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社会转型时期的学校再造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研究以我国当下社会转型时期基础教育阶段学校发展为背景,以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张家港)中小学校存在现状为分析样本,重点探讨中小学校实施学校再造的可行性、目标和基本路径。
     学校变革是一个永恒的主题,而变革失败却是学校的常态。在反思以往学校变革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之上,本研究提出了“学校再造”的概念,也就是学校主动对自身进行重新设计和建设,以形成稳定高效的教育系统并保持持续自我更新与进步。在这个概念中,重点赋予其三层涵义:学校再造是学校主动自我重建,以提供更优质的学校教育为自我更新的主要目标;学校再造是学校整体性的重建,包括从学校的观念系统、组织机构到师生生活方式的重构;学校再造使学校系统产生动力,维持学校发展并不断进步。
     本研究试图通过对大量的学校再造实践的研究,构建学校再造的能力系统模型。在这个能力系统模型中,重点论述了它的五个组成部分:区域领导与评价,这是实现学校再造的前提条件。本研究强调,学校再造必须是在区域教育的大的改革环境中的学校个体行动。系统设计和学校领导者的勇气,是学校再造的两个基点。系统设计强调的是对学校再造的整体规划和顶层设计,而研究者认为,在学校再造过程中,学校领导者的角色至关重要,尤其是领导者的勇气,是学校再造过程中具有决定性的因素。网状组织与协调和持续的教学改进,是学校再造过程中最重要的内容。因为二者都是关于学校再造过程中成员的协作问题,本研究将其融合在一起进行了论述。
     本研究的意义还在于最终要构建一种“后转型时期”社会的学校再造的目标,研究者认为,在未来阶段,我国各部分地区将陆续进入“后转型时期”社会,学校再造以及再造之后的学校将是这样的社会样态下学校变革的一种选择和学校的发展方向。
This study is based on school development of Elementary education stage in the period of social transition, the analysis samples of which are taken from the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in (Zhangjiagang) an economically developed region in our country. It focuses on the feasibility, development goal and basic path to carrying out the conception of school reengineering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School reform is an eternal theme, yet it is normal to fail in the reform. Based on the reflection of the previous researches and experiments of the school reform, this study have put forward such a conception as "Reengineering the school", that is, the school is active in redesigning and reconstruction of itself to form a steady and efficient education system and maintain a sustainable self-renewal and progress. In this conception, the study focuses on three layers of meaning. Firstly, school reengineering means the school takes the initiative to redesign and reconstruct itself to provide more high-quality school education as the main target of self-renewal. Secondly, school reengineering means reconstructing the school on the whole, realizing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the school conceptual system, institutional framework to the life style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Thirdly, school reengineering promotes the school system to generate power to maintain the school development and constant progress.
     This study attempt to build a systematic model in which the school has the capacity of self-reconstruction through plenty of research into experiments on school reengineering. In this systematic capacity model, the researcher mainly deal with its five parts. Regional leadership and evaluation are a prerequisite for the realization of the school reengineering. We emphasize school reconstruction must be an individual practice in the big environment of regional education reform. The system design and the school leader's courage are two basic points, in which the system design is emphasized on the overall planning and top-level design. However, we think it is very critical for school leaders to play the proper role, especially their courage, which is the decisive factor in school reconstruction. Network organization and coordination and constant improvement of teaching are the most important targets in the process of school reengineering, which we'll put them together for discussion because they are both about the co-operation of members in school reconstruction.
     The significance of this study is that we should set a perspective goal for school reengineering in the "post-transition society".The researcher suppose various parts of our country will gradually enter the "post transitional society" in the near future, when school reengineering is a wise choice of school reform and an inevitable tend of school development.
引文
1 [加]Michael Fullan.变革的力量[].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1.
