展史稿》,李定义、包遵彭、吴湘湘编《中国近代史论丛》第二辑第六册教育,正中书局1961年版,第239页。
    ① “直隶学务处拟改总校士馆为普通科学馆呈请核示文并批”,《普通科学馆暂行章程》,原载《直隶教育杂志》第三期,1905年3月20日。琚鑫圭、童富勇、张守智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实业教育师范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769—770页。
    ② 武可恒:《民众科学教育》,上海:商务印书馆1948年版,第10页。
    ① 武可恒:《民众科学教育》,上海:商务印书馆1948年版,第26页。
    ② 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上海:商务印书馆1948年版,第九编社会教育,第1132页。
    ③ 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上海:商务印书馆1948年版,第九编社会教育,第1132页。
    ① 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上海:商务印书馆1948年版,第九编社会教育,第1130—1131页。
    ①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福建省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福建文史资料》第25辑,1991年5月第1版,第13l—142页。
    ① 蒋维乔:《清末民初教育史料》,朱有瓛、戚名琇、钱曼倩、霍益萍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教育行政机构及教育团体》,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165页。
    ② 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上海:开明书店1934年版,甲编教育总述,第35页。
    ③ 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上海:开明书店1934年版,甲编教育总述,第37页。
    ④ 顾岳中:《民众教育》,上海:商务印书馆1948年版,第159页。
    ⑤ 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上海:商务印书馆1948年版,第九编社会教育,第1134—1136页。
    ①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第五辑第一编教育(二),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715—716页。
    ② 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上海:商务印书馆1948年版,第九编社会教育,第1100页。
    ① 陆尔奎:《论普及教育宜先注重宣讲》,《教育杂志》第1卷第1期(1909年)。
    ② 璩鑫圭、唐良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601页。
    ① 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上海:开明书店1934年版,丙编教育概况,第690—693页。
    ②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三辑教育,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561—562页。
    ① 吕海澜:《通俗演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第8—9页。
    ② 谷剑尘:《民众讲演之史的检讨及其意义与任务》,《教育与民众》第5卷第5期(1934年),第832页。
    ③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三辑教育,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563—564页。
    ①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三辑教育,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564—565页。
    ① 吕海澜:《通俗演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第12页。
    ② 《北京大学平民教育讲演团征集团员启》(1919年),张允侯等编:《五四时期的社团》第2册,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9年版,第135页。
    ③ 《北京大学平民教育讲演团简章》(1919年),张允侯等编:《五四时期的社团》第2册,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9年版,第136页。
    ④ 《平民教育讲演团团员名单》(1919年),张允侯等编:《五四时期的社团》第2册,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9年版,第140—141页。
    ⑤ 根据张允侯等编:《五四时期的社团》第2册,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9年版,第142—251页整理。
    ① 《印刷讲演稿启事》(1919年12月11日),张允侯等编:《五四时期的社团》第2册,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9年版,第158页。
    ② 朱务善:《北大平民教育讲演团在‘五四’前后所起的作用》(1960年),张允侯等编:《五四时期的社团》第2册,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9年版,第253—254页。
    ③ 《平民教育讲演团讲演所开幕日报告》(1921年3月7日),张允侯等编:《五四时期的社团》第2册,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9年版,第197页。
    ④ 《北大平民教育讲演团常会纪事》(1923年),张允侯等编:《五四时期的社团》第2册,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9年版,第221页。
    ① 晓波:《北大平民教育讲演团常年大会》,张允侯等编:《五四时期的社团》第2册,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9年版,第213页。
    ② 吕海澜:《通俗演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第12页。
    ③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四辑(二),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2版,第1643—1644页。
    ①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四辑(二),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2版,第1645—1646页。
    ① 教育部社会教育司:《社会教育法令汇编》,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157—158页。
    ② 教育部社会教育司:《社会教育法令汇编》,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157—158页。
    ③ 吕海澜:《通俗演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第18—19页。
    ① 谷剑尘:《民众讲演之史的检讨及其意义与任务》,《教育与民众》第5卷第5期(1934年),第834页。
    ② 杨汝熊:《我所遇到的民众教育困难及其解救方法》,《教育与民众》第5卷第6期(1934年),第1000页。
    ③ 李楚材:《民众教育的前瞻》,《教育与民众》第5卷第8期(1934年),第1443页。
    ① 璩鑫圭、唐良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1版,第572页。
    ② 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上海:商务印书馆1948年版,第九编社会教育,第1179页。
    ① 李景汉:《社会调查在今日中国之需要》,河北城市民众教育馆编《城市民教月刊》第2卷第1、2期合刊(1933年),第3页。
    ② 茅仲英、唐孝纯编《俞庆棠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272页。
    ③ 侯杨方:《中国人口史》第六卷,葛剑雄主编,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版,620页。
    ④ 侯杨方:《中国人口史》第六卷,葛剑雄主编,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版,第575页。
    ⑤ 晏阳初:《平民教育概论》,马秋帆、熊明安编《晏阳初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31页.
    ⑥ 晏阳初:《平民教育概论》,马秋帆、熊明安编《晏阳初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38页。
    ① 徐锡龄:《中国之文盲问题》,秦孝仪主编《革命文献》第55辑《抗战前教育概况与检讨》,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史料编纂委员会1984年版,第399页。原载《东方杂志》第25卷第14期,第9—21页,上海商务印书馆1928年版。
    ② 徐锡龄:《中国之文盲问题》,秦孝仪主编《革命文献》第55辑《抗战前教育概况与检讨》,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史料编纂委员会1984年版,第399—401页。原载《东方杂志》第25卷第14期,第9—21页,上海商务印书馆1928年版。
    ③ 沈厚润:《民众语文教育》,上海:中华书局1948年6月版,第29—30页。
    ① 黄裳:《文盲研究》,广东省立民众教育馆1935年4月出版,第32页。
    ① 全国260县市文盲调查是指全国民校附近不识字的问卷调查,代表21省市的260个县市。21个省市指江苏、河北、浙江、山东、湖南、河南、陕西、山西、察哈尔、福建、广东、湖北、安徽、云南、东省特别区、南京市、广州市、天津市、上海市、青岛市、北平市。缺东北三省(辽宁、吉林、黑龙江)、西北五省(甘肃、宁夏、青海、西藏、新疆)、贵州、蒙古、台湾的统计。
    ② 黄裳:《文盲研究》,广东省立民众教育馆1935年版,第33页。
    ① 黄裳:《文盲研究》,序,广东省立民众教育馆1935年版。
    ② 徐锡龄:《中国之文盲问题》,秦孝仪主编《革命文献》第55辑《抗战前教育概况与检讨》,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史料编纂委员会1984年,第402—406页。原载《东方杂志》第25卷第14期(1928年),第9—21页。
    ① 俞庆棠:《民众教育理论的探讨》,茅仲英、唐孝纯编《俞庆棠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276—277页。
    ① 俞庆棠:《民众教育理论的探讨》,茅仲英、唐孝纯编《俞庆棠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277页。
    ② 晏阳初:《中国的新民》,宋恩荣编《晏阳初文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9年第1版,第37页。
    ③ 舒新城:《以耳代目的速成建国法——利用无线电广播推进民众教育增强国力》,吕达、刘立德编《舒新城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853页。
    ① 俞庆棠:《民众教育的试验事业》,茅仲英、唐孝纯编《俞庆棠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223—224页。
    ① 《国民党党部识字运动计划》,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上海:开明书店1934年版,丙编,第555—557页。
    ②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教育(二),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694页。
    ①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教育(二),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694—698页。
    ② 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上海:商务印书馆1948年版,第九编社会教育,第1180页。
    ③ 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上海:商务印书馆1948年舨,第九编社会教育,第1181页。
    ① 《一九三七年以来之中国教育》,秦孝仪主编《革命文献》第58辑《抗战时期之教育》,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史料编纂委员会1984年版,第88页。1945年中国尚有文盲132672605人,约占全国人口30%。
    ② 顾岳中:《民众教育》,上海:商务印书馆1948年版,第123页。此表原为顾岳中根据国立北京大学陈友松教授编制的《联合国教育程度比较表》摘录,笔者对原表格进行了改编。表中缺项为原表所缺。
    ① 舒新城:《我和教育》,吕达、刘立德编《舒新城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754页。
    ② 舒新城:《关于中国教育建设方针的一个说明》,吕达、刘立德编《舒新城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781页。
    ③ 张宗麟:《张宗麟乡村教育论集》,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年第1版,第1261—127页。
    ④ 江苏省立民众教育馆:《民众教育通讯》第1卷第4、5两期合刊(1931年8月)。
