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村落保护的策略与行动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古村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和传统文化,步入现代文明社会后却失去了免疫的机能。当前,我国古村落的生存现状不容乐观。20世纪80年代末,古村落的保护问题就开始受到关注,从最初的民间呼吁到学术界重视,再到相关保护组织机构的成立,直到2011年作为全国“两会”中的重要提案进行讨论,古村落的保护终于成为一个被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
     保护什么,谁来保护,如何保护是古村落保护中必须回答的几个问题。古村落是一种历史文化的“活化石”,一方面作为一个文化遗产型村落,包含着丰富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另一方面作为一个居民社区,是村民生产、生活的场所,并且处在发展变化中。所以,“活态”的整体的保存是古村落本质的必然要求。村民是古村落文化整体系统中不可或缺的文化要素,是古村落文化的主体,也应当成为古村落文化保护的主体。但是,“活态”传承,整体保护,村民参与都须建立在村民文化自觉的基础上。基于此,本文提出了村民文化自觉基础上的古村落保护策略。
     村民文化自觉是指作为古村落主体的村民对古村落文化的自主性,是对自身文化传统的自主自觉。在所调查的古村落中,村民对自身文化的知晓和热爱,对传统文化的危机感和相应的保护实践,以及一定的文化对话与文化反思的能力,均说明了村民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对传统文化的自觉。
     文化自觉是个实践性很强的概念,不仅是一种认识,还表现为一种行动;古村落的社会资本则是村民进行社会行动的重要资源,特别是在现代社会仍然起作用的传统型社会资本,因为满足了村民生存发展的需要,成为了村民文化自觉的动力来源。本文从一个社区所具有的信任、规范、网络及合作力等方面来理解古村落的传统型社会资本,并通过对该村落村民们所共享的精神信仰、血缘纽带、规范惯习、生计方式等方面的考察,发现每一项社会资本都有其自然生成的基础,也有其自然消亡的规律,当这些社会资本存量增加时,社会就发展繁荣,当这些社会资本遭到破坏流失时,社会就落后贫困。有些传统型社会资本发挥着现代社会资本所无法替代的作用,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现实性,在古村落的保护中也应当充分地利用。
     对古村落危机的认知及古村落保护意识的宣传会促使生活在古村落里的村民文化自觉的发生。提升传统文化资源的价值,增加古村落社会资本的存量,从而更好地满足村民的需求,会使村民文化自觉有了根本动力。而文化自觉的实现,社会资本的增加最终还需要通过相应的文化实践来落实。基于以上思考,笔者在所调查村落里,采用参与行动研究范式,根据实际情况,同时基于保护整理历史文化资料的动机,动员村民一起进行了一系列保护“家园”的行动,以求在具体的行动实践中获得对古村落保护的进一步思考。
     在保护家园的行动中,笔者认识到各项工作之所以能顺利进行,靠的正是村民的文化自觉,以及对古村落传统型社会资本的充分调动;而通过村民共同参与的保护“家园”的文化实践,又进一步提升了村民文化自觉的水平,进一步增加了传统村落社会资本的存量,从而促使村民的行动更有成效,更有力量。这是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在社会行动中,社会资本孕育出了文化自觉,文化自觉又促使产生新的社会资本,二者结合促成的社会行动使地方主体得以有效应对当前的危机,保护着自己的“家园”。
Ancient villages bear the weight of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and traditional culture gene, entering the modern civilized society but losing immune function, the ancient village living situation is not optimistic, and the ancient village protection is becoming a cause for concern. From initial folk appeal to more and more academic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since 1980s, and to correlative protection organization founded in the late 1990s, until 2011, the protection of ancient villages was discussed as the important proposals during the whole nation "two meetings", thus this problem aroused the concern of the whole society.
     What we will protect, who will protect, and how to protect is several questions must be answered in the ancient village protection. The ancient villages are "living cultural relics", on the one hand, they are a kind of cultural heritage village containing rich material culture and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On the other hand, they are also residential communities, which is the place of production and living. Therefore, the living and integral preservation is the inevitable requirement of the ancient village in nature. The villager is an indispensable factor in the cultural overall system of ancient village. The villager is the subject of the ancient village culture and also ought to become the subject of the ancient village culture protection. However, "living" transmission, overall protection, and villagers' participation are all must be based on the basis of villagers' cultural consciousness. As a result, this paper claims the ancient village should be protected by villagers' cultural consciousness.
     For a start, cultural consciousness theory is used to interpret the understanding and action of the villagers which as village subject. Through investigation, a conclusion can be obtained that the villagers have the initiative of cultural consciousness stems from their culture identification, cultural crisis or the sense of crisis, and cultural dialogue or cultural reflection ability. In addition, villagers' cultural consciousness is regarded as an important social resource for the ancient village protection in this paper.
     Cultural consciousness is of a character of practice which is not only a kind of cognition but a kind of action. Social capital, especially the traditional social capital which met the needs of th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of villagers and became the power sources of villagers' cultural consciousness, is just an important social resources depended on by villagers in the social practice. In this paper, social capital is evaluated from the following several aspects:common spiritual beliefs, common blood ties, common standards and common means of livelihood. The author believes each item of social capital has its own law of emergence, development and extinction and these social capitals existing and playing a role in the modern society will continue to be effective. Traditional social capital should be used in the ancient village protection work, because it still plays an irreplaceable role.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ancient villages'crisis and the propaganda education of the ancient village protection will produce cultural self-consciousness. By ascending the value of traditional culture resources, increasing traditional social capital stock, and better meeting the villagers' demand, the ultimate power of the villagers' cultural self-consciousness will be obtained. However, only by the cultural practice, the realization of the cultural self-consciousness and the increasing of the social capital be will come to true. Therefore, in the investigated villager, the author carried out a series of cultural practice together with the villagers in accordance with actual situation, and these practice activities also sever the purpose of the protection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information, looking forward to getting some understanding about the protection of ancient villager.
