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以来咸阳村落的分布变化和社会之考察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清以来咸阳县地跨渭河,包括泾河、渭河之交的咸阳原、渭河南北的河流阶地两部分。咸阳县地理空间统一,语言文化统一,是新石器时代遗址聚落、先秦帝王陵墓(误周陵)、周封程邑、秦咸阳都城、西汉帝王陵区等地理空间载体,是演绎汉民族主体文化的重要场所,是一个完整的地域文化单元。以清以来咸阳县聚落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历史地理为基础,对咸阳县聚落地理进行多学科综合研究,提取重大历史事件,充实性解读咸阳县聚落的时间属性、空间属性、结构属性,对区域人类家园营造经验的总结具有重要学术意义。赋予该区域汉文化复兴、村落文化认同、村落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实践意义。
     本研究基本结构如下:
     第一部分为基础部分,包括第1章绪论。在有关概念厘定基础上,介绍村落对于人类史研究的意义,对古村落研究进行综述,研究史料、模式与框架的说明。以及咸阳县聚落起源、发展的史地背景,清代以前村落发展简述。
     第二部分实证研究,包括3章:第2章是清代咸阳县村落研究,第3章是民国时期咸阳县村落研究,第4章是民国时期咸阳县村落研究。对每个时段在现有资料范围内进行村落统计研究,探讨村落的分布变化,复原村民的生活。
     第三部分为余论,包括第5章,阐述了清代以来咸阳县村落分布变化过程与总结了村落社会生活,最后叙述了研究期望:走进历史场景。
     第四部分为2个附录:附录1为研究范围历史沿革变迁,附录2为安陵文化景观田野调查报告。
     研究结论认为:历史时期咸阳原村落分布变化过程表现如下,第一,清以前咸阳县村落不多,多位于渭河南北的一级阶地、二级阶地。清代以来一直到民国期间,咸阳县聚落人口呈现缓慢增加,到共和国时期,村落数量与人口才有较大规模的增加。第二,初步探讨与梳理清代咸阳县上村落四种名称分类:以历史人物与传说而起的村落;以庙观而名的村落;以交通经济而盛的村落;以防卫而得名的地名,多名寨、堡。清代咸阳县村落变化典型的表现为村落移民和修筑堡寨卫村。探讨了大村与小村区分机制。第三,民国时期咸阳原村落与人口受灾荒、战乱等严重影响。特别是1929-1932年的干旱大灾荒,致使阳原上村落与人口减少了大约1/3。第四、1949年以后咸阳原村落存在上升、减少、猛量增加、趋缓减少的数量特征。新增村落呈现一分为二、一分为三、一分为四,或者孤立增加产生某个村庄(如七户窑)的特征。清代以来咸阳县村落布局的空间特征体现为:宏观上村落多沿黄土湾的冲刷沟与断崖分布:中观上村落突破城墙(土壕)向外扩展;微观上村落房屋空间结构的也有变化,如出现一院多间单层(或多层)的封闭院落结构。从人地关系角度选取典型事件复原了清代、民国时期、共和国时期咸阳县范围村落的社会生活。
     本研究的特色与创新初步总结如下:①在方法上,从历史地理学角度,多学科综合研究咸阳县地理范围内的村落变化与社会生活。在研究范式上,试图打破以往个案研究或者纯粹理论研究惯例,对清代以来咸阳县地理范围内的村落进行“田野工作参与观察——民族志”模式解读,并试图解构咸阳县范围聚落(古村落)的时间文化因子与专题文化因子,形成“对比研究——实地考察——构建理论——验证理论”规范的实证主义研究范式。②在研究结论上,初步复原了清代以来咸阳县村落的历史发展过程,并初步总结了咸阳县村落布局的时空特点。③在应用价值上,通过探讨其人地关系与社会文化变迁,学术界更应重视和加强村落的社会经济发展与秦汉文化的复兴。有效拓展了历史乡村地理的研究方法和内容,对人类家园营造有一定升华意义。
Xianyang County acrossed Wei River that included Xianyangyuan loessial highland and river terraces between Wei He north and south. Xianyangyuan loessial highland, geospatial reunification, language and culcultural's unification, the Neolithic Age settlement sites, the pre-Qin Dynasty emperors' tomb (mistakenly Zhou Ling), Chenge week closure, Qin capital Xianyang, and the Western Han Dynasty emperors Tombs ,is the geographical vector space of many significant historical events. It is also an important establishment which derives the Han ethnic principal culture. Besides, it is a complete regional cultural unit. We make a comprehensive study in this region from history, archaeology, anthropology, folklore, and other research perspectives, and the application of a variety of historical materials, analyzing Xianyang County's settlement, the capital, the tomb cultural factors to abstract major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events and interpret entirely its of cultural landscape content.
     The basic structure is as follows: The first part is the fundamental part, including one chapter. It includes Introductory on the collated and stipulated basic of related concepts,introduced the importences of Human beings history, summing up the Ancient Villages Deliberated,and the explanations of history, models and structures, and includes the background, including the significance of ancient villages to the human history study.
     The second part, as empirical research components, includes 3 chapters. Chapter 2 are research history materials, models and fram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geography environment of the loessial highland in north China, has the important human history meaning for the Xianyang County, using the reading, using reading, walking and writing methods, finally combining the PE model forms the research text.
     Chapter 3 studies the overall situation of Xianyang settlement, draws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①since the human being has the significant activities,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factors in the Xianyang County, such as the geology, soil, water, climate and propagation and etc basically maintain the reality of nature. But the human activities has the impact on the soil growth, water environment changing and the vegetation transition and etc. all of these changes are more obvious than another other nature geography environment actors changes.②The bound ha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generalized and the narrowed because of the changing of dynasties in the history periods. Narrowed Xianyang County is as equal to Wulingyuan, the original bound of Xian ying is very blur, but the central part is always maintain invariability. It's main body lies in the Qindong region, Weicheng region and the east of Xingping region.
     Chapter 4 briefly describes the Xianyang County original settlement before the Qin dynasty, the research concludes: The geography environment has the the most significant contact with the New Stone Age settlement distributing. Since the New Stone Age, original human being built their houses, which represent the human nature——nationality, locality, cosmopolitan and continuity. In Original Qin period, the higher level settlement structure, underwent twice extension from north Wei to south Wei. Xianyang County in Qin dynasty is the place for the capital city of Qin and the country, Li county and booth.
     Three-part cent, for the appendix. Including 1 Chapter that is Chapter 5.Discribing the space features and the changing process of Xianyang County settlements .In the end ,the expectation studied was discussing: Into the history situation.
     Four-part cent, for the appendix, include the historical data of 2 sortings a document: appendix 1 is the course of change and development on historical change in Xianyang County, appendix 2 Anne the Ling cultural investigation report of the view countryside.
     Special features and creative first step should study are tally up as follows, in order to teach at the generous house: (1)The takes history geography as predominant, draw lessons from other academics modes and method, with various historical data to salty sun original an integrity of the district cultural unit carry on a person ground a relation a research and the social culture change study. The originally studies the angle carries on inside the investigation of industry, outside industry both side to the substantial evidence case from the history geography, and try the solution Gou salty sun original settlement, all city and emperor's mausoleum cultural factor.
     (2) Originally research's inquiry into be the social culture of national core turn inside salty sun original geography scope and pass settlement, all the city, emperor's mausoleum factor inquiry into its person ground relation and social culture a change and finally rises the inheritance protection and Qin's written Chinese turn renew height.
     (3) Originally the research try to break former case study perhaps pure ories a research usual practice and become "contrast research- on-the-spot investigation- set up theories- verification theories" norm of substantial evidence doctrine research.
引文
[1][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卷一·关内道·京兆府(上),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6月第1版,第12页。
    [2]辛氏撰:《三秦记》,刘庆柱辑注:《三秦记辑注·关中记辑注》“一、秦都咸阳”,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1月第1版,第1页。
    [1][清]毕沅撰,张沛校点:《关中胜迹图志》卷一《西安府·地理·咸阳县》,西安:三秦出版社,2004年12月第1版,第10-11页。
    [2]《史记·吕不韦列传·索隐》。
    [3]李虎:《秦都咸阳研究中各家观点浅说》,《咸阳师范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第14卷第4期,第47-52页。
    [4]王学理著:《咸阳帝都记》,咸阳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西安:三秦出版社,1999年8月第1版,第26页。
    [5][明]赵廷瑞 修,马理,吕柟纂,陕西省地方志办公室总校点,董健桥主编:《陕西通志》(上)卷之二·土地二·山川上·西安府,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第47页。
    [6]王学理著:《咸阳帝都记》,咸阳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西安:三秦出版社,1999年8月第1版,第136-137页。
    [1]参见楚一鸣:《两汉已习称长安为“咸阳”》,《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6年第3辑,第242页。
    [2]《后汉书》卷13《隗嚣公孙述列传》。
    [3]《史记》卷93《韩信卢绾列传》。
    [4]参见楚一鸣:《魏晋南北朝时期仍习称长安为“咸阳”》,《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5年第1期,第90页。
    [5]臧励龢等编:《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商务印书馆香港分馆1931年5月出版,1982年11月重印,第603页。
    [6]西北大学吕卓民教授对此有不同的看法,对此有深入研究。
    [1][民国]杨虎城、吴廷锡编纂:《续陕西省通志稿》第67册·卷131·古迹一·名胜·陵墓·寺观。
    [2][清]王志沂辑:《陕西志辑要》“咸阳县”,清道光七年刊本影印,第89页。
    [1](清)顾祖禹撰《读史方舆纪要》正文·卷五十三《陕西二》。
    [2][民国]刘安国修,吴廷锡纂:《重修咸阳县志》(1931年铅印本)卷七《人物志·列女》。
    [3]咸阳市地名工作办公室编:《咸阳市地名志(内部资料)》,1984年8月出版,第145页。
    [4][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全唐诗》第436卷第64首。
    [5][唐]王维:《观猎》,《全唐诗》第126卷第70首。
    [6][唐]许浑:《咸阳城西楼晚眺》,《全唐诗》第533卷第5首。
    [7]咸阳市地名工作办公室编:《咸阳市地名志(内部资料)》,1984年8月出版,第147页。
    [1][明]赵廷瑞 修,马理,吕柟纂,陕西省地方志办公室总校点,董健桥主编:《陕西通志》(上)卷之二·土地二·山川上·西安府“县西安与兴平县”部分,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第47页,第51页。
    [2]辛氏撰:《三秦记1》,刘庆柱辑注:《三秦记辑注·关中记辑注》“六、其他”,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1月第1版,第99页。
    [3]李令福:《秦都威阳兴起的历史地理背景》,《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9年第14卷第4期,第71-92页。
    [1]王学理著:《咸阳帝都记》,咸阳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西安:三秦出版社,1999年8月第1版,第26页。
    [2]史念海:《河山集(二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1年5月第1版,第30页。
    [3]《文选》之班固《西都赋》。
    [4]《汉书》卷九十二《游侠传·原涉传》中记载“先是涉季父为茂陵秦氏所杀,涉居谷口半岁所,自劾去官,欲报仇。谷口豪杰为杀秦氏,亡命岁余,逢赦出。郡国诸豪及长安、五陵诸为气节者皆归慕之。涉遂倾身与相待,人无贤不肖阗门,在所闾里尽满客。或讥涉曰:‘子本吏二千石之世,结发自修,以行丧推财礼让为名,正复 取仇,犹不失仁义,何故遂自放纵,为轻侠之徒乎?'涉应曰:“子独不见家人寡妇邪?始自约敕之时,意乃慕宋伯姬及陈孝妇,不幸壹为盗贼所污,遂行淫失,知其非礼,然不能自还。吾犹此矣!”唐·颜师古注:“五陵,谓长陵、安陵、阳陵、茂陵、平陵也。”