    ① 陈礼江:《民众教育的回顾与前瞻》,《教育与民众》第5卷第8期(1934年),第1370页。
    ② 郑一华:《中国文盲问题的几方面》,《教育与民众》第4卷第4期(1933年),第686页。
    ③ 赵冕:《北夏的实验答问(续)》,《教育与民众》第7卷第2期(1935年),第357页。
    ④ 费孝通:《文字下乡》,《乡土中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版,第14页。
    ⑤ 费孝通:《再论文字下乡》,《乡土中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版,第20页。
    ① 舒新城:《以耳代目的速成建国法——利用无线电广播推进民众教育增强国力》,吕达、刘立德编《舒新城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853页。
    ② 舒新城:《中国文盲问题序》,吕达、刘立德编《舒新城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978页。
    ① 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上海:开明书店1934年版,丙编教育概况,第659页。
    ② 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上海:开明书店1934年版,丙编教育概况,第660页。
    ① 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上海:开明书店1934年版,丙编教育概况,第670页。
    ② 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上海:开明书店1934年版,丙编教育概况,第662—670页,据原表分类列表统计。
    ① 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上海:开明书店1934年版,丙编教育概况,第670—673页,据原表分类列表统计。
    ① 根据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上海:开明书店1934年版,丙编教育概况,第674—690页整理。
    ① 江苏省立民众教育馆:《民众教育通讯》第1卷第4、5两期合刊(1931年8月),第639页。
    ① 顾颉刚:《顾颉刚自述》,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版,第161页。
    ① 顾颉刚:《编印通俗读物的经过》(1937年10月13日在临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甘肃省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甘肃文史资料选辑》第28辑,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版,第364—365页。
    ② 梁冰纮:《国难中的民众读物》,广东省立民众教育馆编《民教半月刊》第5期(1935年),第2页。
    ③ 刘子亚:《谈民众读物》,教育部第一社会教育工作团:《社教通讯》第1卷第10期(1941年),第3页。
    ④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甘肃省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甘肃文史资料选辑》第28辑,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版,第365—366页。
    ① 刘起釪:《顾颉刚先生学述》,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1版,第237页。
    ② 刘起釪:《顾颉刚先生学述》,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1版,第238页。
    ③ 刘起釪:《顾颉刚先生学述》,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1版,第238页。
    ④ 刘起釪:《顾颉刚先生学述》,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1版,第238页。
    ⑤ 马宗荣:《二年来我国的社会教育行政》,《社会教育季刊》(重庆)创刊号(1943年),第18页。
    ① 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上海:商务印书馆1948年版,第九编社会教育,第1191页。
    ② 梁冰纮:《国难中的民众读物》,广东省立民众教育馆编《民教半月刊》第5期(1935年),第4页。
    ① 王泽民:《民众读物研究》,上海:中华书局1948年版,第9—10页。
    ② 梁冰纮:《国难中的民众读物》,广东省立民众教育馆编《民众教育半月刊》第5期(1935年),第4页。
    ③ 王泽民:《民众读物研究》,上海:中华书局1948年版,第10—11页。
    ① 王泽民:《民众读物研究》,上海:中华书局1948年版,第13—19页。
    ② 刘子亚:《谈民众读物》,教育部第一社会教育工作团:《社教通讯》1卷第10期(1941年),第3页。
    ③ 马宗荣:《二年来我国的社会教育行政》,《社会教育季刊》(重庆)创刊号(1943年),第17页。
    ① 王泽民:《民众读物研究》,上海:中华书局1948年版,第40页。
    ② 顾颉刚:《编印通俗读物的经过》(1937年10月13日在临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甘肃省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甘肃文史资料选辑》第28辑,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版,第363—369页。
    ① 王泽民:《民众读物研究》,上海:中华书局1948年版,第41页。
    ② 王泽民:《民众读物研究》,上海:中华书局1948年版,第39页。
    ③ 林艺珊:《怎样编辑民众读物》,广东省立民众教育馆编《民教半月刊》第5期(1935年),第5页。
    ④ 梁冰纮:《国难中的民众读物》,广东省立民众教育馆编《民教半月刊》第5期(1935年),第4页。
    ① 顾颉刚:《编印通俗读物的经过》(1937年10月13日在临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甘肃省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甘肃文史资料选辑》第28辑,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版,第363—369页。
    ① 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中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年版,第750页。
    ② 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中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年版,第785页。
    ③ 陆费逵:《论改革当从社会始》,吕达主编《陆费逵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2页。
    ① 晏阳初:《平民教育概论》,马秋帆、熊明安编《晏阳初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33页。
    ② 晏阳初:《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定县工作大概》(1934),马秋帆、熊明安编《晏阳初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51页。
    ③ 俞庆棠:《中央大学区民众教育学校简章》,茅仲英,唐孝纯编《俞庆棠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9页。
    ④ 俞庆棠:《民众社会教育谈》,茅仲英,唐孝纯编《俞庆棠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39页—40页.
    ⑤ 李尚莲:《读陈如沧先生之民众教育与生计教育后》,广东省立民众教育馆编《民教半月刊》第7期(1935年),第9页。
    ⑥ 凌一安:《从中国社会教育社第一届年会归来》,《教育与民众》第4卷第2期(1932年),第266页。
    ① 黄炎培:《三十五年来中国之职业教育》,田正平、李笑贤编《黄炎培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第1版,第239页。
    ② 吕达主编:《陆费逵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版,第89页。
    ③ 吕达主编:《陆费逵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版,第149页。
    ④ 《论人才教育、职业教育当与国民教育并重》,吕达主编《陆费逵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版,第147页。
    ⑤ 田正平、李笑贤编《黄炎培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第1版,第21页。原载《教育杂志》5卷7号(1913年10月)。
    ⑥ 舒新城:《近代中国教育思想史》,上海:中华书局1929年版,第148页。
    ⑦ 黄炎培:《实用主义产出之第一年》(1915年),田正平、李笑贤编《黄炎培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第1版,第25页。
    ⑧ 黄炎培:《实用主义产出之第三年》(1917年),田正平、李笑贤编《黄炎培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第1版,第71页。
    ⑨ 黄炎培:《职业教育谈》(1918年),田正平、李笑贤编《黄炎培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第1版,第120页。
    ⑩ 黄炎培:《职业教育谈》(1918年),田正平、李笑贤编《黄炎培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第1版,第120页。
    11 陈独秀:《近代西洋教育》(1917年7月1日在天津南开学校演讲),戚谢美、邵祖德编《陈独秀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131页。
    ① 蔡元培:《教育界之恐慌及其救济方法》,高平叔编《蔡元培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62页。
    ② 田正平、李笑贤编《黄炎培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第1版,第79—83页。
    ③ 黄炎培:《中华职业教育社奋斗三十二年发见的新生命》,田正平、李笑贤编《黄炎培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第1版,第409页。
    ④ 黄炎培:《三十五年来中国之职业教育》,田正平、李笑贤编《黄炎培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第1版,第244页。
    ⑤ 黄炎培:《提出大职业教育主义征求同志意见》(1926年1月),田正平、李笑贤编《黄炎培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第1版,第205页。
    ① 舒新城:《近代中国教育思想史》,上海:中华书局1929年版,第218页。
    ② 许崇清:《教育方针草案》,《中华基督教教育季刊》第2卷第3期(1926年10月)。
    ③ 蔡元培:《谈今后教育方针》,高平叔编《蔡元培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1版,第587页。
    ① 程天放:《改革中国学校教育刍议》,《中华教育界》第20卷第5期(1932年),第99页。
    ② 任时先:《中国教育思想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第429—431页。
    ③ 孙中山:《民生主义第一讲》,《孙中山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2版,第802页。
    ④ 邰爽秋:《民生教育之提倡》,《教育杂志》第25卷第6期(1935年)。
    ⑤ 许国屏等:《金家巷农村念二社实验报告》,《中华教育界》第22卷第4期(1934年),第131—137页。
    ⑥ 邰爽秋:《民生教育之提倡》,《教育杂志》第25卷第6期(1935年)。《民生教育刍议》《民生教育》创刊号(1937)第1—12页。
    ⑦ 黄炎培:《从困勉中得来——为纪念中华职业教育社二十四周年作》,田正平、李笑贤编《黄炎培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第1版,第347页。
    ⑧ 黄炎培:《职业教育析疑》,《教育杂志》第9卷11号(1917年)。
    ① 黄炎培:《职业教育》,田正平、李笑贤编《黄炎培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第1版,第91页。
    ② 黄炎培:《职业教育谈》,田正平、李笑贤编《黄炎培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第1版,第122页。原载《教育与职业》第6期(1918年)。
    ③ 黄炎培:《中华职业教育社宣言》(1934年3月26日),田正平、李笑贤编《黄炎培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第1版,第270页。
    ④ 黄炎培:《中华职业教育社宣言》(1934年3月26日),田正平、李笑贤编《黄炎培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第1版,第271页。
    ⑤ 中国教育学会生产教育委员会著:《中国生产教育问题》,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第117页。
    ⑥ 赵步霞:《民众教育纲要》,上海:中华书局1935年版,第142页。
    ⑦ 黄炎培:《三十五年来中国之职业教育》,田正平、李笑贤编《黄炎培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第1版,第238页。原载《最近三十五年之中国教育》,商务印书馆1931年版.
