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遗书书法浅探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公元1900年,道士王圆箓发现了敦煌石室,由于文书内容丰富,中外人士莫不群起研究其所载内容,“敦煌学”一时鹊起,成为显学;张大千将其临摹的敦煌壁画公诸于世,开拓了“敦煌学”的美术领域;然而文书的书法领域却少人问津。因此本文的目的是初步探讨“敦煌遗书书法”的部分空白,引起方家注意,从而使“敦煌学”除了在文书内容的“历史价值”、敦煌壁画的“美术价值”外,再加上“书法价值”,变得更趋圆融。其要点如下:
     (一)研究敦煌遗书书法,第一步首先要系统梳理前人研究成果,深入了解敦煌书法研究史的脉络,找出此项研究的研究空白。
     (二)敦煌,是古代横贯亚洲,连接亚、非、欧三大洲的贸易通道——丝绸之路上的要塞。由于丝绸之路,敦煌从汉到唐保持了长达千年的繁荣。随着经济的发展,敦煌书法也走向兴盛。南朝·羊欣云:“张芝、皇象、钟繇、索靖,时并号书圣”,四人中敦煌人居其半,可见当时敦煌书法的繁盛状况了。研究敦煌遗书书法,必须把它放到当时的历史背景下进行,首先必须了解敦煌历史,探明研究对象敦煌遗书的现存状况。
     (三)究竟敦煌遗书墨迹是不是书法?敦煌遗书书法的艺术性何在?敦煌遗书书法的美怎样理解?书法和绘画有何渊源?初步解决了这四个问题敦煌遗书书法的价值才能得以体现。
     (四)探索敦煌书法家,使大家认识到,隶属边陲地带的敦煌,除了哺育过影响后世的书法家张芝、索靖之外,还有很多无名的民间书法人物,以引起人们对“敦煌遗书书法”的重视。同时有作者才有作品,敦煌书法人物承担了大部分的文书任务,因此欲了解“敦煌遗书书法”,必须先了解他们。哪些人可称之为敦煌书法人物,他们受教育的情况如何,是探索“敦煌遗书书法”的入门之道。
     (五)对隋唐书法的研究向来是书法研究的主流,而唐代帝王书家李世民偏爱王羲之的书法,致使王氏书法影响中国书法发展的主流方向;敦煌是丝绸之路的中点,书法作品随着来来往往的商旅而交流,可以说敦煌是全国各地书法作品的集散地。探明王羲之书法与敦煌遗书书法的关系是研究敦煌遗书书法流变的关键。
     (六)敦煌遗书中的书史资料不仅填补了书法正史的空白,具有补史的价值而且对敦煌“地方书法”的探讨将有莫大的帮助。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作以补述。
     (七)任何书法的研究归根结底有两个目的:其一,古为今用。对于敦煌遗书书法来说,当然就是临摹。其二,理清书法各个体例的流变脉络。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作以补述。
The Preliminary Study of Dunhuang Manuscripts Calligraphy Taoist priest Wang Yuanlu discovered the cave of Dunhuang in 1900 AD. Because Manuscripts content were abundant,the Chinese and Foreign people were all study these content, "Dunhuang Study" came into sight and became to be famous theory; Dunhuang murals copies by Zhang Daqian revealed to the public, expand art realm of " Dunhuang Study" ;but Manuscripts calligraphy realm was not talked about. Therefore the paper is planned to conduct primary study of parts of blanks of "Dunhuang Manuscripts calligraphy",hoping to cause an attention of scholars. In addition to " the history value" of Manuscripts,and "the art value" of murals, "the calligraphy value" of Manuscripts make "Dunhuang study" more great.Its important point is as follows:
     (I) To study Dunhuang Manuscripts calligraphy ,the author need systematic research the past research results,and deeply understand train of thought of the calligraphy studies history, so finding out this research blank .
     (II)Dunhuang traversed Asia and connect Asia、Africa and Europe in the ancient time,it was the fort of the Silk Road. So Dunhuang was flourishing from Han dynasty to Tang dynasty.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the calligraphy of Dunhuang also heads for prosperous.Nan dynasty, Yang xin said:" Zhang zhi, Huang xiang , Zhong yao , Suo jing , were known as "calligraphy sainf"at that time,and the person of Dunhuang resides its half in four people, thus it is clear that the calligraphy of Dunhuang is thriving. Study it,we must put her to the history background and learn about the history of Dunhuang, and explore existing condition of Dunhuang Manuscripts .
     (III)Is Dunhuang Manuscripts painting the calligraphy exactly?What is artistry of Dunhuang Manuscripts ?How to understand the beauty of the calligraphy?What did the calligraphy and paintings have the origin?If this four questions resolved ,the value of Dunhuang Manuscripts calligraphy would be embodied .
     (IV) Investigating the calligraphist of Dunhuang, make us know that there were many unknown folk calligraphist ,then cause people to pay attention to it .What's more, the author and the works came into being at the same time.So we want to know the calligraphy,we need to know them at first. Who can be called the calligraphy person of Dunhuang and how did they accept education, which is the entrance of " Dunhuang calligraphy ".
     (V) The research of Sui Tang dynasty, is the main current of the calligraphy research, and Li shiming was partial to Wang Xi Zhi's calligraphy, which make the the calligraphy of Wang shi affect the Chinese calligraphy;Dunhuang is the middle point of the Silk Road, the calligraphy works along with the company trip were exchanged. So Dunhuang is the distribution center of the calligraphy work of a whole country .It is the key of the flow of Dunhuang calligraphy that we will purse the relations of Wang Xi Zhi's calligraphy and Dunhuang Manuscripts calligraphy.
     (VI) Dunhuang Manuscripts calligraphy data not only adds to repair the blank of the calligraphy standard history and have the function of complementing history ,but also has the great help for studying "the local calligraphy of Dunhuang."
     (VII) Ultimately, the study of any calligraphy has two purposes:Firstly, it can be copied.Secondly, it can help to arrange each individual of calligraphy style.
引文
1 据郭锋统计现藏世界各国的敦煌写卷总数为四万七千件左右:吐鲁番文书四万两千件左右;国内藏塔里盆地缘边简纸文书(河西、居延、敦煌烽燧沿线)六千三百件左右等。见《敦煌学辑刊》,1991年,第1期。
    2 罗振玉(1866—1940)字叔言、叔蕰,号贞松、雪堂、仇亭老民,敦煌学的奠基者之一。
    3 参见陆庆夫、郭锋、王冀青编著,《中外著名敦煌学家评传》,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第1页。
    4 书中有《温泉铭》拓本;王仁俊辑录的《敦煌石室真迹录》中有影印《邕禅师塔铭》、《温泉铭》及《金刚经》拓本。
    5 同上第13页。
    6 王国维(1877—1927)字静安、伯隅,号观堂、礼堂是敦煌学的奠基者之一。与罗振玉、董康等积极校理、研究敦煌写卷,撰有《唐写本敦煌县户籍跋》、《唐李慈艺授勋告身跋》、《唐写本残职官书跋》、《唐写本大云经疏跋》、《唐写本老子化胡经跋》、《于阗公主供养地藏菩萨 像跋》、《九姓回鹘可汗碑跋》、《敦煌汉 简跋十四》、《敦煌发现唐朝之通俗诗及通俗小说》、《书巴黎国民图书馆所藏唐写本切韵后》、《唐诸家切韵考》、《陆法言切韵断片跋》、唐写本食疗本草跋》、《唐写本灵棋经残卷跋》、《唐写本太公家教跋》等。
    7 笔者认为殷墟甲骨文、汉晋简牍是书法艺术研究的重要依据,王氏把它和敦煌资料相提并论,证明他是肯定敦煌书法的价值的。
    8 陈寅恪(1890-1969),敦煌学的奠基者之一。江西义宁(今修水)人。早年赴日本留学,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归国,后入上海吴淞复旦公学学习,宣统二年(1910)赴欧洲留学,先后在德国柏林大学和瑞士苏黎世大学学习语言学。次年归国。1913年赴法国巴黎高等政治学校经济部留学。1918年入哈佛大学学习梵文和巴利文。1921年转往德国柏林大学研究院梵文研究所习东方古文字。1925年应清华学校之聘,任国学研究院导师。1930年兼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兼第一组(历史)主任、故宫博物院理事、清代档案编委会委员。抗战爆发,赴香港大学讲学,任中文系主任,1941年任西南联合大学教授。1945年赴英国任教,兼治眼疾。1947年任清华大学教授。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同年底,转任广州岭南大学教授。1952年任中山大学教授、中央文史馆副馆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等。陈寅恪是我国敦煌学的奠基人之一,1930年在《敦煌劫余录序》中首先提出”敦煌学”,并撰有《大乘稻芊经随听疏跋》、《忏海火罪金光明经冥报传跋》、《有相大人生天因缘曲跋》、《须达起精舍因缘曲跋》、《韦庄秦妇吟校笺》、《西游记玄奘弟子故事之演变》、《莲花色尼出家因缘跋》等多篇论文;另外还在《敦煌石室写经题记汇编序》、《元白诗签证搞》等论著中,利用敦煌资料补史、证史。
    9 同注4,第51页。
    10 向达(1900—1966),敦煌学的奠基者之一。敦煌学家。湖南淑涌人。字觉明,笔名方回、佛陀耶舍。土家族。1919年考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4年任商务印书馆编译员。1930年任北平图书馆编纂委员会委员。1933年兼北京大学讲师。1935年秋到牛津大学鲍德利(Bodley)图书馆工作。翌年秋转伦敦,在英国博物馆东方部检索敦煌写卷和汉文典籍。1937年赴德国访问柏林科学院及各地博物馆,考察劫自中国西北地区的壁画、写卷:同年未赴巴黎,研究法国国立图书馆藏敦煌遗书。1938年返国,先后任浙江大学、西南联合大学教授并兼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导师。1942年中央研究院等组织西北史地考察团,任考古组组长。1942年9月至次年7月及1944年,两次考察河西走廊古迹文物。抗战胜利后,任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兼掌北大图书馆。建国后,任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图书馆馆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历史研究所第二所副所长等。1951年赴新疆天山南北考察东西交通遗址及石窟寺。译有《斯坦因西域考古记》:著有《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敦煌》(与常书鸿等合著);编有《敦煌变文集》(与王重民等合编)、《大唐西域记古本三种》等。
    11 贺昌群(1903—1973),敦煌学的奠基者之一。
    12 《敦煌佛教艺术的系统》,载《东方杂志》1931年第28卷第17期。
    13 黄文弼(1893—1966),是吐鲁番学的奠基者之一。
    14 郑元芳译本《西域文明史概论》第五、六节《西域之佛教艺术(一、二)》。
    15 此书原载Voyage de Pekin au Turkestan Russe,La Geographie,1901.书中还介绍了《李太宾纪功碑》、《速来蛮刻石》等。
    16 1914年出版的《流沙坠简》就是罗振玉在沙畹此书的基础上将588件文书重加考释而成。参见Les documents chinois decouverts pnr aurel Stein dans les sables du turkestan Oriental.Publies et traduits par Edouard Chavannes.Oxford,Clarendon Press.
