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大众化的想象与实践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沈从文现象”与“赵树理现象”在笔者看来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两个特殊现象,两个从乡下走出来的创作者,都是以故土作为自己创作的根源。一个是在非官方意识形态的推动下而被广大研究者和读者所熟知,形成“沈从文热”,另一个则是被官方政治意识形态推上主流文学的中心,形成“赵树理方向”。在研究过程中,笔者发现沈从文与赵树理作品的读者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这两者不论是主观选择还是客观效果,他们的文学创作作为大众典范的意义是无法忽视的。本文选择文学大众化作为理论框架。来对沈从文现象与赵树理现象进行对比研究。
     论文共分为四章:
     第一章对于本文的理论框架文学大众化进行了阐释。文学大众化是20世纪中国文学的核心问题之一,自从“五四”文学革命以来,文学大众化始终如影随形般地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主题之一。文学大众化肇始于晚清的“兴小说”与“倡白话”。“五四”文学革命时期,胡适、陈独秀倡导了白话文运动以及平民文学的理论。30年代的大众化讨论力图培养广大人民群众无产阶级革命意识。毛泽东时期,文学成为了团结群众、教化群众、打击敌人的武器。文学大众化这一思潮对中国现代文学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大众化和精英化一直存在着逻辑悖论。不管是从文学的创作还是文学的欣赏角度来说,大众化都是难以实现的,大众化更大程度上只是一个精英知识分子用以达成自身目的的一种工具。
     第二章通过沈从文与赵树理的相似性研究来阐释两人的创作的大众文学的典范意义。他们同是自称乡下人;所受的教育程度都不太高;作品的取材都来自于自己的故土,都力图营造出一种脱离苦难的世界;同时都采用了民间叙事模式,缺乏宏大叙事;他们虽然所处的创作时代不同但背后的人文背景是相似的;同时他们在思考“现代文明”、“民间立场”方面对于现代文学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他们的创作对于文学大众化是成功的实践。在本章还探讨了沈从文与赵树理作为现代大众文学的典范意义。
     第三章从文学的接受以及研究的角度对沈从文与赵树理的艺术沉浮进行了梳理。在沈从文接受度很高的时候,赵树理是被遮蔽的,但当“工农兵文学”提出之后,赵树理则备受推崇,被推举为“赵树理方向”,一时风光无限。此时沈从文则基本上是处于与时代游离的状态。但随着革命文学规范的不断深化,赵树理也不可避免地被逐渐边缘化了。而沈从文从四十年代中期到文革结束,基本上都是处于沉寂的状态。新时期一直到二十一世纪的现在,对他们二人的认识和评价都不断深入,对于两者创作的意义与文学史上的地位也有了重新的认识。
     第四章,探析了沈从文与赵树理评价的历史误差产生的原因。沈从文与赵树理的创作有众多的相似性,但是他们一个是被归于知识精英的定位,而另一个则被主流意识形态推为大众典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差异?就笔者看来主要是从两个方面来探究原因,一是因为时空的差别,不同的时间点上审美期待的差异以及两者在空间地域上的差异。二是因为审美个性的差异。两人呈现出一“俗”一“雅”泾渭分明却又都充满中国风味的审美个性。
     结语部分对沈从文赵树理从一俗一雅两个角度对中国现代文学大众化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沈从文与赵树理虽然在身份上一个是知识精英,一个是大众典范,但是他们都是自觉或者不自觉地进行大众化实践的作家。他们用不同的形态延续着中国的传统文化,获得读者的认同,同时又对后来的文学创作也形成了一定的影响,这样一种影响或显或隐,都会对当下乃至以后的文学创作都起到借鉴的意义。
There are two special phenomena in Chinese modern literature, the 'Shen Congwen phenomenon'and'Zhao Shuli phenomenon'. Both of them came from the countryside and regarded their own homeland as the origin of their literary creations. One of them was driven by the unofficial ideology and thus became famous among numerous researchers and readers, which produced the'Shen fever', whereas the other one was driven by the political ideology and promoted to the center of the mainstream literature, consequently creating'Direction of Zhao Shuli' During the process of researching, the writer discovered several similarities among their readers. Hence, their works were treated as classics which cannot be neglected by the massive, whethe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ubjective choice or objective effect. This article aims at comparing the Shen's with Zhao's phenomenon under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literature's popularization.
     The article is divided into four chapters:
     Literary popularization of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this paper is explained in the first chapter. The Literature's Popularization is one of core issues of Chinese literatures in20th century. Since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literature's popularization has been one of the subjects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literatures. The literature's popularization originated from'thriving short story'and'advocating the vernacular'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The civilian movement theory and the advocating vernacular movement that were promoted by Hu Shi and Chen Duxiu were a form of expression of literature's popularization under the era of "May Fourth Movement" literary revolution. Popularity in1930s tried to cultivate among the massive the revolutionary realization of proletariat. In Mao's period, literature was regarded as the weapon to unite, to indoctrinate the mass and to fight against the enemy. Undeniably, it is,to a degree difficult to implement the popularization, whethe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iterary creation or literary appreciation, due to the logic paradox involving popularization and elite minority. As a matter of fact, popularization is an instrument to help elites achieve their aims to a larger degree.
