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论我国劳务派遣制度的立法完善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劳务派遣制度最早起源于美国,后来在欧洲、日本得到广泛的发展。在我国,劳务派遣最早出现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随后逐渐扩展到全国大部分地区。劳务派遣的出现引起了广泛的争议,正面评价大体为劳务派遣能够促进就业、丰富就业形势、节省企业劳动开支、增强企业活力。负面评价大体为劳务派遣使被派遣劳动者的权益遭到损害、帮助企业逃避雇主责任、加剧了社会的不稳定性。
     本文从劳务派遣的概念入手,在借鉴国外劳务派遣制度相关法律规定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我国劳务派遣制度中存在的立法问题,提出完善我国劳务派遣制度的相关建议,以期劳务派遣制度能得到完善和被派遣劳动者的劳动权益能得到有效的保护,使劳务派遣制度能够健康发展,劳动关系能够稳定和谐。
     本文以劳务派遣制度的立法完善为宗旨,对劳务派遣制度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全文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劳务派遣制度概述。通过对劳务派遣基本问题的分析,对劳务派遣制度进行总体把握。
     第二部分是国外国家劳务派遣制度的相关法律规定及对我国的启示。这部分先介绍美国、德国、日本和韩国劳务派遣制度的法律规定,然后阐述这些国家劳务派遣制度值得我国借鉴的地方,通过这部分的论述希望能够借鉴其他国家劳务派遣制度的优势来弥补我国劳务派遣制度的不足。
     第三部分是我国劳务派遣制度的立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意图是通过分析我国现存劳务派遣制度立法现状,指明劳务派遣制度立法存在的问题,以期能够更好更快地解决此类问题。
     第四部分是劳务派遣制度的完善。这部分主要是对我国劳务派遣制度的立法完善提出建议,包括劳务派遣法单行法规的制定,劳务派遣公司设立的严格规制,雇主责任的明确界定、被派遣劳动者争议解决机制的完善和被派遣劳动者结社权的完善这五个方面。这部分意图通过完善我国劳务派遣的立法来最终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使劳务派遣制度朝着有序化、规模化的方向发展。
Labor dispatch system originated from the United States in 1950s and grew in Europe and Japan. In China, the labor dispatch first appeared in the economically developed regions such as Guangzhou, Shenzhen, Beijing, Shanghai and other places, and then developed in most parts of the country. The emergence of labor dispatch has caused widespread controversy, the positive evaluation is that it can promote employment, rich the employment situation, save the labor cost and enhance the vitality of enterprises. On the other hand, Negative assessment is that it can damage the interests of labors, make the enterprises avoid employer responsibility and increase social instability.
     This paper begins with the concept of the labor dispatch, bases on the relevant laws and regulations of typical countries and regions, then sums up the current legislation of labor dispatch and put forward the suggestions for improving the system of labor dispatching, in order to protect the labor rights, making it develop healthily and harmoniously.
     This paper is centered on the perfect of the labor dispatching system and is divided into four parts.
     The first part is an overview of labor dispatch system. This part aims to get an overall view of the labor dispatch through the basic introduction.
     The second part is to introduce the regulations and relevant provisions on labor dispatch of typical countries and regions and the inspirations on legislations of china. First, it introduces the legislations on labor dispatch in the United States, Germany, Japan and Taiwan. Then show the aspects which we should learn from, This part aims to perfect our labor dispatch system through learning from other countries and regions’experience.
     The third part is the legislative situation of labor dispatch and existing problems. Clearly pointing out the defects is to solve the problem effectively.
     The fourth part is the perfect of labor dispatch System. This part is mainly talks about the suggestions of perfect the legislation of labor dispatch system.This section intends to provide useful suggestions for labor dispatch perfect.
