吧城华人的中国文化认同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清代大批中国人漂洋过海到异国他乡谋生,这些身处海外的华人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在海外定居。他们将母国的语言、习俗、文化等带到移居地,并且在感情上和家乡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生活在异国他乡,势必受不同文化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吧城华人公馆档案《公案簿》1—10辑的整理出版,再现了当时海外华人社会的真实面貌,通过对档案中具体案件的分析,可以看到当地华人在婚姻习俗上保持着对中国婚姻文化的认同,基本按照故乡的习俗成婚,以故土方式处理婚姻纠纷;在信仰对象上认同故乡的神灵,按照故土的方式庆祝节日;在丧葬习俗上能够坚持故乡传统的仪式和理念。但是,由于吧城华人身处多元文化并存的社会环境之中,受居住地政策、清政府对华侨政策以及华人社会内部因素的影响,使吧城华人在保持对中国文化认同的同时又呈现出融入当地社会的趋势。
During the Qing Dynasty, a great quantity of Chinese travelled far away across the sea to make aliving there. The brought with them their mother language, traditions, cultures, etc. and they stillclosely connected with their homeland. In order to survive in the foreign countries, the Chinesepeople abroad were bond to go through the process of adaption, integration, and eventualassimilation.The publication of Gong An Bu is the reappearance of the real condition of Bataviaforeign citizens of Chinese origin. Through the case analysis, this paper finds that their marriagecustoms maintained a lot of Chinese elements, which were almost the same as Chinesetraditional way of getting married or divorced. Moreover, they cherished Chinese gods andcelebrated festivals according to traditional Chinese customs. In addition, they followed Chineseceremonies and conventions at funerals. However, the Batavia foreign citizens of Chinese origintend to identify with Chinese culture and meanwhile integrate into the local society due to theinfluence of cross-cultural background, the overseas policy of the Qing Government, the localpolicies in Batavia and the inner factors of the Batavia-Chinese society.
引文
1莫嘉丽:《印尼华人信仰的多教混合和华人的文化认同》,《东南亚研究》,2006年第4期,第82页。
    2(印尼)萨努西·巴尼著,吴世璜译:《印度尼西亚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第146页。
    1黄文鹰,陈曾唯等:《荷属东印度公司统治时期吧城华侨人口分析》,厦门大学南洋研究所,1981年,第33页。
    2【清】王大海著,姚楠等校注:《海岛逸志》,香港:学津书店,1992年,第61页。
    3王赓武:《中国文化海外观》,《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1月刊,第3页。
    4庄国土:《华侨华人与中国的关系》,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145页。
    5(荷)包乐史著,庄国土等译:《巴达维亚华人与中荷贸易》,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70页。
    1参见聂德宁:《吧城华人公馆档案文献及其研究现状》,《南洋问题研究》,2006年第4期,第63页。
    1温雄飞:《南洋华侨通史》,上海:东方印书馆,1929年;刘继宣,束世澄:《中华民族拓殖南洋史》,国立编译馆,1935年;李长傅:《中国殖民史》,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1976年;陈达:《南洋华侨与闽粤社会》,上海:商务印书馆,1938年。
    2朱杰勤:《东南亚华侨史》,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吴凤斌主编:《东南亚华侨通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4年;曾少聪:《漂泊与根植:当代东南亚华人族群关系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3(英)巴素著,郭湘章译:《东南亚之华侨》,台北:正中书局,1966年;澳)颜清湟著:《新马华人社会史》,北京:中国华侨出版公司,1991年;(荷)包乐史著,庄国土等译:《巴达维亚华人与中荷贸易》,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7年。
    4温广益,蔡仁龙:《印度尼西亚华侨史》,广州:海洋出版社,1985年。
    5李学民,黄昆章:《印尼华侨史》,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6《印度尼西亚华侨问题资料》,北京:华侨问题研究会,1951年;周南京、陈文献等:《印度尼西亚华人同化问题资料汇编》,北京:北京大学亚太研究中心,1996年。
    1孔远志:《印度尼西亚华人与宗教》,载苏庆华主编:《庆贺傅吾康教授八秩晋六荣庆学术论文集》,马来亚大学中文系毕业生协会,2004年,第180页;孔远志:《中国与印度尼西亚文化交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孔远志:《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文化探析》,香港:南岛出版社,2000年。
    2周南京:《印度尼西亚华人同化问题初探》,载《华侨华人研究集二》,北京:海洋出版社,1988年,第
    275页。
    3曹云华:《变异与保持:东南亚华人的文化适应》,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1年。
    4李天赐:《华侨华人信仰研究》,长沙: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年。
    1杨宜音:《文化认同的独立性和动力性:以马来西亚华人文化认同的演进与创新为例》,载张存武、汤熙勇主编:《海外华族研究论集·第三卷:文化、教育与认同》,华侨协会总会,台北,2002,p409.