     As a conclusion, the author recognizes that the protection of ancient villages can't do without villagers' cultural consciousness and the village social capital, and in the action process, cultural consciousness has been further enhanced and social capital further increased. Therefore, this is a harmonious community construction process. Concretely speaking, social capital breeds the cultural consciousness and cultural consciousness promotes to produce new social capital meanwhile, and moreover, the villagers coping with the current crisis and constructing their own cultural homeland through the social action just formed by the combination of cultural consciousness and social capital.
引文
①江西日报,A2版,第三届中国古村落保护与发展国际研讨会闭幕,2006年11月18日。
    ①张红岩,第四届中国古村落保护与发展研讨会,今日国土2008年第10期,41.
    ②中国国土经济学会古村落保护与发展专业委员会官方网站:http://web.biznav.cn/20080806154437/djyd/html/?144.html,发表时间:2008-8-12,转引时间:2010-12-16.
    ③中国国土经济学会古村落保护与发展专业委员会官方网站:http://web.biznav.cn/20080806154437/jiaoshi/html/?273.html,发表时间:2008-10-29,转引时间:2010-12-16.
    ④广东省民间文化艺术网:http://www.gdmjwy.com/showinfo.asp?id=1374.发表时间:2010-10-31,转引时间:2010-12-16.
    ①罗哲文,对古村落保护深情“三建言”,今日国土,2006年10月11日,15.
    ②秦筑,古村落真实性保护与发展的冲突与协调,小城镇建设,2009年第5期,86-88.
    ③卞白平,新时期古村落的发展与经营,今日国土,2009年第4期,19.
    ①张晓明,张静,江西婺源古村落旅游开发问题与对策探究,农业考古,2010年第3期。
    ②徐蕻,对传统古村落旅游开发发展的探讨,山西建筑,2010年第2期。
    ③齐学栋,古村落与传统民居旅游开发模式刍议,学术交流,2006第10期,131-134.
    ④陈腊娇,冯利华,沈红等,古村落旅游开发模式的比较——金华市诸葛八卦村和郭洞村实证研究,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5年第4期:58-59.
    ⑤王莉,陆林,王咏等,古村落旅游地利益主体关系及影响研究——世界文化遗产地西递、宏村实证分析,资源开发与市场,2006,22(3).
    ⑥项文惠,王伟,基于地方依恋理论的古村落旅游开发研究——以富阳龙门为例,渐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9卷第3期。
    ①李文兵,基于游客感知价值的古村落旅游主题定位与策划模式研究——以岳阳张谷英村为例,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0年第1期。
    ②程远曲,晋中相立古村落旅游开发初探,沧桑,2010年第5期。
    ③杨重光,城市化进程中的新农村建设与古村落保护,今日国土,2006年10月11日,33.
    ④王中锋,金荣科,刍议新农村建设中的古村落保护,现代农业科学,2009年第6期。
    ⑤田密蜜,陈炜,沈丹,新农村建设中古村落景观的保护与发——以浙江地区古村落为例,渐江工业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
    ⑥刘建平,韩燕平,我国古村落保护与古村落城镇化探析——兼论古村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之路,生态经济(学术版)2007年第1期,348-351.
    ⑦韩钦臣,查良松,陈旺亮,古村落城镇化可持续发展实证探析,商业时代,2008年第29期。
    ⑧祁嘉华,孙琳,古村落成为新农村的文化思考——以陕西省为例,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744-1745,1769.
    ⑨平锋,生态博物馆的文化遗产保护理念与基本原则,黑龙江民族丛刊,2009年第3期。
    ①浙江日报,第010版,古村落:发展旅游业不是惟一出路,2006年11月16日。
    ②王振忠,古村落不只是老建筑,今日国十,2006年10月11日,16.
    ①张松,历史城市保护学导论,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128-138.
    ①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网站(ICOMOS):http://www.icomos.org/docs/small-towns.html. Resolutions of 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the Con-Servation of Smaller Historic Towns(1975)[Z],转引时间:2010年12月22日。
    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网站(UNESCO):http://www.unesco.org/culture/laws/historic/html-eng/pagel.s.html.Recommendation Concerning the Safeguarding and Contemporary Role of Historic Areas (1976) [DB/OL],转引时间:2010年12月22日。
    ③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网站(ICOMOS):http://www.icomos.org/docs/tlaxcala.html. Declaration of Tlaxcala on the Revitalization of Small Settlements (1982) [DB/OL],转引时间:2010年12月22日。
    ④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网站(ICOMOS): http://www.international.icomos.org/charters/vernacular-e.htm.Charter on the Built Vernacular Heritage(1999) [DB/OL],转引时间:2010年12月22日。
    ① Medina L K. Commoditizing Culture:Tourism and Maya Identity [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003,30(2):353-366. ②Kneafsey M. Rural Cultural Economy———Tourism and Social Relations [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1,28(3):762-783.转引自:王莉、陆林、卢松,近年国外传统村镇旅游研究进展及启示,地域研究与开发,2007年第5期。
    ③ Willinson P F, Pratiwi W. Gender and tourism in an Indonesian village [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5,22(2):283-299.
    ④ Lepp A. Residents' attitudes towards tourism in Bigodi village, Uganda [J].Tourism Management, 2007,28(4):876-884.
    ⑥Hom C, Simmons D. Community Adaptation to Tourism:Comparisons Between Rotorua and Kaikoura, New Zealand [J]. Tourism Management,2002,23(2):133-143.
    ⑥ Liu A. Tourism in rural areas:Kedah, Malaysia [J]. Tourism Management,2006,27(4):878-888.
