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与解释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给维·伊·查苏利奇的信》(以下简称《查信》)作为研究马克思晚年理论转向以及其东方社会发展理论的重要文献,一直以来受到人们的重视。加之由此提出的“跨越卡夫丁峡谷”问题,引发无数的争议,成为长久以来学界的热点。
     通过考察,本文认为,学术界对《查信》的考察,逻辑和时间上呈现出从“问题”到“文本”两个阶段。“问题阶段”集中在对《查信》引发的问题,特别是“跨越”及其延伸的讨论。这些讨论大多在晚年马克思理论转向及其东方社会理论两大坐标下进行,又由于解释者兴趣及时代背景变化,逐渐脱离《查信》文本本身,趋向挖掘问题的普遍和现实意义。因此,在考察中,《查信》更多的是作为思想环节、论据、例证而出现。“文本阶段”则紧扣《查信》文本本身,关注的是这一单一文本所呈现的形式特点、表述变化等问题。本文的考察正是“问题”到“文本”路径转变的某种延续。
     《查信》文本中最令人注目的莫过于马克思的四易其稿。马克思在给查苏利奇回信的过程中曾拟四个草稿,一个正式回复。凡是读过此信的人都会几稿之间呈现的巨大差异所触动、留下强烈印象,并因此产生一系列疑问:为何草稿和正式回信无论篇幅还是内容都有如此巨大的差异,如何理解这种变化?马克思在《查信》四易其稿之后,为何正式回复却如此简略,舍弃了草稿中论述的大部分内容?对于重点问题,即查苏利奇最关注的俄国社会前景问题,为何没能给出一个肯定性回答?又为何在正式回信中对此表示“很遗憾”?
     这一系列问题正是本文要解决的问题,全文紧紧围绕这些问题的提出、分析、解决为主线,它同时也构成了全文的结构和主要章节:问题的背景(第一章)、问题的提出(第二章)、问题的解决路径(第三章)、问题的解决(第四、五章)、问题的回应(第六、七章)。
     从论文方法来说,与当前学术界大多采用的历史与逻辑相结合的方法有所不同,本文更侧重分析的方法。这一点不仅体现《查信》几稿文本的分析上,也突显在对以往原因的分析和解决路径的选择上,从而将对四易其稿原因的分析引向更深层——即讨论唯物史观解释层次的特点,并最终得出其深层原因在于唯物史观具体层次预测限度的结论。在《查信》这一个案问题得到解决的同时,以小见大地透视了唯物史观解释层次及其预测限度这一特点。
     实际上,对于四易其稿原因及上述问题,学术界已给出了多种回答,在解释上皆具合理性。顾及当时革命形势,客观条件所限,避免引起误解等外部原因,提示了这些真实的现实因素的存在,而且作为外部因素确实可能影响马克思当时的选择。然而,问题在于,仅以上述外部因素出发的解释在面对进一步的提问时无法给出充分的回答。而以往给出的出于学术严谨性,在自身观点还未成熟时不妄下结论,以及受情感倾向驱使等内部原因分析,则都倾向只给出形式化的回答,而对它们背后的深层动因缺乏深入挖掘。
     本文认为,从根本上说,马克思对他当时遇到的问题的实质性探究和回答过程,造成了其四易其稿、最终表示“遗憾”。这就需要我们追溯其思考过程,探寻他到底出现了怎样困惑,并力图回答困惑何以产生。因此,本文要走是一条探寻内部深层原因的路径。这就不能再将《查信》作为某种思想的环节或例证,而是要回到真实的历史境况,将文本作为一个整体去看待,揭示当时马克思写作《查信》的实质。
     当回到真实的历史境况,就会发现当时马克思处于“被提问的位置”,而《查信》实质上是一个关于具体问题“俄国公社命运”的历史解释,更确切的说历史预测问题。《查信》文本展示的正是马克思对这一历史预测问题的思考分析过程。无论是现代历史理论由思辨历史哲学向分析历史哲学的转向,还是历史解释的覆盖律模式理论,都向我们揭示:历史解释必然不是仅就个例从经验出发的阐释,必定是在一定解释框架之下做出的,必定带有其解释框架的特点。因此,《查信》表达的是唯物史观解释框架内的个案历史分析,其背后反映的是唯物史观解释框架本身的特点。于是,当我们试图寻找马克思为何四易其稿,正式稿中舍弃大部分论述表示“很遗憾”之原因时,必然要反思唯物史观解释框架本身:是否正是其解释框架本身的特点造成了上述问题。这正是本文所走的探寻内部深层原因的路径。这一解决路径促使我们暂时告别《查信》本身,转而去分析唯物史观解释框架的特点。
     文本通过考察,提出如下观点:
     第一,唯物史观的历史解释并非处于相同的抽象水平上,也就是,唯物史观的解释框架并非铁板一块,是具有层次的。正如康德指出理性有感性、知性、理性三环节,感性、知性有各自先天形式:唯物史观不同的解释层次也有各自的解释机制,其适用范围不同,解释力存在差异,不同问题应划归不同层次进行思考。
     第二,抽象层次的解释机制是“经典表述”和“演化序列”;具体层次则被称作“历史境况”。具体来说:1859年《<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的“经典表述”作为抽象层面的解释机制,呈现一种简化的因果联系和决定论形式,具有最大解释力和最高的概括水平。它使抽象层面的历史解释具有确定性,并为我们解释历史提供了指导。“演化序列”是唯物史观关于宏观历史变迁整体上呈现秩序的一种抽象概括。“三大阶段论”作为其解释机制更具合理性,因为这一解释模式充分体现了,马克思的历史理论将资本主义社会作为考察标尺以及从后思索的方法这两大特点。
     具体层次的历史境况,是唯物史观面对具体问题而做解释的层次。虽然没有像“经典表述”那样明确说明,但是马克思在论述中多次表明了具体层次解释机制的存在。具体层次的历史解释,必定不是演绎性的,即它既不是先验地依据基本原理或结论推导而来,也不是依靠抽象层次的解释机制演绎而来。这一层次的解释机制是“历史境况”,即具体解释是对现实所涉及的各种因素全面评价和分析的结果,也就是马克思所说的“一切都取决于它所处的历史环境”。具体层次的解释机制具有多元决定、因果解释和目的解释模式相结合、偏重实证经验研究、更依靠其他学科相关知识做出综合判断等特点。
     第三,正如一般历史理论所揭示的,我们只能提供历史运动的可能方向和大致结果,而不可能预知具体的历史细节。同样,本文揭示了唯物史观在具体层次历史预测上存在限度。具体层次预测存在限度,并不是说完全不能做出预测,而是指出因受到种种因素的影响,预测结果的形式和内容会出现限制。这种限制表现在:预测结果是一种或然性论断,或者列举关于可能性清单的形式,而不能从逻辑必然性意义上给出的精确肯定性结论。内容上,具体层次上可提供一种大致描述,而非充分信息,也就是马克思所说的不可能“为未来的食堂开出调味单”。历史的开放性、历史预测与解释的差异、历史普遍命题的封闭性、主观倾向、专业知识应用的影响等是导致这种限制的因素,而理论的有限性则是其根本原因。
     分析了唯物史观解释层次的特点之后,本文重新回到《查信》文本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唯物史观在具体层次上的预测限度,正是前面第二章所提问题——《查信》四易其稿最终表示“遗憾”的内部深层原因。这也正是对全文问题的解决。这一判断得到文本支持:在第五章重新回到文本,探究《查信》草稿独特的分析过程,挖掘了马克思在具体分析中遇到的两个关键性难题,揭示出当时在公社发展前景等具体问题上,马克思虽持有倾向性观点,但无法通过理论分析给出确定性预测的结论,并对哪些具体因素如何导致预测限制做了详细分析。
     至此,本文已经对问题给出了完整的回答。但是,我们还有必要对人们最为关心的“跨越”问题给予回应:虽然由于具体层次的预测限制,马克思在《查信》中没能对当时俄国能否“跨越”给予确切回答。然而,这并不等于“跨越”问题的无解,历史的实践已经给出了解答。这一答案就是俄国尤其是中国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实践。它向我们表明了,落后国家在“跨越”问题上可跨越和不可跨越的辩证关系。这也正是实践所书写的关于“跨越”问题的现实答案。
     同时,前面的分析也向我们提示:具体层次的预测限度并没有否定唯物史观的解释功能,唯物史观在历史解释方面堪称革命性理论,并对解释实践具有持续的指导意义。这一限度提示我们具体预测需要实际地具体分析,并要充分考虑各种限制条件,在历史预测上更为谨慎,避免那种一切尽在掌握的过分乐观,而应采取马克思在《查信》中所持的态度。正如康德对理论有限性的揭示为实践留出了空间,具体层次预测限度的揭示同样也给实践留下了空间。理论预测不能做的依据实践可以得到答案。因为,关于历史的真理从根本上是由实践去书写的。
Letter to Zasulich is regarded as a very important text of Marx's theoretical change in his late years and his eastern social theory. And it has been the hot topic because of the "Leaping over Furcae Caudine" in this text and its discussion and controversy.