    2王赓武:《王赓武自选集》,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238页。
    3(澳)颜清湟著:《新马华人社会史》,北京:中国华侨出版公司,1991年,第265页。
    4杨宜音:《文化认同的独立性与动力性:以马来西亚华人文化认同的演进与创新为例》,载张存武,汤熙勇主编:《海外华族研究论集》第三卷,台北:华侨协会总会,2002年。
    5林彦群:《战后新马华人“文化认同”问题》,载《华侨华人研究集二》,北京:海洋出版社,1988年,第259页。
    1林其锬:《论文化认同与华人社会》,载《中国华侨历史学会成立十周年纪念论文集》,北京,东方出版社,1993年,第14页。
    2代帆,张秀三:《论海外华侨华人的文化认同》,载《东南亚》,2002年第1期,第46页。
    3(荷)包乐史,吴凤斌著:《18世纪末吧达维亚唐人社会》,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年。
    4林德荣:《西洋航路的移民》,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7年。
    1聂德宁:《“吧国公堂”档案之<公案簿>述略》,《华人华侨历史研究》,2002年第3期。聂德宁:《吧城华人公馆档案文献及其研究现状》,《南洋问题研究》,2006年第4期。
    2纪宗安,颜丽金:《试析吧国华人公堂的盟神审判》,《东南亚研究》,2004年第3期。
    3赵文红:《1619-1928年间吧达维亚华人社会的民事审判程序初探》,《华人华侨历史研究》,2007年第3期。
    4聂德宁:《冲突与兼容:荷印吧城华人遗产继承的法律适用问题—以吧达维亚华人公馆<公案簿>档案为例》,《南洋问题研究》,2009年第2期。
    5李永强,马慧玥:《东南亚华人自治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域外影响》,《暨南大学学报》,2008年第
    1期。
    6沈燕清:《19世纪中期吧达维亚华人包税经营研究—以<公案簿>档案为中心的个案研究》,《八桂侨刊》,2010年第3期。
    7沈燕清:《吧达维亚甲必丹制度与华侨包税制关系探析一以玛腰陈永元为个案》,《华人华侨历史研究》,2008年第1期。
    1刘永连:《从吧国公堂<公案簿>看清前期吧达维亚与中过的经济往来》,《海交史研究》,2005年第2期。
    2张雪:《18一19世纪吧城华人社会婚姻状况研究—<公案簿>婚姻案件分析》,暨南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
    3张志迎:《吧达维亚华侨社会经济信任关系研究—<公案簿>1一8辑经济案件分析》,暨南大学硕士论文,2010年。
    4邹涵芳:《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期吧达维亚华人家庭生活管窥》,厦门大学硕士论文,2009年。
    5陈勤:《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期吧达维亚华人社会状况—以吧国公堂档案<公案簿>第1至5辑经济案件为析例》,广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5年。
    6聂德宁:《18世纪末和19世纪中叶吧城华人与当地民族的关系—以吧城华人公馆<公案簿>档案为中心的个案分析》,《南洋问题研究》,2005年第2期。
    7翁频,水海刚:《吧达维亚华人孤贫养济院美惜甘初探—以<公案簿>为中心》,《历史教学》,2010年第24期。
    1(印尼)莆榕·沙勒:《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后在印度尼西亚的中国人》,《南洋问题资料译丛》,1957年第3期。
    2鲁葆如著:《荷印华侨经济志》,香港:南洋出版社,1942年,第65页。
    3(荷)包乐史,吴凤斌:《18世纪末吧达维亚唐人社会》,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63页。
    1(荷)包乐史,吴凤斌校注:《公案簿》,第一辑,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72页。
    2侯真平,(荷)包乐史校注:《公案簿》,第四辑,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79页。
    3崔高维校点:《礼记》,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227页。
    4郭松义,定宜庄:《清代民间婚书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页。
    1袁冰凌,(法)苏梦尔等校注:《公案簿》,第二辑,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338页。
    2【清】张希京修,欧樾华等纂:《曲江县志》,卷三,光绪元年刻本,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2009年影印,第286页。
    3吴凤斌,(荷)包乐史等校注:《公案薄》,第十辑,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341页。
    4吴凤斌,(荷)包乐史等校注:《公案薄》,第九辑,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1页。
    1(荷)包乐史,吴凤斌著:《18世纪末吧达维亚唐人社会》,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81页。
    1田涛,郑秦点校:《大清律例》,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年,第204页。
    2陈鹏著:《中国婚姻史稿》,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303页。
    3瞿同祖:《中国的法律与中国社会》,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第98-99页。
    4(荷)包乐史,吴凤斌著:《18世纪末吧达维亚唐人社会》,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308页。
    5吴凤斌,(荷)包乐史等校注:《公案薄》,第十辑,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341页。
    6陈鹏著:《中国婚姻史稿》,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311页。
    7马建石,杨育棠主编:《大清律例通考校注》,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446页
    8(荷)包乐史,吴凤斌等校注:《公案簿》,第五辑,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55页。
