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红安张家湾舞龙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舞龙是一项历史悠久、内涵丰厚的民俗活动。它既是全球化时代中国人文化身份的表征,也是中华民族奉献给世界文化一份珍贵的“活”遗产。本文是关于大别山南麓一个家族村落舞龙习俗的民俗志报告,旨在将我们所了解的有关舞龙的宏观知识通过地方性知识的形式呈现出来,并在为民俗世界中提供鲜活个案的同时,力图以历时视角动态考察该习俗是如何融入区域社会发展的历史之中,及其在当地人的日常生活建构中发挥怎样的作用。
     在个案研究之前,本文首先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对中国舞龙进行总体概述。追溯舞龙由先秦至明清的发展历程,认为“神圣与世俗”、“国家与民众”构成了舞龙发展的两大主线。立足地方志中的舞龙记载,将全国舞龙分为五个主要的风俗区,即长江流域、东南沿海、岭南、云贵、黄河流域,归纳各风俗区的基本特点,以便为舞龙习俗的个案研究提供一个清晰的宏观图景。
     本文的调查地点在湖北省红安县张家湾,对这个村落的介绍围绕着与舞龙有关的地理环境和家族历史展开。张家湾地处“吴头楚尾”,且靠近中原文化,是一个文化交叉区域,但仅就舞龙习俗而论,它仍然属于长江流域风俗区。大别山特殊的人文地理环境造就了它的一些特点。张家湾是一个单姓聚居的自然村,其舞龙活动具有鲜明的家族色彩,因此,了解它的家族组织是理解舞龙习俗的重要前提。本文对张家湾清末至民国时期的家族历史进行了勾勒描述。
     从共时结构的视角来看,张家湾的舞龙习俗由三个基本要素构成:神龙信仰、仪式过程和文艺表演。神龙信仰体现的是当地人对于龙的观念和情感,它处于舞龙习俗的核心层。对于广泛流传的神龙信仰,人们已经形成了一些观念上的共识。只是当不同地方的人们在诠释其意义时,它便由一种观念共识向地方性知识转化。张家湾人的神龙信仰深刻体现了“一般性知识”与“地方性知识”之间的关系。仪式过程和文艺表演构成了舞龙习俗的现象层。舞龙仪式包括“接灯—出灯—送灯”。“接灯”是将张家湾人信奉的神龙接来,附着到他们所制作的龙灯上。“出灯”是龙灯外出巡游,到邻近的村庄享用香火,并在每一个香案前进行表演。“送灯”是人们送别神龙,回归天庭。舞龙习俗的仪式具有为文艺而生、与娱乐共存的特点,其文艺表演以舞龙为核心,涵盖采茶歌、跑竹马、打莲湘、小车舞和彩莲船等多种民间艺术形式。张家湾的舞龙活动不仅包括舞蹈艺术,还有许多口头民间艺术形式,它们为我们了解大别山人的精神世界开启了一扇窗。
     从历时变迁的视角来看,张家湾人舞龙总有其内在需求。集体化时期,尽管人们的生活摆脱了颠沛流离的状态,但是心灵深处的战争隐痛仍然困扰着他们。村民们玩起神圣的红灯,祈求神龙扭转不祥的湾运,带给他们心灵的慰藉和面对战争创伤的勇气。文革结束后进入八十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驱散了人们心中的严寒,村民们感到过去那种受贫困、被束缚、压抑自我的日子已经一去不返。文化生活的饥渴状态促使张家湾人舞起龙灯闹新春,受到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女性作为文艺主体的公开表演,成为那时期龙灯会上一道独特的风景,昭示着人们对未来生活满怀乐观自信的心态。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商品化时代的利弊关系在二十一世纪得到更清晰的体现。当私人领域的娱乐生活不断丰富时,村民们的公共文化生活却呈现出衰退迹象。他们开始怀恋起自己的集体化时代,期望在公共文化活动中重新找寻归属于集体的自我。传统舞龙习俗成为他们回归集体的一种方式,他们以此证明自己仍属于一个有凝聚力的共同体。尤其是在近距离观察本世纪的舞龙活动时发现,舞龙在村落组织、习俗呈现和社会功能方面都正在发生剧变。它启发我们对于传统民俗的现代境遇进行认真的思考。
     本文立足从地方性知识的角度记述我们习以为常的舞龙习俗,这种方式在提供一个生动个案的同时,也带给我们关于舞龙习俗的新的认识,即从舞龙的地方特点出发引导我们进入人的价值观领域。此外,本文还强调从民间视角来理解和阐释舞龙现象,认为当地的舞龙体现的是物质生活的丰足与精神生活的困境,而舞龙人身上所展现的蓬勃向上、生生不息正是他们努力走出困境的生动写照。
As a kind of folk activity with long history and rich connotations, dragon dance of our Chinese nation is not only a piece of valuable living heritage in the world culture, but also represents the cultural identity of the Chinese nation in the era of globalization.This paper deals with the custom of dragon dance in a family-centered village which is located in Dabie Mountains. It aims to interpret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s of dragon danc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egional culture, and explores its evolution as social changes take place in the villages and how it plays an active rol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people's daily life.