     The research on Letter to Zasulich present from Question Phase to Text Phase in logical and in time. In Question Phase, some questions related to this text especially "Leaping over Furcae Caudine "is discussed. These research mostly did in the context of two main questions:Marx's theoretical change in his late years and his eastern social theory. The discussion gradually separates itself from the original text and focuses on some general and realistic questions. Therefore, this text is considered as one example illustration or one step of a certain idea or theory. In Text Phase, the discussion focuses on text, such as the feature and change of the expression in this text. And the work in this dissertation may be regarded as a kind of continuation of this research change.
     It's obvious that why Marx wrote five versions is the key question. Marx wrote four drafts and one formal response. All researchers who had read all five texts must be definitely affected by the significant contrasts between the four drafts and the formal letter and raise many questions. Why the four drafts and formal response are so different not only in the length but also in the contents? How can we interpret this change? Why Marx give a very brief answer in his formal letter and choose to depart from almost all contents and ideas mentioned in his drafts? why Marx didn't give a definite and affirmative answer to the key questions that are Zasulich is eager to know? Why Marx express regret over this in his formal response?
     These questions above are the ones my dissertation will be discussed and resolved. Context(Chapter One), Question(Chapter Two), Solution(Chapter Three), Discussion and Conclusion(Chapter Four and Chapter Five), and Assessment and Response (Chapter Six and Chapter Seven) are the main chapters of this dissertation.
     Analytics instead of logical and historical method which is adopted widely in academia is the main method. Analytics is used in the analysis of texts, analysis of reasons given before and the choice of different solutions. The conclusion is get in the end that the underlying reason why Marx gave brief answer and expressed regret in the formal letter is the limitation of historical prediction in the specific historical situation. At the same time, the interpretation framework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and the limitation of prediction in the specific historical situation are offered and analysed.
     The researchers gave many reasons to the questions before. The analysis given before are reasonable and understandable. The external reasons (ie. consideration of the revolutionary situation and avoiding misunderstanding) revealed that these real factors could influence Marx's writing at that time. However, these explanations are not sufficient to answer some further questions. And the internal reasons(ie. academic rigor and influence of author's inclination) tend to the formal answers and not to the underlying reasons.
     Fundamentally, it is how to answer the key questions in the letter that lead to the expression of regret in the last formal response. We need to track what confused Marx and why these confusions happened. As result, we will find the way to explore the underlying reason in this dissertation. Therefore, we could not consider this text as one example illustration or one step of a certain idea or theory, it's necessary to go back to the real histiorical suitation at that time and regard this text as entirety.
     Once we do it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above, we will find that Marx at that time is in the, position that he is asked to answer Zasulich's questions. So Letter to Zasulich is a kind of historical interpretation case or historical prediction that answer the specific question——the future of the Russian commune. Letter to Zasulich presents how Marx thought and analysed this question and how he answered this question. Not only the change from speculative philosophy of history to analytical philosophy of history but also the Covering Law in historical interpretation all indicate that the historical interpretation is made in a certain interpretation framework or structure and not just given in one case context. So the specific interepretation is definitely presents the features of its own framework. In this sense, if we want to get the answer to these questions in Letter to Zasulich, we have to reflect the interpretation framework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that is the new and unique perspective and solution in this dissertation. So we temporarily stray from the text of Letter to Zasulich and turn our attention to the analysis of the interpretation framework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Base on study in this dissertation, some following points of view are given. Firstly, the interpretation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is not in the same level, that is, there are different levels in this the interpretation framework or structure. Kant proposed the piont of view that reason has three levels:perceptual process, intellectual process and reason. And the perceptual and intellectual process have their own apriori forms. The interpretation framework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also has different levels, interpretation mode or principle and limitation of application. There are different explanatory power and we should put different questions in different levels.
     Secondly, the interpretation mode or principle in the abstract level are the "guiding thread" in The Preface to The Critique of Political Economy in1859and the successive social fromation; and the interpretation mode or principle in the specific level is historical situation. The guiding thread in1859Preface is presents a causality and a form of determinism, which has the highest level of abstraction and explanatory power. It provides us with a reasonable method or principle interpreting history in the abstract level and help us make sense of the world. The successive social formation is a kind of abstract and generalization on the change and development of human history as a whole. The three social formation is taken by this dissertation as the interpretation mode or principle in the abstract level because that this principle contains two features. Marx uses capitalism society as typical and the method of retrospective thinking in his historical theory.
     The interpretation mode or principle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in the specific level is the historical situation. Although it is not mentioned explicitly just as the guiding thread in1859Preface, Marx presented this principle in many statements. It means that the historical interpretation in the specific level is the analysis and assessment base on the various factors in the real historical situation, not the deduction of some basic principles or the interpretation mode in the abstract level. That is, it all depends on the historical situation at that time. The interpretation mode or principle in the specific level has these features. First, the interpretation is mutual determined and combination causal explanation with motivation explanation. Also the interpretation is more based on the empirical research and on the knowledge and methods of other disciplines.
     Thirdly, general history theory all indicate that we can only know the possible trend and result in general, but it's not possible for us to forecast all details in the future. So this dissertation provide us with the exactly same conclusion that is the prediction in Historical Materialism has limitation. The limitation in the specific level does not means that this theory can't make predictions in any case. It means that the predictions have many limitation not only in the contents but also in the forms because of the influence by many factors. The prediction is a kind of jugement of probability or a list of some possiblities. And it's not a exactly affirmative and definite conclusion in the logical inevitability. The prediction can provide general rather than sufficient information about the details, that is, we can't give "the list of seasoning for the future dining hall". The factors affected the limitation are analysed in details in this chapter. These factors are the openness of history, the differences historical prediction with interpretation, the influence of the author's inclination, the application of knowledge and method in other disciplines and theory's dependency on practice.
     After the analysis of feature of the interpretation framework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we return to the text and get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 It is the limitation of the prediction in the specific level that is the underlying reason why Marx didn't give an affirmative and definite answer to the key questions and expressed regret over this in the formal letter. These questions are resolved in this chapter. And this statement is supported by the text. In this chapter, we return the text and explore Marx's analysis on these four drafts and reveal the two crucial questions he encountered in his analysis. Although Marx hold an inclination-driven opinion on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the Russian commune, he can't give the affirmative and definite conclusion just through the theoretical research because of the limitation of historical prediction. And we give the analysis of these factors which result in this limitation in this case.
     The questions raised in Chapter Two is hereto get answered. But we need to give some response to the hot topic "Leaping over Furcae Caudine". That is, although Marx didn't give the exactly definite prediction when he wrote letter to Zasulich and departed from the point of view "Leaping over Furcae Caudine", it doesn't mean that there is no answer to this question. The real practice gave answers to this question. That is, Russian and Chinese revolution and construction in history gave us the answer to this question which also revealed the dialectics in this question.And this is the real and practical answer to this question.
