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中的政府环境责任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服务型的责任政府理所当然地包括了政府在环境治理中的责任。政府环境责任问题是当代中国因环境问题日益严重而凸显出来的重大问题。政府环境责任的重要性既体现在其有充分的理论依据,亦彰显于强化政府环境责任对于构建和谐的府民关系所具有的现实意义。
     政府环境责任主要由环境政治责任、环境行政责任、环境法律责任和环境道德责任等四大要素构成,形成政府环境责任系统。政府环境政治责任包括积极的政府环境政治责任和消极的政府环境政治责任。其保障机制包括权力制约机制、透明政府机制、政府官员个体道德的培养机制。政府环境行政责任包括政府环境主观行政责任和政府环境客观行政责任。其保障机制包括行政责任主体的环境责任意识、外部控制机制的构建、内部控制机制的生成。政府环境法律责任包括政府环境行政法律责任、政府环境民事法律责任和政府环境刑事法律责任。其保障机制包括政府环境法律法规体系的设立与健全机制、宣传与实施机制、监督与反馈机制。政府环境道德责任包括义务型政府环境道德责任和理想型政府环境道德责任。其保障机制包括以行政良心为核心内容的自律机制和以行政名誉及立法监督为主要内容的他律机制。
     当代政府环境责任的发生既包含着鲜明的国内背景,又存在着可资借鉴的国际经验,还与国际政治的绿化趋势密不可分。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的确立、环境保护制度的逐步完善、公众环境意识的不断提高以及国际合作与交流的加强等构成了当代政府环境责任发生的国内背景。日本、韩国、德国、美国等国家的环境战略转型实践为中国政府环境责任的强化提供了国际经验。在国际政治的绿化趋势影响下,中国对全球环境治理机制的参与以政府为主,以环境NGO为辅,合作领域广泛,合作方式多样。基于上述情境确立的当代中国政府环境责任的基本目标是建设环境友好的公民社会、规范要求是形成健全的政府环境管理制度、外在表现是形成规范的环境管理行为。
     强化当代中国政府环境责任的主要动因是为了走出环境治理时政府失灵的困境。将环境问题还原和简化为一个经济学问题即可发现,环境问题是人类经济活动无限扩张的副产品,人类经济活动的外部性所导致的市场失灵是环境问题产生的经济根源。而政府在解决经济外部性问题过程中因环境责任的缺失同样会存在失灵现象。政府环境责任的缺失主要表现在环境责任意识层面和环境责任执行层面。其严重后果有公众环境利益受损、政府合法性衰降、社会发展的环境不公平等诸多方面。导致政府环境责任缺失的原因主要有,政府对环境公共产品的垄断供给、政府的有限理性、公共利益理念的缺失等等。针对上述表现、后果及原因,亟需通过强化政府环境责任来解决政府失灵问题。
     面对日益凸显的生态环境困局,政府环境责任的强化应着重从奠定政府环境责任的能力、搭建政府环境责任的制度框架、构建政府环境责任的问责机制以及形成政府环境治理的善治局面等四个方面着手。为了奠定政府环境责任的能力基础,关键在于提高政府在环境行政中的科学决策能力、执行能力、利益协调能力和危机管理能力。鉴于政府在生态环境管理中的种种“失灵”,需要通过搭建政府环境责任的制度框架来实现政府环境责任的嵌入。在政治领域的嵌入要求政府建立和完善一整套精确完备且有较强操作性的制度规范,在经济领域的嵌入要求政府高度重视科学发展,在文化领域的嵌入要求政府重视生态文明,在社会领域的嵌入要求发扬环境民主和培育环境自治。政府环境责任的多元问责机制包括立法机关的政治问责机制、司法机关的法律问责机制、传媒与公众的社会问责机制以及行政机关的行政问责机制。政府环境责任的强化还要求政府推进环境善治局面的形成。为此,需要推进跨区域环境合作治理和全球环境合作治理。地方政府间的跨区域环境合作治理有助于开启一种扩大开放、横向合作、共谋发展的“双赢”之路。积极参与全球环境合作治理则需要各级政府像招商引资那样,认真借鉴和吸收各国环境治理中的成功经验,在强烈的环境责任驱使下,将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不断引向深入。
     当代中国政府环境责任评价价值取向的理论基础是人地关系论、容忍区理论、环境经济学。政府环境责任评价价值取向的基本构成主要包括可持续发展、环境友好、代际公正。当代中国政府环境责任评价指标体系在建立原则上包括全面性原则、科学性原则、信息真实与完整原则、透明性和公众参与原则、独立评价原则、可测性原则;在内容上可分解为政府环境责任评价的制度维度、政府环境责任评价的行为维度、政府环境责任评价的人员维度;在指标体系构成上包括3个层面、3大方面、25个具体指标。
The service-oriented responsible governments deservedly have the responsibility to protect and improve the environment. The environmental responsibility of the Chinese government is highlighted due to the worsening of environmental problems in China. The Chinese government environmental responsibility is of much significance for both the theoretical exploration and the practice of constructing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between government and citizens.
     Government environmental responsibility consists of four components: environmental political responsibility, environmental administrative responsibility, environmental legal responsibility, and environmental moral responsibility, which form the government environmental responsibility system. The government environmental political responsibility covers positive and negative parts. Its safeguard mechanism involves power check system, transparent government system, and the individual official moral training system. The government environmental administrative responsibility covers the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responsibilities. Its safeguard system includes three respects: the executive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the construction of external control system, and the generation of internal control system. The government environmental legal responsibility covers the government environmental administrative responsibility, the government environmental civil responsibility, and the government environmental criminal responsibility. Its safeguard mechanism includes three parts: establishment and improvement system, the advocacy and implementation system, and the monitoring and feedback system for the government environmental laws and regulations. The government environmental moral responsibility covers: the compulsory and ideal responsibilities. Its safeguard mechanism involves the self-discipline system with administrative conscience as its core, and the other-discipline system with executive reputation and legislative supervision as its main content.
     With its national context, the contemporary government environmental responsibility can not only make use of the international experience, but also tightly connects itself with the green trend. The establishment of a goal for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and building a socialist harmonious society,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ystem, the public awareness for the environment protection, and the enhancement of the global cooperation and communication etc, constitute the national context. The environmental strategic transformation practice of Japan, Korea, Germany,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other countries provides China with international experiences. With the influence of the global green trend, the Chinese participation in global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in broad cooperation areas and diverse cooperation forms relies mainly on the government, supplemented by the environment NGO. Under such circumstances, the goal of the contemporary Chinese government environmental responsibility is to build an environment-friendly civil society, to develop a sound government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system, and to shape an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standard.
     The motivation to enforce the government environmental responsibility in China is to avoid the governmental ineffectiveness in improving environment. If the environmental problems are reduced and simplified to be an economic problem, it can be found that environmental problems are by-products of the infinite expansion of human economic activities. The economic root of the environmental problems lies in the fact that the externality of human economic activities causes the ineffectiveness of the market; meanwhile, the absence of government environmental responsibility may also cause the governmental ineffectiveness when dealing with the problems of externality. The governmental environmental responsibility may be absent on two major levels -- the awareness and the fulfillment of the responsibility. These may lead to the consequences such as the loss of public environmental benefits, the damage to the legality of the government, and the inequality of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environment. The causes for the absence of the responsibility include the governmental monopoly of supply of public environmental products, the limited rationale of the government, the absence of public benefit sense, and so on. Therefore, according to these phenomenon, results, and causes, it is imperative to solve the governmental ineffectiveness through enforcing the environmental responsibility of the government.
     In face of increasingly deteriorating biological environment, the government should start from the following four aspects to strengthen the government environmental responsibility: laying the groundwork for the enforcement of government environmental responsibility, constituting the framework of government environmental responsibility, designing the accountability mechanism, and developing good environment governance. The key lies in improving scientific decision-making capacity, enforcement capacity, interest coordination capacity, and crisis management capacity in the environmental administration. Since various "mistakes" made in the government eco-environment management, the government should build the institutional framework for environmental responsibility so as to embed the government environmental responsibility. When it is embedded in the political field, the government has to establish a complete set of rules with easy operation. When it is embedded in the economic field, the government should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scientific development. When it is embedded in the cultural field, the government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When it is embedded in the social field, the government should promote the environmental democracy and self-governance. The multiple accountability of government environmental responsibility includes political accountability of administration, the legal accountability of the judiciary, the social accountability of the media and public, and the executive accountability of the government. The good environment governance is demanded by the enforcement of the government environmental responsibility. To this end, it is necessary to promote inter-regional as well as the global cooperation in the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Inter-regional cooperation among local governments is beneficial in exploring a "win-win" path characterized by a wider expansion, horizontal cooperation, and common development. It is required that governments at all levels draw on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in global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just as they have done in inviting investments and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the global cooperative governance. Driven by strong environmental responsibility, the government will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a environment-friendly society.
     The value orientation of the contemporary Chinese government's environmental responsibility is the man-land theory, the tolerance-zone theory, and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its fundamental elements includ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environmental friendship, and intergenerational justice. The evaluation index of the contemporary Chinese government environmental responsibility is based on the following principles: the comprehensive principle, the scientific principle, the true information principle, the transparency and public-participation principle, the independent evaluation principle, and the measurable principle. In the content, it can be classified into the following dimensions: the system dimension, the behavior dimension, and the staff dimension. Its index system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levels, three major areas, and twenty-five indicators.
引文
1方世南:《环境友好型社会呼唤绿色政治文明》,载《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第75页。
    2 [美]罗德里克·弗雷泽·纳什:《大自然的权利》,青岛:青岛出版社2005年版,第71页。
    3周生贤:《机遇与抉择》,北京:新华出版社2007年版,第32页。
    4陈潭、张晓亮:《环境治理与生态政治—绿色中国的政策议程及其行动框架》,载《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第27页。
    5陈潭、张晓亮:《环境治理与生态政治—绿色中国的政策议程及其行动框架》,载《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第28页。
    6《酸雨专题——酸雨的危害》,2006年11月16日, http://www.jsjyyz.com/dl/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49。
    7 [希]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48页。
    8柳卸林等:《创新与环境友好型社会:挑战与机遇》,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5页。
    9刘世昕:《7部委:环保专项行动直指工业园区》,载《今日国土》2006年第6期,第12页。
    10徐祥民、孟庆垒:《政府环境责任简论》,载《学习论坛》2007年12期,第64页。
    11 Edith B W. New Directions in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Law. United Nations Congresson Public International law, New York,15 March 1995.
    12 West Virginia Div.of the Izaak Walt on League of America, Inc.v.Butz; 1975.
    13 Stein P. The Role of the New South Wales Land and Environmental Court in the Emergence of Public Interest Environmental law. Environmental and Planning Law Journal, 1996, vol. 13:179.
    14 Carpenter S L, Kennedy W J D Managing Public Disputes: a Practical Guide to Handling Conflict and Reading Agreements. Jossey Bass Publishers, 1988.
    15 Dezalay Y, Garth B. Law, Lawyer and Social Capital:“Rule of Law”versus Relation Capitalism,Vol.6,1 Social& Legal Studies,1997.
    16 [英]朱迪·丽丝:《自然资源:分配、经济学与政策》,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61页。
    18 Piguo A C. Economics of Welfare (4th edition), London: Macmillan, 1932.
    19张帆、李东:《环境与自然经济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26-230页。
     20 [美]R·科斯、A·阿尔钦、D·诺斯等著《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04页。
    21 [美]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10页。
    22关于这些原则的详细论述可参见[美]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144-160页。
    23 [美]埃莉诺·奥斯特罗姆、拉里·施罗德、苏珊·温:《制度激励与可持续发展》,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204-206页。
    24转引自杨石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年版,第310页。
    
