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华侨民族主义发展研究(1912-1928)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民族主义是影响近现代东南亚华侨历史变迁的一大动力。目前学界在研究东
    南亚华侨民族主义时,习惯于把它从东南亚整体历史中分割出来,过分强调外部
    因素(主要是中国)对它发展的影响。本文努力站在华侨的立场上,把海外华侨
    民族主义发生重大转变的历史时期,即1912. 1928年期间的东南亚华侨民族主义
    的兴衰与华侨在当地谋求生存发展的历程结合起来考察。力图证明:华侨民族主
    义是华侨在当地谋求生存发展的主要工具之一,它的发展受到世界“大气候”与
    东南亚地区“小气候”的共同作用。
    本文共分六章。第一章概括介绍辛亥革命前东南亚华侨民族主义的形成过程
    与特点。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中国方面的影响(包括清政府华侨政策改变、
    维新派与革命派的政治宣传活动等等)以及当地社会环境变化(包括西方国家在
    当地实行政治上的直接统治、当地经济开发力度的加大等等)的共同作用下,东
    南亚华侨主动地接受孙中山等人传播的民族主义。第二章主要阐述辛亥革命胜利
    后,东南亚华侨民族主义的发展特点。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国内活跃的民主
    氛围为华侨民族主义提供了新的发展环境,东南亚华侨在加强对中国政治认同的
    同时,也开始向中国政府提出保护的要求,华侨民族主义服务于华侨在当地发展
    的功能逐渐得到体现。第三章与第四章主要介绍一战爆发后,东南亚华侨所面临
    的机遇与挑战。这一时期,伴随着当地经济的景气,华侨在经济上与当地的结合
    程度不断加深,与此同时,华侨在当地发展所面临的压力却越来越大。首先,日
    本势力在当地的迅速膨胀直接威胁到华侨在当地的生存发展;其次,战后卷土重
    来的西方殖民统治者为了阻止共产主义进入东南亚以及为了防止当地民族主义
    运动的发展,加强了对华侨社会的控制;最后,一战后,东南亚民族主义运动逐
    渐兴起,在此过程中,华侨受到了当地民族主义势力的强制同化与排斥。在上述
    各种力量的冲击下,东南亚华侨在当地的发展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第五章集
    中分析一战后东南亚华侨在当地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这些问题就是华侨民族
    主义需要承担的新任务。一战后,随着华侨社会与当地社会结合程度的加深以及
    华侨在当地发展所面临的压力的增大,华侨社会原有的、以血缘、地缘及方言缘
    等等狭隘关系为纽带所形成的、以分裂隔阂为特点的旧交往体系,已经无法继续
    提供华侨在当地发展所需的种种保护。为此,广大华侨以民族主义为武器,对华
    侨社会内部、华侨与中国、华侨与当地社会等等交往结构进行整合。第六章以具
    体的史实对民族主义上述整合功能进行实证。一战后,东南亚华侨掀起的抵制E
    货、倡用国货、废除不平等条约等等运动,其实质都是华侨在民族主义指导下,
    
    
     东南亚华侨民族主义发展研究(191卜1928)
    整合旧交往体系、构建新交往体系,以维护自己在当地的经济利益,谋求在当地
    发展的行为。
     通过上述实证的、理论的分析研究,本义初步得出以下结论:
     l、东南亚华侨是和平性质的经济移民,他们移屠当地的根本目的在于谋求
    在当地的经济发展,华侨民族主义发展始终围绕着这一主轴来进行。二、东内业
    地区环境变化是华侨民族主义盛衰递嫡的内在动力,中国方面的影响只不过是华
    侨民族主义发展的外在因素。3、6。南亚华侨社会与中国是两个经济利益_上相对
    独立的经济实体,因此,华侨民族主义与中国国内民族主义不能完全等问起来,
    华侨在海外发动民族主义运动,既反刚了华侨爱国的一面,也反映了华侨希望治
    到中国政府保护的一面。4、民族主义是一把双刃剑,近代中国政府在利用华侨
    力量为自己反帝反封斗争服务的同时,却没有注意利用自己的力量为华侨在当地
    长远发展服务,延缓了华侨当地化的步伐,对此后华侨在当地的发展造成了个利
    的影响。
Nationalism has been a major dynamic power in shaping the modern historical changes of overseas Chinese in Southeast Asia. Current academic studies tend to segment this overseas Chinese nationalism (OCN) from the totality of Southeast Asian history to highlight the influence of external factors (mainly from China) in OCN evolution. From the standpoint of overseas Chinese,this paper combines a survey of OCN development during 1912-1928,which was a historical period for OCN crucial change,with a survey of the course of overseas Chinese struggle for survival and growth in the area. The paper seeks to demonstrate that,as a major weapon in the struggle for survival and growth in the local area,OCN has been jointly shaped by the world's "macroclimate" and the Southeast Asian "microclimate".