    2 [英]David Hopkins.让每一所学校成为杰出的学校[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第三条道路”是当代社会学中一个特定概念.由著名社会学家Anthony Giddens率先提出。他认为,在这个世界上,旧的左派教条已陈旧不堪,新的右派思想苍白无力,第三条道路,即在左派和右派的改革模式之外选择的一条社会改革之路。
    1 [美]里夫金.第三次工业革命:新经济模式如何改变世界[M].张体伟,孙豫宁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
    2 杨小微.社会转型时期学校变革的方法论初探[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2.
    3 杨小微.社会转型时期学校变革的方法论初探[[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2.
    1 [加]迈克尔·富兰.武云斐译.教育变革的新意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5.
    1 袁振国.引自[美]罗伯特·G·欧文斯著.窦卫林、温建平、王越译.教育组织行为学(第7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序言.
    2 范国睿.多元与融合:多维视野中的学校发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42.
    3 David Hopkins著.鲍道宏译.让每一所学校称为杰出的学校[Ml.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序言.
    4 杨小微.转型与变革—中小学改革与发展的方法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111.
    5 [挪威]达林著.范国睿主译.理论与战略—国际视野中的学校发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145.
    1 [美]鲍尔斯、金蒂斯.资本主义美国的学校教育:教育改革与经济生活的矛盾.转引自单中惠等.西方教育学名著提要[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684-685.
    2 袁振国.引自[美]罗伯特·G·欧文斯著.窦卫霖、温建平、王越译.教育组织行为学(第7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72.
    1 韩登亮.基础教育学校变革机制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12.
    2 杨炎轩.学校变革的动力机制探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8(8).
    3 叶澜.21世纪社会发展与中国基础教育改革[J].中国教育学刊,2005(1).
    4 马健生.学校改革的机制与模式:组织行为学的观点[J].比较教育研究,2003(3).
    1 杨炎轩.学校变革的动力机制探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8(8).
    2 杨天平、陈光祥.学校变革:现代学习型学校制度建设研究[J].学术研究,2006(5).
    3 沈玉顺.学校改进动力机制的建构与优化[J].上海教育科研,2011(11).
    4 吴康宁.从利益联合到文化融合:走向大学和中小学的深度合作[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
    5 毛亚庆.应注重以学校为主体的校本管理[J].教育研究,2002(4).
    6 杨小微,刘华良.学校转型性变革方法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
    1 郑燕祥.学校效能与校本管理:一种发展机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1 丁汀.学校再造探析[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
    Michael Hammer and James Champy (1993). Reengineering The Corporation-A Manifesto for Business Revolution. HarperCollins, New York,1993.
    1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6%8D%E9%80%A0%E5%B7%A5%E7%A8%8B.
    2 [加]迈克尔富兰.变革的力量——透视教育改革[M].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1 刘祖云.社会转型:一种特定的社会发腱进程[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11).
    2 杜凡.转型社会的公正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8.
    1 [加]迈克尔·富兰.变革的力量:续集M].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55.
    1 贾春增.外国社会学史[Ml.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78.
    2 转引自http://baike.baidu.com[英]梅因.古代法[Ml.沈景一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97.
    3 贾春增.外国社会学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36.
    4 [英]吉登斯著.社会的构成[M].李康、李猛译.上海:生活 新知 读书三联书店,1998:79.
    1 刘祖云.一种特定的社会发展过程[M].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11)
    2 [英]吉登斯著.社会的构成[M].李康、李猛译..上海:生活新知读书三联书店,1998(25)
    1 阿尔温·托夫勒著.第三次浪潮[M].朱志众等译.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2:6.
    2 丹尼尔·贝尔著.后工业社会的来临[M].高钻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55
    3 周洪宇.第三次工业革命给人类带来了什么[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3(2)
    4 [美]杰里米·里夫金著.第三次工业革命——新经济模式如何改变世界[M].张体伟、孙豫宁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32.