    17 饶宗颐就是法国科研中心敦煌资料组的华裔学者之一。
    18 参见陈寅恪著《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158页。陈寅恪著《金明馆丛稿二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19 参见甘肃省文物工作队,甘肃省博物馆编,《汉简研究文集》,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399页。
    20 参见敦煌研究院编《敦煌书法库·第一辑、第二辑、第三辑、第四辑》,兰州: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1994年、1995年、1995年、1996年。
    21 参见赵声良撰《敦煌写卷书法精选》,合肥:安徽美术出版社,1994年;郑汝中著《敦煌写卷书法精选》,合肥:安徽美术出版社,1995年。
    22 参见黄罗斌题,马负书编选《<敦煌遗书>唐人楷书》,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1988年。
    23 参见徐祖著等编《唐人楷书》,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8年。
    24 参见王乃栋著《丝绸之路与中国书法艺术——西域书法史纲》,新疆:新疆人民出版社,1991年。
    25 参见薄小莹著《敦煌遣书汉文纪年卷嫡年》,长春出版社,1990年。
    26 参见李正宇选释,李新编次《中国唐宋硬笔书法—敦煌古代硬笔书法写卷》,上海文化出版社,1993年。
    27 参见牛汝极撰《敦煌回鹘文书法艺术》,兰州:《甘肃民族研究》,1995年,第1期。
    28 参见《敦煌研究》1994年第1期。
    29 参见杨富学著《佛教与回鹘书法》,新疆:新疆人民出版社,1998年8月,第230页。
    30 参见《敦煌研究》1995年,第1期。
    31 参见沃兴华著《敦煌书法艺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12月。
    32 参见《敦煌书法》,上海书店出版社,1995年。
    33 参见《中国书法》,1995年第3期。
    34 参见沃兴华著《敦煌书法艺术》,中华书局,1995年。
    35 参见《敦煌学国际研讨会文集—纪念敦煌研究院成立五十周年(石窟卷)》,,甘肃民族出版社,1994年,第257页。
    36 参见《敦煌研究》,1995年,第4期。
    37 参见《敦煌研究》,1996年,第2期。
    38 参见《敦煌研究》,2000年,第4期。
    39 参见郑汝中编《敦煌写卷行草书法集》,北京:文物出版社,2000年3月。
    40 参见《敦煌研究》,1995年,第1期。
    41 参见中国国家图书馆善本部特藏部等编《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遗书精品选》,北京:中国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0年6月。
    42 参见刘墨编《敦煌写本书法精选系列》(20册),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2001年1月。
    43 参见黄征整理《敦煌书法精品(一)》,西泠印社,2002年10月;黄征整理《敦煌书法精品(二)》,西泠印社,2003年1月。
    44 参见张青渠整理,《敦煌写经(1)》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1年9月.
    45 参见《吐鲁番墓砖墨迹书法》重庆出版社,2002年3月.
    46 参见《金陵职业大学学报》2002年12月第15卷,第4期.
    47 参见《曲阜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
    48 参见《敦煌书法》2006年第2期。
    49 参见《敦煌学辑刊》2002年第1期(总41期)。
    50 参见《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学版)2002年第3期(总第171期)。
    51 参见冯其庸著《墨缘集》.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3月.
    52 参见秋子著《中国上古书法史》,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
    53 参见张改琴著,《敦煌书法论坛优秀论文集》,兰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
    54 参见《敦煌书法述论》(欧慧敏硕士论文)2003年发表(笔者未见到全文).
    55 参见敦煌写经—《大般涅磐经》《维摩诘所说经》《大智度论》《春秋毅梁经传》《太玄真—本际经》《妙法莲花经》《黄仕强传/普贤菩萨说证明经》《优婆塞戒经》《太上洞玄灵宝妙经》,杭州,西泠印社,2004年2月:敦煌书法精品(一)、(二)、(三)、(四),杭州,西泠印社,2004年2月。
    56 参见《墨谱集成》古道著,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
    57 参见《寻根》,2006年。
    58 参见《艺术探索》,2006年
    59 参见《敦煌研究》,2006年第2期
    60 参见《敦煌研究》,1990年,第二期。
    61 参见《敦煌吐鲁番学研究论文集》,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0年6月,第13页。
    62 参见《讲座敦煌5·敦煌汉文文献》,日本大东出版社。
    63 《从中国书法史看敦煌汉文文书(一)》参见《敦煌研究》,1995年,第3期;《从中国书法史看敦煌汉文文书(二)》参见《敦煌研究》,1996年,第2期。
    65 参见胡戟、傅玫著《敦煌史话》载《文史知识库》,中华书局,1997年;《敦煌简史》,甘肃文化出版社,1995年。
    66 参见郑汝中撰,敦煌研究院编《敦煌书法概述》,载《敦煌书法库(一)》,甘肃美术出版社,1991年,第3页。
    67 黄简著《书法艺术的本质》,载《书法学习》1983年第4期。
    68 藏经洞即第17窟,位于第16窟甬道北壁,建于唐大中五年至咸通三年(851-862)间,是晚唐释门河西都僧统洪辩的影堂。平面近于方形,覆斗形窟顶。窟高3米。北壁贴壁建长方形禅床式低坛,坛上泥塑洪辩像。北壁画菩提树二,枝叶相接。菩提树左侧画比丘尼一,双手捧持对风团扇。菩提树右侧画近事女一,一手持杖。西壁嵌大中五年洪辩告身牌一通。公元11世纪初叶,当地僧俗将大量佛经、佛画、法器以及其他宗教、社会文书等秘藏于此窟,砌墙封闭窟口,并于壁面饰以壁画。藏经洞封闭的原因与时间,几十年来,众说纷坛。归纳其要者,一为避难说,二为废弃说。光绪二十六年(1900)五月,道士王圆篆清除第16窟甬道积沙时,偶然发现藏经洞。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致使出土文物流散世界各地。其总数约在5万件以上,文献种类约在5千种左右,绝大部分是佛教文书,非佛教文书包括官府文书、四部书、道教典籍、摩尼教典籍、景教典籍、社会经济文书、文学作品、启蒙读物等。除大量汉文写本外,还有藏文、于阗文、梵文、回鹘文、粟特文、突厥文、龟兹文写本。此外,还有若干铜佛、法器、幡、幢、绢纸画、壁画小样和画具等文物。
    69 《考工记》“智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谓之工”。
    70 敦煌籍帐类文书中有大量晚唐五代敦煌各类工匠的记载,称谓有博士、匠、师、先生等,其中博士是唐代对具有专门学识的一种官职称谓。《唐六典》:唐太常博士八品官。国子监有:国子博士、太学博士、四门博士、律学博士、书学博士、算学博士等晚唐五代敦煌翟奉达就曾任沙州经学博士,终身教授生徒,是敦煌知识阶层的最高代表人物之一,但大多数敦煌文献中记载的博士均为地位低下的手工工匠S.4705“博士手工价物七斗”既是明证;师,相当于师父,敦煌文献中主要有医师、乐师、画师,师的地位比一般工匠的地位要高,在归义军时期,一般由节度押衙来担任,应为教授学生的师父;E2049“粟一硕与画漆先生用”画漆先生即为画匠;但敦煌文献中无写匠或书匠(《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第252页)一书中郑炳林先生已解决“写匠”和“泻匠”的区别:泻匠为生铁匠)。
    71 19世纪受马克思艺术思想的影响,普列汉诺夫总结出艺术起源于劳动(《论艺术》三联书店,1973年);德国哲学家康德和席勒提出艺术起源于游戏;古代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帕拉图、亚里士多德都认为艺术起源于模仿。
    72 参见蒋勋著《艺术概论》,三联书店出版,2000年7月,第13页。
    73 参见[日]竹内敏雄主编池学镇译,《美学百科辞典》,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97页。
    74 1907年10月创刊的《震旦学报》第1期“美学”栏目,刊载侯毅译的《近世美学》([日]高山林次郎著)。文中说日人以汉名“美学”对译德文Asthetik,并在1907年以前传入中国。
    75 此为德国鲍姆加登在Meditationes Philosophicae(“哲学的沉思”,1735)文中所提出的学科概念,词源来自希腊文αiσCησiS(感觉、知觉);1750年,又著附图一书。1742年,Metaphysica(《形而上学》,第二 版)一书亦如是说("scientia sensitive cognoscendi"——感官鉴别的科学),至1757年第4版时,改称“美的科学”。参见[日]竹内敏雄主编 池学镇译,《美学百科辞典》,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16页。
    76 [德]康德著 蓝公式译《纯粹理性批判》,北京:商务印书馆,1960年3月,第105-106页。
    77 参见伊格尔顿 王杰等译《美学意识形态》,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78 鲍桑葵 张今译《美学史·前言》,商务印书馆,1985年;李斯托威尔:《近代美学史评述·序言》,蒋孔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年:克罗齐 王天清译:《作为表现的科学和一般语言学的美学的历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吉尔伯特、库思 夏乾丰译《美学史》,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
    79 塔达基维奇 褚朔维译《西方美学概念史·前言》,学苑出版社,1990年,第1页。
    80 冯友兰著《中国哲学史》上册,中华书局,1984年重印本;叶朗著《中国美学史大纲·绪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第一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敏泽著《中国美学思想发展史·序》,齐鲁书社,1987年。
    81 杨辛、甘霖合著《美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61页。
    82 杨辛、甘霖合著《美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161页。
    83 《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人民美术出版社,1978年,第14页。
    84 祝敏申编《大学书法》,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18页。
    85 [唐]张彦远撰 刘石校点《法书要录》卷一,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1页。
    86 韩国磐《卜天寿写本和唐代的书法》载《隋唐五代史论集》三联书店出版社,1979年。