    The paper consists of six chapters. Chapter One formulates the emergence of OCN and its characteristics before the revolution of 1911. At the turn of 19/20 centuries,the interplayed result of the influences from China (including the changing policies of Ch'ing government towards overseas Chinese,the propagandizing movement of reformists and revolutionaries in the overseas Chinese community,etc.) and the changing local circumstances (including the enhancement of colonial control by European countries and the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region,etc) enabled the overseas Chinese to accept forwardly the nationalism as advocated by Sun Yet-sen,etc.
    Chapter Two mainly describes OCN's developmental characteristics after the winning of Wuchang uprising. When the Chinese Republic was founded in 1912,the brisk atmosphere of democracy in China created new circumstances for OCN's growth. With their political identity with China strengthened,the overseas Chinese in Southeast Asia began to seek protection from the Chinese government. The function of OCN as helping overseas Chinese to develop in the local society was gradually manifested.
    Chapter Three and Chapter Four focus on the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that overseas Chinese faced after the outbreak of World War I. During the war,with the boom of local economy,overseas Chinese enjoyed deepening economic integration with the local society,but at the same time,their development in the local area faced increasing barrier. Firstly,the rapid expansion of Japanese influence in the Southeast
    
    
    
    Asia posed a direct threat to th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of overseas Chinese in the local society. Secondly,the post-war colonial authorities tightened their control over the overseas Chinese community in order to block the way for Communist power to shed into Southeast Asia and prevent the rising of indigenous nationalist movement Finally,in the gradual rise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alist movement after World War 1,the overseas Chinese were forced to assimilate with the local community and were excluded by the indigenous nationalists. All these impacts brought about fundamental changes in the developmental environment for the overseas Chinese.
    Chapter Five concentrates on an analysis of the major problems the overseas Chinese faced in their development in the area,which were the new tasks that OCN have to accomplish. After World War 1,with the deepening integration with the indigenous community and the increasing barrier for development in the local area,the old divisive and segregated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med through narrow kinship,territorial and dialect relations was no longer fit in providing adequate protection to the overseas Chinese community. Thus,the masses of overseas Chinese resorted to nationalism as a weapon to carry out the reforming of communication structures within the overseas Chinese community,communication structures with China and with the indigenous community,etc.