    1陈鹏:《中国婚姻史稿》,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767页。
    2袁冰凌,(法)苏梦尔等校注:《公案簿》,第二辑,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48页。
    1吴凤斌,(荷)包乐史等校注:《公案薄》,第九辑,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10页。
    2侯真平,吴凤斌,(荷)包乐史等校注:《公案薄》,第八辑,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50页。
    1吴凤斌,(荷)包乐史等校注:《公案薄》,第九辑,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7页。
    2侯真平,吴凤斌,(荷)包乐史等校注:《公案薄》,第八辑,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64页。
    3袁冰凌,(法)苏梦尔等校注:《公案簿》,第二辑,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39页。
    1(印尼)许天堂著,周南京译,《政治漩涡中的华人》,香港:香港社会科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04年,第182页。
    2郭松义,定宜庄著:《清代民间婚书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4页。
    3吴凤斌,(荷)包乐史等校注:《公案薄》,第一辑,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9页。
    1吴凤斌,(荷)包乐史等校注:《公案薄》,第一辑,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6页。
    2聂德宁,(荷)包乐史等校注:《公案簿》,第三辑,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45页。
    1袁冰凌,(法)苏梦尔等校注:《公案簿》,第二辑,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48页。
    2郭松义,定宜庄:《清代民间婚书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355页。
    1郭松义,定宜庄:《清代民间婚书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311页。
    2侯真平,吴凤斌,(荷)包乐史等校注:《公案薄》,第七辑,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74页。
    3【清】沈之奇撰:《大清律辑注》,第一卷,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第290页。
    4吴凤斌,(荷)包乐史等校注:《公案薄》,第十辑,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345页。
    5吴凤斌,(荷)包乐史等校注:《公案薄》,第十辑,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345页。
    1侯真平,吴凤斌,(荷)包乐史等校注:《公案薄》,第八辑,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51页。
    2吴凤斌,(荷)包乐史等校注:《公案薄》,第九辑,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10页。
    3侯真平,吴凤斌,(荷)包乐史等校注:《公案薄》,第七辑,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38页。
    4侯真平,吴凤斌,(荷)包乐史等校注:《公案薄》,第七辑,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74页。
    5侯真平,吴凤斌,(荷)包乐史等校注:《公案薄》,第七辑,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97页。
    1吴凤斌,(荷)包乐史等校注:《公案薄》,第一辑,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87页。
    1吴凤斌,(荷)包乐史等校注:《公案薄》,第九辑,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57页。
    2聂德宁,(荷)包乐史等校注:《公案簿》,第三辑,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304页。
    1吴凤斌,(荷)包乐史等校注:《公案薄》,第六辑,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93页。
    2郭松义,定宜庄著:《清代民间婚书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97页。
    3侯真平,吴凤斌,(荷)包乐史等校注:《公案薄》,第七辑,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392页。
    4王跃生:《清代中期婚姻冲突透析》,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29页。
    5王跃生:《清代中期婚姻冲突透析》: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81页。
    1侯真平,吴凤斌,(荷)包乐史等校注:《公案薄》,第八辑,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8页。
    2(荷)包乐史,吴凤斌等校注:《公案簿》,第五辑,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49页。
    3(荷)包乐史,吴凤斌等校注:《公案簿》,第五辑,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64页。
    1田涛,郑秦点校:《大清律例》,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年,第423页。
    2袁冰凌,(法)苏梦尔等校注:《公案簿》,第二辑,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60页。
    1侯真平,吴凤斌,(荷)包乐史等校注:《公案薄》,第七辑,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59页。