    87 题记录文参考《敦煌写卷书法精选》,第7页。
    88 沃兴华著《敦煌书法艺术》,第65页。
    89 启功著《唐人写经残卷跋》,载《启功丛稿》,中华书局,1981年。
    90 启功著《论书绝句·第八十三首(陈垣言)》,三联书店出版社,1997年,第168页。
    91 启功著《论书绝句》,三联书店出版社,1997年,第133—134页。
    92 柴剑虹著《求真求实会于心》,《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
    93 启功著《论书绝句》,三联书店出版社,1997年,第38页。
    94 转引自王元军《从敦煌唐佛经写本谈有关唐代写经生及其书法艺术的几个问题》载《敦煌研究》,1995年,第1期。唐朝韩愈以石鼓文为雅,以王羲之真行书为俗(《石鼓歌:“羲之俗书趁姿媚”》)。
    95 启功著《论书绝句》,三联书店出版社,1997年,第80页。
    96 《启功丛稿·题跋卷》,中华书局,1999年,第95页。
    97 《启功丛稿·题跋卷》,中华书局,1999年,第298页。
    98 姜亮夫著《敦煌学概论》,中华书局,1985年,第36页。
    99 同书,第37页。
    100 启功名言,转录于柴剑虹《求真求实会于心》,《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
    101 启功著《启功丛稿·题跋卷》,中华书局,1999年,第295页。
    102 同书,第298页。
    103 《老子》第二十八章。
    104 《庄了》秋水篇。
    105 汉·蔡邕《九势》。
    106 摘自唐代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
    107 摘自黄宾虹《宾虹书简》之《致曾香亭》。
    108 南齐·谢赫所著《古画品录》归纳了绘画的六个要点,被我国历代画家誉为“谢赫六法”一气韵生动,二骨法用笔,三应物象形,四随类赋彩,五经营位置,六传移模写。
    109 指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王献之父子。
    110 摘自《黄宾虹画语录》。
    111 宋代·米芇《论书·答翟伯寿》。
    112 摘自陆俨少《山水画刍议》。
    113 明代《格古要论》中记载了赵子昂与其老师钱选的一段讨论。
    114 元代 赵孟頫《自题秀石疏林图》。
    115 清代 石涛《人涤子题画诗跋》。
    116 《三国志》卷16《魏书·仓慈传》。
    117 《汉书》卷28《地理志》载:敦煌郡县六:敦煌、冥安、效谷、渊泉、广至、龙勒。
    118 张奂(公元104—181年),敦煌渊泉人。“凉州三明”之一(张奂字然明、皇甫规字威名、段颍字纪明)。
    119 晋朝卫恒《四体书势》中也谈到杜氏的字体收笔很好,但稍微嫌瘦;崔氏的笔势甚佳,但有些疏落。张芝吸收了他们的书法长处,加以提炼,在家中的衣服上刻苦练习书法,写完以后拿到池中漂洗,把池水都洗黑了。
    120 张芝的弟子。当时张芝培养的弟子有:姜孟颖、梁孔达、田彦和、韦仲将等。东汉时期,在陇右地区罗叔景、赵元嗣两人也擅长书法,张芝评:“上比崔、杜不足,下方罗、赵有余”。
    121 敦煌本类书《类林》:孝行、孝感、孝悌、孝友、劝学、勤学、志节、高士、廉俭、儒行、敦信、烈直、忠谏、行果、权智、断狱、清吏、酷吏、聪慧、机巧、辩捷、隐逸、方术、相征、仁友、友人、贞洁、医卜、占梦、异识、烈女、文章、感应、报恩、嗜酒、别味、豪富、贫窭、贫达、攻书、善射、壮勇、美人、丑妇人、肥瘦、怪异、祥瑞、歌谣、四夷、天文、岁时、佛教、道教等敦煌本《类林》有P.3956、P.2678、P.2635,S.6011,970、6116等;敦煌本类书《籝金》:帝德篇、诸君篇、诸王篇、公主篇、东都篇、西京篇、明堂篇、功臣良将篇、辅相篇、侍中篇、文昌御史篇、御史篇、公卿篇、诸侯篇、大夫篇、君臣篇、社稷篇、忠谏篇、离宫别馆篇、(楼观篇、宫阙篇)、侍卫篇、驾幸篇、刺史、别驾、长史、司马篇、县令篇、隐逸篇、褒誉篇、七贤篇、朋友篇、仁孝篇、父母篇、兄弟、夫妇、美女、丑女、男女、子孙、富贵、名位四十等,敦煌本《籝金》有P.3363、P.5604、P.2537、P.3907、P.4873、P.2966、P.3650;S.4195B、5.604、S.2053等。
    122 P.3425号窦良器撰《金光明最胜王会公德赞》:“……社长氾光秀,则以敦煌□□,墨沼翘英、志藻贞松……”证明氾氏的书法在当时的敦煌影响很大。
    123 王羲之的后裔多为重要书法人物:如第七子王献之、四世族孙王僧虔、七世孙智永等。
    124 吴越著《敦煌历史人物》中录文错误。本录文参见郑炳林著《敦煌地理文书汇辑校注》,甘肃教育出版社,第139页。
    125 氾福高,敦煌大云寺僧,乾宁二年(895年)出任都僧录。P.3556号《都僧统氾福高和尚邈真赞并序》:“……儒宗习礼,三冬豹变而日新;一览俱彰,七步成诗而月异。书文龙飞水走,惊鸾靡比于今时:走笔立动风烟,远……神姿风骨,六艺随躯。文星降质,应笔张芝。晴企大教,恒慕所归”;汜嗣宗,据S.390号《汜嗣宗和尚邈真赞并序》:“……幼年别俊,早岁天聪。穷儒宗挽,八索九丘;穷学海尽,三坟五典。挥毫指砚,词峰透出于锥口;缀赋题篇,岂异龙门之激浪。……”深知其文才出众,书法俊朗,据序文“河陇仁师,殊方教主”、赞文“法门梁栋折,儒葾艺皆空。”句得知氾嗣宗担任过都僧统之职。从记载看,约935年,他出任都僧录,944年氾嗣宗继孔龙辩出任都僧统,945—951年去世。副僧统,在敦煌文献中不见其名。据P.2481号《副僧统和尚邈真赞并序》:“早岁而寻师櫆殊,周览于八索九丘,幼年而就业杏坛,遍晓于三坟五典。羲芝笔势,手下而鸾鹊争飞;蔡邕雄风,口际而珠花竟吐。厌世荣之虚假,割爱辞亲;仰客竟之真门,披缁落发。而有精勤通习,恳苦宣谈;纵横之义海深沉,孤峻之法山迥貌……。”P.2635号《类林》善书:“张芝,字伯英,敦煌人也,善草书,妙绝,……”“王羲之,字逸少,琅琊临沂人也,……尤能大其骨法,与文不同,官至右军将军。”S.2072《佚类书》:“王羲之、献之,张芝并皆能书。”“蔡邕,字伯喈,陈留圉人,善篆楷之法,后汉灵帝时,太学讲堂前立三字石经,五经文也,此是蔡邕所书,今洛阳犹存。”S.2072号工书条又记载此文。
    126 摘录《法书要录》,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3月。
    127 沃兴华著《敦煌书法艺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30页。
    128 张芝的先祖张襄在汉顺帝时为司隶校尉,于地节元年(前69年)奏劾霍光妻惧祸西奔敦煌,但后代张 奂却以“大丈夫处世,当为国家立功边境”(《后汉书·张奂列传》)。后为将帅,果有功名,又遭祸患。
    129 三国时期魏国人,字子淑,颖川昆阳人。师于东汉曹喜。《四体书势》谓:“魏初传古文者,出于邯郸淳”。又云:“淳篆书师于曹喜,略宄其妙。蔡邕善篆,然精密问理,不如淳也。”
    130 张揖,著有《碑仓广雅》、《古今字诂》等。
    131 P.4640《吴僧统碑》:“虫司空之文,像迹有维摩之室”。P.3929号:“爰自寺尊遥礼,法良趋崇;……;石壁刀削,虫书记仙岩之文;铁岭锥穿,像迹有维摩之室”。P.3720号及莫高窟第156窟前室北壁《莫高窟记》:“晋司空索靖题壁号‘仙岩寺’”。像吴僧统这样重要的敦煌僧界人物的功德记中都以索靖的书法为荣,这说明索靖对唐代、五代、归义军时期的敦煌书法有重要影响。
    132 索靖(有五子)少子索琳(?—公元316年),字巨秀,敦煌龙勒人,晋代名人。
    133 除了书法以外,索靖还精通经史,曾写《五行三统正验论》(阴阳)、《索字》、《晋诗》各二十卷。
    134 <元>郑杓、刘有定《衍极并注》:“(伯英,张芝字,东汉敦煌酒泉人。以有道征,不至。善隶、行、草,又妙于作笔。见蔡邕笔势,遂作笔心五篇。初汉元帝时,黄门令史游作急就章一篇,解散隶体粗书之,损隶之规矩,存字之梗概,本草创之义,谓之草书,以别今草,故谓之章草。杜度、崔瑗并善之。杜氏有气力而微瘦,崔氏清润,而工妙不及伯英。重以省繁饰之銛利,加之奋逸,首出常伦,又出意作今草书。其草书急就章,皆一笔而成,气脉通达,行首之字往往继其前行。家之衣帛,书而后染。临池学书,水为之黑。)”证明张芝也有“遂作笔心五篇”的可能,但现已遗失。
    135 《抱朴子外传》卷二十六《讥惑》:“……张芝、索靖,各一帮之妙,并用古体,俱足周事。”
    136 宋代的《淳化阁帖》中收有索靖的作品。
    137 P.4010、P.4615《索崇恩和尚修功德记》:“以临池余墨,染及……积黄金以盈室,衣紫绶以盈门。虽事各有时,亦贵宜后代。及晋司空索靖,惠帝时,敦煌贤达。”
    138 据《沙州释门索法律窟铭》他卒于咸通十年。S.530、P.2021、P.4640号皆曰:“和尚俗姓索,香号义辩,其先商王帝甲之后,封子丹于京索之间,因而氏焉。远祖前汉太中大夫抚,直谏飞龙,毁犯逆鳞之势,赵周下狱,抚恐被诛,以元鼎六年自钜鹿南和徙居于流沙,子孙因家焉,遂为敦煌人也。”P.2625《敦煌名族志》:“凡有二祖,号南索、北索。初,索抚在东,居钜鹿之北,号为北索。至王莽天凤三年,鸣开都尉索骏复西敦煌,骏在东,居钜鹿之南,号为南索。莫知长幼,咸累代官族。”
    139 据郑炳林先生研究索崇恩在867年为敦煌僧界领袖。(参见郑炳林著《敦煌碑铭赞辑释》,甘肃教育出版社,第292页)。
    140 索公P.4660《索公邈真赞》:“唐河西节度押衙兼侍御史钜鹿索公邈真赞。间生英杰,颖拔恢然。阀阅贵派,毅勇军前。松筠秉节,铁石心坚。文武双美,荣望崇迁。横铺八阵,操比苏单。韬黔(钤)莅职,忠孝骈联。奇眸卓荦,俊异貂蝉。功庸卓绩,名播九天。位忝衙爪,敕赐衣冠。良木冀秀,逝水潺谖。鼎鼐俄缺,掩归夜泉。元戎轸悼,士卒哀缠。棱层意气,粉绘永传。虚才敢述,游笔多惭。辄申狂赞,与诵美焉。”从文武双美的记载看,这位索公可能会书法。P3703《释迦牟尼如来涅槃会功德赞》记载到这位索公:“厥有信士钜鹿索公讳□□,趋庭受训,无亏鲤也。淳风墨沼,临书更学,月空嘉好。青田数倾,世嗣丰年。绿树千株,负衣为业。逍遥秣夜,偶耕长沮之歌;志逸高山,琴奏伯牙之上。洎乎念平生父母,殁后遗芳,望龙树以摧魂,仰吴天而自□,□迷津而勿救。愿仗福门,泛苦海而无知。建斯功德,整舍家资,用答劬劳,舍此珍瑰,勤修造远。谨于金光明寺佛殿西壁敬图释迦牟尼如来涅槃会功德赞一铺。”这位以书法出名的索公可能就是P.4660记载之索公。
    141 三国时期魏国卫觊曾谥号敬。
    142 卫恒作《四体书势》。
    143 崔悦,字道儒,清河武城人。
    144 卢谌,《书小史》:“范阳人,晋司空刘琨从事中郎。”
    145 参见赵声良先生撰《隋代敦煌写本的书法艺术》,载《敦煌研究》,1995年第4期。
    146 吐蕃统治时,每郡设一僧统。(如敦煌郡)
    147 郑炳林著《敦煌碑铭赞辑释》,甘肃教育出版社,第116页,P.4660《都僧统唐悟真邈真赞并序》。
    148 悟真(约811—895)沙州灵图寺僧。俗姓唐。15岁出家,20岁受具足戒。张议潮起义,参戎幕、掌笺表(P.3770)。大中四年(850)六月,奉使抵长安(《大宋僧史略》卷下),与朝官及京城诸大德相过从,互有赠诗(P.3720、3886,S.4654(9)。五年五月,朝授京城临坛大德、赐紫、沙州释门义学都法师(莫高窟《洪辩悟真告身碑》)。十年四月,授河西副僧统(R3720、3770)。享年约八十五岁,主河西僧务40年。存有所撰当地僧俗名流邈真赞及碑铭16篇(见P.4640、4660、4986)、《张族庆寺文》1篇(R3770)、《四兽思义颂》1篇(P.2187)及《谨上河西道节度公德政及瑞五更转兼十二时共一十七首并序》(P.3554),其序现存,五更转及十二时17首已佚。70余岁时撰《百岁诗十首并序》(P.2748、2874、3821、4026,S.930),七言诗1首(P.3681)、五言诗1首(P.3720),又有所抄《戒律》(S.2064)《道行般若经》(见《海外所藏敦煌经目录》)及《贞观氏族志》(北位19)3件。
    149 参见郑炳林著《敦煌碑铭赞辑释》,甘肃教育出版社,第114页,P.4660《康通信邈真赞》。
    150 康恒安的俗姓与香号在敦煌文书中没有记载,恒《康通信邈真赞》署:“从弟释门法师恒安书”得知恒安俗姓康。
    151 郑炳林主编《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续编》,兰州大学出版社,第573页。
    152 郑炳林著《敦煌碑铭赞辑释》,甘肃教育出版社,第32页。
    153 根据刘金霞和尚生于744年,卒于801年,推测王洪演即为王洪真(可能是刘金霞和尚的老师)。