    ⑧ 黄炎培:《三十五年来中国之职业教育》,田正平、李笑贤编《黄炎培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第1版,第243页。
    ① 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上海:开明书店1934年版《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丙编教育概况,第641—642页。
    ② 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上海:开明书店1934年版,丙编教育概况,第645页,经费数和学生数略。
    ① 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上海:开明书店1934年版,丙编教育概况,第645页,经费数和学生数略。
    ② 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上海:开明书店1934年版,丙编教育概况,第645页,经费数和学生数略。
    ③ 杨卫玉:《职业补习教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第55页。
    ① 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上海:开明书店1934年版,丙编教育概况,第644页。
    ① 《中华职业教育社奋斗三十二年发见的新生命》,田正平、李笑贤编《黄炎培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第1版,第416页。
    ② 黄炎培:《三十五年来之职业教育》,田正平、李笑贤编《黄炎培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第1版,第249页。原载《最近三十五年之中国教育》,商务印书馆1931年版。
    ③ 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上海:商务印书馆1948年版,第九编社会教育,第1192页。
    ④ 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上海:商务印书馆1948年版,第九编社会教育,第1193页。
    ⑤ 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上海:商务印书馆1948年版,第九编社会教育,第1193页。
    ① 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上海:商务印书馆1948年版,第九编社会教育,第1089页。
    ② 黄炎培:《试办农村改进计划》,《农村教育丛辑》,中华职教社1936年自刊本,第4页。
    ③ 申晓云、左用章:《黄炎培和他的乡村改进实验活动》,朱宗震,陈伟忠主编《黄炎培研究文集》(一),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315—316页。
    ④ 黄炎培:《从六年半的徐公桥得到改进乡村的小小经验》,田正平、李笑贤编《黄炎培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第1版,第275页。
    ⑤ 黄炎培:《修订乡村改进试验实施标准案》(1930年7月20日),许汉三编:《黄炎培年谱》,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85年版,第84页。
    ① 晏阳初:《目前乡村建设的重要性》,马秋帆、熊明安编《晏阳初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264页。
    ② 徐国屏等:《金家巷农村念二社实验报告》,《中华教育界》第22卷第4期(1934年),第131—137页。
    ① 邰爽秋:《念二运动》,《乡村教育的理论与实际》,上海:上海教育编译馆1935年版,第54—56页。
    ② 《一个土货展览中心的民生教育运动记》,江苏省立清江民众教育馆研究辅导部:《民教研究通讯》第15期(1935年),第11页。
    ① 秦柳方:《回忆黄巷民众教育实验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文史资料选辑编辑部编《文史资料选辑》(合订本)第45卷第133辑,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9年版,第163—174页。
    ② 黄炎培:《职业教育之礁》(1923年1月),田正平、李笑贤编《黄炎培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第1版,第176页。
    ③ 杨卫玉:《职业补习教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第56页。
    ④ 杨卫玉:《职业补习教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第56页。
    ⑤ 杨卫玉:《职业补习教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第57页。
    ① 杨卫玉:《职业补习教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第57页。
    ② 杨卫玉:《职业补习教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第58页。
    ③ 杨卫玉:《职业补习教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第58页。
    ④ 朱坚白:《从中国经济问题的特性说到民众教育的前程》,《教育与民众》第5卷第5期(1934年),第878—879页。
    ⑤ 朱若溪:《灾荒声中之民众教育评价》,《教育与民众》第6卷第4期(1935年),第629页。
    ⑥ 《参观淮安社教中心机关生计教育展览评述》,江苏省立清江民众教育馆:《民教半月刊》第17期(1935年), 第19页。
    ① “北夏”是江苏省立教育学院北夏普及民众教育实验区的简称,它继黄巷试验区之后,以自治区为实验的单位。主要工作:政治方面为协助指导保甲、组织改进会,促进乡村各项建设;经济方面为改进生产技术及组织合作社;文化方面为推设青年、成年、儿童的各项班级教育。见赵冕《北夏的实验答客问》,《教育与民众》第7卷第1期(1935年),第127页。
    ② 赵冕:《北夏的实验答问》(续),《教育与民众》第7卷第2期(1935年),第357页。
    ③ 《三年来之黄巷》,《教育与民众》第3卷第9期(1932年)。又见古楳:《民众教育新动向》,上海:中华书局1946年版,第19页。
    ① 晏阳初:《十年来的中国乡村建设》,马秋帆、熊明安编《晏阳初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194页。原载《平讯》第2卷第19期,1938年1月6日,系作者1938年元旦在平教聚餐会上的讲话。
    ② 裴邦佐:《我们对于民众教育馆的做法》,《教育与民众》第5卷第2期(1933年),第258页。
    ③ 俞庆棠:《民众教育与社会经济》(1934年在江苏省立教育学院的讲授稿),茅仲英,唐孝纯编《俞庆棠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157页。
    ④ 裴邦佐:《我们对于民众教育馆的做法》,《教育与民众》第5卷第2期(1933年),第257页。
    ① 成都体育学院体育史研究所:《中国近代体育史资料》,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75页。
    ② 关于“东亚病夫”一词的缘起,郑志林、高翠都作过一些论证。见郑志林:《识“东亚病夫”》,《浙江体育科学》1999年第2期;高翠:《从“东亚病夫”到体育强国》,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版,第9页。
    ① 转引自郑志林:《识“东亚病夫”》,《浙江体育科学》1999年第2期,第51页。
    ② 严复:《原强》,王栻编《严复集》第1册(诗文上),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6页。
    ③ 梁启超:《变法通议》之《续论变法不知本原之害》,张品兴主编《梁启超全集》第一册,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16页。
    ④ 陈天华:《警世钟》,郅志选注:陈天华、邹容集《猛回头》,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51页。
    ⑤ 梁启超:《新民说》第十七节 论尚武,张品兴主编《梁启超全集》第二册,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711页。
    ⑥ 《大公报》1906年5月6日。
    ① 陈独秀:《今日之教育方针》,戚谢美、邵祖德编《陈独秀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35—36页。
    ② 陈独秀:《近代西洋教育》,戚谢美、邵祖德编《陈独秀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131页。
    ③ 成都体育学院体育史研究所:《中国近代体育史资料》,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238页。原表采用英美计量单位。1米=3.2808英尺,1公斤=2.2046磅。笔者换算时,小数点后第三位四舍五入。
    ④ 成都体育学院体育史研究所:《中国近代体育史资料》,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239页。澳、美、英、德四国系1901—1910年统计,法、日系1898—1903年统计。我国未详。原表采自中央卫生署健康与经济图表。
    ⑤ 成都体育学院体育史研究所:《中国近代体育史资料》,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239页.澳、美、英、德四国系1901—1910年统计,法、日系1898—1903年统计。我国未详。原表采自中央卫生署健康与经济图表。
    ⑥ 成都体育学院体育史研究所:《中国近代体育史资料》,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240页。澳、美、英、德四国系1901—1910年统计,法、日系1898—1903年统计。我国未详。原表采自中央卫生署健康与经济图表。
    ① 成都体育学院体育史研究所:《中国近代体育史资料》,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240页。原表由友邦人寿保险公司报端发表。
    ② 成都体育学院体育史研究所:《中国近代体育史资料》,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241页。原表为1933年教育部检查41个高等院校的13485名学生患病情形。
    ③ 金宝善:《非常时期之公共卫生与救护》,上海:中华书局1937年版,第43页。原表为1929—1934年南京、上海、北平、青岛、威海卫、杭州、苏州、吴兴八个城市检查中小学生126000余人的统计结果,与英美两国统计列表比较。
    ④ 成都体育学院体育史研究所:《中国近代体育史资料》,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240—241页。
    ① 王庚:《告从事健康教育者》,《教育与民众》第4卷第5期(1933年),第918页。
    ② 《卫生与民族的关系》(祁馆长演说),江苏省立民众教育馆:《民众教育通讯》第1卷第4、5两期合刊(1931年8月),第256页。
    ③ 邵汝干:《勤奋体育月报》(上海)第三卷四期(1936年1月)。成都体育学院体育史研究所:《中国近代体育史资料》,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242页
    ④ 何应钦:《使普遍的国民都有健全的身体是我们民族求自由平等的要件》,秦孝仪主编《革命文献》第55辑《抗战前教育概况与检讨》,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史料编纂委员会1984年版,第561页。
    ⑤ 《军事委员会何应钦总长演讲词》(1941年10月13日于第一次全国社会行政会议讲),秦孝仪主编《革命文献》第97辑《抗战建国史料》,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史料编纂委员会1984年版,第187页。
    ① 成都体育学院体育史研究所:《中国近代体育史资料》,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97页。
    ② 璩鑫圭、童富勇编《中国近代教育史料汇编·教育思想》,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1版,第653页。
    ③ 《中华教育界》第23号(1914年11月)。
    ④ 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上海:开明书店1934年版,丙编教育概况,第887页。
    ① 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上海:开明书店1934年版,丙编教育概况,第987页。
    ② 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上海:商务印书馆1948年版,第十二编体育卫生军训及童子军,第1320页。
    ① 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上海:开明书店1934年版,丙编教育概况,第888页。
    ① 成都体育学院体育史研究所:《中国近代体育史资料》,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78页。
    ② 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上海:开明书店1934年版,乙编教育法规,第104页。
    ③ 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上海:开明书店1934年版,丙编教育概况,第895页。
    ④ 郝更生:《我国体育行政》,《中国近代体育史料》,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106页。原载《勤奋体育月报》第2卷第12期(1935年9月)。
    ⑤ 俞庆棠:《民众社会教育谈》,茅仲英、唐孝纯编《俞庆棠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42页。原载浙江《民众教育月刊》1931年第3卷第3、6期。
    ⑥ 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上海:开明书店1934年版,丙编教育概况,第896页。
    ① 成都体育学院体育史研究所:《中国近代体育史资料》,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419—420页。原载《勤奋体育月报》第2卷第7期(1935年4月)。
    ② 蒋介石:《在三民主义青年团全国干部工作会议训词》,成都体育学院体育史研究所:《中国近代体育史资料》,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421页。
    ③ 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上海:开明书店1934年版,丙编教育概况,第901—902页。
    ④ 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上海:开明书店1934年版,丙编教育概况,第897—898页。
    ① 教育部社会教育司:《社会教育法令汇编》,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170页。
    ② 古楳:《民众教育新动向》,上海:中华书局1946年版,第102页。
    ③ 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上海:商务印书馆1948年版,第1279—1280页。
    ④ 成都体育学院体育史研究所:《中国近代体育史资料》,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256—257页。
    ① 张之江:《恢复民族体育与抗战最后胜利》,《国民体育季刊》创刊号(1941年9月)。成都体育学院体育史研究所:《中国近代体育史资料》,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427页
    ② 马良:《中华北方武术体育五十余年纪略》,成都体育学院体育史研究所:《中国近代体育史资料》,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10—20页。
    ① 马良:《中华北方武术体育五十余年纪略》,成都体育学院体育史研究所:《中国近代体育史资料》,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10—20页。
    ② 马良:《中华北方武术体育五十余年纪略》,成都体育学院体育史研究所:《中国近代体育史资料》,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10—20页。
    ① 杨松山:《旧中国中央国术馆回忆片断》,成都体育学院体育史研究所:《中国近代体育史资料》,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70页。
    ② 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上海:开明书店1934年版,丙编教育概况,第1133页.