    25 [日]植草益:《微观规制经济学》,朱绍文译,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年版,第11页。
    26许云霄:《公共选择理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67页。
    
    27参见胡鞍钢、王绍光:《政府与市场》,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0年版。
    28参见张建伟:《政府环境责任论》,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29参见胡鞍钢、王绍光:《政府与市场》,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0年版。
    30张曙光:《退耕还林政府操作行为利弊分析》,载《粮食问题研究》2000年第6期,第40页。
    31马国贤:《中国公共支出与预算政策》,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22页。
    32蒋天文:《政府生态购买:一个解决生态环境的经济方案》,载《中国财政》2002年第9期,第41-44页。
    33陈君:《论促进环境保护投资发展的财政政策》,载《财政研究》2002年第9期,第52-53页。
    34兰虹:《怎样构建西部生态建设的微观主体》,载《生态经济》2002年第5期,第41-43页。
    35刘厚凤、张青楠:《区域性环境污染的自治理机制设汁与分析》,载《人文地理》2001年第1期,第95-96页。
    36戴明忠、王腊春、窦贻俭:《区域环境问题和区际环境协作》,载《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0年第2期,第80-81页。
    37转引自于红、姚建:《关于区域环境保护政策的思考》,载《安全与环境学报》2004年第4期。
    38参见郭荣星、郭立卿:《关于跨边界区域环境管理的若干问题》,载《科技导报》2000年第6期。
    39参见李文星:《地方政府间跨区域合作治理—西部大开发的新模式》,载《四川社科界》2005年第4期,第41-42页。
    40王树功:《跨区域河流水污染综合整治的设计研究》,载《上海环境科学》2001年第12期,第577-579页。
    41参见李国平、刘治国:《关于建立我国跨区环境补偿制度的思考》,载《东中西区域发展和改革研究院简报》2008年第13期。
    42参见黄开智:《试论环境法的区域控制原则》,载《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43参见曲格平:《中国环境问题及对策》,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44参见潘家华:《持续发展途径的经济学分析》,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45参见沈满洪:《绿色制度创新论》,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46参见强永昌:《环境规制与中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7参见廖卫东:《生态领域产权市场制度研究》,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年版。
    48汪翔、钱南:《公共选择理论导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66页。
    49周义程:《公共产品民主型供给模式的理论建构》,苏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第13页。
    50 [美]维尔斯曼:《教育研究方法论》,袁振国主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2页。
    51 Besselaar P V D, Gaston Heimeriks. Multidisciplinary, Interdisciplinary. Concepts and indictors. Proceedings of the 8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cientometrics Informetrics. Sydney,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2001:705-716.
    52 Klein T J. The Discourse of Interdisciplinatity. Liberal Education, 1998(84):23-25.
    53 Doyle, T. and walker, K.,‘Looking for a World They Can Call Their Own’, Campus Review, Australia, February 1-7: 10- 16.
    54参见林义:《制度分析及其方法论意义》,载《经济学家》2001年第4期。
    
    55《辞海》(缩印本),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版,第1220页。
    56《辞海》(缩印本),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版,第1220页。
    57参见冯军:《刑事责任论》,北京:法律出版社1996年版本,第13页。
    58参见张文等:《刑事责任要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54页。
    59辛向阳:《新政府论》,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1994年版,第6页。
    60赵宝煦:《政治学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103页。
    61王敬松:《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政治》,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版,第1-2页。
    