    [5]王子今:《西汉“五陵原”的植被》,《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19卷第5期,第1-6页。
    [1]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赵中枢等:《咸阳五陵原文物保护规划(大纲)》(未刊稿),2006年3月,第1页。
    [2]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赵中枢等:《咸阳五陵原文物保护规划(大纲)》(未刊稿),2006年3月,第2页。
    [3]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人文地理学编写组,李旭旦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地理学·人文地理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年9月第1版,第181页。王嗣钧做“聚落地理”词条。
    [4][美]R.J.约翰斯顿著,柴彦威等译:《人文地理学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1月第1版,第622页。
    [5]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人文地理学编写组,李旭旦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地理学·人文地理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年9月第1版,第183页。王嗣钧做“乡村”词条。
    [6]王庆成:《晚清华北乡村:历史与规模》,《历史研究》2007年第2期,第78-87页。
    [1]王绚:《传统堡寨聚落研究——兼以秦晋地区为例》,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一级学科:建筑学,学科专业:建筑设计及其理论,指导教师:黄为隽教授,2004年12月。
    [2]曹兵武:《环境考古·嵩山文化圈研究·文化产业——从嵩山文化圈研究中心筹建谈起》,《中国文物报》2006年10月13日第7版。
    [3]参见[1]葛全胜、何凡能、郑景云,等:《21世纪中国历史地理学发展的思考》,《地理研究》2004年第23卷第3期,第374-384页。
    [2]葛全胜、方修琦、张雪芹,等:《20世纪下半叶中国地理环境的巨大变化——关于全球环境变化区域研究的思考》,《地理研究》2005年第24卷第3期,第345-358页。
    [4]侯甬坚:《环境营造:中国历史上人类活动对全球变化的贡献》,《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4年第19卷第4期,第5-16页。
    [1]详见:2006年9月28日至10月3日侯甬坚教授赴台参加了台湾彰化师范大学历史学研究所主办的“第一届白沙历史地理学术研讨会”,并做了题为“历史地理学的学科特性及其若干研究动向述评”的报告。参见:侯甬坚:《历史地理学的学科特性及其若干研究动向述评》,《白沙历史地理学报》第3期,2007年4月,第32-74页。台湾彰化师范大学历史学研究所出版发行。
    [2]FIFO详细论述参见:[美]古塔、弗格森编著,骆建建等译,张江华校:《人类学定位——田野科学的界限与基础》,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第102页。
    [3]李令福:《历史时期关中农业发展与地理环境之相互关系初探》,《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0年第1期,第87-100页。
    [1][英]莫里斯·弗里德曼著,刘晓春译:《中国东南的宗族组织》,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2][英]玛丽·博伊斯著,张小贵、殷小平译:《伊朗琐罗亚斯德教村落》,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7月第1版。
    [1]林耀华:《义序的宗族研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版。
    [2]彭玉生、折晓叶、陈婴婴:《中国乡村的宗族网络、工业化与制度选择》,载黄宗智主编:《中国乡村研究》(第一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9月第1版。
    [3]陆绯云:《宗族、民族·国家与现代性——宗族作为政治共同体在现代社会存在空间与张力》,载黄宗智主编《中国乡村研究》(第四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7月第1版,第125-154页。
    [4]张雷:《一种关系的传承、自救与消解——以陈家沟陈氏宗族为例》,载黄宗智主编《中国乡村研究》(第四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7月第1版,第194-269页。
    [5]刘良群:《宗族对乡村社区公共权力的影响与作用——从江西省JX县40个村的调查看宗族与村级公共权力的构成和互动》,载黄宗智主编《中国乡村研究》(第三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6月第1版,第343-386页。
    [6]刘良群:《宗族复兴背景下的人口迁移——对江西省XJ县农村人口迁移的社会学调查与分析》,载黄宗智主编《中国乡村研究》(第四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7月第1版,第270-314页。
    [7]周怡:《村庄的家族政治:权威、利益与秩序——华西村个案研究》,载黄宗智主编《中国乡村研究》(第三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6月第1版,第293-342页。
    [8]费孝通著:《乡土中国》,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5年版.
    [9]秦晖:《传统中华帝国的乡村基层控制:汉唐间的乡村组织》,载黄宗智主编:《中国乡村研究》(第一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9月第1版,第1-3页。
    [10]吴滔:《在城与在乡:清代江南士绅的生活空间及对乡村的影响》,载黄宗智主编:《中国乡村研究》(第二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12月第1版。
    11 Helen Siu,Agents and Victims in South Chian,Yale University Press,1989。
    [1]王铭铭:《村落视野中的文化与权力:闽台三村五论》,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
    [2][日本]富永健一著,董兴华译:《社会结构与社会变迁》,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62页。
    [3][美]周敏:《唐人街——深具社会经济潜质的华人社区.鲍霭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
    [4]卢辉临:《革命前后中国乡村社会分化模式及其变迁:社区研究的发现》,载黄宗智主编:《中国乡村研究》(第一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9月第1版。
    [5]王铭铭:《社区的历程——溪村汉人家庭的个案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6]曹树基:《中国村落研究的东西方对话——评王铭铭<社区的历程>》,《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27卷第1期,第119-133页。
    [7]对于社区概念还可参考丁元竹著:《社区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美)桑德斯著,徐震译:《社区论》,.台北:黎明文化事业公司出版,1975年版。
    [8]于显洋主编:《社区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4月第1版,第28-29页。
    [9]于显洋主编:《社区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4月第1版。第9页。
    [10]折晓叶、陈婴婴:《社区的实践——超级村庄的发展历程》,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陈学文:《土地契约文书与明清社会、经济、文化的研究》,《史学月刊》2005年第12期,第9-11页。
    [2]刘和惠、汪庆元合著:《徽州土地关系》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年5月版。
    [3]梁栋栋、陆林:《古村落型旅游地土地利用的初步研究——世界文化遗产黟县西递案例分析》,《经济地理》2005年第25卷第4期,第562-564页。
    [4]尹钧科:《北京郊区村落发展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3月第1版第1次印刷。
    [5]黄忠怀:《期从聚落到村落:明清华北新兴村落的生长过程》,《河北学刊》2005年第1期。
    [1]黄树民著,素兰、纳日碧力戈译:《林村的故事:1949年后的中国农村变革》,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
    [2]王沪宁:《当代中国村落家族文化——对中国社会现代化的一项探索》,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3]曹锦清:《黄河边的中国:一个学者对乡村社会的观察与思考》,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4]曹锦清、张乐天、陈中亚:《当代浙北乡村的社会文化变迁》,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5年初版,2001年再版。
    [5]折小叶:《村庄的再造——一个超级村庄的社会变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6]毛丹:《一个村落共同体的变迁——关于尖山下村的单位化的观察》,北京:学林出版社,2000年版。
    [7]于建嵘:《岳村政治——转型期中国乡村政治结构的变迁》,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1]詹静:《促进村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浙江师范大学首届“中国新乡村建设论坛”综述》,《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1卷第3期,第26-30页。
    [2]詹静:《诸葛古村落土地制度变迁研究》,浙江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硕士论文,2006年10月,指导教师:王景新教授。
    [3]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见《梁漱溟全集》(第二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1]参见:费孝通著:《从事社会学五十年》,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费孝通著:《小城镇,大问题》,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费孝通著:《乡土中国》,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5年版;
    费孝通著:《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费孝通著:《费孝通学术精华录》,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费孝通著:《从沿海到边区的考察》,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费孝通著:《旧燕归来》,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费孝通著:《行行重行行》,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费孝通著:《学术自述与反思》,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年版;
    费孝通著:《行行重行行续集》,北京:群众出版社1997年版;
    费孝通著:《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费孝通著:《费孝通人生漫笔》,北京:同心出版社,2001年8月第1版;
    费孝通著:《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费孝通著:《志在富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2004年11月第1版;
    费孝通著:《费孝通九十新语》,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年5月第1版。
    [2]零该思路总结详见:2003年11月6日,费孝通先生《小城镇大问题》发表20周年座谈会在南京举行。费老因身体不适特委托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副所长邱泽奇教授宣读的书面发言。
    [1]宋金平主编:《聚落地理专题》,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第1版,第1页。
    [2]金其铭:《农村聚落地理》,北京:科学出版社,1988年,第1页。
    [3]该观点见张景秋:《1900—1970年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与回顾》,《人文地理》1998年第1期,第65-70页。
    [4]尹钧科:《北京郊区村落发展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3月第1版第1次印刷,第1-2页。
    [5]张安蒙:《寻访灿若星河的古村落》,《科学时报》2004年1月9日版。张安蒙:《寻访灿若星河的古村落》,《风景名胜》2004年11期,第12-17页。
    [6]王益崖:《无锡都市地理之研究》,《地理学报》1935年第2卷第3期,第1-11页。
    [7]严尚钦:《西康居住地理》,《地理学报》1939年第6卷第6期,第43-58页。
    [1]李昌文,牛文元:《征途处处乐无垠——访自然地理学家林超教授(1909—1991)》,《北京大学学报》1958年第9期;该文又刊载于刘纪远主编:《现代中国地理科学家的足迹》,北京:学苑出版社,2002年6月版。
    [2]陈述彭,杨利普:《遵义附近之聚落》,《地理学报》1943年第10卷第10期,第69-81页。
    [3]李旭旦:《白龙江中游人生地理观察》,《地理学报》1941年第8期,第1-18页;
    姜素清,吴意强:《雪后青松更苍劲——访人文地理学家李旭旦教授(1911—1985)》,载刘纪远主编:《现代中国地理科学家的足迹》,北京:学苑出版社,2002年6月版。李旭旦主编:《人文地理学概说》,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年。李旭旦主编:《人文地理学论丛》,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2月。
    [4]陈尔寿:《重庆都市地理》,《地理学报》1943年第10卷第3期,第114-138页。
    [5]钟功甫:《三斗坪与茅坪——战时聚落景观变迁之实例》,《地理》1948年第6卷第1期,第12-16页。
    [6]朱炳海:《西康山地村落之分布》,《地理学报》1939年第6卷第1期,第40-43页。
    [7]刘恩兰:《川西之高山聚落》,《地理学报》1948年第15卷第1期,第27-29页。
    [8]陈桥驿:《历史时期绍兴地区聚落的形成与发展》,《地理学报》1980年第35卷第1期,第14-23页。
    [9]宋金平主编:《聚落地理专题》,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第1版。
    [1]宋金平主编:《聚落地理专题》,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第1版,第179页。
    [2]李润田:《现代人文地理学》,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1992年。
    [3]参见陆翔兴:《国际地理联合会有关乡村地理的学术活动》,《地理科学进展》1990年第2期,第4-6页;
    陆翔兴:《国际地理联合会有关乡村地理的学术活动》,《人文地理》1989年第3期,第50-52页。
    [4]郭焕成,冯万德:《我国乡村地理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人文地理》1991年第6卷第1期,第44-50页。
    [5]王社教:《论历史乡村地理学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5卷4期,第73-79页。
    [1]鲁西奇:《人地关系理论与历史地理研究》,《史学理论研究》,2001年第2期;
    鲁西奇:《区域历史地理研究:对象与方法——汉水流域的个案考察》,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2]参见邓辉:《燕山以北生态环境敏感地带人地关系的演变》,北京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1995年博士论文,指导教师:侯仁之院士。
    颜廷真:《清代以来西辽河流域人地关系的演变过程》,北京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2002年博士论文。指导教师:韩光辉教授。
    马宝建:《清代以来三江平原人地关系演变的研究》,北京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2003年博士论文,指导教师:韩光辉教授。
    邓辉等:《从自然景观到文化景观——燕山以北农牧交错带人地关系演变的历史地理学透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8月第1版。
    [3]侯仁之:《历史地理学研究中的认识问题》,《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1993年第4期。
    [4]吴传钧:《论地理学的研究核心——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经济地理》,1991年第3期,第1-5页。
    [1]关于此小节参考了张祖群,赵明,侯甬坚:《中国黄土地区古村落(人类家园)环境解说系统研究之展望》,《西北民族研究》,2007年2月第1期,第105-109页。该文全文入选人大复印资料《地理》2007年第4期,第64-68页。
    [2]蔡惠民:《国家公园解说系统规划与经营管理之研究》,《台北内政部营建署》,1985年.