    ③ 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上海:开明书店1934年版,丙编教育概况,第1135页。
    ① 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上海:开明书店1934年版,丙编教育概况,第890页。
    ② 端止:《今日湘省举行第二届国术比试》,成都体育学院体育史研究所:《中国近代体育史资料》,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69页。
    ③ 王殿贤:《现阶段之中国体育》,《勤奋体育月报》第4卷第6期(1937年3月)。成都体育学院体育史研究所:《中国近代体育史资料》,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124页。
    ① 《十年来我国之体育》,原载《体育》第1卷第2期(1927年6月15日)。成都体育学院体育史研究所:《中国近代体育史资料》,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237页。
    ② 赵实忠:《积极的健康教育》,山西省立民众教育馆:《山西民众教育》第3卷第5、6期合刊(1936年),第3页。
    ③ 陈大白:《民族中兴运动下之民族健康问题》,汉口市立实验民众教育馆编《民众与教育》第4卷第5期(1934年),第756—757页。
    ④ 王建吾:《华北之体育》,成都体育学院体育史研究所:《中国近代体育史资料》,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41—43页。
    ⑤ 《体育何分洋土》,成都体育学院体育史研究所:《中国近代体育史资料》,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402页。
    ① 《全国体育大会宣言》,成都体育学院体育史研究所:《中国近代体育史资料》,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② 教育部社会教育司:《社会教育法令汇编》,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168页。
    ③ 王建吾:《华北之体育》附录河南省垣第一届民俗运动会宣言,成都体育学院体育史研究所:《中国近代体育史资料》,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41—43页。
    ④ 程登科:《怎样利用军警权力辅助民众体育使全民体育化》,成都体育学院体育史研究所:《中国近代体育史资料》,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421—426页。
    ⑤ 程登科:《怎样利用军警权力辅助民众体育使全民体育化》,成都体育学院体育史研究所:《中国近代体育史资料》,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421—426页。
    ① 林宗礼:《今后民众健康教育之急务》,《教育与民众》第4卷第5期(1933年),第901—902页。
    ② 王殿贤:《现阶段之中国体育》,成都体育学院体育史研究所:《中国近代体育史资料》,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124页。
    ① 张之江:《恢复民族体育与抗战最后胜利》,成都体育学院体育史研究所:《中国近代体育史资料》,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428页。
    ② 《我国体育前途之危机及其挽救方针》,成都体育学院体育史研究所:《中国近代体育史资料》,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127页。
    ③ 古楳:《民众教育新动向》,上海:中华书局1946年版,第105页。
    ④ 扁舟:《中国国民体育不振的原因》,《发展国民体育刍议》,秦孝仪主编《革命文献》第55辑《抗战前教育概况与检讨》,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史料编纂委员会1984年版,第582页。
    ① 南国农:《电化教育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5年第1版,第22页。萧树滋:《电化教育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1版,第1页。
    ② 舒新城:《电化教育的实际问题》,吕达、刘立德编《舒新城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911页。
    ③ 舒新城:《电化教育与中国建设》,吕达、刘立德编《舒新城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935页。
    ④ 吴在扬:《中国电化教育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1版,第10—11页。
    ⑤ 吴在扬:《中国电化教育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1版,第11页。
    ① 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上海:商务印书馆1948年版,第九编社会教育,第1152页。
    ① 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上海:商务印书馆1948年版,第九编社会教育,第1155页。
    ① 吴在扬:《中国电化教育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1版,第16页。
    ② 《教育部中华教育电影制片厂制片纲要》,吴在扬:《中国电化教育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1版,第16页。
    ③ 吴在扬:《中国电化教育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1版,第17页。
    ④ 吴在扬:《中国电化教育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1版,第9页。
    ① 马宗荣:《二年来我国的社会教育行政》,《社会教育季刊》(重庆)创刊号(1943年),第8—12页。
    ② 马宗荣:《社会教育事业十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277页。
    ① 根据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上海:商务印书馆1948年版,第九编社会教育,第1154页整理。
    ② 马宗荣:《二年来我国的社会教育行政》,《社会教育季刊》(重庆)创刊号(1943年),第16页。
    ① 《本院三年来之电播教育的实施》,《教育与民众》第8卷第9期(1937年),第1475—1479页。
    ① 《中国教育电影协会缘起》,《教育与民众》第4卷第1期(1932年),第140页。
    ② 《中国教育电影协会概况》,《电影与播音》第3卷第1期(1944年2月)。
    ③ 陈友松:《有声的教育电影》,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第71页。
    ④ 吴在扬:《中国电化教育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1版,第38—39页。
    ① 徐南平、李文宏:《镇江民众教育馆对我国早期电化教育的作用》,《电化教育研究》1996年第1期第78页。
    ② 徐南平、李文宏:《镇江民众教育馆对我国早期电化教育的作用》,《电化教育研究》1996年第1期第78页。
    ③ 吴在扬:《中国电化教育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1版,第7页。
    ① 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上海:商务印书馆1948年版,第九编社会教育,第1154—1155页。
    ② 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上海:商务印书馆1948年版,第九编社会教育,第1159页。
    ③ 李清悚:《中国教育电影制片工作回顾与前瞻》,《中华教育界》复刊第1卷第7期(1947年),第50—51页。
    ① 宗秉新:《教育电影简易设施法》,《教育与民众》第6卷第2期(1934年),第309页。
    ② 宗秉新:《教育电影简易设施法》,《教育与民众》第6卷第2期(1934年),第310页。
    ① 董渭川:《我从事电化教育所感受的困难》,《中华教育界》复刊第1卷第7期(1947年),第57页。
    ② 谷剑尘:《电播教育与电播教学》,《教育与民众》第6卷第2期(1934年),第296页。
    ③ 江苏民众教育学院广播电台:《本院三年来之电播教育的实施》,《教育与民众》第8卷第9期(1937年),第1480—1481页。
    ④ 谷剑尘:《电播教育与电播教学》,《教育与民众》第6卷第2期(1934年),第304页。
    ⑤ 谷剑尘:《电播教育与电播教学》,《教育与民众》第6卷第2期(1934年),第305—306页。
    ① 谷剑尘:《电播教育与电播教学》,《教育与民众》第6卷第2期(1934年),第306页。
    ② 《教育与民众》第2卷第9、10期合刊(1931年),第48页。
    ③ 俞庆棠:《欢迎中国教育电影协会第五届年会》(1936年),茅仲英、唐孝纯编《俞庆棠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344页。
    ① 灵影:《中国电影教育的危机》,《东方杂志》第30卷第18号(1933年)教育论坛(教)第3—4页。
    ② 灵影:《中国电影教育的危机》,《东方杂志》第30卷第18号(1933年)教育论坛(教)第3—4页。
    ③ 古楳:《电化教育和民众教育》,《中华教育界》复刊第1卷第7期(1947年),第36页。
    ④ 杨宗万:《战后电播教育之概况与新趋势》,《中华教育界》复刊第1卷第7期(1947年)第44页、72页。
    ⑤ 舒新城:《电化教育的实际问题》,吕达、刘立德编《舒新城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914页。
    ① 宗秉新:《教育电影简易设施法》,《教育与民众》第6卷第2期(1934年),第315—316页。
    ② 董渭川:《我从事电化教育所感受的困难》,《中华教育界》复刊第1卷第7期(1947年),第58页。
    ③ 沈吉苍:《中国推行电化教育的现实问题》,《中华教育界》复刊第1卷第7期(1947年)第39页。
    ④ 《中国教育电影协会概况》,《电影与播音》第3卷第1期(1944年2月)。
    ⑤ 张光跃:《教育部发配收音机之经过》,《电影与播音》第7卷第4期(1948年)。
    ⑥ 古楳:《电化教育和民众教育》,《中华教育界》复刊第1卷第7期(1947年),第35页。
    ① 舒新城:《电化教育的实际问题》,吕达、刘立德编《舒新城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915页。
    ② 舒新城:《电化教育的实际问题》,吕达、刘立德编《舒新城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916页。
    ③ 上海《申报》1946年12月。
    ④ 杜维涛:《首都电影播音工作者座谈会上的发言》,《电影与播音》第5卷第6、7期合刊(1946年)。
    ① 民国时期,已有学者对古代社会教育作过简要论述,如杨开道、刘季洪,吴学信、宋煦东、张惠年等。见杨开道《明清两代的民众教育》,《教育与民众》第2卷第4期(1931年)。刘季洪《社会教育季刊》发刊词,1943年创刊号第1—2页。吴学信《社会教育史》第20页。宋煦东《中国社会教育演进述略》,《华北社会教育协进会会刊》第1期(1943年10月)第35页。张惠年:《清代社会教育之研究》,《教育与社会》第5卷1、2期。
    ② 《四库全书》经部,礼类,周礼之属,《周礼注疏》卷10。
    ① 《四库全书》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圣祖仁皇帝圣训,卷6。
    ② 宋煦东:《中国社会教育演进述略》,《华北社会教育协进会会刊》第1期(1943年),第37—38页。
    ① 高践四:《三十五年来中国之民众教育》,《教育与民众》第4卷第3期(1933年),第399页
    ② 秦孝仪:《革命文献》第53辑《抗战前教育与学术》序言,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史料编纂委员会1984年版。
    ① 《国际联盟教育考察团报告书》(1931年),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三编第十一辑,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第208页。
    ② 《国际联盟教育考察团报告书》(1931年),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三编第十一辑,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第213页。
    ③ 秦柳方:《我所认识的民众教育意义》,《教育与民众》第5卷第1期(1933年),第86页。
    ④ 俞庆棠:《如何使学校社会化》(1936年),茅仲英、唐孝纯编《俞庆棠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359页。
    ① 秦柳方:《我所认识的民众教育意义》,《教育与民众》第5卷第1期,第85页。
    ② 邵晓堡:《认清了我们的途径》,《教育与民众》第7卷第7期(1936年),第1306页。
    ③ 舒新城:《以耳代目的速成建国法》,吕达、刘立德编《舒新城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854页。
    ④ 甘导伯:《社会教育的回顾与前瞻》,《教育与社会》第5卷3、4期合刊(1946年),第15页。
    ① 甘导伯:《社会教育的回顾与前瞻》,《教育与社会》第5卷3、4期合刊(1946年),第15页。