    62胡伟:《政府过程》,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7页。
    63应松年:《行政学教程》,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杜1988年版,第70页。
    64罗豪才:《行政法论》,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版,第44页。
    
    66张国庆:《行政管理学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86页。
    67参见张成福:《责任政府论》,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0年第2期,第76页。
    68张梓太:《环境法律责任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25页。
    
    69《中国大百科全书·环境科学》,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第164页。
    70参见周珂:《生态环境法论》,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11页。
    72夏光:《新政开篇,可圈可点》,载《环境保护》2007年第2期,第24页。
    73详细论述参见宋波:《走向善治——当代中国行政改革的方向》,载《党政干部学刊》2006年第6期。
    74张军辉:《行政问责制研究》,中国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第12页。
    75参见刘祖云:《论公共行政责任存在的逻辑前提》,载《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第48页。
    76 [法]卢梭:《社会契约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23页。
    77汪劲:《环境法律的理念与价值追求》,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240页。
    78参见吕忠梅:《环境法新视野》,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05页。
    79 [美]E. B.魏伊丝:《未来世代的公正:国际法、共同遗产、世代间公平》,国际联合大学、日本评论社1992年版,第33-34页。
    80罗尔斯在论述正义概念时也阐发了环境代际正义的观点。在他看来,正义概念的丰富则是指代际正义和环境正义的寻求。代际正义的探讨跨越了时间之维,“使各种伦理学理论受到了即使不是不可忍受也是很严厉的考验”。参见[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75页。
    81 [美]E. B.魏伊丝:《未来世代的公正:国际法、共同遗产、世代间公平》,国际联合大学、日本评论社1992年版,第37页。
    82 [美]E. B.魏伊丝:《未来世代的公正:国际法、共同遗产、世代间公平》,国际联合大学、日本评论社1992年版,第39页。
    83方世南:《环境友好型社会与政府在环境治理中的作为》,载《学习论坛》2007年第4期,第40页。
    84方世南:《环境友好型社会与政府在环境治理中的作为》,载《学习论坛》2007年第4期,第40页。
    85参见2004年《政府工作报告》。
    86参见[美]丹尼尔·A·科尔曼:《生态政治:建设一个绿色社会》,梅俊杰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
    89章轲:《专家驳斥环境威胁论称中国是资源消耗受害者》,2006年11月13日, http://news.sina.com.cn/c/2006-11-13/042311495317.shtml。
    90张毅:《“中国环境威胁论”不公正》,载《共产党员》2007年第14期,第14页。
    91章轲:《专家驳斥环境威胁论称中国是资源消耗受害者》,2006年11月13日, http://news.sina.com.cn/c/2006-11-13/042311495317.shtml。
    92经合组织,环境创新与全球市场(2007),ENV/EPOC/GSP(2007)2/REV1环境理事会,经合组织,巴黎。第101页。
    93杨淑萍:《论建构责任政府的逻辑》,载《理论探索》2007年第2期,第121页。
    94方世南:《环境友好型社会与政府在环境治理中的作为》,载《学习论坛》2007年第4期,第41页。
    
    95方世南:《环境友好型社会与政府在环境治理中的作为》,载《学习论坛》2007年第4期,第42页。
    96参见《武汉晨报》,2007年5月31日。
    97陈鉴波:《现代政治学》,台北:三民书局1974年版,第550页。
    98郭道晖:《法的时代精神》,长沙:湖南出版社1997年版,第468页。
    
    99张国庆:《行政管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414页。
    100《列宁全集》(第3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60页。
    101《列宁全集》(第3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28页。
    102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1702页。
    103李挚萍:《论政府环境法律责任——以政府对环境质量负责为基点》,载《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第35页。
    104张贤明:《论政治责任——民主理论的一个视角》,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50页。
    
    105王浦劬:《政治学基础》,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84页。
    106王浦劬:《政治学基础》,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84页。
    
    107张贤明:《论政治责任——民主理论的一个视角》,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21页。
    108 [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154页。
    109张贤明:《论政治责任——民主理论的一个视角》,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66-67页。
    
    110张贤明:《论政治责任——民主理论的一个视角》,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94页。
    111李景鹏:《权力政治学》,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230页。
    11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77页。
    113李景平:《行政管理学》,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77页。
     114陈钢、刘祖云:《论公共行政客观责任的类型与作用》,载《南京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第61页。
    115 [美]特里.L.库珀:《行政伦理学——实现行政责任的途径》(第四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63页。
    116陈欣:《责任意识新探:基于行为博弈论视角》,载《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第53页。
    117李明:《责任心的多元研究与测量》,载《心理学探新》2008年第3期,第41页。
    118李明:《责任心的多元研究与测量》,载《心理学探新》2008年第3期,第42页。
    119周永坤:《法律责任论》,载《中国法学》1996年第3期,第41页。
    120《中华人民共和国常用法律大全》,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105页。
    121李挚萍:《论政府环境法律责任——以政府对环境质量负责为基点》,载《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第35页。
    122李挚萍:《论政府环境法律责任——以政府对环境质量负责为基点》,载《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第36页。
    123李挚萍:《论政府环境法律责任——以政府对环境质量负责为基点》,载《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第36页。
    
    124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载《中国环境报》2004年4月6日。
    125蔡守秋:《论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法制建设》,载《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6年第9期,第42页。
    
    126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12页。
    127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96-97页。
    128曹凤月:《解读“道德责任”》,载《道德与文明》2007年第2期,第35页。
    
    129 [美]特里.L.库珀:《行政伦理学:实现行政责任的途径》,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2001年版,第65-66页。
    130 [美]特里.L.库珀:《行政伦理学:实现行政责任的途径》,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2001年版,第222页。
    
    131李鹏飞:《论行政道德责任的实现机制》,载《理论探索》2006年第4期,第21页。
    132 [英]达尔文:《人类的由来》,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165页。
    133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专题政策研究组:《环境与发展战略转型:全球经验与中国对策》,2008年2月26日,http://www.china.com.cn/tech/zhuanti/wyh/2008-02/04/content_9651529_2.htm。
    134周宏春,季曦《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环境保护政策演变》,载《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1期,第36页。
    135解振华:《努力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载《环境保护》2005年第10期,第26页。
    136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专题政策研究组:《环境与发展战略转型:全球经验与中国对策》,2008年2月26日,http://www.china.com.cn/tech/zhuanti/wyh/2008-02/04/content_9651529_2.htm。
    137 Johnston A I . China and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Institutions : A Decision Rule Analysis, in Michael B. McElroy , Chris P. Nielsen and Peter Lydon , eds. , Energizing China : Reconcil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Economic Growth,Cambridge,MA :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8 , p. 555-600.
    138《中国参加的环境公约及其履行》,2004年12月02日, http://www.people.com.cn/GB/huanbao/8220/41430/41433/3029062.html。
    139《国家环保总局双边合作项目表》,http://www.zhb.gov.cn/eic/651616770108424192/20040409/1048377Shtml。
    140 Elizabeth Economy. The Impact of International Regimes on Chinese Foreign Policy Making:Broading Perspective and Policies but Only to A Point”, in David Lampton , ed. , The Making of Chinese Foreign and Security Policy in the Era of Reform 1978 - 2000 , Stanford ,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2001 , p. 236-238.
    141于宏源:《〈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与中国气候变化政策协调的发展》,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5年第10期,第45页。
    
    142孙启贵:《库恩范式的文化涵义》,载《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期,第19页。
    143黄爱宝:《服务型政府构建与政府生态服务》,载《南京社会科学》2008年第3期,第59页。
    144乔耀章:《政府理论》,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23页。
    