    154 关于吴洪辩P.3301号《吐蕃时僧人分配布施名单》中、P.4640号《敦煌都教授李教授写真赞》中都有记录。竺沙雅章《敦煌的僧官制度》(《中国佛教社会史研究》1982年)、大庭修《唐告身的古文书学研究》、陈祚龙《<敦煌写本洪辩悟真告身校注>读记》、《论敦煌资料中的三位河西都僧统》(《敦煌论集》)、《从敦煌吴僧统碑和三卷敦煌写本论吴法成并非绪芝子亦非洪辩和尚》(《敦煌论集续编》)、《论莫高窟七佛药师之堂并非洪辩所开凿》(《敦煌学》第四辑)、马德《吴和尚、吴和尚窟、吴家窟》(《敦煌研究》1987年第3期)、荣新江《关于沙洲归义军都僧统年代的几个问题》(《敦煌研究》1989年第4期)等论文皆有研究。
    155 据P.2856《乾宁二年营葬都僧统榜》,895年唐悟真死,康贤照继任都僧统,氾福高继任都僧录。
    156 [清]谢启昆撰《西魏书》,《续修四库全书》第304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157 赵万里(1905—1980)版本学家、敦煌学家。浙江海宁人。字斐云,别署芸盦、舜盦。建国后,任北京图书馆研究员兼善本特藏部主任。在任职北京图书馆善本部期间,为该馆搜购流散的敦煌写卷。撰有《唐写本文心雕龙残卷校记》、《魏宗室东阳王荣与敦煌写经》等。
    158 见《中德学志》第五卷第三期,1945年。
    159 见《敦煌研究》1996年,第2期。
    160 此表参见苏州大学华人德先生指导的硕士论文《北魏时期的敦煌写经书法研究》。表中打*号的①、④、⑤三个卷子为藤枝晃先生所未收入,系根据黄征、吴伟《敦煌愿文集》中收录《<仁王般若经>元荣题记愿》、饶宗颐《北魏冯熙与敦煌写经)中引文、《上海图书馆藏敦煌文献》第111号(原号为:沪81256/137)所增。另,藤枝晃先生在附表中错将永熙二年定为532年,实际应为533年。
    161 见赵万里《魏宗室东阳王与敦煌写经》。
    162 马德著《敦煌莫高窟史研究》,甘肃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67页。
    163 关于敦煌李氏德家世,敦煌文书及碑铭有两种记载:一是西凉武昭王李宝之后:二是李陵李穆之后。(参阅孙修生著《敦煌李氏世系考》,《西北史地》,1983年,第3期。)
    164 《隋书·李穆传》。参孙修身著《P.3718李府君邈真赞有关问题考》,《敦煌研究》1991年,第1期。
    165 郑炳林著《敦煌碑铭赞辑释》,甘肃教育出版社,第9页,P.2551号《李君莫高窟佛龛碑并序》。
    166 池田温《中国古代籍帐研究》收录《唐天宝九载(750)八月之九月敦煌郡仓纳谷牒》第三件天宝九载九月四日牒中记载:“李光庭粟一十碩,同件又记载“阴庭诫粟一十捌碩。”阴庭诫又在《唐陇西李府君修功德碑》中:“时大历十一年龙集景辰八月有十五日辛未建。妹夫乡贡明经摄敦煌州学博士阴庭诫”李光庭与阴庭诫应是同一时代人。
    167 郑炳林著《敦煌碑铭赞辑释》,甘肃教育出版社,第44页,P.4640《大唐宗子陇西李氏在修功德记碑》注11。
    168 P.4640《阴处士碑》:“公姓阴,字嘉政,其先源南阳新野人也”据郑炳林先生研究,敦煌文书中凡言清河、南阳,即张氏(参见郑炳林著《敦煌碑铭赞辑释》,甘肃教育出版社,第30页)推测阴氏祖源可能与张芝有关。
    169 参见P.4638《大蕃故敦煌郡莫高窟阴处士公修功德记》。
    170 P.4640号《阴处士碑》:“爰及慈母索氏,通海镇大将军之孙”推测阴氏与索氏有亲缘关系。
    171 P.3421《氏族志残卷》郡望姓望原出始平,即唐京兆尹所辖兴平县。敦煌阴氏,皆系始平阴氏之后裔。但据S.2052《新集天下姓望氏族谱》武威郡姓望中有阴氏。
    172 郑炳林著《敦煌碑铭赞辑释》,甘肃教育出版社,第238页,R4638《大蕃故敦煌郡莫高窟阴处士公修功德记》:注48。
    173 P.3421《氏族志残卷》:“阴氏,商武丁封为阴氏,随有阴氏兴焉。”
    174 P.2635《类林》善书类。
    175 据郑炳林先生研究这篇序文阴处士即为阴嘉珍。
    176 李唐、李白、李明振都冒称是凉武昭王之后,兰州大学的张书城曾专门撰文论述。(敦煌学辑刊1992第1、2期)《魏书。李暠传》云:“李暠,字玄盛,小字长生,陇西狄道人也,汉前将军李广之后。”
    177 郑炳林著《敦煌碑铭赞辑释》,甘肃教育出版社,第41页,P.4640《大唐宗子陇西李氏在修功德记碑》。
    178 郑炳林著《敦煌碑铭赞辑释》,甘肃教育出版社,第255页,P.4638《曹良才邈真赞并序》。
    179 曹议金(?—935)唐末五代沙州人。归义军节度使索勋婿,张议潮外孙婿。后梁乾化四年(914)后掌政瓜沙,始名曹仁贵,自称节度兵马留后(P.4638),后称名议金。龙德二年(922)称”托西大王”。后康同光元年(923),以管内三军百姓名义求授旌节(S.4276)。得灵武节度使韩洙保荐,后唐庄宗授以为沙州刺史、归义军节度使、瓜沙等州观察处置使,检校司空。三年衔称:”检校司空、兼太保”(R3805)。五年,所修”功德窟”题名结衔作”河西、陇右、伊、西、庭、楼兰、金满等州□□□□观察处……授太保、食邑一千户……万户侯、赐紫金……”。清泰元年(934),称归义军节度使令公大王(P.2047),正月,沙州遣使附甘州回鹘使,同瓜州使人唐进等人贡于后唐,使人梁行通等,受后唐闵帝锦袍、银带等赏赐。二年(935)二月十日亡(P.4291、3556、2074、2838)。生前曾娶甘州回鹘可汗的圣天公主为妻,一女嫁甘州回鹘可汗为妻,一女嫁于阗国王李圣天,后晋册封为”大朝大于阗国、大政大明、天册全封至孝皇帝天皇后”。莫高窟第98窟 即其”功德窟”。窟室高大、宏伟,壁画内容丰富,供养人繁多,为现存题记最多之窟。建筑形式,亦为前代所无。长子元德,次子元深,三子元忠:孙延恭、延禄、延晟、延瑞、延清;曾孙宗寿、宗允;玄孙贤顺、贤惠等,相继掌归义军,或居官瓜、沙二州。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北宋诸朝。前后120年。(曹氏研究可参考冯培红著《敦煌曹氏族属与曹氏归义军政权》,载《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续编》,兰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63页)。
    180 由于孔姓在敦煌任职地人员希少,所以为敦煌姓氏中的希姓。敦煌文书记载有P.4640孔回政、S.3978号孔义兴、P.2472孔押衙、S.3978孔都知、P.4640孔盈德。僧官又有P.3412都僧统孔龙辩、S.6031孔僧政S.4687孔法律等。
    181 孔氏徙居敦煌在史籍中缺载,待考。
    182 P.2991《敦煌社人平拙子建窟功德记》中写人署名:“西汉金山国头听大宰相清河张公撰”撰写时间当为910年左右。
    183 据荣新江、郑炳林研究推断其大约卒于895年左右。
    184 笔者根据S.5448《浑子盈邈真赞并序》的撰写时间928年左右,撰写人为张球,且浑子盈“身负三端之美”“明闲轨则,传译蕃言”又为“唐故河西归义军节度押衙兼右二将头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国子祭酒兼御史中丞上柱国之职”“更能奉公清谨”“勇猛贞坚”等推断P.2913《失名逝真赞》描述的可能就是浑子盈。
    185 卫夫人是王羲之的老师。
    186 郑炳林著《敦煌碑铭赞辑释》,甘肃教育出版社,第445页。
    187 梦锦:P.2524文笔篇:“舒锦:锦字文章,烂若舒锦,无处不佳。”
    188 郑炳林著《敦煌碎铭赞辑释》,甘肃教育出版社,第469页,注10:荣新江先生认为925—928年:郑炳林先生认为是935年。根据文书曹议金称太保的时间(925—935年),笔者采用后者的结论。
    189 郑炳林著《敦煌碑铭赞辑释》,甘肃教育出版社,第491页。
    190 郑炳林先生定名。
    191 《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二下》:“张氏出自姬姓。皇帝子少吴青阳氏第五子挥为弓正,始制弓矢,子孙赐姓张氏”
    192 据郑炳林先生研究,敦煌张氏来源主要有南阳张氏和清河张氏。南阳张氏是敦煌张氏中最强盛的一支,唐末曾收复瓜、沙、尹、西等州的归义军节度使张议朝及后来建立西汉金山国的就是这一支。P.3792《张和尚邀真赞》、P.2913《张淮深墓志铭》、P.2482《南阳张怀庆邈真赞》、P.3556《南阳郡娘子张氏墓志铭》、《张怀寂墓志铭》等为南阳张氏在敦煌文献中的记载。清河张氏在敦煌的势力也非常大。张芝就属于这一族系。P.4660《敦煌名人名僧邀真赞》中的《清河张禄邈真赞》、《清河张议广邈真赞》、P.3718《敦煌名人名僧邈真赞》中的《清河郡张良真写真赞》、P.2991《诸杂斋文》中有《张和尚写真赞》、S.5405《显德二年福庆和尚邈真赞》、P.3556《沙门张氏邈真赞》中张氏都指清河张氏。(敦煌地区张芝地后代明确地记载有:P.4660《敦煌名人名僧邈真赞》中《张兴信邈真赞》、P.4660《张僧政邈真赞》、P.3718《张清通写真赞并序》、P.3718《张明德邈真赞并序》。)
    193 郑炳林著《敦煌碑铭赞辑释》,甘肃教育出版社,第146页。
    194 郑炳林著《敦煌碑铭赞辑释》,甘肃教育出版社,第442页。
    195 据郑炳林先生研究,此文写于后唐天成二年(927年)至清泰二年(935年)之间。
    196 郑炳林著《敦煌碑铭赞辑释》,第500页。
    197 敦煌南阳张氏附会清河自《张雄妻鞠氏墓志铭》已有这种记载,爰至张议朝父张议谦直称清河张公。至归义军时,除张议朝、张议谭、张怀深、张承奉等南阳张氏以外(在《张族庆寺文》中写道:“墨沼连支”即张议朝想附会清河。),家族其他成员时称清河,时称南阳。
    198 此文与杨继恩撰《阎海员邈真赞并序》、《罗盈达邈真赞并序》,《罗盈达墓志铭并序》在书写字体和风格上一致。
    199 郑炳林主编《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兰州大学出版社,第543页。
    200 郑炳林著《敦煌碑铭赞辑释》:“张芝之先乃清河张襄之后”,第460页。
    201 郑炳林主编《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兰州大学出版社,第325页。
    202 据郑炳林、荣新江等先生考证张金炫于825年出任都教授,任职8年,于832年病逝,吴洪辩继任都教授职位。
    203 郑炳林著《敦煌碑铭赞辑释》,甘肃教育出版社,第325页。
    204 张议潮,南阳张氏的代表人物。《张雄妻墓志铭》:“君讳雄,字太欢,本南阳白水人也—西京之七叶貂禅,东土之一门龙凤”南阳张氏先徙居长安,后徙居敦煌。张议潮也与书法有不解之缘,P.3620《无名歌》末题记:“未年(815)三月二十五日学生张议潮”S.5835《大乘稻芊经释》题记:“张议朝书”北图夜字59号《无量寿宗要经》末题记:“张议潮写本”敦煌文书多载其文武双全,如P.2945号《归义军公文集》:“伏惟太仆文武全材,兼优三略……”
    205 《P.2641号背莫高窟再修公德记撰写人探微》,郑炳林先生研究得出道真的俗姓。
    206 郑炳林著《敦煌碑铭赞辑释》,甘肃教育出版社,第439页,注3。
    207 郑炳林著《敦煌碑铭赞辑释》,甘肃教育出版社,第439页,注9。
    208 郑炳林著《敦煌碑铭赞辑释》,甘肃教育出版社,第417页,注8。
    209 敦煌的张氏细究有清河张、安定张、南阳张、江东张。其中安定源自清河。他们在敦煌吐蕃及归义军时期都是敦煌的豪族大宗,众所周知,沙州节度使张议潮收复敦煌及河西后主要依靠张氏的支持。
    210 郑炳林著《P.2641号背莫高窟再修公德记撰写人探微》,《敦煌学辑刊》,1991年第2期,第43页。
    211 有张道真名的写经题记有:北.2211、北.744、北.2927、北.8256、P.2913、P.2270、P.2836、P.2340、S.3147、S.4160、S.5663、S.3452等:有三界寺藏经印的有:P.2097、P.2233、S.296、S.1587、S.2129、S.3755、S.4681、S.935、S.4504、S.4876、S.4910等。
    212 据郑炳林先生考证五代宋初敦煌的戒坛有两处一设图灵寺,一设三界寺。当时的图灵寺是佛教僧寺的圣地,是都僧统司和都司仓所设地,很多都僧统如宋政勤、吴洪辩、唐悟真及名僧张善才、梁道林、张福庆,张灵俊都出于此,这证明当时地三界寺的地位很高。
    213 说明张道真出生在豪门,他具有很强的经济实力。
    214 郑炳林著《敦煌碑铭赞辑释》,甘肃教育出版社,第533页。
    215 孟授:敦煌渠名,长二十里。敦煌有水渠约一百一十六条。这方面李并成先生曾撰文研究。
