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大众化与解放区小说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文学大众化是20世纪中国文学的核心问题之一,自从“五四”文学革命以来,文学大众化始终如影随形般地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主题之一。文学大众化正式提出于20世纪30年代初,提出之后即成为贯穿30年代始终的、影响巨大的文学主潮,并一直持续到40年代。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众说纷纭的大众化确定了方向,文学大众化开始由理论探讨转向实践创作的阶段。
     解放区文学并不仅仅是一个区域性和时间性的文学概念,而是一个有着自己特质的文学概念。解放区小说作为解放区文学最有成就的文学类型之一,它的创作特色体现了解放区文学的创作特点,研究解放区小说创作的得失也能从一个侧面揭示解放区文学创作的得失。解放区小说的创作是内部和外部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解放区小说既是二三十年代左翼小说、苏区小说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诸多外部因素强力推动的结果。其中,文学大众化作为一种在解放区一直占据主流的文学思潮,从外部给予解放区小说创作以巨大的影响。在实践文学大众化的道路上,解放区作家形成了各自的风格,显示了解放区文学大众化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从文学大众化的维度研究解放区小说很有价值,能最大可能地揭示解放区小说创作的复杂状况,能揭示解放区小说的艺术特色,尽可能避开对解放区小说研究的纯政治视角,论文涵盖文学大众化与小说创作两个维度,侧重于研究文学大众化思潮对解放区作家的创作理念、审美情趣、艺术手法、写作状态的影响,进而研究解放区作家在小说题材、雅俗互动、结构形式、地域化风格等方面的大众化、通俗化的创作实践。总之,解放区小说是在多种因素影响下形成的,把它全部归结为在政治因素影响下的政治化小说表明了我们对历史的简单化理解,大部分解放区小说在艺术上达到了较高的成就,形成了全新的美学品格。
     当然,解放区小说也存在着诸多的弱点,我们正是要总结其创作的得失,以最大程度地接近历史的真实,给予其历史的评价。本论文从整体上对解放区小说给以关注,把文学的内部研究和外部研究结合起来,力图把解放区小说研究推向一个新的阶段。
The literature popularizing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roblems during the 20th century, it has been one of the theme of the contemporary Chinese literature since "the literature revolution" on May 4th in 1919. The literature popularizing theory was raised formally in 1930 and became the important trend of literature. The literature popularizing theory of Mao Zedong set up the orientation for the literature popularizing movement.
     The literature in the liberated areas is not only a concept of time and space, but also is the concept which has its own implication. The novels are the most characteristic part of the literature in the liberated areas and the effort of several elements. Being the kind of important trend of literature, the literature popularizing affects the creation of the novels in the liberated areas. The writers in the liberated areas came into being their own styles while they practiced the literature popularizing and these showed the variety and complexity of the literature popularizing. We can disclose the complexity and artistic character of the novels in the liberated areas through the dimension of the literature popularizing and we can avoid the political view in the study of the novels in the liberated areas. The thesis includes the two parts: the literature popularizing and the creation of novels. The focal point of the thesis is to discuss the influence of the literature to the idea, the aesthetic interest, artistry and the state of the creation of the writers. We continue to study the creative practice of the writers in the liberated areas in subject, the refined and popular tastes, composition and the region style. In short, the novels are high in art and form the new aesthetic character, if we think that these novels are the political works, we make simple comprehension to the history.
     Certainly, there are some weakness about the novels in the liberated areas, we should summarize their success and failure and evaluate them correctly. Integrating internal study with the outside study, the thesis pays attention to the novels in the liberated areas as a whole and attains the new stage of the research.
引文
①[日本]今村与志雄:《赵树理文学札记》,黄修己编:《赵树理研究资料》,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466页。
    ①鲁迅:《文艺的大众化》,《大众文艺》,1930年3月1日,第二卷第三期。
    ①周宪:《文化表征与文化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8页。
    ②许志英,邹恬编:《中国现代文学主潮》,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425页。
    ③胡适:《建设的文学革命论》,《文学运动史料选》第一册,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第68页。
    ①周作人:《平民文学》,《文学运动史料选》第一册,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第116页。
    ②胡适:《建设的文学革命论》,《文学运动史料选》第一册,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第81页。
    ③周作人:《平民文学》,《文学运动史料选》第一册,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第117页。
    ①鲁迅:《鲁迅全集》第四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512页。
    ②戴光宗:《赵树理传》,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219页。
    ③周宪:《文化表征与文化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33页。
    ④严家炎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中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168页。
    ①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37页。
    ②陈子展:《文言—白话—大众语》,《文学运动史料选》第二册,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第436页。
    ③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三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464页。
    ①陈思和:《中国现当代文学名篇十五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65页。
    ①贺仲明:《大众化讨论与中国新文学的自觉》,《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
    ①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51页。
    ①鲁迅:《文艺的大众化》,《大众文艺》,1930年3月1日,第二卷第三期。
    ①李初梨:《怎样地建设革命文学》,《文化批判》,1928年2月15日,第二号。
    ②蒋光慈:《关于革命文学》,《太阳月刊》,1928第二期。
    ③《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成立》,《文学运动史料选》第二册,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第186页。
    ④转引自钱理群等著:《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60页。
    ②史铁儿(瞿秋白):《普洛大众文艺的现实问题》,《文学》,1932年4月25日,第一卷第一期。
    ②《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新任务》,《文学运动史料选》第二册,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第240页。