引文
①郑尚元著:《劳动法学》(第二版)[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②张荣芳:《被派遣劳动者的劳动权利保护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5月版,第22页
    ①王桦宇,万江:《企业人力资源高级法律顾问丛书-劳务派遣法律实务操作指引》[M].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年3月版,第70页
    ②陈惠芬,施懿铭,操铭刚.《试论新<劳动合同法>的劳务派遣制度》[J].法制与经济2009年第215期,45页
    ③周雪:《浅析我国劳务派遣制度之完善——对<劳动合同法>之解读》,经济与法学2010年6月版,第25页。
    ①张荣芳著:《被派遣劳动者的劳动权利保护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10月版,第45-46页。
    ②张荣芳著:《被派遣劳动者的劳动权利保护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10月版,第45-46页。
    ③张荣芳著:《被派遣劳动者的劳动权利保护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10月版,第45-46页。
    ④洪燕玲:《劳务派遣的法律分析》,知识经济2010年第1期,第36页。
    ①沈同仙著:《劳动法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11-113页。
    ①程建江:《劳务派遣刍议》[J].中国集体经济·人新力农资村源建管设理,2011年第1期第120页
    ②沈同仙著:《劳动法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14页。
    ①董保华著:《劳动力派遣》[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年5月版第48页
    ②董保华著:《劳动力派遣》[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年5月版第49页
    ③董保华著:《劳动力派遣》[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年5月版第49页
    ①董保华著:《劳动力派遣》[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年5月版第49-50页
    ③谢增毅:《美国劳务派遣的法律规制及对我国立法的启示一一兼评<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J].比较法研究2007年第6期第23-24页.
    ①刘寿昌,陈诺颖.对我国劳务派遣法律规制的思考[J].特区经济,2009年第9期第13页
    ②谢增毅:《美国劳务派遣的法律规制及对我国立法的启示一一兼评<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J].比较法研究2007年第6期第28页.
    ③张凌竹.《劳务派遣机构市场准入法律规制比较》[J]——一种本体论的初步考察.求索,2010年第2期第55页
    ④康桂珍:《主要发达国家劳务派遣法律规制情况概述》[J].北京市工会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第39-40页
    ①杨鹏飞:《我国劳动派遣用工法律研究》[J].政治与法律,2010年第6期第12页
    ②侯力,于山梅:《日本劳务派遣业的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J].现代日本经济, 2006年第6期第2页
    ③毕玉才.辽宁首家劳务派遣公司工会成立[N].光明日报,2011-03-26(002).
    ④刘寿昌,陈诺颖.对我国劳务派遣法律规制的思考[J].特区经济,2009年第9期第14-15页
    ⑤康桂珍:《主要发达国家劳务派遣法律规制情况概述》[J].北京市工会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第39页
    ①刘寿昌,陈诺颖.对我国劳务派遣法律规制的思考[J].特区经济,2009年第9期第15-16页
    ②康桂珍:《主要发达国家劳务派遣法律规制情况概述》[J].北京市工会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第40页
    ③张凌竹:《中日韩劳务派遣机构市场准入法律规制比较》[J]——一种本体论的初步考察.求索,2010年第2期第54页
    ④徐丽雯.我国劳务派遣法律制度的反思与完善[J].北京行政学院院报,2010年第4期第16-18页.
    ①张凌竹:《中日韩劳务派遣机构市场准入法律规制比较》[J]——一种本体论的初步考察.求索,2010年第2期第56-57页
    ②康桂珍:《主要发达国家劳务派遣法律规制情况概述》[J].北京市工会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第54页
    ③徐丽雯.我国劳务派遣法律制度的反思与完善[J].北京行政学院院报,2010年第4期第17页.
    ④谢增毅:《美国劳务派遣的法律规制及对我国立法的启示一一兼评<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J].比较法研究,2007年第6期第10页。
    ①王令:《国外劳务派遣公司设立制度对我国劳务派遣的启示》[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2011年第1期第60页。
    ②康桂珍:《主要发达国家劳务派遣法律规制情况概述》[J].北京市工会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第54页
    ③徐丽雯.我国劳务派遣法律制度的反思与完善[J].北京行政学院院报,2010年第4期第19页.