     In Chapter II, by comparing the similarity between Shen and Zhao, the writer explains the classic significance of two popular literatures. They claimed to be rustic without high quality of educational background, and their works involved living experiences in their own homeland. They used folk narrative mode which lacks of grand narrative description of past event. They want to create a madrigal mode to help the public break away tribulations. While they were living in different creation era, the cultural background behind is similar. Both of them were thinking about the 'modern civilization' and 'civil position' that are quite important to improve the modern literature development. Their creations are the successful practices of literature popularization.Secondly, the article explores into the classic significance of Shen and Zhao in Chinese modern popular literature.
     Chapter Ⅲ deals with the artistic ups and down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acceptance of literature and research on Shen and Zhao. When Sheng's works were received by readers in city, Zhao was neglected. When Mao Zedong advocated 'the direction for workers, peasants and soldiers', Zhao had an excellent reputation among the masses. At the same time, Shen was dissociated by the era. Moreover, Shen basically still stood in dreary state during the1940s to the end of Great Proletarian Cultural Revolution. From the new era to the21st century, the evaluation of their works has attained profound understanding and assessment of them, as well as the new insight into their meanings of the creations and their status in the literature history.
     The fourth chapter deals with the reason why the historical errors of their criticism have occurred. There are lots of similarities between Shen and Zhao's works. However, one ranks as the cultural elite, whereas the other one was promoted as the model of the massive classic by the mainstream ideology. Why is there such a disparity? The article explains it from two facets. On the one hand, they live in different times and space, and the people who live in different times have various aesthetic expectations, as well as the person who is living in different district. On the other hand, the disparity results from their aesthetic personality. Thus, they presented entirely different aesthetic personality as'vulgarness'and 'elegance'but filled with typical Chinese aesthetic flavor.
     The conclusion part has rendered the analysis on the impact on the popularization of chinese modern litera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elegance" and "vulgarness". In spite of that they are generally identified as knowledge elites and public models, they are consciously or unconsciously involved in popular practices. They have been extending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using various forms, and thus acquired the recognition of the readers. Meanwhile they have shaped the literary creation forward, apparently or not, offering the reference for the contemporary and coming literary creation.
引文
①孙犁.《谈赵树理》,《赵树理研究文集》(上卷),中国文联出版社1998年,第27页。
    ①沈从文.《郁达夫张资平及其影响》,《沈从文文集》第11卷,花城出版社,1992年,第142页。
    ①孔另境编.《现代作家书简》,花城出版社,1982年版,第43页。
    ②巴金.《作家靠读者养活》,《巴金全集》第1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第435页。
    ①王西彦.《宽厚的人,并非孤寂的作家—关于沈从文的为人和作品》,选自吉首大学沈从文
    研究室编《长河不尽流——怀念沈从文先生》,湖南文艺出版社,1989年,第79页。
    ①辞源(一)[z].北京: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79年版,第670页。
    ②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37页。
    ①大众文艺[J].1928,1(1).
    ①成仿吾.《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创造月刊[J].1928,1(9).
    ②锦熙.大众语真诠(上)[N].申报·自由谈,1934-9-10.
    ③陈子展.文言—白话—大众语[N].申报·自由谈,1934-6-18.
    ④中国新文学大系(1927~1937)文学理论集一[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
    358页。
    ①毛泽东选集(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9年版,第812页
    旷新年.《从文学史出发,重新理解<讲话>》,《文艺理论与批评》,2007年第4期。
    ①陈思和.《现代知识分子觉醒期的呐喊:<狂人日记>》,《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①《文艺争鸣》,2001年第2期。
    ②《文艺研究》,2003年第2期。
    ③《文学评论》,2007年第3期。
    ④《齐齐哈尔学报》,2005年第4期。
