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地区儿童忽视量表编制及信效度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目的:发展一套适合中国农村儿童测量的忽视量表。
     方法:在儿童权利理论指导下,通过文献研究与农村环境特点的实地考察,笔者筛选、修订和编制适合我国农村地区背景的条目,并经专家审核其内容效度,中学老师以及适龄儿童检阅其表面效度,建立初试量表;笔者以目的性抽样法抽取合川大庙小学、合川永兴中学263人进行初试,对所收集数据进行项目分析、信度初检、因素分析,逐步删除不适合的条目,形成正式量表;笔者以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合川、綦江两区4所中学518人进行正式测试,对收集数据进行同质性、折半信度、再测信度,以及表面效度、内容效度、结构效度检验,验证了正式量表的信效度。
     结果:(1)量表的形成。本研究经项目分析与信效度初检,最终形成含医疗、身体、安全、教育、情感5个忽视层面,30题的正式量表。经正式施测信效度检验,此量表具有良好信效度。总量表Cronbach’s a系数为0.900,折半系数a为0.888,再测Pearson相关系数为0.968(p<0.01),结果理想,达要求标准。儿童代表、初中老师以及专家保证了量表的表面效度和内容效度。经验证性因素分析,各条目能良好附着在每个维度内,量表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2)量表适用范围。男童与女童组忽视无显著差异,各年龄组之间无显著差异。量表可适用于10岁以上儿童填写,无年龄与性别限制,由儿童自评。(3)量表忽视界值点的确定。以总分及各忽视层面分数的第90百分位数的分值作为判断被测儿童是否存在忽视的界值点,其中总量表的界值点为76.0452,约76分。医疗忽视11分,身体忽视13分,安全忽视16分,教育忽视21分,情感忽视23.6400,约24分。分数越高表示儿童受到忽视或某一层面的忽视程度越深。
Objective:To develop an adaptive scale of child neglect of rural China.
     Methods: Under the direction of the child right theory, through documentary research and field studies in rural area, the author chose, revised and compiled the adaptive items under background of rural China. After professional verifing the content validity, High School Teacher and some children reviewing the face validity, the initial scale formed. By purposive sampling, the author sampled 263 students from a high school and an elementary school of He chuan for try-out. The formal scale was developed by item’s item analysis, the first reliability and factor analysis. The author samped 518 students from two high schools and two elementary schools,by multistage cluster random sampling. The author tested and verified the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the formal scale, including coefficient of internal consistency, split-half reliability, test-retest reliability, and face validity, content validity, construct validity.
     Results: (1) A scale had been formed. The scale has 5 dimensions: medical neglect, physical neglect, safety neglect, educational neglect, emotional neglect, and 30 items. Cronbach’s a of the scale is 0.900, its split-half reliability is 0.888, its test-retest reliability is 0.968(p<0.01). The teacher, students and proffisional affirm the face and content validity. Every item can adhere to valid dimension through factor analysis. All of those prove that the scale has good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it’s available. (2) The scope of application. It can be used for assessing a child itself who beyond 10 years old, no matter girl or boy. (3) The Cut-off Point of the scales were Percentile 90(P90) of the scores on each neglect dimension and the overall scale. After computing, the cut-off point of whole scale was about 76, medical neglect’s 11, physical neglect’s 13, safety neglect’s 16, educational neglect’s 21, emotional neglect’s about 24. The condition of child negnect is more serious, if the score is higher.
引文
①王晓芬:《解读儿童忽视》,《教育导刊》2005年第8期。
    ②张丽,钱胜,王文霞:《青少年攻击性的儿童期心理虐待与忽视等多因素模型》,《医学与社会》2008年第11期。
    ③静进:《儿童虐待问题不可忽视》,《中华儿科杂志》2004年第1期。
    ④Kathryn L, Hildyard, David A.Wolfe,“Child Neglect: developmental issues and outcomes”,Child Abuse and Neglect , 2002(26),pp.679-695.