    ①周秀龙.我国现阶段劳务派遣实证研究[J].政法论丛,2009年第1期第5页
    ②康桂珍:《主要发达国家劳务派遣法律规制情况概述》[J].北京市工会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第56-57页
    ③徐丽雯.我国劳务派遣法律制度的反思与完善[J].北京行政学院院报,2010年第4期第20-21页.
    ①周秀龙.我国现阶段劳务派遣实证研究[J].政法论丛,2009年第1期第5页
    ①陈晓芳、黄洁:“劳务派遣:掀起你的盖头来”,《法制日报》,2006年7月4日。
    ②东方法治文化研究中心等组编:《劳务派遣》[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0-31页
    ③东方法治文化研究中心等组编:《劳务派遣》[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1-33页
    ④董保华:《劳动力派遣》,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年版,第12页。
    ①东方法治文化研究中心等组编:《劳务派遣》[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1-32页
    ②魏珂.我国劳动派遣立法完善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11月第26页
    ③魏珂.我国劳动派遣立法完善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11月第27页
    ①东方法治文化研究中心等组编:《劳务派遣》[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2-33页
    ①洪燕玲:《劳务派遣的法律分析》[J].知识经济,2010年第1期第28页
    ②田春苗:《我国劳务派遣用工的现状及法律完善建》议[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第35页
    
    ①刘寿昌,陈诺颖:《对我国劳务派遣法律规制的思考》[J].特区经济,2009年第9期第12-13页
    ②魏珂.我国劳动派遣立法完善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11月第29-30页
    ③肖雪.论我国的劳务派遣制度[D],重庆,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5月第24页
    ①闫向连,张建文:《浅谈劳务派遣》[J].生产力研究,2009年第20期第19页
    ①崔玲.我国劳务派遣立法问题研究[D],烟台,烟台大学,2009年3月第27页
    ①闫向连,张建文:《浅谈劳务派遣》[J].生产力研究,2009年第20期第16-17页
    ②兰东霞.劳务派遣法律制度研究[D],重庆,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4月第20页
    ③闫向连,张建文:《浅谈劳务派遣》[J].生产力研究,2009年第20期第17页
    ①崔玲.我国劳务派遣立法问题研究[D],烟台,烟台大学,2009年3月第28页
    ②刘月亮:《浅论劳务派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10年第11期第28页
    ①朱建华:《劳动合同法背景下劳务派遣法律问题浅析——兼论对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完善[]J].知识经济,2010年第12期第15页.
    ②刘月亮:《浅论劳务派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10年第11期第29页
    
    ①张晓东:《劳务派遣中的连带责任如何界定》[J].劳动保障世界,2010年第1期第25页
    ②张晓东:《劳务派遣中的连带责任如何界定》[J].劳动保障世界,2010年第1期第26页
    ①兰东霞.劳务派遣法律制度研究[D],重庆,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4月第22页
    ②张帆:《侵权责任法》视角下的劳务派遣雇主责任探析[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第47页.
    ①田春苗:我国劳务派遣用工的现状及法律完善建议[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第25页.
    ①兰东霞.劳务派遣法律制度研究[D],重庆,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4月第24-25页
    ②毕玉才.辽宁首家劳务派遣公司工会成立[N].光明日报,2011-03-26(002).
    ③田春苗:我国劳务派遣用工的现状及法律完善建议[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第25-27页.