    ⑤《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
    ⑥《南京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4月。
    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5年第5期。
    ①《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2年第1期
    ②《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4月。
    ③《文学评论》,2002年第6期。
    ④《求索》,2011年第3期。
    ①《徐州师范大学学报》,1990年第2期。
    ②《中国文学研究》,1990年第4期。
    ③《中国文学研究》,1994年第3期。
    ④《兰州大学学报》,1994年第2期。
    ⑤《理论与创作》,1990年第6期。
    ⑥《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3年第3期。
    ⑦《文学自由谈》,1996年第4期。
    ①《晋阳学刊》,1991年第4期。
    ②《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2年第3期。
    ③《浙江师大学报》,1992年第1期。
    ④《延边大学学报》,1999年第4期。
    ⑤《浙江万里学报》,2010年第6期。
    ⑥《云梦学刊》,2002年第4期。
    ①《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
    ②《长治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
    ③《文艺争鸣》,2007年第6期。
    ④《黄淮学刊》,1995年第2期。
    ⑤《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第1期。
    ⑥《许昌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⑦《重庆置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4月。
    ⑧《新文学史料》,2008年第3期。
    ①裘廷梁.《论白话为维新之本》,原载与《无锡白话报》,1989年8月。
    ②周宪.《文化表征与文化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8页
    ①胡适.《建设的文学革命论》,《文学运动史料选》第一册,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第68页。
    ①陈独秀.《文学革命论》,《新青年》1917年第2卷第5号。
    ②严家炎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中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168页。
    ①周作人.《人的文学》,《艺术与生活》,1918年12月18日
    ②周作人.《平民文学》,《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版
    ③周作人.《平民文学》,载于1919年1月《每周评论》第5号。
    ①宋剑华.《论“赵树理现象”的现代文学史意义》,《文学评论》2005年第5期
    ②戴光中.《赵树理传》,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219页。
    ①胡适.《建设的文学革命论》,《文学运动史料选》第一册,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 979年版,第68页。
    ①周作人.《平民文学》,载于1919年1月《每周评论》第5号。
    ②《国故新知论——学衡派文化论著辑要》,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年版,第210页。
    ③瞿秋白.《大众文艺的问题》.文学月报,1932年6月10日第1册。
    ④潘梓年,向林冰.《在<文艺的民族形式问题座谈会>上的发言》文学月报,1940,第1卷
    ①贺仲明.《大众化讨论与中国新文学的自觉》,《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
    ①《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新任务》,《文学运动史料选》第二册,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第240页。
    ②《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新任务》,《文学运动史料选》第二册,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第244页。
    ①转引自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60页。
    ②史铁儿(瞿秋白).《普洛大众文艺的现实问题》,《文学》,1932年4月25日,第1卷第1期。
    ①李新.《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通史》,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二卷,第264页
    ①鲁迅.《文艺的大众化》,《大众文艺》,1930年3月1日,第二卷第三期。
    ①许志英,邹恬.《中国现代文学主潮》,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436页。
    ①沈雁冰.《论无产阶级艺术》,载《文学运动史料》第一册,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
    ②瞿秋白.《瞿秋白文集》第三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3页。
    ①瞿秋白.《论大众文艺·大众文艺的问题》最初发表于1932年6月,《瞿秋白文集》(文学编,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①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56页。
    ①欧阳山.《我写大众小说的经历》,转引自钱理群《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四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73页。
    ①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51页。
    ②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51页。
    ①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1952年5月23日。
    ①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08页。
    ②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1942年5月23日
    ③[前苏联]列宁:《列宁全集》第1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97页。
    ①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11页。
    ①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1942年5月23日
    ①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61页。
    ②杨匡汉.《20世纪中国文学经验》上卷,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6年版,第1 78页。
    ①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51页。
    ②张福贵.《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文化审判》,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264页。
    ①王任叔.《关于大众语文学底建设》.申报:1934-07-03.