    2聂德宁,(荷)包乐史等校注:《公案簿》,第四辑,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41页。
    3侯真平,(荷)包乐史校注:《公案簿》,第四辑,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18页。
    1王跃生:《清代中期婚姻冲突透析》,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33页。
    2纪宗安,张雪:《18-19世纪吧城华人婚姻状况研究》,载《世界华侨华人研究》第二辑,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1-24页。
    1(荷)包乐史,吴凤斌:《18世纪末巴达维亚唐人社会》,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66页。
    2郭松义,定宜庄:《清代民间婚书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311页。
    3刘继宣,束世澄著:《中华民族拓殖南洋史》,国立编译馆,1935年,第240页。
    1杨宜音:《文化认同的独立性和动力性:以马来西亚华人文化认同的演进与创新为例》,载张存武、汤熙勇主编:《海外华族研究论集·第三卷:文化、教育与认同》,台北:华侨协会总会,2002年,第415页。
    2(荷)包乐史著,庄国土等译:《吧达维亚华人与中荷贸易》,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06页。
    3(英)巴素著,郭湘章译:《东南亚之华侨》,下册,台北:正中书局,1975年,第690页。
    1孔远志:《印度尼西亚华人与宗教》,载苏庆华主编:《庆贺傅吾康教授八秩晋六荣庆学术论文集》,马来亚大学中文系毕业生协会,2004年,第172页。
    2根据傅吾康主编《印度尼西亚华文铭刻汇编》及《公案簿》相关内容整理。
    1(英)巴素著,郭湘章译:《东南亚之华侨》,下册,台北:正中书局,1975年,第720页。
    2莫嘉丽:《印尼华人信仰的多教混合与华人的文化认同》,《东南亚研究》,2004年第6期。
    1傅吾康主编:《印度尼西亚华文铭刻汇编》,第二卷,上册,新加坡南洋学会等,1997年,第45页。
    2李安山主编:《中国华侨华人学:学科定位与研究展望》,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48页。
    3傅吾康主编:《印度尼西亚华文铭刻汇编》,第二卷,上册,新加坡南洋学会等,1997年,第1页。
    1傅吾康主编:《印度尼西亚华文铭刻汇编》,第二卷,上册,新加坡南洋学会等,1997年,第4页。
    2傅吾康主编:《印度尼西亚华文铭刻汇编》,第二卷,上册,新加坡南洋学会等,1997年,第62页。
    3(荷)包乐史,吴凤斌校注:《公案簿》,第一辑,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82页。
    1袁冰凌,(法)苏梦尔等校注:《公案簿》,第二辑,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366页。
    2袁冰凌,(法)苏梦尔等校注:《公案簿》,第二辑,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366页
    3聂德宁,(荷)包乐史等校注:《公案簿》,第三辑,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69页。
    4(荷)包乐史,吴凤斌等校注:《公案簿》,第五辑,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324页。
    1聂德宁,(荷)包乐史等校注:《公案簿》,第四辑,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83页。
    2聂德宁,(荷)包乐史等校注:《公案簿》,第三辑,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85页。
    3(荷)包乐史,吴凤斌等校注:《公案簿》,第五辑,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68页。
    1聂德宁,(荷)包乐史等校注:《公案簿》,第四辑,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68页。
    1(荷)包乐史,吴凤斌等校注:《公案簿》,第五辑,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06页。
    2参见陈耕,吴安辉:《厦门民俗》,厦门:鹭江出版社,1993年,第141页。
    3侯真平,吴凤斌,(荷)包乐史等校注:《公案薄》,第八辑,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90页。
    4【清】梁章钜:《退庵随笔》,卷十,《家礼二》,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四十四辑,台北:文海出版社印行,1966年,第511页。
    5姜彬主编:《东海岛屿文化与民俗》,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5年,第448页。
    1侯真平,吴凤斌,(荷)包乐史等校注:《公案薄》,第七辑,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15页。
    2袁冰凌,(法)苏梦尔等校注:《公案簿》,第二辑,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366页。
    3袁冰凌,(法)苏梦尔等校注:《公案簿》,第二辑,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63页。
    1袁冰凌,(法)苏梦尔等校注:《公案簿》,第二辑,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78页。
    1《梁皇忏》,全称《慈悲道场忏法》,佛书名。相传南朝梁武帝初为雍州刺史时,夫人郗氏,性嫉妒,旋病死。帝于天监二年(公元503年),梦见她变为蟒蛇,于是武帝为她忏悔罪业,集录佛经语句,作成忏法十卷,世称《梁皇忏》,后为佛家常用的超度忏法。
    2聂德宁,(荷)包乐史等校注:《公案簿》,第三辑,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53页。
    3【清】王大海著,姚楠等校注:《海岛逸志》,香港:学津书店,1992年,第5页。
    1(印尼)莆榕·沙勒:《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后在印度尼西亚的中国人》,《南洋问题资料译丛》,1957年第3期,第11页。
    2周南京,陈文献等:《印度尼西亚华人同化问题资料汇编》,北京:北京大学亚太研究中心,1996年,第606页。