    ② 秦孝仪:《革命文献》第58辑《抗战时期之教育》,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史料编纂委员会1984年版,第78页。
    ③ 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上海:商务印书馆1948年版,第十四编教育统计,第1483页。
    ④ 教育都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上海:商务印书馆1948年版,第十四编教育统计,第1482页。
    ① 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上海:商务印书馆1948年版,第十四编教育统计,第1470页.原表统计说明:(1)社会教育机关共有三十余种,本表所列系较为重要者。(2)1940年颁布国民教育实施办法后,实行国民教育之省市即照规定将视学民众补习教育改由国民学校、中心国民学校办理,故1940年后民众学校总数逐渐减少。(3)电化教育机关包含电化教育服务处、电影场及装置收音机之教育机关。(4)1942年以后各级学校之图书馆未计入。
    ① 卢文迪:《由启蒙的观点论中国当前的教育》,《中华教育界》复刊第2卷第6期(1948年),第6—7页。
    ② 古楳:《中国民众教育的动向》,《中华教育界》复刊第1卷第8期(1947年),第13页。
    ③ 董渭川:《当前教育的几种矛盾》,《中华教育界》复刊第2卷第9期(1948年),第5页。
    ④ 董渭川:《当前教育的几种矛盾》,《中华教育界》复刊第2卷第9期(1948年),第5页。
    ⑤ 陈大白:《展开社会教育之复兴运动》,《中华教育界》复刊第2卷第11期(1948年),第8页。
    ① 甘导伯:《社会教育的回顾与前瞻》,《教育与社会》第5卷3、4期合刊(1946年),第15页。
    ② 晏阳初:《平民教育运动的回顾与前瞻》,宋恩荣编《晏阳初文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9年第1版,第209页。本文是作者1946年在重庆中国乡村建设学院新生训练周的讲稿。
    ① 陈大白:《展开社会教育之复兴运动》,《中华教育界》复刊第2卷第11期(1948年),第8页。
    ② 阿红:《九·一八与教育》,江苏省立南京民众教育馆:《民众教育周报》第18期(1932年),第5页。
    ③ 《民众教育之意义与范围的讨论》专栏,《教育与民众》第5卷第1期(1933年)。
    ④ 高践四:《民众教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第19页。
    ⑤ 陈礼江:《民众教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第3页。
    ① 俞庆棠:《民众教育》,南京:正中书局1946年版,第3页。
    ② 孟宪承:《民众教育》,上海:世界书局1933年版,第7页。
    ③ 秦柳方:《我所认识的民众教育意义》,《教育与民众》第5卷第1期,第86页。
    ④ 《教育部关于全国社会教育设施概况报告》(1931年3月3日)。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教育(二),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716页。
    ① 《教育部关于全国社会教育设施概况报告》(1931年3月3日)。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教育(二),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715—716页。
    ② 周佛海:《江苏社会教育之设施》,江苏省立清江县民众教育馆:《民教半月刊》第18期(1935年),第2页。
    ③ 郑绍元:《我的民众教育经验谈》,《教育与民众》第4卷第6期(1933年),第1028页。
    ① 徐朗秋:《民众教育馆目前的病象及将来的路线》,《教育与民众》第5卷第2期(1933年),第249页。
    ② 黄质夫:《和乡村教师的谈话》,杨秀明、安永新等选编《黄质夫教育文选》,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1版,第31页。
    ③ 晏阳初:《“误教”与“无教”》,马秋帆、熊明安编《晏阳初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161页。原载<民间>半月刊第3卷12期,1936年10月25日系晏阳初湖南衡山师范学校的讲演词。
    ④ 陈礼江:《抗战十年来中国的社会教育》,《中华教育界》复刊第1卷第3期(1947年),第28页。
    ⑤ 朱若溪:《民众教育馆设施方法之讨论》,《教育与民众》第5卷第2期(1933年),第272页。
    ⑥ 姜和:《民众教育经验漫谈》,《教育与民众》第5卷第6期(1934年),第1054页。
    ① 许公鉴:《五年反省五年教训》,《教育与民众》第5卷第8期(1934年),第1447页。
    ② 朱若溪:《民众教育馆设施方法之讨论》,《教育与民众》第5卷第2期(1933年),第272页。
    ③ 朱若溪:《民众教育馆设施方法之讨论》,《教育与民众》第5卷第2期(1933年),第272页。
    ④ 朱若溪:《民众教育馆设施方法之讨论》,《教育与民众》第5卷第2期(1933年),第272页。
    ⑤ 徐朗秋:《民众教育馆目前的病象及将来的路线》,《教育与民众》第5卷第2期(1933年),第248页。
    ⑥ 姜琦:《从湖北匪区的状况想到人员问题》,《教育与民众》第6卷第4期(1934年),第719—720页。
    ① 姜琦:《从湖北匪区的状况想到人员问题》,《教育与民众》第6卷第4期(1934年),第722—723页。
    ② 姜琦:《从湖北匪区的状况想到人员问题》,《教育与民众》第6卷第4期(1934年),第719页。
    ③ 姜琦:《从湖北匪区的状况想到人员问题》,《教育与民众》第6卷第4期(1934年),第721页。
    ① 晏阳初:《平民教育三问题的解答》,宋恩荣编《晏阳初文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9年第1版,第6—7页。
    ② 韦瑞墀:《中国农村经济衰落与民众教育》,《教育与民众》第4卷第4期(1933年),第616页。
    ③ 陈大白:《中国民众之经济生活与民众教育》,《教育与民众》第4卷第4期(1933年),第591页。
    ① 陈大白:《中国民众之经济生活与民众教育》,《教育与民众》第4卷第4期(1933年),第609页。
    ② 陈礼江:《民众教育经济观》,《教育与民众》第3卷第3期(1931年),第405页。
    ③ 孙中山:《民权主义》第二讲(1924年3月16日),《孙中山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2版,第713页。
    ④ 《教育与职业》,第108期。
    ⑤ 陈礼江:《民众教育经济观》,《教育与民众》第3卷第3期(1931年),第402页。
    ⑥ 陈礼江:《民众教育的回顾与前瞻》,《教育与民众》第5卷第8期(1934年),第1374页。
    ① 倪有祥:《我之民众教育服务琐谈》,《教育与民众》第4卷第6期(1933年),第1034页。
    ② 应怀训:《就一年来的经验来估量民众教育社会经济的效能》,《教育与民众》第5卷第5期(1934年),第881—885页。
    ① 金志骞:《中国民众教育的时代使命》,《教育与民众》第4卷第8期(1933年),第1485页。
    ② 唐现之:《从中国经济危局成因说到民众教育》,《教育与民众》第5卷第5期(1934年),第863页。
    ③ 唐现之:《从中国经济危局成因说到民众教育》,《教育与民众》第5卷第5期(1934年),第865页。
    ① 俞庆棠:《民众教育》,南京:正中书局1935年版,第95页。
    ② 古楳:《民众教育新动向》,上海:中华书局1946年版,第146—147页。
    ③ 杨汝熊:《五年来中国民众教育之回顾与展望》,《教育与民众》第5卷第8期(1934年),第1384页。
    ④ 赵步霞:《民众教育纲要》,上海:中华书局1935年版,第149页。
    ① 赵冕:北夏的实验答问(续),《教育与民众》第7卷第2期(1935),第363—365页。
    ② 赵冕:北夏的实验答问(续),《教育与民众》第7卷第2期(1935),第363—365页。
    ③ 黄炎培:《从六年半的徐公桥得到改进乡村的小小经验》,田正平、李笑贤编《黄炎培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第1版,第278页。。
    ④ 晏阳初:《平民促进会工作演进的几个阶段》,马秋帆、熊明安编《晏阳初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 版社1993年版,第127页。这是作者1935年10月在无锡江苏省立教育学院的讲演词。
    ① 黄炎培:《不想与不忍》,《教育与职业》第200期(1947年8月)。
    ② 马秋帆、熊明安编:《晏阳初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262页。
    ③ 杨汝熊:《我所遇到的民众教育困难及其解救方法》,《教育与民众》第5卷第6期(1934年),第999页。
    ④ 冯国华:《从经济观点上论今后之民众教育》,《教育与民众》第4卷第4期(1933年),第657页。
    ⑤ 苗惊野:《乡村教育的目标》,《云南民众教育》第1卷第3期(1933年),第20页。
    ⑥ 林艺珊:《发展民众教育与民众心理的建设》,广东《民众教育半月刊》第7期(1935年),第7页。
    ① 沈慧儒:《关于扫除文盲的危险》,《教育与民众》第5卷第6期(1934年),第1062—1063页。
    ② 杨汝熊:《我所遇到的民众教育困难及其解救方法》,《教育与民众》第5卷第6期(1934年),第1000页。
    ③ 沈慧儒:《关于扫除文盲的危险》,《教育与民众》第5卷第6期(1934年),第1064页。
    ④ 沈慧儒:《关于扫除文盲的危险》,《教育与民众》第5卷第6期(1934年),第1065页
    ⑤ 许公鉴:《五年反省五年教训》,《教育与民众》第5卷第8期(1934年),第1447页。
    ① 梁漱溟:《我们的两大难处》,《乡村建设理论》附录,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二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575页。
    ② 陈礼江:《民众教育》,重庆:正中书局1937年版,第459—460页。
    ① 冯国华:《从经济观点上论今后之民众教育》,《教育与民众》第4卷第4期(1933年),第65—656页。
    ② 石春帆:《中国工业化通论》,上海:商务印书馆1947年版,第155页。
    ① 《说国民》,原载《国民报》第2期(1901年6月10日)。丁守和主编《中国近代启蒙思潮》上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第1版,第310页。
    ② 《说国民》,原载《国民报》第2期(1901年6月10日)。丁守和主编《中国近代启蒙思潮》上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第1版,第310页。
    ③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附录一《改革起源》,张品兴主编《梁启超全集》第一册,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234页。
    ④ 梁启超:《新民说》第九节 论自由,张品兴主编《梁启超全集》第二册,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679—680页。
    ① 梁启超:《新民说》第三节 释新民之义,张品兴主编《梁启超全集》第二册,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657页。
    ② 《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第801—802册,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74-1983年。
    ③ 《中华民国宪法史料》,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第803册,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74-1983年。
    ① 康有为:《公民自治篇》,张枬、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一卷(上),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0年版,第172—174页。
    ② 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上海:开明书店1934年版,丙编教育概况,第600页。
    ③ 龚启昌:《公民教育学》,重庆:正中书局1948年版,第2页。
    ④ 《中华民国宪法史料》,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第803册,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74-1983年。
    ⑤ 雷震清:《公民教育概论》,《中华教育界》,第16卷第6期(1937年),第1页。
    ① 赵实忠:《在教育救国声中对于民众教育应有的认识》,《山西省立民众教育馆月刊》第1卷第10期,第2页。
    ② 许福祥:《对民众教育应有的认识》,西康省立西昌民众教育馆编《西康民教季刊》第1卷第3期(1941年),第5页。
    ③ 相菊潭:《公民教育实施法》,重庆:正中书局1942年版,第3、10—14页。
    ④ 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上海:开明书店1934年版,甲编教育总述,第4页。
    ⑤ 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上海:开明书店1934年版,甲编教育总述,第4页。
    ⑥ 龚启昌:《公民教育学》,重庆:正中书局1948年舨,第75页。
    ⑦ 宋恩荣编:《晏阳初文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9年第1版,第101—102、22页,120、28页。