     Before this very case study, the paper starts with a general overview of Chinese dragon dan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ime and space. It traces the development of dragon dance from pre-Qin days to Ming and Qing Dynasty, and divides the Chinese custom of dragon dance into five main districts:Yangtze River valley, Southeast Coast, Lingnan (the south of the five ridges region), Yunnan-Kweichow Plateau and Huanghe valley. Furthermore, it generalize the basic character of these five districts in order to provide a background of the study on dragon dance.
     The spot of these investigation is zhangjiawan village in Hubei province.The introduction of this village is unfolded with the geographic environment and the history o f the family which is relevant to the dragon dance. Zhangjiawan locates in the head of Wu and the tail of Chu, which is near by the Zhongyuan culture and is a cultural crossing area. But the dragon dance in this distinct is still belongs to Yangtze River valley. The special humane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of Dabie mountains has brought up some of its characteristics to this village. Zhangjiawan is a natural villages in which inhabit people with a single name—Zhang, so its dragon activities have a distinct familial color. Therefore, understanding its family organization becomes an important basic for understanding the prerequisite of dragon custom. This paper outlines the family history from Qing-dynasty to the period of public.
     From a synchronic perspective, the custom of dragon dance in Zhangjiawan consists of three fundamental elements:faith in dragon, ceremonial process and artistic performance. Faith in dragon, lying in the core layer of dragon-dance-custom, reflects the local people's notion and feeling towards dragon. As a widespread religion, the belief of dragon have formed a common sense among people. But when people in different places interpreting its significance, the belief transforms form consensus to local knowledge transformation consensus. Zhangjiawan man's shenlong beliefs reflecting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consensus and local knowledge. The ritual process and art performance constitutes the phenomenon layer of Dragon Dance. The ceremony of dragon dance is formularized, being composed of "welcoming the dragon lantern—playing the dragon lantern—farewell to the dragon lantern". "Welcoming the dragon lantern" means inviting the dragon god, in whom the people of Zhangjiawan have faith, to their village, with their dragon lanterns possessed by the spirit of the dragon god. "Playing the dragon lantern" is to make a cruise to the neighboring villages, enjoying the sacrifice and giving performances at each incense table. "Farewell to the dragon lantern" refers to giving the dragon god a farewell party, asking the dragon to leave the lanterns and back to heaven. The ceremony of dragon dance possesses the following characteristics:born for art and co-exist with entertainment. The artistic performances are usually given at the intervals of ceremony, with the dragon dance at the core. Meanwhile, the performances also include other form of folk art, such as the song of the tea leaf pickers, running bamboo horse dance, lotus-thrashing, folk dance and so on.
     Form the perspective of historical changes, the custom of dragon dance in Zhangjiawan is always indicative of their internal needs. During the period of collectivization, people were still haunted, deep down in their hearts, by the trauma of war despite the fact that they had shaken off the state of being destitute and homeless. Therefore, villagers began to play the sacred dragon lantern, hoping the dragon god could change their unfortunate fates, soothe their souls and bring them courage to face the trauma of war. After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people stepped into a new ear. The policy of reform and opening-up, like a spring breeze, has blown off the coldness in people's mind since the 1980s. The villagers felt that the days of being stricken with poverty, restriction and depression were long gone and would never return. Being eager for cultural life, the people of Zhangjiawan danced the dragon dance to celebrate Spring Festival, which was warmly welcomed by the local people. At that time, the public show with women as the pillar of art activities became a unique sight at the dragon lantern festival, showing the people's optimistic and confident attitude towards their future life. With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market economy, the pros and cons of a commercialized era becomes all the more clearer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While the recreational life in private region was gradually enriching, the public cultural life of the villagers exhibited signs of decline. They began to reminisce the period of collectivization, and tried to re-find the collective-owned self from the public cultural activities. As a result, the traditional dragon dance became a way for them to return to the collective, by which they tried to prove that they still belonged to a cohesive community.
     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custom of dragon dan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ocal knowledge, which not only provides us a vivid case, but also sheds some new light on the dragon dance, that is, associating the values of local people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ustom of dragon dance. Furthermore, to understand and illustrate the phenomenon of dragon dan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olk culture is also emphasized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holds that the local dragon dance reflects the abundance of material life and the predicament of spiritual life there, and the spirit of being vigorous and prosperous of the dragon dance performer is a clear reflection of their great effort to shake off the predicament.