    ①鲁迅.《文艺的大众化》
    ②柳辰夫.《关于科学文的体裁》.新语林(第6期):1934-10-20.
    ①罗荪.《抗战文艺运动鸟瞰》.文学运动史料选(第4册):第118页。
    ②刘悦清.《延安知识分子群体的特征及其历史地位》.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史,1995(9)。
    ①刘悦清.《延安知识分子群体的特征及其历史地位》[J].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史,1995(9)。
    ②夏沼滨.《关于建立文艺的民族形式》.《文学运动史料选》(第4册):第515页。
    ③史铁儿(瞿秋白).《普洛大众文艺的现实问题》.《文学运动史料选》(第2册):第371页。
    ④《文学运动史料选》(第5册):第109页。
    ①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1952年5月23日。
    ①郭沫若.《新兴大众文艺的认识》.《文学运动史料选》(第2册):第366页。
    ②《文学运动史料选》(第2册):第390页。
    ③《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立大会社论》.《文学运动史料选》(第4册):第13页。
    ④《文学运动史料选》(第4册):第400页。
    ①《文学运动史料选》(第4册):第27页。
    ②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册):第841页。
    ③《文学运动史料选》(第5册):第5页。
    ①宋剑华.《论“赵树理现象”的现代文学史意义》.北京:文学评论,2005年第5期。
    ②邹跃进.《艺术导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第249页。
    ③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2006(7):第116页至第122页。
    ①梁实秋.《文学与革命》
    ②巴人.《中国作风与中国气派》.《文学运动史料选》(第4册)
    ①凌宇.《沈从文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148页。
    ②凌宇.《沈从文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128页。
    ①凌宇.《沈从文传》北京十月出版社,2003年版,第144页。
    ①戴光中.《赵树理传》,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25页。
    ②戴光中.《赵树理传》,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25页。
    ③戴光中.《赵树理传》,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426页。
    ①陈荒煤.《向赵树理方向迈进》,载1947年8月10日《人民日报》。
    ①凌宇.《从边城走向世界》,三联书店北京店,1985年版,第103页。
    ①戴光中.《赵树理传》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②王中青.《太行人民的儿子——忆赵树理同志》载1978年10月15日《山西日报》。
    ①戴光中.《赵树理传》,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②戴光中.《赵树理传》,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①沈从文.《水云》《沈从文散文全编下编》浙江文艺出版社1994年7月第一版,第365页。
    ①沈从文.《沈从文文集》第11卷,广州花城出版社,1982年版。
    ①沈从文.《沈从文小说选上》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12月第一版,第28页。
    ①沈从文.《柏子》,《沈从文全集》第3卷,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
    ②沈从文.《沈从文小说选上》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12月第一版,第305页。
    ③沈从文.《沈从文小说选下》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12月第一版,第67页。
    ①沈从文.《<篱下集>题记》,金介甫《沈从文传》扉页。
    ②沈从文.《沈从文小说选下》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12月第一版,第6页。
    ①沈从文.《沈从文小说选下》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12月第一版,第209页。
    ②许寿裳.《我所认识的鲁迅》钱理群《心灵内探寻》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7月第一版,第224页。
    ③(日)桥爪大三郎.《性爱论》子黎明译,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年4月第一版,第55页。
    ①沈从文.《柏子》,《沈从文全集》第3卷,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
    ②沈从文.《沈从文小说选上》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12月第一版,第29页。
    ①沈从文.《山鬼》,《沈从文全集》第3卷,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
    ②沈从文.《沈从文小说选下》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12月第一版,第75页。
    ③沈从文.《<断虹>引言》,《沈从文全集》,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
    ①沈从文.《水云》《沈从文散文全编下编》浙江文艺出版社1994年7月第一版,第380页。
    ②沈从文.《雨后》,《沈从文全集》,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
    ③沈从文.《沈从文小说选上》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12月第一版,第38页。
    ④沈从文.《沈从文小说选上》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12月第一版,第123页。
    ①沈从文.《柏子》,《沈从文全集》第3卷,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
    ②沈从文.《沈从文小说选下》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12月第一版,第212页。
    ③刘西渭.《<边城>与<八骏图>》《文学季刊》1935年第2卷第三期。
    ①沈从文.《新废邮存底》《沈从文全集》,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
    ②沈从文.《沦冯文炳》《沈从文文集》第11卷,第101页。
    ①沈从文.《习作选集代序》,《沈从文全集》,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①沈从文.《习作选集代序》,《沈从文全集》,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②凌宇.《沈从文创作的思想价位论》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03年第2期
    ①沈从文.《论技巧》《沈从文文集》第12卷,第107页。
    ②凌宇.《沈从文创作的思想价位论》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03年第2期
    ①陈荒煤.《向赵树理方向迈进》,人民日报,1947-8-10.
    ①凌宇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7月第2版,第343页
    ①沈从文.《沈从文别集·凤凰集》.长沙:岳麓书社出版,1992.第59页。
    ②沈从文.《沈从文别集·长河集》.长沙:岳麓书社出版,1992.第100页。
    ①沈从文.《沈从文文集》第五卷,花城出版社,1982年版,第194页。