    ⑦ Schiller A. Pampang culture village and international tourism in east Kalimantan Indonesian Borneo[J].Human Organization,2001,60(4):414-422.
    ①[美]威廉·瑟厄波德主编,全球旅游新论,张广瑞,等译,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289-310.
    ②Middleton V TC,Hawkins R.Sustainable Tourism[M].Oxford:Butterworth-Heineman,1998转引自:卢松、陈思屹、潘蕙,古村落旅游可持续性评估的初步研究,旅游学刊,2010年第1期。
    ③王莉、陆林、卢松,近年国外传统村镇旅游研究进展及启示,地域研究与开发,2007年第5期。
    ④文汇报,第007版,如何保护抢救古村落建筑,2008年2月16日。
    ①潘年英著,在田野中自觉,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259.
    ①林金树,GIS概论与MAJORGIS快速入门,台北,新文京开发出版有限公司,2004:3.
    ②参见石计生著,人文社会地理信息系统:理论、资料与MAJORGIS解析,台北,儒林图书有限公司,2003.
    ③参见李秋芳主编,把人找回来:在地参与自然资源管理,花莲,内政部营建署太鲁阁国家公园管理处,2001.
    ④参见石计生著,社会地理信息系统与ARCGIS研究教学,台北,儒林图书有限公司,2007.
    ①陈向明,什么是“行动研究”,教育研究与实验,1999年第2期。
    ① Kemmis, S. Action Research, in Husen, T& postlethwaite (eds) 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Education, New York:Pergamon,1984,1st ed转引自:刘良华,行动研究的史与思:[博十学位论文],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1.
    ②[美]艾尔·芭比,社会研究方法(第十版)(邱泽奇,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289—290.
    ① Lofland, John. Analytic Ethnography:Features, Failings, and Futures.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Ethnography 24(1):1995:63.
    ② Gaventa. J. Towards a Knowledge Democracy:Viewpoints on Participatory Rese-arch in North America. in Action and Knowledge:Breaking the Monopoly with Participatory Action-Research, edited by Fals Bords and M. A. Rahman. New York:Apex Press.1991:121-122.
    ①人民网:http://culture.people.com.cn/GB/27295/6526282.html;发表时间:2007年11月14日;转引时间2010年6月15日。
    ②发展导报,第003版,全国首批抢救古村落山西最多,2007年11月13日。
    ①另有报道:“我国现有约60万个村庄(行政村),其中保存较好的古村落大约有五千个,占全部村落数量的不足1%。古村落质量较高、分布较密集的省份有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安徽、湖南、贵州、云南、山西,陕西等”。中国国土经济学会官方网:http://gucunluo.net/news/html/?487.html,发表时间:2011年3月1日,转引时间:2011年3月10日。
    ①参见山西省工程测绘院编制,新山西省地图册,福建:福建省地图出版社出版,2009年1月第4版。
    ②[清]马家鼎修,寿阳县志,寿阳县志编撰委员会,1882年刻印,1981年翻印,160.
    ①寿阳报,第4版综合版块,2010年8月8日。
    ①刘沛林,古村落:和谐的人居空间,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7:6.
    ②刘沛林,古村落:亟待研究的乡士文化课题,衡阳师专学报,1997年,第18卷第2期。
    ③丁怀堂,新农村建设中加强古村落保护的思考,徽州社会科学,2007年第6期,17-18.
    ④网易新闻网站:http://news.163.com/09/0305/08/53KLFTB3000120GU.html,冯骥才,中国古村落正在遭受破坏性开发,发表时间:2009年3月5日,引用时间:2010年12月22日。
    ⑤朱晓明,试论古村落的评价标准,古建园林技术,2001年第4期。
    ①刘沛林,古村落:和谐的人居空间,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7:6页.
    ②陆林、葛敬炳,徽州古村落形成与发展的地理环境研究,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第3期,377-382.
    ③王云才、郭焕成、徐辉林,乡村旅游规划原理与方法,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10.
    ④陈甲全、张义丰、陈美景,古村落研究综述,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第23期。
    ①朱晓翔,我国古村落旅游资源及其评价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05.
    ②中国国土经济学会古村落保护与发展委员会官方网:http://gucunluo.net/news/html/?487.html,发表时间:2011年3月1日,转引时间:2011年3月10日。
    ①参见[美]凯文·林奇著,城市的印象(项秉仁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
    ②刘沛林,传统村落选址的意象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从,1995年第1期。
    ①今日信息报,第007版,冯骥才:守住“最后的家底”,2006年11月21日。
    ①古村落保护与发展专业委员会网站:http://www.gucunluo.net/news/html/?487.html,发表时间:2011年3月1日,转引时间2011年3月3日。
    ②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2005年10月。
    ③张琢、马福云著,发展社会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15.
    ④同上,16页。
    ①Waller.W.Social Problems and the Mores,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December.1936(1): 922-935.
    ②Fuller, R.and Myers,R.The Nature History of a Social Problem,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1941(6):320-328.
    ③闫志刚,社会建构论:社会问题理论研究的一种新视角,社会,2006年第1期,26.
    ④Spector,M.and Kitsuse,J.I.Constructing Social Problems,NY:Aldine de Gruyter,1987:75-76.
    ①光明日报,第009版,吴卫华:文化自觉——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实践,2008年9月24日。
    ①祁庆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魂在于“活态传承”,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40.
    ②[美]露丝本尼迪克特著,文化模式,(王炜,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1-2.
    ③中国社会科学报,第018版,黄涛、孙非寒,古村落保护不能忽视村民活态文化,2010年4月8日。
    ④[英]布朗,社会人类学方法,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32.
    ⑤吴文藻,吴文藻自传,晋阳学刊,1982年第6期,转引自奚从清著,社区研究——社区建设与社区发展,北京,华夏出版社,1996:18.