    [3][1]Tilden,F.(1957).Interpreting our heritage.Chapel Hill,NC: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
    [2]Tilden,F.Interpreting our Heritage(3rded.)U.S.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1977.
    [4]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自然地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森林生态旅游中的环境解说:以伊春市为例》,学生:磨洁,指导教师:吴必虎教授,2000年6月完成。
    [5]吴必虎,高向平,邓冰:《国内外环境解说综述》,《地理科学进展》2003年第22卷第3期,第326-334页。
    [6]邓冰,吴必虎,高向平,等:《北美大学环境解说专业浅析》,《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第12期,第67-70页。
    [7]王辉:《旅游解说系统的设计探讨-以重庆缙云山为例》,《地域研究与开发》2004年第23卷第1期,第56-58页。
    [8]同上。
    [9]北京大学环境学院博士后报告《户外环境教育与旅游解说系统研究》,作者:程占红,合作导师:吴必虎教授,2006年8月完成。
    [10]冯淑华:《古村落旅游解说系统探讨》,《商业研究》2005年第8期,第164-167页。
    [1][1]武联,霍小平:《浅析陕西关中构架民居文化》,《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1999年第3期,第47-53页。
    [2]胡云杰,赵建利,王军:《黄土窑洞到绿色住区的研究》,《洛阳大学学报》1998年第13卷第4期,第63-66页。
    [3]廖红建,赵树德,高小育,苏立君:《西部黄土高原窑洞民居发展中的环境工程问题》,《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20卷第3期,第7-10,23页。
    [4]西安交通大学周若祁教授近年主持完成“中国北方传统聚落及民居研究”(中日合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绿色建筑体系研究”(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评为优秀项目)。
    [5]尹钧科:《明代北京郊区村落的发展》,《历史地理(第三辑)》。1983。
    [6]尹万科:《北京郊区村落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的初步研究》,《历史地理(第十一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
    [2][1]谢花林,刘黎明,赵英伟:《乡村景观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研究》,《农业现代化研究》2003年第24卷第2期,第95-98页。
    [2]刘滨谊,王云才:《论中国乡村景观评价的理论基础与指标体系》,《中国园林》2002年第5期,第76-79页。
    [3]谢花林,刘黎明,李蕾:《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相关问题探讨》,《中国园林》2003年第3期,第39-41页。
    [3][1]张祖群,李敏:《陕西民居的景观文脉视野》,《规划评论(内部刊物)》2005年第2期,又见:咸阳城市科学(内部刊物),2005年第1期,第18-20页。
    [2]张祖群:《陕西传统民居景观评价:人类家园的定量研究》,《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第36卷第2期,第227-231页。
    [4][1]沙润:《中国传统民居建筑文化的自然地理背景》,《地理科学》1998年第18卷第1期,第58-64页。
    [2]沙润:《中国传统民居建筑文化的自然观及其渊源》,《人文地理》1997年第12卷第3期,第25-29页。
    [3]翟辉:《从传统民居中找寻地区主义建筑的“根”——以迪庆藏族民居为例》,《建筑学报》2000年第11期,第26-28页。
    [5]赵群,刘加平:《地域建筑文化的延续与发展——浅析传统民居的可持续发展》,《新建筑》2003年第2期,第24-25页。
    [6][1]黄芳:《浅议中国传统民居旅游资源》,《武陵学刊》1997年第18卷第6期,第39-41页。
    [2]周霞,杨春:《从“天人合一”的理想看我国传统民居的可持续发展》,《华中建筑》1998年第16卷第4期,第130-131页。
    [3]胡云杰,赵建利,王军:《黄土窑洞到绿色住区的研究》,《洛阳大学学报》1998年第13卷第4期,第63-66页。
    [4]刘家明,陶伟,郭英之:《传统民居旅游开发研究——以平遥古城为案例》,《地理研究》2000年第19卷第3期,第264-270页。
    [5]梁锦梅:《客家民居旅游资源开发探讨》,《广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21卷第6期,第165-169页。
    [7]赵一人,张祖群:《古村落旅游文化价值解说指导下的产品设计——以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爨底下村为例》,载邢定康、周武忠主编《旅游学研究》(第二辑),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4月第1版,第279-285页。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旅游管理专业学士论文《古(村)镇旅游文化解说及产品设计研究——兼论周庄与爨底下村的对比》,学生:师慧,2006年6月通过答辩,被评为“优秀”。两文指导教师均为张祖群。
    [1]黄成林:《徽州文化景观初步研究》,《地理研究》2000年第19卷第3期,第257-263页。
    [2]贺为才:《徽州古村落的审美意象》,《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5月第13卷第3期,第83-86页。
    [3]陆林,凌善金,焦华富,杨兴柱:《徽州古村落的演化过程及其机理》,《地理研究》2004年第23卷第5期,第686-694页。
    [4]陆林,凌善金,焦华富,王莉:《地理科学》2004年12月第24卷第6期,第660-666页。
    [5]曲红升:《徽州古村落环境艺术简析》,《洛阳大学学报》2005年9月第20卷第3期,第105-106页。
    [6]吴宗友,王邦虎:《论徽州软体文化旅游资源的元价值与生存困境》,《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年第15卷第4期,第127-130页。
    [7]刘沛林,董双双:《中国古村落景观的空间意象研究》,《地理研究》1998年第17卷第3期,第31-37页。
    [8]王小波:《古村落诗歌中的居住景观意象研究》,浙江大学建筑历史与理论专业硕士论文,指导教师:宣建华副教授,2004年5月。
    [1]本节内容取自2007年9月20日下午本人与李大海博士生在中心3层多媒体教室主持的“民间学术沙龙活动”《学术、借鉴与反思:怎样的历史?——参加全国历史人类学研究生暑期学校归来的思考》中,本人做的报告《正在消失的村落:“历史在现实生活中的投影”》,后增改而成。
    [2]王社教:《论历史乡村地理学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7月第35卷第4期,第71-77页。
    [1]参见[英]爱德华·泰勒著,连树声译:《原始文化》,(初译本),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爱德华·泰勒著,连树声译:《原始文化》,(重译本)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两书中阐述所谓的文化残余物“是指某些文化现象例如某些工具、设备、艺术形式、风俗、观念等.虽然失去了其原有的功能和意义,但由于惯性的力量,仍然以一种残余物的形式留存于现在的社会中。”
    [2]参见2007年4月21日上午武汉大学历史学院鲁西奇教授在陕西师范大学西北环发中心所做的专场报告《静谧的乡村与多元的帝国:乡村秩序的法则与统一帝国的基础》内容。
    [3]蓝宇蕴:《都市里的村庄——关于一个“新村社共同体”的实地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社会学专业博士论文,导师姓名:李培林研究员,2003年6月,第187页。
    [1]参见[1]Redfield,Robert.1941,The.1956.The Folk Culture of Yucataf 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Redfield,Robert.1956,Pleseant and Society:An Anthropology,of a Revoluti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参见[1]张安蒙:《寻访灿若星河的古村落》,《科学时报》2004年1月9日版。
    [2]张安蒙:《寻访灿若星河的古村落》,《风景名胜》2004年11期,第12-17页。
    [3]参见2005年8月17-19日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中国思想与社会研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亚洲研究中心、历史学院)、中国农业历史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编辑部联合举办的“中国历史上的环境与社会国际学术讨论会”上侯甬坚教授作了《人类家园营造的历史——初探云南红河哈尼梯田形成史》的报告;后该文正是发表为:侯甬坚:《红河哈尼梯田形成史调查和推测》,《南开学报》,2007年第3期,第53-61页。又收入王利华主编:《中国历史上的社会与环境》,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12月第1版,第126-151页.
    [1]咸阳市秦都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咸阳市渭城区志》,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7月第1版,第766-767页。
    [2]刘景纯:《人民公社时期咸阳原上农村聚落池塘景观的兴废与重建》,载朱士光、侯甬坚主编,吴宏岐副主编:《黄土高原地区历史环境与治理对策会议文集》(《中国历史地理论从》增刊,2001年),第207-212页。
    [3]尹钧科:《北京郊区村落发展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3月第1版第1次印刷,第11页。
    [4]李亦园著:《田野图像——我的人类学研究生涯》,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1999年5月第1版,第107页。
    [1]郑杭生主编:《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1月第3版,第489-490页。
    [2]详见江宁生:《文化人类学调查—正确认识社会的方法》,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年,第28页。
    [3]李办园著:《田野图像——我的人类学研究生涯》,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1999年5月第1版,第109-112页。
    [4]黄忠怀:《整合与分化——明永乐以后河北平原的村落形态及其演变》,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历史地理学专业博士论文,导师姓名:邹逸麟教授,2003年5月,第97-126页。
    [1]部分内容参考:张祖群,赵静,黎筱筱:《PE模式下的景观文脉视点——以历史文化名城荆州为例》,《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第35卷第2期,第231-234页。
    [2]费孝通:《逝者如斯》,苏州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89页。转引自王铭铭:《魁阁的过客》,《读书》2004年第2期,第71-80页。
    [3][美]古塔、弗格森编著,骆建建等译,张江华校:《人类学定位——田野科学的界限与基础》,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第6页。
    [4][美]古塔、弗格森编著,骆建建等译,张江华校:《人类学定位——田野科学的界限与基础》,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第8-9页。
    [5]李亦园著:《田野图像——我的人类学研究生涯》,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1999年5月第1版,第50页。
    [1]李亦园著:《田野图像——我的人类学研究生涯》,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1999年5月第1版,第50页。
    [1][美]古塔、弗格森编著,骆建建等译,张江华校:《人类学定位——田野科学的界限与基础》,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第211页。
    [1]徐杰舜问,王铭铭答:《我想象中的人类学——人类学学者访谈录之三十七》,《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1月第28卷第1期,第58-72页。
    [1]陕西师大地理系《咸阳市地理志》编写组:《陕西省咸阳市地理志》第二章“地质”,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12月第1版第1次印刷,第11-24页。兴平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兴平县志》,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8月第1版第1次印刷,第81-82页。
    [2]王德耀:《咸阳地区第四纪地质及环境变迁分析》,《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18卷第4期。
    [1]陕西地质矿产局:《陕西省区域地质志》,北京:地质出版社,1989年,第259页,第515-520页。
    [2]咸阳市秦都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咸阳市秦都区志》,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7月第1版,第100页。咸阳市渭城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渭城区志》“地质地貌”章节,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7月第1版。兴平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兴平县志》“地质地貌”章节,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8月第1版第1次印刷。
    [1]兴平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兴平县志》,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8月第1版第1次印刷,第81页。
    [1]桑广书:《秦末以来秦都咸阳地貌演变》,《地理科学》2005年12月第25卷第6期,第709-715页。
    [2]王元林:《历史时期黄土高原腹地原面变迁》,载朱士光、侯甬坚主编,吴宏岐副主编:《黄土高原地区历史环境与治理对策会议文集》,《中国历史地理论丛》增刊,2001年,第71-82页。
    [3]张红艺,解鹏,朱峰,张羽:《渭河咸阳城区段河床演变规律研究》,《人民黄河》2006年3月第28卷第3期,第15-16,18页。