     Further, the analysis above indicate that the limitation of the prediction in the specific level doesn't deny the function of interpretation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Historical Materialism is the revolutionary theory in historical interpretation, and it helps us make sense of history. Also the limitation indicates that the prediction in the specific level is not deduced from some principles directly, and it is conceived by the analysis on the real factors and consideration of some limitations. Also it remains that we should avoid the bland optimism in the historical prediction, just as Marx's attitude in the Letter to Zasulich. Just as Kant reveal the limitation of theory and leave room for practice, the limitation of the prediction also leave room for practice. Although the theoretical prediction doesn't tell us all things, we can get the answer just from our own practice. The truth of history is given by the real practice fundamentally.
引文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69页。
    ② 陈先达:《走向历史的深处——马克思历史观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94页。
    ③ 参见谢霖:《东方社会之路——马克思关于东方社会非资本主义发展的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50页。
    ④ 赵家祥:《对“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问题的商榷意见》,载《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1998年第1期。
    ① 参见郑祖铤:《马克思和民粹派关于俄国村社论述的比较研究》,载《史学月刊》1997年第2期。
    ② 谢霖:《东方社会之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05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67--468页。
    ④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78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3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42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83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43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548页。
    ③ 孙来斌:《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20年研究述评》,载《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4年第4期。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6页。
    ② 张奎良:《马克思晚年的困惑》,载《新华文摘》1989年第10期。
    ③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3页。
    ④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42页。
    ⑤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894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3页。
    ② 参见谢霖:《东方社会之路——马克思关于东方社会非资本主义发展的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97-98页。
    ① 刘奔:《唯物史观不是超历史的“一般历史哲学”》,载《哲学研究》1987年第5期。
    ② 冯景源:《跨越“卡夫丁峡谷”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关系解读——走出单一文本解读的怪圈》,载《东南学术》2008年第6期。
    ③ 冯景源:《跨越“卡夫丁峡谷”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关系解读——走出单一文本解读的怪圈》,载《东南学术》2008年第6期。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5-116页。
    ② 孟宪东:《晚年马克思“跨越”思想研究——兼论东方社会主义的历史发展》,当代中国出版社2008年版,第35-36页。
    ① 谢霖:《东方社会之路——马克思关于东方社会非资本主义发展的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97页。
    ② 孙来斌:《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20年研究述评》,载《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4年第2期。
    ③ 许开轶李贤聪:《析对马克思“跨越卡夫丁峡谷”思想适用性的误读》,载《社会主义研究》2006年第2期。
    ④ 孟宪东:《晚年马克思“跨越”思想研究——兼论东方社会主义的历史发展》,当代中国出版社2008年版,第17页。
    ① 参见叶险明:《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与现时代》,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72-173页。
    ② 甘建民:《试析晚年马克思舍弃“卡夫丁峡谷”设想的原因》,载《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③ 郭丽兰:《<给维·伊·查苏利奇的信>为何四易其稿》,载《学术研究》2007年第2期。
    ① 参见谢霖:《东方社会之路——马克思关于东方社会非资本主义发展的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36页。
    ② 王旭章:《马克思给查苏利奇复信草稿的思路》,载《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1994年第3期。
    ③ 王旭章:《马克思给查苏利奇复信草稿的思路》,载《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1994年第3期。
    ① 王旭章:《马克思给查苏利奇复信草稿的思路》,载《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1994年第3期。
    ② 王旭章:《马克思给查苏利奇复信草稿的思路》,载《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1994年第3期。
    ① 参见江丹林:《马克思的晚年反思——兼论东方社会发展道路与中国社会主义实践》,北京出版社1992年版,第69页。
    ② 参见江丹林:《马克思的晚年反思——兼论东方社会发展道路与中国社会主义实践》,北京出版社1992年版,第113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0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3卷,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第549页。
    ③ 参见张云飞:《跨越“峡谷”——马克思晚年思想与当代社会发展理论》,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72-74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8卷,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180页。
    ② 参见孙伯鍨 侯惠勤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和现状》(上),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99页。
    ③ 孟宪东:《晚年马克思“跨越”思想研究——兼论东方社会主义的历史发展》,当代中国出版社2008年版,第3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9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04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43页。
    ② 参见张达明:《俄国民粹派的功过及其他》,载《外国问题研究》1986年第2期。
    ③ 参见张达明:《俄国民粹派的功过及其他》,载《外国问题研究》1986年第2期。
    ① 参见张云飞:《跨越“峡谷”——马克思晚年思想与当代社会发展理论》,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62页。
    ② 参见《马克思主义来源研究论丛》第11辑,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405-406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43页。
    ① 转引自《马克思恩格斯与俄国政治活动家通信集》,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769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6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123页。
    ③ 此信全文可参见《马克思恩格斯与俄国政治活动家通信集》,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77-379页。
    ④ 《马克思恩格斯与俄国政治活动家通信集》,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77页。
    ⑤ 《马克思恩格斯与俄国政治活动家通信集》,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77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与俄国政治活动家通信集》,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78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与俄国政治活动家通信集》,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78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与俄国政治活动家通信集》,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78-379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57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55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55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55页。
    ④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56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56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56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56页。
    ④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59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59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60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60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60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61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61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61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62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62页。
    ④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63页。
    ⑤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61页。
    ⑥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61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62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63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62页。
    ④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62页。
    ⑤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63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62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56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63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63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64页。
    ④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64页。
    ⑤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64页。
    ⑥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64页。
    ⑦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65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65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65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64-465页。
    ④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66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67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67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68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68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68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68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69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70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70页。
    ④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71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71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72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72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72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72页。
    ④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72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73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73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74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75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75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76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77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78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79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80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81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75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81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81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82-483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83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与俄国政治活动家通信集》,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77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与俄国政治活动家通信集》,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78-379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82页。
    ① 可参见前面一节中关于第三稿的文本分析。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83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83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79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83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64页。
    ④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66页。
    ⑤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68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74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69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56页。
    ④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79页。
    ⑤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69页。
    ⑥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68页。
    ⑦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76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757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81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83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82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与俄国政治活动家通信集》,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470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与俄国政治活动家通信集》,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500页。
    ① 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29页。
    ② 郭丽兰:《<给维·伊·查苏利奇的信>为何四易其稿》,载《学术研究》2007年第2期。
    ③ 郭丽兰:《<给维·伊·查苏利奇的信>为何四易其稿》,载《学术研究》2007年第2期。
    ① 张有军:《从给查苏利奇的信看马克思关于俄国革命的策略》,载《社会主义研究》2008年第1期。
    ② 甘建民:《试析晚年马克思舍弃“卡夫丁峡谷”设想的原因》,载《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① 甘建民:《试析晚年马克思舍弃“卡夫丁峡谷”设想的原因》,载《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75页。
    ③ 甘建民:《试析晚年马克思舍弃“卡夫丁峡谷”设想的原因》,载《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① 甘建民:《试析晚年克思舍弃“卡夫丁峡谷”设想的原因》,载《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② 康夏:《对马克思关于东方社会发展道路理论的再思考》,载《哲学研究》1988年第9期。
    ③ 郭丽兰:《<给维·伊·查苏利奇的信>为何四易其稿》,载《学术研究》2007年第2期。
    ① 甘建民:《试析马克思不发表《给‘祖国纪事’杂志编辑部的信》之原因》,载《哲学研究》1989年第11期。
    ② 甘建民:《试析马克思不发表《给‘祖国纪事’杂志编辑部的信》之原因》,载《哲学研究》1989年第11期。
    ① [法]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顾良译,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第48页。
    ① 拉宾:《黑格尔哲学批判》(《国际研究》,第69页),转引自[法]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顾良译,商务出版社2011年版,第43页。
    ② [法]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顾良译,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第45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与俄国政治活动家通信集》,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78-379页。
    ② [英]加登纳:《历史解释的性质》,江怡译,文津出版社2005年版,第42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97页。
    ② 转引自周建漳:《历史及其理解和解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132页。
    ③ 参见周建漳:《历史及其理解和解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132页。
    ① 转引自周建漳:《历史及其理解和解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141页。
    ① 参见[英]沃尔什:《历史哲学导论》,何兆武张文杰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8-9页。
    ② [英]加登纳:《历史解释的性质》,江怡译,文津出版社2005年版,第29-30页。
    ③ [英]加登纳:《历史解释的性质》,江怡译,文津出版社2005年版,第27页。
    ④ [英]加登纳:《历史解释的性质》,江怡译,文津出版社2005年版,第26页。
    ① [英]沃尔什:《历史哲学导论》,何兆武张文杰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2-43页。
    ② 参见周建漳:《历史及其理解和解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131页。
    ③ 参见[英]格鲁内尔:《历史哲学——批判的论文》,隗仁莲译,安希梦校,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81页。
    ① [英]沃尔什:《历史哲学导论》,何兆武张文杰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2页。
    ② [英]沃尔什:《历史哲学导论》,何兆武张文杰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5页。
    ③ [英]沃尔什:《历史哲学导论》,何兆武张文杰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6页。
    ④ [英]沃尔什:《历史哲学导论》,何兆武张文杰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6页。
    ⑤ [英]沃尔什:《历史哲学导论》,何兆武张文杰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5页。
    ① [英]沃尔什:《历史哲学导论》,何兆武张文杰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页。
    ① [美]亨普尔:《普遍规律在历史中的作用》,载《哲学译丛》1987年第4期。
    ② [美]亨普尔:《普遍规律在历史中的作用》,载《哲学译丛》1987年第4期。
    ③ 韩震:《西方历史哲学导论》,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532页。
    ① 参见[美]亨普尔:《普遍规律在历史中的作用》,载《哲学译丛》1987年第4期。
    ② [美]亨普尔:《普遍规律在历史中的作用》,载《哲学译丛》1987年第4期。
    ③ [美]亨普尔:《普遍规律在历史中的作用》,载《哲学译丛》1987年第4期。
    ④ [美]亨普尔:《普遍规律在历史中的作用》,载《哲学译丛》1987年第4期。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08、310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2页。
    ① 考茨基:《唯物主义历史观》第一分册,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1页。
    ② 考茨基:《唯物主义历史观》第一分册,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9,10页。
    ③ 考茨基:《唯物主义历史观》第一分册,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15页。
    ④ 段忠桥:《重释历史唯物主义》,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07页。
    ① Caver, Terrell:Marx's Social Theory, New York:Oxford Uniersity Press,1982, p.22.