    ②沈从文.《沈从文别集·顾问官》.长沙:岳麓书社出版,1992年版,第9页。
    ③苏雪林.《沈从文论》.《沈从文评说八十年》.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4年版.第191页。
    ①沈从文.《沈从文别集.泥涂集》.长沙:岳麓书社出版,1992.第44页。
    ②沈从文.《沈从文别集·顾问官》.长沙:岳麓书社出版,1992.第94页。
    ③沈从文.《沈从文别集·阿黑小史》.长沙:岳麓书社出版,1992,第47页。
    ④沈从文.《沈从文别集·自传集》.长沙:岳麓书社出版,1992.第47页。
    ①沈从文.《沈从文别集·顾问官》.长沙:岳麓书社出版,1992.第28页。
    ②沈从文.《沈从文别集·长河集》.长沙:岳麓书社出版,1992.第75页。
    ①沈从文.《沈从文别集·阿黑小史》.长沙:岳麓书社出版,1992.第120页。
    ①沈从文.《沈从文别集·贵生集》.长沙:岳麓书社出版,1992.第121页。
    ②沈从文.《沈从文别集·柏子集》.长沙:岳麓书社出版,1992.第45页。
    ③沈从文.《沈从文别集·边城集》.长沙:岳麓书社出版,1992.第48页。
    ④沈从文.《沈从文别集·顾问官》.长沙:岳麓书社出版,1992.第78页。
    ⑤沈从文.《沈从文别集·贵生集》.长沙:岳麓书社出版,1992.第23页。
    ①沈从文,《萧萧》,《沈从文全集》第8卷,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第257页。
    ②沈从文.《沈从文别集·凤凰集》.长沙:岳麓书社出版,1992.第128页。
    ③沈从文.《沈从文别集·凤凰集》.长沙:岳麓书社出版,1992.第190页。
    ④沈从文.《沈从文别集·凤凰集》.长沙:岳麓书社出版,1992.第199页。
    ⑤沈从文.《沈从文别集·凤凰集》.长沙:岳麓书社出版,1992.第127页。
    ⑥沈从文.《沈从文别集·凤凰集》.长沙:岳麓书社出版,1992.第210页。
    ⑦沈从文.《沈从文别集·凤凰集》.长沙:岳麓书社出版,1992.第199页。
    ⑧沈从文.《沈从文别集·贵生集》.长沙:岳麓书社出版,1992.第87页。
    ⑨沈从文.《沈从文别集·凤凰集》.长沙:岳麓书社出版,1992.第187页。
    ①沈从文.《沈从文别集·边城集》.长沙:岳麓书社出版,1992.第93页。
    ①沈从文.《沈从文别集·贵生集》,长沙:岳麓书社出版,1992.第87页
    ②凌宇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版,第343页
    ③赵树理.《随<下乡集>寄给农村读者》,《赵树理文集》第4卷,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0年5月版,第2018页。
    ①[美]贝尔登著:《中国震撼世界》中译本,北京出版社出版,1980年版。
    ②赵树理.《赵树理全集》北岳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385页。
    ①赵树理.《小二黑结婚》,《赵树理文集》,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0年5月版。
    ①郭沫若.《读了<李家庄的变迁>》,《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赵树理专集》,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98页。
    ②《根深土厚——忆赵树理同志》,载黄修己编《赵树理研究资料》。
    ①《从曲艺中吸取养料》,载《人民文学》1958年10月号。
    ①赵树理.《赵树理全集》北岳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206页。
    ①凌宇.《沈从文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3年7月第2版154页。
    ①徐志摩.《志摩的欣赏》,《沈从文全集》11卷,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第49页。
    ①沈从文.《<石子船>后记》,《沈从文全集》5卷,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第319页。
    ①沈从文.《<生命的沫>题记》,《沈从文全集》16卷,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第306页。
    ②沈从文.《萧乾小说题记》,《沈从文全集》16卷,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第325页。
    ①侍桁.《一个空虚的作者》,邵华强编《沈从文研究资料》,广州:花城出版社,1991年,第19页。
    ②贺玉波.《沈从文的作品评判》,邵华强编《沈从文研究资料》,广州:花城出版社,1991年,第129页。
    ③苏雪林,《沈从文论》,邵华强编《沈从文研究资料》,广州:花城出版社,1991年,第39页。
    ①沈从文.《<凤子>题记》,《沈从文全集》7卷,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第80页。
    ②沈从文.《<边城>题记》,《沈从文全集》8卷,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第59页。
    ③刘西渭.《<边城>与<八骏图>》,邵华强编《沈从文研究资料》,广州:花城出版社,1991年,第69页。
    ①沈从文.《习作选集代序》,《沈从文全集》9卷,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第1页。
    ①赵树理.《回忆历史,认识自己》,董大中《赵树理写作生涯》,百花文艺出版社1984年10月版,第2页。
    ②赵树理:《回忆历史,认识自己》,董大中《赵树理写作生涯》,百花文艺出版社1984年10月版,第2页。
    ①黄修己.《赵树理评传》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年9月版,第141页。
    ②史纪言.《回忆赵树理同志》,《汾水》,1978年11月号,转引自黄修己的《赵树理评传》,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年9月版,第56页。
    ①董大中.《赵树理年谱》山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8月版,第61页。
    ②董大中.《赵树理年谱》山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8月版,第63页。
    ③李大章.《介绍李有才板话》,《华北文化》革新2卷第6期,收入复旦大学中文系编《赵树理专集》(下册),1979年版。
    ①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②董大中.《赵树理年谱》山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8月版,第61页。
    ③戴光中.《赵树理传》北京出版社1987年6月第1版第172页。
    ①赵树理.《赵树理研究文集》上卷,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6年版。
    ②戴光中.《赵树理传》北京出版社1987年6月第1版,第172页。
    ③戴光中.《赵树理传》北京出版社1987年6月第1版第201页。
    ④赵树理.《赵树理研究文集》上卷,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6年版。
    ①周扬.《赵树理文集序》,《赵树理文集》第1卷第1页,上人出版社1980年10月版。
    ②周扬.《论赵树理的创作》,《解放日报》1946年8月26日转引自山西大学中文系赵树理研究组编《赵树理研究资料》第202、203页,1979年10月版。
    ①郭沫若.《读了<李家庄的变迁>》,《北方杂志》1946年第1期,转引自山西大学中文系赵树理研究组编《赵树理研究资料》第185页,1979年10月版。
    ①郭沫若.《<板话>及其他》,《文汇报》1946年8月16日,转引自范家进:《现代乡土小说三家论》第226页,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
    ②董大中.《赵树理年谱》第78页,山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8月版。
    ③陈荒煤.《向赵树理方向迈进》,人民日报,1947-8-10.
    ①陈荒煤.《向赵树理方向迈进》,人民日报,1947-8-10.