    3(印尼)莆榕·沙勒:《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后在印度尼西亚的中国人》,《南洋问题资料译丛》,1957年第3期,第10页
    1(荷)包乐史,刘勇等校注:《公案簿》,第六辑,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78页。
    2聂德宁,(荷)包乐史等校注:《公案簿》,第三辑,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53页。
    1孔远志:《印度尼西亚华人与宗教》,载苏庆华主编:《庆贺傅吾康教授八秩晋六荣庆学术论文集》,马来亚大学中文系毕业生协会,2004年,第180页。
    1(英)巴素著,郭湘章译:《东南亚之华侨》,台北:正中书局,1975年,第690页。
    2许烺光著:《祖荫下:中国乡村的亲属·人格与社会流动》,台北:南天书局有限公司,2001年,第15页。
    3孟昭涵修,李驹纂:《长乐县志》,卷之十六,民国六年刊本,中国地方志集成,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影印,第287页。
    1【清】石台修,冯师元等纂:《恩平县志》,卷十五,道光五年刊本,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2009年影印,第468页。
    2侯真平,(荷)包乐史校注:《公案簿》,第四辑,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44页。
    1侯真平,(荷)包乐史校注:《公案簿》,第四辑,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04页。
    2聂德宁,(荷)包乐史等校注:《公案簿》,第三辑,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17页。
    3聂德宁,(荷)包乐史等校注:《公案簿》,第三辑,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17页。
    4聂德宁,(荷)包乐史等校注:《公案簿》,第三辑,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65页。
    5【清】喻炳荣修,朱德华纂:《遂溪县志》,卷之十,道光二十九年刻本,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2009年影印,第333页。
    6【清】周恒重修,张其□纂:《潮阳县志》,卷十一,光绪十年刻本,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2009年影印,第152页。
    1【清】方鼎等修,朱升元等纂:《晋江县志》,卷之一,乾隆二十三年刊本,台北:成文出版社,1966年影印,第52页。
    2聂德宁,(荷)包乐史等校注:《公案簿》,第三辑,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94页。
    1聂德宁,(荷)包乐史等校注:《公案簿》,第三辑,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94页。
    2侯真平,吴凤斌,(荷)包乐史等,《公案薄》,第八辑,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15页。
    1【晋】干宝撰:《搜神记》,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77页。
    1傅吾康主编:《印度尼西亚华文铭刻汇编》,第二卷,上册,新加坡南洋学会等,1997年,第36页。
    2袁冰凌,(法)苏梦尔等校注:《公案簿》,第二辑,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94页。
    1聂德宁,(荷)包乐史等校注:《公案簿》,第四辑,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81页。
    2聂德宁,(荷)包乐史等校注:《公案簿》,第三辑,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67页。
    3聂德宁,(荷)包乐史等校注:《公案簿》,第三辑,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67页。
    1侯真平、吴凤斌、(荷)包乐史等校注:《公案薄》,第八辑,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310页。
    1(荷)包乐史,吴凤斌等校注:《公案簿》,第五辑,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328页。
    1参见(荷)包乐史著,庄国土等译:《巴达维亚华人与中荷贸易》,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70页。
    2(荷)包乐史著,庄国土等译:《巴达维亚华人与中荷贸易》,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208页。
    1(荷)包乐史著,庄国土等译:《巴达维亚华人与中荷贸易》,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209页。
    2范·德尔·赫斯:《荷印典籍》,第一卷,第264页,转引自林端志:《爪哇华侨中介商》,《南洋问题资料译丛》,1954年第4期,第28页。
    3(荷)包乐史著,庄国土等译:《巴达维亚华人与中荷贸易》,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226页。
    4(英)W·J·卡特:《中国人在荷属东印度的经济地位》,《南洋问题资料译丛》,1963年第3期,第9页。
    5(荷)包乐史著,庄国土等译:《巴达维亚华人与中荷贸易》,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227页。
    1(荷)包乐史著,庄国土等译:《吧达维亚华人与中荷贸易》,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67页。
    2(荷)包乐史,刘勇等校注《公案簿》,第六辑,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78页。
    3德汉:《古吧城》,第一卷,第49页,转引自林端志:《爪哇华侨中介商》,《南洋问题资料译丛》,1954年第4期,第28页。
    4范·德尔·赫斯:《荷印典籍》,第1卷,第168页,转引自林端志:《爪哇华侨中介商》,《南洋问题资料译丛》,1954年第
    4期,第29页。
    5费斯:《爪哇地理、人种和历史》,第二卷,第133页,转引自林端志:《爪哇华侨中介商》,《南洋问题资料译丛》,1954年第4期,第29页。