    ② 鲁克俭:《国外马克思研究的热点问题》,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版,第196页。
    ① 吴晓明:《论作为历史科学方法论的历史唯物主义》,载孙麾吴晓明主编:《唯物史观与历史评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4页。
    ② 吴晓明:《论作为历史科学方法论的历史唯物主义》,载孙麾吴晓明主编:《唯物史观与历史评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1页。
    ③ 吴晓明:《论作为历史科学方法论的历史唯物主义》,载孙麾吴晓明主编:《唯物史观与历史评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1页。
    ① 吴晓明:《论作为历史科学方法论的历史唯物主义》,载孙麾吴晓明主编:《唯物史观与历史评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2页。
    ② 吴晓明:《论作为历史科学方法论的历史唯物主义》,载孙麾吴晓明主编:《唯物史观与历史评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1--22页。
    ① 周建漳:《历史及其理解和解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156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2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2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2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2页。
    ② [法]埃蒂安·巴利巴尔:《马克思的哲学》,王吉会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33页。
    ① [英]沃尔什:《历史哲学导论》,何兆武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60页。
    ① 参见[法]埃蒂安·巴利巴尔:《马克思的哲学》,王吉会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33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3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8-71页。
    ② 参见赵家祥《对质疑“五种社会形态理论”的质疑——与段忠桥教授商榷》,《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③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3页。
    ④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3页。
    ① 参见[法]鲍德里亚:《生产之镜》,仰海峰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第51页。
    ② 参见[日]望月清司:《马克思历史理论的研究》,韩立新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中文版序言第23页。
    ③ [日]望月清司:《马克思历史理论的研究》,韩立新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序第3页。
    ④ [日]望月清司:《马克思历史理论的研究》,韩立新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序第3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3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42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98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96-697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96页。
    ② [法]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顾良译,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第86页。
    ③ [法]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顾良译,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第93页。
    ① [法]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顾良译,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第94-95页。
    ② [法]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顾良译,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第169页。
    ③ [法]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顾良译,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第170页。
    ① [英]爱德华·卡尔:《历史是什么》,吴柱存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95-96页。
    ② [法]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顾良译,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第97页。
    ③ 参见[法]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顾良译,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第97页。
    ① [法]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顾良译,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第208页。
    ② 周建漳:《历史及其理解和解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160页。
    ③ 周建漳:《历史及其理解和解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160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97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01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00页。
    ④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01页。
    ① [英]加登纳:《历史解释的性质》,江怡译,文津出版社2005年版,第47页。
    ② 参见余文烈:《分析学派的马克思主义》,重庆出版社1993年版,第266页。
    ① 参见余文烈:《分析学派的马克思主义》,重庆出版社1993年版,第271--274页。
    ② 参见余文烈:《分析学派的马克思主义》,重庆出版社1993年版,第266-269页。
    ① 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24-125页。
    ② 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96页。
    ③ 参见王学典:《史学引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54页。
    ④ 参见张耕华:《历史哲学引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52,141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6页。
    ② 参见张耕华:《历史哲学引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41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76页。
    ④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9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47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2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12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3卷,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第87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357页。
    ④ 冯景源:《人类境遇与历史时空——马克思<人类学笔记>、<历史学笔记>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75页。
    ⑤ 参见冯景源:《人类境遇与历史时空——马克思<人类学笔记>、<历史学笔记>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76页。
    ① 参见冯景源:《人类境遇与历史时空——马克思(人类学笔记)、(历史学笔记)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82页。
    ② 冯景源:《人类境遇与历史时空——马克思(人类学笔记)、<历史学笔记)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45页。
    ③ 转引自王学典:《史学引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59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42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42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40页。
    ④ 参见余文烈:《分析学派的马克思主义》,重庆出版社1993年版,第54页。
    ① 参见张耕华:《历史哲学引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94页。
    ② 张耕华:《历史哲学引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54页。
    ① 参见波普尔:《历史决定论的贫困》,杜汝邱仁宗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10页。
    ② 参见庞卓恒:《唯物史观与历史科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61页。
    ① 周建漳:《历史及其理解和解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44页。
    ① 周建漳:《历史及其理解和解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44页。
    ② 张耕华:《历史哲学引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89页。
    ① 张耕华:《历史哲学引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89页。
    ② 鲁克俭:《国外马克思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版,第121-122页。
    ③ 鲁克俭:《国外马克思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版,第122-125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10-411页。
    ② 鲁克俭:《国外马克思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版,第120页。
    ① 参见鲁克俭:《国外马克思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版,第106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2页。
    ① [英]加登纳:《历史解释的性质》,江怡译,文津出版社2005年版,第50页。
    ② [英]加登纳:《历史解释的性质》,江怡译,文津出版社2005年版,第51页.