引文
①刘铁梁:《村落是民俗传承的生活空间》,《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第6期。
    ①《左传·昭公二十九年》:“古者畜龙,故国有豢龙氏、有御龙氏。”
    ②刘向:《新序·杂事》:“叶公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降之,窥头干牖,施尾于其堂。叶公见之,弃而还走。”
    ③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岳麓书社出版社2001年版。
    ④闻一多:《伏羲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①阎云翔:《试论龙的研究》,《二十世纪中国民俗学经典·信仰民俗卷》第196-197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①龙牌会相关研究论文:陶冶:《走进龙牌会》,《民俗研究》1999年第1期;刘其印:《龙崇拜的活化石——范庄二月二“龙牌会”论纲》,《民俗研究》1997年第1期;周虹:《“龙牌会”初探》,《民俗研究》1996年第4期;陶立瑶:《民俗意识的回归——河北省赵县范庄村“龙牌会”仪式考察》,《民俗研究》1996年第4期;刁统菊:《女性与龙牌:汉族父系社会文化在民俗宗教上的一种实践》,《民族艺术》2003年第4期;高丙中:《一座博物馆—庙宇建筑的民族志》,《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1期。
    ②吉成名:《中国崇龙习俗》,天津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③周大鸣、阙岳:《民俗:人类学的视野——以甘肃临潭县端午龙神赛会为研究个案》,《民俗研究》2007年第2期。
    ④朱炳祥《屏风村龙灯文化变迁中的国家与社会》,《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6期。
    ⑤朱炳祥、崔应令:《人类学视角下“龙”的形成与变迁》,《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⑥张春阳:《黄龙溪镇火龙灯舞的文化变迁》,《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⑦管竹笋的《村庄认同意识的升华——对鄂东永丰村舞龙灯习俗的文化人类学解读》,《黑龙江民族丛刊》2006年第3期。
    ①龙运荣《绥宁苗族龙灯会及其社会功能浅析》,《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3期。
    ②陈亦祥主编《长兴百叶龙》,浙江摄影出版社2009年版;张华浦主编《浦江板凳龙》,浙江摄影出版社2008
    年版:王月曦主编《奉化布龙》,浙江摄影出版社2008年版。
    ③[美]杜赞奇:《文化、权利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王福明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④雷军蓉主编:《舞龙运动》,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⑤萧放:《岁时——传统中国民众的时间生活》,中华书局出版社2002年版。
    ⑥夏日新:《长江流域的岁时节令》,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①参见罗雄岩:《中国民间舞蹈文化》,第88页,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年版。
    ②张紫晨:《舞蹈艺术与民俗文化》,载《舞蹈》1989年第1期。
    ③纪兰慰:《舞蹈民俗学——舞蹈学的新兴支学》,载苑利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民俗学经典·民俗理论卷》,第358-370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①乌丙安:《中国民俗学》,第313-355页,辽宁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②张士闪、耿波:《中国艺术民俗学》,第241-242页,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①费孝通:《江村经济·附录》,第341—342页,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②[美]克利福德·吉尔兹:《地方性知识》,王海龙等译,第1-5页,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
    ①《山海经》卷十七《大荒北经》,袁珂:《山海经校译》,第286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②《山海经》卷十四《大荒东经》,袁珂:《山海经校译》,第248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③[美]阿兰·邓迪斯编:《西方神话学读本》,朝戈金等译,第244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④《淮南子》卷四《地形训》,第66页,中华书局2009年版。
    ①(汉)董仲舒《春秋繁露》卷十六《求雨》,第538-554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②李泽厚:《美的历程》,第19页,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③古代求雨的祭礼称为“雩”。如《周礼·春官》曰:“若国大旱,则帅巫而舞雩。”
    ④雷闻:《祈雨与唐代社会研究》,袁行霈主编《国学研究》第8卷,第249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①《汉书》卷九六下《西域传第六十六下》,第3928-3930页,中华书局1995年版。
    ②《隋书·音乐志下》记载:“始齐武平中,有鱼龙烂漫、俳优、侏儒、山车、巨象、拔井、种瓜、杀马、剥驴等,奇怪异端,百有余物,名为百戏。”第380页,中华书局1973年版。