    ①如浙江兰溪市诸葛村、北京市门头沟爨底下古村的以社区主导型的开发模式,另如村民出资修缮老宅“入股”分红的模式,参见光明日报,第002版,“苏州创出古村落保护新模式”,2006年5月1日。
    ①浙江日报,第010版,古村落:发展旅游业不是惟一出路,2006年11月16日。
    ② Inskeep E., Tourism Planning:An Integrated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pproach[M]. New York:Van Nostrand Reinhold,1991:155.
    ③王瑞华,社区自组织能力的有机构成及其提升途径,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④陈伟东,社区自治:自组织网络与制度设置,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124.
    ⑤周俭,古村落:面对机遇、积极应对、冷静发展,今日国土,2006年第9期,20.
    ①根据冯骥才向2011全国两会递交的提案:“古村落是中国文化的根植所在,目前全国有230万个村庄,普查显示,依旧保存跟自然相融合的村落规划、代表性民居、经典建筑、民俗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古村落,现在还剩两三千个,而在2005年时,这个数据还是5000个”。中国青年报,2011年03月11日,11版。现在公布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的有一百余个,第一批:2003年10月8日公布,共12个;第二批:2005年9月16日公布,共24个;第三批:2007年5月31日公布,共36个。第四批:2008年10月30日公布,共36个。
    ②中国青年报,11版,冯骥才:城市文化悲剧正向农村转移,2011年03月11日。
    ①李友梅,文化主体性及其困境——费孝通文化观的社会学分析,社会学研究,2010年第4期,17-18.
    ②同上,18.
    ①费孝通,反思·对话·文化自觉,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1997年第3期。
    ②郑土有,“自鄙”“自珍”与“自毁”——关于古村落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考,云南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
    ③魏成,路在何方——“空巢”古村落保护的困境与策略性方向,南方建筑,2009年第4期。
    ①余向阳,古村落社区旅游的另一种思路——借鉴台湾社区营造经验,黄山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
    ②彭兆荣,乡土重建与家园纽带,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③参见[英]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论(A Scientific Theory of Culture),(费孝通等,译),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2月。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85.
    ①James Coleman.Social Capital in the Creation of Human Capital[J].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94(Sup-plement),1998.
    ①王岳川,布迪厄的文化理论透视,教学与研究,1998年第2期。
    ③Bou rdieu,Pierre.The Forms Of Social Capital,in Handbook of Theory and Research for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ed.)by John G.Richardson,Westport,CT:Greenwood Press.1986:248.
    ①王岳川,布迪厄的文化理论透视,教学与研究,1998年第2期。
    ②Bourdieu, Pierre. Sozialer Sinn:Kritik der theoretischen Vemunft. Frankfurt am Main:Suhrkamp, 1987.113.
    ③刘少杰,以行动与结构互动为基础的社会资本研究,国外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
    ①[美]科尔曼,社会理论的基础,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0:354.
    ②高连克,论科尔曼的社会资本理论,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③同上。
    ④同上。
    ⑤Putnam,Robert D.The Prosperous Community:Social Capital and Public Life.American Prospect,1993:35.
    ① Putnam, Robert, Making Democracy Work:Civic Traditions in Modern Italy,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3,37转引自:赵延东,社会资本理论的新进展,国外社会科学,2003年第3期。
    ②赵延东,社会资本理论的新进展,国外社会科学,2003年第3期。
    ③同上。
    ①寿阳县志编撰委员会,寿阳县志,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6月第1版,71.
    ①(清)马家鼎修,寿阳县志,光绪八年刊本影印,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6:395.
    ②同上,第1页。
    ①寿阳县志编撰委员会,寿阳县志,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6月第1版,497.
    ①任洁,文化自觉的实践根基,探索与争鸣,2007年第3期。
    ①开戏前的一段锣鼓声,一般为十五分钟到半小时,村民们听到锣鼓声后就知道马上要开戏了,然后就准备去看戏。
    ①实际内容为“建设新农村,发展新产业,培育新农民,倡导新生活”。
    ①费孝通,反思·对话·文化自觉,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3期。
    ②费孝通,“美美与共”与人类文明,群言,2005年第2期。
    ①焦淑军,文化领导权与文化自觉语境下的农村文化建设,阅江学刊,2010年第2期。
    ②张岂之,文化自觉与社会发展的四重关系,文史哲,2003年第3期。
    ①中国文化报,第003版,田青:我们拥有足够的文化自觉吗?2010年2月22日。
    ②同上。
    ①钟敬文,民俗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2005:187.
    ②台文泽,论民间信仰文化对乡村社会资本的培育功能,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8期。
    ③徐姗娜,民间信仰与乡村治理,东南学术,2009年第5期。
    ④李兰芬、李西杰,社会信仰社会资本的权威内核,人文杂志,2003年第3期。
    ⑤双凤山亦称阳摩山,建有阳摩寺。碑文记:“山名阳摩……,中有仙洞龙宫,有石室清池,众灵嵩之等岩上,有功德铭,云是往先大魏武定三年(545年)造。……大唐大历二年,岁在丁未八月一日,修尽初毕,述镌铭记。”见史景怡主编,寿阳碑碣:阳摩山功德铬文,太原,山西出版集团·山西古籍出版社,2007:37.
    ①一说为唐代,参见蒋国瑞著探秘寿阳区域文化,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91.另一说为五代后梁时期,参见岳守荣编著寿阳民俗,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96:279.
    ①在五龙圣母庙内,五龙圣母像两旁通常还塑有五条五彩小龙,其中会有一条无尾的小黑龙。
    ②五龙圣母庙最早修建朝代不详,大约是在五代至北宋年间。有碑刻记载“历宋金以来,盖有年矣,渐渍凋摧,颓废极矣,观之者无不忿叹。”见史景怡主编,寿阳碑碣:重修双凤山五龙圣母庙记,太原,山西出版集团·山西古籍出版社,2007:93.