    ① [英]加登纳:《历史解释的性质》,江怡译,文津出版社2005年版,第49页。
    ② 参见张耕华:《历史哲学引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59页。
    ① 张耕华:《历史哲学引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92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43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2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76页。
    ④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76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76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45页。
    ① 关于这一点,本文并不同意波普尔认为这仅仅是一种猜测的观点,认为其当属于预测。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09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79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63--464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5页。
    ① 可参见第二章第一节文本分析当中的初稿(4)(5)(10)部分及二稿(3)部分。
    ② 可参见第二章第一节文本分析当中初稿(10)(14)(16)部分;二稿(3)部分以及三稿(4)部分。
    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83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67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72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56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62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72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63-464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439页注释。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23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80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82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78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78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79页。
    ④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72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83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82-483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47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48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50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83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82-483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6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8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0页。
    ④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6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5-116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434页。
    ② 参见李秀林王于李淮春主编:《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110页。
    ③ 参见[英]G·A·科恩:《卡尔·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一种辩护》,段忠桥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54页。
    ④ 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93页。
    ⑤ 参见[英]G·A·科恩:《卡尔·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一种辩护》,段忠桥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62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42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26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24页。
    ① 《列宁全集》第41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08209页。
    ② 参见张赛群汤兆云:《是社会制度的逾越,抑或是生产关系的逾越——马克思“卡夫丁峡谷设想”新解》,载《科学社会主义》(双月刊)2012年第5期。
    ③ 《列宁全集》第41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17页。
    ① 唯物史观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内容基本如下:生产力决定一定的生产关系能否产生,决定它产生后发展的方向和形式;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对于生产力的发展起着促进或者阻碍作用。二者相互作用形成了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一定的生产关系一经确立之后,只要能够满足生产力在一定时期内发展的需要,就可以保持相对不变。到了一定时间,生产力变会同生产关系发生矛盾、冲突。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有种种复杂情况,但基本过程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由适应到不适应,再到新的适应的循环发展过程。但是,生产关系的变革有其物质前提的客观尺度,这一尺度是首先一种新的生产力已经生成,再者,这种新的生产力已经占有主导地位,原有的生产关系已无法容纳它的存在和发展。具备这两者条件才是生产关系发生变革的客观前提。(参见李秀林等主编:《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248-249页。)由此,如果生产力还没有达到新水平,新生产关系产生的前提并不具备,所谓生产关系的跨越也就无从谈起。
    ② 参见[英]G·A·科恩:《卡尔·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一种辩护》,段忠桥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163页。
    ③ 参见[英]G·A·科恩:《卡尔·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一种辩护》,段忠桥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162页-204页。
    ④ [美]威廉姆·肖:《马克思的历史理论》,阮仁慧钟石韦冯瑞荃译,重庆出版社2007年版,第65-66页。
    ① [英]里格比:《马克思主义与历史学——一种批判性的研究》,吴英译,译林出版社2012年版,第18页。
    ② 参见[英]里格比:《马克思主义与历史学——一种批判性的研究》,吴英译,译林出版社2012年版,第33-72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3页。
    ④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41142页。
    ⑤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32页。
    ① 他们认为,经济方面的问题固然是其根本原因,但政治体制缺陷、执政理念偏差、改革失败以及偶然因素都是导致这一历史结果的原因。而且,曾经有段时间,苏联在多方面建设包括经济方面取得过瞩目的辉煌成就(比如,三十年代苏联的工业生产总值曾跃居世界第二,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的时间内成为当时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国家),这些都说明当时生产关系发挥了积极作用。他们据此认为,仅以苏东剧变单一史实提出生产关系不可跨越,并不能成立。
    ②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7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51页。
    ③ 参见陈勇勤:《中国经济史》,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299页。
    ① 陈勇勤:《中国经济史》,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301页。
    ② 薄一波:《列席中央书记处会议》,载《中共党史研究》,1997年第6期。
    ③ 参见陈勇勤:《中国经济史》,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301页。
    ④ 参见陈勇勤:《中国经济史》,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306页。
    ⑤ 陈勇勤:《中国经济史》,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338页。
    ⑥ 陈勇勤:《中国经济史》,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339页。
    ① 参见吕政史忠良主编:《从贫困走向小康——中国经济五十年》,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年版,第150页。
    ② 参见吕政史忠良主编:《从贫困走向小康——中国经济五十年》,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年版,第168页。
    ③ 参见吕政史忠良主编:《从贫困走向小康——中国经济五十年》,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年版,第170页。
    ① 参见吕政史忠良主编:《从贫困走向小康——中国经济五十年》,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年版,第288页。
    ② 陈勇勤:《中国经济史》,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344页。
    ③ 参见吕政史忠良主编:《从贫困走向小康——中国经济五十年》,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年版,第290页。
    ④ 参见吕政史忠良主编:《从贫困走向小康——中国经济五十年》,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年版,第321页。
    ⑤ 陈勇勤:《中国经济史》,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344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07页。
    ② 《列宁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79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95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96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40页。
    ① 参见[美]大卫·施韦卡特:《超越资本主义》,宋萌荣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181-189页。
    ① 参见张耕华:《历史哲学引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59页。
    ① 转引自庞卓恒:《唯物史观与历史科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235页。
    ② 转引自庞卓恒:《唯物史观与历史科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234页。
    ① 转引自余文烈:《分析学派的马克思主义》,重庆出版社1993年版,第55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1页。
    ① 参见丁耘摘译:《晚期海德格尔的三天讨论班纪要》,载《哲学译丛》2001年第3期。
    ① [波兰]沙夫:《当代社会主义的空白领域》,载《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1994年版,第115页。
    ① 参见张汝伦:《历史与实践》,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15页。
    ② 参见张汝伦:《历史与实践》,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23页。
    ③ 参见张汝伦:《历史与实践》,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17页。
    ④ 参见张汝伦:《历史与实践》,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64页。
    ① 参见张汝伦:《历史与实践》,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64页。
    ② 参见张汝伦:《历史与实践》,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66页。
    ① [德]哈贝马斯:《理论与实践》,郭官义李黎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460页。
    ② [德]哈贝马斯:《理论与实践》,郭官义李黎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460页。
    ③ [英]柯亨:《卡尔·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一种辩护》,段忠桥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456页。
    ④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7页。
    ⑤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50页。
    ⑥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6页。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北京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北京。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8卷,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北京。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北京。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北京。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北京。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北京。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9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北京。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北京。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北京。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北京。
    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2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北京。
    1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3卷,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北京。
    1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北京。
    1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6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北京。
    1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北京。
    1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北京。
    1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北京。
    1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北京。
    2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北京。
    21.《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北京。
    22.《列宁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北京。
    23.《列宁全集》第41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北京。