    ②[美]塞尔登:《革命中的中国:延安道路》,魏晓明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第303页。
    ①林茨.《评<主妇集>》,邵华强《沈从文研究资料》广州:花城出版社,1991年,第167页。
    ①沈从文.《湘西·题记》,《沈从文全集》11卷,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第330页。
    ②《今日评论》,1939年1月22日1卷4期。
    ③《文艺先锋》,1942年10月20日1卷2期。
    ④《文艺阵地》,载1939年4月16日3卷1期。
    ①杨华.《文学的商业性和政治性》,载1943年2月17日《新华日报》。
    ②金介甫.《凤凰之子—沈从文传》,符家钦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4年,第428页。
    ③沈从文.《题<长河>校注本后》,《沈从文全集》14卷,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第445页。
    ④沈从文.《题<烛虚>留样本》,《沈从文全集》14卷,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第448页。
    ①赵树理.《赵树理文集(第4卷)》.北京:工人出版社,2000年,第1473页。
    ②竹可栩.评《邪不压正》和《传家宝》[N].人民日报,1950-01-15.
    ①关于《邪不压正》
    ②《读者对于<金锁>的看法》.文艺报月刊,1950,(2).
    ③赵树理.《对<金锁>问题的再检讨》,《赵树理文集》(四卷),中国工人出版社2000年,第1423页
    ①赵树理.《我与<说说唱唱>》,《赵树理文集》(四卷),中国工人出版社2000年,第1446页。
    ①王中青.谈赵树理的《三里湾》.人民文学,1958,(11).
    ②俞林.《三里湾》读后.人民文学,1955,(7).
    ③周扬.建设社会主义文学的任务———在中国作家协会第二次理事会议(扩大)的报告[A].中国新文艺大系(1949-1966)理论史料集[C].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4.188页。
    ①赵树理.《赵树理文集》(四卷),中国工人出版社2000年,第1710页。
    ②《作协创作委员会各组座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发言摘要,第1516页。
    ①武养.《一篇歪曲现实的小说》.文艺报月刊,1959,(7).
    ②赵树理.《在大连“农村题材短篇小说创作座谈会”上的发言》,赵树理文集(第4卷)[M]. 北京:工人出版社,2000.第1719页。
    ①孙犁.谈赵树理[N].天津日报,1979-01-04.
    ②赵树理.《赵树理文集》(四卷),中国工人出版社2000年,第2124页。
    ③《赵树理为何要离“京”出走》,《长城》2002年第5期,第183页。
    ①赵树理.《写给中央某负责同志的两封信》,见《赵树理全集》,北岳文艺出版社2000年,第327页。
    ②高捷.《赵树理传》,山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78页。
    ①高捷等《赵树理传》,山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130页。
    ①严文井.《严文井文集》(二卷),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2000年,第431页。
    ②赵树理.《回忆历史认识自己》,《赵树理文集》(四卷),中国工人出版社2000年,第2119页。
    ③赵树理.《回忆历史认识自己》,《赵树理文集》(四卷),中国工人出版社2000年,第1832页。
    ①赵树理.《回忆历史认识自己》,《赵树理文集》(四卷),中国工人出版社2000年,第1844页。
    ①郭沫若.《斥反动文艺》,邵华强编《沈从文研究资料》,广州:花城出版社,1991年,第201页。
    ②姚明清.《姚明清给沈从文的信》,《沈从文全集》,广州:花城出版社,1991年,第490页。
    ①沈从文,《沈从文小说选集》题记,《沈从文全集》,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第377页。
    ①《上海文论》,1988年第4期。
    ②《文艺理论与批评》,1989年第2期。
    ①沈从文.《从文小说习作选》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6年11月版。
    ①沈从文.《水云》《沈从文散文全编下编》浙江文艺出版社1994年7月第一版,第455页。
    ①凌宇.《沈从文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3年7月第二版,第216页。
    ②凌宇.《沈从文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3年7月第二版,第216页。
    ①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85年新版,第214页。
    ①巴金:《怀念从文》,载《再思录》,上海远东出版社1995年3月版。
    ①中国赵树理研究会.《赵树理研究文集》(上卷),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6年8月版,第25页。
    ①沈从文.《边城》《沈从文全集》第8卷,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第61页。
    ①沈从文.《从文自传》,岳麓书社,2010年版
    ①凌宇.《沈从文谈自己的创作》.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0(1).
    ①朱自清.《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导言》,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年初版,第1页。
    ②鲁迅.《鲁迅书信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76年8月版上册,第48页。
    ①黄修己.《赵树理研究资料》,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440页。
    ②赵树理.《赵树理文集》(第四卷),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0年版,第2193页。
    ③赵树理.《赵树理文集》(第四卷),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0年版,第1846页。
    ④赵树理.《赵树理文集》(第四卷),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0年版,第2193页。
    ①巨文教.《张兆和、汪曾棋谈沈从文—访张兆和、汪曾棋两位先生谈话笔录》。
    ②李同愈.《沈从文的短篇小说》,原载1935年4月10日《新中华》第三卷第七期。
    [1]《新青年》(《青年杂志》月刊)1915年9月第一卷至1926年7月25日第5期
    [2]《解放日报》1941年2月16日至1947年3月27日。
    [3]《新华日报》1939年2月1日至1947年2月25日。
    [4]小说月报.(1921.1-1931,12)上海:商务印书馆.