    ①与玉娥有血缘或姻亲关系的八个村,如沟东村为玉娥娘家,中苛村为玉娥婆家,下州村为玉娥娘舅家等。从地缘上来看,除中苛、冯家庄外,其余六个村基本相邻。当地还有“北八村”一说,是从地缘上来讲的,指位于双凤山脚下的沟东、沟西、寨东、寨北、下州、东光、尚家寨、羊头寨八个村。
    ②瓦盒为民间用粘土烧制而成的贮粮容器,平底圆形,口微缩。现在村民们在修整祖坟时,还经常用它装捡拾来的祖先遗骨,将其重新安葬。
    ③岳守荣编著,寿阳民俗,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96:279.
    ①蒋国瑞著,探秘寿阳区域文化,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97-199.
    ①弓有芳,谈今论古看下州,寿阳家,2003年第1期,23.
    ①也叫进士院,旗杆代表着此院出了进士才可以竖起来的荣誉。
    ①高长工,民间信仰:和谐社会的文化资本,世界宗教研究,2010年第3期。
    ②费孝通,乡土中国,北京:北京出版社,2011年2月第3版,103.
    ①毛泽东,毛泽东选集,合订本,北京:人民出版社,1966:31.
    ②王沪宁,当代中国村落家族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13.
    ①费孝通,生育制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79.
    ①房族是家族内部的一种纵向的组织,与辈份的水平组织相结合,构成家族内部严密的组织结构。房族串联家族内部的有关家庭,构成一种小于族、大于家的血缘组织。参见王沪宁,当代中国村落家族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86.
    ①金人统治时的兴定四年正月(1220年),晋州治所就在寿阳北乡的寨北和沟东村一带,位于下州村西,当时称为西张寨。晋州这个治所到元初时仍然沿用,大约存世60年左右。
    ①聂瑞楠、聂邃参、弓有芳,下州聂家轶事追踪,寿阳家,2010年第1期。
    ②王沪宁,当代中国村落家族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133.
    ①赵佳维,村规民约:农村社会整合的一种重要机制,浙江省社会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和谐社会建设理论研讨会会议论文集,2005.
    ①徐勇,乡村治理与中国政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101.
    ②费孝通,乡土中国,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4.
    ③参见仲鑫,佛教布施观对当代慈善公益事业的启示,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
    ①史景怡主编,寿阳碑碣:下州村聂氏助缘碑,太原,山西出版集团·山西古籍出版社,2007:471.
    ②史景怡主编,寿阳碑碣:重修圣母五龙寝宫碑记,太原,山西出版集团·山西古籍出版社,2007:247.
    ①姜裕富,村规民约与乡村秩序:村庄治理的一个视角,秩序与进步:社会建设、社会政策与和谐社会研究——浙江省社会学学会成立二十周年纪念暨2007学术年会论文集,2007.
    ①郑樵(1104-1162),中国宋代史学家、目录学家。一生不应科举,从事学术研究。
    ①[清]马家鼎修,寿阳县志,寿阳县志编撰委员会,1882年刻印,1981年翻印,169.
    ②参见聂瑞楠、聂邃参、弓有芳,下州聂家轶事追踪,寿阳家,2010年第1期。
    ①行龙,再论区域社会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兼论明清以来山西区域社会史之研究,史学理论研究,2004年第4期。
    ①史伟,文化自觉与文化建设,兰州学刊,2009年第6期。
    ②[美]科尔曼,社会理论的基础,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0:354.
    ③赵延东,社会资本理论述评,国外社会科学,1998年第3期。
    ④同上。
    ①潘年英,在田野中自觉,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259.
    ②笔者在村落呆的一段时间里,镇文化站的一位老先生经常来村里进行相关资料的收集,村民们与其搭讪不多,仅止于客套话而已,老先生也只是拍几张照片就走了。有一次老先生想进内院拍一个砖雕,结果还遭到主人的婉言拒绝。村民们对外人很难信任,可能也是有原因的。因为村里经常有不明身份游街串巷的古董商们,近些年来还会有一些摄影团体来村里参观。在去年五月份时有一个太原的摄影协会经乡文化站工作人员介绍来到聚德财主古院进行拍照,因为有政府人士引荐,这家主人热情地接待了他们,结果在拍照期间有人就将古楼里放着的可能为清朝时的斗和陶罐顺手拿走了,至今也未能追回。后来主人就将古楼门上了锁,任何外人来了都不能上去参观,更不用说去交谈一些深沉的东西。所以信任是开展调查工作的一项重要社会资本。如果外人做调查,最好是由本村或本族中权威人士引荐。
    ①这是笔者所调查村落的做法,可能不同地方做法不一样。如下州村一个邻村的做法是家谱祭拜只有在家族成员进行婚丧嫁娶的时候才进行,祭拜完之后,家谱就保留在该家,等到下一家办事时,再将家谱迎取过去。
    ②福兴寺有两个碑房,一个是老碑房,一个是新碑房。据老人们说,老碑房里的碑可能有不少是北魏时期留下来的,比较有价值。
    ①风笑天著,社会学研究方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268.
    ①丹尼斯·沃德著,地图权力学(王志弘、李根芳等泽),台北,时报文化出版,1997:9.
    ②同上,22.
    ①范佐东、王义仲,应用社群绘图宇环境景观保育模式之建立,台湾林业,2007年第8期。
    ①林金树,著GIS概论与MAJORGIS快速入门,台北,新文京开发出版有限公司,2004:185.
    ①李秋芳主编,把人找回来:在地参与自然资源管理,花莲,内政部营建署太鲁阁国家公园管理处,2001:202.