    Chapter Six provides concrete historical materials to demonstrate the reforming function of the OCN as stated above. In this period,overseas Chinese in Southeast Asia launched a series of movements,such as the boycott of Japanese goods,purchasing and using Chinese products,abolishing unequal treaties,e
引文
1、 南京临时政府档案(全宗号:26) ,案卷号:011,缩微号:16J0001。
    2、 外交部档案(全宗号:1039) ,案卷号:33;34;42;79;100;101;133: 153;394;414;519:567:532;538:599。
    3、 内务部档案(全宗号:1001) ,案卷号:433;434;435;437:442:443: 445;817;1396:1397;1398;1410;1443;1444;1448:1482:1621。
    4、 农商部档案(全宗号:1038) ,案卷号:110:179;1401;1407;1429: 1749:2119。
    1、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政府公报》(全240册),上海书店,1988年 版。
    2、 蔡鸿源等编:《南方军政府公报》(全78册)、《大元帅大本营公报》(全 60册)、《国民政府公报》(全19册),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3、 《外交公报》(1912-1927年)
    1、 万仁元等编:《中华民国史料长编》1-70册,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 版。
    2、 北洋军阀史料编委会:《北洋军阀史料·袁世凯卷》1-2册,天津古籍出 版社,1992年版。
    3、 章伯锋等主编:《北洋军阀(1912-1928) 》1-6卷,武汉出版社,1990 年版。
    4、 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一编、续编、三编,台北,文海出 版社。
    5、 季啸风编:《中华民国史史料外编》(中文部),第1-100册,桂林,广 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6、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 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
    
    
    7、 程道德等编:《中华民国外交史资料选编》(1919-1931) ,北京大学出版 社,1985年版。
    8、 《中华民国实录·文献统计(1912-1949) 》第5卷上、下册,吉林人民出 版社,1997年版。
    9、 周南京等编:《印度尼西亚华人同化问题资料汇编》,北京大学亚太研究 中心,1996年版。
    10、 广东省档案馆等编:《华侨与侨务史料选编》第1-2册,广东人民出版 社,1991年版。
    11、 林真选编:《福建华侨档案史料》上、下册,北京,档案出版社,1990 年版。
    12、 《厦门华侨志》,厦门,鹭江出版社,1991年版。
    13、 邓丽兰编著:《临时大总统和他的支持者--孙中山英文藏档透视》, 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6年版。
    14、 陈鹏仁主编:《中国国民党党务发展史料》,台北,近代中国出版社,1998 年版。
    15、 郑民、梁初鸿等编:《华侨华人史书刊目录》,中国展望出版社,1984 年版。
    16、 陈声贵编:《福建省收藏华侨华人问题中外图书联合目录》,厦门大学 出版社,1988年版。
    17、 曾伊平等编:《华侨华人研究文献索引(1980-1990) 》,厦门大学出版 社,1994年版。
    18、 厦门大学南洋研究所资料室编:《东南亚研究论文索引(1990-1995) 》, 厦门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9、 徐斌等编:《东南亚研究论文索引(1996-2000) 》,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 年版。
    1、 薛福成著:《出使四国日记》,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2、 丁凤麟、王欣之编:《薛福成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3、 曾纪泽著:《使西日记》,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4、 华兴、吴嘉勋编:《梁启超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5、 丁贤俊、喻作凤编:《伍廷芳集》上、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 版。
    6、 吴天放编:《王正廷近言录》,上海,现代书局,1933年版。
    7、 《孙中山全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
    
    
    8、 顾维钧著,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译:《顾维钧回忆录》第一册, 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9、 陈嘉庚著:《南侨回忆录》,长沙,岳麓书社,1998年版。
    1、 黎澍、蒋大椿主编:《马克思恩格斯论历史科学》,人民出版社,1988 年版。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3、 严平著:《走向解释学的真理》,北京,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