    [1]词源[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2]人大复印资料(1994-2011).北京:中国人民大学报刊资料中心.
    [3]中国现代文学参考资料.文学运动史料选(1-5册).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
    [4]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左联回忆录(上下册).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5]左联文艺资料(复印本)
    [6]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4-2008)
    [7]《中国现代文艺资料丛刊》第五辑(“左联”成立五十周年纪念特辑),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0年12月第1版。
    [8]苏区文艺运动资料.汪木兰、邓家琪编.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
    [9]国故新知论——学衡派文化论著辑要.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
    [10]毛泽东.《毛泽东书信选集》,人民出版社1983年12月1版。
    [1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1-5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12]赵树理.《赵树理文集》第1-4卷,工人出版社2000年10月第2版。
    [13]沈从文.《沈从文全集》第1-27卷,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14]沈从文.《沈从文文集》第1-12卷,花城出版社、三联书店香港分店联合出版1982—1984年版。
    [15]《中国新文学大系》(1927—1937),上海文艺出版社编辑出版,1984年5月第1版。
    [16]周扬.《周扬文集》第一第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12月北京第1版。
    [17]《左联回忆录》,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左联回忆录》编辑组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5月第1版。
    [18]蔡元培.《中国新文学大系导论集》,上海良友复兴图书印刷公司印行,1940年10月初版。上海书店1982年11月影印。
    [19]陈晋.《毛泽东与文艺传统》,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3月第1版。
    [20]陈思和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9月第一版。
    [21]陈思和.《中国新文学整体观》,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6月第1版。
    [22]谌宗恕.《左联文学新论》,武汉出版社1996年11月第1版。
    [23]丁易.《中国现代文学史略》,作家出版社,1955年7月第1版。
    [24]董大中编录《赵树理文集续编》,北京,工人出版社,1984年12月第1版。
    [25]郭志刚、李岫.《中国三十年代文学发展史》,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8月第1版。
    [26]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8月第1版。
    [27]黄修已.《赵树理研究资料》,北岳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
    [28]姜义华.《胡适学术文集.新文学运动》“胡适学术文集总序”,中华书局1993年9月第1版。
    [29]李书磊.《1942:走向民间》,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5月第1版。
    [30]乐黛云.《茅盾论中国现代作家作品》,北京大学出版社,198。年1月第1版。
    [31]林伟民.《中国左翼文学思潮》,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4月第1版。
    [32]马良春、张大明.《三十年代左翼文艺资料选编》,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年11月第1版。
    [33]陈平原、夏晓虹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34]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7月第一版。
    [35]周仁政.《巫觋人文:沈从文与巫楚文化》,岳麓书社2005年版
    [36]宋贵仑.《毛泽东与中国文艺》,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11月第1版。
    [37]王海平、张军锋主编《回想延安1942》,江苏文艺出版社2002年10月第1版。
    [38]王文元.《延安鲁艺风云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第2版。
    [39]王瑶主编《中国文学研究现代化进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12月第1版。
    [40]王瑶.《中国现代文学史论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一版。
    [41]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2]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9月北京第1版。
    [43]张若英.《中国新文学运动史资料》,中华民国廿三年四月初版发行,上海书店1982年5月印行。
    [44]赵学勇.《新文学与乡土中国》,兰州大学出版社1993年11月第1版。
    [45]朱晓进.《非文学的世纪—20世纪中国文学与政治文化关系史论》,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4月第1版。
    [46]姚丹.《西南联大历史情境中的文学活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47]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云南师范大学编《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史料》,云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48]西南联大北京校友会编《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49]金介甫.《凤凰之子·沈从文传》,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0年版。
    [50]凌宇.《沈从文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
    [51]邵华强.《沈从文研究资料》,花城出版社、三联书店香港分店联合出版1991年版。
    [52]金介甫.《沈从文笔下的中国社会与文化》,华东师范大学版1994年版。
    [53]荒芜.《我所认识的沈从文》,岳麓书社出版社1986年版。
    [54]王亚蓉.《沈从文晚年口述》,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55]王路.《沈从文评说八十年》,中国华侨出版社2004年版。
    [56]凌宇.《从边城走向世界》,三联出版社1985年版。