    1(荷)包乐史著,庄国土等译:《巴达维亚华人与中荷贸易》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61页。
    2范·德尔·赫斯:《荷印典籍》,第4卷,第522页,转引自林端志:《爪哇华侨中介商》,《南洋问题资料译丛》,1954年第4期,第30页。
    3(印尼)莆榕·沙勒:《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后在印度尼西亚的中国人》,《南洋问题资料译丛》,1957年第3期,第10页。
    4德汉:《老吧城》,第二卷,第352页,转引自黄文鹰、陈安尼等:《荷属东印度公司统治时期吧城华侨人口分析》,厦门:厦门大学南洋研究所,1981年,第132页。
    1(荷)包乐史著,庄国土等译:《巴达维亚华人与中荷贸易》,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45页。
    2(印尼)林天佑:《三宝垄历史:自三保时代至华人公馆的撤销1416-1931》,广州:暨南大学华侨研究所,1984年,第120页。
    3(印尼)林天佑:《三宝垄历史:自三保时代至华人公馆的撤销1416-1931》,广州:暨南大学华侨研究所,1984年,第120页。
    4(英) W·J·卡特:《中国人在荷属东印度的经济地位》,《南洋问题资料译丛》,1963年第3期,第13页。
    1温广益,蔡仁龙等:《印度尼西亚华侨史》,北京:海洋出版社,1985年,第156页。
    2(英)W·J·卡特:《中国人在荷属东印度的经济地位》,《南洋问题资料译丛》,1963年第3期,第26页。
    3安呾:即担保之意。
    1聂德宁,(荷)包乐史等校注:《公案簿》,第三辑,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70页。
    2(印尼)莆榕·沙勒:《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后在印度尼西亚的中国人》,《南洋问题资料译丛》,1957年第3期,第20页。
    1聂德宁,(荷)包乐史等校注:《公案簿》,第四辑,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78页。
    2朱陆民:《印度尼西亚华族政治地位变迁研究》,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8年,第46页。
    3朱陆民:《印度尼西亚华族政治地位变迁研究》,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8年,第46页。
    1清政府对待海外华人的政策这一问题,目前学术界已经有较多的研究,如朱杰勤在《东南亚华侨史》一书中就进行了分析,袁丁在《晚清侨务与中外交涉》中也有讨论,庄国土在《清朝中期的华侨出入国政策》一文对清政府的华侨出入国政策进行了分析。
    2(荷)包乐史著,庄国土等译:《巴达维亚华人与中荷贸易》,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72页。
    3【清】张廷玉等:《皇朝文献通考》,卷三十三,文津阁四库全书,第二一○册,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233页。
    4郭成康:《清史编年》,第五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367页。
    1第一历史档案馆藏策楞、王恕奏折,乾隆六年七月十五日,转引自韩永福:《清代前期的华侨政策与红溪惨案》,载《历史档案》,1992年第4期,第102页。
    2【清】蔡新著:《辑斋文集》,卷四,四库未收书辑刊,第九辑二十九册,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第85页。
    3吴行赐:《清朝政府的华侨政策》,载郑民,梁初鸣主编《华侨华人史研究集一》,北京:海洋出版社,1989年,第105页。
    4【清】王大海著,姚楠等校注:《海岛逸志》,香港:学津书店,1992年,第2页。
    1【清】王大海著,姚楠等校注:《海岛逸志》,香港:学津书店,1992年,第5页。
    2【清】王大海著,姚楠等校注:《海岛逸志》,香港:学津书店,1992年,第5页。
    3【清】王大海著,姚楠等校注:《海岛逸志》,香港:学津书店,1992年,第6页。
    4【清】王大海著,姚楠等校注:《海岛逸志》,香港:学津书店,1992年,第31页。
    5【清】王大海著,姚楠等校注:《海岛逸志》,香港:学津书店,1992年,第6页。
    1黄文鹰、陈安尼等:《荷属东印度公司统治时期吧城华侨人口分析》,厦门:厦门大学南洋研究所,1981年,第63页。
    2黄文鹰,陈安尼等:《荷属东印度公司统治时期吧城华侨人口分析》,厦门:厦门大学南洋研究所,1981年,第63页。
    3程日炌:《噶喇吧纪略》,附于王大海著,姚楠等校注:《海岛逸志》,香港:学津书店,1992年,第175页。
    4Mary· F·SomersHeidhues著,李恩涵译:《东南亚华人的种族同化问题》,载吴剑雄主编:《海外华人研究》,第一期,台北:中华民国海外华人研究学会,1989年,第255页。
    1鲁葆如:《荷印华侨经济志》,香港:南洋出版社,1942年,第65页。
    2庄国土著:《华侨华人与中国的关系》,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145页。
    3(荷)包乐史,吴凤斌等校注《公案簿》,第五辑,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12页。
    1(荷)包乐史,吴凤斌等校注:《公案簿》,第五辑,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28页。
    2唐慧:《印度尼西亚历届政府华侨华人政策的形成与演变》,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年,第36页。
    3王赓武:《中国文化海外观》,载《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1月,第3页。
    4《开吧历代史记》,第55页,转引自黄文鹰、陈安尼等著:《荷属东印度公司统治时期吧城华侨人口分析》,厦门:厦门大学南洋研究所,1981年,第128页。
    1侯真平,吴凤斌、(荷)包乐史等校注,《公案薄》,第八辑,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340页。
    2袁冰凌,(法)苏梦尔等校注:《公案簿》,第二辑,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52页。
    1吴凤斌,(荷)包乐史等校注:《公案簿》,第五辑,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73页。
    2(英)巴素著,郭湘章译:《东南亚之华侨》,下册,台北:正中书局,1975年,第687页。
    3(英)巴素著,郭湘章译:《东南亚之华侨》,下册,台北:正中书局,1975年,第687页。
    1W·J·卡特:《中国人在荷属东印度的经济地位》,载《南洋问题资料译丛》,1963年第3期,第13页。