    [4]王学理著:《咸阳帝都记》,咸阳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西安:三秦出版社,1999年8月第1版,第97页。
    [1]桑广书:《秦末以来秦都咸阳地貌演变》,《地理科学》2005年12月第25卷第6期,第709-715页。
    [1]许顺湛:《陕西仰韶文化聚落群的启示》,《中原文物》2002年第4期,第7-13页。
    [1]咸阳市秦都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咸阳市秦都区志》,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7月第1版,第87页。
    [2]咸阳市地名工作办公室编:《咸阳市地名志(内部资料)》,1984年8月出版,第86-87页。
    [3][清]臧应桐纂修:《乾隆咸阳县志》“卷五·古迹·陵墓”,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刻本影印,陕西师范大学长安校区图书馆藏木刻本。
    [4]咸阳市秦都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咸阳市秦都区志》,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7月第1版,第87页。
    [5]咸阳市秦都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咸阳市秦都区志》,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7月第1版,第87页。
    [6]咸阳市秦都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咸阳市秦都区志》,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7月第1版,第87页。
    [7][清]臧应桐纂修:《乾隆咸阳县志》卷五“古迹”之“遗胜”,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刻本影印。咸阳市地名工作办公室编:《咸阳市地名志(内部资料)》,1984年8月出版,第52页。
    [1]咸阳市秦都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咸阳市秦都区志》,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7月第1版,第763页。
    [2][清]臧应桐纂修:《乾隆咸阳县志》卷五“古迹”之“遗胜”,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刻本影印。
    [3][清]臧应桐纂修:《乾隆咸阳县志》卷五“古迹”之“遗胜”,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刻本影印。《吉志》为佚书,口中字为刻本影印中无法辨认清楚,故代替之。
    [4][民国]刘安国修,吴廷锡纂:《重修咸阳县志》(1931年铅印本)卷四《祠祀志·寺观》。
    [5][宋]程大昌撰:黄永年点校:《雍录》,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
    [6][清]臧应桐纂修:《乾隆咸阳县志》卷五“古迹”之“遗胜”,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刻本影印。
    [7]咸阳市地名工作办公室编:《咸阳市地名志(内部资料)》,1984年8月出版,第77页。
    [8]威阳市秦都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咸阳市秦都区志》,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7月第1版,第87页。
    [9]咸阳市秦都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咸阳市秦都区志》,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7月第1版,第766-767页。
    [1]咸阳市地名工作办公室编:《咸阳市地名志(内部资料)》,1984年8月出版,第74-75页。
    [2][元]骆天骧撰,黄永年点校:《类编长安志》卷之一“管治郡县·咸阳”,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1月第1版,第28-29页。
    [3](清)朱孔阳辑:《历代陵寝备考》卷十二“汉下”,扬州:广陵书社,2004年10月版,第369页。
    [4]张沛:《古咸阳城考》,《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21卷第3期,第26-30页。
    [5]咸阳市地名工作办公室编:《咸阳市地名志(内部资料)》,1984年8月出版,第86页。
    [6]咸阳市地名工作办公室编:《咸阳市地名志(内部资料)》,1984年8月出版,第149页。
    [1][民国]刘安国修,吴廷锡纂:《重修咸阳县志》卷四《祠祀志·寺观》,1931年铅印本。
    [2]咸阳市地名工作办公室编:《咸阳市地名志(内部资料)》,1984年8月出版,第148页。
    [3]咸阳市地名工作办公室编:《咸阳市地名志(内部资料)》,1984年8月出版,第69页。
    [4]张沛:《古咸阳城考》,《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21卷第3期,第26-30页。
    [5]参见葛剑雄主编:《中国人口史》(六卷本),曹树基撰第四、五卷(讨论明清时期),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曹树基先生认为明代末年陕西战乱地有限,陕西人口尚余740万左右,人口损失比例达到26%。
    [6]杨虎城、吴廷锡编纂:《续修陕西省通志稿》第三十三册卷五十五·交通。
    [7][明]赵廷瑞 修,马理,吕柟纂,陕西省地方志办公室总校点,董健桥主编:《陕西通志》(上)“卷之二·土地二·山川上·西安府·咸阳县”,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第48页。
    [8][明]赵廷瑞 修,马理,吕柟纂,陕西省地方志办公室总校点,董健桥主编:《陕西通志》(上)“卷之二·土地二·山川上·西安府·咸阳县”,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第47页。
    [1][明]赵廷瑞 修,马理,吕柟纂,陕西省地方志办公室总校点,董健桥主编:《陕西通志》(下)卷之三十三“民物一·户口·西安府”,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第1822-1824页。
    [1]杨绳信编著:《清末陕甘概况》,西安:三秦出版社,1997年6月第1版第1次印刷,第133页。
    [2][清]臧应桐纂修:《乾隆咸阳县志》“卷一·地理·六堡”记载:“东南坊堡,在县西十五里。河南街堡,在县南二里。马跑泉堡,在县西二十五里。押枝堡,在县北二十五里。睦村堡,在县东北四十里。北村堡,在县北二十五里。以上六堡嘉靖二十六年巡抚谢公讳兰饬建。按六堡四镇在四乡里,中以居要隘,特另标之。”(见[清]臧应桐纂修:《乾隆咸阳县志》“卷一·地理·六堡”。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刻本影印,陕西师范大学长安校区图书馆藏木刻本)
    [3]参见[1]周新国:《中国口述史学之回顾与展望》,《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第24-27页,第39页。
    [2]周新国:《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中国口述史学——关于口述史料与口述史学的若干问题》,《当代中国史研究》2004年第4期,第102-107页,第128-129页。
    [4]咸阳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咸阳市志(四)》“第三篇文化”,西安:三秦出版社,2000年9月第1版,第214页。
    [1]丁世良,赵放主编:《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西北卷)》,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89年9月第1版。
    [2]详见:民国末年《咸阳县志》(1947.7-1949.5)手稿专辑,《泾渭稽古》1994年12月《咸阳县志》专号。
    [3]许倬云著:《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第108-109页。
    [1]参见:[1]陕西省古籍整理办公室编,王友怀主编,李慧、曹发展注考:《咸阳碑刻》(上、下)。西安:三秦出版社,2003年7月第1版。
    [2]张鸿杰主编:《咸阳碑石》,西安:三秦出版社,1990年12月版。
    [2]韩愈:《石鼓歌》,《全唐诗》第340卷第10首。
    [3]雒长安,李爽:《陕西碑版石刻及其分布特点》《文博》2004年第1期,第12-19页。
    [4]周新国:《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中国口述史学——关于口述史料与口述史学的若干问题》,《当代中国史研究》2004年第4期,第102-107页,第128-129页。
    [1]咸阳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咸阳市志(四)》“第三篇文化”,西安:三秦出版社。2000年9月第1版,第214页。
    [2]孙经文编著:《陕西农谚辑释》,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
    [3]陈寅恪:《王静安先生遗书序》,《金明馆丛稿二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219页。
    [4]王铭铭教授阐述中国历史人类学之世界格局,具体由以下“三大地理空间圈”构成:(1)作为国家核心圈的乡民社会:(2)作为中间圈“半化内”、“半化外”的少数民族社会;(3)作为中国之外在“他者”的海外社会(参见王铭铭:《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14-288页)。
    [1]张鸿杰《上林苑与咸阳》一文据此在今咸阳的上林苑范围内考证遗迹大体有宫观类、池泽类、楼台类三种类型(参见张鸿杰:《上林苑与咸阳》,《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19卷第3期,第5-8页)。
    [2]RJ.约翰斯顿主编.柴彦威等译,柴彦威、唐晓峰校:《人文地理学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1月第1版,第369页。
    [3]唐晓峰:《地理学与人文关怀》,《读书》1996年第1期,第61-66页。
    [1]参见张小军:《史学的人类学化和人类学的历史化——兼论被史学“抢注”的历史人类学》,原文为2001年7月26-28日在中山大学召开的“历史人类学的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论文,后发表于《历史人类学学刊》第1卷第1期(创刊号).2003年4月。
    [2]同上。
    [3]前两点思考基于导师侯甬坚教授与石泉先生学术互动的启发。参见侯甬坚:《批改作业:石泉先生指导研究生从事学术研究的一个实例》,武汉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编《石泉先生九十诞辰纪念文集》,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615-636页。
    [1]谢觉民:《人文地理笔谈——自然·文化·人地关系》,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1页。
    [1][民国]《续陕西通志稿》卷三十一·户口卷,转引自杨绳信编著:《清末陕甘概况》,西安:三秦出版社,1997年6月第1版第1次印刷,第102-103页。同时核对杨虎城、吴廷锡编纂:《续修陕西省通志稿》,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古籍库藏。
    [1]咸阳市地名办公室编:《陕西省咸阳市地名志(内部资料)》,1987年10月出版,第246页。
    [2]兴平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兴平县志》,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8月第1版第1次印刷,第736页。
    [3]咸阳市地名工作办公室编:《咸阳市地名志(内部资料)》,1984年8月出版,第150页。
    [1]咸阳市地名工作办公室编:《咸阳市地名志(内部资料)》,1984年8月出版,第8页。
    [2]咸阳市地名工作办公室编:《咸阳市地名志(内部资料)》,1984年8月出版,第81页。
    [3]咸阳市地名工作办公室编:《咸阳市地名志(内部资料)》,1984年8月出版,第62页。
    [4]咸阳市秦都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咸阳市秦都区志》,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7月第1版,第88页。
    [5][民国]刘安国修,吴廷锡纂:《重修咸阳县忠》(1931年铅印本)卷四《祠祀志·民祀》。
    [6]咸阳市秦都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咸阳市秦都区志》,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7月第1版,第87页。
    [7]《咸阳大辞典》编纂委员会:《咸阳大辞典》,陕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12月第1版,第324-325页。
    [1]咸阳市秦都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咸阳市秦都区志》,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7月第1版,第88页。
    [2]咸阳市秦都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咸阳市渭城区志》,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7月第1版,第89页。
    [3]咸阳市秦都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咸阳市秦都区志》,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7月第1版,第88页。
    [4]明代以降,河北、山东各地多有外来移民组成的村屯。王庆成对晚清时期武清、栾城、青县、望都县等州县的村落及人口资料也证明,它们少数是百户至千户的大村,绝大多数是数十户至数户十数户的小村(参见王庆成:《晚清华北乡村:历史与规模》,《历史研究》2007年第2期,第78-87页)。晚清华北乡村小村多、大村少是一种规律。
    [1][民国]杨虎城、吴廷锡编纂:《续修陕西省通志稿》第65册·卷127·荒政一·赈恤。
    [2]咸阳市地名工作办公室编:《咸阳市地名志(内部资料)》,1984年8月出版,第149页。
    [3]咸阳市地名工作办公室编:《咸阳市地名志(内部资料)》,1984年8月出版,第151页。
    [1]咸阳市地名工作办公室编:《咸阳市地名志(内部资料)》,1984年8月出版,第77页。
    [2]咸阳市地名工作办公室编:《咸阳市地名志(内部资料)》,1984年8月出版,第80-81页。
    [3]咸阳市地名工作办公室编:《咸阳市地名志(内部资料)》,1984年8月出版,第150页。
    [4]咸阳市地名工作办公室编:《咸阳市地名志(内部资料)》,1984年8月出版,第150页。
    [1][民国]杨虎城、吴廷锡编纂:《续修陕西省通志稿》第七册·卷九·建制四·堡寨。
    [2]如《清光绪七年屯田供税条例碑》中记载:“……“则创」始之艰难,继述之时事,亦安能共(下阙)土平原屯田供税,差役分卫,催办轮流,」按期交纳,从无户首代催,垫完之(下阙)屯寨,」无论军民,但有屯田,公报户首,以(下阙)役,遂」藉户首,以为定例。”(参见陕西省古籍整理办公室编,王友怀主编,李慧、曾发展注考:《咸阳碑刻》(下),西安:三秦出版社,2003年7月第1版,第704-705页。)而后述清代中后期因为战乱、移民等修筑堡寨卫村更证明了这一点。