    4、 袁吉富著:《历史认识的客观性问题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版。
    5、 张广智等著:《现代西方史学》,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6、 黑格尔著,王造时译:《历史哲学》,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版。
    7、 于沛主编:《20世纪中华学术经典文库--历史学(史学理论卷)》兰 州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8、 (英)彼得·伯克著,《历史学与社会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版。
    9、 彭树智著:《东方民族主义思潮》,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10、 (英)安东尼·吉登斯著,胡宗泽等译:《民族--国家与暴力》,北京, 三联书店,1998年版。
    11、 徐迅著:《民族主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12、 王恩涌等编:《政治地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13、 余建华著:《民族主义》,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
    14、 李世涛主编:《知识分子立场--民族主义与转型期中国的命运》,长 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15、 (英)埃里克·霍布斯鲍姆著,李金梅译:《民族与民族主义》上海人民 出版社,2000年版。
    1、 (新加坡)道比著,赵松年等译:《东南亚》,三联书店,1958年版。
    2、 许云樵著:《南洋史》上、下卷,新加坡,星洲世界书局有限公司,1961 年版。
    3、 (苏)尼瓦烈勃里科娃著,王易今、裘辉等译:《泰国近代史纲》,商务 印书馆,1974年版。
    4、 D·G·E·霍尔著,中山大学东南亚历史研究所译:《东南亚史》上、
    
     下册。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5、 中山大学东南亚史研究所著:《泰国史》,广东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6、 F.H.欣斯利编,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组译:《新编剑桥世 界近代史》第11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
    7、 夏诚著:《近代世界整体观》,成都出版社,1990年版。
    8、 韩振华著:《中国与东南亚关系史研究》,广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9、 梁英明等著:《近现代东南亚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10、 王正毅:《边缘地带发展论--世界体系与东南亚的发展》,上海人民 出版社,1997年版。
    11、 (德)弗兰茨·奥本海著,沈蕴芳、王燕生译:《论国家》,北京,商务印 书馆,1999年版。
    12、 (美)菲利普·李·拉尔夫等著,赵丰等译:《世界文明史》上、下卷, 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13、 (法)费尔南·布罗代尔著,顾良等译:《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 济和资本主义》第1-3卷,北京,三联书店,1996年版。
    14、 (美)伊曼纽尔·沃勒斯坦著,尤来寅等译:《现代世界体系》,第1-2卷,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15、 C.E.布莱克(Black)著,段小光译:《现代化的动力》,成都,四川人民 出版社,1998年版。
    16、 C.L.莫瓦特编,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组译:《剑桥世界近代 史》第12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17、 李植(木丹)主编:《宏观世界史》,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8、 刘宏著:《中国--东南亚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19、 王正毅著:《世界体系论与中国》,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1、 朱世全著:《取消不平等条约之方法与步骤》,上海,泰东图书局,1928 年版。
    2、 刘彦著:《最近三十年中国外交史》,上海,太平洋书店,1930年版。
    3、 华企云著:《云南问题》,上海,大东书局,1931年版。
    4、 章进主编:《中国外交年鉴》(1933年),上海生活书店,1934年版。
    5、 高承元著:《广州武汉革命外交文献》,上海,神州国光社,1933年再 版。
    6、 中国社会科学近代史研究所编:《近代中国对外关系》,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5年版。
    
    
    7、 夏良才著:《近代中外关系史研究概览》,天津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8、 陈志奇著:《中国近代外交史》,台北,南天书局,1993年版。
    9、 石源华著:《中华民国外交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10、 纪霖主编:《中国现代化史》,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版。