    ③《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新任务》,《文学运动史料选》第二册,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第244页。
    ①郑伯奇:《关于文学大众化的问题》,《大众文艺》,1930年3月1日,第二卷第三期。
    ②《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新任务》,《文学运动史料选》第二册,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第242页。
    ③《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新任务》,《文学运动史料选》第二册,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第242页。
    ①宋阳(瞿秋白):《大众文艺的问题》,《文学月报》,1932年6月10日,创刊号。
    ②宋阳(瞿秋白):《大众文艺的问题》,《文学月报》,1932年6月10日,创刊号。
    ③常庚(鲁迅):《论旧形式的采用》,《中华日报·动向》,1934年5月4日。
    ④宋阳(瞿秋白):《大众文艺的问题》,《文学月报》,1932年6月10日,创刊号。
    ①鲁迅:《文艺的大众化》,《大众文艺》,1930年3月1日,第二卷第三期。
    ②许志英,邹恬编:《中国现代文学主潮》,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436页。
    ③许志英,邹恬编:《中国现代文学主潮》,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426页。
    ①宋阳(瞿秋白):《大众文艺的问题》,《文学月报》,1932年6月10日,创刊号。
    ②止敬(茅盾):《问题中的大众文艺》,《文学月报》,1932年7月,第一卷第二号。
    ③宋阳(瞿秋白):《大众文艺的问题》,《文学月报》,1932年6月10日,创刊号。
    ①参见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56页。
    ②鲁迅:《文艺的大众化》,《大众文艺》,1930年3月1日,第二卷第三期。
    ①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51页。
    ②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65页。
    ③[前苏联]列宁:《列宁全集》第1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93页。
    ④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66页。
    ①刘勇:《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视域与形态》,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55页。
    ②[美]詹姆逊:《詹姆逊文集》第二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92页。
    ③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48页。
    ④[英]奥维尔:《奥维尔文集》,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年版,第97页。
    ①鲁迅:《门外文谈》,《文学运动史料选》第二卷,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第463页。
    ②陈子展:《文言---白话---大众语》,《文学运动史料选》第二册,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第437页。
    ③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08页。
    ④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55页。
    ⑤[前苏联]列宁:《列宁全集》第1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97页。
    ①胡采:《结合实践,重学讲话,加深理解》,《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一辑),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4页。
    ②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62页。
    ③刘忠:《思想史视野中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06页。
    ④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11页。
    ①李新宇:《迷失的代价----20世纪中国文艺大众化运动再思考》,《文艺争鸣》,2001年第2期。
    ②郑伯奇:《关于文学大众化的问题》,《大众文艺》,1930年3月1日,第二卷第三期。
    ③史铁儿(瞿秋白):《普洛大众文艺的现实问题》,《文学》,1932年4月25日,第一卷第一期。
    ④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61页。
    ⑤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57页。
    ①杨匡汉主编:《20世纪中国文学经验》上卷,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6年版,第178页。
    ②钱理群等著:《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51页。
    ③张福贵:《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文化审判》,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264页。
    ①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18页。
    ②《欢迎科学艺术人才》《解放日报》,1941年6月10日。
    ①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11页。
    ②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11,页。
    ③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19页。
    ④王云风:《延安大学校史》,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17页。
    ①洛甫:《抗战以来中华民族的新文化运动与今后任务》,《解放日报》,1940年4月10日。
    ②洛甫:《抗战以来中华民族的新文化运动与今后任务》,《解放日报》,1940年4月10日。
    ③《欢迎科学艺术人才》《解放日报》,1941年6月10日。
    ④艾克恩:《延安文艺运动纪盛》,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年版,第6页。
    ⑤艾青:《我对于目前文艺上几个问题的意见》,《解放日报》,1942年5月15日。
    ⑥李清泉:《回望延安》,《当代》,1992年第3期。
    ⑦王培元:《延安时期的鲁艺》,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3页。
    ①丁玲:《我们需要杂文》,《解放日报》,1941年10月23日。
    ②艾青:《了解作家,尊重作家》,《解放日报》,1941年10月23日。
    ③华君武,张谔,蔡若虹:《讽刺画展的“作者自白”》,《解放日报》,1942年2月16日。
    ①江丰:《关于“讽刺画展”》,《解放日报》1942年2月15日。
    ②刘增杰:《从左翼文艺到工农兵文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6年第5期。
    ③王实味:《野百合花》,《解放日报》,1942年3月13日。
    ④李言:《对中央研究院整风运动的几点体会》,《延安中央研究院回忆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84页。
    ⑤艾克恩:《延安文艺运动纪盛》,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年版,第335页。
    ①艾克恩:《延安文艺运动纪盛》,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年版,第318页。
    ①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57页。
    ②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51页。
    ③杨匡汉主编:《20世纪中国文学经验》上卷,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6年版,第178页。
    ①杨匡汉主编:《20世纪中国文学经验》上卷,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6年版,第176页。
    ②丁玲:《关于立场问题我见》,《谷雨》,1942年6月15日。
    ①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50页。
    ①丁东:《边区及解放区的小型报》,刘增杰编:《抗日战争时期延安及各抗日民主根据地文学运动资料》(上),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572页。
    ②李焱胜:《中国报刊图史》,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70页。
    ③张静庐:《中国出版史料补编》,北京:中华书局,1957年版,第370页。
    ①田酉如:《中国抗日根据地发展史》,北京:北京出版社,1995年版,第610页。
    ②宋原放:《华中新华书店》,《出版史料》,1983年第二期。
    ③杨献珍:《小二黑结婚出版经过》,黄修己编:《赵树理研究资料》,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88页。
    ④李书磊:《1942:走向民间》,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91页。
    ①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1页。
    ②王中青:《太行人民的儿子》,黄修己编:《赵树理研究资料》,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49页。
    ③李书磊:《1942:走向民间》,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50页。
    ④田酉如:《中国抗日根据地发展史》,北京:北京出版社,1995年版,第609页。