    145乔耀章:《政府理论》,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33页。
    146试论中国环境管理制度体系框架,http://www.happycampus.cn/docs/983432288601@hc03/6445/。
    147方世南:《环境友好型社会与政府在环境治理中的作为》,载《学习论坛》2007年第4期,第40-43页。
    148黄爱宝:《政府作为“理性生态人”:内涵、结构与功能分析》,载《社会科学家》2006年第5期,第43页。
    149潘岳:《环境文化与民族复兴》,载《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3年6期,第127页。
    150 [德]约阿希姆·拉德卡:《自然与权力:世界环境史》,王国豫、付天海译,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2页。
    151 Grossman G M, Krueger A B. Environmental Impacts of a 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greement, NBER Working Paper No.3914, 1991.
    152 Bac M. Incomplete Information and Incentives to Free Ride on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Resources.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1996(30):301-315.
    153唐建荣:《生态经济学》,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第67-69页。
    154李仁君:《论科斯定理及其在经济理论中的地位和意义》,载《天津商学院学报》1998年第4期,第16-24页。
    155 Baumol W J, Oates W E. The Use of Standards and Prices for Protection of the Environment, Swedish J. Econ.,March 1971,73(1): 42-54.
    156方世南:《环境友好型社会与政府的环境责任》,载《马克思主义研究》2007年第7期,第27页。
    157参见聂国卿:《我国转型时期的环境治理对策》,载《华东经济管理》2002年第2期,第32页。
    
    158方世南:《环境友好型社会与政府的环境责任》,载《马克思主义研究》2007年第7期,第28页。
    159郭巍清等:《现代公共政策分析》,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27-330页。
    160 [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等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295-296页。
    161 [美]斯图亚特·S·尼古:《政策学:综合与评估》,周超等译,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1991年版,第41页。
    162方世南:《环境友好型社会与政府在环境治理中的作为》,载《学习论坛》2007年第4期,第40页。
    163郭艳婷:《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探析》,载《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8年第3期,第101页。
    164方世南:《环境友好型社会与政府的环境责任》,载《马克思主义研究》2007年第7期,第27页。
    165 [美]廖红、克里斯·郎革:《美国环境管理的历史与发展》,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49页。
    
    166陈庆云:《公共政策分析》,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年版,第23页。
    167方世南:《环境友好型社会与政府在环境治理中的作为》,载《学习论坛》2007年第4期,第40页。
    168龙朝双等:《地方政府学》,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1版,第5页。
    
    169资料来源:[美]丹尼尔·F·史普博:《管制与市场》,余晖等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25-63页。
    170金太军等:《中央与地方政府关系建构与调谐》,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10-213页。
    171宋常青、王衡:《揭开“挂牌保护”的底牌》,载《江南时报》2006年11月28日。
    
    172我国环境保护现状的制度分析,http://img7.zhubajie.com/task/2009-01/02/67116/uakexhr1.doc。
    173徐祥民、孟庆垒:《政府环境责任简论》,载《学习论坛》2007年第12期,第64页。
    174方世南:《环境友好型社会与政府在环境治理中的作为》,载《学习论坛》2007年第4期,第40页。
    175 [希]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210页。
    
    176 [德]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239页。
    177 [德]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第184页。
    178 Minier J A. Dimocracy and Growth:Alternative Approaches, Journal of Economic Growth,1998,pp.241.
    179周义程:《公共服务悖论及其破解策略》,载《学术界》2009年第2期,第253页。
    180罗晓东:《论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经济职能》,载《经济评论》1995年第1期,第67页。
    181 Krueger A O.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the rent-seeking society,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74, vol 64: 291-303.
    182纪程:《“权力寻租”与“制度腐败”》,载《社会科学论坛》2004年第7期,第28-31页。
    183蔡守秋:《论政府环境责任的缺陷与健全》,载《河北法学》2008年第3期,第19页。
    184彭向刚、张世杰:《论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政府能力建设》,载《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第3期,第45-47页。
    185王思斌:《社会政策时代与政府社会政策能力建设》,载《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6期,第10页。
    186郝继明:《加强政府决策能力建设的路径分析》,载《科学决策》2005年第5期,第56-58页。
    187周梅芳:《论新时期政府的行政决策能力》,载《贵州社会科学》2000年第3期,第43页。
    
    188卢岳华:《行政决策视角中的政府改革和行政能力建设》,载《行政与法》2006年第1期,第20页。
    189郝继明:《加强政府决策能力建设的路径分析》,载《科学决策》2005年第5期,第58页。
    190高建华、崔运武:《公共政策有效执行的政治学分析》,载《中国行政管理》2006年第2期,第41页。
    191阳信生:《政府能力建设与政策执行梗阻之消解》,载《文史博览》(理论)2008年第3期,第29页。
    192莫勇波:《政府执行力:当前公共行政研究的新课题》,载《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第72页。
    193成芳、李婷:《浅析公共政策与政府执行力》,载《法治与社会》2008年第5期,第146页。
    194刘靖华、姜宪利:《中国政府管理创新》,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2页。
    195彭向刚、张世杰:《论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政府能力建设》,载《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第3期,第45页。
    196王绍光:《顺应民心的变化:从财政资金流向看中国政府政策调整》,载《战略与管理》2004年第2期,第51页。
    197赵任:《我国政府能力建设研究》,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第16-18页。
    198李景鹏:《中国政治发展的理论研究纲要》,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35页。
    
    199李景鹏:《中国政治发展的理论研究纲要》,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36页。
    200邓昕:《论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政府协调能力》,载《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年第12期,第31页。
    201邓昕:《论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政府协调能力》,载《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年第12期,第32页。
    202徐湘林:《中国国情与制度创新》,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年版,第1页。
    203丁煌:《政策执行组织机制及其防治对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页。
    204齐明山、李彦娅:《社会转型时期政府危机管理能力的缺失及其提升路径分析》,载《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第27页。
    205赵任:《我国政府能力建设研究》,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第16-18页。
    206肖鹏军:《公共危机导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39页。
    207薛澜、张强、钟开斌:《危机管理:转型期中国面临的挑战》,载《中国软科学》2003年第4期,第11页。
    208刘萍萍、韩文秀、裴葆春:《发达国家危机管理机制与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体系设计》,载《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第63页。
    209郭晓来:《危机管理系统建设中的几个问题》,载《中国行政管理》2004年第2期,第10页。
    210王彬彬、刘祖云:《解读生态型政府:提出、意旨及其价值》,载《晋阳学刊》2008年第4期,第21页。
    211黄爱宝:《“生态型政府”初探》,载《南京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第56页。
    212许继芳:《责任嵌入与政府环境责任实现的多元分析》,载《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第12页。
    213谢地:《政府规制经济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75页。
    214对具有环保性质的事业给予补贴是非常必要的,例如污染控制或清洁生产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如果没有补贴,是很难开展起来的。
    215毕铁居、吴绍琪:《和谐社会与政府生态责任体系的构架》,载《特区经济》2006年第4期,第96-97页。
    216李炼:《环境保护立法与我国外贸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载《国际经贸探索》1998年第3期,第62页。
    217李亚:《论经济发展中政府的生态责任》,载《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5年第2期,第95-96页。
    218王彬彬、刘祖云:《解读生态型政府:提出、意旨及其价值》,载《晋阳学刊》2008年第4期,第24页。
    
    219钱易、唐孝严:《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87页。
    220周霞:《和谐社会:公共行政的价值指向与变革逻辑》,载《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2006年第3期,第29页。
    221俞可平:《治理与善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8页。
    222这是一个分析社会动乱或者社会不稳定的机理。自然界的燃烧三元素:燃烧物质,燃烧的助燃剂,点火温度。所以说所有社会不和谐不稳定也是这三类,社会的燃烧物质是人和自然的矛盾,人和人的矛盾;助燃剂是国民心理水平;点火温度即引发剧烈利益冲突的导火索性质的事件。
    223吴绍琪、李刚、毕铁居:《基于科学发展观的政府生态责任的构建》,载《生态经济》2006年第5期,第27页。
    