    11、 杨公素著:《中华民国外交简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12、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版。
    13、 张国淦:《北洋述闻》,上海书店出版社,1998年版。
    14、 (美)费正清主编,杨品泉等译:《剑桥中华民国史》上、下卷,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15、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第1、 19、 20、 21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年版。
    16、 蒋廷黻撰、沈渭滨导读:《中国近代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17、 (日)滨下武志著,朱荫贵等译:《近代中国的国际契机》,北京,中国 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18、 王立新著:《美国对华政策与中国民族主义运动(1904-1928)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19、 曾业英主编:《五十年来的中国近代史研究》,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 年版。
    20、 许毅主编:《北洋政府外债与封建复辟》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年版。
    21、 王家范著:《百年颠沛与千年往复》,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年版。
    22、 罗志田著:《乱世潜流:民族主义与民国政治》,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年版。
    23、 胡春惠著:《民初的地方主义与联省自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 社,2001年版。
    1、 司徒赞编:《南洋荷领东印度地理》,南京暨南学校,1922年版。
    2、 翥青著:《中国与暹罗》,上海,商务印书馆,1924年版。
    3、 (美)宓亨利(H·F·MacNaiv)著,岑德彰译:《华侨志》,商务印书馆, 1928年初版。
    4、 顾因明编:《马来半岛土人之生活》,国立暨南大学南洋文化事业部,1928 年版。
    5、 李长傅著:《南洋华侨史》,国立暨南大学南洋文化事业部,1929年版。
    6、 (日)长野朗著,黄朝琴译:《中华民族之国外发展》,国立暨南大学南
    
     洋文化事业部印行,1929年版。
    7、 吴承洛编:《菲律宾工商业考察记》,上海,中华书局,1929年版。
    8、 黄竞初著:《南洋华侨》,上海,商务印书馆,1930年版。
    9、 中央侨务委员会编印:《各国虐待华侨苛例辑要》,1931年版。
    10、 刘士木著:《日本海外侵略与华侨》,国立暨南大学南洋文化事业部,1931 年版。
    11、 何汉文:《华侨概况》,上海,神州国光社,1931年版。
    12、 吕家伟著:《华侨运动之意义及其计划》,国立暨南大学南洋文化事业 部,1931年版。
    13、 丘守愚著:《二十世纪之南洋》,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
    14、 刘继宣、束世(?)著:《中华民族拓殖南洋史》,上海,国立编译馆,1934 年版。
    15、 李崇厚著:《大南洋论》,上海,申报发行处,1934年版。
    16、 王云五等著:《战后各国的外交政策》,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
    17、 周启刚:《海外问题言论选辑》第一集,海外月刊社,1935年版。
    18、 上海晨报主编:《中国赴菲观光团特刊》,上海,新民出版印刷公司,1935 年版。
    19、 姚楠著:《中南半岛华侨史纲要》,商务馆,1935年重庆初版。
    20、 丘汉平、庄祖同编撰:《华侨问题》,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
    21、 凡登波须(Vandenbosch)著,费振东译:《荷属东印度概况》,商务印书 馆,1936年版。
    22、 李长傅著:《中国殖民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
    23、 薛典曾著:《保护侨民论》,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
    24、 陈达著:《南洋华侨与闽粤社会》,上海,商务印书馆,1938年版。
    25、 新加坡《星洲日报》社编印:《星洲十年》,1939年版。
    26、 傅无闷主编:《南洋年鉴》,新加坡,南洋商报出版部,1939年版。
    27、 陈嘉庚:《我国行的问题》,新加坡,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1946 年版。
    28、 章渊若、张礼千主编,张荫桐译述:《南洋华侨与经济之现势》,商务 印书馆,1946年版。
    29、 陈里特:《中国海外移民史》,中华书局,1946年版。
    30、 丘守愚著:《东印度华侨经济发展史》,正中书局,1947年版。
    31、 高事恒著:《南洋论》,上海,南洋经济研究所,1948年版。
    32、 陈序经著:《越南问题》,岭南大学西南社会经济研究所,1949年印行。
    
    
    33、 陈烈甫著:《菲律宾与中菲关系》,香港,南洋研究出版社,1955年版。
    34、 梁子衡著:《侨政概论》,台北,海外出版社,1956年版。
    35、 丘式如著:《华侨国籍问题》,台北,正中书局,1966年版。
    36、 张文蔚著:《华人社会与东南亚诸国之政治发展》,台湾,商务印书馆, 1972年版。
    37、 廖建裕著:《现阶段的印尼华族研究》,新加坡,教育出版社,1978年 版。
    38、 崔贵强等编:《东南亚华人问题之研究》,新加坡,教育出版社,1978 年版。