    ①艾克恩:《延安文艺运动纪盛》,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年版,第531页。
    ①[美]杰克·贝尔登:《赵树理》,黄修己编:《赵树理研究资料》,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38页。
    ②冯牧:《敌后文艺运动的新收获》,胡采编:《中国解放区文学书系·文学运动理论编》第一卷,重庆:重庆出版社,1992年版,第577页。
    ①孟悦:《白毛女演变的启示》,唐小兵编:《再解读:大众文艺与意识形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8页。
    ②参见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03页。
    ①周扬:《周扬文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491页。
    ②袁良骏编:《丁玲研究资料》,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65页。
    ③《解放日报》,1945年7月11日。
    ①许志英,邹恬编:《中国现代文学主潮》下卷,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783页。
    ②张光芒:《中国当代启蒙文学思潮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59页。
    ①戴光中:《赵树理传》,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162页。
    ②唐弢,严家炎编:《中国现代文学史》(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421页。
    ③周立波:《现在想到的几点》,《周立波研究资料》,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87页。
    ①唐小兵:《暴力的辩证法》,唐小兵编:《再解读:大众文艺与意识形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15页。
    ②朱晓进:《非文学的世纪—20世纪中国文学与政治文化关系史论》,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82页。
    ③胡采编:《中国解放区文学书系·文学运动理论编》第一卷,重庆:重庆出版社,1992年版,第375页。
    ④周扬:《周扬文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454页。
    ①戴光中:《赵树理传》,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175页。
    ②袁良骏编:《丁玲研究资料》,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23页。
    ③戴光中:《赵树理传》,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174页。
    ④转引自朱晓进:《非文学的世纪——20世纪中国文学与政治文化关系史论》,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04页。
    ⑤戴光中:《赵树理传》,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274页。
    ①陈企霞:《真诚坦白的心灵》,《瞭望周刊》,1986年第11期。
    ②袁良骏编:《丁玲研究资料》,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395页。
    ③[美]勒内·韦勒克等著:《文学理论》,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05年版,第108页。
    ①朱晓进:《非文学的世纪——20世纪中国文学与政治文化关系史论》,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224页。
    ①陈平原:《小说史:理论与实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05页。
    ①陆贵山:《中国当代文艺思潮》,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386页。
    ②陈平原:《小说史:理论与实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40页。
    ③孔庆东:《超越雅俗》,重庆:重庆出版社,2008年版,第61页。
    ①陈平原:《中国现代小说的起点:清末民初小说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99页。
    ②李春雨等编:《中国现代文学资料与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8页。
    ③钱理群等著:《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64页。
    ④陈平原:《小说史:理论与实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40页。
    ①陈平原:《小说史:理论与实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67页。
    ②孔庆东:《超越雅俗》,重庆:重庆出版社,2008年版,第76页。
    ③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49页。
    ④孔庆东:《超越雅俗》,重庆:重庆出版社,2008年版,第17页。
    ①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07页。
    ②朱德发:《关于抗战文学研究的几点思考》,《齐鲁学刊》,1988年第2期。
    ③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62页。
    ④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62页。
    ①钱理群:《1948天地玄黄》,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162页。
    ②周宪:《文化表征与文化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84页。
    ①杨献珍:《小二黑结婚出版经过》,黄修己编:《赵树理研究资料》,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88页。
    ①周扬:《周扬文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486页。
    ①周扬:《周扬文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486-487页。
    ②孔庆东:《超越雅俗》,重庆:重庆出版社,2008年版,第65页。
    ③乔亮:《赵树理何以成为方向》,《文艺争鸣》,2008年第12期。
    ④刘旭:《文学史中的赵树理》,《浙江社会科学》,2008年第9期。
    ⑤陈思和:《陈思和自选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10页。
    ①宋剑华:《前瞻性理念》,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版,第297。
    ②胡采编:《中国解放区文学书系·文学运动理论编》第二卷,重庆:重庆出版社,1991年版,第1648页。
    ③胡采编:《中国解放区文学书系·文学运动理论编》第二卷,重庆:重庆出版社,1991年版,第1684页。
    ④胡采编:《中国解放区文学书系·文学运动理论编》第一卷,重庆:重庆出版社,1991年版,第731页。
    ①胡采编:《中国解放区文学书系·文学运动理论编》第一卷,重庆:重庆出版社,1991年版,第731页。
    ②宋剑华:《前瞻性理念》,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版,第290。
    ③高捷:《山药蛋派作品选·序》,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4页。
    ①丁玲:《丁玲全集》第九卷,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01页。
    ①张永泉:《解放区文学的开拓者与超越者——丁玲与解放区文学》,《华北水利水电学报》,2000年第2期。
    ②燎荧:《人在艰苦中生长》,袁良骏编:《丁玲研究资料》,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81页。
    ③胡采编:《中国解放区文学书系·文学运动理论编》第二卷,重庆:重庆出版社,1991年版,第1061页。
    ①李军:《延安文学转折的逻辑起点》,《广西社会科学》,2007年第10期。
    ②唐弢,严家炎编:《中国现代文学史》第三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418页。
    ③苏春生:《中国解放区文学思潮流派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0页。
    ①苏春生:《中国解放区文学思潮流派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0页。
    ①孔庆东:《超越雅俗》,重庆:重庆出版社,2008年版,第108页。
    ①庄汉新:《周立波水平与创作》,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版,第23页。
    ②王培元:《抗战时期的延安鲁艺》,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18页。
    ①林蓝:《周立波生平与创作·序》,庄汉新:《周立波水平与创作》,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版,第1页。
    ②周立波:《后悔与前瞻》,胡采编:《中国解放区文学书系·文学运动理论编》第一卷,重庆:重庆出版社,1991年版,第418页。
    ③王培元:《抗战时期的延安鲁艺》,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18页。
    ④贺仲明:《文学本土化的深层探索者》,《文学评论》,2008第3期。
    ①庄汉新:《周立波水平与创作》,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版,第73页。
    ②贺仲明:《文学本土化的深层探索者》,《文学评论》,2008第3期。
    ①孙犁:《孙犁文论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404页。
    ②陈非:《20世纪40年代解放区三种样态小说》,《南京社会科学》,2008年第6期。
    ③叶君:《裂隙与症候》,《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
    ①丁帆等著:《中国现代乡土小说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78页。