    ① 钟灵秀:《社会教育行政》,上海:国立编译馆1947年版,第164页。
    ②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教育(二),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710页。
    ③ 俞庆棠:《论民众教育馆》(1935年在江苏省立教育学院的讲授稿),茅仲英、唐孝纯编《俞庆棠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211页。
    ④ 吴剑真:《公民训练》,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第15—23页。
    ⑤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1945年4月24日),《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版, 第1070页。
    ① 宋恩荣编:《晏阳初文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9年第1版,第323页。
    ② 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第11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版,第14页。
    ① 俞庆棠引《教育与民众》第5卷第1期,第29页。又见《民众教育理论的探讨》(1935年),茅仲英、唐孝纯编《俞庆棠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271—272页。
    ② 晏阳初:《平民教育概论》,马秋帆、熊明安编《晏阳初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32页。
    ③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三辑文化,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1版,第101—102页。
    ④ 晏阳初:《九十自述》,宋恩荣编《晏阳初文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9年第1版,第305—308页。
    ⑤ 晏阳初:《十年来的中国乡村建设》(1937年),马秋帆、熊明安编《晏阳初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186页。
    ⑥ 堵述初:《毛泽东先生会见记》,宋恩荣编:《晏阳初文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9年第1版,第399页。
    ⑦ 晏阳初:《乡村改造运动的十大信条》(1988年),宋恩荣编:《晏阳初文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9年第1版,第323页。
    ① 晏阳初:《乡村改造运动的十大信条》(1988年),宋恩荣编:《晏阳初文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9年第1版,第323页。
    ② 晏阳初:《乡村改造运动的十大信条》(1988年),宋恩荣编:《晏阳初文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9年第1版,第323页。
    ③ 吴学信:《中国社会教育概述》,(出版地不详)国民图书出版社1942年版,第17页。
    ① 参见(美)马斯洛著,刘烨编译:《马斯洛的智慧:马斯洛人本哲学解读》,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年版。(美)马斯洛著,叶昌德编译:《马斯洛成功人格学》,长春: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2004年版。
    ① 鲁迅:《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且介亭杂文》,《鲁迅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118页。
    ② 蔡德金:《历史的怪胎》,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317页。原载南京《中央日报》1948年1月6日。
    ③ 王秀鑫、郭德宏:《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史》,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5年版,第586—587页。
    ④ 顾良杰:《五年来民众教育之进展与今后着手之途径》,《教育与民众》第5卷第8期(1934年),第1415页。
    ① 任时先:《中国教育思想史》(下),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第387—189页。
    ② 教育部社会教育司:《社会教育法令汇编》,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228页。
    ③ 教育部社会教育司:《社会教育法令汇编》,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204页。
    ④ 教育部社会教育司:《社会教育法令汇编》,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206页。
    ⑤ 蒋介石:《新生活运动纲要》,秦孝仪主编《革命文献》第68辑《新生活运动史料》,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史料编纂委员会1984年版。
    ⑥ 任时先:《中国教育思想史》(下),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第387页。
    ① 列宁:《论黄金在目前和在社会主义完全胜利后的作用》。《列宁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575—576页。这是列宁1921年11月5日写的一篇论述新经济政策的理论性文章,发表于同年11月6至7日《真理报》,收入《列宁全集》第42卷。反对帝国主义武装干涉的国内战争结束后,广大群众特别是农民对余粮收集制的不满情绪迅速滋长,促使俄共(布)中央必须立即采取新的经济政策代替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为统一全党思想,并从理论加以论证,列宁写了这篇文章。文章指出新经济政策与原先的革命办法相比是一种改良主义的办法,无产阶级取得胜利以前,改良是革命的阶级斗争的副产品,取得胜利以后,国家经过极度紧张的斗争,其实力显然不够用革命手段来实行某种过渡,那么改良还是一种必要的合理的喘息时机;新经济政策就是在经济建设的一些根本问题上必须采用改良主义的、审慎迂回的方式,只是策略上的退让。
    ② 宋恩荣:《晏阳初全集》,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宋恩荣序。
    ① 晏阳初:《中国平民教育运动的总结》(1945年),宋恩荣:《晏阳初全集》第二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225页。
    ② 茅仲英、唐孝纯编《俞庆棠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前言第3页。
    ③ 顾岳中:《民众教育》,上海:商务印书馆1948年版,代序及结束语。
    中国历史第二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三辑文化,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三辑教育,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四辑,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教育,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
    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编:《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上海:开明书店1934年版。
    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编:《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上海:商务印书馆1948年版。
    教育部编:《教育部督学视察南京市中小学及社会教育报告》(1933年)。
    教育部统计处编:《历年度全国社会教育统计简编》~①(1936~1945)。
    教育部社会教育司编:《全国公私立图书馆一览表》(1930年)。《全国社会教育概况统计》(1932年)。《全国社会教育概况统计》(1931—1933年)。《全国社会教育概况》(1928—1929年)。《全国社会教育概况》(1940年)。《民众教育馆》(1940年)。《民众教育馆每月中心工作实施要点表》(1943年)。《各省市民众教育馆一览表》(1947年)。《社会教育法令汇编》第1辑,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社会教育法令汇编》第2辑,长沙:商务印书馆1940年版。
    教育部通俗教育研究会编:《通俗教育讲稿选录》第1—2辑,教育部通俗教育研究会。
    通俗教育研究会编:《通俗教育研究会第一次报告书》,北京:通俗教育研究会1916年版。《通俗教育研究会第二次报告书》,北京:通俗教育研究会1917年版。《通俗教育研究会第三次报告书》,北京:通俗教育研究会1918年版。《通俗教育研究会第四次报告书》,北京:通俗教育研究会1919年版。
    河北省教育厅编:《河北省各县十八、十九年度社会教育经费一览表》,河北省教育厅1931年版。《河北省各县社会教育经费比较顺序表·十九年度》,河北省教育厅1932年版。《河北省各县社会教育经费比较顺序表·二十年度》,河北省教育厅1932年版。《河北省各县民众学校概况统计报告表》,河北省教育厅1932年版。
    曲直生、林宗礼编:《河北省社会教育概况》,河北省教育厅1935年版。
    浙江省教育厅第三科编:《浙江的社会教育》,浙江省教育厅1930年版。
    ① 出版项不详。以下凡未注明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的文献,皆属出版项不详。
    浙江省教育厅编:《三年来浙江社会教育概况》,浙江省教育厅1933年版。
    浙江省教育厅第三科编:《浙江省社会教育概况》,浙江省教育厅公报室1936年版。
    吴兴县教育局编:《吴兴社会教育》,吴兴县教育局1933年版。
    四川省政府教育厅编:《社会教育实施纲要:中心学校国民学校》,四川省政府教育厅1940年版。
    广西省教育厅教育设计委员会编:《广西省社会教育概况:民国二十年度》,广西省政府教育厅1931年版。
    广西省政府教育厅编:《广西省社会教育概况:民国二十一年度》,广西省政府教育厅1934年版。
    江苏省第六民众教育区社会教育研究会编:《江苏省第六民众教育区社会教育研究会第一届大会报告》,江苏省第六民众教育区社会教育研究会1934年版。
    江苏省立教育学院教务部编:《江苏省立教育学院社会教育暑期学校报告》,江苏省立教育学院1930年版。
    无锡县教育局社会教育科编:《无锡县社会教育概况》,无锡县教育局1931年版。
    山东省政府教育厅编:《山东省社会教育概况》,山东省政府教育厅1933年版。
    杭县县教育局编:《杭县三年来初等教育社会教育辅导概况》,杭县县教育局1933年版。
    绥远省民众教育所编:《绥远社会教育所一览》,绥远省民众教育所1933年版。
    江西省立民众教育馆编:《江西省立民众教育馆设施概况》,江西省立民众教育馆1937年版。
    山西省立民众教育馆编:《山西省立民众教育馆概况》,山西省立民众教育馆1935年版。
    社会教育办事处编:《社会教育星期报》,天津:社会教育办事处1915年版。
    中华图书馆协会编:《全国图书馆及民众教育馆调查表》,北平:中华图书馆协会1935年版。
    袁翰青编:《一年来之甘肃科学教育馆》,兰州:甘肃科学教育馆1941年版。
    任时先著:《中国教育思想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
    庄俞、贺圣鼐编:《最近三十五年之中国教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1年版。
    高卓著:《现代教育思潮》,上海:商务印书馆1931年版。
    董渭川著:《旧教育批判》,上海:中华书局1949年版。
    陈礼江著:《社会教育的意义及其事业》,南京:正中书局1937年版。
    吉田熊次著,马宗荣译:《社会教育的设施及理论》,上海:中华书局1935年版。
    马宗荣著:《社会教育概说》,上海:商务印书馆1925年版。
    马宗荣著:《社会教育事业十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
    马宗荣编:《比较社会教育》,上海:世界书局1933年版。
    马宗荣著:《社会教育纲要》,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
    马宗荣著:《现代社会教育泛论》,上海:世界书局1934年版。
    吴学信编:《社会教育论丛》,贵阳:文通书局1938年版。
    吴学信著:《社会教育史》,长沙:商务印书馆1939年版。
    吴学信著:《中国社会教育概述》,国民图书出版社1942年版。
    吴学信编:《比较社会教育》,重庆:正中书局1942年版。
    国立社会教育学院(苏州)编:《国立社会教育学院概况》,1948年自刊本。
    钟灵秀著:《社会教育行政》,上海:国立编译馆1947年版。
    杜元载著:《非常时期之社会教育》,上海:中华书局1937年版。
    仲靖澜编:《社会教育指导》,上海:世界书局1931年版。
    常道直著:《社会教育与个性教育》,上海:商务印书馆1925年版。
    陈友松著:《各国社会教育事业》,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