    ③《隋书》卷十五《音乐志》下,第381页,中华书局1973年版。
    ④《隋书》卷十五《音乐志》下,第381页,中华书局1973年版。
    ⑤《旧唐书》志第九《音乐二》,第1072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①崔液:《上元夜》,《全唐诗》(第二册),第667页,中华书局1979年版。
    ②[唐]刘肃:《大唐新语》,许德楠、李鼎霞点校,第127-128页,中华书局1984年版。
    ③[唐]郑处诲:《明皇杂录》,田廷柱点校本,第55页,中华书局1997年版。
    ④[宋]吴自牧:《梦粱录》,第3-4页,浙江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①[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第11页,北京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②[清]杨米人等:《清代北京竹枝词》(十三种),第174页,北京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③丁世良、赵放主编:《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华北卷、东北卷、华东卷、中南卷、西北卷、西南卷),书目文献出版社1991年版。本章所录的地方志文献,除特别注明出处外,均引自该书。
    ④《宁乡县志》,清同治六年刻本。
    ⑤《上海县志》,清同治十年刻本。
    ⑥《南昌县志》,清同治九年刻本。
    ⑦《长阳县志》,清同治五年刻本。
    ①《新田县志》,清嘉庆十七年刻本。
    ②《筠连县志》,清同治十二年刻本。
    ③《万安县志》,清道光四年刻本。
    ④《玉环志》,清雍正十年刻本。
    ⑤《靖安县志》,清道光五年刻本。
    ⑥《歙县志》,清乾隆二十六年刻本。
    ⑦《巢县志》,清道光八年刻本。
    ①《云和县志》,清同治三年续修刻本。
    ②《安陆县志》,清道光二十三年刻本。
    ③《含山县志》,清乾隆十三年刻本。
    ④刘师培:《舞法起于祀神考》,载李妙根编《刘师培论学论政》,第107页,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年。
    ①[清]刘沅:《蜀中新年竹枝词》,载航羽选注《历代竹枝词选》,第201页,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②转引自王笛:《跨出封闭的世界——长江上游区域社会研究(1644-1911)》,第598页,中华书局出版社2001年版。
    ①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下篇卷六《四川·泸县新正之风俗》,上海书店影印出版1986年。
    ②《施南府志》,清道光十四年刻本。
    ③《宣恩县志》,清同治二年刻本。
    ①《醴陵县志》,民间三十七年铅印本。
    ②《沅陵县志》,清光绪二十八年刻本。
    ③《江夏县志》,清同治八年刻本。
    ④《宜城县志》,清同治五年刻本。
    ⑤(日)田仲一成:《中国祭祀戏剧研究》,布和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⑥《衡山县志》,清道光三年刻本。
    ①[宋]吴自牧:《梦粱录》卷十九《社会》,第181页,浙江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②《石埭县志》,明嘉靖三十五年刻本。
    ③《睢宁县志稿》,清光绪十二年刻本。
    ④[清]刘汝骥:《陶甓公牍》卷一二《法制科·绩溪县风俗之习惯》,转引自卞利《徽州民俗》,第124页,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⑤《嘉定县续志》,民国十九年铅印本。
    ①《续外冈志》,一九六一年铅印《上海史料丛编》本。
    ②[宋]周密《武林旧事》“灯品”,第44页,中华书局1991年版。
    ③[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卷二十《熙朝乐事》,第355页,中华书局1958年版。
    ④《寿昌县志》,民国十九年金华大同印务局铅印本。
    ①《百叶龙》(长兴县),载《中国民间故事集成·浙江卷》,中国ISBN中心出版1997年版。
    ②[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三《风俗·地理》,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③《闽清县志》,民国十年铅印本。
    ④《古田县志》,民国三十一年古田县志委员会铅印本。
    ⑤《永春县志》,民国十九年中华书局铅印本。
    ⑥《明溪县志》,民国三十二年铅印本。
    ①[清]屈大均:《广东新语》卷九《广州时序》,第298-299页,中华书局1985年版。
    ②《开建县志》,抄本。
    ③《同正县志》,民国二十二年铅印本。
    ④《阳江县志》,民国十四年刻本。
    ⑤《淮南子》卷一《原道训》,第16页,中华书局2009年版。
    ①叶春生:《岭南风俗录》,第211-213页,广东旅游出版社1988年版。
    ②《平乐县志》,民国二十九年铅印本。
    ③《元江志稿》,民国十一年铅印本。
    ①《中华舞蹈志·云南卷》,第268页,学林出版社2007年版。
    ②《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贵州卷》,第165页,中国ISBN中心出版2001年版。
    ③《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贵州卷》,第182页,中国ISBN中心出版2001年版。
    ①《翼城县志》,民国十八年铅印本。
    ②《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陕西卷》,第672页,中国ISBN中心出版1995年版。
    ①《中华舞蹈志·山西卷》,第81-82页,学林出版社2009年版。