    1 2013年7月14日中国中央电视台第2套节目“环球财经连线”栏目播出了“3D打印技术:打出市场无限可能”的主题新闻,其中提到3D打印技术以特别的“亲和力”正逐渐融入全球各行各业,走进普通人的生活。2012年全球3D打印技术的总产值增长了20%,达到了22亿美元;3D打印机的销售数量同比增长25%,其中38%产自美国,中国占8.5%。中国的3D打印技术正从工厂、学校走向航天、生物技术等更广阔的市场。(来源http://tv.cntv.cn/video/C11346/7cb4ed1b5e09424a959ff92b2a46e059)
    2 叶澜.世纪之交中国学校教育的文化使命[J].教育参考,1996(5).
    3 包心鉴.论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政治发展[J].政治学研究,1996(1).
    4 刘世军.社会转型期的中国政治体制改革[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期刊,2000(1).
    5 杨小微、刘良华.学校转型性变革的方法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3.
    1 孙立平主编.二十世纪西方现代化理论文选[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811.
    2 杨岚.中国后发型现代化模式http://www.cas.cn/zt/jzt/ltzt/wgxqxdhyixlc/bizm/200308/t200308192670725.shtml.
    3 李钢.社会转型刍议[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
    1 童潇.全球化背景下后发国家的崛起策略[J].重庆社会科学,2007(6).
    2 汪峰.中国的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不平衡:1978--2005[D].重庆大学博士论文,2007.
    Remond. World Technology And Human Destiny[c]. Univ.of Michigan press.1963:58.
    2 梁孝.全球视野:从线性发展观到科学发展观[J].甘肃理论学刊,2004(4).
    3 许振洲.全球化与单一思想的危险[J].欧洲,2002(2).
    4 梁孝.全球视野:从线性发展观到科学发展观[J].甘肃理论学刊,2004(4).
    1 李德.以理性视角看待后现代理论的非理性[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6(2).
    2 李德.以理性视角看待后现代理论的非理性[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6(2).
    http://news.xinhuanet.com/photo/2012-07/19/c_123434974.htm
    1 杜玉华.社会转型的结构性特征及其在中国的表现[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5).
    2 张家港是苏南地区长江沿岸的县级港口城市,隶属苏州市。上世纪80年代,以发展乡镇企业为核心,开始了经济体制改革,区域经济得到快速发展,成为改革开放初期形成的“苏南模式”的典型之一。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后,张家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主动寻求变革,在大力发展港口经济、外向型经济的同时,走集约化、规模化发展道路,通过改制、创新完成了体制更新,经济发展进入了快车道,使区域经济竞争力跃居全国县域城市的前列。进入21世纪以后,张家港着力实施产业升级转型,优化经济结构等经济发展措施,同时注重城市的生态协调发展,使城市的经济实力、社会文明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1 http://www.stats.gov.cn/tjsj/
    1 [英]路易斯·托维尔、[加]迪安·芬克著.未来的学校:变革的目标与路径[M].柳国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3.
    1 杨小微、刘良华.学校转型性变革的方法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12.
    1 梅子、顾鼎竟.“梁丰效应”——张家港市实施教育现代化工程纪实.中国教育报1995年4约5日第一版.
    2 戴嵩松、赵建春.以创建优质高中为龙头,提升高中教育的整体水平.中国教育报2002年7月28日第一版.
    1 据中国知网检索,2000年1月到2010年12月,以“课程改革”为主题的论文有67046篇,以“新课群”为主题的论文有56164篇,显然“课程改革”成为这期间我国基础教育研究与实践领域最重要的主题之
    2 http://www.people.com.cn/GB/paper40/12164/1094833.html.
    3 此项课题为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课题编号B—a/2006/02/055.
    1 此项课题为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规划课题,课题编号FFB090583
    1 邵建华.建设美丽学校:一种教育的理解与实践[J].江苏教育,.2013.1.
    2 [美]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M].郭进降译.上海:三联书店,1998(238).
    3 张俊平、蒋保华.按规律行政才是正道[J].江苏教育,2014.1.
    1 [英]戴维德·霍普金斯.让每一所学校成为杰出的学校[M].鲍道宏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24.
    1 [英]戴维德·霍普金斯.让每一所学校成为杰出的学校[M].鲍道宏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46.