    [1]郑尚元著:《劳动法学》(第二版)[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沈同仙著:《劳动法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3]郑尚元主编:《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4]胡彩霄著:《劳动法精要》[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5]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学会编:《新法下劳动关系与争议处理前沿问题解析》[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
    [6]黄越钦著:《劳动法新论》[M],台湾,翰芦图书出版有限公司,2006年版
    [7]陈闯著:《劳动合同案例精编精析》[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8年版
    [8]邱祈豪著:《台湾劳动派遣法制化之研究》[M],台湾,致良出版社2003年版
    [9]王全兴主编:《劳动法学》[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0]关怀主编:《劳动法教程》[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11]东方法治文化研究中心等组编:《劳务派遣》[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2]赵廉慧著,《债法总论要义》[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9年版
    [1]董保华.劳务派遣的法学思考[J].中国劳动,2005,(6):11-13
    [2]邱峻彦.劳动派遣之法律关系探讨[J].万国法律,2004,(12):11-12
    [3]陈惠芬,施懿铭,操铭刚.试论新《劳动合同法》的劳务派遣制度[J].法制与经济,2009,(215):45.
    [4]程建江.劳务派遣刍议[J].中国集体经济·人新力农村资源建管设理,2011,(01):120.
    [5]洪燕玲.劳务派遣的法律分析[J].知识经济,2010,(1):28-36.
    [6]侯力,于山梅.日本劳务派遣业的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J].现代日本经济,2009,(6):2.
    [7]康桂珍.主要发达国家劳务派遣法律规制情况概述[J].北京市工会干部学院学报,2010,(04): 39-40.
    [8]刘月亮.浅论劳务派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10(11):28.
    [9]刘寿昌,陈诺颖.对我国劳务派遣法律规制的思考[J].特区经济,2009,(9):13.
    [10]李华平.被派遣劳动者在无工作期间怎样获得生活保障?[J].劳动保障世界,2010(1):15.
    [11]李天国.对日本劳务派遣法制定过程的考察[J].中国劳动,2010, (10):12-14.
    [12]苗剑东.劳务派遣人员合法权益不容忽视[J].山东劳动保障, 2009, (09): 9.
    [13]田春苗.我国劳务派遣用工的现状及法律完善建议[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4):25-35.
    [14]王令.国外劳务派遣公司设立制度对我国劳务派遣的启示[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2011,(01):60.
    [15]问清泓,宋晓波.劳动派遣之法律规制[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9,(12):39.
    [16]谢雨电.关于劳务派遣工工会经费会计核算的探讨[J].中国商界(下半月),2010,(3):43-45.
    [17]晓东.劳务派遣中的连带责任如何界定?[J].劳动保障世界,2010,(1):25.
    [18]徐丽雯.我国劳务派遣法律制度的反思与完善[J].北京行政学院院报,2010, (4):16-18.
    [19]薛孝东.国内外劳务派遣立法比较[J].中国劳动,2009, (06):12.
    [20]杨鹏飞.我国劳动派遣用工法律研究[J].政治与法律,2010,(6):12.
    [21]俞小芳.论我国劳务派遣法律制度规则的缺陷和完善[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 ( 14):11.
    [22]闫向连,张建文.浅谈劳务派遣[J].生产力研究,2009,(20):17.
    [23]张荣芳.被派遣劳动者的劳动权利保护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5-45.
    [24]周秀龙,我国现阶段劳务派遣实证研究[J].政法论丛,2009,(1):5.
    [1]李娟.论劳务派遣的法律规则[D],大连,大连海事大学,2009年6月
    [2]孙冰心.劳务派遣法律规制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4月
    [3]黄皓.劳务派遣关系法律规制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10月
    [4]魏珂.我国劳动派遣立法完善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11月
    [5]兰东霞.劳务派遣法律制度研究[D],重庆,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4月
    [6]田凌云.论我国劳务派遣制度的完善[D],济南,山东大学,2008年11月
    [7]崔玲.我国劳务派遣立法问题研究[D],烟台,烟台大学,2009年3月
    [8]黄皓.劳务派遣关系法律规制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08年10月
    [9]陈怀新.劳务派遣法律问题的理论与实务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08年9月
    [10]肖雪.论我国的劳务派遣制度[D],重庆,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5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