    ②孙犁:《孙犁文论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13页。
    ③郭志刚,章无忌著:《孙犁传》,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第167页。
    ①康濯:《论解放区小说》,康濯编:《中国解放区文学书系·小说编》,第一卷,重庆:重庆出版社,1991年版,第7页。
    ①孙犁:《孙犁文论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205页。
    ①孙犁:《孙犁文论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519页。
    ①丁帆等著:《中国现代乡土小说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81页。
    ②孙犁:《孙犁文论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180页。
    ③孙犁:《孙犁文论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180页。
    ①钱理群等著:《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03页。
    ②王彬彬:《孙犁的意义》,《文学评论》,2008年第1期。
    ③严家炎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中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352页。
    ①李建国:《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史》,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00页。
    ②许志英,邹恬编:《中国现代文学主潮》下卷,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765页。
    ③许志英,邹恬编:《中国现代文学主潮》下卷,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765页。
    ④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63页。
    ①周扬:《周扬文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304页。
    ②茅盾:《旧形式·民间形式·民族形式》,选自《文学运动史料选》第四册,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第491页。
    ①黄永林:《中国民间文化与新时期小说》,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49页。
    ①[美]勒内·韦勒克等著:《文学理论》,刘象愚等译,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05年版,第256页。
    ②艾思奇:《大众化与利用旧形式》,选自《文学运动史料选》第四册,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第399页。
    ③段宝林主编:《中国民间文艺学》,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183页。
    ①申丹:《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5页。
    ②白春香:《赵树理小说叙事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14页。
    ③周立波:《暴风骤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426页。
    ①王义祥:《当代中国社会变迁》,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68页。
    ②王义祥:《当代中国社会变迁》,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29页。
    ③刘清生:《灰色大地上的未来梦想》,《哈尔滨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
    ①孟悦,戴锦华著:《浮出历史地表:现代妇女文学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99页。
    ①许志英,邹恬编:《中国现代文学主潮》下卷,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746页。
    ①宋剑华:《论<讲话>与解放区文学思想规范运动》,《广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
    ①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第三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629页。
    ②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第三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629页。
    ①刘少奇:《刘少奇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393页。
    ②孟悦,戴锦华著:《浮出历史地表:现代妇女文学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99页。
    ③刘忠:《思想史视野中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13页。
    ①朱鸿召:《延安日常生活中的历史》,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21页。
    ①黄晓华:《现代人建构的身体维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69页。
    ②[法]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陶铁柱译,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774页。
    ③黄修己编:《赵树理研究资料》,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221页。
    ①汪文生:《文苑香雪海------亦舒传》,北京:团结出版社,2001年版,第257页。
    ①许志英,邹恬编:《中国现代文学主潮》下卷,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724页。
    ①王利丽:《救亡未忘启蒙》,《文学评论》,2003年第6期。
    ①许志英,邹恬编:《中国现代文学主潮》下卷,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784页。
    ②钱理群等著:《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05页。
    ①王汎森:《近代知识分子自我形象的转变》,许纪霖编:《二十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史论》,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年版,第112页。
    ①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11页。
    ②郑也夫:《知识分子研究》,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版,第32页。
    ③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32页。
    ①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49页。
    ①黄子平:《灰阑中的叙述》,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25页。
    ①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481页。
    ②许志英,邹恬编:《中国现代文学主潮》下卷,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793页。
    ①陈思和:《陈思和自选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95页。
    ①刘增杰编:《中国解放区文学史》,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78页。
    ②[英]福斯特:《小说面面观》,冯涛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59页。
    ③马烽,西戎:《吕梁英雄传·后记》,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81页。
    ④陈思和:《陈思和自选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93页。
    ⑤[英]安德鲁·本尼特著:《关键词:文学、批评与理论导论》汪正龙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64页。
    ①李扬:《50——70年代中国文学经典再解读》,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4页。
    ②转引自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第三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63。
    ③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第三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62页。
    ①许志英,邹恬编:《中国现代文学主潮》下卷,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807页。
    ②朱德发等著:《现代中国文学英雄叙事论稿》,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393页。
    ①参见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93页。
    ②王庆华:《话本小说文体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54页。
    ①李普:《赵树理印象记》,黄修己编:《赵树理研究资料》,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18页。