    224邵永生:《SARS的流行与生态伦理观》,载《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年第8期,第75页。
    225李样、杨风春:《生态环境问题对策研究》,载《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第76页。
    
    226刘国涛:《循环经济?绿色产业?法例建设》,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年版,第312-313页。
    227李亚:《论经济发展中政府的生态责任》,载《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5年第2期,第96页。
    228梁平、李燕:《关于和谐社会要求下的政府生态责任的思考》,载《珠江现代化》2007年第4期,第36页。
    229李亚:《论经济发展中政府的生态责任》,载《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5年第2期,第96页。
    230郭少棠、王宪明等:《西部大开发中的生态文化建设与可持续发展》,载《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5期,第11页。
    231黄肇义、杨东援:《国外生态城市建设实例》,载《国外城市规划》2001年第3期,第36页。
    232张建伟:《完善政府环境责任的若干思考》,载《河北法学》2008第3期,第26页。
    233蔡守秋:《环境公平与环境民主——三论环境资源法学的基本理念》,载《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第15页。
    234 [日]原田尚彦:《环境法》,于敏译,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13页。
    235黄爱宝:《走向社会环境自治:内涵、价值与政府责任》,载《理论探讨》2009年第1期,第5页。
    236张康之:《公共行政中的哲学与伦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40-241页。
    237蔡守秋:《环境资源法学教程》,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20页。
    238许继芳:《责任嵌入与政府环境责任实现的多元分析》,载《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第16页。
    239张康之:《公共行政中的哲学与伦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42-244页。
    240张康之:《公共行政中的哲学与伦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44页。
    241黄爱宝:《走向社会环境自治:内涵、价值与政府责任》,载《理论探讨》2009年第1期,第8页。
    242 [美]戴维?奥斯本、彼德?普拉斯特里克:《摒弃官僚制:政府再造的五项战略》,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页。
    243王彬彬、朱益芳:《行政问责之规范理路:法制、制度与机制的三维建构》,载《西安外事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第33页。
    
    244汪习根:《论实现人大法律监督权的保障》,载《现代法学》2000年第6期,第39页。
    245张建伟:《完善政府环境责任问责机制的若干思考》,载《环境保护》2008年第3期,第34-35页。
    
    
    246张建伟:《完善政府环境责任问责机制的若干思考》,载《环境保护》2008年第3期,第35页。
    247张建伟:《完善政府环境责任问责机制的若干思考》,载《环境保护》2008年第3期,第35页。
    248喜子:《反思与重构:完善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诉权视角》,载《中国法学》2004年第1期,第59页。
    249张存良:《和谐社会议题下的政府生态责任》,载《新学术》2007年第1期,第39页。
    
    250杨德威:《欧洲的“媒体问责制”》,载《中国记者》2003年第12期,第26页。
    251杨德威:《欧洲的“媒体问责制”》,载《中国记者》2003年第12期,第26页。
    252高国舫:《廓清对媒体问责质疑的几个观点》,载《岭南学刊》2007年第6期,第56页。
    253赵正群:《行政之诉与诉权》,载《法学研究》1995年第6期,第79页。
    254张建伟:《完善政府环境责任问责机制的若干思考》,载《环境保护》2008年第3期,第36页。
    255张庆、赵泽洪:《论政府生态责任刚性化》,载《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第68页。
    256张建伟:《完善政府环境责任的若干思考》,载《河北法学》2008年第3期,第30页。
    257蔡立辉:《公共管理范式:反思与批判》,载《政治学研究》2002年第3期,第84页。
    258转引自俞可平:《治理与善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35-45页。
    259转引自俞可平:《治理与善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35-45页。
    260陈家刚:《协商民主》,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336页。
    261黄爱宝:《全球环境治理与生态型政府构建》,载《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第71页。
    262孙钰:《加强政府环境监管能力——访美国环保协会中国项目首席经济学家杜丹德》,载《环境保护》2008年第4期,第24页。
    263 [美]芭芭拉·沃德、勒内·杜博斯:《只有一个地球——对一个小小行星的关怀和维护》,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55页。
    264黄爱宝:《全球环境治理与生态型政府构建》,载《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第73页。
    265张庆、赵泽洪:《论政府生态责任刚性化》,载《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第68页。
    266李文星、蒋瑛:《简论我国地方政府间的跨区域合作治理》,载《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第1期,第259页。
    267此处论及的“区域”指的是某个政府层级所管辖的范围,更确切地说是指所管辖土地范围。由此说来,所谓的“跨区域”指的是,跨越两个以上的政府层级所管辖之区域范围。跨区域的环境合作治理指的是,省际之间、市与市之间、县与县之间、乡镇之间在环境治理上的合作。本文下面所讨论的主要针对省际这一层级在环境治理领域的合作。
    268高小平:《政府生态管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75页。
    269郎友兴:《走向共赢的格局:中国环境治理与地方政府跨区域合作》,载《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7年第2期,第17页。
    270赵永茂:《台湾府际关系与跨域管理》,载《政治科学论丛》(台北)2003年第18期,第62页。
    271郎友兴:《走向共赢的格局:中国环境治理与地方政府跨区域合作》,载《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7年第2期,第19页。
    272汤京平:《环境保护与地方政治:北高两市环保官员对于影响执法因素的认知调查》,载《台湾政治学刊》(台北)2002年第12期,第151页。
    273汤京平:《环境保护与地方政治:北高两市环保官员对于影响执法因素的认知调查》,载《台湾政治学刊》(台北)2002年第12期,第152页。
    274郎友兴:《走向共赢的格局:中国环境治理与地方政府跨区域合作》,载《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7年第2期,第22页。
    275所谓“境外管辖权”指的是,“有些都会区的地方政府,允许将其部分管制权力(regulatory power)延伸至其辖区域外的非法人郊区,也就是赋予都会区的地方政府权力,管辖其因都会区的发展扩张所需的管理权力”。参见郑懿婷(台湾东海大学政治学系硕士班地方政治组研究生):《跨区域事务处理初探》(未正式出版),第13页。
    276《环境法》,http://www.chinabaike.com/article/316/327/2007/2007022156356.html。
    277方世南:《环境友好型社会呼唤绿色生存方式》,载《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南京市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第5页。
    278转引自[英]理查德.威廉姆斯:《组织绩效管理》,蓝天星翻译公司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18页。
    279王春福:《试论政策评估和政策评价的区别》,载《理论探讨》1992年第3期,第46页。
    280李德顺、马俊峰:《价值论原理》,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66页。
    