    ⑤王海英:《20世纪中国儿童观研究的反思》,《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6月,第26卷第二期。
    ⑥陈晶琦:《我国儿童忽视问题的研究现状》,《中国全科医学》2007年第1期。
    ⑦花静、巫瑛、古桂雄、陈军、朱琳俐:《儿童忽视调查370例》,《中国临床康复》2006年第18期。
    ⑧张东枚、郑海英、邹宇华:《广州市3~6岁儿童忽视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中国学校卫生》2006年第11期。
    ⑨潘建平、杨子尼、任旭红、王桂香、王惠珊、席卫平、潘玉泉、马葆靖、石淑华、弋花妮、傅平、古桂雄、静进、俞红、李琼昭、李威、喻贵清、马西、武雅俐、黎海芪:《中国部分城市3~6岁儿童忽视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5年第4期。
    ①百度文库:《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2011年4月28日,http://wenku.baidu.com/view/f5bbab4533687e21af45a9f3.html,2011年5月4日。
    ②花静、巫瑛、古桂雄、陈军、朱琳俐:《儿童忽视调查370例》,《中国临床康复》2006年第18期。
    ③马建堂:《统计局就2010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答问》,2011年1月20日,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18456025.html, 2011年4月3日。
    ④联合国儿童基金会:《2011年世界儿童状况》,2011年3月17日,http://www.unicef.org/sowc2011/pdfs/SOWC-2011-Main-Report_EN_02092011.pdf,2011年4月3日。
    ⑤刘春玲、张旭琪:《论儿童忽视评估中的困难》,《青少年犯罪问题》2008年第4期。
    ⑥潘建平、杨子尼、任旭红、王桂香、王惠珊、席卫平、潘玉泉、马葆靖、石淑华、弋花妮、傅平、古桂雄、静进、俞红、李琼昭、李威、喻贵清、马西、武雅俐、黎海芪:《中国部分城市3~6岁儿童忽视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5年第4期。
    ①Golden MH, SamuelsMP, Southall DP,“How to distinguish between neglect and deprivational abuse”, Archives of disease in childhood, 2003(88), pp.105-107.
    ②陈晶琦:《我国儿童忽视问题的研究现状》,《中国全科医学》2007年第1期。
    ③静进:《儿童虐待问题不可忽视》,《中华儿科杂志》2004年第1期。
    ④Hildyard KL, Wolfe DA,“Child neglect: developmental issues and outcomes”, Child Abuse and Neglect, 2002(26), pp. 679 - 695.
    ⑤Becker JV, Alpert JL, BigfootDS, et al,“Empirical research on childabuse treatment: report by the child abuse and neglect treatment working group”, Journal of Clini-cal Child Psychology, 1995(24), pp. 23 - 46.
    ⑥常宪鲁、王华云:《儿童期心理虐待和忽视与成人心理健康》,《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年第11期。
    ⑦谢智静、唐秋萍、常宪鲁、邓云龙:《457名大学生儿童期心理虐待和忽视经历与心理健康》,《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8年第1期。
    ⑧Gable S,“School - age and adolescent children′s perceptions of family functioning in neglectful and non - neglectful families”, Child Abuse and Neglect, 1998(22) , pp. 859 - 867.
    ⑨Sedlak A. J,“Risk factors for the occurrence of child abuse and neglect”, J Aggression, Maltreatment, Trauma, 1997(1), pp. 149 - 187.
    ①Knutson J. F,“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maltreated children: Putative risk factors and consequences”,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1995(46), pp. 401 - 431.
    ②潘建平、杨子尼、任旭红、王桂香、王惠珊、席卫平、潘玉泉、马葆靖、石淑华、弋花妮、傅平、古桂雄、静进、俞红、李琼昭、李威、喻贵清、马西、武雅俐、黎海芪:《中国部分城市3~6岁儿童忽视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5年第4期。
    ③Gershater ,Molko R. M, Lutzker J. R,Sherman J. A,“Intervention in child neglect: an applied behavioral perspective”, Aggression and Violent Behavior, 2002( 7), pp.103 - 124.