    39、 杨建成编:《三十年代南洋华商经营策略之剖析》,《南洋研究史料丛 刊》第14集,台北,中华学术院南洋研究所,1983年版。
    40、 吴主惠著,蔡丰茂译:《华侨本质的分析》,台北,黎明文化事业公司, 1983年版。
    41、 林天佑著、李学民等译:《三宝垄历史》,广州,暨南大学华侨研究所, 1984年版。
    42、 林水檬、骆静山合编:《马来西亚华人史》,马来西亚,铁山泥出版有 限公司,1984年版。
    43、 游仲勋著:《华侨政治经济论》,杨建成主编:《南洋研究史料丛刊》第 13集,台北,中华学术院南洋研究所,1984年版。
    44、 李国卿著,郭梁,金永勋译《华侨资本的形成和发展》,福建人民出版社, 1984年版。
    45、 游仲勋著,郭梁译:《东南亚华侨经济简论》,厦门大学出版社,1987 年版。
    46、 廖建裕著,李学民等译:《爪哇土生华人政治》,北京,中国友谊出版 公司,1985年版。
    47、 杨建成主编:《英属马来亚华侨》,《南洋研究史料丛刊》第24集,台 北,中华学术院南洋研究所1986年版。
    48、 王赓武著,姚楠编:《东南亚与华人--王赓武教授论文选集》,北京,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87年版。
    49、 W.J.凯特著,王云翔译:《荷属东印度华人的经济地位》,厦门大学出 版社,1988年版。
    50、 林金枝著:《近代华侨投资国内企业概论》,厦门大学出版社,1988年 版。
    51、 庄国土著:《中国封建政府的华侨政策》,厦门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52、 郑赤琰等编:《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亚洲之海外华人》,香港中文大学,1989 年版。
    53、 吴元黎等著:《华人在东南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厦门大学出版社,1989 年版。
    54、 郭梁编:《战后海外华人变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中国华 侨出版社,1990年版。
    55、 郑祥鹏编:《黄绰卿诗文选》,北京,中国华侨出版公司,1990年版。
    56、 颜清湟著:《海外华人史研究》,新加坡亚洲研究学会,1992年版。
    57、 林金枝主编:《华侨华人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1993年版。
    58、 毛起雄等编著:《中国侨务政策概述》,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1993 年版。
    59、 吉原久仁夫著,周南京译:《黄仲涵财团》北京,中国华侨出版公司, 1993年版。
    60、 吴凤斌主编:《东南亚华侨通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61、 古鸿廷:《东南亚华侨之认同问题(马来亚篇)》,台北,联经出版事业 公司,1994年版。
    62、 张希哲主编:《华侨与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国民革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台北,国史馆,1997年版。
    63、 李盈慧著:《华侨政策与海外华侨民族主义(1912-1949) 》,台北,国 史馆,1997年版。
    64、 李宝钻:《马来西亚华人涵化之研究--以马六甲为中心》,台北,台 湾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1998年版。
    65、 郭梁著:《东南亚华侨华人经济简史》,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年版。
    66、 庄国土等编:《世纪之交的海外华人》上、下册,福州,福建人民出版 社,1998年版。
    67、 任贵祥、赵红英著:《华侨华人与国共关系》,武汉出版社,1999年版。
    68、 蔡仁龙著:《印尼华侨与华人概论》,香港,南岛出版社,2000年版。
    69、 庄国土著:《华侨华人与中国的关系》,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年版。
    70、 聂德宁著:《近现代中国与东南亚经贸关系史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1年3月版。
    71、 周南京著:《风云变幻看世界》,香港,南岛出版社,2001年版。
    
    
    72、 周南京主编:《巴人与印度尼西亚》,香港,南岛出版社,2001年版。
    73、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编:《青年学术论坛》(2000年卷),北京,社 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1、 《泗水华侨与和兰警察之冲突》,《东方杂志》第8卷第12号(1912年6 月)。
    2、 《旅居暹罗之中国人》,《东方杂志》第14卷第4号,(1917年4月)。
    3、 天南浪子:《记爪哇华侨糖业之失败》,《东方杂志》第15卷第2号(1918 年2月)。
    4、 《菲律宾华侨航海事业》,《东方杂志》第15卷第8号(1918年8月)。
    5、 《星洲之考察》,《东方杂志》第15卷第8号(1918年8月)。
    6、 《暹罗华侨请派公使驻暹罗通启》,《东方杂志》第16卷第6号(1919 年6月)。
    7、 《菲律宾簿记案节略》,《东方杂志》第18卷第17号(1921年9月)。
    8、 何海鸣:《太平洋会议保侨案提出之旨趣与华侨之觉醒》,《东方杂志》, 第18卷第18-19合刊号,(1921年10月)。
    9、 李长傅:《世界的华侨》,《东方杂志》第20卷第16号,(1923年8月)。
    10、 《最近两大惨杀华侨案件》,《东方杂志》第24卷第21号(1927年11 月)。
    11、 龙大均:《越南的民族独立运动及华侨》,《东方杂志》第25卷第12号 (1928年6月)。