    216 录文参看杜斗城著《敦煌本佛说十王经校录研究》,甘肃教育出版社,1989年,第230页。
    217 当时著名的书法家欧阳询,虞世南在弘文馆教习楷法。
    218 虞昶为虞世南之子,从敦煌文献S.2573和S.3097可以看出其担任过官府抄经的监管。
    219 《隋书·经籍志》卷35。
    220 陈寅恪(1890-1969)著《敦煌石室写经题记汇编序》见:《金明馆丛稿二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10月。
    221 《后汉书·张奂列传》记载桓帝延熹十年春(167年,同年六月改为永康元年),东羌与先零羌五六千骑攻掠关中,围役栩(今陕西耀县),掠云阳(今陕西淳化西北);同年夏,羌人复攻没两营,杀千余人:同年冬,东羌岸尾胁同种人,复钞三辅(即右扶风、左冯翊、京兆尹)。这时张奂便派司马尹端、董卓二人经兵进击,大败羌人,斩其首领,俘羌人万余人。三辅地区又获得和平与安定。
    222 郑晓华著《古典书学浅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5月,第81页。
    223 笔者的推论主要是根据普查南北朝传世书论中,其他书论较全面,但创作理论却是一片空白,为什么?究其原因主要是王羲之在当时书坛处于领军地位而且又有《题卫夫人笔阵图后》、《自论书》(主要是南朝宋虞的《论书表》、张彦远的《法书要录》、孙过庭的《书谱》对其论著都有引用)、《书论》(唐虞世南在论著中有所引用,但张彦远的《法书要录.》,却未引用,且不承认)等当时学术界基本承认的王羲之传世书论的广泛流传,后人无人超过之故。否则就无法解释作为书法繁荣的结果,书法理论在创作理论方面一无所为?而且稍后智果的《心成颂》的出现也显得跨度太大,太突然。
    224 《书苑精华·王羲之笔势传》:“习之年八岁学书,见诸家著书,常悲思,遂自云‘今虽童稚,稍长书求会解,而后作《笔势论》”’。
    225 朱长文(1039年——1098年),宋代书法家。字伯原,自号灊溪隐夫。吴县(今属江苏)人。未冠举进士,著书不仕,名动京师。元祜中召为太学博士,迁秘书省正字。元符初卒。《六经》皆有辩说,又著《吴郡图经续记》、《琴台志》、《乐圃余稿》和《墨池编》等书。
    229 郑晓华著《古典书学浅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5月,第93页。
    230 此帖为草稿,28行,324字。其中有二十多个“之”字,写法各不相同。宋代米芾称之为“天下行书第一”。
    231 参据沃兴华先生考证,载《敦煌书法艺术》,上海人民出版社,第49页。
    232 乾隆皇帝把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贴》和王璕的《伯远贴》尊为“三希堂”法帖。
    233 十七帖:王羲之;十二月帖:王献之帖,被称为一笔书。
    234 二十四气: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235 三皇:伏羲、神农、燧人;伏羲、神农、女娲;天皇、地皇、泰皇:伏羲、神农、黄帝:天皇、地皇、人皇。五帝:指上古五位帝王,1) 伏羲、神农、黄帝、尧、舜:2) 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五方天帝,东方苍帝、南方赤帝、中央黄帝、西方白帝、北方黑帝。
    236 羊欣:《采古来能书人名》,载张彦远《法书要录》,人民美术出版社,1984年,第一卷。
    237 虞和:《论书表》,载张彦远《法书要录》,人民美术出版社,1984年,第二卷。
    238 萧衍:《古今书人优劣评》,载《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第81页。
    239 颜之推:《论书》,载崔迩平编《历代书法论文续编》.上海书画出版社,1993年,第28页。
    240 除了书论中记载王氏书法地位至高以外,笔者在《李太白全集》卷二十二[唐]李白诗:“王右军”:“右军本清真,潇洒出风尘。山阴遇羽客,要此好鹅宾。扫素写道经,笔精妙入神。书罢笼鹅去,何曾别主人。”本诗典出南朝宋虞和《论书表》:“羲之性好鹅。山阴昙禳村有一道士,养好鹅十余。右军清旦乘小艇故往,意大愿乐,乃告示求市易,道士不与,百方譬说不能得。道士乃言性好‘道德’,久欲写河上公‘老子’,缣素早办,而无人能书。府君若能自屈,书《道德经》各两章,便合群以奉。羲之便住半日,为写毕,笼鹅而归。”诗人以简洁精炼的语言把上述故事诗化了以便广为传颂王羲之。
    241 钟繇,字元常,颍川长社(今河南长葛)人,生于东汉桓帝元嘉元年(151年),卒于魏明帝太和四年(230年)。
    242 载张彦远著《法书要录》,人民美术出版社,1984年,第一卷。
    243 “五表”指《宣示表》、《荐季直表》、《贺捷表》(又叫《戎路表》)、《调元表》、《力命表》。
    244 “六帖”指《墓田丙台》(简称《丙含帖》)、《昨疏还示帖》(简称《还示帖》)、《白骑帖》、《常患帖》、《雪寒帖》、《长风帖》(其后半部分又名《安厝帖》)。
    245 “三碑”是《汉乙瑛置百石率史碑》(简称《乙瑛碑》)、《魏上尊号碑》、《受禅碑》)。
    246 载张彦远著《法书要录》,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三卷,第40页。
    247 张旭(675—750?)他的书法以草书成就最高。他自己以继承“二王”传统为自豪,字字有法,另一方面又效法张芝草书之艺,创造出潇洒磊落、变幻莫测的狂草,其状惊世骇俗。辽宁省博物馆藏有《草书古诗四首》墨迹本,传为张旭狂草之作。通篇笔画丰满,绝无纤弱浮滑之笔。行文跌宕起伏,动静交错,满纸如云烟缭绕,实乃草书颠峰之篇。
    248 怀素(公元737—?)他的风格分为3种:一是尚未完全摆脱前人作风的:如圣母、食鱼、苦荀、藏真、诸帖,保留晋法甚多,圣母帖且多有颜真卿作风。二是他自成一家的作品,如《清净经》、《四十二章经》、《自叙帖》(堪称标准的怀素书)。三是循和平澹的书风,如小草千字文,与其狂肆作风大异其趣,完全换过一番面目,也可说是他过人之处。唐史记载:“运笔迅速,如骤雨旋风,飞动圆转,随手万变,而法度具备”。怀素的狂草千变万化,下笔连绵不绝,鼓荡而下,又不离魏晋法度。如《自叙帖》、《食鱼帖》、《苦笋帖》。他与张旭比肩,合称“颠张狂素”。其《圣母帖》、《小草千字文》,则冲和雍雅,尚有几分章草意味,可窥其草法变化的来源。
    249 颜真卿(709—785)颜真卿的楷书一反初唐书风,行以篆籀之笔,化瘦硬为丰腴雄浑,结体宽博而气势恢宏,骨力遒劲而气概凛然,这种风格也体现了大唐帝国繁盛的风度,并与他高尚的人格契合,是书法美与人格美完美结合的典例。他的书体被称为“颜体”,与柳公权并称“颜柳”,有“颜筋柳骨”之誉。其楷书熔铸古今,传世墨迹有《祭侄文稿》、《刘中使帖》、《自书告身帖》等。雄浑豪迈,一幅盛唐气象。特别是《祭侄文稿》,其原迹藏台湾故宫博物院。写得凝重峻涩而又神采飞动,笔势圆润雄奇,姿态横生,纯以神写,得自然之妙。
    250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涪翁,江西修水人。后世称他黄山谷.《宋史·文苑传》称他: “庭坚学问文章,天成性得,陈师道谓其诗得法杜甫,善行草书,楷法亦自成一家。与张耒、晁补之、秦观俱游苏轼门,天下称为四学士。”他自己说:“余学草书三十余年,初以周越为师,故二十年抖擞俗气不脱。晚得苏才翁,子美书观之,乃得古人笔意。其后又得张长史,怀素,高闲墨迹,乃窥笔法之妙。”他的行书,如《松风阁》,《苏轼寒食诗跋》,用笔如冯班《钝吟杂录》所讲:“笔从画中起,回笔至左顿腕,实画至右住处,却又跳转,正如阵云之遇风,往而却回也”他的起笔处欲右先左,由画中藏锋逆入至左顿笔,然后平出,“无平不陂”,下笔着意变化;收笔处回锋藏颖。善藏锋,注意顿挫,以“画竹法作书”给人以“沉着痛快”的感觉。其结体从颜鲁公《八关斋会报得记》来,中宫收紧,由中心向外作辐射状,纵伸横逸,如荡桨、如撑舟,气魄宏大,气宇轩昂。其个性特点十分显著,学他的书法就要留心于点画用笔的“沉着痛快”和结体的舒展大度。至于他的草书,赵孟頫说:“黄太史书,得张长史圆劲飞动之意。”“如高人雅士,望之令人敬叹。”我们看他的《花气诗》笔势苍劲,拙胜于巧,肥笔有骨,瘦笔有肉,变态纵横,劲若。其美韵不亚于行楷书。《请上座帖》“笔势飘动隽逸”更是稀世佳作。其主要作品有:花气熏人帖:草书,纸本。黄庭坚的草书在“宋四家”当中应该说是水平最高。他“学草书三十余年”,从张旭、怀素处窥到了笔法的堂奥。后人评价他的草书高于他的行楷书。此帖第二行还斤斤于行草之间,似觉拘谨,从第三行开始便洋洋洒洒,一任自然,于点画亦不大注意,而极得天然之妙。、黄州寒食诗卷跋是他在苏轼《黄州寒食诗I咕》后写的一段跋语,此跋历来为人们所珍视,与原帖合称“双璧”。《寒食帖跋》表现了“黄书”的基本艺术特点。《跋文》用笔锋利爽截而富有弹性。其字写得藏锋护尾,纵横奇崛,其长笔画波势比较明显。由于黄庭坚善于把握字的松紧,因此形成了中宫收缩而四周放射的特殊形式感,人们也称其为辐射式书体。在布局上,《跋文》常从欹侧中求平衡,于倾斜中见稳定,因此变化无穷,曲尽其妙。从局部看,一行字忽左忽右,但从整体看,呼应对比,浑成一体。此跋给人以神情饱满,气势贯通的感受,决无荒率之病,达到了艺术的化境,所以他在最后不无得意地说:“他日东坡或见此书,应笑我于无佛处称尊也”。、李白忆旧游诗卷:草书墨迹。洋洋洒洒五十二行,三百四十余字。据明代书画家沈周考定此卷为黄庭坚在绍圣年间(公元1094—1098年)被贬黔中后所书,是他晚年的草书代表作。正如沈周在诗卷的题跋中所说:“山谷书法,晚年大得藏真(怀素)三昧,此笔力恍惚,出神入鬼,谓之草圣宜焉!”此时黄庭坚的草书艺术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祝允明评论此帖说:“此卷驰骤藏真,殆有夺胎之妙。”此诗书法,深得张旭,怀素草书飞动洒脱的神韵,而又具有自己的风格。用笔紧峭,瘦劲奇崛,气势雄健,结体变化多端,为黄庭坚草书代表作。
    251 祝嘉著《书学史》,成都古籍书店,第64页。(兰州古籍书店也有出版)。
    252 李绰著《尚书故事》载《丛书集成初编》,中华书局,1985年,第2739卷。
    253 何延之著《兰亭记》,载张彦远《法书要录》,人民美术出版社,1984年,第三卷。
    254 刘呴著《旧唐书·音乐志》,中华书局,1975年,第二十八卷。
    255 欧阳修著《新唐书·百官志》,中华书局,1975年,第四十六卷。
    256 武平一著《徐氏法书记》,载张彦远《法书要录》,人民美术出版社,1984年,第三卷。
    257 《唐朝叙书录》,载张彦远《法书要录》,人民美术出版社,1984年,第四卷。
    258 王献之(344—386)和王羲之比较,父子在书法上各有千秋,羲以真行为显,献则以行草为能。“二王”最有创新意义和存在价值的,是其流美飘逸的行草书。王献之不为其父所囿,别创新法,英俊豪迈,自成一家,令人刮目相看。可惜天妒其才,42岁就过早病卒。王献之有章草《七月二日帖》,其小楷书以《洛神赋十三行》为代表,用笔外拓,结体匀称严整,如大家闺秀,姿态妩媚雍容。其行书以《鸭头丸帖》最著名。
    259 唐太宗著《王羲之传》,载房玄龄等撰《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2093页。
    260 马宗霍著《书林藻鉴》,文物出版社,1984年,第237页。
    261 李煜著《书评》,载董诰等编《全唐文》,中华书局,1983年,第一百二十九卷。
    262 武平一著《徐氏法书记》,载张彦远《法书要录》,人民美术出版社,1984年,第三卷。
    263 黄庭坚著《山谷题跋·跋东坡墨迹》,上海远东出版社,第134页。
    264 赵孟頫著《兰亭十三跋》。
    265 董其昌著《画禅室随笔·评法书》,上海远东出版社,第25页。
    266 沃兴华著《敦煌书法艺术》,第53页。
    267 释怀素(公元725—785)是唐代的草书家,字藏真以“狂草”出名。“运笔迅速,如骤雨旋风,飞动圆转,随手万变,而法度具各”。前人评其狂草继承张旭又有新的发展,谓“以狂继颠”,并称“颠张醉素”其主要作品:1)《论书帖》:草书墨迹,纸本,纵38.5厘米,横40.5厘米,9行,共85字。2) 《小草千字文》:小草千字文墨迹。贞元十五(公元799年书)怀素千字文有多种,而以“小字贞元本”为最佳,又称《千金帖》绢本,八十四行,一零四五字。3)《圣母帖》:怀素草书。4)《自叙帖》:纸本,纵28.3厘米,横77.5厘米;126行,共698字。帖前有李东阳篆书引首“藏真自叙”四字。原迹现在台湾故宫博物院。