    ④花静,巫瑛,古桂雄,陈军,朱琳俐.儿童忽视调查370例[J].中国临床康复,2006(18):172‐176.
    ⑤Julie AS , Amy MS , Richard EH,“Risk factors for child neglect”, Aggression and Violent Behavior ,2001 (6), pp.231‐254.
    ⑥肖长根、唐秋萍、邓云龙、潘辰:《儿童心理虐待与忽视同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年第3期。
    ⑦王晓芬:《解读儿童忽视》,《教育导刊》,2005年第8期。
    ⑧李中菊:《儿童期心理虐待和忽视与大学生个性特征的关系》,硕士论文,中南大学临床心理学系,2006年。
    ⑨肖长根、唐秋萍、邓云龙、潘辰:《儿童心理虐待与忽视同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年第3期。
    ⑩Olds DL, Henderson CR, Kitzman H,“Does prenatal and infancy nursehome visitation have enduring effects on qualities of parental caregivingand child health at 25 to 50 months of life”, Pediatrics, 1994(93), pp.89 - 98. 11Howing PT, Wodarski JS, Kurtz P.D,“The empirical base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social skills training with maltreated children”, Social Work, 1990(35), pp.460 - 467. 12Gable S,“School - age and adolescent children’s perceptions of family functioning in neglectful and non - neglectful families”, Child Abuse and Neglect, 1998(22), pp.859 - 867. 13Gaudin JM, Wodarski JS, Arkinson MK, et al,“Remedying childneglect: Effectiveness of social network interventions”, Journal of Applied Social Sciences, 1991(15), pp. 97 - 123.
    ①Fink,Laura A,Bernstein,et al,“Initial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the childhood trauma interview,A new multidimensional measure of childhood interpersonal trauma.”,The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1995(152), pp.13‐29
    ②杨世昌:《儿童受虐量表、儿童被忽视量表的编制及信度效度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中南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2006年,第3页。
    ③潘建平、杨子尼、任旭红、王桂香、王惠珊、席卫平、潘玉泉、马葆靖、石淑华、弋花妮、傅平、古桂雄、静进、俞红、李琼昭、李威、喻贵清、马西、武雅俐、黎海芪:《中国3~6岁城区儿童忽视常模的研制》,《中国公共卫生》,2003年第1期。
    ④花静、巫瑛、古桂雄、陈军、朱琳俐:《儿童忽视调查370例》,《中国临床康复》,2006年第18期。
    ①邓云龙、潘辰、唐秋萍:《儿童心理虐待与忽视量表的初步编制》,《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7年第2期。
    ①郝迟,盛广智,李勉东,主编:《汉语倒排词典》,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439页。
    ②夏勇:《中国民权哲学》,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311-313页。
    ③王本余:《论儿童权利的本性及其教育诉求》,《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①联合国执行委员会异地会议:《千年发展目标和卫生目标》,加纳阿克拉,2003年11月11日,转引自杨世昌:《儿童受虐量表、儿童被忽视量表的编制及信度效度研究》,博士论文,中南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2006年,第51页。
    ②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项目宣传手册:《儿童保护项目宣传手册》,2010年12月12日,http://wenku.baidu.com/view/8bc08dd5360cba1aa811dab7.html,2011年4月3日。
    ③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版,第214页。
    ①邱皓政:《量化研究与统计分析》,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版,第278页。
    ①Frank Falkner,“Workshop on Neglect International Child Health”, A Digest of Current Information, 1997(8),pp.43‐44.
    ②宋建平:《儿童忽视研究进展》,《中国现代护理杂志》,2008年第6期。
    ③潘建平、李玉凤:《儿童忽视研究的最新进展》,《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5年第5期。
    ④潘建平:《儿童忽视的分类和表现以及预防工作进展》,《中国全科医学》,2007年第3期。
    ⑤杨世昌:《儿童受虐量表、儿童被忽视量表的编制及信度效度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中南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2006年,第53页。
    ⑥Gough D,“Defining the problem”, Child Abuse and Neglect, 1996(20), pp. 993-1002.