    ②《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河南卷》,第624页,中国ISBN中心出版1993年版。
    ③《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山东卷》,第548页,中国ISBN中心出版1998年版。
    ①《黄安县志》,清道光二年刻本。载丁世良、赵放主编《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中南卷》)第355页,书目文献出版社1991年版。
    ①本文有时也用“张家湾龙灯会”来指称张家湾的舞龙活动。
    ②如果居住的地方离田地比较远,来往不方便,人们就会在田地旁边修建稻场和储存粮食的房屋,称为田庄屋。
    ③张家湾村民张绍国、张宏焱等人都曾讲述过这则传说,内容大同小异,笔者进行了一些整理。张绍国,男,张家湾村民,1938年生;张宏焱,男,张家湾村民,1942年生。
    ①《中国民间故事集成·湖北卷·黄冈地区民间故事集》第285页,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
    ②宣统《黄安乡土志》,氏族录,清宣统元年(1909年)铅印本。
    ③(日)柳田国男:《传说论》,连湘译,第30-31页,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
    ①葛剑雄主编,曹树基著:《中国移民史·明时期》,第148页,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②葛剑雄、曹树基、吴松弟著:《简明中国移民史》,第330页,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③元至正十一年(1351)八月,徐寿辉与彭莹玉、邹普胜等在蕲州路、黄州路起义;十月,徐寿辉在蕲水(今湖北浠水)称帝。战争波及周边许多地方,位于红安县七里坪镇周家墩的双城塔就是徐寿辉的部下邹普胜、冯瑄镇守此地时修建,该塔至今尤存。
    ④四川的湖广籍移民对“麻城孝感乡”的祖籍记忆,在四川的地方志和族谱中有大量记载。如宣统《广安县志》:
    “户籍以明初土籍日旧,以康熙客籍曰新。凡楚人居其大半,而以明之黄麻籍最早,武昌通城之籍次之。”民国《荣县志》:“明太祖洪武二年,蜀人楚籍者,动称是年由麻城孝感乡入川,人人言然。”
    ①葛剑雄:《中国历史上的移民发源地之一——麻城孝感乡》,《寻根》1997年第1期。
    ②傅衣凌:《明清社会经济变迁论》,第32页,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③相关研究成果有:钱杭、谢维扬《传统与转型:江西泰和农村宗族形态》,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5年版。刘晓春《仪式与象征的秩序——一个客家村落的历史、权力与记忆》,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④红安县地名领导小组编:《湖北省红安县地名志》,1982年版。
    ①括号内的符号与谱系图中的符号相对应,以下类同。
    ②《张氏宗谱》卷1《璧奎二祖祀田序》,民国三十二年刻本。
    ①《张氏宗谱》卷1《源流序》,民国三十二年刻本。
    ②[美]克利福德·格尔兹:《地方性知识》,王海龙、张家瑄译,第75页,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
    ①《张氏宗谱》卷1《族兄宝善公行述》,民国三十二年刻本。
    ②《张氏宗谱》卷1《本珠公传》,民国三十二年刻本。
    ③夹生,是当地的方言词汇,本意指米饭蒸的半生不熟,后用来形容人的性格软硬不吃,处事耿直。
    ④讲述人:张映真、张绍国。采录时间:2006年12月7日。张映真,男,1944年生,张家湾村民;张绍国,男,1938年生,张家湾村民。采录地点:张映真家中。
    ①《张氏宗谱》卷1《续修宗谱序》,民国三十二年刻本。
    ②光绪《黄安县志》,卷十杂志,兵事,清光绪八年(1882年)重印本。
    ③民国《湖北通志》,卷74,武备志12,团练《黄安团练始末》,民国十年(1921年)重刊本,台湾华文书局印行。
    ①《张氏宗谱》卷1《诗田公暨德配秦孺人合传》,民国三十二年刻本。
    ②张仲礼:《中国绅士——关于其在19世纪中国社会中作用的研究》,李荣昌译,第138页,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年版。
    ③胡林翼:《麻城县禀陈各局绅筹办捐输情形批》,郑敦谨、曾国荃辑:《胡文忠公遗集》,第86卷,清同治六年(1867年)刻本。
    ①光绪《黄安县志》,卷五赋役志,积储,清光绪八年(1882年)重印本。
    ②郭家齐主编:《红安县革命史》,第5页,武汉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③《穷人谣》,载《红安革命歌谣选》,第89页,武汉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①引文在原文基础上有所删减,详见红安县革命史编写办公室编著:《红安县革命史》,第67—68页,武汉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①[英]特伦斯·霍克斯:《结构主义和符号学》,第8页,瞿铁鹏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②张紫晨:《民俗学讲演集》,第545页,书目文献出版社1986年版。
    ①转引自朱永林:《龙是什么——象山半岛龙信仰调查》,上海民间文艺家协会编《中国民间文化》(第五集),第62页,学林出版社1992年。
    ②陈勤建:《越地祈雨中的“龙圣”崇信析论——兼论中国龙的原型及源起》,载《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0年第3期。
    ①访谈对象:张宏焱,男,张家湾村民,1942年生;访谈时间:2007年3月10日;访谈地点:张宏焱家中。
    ①访谈对象:张绍国,男,张家湾村民,1938年生;访谈时间:2007年4月3日;访谈地点:张绍国家中。
    ①徐绪略、吴吉兰编《十八老子的故事》,第157-159页,红安县业余作家协会、红安县文化馆内部版。