    268 S.2052“谭州长沙郡,出六姓:曾,吴、罗、彭、茹,秦”北8418号长沙郡出刘、茹、曾,秦四姓。曾,《古今姓氏书辨证》卷十七,汉曾方“家长沙,是为长沙房。”不见钱姓记载。
    269 《旧唐书》卷一百二十八本传。
    270 《文史知识》,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8月。
    271 《汉学研究》四卷二期,1986年12月。
    272 载讲座敦煌5《敦煌汉文文献》东京:大车出版社,1992年3月。
    273 《第二届敦煌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台北:汉学研究中心,1991年6月。
    274 讲座敦煌5《敦煌汉文文献》,东京:大车出版社,1992年3月。
    275 同上。
    276 载《敦煌语言文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7月。
    277 载《敦煌语言文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7月。
    278 见黄季刚《文字声韵训诂笔记》,东京:大车出版社,1992年3月,第13页。
    279 同上,第205页。
    280 郑阿财教授著《敦煌童蒙读物的分类与总说》,台湾中正大学,载《第二届敦煌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台北:汉学研究中心,1991年6月,第190页。
    281 见点校本《二十五史》,北京:中华书局,第1721页。
    282 此表参见郑阿财教授著《敦煌童蒙读物的分类与总说》,台湾中正大学,载《第二届敦煌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台北:汉学研究中心,1991年6月,第197页。
    283 据郑氏统计有S.3287、S.3835、S.4747、S.4901、S.4948、S.5454、S.5471、S.5592、S.5657、S.5711、S.5814、S.5829、S.6173、S.8197、S.9988、S.102754、S.12440、S.12492、P.2059、P.2457、P.2667、P.2759、P.2769、P.2888、P.3026、P.3108、P.3114、P.3168、P.3170、P.3211、P.3391、P.3416、P.3419、P.3561、P.3614、P.3658、P.3743、P.3973、P.4066、P.4702、P.4809、P.4937、P.5546、北7758、DX2654、L2891、上海144V、北大D126V,散二四0、散五四九。
    284 同注268,第192页。
    285 同注268,第193页。
    286 笔者查发现其理由来自《辞海》千字文条。其根据是《梁书》卷四十九“次韵王羲之书千字”和《尚书故实》“于大王书中拓一千字不重者—兴嗣一夕编缀进上”从而研究得出结论,误。
    287 沃兴华著《敦煌书法艺术》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51页。
    288 有人据《淳化阁贴》有汉章帝《千字文》四十八字而定《千字文》作于汉章帝之前,误。1979年辽宁出版的《唐欧阳询行书千字文》杨仁恺先生在跋中说:“流行于东汉后期”,误。沃氏也看出此问题,但未解答,笔者在录《千字文》时见“既集坟典,亦聚群英。杜稿钟隶,漆书壁经。”既然文中提到宫殿内收藏陈列杜度草书、钟繇隶书。《千字文》当成稿于三国后,再加之《梁书》卷四十九“次韵王羲之书千字”《千字文》定为晋前,再加敦煌文书记载,笔者认为《千字文》当为钟氏撰写。
    289 《开蒙要训》全篇四言韵语,二句一韵,计一千四百字。内容广泛,介绍天文、地理、岁时、伦理、饮食、居住、纺绩、人体、疾病、珍宝、农事、工商、烹饪、园艺、昆虫、鱼蛇、飞禽、走兽、狱讼等与日常生活相关的事物,为模仿《急就篇》的识字蒙书。(S.705、S.1308、S.5431、S.5409、S.5463、S.5464、S.5513、S.5584,S.6128、S.6131、S.6224、S.9448、S.9449、S.9470、S.2487、P.2578、P.2588、P.2717、P.3029、P.3054、P.3102、P.3147、P.3166、P.3189、P.3243、P.3311、P.3408、P.3486、P.3610、P.3875、DX2655、L.2892)。《贞松堂藏西陲秘籍残》、《敦煌劫余录续》0867,上海图书馆,174—7。日本天理图书馆《善本写真集》等。
    290 沃兴华著《敦煌书法艺术》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49页。
    291 古笔的品种较多,从笔毫的原料上来分,就曾有兔毛、白羊毛、青羊毛、黄羊毛、羊须、马毛、鹿毛、麝毛、獾毛、狸毛、貂鼠毛、鼠须、鼠尾、虎毛、狼尾、狐毛、獭毛、猩猩毛、鹅毛、鸭毛、鸡毛、雉毛、猪毛、胎发、人须、茅草等。从性能上分,则有硬毫、软毫、兼毫。从笔管的质地来分,又有水竹、鸡毛竹、斑竹、棕竹、紫擅木、鸡翅木、檀香木、楠木、花梨木、况香木、雕漆、绿沉漆、螺细、象牙、犀角、牛角、麟角、玳瑁、玉、水晶、琉璃、金、银、瓷等,不少属珍贵的材料。从笔的用途来分,有山水笔、花卉笔、叶筋笔、人物笔、衣纹笔、设骨笔、彩色笔等。
    292 公元1954年,湖南长沙战国墓中出土了一支迄今所见最早的毛笔——楚国笔。这支笔用兔毛做笔头,笔管用竹制,笔头紧紧地扎缚在笔管的一端,这一考古发现就已经把蒙恬造笔说否定。宋朝苏易简《文房四谱》卷四载:“汉初已有幡纸代简。……蔡伦锉故布及鱼网、树皮,而作之弥工,如蒙恬之前已有笔之谓也”。宋人史绳祖在《学斋占笔》卷二中也说:“纸笔不始于蔡伦、蒙恬,……但蒙、蔡所造精工于前世则有之,谓纸笔始此二人则不可也。”
    293 湖北云梦秦墓中出土的毛笔,用竹制笔管,在笔管前端凿孔,将笔头插在孔中,另做一支与笔管等长的竹管做笔套,将毛笔置于笔套之中。为取笔方便,笔套中间镂有8.5厘米长的长方孔槽,竹筒涂以黑漆,并绘有红色线条,推测为蒙恬所造,他比战国时期的楚国笔已经有很大改进。
    294 一说田真造墨;一说周宣王时的邢夷造墨。
    295 愉麋在今陕西省千阳县,靠近终南山,其山右松甚多,用来烧制成墨的烟料,极为有名。
    296 1965年,河南省陕县刘家渠东汉墓中出土了五锭东汉残墨。其中有两锭保留部分形体。这两锭残墨呈圆柱形,系用手捏制成形,墨的一端或两端具有曾研磨使用的痕迹1958年在南京老虎山晋墓中出土的晋墨;安徽祁门北宋墓中出土的唐代“大府墨”;山西大同冯道真墓出土的元代“中书省”墨。其中以元代中书省墨较为完整。
    297 韦诞,字仲将,后汉太仆韦端之子,官终光禄大夫,卒于魏嘉平三年(251年),享年75岁。
    298 贾思勰著《齐民要术》卷九。
    299 1933年在新疆罗布淖尔汉代烽燧遗址出土的“罗布淖尔麻纸”;1942年在甘肃额济纳河东岸查科尔帖汉代烽燧遗址出土的带有7行50个字的“查科尔帖纸”:1957年在西安灞桥汉墓葬区灞桥砖瓦厂工地出土的“灞桥纸”;1973年在甘肃额济纳河东岸汉金关烽燧遗址出土的“金关纸”;1978年在陕西扶风中颜村汉代建筑遗址出土的带有帘纹的“中颜纸”:1979年在甘肃敦煌马圈湾汉代遗址出土的“马圈湾纸”:1986年在甘肃天水放马滩汉代墓葬群中出土的绘有地图的“放马滩纸”;1990年在甘肃敦煌甜水井汉代悬泉邮驿遗址出土的帘纹明显、写有文字的“悬泉纸”。
    300 以上二表采自著名纸史专家潘吉星先生为“第一届中国印刷史学术研讨会”撰写的论文《论印刷物物质载体纸的起源》。原载《中国印刷史学术研讨会文集》第106~109页。
    301 《砚的历史》载《书法学习》,1979年,第3期。
    302 端砚出产自广东高要城斧柯山,唐之前属端州,故得名。山下际潮水,距江滨三、四里处,逐渐升高分 下巖、中巖、上巖、龙巖、蚌坑等采石之所。
    303 端砚并称,因产于古歙州(今安徽婺源县)而得名。
    304 同注296。
    305 王愔,北朝书家,书法评论家。魏平北将军乂之子,善草书。参见《书史会要》、《佩文斋书画谱·书家传》第二十四卷。生平事迹不详,其著文已佚《古今文字志目》原文早佚,唐张彦远云:“未见此书,唯见其目,今具录其目。”上卷古书三十六种,中卷秦、汉、吴五十九人,下卷魏、晋五十八人。此选自《书苑菁华》,《图书集成》本与此出入甚多。
    306 许慎著《说文解字·叙》说:“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
    307 篆书是我国最古老的书体。广义上说,篆书应包括先秦的甲骨文、金文、陶文、盟书、简帛文字、玺印文字、钱币文字、石刻文字,秦的小篆、印章文字,汉的篆书碑及碑额、金文,以及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印章文字等。
    308 江式,(?年—523年)后魏书法家。陈留(今河南开封)人。字法安,历官骁骑将军。世传篆榴训诂之学。洛京宫殿门榜,皆式所书延昌间撰集字书四十卷,号曰《古今文字》,惟其未成。《论书表》,述其撰集字书《古今文字》四十篇之缘由,谓“大体依许氏为本,上篆下隶。”
    309 韦续,唐代书法家,生平事迹不详。著有《墨薮》二卷。《五十六种书并序》一卷,旧本题唐韦续撰,续不知何许人。前有小序,言后汉东阳徐安于搜诸史籀,得十二时书,旨象神形,又加三十三体,共定五十六种,似此书为续所传,非续之书也。韦续《墨薮》亦载此篇,《墨薮》皆辑前人之作,亦为此书非续所作之一证。所云东阳徐安于,未详何如人,十二种加三十三种亦不符五十六之数。编中所列太吴庖牺氏之龙书,炎帝神农氏之穗书等,俱无根据,不免附会。上古之时,文字简单,书体未定,作书者仅为符号之用,各以巧意为之缘饰,事或有之,必以为书法之一种而罗列之,颠亦甚矣。宋朱长文《墨池编》曰:“所谓五十六种书者,何其纷纷多说耶?彼皆得于传闻,因于曲说,或重复,或虚诞,未可尽信也。学者惟工大小篆八分楷草行草为法足矣,不必究心于诸体尔。”
    310 《衍极》·二卷(永乐大典本)元郑匀撰。案何乔远《闽书》曰:匀字子经,罗源人。泰定中官南安县教谕,与陈旅为文字友。著《衍极》五篇,《衍极记载》三篇。其书自仓颉迄元代,凡古人篆籀以极书法之变,皆在所论。宣抚使齐伯亨采而上之,作衍极堂以藏其书。陶宗仪《书史会要》又称其能大字,兼工八分,盖究心斯艺,故能析其源流如是也。其书载《永乐大典》中,而阙其记载三篇。别本又载有《学书次第》、《书法源流》二图,《永乐大典》亦阙。然别本字句讹脱,文注混淆,不及《永乐大典》之精善。谨合两本参校,补遗正误,复还旧观,其注为刘有定所作。有定字能静,号原范,莆田人。其名载林承霖《莆阳诗编》,亦见《书史会要》。盖亦文雅之士云。
    311 摘录《法书要录》。
    312 祝嘉著《书法史》,兰州古籍书店,1978年8月。
    313 沃兴华著《敦煌书法艺术》,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53页。
    314 对崔氏家族的书法传承沃兴华先生作过专门研究,此处不在赘述。
    315 阮元(1764-1849),清代著名学者,书家.字伯元,号芸台,晚号怡性老人.江苏仪征人.乾隆五十四年(1789)进士,历任户、兵、工部侍郎,浙、闽、赣诸省巡抚,两广、云贵总督,体仁阁大学士,卒溢文达。他历 宫所至,以提倡学术自任,主编《经籍纂沽》,校刻《十三经注疏,汇刻《皇清经解》一百八十余种。在书法方面,所作《南北书派论》、《北碑南帖论》均是书学史上重要著述,为碑学的首倡者.他的书作亦颇受时人称道。《清史稿》卷三百六十四有传。
    316 参见沃兴华著《敦煌书法艺术》,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79页。
    317 参见《法书要录》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35页。
    318 参见《法书要录》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11页。
    319 参见《法书要录》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17页。
    320 历代对《曹全碑》的评述很多.如[杨守敬]前人多称其书法之佳,至此之韩敕、娄寿,恐非其伦。尝以质之孺初,孺初曰:“分书之有曹全,犹真行之有赵、董”可谓知言:[万经]秀美飞动,不束缚,不驰骤,洵神品也:[朱履真]潇散自适,别具风格,非后人所能仿佛于万一。此盖汉人真面目,壁坼、屋漏,尽在是矣。
    321 王昶《金石萃编》卷18《汉颌阳令曹全碑》,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90年,第1页。