    [3]参见陕西布政使闽中林寿图顿首拜撰,侄景先谨:《清同治八年碣》。陕西省古籍整理办公室编,王友怀主编,李慧、曹发展注考:《咸阳碑刻》(下),西安:三秦出版社,2003年7月第1版,第695页。
    [1][民国]杨虎城、吴廷锡编纂:《续陕西省通志稿》第六函·卷93·第1l册·人物二十·忠节一。
    [2][民国]杨虎城、吴廷锡编纂:《续修陕西省通志稿》第七册卷九·建制四·堡寨。
    [3][民国]杨虎城、吴廷锡编纂:《续修陕西省通志稿》第七册·卷九·建制四·堡寨。
    [4]参见《清史稿》卷四六一·列传第二四八。其中对进攻咸阳马家堡的长顺描述为“长顺,字鹤汀,达呼里勒贝尔氏,隶满洲正白旗。世居布特哈。起家蓝翎侍卫,随文宗车驾狩热河。会马贼陷朝阳,从大学士文祥讨平之。嗣复从侍郎胜保征捻,转战直、鲁、皖、豫,以骁勇称。”
    [1][民国]杨虎城、吴廷锡编纂:《续修陕西省通志稿》第七册·卷九·建制四·堡寨。
    [1]《尚书·禹贡》。
    [2][东晋]葛洪:《抱朴子》内篇卷之十六“黄白”。
    [3]庞奖励,黄春长,张旭:《关中地区古耕作土壤和现代耕作土壤微形态特征及意义》,《中国农业科学》2006年第39卷第7期,第1395-1402页。
    [4]《汉书》卷二十九·志第九“沟洫志”。
    [1]李令福:《论淤灌是中国农田水利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重要阶段》,《中国农史》2006年第2期,第3-11页。
    [2]朱显谟:《塿土》,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64年。
    [3]孙经文编著:《陕西农谚辑释》,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第96页。
    [1]这是中国农业大学尹莘耘先生的科研总结。孙经文编著:《陕西农谚辑释》,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第100-101页。
    [2]孙经文编著:《陕西农谚辑释》,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第103页。
    [3]孙经文编著:《陕西农谚辑释》,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第120页。
    [4]孙经文编著:《陕西农谚辑释》,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第146页。
    [1]陕西省古籍整理办公室编,王友怀主编,李慧、曹发展注考:《咸阳碑刻》(上),西安:三秦出版社,2003年7月第1版,第251页。
    [2]陕西省古籍整理办公室编,王友怀主编,李慧、曹发展注考:《咸阳碑刻》(下),西安:三秦出版社,2003年7月第1版,第644页。
    [1]陕西省古籍整理办公室编,王友怀主编,李慧、曹发展注考:《咸阳碑刻》(上),西安:三秦出版社,2003年7月第1版,第261页。
    [2]陕西省古籍整理办公室编,王友怀主编,李慧、曹发展注考:《咸阳碑刻》(下),西安:三秦出版社,2003年7月第1版,第654-655页。
    [1]孙经文编著:《陕西农谚辑释》,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第271页。
    [1][清]源顽礁之夏大夏父著:《康华野遗书》,见《关中丛书》12。
    [2][清]源顽礁之夏大夏父著:《康华野遗书》,见《关中丛书》12。
    [3]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清代奏折汇编——农业·环境》,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8月第1版,第15页。
    [4]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清代奏折汇编——农业·环境》,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8月第1版,第22页。
    [5]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清代奏折汇编——农业·环境》,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8月第1版,第51页。
    [1][民国]杨虎城、吴廷锡编纂:《续修陕西省通志稿》第十五册卷二十六·田赋,对此有详细记载转录。
    [2]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清代奏折汇编——农业·环境》,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8月第1版,第280页。
    [1]《清光绪七年屯田供税条例碑》参见陕西省古籍整理办公室编,王友怀主编,李慧、曹发展注考:《咸阳碑刻》(下),西安:三秦出版社,2003年7月第1版,第704-705页。
    [2]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清代奏折汇编——农业·环境》,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8月第1版,第590页。
    [1][民国]杨虎城、吴廷锡编纂:《续修陕西省通志稿》第34册·卷57·水利。
    [2][清]舒其绅等修、严长明等纂:《西安府志(一)》第六卷·大川志·咸阳,清乾隆四十四年刊本影印,第303页。
    [3][清]舒其绅等修、严长明等纂:《西安府志(一)》第六卷·大川志·咸阳,清乾隆四十四年刊本影印,第303页。
    [4][民国]杨虎城、吴廷锡编纂:《续修陕西省通志稿》第117册卷219·文徵十九·诗三。记载有“路德,字闺生,周至县人,嘉庆己巳进士,官户部主事,入直军机处,著《柽华管诗文集》,事迹具人物本传。”
    [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清代奏折汇编——农业·环境》,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8月第1版,第73页。
    [2][清]舒其绅等修、严长明等纂:《西安府志(一)》第六卷·大川志·咸阳,清乾隆四十四年刊本影印,第303页。
    [3][民国]杨虎城、吴廷锡编纂:《续修陕西省通志稿》第34册·卷57·水利·
    [1]咸阳市地名工作办公室编:《咸阳市地名志(内部资料)》,1984年8月出版,第62页。
    [2]咸阳市地名工作办公室编:《咸阳市地名志(内部资料)》,1984年8月出版,第78页。
    [1]咸阳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咸阳市志(四)》“第十篇民俗”,西安:三秦出版社,2000年9月第1版,第772页。
    [2]民国末年《咸阳县志》(1947.7-1949.5)手稿专辑,“民俗志”第81页。刊《泾渭稽古》1994年12月《咸阳县志》专号。
    [1][民国]刘安国修,吴廷锡纂:《重修咸阳县志》(1931年铅印本)卷一《地理志·职业》。
    [1]民国末年《咸阳县志》(1947.7-1949.5)手稿专辑,“民俗志”第81页。刊《泾渭稽古》1994年12月《咸阳县志》专号。
    [2]民国末年《咸阳县志》(1947.7-1949.5)手稿专辑,“民俗志”第82页。刊《泾渭稽古》1994年12月《咸阳县志》专号。
    [3]承李令福研究员告知:咸阳东部靠北直接从河滩地到原上,没有一级阶地.二级阶地,因为渭河向北侧向侵蚀,把它冲走了。
    [1][民国]刘安国修,吴廷锡纂:《重修咸阳县志》(1931年铅印本)卷一《地理志·户口》。
    [1]赵西文:《民国十八年馑》,收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咸阳市渭城区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渭城文史资料》(第二辑),1994年2月,第114-106页。
    [2]咸阳市文化局,咸阳市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梁澄清主编:《咸阳歌谣集成(卷一)》,1988年,(陕出批)字第00713号(1-1500),《渭河谣》,第3页。
    [3][民国]刘安国修,吴廷锡纂:《重修咸阳县志》卷三《财赋志·屯更》,1931年铅印本,陕西师范大学图书馆古籍库藏。
    [1][民国]《重修咸阳县志》,《中国地方志集成·陕西府县志辑》(5),凤凰出版社、上海书店、巴蜀书社,2005年,第500-514页。
    [2]白尔恒,[法]蓝克利,魏丕信编著:《沟洫佚闻杂录》,陕西地区水利与民间社会调查资料集(第1集),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4月第1版,第132页。
    [3]原文为“力差门禁、隶库、机兵、斗级、弓手、司兵、鼓手、水夫、馆夫、防夫、大户,共三百四十三名,准银九百六十六两七钱。银差祭祀、乡饮、年例、婚丧、军器、料物、药味、修理、茶夫、柴薪、马夫、斋膳夫、岁贡路费、民校、孤老、富户,共征银六百四十九两六钱四分。盐钞折银一百七十四两四钱五分。”[明]赵廷瑞修,马理,吕柟纂,陕西省地方志办公室总校点,董健桥主编:《陕西通志》(下)卷之三十三“民物一·户口·西安府”,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第1822-1824页。
    [4]咸阳市文化局,咸阳市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梁澄清主编:《咸阳歌谣集成(卷一)》,1988年,(陕出批)字 第00713号(1-1500),《渭河谣》,第3页。
    [1]咸阳市秦都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咸阳市秦都区志》,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7月第1版,第100页。
    咸阳市渭城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渭城区志》“地质地貌”章节,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7月第1版。
    兴平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兴平县志》“地质地貌”章节,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8月第1版第1次印刷。
    [1]咸阳市地名工作办公室编:《咸阳市地名志(内部资料)》,1984年8月出版,第148页。
    [2][明]赵廷瑞 修,马理,吕柟纂,陕西省地方志办公室总校点,董健桥主编:《陕西通志》(上)“卷之二·土地二·山川上·西安府·咸阳县”,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第47页。
    [3]咸阳市地名办公室编:《陕西省咸阳市地名志(内部资料)》,1987年10月出版,第244页。
    [4]咸阳市地名办公室编:《陕西省咸阳市地名志(内部资料)》,1987年10月出版,第245页。
    [1][民国]刘安国修,吴廷锡纂:《重修咸阳县志》(1931年铅印本)卷一《地理志·礼俗》。
    [2]民国末年《咸阳县志》(1947.7-1949.5)手稿专辑,“民俗志”第86页。刊《泾渭稽古》1994年12月《咸阳县志》专号。
    [3]《礼记·大传》。
    [1]施爱东:《理性策略,非理性表达—<信仰、仪式与乡土社会>中的风水现象与风水功能》,《民俗研究》2007年第1期,第263-267页。
    [1]杨虎城、吴廷锡编纂:《续修陕西省通志稿》第63册·卷124·祠祀一·西安府。
    [1]陕西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陕西省志》第二卷《行政建置志》,西安:三秦出版社,1992年10月第1版第1次印刷。
    [1]陕西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陕西省志》第三卷《地理志》,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6月第1版第1次印刷,第11页。
    [1]咸阳市地名工作办公室编:《咸阳市地名志(内部资料)》,1984年8月出版,第84页。
    [2]咸阳市地名工作办公室编:《咸阳市地名志(内部资料)》,1984年8月出版,第74-75页。
    [3]咸阳市地名工作办公室编:《咸阳市地名志(内部资料)》,1984年8月出版,第80-81页。
    [1]李瑛,陈宗兴:《陕南乡村聚落体系的空间分析》,《人文地理》1999第9卷第3期,第13-21页。
    [2]曹兵武著:《考古学:追寻人类遗失的过去》,北京:学苑出版社,2004年5月第1版,第103页。
    [1]刘景纯:《人民公社时期咸阳原上农村聚落池塘景观的兴废与重建》,载朱士光、侯甬坚主编,吴宏岐副主编;《黄土高原地区历史环境与治理对策会议文集》(《中国历史地理论丛》增刊,2001年),第207-212页。
    [2]咸阳市地名工作办公室编:《咸阳市地名志(内部资料)》,1984年8月出版,第147-148页。
    [3]参见陕西省古籍整理办公室编,王友怀主编,李慧、曹发展注考:《咸阳碑刻》(下),西安:三秦出版社,2003年7月第1版,第683页。
    [1]参见[1]范少言:《乡村聚落空间结构的演变机制》,《西北大学学报(理学版)》1994第第24卷第4期。
    [2]范少言,陈宗兴:《试论乡村聚落空间结构的研究内容》,《经济地理》1995年6月第15卷第2期,第44-47页。
    [3]尹怀庭,陈宗兴:《陕西乡村聚落分布特征及其演变》,《人文地理》1995第10卷第4期,第17-24页。
    [4]李瑛,陈宗兴:《陕南乡村聚落体系的空间分析》,《人文地理》1999第9卷第3期,第13-21页,图见第20页。
    [1]咸阳市地名工作办公室编:《咸阳市地名志(内部资料)》,1984年8月出版,第17-21页。
    [1]秦晖:《“关中模式”的社会历史渊源:清初至民国——关中农村经济与社会史研析之二》,《中国经济史研究》1995年第1期,第50-67页。
    [2]参见[1]秦晖:《封建社会的“关中模式”——土改前关中农村经济研究之一》,《中国经济史研究》1993年第1期,第73-84页。
    [2]秦晖、苏文:《田原诗与狂想曲——关中模式与前近代社会的再认识》,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年1月第1版。论述关中地权平均的文章还有:钞晓鸿:《传统商人与区域社会的整合——以明清“陕西商人”与关中社会为例》,《厦门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
    [3]钞晓鸿:《灌溉、环境与水利共同体——基于清代关中中部的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第190-204页。
    [1]孙经文编著:《陕西农谚辑释》,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第183页。
    [1]2008年8月10日我们在兴平市南位乡留侯窑村做田野调研,当我们问边军社:“村里请麦客吗?”他回答:“有麦客,一亩给工钱100元,有时候紧俏130元,都是地形不好,收割机进不去。”可见1990年代兴平市北兴平原、咸阳市北咸阳原麦客工价之高,农民请不起,不划算,笔者认为这也是麦客消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2]咸阳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咸阳市志(四)》“第十篇民俗”,西安:三秦出版社,2000年9月第1版,第776页。
    [3]孙经文编著:《陕西农谚辑释》,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第6页。
    [4]费孝通:《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6年10月第1版,第102-124页。
    [1]卫斯:《汉代大面积种植小麦的历史证据》,《历史月刊》(台湾)2007第235期8月号。
    [2]荆峰,惠富平:《汉代黄河流域麦作发展的环境因素与技术影响》,《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7年第4期。