    1 [美]西蒙.管理行为[M].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转引自张慧洁.中外大学组织变革[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70.
    2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从书:为了21世纪的教育一问题与展望[M].王孝惠、赵中将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13.
    1 李春玲.理想的实现建构:政府主导型学校变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7.
    2 [法]托克维尔著.论美国的民主(下卷).[M].董果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857.
    3 春玲.理想的实现建构:政府主导型学校变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7.
    1 李春玲.理想的实现建构:政府主导型学校变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7.
    1 冯大鸣主编.沟通与分享:中西教育管理领衔学者世纪汇谈[C].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283.
    1 [英]霍布斯.利维坦[M].黎思复、黎廷弼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131-132.
    2 李春玲.理想的实现建构:政府主导型学校变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7.
    1 李汉林.中国单位社会:议论、思考与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11.
    1 [美]托马斯·R·戴伊.自上而下的政策制定[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134.
    2 [美]托马斯·R·戴伊.自上而下的政策制定[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135.
    1 此案例采写主要根据张俊平、蒋保华.静悄悄的革命—论张家港市教育局局长邵建华和他的“新政”[J].江苏教育,2014(1).
    2 邵建华.建设美丽学校:一种教育的理解与实践[J].江苏教育,2013(5).
    1 拉里·博西迪等著.执行:如何完成任务的学问[M].刘祥亚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102
    1 [美]萨乔万尼.道德领导:抵及学校改善的核心[M].冯大鸣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41.
    1 [美]萨乔万尼.到的领导:抵及学校改善的核心[M].冯大鸣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序
    1 [英]戴维德·霍普金斯.让每一所学校成为杰出的学校[M].鲍道宏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44.
    1 转引自Petra E.Snowden Richard A. Gorton学校领导与管理[M].李敏、杨全印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51.
    1 丁伟.“权力清单制度”释放深层改革信号http://www.gmw.cn/xueshu/2013-12/24/content 9908463.htm
    2 吴康宁.政府部门超强控制:制约教育改革深入推进的一个要害性问题[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
    3 [法]皮埃尔·布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M].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132.
    1 赵凯荣.复杂性哲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12.
    1 [英]David Hopkis让每一所学校成为杰出的学校[M].鲍道宏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43.
    1 刘华蓉,张滢.张家港推动教育均衡发展:幼稚教育惠及每个孩子.中国教育报,2010年10月17日第一版http://www.jyb.cn/china/gnxw/201011/t20101117_400062.html
    1 朱永新.拉长短板,城乡同步.中国教育报2010年11月17日第一版http://www.jyb.cn/china/gnxw/201011/t20101117_400062_4.html
    Schein.Organizational Culture and Leadership San Francisco,CA:Jossey-Bass.
    2 瞿葆奎主编.郑金洲著.教育文化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204.
    3 [英]路易斯·斯托尔.[加]迪安·芬克.未来的学校:变革的目标与路径[M].柳国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 Rosenholtz.S.J. (1989) Teachers' Workplace:the Social Organizaion of Schools.New York:Longman. Francisco,CA:Jossey-Bass.
    2 Barth,R.Improving.(1990) Schools from Within:Teacher,Parents and Principals Can Mark the Diffrence.San
    1 Newman,F..King.B. and Young, S.P.(2000)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that addresses school capacity from urban elementary school.Paper presented to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Educational Association.
    1 吴康宁.从利益联合到文化融合:走向大学与中小学的深度合作[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
    1 本案例是根据对该校校长、教师的访谈编写,其中参考了该校的校本课程的一些资料.
    1 杨全印.羊群效应与学校的文化建设[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6(5).
    2 玛·皮尔森.文化战略[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3
    3 马凌诺斯基.文化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100.
    1 李伟胜.学校文化建设:路在何方[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0(6).
    1 [英]路易斯·斯托尔.[加]迪安·芬克.未来的学校:变革的目标与路径[M].柳国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79
    1 吴康宁.中国教育改革为什么会这么难[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12).