    蒋建白、吕海澜编:《中国社会教育行政》,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
    余寄著:《社会教育》,上海:中华书局1917年版。
    伍达译:《通俗教育事业设施法》,北京:通俗教育研究会1912年版
    唐碧编:《调查日本社会教育纲要》,北京:通俗教育研究会1916年版。
    谢荫昌著:《社会教育》,上海:商务印书馆1913年版。
    孙逸园著:《社会教育设施法》,上海:商务印书馆1926年版。
    陆廷珏编:《国民学校办理社会教育纲要》,上海:正中书局1947年版。
    吴鼎编:《小学怎样兼办社会教育》,长沙:商务印书馆1940年版。
    张志澄著:《社会教育通论》,上海:启智书局1929年版。
    孙逸园编:《社会教育设施法》,上海:商务印书馆1926年版。
    郁祖庆著:《社会教育纲要》,四川省政府教育厅1940年版。
    陈礼江著:《民众教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
    钮长耀编:《钮惕生先生民众教育言论集》,上海:中华书局1937年版。
    秦柳方、武葆邨著:《民众教育》,上海:世界书局1933年版。
    古楳著:《民众教育新动向》,上海:中华书局1946年版。
    古楳编:《乡村教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9年版。
    赵步霞著:《民众教育纲要》,上海:中华书局1935年版。
    俞庆棠著:《民众教育》,南京:正中书局1936年版。
    顾岳中著:《民众教育》,上海:商务印书馆1948年版。
    高践四著:《民众教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
    孟宪承著:《民众教育》,上海:世界书局1933年版。
    石春帆著:《中国工业化通论》,上海:商务印书馆1947年版。
    傅葆琛著:《乡村平民教育的理论与实际》,无锡:江苏省立教育学院1931年版。
    傅葆琛著:《民众教育研究与评论》,北平:文化学社1932年版。
    傅葆琛著:《乡村民众教育概论》,无锡:江苏省立教育学院研究实验部1930年版。
    杨佩文编:《民众教育实施法》,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
    邰爽秋等编:《民众教育之理论与实际》,上海:教育编译馆1937年版。
    朱佐廷编:《民众教育研究》,上海:新亚书店1936年版。
    商致中著:《民众教育》,上海:大华书局1934年再版。
    周德之著:《民众教育论丛》第1集,蚌埠:安徽省立第三民众教育馆1934年版。
    刘芾仙著:《农村民众教育》,上海:大华书局1934年版。
    童暄樵著:《民众教育行政》,上海:汉文正楷印书局1934版。
    朱秉国著:《民众教育概论》,上海:大东书局1933年版。
    钱聘著:《民众教育纲要》,上海:上海法学社1929版。
    林天乐著:《民众教育辑要》第1辑,开封:河南教育厅编辑处1929年版。
    范望湖著:《民众教育ABC》,上海:ABC丛书社1929年版。
    汤茂如著:《民众教育概论纲目》,北平: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总会1929年版。
    庄泽宣、徐锡龄著:《民众教育通论》,上海:中华书局1934年版。
    陈振鹭著:《劳工教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
    林宗礼著:《民众教育馆实施法》,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
    彭大铨著:《民众教育馆》,重庆:正中书局1947版。
    赵兴涛著:《民众教育馆实施纲要》,南京:江苏省立南京民众教育馆1931年版。
    林宗礼著:《民众教育馆实施法》,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
    马宗荣编:《识字运动民众学校经营的理论与实际》,长沙: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
    甘豫源、段蕴刚著:《民众学校》,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
    蒋建白著:《识字学校》,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
    李万育著:《特殊学校》,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
    黄裳著:《民众学校概论》,广州:个人刊1937年版。
    黄裳著:《文盲研究》,广东省立民众教育馆1935年版。
    马宗荣著:《现代图书馆序说》,上海:中华学艺社1928年版。
    陈独醒著:《图书馆为什么要劝人读书》,私立浙江流通图书馆印行1931年版。
    杜定友著:《图书馆与成人教育》,上海:中华书局1933年版。
    陈友松、刘伍夫著:《图书馆》,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
    金敏甫著:《中国现代图书馆概况》,广州:广州图书馆协会1929年版。
    曾昭燏编著:《博物馆》,重庆:正中书局1943年版。
    陈端志编著:《博物馆》,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
    陈端志编著:《博物馆学通论》,上海市博物馆1936年版。
    吕海澜著:《通俗演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
    王泽民著:《民众读物研究》,上海:中华书局1948年版。
    金宝善著:《非常时期之公共卫生与救护》,上海:中华书局1937年版。
    徐卓呆编:《民众读物》,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
    张履谦著:《民众读物调查》,开封:开封教育实验区出版部1934年版。
    王庚著:《民众体育实施法》,上海:勤奋书局1933年版。
    邵汝斡、江良规编著:《体育场》,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
    王庚著:《公共体育场》,杭州:浙江省立图书馆印行所1931年版。
    潘公展编:《青年训练》,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
    陈端志著:《抗战与民众训练》,长沙: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
    陈友松著:《有声的教育电影》,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
    赵光涛著:《电化教育概论》,上海:商务印书馆1948年版。
    徐公美编著:《电影场》,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
    陈友兰编:《电影教育论》,长沙:商务印书馆1938年版。
    徐公美编:《非常时期的电影教育》,南京:正中书局1937年版。
    武可恒著:《民众科学教育》,上海:商务印书馆1948年版。
    李熙谋编著:《通俗科学》,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
    熊子容著:《职业教育》,上海:黎明书局1931年版。
    张旦初著:《职业教育纲要》,上海:上海法学社1930年版。
    潘文安著:《职业教育ABC》,上海:ABC丛书社1929年版。
    廖世承编:《中国职业教育问题》,上海:商务印书馆1929年版。
    庄泽宣著:《职业教育概论》,上海:商务印书馆1926年版。
    庄泽宣编著:《职业教育通论》,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
    中国教育学会生产教育委员会编:《中国生产教育问题》,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
    杨卫玉著:《职业补习教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
    吴剑真编著:《公民训练》,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
    龚启昌著:《公民教育学》,重庆:正中书局1948年版。
    相菊潭编:《公民教育实施法》,南京:正中书局1947年版。
    熊子容著:《公民教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年版。
    刘湛恩编:《公民与民治》,上海:青年协会书局1926年版。
    孙祖基编:《怎样做公民》,上海:上海青年协会书报部1926年版。
    朱元善编纂:《公民教育论》,上海:商务印书馆1917年版。
    教育部第二社会教育工作团编辑:《团务通讯》。
    教育部西南公路线社会教育工作队:《社教通讯月刊》。
    教育部第一社会教育工作团:《社教通讯》。
    中国社会教育社编:《社会教育年刊》、《社友通讯》。
    谢东平主编:《社会教育辅导》。
    华北社会教育协进会主办:《华北社会教育协进会会刊》。
    社会教育学院文书组编辑:《国立社会教育学院院刊》。
    章炳炎编辑:《社会教育季刊》,上海大夏大学社会教育研究会。
    永嘉县立民众教育馆编:《社会教育月刊》。
    万县县立民众教育总馆编:《万县县立民众教育总馆第一周年纪念特刊》、《民众教育月刊》、《万县民众教育汇刊》。
    云南省立昆华民众教育馆编辑:《云南民众教育》、《昆华民众教育》。
    浙江省立民众教育馆编辑:《浙江民众教育》。
    浙江省立民众教育实验学校编:《民众教育月刊》、《民众教育季刊》。
    江苏省立镇江民众教育馆编:《民众教育通讯》。
    江苏省立南京民众教育馆编:《民众教育周报》、《民众教育月刊》、《民众教育季刊》。
    江苏省立清江民众教育馆研究辅导部编:《民教研究通讯》、《民教半月刊》。
    江西省民众教育馆编:《江西民众教育季刊》。
    安徽省立第一民众教育馆编:《安徽省立第一民众教育馆月刊》。
    吉林省立民众教育馆编:《吉林民众教育讲演月刊》。
    北平市市立通俗教育馆季刊:《北平市民众教育馆》。
    北平市民众教育馆编:《北平市市立通俗教育馆季刊》。
    北京通俗教育研究会编:《通俗教育丛刊》。
    河北省教育厅通俗教育画研究会编:《通俗教育画报》。
    河北城市民众教育馆编:《城市民教月刊》。
    山东省立民众教育馆编:《山东民众教育月刊》、《民众教育》、《民众教育月刊》。
    山西省立民众教育馆编制股编:《山西民众教育》。
    山西省立民众教育馆出版部编:《山西省立民众教育馆月刊》。
    广东省立民众教育人员训练所编:《民众教育月刊》,《民众教育半月刊》。
    苏州国立社会教育学院编辑:《教育与社会》。
    汉口市立实验民众教育馆编:《民众与教育》。
    西康省立西昌民众教育馆编:《西康民教季刊》。
    甘肃科学教育馆编:《甘肃科学教育馆学报》、《国立甘肃科学教育馆专刊》。
    张光耀主编:《生计教育》,上海:生计教育社。
    吴培之主编:《民众读物》,江苏宜兴民众读物社。
    王菲比主编:《教育世界》,重庆:教育世界刊社。
    金陵大学理学院电影与播音编刊社编:《电影与播音》。
    中华基督教教育会(上海)编:《中华基督教教育季刊》。
    中国民生教育学会(重庆)编:《民生教育》。
    广东省立科学馆编:《通俗科学》。
    中华职业教育社主办:《教育与职业》。
    胡愈之主编:《东方杂志》,上海:商务印书馆发行,1904-1948年。
    中华教育界社主办:《中华教育界》,上海:中华书局发行,1912-1950年。
    教育部编审处编纂股:《教育公报》,北京:教育部编审处编纂股,1914-1927年。
    江苏省立教育学院编:《教育与民众》,1929-1948年。
    陆费逵主编:《教育杂志》,上海:商务印书馆,1909-1948年。
    王坚生主编:《大众知识》,上海:大众知识社发行,1935年。
    顾颉刚主编:《大众知识》,北平:通俗读物编刊社,1936-1937年。
    湖南省立第二民众教育馆(邵阳)主办:《民教之友》,1939—1947年。
    《大公报》,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影印本,此影印本原版系天津《大公报》。
    《申报》,上海书店1983年影印版。
    黄季陆主编:《民立报》,中华民国史料丛编,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史料编纂委员会,1969年影印本。
    《中央日报》1928—1949年,上海书店出版社、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影印版。
    杨秀明、安永新等选编:《黄质夫教育文选》,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董宝良、喻本伐、周洪宇编:《陶行知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张宗麟:《张宗麟乡村教育论集》,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
    吕达、刘立德编:《舒新城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田正平、李笑贤编:《黄炎培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陶行知教育文选》,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
    马秋帆编:《梁漱溟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高平叔编:《蔡元培教育文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韦善美、马清和编:《雷沛鸿文集》,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3年12月版。