    ②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2008年4月2日国务院第3次常务会议通过,2008年7月1日起施行。
    ①麻河,并不是河流,是一种人工挖的大坑,用来汇集夏天多余的雨水,古人曾用这样的死水潭来沤麻,囚此而得名麻河。
    ①山西日报,第B02版,我省为第三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授牌,2010年5月27日。
    ①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第三条,2008年4月2日国务院第3次常务会议通过。
    ②颜晓峰,信任:一种社会资本,重庆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
    ③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26.
    ①李培林、孙立平、王铭铭等,20世纪的中国:学术与社会(社会学卷),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104.
    ②赵立新,社会资本与当今农村社会信任——基于一项调查的社会学研究,内蒙古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
    ③刘夏蓓,传统社会结构与文化景观保护,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
    ④齐学栋,古村落与传统民居旅游开发模式刍议,学术交流,2006年第10期。
    ①村民们认为,十字路口是祖先灵魂必然经过的地方,在这个地方摆放供品祭拜,祖先也能享用到。
    ①叶麒麟,制度的可实施性——一种审视村民自治的视角,理论探讨,2009年第1期。
    ①张安蒙,中国古村落迷失在当代,森林与人类,2008年第6期。
    ②任洁,文化自觉的实践根基,探索与争鸣2007年第3期。
    ③车震宇,传统村落保护中易被忽视的“保存性”破坏,华中建筑,2008年第8期。
    ①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1lh/2011-03/09/c_121167865_2.htm,2011全国两会专题。发表时间2011年3月9日,转引时间:2011年3月10日。
    [1][美]艾尔·芭比,社会研究方法(第十版)(邱泽奇,泽),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2][英]布朗,社会人类学方法,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
    [3]陈伟东,社区自治:自组织网络与制度设置,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4][美]戴维·波普诺,社会学原理(李强,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5]丹尼斯·沃德著,地图权力学(王志弘、李根芳等译),台北,时报文化出版,1997.
    [6]丁元竹,社区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7]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8]费孝通,乡土中国,北京:北京出版社,2011.
    [9]费孝通,乡土中国,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10]费孝通,文化与文化自觉,北京:群言出版社,2010.
    [11]费孝通,江村经济,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12]费孝通,[法]德里达,中国文化与全球化,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
    [13]风笑天著,社会学研究方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14]黄敏郎、刘守恒编著,地理资讯系统基础操作实务(第2版),台北,统一元气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出版,2009.
    [15]黄平,乡土中国与文化自觉,,北京:三联书店,2007.
    [16][美]凯文·林奇著,城市的印象(项秉仕,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
    [17][美]科尔曼,社会理论的基础,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0。
    [18]蒋国瑞,探秘寿阳区域文化,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19][美]露丝本尼迪克特著,文化模式,(王炜,泽),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20]李培林、孙立平、王铭铭等,20世纪的中国:学术与社会(社会学卷),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
    [21]李秋芳主编,把人找回来:在地参与自然资源管理,花莲,内政部营建署太鲁阁国家公园管理处,2001.
    [22]李银河,生育与村落文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23][美]林南,社会资本:一个社会结构与行动的理论,(林祜圣,叶欣怡等泽),台北:宏智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5.
    [24]林金树,GIS概论与MAJORGIS快速入门,台北,新文京开发出版有限公司,2004.
    [25]林耀华,金翼:中国家族制度的社会学研究,(庄孔韶、林宗成,译),北京:三联书店,2008.
    [26]刘沛林,古村落:和谐的人居空间,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7.
    [27][英]马林诺大斯基,文化论(A Scientific Theory of Culture),(费孝通等,译),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
    [28]马戎、周星,田野工作与文化自觉,北京:群言出版社,1998.
    [2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0]毛泽东,毛泽东选集,合订本,北京:人民出版社,1966.
    [31]潘年英,在田野中自觉,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
    [32]石计生著,人文社会地理信息系统:理论、资料与MAJORGIS解析,台北,儒林图书有限公司,2003.
    [33]石计生著,社会地理信息系统与ARCGIS研究教学,台北,儒林图书有限公司,2007.
    [34]刘豪兴,农村社会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5]王沪宁,当代中国村落家族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36]王云才、郭焕成、徐辉林,乡村旅游规划原理与方法,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37][美]威廉·瑟厄波德主编,全球旅游新论,张广瑞,等译,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38]奚从清,社区研究——社区建设与社区发展,北京,华夏出版社,1996.
    [39]徐勇,乡村治理与中国政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40]徐扬杰,中国家族制度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
    [41]张松,历史城市保护学导论,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42]张琢、马福云著,发展社会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43]钟敬文,民俗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2005.
    [44]朱炳国,家谱与地方文化,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8.
    [45]Bourdieu, Pierre. The Forms of Social Capital, in Handbook of Theory and Research for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ed.) by John G. Richardson, Westport, CT:Greenwood Press. 1986.
    [46]Bourdieu, Pierre. Sozialer Sinn:Kritik der theoretischen Vemunft. Frankfurtam Main: Suhrkamp,1987.
    [47]Gaventa. J. "Towards a Knowledge Democracy:Viewpoints on Participatory Rese-arch in North America ". in Action and Knowledge:Breaking the Monopoly with Participatory Action-Research, edited by Fals Bords and M. A. Rahman. New York:Apex Press.1991.
    [48]Inskeep E., Tourism Planning:An Integrated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pproach[M]. New York:Van Nostrand Reinhold.1991.
    [49]Putnam, Robert D. The Prosperous Community:Social Capital and Public Life. American Prospect.1993.
    [50]Putnam, Robert, Making Democracy Work:Civic Traditions in Modern Italy,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3.
    [51]Spector, M. and Kitsuse, J.I. Constructing Social Problems, NY:Aldine de Gruyter 1987.