    [57]吴立昌.《建筑人性神庙》,复旦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58]赵新林、张国龙.《西南联大:战火的洗礼》,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59]高恒文.《京派文人:学院派的风采》,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60]黄键.《京派文学批评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
    [61]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北京大学出版社加03年版。
    [62]贺桂梅.《转折的年代—40-50年代作家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63]刘洪涛.《<边城>:牧歌与中国形象》,广西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64]范家进.《现代乡土小说三家论》,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
    [1]邓福田.《重读“工农兵文学”:创作与理论》,《文艺理论与批评》,2002年第3期。
    [2]范家进.《为农民的写作和农民的“拒绝”—赵树理模式的当代境遇》,《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2年第1期。
    [3]旷新年.《赵树理的文学史意义》,《文艺理论与批评》2004年第4期。
    [4]李建军.《被任性与愤恨奴役的单向度写作》,《小说评论》,2005年第1期。
    [5]宋剑华.《论“赵树理现象”的现代文学史意义》,《文学评论》2005年第5期。
    [6]李欧梵.《批评的系谱一一<美国现代批评经典译丛>总序》,见《当代作家评论》2005年第5期。
    [7]李士德.《谈赵树理创作的农村“情结”》,《社会科学战线》,1996年6期。
    [8]李占伦.《鲁迅和赵树理农民小说的比较》,《固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1月第1期。
    [9]林毓生.《略谈思想的作用》,《读书》1995年第9期。
    [10]秦千里.《知识与劳动:五四时期中国新知识分子的自我批判与选择》,《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3期。
    [11]宋剑华.《论“左翼”文学现象》,《文艺理论研究》2000年第4期。
    [12]孙郁.《韩国的热情》—《韩国鲁迅研究论文集》序,《当代作家评论》2005年第6期。
    [13]王嘉良.《论“茅盾传统”及其对中国新文学的范式意义》,《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02年第1期。
    [14]王利丽.《救亡未忘启蒙—论解放区作家对农民落后意识的批判》,《文学评论》2003年第6期。
    [15]温儒敏.《鲁迅对中国文化转型的探求与焦虑》,《北京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年第4期。
    [16]杨守森.《迷茫与扭曲的心灵—论建国后的周扬》,《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02年第12期。
    [17]叶凯.《作为知识分子的周扬》,《读书》2001年第4期。
    [18]赵学勇、李明.《审美生成与本土化特征》,《天津社会科学》2005年第3期。
    [19]周扬.《与赵浩生谈历史功过》,《新文学史料》1979年第2期。
    [20]董国强.《论1910-1930年代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发展流变》,《民国档案》2003年第2期。
    [21]王继志.《沈从文严肃文学观观照下的京派和海派》,《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
    [22]吴立昌.《论20世纪30年代“京”“海”之争》,《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
    [23]杨洪承.《京派的生存选择与文化的时空置换》,《淄博学院学报》(社科版)1999年第4期。
    [24]罗永常.《丁玲与沈从文:多半是朋友,少半是怨家》,《党史文苑》1999年第2期。
    [25]刘保昌.《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编辑群体》,《学术论坛》1999年第5期。
    [26]王润华.《沈从文小说创作的理论架构》,《中国文化研究》1997年第1期。
    [27]杨扬.《论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文学研究》,《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年第2期。
    [28]张新颖.《从“抽象的抒情”到“吃语狂言”—沈从文的四十年代》,《当代作家评论》2001年第5期。
    [29]王继志.《沈从文美学观念中的“超人”意识》,《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2002年第2期。
    [30]曾令存.《1948-1949:(大众文艺丛刊)》,《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2年第2期。
    [31]邢兆良.《建国初期知识分子群体的转型》,《学海》2003年第4期。
    [32]蒙树宏.《沈从文在云南》,《沈从文在云南楚雄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2期。
    [33]贺桂梅、钱理群.《沈从文<看虹录>研读》,《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7年第2期。
    [34]刘洪涛.《沈从文与张兆和》,《新文学史料》2003年第4期。
    [35]刘洪涛.《沈从文:民族身份与国家认同》,《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36]凌宇.《沈从文创作的思想价值论》,《文学评论》2002年第6期。
    [37]刘卫国.《跟不上方向的方向作家——论赵树理的当代境遇》,《中山大学学报》2007年9月。
    [38]和磊.《赵树理:被展览的“经典”》,《中国比较文学》2007年7月。
    [1]张文诺.《文学大众化与解放区小说》:[博士学位论文].兰州大学.2011.
    [2]舒刚波.《沈从文接受史研究(1925——1949年)》:[硕士学位论文].中央民族大学.2005.
    [3]李华.《来自乡间的知识分子——沈从文论》:[硕士学位论文].安徽大学.2003.
    [4]孙莹.《论“赵树理方向”》:[硕士学位论文].上海师范大学大学.2006.
    [5]黄克顺.《沈从文湘西小说论》:[硕士学位论文].安徽大学.2004.
    [1](美)金介甫:沈从文传.符家钦译.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0.
    [2](美)斯图尔特·施拉姆.《毛泽东》,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国外研究毛泽东思想资料选辑》编译组编译,红旗出版社1987年12月第1版。
    [3](美)李欧梵.《论中国现代小说》,邓卓译,《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5年第3期。
    [4](韩)吴炳守.《研究系知识分子的文化权力及其基础》,《史林》2002年第1期。
    [5](法)安托瓦纳·贡巴尼翁:现代性的五个悖论.许钧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6](美)贝尔登著:《中国震撼世界》中译本,北京出版社出版,1980年版。
    [7](美)塞尔登:《革命中的中国:延安道路》,魏晓明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