    宋恩荣编:《晏阳初文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马秋帆、熊明安编:《晏阳初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茅仲英、唐孝纯编:《俞庆棠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陈侠、傅启群编:《傅葆琛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戴逸主编:《梁启超全集》,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
    梁启超著:《饮冰室合集》,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
    丁道凡编:《中国图书馆界先驱沈祖荣先生文集》,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王韬著:《漫游随录》,陈尚凡等校点。长沙:岳麓书社1985年版。
    王韬著:《弢园文录外编》,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胡适著,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费孝通著:《乡土中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版。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编:《孙中山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2版。
    陈元晖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普通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璩鑫圭、唐良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料汇编·学制演变》,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璩鑫圭、童富勇编:《中国近代教育史料汇编·教育思想》,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朱有瓛、戚名琇、钱曼倩、霍益萍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教育行政机构及教育团体》,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琚鑫圭、童富勇、张守智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实业教育师范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张宪文、方庆秋、黄姜其编:《中华民国史大辞典》,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1版。
    秦孝仪主编:《革命文献》,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史料编纂委员会,1967—1988年,第53辑:《抗战前教育与学术》;第54辑:《抗战前教育政策与改革》;第55辑:《抗战前教育概况与检讨》;第56辑:《抗战前之高等教育》;第57辑:《抗战前中等教育》;第58辑:《抗战时期之教育》;第59辑:《抗战时期之学术》;第60辑:《抗战时期之高等教育》;第61辑:《抗战时期之中等教育》;第79—80辑:《中国国民党历届历次中全会重要决议案汇编》(1—2)。
    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74—1983年,续编第803册:张耀曾、岑德彰编《中华民国宪法史料》;续编第804册:立法院编《中华民国宪法草案说明书》;续编第805册:杨纪、戴君旷编《宪政要览·行宪述要》 续编第806册:刘振铠编《中国宪政史话》;续编第879册:郭卫编《中华民国宪法史料》;续编第803册:张溶西编《中华民国宪法史料》;三编第97册:《教育部行政纪要》,《全国教育行政会议记录》;三编第98-99册:教育部编《中华民国第三次教育图表》;三编第100册:《全国教育行政会议各省区报告汇录》,《全国教育行政会议记录》;三编第101册:教育部编《中华民国教育法规汇编》;三编第102册:国际联盟教育考察团编《国际联盟教育考察团报告书》;三编第379-380册:吴宗慈编《中华民国宪法史前编》。
    罗家伦主编:《中华民国史料丛刊》第31册《战时教育方针》,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委员会编,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1983年版。
    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委会编:《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年版。
    舒新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年版。
    李希泌、张椒华编:《中国古代藏书与近代图书馆史料》,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
    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0年版。
    张允候、殷叙彝、洪清祥、王云开编:《五四时期的社团》,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9年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文史资料选辑编辑部编:《文史资料选辑》(合订本),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9年版。
    体育文史资料编审委员会编:《体育史料》第9辑,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3年版。
    成都体育学院体育史研究所编:《中国近代体育史资料》,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丁守和主编:《中国近代启蒙思潮》,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中国革命博物馆、湖南省博物馆编:《新民学会资料》,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陈独秀主编:《新青年》,谢俊美主编“醒狮丛书”,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蔡鸿源主编:《民国法规集成》,合肥:黄山书社1999年版。
    宋恩荣、章咸选编:《中华民国教育法规选编》,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2版。
    何祥生等编:《北京成人教育史志资料选辑》,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1993年版。
    李桂林主编:《中国现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
    刘志琴主编:《中国近代社会文化变迁录》,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刘寿林、万仁元、王玉文、孔庆泰主编:《民国职官年表》,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第1版。
    李建兴著:《中国社会教育发展史》,台北:“国立教育资料馆”1986年版。
    李建兴著:《社会教育新论》,台北:三民书局1984年版。
    相菊潭著:《社会教育》,台北:正中书局1958年版。
    李定义、包遵彭、吴湘湘编《中国近代史论丛》第二辑第六册教育,台北:正中书局1961年版。
    王冬桦、王非著:《社会教育学概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李冀主编:《教育管理辞典》,海口:海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张念宏编:《教育百科辞典》,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83年版。
    朱宗震,陈伟忠主编:《黄炎培研究文集》,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李守福著:《社会教育》,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王雷著:《中国近代社会教育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龚保善编:《昨日今日与明日的教育——教育历程的开拓》,台北:台湾开明书店1977年版。
    郑世兴著:《中国现代教育史》,台北:三民书局1981年版。
    孙邦正著:《六十年来的中国教育》,台北:正中书局1974年版。
    黄敏兰著:《中国知识分子第一人:梁启超》,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胡适著:《胡适作品集·四十自述》,台北:远流出版公司1986年版。
    郭沫若著:《少年时代》,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美]张灏著:《梁启超与中国思想的过渡(1890—1907)》,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7年中译本。
    雷国鼎著:《中国近代教育行政制度史》,台北:教育文物出版社1983年版。
    南国农编:《电化教育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
    萧树滋编:《电化教育概论》,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吴在扬编:《中国电化教育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1版。
    谢灼华编:《中国图书与图书馆史》,武昌: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郭为藩编:《中华民国开国七十年之教育》,台北:广文书局1981年版。
    顾颉刚著:《顾颉刚自述》,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版。
    刘起釪编:《顾颉刚先生学述》,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1版。
    孙启林著:《社会教育》,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林胜义著:《学校办理社会教育:理论与实务》,台北:师大书苑公司1995年版。
    林胜义著:《社会教育多元论》,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3年版。
    陈益兴著:《我国社会教育析论》,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2年版。
    郭为藩著:《文化建设与社会教育》,台北:正中书局1991年版。
    田正平主编:《中国教育思想通史》,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詹栋梁著:《社会教育理论》,台北:师大书苑公司1988年版。
    詹栋梁著:《社会教育学》,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3年版。
    杨国赐著:《社会教育的理念》,台北:师大书苑公司1987年版。
    詹栋梁著:《现代社会教育思潮》,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1年版。
    董纯朴编著:《中国成人教育史纲》,北京:中国劳动出版社1990年版。
    苗春德著:《中国近代乡村教育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李珠主编:《中国成人教育近现代史》,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中国现代教育家传编委会编:《中国现代教育家传》,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6—1988年版。
    董宝良、周洪宇:《中国近现代教育思潮与流派》,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① 摘自钟灵秀著:《社会教育行政》,上海:国立编译馆1947年版,第323—325页。详细条文可查阅中国历史第二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三辑文化、第三辑教育、第四辑、第五辑第一编教育,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编:《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上海:开明书店1934年版。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编:《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上海:商务印书馆1948年版。教育部社会教育司编:《社会教育法令汇编》第1辑,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教育部社会教育司编:《社会教育法令汇编》第2辑长沙:商务印书馆1940年版。蔡鸿源主编《民国法规集成》,合肥:黄山书社1999年出版。宋恩荣、章咸选编《中华民国教育法规选编》,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2版。蔡鸿源主编《民国法规集成》,合肥:黄山书社1999年出版。
    ① 摘自钟灵秀著:《社会教育行政》,上海:国立编译馆1947年版,第174—175页。
    ① 摘自钟灵秀著:《社会教育行政》,上海:国立编译馆1947年版,第178—180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