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法院调解制度之检讨与重塑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纠纷是人类社会的常态。对社会而言,重要的是如何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纠纷解决机制。
     目前我国现行法院调解制度中存在着的重大缺陷是缺少审前调解程序。由于立法设计上的这一先天不足,许多法院已经无法承担案件之重。就诉讼价值取向上的整体而言,若漠视这一缺陷,审判制度改革的后果只能是扬汤止沸。
     本文写作的动机是怎样才能使法院摆脱“收案多、判决多、上诉多、发还多、执行难、社会公信力差”的困境,走上“调解多、判决少、质量高、上诉少、申诉少、节约审判资源和社会资源、缓解执行压力”的良性循环之路!探讨审前调解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能否成为法院诸多难题中的一个“过滤措施”,在功能上起到釜底抽薪之效果?
     本文从调解的概念、性质开始,简要概述了法院调解的概念、特征,针对审判程序“瞻前而不顾后的特征”以及判决的成本高、“案了事未了”的局限性,重点挖掘法院调解的优势及程序价值。创新之处是法院调解的程序价值。即:1、前瞻性价值。2、高度自治(或称自由用尽)价值。3、效益为先价值。(1)缩短诉讼周期。(2)简化诉讼程序。4、寻求实质正义价值。5、回避困难的事实和法律判断价值。6、安定价值。
     第二部分通过考察其它国家和地区的法院调解及相关制度,可以看出象我国目前这样的完全与审判过程融为一体的法院调解在其他国家和地区很难找到。对比国内外调解制度,除共同点外,重点是探寻这些国家和地区的诉讼和解与我国法院调解的区别。即:1、两者在民事诉讼中地位不同。法院调解始终是我国一项最具特色的基本原则和制度,其诉讼、审判方式基本上仍处于一种可称之为“调解型审判”的传统模式之中。而国外的诉讼和解不具有这样的地位。2、具体的差异主要是法官与调解人员身份是否重叠的区别。3、我国缺少
    
    审前调解程序。这一结构性缺陷是现存诸多难题中的“万恶之源”。我们己经为
    此负出并正在负出沉重的代价!审前调解制度的确立,已经迫在眉捷。
     第三部分通过调解制度的历史回顾及我国法院调解的成因考察,从“调处
    息讼”的传统的理念分析入手,充分肯定了儒家思想对调解产生的巨大影响。
    “调处息讼”既是中国古代调解所追求的理念,又是官方正统的纠纷解决方式。
    “无讼”、“厌讼”、“贱讼”、“耻讼”的观念,既是官方的价值取向,又在普通百
    姓中根深蒂固。
     法院调解的现状之检讨,重点是挖掘现行法院调解制度的弊端、缺陷及其
    根源,也是本文创新之处。
     最大的弊端莫过于法官的强制调解。其根源是法官的中立立场出了问题。
    原因有两个:一是对法官角色定位错误。中国已拥有一支世界上最庞杂的法官
    队伍。最后的决定并非由最优秀的人员做出。二是法官、法院不独立。“对某
    人的生活控制权,等于对其意志有控制权。”
     之所以称之为缺陷,是因为民事诉讼法审前准备阶段,没有调解方面的规
    定,导致了我国法院的“漂流审”。究其原因,理论上没有认识到准备程序本身
    所具有的根基性的独立价值和诸多功能。以至于审前准备程序的设计极为粗
    陋,几近缺乏;审判实践中法官的具体操作更是形同虚设,走过场而已。
     最后,在审前调解制度设计的相关理论思考及框架构造中,提出重塑方案。
    关于诉讼的目的,笔者赞同多元说。而审前调解制度的确立可以实现多元论目
    的,为纠纷解决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关于我国民事诉讼模式的定位。审判实
    务中已形成“以当事人主义为主,职权主义为辅”的诉讼模式,笔者称其为“过
    渡型模式。”关于法院调解基本模式的选择。首先应考虑两个因素:一是对程
    序公正的追求。一个重要的标志是看其能否满足当事人的需要,尊重当事人的
    人格。二是现实可能性。即必须考虑文化差异,法律制度的移植,必须考虑是
    