    [1]卞白平,新时期古村落的发展与经营,今日国土,2009年第4期。
    [2]车震宇,传统村落保护中易被忽视的“保存性”破坏,华中建筑,2008年第8期。
    [3]程远曲,晋中相立古村落旅游开发初探,沧桑,2010年第5期。
    [4]陈甲全、张义丰、陈美景,古村落研究综述,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第23期。
    [5]陈腊娇,冯利华,沈红等,古村落旅游开发模式的比较——金华市诸葛八卦村和郭洞村实证研究,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5年第4期
    [6]陈向明,什么是“行动研究”,教育研究与实验,1999年第2期。
    [7]丁怀堂,新农村建设中加强古村落保护的思考,徽州社会科学,2007年第6期。
    [8]范佐东、王义仲,应用社群绘图于环境景观保育模式之建立,台湾林业,2007年第8期。
    [9]费孝通,“美美与共”与人类文明,群言,2005年第2期。
    [10]费孝通,反思·对话·文化自觉,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1997年第3期。
    [11]高连克,论科尔曼的社会资本理论,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12]高长工,民间信仰:和谐社会的文化资本,世界宗教研究,2010年第3期。
    [13]韩钦臣,查良松,陈旺亮,古村落城镇化可持续发展实证探析,商业时代,2008年第29期。
    [14]行龙,再论区域社会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兼论明清以来山西区域社会史之研究,史学理论研究,2004年第4期。
    [15]姜裕富,村规民约与乡村秩序:村庄治理的一个视角,秩序与进步:社会建设、社会政策与和谐社会研究——浙江省社会学学会成立二十周年纪念暨2007学术年会论文集,2007.
    [16]焦淑军,文化领导权与文化自觉语境下的农村文化建设,阅江学刊,2010年第2期。
    [17]李兰芬、李西杰,社会信仰社会资本的权威内核,人文杂志,2003年第3期。
    [18]李文兵,基于游客感知价值的古村落旅游主题定位与策划模式研究——以张谷英村为例,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0年第1期。
    [19]李友梅,文化主体性及其困境——费孝通文化观的社会学分析,社会学研究2010年第4期。
    [20]刘建平,韩燕平,我国古村落保护与古村落城镇化探析——兼论古村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之路,生态经济(学术版)2007年第1期。
    [21]刘沛林,传统村落选址的意象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从,1995年第1期。
    [22]刘沛林,古村落:亟待研究的乡土文化课题,衡阳师专学报,1997年第18卷第2期。
    [23]刘少杰,以行动与结构互动为基础的社会资本研究,国外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
    [24]刘夏蓓,传统社会结构与文化景观保护,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
    [25]陆林、葛敬炳,徽州古村落形成与发展的地理环境研究,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第3期。
    [26]卢松、陈思屹、潘蕙,古村落旅游可持续性评估的初步研究,旅游学刊,2010年第期
    [27]罗哲文,对古村落保护深情“三建言”,今日国土,2006年10月11日。
    [28]彭兆荣,乡土重建与家园纽带,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29]平锋,生态博物馆的文化遗产保护理念与基本原则,黑龙江民族丛刊,2009年第3期。
    [30]齐学栋,古村落与传统民居旅游开发模式刍议,学术交流,2006年第10期。
    [31]祁嘉华,孙琳,古村落成为新农村的文化思考——以陕西省为例,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
    [32]祁庆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魂在于“活态传承”,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9年第2 期。
    [33]秦筑,古村落真实性保护与发展的冲突与协调,小城镇建设,2009年第5期。
    [34]任洁,文化自觉的实践根基,探索与争鸣,2007年第3期。
    [35]台文泽,论民间信仰文化对乡村社会资本的培育功能,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8期。
    [36]史伟,文化自觉与文化建设,兰州学刊,2009年第6期。
    [37]田密蜜,陈炜,沈丹,新农村建设中古村落景观的保护与发——以浙江地区古村落为例,渐江工业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
    [38]王莉、陆林、卢松,近年国外传统村镇旅游研究进展及启示,地域研究与开发,2007年第5期。
    [39]王莉,陆林,王咏等,古村落旅游地利益主体关系及影响研究——世界文化遗产地西递、宏村实证分析,资源开发与市场,2006,22(3).
    [40]王瑞华,社区自组织能力的有机构成及其提升途径,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41]王振忠,古村落不只是老建筑,今日国土,2006年10月11日。
    [42]王中锋,金荣科,刍议新农村建设中的古村落保护,现代农业科学,2009年第6期。
    [43]魏成,路在何方——“空巢”古村落保护的困境与策略性方向,南方建筑,2009年第4期。
    [44]吴文藻,吴文藻自传,晋阳学刊,1982年第6期。
    [45]项文惠,王伟,基于地方依恋理论的古村落旅游开发研究——以富阳龙门为例,渐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9卷第3期。
    [46]徐姗娜,民间信仰与乡村治理,东南学术,2009年第5期。
    [47]徐蕻,对传统古村落旅游开发发展的探讨,山西建筑,2010年第2期。
    [48]杨重光,城市化进程中的新农村建设与古村落保护,今日国土,2006年10月11日。
    [49]闫志刚,社会建构论:社会问题理论研究的一种新视角,社会,2006年第1期。
    [50]颜晓峰,信任:一种社会资本,重庆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
    [51]叶麒麟,制度的可实施性——一种审视村民自治的视角,理论探讨,2009年第1期。
    [52]余向阳,古村落社区旅游的另一种思路——借鉴台湾社区营造经验,黄山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53]张安蒙,中国古村落迷失在当代,森林与人类,2008年第6期。
    [54]张岂之,文化自觉与社会发展的四重关系,文史哲2003年第3期。
    [55]张红岩,第四届中国古村落保护与发展研讨会,今日国土,2008年第10期。
    [56]张晓明,张静,江西婺源古村落旅游开发问题与对策探究,农业考古,2010年第3期。
    [57]赵佳维,村规民约:农村社会整合的一种重要机制,浙江省社会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和谐社会建设理论研讨会会议论文集,2005.