    322 参见冯培红著《敦煌曹氏族属与曹氏归义军政权》,载《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续编》,兰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63页。
    323 参见沃兴华著《敦煌书法艺术》,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87页。
    324 参见《敦煌书法库》,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1994年,第一辑,第11页。
    325 参见薄小莹著《敦煌遗书汉文纪年卷编年》,长春出版社,1990年。
    326 见《敦煌写卷书法精选》,第39页。
    327 参见汤用彤著《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下册,第375页。
    328 郑汝中著 敦煌研究院编《敦煌书法概述》,见《敦煌书法库》第一辑,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1994年第3-14页。
    329 沃兴华先生将这一时期的敦煌书法书体归为“楷书”研究,笔者认为不当。
    330 参见沙盂海编著《中国书法史图录》,第一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1年,第204页。
    331 参见[硕士论文]周林著《北魏敦煌书法研究》(现存苏州大学艺术学院)。
    332 郑汝中著《敦煌写卷书法钩沉》,见《敦煌写卷书法精选》第3-4页。
    333 华人德著《论魏碑体》,见《全国第五届书学讨论会论文集》,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45-54页。
    334 荣新江著《敦煌写本<敕河西节度兵部尚书张公德政之碑>校考》,《归义军史研究——唐宋敦煌历史考索》,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11月,第401页。
    335 郑炳林《敦煌碑铭赞辑释》,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1992年7月,第116页。
    336 [宋]赞宁著《宋高僧传》卷6《唐京师西明寺乘恩传》,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8月第1版,1997年10月第4次印刷,上册,第128页。
    337 [宋]王钦若等《册府元龟》卷169。
    338 郑炳林著《敦煌碑铭赞辑释》,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1992年7月,第417-418页。
    339 [宋]王钦若等《册府元龟》卷980。
    340 郑炳林著《敦煌碑铭赞辑释》,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1992年7月,第417-418页。
    341 参见《法书要录》,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19页。
    342 参见《大学书法》,复旦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214页。
    343 华人德著《中国书法史——两汉卷》,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200—201页。
    344 参见《法书要录》,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21页。
    [1] 黄永武主编《敦煌宝藏》(全一百四十卷),台北: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75年。
    [2] 俄罗斯科学院东方研究所圣彼得堡分所、俄罗斯科学出版社东方文学部、上海古籍出版社编《俄藏敦煌文献》(1-15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3] 上海古籍出版社、敦煌西域编辑部编《法藏敦煌西域文献》(1-13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4] 上海古籍出版社、敦煌西域编辑部编《上海博物馆藏敦煌文献》(全两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5] 北京大学图书馆、上海古籍出版社编《北京大学藏敦煌文献》(全两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6] 四川人民出版社编《荚藏敦煌文献》(全十五卷),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
    [7] 上海古籍出版社、敦煌西域编辑部鳊《天津艺术博物馆藏敦煌文献》(全七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8] 上海古籍出版社编《上海图书馆藏敦煌文献》(1—5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9] 中国国家图书馆编《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遗书》(1—5卷),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
    [10] 浙藏敦煌文献编委会编《浙藏敦煌文献》(1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年。
    [11] 段文杰主编《甘肃藏敦煌文献》(1-6卷),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0年。
    [12] [汉]司马迁撰《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13] [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
    [14] [晋]陈寿撰,陈乃乾校点《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
    [15] [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16] [唐]姚思廉撰《梁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
    [17] [唐]李延寿撰《南史》,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18] [唐]魏征、令狐德菜撰《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
    [19] [唐]杜佑撰《通典》,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
    [20] [后晋]刘呴撰《旧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21] [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22] [宋]司马光撰《资治通鉴》,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
    [23] [清]董诰撰《全唐文》,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24] [梁]释慧皎撰,汤用彤校注《高僧传》,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
    [25] [魏]杨之撰,周祖谟校释《洛阳伽蓝记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
    [26] 陈桥驿著《水经注校释》,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
    [27] 马子云、施安昌著《碑帖鉴定》,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
    [28] 扬仁恺主编《中国书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29] 饶宗颐著《饶宗颐史学论著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30] 陈寅恪著《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
    [31] 陈寅恪著《金明馆丛稿二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32] 中国佛教协会编《中国佛教》(1—4辑),知识出版社,1980年。
    [33] 薄小莹著《敦煌遣书汉文纪年卷嫡年》长春:长春出版社,1990年。
    [34] 汤用彤著《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上、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35] 郭朋著《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济南:齐鲁书社,1986年。
    [36] 华人德著《中国书法史——两汉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年。
    [37] 马德著《敦煌莫高窟史研究》,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1996年。
    [38] 马德编著《敦煌工匠史料》,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7年。
    [39] 杜士铎主编《北魏史》,太原: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1992年。
    [40] 胡戢、傅玫著《敦煌史话》,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
    [41] 沃兴华著《敦煌书法艺术》,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
    [42] 王乃栋著《丝绸之路与中国书法艺术——西域书法史纲》,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1年。
    [43] [唐]张彦远撰,刘石校点《法书要录》,辽宁: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
    [44] 张宏生、章利国著《中国佛教百科全书·诗偈、书画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45] 沙孟海编著《中国书法史图录(一)》,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1年。
    [46] 《敦煌写卷书法精选》,合肥:安徽美术出版社,1994年。
    [47] 荣新江著作《敦煌学十八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48] 刘进宝 编著《藏经洞之谜》,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0年。
    [49] 杨秀清 编著《华戎交会的都市——敦煌与丝绸之路》,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0年。
    [50] 刘诗平 孟宪实著《敦煌百年——一个民族的心灵历程》,广东:广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