    24.《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7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北京。
    25.《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版,北京。
    26.《马克思恩格斯与俄国政治活动家通信集》,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北京。
    27.《外国学者论亚细亚生产方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北京。
    28.《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4卷,三联出版社1974年版,北京。
    29.《俄国民粹派文选》,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北京。
    30.[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廖申白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北京。
    31.[德]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苗力田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上海。
    32.[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北京。
    33.[英]戴维·麦克莱伦:《马克思传》,王珍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北京。
    34.[英]戴维·麦克莱伦:《马克思之后的马克思主义》,李智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北京。
    35.[德]考茨基:《唯物主义历史观》第一分册,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北京。
    36.[匈]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杜章智等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北京。
    37.[德]柯尔施:《马克思主义和哲学》,王南湜译,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北京。
    38.[捷克]卡莱尔·科西克:《具体的辩证法:关于人与世界问题的研究》,傅小平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9年版,北京。
    39.[德]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童世骏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北京。
    40.[德]尤尔根·哈贝马斯:《重建历史唯物主义》郭官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北京。
    41.[德]尤尔根·哈贝马斯:《理论与实践》,郭官义李黎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北京。
    42.[德]伽达默尔、杜特:《解释学美学实践哲学——伽达默尔与杜特对话录》,金慧敏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北京。
    43.[美]汉娜·阿伦特:《马克思与西方政治思想传统》,孙传钊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江苏南京。
    44.[法]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顾良译,商务出版社2011年版,北京。
    45.[法]埃蒂安·巴利巴尔:《马克思的哲学》,王吉会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北京。
    46.[英]科恩:《卡尔·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一种辩护》,段忠桥译,高等教育出版 社2008年版,北京。
    47.[英]柯亨:《如果你是平等主义者,为何如此富有?》,霍欣欣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北京。
    48.[美]威廉姆·肖:《马克思的历史理论》,阮仁慧钟石韦冯瑞荃译,重庆出版社2007年版,重庆。
    49.[英]乔纳森·沃尔夫:《当今为什么还要研读马克思》,段忠桥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北京。
    50.[日]广松涉:《文献学语境中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彭曦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江苏南京。
    51.[日]望月清司:《马克思历史理论的研究》,韩立新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北京。
    52.[英]S·H·里格比:《马克思主义与历史学——一种批判性的研究》,吴英译,译林出版社2012年版,北京。
    53.[俄]巴加图利亚:《马克思的第一个伟大发现——唯物史观的形成和发展》,陆忍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北京。
    54.[加]罗伯特·韦尔主编:《分析马克思主义新论》,鲁克俭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北京。
    55.[美]伯尔特·奥尔曼主编:《市场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者之间的争论》,段忠桥译,新华出版社2000年版,北京。
    56.[澳]伊安·亨特:《分析的和辩证的马克思主义》,徐长福等译,重庆出版社2010年版,重庆。
    57.[荷]马歇尔·范·林登:《西方马克思主义与苏联——1917年以来的批判理论和争论概览》,周穗明译,翁寒松校,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江苏南京。
    58.[美]赫伯特·马尔库塞:《苏联的马克思主义——一种批判的分析》,张翼星译万俊人译,黄振定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北京。
    59.[法]鲍德里亚:《生产之镜》,仰海峰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北京。
    60.[法]鲍德里亚:《象征交换与死亡》,车槿山译,译林出版社2009年版,江苏南京。
    61.[美]波普尔:《历史决定论的贫困》,杜汝楫、邱仁宗译,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北京。
    62.[美]卡尔·G·亨普尔:《自然科学的哲学》,张华夏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北京。
    63.[英]科林伍德:《历史的观念》,何兆武张文杰译,商务出版社1997年版,北京。
    64.[英]沃尔什:《历史哲学导论》,何兆武张文杰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广西桂林。
    65.[英]加登纳:《历史解释的性质》,江怡译,文津出版社,2005年,北京。
    66.[英]格鲁内尔:《历史哲学——批判的论文》,隗仁莲译,安希梦校,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广西桂林。
    67.[美]雷克斯·马丁:《历史解释:重演和实践推断》,王晓红译,文津出版社2005年版,北京。
    68.[英]爱德华·卡尔:《历史是什么》,吴柱存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北京。
    69.[美]伊格尔斯:《欧洲史学新方向》,赵世玲、赵世瑜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北京。
    70.[美]哈多克:《历史思想导论》,王加丰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北京。
    71.[德]哈特穆特·凯博:《历史比较研究导论》,赵进中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北京。
    72.[英]布雷恩·威廉·克拉普:《工业革命以来的英国环境史》,王黎译,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北京。
    73.[美]大卫·施韦卡特:《超越资本主义》,宋萌荣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北京。
    74.李秀林王于李淮春主编:《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北京。
    75.陈先达:《走向历史的深处——马克思历史观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北京。
    76.王南湜:《追寻哲学的精神——走向实践哲学之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北京。
    77.吴晓明王德峰:《马克思的哲学革命及其当代意义——存在论新境域的开启》,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北京。
    78.俞吾金、陈学明:《国外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流派新编——西方马克思主义卷》(上)(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北京。
    79.鲁克俭:《国外马克思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版,北京。
    80.《马克思主义来源研究论丛》第11辑,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北京。
    81.余文烈:《分析学派的马克思主义》,重庆出版社1996年版,重庆。
    82.复旦大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报告》(2007、2008),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北京。
    83.韩震:《西方历史哲学导论》,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山东济南。
    84.张耕华:《历史哲学引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上海。
    85.王学典:《史学引论》,北京大出版社2008年版,北京。
    86.周建漳:《历史及其理解和解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北京。
    87.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北京。
    88.庞卓恒:《唯物史观与历史科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北京。
    89.孙麾吴晓明主编:《唯物史观与历史评价——哲学与史学的对话》,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北京。
    90.张艳国:《史学理论:唯物史观的视域和尺度》,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湖北武汉。
    91.段忠桥:《重释历史唯物主义》,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江苏南京。
    92.张文喜:《历史唯物主义的政治哲学向度》,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江苏南京。
    93.洪汉鼎:《诠释学——它的历史与当代发展》,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北京。
    94.洪汉鼎主编:《理解与解释:诠释学经典文选》,东方出版社2006年版,北京。
    95.俞吾金:《实践释义学——重新解读马克思哲学和一般哲学理论》,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云南昆明。
    96.张一兵:《文本学解读语境的历史在场——当代马克思哲学研究的一种立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北京。
    97.聂锦芳:《清理与超越:重读马克思文本的意旨、基础与方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北京。
    98.杨学功:《在范式转换的途中: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评论集》,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年版,北京。
    99.张立波:《阅读、书写与历史意识:对马克思的多重表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北京。
    100.谢霖:《东方社会之路——马克思关于东方社会非资本主义发展的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北京。
    101.冯景源:《人类境遇与历史时空——马克思<人类学笔记>、(历史学笔记>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北京。
    102.张云飞:《跨越“峡谷“——马克思晚年思想与当代社会发展理论》,人民出版2001年版,北京。
    103.孟宪东:《晚年马克思“跨越”思想研究——兼论东方社会主义的历史发展》,当代中国出版社2008年版,北京。
    104.叶险明:《马克思的世界理论理论与现时代》,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北京。
    105.鲁越、孙麾、江丹林:《马克思晚年创造性探索:“人类学笔记”研究》,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河南郑州。
    106.江丹林:《马克思的晚年反思:东方社会发展道路与中国社会主义实践——东方社会发展道路与中国社会主义实践》,北京出版社1992年版,北京。
    107.刘启良:《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学林出版社1994年版,北京。
    108.尹树广:《晚年马克思历史观的变革》,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黑龙江哈尔滨。
    109.丰子义赵家祥:《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历史考察和当代意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北京。
    110.赵家祥主编:《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吉林长春。
    111.俞良早:《马克思主义东方社会理论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年版,北京。
    112.吕世荣:《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北京。
    113.鲁鹏:《历史之谜求解:人类生存的十对矛盾》,广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广西桂林。
    114.何中华:《重读马克思——一种哲学观的当代诠释》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山东济南。
    115.商逾:《历史规律的作用机制》,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山东济南。
    116.张汝伦:《历史与实践》,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上海。
    117.刘森林:《实践的逻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北京。
    118.徐长福:《走向实践智慧——探寻实践哲学新进路》,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北京。
    119.邓晓芒:《实践唯物论新解——开启现象学之维》,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湖北武汉。
    120.张羽佳:《阅读·诠释·实践:马克思的当代境遇》,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北京。
    121.王冰屈炳祥:《马克思商品经济理论与中国市场经济建设》,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北京。
    122.陈勇勤:《中国经济史》,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北京。
    123.吕政史忠良主编:《从贫困走向小康——中国经济五十年》,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年版,北京。
    124.王宏斌:《生态文明与社会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年版,北京。
    125.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秘书处:《国外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发展报告(2009)》,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北京。
    126.《历史唯物主义与中国问题论文集》打印本(上)(下),第十届马克思哲学论坛,中国人民大学2010年10月,北京。
    127. David Mclellan, Karl Marx selected writing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 New York.
    128. Terrel Carver:Marx's Social Theory,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2, New York.
    129. John Molyneux:What is the Real Marxist Tradition?, Hardmarket Books,2003, Chicago.
    130. Alvin W.Gouldner:The Two Marxisms——Contradictions and Anomali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or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2, New York.
    131. Stanley Moore:Marx on the Choice between Socialism and Communism,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0, London.
    132.Teodor Shanin:Late Marx and Russian Road——Marx and 'the peripheries of captialism', Routledge & Kegan Paul plc,1983, London.