    [58]赵立新,社会资本与当今农村社会信任——基于一项调查的社会学研究,内蒙古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
    [59]赵延东,社会资本理论述评,国外社会科学,1998年第3期。
    [60]郑土有,“自鄙”“自珍”与“自毁”——关于古村落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考,云南社会 科学,2007年第2期。
    [61]仲鑫,佛教布施观对当代慈善公益事业的启示,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
    [62]周俭,古村落:面对机遇、积极应对、冷静发展,今日国士,2006年第9期。
    [63]朱晓明,试论古村落的评价标准,古建园林技术,2001年第4期。
    [64]朱晓翔,我国古村落旅游资源及其评价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05.
    [65]Fuller, R. and Myers,R. The Nature History of a Social Problem,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1941.
    [66]James Coleman. Social Capital in the Creation of Human Capital[J].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94(Sup- plement),1998.
    [67]Kneafsey M. Rural Cultural Economy———Tourism and Social Relations [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1.
    [68]Hom C, Simmons D. Community Adaptation to Tourism:Comparisons Between Rotorua and Kaikoura, New Zealand[J]. Tourism Management,2002.
    [69]LEPP A. Residents' attitudes towards tourism in Bigodi village, Uganda[J].Tourism Management,2007.
    [70]LIU A. Tourism in rural areas:Kedah, Malaysia [J]. Tourism Management,2006.
    [71]Lofland, John. "Analytic Ethnography:Features, Failings, and Futures."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Ethnography,1995.
    [72]Medina L K. Commoditizing Culture:Tourism and Maya Identity [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3.
    [73]Schiller A. Pampang culture village and international tourism in east Kalimantan Indonesian Borneo[J].Human Organization,2001.
    [74]Waller. W. Social Problems and the More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December. 1936.
    [75]Willinson P F, Pratiwi W. Gender and tourism in an Indonesian village[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5.
    [1]发展导报,2007年11月13日,第003版,“全国首批抢救古村落山西最多”。
    [2]光明日报,2006年5月1口,第002版,“苏州创出古村落保护新模式”。
    [3]光明日报,2008年9月24日,第009版,“文化自觉: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实践”。
    [4]江西日报,2006年11月18日,A2版,“第三届中国古村落保护与发展国际研讨会闭幕”
    [5]今日信息报,2006年11月27日,第007版,“守住‘最后的家底’:正视古村落城市化威胁”。
    [6]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2008年4月2日国务院第3次常务会议通过。
    [7]山西日报,2010年5月27日,第B02版,“我省为第三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授牌”。
    [8]文汇报,2008年2月16日,第007版,“如何保护抢救古村落建筑”。
    [9]浙江日报,2006年11月16日,第010版,“古村落:发展旅游业不是惟一出路”。
    [10]中国青年报,2011年03月11日,第11版,“城市文化悲剧正向农村转移”。
    [11]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4月8日,第018版,“古村落保护不能忽视村民活态文 化”.
    [12]中国文化报,2010年2月22日,第003版,“我们拥有足够的文化自觉吗?”
    [1]凤凰出版社,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21),南京,凤凰出版社,2005.
    [2]凤凰出版社,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22),南京,凤凰出版社,2005.
    [3][清]金明源修,平定州志,清乾隆55年(1790).
    [4][清]赖吕期修,平定州志,清光绪8年(1882),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中心,1989.
    [5][清]马家鼎修,寿阳县志,光绪八年刊本影印,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6.
    [6][清]马家鼎修,寿阳县志,寿阳县志编撰委员会,1882年刻印,1981年翻印.
    [7]弓有芳,谈今论古看下州,寿阳家,2003年第1期.
    [8]蒋国瑞著,探秘寿阳区域文化,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年4月.
    [9]聂瑞楠.聂邃参.弓有芳,下州聂家轶事追踪,寿阳家,2010年第1期.
    [10]山西省工程测绘院编制,新山西省地图册,福建:福建省地图出版社出版,2009.
    [11]史景怡主编,寿阳碑碣:下州村聂氏助缘碑,太原,山西出版集团.山西古籍出版 社,2007.
    [12]史景怡主编,寿阳碑碣:阳摩山功德铭文,太原,山西出版集团.山西古籍出版社, 2007.
    [13]史景怡主编,寿阳碑碣:重修圣母五龙寝宫碑记,太原,山西出版集团.山西古籍 出版社,2007.
    [14]史景怡主编,寿阳碑碣:重修双凤山五龙圣母庙记,太原,山西出版集团.山西古 籍出版社,2007.
    [15]寿阳报,2010年8月8日,第123期,第4版综合版块.
    [16]寿阳县志编撰委员会,寿阳县志,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
    [17][清]吴祚昌修,寿阳县志,(康熙:八卷),北京:线装书局,2001.
    [18]岳守荣编著,寿阳民俗,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96.
    [1]古村落保护与发展专业委员会网站:http://www.gucunluo.net/news/html/?487.html.
    [2]广东省民间文化艺术网:http://www.gdmjwy.com/showinfo.asp?id=1374.
    [3]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网站(ICOMOS):http://www.icomos.org/docs/tlaxcala.html.
    [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网站(UNESCO):http://www.unesco.org/culture/laws/historic/html.
    [5]人民网:http://culture.people.com.cn/GB/27296/6526282.html.
    [6]网易新闻网站:http://news.163.com/09/0305/08/53KLFTB3000120GU.html.
    [7]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11h/2011-03/09/c_121167865_2.html.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