    1.吴凤斌,(荷)包乐史等校注:《公案薄》第一辑,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年。
    2.袁冰凌,(法)苏梦尔等校注:《公案簿》第二辑,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年。
    3.聂德宁,(荷)包乐史等校注:《公案簿》第三辑,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年。
    4.聂德宁,(荷)包乐史等校注:《公案簿》第四辑,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年。
    5.(荷)包乐史,吴凤斌等校注:《公案簿》第五辑,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年。
    6.吴凤斌,(荷)包乐史等校注:《公案薄》第六辑,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年。
    7.侯真平,吴凤斌,(荷)包乐史等校注:《公案薄》第七辑,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8.侯真平,吴凤斌,(荷)包乐史等校注:《公案薄》第八辑,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9.吴凤斌,(荷)包乐史等校注:《公案薄》第九辑,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9年。
    10.吴凤斌,(荷)包乐史等校注:《公案薄》第十辑,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年。
    11.吴凤斌,聂德宁等校注:《雅加达华人婚姻:1772—1919年吧城唐人成婚注册薄》,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年。
    12.《印度尼西亚华侨问题资料》,北京:华侨问题研究会,1951年。
    13.周南京,陈文献等:《印度尼西亚华人同化问题资料汇编》,北京:北京大学亚太研究中心,1996年。
    14.傅吾康主编:《印度尼西亚华文铭刻汇编》第二卷,上册,新加坡南洋学会等,1997年。
    15.【清】王大海著,姚楠等校注:《海岛逸志》,香港:学津书店,1992年。
    16.【清】梁章钜:《退庵随笔》,卷十,《家礼二》,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四十四辑,台北:文海出版社印行,1966年。
    17.【清】蔡新著:《辑斋文集》,卷四,四库未收书辑刊,第九辑二十九册,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
    18.【清】沈之奇撰:《大清律辑注》第一卷,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
    19.【清】张廷玉等:《皇朝文献通考》,卷三十三,文津阁四库全书,第二一○册,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
    20.【清】程日炌:《噶喇吧纪略》,附于王大海著,姚楠等校注:《海岛逸志》,香港:学津书店,1992年。
    21.田涛,郑秦点校:《大清律例》,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年。
    22.马建石,杨育棠:《大清律例通考校注》,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
    23.【清】方鼎等修,朱升元等纂:《乾隆晋江县志》,卷之一,乾隆二十三年刊本。
    24.【清】石台修,冯师元等纂:《恩平县志》,卷十五,道光五年刊本。
    25.【清】喻炳荣修,朱德华纂:《遂溪县志》,卷之十,道光二十九年刻本。
    26.【清】张希京修,欧樾华等纂:《曲江县志》,卷三,光绪元年刻本。
    27.【清】周恒重修,张其□纂:《潮阳县志》,卷二十一,光绪十年刻本。
    28.孟昭涵修,李驹纂:《长乐县志》,卷之十六,民国六年刊本。
    1.(印尼)萨努西巴尼著,吴世璜译:《印度尼西亚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年。
    2.(荷)包乐史,吴凤斌著:《18世纪末吧达维亚唐人社会》,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年。
    3.(荷)包乐史著,庄国土等译:《巴达维亚华人与中荷贸易》,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7年。
    4.黄文鹰,陈曾唯等:《荷属东印度公司统治时期吧城华侨人口分析》,厦门:厦门大学南洋研究所,1981年。
    5.庄国土:《华侨华人与中国的关系》,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6.温雄飞:《南洋华侨通史》,上海:东方印书馆,1929年。
    7.刘继宣,束世澄:《中华民族拓殖南洋史》,国立编译馆,1935年。
    8.李长傅:《中国殖民史》,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1976年。
    9.陈达:《南洋华侨与闽粤社会》,上海:商务印书馆,1938年。
    10.朱杰勤:《东南亚华侨史》,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
    11.吴凤斌主编:《东南亚华侨通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4年。
    12.曾少聪:《漂泊与根植:当代东南亚华人族群关系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13.(英)巴素著,郭湘章译:《东南亚之华侨》,台北:正中书局,1966年。
    14.(澳)颜清湟:《新马华人社会史》,北京:中国华侨出版公司,1991年。
    15.(荷)包乐史著,庄国土等译:《巴达维亚华人与中荷贸易》,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7年。
    16.李学民,黄昆章:《印尼华侨史》,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17.孔远志:《中国与印度尼西亚文化交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18.孔远志:《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文化探析》,香港:南岛出版社,2000年。
    19.曹云华:《变异与保持:东南亚华人的文化适应》,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1年。