    否会出现医学上异体移植排斥反应。受程序安定价值的制约,对诉讼模式不应
    大动干戈。应优先追求正式法律体系的建立以及诉讼程序的正当化。故应在保
    留“调审结合模式”的前提下,增设审前调解制度,为当事人提供以合意解决纠
    纷的广泛机会,实现诉讼效率的最大化。
     关于法院调解的基本原则。1、“事实清楚,是非分明”原则应该舍弃。因
    为调解程序根本不具备这种功能。2、调解形式不宜公开进行。主要是基于尊
    重当事人的稳私权,商业秘密以及调解结果可能导致的连锁反应而殃及其他利
    益,使当事人消除“顾此失彼”之顾虑。3、调解书送达前不允许当事人反悔。
    若保留反悔权,貌似赋予当事人更多的诉讼权利,实则是对当事人处分权的“放
    纵”。亦有悖于效率原则,浪费诉讼资源。4、应扩大法院调解的范围。最大限
    度地开发和利用调解程序(尤其是审前调解)的优势。
     在审前调解设计方面。就机构设置、调解法官的定位、要求,审前调解的
    程序及期限,调解的具体方式,调解协议的法律约束力,诉讼费减量收取办法
    等提出了框架。
Disputes exist where any society goes. As far as a society is concerned, what really counts is how to establish an effective dispute-settlement system.
    Now where China conciliation system of People's courts flaws is it is legislatively born deficient in a preceding procedure, which I term it the "procedure of fore-court conciliation". Suffering from such a deficiency, People's courts are burdened with overloaded cases. When it comes to balancing the value of litigation, it could be only of a window show if judicial reform turns to ignore this deficiency.
    Facing with the tough circumstances of litigation-explosion, People's courts are tired out with years-filed cases, with yearly rounds of re-judgments, appeals, retrials and it is for a way out of those difficulties that this article aims to contribute to my reflection on an effective judicial reform with a fore-court conciliation procedure established as a litigation filter.
    Part I begins court conciliation with introductory remarks on its concept, nature and characteristic of litigation limits, such as non-ending and high price. What the conciliation advantages that courts have, is its procedure value, namely, the value in saving potential litigations, high degree of autonomy of parties and quick litigation efficiency, in terms of shortened litigation period, simplified procedure, higher degree of substantial justice, social stability and over-leaped debates on entangled facts and rules.
    Part II: Comparing with foreign courts conciliation system, it can be firstly found out that our conventional court procedure of conciliation differs, in judicial position, with those of foreign countries as one model of "conciliation-style trail", although hardly found the same in foreign countries or regions. The difference lies where different system designs. Secondly, China judges mediate disputes both as procedure judges and conciliators. Thirdly, China People's courts come up with problems mentioned above due to the very defect in procedure of fore-court conciliation.
    Part III: Historically influenced by Confucius culture, it is of Chinese opinion, either in official or common level, to calm down disputes rather than file a humble lawsuit or answer a humble lawsuit.
    Pondering on court conciliation, this article examines in detail disadvantages or defects that People's courts have. The defect or malpractice of China court conciliation are that judges tend to conduct mandatory conciliation when they face to lose the power
    IV
    
    
    of decision-making under external influence or interference, which can be basically concluded as non-independence of judges and non-independence of courts.
    Accordingly, basing no rules about fore-court conciliation in CIVIL PROCEDURE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hard truth of People's court is the practice of "floating trial", which means a trial without needed preparation for court function. As far as the purpose of litigation is concerned, I agree with the theory of multi-value, for it provides parties with more chances to communicate and understand, to compromise and balance mutual interest.
    As People's courts practice a litigation model of more litigant-centered and less court-centered, which can be termed as transitional model, the conciliation model that courts choose to conduct involves two considerations, that is, justice and feasibility, with justice realized by meeting both parties' multi-value and feasibility realized by harmonizing cultural difference. Even for the litigant-centered model, it is rational to combine conciliation procedure with trail procedure because fore-court conciliation does provide litigants with more chances to maximize compatible interest.
    As for the basic principle of court conciliation, it should be adjusted to practical circumstance, for there may be cases that in trial of civil cases, people's court shall not "distinguish between right and wrong on the basis of the facts being clear" when parties choose to ignore right-or-wrong judicial value, and that in respect to personal privacy or trade sec
引文
1、何兵著:《现代社会的纠纷解决》,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2、范愉著:《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苏永钦著:《司法改革的再改革》,台北月旦出版社,1998年版。
    4、《中国大百科全书》(法学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年版。
    5、江伟、杨荣新主编:《人民调解学概论》,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6、韩德培主编:《国际私法新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7、陈桂明著:《仲裁法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8、王生长著:《仲裁与调解相结合的理论与实务》,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9、王利明·崔建远著:《合同法新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10、章武生主编:《民事诉讼法新论》,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11、[日本]兼子一、竹下守夫著:《民事诉讼法》,白绿铉译,法律出版社,1995年版。
    12、龚刃韧著:《现代日本司法透视》,世界知识出版社,1993年版。
    13、杨建华著:《大陆民事诉讼法比较与评析》,台北三民书局,1991年版。
    14、白绿铉著:《美国民事诉讼法》,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15、杰弗里哈泽德、朱歇尔·塔鲁伊著:《美国民事诉讼法导论》,张茂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6、沈达明著:《比较民事诉讼法初论》(上下册),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17、宋冰编:《读本:美国与德国的司法制度及司法程序》,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8、张卫平、陈刚著:《法国民事诉讼法导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9、程荣斌主编:《海峡两岸交往中的诉讼法律与实务》,中国工人出版社,1997年版。
    20、柴发邦主编:《民事诉讼法学新编》,法律出版社,1992年版。
    