    12、 周敦礼:《各国虐待侨胞苛例之一斑和补救方策》,《东方杂志》第28 卷第13号,(1931年7月)。
    13、 黎尚桓:《我国南洋侨务的回顾与展望》,《东方杂志》第33卷第9号 (1936年5月)。
    14、 黄正铭:《暹罗华侨之法律地位》,《东方杂志》第33卷第23号(1936 年12月)。
    15、 兰敦(Kewneth.Perry Landon)著,陈礼颂译:《泰国是怎样对付华侨 商业》,《东方杂志》第38卷第3号(1941年2月)。
    16、 费哲民:《我们期望中的侨务委员会》,国立暨南大学南洋文化事业部 编:《南洋研究》第2卷第2号。
    17、 郑学稼:《用事实向国府请命》,《南洋研究》第2卷第4号。
    18、 蒋逢辰:《暹罗取消治外法权之经过》,《南洋研究》第2卷第6期。
    19、 丘斌存:《中暹订约的事件》,《南洋研究》第2卷第6期。
    
    
    20、 布赛尔:《东南亚的中国人》,厦门大学南洋研究所编:《南洋问题资料 译丛》1957年第4期,1958年1-3期。
    21、 史金纳:《泰国华人社会--史的分析》,《南洋问题资料译丛》1964 年第1-4期。
    22、 周南京:《华侨、辛亥革命与印度尼西亚民族独立运动》,《华侨历史学 会通讯》,1984年第2期,第23-34页。
    23、 廖建裕:《现阶段的印尼华族研究》,《华侨历史学会通讯》,1985年第 1期,第32-44页。
    24、 徐继尧:“世界经济危机和三十年代马来亚华人经济的转变”《华侨历 史学会通讯》,1985年第4期,第14-24页。
    25、 王赓武:《“华侨”一词起源诠释》,王赓武著,姚楠译:《东南亚与华 人》,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87年版。
    26、 郑民:《华侨概念、定义问题初探》,《东南亚研究》,1988年第3期, 第66-73页。
    27、 庄国土:《“华侨”名称考》,郑民等编:《华侨华人研究论文集》,北京, 1989年版。
    28、 王赓武:《同化、归化与华侨史》载郑赤琰等编:《两次世界大战期间 亚洲之海外华人》,香港中文大学,1989年版,第11-21页。
    29、 张注洪:《五卅运动与海外爱国侨胞》,《历史档案》,1990年第4期。
    30、 王赓武:《海外华人与民族主义》载《孙文与华侨--纪念孙中山诞辰 13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神户,1996年版,第5-19页。
    31、 王赓武:《论东南亚华人认同之研究》,《思与言》第30卷第2期(1992 年6月),第142-174页。
    32、 朱法源:《从族国到国族:清末民初革命派的民族主义》,《思与言》第 30卷第2期(1992年6月),第7-38页。
    33、 华中兴:《中山先生民族主义本源初探:从种族主义到国家民族主义》, 《思与言》第30卷第2期(1992年6月),第39-90页。
    34、 郭梁:《近代以来日本的华侨华人研究(1914-1996年)》,《华侨华人历 史研究》,1997年第2期。
    35、 杨立强:《华侨联合会与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国民革命(1912-1919) 》, 张希哲主编:《华侨与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国民革命学术研讨会论文 集》,台北,国史馆,1997年版,第253-271页。
    36、 庄国土:《华侨民族主义与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张希哲主编:《华 侨与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国民革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北,国史馆,
    
     1997年版。
    37、 王赓武:《新、旧民族主义与海外华人》,庄国土等编:《世纪之交的海 外华人》,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9页。
    38、 曲晓范:《试述1918-1921年北洋政府在西伯利亚的护侨活动》,《华侨 华人历史研究》,1998年第1期。
    39、 庄国土:《从民族主义到爱国主义:1911-1941年间南洋华侨对中国认 同的变化》,《中山大学学报》(哲社版),2000年第1期。
    40、 陈昌福:《民初华侨联合会》(未刊学术论文)。
    1、 《民立报》
    2、 《申报》
    3、 华侨联合会编:《华侨杂志》第1-2期。
    4、 《东方杂志》1904-1949年。
    5、 国立暨南大学南洋文化事业部编:《南洋研究》
    6、 周君南编辑:《新嘉坡中华总商会月报》第1卷第2-3合刊本、第9-10 号,新嘉坡中华总商会月报发行部,1922年版。
    7、 《华侨历史学会通讯》
    8、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9、 《南洋问题资料译丛》(1982年后改为《南洋资料译丛》)
    10、 《南洋问题研究》
    11、 《东南亚研究》
    12、 《八桂侨史》(2000年后改为《八桂侨刊》)
    13、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国外中国近代史研究》编辑部编:《国 外中14、 国近代史研究》第1-27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1995 年版。
    15、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
    16、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历史学报》
    17、 《中国海洋史论文集》
    18、 《思与言》
    
    
    1, Song Ong Siang, One Hundred years' History of the Chinese in Singapore, (London, John Murray, Albemarle Street,W. 1923) .