    133. James Lawler:The God Tube:Uncovering the Hidden Spiritual Message in Pop Culture, Open Court,2009, Chicago.
    1.[美]C.G.亨普尔:《普遍规律在历史中的作用》,载《哲学译丛》1987年第4期。
    2.[美]P.L.奎因:《C.G.亨普尔及其解释理论》,载《哲学译丛》1987年第6期。
    3.[美]A.麦金泰尔:《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条未走之路》,乔法容译,载《国外社会科学》1995年第6期。
    4.丁耘摘译:《晚期海德格尔的三天讨论班纪要》,载《哲学译丛》2001年第3期。
    5.[波兰]沙夫:《当代社会主义的空白领域》,载《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1994年版,北京。
    6.[美]詹姆斯·劳勒:《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共产主义》,载《当代英美哲学地图》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北京。
    7.薄一波:《列席中央书记处会议》,载《中共党史研究》1997年第6期。
    8.陈启能:《关于产生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问题——对马克思给查苏利奇的信的理解》,载《历史研究》1982年第1期。
    9.郭丽兰:《<给维·伊·查苏利奇的信>为何四易其稿》,载《学术研究》2007年第2期。
    10.王旭章:《马克思给查苏利奇复信草稿的思路》,载《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1994年第3期。
    11.张有军:《从给查苏利奇的信看马克思关于俄国革命的策略》,载《社会主义研究》2008年第1期。
    12.甘建民:《试析晚年马克思舍弃“卡夫丁峡谷”设想的原因》,载《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13.甘建民:《试析马克思不发表《给‘祖国纪事’杂志编辑部的信》之原因》,载《哲学研究》1989年第11期。
    14.沈斌:《对马克思给查苏利奇<复信>及<复信草稿>中译文的两点意见》,载《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3月27日。
    15.文学平:《历史必然性的可能及其限度——解读马克思给查苏利奇复信中的“遗憾”与“深信”》,载《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2007年版。
    16.江丹林:《西方关于马克思晚年“人类学笔记”主要观点论析》,载《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1期。
    17.张奎良:《马克思晚年的困惑》,载《新华文摘》1989年第10期。
    18.王东:《“晚年马克思”新解》,载《教学与研究》1996年第5期。
    19.康夏:《对马克思关于东方社会发展道路理论的再思考——兼与荣剑同志商榷》,载《哲学研究》1988年第9期。
    20.江丹林:《社会形态演进规律和东方社会发展道路——兼与孟庆仁、薛永应等同志商榷》,载《哲学研究》1988年第6期。
    21.江丹林:《马克思对东方社会发展问题的研究—从<德意志意识形态)到<资本论>及其三大手稿》,载《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6期。
    22.佘树声:《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发展理论中的三个缺环》,载《人文杂志》1989年第1期。
    23.李学智:《资本主义道路,还是西欧资本主义生产起源的道路?》,载《史学理论研究》2008年第1期。
    24.庞卓恒:《答李学智的“资本主义道路,还是资本主义生产起源的道路?”》,载《史学理论研究》2008年第1期。
    25.刘海江:《马克思前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形态理论及其现实意义》,载《社会主义研究》2010年第4期。
    26.冯景源:《马克思对社会形态跨越发展的早期论述》,载《哲学动态》1996年第12期。
    27.孙来斌:《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20年研究述评》,载《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4年第4期。
    28.孙来斌:《经典作家关于“跨越卡夫丁峡谷”问题的基本观点述要》,载《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年第1期。
    29.孙来斌:《如何对待马克思恩格斯的“跨越论”——关于跨越“卡夫丁峡谷”问题的思考》,载《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7年第6期。
    30.段忠桥:《对我国跨越“卡夫丁峡谷”问题的再思考》,载《马克思主义研究》1996年第1期。
    31.赵家祥:《对“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问题的商榷意见》,载《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1998年第1期。
    32.赵家祥:《俄国公社实现“跨越”的历史环境和前提条件》,载《教学与研究》2001年第1期。
    33.许开轶李贤聪:《析对马克思“跨越卡夫丁峡谷”思想适用性的误读》,载《社会主义研究》2006年第2期。
    34.陈乃圣、陈明:《“跨越”理论是马克思晚年对科学社会主义的重大创新》,载《理论学刊》1998年第5期。
    35.冯景源:《跨越“卡夫丁峡谷”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关系解读——走出单一文本解读的怪圈》,载《东南学术》2008年第6期。
    36.冯景源:《马克思跨越“卡夫丁峡谷”理论的制定——再读马克思(给维·伊·查 苏利奇的信>》,载《东南学术》2009年第4期。
    37.陈文通:《“跨越”卡夫丁峡谷还是“通不过”卡夫丁峡谷?》,载《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1996年第4期。
    38.张凌云:《马克思的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思想是否成熟》,载《学术争鸣》2007年第2期。
    39.王力军胡瑾:《对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理论的几点思考》,载《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40.徐俊忠:《跨越“卡夫丁峡谷”理论的多维透视》,载《学术月刊》1989年第8期。
    41.张赛群汤兆云:《是社会制度的逾越,抑或是生产关系的逾越——马克思“卡夫丁峡谷设想”新解》,载《科学社会主义》(双月刊)2012年第5期。
    42.马拥军:《从“跨越”阶段到“缩短和减轻分娩的痛苦”——马克思历史理论的东方语境》,载《江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3期。
    43.启良:((俄国道路:从赫尔岑的困惑到马克思晚年的探索》,载《世界历史》1993年第6期。
    44.刘建国马龙闪:《马克思的预言与俄国村社的历史命运——对马克思与民粹派通信的解读》,载《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1年第5期。
    45.部彦秀:《俄国民粹派的功与过》,载《世界历史》1987年第3期。
    46.马龙闪:《关于俄国民粹主义的几个问题》,载《史林》2002年第2期。
    47.张达明:《俄国民粹派的功过及其他》,载《外国问题研究》1986年第2期。
    48.虞晓东:《马克思“跨越”理论与民粹派社会主义的关系》,载《湖北社会科学》2006年第8期。
    49.郑祖铤:《马克思和民粹派关于俄国村社论述的比较研究》,载《史学月刊》1997年第2期。
    50.刘卓红关锋:《对马克思晚年俄国社会发展若干问题研究的再认识》,载《马克思主义研究》2004年第2期。
    51.赵家祥:《对质疑“五种社会形态理论”的质疑》,载《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3月。
    52.段忠桥:《对“五种社会形态理论”一个主要依据的质疑》,载《马克思主义当代思潮》2005年第2期。
    53.秦晖:《关于社会形态演进一般规律的假说》,载《天津社会科学》1989年第1期。
    54.王东贾向云:《马克思晚年哲学创新的思想升华——从唯物史观到世界史观》,载《教学与研究》2011年第3期。
    55.蒋大椿:《当代中国史学思潮与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发展》,载《历史研究》2001年第4期。
    56.王锐生:《唯物史观:发展还是超越?》,载《哲学研究》2002年第1期。
    57.宋友文:《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主义问题》,载《教学与研究》2011年第2期。
    58.丰子义:《关于生产力发展阶段的超越问题》,载《哲学研究》1988年第9期。
    59.聂锦芳:《重新理解<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世界历史’思想——从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的当代研究谈起》,载《江海学刊》2008年第2期。
    60.赵家祥:《一般历史哲学理论的最大长处就在于它是超历史的》,载《党政干部学刊》2010年第7期。
    61.赵家祥:《澄清对马克思一段论述的误解——资本主义起源的“历史必然性”理论的适用范围》,载《新视野》2012年第6期。
    62.刘奔:《唯物史观不是超历史的“一般历史哲学”》,载《哲学研究》1987年第5期。
    63.赵家祥:《澄清对马克思一个命题的误解》,载《江汉论坛》2000年第6期。
    64.徐长福:《求解柯尔施问题——论马克思学说跟哲学和科学的关系》,载《哲学研究》2004年第6期。
    65.邓晓芒:《“柯尔施问题”现象学解——兼与徐长福先生商讨》,载《哲学研究》2005年第2期。
    66.段忠桥:《质疑俞吾金教授关于“实践唯物主义”的两个说法》,载《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年第6期。
    67.俞吾金:《历史唯物主义是哲学而不是实证科学——兼答段忠桥教授》,载《学术月刊》2009年10期。
    68.段忠桥:《历史唯物主义:“哲学”还是“真正的实证科学”——答俞吾金教授》,载《学术月刊》2010年第2期。
    69.张奎良:《关于唯物史观与历史唯物主义的概念辨析》,载《哲学研究》2011年第2期。
    70.邹诗鹏:《何以要回到历史唯物主义研究范式?》,载《哲学研究》2010年第1期。
    71.沈湘平:《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重新理解》,载《哲学研究》2010年第6期。