    281 Guba E G , Lincoln Y S. Four Generation Evaluation,California:Sage Publications,Inc.1989,p.29-30.
    282陈新汉:《评价论导论》,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393页。
    283 Vickers G. The Art of Judgment :A Study Policy Making,California:Sage Publications,Inc.,1995,p.54—55.
    284 Palumbo D J. The Politics of Program Evaluation,California :Sage Publications,Inc,1987,p.13.
    285徐家良著:《政府评价论》,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年版,第12-13页。
    286 Parasuraman A, Zeithaml V A, et al. Understanding Customer Expectations of Services. Sloan Management Review, 32(2),1991.
    287 Johnston R. The zone of tolerance:Explor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rvice transactions and satisfaction with the overall servic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ervice Industry Management, Vol.6 No. 2, 1995, p. 46-61.
    288 Gwynne A L,Devlin J F and Ennew C T. The Zone of Tolerance : Insights and Influences,Journal of MarketingManagement, 2000, vol 16; 545-564.
    289参见王锐兰:《我国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价研究》,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第42-43页。
    290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王之佳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52页。
    291叶文虎、栾胜基:《论可持续发展的衡量与指标体系》,载《世界环境》,1996年第1期,第13页。
    292陈昌曙:《哲学视野中的可持续发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9页。
    293《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79页。
    294罗大平:《环境风险评价法律制度研究》,武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第43-44页。
    295 Young O R. Global Governance Drawing Insights from the Environmental Experience. Cambridge, mass. The MIT Press, London, England, 1997, p. 4-5.
    296参见[美]W.理查德.斯格特:《组织理论》,黄洋、李霞、申薇、席侃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340-341页;Donabedian A, Evaluating the Quality of Medical Care, Milbank Memorial Fund Quarterly,44(part 2),1996, p.166--206; Suchman E A. Evaluative Research: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Public Service & Social Action Programs, New York: Russell Sage Foundation, 1967.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3.《列宁全集》(第3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4.《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5.《邓小平文选》(第1-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6.《江泽民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白志鹏、王:《环境管理学》,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年版。
    2.北京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北京市领导科学学会:《服务型政府:公共管理论评》,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
    3.薄燕:《环境问题与国际关系》,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4.《辞海》(缩印本),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版。
    5.蔡守秋:《环境资源法学教程》,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6.曹闻民:《政府职能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7.陈昌曙:《哲学视野中的可持续发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8.陈墀成:《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哲学反思》,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版。
    9.陈宏:《发展与环境》,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0.陈家刚:《协商民主》,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版。
    11.陈鉴波:《现代政治学》,台北:三民书局1974年版。
    12.陈庆云:《公共政策分析》,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年版。
    13.陈新汉:《评价论导论》,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14.陈振明:《公共管理学原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5.陈振明:《公共政策学:政策分析的理论、方法与技术》,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6.丁煌:《政策执行组织机制及其防治对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7.冯军:《刑事责任论》,北京:法律出版社1996年版。
    18.方世南:《时代与文明: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与各国文明的多样性》,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9.付修勇、刘连兴:《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年版。
    20.高小平:《政府生态管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21.高民政:《中国政府与政治》,济南:黄河出版社1993年版。
    22.郭道晖:《法的时代精神》,长沙:湖南出版社1997年版。
    23.郭巍清等:《现代公共政策分析》,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4.郭强:《节约型社会》,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
    25.郭震远:《建设和谐世界理论与实践》,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8年版。
    26.胡鞍钢、白绍光:《政府与市场》,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0年版。
    27.胡伟:《政府过程》,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28.贺新元:《环境问题与第三世界》,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9.郇庆治:《环境政治国际比较》,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0.郇庆治:《绿色乌托邦:生态主义的社会哲学》,济南:泰山出版社1998年版。
    31.金太军等:《中央与地方政府关系建构与调谐》,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32.李德顺、马俊峰:《价值论原理》,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33.李景白:《权力政治学》,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34.李景白:《中国政治发展的理论研究纲要》,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35.李景平:《行政管理学》,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6.廖卫东:《生态领域产权市场制度研究》,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年版。
    37.刘国涛:《循环经济·绿色产业·法例建设》,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年版。
    38.刘靖华、姜宪利:《中国政府管理创新》,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39.柳卸林等:《创新与环境友好型社会:挑战与机遇》,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40.龙朝双等:《地方政府学》,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1.吕忠梅:《环境法新视野》,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42.罗豪才:《行政法论》,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版。
    43.马国贤:《中国公共支出与预算政策》,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4.潘家华:《持续发展途径的经济学分析》,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45.钱易、唐孝严:《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46.强永昌:《环境规制与中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7.乔耀章:《政府理论》,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48.曲格平:《中国环境问题及对策》,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49.沈满洪:《绿色制度创新论》,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50.唐建荣:《生态经济学》,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
    51.汪劲:《环境法律的理念与价值追求》,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52.汪翔、钱南:《公共选择理论导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53.白定云、白世雄:《西方国家新公共管理理论综述与实务分析》,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版。
    54.白金南、田仁生、洪亚雄:《中国环境政策》,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55.白敬松:《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政治》,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版。
    56.白浦劬:《政治学基础》,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7.白树义:《环境法系列专题研究.第二辑》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58.白树义:《可持续发展与中国环境法治:生态安全及其立法问题专题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59.白树义:《可持续发展与中国环境法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修改专题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60.白玉振:《环境绩效评估与环境报告书》,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年版。
    61.白煜:《社会稳定与社会和谐》,北京: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62.白子昌、郭又新:《国家利益还是地区利益:东盟合作的政治经济学》,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年版。
    63.魏波:《环境危机与文化重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64.魏智勇、赵明:《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65.吴凤章:《生态文明构建: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版。
    66.肖白军:《公共危机导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67.辛向阳:《新政府论》,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1994年版。
    68.徐家良:《政府评价论》,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年版。
    69.徐湘林:《中国国情与制度创新》,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年版。
    70.徐峰:《政治参与发展条件下中国共产党的政策制定》,北京:知识产权出版2008年版。
    71.许云霄:《公共选择理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72.谢地:《政府规制经济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杜2003年版。
    73.杨石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年版。