    [51] 苏莹辉撰 曾仲威译《敦煌》,艺文印书馆,1976年。
    [52] 《敦煌写经》天津文物公司主编,北京: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
    [53] 《敦煌书法丛刊·韵书》,日本二玄社,1984年。
    [54] 《敦煌书法丛刊·经史(一)》,日本二玄社,1984年。
    [55] 《敦煌书法丛刊·诗词》,日本二玄社,1984年。
    [56] 《敦煌写卷书法经选》,安徽美术社编辑,1995年。
    [57] 《敦煌学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编辑,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
    [58] 《敦煌汉简》甘肃省文物研究所编,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
    [59] 《敦煌书法精选系列(全20册)》,辽宁:辽宁美术出版社编辑,2000年。
    [60] 方广锠著《敦煌佛教经录辑校(上)、(下)》,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
    [61] 郑炳林著《敦煌碑铭赞辑释》,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1992年
    [62] 郑炳林主编《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
    [1] 朱仁夫著《中国古代书法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2] 朱仲岳编著《唐名家墨迹大观》,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6年。
    [3] 沃兴华著《插图本中国书法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4] 秦明智 徐祖蕃 编选《淳化阁帖选》,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7年。
    [5] 梅墨生 赵海明 主编 陈滞冬著《甲骨文》、《金文》,北京:北京图书馆,1999年。
    [6] 梅墨生 赵海明 主编 黎东明著《秦汉隶书》,北京:北京图书馆,1999年。
    [7] 梅墨生 赵海明 主编 陈震生著《隶书》,北京:北京图书馆,1999年。
    [8] 梅墨生 赵海明 主编 催自默著《章草》,北京:北京图书馆,1999年。
    [9] 梅墨生 赵海明 主编 王元军著《楷书》,北京:北京图书馆,1999年。
    [10] 张国宏著《王羲之行书艺术》,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
    [11] 路鹏 文纪编《王羲之书法精选选辑》,当代中国出版社,1993年。
    [12] 华人德著《中国书法史·两汉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年。
    [13] 汤大民著《中国书法简史》,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
    [14] 刘正成主编《中国书法全集(5)秦汉简牍帛书》,荣宝斋出版社,1997年。
    [15] 刘正成主编《中国书法全集(20)三国两晋南北朝 魏晋南朝名家》,荣宝斋出版社,1997年。
    [16] 欧阳中石著《中国的书法》,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95年。
    [17] 欧阳中石等著《书法天地》,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2001年。
    [18] 陈振濂著《书法教学丛书》,北京: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7年。
    [19] 锺明善著《中国书法史》,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1991年。
    [20] 谢稚柳主编《中国历代法书墨迹大观(16)无名氏书家》,上海:上海书店,1996年。
    [21] 《各种书体源流浅说》北京书法研究社编着,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
    [22] 《温彦博碑》,日本二玄社,1986年。
    [23] 《书法自学丛帖·正书(上中下三册)》,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88年。
    [24] 《书法自学丛帖·篆隶(上中下三册)》,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88年。
    [25] 《书法自学丛帖·行草(上中下三册)》,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88年。
    [26] 《天津是艺术博物馆 馆藏书法作品选》,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89年。
    [27] 《柳公权法书籍》,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2年。
    [28] 《智永真书千字文》,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2年。
    [29] 《宋拓智永真草千字文》,北京:北京文物出版社,1995年。
    [30] 《唐·欧阳询书化度寺碑》,北京:北京文物出版社编辑并,1993年。
    [31] 《晋魏隋唐残墨》,合肥:安徽美术出版社,1996年。
    [32] 唐太宗《晋祠铭 温泉铭》,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9年。
    [33] 《唐太宗温泉铭》,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0年。
    [34] 《智永真草千字文墨迹》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0年。
    [35] 《柳公权玄秘塔碑》,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0年。
    [36] 《唐太宗温泉铭》,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0年。
    [37] 《欧阳询化度寺碑》,上海:上海书画社,2001年。
    [38] 《大观大清楼帖》,北京:北京文物出版社编辑并,2001年。
    [39] 《王羲之墨迹集(全)书谱专册》,书谱社编,书谱社,2001年。
    [1] 卜希旸撰《四殴堂藏“化度寺邕禅师舍利塔铭”是原石拓本吗》,书法丛刊,北京:北京文物出版社第1期(总57),1999年。
    [2] 王海萍撰《唐人写本(恪法师第一抄)浅析》,《书法丛刊》,北京:北京文物出版社,第3期(总47),1996年。
    [3] 金学智著《中国书法美学》,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4年。
    [4] 马大东著《阳刚壮烈 大俗大雅——(转轮圣王经卷)与隋唐经生体小楷书法丛刊》,北京:北京文物出版社,第1期(总33),1993年。
    [5] 查永玲撰《写经字体的发展演变书法丛刊》,北京:北京文物出版社,第1期(总41),1995年。
    [6] 胡舜庆 江林海 撰《南京出土东晋王室四方墓志书法初探书法丛刊》,北京:北京文物出版社,第4期(总64)2000年。
    [7] 高明撰《谈汉字的别体和误字》,《书法丛刊》,北京:北京文物出版社,第1期(总53),1998年。
    [8] 徐利明著,《中国书法风格史》,河南:河南美术出版社,2000年。
    [9] 清康有为著《广艺舟双楫》,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99年。
    [10] 梁扬撰《东方书法在欧洲中国书法》,中国书法杂志社,第1期总105期,2002年。
    [11] 华人德著《谈墓志》,《书谱》,书谱出版社,总第54期,1983年。
    [12] 刘涛撰《东晋铭刻书迹的体态及相关问题书法丛刊》,北京:北京文物出版社,第4期(总60),1999年。
    [13] 刘绍刚 王素 著《十六国时期高昌郡书法简论书法丛刊》,北京:北京文物出版社,第4期(总32),1992年。
    [14] 郑明著《书法艺术之表现》,《书谱》书谱出版社,总第28期,1979年。
    [15] 饶宗颐著,《敦煌唐人写本(御制勤政楼下观灯诗)》《书谱》书谱出版社,总第72期,1986年。
    [16] 《谈甘露元年譬喻经、锺繇宣示表、季直表》,《书谱》书谱出版社,第6期,1975年。
    [17] 《篆刻专辑》 《书谱》,书谱出版社,总第24期,1978年。
    [18] 《敦煌唐代(郡县公廨本钱簿、占云气书)卷》,《中国文物》,北京:北京文物出版社第1期,1979年。
    [19] 《汉简专辑》 《书谱》,书谱出版社,总第81期,1988年。
    [20] 《汉碑专辑(上、下)》,《书谱》,书谱出版社,总第86、87期,1989年。
    [21] 《北魏写本佛经残卷、西晋洛阳体析——兼谈书法地方体的形成背景》,《书法丛刊》 北京:北京文物出版社,第1期(总29),1992年。
    [22] 《唐人书般若残经》,《书法丛刊》,北京:北京文物出版社,第2期(总30),1992年。
    [23] 《甘肃出土书法数据选 审视与沉思:甘肃古代与当代书法国际研讨会纪要》,《中国书法》,中国书法杂志社,第11期,总103期,2001年。
    [24] 《先锋书法境遇与问题》,《中国书法》,中国书法杂志社,第2期,总106期,2002年。
    [25] 《中国书法大辞典(全二册)》,书谱出版社编辑,书谱出版社,1988年。
    [26] 《敦煌写卷书法勾沉》,《书法之友》,合肥:安徽美术出版社,总21期1996年。
    [27] 《社会转型与书法雅文化的异化》,《书法之友》,合肥:安徽美术出版社,总25期1996年。
    [28] 《“2001世界书艺全北双年展”崔志安刻字三人谈》,《中国书法》,中国书法杂志社第12期,总104期,2001年。
    [1] 王琳编辑《中世纪写本装饰字》,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
    [2] 李致忠著《古书版本学概念》,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1年。
    [3] 李致忠著《古书版本学概念》,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1年。
    [4] 李致忠著《古籍版本五百问》,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1年。
    [5] 李致忠著《书版本鉴定》,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
    [6] 奇敬著《中国的文房四宝》,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95年。
    [7] 潘吉星著《中国造纸史话》,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96年。
    [8] 董琨著《汉字发展史话》,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96年。
    [9] 颜文郁著《中国书籍简史》,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95年。
    [10] 敦煌研究院 编著,《中国美术全集绘画篇(14、15)敦煌壁画(上、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