    [3][宋]陆游:《戏咏村居》,收入《陆游诗全集》(四),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
    [1]咸阳市秦都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咸阳市渭城区志》,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7月第1版,第684页。
    [2]咸阳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咸阳市志(四)》之“概述”,西安:三秦出版社,2000年9月第1版,第6页。
    [1]调查背景:9月5日晚上9:40-11:30,访谈对象:白庙村岳顺田,访谈年龄:50岁,访谈对象文化程度:初中,访谈地点:岳顺田家,记录人:张祖群,协助访谈人:安陵文物管理所张星与韩昭。
    [2]咸阳市秦都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咸阳市秦都区志·社会风俗志》第2章《歌谣、谚语、民间传说》,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7月第1版第1次印刷,第758页。
    [3]调查对象:宝鸡市陈仓区李某,调查对象性别:女,调查对象年龄:25岁,调查对象文化水平:大专,调查对象职业:某公司职员,调查时间:2007年8月19日星期日,调查地点:西安南大街,调查人:张祖群,后经过笔者记录整理。
    [1]记者杨敏:《农村古会科技唱主角》,《渭南日报》2007年4月20日第2版。
    [1]李晓峰:《以生态学观点探讨传统聚居特征及承传与发展》,《华中建筑》,1996年第4期。
    [1]李芗,王宜昌:《乡土精神与现代化——传统聚落人居环境对现代聚居社区的启示》,《工业建筑》,2002年第32卷第3期,第1-5页。
    [2]费孝通先生的《江村经济》、《乡土中国》等作品阐述中国农村是一个以自然宗法家族社会为基础的社会,在空间观念上具有浓厚的乡土性和草根性,其共同体交往的方式按照“差序格局”原则,以自我为中心,以熟人社会为半径,以血缘、地缘和学统关系为经纬(参见费孝通著:《乡土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4月第1版)。他第一次在学术界对苏南自发出现民营经济、乡土工业给定“草根工业”称谓,并且给予高度评价。后来他的弟子王铭铭教授还合著了《草根权威》(2002)中英文著作。在乡土中国,不同文化之间的接触,总要产生彼此的采借转换、涵化整合之关系,在这一过程中,文化的草根性力量又往往保存着各自深层的文化特性,使每种文化呈显出不同于他文化的价值体系和意义系统(参见罗正副:《文化采借转换、涵化整合与草根力量——汉族与布依族神牌的比较人类学探析》,《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26卷3期,第73-78页)。在本文里,笔者引用这个概念是关注草根民众的生活,而不是去传达他们的苦难。在乡土中国草根力量的影响力绝不能小视。
    [3]国家文物局主编:《中国文物地图集·陕西分册(上)》,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1998年12月第1版,第50-55页。
    [1][清]王志沂辑:《陕西志辑要》“咸阳县”。清道光七年刊本影印,第89页。
    [2]杨虎城、吴廷锡编纂:《续修陕西省通志稿》第十七册卷三十一·户口。
    [1]咸阳市地名工作办公室编:《咸阳市地名志(内部资料)》,1984年8月出版,第65页。
    [1]尹钧科:《北京郊区村落发展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3月第1版第1次印刷,第8页。
    [2]参见陈光中著:《侯仁之·侯仁之年谱简编》,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12月第1版,第321页。
    [3]邹逸麟:《黄河流域环境变迁研究中的重大贡献》,刊《史念海先生八十寿辰学术论集》,西安:陕西师大出版社,1996年版;
    陈桥驿:《继续深入黄河历史地理的研究——史念海教授新著<河山集>二集读后》,《河南师大学报》,1983年第1期。
    [4]史念海:《中国历史地理纲要(上册)》,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2页。
    [5]侯仁之:《历史地理学研究中的认识问题》,《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1993年第4期。
    [1]引自:顾颉刚:《古史辨第一册自序》,《顾颉刚古史论文集》第1册,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38页;转引自:赵世瑜:《传说·历史·历史记忆——从20世纪的新史学到后现代史学》,《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2期,第175-188页。
    [1]详见朱孝远著:《史学的意蕴》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转引自王树声:《黄河晋陕沿岸历史城市人居环境营造研究》,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历史与理论专业博士论文,导师姓名:刘临安教授,2006年6月,第9页。
    [2]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载《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23-24页。
    [3]侯甬坚:《文章之道:从弄清事实到寻求解释》,《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4年9月第21卷第3期,第31-34页。
    [1]李亦园著:《田野图像——我的人类学研究生涯》,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1999年5月第1版,第109-112页。
    [2]孙经文编著:《陕西农谚辑释》,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
    [3][美]古塔、弗格森编著,骆建建等译,张江华校:《人类学定位——田野科学的界限与基础》,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第16页。
    [1][东汉]班固:《汉书》卷40《张良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6月版,第2032-2033页。
    [2][清]源顽礁之夏大夏父著:《康华野遗书》,见《关中丛书》12。
    [1]《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已经2008年4月2日国务院第3次常务会议通过并公布,自2008年7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24号。
    [2]胡戟:《陈寅恪与中国中古史研究》,《历史研究》,2001年第4期,第145-156页
    [1]赵世瑜,杜正贞:《追求不断创新之路——赵世瑜教授访谈录》,《历史教学》2005年第1期,第5-11页。
    [2]赵世瑜:《明清史与近代史:一个社会史视角的反思》,《学术月刊》2005年第12期,第100-108页。
    [3]李守常:《史学要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12月第1版,第79页。
    [4]陈其泰:《陈寅恪治“民族文化之史”的出色成果》,《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2年第6期,第35-42页。
    [5]原文为“真确”,现代汉语已经不用此词语,应该为真实确凿。
    [6]李守常:《史学要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12月第1版,第73页。
    [7]傅斯年:《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收其《史料论略及其他》,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49页。
    [1]秦晖、苏文:《田园诗与狂想曲——关中模式与前近代社会的再认识》,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年版,第23页。
    [1]谢觉民:《人文地理笔谈——自然·文化·人地关系》,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1页。
    [2]普雷斯顿·詹姆斯著、李旭旦译:《地理学思想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467页。
    [3]转引自曹林娣:《中国园林文化》,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第473页。
    [4]曹兵武著:《考古学:追寻人类遗失的过去》,北京:学苑出版社,2004年5月第1版,第169-170页。
    [1]王铭铭:《他者的意义——论现代人类学的“后现代性”》,《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22卷第2期,第2-13页,第72页。
    [2][美]古塔、弗格森编著,骆建建等译,张江华校:《人类学定位——田野科学的界限与基础》,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第223-224页。
    [1]孙铁山:《关于西汉安陵的新发现》,《考古与文物》,2002年第4期,第45-46,78页。
    [1]傅世文献·史部·四部叢刊三编·三輔黄圖·卷之六·陵墓。
    [2]《太平寰宇记》卷二十六。
    [3](清)顾祖禹撰《读史方舆纪要》正文·卷五十三《陕西二》。
    [4]陈直校证:《三辅黄图校证》正文·卷之六,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0年5月第1版。
    [1]参见[1]成阳市渭城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渭城区志》,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7月第1版,第640页。
    [2]马永赢编著:《五陵原与西汉帝陵》,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第49页。
    [2][清]臧应桐纂修:《乾隆咸阳县志》“卷五·古迹·陵墓”,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刻本影印,陕西师范大学长安校区图书馆藏木刻本。
    [3]陕西省地方志委员会编:《陕西省志·文物志》,西安:三秦出版社,1995年8月第1版,第88页。
    [4]王铭铭:《范式与超越:人类学中国社会研究》,《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7月第28卷第4期,第67-74页。
    [5][美]古塔、弗格森编著,骆建建等译,张江华校:《人类学定位——田野科学的界限与基础》。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第208-209页。
    [1]马永赢编著:《五陵原与西汉帝陵》,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第49页。
    [2]孙铁山:《关于西汉安陵的新发现》,《考古与文物》,2002年第4期,第45-46,78页。
    [1]详见汪宁生:《文化人类学调查—正确认识社会的方法》,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年,第28页。民族学前辈汪宁生将两者比喻为考试中的“问答题”与“作文题”。
    《诸子集成》,上海:上海书店,1986年版。
    [西汉]司马迁撰:《史记》,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82年11月第2版。
    [东汉]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62年6月版。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年10月第1版。
    [晋]陈寿撰,[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9月第1版。
    [东晋]葛洪:《抱朴子》内篇卷之十六“黄白”。
    [北魏]郦道元撰,陈桥驿点校:《水经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9月第1版。
    [北宋]乐史原著,宋书丽初校,郭声波初审:《太平寰宇记》,光绪八年金陵书局底本。
    [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6月第1版。
    [唐]裴矩等:《艺文类集》卷十二引《帝王世纪》。
    [宋]陆游:《戏咏村居》,收入《陆游诗全集》(四),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
    [宋]王存撰,王文楚、魏嵩山点校:《元丰九域志》(上),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12月第1版第1次印刷。
    [宋]程大昌撰,黄永年点校:《雍录》,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
    [元]骆天骧撰,黄永年点校:《类编长安志》卷之一“管治郡县·咸阳”,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1月第1版。
    [明]赵廷瑞修,马理、吕柟纂,陕西省地方志办公室总校点,董健桥主编:《陕西通志》(上、下)卷,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
    [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1991年重印。
    [清]王志沂辑:《陕西志辑要》“咸阳县”,清道光七年刊本影印,第89页。
    [清]顾祖禹撰:《读史方舆纪要》卷五十三《陕西二》。
    [清]朱孔阳:《历代陵寝备考》,扬州:广陵书社,2004年10月版。
    [清]顾声雷,张埙纂修:《乾隆兴平县志》,清光绪二年(1876年)刻本影印
    [清]臧应桐纂修:《乾隆咸阳县志》卷五“古迹”之“遗胜”,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刻本影印。
    [清]舒其绅等修、严长明等纂:《西安府志(一)》第六卷·大川志·咸阳,清乾隆四十四年刊本影印。
    [清]顾炎武黄汝成集释:《日知录集释》卷八,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6 月出过第1版。
    辛氏撰:《三秦记》,刘庆柱辑注:《三秦记辑注·关中记辑注》,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1月第1版。
    [清]毕沅撰,张沛校点:《关中胜迹图志》,西安:三秦出版社,2004年12月第1版。
    [清]源顽礁之夏大夏父著:《康华野遗书》,见《关中丛书》12。
    [民国]刘安国修,吴廷锡纂:《重修咸阳县志》,1931年铅印本,陕西师范大学图书馆古籍库藏。
    [民国]杨虎城、吴廷锡编纂:《续修陕西省通志稿》,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图书馆古籍库藏。
    [民国]《咸阳县志》(1947.7-1949.5)手稿专辑,《泾渭稽古》1994年12月《咸阳县志》专号。
    [民国]《重修咸阳县志》,《中国地方志集成·陕西府县志辑》(5),凤凰出版社、上海书店、巴蜀书社,2005年。
    [美]桑德斯著,徐震译:《社区论》,.台北:黎明文化事业公司出版,1975年版。
    [日本]富永健一著,董兴华译:《社会结构与社会变迁》,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62页。
    Helen Siu,Agents and Victims in South Chian,Yale University Press,1989.