    74.应松年:《行政学教程》,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杜1988年版。
    75.俞可平:《治理与善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76.叶文虎、张勇:《环境管理学》(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77.云光:《政治学纲要》,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78.曾思育:《环境管理与环境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79.《中国大百科全书·环境科学》,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80.《中华人民共和国常用法律大全》,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81.张帆、李东:《环境与自然经济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82.张国庆:《行政管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83.张国庆:《行政管理学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84.张建伟:《政府环境责任论》,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85.张康之:《公共行政中的哲学与伦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86.张文等:《刑事责任要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87.张贤明:《论政治责任——民主理论的一个视角》,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88.张梓太:《环境法律责任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89.赵宝煦:《政治学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
    90.谷荣:《中国城市化公共政策研究》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91.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92.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中国环境与发展:世纪挑战与战略抉择》,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93.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94.中国社科院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环境与发展评论.》(第三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95.周厚丰:《环境保护的博弈》,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96.周珂:《生态环境法论》,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97.周生贤:《机遇与抉择:松花江事件的深度思考》,北京:新华出版社2007年版。
    98.自然之友:《中国环境的危机与转机.2008》,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99. 2004年《政府工作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00.[希]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101.[英]朱迪·丽丝:《自然资源:分配、经济学与政策》,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102.[英]达尔文:《人类的由来》,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103.[英]理查德.威廉姆斯:《组织绩效管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04.[美]R·科斯, A·阿尔钦, D·诺斯等著《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105.[美]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
    106.[美]埃莉诺·奥斯特罗姆、拉里·施罗德、苏珊·温:《制度激励与可持续发展》,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
    107.[美]维尔斯曼:《教育研究方法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108.[美]E. B.魏伊丝:《未来世代的公正:国际法、共同遗产、世代间公平》,国际联合大学、日本评论社1992年版。
    109.[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版。
    110.[美]斯图亚特·S·尼古:《政策学:综合与评估》,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1991年版。
    111.[美]廖红、克里斯·郎革:《美国环境管理的历史与发展》,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112.[美]戴维·奥斯本、彼德·普拉斯特里克:《摒弃官僚制:政府再造的五项战略》,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13.[美]芭芭拉·沃德、勒内·杜博斯:《只有一个地球——对一个小小行星的关怀和维护》,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114.[美]W.理查德,斯格特:《组织理论》,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115.[美]丹尼尔·F·史普博:《管制与市场》,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
    116.[美]特里.L.库珀:《行政伦理学:实现行政责任的途径》,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2001年版。
    117.[日]植草益:《微观规制经济学》,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年版。
    118.[日]原田尚彦:《环境法》,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119.[法]卢梭:《社会契约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120.[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
    121.[德]约阿希姆·拉德卡:《自然与权力:世界环境史》,白国豫、付天海译,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22.[德]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123.[德]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
    124.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125.经合组织,环境创新与全球市场(2007),ENV/EPOC/GSP(2007)2/REV1环境理事会,经合组织,巴黎。
    1.毕铁居、吴绍琪:《和谐社会与政府生态责任体系的构架》,载《特区经济》2006年第4期。
    2.蔡守秋:《论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法制建设》,载《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6年第9期。
    3.蔡守秋:《论政府环境责任的缺陷与健全》,载《河北法学》2008年第3期。
    4.蔡守秋:《环境公平与环境民主——三论环境资源法学的基本理念》,载《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5.蔡立辉:《公共管理范式:反思与批判》,载《政治学研究》2002年第3期。
    6.曹凤月:《解读“道德责任”》,载《道德与文明》2007年第2期。
    7.陈钢,刘祖云:《论公共行政客观责任的类型与作用》,载《南京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
    8.陈君:《论促进环境保护投资发展的财政政策》,载《财政研究》2002年第9期。
    9.陈欣:《责任意识新探:基于行为博弈论视角》,载《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
    10.陈潭、张晓亮:《环境治理与生态政治—绿色中国的政策议程及其行动框架》,载《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11.成芳、李婷:《浅析公共政策与政府执行力》,载《法治与社会》2008年第5期。
    12.戴明忠、白腊春、窦贻俭:《区域环境问题和区际环境协作》,载《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0年第2期。
    13.邓昕:《论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政府协调能力》,载《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年第12期。
    14.方世南:《环境友好型社会呼唤绿色生存方式》,载《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南京市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15.方世南:《环境友好型社会呼唤绿色政治文明》,载《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16.方世南:《环境友好型社会与政府的环境责任》,载《马克思主义研究》2007年第7期。
    17.方世南:《环境友好型社会与政府在环境治理中的作为》,载《学习论坛》2007年第4期。
    18.高国舫:《廓清对媒体问责质疑的几个观点》,载《岭南学刊》2007年第6期。
    19.高建华、崔运武:《公共政策有效执行的政治学分析》,载《中国行政管理》2006年第2期。
    20.郭荣星、郭立卿:《关于跨边界区域环境管理的若干问题》,载《科技导报》2000年第6期。
    21.郭少棠、白宪明等:《西部大开发中的生态文化建设与可持续发展》,载《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5期。
    22.郭晓来:《危机管理系统建设中的几个问题》,载《中国行政管理》2004年第2期。
    23.郭艳婷:《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探析》,载《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8年第3期。
    24.郝继明:《加强政府决策能力建设的路径分析》,载《科学决策》2005年第5期。
    25.黄爱宝:《“生态型政府”初探》,载《南京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26.黄爱宝:《全球环境治理与生态型政府构建》,载《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27.黄爱宝:《走向社会环境自治:内涵、价值与政府责任》,载《理论探讨》2009年第1期。
    28.黄爱宝:《服务型政府构建与政府生态服务》,载《南京社会科学》2008年第3期。
    29.黄爱宝:《政府作为“理性生态人”:内涵、结构与功能分析》,载《社会科学家》2006年第5期。
    30.黄开智:《试论环境法的区域控制原则》,载《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31.黄肇义、杨东援:《国外生态城市建设实例》,载《国外城市规划》2001年第3期。
    32.纪程:《“权力寻租”与“制度腐败”》,载《社会科学论坛》2004年第7期。
    33.蒋天文:《政府生态购买:一个解决生态环境的经济方案》,载《中国财政》2002年第9期。
    34.解振华:《努力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载《环境保护》2005年第10期。
    35.兰虹:《怎样构建西部生态建设的微观主体》,载《生态经济》2002年第5期。
    36.郎友兴:《走向共赢的格局:中国环境治理与地方政府跨区域合作》,载《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7年第2期。
    37.李波、杨明《贵州生态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载《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
    38.李国平、刘治国:《关于建立我国跨区环境补偿制度的思考》,载《东中西区域发展和改革研究院简报》2008年第13期。
    39.李明:《责任心的多元研究与测量》,载《心理学探新》2008年第3期。
    40.李白飞:《论行政道德责任的实现机制》,载《理论探索》2006年第4期。
    41.李仁君:《论科斯定理及其在经济理论中的地位和意义》,载《天津商学院学报》1998年第4期。
    42.李文星、蒋瑛:《简论我国地方政府间的跨区域合作治理》,载《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第1期。
    43.李文星:《地方政府间跨区域合作治理—西部大开发的新模式》,载《四川社科界》2005年第4期。
    44.李亚:《论经济发展中政府的生态责任》,载《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5年第2期。
    45.李挚萍:《论政府环境法律责任——以政府对环境质量负责为基点》,载《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46.李样,杨风春:《生态环境问题对策研究》,载《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47.李炼:《环境保护立法与我国外贸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载《国际经贸探索》1998年第3期。
    48.梁平、李燕:《关于和谐社会要求下的政府生态责任的思考》,载《珠江现代化》2007年第4期。
    49.刘世昕:《7部委:环保专项行动直指工业园区》,载《今日国土》2006年第6期。
    50.刘萍萍、韩文秀、裴葆春:《发达国家危机管理机制与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体系设计》,载《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51.刘厚凤、张青楠:《区域性环境污染的自治理机制设汁与分析》,载《人文地理》2001年第1期。
    52.刘祖云:《论公共行政责任存在的逻辑前提》,载《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53.罗晓东:《论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经济职能》,载《经济评论》1995年第1期。
    54.罗大平:《环境风险评价法律制度研究》,武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55.卢岳华:《行政决策视角中的政府改革和行政能力建设》,载《行政与法》2006年第1期。