    ②李普:《赵树理印象记》,黄修己编:《赵树理研究资料》,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19页。
    ①黄修己编:《赵树理研究资料》,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128页。
    ②[英]福斯特:《小说面面观》,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2页。
    ③陈平原:《小说史:理论与实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40页。
    ①曹文轩:《小说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346页。
    ①钱理群:《1948:天地玄黄》,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167页。
    ②赵树理:《也算经验》,黄修己编:《赵树理研究资料》,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98页。
    ③唐小兵编:《再解读:大众文艺与意识形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00页。
    ①孙犁:《谈赵树理》,黄修己编:《赵树理研究资料》,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294页。
    ②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51页。
    ③周扬:《周扬文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494页。
    ①赵树理:《回忆历史,认识自己》,黄修己编:《赵树理研究资料》,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163页。
    ②席扬:《试论赵树理的知识分子意义》,《郑州大学学报》,2001年第5期。
    ③孔庆东:《超越雅俗》,重庆:重庆出版社,2008年版,第129页。
    ①刘旭:《文学史中的赵树理》,《浙江社会科学》,2008年第9期。
    ②贺仲明:《大众化讨论与中国新文学的自觉》,《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
    ③胡适:《建设的文学革命论》,《新青年》,1918年4月14日。
    ④周作人:《日本近三十年小说之发达》,《新青年》,1918年1月。
    ⑤沈雁冰:《自然主义与中国现代小说》,《小说月报》,1922年7月。
    ①参见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90页。
    ②陈平原:《小说史:理论与实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40页。
    ①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34页。
    ②胡采编:《中国解放区文学书系·文学运动理论编》第二卷,重庆:重庆出版社,1991年版,第1311页。
    ④周扬:《周扬文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295页。
    ④胡采编:《中国解放区文学书系·文学运动理论编》第二卷,重庆:重庆出版社,1991年版,第1352页。
    ①刘泮溪:《赵树理的创作在文学史上的意义》,黄修己编:《赵树理研究资料》,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254页。
    ②陈平原:《中国现代小说的起点:清末民初小说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61页。
    ①刘增杰编:《中国解放区文学史》,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76页。
    ①马烽,西戎:《吕梁英雄传·后记》,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第381页。
    ②陈平原:《中国现代小说的起点:清末民初小说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34页。
    ①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第三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26页。
    ②刘增杰编:《中国解放区文学史》,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76页。
    ③郭沫若:《新儿女英雄传·序》,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第1页。
    ④申丹:《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04页。
    ⑤郭沫若:《新儿女英雄传·序》,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第1页。
    ①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第三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26页。
    ①周扬:《周扬文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475-476页。
    ①唐弢,严家炎编:《中国现代文学史》第三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408页。
    ②唐弢,严家炎编:《中国现代文学史》第三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408页。
    ①曹文轩:《小说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344页。
    ①何红梅:《传统与现代的选择》,《娄底师专学报》,2000年第3期。
    ②陈平原:《中国现代小说的起点:清末民初小说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56页。
    ③曹文轩:《小说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368页。
    ①陈平原:《中国现代小说的起点:清末民初小说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59页。
    ①康濯:《论解放区小说》,康濯编:《中国解放区文学书系·小说编》第一卷,重庆:重庆出版社,1992年版,第9页。
    ②钱理群等著:《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09页。
    ①樊星:《当代文学与地域文化》,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5页。
    ①吴福辉:《地方性·地域性·文化叙事与经典》,《文史哲》,2006年第2期。
    ①周扬:《周扬文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493页。
    ②刘增杰编:《中国解放区文学史》,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88,214页。
    ③黄修己编:《赵树理研究资料》,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145页。
    ①王中忱,尚侠:《丁玲生活与文学道路》,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15页。
    ②丁玲:《丁玲论创作》,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212页。
    ③许志英,邹恬编:《中国现代文学主潮》,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855页。
    ①冯文炳:《废名小说选·序》,《冯文炳选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393页。
    ①[美]赫姆林·加兰:《破碎的偶像》,刘保端等译:《美国作家论文学》,北京: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84页。
    ①蒋述卓等著:《文化视野中的文艺存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64页。
    ①丁帆等著:《中国现代乡土小说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69页。
    ①钟敬文主编:《民俗学概论》,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29页。
    ②丁帆等著:《中国现代乡土小说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73页。
    ③费孝通:《乡土中国》,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07年版,第54页。
    ①[法]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陶铁柱译,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94页。
    ②张丽军:《从经济翻身到精神解放、人性解放》,《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8第2期。
    ①泰纳:《艺术哲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第144页。
    ②郭绍虞、罗根泽主编:《中国近代文论选》下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573页。
    ①张英进:《中国现代文学与电影中的城市》,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3页。
    ②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61页。
    ①丁帆等著:《中国现代乡土小说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69页。
    ②吴福辉:《地方性·地域性·文化叙事与经典》,《文史哲》,2006年第2期。
    ①陈平原:《小说史:理论与实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54页。
    ①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第三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18-519页。
    [1]胡采编.中国解放区文学书系·文学运动理论编(二卷)[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2.