    [美]周敏:《唐人街——深具社会经济潜质的华人社区.鲍霭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
    [英]莫里斯·弗里德曼著,刘晓春译:《中国东南的宗族组织》,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美]R.J.约翰斯顿著,柴彦威等译:《人文地理学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1月第1版。
    [英]玛丽·博伊斯著,张小贵、殷小平译:《伊朗琐罗亚斯德教村落》,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7月第1版。
    [美]古塔、弗格森编著,骆建建等译,张江华校:《人类学定位——田野科学的界限与基础》,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
    [英]爱德华·泰勒著,连树声译:《原始文化》,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
    [英]爱德华·泰勒著,连树声译:《原始文化》(重译本),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Redfield,Robert.1941,The.1956.The Folk Culture of Yucataf 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Redfield,Robert.1956,Pleseant and Society:An Anthropology of a Revoluti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Tilden,F.1957.Interpreting our heritage.Chapel Hill,NC: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
    Tilden,F.Interpreting our Heritage(3rded.) U.S.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1977.
    咸阳市地名工作办公室编:《咸阳市地名志》(内部资料),1984年8月出版。
    咸阳市地名办公室编:《陕西省咸阳市地名志》(内部资料),1987年10月出版。
    陕西地质矿产局:《陕西省区域地质志》,北京:地质出版社,1989年。
    咸阳市秦都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咸阳市秦都区志》,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7月第1版。
    咸阳市渭城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渭城区志》“地质地貌”章节,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7月第1版。
    兴平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兴平县志》,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8月第1版第1次印刷。
    陕西师大地理系《咸阳市地理志》编写组:《陕西省咸阳市地理志》,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12月第1版第1次印刷。
    陕西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陕西省志》第二卷《行政建置志》,西安:三秦出版社,1992年10月第1版第1次印刷。
    咸阳市渭城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咸阳市渭城区志》,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7月第1版。
    咸阳市秦都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咸阳市秦都区志》,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7月第1版。
    咸阳市秦都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咸阳市秦都区志·社会风俗志》第2章《歌谣、谚语、民间传说》,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7月第1版第1次印刷。
    咸阳市渭城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渭城区志》“地质地貌”章节,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7月第1版。
    陕西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陕西省志》第三卷《地理志》,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6月第1版第1次印刷。
    咸阳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咸阳市志(四)》,西安:三秦出版社,2000年9月第1版。
    邓辉:《燕山以北生态环境敏感地带人地关系的演变》,北京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1995 年博士论文,指导教师:侯仁之院士。
    颜廷真:《清代以来西辽河流域人地关系的演变过程》,北京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2002年博士论文,指导教师:韩光辉教授。
    马宝建:《清代以来三江平原人地关系演变的研究》,北京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2003年博士论文,指导教师:韩光辉教授。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自然地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森林生态旅游中的环境解说:以伊春市为例》,学生:磨洁,指导教师:吴必虎教授,2000年6月。
    黄忠怀:《整合与分化——明永乐以后河北平原的村落形态及其演变》,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历史地理学专业博士论文,导师姓名:邹逸麟教授,2003年5月。
    蓝宇蕴:《都市里的村庄——关于一个“新村社共同体”的实地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社会学专业博士论文,导师姓名:李培林研究员,2003年6月,第187页。
    王小波:《古村落诗歌中的居住景观意象研究》,浙江大学建筑历史与理论专业硕士论文,指导教师:宣建华副教授,2004年5月。
    王绚:《传统堡寨聚落研究——兼以秦晋地区为例》,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一级学科:建筑学,学科专业:建筑设计及其理论,指导教师:黄为隽教授,2004年12月。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赵中枢等:《咸阳五陵原文物保护规划(大纲)》(未刊稿),2006年3月,第1页。
    范素芳:《农业技术推广新模式——农业科技专家大院研究》,广西大学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硕士论文,指导教师:邵法焕教授,2006年6月。
    王树声:《黄河晋陕沿岸历史城市人居环境营造研究》,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历史与理论专业博士论文,导师姓名:刘临安教授,2006年6月,第9页。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博士后报告《户外环境教育与旅游解说系统研究》,作者:程占红,合作导师:吴必虎教授,2006年8月完成。
    詹静:《诸葛古村落土地制度变迁研究》,浙江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硕士论文,2006年10月,指导教师:王景新教授。
    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人文地理学编写组,李旭旦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地理学·人文地理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年9月第1版。
    蔡惠民:《国家公园解说系统规划与经营管理之研究》,《台北内政部营建署》,1985年国家文物局主编:《中国文物地图集·陕西分册》(上),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1998年12月第1版,第50-55页。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咸阳市渭城区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渭城文史资料》(第二辑), 1994年2月,第114-106页。
    《咸阳大辞典》编纂委员会:《咸阳大辞典》,陕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12月第1版,第324-325页。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清代奏折汇编——农业·环境》,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8月第1版。
    臧励龢等编:《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商务印书馆香港分馆1931年5月出版,1982年11月重印,第603页。
    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载《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23-24页。
    朱显谟:《填土》,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64年。
    陈寅恪:《王静安先生遗书序》,《金明馆丛稿二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219页。
    史念海:《河山集(二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1年年版。
    普雷斯顿·詹姆斯著、李旭旦译:《地理学思想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467页。
    费孝通著:《从事社会学五十年》,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费孝通著:《小城镇,大问题》,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费孝通著:《乡土中国》,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5年版。
    李旭旦主编:《人文地理学概说》,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年。
    李旭旦主编:《人文地理学论丛》,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2月。
    费孝通:《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6年10月第1版,第102-124页。
    费孝通著:《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费孝通著:《费孝通学术精华录》,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金其铭:《农村聚落地理》,北京:科学出版社,1988年,第1页。
    丁世良,赵放主编:《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西北卷)》,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89年9月第1版。
    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见《梁漱溟全集》(第二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张鸿杰主编:《咸阳碑石》,西安:三秦出版社,1990年12月版。
    费孝通著:《从沿海到边区的考察》,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费孝通著:《旧燕归来》,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史念海:《中国历史地理纲要(上册)》,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2 页。
    王沪宁:《当代中国村落家族文化——对中国社会现代化的一项探索》,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李润田:《现代人文地理学》,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1992年。
    费孝通著:《行行重行行》,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费孝通:《逝者如斯》,苏州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89页。
    丁元竹著:《社区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曹锦清、张乐天、陈中亚:《当代浙北乡村的社会文化变迁》,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5年初版,2001年再版。
    谢觉民:《人文地理笔谈——自然·文化·人地关系》,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1页。
    秦晖、苏文:《田原诗与狂想曲——关中模式与前近代社会的再认识》,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年1月第1版。
    汪宁生:《文化人类学调查—正确认识社会的方法》,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年,第28页。
    费孝通著:《学术自述与反思》,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年版。
    折小叶:《村庄的再造——一个超级村庄的社会变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王铭铭:《社区的历程——溪村汉人家庭的个案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王铭铭:《村落视野中的文化与权力:闽台三村五论》,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
    费孝通著:《行行重行行续集》,北京:群众出版社1997年版。
    杨绳信编著:《清末陕甘概况》,西安:三秦出版社,1997年6月第1版第1次印刷,第133页。
    傅斯年:《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收其《史料论略及其他》,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49页。
    费孝通著:《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李亦园著:《田野图像——我的人类学研究生涯》,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1999年5月第1版。
    王学理著:《咸阳帝都记》,咸阳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西安:三秦出版社,1999年8月第1版,第26页。
    李守常:《史学要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12月第1版。
    林耀华:《义序的宗族研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版。
    葛剑雄主编:《中国人口史》(六卷本),曹树基撰第四、五卷(讨论明清时期),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折晓叶,陈婴婴:《社区的实践——超级村庄的发展历程》,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曹锦清:《黄河边的中国:一个学者对乡村社会的观察与思考》,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毛丹:《一个村落共同体的变迁——关于尖山下村的单位化的观察》,北京:学林出版社,2000年版。
    鲁西奇:《区域历史地理研究:对象与方法——汉水流域的个案考察》,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宋金平主编:《聚落地理专题》,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第1版。
    费孝通著:《费孝通人生漫笔》,北京:同心出版社,2001年8月第1版。
    尹钧科:《北京郊区村落发展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3月第1版第1次印刷,第8页。
    费孝通著:《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于建嵘:《岳村政治——转型期中国乡村政治结构的变迁》,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刘纪远主编:《现代中国地理科学家的足迹》,北京:学苑出版社,2002年6月。
    朱孝远著:《史学的意蕴》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黄树民著,素兰、纳日碧力戈译:《林村的故事:1949年后的中国农村变革》,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
    陕西省古籍整理办公室编,王友怀主编,李慧、曹发展注考:《咸阳碑刻》(上,下),西安:三秦出版社,2003年7月第1版。
    黄宗智主编:《中国乡村研究》(第一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9月第1版。
    黄宗智主编:《中国乡村研究》(第二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12月第1版。
    陕西省古籍整理办公室编,王友怀主编,李慧、曹发展注考:《咸阳碑刻》(上、下),西安:三秦出版社,2003年7月第1版。
    郑杭生主编:《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1月第3版,第489-490页。
    曹兵武著:《考古学:追寻人类遗失的过去》,北京:学苑出版社,2004年5月第1版,第103页。
    费孝通著:《志在富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2004年11月第1版。