    ①杨世昌:《儿童受虐量表、儿童被忽视量表的编制及信度效度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中南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2006年,第5页。
    ①潘建平、杨子尼、任旭红、王桂香、王惠珊、席卫平、潘玉泉、马葆靖、石淑华、弋花妮、傅平、古桂雄、静进、俞红、李琼昭、李威、喻贵清、马西、武雅俐、黎海芪:《中国3~6岁城区儿童忽视常模的研制》,《中国公共卫生》,2003年第1期。
    ①杨世昌,儿童受虐量表、儿童被忽视量表的编制及信度效度研究[D].中南大学,2006.
    ①潘建平、杨子尼、任旭红、王桂香、王惠珊、席卫平、潘玉泉、马葆靖、石淑华、弋花妮、傅平、古桂雄、静进、俞红、李琼昭、李威、喻贵清、马西、武雅俐、黎海芪:《中国部分城市3~6岁儿童忽视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5年第4期。
    ②潘建平、杨子尼、任旭红、王桂香、王惠珊、席卫平、潘玉泉、马葆靖、石淑华、弋花妮、傅平、古桂雄、静进、俞红、李琼昭、李威、喻贵清、马西、武雅俐、黎海芪:《中国3~6岁城区儿童忽视常模的研制》,《中国公共卫生》,2003年第1期。
    ③张东枚、郑海英、邹宇华:《广州市3~6岁儿童忽视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中国学校卫生》2006年第11期;
    ④常宪鲁、王华云:《儿童期心理虐待和忽视与成人心理健康》,《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年第11期;黄莉、邓云龙:《高职高专新生网络成瘾状况及其与儿童期心理虐待和忽视的关系》,《中国临床心理学杂质》,2009年第1期;刘桥生、蔡太生、朱虹、申自力、罗兴伟:《高中生儿童期心理虐待和忽视经历与自尊的关系》,《中国临床心理学杂质》,2009年第3期。
    ①邱皓政:《量化研究与统计分析》,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版,第278‐294页。
    ②潘建平、杨子尼、任旭红、王桂香、王惠珊、席卫平、潘玉泉、马葆靖、石淑华、弋花妮、傅平、古桂雄、静进、俞红、李琼昭、李威、喻贵清、马西、武雅俐、黎海芪:《中国3~6岁城区儿童忽视常模的研制》,《中国公共卫生》,2003年第1期。
    ①陈晶琦:《我国儿童忽视问题的研究现状》,《中国全科医学》,2007年第1期。
    ②李玉凤、潘建平、马西、郭彦萍、韩春玲、孙厚荣、王端霄、袁建新、李建荣、汪高芝:《陕西省3~
    6岁城区儿童忽视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中国全科医学》,2005年第5期。
    
    ①王海英:《20世纪中国儿童观研究的反思》,《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6月。
    ②联合国儿童基金会:《2011年世界儿童状况》,2011年3月17日,
    http://www.unicef.org/sowc2011/pdfs/SOWC-2011-Main-Report_EN_02092011.pdf,2011年4月3日。
    ①Becker JV, Alpert JL, BigfootDS, et al,“Emp irical research on childabuse treatment: report by the child abuse and neglect treatmentwork2ing group,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Journal of Clini-cal Child Psychology, 1995(24), pp. 23 - 46.?
    ②静进:《要重视儿童虐待问题的预防与干预》,《华南预防医学》,2003年第29期。?
    ③王晓芬:《解读儿童忽视》,《教育导刊.幼儿教育》,2005年第8期。?
    ④潘建平、杨子尼、任旭红、王桂香、王惠珊、席卫平、潘玉泉、马葆靖、石淑华、弋花妮、傅平、古桂雄、静进、俞红、李琼昭、李威、喻贵清、马西、武雅俐、黎海芪:《中国部分城市3~6?岁儿童忽视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5年第4期。?