    72.张廷国梅景辉:《历史唯物主义是什么意义上的“实证科学”——由俞吾金教 授与段忠桥教授之争所想到的》,载《学术月刊》2010年第2期。
    73.邹诗鹏:《唯物史观与经典社会理论》,载《学术研究》2010年第1期。
    74.沈佳强:《论历史唯物主义关于历史认识的具体观》,载《哲学研究》2010年第5期。
    75.王南湜:《认真对待马克思的“历史科学”概念——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特征的再理解》,载《哲学研究》2010年第1期。
    76.沈湘平:《“唯一的”“历史科学”的合法性辩护——兼评五种对马克思学说的称谓》,载《学术研究》2010年第1期。
    77.沈湘平:《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唯物史观何以可能》,载《光明日报》2010年1月5日。
    78.杨学功:《如何理解唯物史观的“经典表述”》,载《理论视野》2010年第4期。
    79.王和:《关于发展唯物史观的几点思考》,载《光明日报》2008年4月28日。
    80.冯锋:《马克思唯物史观的两次表述及其意蕴》,载《现代哲学》2000年第4期。
    81.李兵:《历史唯物主义:作为哲学的“历史科学”》,载《学习与探索》2009年第9期。
    82.鲁克俭:《马克思与恩格斯对唯物史观理解之差异》,载《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
    83.安启念:《关于唯物史观“经典表述”的两个问题》,载《哲学研究》2008年第9期。
    84.安启念:《马克思唯物史观思想的两个维度》,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1年第2期。
    85.安启念:《关于唯物史观的“经典表述”问题》,载《社会科学辑刊》2010年第2期。
    86.赵科天王玉华:《在什么基点上领会唯物史观的精神实质——就唯物史观的“经典表述”与安启念教授商榷》,载《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年第5期。
    87.倪勇:《论唯物史观的三个经典表述》,载《湖北大学学报》(哲学与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4期。
    88.郭艳君:《论唯物史观研究的微观未读及其当代意义》,载《史学理论研究》2007年第2期。
    89.张正明:《“宏观历史解释模式”及其批判》,载《北方论丛》2010年第5期。
    90.聂锦芳:《唯物史观的阐释方式与论证逻辑——再读<德意志意识形态·费尔巴哈)中“两个誊清稿”》,载《天津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
    91.彭刚:《历史事实与历史解释》,载《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
    92.何怀远:《理解马克思与文本类型置序——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文本学方法之一》,载《学术研究》2006年第1期。
    93.名安:《亨普尔的历史哲学》,载《哲学动态》1990年第4期。
    94.毕文胜杨晶:《历史解释与语境论——兼评覆盖律模型在历史解释中的应用》, 载《云南社会科学》2008年第3期。
    95.张汝伦:《释义学的“实践哲学”》,载《哲学研究》1993年第5期。
    96.杜鹏程:《赛麦克论马克思主义与解释学的关系》,载《国外社会科学》1994年第4期。
    97.俞吾金:《马克思的实践释义学初探》,载《复旦学报》1995年第4期。
    98.毛崇杰:《文化视野与马克思主义阐释学》,载《文学评论》1995年第4期。
    99.王金富:《解释学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载《江海学刊》1997年第4期。
    100.何卫平:《试论伽达默尔对辩证法的解释学“解读”》,载《武汉大学学报》1997年第4期。
    101.彭国华:《历史哲学的现代建构——关于哲学诠释学与马克思主义的一种比较》,载《社会科学战线》2000年第4期。
    102.王金富:《从解释学的视角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载《哲学动态》2000年第10期。
    103.何卫平:《解释学与伦理学——关于伽达默尔实践哲学的核心》,载《哲学研究》2000年第12期。
    104.潘德荣:《回顾与反思:关于马克思主义诠释的探索》,载《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
    105.洪汉鼎:《诠释学与中国》,载《文史哲》2003年第1期。
    106.张一兵、胡大平:《从本质性到中国特色:马克思哲学研究的“解释学转向”》,载《江海学刊》2003年第1期。
    107.杨学功:《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的解释:解释学方法及其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文献研究中的运用》,载《马克思主义研究》2003年第1期。
    108.何卫平:《从人文科学之地位之确定看西方解释学的发展》,载《云南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
    109.杨学功:《从解释学的视角看马克思文本研究——兼评解读马克思的两种学术倾向》,载《学术研究》2003年第9期。
    110.王金福王永山:《“走进马克思”与“走近马克思”——马克思主义研究中的解释学观念探讨》,载《南京师大学报》2004年第2期。
    111.彭启福:《实践、文本与诠释:关于构建马克思主义诠释学的几点思考》,载《哲学动态》2004年第10期。
    112.陈学明:《评西方马克思主义所开辟的马克思哲学的解释路向:重读柯尔施的<马克思主义与哲学>》,载《学术月刊》2004年第5期。
    113.王金福陈海飞:《论解释学的马克思主义重建》,载《江海学刊》2005年第1期。
    114.解战原、文兵:《马克思主义哲学阐释的解释学限度》,载《马克思主义研究》2005年第6期。
    115.皮家胜:《解释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的新维度》,载《哲学研究》2005年第11期。
    116.王南湜:《回归生活世界意味着什么》,载《学术研究》2001年第10期。
    117.王南湜:《实践观的变迁与哲学的实践转向》,载《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年第6期。
    118.王南湜:《辩证法与实践智慧》,载《哲学动态》2005年第4期。
    119.杨学功:《超越哲学同质性神话——从哲学形态转变的视角看马克思的哲学革命》,载《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120.杨学功:《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本体论”研究:分歧与出路》,载《哲学研究》2001年第9期。
    121.孙美堂:《从实体思维到实践思维——兼谈对存在的诠释》,载《哲学动态》2003年第9期。
    122.高清海:《马克思对“本体思维方式”的历史性变革》,载《当代哲学》2002年第2期。
    123.孙正聿:《怎样理解马克思的哲学革命》,载《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第3期。
    124.何中华:《论马克思实践观的本体论向度——重读<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载《河北学刊》2003年第4期。
    125.衣俊卿等:《20世纪末中国哲学研究重大问题检讨之一——实践哲学(笔谈)》,载《求是学刊》2000年第3期。
    126.欧阳康:《论马克思的实践论思维方式及其对新世纪我国哲学发展意义》,载《社会科学战线》2001年第1期。
    127.李文阁:《马克思实践观的一个“矛盾”》,载《哲学研究》2005年第5期。
    128.李文阁:《活动、生命、意见和思维方式——我所理解的马克思哲学》,载《学术研究》2004年第7期。
    129.李楠明:《实践哲学是—种新的哲学形态和思维方式》,载《东岳论丛》2001年第7期。
    130.李楠明:《生活世界与实践哲学的思维方式》,载《北方论丛》2001年第2期。
    131.刘放桐:《当代哲学走向:马克思主义与现代西方哲学的比较研究》,载《天 津社会科学》1999年第6期。
    132.刘放桐:《马克思主义还是后现代主义——再论当代哲学走向》,载《学术月刊》2001年第4期。
    133.陈铁民:《怎样理解马克思的哲学革命——对当前争论的若干问题的思考》,载《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134.何丽野《从理论与实践互动的语境反思马克思哲学》,载《哲学动态》2009年第10期。
    135.赵家祥:《理论与实践关系的复杂性思考——兼评惟实践主义倾向》,载《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136.王南湜:《理论与实践关系问题的再思考》,载《浙江学刊》2005年第6期。
    137.郝孚逸:《马克思主义指导作用与实践哲学——一谈与马克思主义指导作用有关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载《湖北社会科学》2009年第11期。
    138.尹广树:《西方马克思主义国家批判理论的历史与现状——从实践哲学到后马克思主义》,载《哲学动态》2002年第7期。
    139.徐长福:《元实践学与异质性理论——对一套实践哲学研究方案的说明》,载《现代哲学》2007年第1期。
    140.鲁鹏《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一个基本观点的再思考》,载《山东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
    141.刘森林:《实践的逻辑与哲学终结论的困境》,载《现代哲学》2002年第3期。
    142.张汝伦:《作为第一哲学的实践哲学及其实践概念》,载《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143.孙伯鍨:《马克思的实践概念》,载《哲学研究》1995年第12期。
    144.张一兵姚顺良唐正东:《实践与物质生产——析马克思主义新世界观的本质》,载《学术月刊》2006年第7期。
    145.刘森林:《面向读者的写作: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写作模式反思》,载《现代哲学》2005年第l期。
    146.刘森林:《解释的递进: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解释“实践”的几种模式》,载《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年第5期。
    147.何中华:《实践唯物主义的奠基之作——再读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载《东岳论丛》2006年第5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