    ②[美]丁乃通:《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555型“感恩的龙子和龙女”第131-133页,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③“龙子望娘型”,又称为“龙母型”、“秃尾龙型”,参见刘守华:《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研究》,第484-497页,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④徐绪略、吴吉兰编《十八老子的故事》,第168-170页,红安县业余作家协会、红安县文化馆内部版。
    ①[英]菲奥纳·鲍伊:《宗教人类学导论》,金泽、何其敏译,第176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①从张绍清的手抄本上抄录而来,抄录时间2008年8月16日,抄录地点在张绍清家中。张绍清,男,张家湾村民,1936年生。
    ②张绍德口述,笔者采录。采录时间2006年11月12日,采录地点在张绍德家中。张绍德,男,张家湾村民,1939年生。
    ①吴承恩:《西游记》第十回,长江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
    ②吴承恩:《西游记》第四十一回,长江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
    ①当地人将锣鼓也称“家业”。
    ②从张绍清的手抄本上抄录而来,抄录时间2008年8月16日,抄录地点在张绍清家中。张绍清,男,张家湾村民,1936年生。
    ①[法]爱弥尔·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渠东等译,第285-286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①[清]屈大均:《广东新语·粤歌》,第360页,中华书局1985年版。
    ②《黄安县志》,清道光二年刻本。载丁世良、赵放主编《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中南卷》)第355页,书目文献出版社1991年版。
    ③《红安民间歌舞集》(上卷),第167页,湖北省黄冈专区红安县民歌分册编辑组,1981年编印内部版。
    ④高机,指织布机。
    ①采录对象:张绍德,男,张家湾村民,1939年生;采录时间2007年4月21日;采录地点:张绍德家中。
    ②[宋]周密:《武林旧事·舞队》,第43页,中华书局1991年版。
    ①采录对象:张心柱,男,张家湾村民,1946年生;采录时间2007年4月26日;采录地点:张心柱家中。
    ②[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第11页,北京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①[清]杨米人等:《清代北京竹枝词》(十三种),第159页,北京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②采录对象:张忠传,男,张家湾村民,1957年生;采录时间2008年8月20日;采录地点:张忠传家中。
    ①采录对象:张绍德,男,张家湾村民,1939年生:采录时间2007年4月21日;采录地点:张绍德家中。
    ①采录对象:张心柱,男,张家湾村民,1946年生;采录时间2007年4月26日;采录地点:张心柱家中。
    ②范成大:《上元纪吴中节物俳谐体三十二韵》,《范石湖集》,第325-326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③《续修四库全书》1262册,第722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
    ④[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第56页,北京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①采录对象:张绍德,男,张家湾村民,1939年生:采录时间2006年11月12日;采录地点:张绍德家中。
    ①访谈对象:张绍国,男,张家湾村民,1938年生;访谈时间:2008年8月11日;访谈地点:张家湾村委会办公室。
    ①访谈对象:张心中,男,张家湾村民,1935年生;访谈时间:2008年8月10日;访谈地点:张家湾村委会办公室。
    ①采录对象:张绍德,男,张家湾村民,1939年生;采录时间2007年4月22日;采录地点:张绍德家中。
    ①访谈对象:张开六,男,张家湾村民,1942年生;访谈时间:2008年8月14日;访谈地点:张开六家中。
    ①1958年10月1日第763期《红安报》,第1版头条。
    ②访谈对象:张绍国,男,张家湾村民,1938年生;访谈时间:2008年8月11日;访谈地点:张家湾村委会办公室。
    ①红安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红安县志·大事记》,第55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①从一些元宵诗歌中可窥见一斑,如唐代张萧远《观灯》:“十万人家火烛光,门门开处见红妆。歌钟喧夜更漏暗,罗绮满街尘土香。星宿别从天畔出,莲花不向水中芳。宝钗骤马多遗落,依旧明朝在路旁。”
    ②[明]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正月)八日至十八日,集东华门外,曰灯市。贵贱相沓,贫富相易贸,人物齐矣。妇女着白绫衫,队而宵行,谓无腰腿诸疾,曰走桥。”第64-65页,北京出版社1963年版。
    ①访谈对象:邓奶奶,女,1943年生;访谈时间:2008年8月22日;访谈地点:邓奶奶家中。
    ②访谈对象:方奶奶,女,1941年生;访谈时间:2008年8月23日;访谈地点:方奶奶家中。
    ③访谈对象:周奶奶,女,1938年生;访谈时间:2008年8月23日;访谈地点:周奶奶家中。
    ①采录对象:张绍德,男,张家湾村民,1939年生;采录时间2007年4月22日;采录地点:张绍德家中。
    ①采录对象:张江平,女,1963年生;采录时间2008年8月21日;采录地点:张江平家中。
    ②该照片由张承梅(后排左三)提供,特此感谢!