    [2]康濯编.中国解放区文学书系·小说编(四卷)[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2.
    [3]《延安文艺丛书》编委会.延安文艺丛书·小说卷(二卷)[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
    [4]《延安文艺丛书》编委会.延安文艺丛书·文艺理论卷[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
    [5]赵树理.赵树理代表作[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9.
    [6]丁玲.丁玲代表作[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9.
    [7]孙犁.孙犁代表作[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9.
    [8]马烽,西戎.吕梁英雄传[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
    [9]周立波.暴风骤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
    [10]袁静,孔厥.新儿女英雄传[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
    [1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二、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2]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13]五岳川.当代西方最新文论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14]刘增杰编.中国解放区文学史[M].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1988.
    [15]艾克恩.延安文艺运动纪盛[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
    [16]艾克恩.延安文艺回忆录[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
    [17]许志英,邹恬编.中国现代文学主潮[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
    [18]唐小兵.英雄与凡人的时代——解读20世纪[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
    [19]唐小兵编.再解读:大众文艺与意识形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0]张光芒.中国当代启蒙文学思潮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
    [21]朱晓进.非文学的世纪[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2]陈平原.中国现代小说的起点——清末民初小说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3]陈平原.小说史: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24]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上,中,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25]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26]刘小枫.沉重的肉身[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
    [27]刘勇.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视域与形态[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8]李春雨.中国现代文学资料与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9]黄修己编.赵树理研究资料[M].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85.
    [30]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M].北京:北京三联书店.2008.
    [31]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M].北京:三联书店.2008.
    [32]杨匡汉主编.20世纪中国文学经验[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6.
    [33]王晓明主编.20世纪中国文学史论[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6.
    [34]蓝海.中国抗战文艺史[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84.
    [35]苏春生.中国解放区文学思潮流派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36]黄子平.灰阑中的叙述[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
    [37]赵毅恒.礼教下延之后——中国文化批判诸问题[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
    [38]陈徒手.人有病,天知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39]孔庆东.超越雅俗——抗战时期的通俗小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40]李书磊.1942:走向民间[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
    [41]钱理群.1948:天地玄黄[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
    [42]宋剑华.百年文学与主流意识形态[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
    [43]孙正甲.政治文化[M].北京:北方文艺出版社.1992.
    [44]欧大维.中国民众思想史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5.
    [45]李智勇.陕甘宁边区政权形态社会发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46]陈建华.革命的现代性——中国革命话语考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47]姜义华.理性缺位的启蒙[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
    [48]王晓华.个体哲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
    [49]张全之.火与歌——中国现代文学、文人与战争[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
    [50]陈思和.陈思和自选集[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51]王光东.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与民间文化[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52]王培元.抗战时期的延安鲁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53]许道明.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新编[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54]丁帆等著.中国现代乡土小说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55]蒋心焕.中国现代小说美学思想史论[M].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06.
    [56]黄科安.延安文学研究[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9.
    [57]刘增人.中国现代期刊史论[M].北京;新华出版.2005.
    [58]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现代文学教研室.文学运动史料选[C].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
    [59]李洁非,杨劫著.解读延安:文学、知识分子和文化[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10.
    [60]刘忠.思想史视野中的中国现当代文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61]刘忠.<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研究[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
    [62]陆贵山.中国当代文艺思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63]严家炎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上、中、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64]陶东风.当代中国文艺思潮与文化热点[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65]周忠厚等主编.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思想发展史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66]汪民安.身体、空间与后现代性[M].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67]王德威.现代中国小说十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68]王德威.想象中国的方法:历史·小说·叙事[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
    [69]张根柱,付道磊.延安文学体制的生成与个性的嬗变[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8.
    [70]李孝聪.中国区域历史地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71]樊星.当代文学与地域文化[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72]靳明全.区域文化与文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73]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M].刘北成,杨远婴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
    [74]米歇尔·福柯.疯癫与文明[M].刘北成,杨远婴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
    [75]米歇尔·福柯.知识考古学[M].谢强,马月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
    [76]雅克·德里达:声音与现象[M].杜小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77]托马斯·奥斯本.启蒙面面观——社会伦理与真理伦理学[M].郑丹丹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78]特雷·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M].伍晓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79]特里·伊格尔顿.审美意识形态[M].工杰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80]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M].王福明译.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
    [81]詹姆逊.批评理论和叙事阐释[M].王逢振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82]勒内·韦勒克等著.文学理论[M].刘象愚等译.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83]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M].陶铁柱译.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
    [84]古斯塔夫·勒庞.革命心理学[M].佟德志,刘训练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
    [85]罗素.西方哲学史(上,下)[M].何兆武,李约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86]萨义德.东方学[M].王宇根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
    [87]马克斯·韦伯.学术与政治[M].冯克利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
    [88]安德鲁·本尼特,尼古拉·罗伊尔著.关键词:文学、批评与理论导论[M].汀正龙,李永新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1]李胜清.文艺意识形态实践的审美规定[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2):39-44.