    ⑤杨子尼:《儿童虐待与忽视研究的相关问题》,《国外医学.妇幼保健分册》,2003年第4期。?
    [1]花静、巫瑛、古桂雄、陈军、朱琳俐:《儿童忽视调查370例》,《中国临床康复》,2006年第18期。
    [2]潘建平、杨子尼、任旭红、王桂香、王惠珊、席卫平、潘玉泉、马葆靖、石淑华、弋花妮、傅平、古桂雄、静进、俞红、李琼昭、李威、喻贵清、马西、武雅俐、黎海芪:《中国部分城市3~6岁儿童忽视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5年第4期。
    [3]李玉凤、潘建平、马西、郭彦萍、韩春玲、孙厚荣、王端霄、袁建新、李建荣、汪高芝:《陕西省3~6岁城区儿童忽视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中国全科医学》,2005年第5期。
    [4]张东枚、郑海英、邹宇华:《广州市3~6岁儿童忽视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中国学校卫生》2006年第11期。
    [5]郑明平、陈竟建、陈向坚:《儿童虐待与忽视》,《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6年第1期。
    [6]陈晶琦:《我国儿童忽视问题的研究现状》,《中国全科医学》2007年第1期。
    [7]杨子尼:《儿童虐待与忽视研究的相关问题》,《国外医学.妇幼保健分册》,2003年第4期。
    [8]潘建平、杨子尼、任旭红、王桂香、王惠珊、席卫平、潘玉泉、马葆靖、石淑华、弋花妮、傅平、古桂雄、静进、俞红、李琼昭、李威、喻贵清、马西、武雅俐、黎海芪:《中国3~6岁城区儿童忽视常模的研制》,《中国公共卫生》,2003年第1期。
    [9]张丽、钱胜、王文霞:《青少年攻击性的儿童期心理虐待与忽视等多因素模型》,《医学与社会》,2008年第11期。
    [10]潘建平:《儿童忽视的分类和表现以及预防工作进展》,《中国全科医学》,2007年第3期
    [11]潘建平、李玉凤:《儿童忽视的预防和干预》,《中国全科医学》,2007年第3期。
    [12]刘春玲、张旭琪:《论儿童忽视评估中的困难》,《青少年犯罪问题》2008年第4期。
    [13]杨世昌、张亚林、杜爱玲:《儿童被忽视量表的编制、信度和效度》,《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9年第16期。
    [14]邓云龙、潘辰、唐秋萍:《儿童心理虐待与忽视量表的初步编制》,《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7年第2期。
    [15]杨玉凤:《儿童的虐待与忽视及其干预对策》,《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6年第4期。
    [16]李中菊:《儿童期心理虐待和忽视与大学生个性特征的关系》,硕士论文,中南大学临床心理学系,2006年。
    [17]肖长根、唐秋萍、邓云龙、潘辰:《儿童心理虐待与忽视同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年第3期。
    [18]杨世昌、张亚林:《国外儿童虐待的研究进展》,《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2年第3期。
    [19]赵幸福、张亚林、李龙飞:《435名儿童的儿童期虐待问卷调查》,《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4年第4期。
    [20]静进:《儿童虐待问题不可忽视》,《中华儿科杂志》2004年第1期。
    [21]潘建平、李玉凤:《儿童忽视研究的最新进展》,《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5年第5期。
    [22]杨世昌:《儿童受虐量表、儿童被忽视量表的编制及信度效度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中南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2006年。
    [23]宋建平:《儿童忽视的研究进展》,《中国现代护理杂志》,2008年第6期。
    [24]宋黎黎:《美国关于保护被虐待和忽视儿童的法律》,《人权》,2008年第5期。
    [25]王晓芬:《解读儿童忽视》,《教育导刊.幼儿教育》,2005年第8期。
    [26]何彩平、马晓琴、曾凡林:《儿童虐待与忽视中的情感伤害》,《南京特教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
    [27]谢智静、唐秋萍、常宪鲁、邓云龙:《457名大学生儿童期心理虐待和忽视经历与心理健康》,《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8年第1期。
    [28]潘建平:《不能忽视对儿童的忽视》,《中国全科医学》,2007年第1期。
    [29]常宪鲁、王华云:《儿童期心理虐待和忽视与成人心理健康》,《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年第11期。
    [30]黄莉、邓云龙:《高职高专新生网络成瘾状况及其与儿童期心理虐待和忽视的关系》,《中国临床心理学杂质》,2009年第1期。
    [31]刘桥生、蔡太生、朱虹、申自力、罗兴伟:《高中生儿童期心理虐待和忽视经历与自尊的关系》,《中国临床心理学杂质》,2009年第3期。
    [32]邱皓政:《量化研究与统计分析》,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版。
    [33]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版。
    [34]张毅:《我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56%》,《玉林日报》,2007年10月22日,第2版。[35]马建堂:《统计局就2010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答问》,2011年1月20日,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18456025.html, 2011年4月3日。