    
    21、章武生主编:《司法现代化与民事诉讼制度的建构》,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22、最高人民法院民事诉讼法培训班编:《民事诉讼法讲座》,人民法院出版社,1992年版。
    23、肖建国著:《民事诉讼程序价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4、[日本]谷口安平著:《程序的正义与诉讼》(增补本),王亚新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5 陈桂明著:《程序理念与程序规则》,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年版。
    26、彼德·斯坦·约翰·香德:《西方社会的法律价值》,王献平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27、埃德加·博登海默著:《法理学——法律哲学和方法》,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8、张晋藩著:《中国民事诉讼制度史》,巴蜀书社,1999年版。
    29、张晋藩著:《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
    30、郑秦著:《清代法律制度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1、苏力著:《法治及其本土资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32、于友先总编纂:《大中华文库·论语》,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33、罗国杰主编:《中国传统道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34、《毛泽东书信选集》,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
    35、《二程遗书》,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年版。
    36、马道宗著:《旷世胜经中庸术》,中国工商联合出版社,1999年版。
    37、张晋藩著:《中华法律文明的演进》,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8、徐国栋著:《民法基本原则解释》,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39、江平主编:《民事审判方式改革与发展》,中国法制出版社,1998年版。
    40、贺卫方著:《司法的理念与制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41、刘军宁著:《保守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42、张卫平著:《诉讼构架与程式》,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3、王柏山·宋纯新主编:《辩论式审判方式操作实务》,人民法院出版社,1996年版。
    44、[美]伯尔曼著:《法律与宗教》,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版。
    45、[意]贝卡利亚:《论犯罪与刑罪》,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版。
    46、陈刚著:《比较民事诉讼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7、肖杨:《坚持实事求是,维护司法公正——在最高法院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二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载《人民法院报》1998年12月12日。
    48、孙泊生著:《美国法院的调解制度》,载于《人民司法》1999年第3期。
    49、陈计男著:《论诉讼上和解》,载(台湾)《法令月刊》第27卷7期。
    50、最高人民法院诉讼调解规范化研究调研组:《海淀区人民法院“繁简分流”下的新型调解工作机制》,载于《人民法院报》2004年3月7日(两会专刊)。
    51、最高人民法院诉讼调解规范化研究调研组:《关于东营市法院“庭前调解”情况的调查报告》,载于《人民法院报》2004年3月7日(两会专刊)。
    52、张国香著:《调解以情,听讼以法——记武汉中院成功解决一起集团性涉外人身侵权赔偿案件》,载于《人民法院报》2004年3月5日(两会专刊)。
    53、王亚新著:《民事诉讼中的依法审判原则与程序保障》(代译序)载[日本]谷口安平著《程序的正义与诉讼》,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54、杨明刚著:《我国法院调解的法哲学思考》,载于《河南法学》1993年第2期。
    55、顾培东著:《效益:当代法律的基本价值目标》,载于《中国法学》1992(3)。
    56、顾培东著:《诉讼制度的哲学思考》,载于柴发邦主编:《体制改革与完善诉讼制度》。
    57、李艳华、潘爱仙著:《论司法效益》,载于《法商研究》1997(3)。
    
    
    58、郭东著:《在仲载中调解》,载于《仲载与法律》2003年第3期。
    59、陈弘毅著:《调解、诉讼与公正——对现代自由社会和儒家传统的反思》,载于《现代法学》2001年第3期。
    60、何兵著:《调解制度的光辉所在》,载于《人民法院报》2004年3月5日(两会专刊)。
    61、方立天著:《论中国传统文化的人生价值观》,载于《光明日报》1999年10月22日。
    62、张立文著:《儒学的人文精神》,载于《光明日报》2000年2月22日。
    63、李浩著:《民事审判中的调审分离》载于《法学研究》,1996年(4)。
    64、章武生著:《法院调解制度之重塑》,载于《司法现代化与民事诉讼制度的建构》,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65、王韶华著:《试析民事诉讼中超职权主义现象》,载于《中外法学》1991(2)。
    66、章武生著:《论民事诉讼的目的》载于《司法现代化与民事诉讼制度的建构》,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67、汤维建著:《市场经济与民事诉讼法学的展望》(上),载于《政法论坛》,1997年(1)。
    68、李浩著:《完善调解制度的几点思考》,载于《人民法院报》(法制时代周刊)2004年2月25日。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