    [2]王春林.赵树理·农民文化·与政治意识形态[J].《山西大学学报》.2009,(7):28-31.
    [3]陈非.20世纪40年代解放区三种样态小说[J].南京社会科学.2008,(6):83-90.
    [4]陈非.革命体制下的文学选择[J].中山大学学报论从.2005,(5):192-196.
    [5]胡玉伟.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解放区文学研究述评[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100-103.
    [6]宋剑华.变体与整合:论民间英雄传奇的现代文学演绎形式[J].文学评论.2002,(6):39-49.
    [7]宋剑华,戴莉.传统与现代:论革命英雄传奇对民间英雄传奇的历史演绎[J].社会科学辑刊.2002,(4):146-152.
    [8]张丽军.从经济翻身到精神翻身、人性解放[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40-44.
    [9]刘增杰.从左翼文艺到工农兵文艺[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6,(5):108-121.
    [10]刘增杰.静悄悄地行进——论90年代解放区文学研究[J].文学评论.2002,(2):88-97.
    [11]郭国昌.集体写作与解放区的文学大众化思潮[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5,(5):56-74.
    [12]郭国昌.文艺奖金与解放区的文学大众化思潮[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2,(4):87-99.
    [13]杜霞.解放区文学女性“翻身”话语[J].河北学刊.2006,(2):145-149.
    [14]王利丽.解放区小说的审美特色[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3,(4):60-70.
    [15]王利丽.救亡未忘启蒙[J].文学评论.2003,(6):117-121.
    [16]王利丽.乡村精神:解放区小说的民族品格[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125-131.
    [17]胡玉伟.“太阳”·“河”·“创世”史诗[J]].社会科学辑刊.2005,(3):172-177.
    [18]苏奎.土改叙事中的女性形象研究[J].文艺争鸣.2009,(10):85-90.
    [19]范家进.乡村召唤与现实政治需要之间的两难[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5,(6):79-83.
    [20]乔亮.赵树理何以成为方向[J].文艺争鸣.2008,(12):100-104.
    [21]王力.赵树理小说中的农村社会隐喻系统[J].江苏社会科学.2009,(3):154-159.
    [22]袁洪涛.一部关于中国变化的小说[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从刊.2008,(2):154-164.
    [23]贺仲明.文学本土化的深层探索者[J].文学评论.2008,(3):188-193.
    [24]吴道毅.新型意识形态的建构[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3,(2):236-241.
    [25]贺仲明.“大众化”讨论与中国新文学的自觉[J].中国社会科学.2006,(6):144-157.
    [26]王彬彬.孙犁的意义[J].文学评论.2008,(1):165-172.
    [27]刘旭.文学史中的赵树理[J].浙江社会科学.2008,(9):97-102.
    [28]吴福辉.地方籍·地域性·文化叙事与经典[J].文史哲.2006,(2):109-113.
    [29]邓伟.地域·国家·全球化[J].天府新论.2006,(1):140-142.
    [30]段从学.地域文化视角与现代文学研究[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3,(5):14-17.
    [31]周晓风.区域文学——文学研究的新视野[J].中国文学研究.2002(4):3-8.
    [32]张明.全球化进程与地域文化研究[J].文艺争鸣.2008,(5):162-164.
    [33]范藻.中国当代地域文学的形成及意义[J].天府新论.2004(5):127-130.
    [34]杨劫.延安:“五四”之后现代文学的又一转型[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5,(5):37-44.
    [35]袁盛勇.延安时期的集体创作[J].中山大学学报.2005,(3):51-53.
    [36]李军.延安文学转折的逻辑起点[J].广西社会科学.2007,(10):121-124.
    [37]旷新年.从文学史出发,重新理解<讲话>[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7,(4):8-14.
    [38]黄曙光.革命经典中的惩恶扬善与阶级外衣[J].江汉论坛.2009,(7):118-121.
    [39]蔡翔.国家/地方:革命想象中的冲突、调和与妥协[J].当代作家评论.2008,(2):4-34.
    [40]朱庆华,陈俊.鲁迅,赵树理农村题材小说之反向互补特性[J].西北大学学报.2009,(1):63-67.
    [41]周艳丽.延安文学中女性意识的遮蔽[J].山东大学学报.2009,(5):118-122.
    [42]余晓明.土改小说:意识形态与仪式[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6,(2):64-68.
    [43]万国庆.徘徊在“五四”文学传统与战时文化规范之间[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3,(3).
    [44]万国庆.论20世纪40年代中国文学的民间化创作趋向[J].江汉论坛.2003,(5):86-89.
    [45]万国庆.走向民间——论40年代的延安文艺运动[J].中国文学研究.2003,(3):67-71.
    [46]巩璠.束缚的解放与解放的束缚[J].新疆大学学报.2006,(6):133-136.