    ①访谈对象:张绍国,男,张家湾村民,1938年生;访谈时间:2007年5月7日;访谈地点:张绍国家中。
    ②“亲房”是一种小于族而大于家的宗族组织。它的范围大致在五服之内,即共高祖(上溯五辈祖先)的血缘家庭群体。在具体情况下,亲房也是一个弹性概念,可以在五服的基础上适当放大或缩小。
    ①访谈对象:张开六,男,张家湾村民,1942年生;访谈时间:2008年8月14日;访谈地点:张开六家中。
    ①访谈对象:张胜童,男,张家湾村民,1957年生;访谈时间:2008年8月12日;访谈地点:张家湾村委会办公室。
    ②访谈对象:张绍国,男,张家湾村民,1938年生;访谈时间:2007年5月20日;访谈地点:张绍国家中。
    ③据《湖北省红安县地名志》提供的数据统计,以七里坪镇为例,1982年该镇共有496个自然村落,其中人口规模在100人以内的村庄有268个,约占总数的54%;人口规模在100-200之间的有149个,约占总数的30%;人口规模在200人以上的有79个,约占总数的16%。
    ①访谈对象:张绍国,男,张家湾村民,1938年生;访谈时间:2007年5月21日;访谈地点:张绍国家中。
    ①访谈对象:张心中,男,张家湾村民,1935年生;访谈时间:2007年3月16日;访谈地点:张心中家中。
    1、(汉)董仲舒:《春秋繁露》,中华书局1975年。
    2、(唐)刘肃:《大唐新语》,许德楠、李鼎霞点校,中华书局1984年。
    3、(唐)郑处诲:《明皇杂录》,田廷柱点校本,中华书局1997年。
    4、(宋)吴自牧:《梦粱录》,浙江人民出版社1980年。
    5、(宋)周密:《武林旧事》,中华书局1991年。
    6、(明)黄仲昭:《八闽通志》,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
    7、(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中华书局1958年。
    8、(明)万历十二年刻(清)康熙四年增刻本《黄安初乘》。
    9、(清)屈大均:《广东新语》,中华书局1985年。
    10、(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北京古籍出版社1981年。
    11、(清)杨米人等:《清代北京竹枝词》(十三种),北京古籍出版社1982年。
    12、(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北京古籍出版社1981年。
    13、(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北京古籍出版社1981年。
    14、(清)康熙三十六年刻本《黄安县志》。
    15、(清)同治八年刻光绪八年增刻本《黄安县志》。
    16、(清)宣统元年本《黄安乡土志》。
    17、陈春园编著《红色名镇七里坪》,红安县七里坪人民政府2001年。
    18、丁世良、赵放主编《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华北卷、东北卷、华东卷、中南卷、西北卷、西南卷),书目文献出版社1991年。
    19、航羽选注《历代竹枝词选》,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年。
    20、红安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红安县志》。
    21、红安县地名领导小组编《湖北省红安县地名志》1982年。
    22、红安县文化馆编《十八老子的故事》(红安民间故事丛书)。
    23、红安三民集成小组编《湖北民间故事集·红安故事》。
    24、红安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红安文史资料》第一、二辑。
    25、红安县革命史编写领导小组办公室编《红安革命歌谣选》,武汉大学出版社1986年。
    26、红安县革命史编写办公室编《红安县革命史》,武汉大学出版社1987年。
    27、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上海书店影印出版1986年。
    28、黄冈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鄂东风俗志稿》。
    29、《张氏宗谱》,民国三十二年刻本。
    30、《中国民间故事集成湖北卷·黄冈地区民间故事集》,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9年。
    31、《中国民间故事集成》,中国ISBN中心出版社。
    32、《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中国ISBN中心出版社。
    33、《中华舞蹈志》,学林出版社2009年。
    34、钟敬文:《钟敬文民俗学论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
    35、钟敬文主编:《民俗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
    36、刘守华:《中国民间故事史》,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
    37、刘守华:《比较故事学》,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年。
    38、刘守华:《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39、闻一多:《伏羲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40、袁珂:《山海经校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41、张紫晨主编:《民俗学讲演集》,书目文献出版社1986年。
    42、张紫晨:《中国民俗与民俗学》,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
    43、乌丙安:《中国民俗学》,辽宁大学出版社1985年。
    44、黄永林:《郑振铎与民间文学》,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
    45、黄永林:《中西通俗小说叙事:比较与阐释》,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46、陈建宪:《神祗与英雄——中国古代神话的母题》,三联书店1994年。
    47、陈建宪:《论中国洪水故事圈——关于568篇异文的结构分析》,博士学位论文打印稿,2005年。
    48、林继富:《民间叙事传统与故事传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49、林继富、王丹:《解释民俗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50、王文宝编:《中国民俗学论文选》,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年。
    51、周星主编:《民俗学的历史、理论与方法》,商务印书馆2006年。
    52、苑利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民俗学经典》(丛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53、李泽厚:《美的历程》,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年。