    56.林义:《制度分析及其方法论意义》,载《经济学家》2001年第4期。
    57.莫勇波:《政府执行力:当前公共行政研究的新课题》,《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58.聂国卿:《我国转型时期的环境治理对策》,载《华东经济管理》2002年第2期。
    59.潘岳:《环境文化与民族复兴》,载《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3年6期。
    60.彭向刚、张世杰:《论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政府能力建设》,载《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第3期。
    61.齐明山、李彦娅:《社会转型时期政府危机管理能力的缺失及其提升路径分析》,载《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
    62.邵永生:《SARS的流行与生态伦理观》,载《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年第8期。
    63.宋波:《走向善治——当代中国行政改革的方向》,载《党政干部学刊》2006年第6期。
    64.孙启贵:《库恩范式的文化涵义》,载《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期。
    65.孙钰:《加强政府环境监管能力——访美国环保协会中国项目首席经济学家杜丹德》,载《环境保护》2008年第4期。
    66.汤京平:《环境保护与地方政治:北高两市环保官员对于影响执法因素的认知调查》,载《台湾政治学刊》(台北)2002年第12期。
    67.汪习根:《论实现人大法律监督权的保障》,载《现代法学》2000年第6期。
    68.白彬彬、朱益芳:《行政问责之规范理路:法制、制度与机制的三维建构》,载《西安外事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69.白彬彬、刘祖云:《解读生态型政府:提出、意旨及其价值》,载《晋阳学刊》2008年第4期。
    70.白春福:《试论政策评估和政策评价的区别》,载《理论探讨》1992年第3期。
    71.白树功:《跨区域河流水污染综合整治的设计研究》,载《上海环境科学》2001年第12期。
    72.白绍光:《顺应民心的变化:从财政资金流向看中国政府政策调整》,载《战略与管理》2004年第2期。
    73.白思斌:《社会政策时代与政府社会政策能力建设》,载《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6期。
    74.白锐兰:《我国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价研究》,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
    75.吴绍琪、李刚、毕铁居:《基于科学发展观的政府生态责任的构建》,载《生态经济》2006年第5期。
    76.喜子:《反思与重构:完善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诉权视角》,载《中国法学》2004年第1期。
    77.夏光:《新政开篇,可圈可点》,载《环境保护》2007年第2期。
    78.徐祥民、孟庆垒:《政府环境责任简论》,载《学习论坛》2007年12期。
    79.许继芳:《责任嵌入与政府环境责任实现的多元分析》,载《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
    80.薛澜、张强、钟开斌:《危机管理:转型期中国面临的挑战》,载《中国软科学》2003年第4期。
    81.阳信生:《政府能力建设与政策执行梗阻之消解》,载《文史博览》(理论)2008年第3期。
    82.杨德威:《欧洲的“媒体问责制”》,载《中国记者》2003年第12期。
    83.杨淑萍:《论建构责任政府的逻辑》,载《理论探索》2007年第2期。
    84.叶文虎,栾胜基:《论可持续发展的衡量与指标体系》,载《世界环境》1996年第1期。
    85.于宏源:《〈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与中国气候变化政策协调的发展》,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5年第10期。
    86.于红、姚建:《关于区域环境保护政策的思考》,载《安全与环境学报》2004年第4期。
    87.张成福:《责任政府论》,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0年第2期。
    88.张军辉:《行政问责制研究》,中国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89.张庆、赵泽洪:《论政府生态责任刚性化》,载《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
    90.张曙光:《退耕还林政府操作行为利弊分析》,载《粮食问题研究》2000年第6期。
    91.张存良:《和谐社会议题下的政府生态责任》,载《新学术》2007年第1期。
    92.张建伟:《完善政府环境责任的若干思考》,载《河北法学》2008第3期。
    93.张毅:《“中国环境威胁论”不公正》,载《共产党员》2007年第14期。
    94.周宏春,季曦《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环境保护政策演变》,载《南京大学学报》2009年1期。
    95.周霞:《和谐社会:公共行政的价值指向与变革逻辑》,载《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2006年第3期。
    96.周梅芳:《论新时期政府的行政决策能力》,载《贵州社会科学》2000年第3期。
    97.周义程:《公共产品民主型供给模式的理论建构》,苏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
    98.周义程:《公共服务悖论及其破解策略》,载《学术界》2009年第2期。
    99.周永坤:《法律责任论》,载《中国法学》1996年第3期。
    100.赵正群:《行政之诉与诉权》,载《法学研究》1995年第6期。
    101.赵任:《我国政府能力建设研究》,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102.赵永茂:《台湾府际关系与跨域管理》,载《政治科学论丛》(台北)2003年第18期。
    1. Besselaar P V D, Gaston Heimeriks. Multidisciplinary, Interdisciplinary. Concepts and indictors. Proceedings of the 8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cientometrics Informetrics. Sydney,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2001.
    2. Bac M. Incomplete Information and Incentives to Free Ride on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Resources .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1996(30).
    3. Baumol W J, Oates W E. The Use of Standards and Prices for Protection of the Environment . Swedish J. Econ., March 1971.
    4. Carpenter S L, Kennedy W J D. Managing Public Disputes: a Practical Guide to Handling Conflict and Reading Agreements . Jossey Bass Publishers, 1988.
    5. Dezalay Y, Garth B. Law, Lawyer and Social Capital:“Rule of Law”versus Relation Capitalism . Vol.6,1 Social& Legal Studies,1997.
    6. Donabedian A. Evaluating the Quality of Medical Care . Milbank Memorial Fund Quarterly,44(part 2),1996.
    7. Edith B W. New Directions in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Law. United Nations Congresson Public International law , New York,15 March 1995.
    8. Elizabeth Economy. The Impact of International Regimes on Chinese Foreign Policy Making:Broading Perspective and Policies but Only to A Point”, in David Lampton , ed. , The Making of Chinese Foreign and Security Policy in the Era of Reform 1978 - 2000 , Stanford ,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2001.
    9. Grossman G M, Krueger A B. Environmental Impacts of a 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greement . NBER Working Paper, 1991.
    10. Guba E G, Lincoln Y S. Four Generation Evaluation . California:Sage Publications,Inc.1989.
    11. Gwynne A L,Devlin J F and Ennew C T. The Zone of Tolerance : Insights and Influences . Journal of Marketing Management, 2000.
    12. Johnston A I . China and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Institutions : A Decision Rule Analysis , in Michael B. McElroy , Chris P. Nielsen and Peter Lydon , eds. , Energizing China : Reconcil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EconomicGrowth,Cambridge,MA :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8.
    13. Johnston R. The zone of tolerance:Explor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rvice transactions and satisfaction with the overall service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ervice Industry Management, Vol.6 No. 2, 1995.
    14. Klein T J. The Discourse of Interdisciplinatity . Liberal Education, 1998(84).
    15. Krueger A O.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the rent-seeking society .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74.
    16. Minier J A. Dimocracy and Growth: Alternative Approaches . Journal of Economic Growth, 1998.
    17. Piguo A C. Economics of Welfare (4th edition) . London: Macmillan, 1932.
    18. Palumbo D J. The Politics of Program Evaluation . California: Sage Publications, Inc, 1987.
    19. Parasuraman A, Zeithaml V A, et al. Understanding Customer Expectations of Services. Sloan Management Review, 32(2),1991.
    20. Stein P. The Role of the New South Wales Land and Environmental Court in the Emergence of Public Interest Environmental law . Environmental and Planning Law Journal, 1996.
    21. Suchman E A. Evaluative Research: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Public Service & Social Action Programs . New York: Russell Sage Foundation,1967.
    22. Vickers G. The Art of Judgment: A Study Policy Making . California: Sage Publications, Inc., 1995.
    23. West Virginia Div.of the Izaak Walt on League of America . Inc.v.Butz; 1975.
    24. Young O R. Global Governance Drawing Insights from the Environmental Experience . Cambridge, mass. The MIT Press, London, England, 1997.
    1.章轲:《专家驳斥环境威胁论称中国是资源消耗受害者》[EB/OL],2006年11月13日,http://news.sina.com.cn/c/2006-11-13/042311495317.shtml。
    2.环保政策的演变[EB/OL],中国经济报告2008年11月25日, http://www.chinavalue.net/Media/Article.aspx?ArticleId=36680&PageId=4。
    3.环境与发展战略转型:全球经验与中国对策[C/OL],国合会2007年年会,2007年11月28日, http://www.china.com.cn/tech/zhuanti/wyh/2008-02/26/content_10748068_2.htm
    4.《酸雨专题——酸雨的危害》[EB/OL],2006年11月16日, http://www.jsjyyz.com/dl/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49。
    5.我国环境保护现状的制度分析[EB/OL][2009-10-19], http://img7.zhubajie.com/task/2009-01/02/67116/uakexhr1.doc
    6.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专题政策研究组:《环境与发展战略转型:全球经验与中国对策》[EB/OL],2008年2月26日, http://www.china.com.cn/tech/zhuanti/wyh/2008-02/04/content_9651529_2.htm。
    7.《中国环境报》,2004年4月6日。
    8.《武汉晨报》,2007年5月31日。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