    20.李天赐:《华侨华人信仰研究》,长沙: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年。
    21.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编:《华侨与辛亥革命》,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
    22.王赓武:《王赓武自选集》,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
    23.(澳)颜清湟著:《新马华人社会史》,北京:中国华侨出版公司,1991年。
    24.林德荣:《西洋航路的移民》,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7年。
    25.郭松义,定宜庄:《清代民间婚书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
    26.陈鹏:《中国婚姻史稿》,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27.瞿同祖:《中国的法律与中国社会》,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
    28.(印尼)许天堂著,周南京译:《政治漩涡中的华人》,香港:香港社会科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04年。
    29.王跃生:《清代中期婚姻冲突透析》,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
    30.(荷)包乐史著,庄国土等译:《吧达维亚华人与中荷贸易》,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7年。
    31.李安山主编:《中国华侨华人学:学科定位与研究展望》,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32.陈耕,吴安辉:《厦门民俗》,厦门:鹭江出版社,1993年。
    33.姜彬主编:《东海岛屿文化与民俗》,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5年。
    34.许烺光著:《祖荫下:中国乡村的亲属人格与社会流动》,台北:南天书局有限公司,2001年。
    35.(印尼)林天佑:《三宝垄历史:自三保时代至华人公馆的撤销1416-1931》,广州:暨南大学华侨研究所,1984年。
    36.温广益,蔡仁龙等:《印度尼西亚华侨史》,北京:海洋出版社,1985年。
    37.朱陆民:《印度尼西亚华族政治地位变迁研究》,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8年。
    38.郭成康编:《清史编年》第五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
    39.唐慧:《印度尼西亚历届政府华侨华人政策的形成与演变》,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年。
    40.鲁葆如:《荷印华侨经济志》,香港:南洋出版社,1942年。
    1.聂德宁:《吧城华人公馆档案文献及其研究现状》,《南洋问题研究》2006年第4期。
    2.聂德宁:《“吧国公堂”档案之<公案簿>述略》,《华人华侨历史研究》2002年第3期。
    3.聂德宁:《吧城华人公馆档案文献及其研究现状》,《南洋问题研究》2006年第4期。
    4.聂德宁:《冲突与兼容:荷印吧城华人遗产继承的法律适用问题—以吧达维亚华人公馆<公案簿>档案为例》,《南洋问题研究》2009年第2期。
    5.聂德宁:《18世纪末和19世纪中叶吧城华人与当地民族的关系—以吧城华人公馆<公案簿>档案为中心的个案分析》,《南洋问题研究》2005年第2期。
    6.赵文红:《1619-1928年间吧达维亚华人社会的民事审判程序初探》,《华人华侨历史研究》2007年第3期。
    7.李永强,马慧玥:《东南亚华人自治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域外影响》,《暨南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
    8.沈燕清:《19世纪中期吧达维亚华人包税经营研究—以<公案簿>档案为中心的个案研究》,《八桂侨刊》2010年第3期。
    9.沈燕清:《吧达维亚甲必丹制度与华侨包税制关系探析一以玛腰陈永元为个案》,《华人华侨历史研究》2008年第1期。
    10.刘永连:《从吧国公堂<公案簿>看清前期吧达维亚与中过的经济往来》,《海交史研究》2005年第2期。
    11.翁频、水海刚:《吧达维亚华人孤贫养济院美惜甘初探—以<公案簿>为中心》,《历史教学》2010年第24期。
    12.纪宗安,张雪:《18-19世纪吧城华人婚姻状况研究》,《世界华侨华人研究》第二辑,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
    13.纪宗安,颜丽金:《试析吧国华人公堂的盟神审判》,《东南亚研究》2004年第3期。
    14.莫嘉丽:《印尼华人信仰的多教混合与华人的文化认同》,《东南亚研究》2004年第6期。
    15.周南京:《印度尼西亚华人同化问题初探》,载《华侨华人研究集二》,北京:海洋出版社,1988年。
    16.杨宜音:《文化认同的独立性与动力性:以马来西亚华人文化认同的演进与创新为例》,载张存武,汤熙勇主编:《海外华族研究论集》第三卷,台北:华侨协会总会,2002年。
    17.林彦群:《战后新马华人“文化认同”问题》,载《华侨华人研究集二》,北京:海洋出版社,1988年。
    18.林其锬:《论文化认同与华人社会》,载《中国华侨历史学会成立十周年纪念论文集》,北京,东方出版社,1993年。
    19.孔远志:《印度尼西亚华人与宗教》,载苏庆华主编:《庆贺傅吾康教授八秩晋六荣庆学术论文集》,马来亚大学中文系毕业生协会,2004年。
    20. Mary F. Somers Heidhues著,李恩涵译:《东南亚华人的种族同化问题》,载吴剑雄主编:《海外华人研究》,第一期,台北:“中华民国”海外华人研究学会,1989年。
    21.王赓武:《中国文化海外观》,《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22.(英)W J卡特:《中国人在荷属东印度的经济地位》,《南洋问题资料译丛》,1963年第3期。
    23.林端志:《爪哇华侨中介商》,《南洋问题资料译丛》1954年第4期。
    24.(印尼)莆榕沙勒:《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后在印度尼西亚的中国人》,《南洋问题资料译丛》1957年第3期。
    25.韩永福:《清代前期的华侨政策与红溪惨案》,《历史档案》,1992年第4期。
    26.吴行赐:《清朝政府的华侨政策》,载郑民,梁初鸣主编《华侨华人史研究集一》,北京:海洋出版社,1989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