    54、李亦园:《人类的视野》,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年。
    55、王铭铭:《村落视野中的文化和权利——闽台三村五论》,三联书店1998年。
    56、高丙中:《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
    57、郭于华主编:《仪式与社会变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58、萧放:《岁时——传统中国民众的时间生活》,中华书局出版社2002年。
    59、史宗主编:《20世纪西方宗教人类学文选》,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
    60、王沪宁:《当代中国村落家族文化——对中国社会现代化的一项探索》,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
    61、阎云翔:《礼物的流动——一个中国村庄中的互惠原则与社会网络》,李放春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62、阎云翔:《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1949-1999)》,龚小夏译,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
    63、赵世瑜:《大历史与小历史——区域社会史的理念、方法与实践》,三联书店出版社2006年。
    64、刘晓春:《仪式与象征的秩序:一个客家村落的历史、权利与记忆》,商务印书馆2004年。
    65、张仲礼:《中国绅士——关于其在19世纪中国社会中作用的研究》,李荣昌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年。
    66、陶立璠:《民俗学》,学苑出版社2003年。
    67、张士闪、耿波:《中国艺术民俗学》,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
    68、吴效群:《妙峰山:北京民间社会的历史变迁》,人民出版社2006年。
    69、钱杭、谢维扬:《传统与转型:江西泰和农村宗族形态——一项社会人类学的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5年。
    70、陈亦祥主编《长兴百叶龙》,浙江摄影出版社2009年。
    71、张华浦主编《浦江板凳龙》,浙江摄影出版社2008年。
    72、王月曦主编《奉化布龙》,浙江摄影出版社2008年。
    73、杨静荣、刘志雄:《龙之源》,中国书店2008年。
    74、吉成名:《中国崇龙习俗》,天津古籍出版社2002年。
    75、雷军蓉主编:《舞龙运动》,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年。
    76、王克芬《中国舞蹈史》,文化艺术出版社1984年。
    77、罗雄岩:《中国民间舞蹈文化》,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年。
    78、罗平汉:《人民公社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
    79、王笛:《跨出封闭的世界——长江上游区域社会研究(1644-1911)》,中华书局2001年。
    80、林济:《长江中游宗族社会及其变迁:黄州个案研究(明清-1949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81、[美]丁乃通:《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郑建威等译,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82、[美]阿兰·邓迪斯:《世界民俗学》,陈建宪等译,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
    83、[美]阿兰·邓迪斯:《西方神话学读本》,朝戈金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84、[美]克利福德·吉尔兹:《地方性知识》,王海龙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
    85、[美]克利福德·格尔茨:《文化的解释》,韩莉译,译林出版社1999年。
    86、[美]杜赞奇:《文化、权利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王福明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
    87、[美]维克多·特纳编:《庆典》,方永德等译,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
    88、[美]R.麦克法夸尔、费正清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89、[美]C·恩伯、M·恩伯:《文化的变异——现代文化人类学通论》,杜杉杉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
    90、[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结构人类学》,张祖建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91、[法]爱弥尔·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渠东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92、[英]特伦斯·霍克斯:《结构主义和符号学》,瞿铁鹏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
    93、[英]菲奥纳·鲍伊:《宗教人类学导论》,金泽、何其敏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94、[英]莫里斯·弗里德曼:《中国东南的宗族组织》,刘晓春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95、[日]柳田国男:《传说论》,连湘译,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5年。
    96、[日]柳田国男:《民间传承论与乡土生活研究法》,王晓葵等译,学苑出版社2010年。
    97、[日]田仲一成:《中国祭祀戏剧研究》,布和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98、Redfield, Robert,1956, Peasant Society and Culture. 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99、Alan Dundes, International Folkloristics, Rowman and Littefield Pubishers, Inc,1999.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