    1 吴康宁.学校的社会角色:期待、现实及选择——基于社会学的审视[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5(6).
    2 吴康宁.学校的社会角色:期待、现实及选择——基于社会学的审视[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5(6).
    1 [加]迈克尔·富兰著.学校领导的道德使命[M].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加拿大多伦多国际学院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23.
    2 成尚荣.邵建华新政的意义[J].江苏教育,2014(1).
    1 吴康宁.从利益联合到文化融合:走向大学与中小学的深度合作[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
    1 [英]路易斯·斯托尔.[加]迪安·芬克.未来的学校:变革的目标与路径[M].柳国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98
    1 Hargreaves, A., Lieberman, A., Fullan. M., Hopkins, D.W.(1998).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Educational Change. Dordrecht: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2 Fullan. Michael.(2002). The Change Leader. Educational Leadership.Vol.59. Nb.B. pp.16-20.
    3 [美]萨乔万尼.校长学:一种反思性实践观[M].张虹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117.
    http://user.qzone.qq.eom/21687826?ptlang=2052.
    1 吴康宁.学校的社会角色:期待、现实及选择——基于社会学的审视[M].教育研究与实验,2005(4).
    1 吴康宁.理解“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3(2).
    1 [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卷)[M1.林荣远译.北京:商各印书馆,1998:251.
    2 宋旭红.哈佛与耶鲁:大学特色生成发展的两种不同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1).
    1 于忠海.英国课程改革中的官僚主义与专业主义矛盾的历史反思[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7(4).
    1 Sizer,T.R.Common sence,Educational Leaders,42(6):21-2
    2 Lewin, K. (1951). Field Theory in Social Seience. Harpor&Brother Pubtishers. p.239.
    1 孙翠香.学校变革主体动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博十论文,2010.
    2 [美]韦恩·K霍伊、塞西尔·G米斯克尔.教育管理学:理论·研究·实践[M].范国睿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122-157.
    3 [美]罗伯特·G'欧文斯.教育组织行为学(第7版)[M].窦卫霖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433-486.
    4 [美]托马斯·J·萨乔万尼.道德领导:抵及学校改善的核心[M].冯大鸣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11.
    1 张厚架,孟庆茂,郑日昌.关于认知方式的实验研究—场依存性特征对学习和图形后效的影响[J].心理学报,1981(3).
    2 沃建中,闻莉,周少贤.认知风格理论研究的进展[[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4(4).
    1 林传鼎、陈锦永、张厚集.心理学词典[M].江西: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307-308.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82.
    2 [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研究(下卷)[M],王亚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2:12.
    1 [加]迈克尔·富兰.变革的力量—深度变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125.
    1 [美]帕尔默.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M].吴国珍,余巍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61.
    1 转引自[英]路易斯·斯托尔.[加]迪安·芬克.未来的学校:变革的目标与路径[M].柳国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98.
    1 [美]托马斯·J·萨乔万尼.道德领导:抵及学校改善的核心[M].冯大鸣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121.
    1 转引自[美]帕尔默.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M].吴国珍,余巍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23.
    1 [加]迈克尔·富兰著.变革的力量—续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43.
    2 [美]迈克尔·哈默等著.再造奇迹[M].陈如曦译.北京:科学大众出版社,2012:16.
    3 [美]迈克尔·哈默等著.再造奇迹[M].陈如曦译.北京:科学大众出版社,2012:16.
    1 赵畅2011年06月02日www.jyb.cn.
    2 [加]迈克尔·富兰.学校领导的道德使命[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34.
    3 转引自[英]路易斯·斯托尔.[加]迪安·芬克.未来的学校:变革的目标与路径[M].柳国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74.
    1 本处借用这一概念,意指年轻教师把学校仅当做简单的“工作行为”场所。http://baike.baidu.com/subview/133831/10481013.htm?fr=aladdin快闪,“快闪行动”的简称。“快闪行动”是新近在国际流行开的一种嬉皮行为,可视为一种短暂的行为艺术。简单地说就是:许多利用网络联系的人,通过短信或bbs约定一个指定的地点,在明确指定的时间同时做一个指定的不犯法却很引人注意的动作,然后赶快走人。
    2 [英]路易斯·斯托尔.[加]迪安·芬克.未来的学校:变革的目标与路径[M].柳国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79.