    [36]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项目宣传手册:《儿童保护项目宣传手册》,2010年12月12日,http://wenku.baidu.com/view/8bc08dd5360cba1aa811dab7.html,2011年4月3日。
    [37]人权网:《人权概念的历史演变》, http://www.humanrights.com.cn/human/2005-05/27/content_108597.htm.,2011年4月3日。
    [38]百度百科:《儿童权利公约》,2010年12月18日,http://baike.baidu.com/view/102405.htm. ,2011年4月3日。
    [39]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项目宣传手册:《儿童保护项目宣传手册》,2010年12月12日,http://wenku.baidu.com/view/8bc08dd5360cba1aa811dab7.html,2011年4月3日。
    [40]Kathryn L, Hildyard,David A.Wolfe,“Child Neglect: developmental issues and outcomes”, Child Abuse and Neglect, 2002(26).
    [41]Golden MH, SamuelsMP, Southall DP,“How to distinguish between neglect and deprivational abuse”, Archives of disease in childhood, 2003(88).
    [42] Frank Falkner,“Workshop on Neglect International Child Health”,A Digest of Current Information , 1997 (8).
    [43]Becker JV, Alpert JL, BigfootDS, et al,“Empirical research on childabuse treatment: report by the child abuse and neglect treatment working group”, Journal of Clinical Child Psychology, 1995(24).
    [44]Gable S,“School - age and adolescent children′s perceptions of family functioning in neglectful and non - neglectful families”,Child Abuse and Neglect,1998(22).
    [45] Sedlak A. J,“Risk factors for the occurrence of child abuse and neglect”, J Aggression, Maltreatment, Trauma, 1997(1).
    [46]Knutson J. F,“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maltreated children: Putative risk factors and consequences”,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1995(46).
    [47]Gershater, Molko R.M, Lutzker J.R, Sherman J.A,“Intervention in child neglect: an applied behavioral perspective”, Aggression and Violent Behavior, 2002(7).
    [48]Julie A S, Amy M S, Richard EH,“Risk factors for child neglect”, Aggression and Violent Behavior ,2001 (6).
    [49]Olds DL, Henderson CR, Kitzman H,“Does prenatal and infancy nurse home visitation have enduring effects on qualities of parental caregiving and child health at 25 to 50 months of life”,Pediatrics, 1994(93).
    [50]Howing PT, Wodarski JS, Kurtz P.D,“The empirical base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social skills training with maltreated children”, Social Work, 1990(35).
    [51] Daley, Katie Campbell,“Child abuse and neglect”,Current Opinion in Pediatrics, 2003(15).
    [52]Gaudin JM, Wodarski JS, Arkinson MK, et al,“Remedying child neglect: Effectiveness of social network interventions”, Journal of Applied Social Sciences, 1991(15).
    [53]Fink, Laura A, Bernstein, et al,“Initial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the childhood trauma interview, Anew multidimensional measure of childhood interpersonal trauma”,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1995(152).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