    [47]徐亚东.苏区文学与解放区文学源流论[J].郑州大学学报.2005,(3):95-98.
    [48]程鸿彬.延安19381942:“都市惯性”支配下的文学生产[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9,(1):163-172.
    [49]李明德,郑娟.延安文学的传播学意义初探[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7,(4):71-76.
    [50]沈仲亮.在小说修辞与政治意识形态之间[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9,(1):173-181.
    [51]李新宇.迷失的代价——20世纪中国文艺大众化运动再思考(下)[J].文艺争鸣.2001,(2):27-36.
    [52]黄晓华.革命与启蒙的互动与背离——论解放区文学的婚恋书写[J].湖北社会科学.2008,(4):135-137.
    [53]刘清生.灰色大地上的未来梦想——读20世纪40年代解放区农村小说[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6,(5):39-43.
    [54]王佳琴.夹缝中的文学书写——解放区小说矛盾的主题表达解析[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139-143.
    [55]张卫中.解放区小说的语言变革及意义[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6,(5):24-31.
    [56]祝学剑,黄文.民间与庙堂的融合与疏离——赵树理与解放区文学关系新探[J].天府新 论.2008,(4):134-137.
    [57]张器友.新的历史语境中的解放区文学研究[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6,(1):37-43.
    [58]刘忠.新生活、新人物、新秩序——从解放区文学到“十七年”文学[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8-11.
    [59]谢丽.延安解放区新秧歌兴盛缘由探析[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46-52.
    [60]张虞.在解放区文学的视界里——论丁玲40年代的创作[J].北方论丛.2007,(1):4-7.
    [61]文宗理.在战争缝隙间挣扎着生存——1946-1949年间我国文学期刊[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70-73.
    [62]孟繁华.乡土文学传统的当代变迁——“农村题材”转向“新乡土文学”之后[J].文艺研究.2009,(10):26-34.
    [63]李祖德.小说、战争与历史——有关“抗战小说”中的个人、家族与民族国家[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5,(4):13-20.
    [64]董炳月.贞贞是个“慰安妇”——丁玲<我在霞村的时候>解析[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从刊.2005,(2):11-19.
    [65]贺立华,程春梅.中国“左翼”运动与延安红色文艺[J].文史哲.2004,(6):45-52.
    [66]武新军.文学资源:从开放到封闭——论延安文学的民族化、大众化与现代化[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5):94-97.
    [67]刘进才.语言认同的困境——延安作家的语言观念与创作实践[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1-7.
    [68]秦林芳.在“传达意识形态的说教”之外——论<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中的人文精神[J].文学评论.2010,(1):163-169.
    [69]郭文元.赵树理小说的现代性本十转化[J].甘肃社会科学.2010,(1):42-46.
    [70]郭国昌.“真人真事”写作与解放区文学生产体制的建立[J].甘肃社会科学.2008,(3):26-31.
    [71]史静,郑鹏.史料及其研究:1947-1952年工农兵从书研究[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从刊.2008,(6):151-160.
    [72]李茂民.20世纪中国文学的社会主义启蒙[J].东岳论丛.2002,(2):79-83.
    [73]贺仲明.论20世纪40年代中国文学中的传统主题[J].江海学刊.2002,(1):184-188.
    [74]宋剑华.论<讲话>与解放区文学的思想规范运动[J].广东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2,(3):18-24.
    [75]谢昭新,李丽.论四十年代小说理论的时代性演进[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4,(4):193-203.
    [76]王庆.论中国现当代小说中“大众语言”的兴衰及影响[J].小说评论.2008,(3):88-93.
    [77]闫薇.论赵树理创作对农民立场的自觉持守[J]齐鲁学刊.2007,(1):99-101.
    [78]王本朝.毛泽东文艺思想与中国当代文学的发生[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156-159.
    [79]王明丽.女性·革命·政治——论丁玲女性意识的深化和超越[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5):47-53.
    [80]吴秀明,陈林侠.文学史体制的现代生成[J].学术研究.2004,(2):123-127.
    [81]李方琴,万云波.现代文学的寻找和失落——与现实政治取同一步调的文学选择[J].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6):81-83.
    [82]刘邦奎.赵树理小说通俗化中的高雅[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93-96.
    [83]高玉.中国现代“自由”话语与文学的自由主题[J].文学评论.2005,(1):136-143.
    [84]方伟.中国解放区抗战文艺精神在当下创作实践中的价值涵化[J].抗战文化研究.第2辑:1-11.
    [85]工庆.革命农民和革命知识分子形象的消长与作家身份[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61-66.
    [86]旷新年.个人·家族·民族国家关系的重建与现代文学的发生[.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6,(1):41-48.
    [87]叶君.裂隙与症候——论四十年代“不合时宜”的孙犁[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75-80.
    [88]凌宇,龙永干.伦理—政治与解放区小说的内在结构及文化属性[J].贵州社会科学.2008,(8):47-51.
    [89]袁国兴.民族文化的底蕴及对意识形态的超越——对解放区说创作观念与方法的一种阐释[J].学习与探索.2007,(4):184-188.
    [90]黄科安.批判立场与潜在女性话语——论丁玲在解放区前期的小说创作[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1):52-57.
    [91]谢丽.溢出集体话语的个人话语表达——对解放区小说的一种解读[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37-40.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