    2, Lea E. Williams, The Future of the Overseas Chinese in Southeast Asia, (New York ,Mcgraw-hill Book Company .1966) .
    3, Lea E.Williams, Southeast Asia: A History , New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6) .
    4, W.R.Roff, The Origins of Malay Nationalism, (Luala Lumpur ,Penerbit Universiti Malaya, 1974) .
    5, Leo Suryadinata, Political thinking of the Indonesian Chinese 1900-1995, (Singapore University Press ,1997) .
    6, Leo Suryadinata(ed), Ethnic Chinese as Southeast Asians , ( Singapore, Institute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1997) .
    7, Donald E.Willmott, The National Status of the Chinese in Indonesia 1900-1958, ( NewYork,Cornell University, 1961) .
    8, Garth Alexander, The Invisible China: The Overseas Chinese and the Politics of Southeast Asia( New York .Macmillan Publishing co. Inc), 1974.
    9, Edmund S.K. Fung , The Diplomacy of Imperial Retreat-Britain's South China Policy, 1924-1931, (Hong Kong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1991) .
    10, Milton Osborne, Southeast Asia: an Introductory History ,(George Allen & Unwin Australia Pty Ltd 1979) .
    11, Victor Purcell, South and east Asia since 1800,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65) .
    12, Victor Purcell, The Chinese in Southeast Asia,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5) .
    13, C.F.Yong & R.B.Mckenna, The Kuomintang Movement in British Malaya (1912-1949) , (Singapore University Press, 1990) .
    14, Nicholas Tarling ed,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Southeast Asia , Vol.1-2.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2) .
    15, Leo Suryadinata (ed), The Ethnic Chinese in the Asian States, (Singapore, Institute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1989) .
    16, Leo Suryadinata, Peranakan Chinese Politics in Java, 1917-42. (Singapore, Institute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1976) .
    17, Heng Pek Koon, Chinese Politics in Malaysia, (Singapore Oxford University
    
    
    1, Yoji Akashi, The Nanyang Chinese Anti-Japanese and Boycott Movement (1908-1928) , Journal of the South Seas Society, Vol.23 ,No. 1-2,1968.
    2, Wang Gunwu, Southeast Asian hua-ch'iao in Chinese History-Writing, Journal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 Vol. 12, No. 1, March 1981.
    3, Leo suryadinata : Pribumi Indonesians ,the Chinese Minority and China , A study of Perception and Policies, Journal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 Vol.12, No.l, March 1981.
    4, C.F.Yong & R.B.Mckenna, The Kuomingtang Movement in Malaya and Singapore 1912-1925 , Journal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 Vol.12, No.l, March 1981.
    5, Laurence K.L.Siam, The Legacy of Malayasian Chinese Social Structure, Journal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Vol.12, No.2, Steptember 1981.
    6, Charles A.Coppel, Studying the Chinese Minorities: A Review, Indonesia,Vol.24, 1977.
    7, Denys Lombard & Claudine Salmon, Islam and Chineseness, Indonesia, Vol.57,1993.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