    孙经文编著:《陕西农谚辑释》,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
    刘和惠、汪庆元合著:《徽州土地关系》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
    黄宗智主编《中国乡村研究》(第三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6月第1版。
    邓辉等:《从自然景观到文化景观——燕山以北农牧交错带人地关系演变的历史地理学透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8月第1版。
    陈光中著:《侯仁之·侯仁之年谱简编》,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12月第1版,第321页。
    孙经文编著:《陕西农谚辑释》,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
    曹林娣:《中国园林文化》,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第473页。
    孙经文编著:《陕西农谚辑释》,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第100-101页。
    王铭铭:《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14-288页)。
    费孝通著:《费孝通九十新语》,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年5月第1版。
    许倬云著:《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第108-109页。
    黄宗智主编《中国乡村研究》(第四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7月第1版,第194-269页。
    于显洋主编:《社区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4月第1版。
    邢定康、周武忠主编《旅游学研究》(第二辑),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4月第1版,第279-285页。
    尹钧科:《明代北京郊区村落的发展》,《历史地理》第3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
    顾颉刚:《古史辨》第一册《自序》,《顾颉刚古史论文集》第1册,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
    尹钧科:《北京郊区村落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的初步研究》,《历史地理》第11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
    邹逸麟:《黄河流域环境变迁研究中的重大贡献》,刊《史念海先生八十寿辰学术论集》,西安:陕西师大出版社,1996年;
    朱士光、侯甬坚主编,吴宏岐副主编:《黄土高原地区历史环境与治理对策会议文集》,《中国历史地理论丛》增刊,2001年。
    姜素清,吴意强:《雪后青松更苍劲——访人文地理学家李旭旦教授(1911—1985)》,
    载刘纪远主编:《现代中国地理科学家的足迹》,北京:学苑出版社,2002年。
    艾冲:《毛乌素沙漠起源的新探索》,陕西师范大学西北环发中心编:《统万城遗址综合研究》,西安:三秦出版社,2004年7月第1版本,第239-251页。
    侯甬坚:《红河哈尼梯田形成史调查和推测》,收入王利华主编:《中国历史上的社会与环境》,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
    王益崖:《无锡都市地理之研究》,《地理学报》1935年第2卷第3期,第1-11页。
    严尚钦:《西康居住地理》,《地理学报》1939年第6卷第6期,第43-58页。
    朱炳海:《西康山地村落之分布》,《地理学报》1939年第6卷第1期,第40-43页。
    李昌文,牛文元:《征途处处乐无垠——访自然地理学家林超教授(1909—1991)》,《北京大学学报》1958年第9期。
    陈述彭,杨利普:《遵义附近之聚落》,《地理学报》1943年第10卷第10期,第69-81页。
    李旭旦:《白龙江中游人生地理观察》,《地理学报》1941年第8期,第1-18页。
    陈尔寿:《重庆都市地理》,《地理学报》1943年第10卷第3期,第114-138页。
    钟功甫:《三斗坪与茅坪——战时聚落景观变迁之实例》,《地理》1948年第6卷第1期,第12-16页。
    刘恩兰:《川西之高山聚落》,《地理学报》1948年第15卷第1期,第27-29页。
    陈桥驿:《历史时期绍兴地区聚落的形成与发展》,《地理学报》1980年第35卷第1期,第14-23页。
    陈桥驿:《继续深入黄河历史地理的研究——史念海教授新著<河山集>二集读后》,《河南师大学报》,1983年第1期。
    陆翔兴:《国际地理联合会有关乡村地理的学术活动》,《人文地理》1989年第3期,第50-52页。
    陆翔兴:《国际地理联合会有关乡村地理的学术活动》,《地理科学进展》1990年第2期,第4-6页。
    吴传钧:《论地理学的研究核心——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经济地理》,1991年第3期,第1-5页。
    郭焕成,冯万德:《我国乡村地理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人文地理》1991年第6卷第1期,第44-50页。
    秦晖:《封建社会的“关中模式”——土改前关中农村经济研究之一》,《中国经济史研究》1993年第1期,第73-84页。
    侯仁之:《历史地理学研究中的认识问题》,《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1993年第4期。
    侯仁之:《历史地理学研究中的认识问题》,《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1993年第4期。
    范少言:《乡村聚落空间结构的演变机制》,《西北大学学报(理学版)》1994第第24卷第4期。
    秦晖:《“关中模式“的社会历史渊源:清初至民国——关中农村经济与社会史研析之二》,《中国经济史研究》1995年第1期,第50-67页。
    范少言,陈宗兴:《试论乡村聚落空间结构的研究内容》,《经济地理》1995年6月第15卷第2期,第44-47页。
    尹怀庭,陈宗兴:《陕西乡村聚落分布特征及其演变》,《人文地理》1995第10卷第4期,第17-24页。
    楚一鸣:《魏晋南北朝时期仍习称长安为“咸阳”》,《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5年第1期,第90页。
    唐晓峰:《地理学与人文关怀》,《读书》1996年第1期,第61-66页。
    楚一鸣:《两汉已习称长安为“咸阳”》,《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6年第3期,第242页。
    沙润:《中国传统民居建筑文化的自然观及其渊源》,《人文地理》1997年第12卷第3期,第25-29页。
    张景秋:《1900—1970年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与回顾》,《人文地理》1998年第1期,第65-70页。
    胡云杰,赵建利,王军:《黄土窑洞到绿色住区的研究》,《洛阳大学学报》1998年第13卷第4期,第63-66页。
    沙润:《中国传统民居建筑文化的自然地理背景》,《地理科学》1998年第18卷第1期,第58-64页。
    周霞,杨春:《从“天人合一”的理想看我国传统民居的可持续发展》,《华中建筑》1998年第16卷第4期,第130-131页。
    刘沛林,董双双:《中国古村落景观的空间意象研究》,《地理研究》1998年第17卷第3期,第31-37页。
    李瑛,陈宗兴:《陕南乡村聚落体系的空间分析》,《人文地理》1999第9卷第3期。
    李虎:《秦都咸阳研究中各家观点浅说》,《咸阳师范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第14卷第4期,第47-52页。
    曹树基:《中国村落研究的东西方对话——评王铭铭<社区的历程>》,《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27卷第1期,第119-133页。
    武联,霍小平:《浅析陕西关中构架民居文化》,《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1999年第3期,第47-53页。
    李令福:《秦都咸阳兴起的历史地理背景》,《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9年第14卷第4期,第71-92页。
    廖红建,赵树德,高小育,苏立君:《西部黄土高原窑洞民居发展中的环境工程问题》,《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20卷第3期,第7-10,23页。
    翟辉:《从传统民居中找寻地区主义建筑的“根”——以迪庆藏族民居为例》,《建筑学报》2000年第11期,第26-28页。
    李令福:《历史时期关中农业发展与地理环境之相互关系初探》,《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0年第1期,第87-100页。
    刘家明,陶伟,郭英之:《传统民居旅游开发研究——以平遥古城为案例》,《地理研究》2000年第19卷第3期,第264-270页。
    梁锦梅:《客家民居旅游资源开发探讨》,《广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21卷第6期,第165-169页。
    黄成林:《徽州文化景观初步研究》,《地理研究》2000年第19卷第3期,第257-263页。
    钞晓鸿:《传统商人与区域社会的整合——以明清“陕西商人”与关中社会为例》,《厦门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
    鲁西奇:《人地关系理论与历史地理研究》,《史学理论研究》,2001年第2期。
    胡戟:《陈寅恪与中国中古史研究》,《历史研究》,2001年第4期,第145-156页。
    陈其泰:《陈寅恪治“民族文化之史”的出色成果》,《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2年第6期,第35-42页。
    刘滨谊,王云才:《论中国乡村景观评价的理论基础与指标体系》,《中国园林》2002年第5期,第76-79页。
    许顺湛:《陕西仰韶文化聚落群的启示》,《中原文物》2002年第4期,第7-13页。
    张小军:《史学的人类学化和人类学的历史化——兼论被史学“抢注”的历史人类学》,原文为2001年7月26-28日在中山大学召开的“历史人类学的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论文,后发表于《历史人类学学刊》第1卷第1期(创刊号),2003年4月。
    吴必虎,高向平,邓冰:《国内外环境解说综述》,《地理科学进展》2003年第22卷第3期,第326-334页。
    赵世瑜:《传说·历史·历史记忆——从20世纪的新史学到后现代史学》,《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2期,第175-188页。
    谢花林,刘黎明,李蕾:《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相关问题探讨》,《中国园林》2003年第3期,第39-41页。
    赵群,刘加平:《地域建筑文化的延续与发展——浅析传统民居的可持续发展》,《新建筑》2003年第2期,第24-25页。
    谢花林,刘黎明,赵英伟:《乡村景观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研究》,《农业现代化研究》2003年第24卷第2期,第95-98页。
    王德耀:《咸阳地区第四纪地质及环境变迁分析》,《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18卷第4期。
    王辉:《旅游解说系统的设计探讨—以重庆缙云山为例》,《地域研究与开发》2004年第23卷第1期,第56-58页。
    侯甬坚:《文章之道:从弄清事实到寻求解释》,《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西安)》,2004年9月第21卷第3期,第31-34页。
    邓冰,吴必虎,高向平,等:《北美大学环境解说专业浅析》,《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第12期,第67-70页。
    贺为才:《徽州古村落的审美意象》,《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5月第13卷第3期,第83-86页。
    周新国:《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中国口述史学——关于口述史料与口述史学的若干问题》,《当代中国史研究》2004年第4期,第102-107页,第128-129页。
    陆林,凌善金,焦华富,杨兴柱:《徽州古村落的演化过程及其机理》,《地理研究》2004年第23卷第5期,第686-694页。
    张鸿杰:《上林苑与咸阳》,《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19卷第3期,第5-8页。
    王铭铭:《魁阁的过客》,《读书》2004年第2期,第71-80页。
    张安蒙:《寻访灿若星河的古村落》,《风景名胜》2004年11期,第12-17页。
    张安蒙:《寻访灿若星河的古村落》,《风景名胜》2004年11期,第12-17页。
    雒长安,李爽:《陕西碑版石刻及其分布特点》,《文博》2004年第1期,第12-19页。
    侯甬坚:《环境营造:中国历史上人类活动对全球变化的贡献》,《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4年第19卷第4期,第5-16页。
    葛全胜、何凡能、郑景云:《21世纪中国历史地理学发展的思考》,《地理研究》2004年第23卷第3期,第374-384页。
    陆林,凌善金,焦华富,王莉:《地理科学》2004年第24卷第6期,第660-666页。
    赵世瑜,杜正贞:《追求不断创新之路——赵世瑜教授访谈录》,《历史教学》2005年第1期,第5-11页。
    陈学文:《土地契约文书与明清社会、经济、文化的研究》,《史学月刊》2005年第12期,第9-11页。
    梁栋栋,陆林:《古村落型旅游地土地利用的初步研究——世界文化遗产黟县西递案例分析》,《经济地理》2005年第25卷第4期,第562-564页。
    黄忠怀:《期从聚落到村落:明清华北新兴村落的生长过程》,《河北学刊》2005年第 1期。
    赵世瑜:《明清史与近代史:一个社会史视角的反思》,《学术月刊》2005年第12期,第100-108页。
    周新国:《中国口述史学之回顾与展望》,《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第24-27页,第39页。
    张祖群,赵静,黎筱筱:《PE模式下的景观文脉视点——以历史文化名城荆州为例》,《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第35卷第2期,第231-234页。
    曲红升:《徽州古村落环境艺术简析》,《洛阳大学学报》2005年9月第20卷第3期,第105-106页。
    吴宗友,王邦虎:《论徽州软体文化旅游资源的元价值与生存困境》,《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年第15卷第4期,第127-130页。
    桑广书:《秦末以来秦都咸阳地貌演变》,《地理科学》2005年12月第25卷第6期。
    张祖群,李敏:《陕西民居的景观文脉视野》,《规划评论(内部刊物)》2005年第2期.又见:咸阳城市科学(内部刊物),2005年第1期,第18-20页。
    冯淑华:《古村落旅游解说系统探讨》,《商业研究》2005年第8期,第164-167页。
    葛全胜、方修琦、张雪芹:《20世纪下半叶中国地理环境的巨大变化——关于全球环境变化区域研究的思考》,《地理研究》2005年第24卷第3期,第345-358页。
    钞晓鸿:《灌溉、环境与水利共同体——基于清代关中中部的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第190-204页。
    徐杰舜问,王铭铭答:《我想象中的人类学——人类学学者访谈录之三十七》,《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1月第28卷第1期,第58-72页。
    王社教:《论历史乡村地理学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7月第35卷第4期,第71-77页。
    张红艺,解鹏,朱峰,张羽:《渭河咸阳城区段河床演变规律研究》,《人民黄河》2006年3月第28卷第3期,第15-16,18页。
    庞奖励,黄春长,张旭:《关中地区古耕作土壤和现代耕作土壤微形态特征及意义》,《中国农业科学》2006年第39卷第7期,第1395-1402页。
    李令福:《论淤灌是中国农田水利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重要阶段》,《中国农史》2006年第2期,第3-11页。
    张沛:《古咸阳城考》,《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21卷第3期,第26-30页。
    曹兵武:《环境考古·嵩山文化圈研究·文化产业——从嵩山文化圈研究中心筹建谈起》,《中国文物报》2006年10月13日第7版。
    詹静:《促进村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浙江师范大学首届“中国新乡村建设论坛”综述》,《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1 卷第3期,第26-30页。
    王社教:《论历史乡村地理学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5卷4期,第73-79页。
    张祖群:《陕西传统民居景观评价:人类家园的定量研究》,《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第36卷第2期,第227-231页。
    卫斯:《汉代大面积种植小麦的历史证据》,(台湾)《历史月刊》,2007第235期8月号。
    荆峰,惠富平:《汉代黄河流域麦作发展的环境因素与技术影响》,《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7年第4期。
    王庆成:《晚清华北乡村:历史与规模》,《历史研究》2007年第2期,第78-87页。
    侯甬坚:《红河哈尼梯田形成史调查和推测》,《南开学报》,2007年第3期,第53-61页。
    施爱东:《理性策略,非理性表达—<信仰、仪式与乡土社会>中的风水现象与风水功能》,《民俗研究》2007年第1期,第263-267页。
    王庆成:《晚清华北乡村:历史与规模》,《历史研究》2007年第2期,第78-87页。
    侯甬坚:《历史地理学的学科特性及其若干研究动向述评》,(台湾)《白沙历史地理学报》第3期,2007年4月,第32-74页。
    张祖群,赵明,侯甬坚:《中国黄土地区古村落(人类家园)环境解说系统研究之展望》,《西北民族研究》,2007年2月第1期,第105-109页。
    张安蒙:《寻访灿若星河的古村落》,《科学时报》2004年1月9日版。
    记者杨敏:《农村古会科技唱主角》,《渭南日报》2007年4月20日第2版。
    张安蒙:《寻访灿若星河的古村落》,《科学时报》2004年1月9日版。
    张安蒙:《寻访灿若星河的古村落》,《风景名胜》2004年11期,第12-17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