    3 [美]托马斯·J·萨乔万尼.道德领导:抵及学校改善的核心[M].冯大鸣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53.
    1 David Hopkins.让每一所学校成为杰出的学校——实现系统领导的潜[M].鲍道宏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57.
    1 朱治国.学校特色课程建设的深度思考[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3(5).
    1 转引自龙献忠.高等学校组织结构分析及改革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4(1).
    [1]Barth,R.Improving (1990) Schools from Within:Teacher,Parents and Principals Can Mark the Diffrence.San Francisco,CA:Jossey-Bass.
    [2]Hargreaves, A., Lieberman, A., Fullan, M., Hopkins, D.W.(1998).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Educational Change. Dordrecht: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3]Lewin, K. (1951). Field Theory in Social Seience. Harpor&Brother Pubtishers.
    [4]Newman,F.,King,B. and Young, S.P.(2000)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that addresses school capacity from urban elementary school.Paper presented to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Educational Association.
    [5]Rosenholtz.S.J. (1989) Teachers'Workplace:the Social Organizaion of Schools.New York:Longman.
    [6]Schein. (1991) Organizational Culture and Leadership San Francisco, CA:Jossey-Bass.
    [7][加]迈克尔·富兰.变革的力量[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8][加]迈克尔·富兰.变革的力量:续集M].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9][加]迈克尔·富兰.教育变革的新意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10][加]迈克尔·富兰著.学校领导的道德使命[M].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加拿大多伦多国际学院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12][英]戴维德·霍普金斯.让每一所学校成为杰出的学校[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13][美]里夫金.第三次工业革命:新经济模式如何改变世界[M].张体伟,孙豫宁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
    [14][美]罗伯特·G·欧文斯著.教育组织行为学(第7版)[M]窦卫林、温建平、王越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5][挪威]达林著.理论与战略—国际视野中的学校发展[M].范国睿主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16][英]吉登斯著.社会的构成[M].李康、李猛译.上海:生活新知读书三联书店,1998。
    [17][美]丹尼尔·贝尔著.后工业社会的来临[M].高钻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18][美]阿尔温·托夫勒著.第三次浪潮[M].朱志众等译.上海:生活 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1982。
    [19][英]路易斯·托维尔、[加]迪安·芬克著.未来的学校:变革的目标与路径[M].柳国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20][美]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M].郭进隆译.上海:三联书店,1998。
    [21][美]西蒙.管理行为[M].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1。
    [2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从书:为了21世纪的教育一问题与展望[M].王孝惠、赵中将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23][法]托克维尔著.论美国的民主(下卷).[M].董果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24][英]霍布斯.利维坦[M].黎思复、黎廷弼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25][美]托马斯·R·戴伊.自上而下的政策制定[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6][美]拉里·博西迪著.执行:如何完成任务的学问[M].刘祥亚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27][美]萨乔万尼.到的领导:抵及学校改善的核心[M].冯大鸣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28][法]皮埃尔·布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M].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29][荷]玛·皮尔森.文化战略[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30][波兰]马凌诺斯基.文化论[M].北京:华夏出版,2002。
    [31][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卷)[M].林荣远译.北京:商各印书馆,1998。
    [32][美]韦恩·K霍伊、塞西尔·G米斯克尔.教育管理学:理论·研究·实践[M].范国睿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33][美]罗伯特·G'欧文斯.教育组织行为学(第7版)[M].窦卫霖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35][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研究(下卷)[M].王亚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2。
    [36][美]帕尔默.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M].吴国珍,余巍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7][美]迈克尔·哈默等著.再造奇迹[M].陈如曦译.北京:科学大众出版社,2012。
    [38][美]古德莱德.一个称作学校的地方[M].苏智新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9][美]沃尔科特.校长办公室的那个人[M].杨海燕译.重庆:重庆大学大学出版社,2009。
    [40][英]赫胥黎.科学与教育[M].单中惠、平波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41]杨小微.转型与变革—中小学改革与发展的方法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42]范国睿多元与融合:多维视野中的学校发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43]单中惠等.西方教育学名著提要[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44]杨小微,刘华良.学校转型性变革方法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
    [45]郑燕祥.学校效能与校本管理:一种发展机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46]贾春增.外国社会学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47]孙立平主编.二十世纪西方现代化理论文选[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
    [48]冯大鸣主编.沟通与分享:中西教育管理领衔学者世纪汇谈[C].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49]李汉林.中国单位社会:议论、思考与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50]赵凯荣.复杂性哲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51]瞿葆奎主编.郑金洲著.教育文化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52]林传鼎,陈锦永,张厚集.心理学词典[M].江西: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
    [53]吴康宁.转向教育的背后[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54]吴康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55]吴康宁.课堂教学社会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56]范国睿.教育生态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论文类
    [57]杨炎轩.学校变革的动力机制探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8(8)。
    [58]叶澜.21世纪社会发展与中国基础教育改革[J].中国教育学刊,2005(1)。
    [59]马健生.学校改革的机制与模式:组织行为学的观点[J].比较教育研究,2003(3)。
    [60]杨天平、陈光祥.学校变革:现代学习型学校制度建设研究[J].学术研究,2006(5)。
    [61]沈玉顺.学校改进动力机制的建构与优化[J].上海教育科研,2011(11)。
    [62]吴康宁.从利益联合到文化融合:走向大学和中小学的深度合作[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
    [63]毛亚庆.应注重以学校为主体的校本管理[J].教育研究,2002(4)。
    [64]丁汀.学校再造探析[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
    [65]刘祖云.社会转型:一种特定的社会发展进程[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11)。
    [66]周洪宇.第三次工业革命给人类带来了什么[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3(2)。
    [67]叶澜.世纪之交中国学校教育的文化使命[J]..教育参考,1996(5)。
    [68]包心鉴.论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政治发展[J]..政治学研究,1996(1)。
    [69]刘世军.社会转型期的中国政治体制改革[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期刊,2000(1)。
    [70]李钢.社会转型刍议[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
    [71]童潇.全球化背景下后发国家的崛起策略[J].重庆社会科学,2007(6)。
    [72]粱孝.全球视野:从线性发展观到科学发展观[J].甘肃理论学刊,2004(4)。
    [73]许振洲.全球化与单一思想的危险[J].欧洲,2002(2)。
    [74]李德.以理性视角看待后现代理论的非理性[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6(2)。
    [75]杜玉华.社会转型的结构性特征及其在中国的表现[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5)。
    [76]邵建华.建设美丽学校:一种教育的理解与实践[J].江苏教育.2013(1)。
    [77]吴康宁.政府部门超强控制:制约教育改革深入推进的一个要害性问题[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
    [78]吴康宁.中国教育改革为什么会这么难[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12)。
    [79]吴康宁.学校的社会角色:期待、现实及选择——基于社会学的审视[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5(6)。
    [80]吴康宁.理解“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3(2)。
    [81]李伟胜.学校文化建设:路在何方[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0(6)。
    [82]成尚荣.邵建华新政的意义[J].江苏教育.2014(1)。
    [83]宋旭红.哈佛与耶鲁:大学特色生成发展的两种不同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1)。
    [84]于忠海.英国课程改革中的官僚主义与专业主义矛盾的历史反思[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7(4)。
    [85]张厚架,孟庆茂,郑日昌.关于认知方式的实验研究—场依存性特征对学习和图形后效的影响[J].心理学报,1981(3)。
    [86]沃建中,闻莉,周少贤.认知风格理论研究的进展[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4(4)。
    [87]朱治国.学校特色课程建设的深度思考[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3(5)。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